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费尔巴哈提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实践 提纲 哲学
马克思从开始从事哲学活动时起,就十分重视实践问题。但对实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博士论文》时期,他所讲的实践是哲学实践,即理论批判活动。《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和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使马克思对原有哲学信念发生怀疑和动摇,从而转向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分析,同时也由理性批判转向政治批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探索科学实践观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首先,由于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抓住了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即生产实践。其次,他在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中也分析了实践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强调提出,人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离不开外部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第三,马克思还初步论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指出真正的实践是“显示的和实证的理论条件”;“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他们已把现实的物质生产看作历史的发源地,把现实的生产劳动视为实践的基本内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为制定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
《提纲》一文,马克思突出表达了自己在哲学世界观上的新观点,即实践的观点。首先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把客观世界单纯地看作认识的对象而不是实践改造的对象,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是指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近代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指近代欧洲的唯物主义,其主要代表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而新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则区别旧唯物主义,它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过程,认为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是建立在改造被改造的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反映、认识客观事物,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马克思继而提出:“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不能对人的能动性作出合理解释,这样就给唯心主义片面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留下了空间。唯心主义把实践看成纯粹的精神活动是错误的,因为实践是
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相统一的活动。
同时,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尽管费尔巴哈主张研究人和自然界,特别把人提到哲学研究中心地位,有时似乎也强调实践的作用,但就其基本立场来看,他是贬损实践,抬高理论的,他只是把理论活动,而不是把实践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批判》一书的第二卷《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中指出:“马克思在1845年,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提纲》中“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和思维反映的对象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否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方法途径问题;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对象,这是检验认识的标准问题。费尔巴哈在真理及检验的标准问题上,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而上学性。马克思指出:“人们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在纯主观范围内或纯客观范围内,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都是无法得到证明的。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马克思进而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的问题。经院哲学是欧洲中世纪教会中的基督教哲学,它用繁琐的形式主义和抽象思维方法论证基督教教义,后来人们就把引经据典,咬文嚼字,钻牛角尖的习气叫做经院哲学。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实践本体论 实践 自然界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99-02
一些学者有选择地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摘取部分文字解读出实践本体论。这样的解读忽视了原著上下文的语境,枉顾马克思哲学创始人的本意。下面就实践本体论的立论依据,逐一商榷。
一、“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主要针对黑格尔
实践本体论者立论的第一个根据,就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那句话:“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 [1]。
通读引文上下文我们可知,这是在批判形而上学和黑格尔。马克思反对把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边界看做是恒定不变的,无视人类实践能力的发展,无视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展和加深,从而否定自在自然不断地进入人类实践的范围,转化为人化自然,马克思反对的是人的实践不能触及自在自然这样的形而上学观点。这样的表述并不是说那些人类实践没有涉及的原始自然或者自在自然对人类都是无意义的,可以排除在统一世界之外的。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确承认自然界是人的本质,但是,在黑格尔那里只是抽象的自然界,这种自然界实际上是与真实的人相分离的,是一种观念上的思想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因而也就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把人限定在意识的范围内,来观察人自身的衍生物自然界,也就是把人看成是自我意识的等同语。就在说完这句话之后,马克思紧接着写道:“正像自然界曾经被思维者(指黑格尔)禁锢于他的这种对他本身说来也是隐秘的和不可思议的形式即绝对观念、思想物中一样,现在,当他把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时,他实际上从自身释放出去的只是这个抽象的自然界——只是自然界的思想物。”显而易见,这种抽象的实际上是一种思想物的“自然界”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的,当然对于现实的人说来“也就是无”。马克思在这里使用这样一个“也”字,正是因为在卡尔·马克思看来,由黑格尔虚构出来的抽象的绝对理念如果是无,那么由绝对理念衍生出来的抽象的自然理所当然也是无。可见,马克思的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说人的实践范围之外的天然自然对人类来说是无、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实践本体论的支持者对马克思的这一表述的理解,曲解了马克思本意。
二、实践离不开人并且实践必然源于并依赖于物质
实践本体论者立论的第二个依据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2]。
实践本体论者对世界的本体认识,是以实践和主体为基本点来确定的。当然,这种界定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强调了主体在现实世界表现出来的积极作用,却也存在一个严重错误——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一个与人的主体相关联的现实世界,并非物质第一性。在世界的本质中,人类的主体性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实质是一种主体性哲学,最终滑向历史唯心主义。因为在实践本体论者的视野里,存在就是实践中的存在,本体正是实践着的本体。持有这样的观点实质上就是坚持物质依赖于主体(人)而存在,客体世界依赖于主体(人)而存在,几乎将物质看做是人的主观感觉的派生物。
实践本体论者正是过度夸大实践的作用与地位,不适当地把实践当做世界的本体,进而走向否认唯物主义普遍原则的错误道路。实践本体论将人作为出发点,将物质和精神合二为一,聚于实践一体,强调周围世界与人类不可分割,其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马克思把实践看做社会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实践总离不开人,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实践,换言之,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因此马克思又把实践称为“客观的活动”。按照这样的理解,显然的,实践本体论者把马克思所说的“感性活动”“感性劳动”解释为无目的的“感性实践”亦即“只有实践才赋予实在以意义,离开实践自然界便不存在”没有成立的依据。
认为,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化的物质活动,人是实体、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载体,实践则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机能和存在形式。“实践”同“物质”是有原则区别的,无法等同。物质是自然的始源存在,而实践充其量是人工世界的形成始源,而人工世界原初也是源于物质的。既然实践也源于并依赖于物质,那么,实践就无法成为“本体”。其次,既然人也是整个物质世界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实践又离不开人,那么,实践也必然源于并依赖于物质。尽管人是主体、是实践的物质承担者、载体,因为实践并不是在人之外独立存在的实体(本体),而是依附于人这个物质实体而存在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所特有的机能和存在形式,所以也不能由此推理出实践是本体。
三、人类社会生活之外是极为重要的自然界
实践本体论者立论依据之三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马克思哲学是以具体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作为出发点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中这样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实践本体论者据此认为,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本体论。
物质实践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实践是物质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虽然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但不要忘却,物质却是人类社会之基础,是整个世界的终极基础;实践固然可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据,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据却是物质,物质是整个世界发展的终极依据。因此,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本质。实践不能成为世界的本质,是因为实践并没有先于人类和人类社会而存在,未产生人类之前(当然人类的实践亦未产生),物质自然界本来就已经存在;实践的确是我们人类实践活动、感性世界的基础,却无法成为无限世界的基础,自然界的先在性是无可否认的,无限的物质世界并不是由人类的实践创造的;实践的确如马克思所说的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却不是整个世界的本质,物质世界所拥有的客观实在性是比实践更为深刻的本质。因此,实践不能成为世界的本原,实践不是世界的本体或本质。
仅仅凭“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推理出实践本体论,恰恰忽视了在人类社会生活之外极为重要的自然界,而这“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第一,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无限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口数量在不断地增加,现存感性世界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生存空间的有限性,都迫使人类不懈地探索天然自然界,人类认识永远不会停止,人类的实践也永远不会停止。第二,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或有利或有害。人类社会的发育水平、生存状况根本上依赖于物质生产,而创造物质财富所必需的资源、自然资料是来自天然自然界的。人类趋利避害,却始终不能脱离自然界。认为“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是无,对人没有意义”,将天然自然拒斥在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外,把本来是紧密联系着的感性世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为地割裂分离开来,表现在思维方式方面是孤立的、片面的,形而上学的。
四、“当然,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
实践本体论者立论依据之四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人化自然的思想。马克思写道:“他(指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3]“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没有了。”[4]
实践本体论者把“人化自然”绝对化,声称没有人类的实践,就没有非人化自然、物质。众所周知,人类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确实改造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存在,没有文化发展和进步。但是,我们绝不能据此推理,实践就是整个世界的本体。因为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人的实践,总是以物质条件(准确讲,是具体的物质条件)为前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说完上述“人化自然”一番话之后,紧接着写道:“当然,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5]很多实践本体论者对强调自然界优先地位的这句话往往视而不见。我们既要坚持自然界的基础地位,又要强调人类实践的创造性。尽管人类对自然界能够改造能够利用,但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能力始终无法突破自然界为我们设定的前提、界限和条件。自然史表明,自然界的产生早于人类社会的产生,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早已总结出经验与教训:要想成功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前提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绝不能单纯从一己愿望出发;如何确定实践的出发点和选择实践的方式是实践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人类的力量不是表现在对自然界的征服与统治,而是表现在对自然界的热爱、敬畏、保护,表现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协调,表现在能够准确地认识自然规律、合乎伦理地利用自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6页.
【关键词】费尔巴哈;人的本质;马克思
关于人的学说的产生是人的哲学研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而又重要的变革,《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第六节颇受学者们的推崇,其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更被作为研究人的本质的核心原则,并被大部分教材所沿用。通过认真研读马克思的原著文本资料,不难发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句并没有涵盖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全部思想,而任何一种片面的思想对于理解马克思都是一种障碍。
一、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出自《提纲》的第六条,其完整论述如下:“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为正确理解这段话,首先需要明确马克思提出这段话的背景,才能有效抓住重点,才能明确马克思的意图主要是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质问题,而非给人下定义,那么,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怎样的呢?
首先,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的、感性的人。具体而言,费尔巴哈认为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界的根本;既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创造者。“完全与动植物一样,人也是一个自然本质”。[2]他所论述的“人的本质”,是人作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生理学范畴的实体。费尔巴哈认为“我所吃所喝的东西是我的‘第二个自我’,是我的另一半,我的本质,而反过来说,我也是它的本质”。[2]费尔巴哈正是利用这一论点作为基点,成功地批判了宗教神学,也为其人的本质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费尔巴哈认为人是“类”的人。“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3]但是费尔巴哈又不仅仅满足于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仅仅归结于意识。费尔巴哈认为人区别于自然物之处在于人有类意识。人类特有的这种类意识具体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在于人以外在的个体为对象,另一层意义则是以人的共同本质为对象。另外,费尔巴哈还提出人的类本质涵盖了很多的要素,在众多要素中他比较强调理性、心与意志这三个要素。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
具体而言,费尔巴哈由于没认识到人本质的现实性问题,不得不导致两种错误(正如《提纲》第六条所论述):其一,“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地――个体”[1];这里所说的“宗教感情”,在费尔巴哈看来就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理智、意志、心等,即人的友谊、爱情。由此可见,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考察是孤立的抽象的。其二,“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1]。正如上文所论述,费尔巴哈所说的“类”,是人类具有的“共同性”,即理性、意志和心。这些要素是“内在的”,是人生来在内心就具有的、不受任何外界社会条件的影响而存在的;是“无声的”,即抽象的、捉摸不定的、不可感知的。综上所述,他对人的理解脱离了人的社会属性,而仅仅关注到了人的纯粹的自然属性。
至此,马克思在《提纲》第六条完成了对费尔巴哈人本质理论的批判,进而提出了“在其现实性上,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正是对费尔巴哈实现的超越,马克思一方面明确地指明了费尔巴哈对人的非历史的态度,另一方面指明了费尔巴哈不能正确理解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实际内涵,费尔巴哈始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作为自然生物的人的一种自然属性,而未涉及人的社会属性。在马克思看来,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这两种属性是辩证统一的。从现实性角度讲,人的本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人在出身后融入其所在的社会,由所在的社会关系所决定,并且伴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是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多元规定
那么,究竟马克思眼中人的本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人的本质具有多元的规定,任何试图用一种话语涵盖其真正意义的做法都是在消解人的本质的真实的内涵。诚然,“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命题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的重要论断,但我们不能忽略,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命题,其一,“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其二,“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下面本人将具体论述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另外两条规定。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出自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虽然可以从这句话中明显看到费尔巴哈的影子,但我们必须明确,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作出了很大的进步,费尔巴哈所用“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是为他反宗教的意图提出的。而马克思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他指出费尔巴哈所完成的批判是进行一切批判的前提,进而指出了几种批判的转变:对天国的批判变成了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了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了对政治的批判。在马克思眼中,人就是人的世界,是国家、社会;而国家、社会之所以产生宗教这种颠倒的世界意识,正是因为它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由此可见,马克思“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关于人的本质的命题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出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原文如下:“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4]这句话中马克思不仅阐述了人的内在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他又阐述了人的外在本质――将人的对象化即人化自然,由此可见,人的本质是内在本质与外在本质的结合。这一命题还直接将人与动物加以区分开来,人正是因为有意识并进行着一定的生命活动,才称之为人,人能够改造世界,并在改造对象中证明自身的本质,而动物却永远不能进行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由此不难发现马克思充分继承了黑格尔思想的核心--辩证法,马克思一方面把人看作是自身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把人设定为能通过劳动形成自身人的本质,因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12,530.
【关键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感性认识;实践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形成
出生于拜恩州的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欧洲哲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也是最后一位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曾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曾醉心于黑格尔思辨哲学,但是随着他对黑格尔哲学理解的加深,他对黑格尔哲学体系逐渐不满,并随着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而日益加深,他对黑格尔哲学不满的主要问题是:“绝对观念是怎么演变成自然界的?”
费尔巴哈对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是这样概括的:“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费尔巴哈从信仰上帝到信仰理性,即信仰黑格尔主义。1823 年费尔巴哈进海德堡大学学习神学。一年的学习生活使他对神学感到失望,1836 年起,费尔巴哈开始批判神学,转向唯物主义。1839年费尔巴哈出版了《黑格尔哲学批判》一书,同黑格尔唯心主义彻底决裂,走向了唯物主义道路。1841他年发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标志着他的唯物主义的胜利,又在1843年发表了《未来哲学原理》一书,全面阐述了他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体系。而“人本学”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缺陷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打破了唯心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德国,使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走向终结,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代表了马克思之前唯物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即使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一走进社会历史的理论领域,就不能继续在唯物主义的道路上前进,而是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但是,即使是在唯物主义领域,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仍然有不足之处: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自然观的解读的机械性
恩格斯概括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费尔巴哈看来,“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彻彻底底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本质是自然唯物主义,主要观点是自然、物质、存在第一性,精神、意识、思维第二性。事实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本质并不是人本主义的自然唯物主义,而是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费尔巴哈把感性存在当作纯自然的存在,在人与自然即感性存在的关系上,他认为人来自于自在的自然,人就是人,他(她)没有一个自我生成、自我确证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反映者与被反映者的关系,人由自然所决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费尔巴哈没有从主体出发理解自然界,因此,他没有把自然界看做是与主体具有内在联系的自然界,没有看到自然界在有人之后都会打上人的印记。换言之,费尔巴哈把自然看做是纯化的自然,没有看到自然由纯化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变,他没有认识到自然与社会是一体的,自然是社会(人化)的自然;社会是自然的社会。所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处处显示出其直观性、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注重感性认识,对理性认识不足
在黑格尔思辨哲学中,感性、经验是没有地位的,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与否定。费尔巴哈则把“感性认识”作为认识事物地唯一正确途径,在他那里,感性认识等同于直观认识、感觉,实际上只是用人的五官直接去感触客体罢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的存在是活生生的存在,人的认识只需要把感官投射到自然界上面,只需感性地认识就能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因此,在他那里“意识是一面镜子”,“只有感觉的对象,直观的对象,知觉的对象,才是无可怀疑地,直接地确实存在着的”。 对于费尔巴哈对感性认识的依赖,马克思鲜明的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的感性的活动。”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坚持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曾提出理性和实践的认识方式。不过,在他看来,感性认识是各种感官独自地认识事物,理性的认识则是对感性认识的联系和汇总。因此,理性认识只是感性认识量上的增加,而无质的区别,这里的理性认识实际上是感性认识的量的汇总的代名词,即理性认识仅仅是“给本质加上联系,而不是创造本质。”可见,费尔巴哈不了解理性认识和实践的革命意义。由于费尔巴哈对感性认识极端依赖及其对理性认识的错误定位,必然导致他不了解认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向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和理性认识把直观当作认识的基础,不仅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根本缺陷,也使其在历史观中陷入唯心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因。
(三)缺乏实践的支撑和对实践的错误理解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同时也是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鲜明区别
费尔巴哈哲学是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正是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哲学。哲学的创立,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划下了一条分界线:在界线的这一边,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在界线的那一边,是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旧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新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开头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里都指出了,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能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客观世界,他只是把客观世界看作认识的对象、直观的对象,而没有看成是改造的对象这同样否定了主体的能动性。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而不了解人与环境、教育的辩证关系从而走向英雄史观。环境决定论必然导致被动的机械论,也必然导致唯心史观。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科学的解决了主观与客观、人的活动与环境的外部问题。环境的改变与人的自我改变时一致的,统一的,统一的实践基础是实践。
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不是形而上学性,而是直观性,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对于实践,费尔巴哈曾有过颇为正确的论述,如“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但是,他仅仅把实践理解为个人或集体的庸俗的、日常的活动方式,认为实践等于生活,即吃喝之类的行为,这就否定了人的积极的改造社会的能力,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实践应该是革命的、批判性的活动,应该是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因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消极的、被动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的理解是深刻的,是符合费尔巴哈哲学的实际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活动的意义。不了解实践活动对于人的意识以及整个人类的基础的意义,这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也是费尔巴哈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的根本缺陷,是旧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义的分水岭。了解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缺乏科学的实践观,不仅对于恢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本来面貌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质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并不是自然唯物主义,而是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虽然费尔巴哈在认识论上坚持唯物主义可知论的观点,但是他只懂得用感性认识来认识事物,不懂得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发展关系。他不理解真正的实践,不懂得实践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因此,费尔巴哈的认识论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只能起到部分的解释世界的功能。
费尔巴哈在用唯物主义打破了黑格尔体系时,只是简单把它抛在一旁,存在着批判地继承上的局限性因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只能是过渡性的哲学。费尔巴哈哲学下半截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上半截即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这当然可以视为哲学在承前启后的创新中必然会出现的缺失和转型的遗憾,同时也为哲学的诞生提供了突破点和提升面,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认识论的基础上,坚持了实践的观点,形成了科学、能动的认识论,创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从而使唯物主义发展到顶点,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参考文献
[1]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版,1959.
[2]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 年单行本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即旧唯物主义,它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哲学路线,即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坚持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旧唯物主义又存在诸多的缺点,如直观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等等。那么,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人们在理解上存在着分歧
。甚至包括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理解也同马克思的理解存在着差别。恩格斯主要是根据唯物主义同辩证法的关系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的,在他看来,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其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18世纪的唯物主义的两个主要缺点是:第一,“上一世纪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种非历史观点也表现在历史领域中”。恩格斯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主要缺点的理解,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包括前苏联的哲学的教科书。我国由于受前苏联教科书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哲学教科书基本上都采用前苏联教科书的理解,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形而上学性”。
然而,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究竟是不是如恩格斯所认为的“形而上学性”呢?我们还是从马克思的原着中去寻找答案吧。
在被恩格斯誉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作了深刻地分析与批判。《提纲》的第1条中,马克思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对象、现实、感性”都是借用费尔巴哈的用语,在费尔巴哈的文章中,这三个词的基本含义是相同的,都是用来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例如,费尔巴哈说过,自然界和人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而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客体”和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客体是相同的,都是指和人类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单纯的客观存在物。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感性活动”指的是主体人所从事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即实践。正因为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人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一定的物质对象的活动,这一活动过程是可以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的客观物质活动,所以,马克思把实践称为感性活动。
从马克思的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是根据对唯物主义原则本身的理解方式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直观性”,即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作为外在于主体人,并且同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没有关系的直观对象,只是把主体人看成是直观者,忽略了主体人的主体能动性,没有从主体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理解人、理解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旧唯物主义没有理解:作为主体的人,不仅仅是一个直观者,更重要的是改造者;客观世界不仅仅是人们直观的对象,更重要的还是人们改造的对象;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不仅仅是直观与被直观的关系(或称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因而不可能认识到主体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应当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然后才有直观与被直观的关系(或称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概括起来说,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和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只是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客观世界、理解人、理解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因而“直观性”就是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摘 要:马克思为我们所提供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具体结论,而是一种生成性思维。此种思维的特点是:以人的生成为出发点和最高诉求,以回归现实生活为致思趋向,用生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它为的发展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空间。
关键词:马克思;生成性思维;特色
马克思的某些具体结论也许会过时,但作为一个整体是科学的。具体而论,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不是什么政治学的、经济学的、甚至是哲学的结论,而是经由这些结论所展现出来的思维方式,理论中真正具有当代性的也正是此种思维方式。马克思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与现代的其他哲学家基本一致的思维,即生成性思维。此种思维有三大特点,也正是在这些方面,马克思哲学显现出与其他现代哲学派别的不同。
一、 以人的生成为基础和目标
近代哲学对人的弘扬是以对人的抽象化为前提的,其考察人的思维是本质主义的。此种思维在人的存在、生活过程之前,先在地设定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早已存在,人的命运已然注定。而既然本质先于存在,命运早于过程,那么存在和过程便无足轻重。人只剩下一个或一些抽象的规定(如感性、欲望或理性),活生生的人反而沦为这些抽象规定的奴隶,人被贬低或异化了,近代人本主义因其本质主义思维走向其反面。
然而,人的自我意识一旦觉醒便不会被泯灭,人在事实上的主体地位也不允许对人的任何贬低,作为一种人本主义的现代哲学由此出现。一般把现代哲学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对人的存在和自由问题的关注有目共睹。表面看来,分析哲学所关注的科学或语言问题与人无太大关系,但一方面,与近代的心理主义所研究的内在的意识过程相比,科学、语言问题更为贴近生活;另一方面,分析哲学对科学、语言问题的研究也逐渐转向人的生活;科学分析哲学由逻辑实证主义转向注重科学生长的社会环境的后经验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由语义学转向研究符号与符号使用者即人的关系的语用学。也就是说,现代哲学也是一种人文主义。
虽然同为人文主义,但现代哲学对人的观念与近代哲学却有了根本的不同,近代哲学把人看作本质既定、千人一面的理性实体,而现代哲学却视人为无限生成、一人一面的关系性存在或共在;近代哲学追求的是人的物质欲望的满足或实体性目标,而现代哲学关注的却是人的生成过程。
问题在于,马克思接受的是近代的人文主义还是现代的人文主义?早在撰写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就显现出与古典哲学家的差异:他不再把劳动看作外在于人的异己物,而是视为人在外化范围内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我的生成;与此相应,自然也不是外在于人的、 始终如一的自在存在物,而是随着人的生成而生成着的、 人的对象性存在物。马克思的这样一种观念随着他对费尔巴哈哲学(也是对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而得以更为系统、 更为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在这两个文本中,他对人的生成性、关系性的论述随处可见。换言之,马克思是一位现代哲学家。
所以,要讲马克思的人文情怀,单纯指出他的哲学以人为最高宗旨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进一步说明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生成的人或以自由个性为指向的人,是指他人、人的大多数或人类,如此才能把马克思哲学与同样是人文主义的近代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区别开来。
二、 生成性的思维方式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曾批判费尔巴哈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批判费尔巴哈虽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但却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或类,而不是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称赞费尔巴哈承认世界的感性存在和人也是感性对象的同时,进一步批判他对人和感性世界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直观和感觉,而没有将普通直观提升为能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质的高级哲学直观,没有把人理解为感性活动,没有把世界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的产物。马克思的此种批判决非无关紧要,而是他对整个近代思维方式的清算,标志着他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成性思维的形成和思想的成熟。
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是本质主义,它主要表现为:1.预定主义: 先在地设定对象及其发展过程的本质,然后用此种本质来解释对象的存在和发展;2.客观主义:世界是纯客观的、自在存在,人作为旁观者只能以这个自在世界为对象,作为判明对错的标准;3.实体主义:把对象看作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单子式的存在;4.理性主义:理性不仅是人的本质,而且是那个自在存在的世界的本质,其根本特性是广延性,遵循机械的力学法则。近代哲学,不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不论是唯物论,抑或唯心论,均持此种思维方式。黑格尔哲学虽然具有强烈历史意识,但历史在他的哲学中只是流,而没有变,因为所谓历史不过是绝对理念的固有本质的展开。费尔巴哈虽反对黑格尔的哲学,但他只是不满意于其唯心论性质,而并未触及其思维方式,他自己仍然沉湎于本质主义思维中。
反本质主义和形而上学思维是现代思想界的共同特征,马克思只是此种潮流发展的一个环节或派别。不这样看,马克思就不再是人,而成为了既超越了近代、又超越了现代的神。当然,由于生活在一个唯心主义盛行的时期,由于具有强烈的现实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马克思的哲学直观与他身后哲学家的直观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可以说大异其趣。这主要表现在,前者不仅看到生活世界的过程性、创造性,而且承认其历史性、继承性和客观性;不仅关注精神生活,而且把物质生活作为基础性的生活样式。而后者却由于不程度地否认生活的连续性、 客观性和物质生活而堕入相对主义。
这就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当然,存活着的、对 20世纪发生重大影响的并不限于他的思维方式,还有他的一些具体论断。比如,他的历史唯物论、剩余价值学说等等。但是,一方面,所有这些论断都是他的思维方式的副产品;另一方面,当把马克思的遗产归结为他的思维方式时,我们心里真正想的是如何消除各种条条框框、繁文缛节的限制。对于哲学家来说,回归现实生活并不是沉湎于具体的生活中,也不是直白地讨论具体的生活问题,否则,哲学与日常话语和其他学科便无区别,哲学就有可能沦落为注释。(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感性对象性 活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关于劳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及其复归的理论毫无疑问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然而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一种类本质、类的生活,通过与其他物的对比来把人的本质当做类存在物,当做一种共性和普遍性去把握,在表述形式上仍难逃费尔巴哈考察人的本质所使用的旧唯物主义方法的外观。《手稿》中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的应该是马克思重开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时所使用的感性对象性活动这一提法。感性对象性活动作为贯穿于《手稿》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往后发展便是《提纲》中的实践概念,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及其实现的哲学革命中具有肇始性的作用。
一.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马克思对象性活动的提出
在《手稿》中,马克思不满足于费尔巴哈将黑格尔的“否定的否定仅仅看做哲学同自身的矛盾,看做在否定神学(超验性等等)之后又肯定神学的哲学”[1],而认为黑格尔根据否定之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之否定看成真正的和唯一的肯定的东西,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是一切存在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也就是说,当费尔巴哈基于直观的唯物主义,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全是从抽象普遍的东西出发,到感性具体的东西,再在到抽象无限的东西的复归,是需要全部加以排斥的不合理的唯心主义的运动时,马克思则看到了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所具有的浓厚的历史感,这种具有能动性的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运动正是一切存在真正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只不过黑格尔是以“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方式来表达的,而马克思则要对历史运动进行现实的、感性的、实在的表达,这就是感性对象性活动。
虽然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基于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立场对黑格尔哲学进行唯物主义的批判,但马克思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的概念却并非来自于对费尔巴哈感性对象性直观的改造。事实上,对象性活动来自于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所具有的能动原则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所进行的扬弃。在《手稿》中马克思重开对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批判正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主要是从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秘密诞生地――《精神现象学》开始的。
首先,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有双重错误。在黑格尔那里“不是人的本质以非人的方式同自身对立的对象化,而是人的本质以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方式并且同抽象思维对立的对象化,被当做异化的被设定的和应该扬弃的本质”[2],也就是说,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才是本源性的存在,而人的本质反而成了绝对精神的同自身相对立的对象化,原本现实存在的人反而成了历史活动中应当被扬弃的东西。黑格尔的这一错误直接导致了他的另一个错误,即“对于人的已成为对象而且是异己对象的本质力量的占有,首先不过是那种在意识中、在纯思维中即在抽象中发生的占有,是对这些作为思想和思想运动的对象的占有”[3],对现实的人的本质的占有即人的本质的复归,不是在现实世界中的占有,而是向绝对精神的复归,是绝对精神返回自身的活动。马克思也指出,正是黑格尔用绝对精神的异化掩盖现实社会的异化,对“占有”进行唯心主义的解释,把异化的扬弃仅仅看做思维范围内的事情,使得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的批判作用走向了唯心主义的非批判原则。因此,马克思就是要拯救黑格尔哲学中的批判要素,马克思强调“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4]。也就是说,黑格尔哲学的伟大功绩就在于对能动作用的揭示,在黑格尔哲学中,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是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实体也就是具有能动性,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主体。劳动的本质也就是人这个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运动。人作为一种类的存在物要实现自身,只有通过自身的能动的活动,即通过对象性活动,显示出自己的全部类力量,通过这种力量的对象化,从而确证自身的存在,实现人之为人这一历史的结果,虽然在黑格尔那里,这种人的类力量的对象化是一种异化的形式,是绝对精神的异化,但这种对精神的能动作用的表达,对人的本质复归的必然要求的哲学表达正是黑格尔哲学的伟大功绩。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象性活动的概念对黑格尔绝对精神否定之否定的活动概念的继承。
二.对感性对象性活动的正面阐述――关于对象性的理解
通过在《手稿》中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最后一章那种唯心主义的外化理论的批判,马克思也正面阐述了现实世界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即“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创造或者会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5]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是“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是一个从事对象性活动的人,这是可以通过他对象性的结果得到证实的。人通过自己的本质力量设定异己的对象的同时,也设定了自己的现实的本质,人的对象性的产物即异己的对象证实了这个活动是现实的人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而不是思维的“纯粹活动”,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通过“纯粹的活动”外化而产生对象的活动。因此,异己的对象证实了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证实了主体存在的现实性,即“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这里,马克思通过对象性确证活动的主体是有具有主体能动性的现实的主体,其中对象性的原理,来自于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的论述:“没有了对象,主体就成了无……主体必然与其发生本质关系的那个对象,不外是这个主体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即非对象性的存在物就是非存在物”[6],没有主体通过自身的能动作用对象化出来的对象,主体就成了没有任何限定性的空洞的“无”,主体正是通过自己的对象化的成果直观到自己的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举个粗浅的例子,比如一个主体能够是一个技艺精湛的木匠,可以通过他能够制造出精美实用的木桌来证实,而主体能够称得上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画家,可以通过他的活灵活现的绘画作品来证明。一个主体之所以直观到自己作为一个木匠或者画家等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正是在于他们高超技艺的对象化而产生的作品。推而广之,一个主体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正是那个主体必然与其发生本质关系的那个对象。当然现实生活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一个人的本质也不仅仅就是单个的规定,然而没有了对象,主体则就成了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无,成了没有任何本质规定性的空洞的概念,甚至成为唯心主义的唯灵论的存在物。因此,进行对象性活动的人,是现实的有着丰富规定性的人,是被对象设定本质的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与自然界不可分割的存在物。人的对象性的活动是感性的现实世界的活动,而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思辨的对象性活动。---徐建已经用过一段
三.对费尔巴哈的对象性直观的超越――“活动”原则的保留
由于在《手稿》中马克思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主要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提出的,因此,马克思更加自觉的有意识强调的是与费尔巴哈共同的感性对象性原则,而事实上,在重点阐述了对象性活动的感性原则方面之后,马克思接着说道:“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7]因此,人本身虽然是自然存在物,但不是被动的盲目的自然存在物,而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客观存在的自然物都打上了“人的”烙印,是经过人改造过的自然存在物。甚至人的感性,人的对象性都不是直接地客观地存在着的人的感觉,而是历史地随着人的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成熟,不断完善的力量。比如“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在费尔巴哈那里,人的感性直观被实体化,人的本质就是感性对象性的直观,感性直观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是通过直观,通过感觉拥有这个世界。而人的作为直观的主体,仍然只是一个静态的纯思的主体。然而作为感性对象性活动的主体,人不是只能进行静态的感性对象性的直观,而是具有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主体,比如说人并不是只凭自己的鼻子眼睛去被动接受世界的芳香多姿,而能够能动地制造出各种香气浓郁的香水,培育出多样的艳丽多姿的花朵。正是在这里,马克思本质地超越了费尔巴哈。
同时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在《手稿》中马克思在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对《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即“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进行了保留。这种能动原则的保留包含着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本质区别,只不过马克思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未在手稿中明确展开对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直观的批判。
四.预示着本体论意义上的革命――对象性活动的重要意义
总之,一方面马克思立足于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原则,在《44年手稿》中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自我异化,自我创制的思辨的对象性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对黑格尔哲学中能动的“活动”原则这一“伟大之处”的肯定,使得马克思本质上超越了费尔巴哈,将存在的现实性归结于感性对象性的活动,现实的存在本身不是抽象的能动的绝对精神,也不是感性对象性直观的主体,而体现为现实的人的感性对象性的活动,是在现实世界中自我创造的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这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重大变革,为后来马克思实现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革命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参考文献
1.余源培,吴晓明:《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3.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注 释
[1]余源培,吴晓明:《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92页
[2]同上第94页
[3]同上第94页
[4]同上第95页
[5]同上第97页
[6]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2页
【关键词】唯物主义 马克思 理论成果
作为个性化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区别于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足,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建立起完整的实践唯物主义体系的。我们认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包括萌芽、确立、构建核心内容三个重要的阶段。
一、萌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理论
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中的“劳动”理论的提出,可谓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
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劳动,而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了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劳动,另一类是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对象化劳动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占有和改造,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活动就是类生活。”“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这样就明确地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了。人在类本质的支配下,通过劳动创造对象世界,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我。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是类存在物,对象化劳动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人的对象化劳动的终点,不是创造外部世界而是创造自己。但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人也将自己的本质凝结到劳动产品中,因此,人们可以在劳动中确证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劳动理论的提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成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萌芽。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就是人改造自然的历史。马克思在这里看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为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确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理论
马克思在深入分析国民经济学之后,得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结论。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人通过劳动与自然发生关系。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改造世界不能凭空想象,必须以劳动为基础付诸实际行动。后来,马克思进一步意识到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只是作为人类早期活动形式——劳动。因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实践的概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实践的基本观点,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确立。
《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就重点阐述了实践的观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在这里批评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作为自在存在之物,是与人的实践没有任何联系的、孤立的直观对象:没有从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没有看到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被旧唯物主义忽略了,但却被唯心主义大肆发挥。“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人的能动性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和片面的夸大,人成为无所不能的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诞生之前,所有哲学的共同缺点是没有真正理解实践。针对旧唯物主义,其学说具有直观陛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能动性;针对唯心主义不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其学说具有抽象性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客观性。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就是主体的“能动的”“现实活动”、“感性活动”、“客观活动”。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时,总是以一定的思维活动为前提,而思维活动又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区分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实践,也只能是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实践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强调哲学家不能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从《提纲》来看,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变革是对传统哲学的总体性变革,用实践把主体与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克服唯心主义只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和旧唯物主义只从客观方面去理解的不足。实践从此成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和理论基础,同时也标志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三、构建核心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物质生产”理论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对象世界的双向对象化活动,物质生产是人们为了能继续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改造(下转第207页)(上接第203页)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对象世界活动的总称,而物质生产只是人类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实践的具体化。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时就明确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形成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对实践的最基本形式——物质生产作了系统的阐述,建构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物质生产理论。这既是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完善,也是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目的、理论旨趣和关键所在。
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人来谈人类社会是毫无意义的。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生存问题,也就是解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果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就很难想像人们会有心情去做别的事情,就谈不上创造历史,更谈不上追求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明确告诉我们,“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显然在这里,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本条件的思想,已经超越了自己先前提出的作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而是现实生活中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和日常生活。
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要想存活下去。就要有保障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因此,马克思认识到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这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同样人的需要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这就是说人类的第一个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人类的第二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用以满足相关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的活动,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历史运动的动力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而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不再被认为是费尔巴哈眼中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的活动,而是人类改造现存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历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