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第一要务;知人知世;理清脉络;人物分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14-02

读书应是民族的“第一要务”,它不仅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还可以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能使国家富强、民族进步、人民幸福、社会安康。苏霍姆林斯基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的名言让人们刻骨铭心,因而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可见读经典读名著应该成为重中之重,读书的兴趣当然应该从娃娃抓起,读名著应从初中生抓起。随着初中生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不断扩大,他们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更大的坚持力,即有了较为长久稳定的兴趣。参与感和表现欲的产生,致使兴趣明显出现了“赶时髦”的特点。针对初中语文教材之后的名著推荐阅读,语文教师要上必要的名著导读课,让名著真正任务化、驱动化、落实化、反馈化。那么如何上好名著导读课呢?名著导读课要本着教师引领激趣指导的目的来设计。

首先要走进名著,知人论世。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教者以名人逸事或故事的形式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读书的热情。其次引领梳理,理清脉络。教师要以层层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想象的空间,引起学生阅读的渴盼。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上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再次注重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通过精心设计,也可以让学生自编剧本演绎课本剧来诠释对人物的理解分析把握。运用猜想法让学生猜想分析,更能引领学生走进名著,引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极大渴望。例如《骆驼祥子》中,善良的被祥子封为“圣人的”的教书匠曹先生,让人给予无限同情惋惜的小福子,袍哥身份的刘四爷,尽管创下一份可观家产,但是因为他的封建思想致使其成为迎风流泪的孤独人。

对于名著中的名言警句更不可忽视。必要时可让学生积累背诵即兴练笔,也可做读书摘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丰盈的文学积淀呢?记住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不仅利于解答试题,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内容,记住它们,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也应注意积累,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

这样通过语文教师的导读引领,相信学生已经对名著有了一种“非读不可”的热盼,趁热打铁再在此基础上规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阅读,并且做好导读课后的反馈和落实。通过引领激发,养成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汲取名著营养,让阅读名著蔚然成风,成为必需,这不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学财富吗?当然语文教师还要做好以下布置。

一、写读后感巩固

这里的读后感有两层含义:一是读完名著后,自己写出读后感;二是看别人写的读后感,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更好。自己写读后感,势必要回顾原作,咀嚼回味,从而加深对原作的进一步理解。看别人写的读后感,既能观照自身的阅读经验,又能发现自己阅读的不足,提高鉴赏能力。

二、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一般方法

古往今来的众多文化名人都是“读”出来的,叶圣陶说:“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人的文化气质。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效果的保证。有了科学的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时一般根据篇幅长短与精美程度大致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浏览法。对于那些篇幅较长或内容不是很重要,但自己又必须了解的文章,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的写作方法等。

2.精读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篇幅又不长的文章,可以采用此法。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写作的特点,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

3.读书笔记法。这是一种深化阅读,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的一种阅读方法。比较贴近生活,易引起自己感触的文章,采用此法,既把书读深读透,又能提高文化素养。

三、选择阅读书目十分重要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第2篇

一、抓好“语文早班车”,强化落实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根据年级段语文训练重点设计语文早班车内容,用时不超过5分钟,重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拓展阅读面,开阔学生视野,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有助于完成课标规定的3年260万字的阅读任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依据以上建议,我们采取了以下的一些办法加以落实。

首先是确定任务,我们依据农村中学生的现实特点,根据本学校的学情设计了如下内容:每个年级都有美文推荐,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写作方法,同时,每个年级又根据年级的特点安排一些有自己年级特点的内容,如七年级的美段积累,八年级的课前演讲,九年级的诗词赏析。

其次是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为了提高学生对作文的整体构思能力,我们选择了一些在构思上很有典型的满分作文例子,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范例,让学生赏析,从中了解不同的构思方法,并学以致用。这样,每个年级的教师就可以依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具体的内容,从不同方面来引导学生阅读赏析,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最后是要控制好每节课的时间,因为要将学生的阅读真正落到实处,每节课之前拿出5分钟时间,对教学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作为教师来说,一定要用好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真正从这几分钟里有实际的收获,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充分让学生活动。

二、抓好“教学直通车”,落实好读写结合

课内教方法,课外实践,已成为教师公认的道理。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会阅读方法,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来说,做好学生课内的阅读与写作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仿写

仿写是读写结合的最佳形式,是不会写作的学生学习写作的初步方法,也是学生提高写作技能行之有效的途径。对课文的优美之处进行仿写,有利于学生学到一些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仿写可以是句子结构的仿写,整、散句式的仿写,修辞手法的仿写;语段方面,可以是语段结构的仿写,表达方式的运用的仿写;就全文来看,可以仿写范文的立意选材,可以仿写范文的谋篇布局,还可以仿写范文的表现手法。

2.改写

改写是比仿写更高层次的读写训练。它要求学生首先读懂原文,全面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主旨、叙事线索、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者的感情脉络。在不改变原文的主旨、内容、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前提下,或变换一下人称写作,或变换一下顺序写作,或换一种体裁来写作。当然也可以就原文的题材进行发散思维,变换一个思考角度,改变原文的主旨进行改写,或对故事的结局进行改写。如学了《皇帝的新装》之后,可以设计改写剧本写作。

3.续写

续写同样是一个高层次的读写训练。它同样要求学生必须先读懂原文,全面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主旨,叙事线索,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者的感情脉络。然后放飞想象,对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命运等的发展、结局进行大胆合理的续写。如,对《我的叔叔于勒》的续写,当于勒变成了富人以后,当他们再相遇会出现什么情况。

4.扩写

以读懂原文为前提,围绕原文内容、主旨、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对环境、人物、情节进行深入想象,具体描述,尤其是对细节的深入加工,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扩写有扩句和扩文的训练。前者是一种简单的读写练习形式。它需要借助想象,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一些限制修饰性的成分,使表达更加具体准确,形象生动,这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提高训练。后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读写训练。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缩写、写读后感、为某个人写颁奖词等形式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

三、落实好课外阅读,实现语文学习的真正回归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业量,不是整天做试卷,而是阅读,阅读、阅读、再阅读。”

作为语文老师来说,首先,培养学生阅读方法,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文章大意,然后精读、品读,最后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言。另外,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阅读条件,可以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学生把书带到学校,自己有几本书就可读上百本书,这样可以做到阅读资源共享,而且学生还可以用心读到更多的书,视野会更开阔。

总之,语文教学中要将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教学的美好乐章才能形成,才会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第3篇

在以往的高考中,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卷、2005年的重庆卷都以小作文的形式命题。2011年是江西省实行新课标高考的第一年。在谈及2011年高考江西省语文考试模式结构、考试内容的调整时,有关的权威人士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根据新课标的特点,设计一道综合性的“语言表达题”来考测考纲规定的语言表达运用的4个考点,分值15分。本文就新课标高考语文小作文的写作浅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因小而活。小作文正因其小而具有灵活多变性。1.题型灵活。有关权威人士谈及小作文的题型时认为,“题型可以是改写、扩写、缩写、续写、仿写、读后感、小评论、细节描写、场景描写等”。由此可见,小作文的题型灵活多变,但是其中又必有重点的备考方向。从教学和各种考试实践经验来看,小作文的题型应该会以描述或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的片段写作为主,这样能够使小作文与大作文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查体系。2.题材灵活。新课程强调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强调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因此,在命题中,选择的题材往往富有时代色彩,体现当下主流思想和价值观,符合当地学生的精神思想,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会由课内延伸课外,由课堂延伸社会,开阔学生视野。命题者往往会以这些教材中经典文本为本,勾连课内和课外,打通课堂与社会作为命题思路。3.设题角度灵活。把握好设题的角度有利于考生答题的方向和规范性,有利于考生快速构思作答,有利于考生找到最佳的答题切入点。4.要求灵活。小作文命题均会有明确的指向要求,一般会提出一项或几项语言表达和写作方法技巧方面的具体要求,比如对修辞手法、句式选择、人称角度等的要求。

以小见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笔者以为小作文设题虽“小”却能较全面地考查考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

以不变应万变。小作文的写作,主要是“小”,要明白“小中求新、小中求巧、小中求精、以小见大”的特点。小作文的考查,形式灵活,范围广泛,因此,要写好小作文,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1.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干和提示的各项要求,如手法、人称、重点、篇幅等。尤其要弄清考查了哪方面的能力。2.研读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考生提供了材料,常常是创设某种情景,让考生依情景作文:提供一段寓言故事,让考生提炼观点加以论证;提供漫画,按要求作文;摆出某种现象由此提出问题,让考生谈看法等等。这就要求考生力求吃透材料,真正洞察材料所暗示的中心。3.内容精悍。小作文受篇幅限制往往突出某一单项能力,因此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一个话题或中心,做到条理清晰,语言精练。4.凸显文体特点。记叙性的小作文要围绕中心描绘出最集中、最精彩的场景或人物片段,达到“特写镜头”的效果,体现“精彩“二字。说明性的小作文关键在于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再围绕这个特征,适当地运用几种说明方法,处理好说明顺序,做到条理清晰。议论性的小作文常常是结合材料谈看法、谈感想、谈体会,写作时关键是从材料中的一个角度或一个方面锤炼观点,在文中这个观点必须鲜明,不宜大而杂,然后联系实际析理,做到有理有据,言之成理。5.结构完整。无论何种文体一般结构应是完整的。小作文的特点在“小”,因此,不允许有拐弯抹角的开头和绵绵不绝的结尾,开头要明快,用一二句话引出话题或点明中心,结尾收束迅速,或照应开头,或点明、深化中心。

小作文因小而活却可以以小见大。考生在高考复习迎考中如果能够熟悉小作文的特点和命题规律,注重训练自己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就能在高考小作文写作中得心应手。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作文教学;兴趣;指导;修改;讲评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发展写作创造力的前提

小学生往往怕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苦事,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作文水平,我十分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要使学生作文写得好,关键的一条是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激发求知欲与创造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把“老师要我学,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学,我要写。”可见,兴趣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它可以转化为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我有三点体会:

1.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指导学生作文不能一步登天,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分阶段训练,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否则,势必拔苗助长,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对四年级,我着重指导学生写好一件事和片断;五年级,则着重指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写具体,并学习简单的写人文章;到了六年级,要求学生通过记事来写人,并写出读后感。我体会到,提出恰当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2.要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我们应从学生自身需要,兴趣,情感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训练才能收到实效,多样化可以体现在训练题材的多样,训练内容的多样,训练时机的多样,训练途径的多样……其实,就是以新颖、灵活、多变的方法,帮助学生轻松地找到可以动口,下笔的“契入点”,有了这个“契入点”训练才是积极有效的。因为学生有一种天生的表现欲望,何况他们心里有那么多的新鲜事呢?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时间、空间,学习的手段,使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让网络融入课堂。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无疑会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而把网络融于习作教学,更是直接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平台,每个学生都会产生尝试的愿望,在网络中,学生可以拜读自己喜欢的各种文章,了解各种动植物的习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同学生一起找一个话题,比如《我喜爱的动物》,通过网络大量搜集信息,然后尝试着写出自己的认识、观点,这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领悟,创意表达的过程。

二、作文前指导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作文前的指导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出了题目后学生能否写好作文,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中淡化了写作技巧的训练,并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在写作的指导中,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在于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在于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此,教师可以先来一番“口头作文”表演,学生受到了“口头作文”的感染,兴之所至也就跃跃欲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感觉中就完成了一次作文。在教师有声有色的“口头作文”中,自然有关于“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部分,只不过没有专门指出来罢了,一旦“口头作文”结束,只要稍加提示或说明,学生对这些写作方法就会心领神会了,这样做,比孤立地抽象地讲写作方法,效果自然好得多。

三、要让学生学会自我修改作文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会写之后,还要教会他们如何修改,使自己的文章更具文学性、艺术性。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我当过教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的体会,无自修自改便徒劳无益……假如着重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这是终身受用的。”几句话为我们点明了作文修改的方向,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改交流中拓展学生思路,开阔视野,让学生享受习作修改中获得的成功愉悦,实现叶圣陶先生倡导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习作能力“自求得之”。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学生终生受益。第一要教会学生领悟好命题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列好写作提纲,建好文章框架,然后添枝加叶,逐步成篇;其次要修改不顺畅的句子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衔接不连贯的地方;再次要从内容的详略得当与否,开头结尾是否得当等方面进行修改。修改时要指导学生使用修改符号,最后通观全篇,整体浏览是否以上几点都达到标准,在检查是否有错别字、漏字、多字等,要使学生知道“千淘万漉始得金”的写作道理。这些写作方法的有效训练,能够从小培养学生作文的独立性,写作态度的严谨性,为以后的写作打下牢牢的基础。

四、讲评是作文的加油站,多样化的评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第5篇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不要以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其实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和提高,课内阅读是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前提和基础。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我国教育升学考试制度,一个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阅读兴趣,在四年级到初二下学期。这一阶段为最佳阅读期,因为四年级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可进行文字书籍的阅读;而到初二下学期,学校会为中考而改变教学,没有时间进行阅读,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由于生理、心理、教育的发展,存在着的一个最佳阅读时期,如果错过这一时期的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如学生在这一阶段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就为他今后的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若阅读的缺乏会带来明显的后劲不足,表现为,许多大、中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下降,尤其表现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方面,使许多学生在中考和高考中束手无策,不仅直接影响语文成绩,而且影响英语的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的成绩。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兴趣和习惯相结合

课内教材与课外读本相结合,学生主动阅读与被动阅读相结合。简单地说,课外阅读的内容应与课外教材保持一致性或相近性,按“新课标”的要求,针对本册教材,把每个单元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达到阅读的目的。因此,利用好学校统一发放的“课外阅读本”,根据每单元每课的内容,并结合课外读本的内容,进行教学。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既能使学生在课内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在课内培养的能力得到锻炼,又有利于教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若放任学生去找任何书籍去阅读,效果会大打折扣。另外,还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把课内学习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如:把描写精彩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划一划,圈一圈,自己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方法的领悟以及读书时的体会、疑问等,在句子旁边批注。长期坚持,学生课外阅读也养成了边读边批划的好习惯。由于学生的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语文基础各不相同,他们选择课外阅读材料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须给学生自主选择读物的权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灵活的思想自由翱翔,这样学生就会读有兴趣,读有目标,读有收获。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读书有所获,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读过一本读物后,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的书名记录下来,书中的好词好句、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摘抄下来,让学生有感而发,写读后的感想、写随笔。并指导他们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外读物,分别记载,这样学生的读书笔记可以当资料保存。例如:古诗词摘抄本、成语摘抄本、好词好句摘抄本、名言警句摘抄本、读后感、仿写、续写片段等。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料,而且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掌握好课外阅读的三个原则

1.课外读本与课内教材相匹配。若匹配课外阅读就能延续课堂教学,例如:学习《陈涉世家》,就让学生学习课外读本的《项羽本纪》选文,了解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英雄不同的风范。通过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增无减,因为在课本之外会发现有更多的东西和书上的内容一样精彩,内容匹配之外还要注意量的匹配,不要贪多。

2.课外阅读中教师应有适当的指导。“适当指导”是指在那些会有阅读难点和文字障碍的文章上才要教师指导一下,比如遇到较难的文言文,若不作适当的指点,学生读不懂内容,往往读不下去。又如议论文、说明文等比较讲究技巧的阅读,不妨事先就准备好一些文章的内容进行提问,从内容、方法、观点等让学生有成就感。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第6篇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写作时有素材就得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并加以积累领悟。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我把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课外书籍介绍给他们,平时加强阅读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对精彩的语段让学生熟读成诵。随着阅读量的增多,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发现不同文章的结构风格,接触到大量优美语言。长期阅读,可以使优秀作品的语言和自己的语言融合在一起,模仿优秀作品的语言并加以创造;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语言通顺流畅,出现了新鲜活泼的写法,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写作知识。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作文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写作需要思维有条理性,对现实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要求学生具有反映客观世界的创造力。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作文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教师运用别出心裁、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熟知写作内容及要求,引导学生认识所要写的人、物或事,引起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我指导学生写一种小动物,我首先向学生提问:“你准备写哪个小动物?它的什么生活习性让你最感兴趣?”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学生说:“我要写鹦鹉,鹦鹉学舌很有意思。”有的说:“我想写乌龟,它翻身、逃跑很有趣”。有的说:“海狮表演让人赞不绝口。”学生说得非常起劲,我让学生上讲台向全班学生讲述,最后学生相互评价,比一比谁讲得具体生动。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在相互评价中受到启发,提高了写作水平,所写文章条理性强,内容深刻;学生的思路各不相同,写法标新立异,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自身的创造力。

三、树立学生作文的自信。

语文知识薄弱的学生认为作文是一件很难甚至很可怕的事情。对于这些学生,我给他们创造一些实践活动的机会。课堂上启发他们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补充。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尝试写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强求有华丽的词语,生动的语汇,只要做到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发现学生作文有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写作并不可怕,写作文的自信心随之增强。

四、发挥想象,培养写作能力。

想象作文是在新教学大纲指导下探索出来的教学模式,想象是关键教学环节。教师可采用不同方式,有效引导全体学生自由想象,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内心世界。他们就会感到有话要说,产生表达欲望,争先恐后地发言,并且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如:我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续编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让学生想象乌鸦受骗以后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学生想象的故事过程和结果各不相同,然而都合情合理,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引导学生多练多改,探索写作方法与技巧。

1.多练是训练习作的有效方法,我鼓励学生写周记。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决定周记写什么内容。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作为周记素材,让学生从生活中有所发现。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捕捉到的事物越来越多。这样,写日记就成为学生写作的练武之地,也成了他们宝贵的资源。

2.教会学生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火花会迸发,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随文练笔,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点记下来,写成读后感。写完后,让学生互换批改作文,从标点符号、错别字、句子、段落到篇章结构。教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将作文归类,然后指定互批对象,一般是优差交换,让作文差的学生在批改优生作文过程中以学习欣赏为主,力争发现对方的不足;让优等生在帮助“差生”修改时,力争从细微处发现闪光点。最后,把修改的作文交给老师批阅。老师对批改认真、有水平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学生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既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又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六、注重批语的撰写。

1.指导型批语。教师批改作文,不应该是大量的修改,而应起到指导作用,明确指出不妥当的地方及原因,指导该如何改。学生习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语病,我们不能简单地写“语句不通”,学生读完这样的批语仍是不知如何改。指导型的批语应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指出修改的方向。

2.赏识型批语。学生习作中有的字迹工整,结构完整。老师可以给这样的批语:“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让人看了是一种享受。”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优美词句,从而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老师可以送上一句:“你的知识面真广,老师佩服你,阅读你的文章是一种荣幸。”学生读到这样的批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自然而然就增强了写作信心。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朗读;写作;一体化;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朗读是小学生最喜欢的阅读形式。朗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朗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将朗读和写作整合起来,在朗读中融入写作,在写作中渗透朗读,通过朗读积累写作素材,通过写作提升朗读能力。

一、朗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

1.朗读是写作的基础

朗读是吸收知识,写作是表达情感,朗读是写作的前提。小学生通过朗读,获取丰富的语言信息;通过写作输出语言信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名家名作,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拓宽视野,开阔眼界,积累素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语言魅力,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才能写出好文章。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记忆一些文辞兼美的好文章,体会文本语句,为写作打下基础。

2.写作是学生朗读能力的综合体现

朗读为写作积累了知识,是写作的前提;同时写作也促进了朗读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朗读,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然后通过写作实践,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朗读,理解和把握文字,深入理解作品的语言运用技巧,把握文章主旨,通过写作实践加以运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的朗读内容为学生的作文提供生动的写作素材,将朗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在认知世界的基础上,完成创造性表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朗读和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小学生通过朗读,提升人文价值。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不单单停留在工具性层面,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重知轻能的教学观念误导了小学生的朗读,小学生在朗读中只关注音韵的朗朗上口,对文本内容缺乏思考,只理解文本的表面意思,忽略了文本的思想内涵。

2.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写作教学中,一些教师安排仿写或写作读后感,写作局限于用词、造句方向;学生通过仿写可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句型,但这种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品质,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教师应以课文的内容、写法为范例,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方面的知识,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动笔能力,在读与写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实现从朗读到写作的迁移。

三、通过朗读提升写作能力的策略

1.通过仿写培养写作兴趣

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字精炼,语言富有韵律和节奏,是学生仿写的好材料。由读到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仿写是最基本的写作方式,通过仿写句式训练,锻炼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2.开展续写练习激发学生想象力

在写作教学中,引入教材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把所学语文知识应用于写作中。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参与到阅读和写作中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3.抒写真情,实现朗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写真情、抒真意,通过朗读产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联系到身边的人和事,通过书写亲身经历,丰富朗读体验,提升写作水平。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作文题材,引导学生朗读精美文章,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鼓励写真人真事,抒发真实感受,提升写作水平。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实现朗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让声情并茂的朗读教学为写作插上隐形的翅膀,让学生把朗读和写作当成一种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朗读、喜欢写作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兴趣 积累 口语 训练 借鉴

The student thesis teaching I see

Peng Maoying

【Abstract】Student thesis teaching four key points:①Writing interest raise.②Writing source material accumulation.③Raise speech ability, strengthens the spoken language training.④The model essay instruction, profits from the writing technique.

【Keywords】InterestAccumulationSpoken languageTrainingUses for reference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学生对写作产发生兴趣时,让他们长时间从事写作活动,他们也不会感到累,更不会感到是一种包袱。相反他们会排除一切障碍,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活动。可以说,兴趣的培养,大量素材的积累才是作文的关键。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大家斧正。

1.写作兴趣培养

兴趣是作文入门的金钥匙。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1对兴趣的培养我觉得应该首先放在学生树立自信心上。让学生先养成能写,愿写,爱写的习惯。我们可以让他们去写一些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事和他们自己想要表现出来的东西。这样学生才会把写作看成一种生活中的乐趣。而老师可以进一步表扬那些能够表达自己真实思想感情和表明自己看法的学生,使他们得到同学的赞赏,体验写作带给他们的。从而提升写作兴趣。

1.2我们还可以经常开展一些兴趣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交流和表现的机会,这样更有利于刺激学生,把一些好的作品提供出来,让大家共同去探讨,因为人总有一种表现欲,适当的满足学生这种“很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可”的愿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使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地升华。

1.3在批改作文时我们还可以试着改变方法,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改作文”。读改结合,以改促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所学的知识对作文进行批改。当然这种批改要采用互改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告诉学生改作文的基本方法;“主题要好,内容要健康,字迹要工整。前后要呼应,立意要新颖,感情要真挚,重点要突出,段落要明了”。这也是一个巩固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批改别人作文的过程中总结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了新的写作方法,对自己作文中的不足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无疑是学生对写作兴趣有了更强劲的动力。从试着写到乐于写。

只要时时留心,处处注意,心中有“兴趣”,随处都有培养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机会。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喜欢写了,爱写了,写的有真情实感了,写作质量自然就提高了。这样每个学生都能从写作中得到成功的喜悦。

2.写作素材的积累

2.1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采。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活动等。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多种形式。社会上气象万千,名山好水,人文地理,时事热点,这些都是我们用于写作的材料来源。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从大自然中摄取营养,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2.2语文学习,素材的宝库。现在入选到语文教材于写作,那么学生便有了很好的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雨》一文,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多种感官去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雨景特点,有目的认识事物,再由雨联系到农作物及人们的生活关系等,教育学生学会借景抒情由景入物,这样感情才能深入,写出的文章才能感人。如《背影》等课文,就是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等。总之,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多注意作者的观察方法,表达形式以及结构的安排。在这些方面多留心多积累,也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

2.3课外阅读,搜集材料。单从课文中学习是不够的。我们都知道,一些好的文章都是在借鉴前人作品的基础之上,再加上自己独到的见解而成的。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外读物,如:报刊、书籍、杂志以及好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杜甫有一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意思就是说,书读的多了,自己的知识就会丰富起来,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因为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不同的事物或现象所表达出来的方式和结果是不一样的。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观察方法和语言表达风格。所以要教导学生多读书,学会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写作习惯,集百家之长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使自己的材料库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2.4坚持练笔,能力提高。获得材料之后,在阅读中学生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同时,学生要善于摘录描写精彩、生动的词、句、段。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见闻、感受融于作文之中,并进行刻画人物的片断训练,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3.培养说话能力,加强口语训练

学生平时讲话结巴,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他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也较差,因此要提高作文效率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说话能力的培养通常有两种途径:课堂提问和课后活动。课堂上老师多给学生提供说话机会,课外多组织有意义的活动,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适应各种环境。多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让其说话能力有所提高。

4.范文指导,借鉴写作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