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给雨果的一封信

给雨果的一封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给雨果的一封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给雨果的一封信范文第1篇

佩服一:第一,你的文学水平的确是高人一等,当然这在你的任何一个作品中都能知道,不过我只看了你这个作品,所以也算是从这个作品值得佩服的一点;

佩服二:有正义感,面对那些政府和高等级的官员,你毅然选择了正义。你当时可能知道你这样写下去会受到处罚,轻是拘留,重是死,但你为了正义,依然写了下去。你还是法国人,在文章里明白的写出了两个强盗之一是法兰西,之后又说明了人民没有罪,是政府有罪,这分明是在指责法国的政府,这样得罪政府,后果你是知道的,但是,你依旧挥动你的笔尖,写了下去。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和你一样,为了正义,我们可以放弃生命。

或许你没有亲眼看到过圆明园,是听说的;也或许你亲眼看到过。但是当时的辉煌也已经烟消云散了。不过,你所知道的中国只有到那时为止了,而如今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

给雨果的一封信范文第2篇

自从我看了外国侵略中的历史时,我感到非常的气愤,因为外国的侵略和压迫实在是太残忍了,那昏庸无能的慈禧太后,只知道退让,和求和。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唐太宗,武则天那时的朝代唐朝都非常的兴盛,唯独到了清朝,出现了民族的败类,“慈禧太后”那时的皇帝光绪帝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意见来变法,可是光绪帝没有兵权,慈禧太后闻之,简直反对,这个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又把破灭了,这个维持只有108天的变法,这表现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爱国之情。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到了圆明园,进去之后,看见富丽堂皇的宝物,开始实行野蛮的土匪行为,拿不走的就砸,当一车一车的宝物从北京城拉到他们国家的时候,手挽着手,都非常高兴。伟大的雨果作家曾经给巴特勒上尉写了一封信,从这封信看出这位作家是向往和平,自由的人。借此来讽刺来讽刺英法联军的土匪行为。我的朋友对我说:这是两代人历史的结晶,这显现了我们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工匠师的鬼斧神工,在刹时间,被英法联军破坏掉了,现在我们只能看见几块石头,没有任何的生息显现在圆明园的面目上,从此我觉得这个被英法联军破坏掉的圆明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我们上上下下的炎黄子孙都要铭刻在心,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渤海一中高三:康家维

给雨果的一封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尚用 情趣之美 书信微课程

书信是应用文的一种,遵循我国“尚用”的文化传统,为生活服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开发实施了书信微课程,教学时间一般为每周一至两次,在语文课的前五至十分钟,次数和具体时长视当堂教学任务及学生学习兴趣而定。课程内容包括学习书信礼仪、讲述名人书信故事、赏析名家书信、品味幽默书信、自编书信写作习题、构思数字信、创作图画信和诗歌信等。学生充分感受书信的实用功能,并发现其“尚用”之外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智慧与无限的生活情趣。

一、诠释:书信微课程的实施缘由

数字化时代,有些常用的应用文体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不少人认为书信写作可有可无,甚至觉得学了也没有机会运用,就连格式都抛到九霄云外了。但我通过对一些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访谈,也参考学习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发现一个共识:书信是承载厚重历史的文化符号,带有作者强烈的个人风格、独特性情,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不可能取代传统书信,我们一线教师应该重视书信教学。

法国小学在第一学年就要求学写短信,书信训练较早;美国小学一至五年级要求会写友好信、邀请信、劝说信和商务信函,写作训练种类多样,重视激发写作的内驱力;日本小学第一到第二学年要求会写传达简单事情的信,第三到第六学年要求会写感谢信、邀请信,强调书信写作的多样化、生活化;德国的作文教学设计注意创设情境,生成作文话题,关注交际对象及表达效果。这些对我国的书信教学都有借鉴作用。

二、透视:书信微课程的价值定位

书信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立足语文学科本位,关注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一)均衡:在“有用”与“无用”之间

小学书信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与交流,要重视其实用功能,也要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在规范之余注重书信的审美价值,通过语言这一符号,理解书信意味,读出其中蕴含的人情美、语言美。书信兼具“有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之需要)与看似“无用”(虚无缥缈的审美特征)的特点,我们应努力达成其“有用”与“无用”之间的均衡。

(二)抵达:在“为需”与“审美”之外

指导学生欣赏、学写书信,可以感受其间蕴含着的丰富的美学因子。书信强调尊礼而行文,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有许多表现。书信教学要关注写作技能,更应关注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审美情趣,做“高级而有趣的人”,理礼相融,礼趣共生。书信微课程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培养健全人格,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明素养,做高素质、有底蕴的现代人。

三、践行:书信微课程的教学策略

书信微课程发展学生思维、丰富想象,引导学生在“尚用”之外发现情趣之美。

(一)欣赏书信:领略文化之美

1.学习书信礼仪。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书信格式,如提称语及祝愿语、署名等因人而异,敬辞、谦辞的使用各有不同,写信日期之后,还可写上当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晓窗前”“灯下”“万籁俱寂”之类,读来文雅至极。学习书信格式的要求时,我播放歌手李春波的流行歌曲《一封家书》让学生辨别、赏析,讲述鲁迅和许广平《两地书》中互称“害马”“白象”的故事、现代著名作家萧军给萧红写信称她为“孩子”“小麻雀”的故事等,学生听了兴致盎然。

2.了解书信典故。讲鸿雁传书、纸鸢飞空、青鸟传书、黄耳狗送信等故事,从中看到主人公的人格,领略神话故事的神奇。积累、背诵与书信有关的诗句,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还可从古诗中了解书信的各种形式,如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口信,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是物信,“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是诗歌信等。

(二)聆听书信:感受力量之美

1.教化的力量。冰心是学生熟悉的作家,她的《寄小读者》及“再寄”“三寄”等都是用书信体写作的。我让学生搜集冰心的其他书信,有的学生找到了冰心下放“五七干校”时写给家人的长信,于是,在学生听完信的故事后,我让他们说出或写下自己的感想,从中学习冰心乐观豁达的精神及对亲人的无私关爱之情。

再如,一个学生找到一个关于信的故事,讲的是台湾黑社会头目吕代豪在狱中服刑,因一位高中同学的妹妹一直坚持给他写信而改变了人生道路。我让学生听这个故事,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有的说:“我为这个女孩感动,为了拯救吕代豪,她一直坚持写信,还写了500封,说明她能持之以恒,很了不起。”有的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信中,女孩说自己在人间天堂,而他却是无恶不作连世人都厌弃的大坏蛋。如果他不将自己的罪恶看为粪土,他俩将是不同世界的仇敌。这个女孩说话十分直率、坦诚。”有的说:“吕代豪在女孩不断的来信鼓励中改过自新,出狱以后获得两个博士学位,还出版自传,真是传奇人生啊。”有的说:“这个故事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信了,是女孩的信让一个罪犯悬崖勒马、回头是岸,难怪吕代豪将这些信称为‘天上的信函’。在他的心目中,这个女孩就是他的天使,我想这个女孩写给他的书信一定会成为他这一辈子最珍爱的东西。”

2.成长的力量。24岁的四川小伙子李世豪给外国名人写信呼吁注重公益、环保的故事,培养了学生心怀天下的品格。推荐学生阅读《致亲爱的卡尔曼:200个美国名人给一个男孩的信》一书,思考名人为他提的人生建议,细细感悟,获得精神启迪。阅读《给霍金写信的男孩》,感悟霍金信中语句的含义,将其中的句子摘抄在采蜜本“名人名言”栏目中,时常翻看。有许多名人书信风趣诙谐,让学生搜集讲述,如讲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家里被盗,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谢谢你的来信……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读罗斯福的回信让学生在感受他开朗性格的同时,也明白了看待问题的另一个视角。

师生共读书信体名著《亲爱的汉修先生》,赏析鲍雷伊的信,对比第一封信与后来写的信有什么不同,比较各种署名背后的故事,讨论交流鲍雷伊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这本书中看到一个男孩的成长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在一次次的共读中品味,发现鲍雷伊是在自我倾诉和对别人倾诉中成长起来的,从而体会书信的魅力。

(三)创作书信:展现智慧之美

书信微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和言语创造力,展示自身的个性、才情和智慧。

1.多元表达。书信写作其实就是一种对话与交流,这个交流的对象可以是自己或是别人,有时也可以是代别人书写心声。

(1)写给自己:自述·自省·自得其乐。用书信的形式自述生活中的小事,或反省失误,或表达快乐心情,与自己对话交流,能更迅速地走进自身的心灵世界。比如一个孩子写的一封信,就是要让自己多年以后还记得这件事。开头是“今天,就是因为一个字——懒,让我后悔了很长时间。”中间记述了事情的经过:因为一时偷懒没有带雨披,下午放学冒雨骑车回到家,变成一只落汤鸡。结尾写道:“我后悔极了,为什么要懒呢?我想起了古人说过的‘饱带干粮晴带伞’,说得一点儿也不错。”

(2)写给别人:交际·交流·心灵交响。给别人写信,实现双向的人际交往,更难得的是心灵的交流、情感的回应与交响。写信对象可以是:朋友、家长、老师、亲戚、名人……内容可以是:书信体读后感、邀请信、规劝信、建议信……

如有的学生给朋友写信,交流生活中的发现和自己的感受:“看到小毛驴被打,想想它们每天受苦,我禁不住眼含热泪,越看越气,我恨那些虐待毛驴的人!”让我们看到一颗善良的心。

再如一个学生写《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自己的新同桌,绘声绘色,十分有意思。开头说:“他属于那种即使旷一次课也不会被老师骂的好学生,却也是‘局部地区’挺有名的‘恶作剧大王’。”中间介绍了同桌的搞怪:“刚和他坐在一起的那天中午,我就想办法躲开他的‘绝密武器’。放学回家后,我想了许多‘对策’,但都有致命的‘弱点’。我恨不得在自己的脑袋上开个口,把里面的信息、资料都倒出来,翻个遍。……我正在回教室的路上,突然,听到耳边一阵急促的呼吸声,我猛然回头,那人竟然向后退了几步。我再定睛一看,原来是郑天祥在搞鬼。我气得向他吼道:‘干什么?想吓死我!’郑天祥立刻摆出一副害怕的样子说:‘老兄,生什么气呀!我也没伤害你。’我被逗乐了,气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一个淘气而机灵的男孩儿形象跃然纸上。

(3)代别人写:走进他人的心灵世界

我在教学《珍珠鸟》一课后指导学生代珍珠鸟给作家冯骥才写信。有的学生开头这样写:“尊敬的大作家:您好!我是住在你家的小珍珠鸟。”有的说:“亲爱的大冯:你好!我这样称呼你,你不会感到太突然太冒昧吧?我是你最喜爱的小珍珠鸟,我是听来咱们家的那些大作家这样称呼你,才这样学舌的。”有的说:“亲爱的爸爸:你好!我是小珍珠鸟,这样称呼你,你一定感到奇怪吧,其实在我心中早就把你当作我的亲人。”学生以珍珠鸟的身份给作家写信,表达小珍珠鸟的感激、热爱和信赖之情。这个设计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由“旁观者”转变为“当事人”,与文中小珍珠鸟产生情感共鸣,在转化课文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了对于文本内涵的最真切的感受。

2.个性书写。书信的表现方法是多元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比比谁的信最有创意。学生的书信写作除了在称呼、署名上花样翻新外,还注意书信的形式。笔、墨、纸张、信封等,都力求新颖外,把书信的交流效果推向极致,体现书信这一文体的美之所在。

(1)数字信。我讲了一个故事:某人嗜酒如命,醉后常与人吵架斗殴。一日,他接到了外甥的一封来信,拆开一看,“99:8179,7954。762329,8406,9405。7918934。1.91817。32。”外甥是以数字代文字,借助谐音劝舅舅戒酒的。我让学生猜这封信的意思,他们猜个八九不离十,小桓还仿写一封:“99:8179,7933。20。32。”意思是“舅舅:不要吃酒,吃酒伤身。爱您。甥儿。”

(2)标点符号信。曾给学生讲过雨果和出版商之间的标点符号信,有的学生就将它运用到平常的学习中,如有个小组长催一个拖拉作业的男孩:“?”那个孩子心领神会,回“!”。这样的交流也算是模仿得当,意趣盎然,效果显著。

(3)图画信。给学生讲编辑赵景深给老舍写约稿信的故事,这两封信图文并茂,让人仿佛欣赏一出精妙的京剧片断,这种独特和幽默让人拍案叫绝。

许多学生也学着写图画信,将画与文字浑然一体,很有意思。有个学生写信给我说班级像一棵果树,老师是主人,同学们是各种各样的水果,一起装扮这棵大树。画的那棵大树硕果累累,真的很美。

(4)诗歌信。欣赏古人的诗歌信,学写自己的。以前的一个学生欣儿在QQ上发给我一封写给当年六(1)班全体同学的诗歌信:那些年的我们/肆无忌惮的大笑没有丝毫的掩饰/还有一份羞涩/背后藏着纯粹的真诚/然而走得最快的永远是时光/过不去的只是美好回忆/但回忆终究是回忆/“就像那来不及许愿的流星/再怎么美丽也只是曾经”/总有一天我们会擦肩而过却认不出彼此/这都没关系/只是我们一定要迈出自己的脚/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信中表达的纯真友情、少年豪情都让我感动而欣慰。

(5)非手写书信。利用多媒体手段更能体现书信写作的个性化。法国小学写作教学目标中就十分重视非手写写作书写方法的练习,突出母语课程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也体现了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适应。我常鼓励学生写博客、发微博、随时更新QQ空间,将电子技术应用到书信写作中,使作品变得更精彩。如从书信内容出发,个性化排版,使用不同色彩的字体,网上时可以制作成网页格式,也可以制作成幻灯片格式,配上背景音乐,恰当运用图画、动画表情等形式,充分展示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创新意识。

书信微课程让积累与感悟并进、对话与智慧共生、趣味与创造同行,这是一次有挑战性的教学实践,是一次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之旅。它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书信是亲人、朋友间传递感情与交流思想的纽带,其文化价值理应传承,它不应退出历史舞台,而应成为展示才华的一面镜子、表现情趣的一门艺术。■

给雨果的一封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宽容; 鼓励; 转化; 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 G62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7-0056-01

我在多年的农村基层教育工作中,痛心地看到硬件上去了,质量下来了;生活条件变好了,问题学生变多了。越来越多的孩子讨厌学习,步入后进生行列。而许多家长和教师面对后进生,心急如焚,采取严厉批评,棍棒相加,冷眼相待等极端手段,结果适得其反,使他们沦落为问题学生。总结多年处理教育学生的得失,我认为,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错误表现后面的深层动因,宽容地对待他们,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并加以鼓励和引导,以防他们犯冷热病,这样就会转化他们,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家长由于自己的孩子不听话、贪玩;或者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或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沾染了上网、偷人钱物等不良习气时,便采取暴力打骂的手法,认为“不打不成器”、“棒打出孝子”。长期以来,农村学生屈服严厉,有暴力倾向的教师,对性格软弱的教师的说服教育充耳不闻。这些孩子一旦失去暴力的约束,便很快滑到无法无天的危险境地。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我校八年级学生杨某,男、14岁,该生自上中学以来,经常旷课,不交作业,欺负女生,和其他同学打架斗殴,顶撞老师,不服管教并且三次离家出走。2007年因琐事和其母争吵,其父知道后暴跳如雷,扇了杨某几巴掌,杨某愣了一下,随即狂奔,从二楼跳了下去,所幸没有生命危险,只是摔断了两腿。此事引起学校高度重视,经了解,该生父母在小孩出生不久,因经济拮据,便留下孩子,双双外出打工,一走就是八年,中途只回家两三次。孩子先由爷爷奶奶照顾,后来又寄养在二姨家,但孩子不听话,常惹事生非,二姨就给孩子父母打电话说明了情况。两人商量由孩子母亲回家照看孩子,父亲继续在外打工。这个母亲回家后,很着急,给孩子提出要求,每次考试要考到班级前五名。并且说,达到要求有奖励,达不到便要挨打。杨某答应了。起初也确实努力学习了,但最终因为底子太薄,未能达到母亲要求而多次挨打,每次杨母都是边打边骂:“去死吧,你这没用的东西。”这些言行深深地刺痛了杨某的心,最终踉成悲剧。

分析:该例子很典型,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不久,便外出打工,错过了母子亲情培养期,回家后,没有分析孩子现状,不切实际的提出过高要求,采取不当的激励手段,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强化了我“很笨”的意识,最后暴力相加,使孩子最终以自杀极端方式来抗衡。农村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难预料会发生多少恶性事件,给农村教育带来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在“绝对服从”的高压手段下,易形成自卑,胆怯、孤僻倔强等不良心理品质。或者内心里激起怨恨和愤怒,对父母及老师的教育要么是暴风骤雨式的强烈反抗;要么是不理不睬的长期冷战。

前苏联杰出的政治家捷尔任斯基在给他妹妹的一封信中说:“拷打、严厉和刑罚永远不能作为一种影响儿童心灵和良知的好方法,因为他们时常给儿童的印象是成人的暴行。严厉和刑罚不是养成儿童固执的脾气,便是养成他们不可挽救的怯懦和虚伪。”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家长大都是爱孩子的,但要讲究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有宽容的态度,不要处处指责、抱怨,要对孩子给予情感的激励,予以心灵上的抚慰,孩子就会在生活中慢慢矫正自己的言行心态,不背离主流社会,融入主流社会。

(二)后进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同学的轻视,其实心很累很敏感。而一些教师缺乏耐心,偏爱优生,打击辱骂后进生。更有甚者,有的教师把后进生远远地隔离在教室后面角落,恨不能撵走他们。后进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对自己缺乏信心,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放弃了学习,这是极不道德的。

我在多年带班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例如排座位从不按成绩排。每周最后一排搬到第一排,其他排依次向后面挪动,前后座位轮流坐,谁都有机会坐第一排。对待学生问题,不急不躁,不带有色眼镜,宽容对待那些犯错误的学生,收到良好效果。

去年,我正在宿舍办公,班长气喘吁吁跑来汇报:“老师,快,胡某在教室和数学老师打架哩。”我一听很纳闷,胡某是我们班小不点之一,平时话多,调皮,但和老师打架,似乎不可能。心里虽这样想,脚底下却不敢怠慢。到教室把胡某叫到办公室,询问核实情况。原来数学自习,胡某有一道题不会做,问同桌,同桌说:“我做好了,你自己看去吧”胡某刚拿来准备看,数学老师转过来发现了,认为胡某抄作业,胡某说他没有抄。数学老师是个认真的人,心想他明明在抄作业,还撒谎抵赖不承认,就生气地打了胡某一书,胡某不服,当堂和老师在教室争执起来,闹得无法上课。我听后,既不能听任学生顶撞老师,也不能亏了学生压服学生。数学老师的确有先入为主,急躁冒进的问题。我考虑了几分钟,告诫自己要冷静,然后才对胡某说:“老师相信你没有抄作业,但是你和老师当堂对着干对吗?”胡某低下了头,“而且本子就在你手里,老师误解是自然的,况且没有抄成,但动机还是抄,对吗?”胡某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以后学习认真多了。期末考试,从未及格过的数学也考了70多分。

以上事例给我们的启示很大。如果你认为一个人已不可救药,那么他会真的一步步走向深渊。如果你认定一个人是璞玉浑金,缺的只是雕刻而已,尽管他身上有些小缺点,你的宽容会使他自肃、自律、自策,他会真的成为一块碧玉。

农村后进生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形成因素很多,遏制其蔓延,必须高度重视后进生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联手,共同配合,才会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家长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人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作,不可急于求成。如果认为一两次的个别谈话和思想工作就能使后进生发生根本转变,那是不可能的。但宽容的理念应该贯穿教育始终。只有我们教师、家长及全社会行动起来,用一颗爱心去关爱他们,用一颗耐心去帮助他们,用一颗善心去对待他们,相信后进生会在我们辛勤的汗水浇灌下,成为国家有用人才。

因此,爱孩子就请宽容孩子吧!雨果说,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愚昧无知,有缺点,不懂事,会犯错误。做老师家长的,年龄长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当然应该宽容学生的缺点。

参考文献:

[1] 《白话四书》.

[2] 房龙《宽容》.

[3] 陈新满《家庭教育的误区》

[4] 王晓春老师的《如何做问题学生工作》

[5] 《教育学》.

给雨果的一封信范文第5篇

150年后的这一天,正值圆明园被毁纪念日。身材矮小的布立赛特意前来参加一场与此相关的对话。他象征的不再是西方入侵者,而是一位力图反思这段历史的学者。作为法国记者、历史学家,在翻阅了大量未被公开出版过的回忆录等资料后,他用法文写成《1860:圆明园大劫难》,意图提醒法国人这段历史。该书在法国热销,并被称为第一部从法国学者角度全面正视和反思圆明园事件的著作。

对话的另一方,是70岁的历史学家、台湾“中央大学”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追寻失落的圆明园》的作者汪荣祖。该书曾被美国研究图书馆的权威期刊《选择》(Choice)评为2001年度“各学科最佳学术著作”。

对话在圆明园西洋楼“谐奇趣”遗址冒雨进行。这是圆明园所剩的为数不多的遗迹之一。旁边,大火没有烧掉的石头散落着,两个头发花白的脑袋凑在雨伞底下,不时将话题扯回1860年那段岁月。倾听者有记者、学者,以及其他身份的普通人,他们多半被雨淋湿。距离那个充满仇恨的年份已经很久了,布立赛试图反思自己的同胞在这个东方园林所犯下的罪恶,而主持人和听众则用握手和掌声对他表示感谢。

曾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教的汪荣祖在对话结束后表示,自己在国外时接触的西方学者,往往只把圆明园作为1860年战争的一个小插曲。但作为中国人,他深知这个被烧毁的园林在中国的象征意义。今天,他来到这里,看着具体的遗址,心里颇多感慨。他赞同这样的说法:除了作为一个爱国的教育基地,圆明园和它背后的历史,应该给我们更多反思。

“希望这次对话只是个开始,”布立赛说,“关于圆明园的记忆应该永远保存下去。”

这场对话由外研社、中西书局、圆明园管理处邀请两位历史学家在圆明园西洋楼“谐奇趣”遗址进行。以下是对话节录:

主持人:两位首次来到圆明园时,内心充满了愁绪,进而感受到了记忆的责任。请问两位如何想到写作关于圆明园的历史?

汪荣祖:我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对英法联军这件事是了解的,但仅依赖书本上的知识,很抽象。后来,我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书的时候,他们要求我开一个特殊的课程,专门给优秀的学生开。我就跟建筑系的一个教授合开了关于圆明园的课,备课时知道了很多材料。之后,我有机会到北京来,看到档案馆的材料,一步一步有了对圆明园研究的兴趣。

布立赛:今天我们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共同纪念一个很悲惨的日子,很悲惨的事件。今天的天气和这个事件十分吻合,天空完全是灰暗的。我第一次听说圆明园这个名词,是在2000年。那天是10月15日,一个相当好的天气。我们在颐和园结束游览的时间很早,就来圆明园看一看。离开圆明园的时候,我心情很不好,很难形容当时的想法。我当然知道不是自己家族的祖先烧了圆明园,但毕竟是西方人,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烧了圆明园――如此漂亮的一个园林,被雨果称为“中国的凡尔赛”的园林。

回到法国以后,我做了一些研究,发现不论是法文还是英文,都没有关于圆明园劫难的专著,我觉得这也很好理解,因为不管对英国人来讲,还是对法国人来讲,这都是一个他们希望尽快忘掉的事情。正因为我看到了这一困难,所以我才开始用心地搜集材料,决定写这样一本书。

主持人:布立赛先生的书中提到,导致圆明园被毁悲剧的是“两种傲慢的冲突,两种优越感的冲突。双重蔑视源自相互误解。一方是厚颜的殖民帝国主义,一方是极端透顶的民族中心主义”。二位认为造成圆明园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汪荣祖:我觉得两种傲慢是表象,深层原因是两种体制的冲突。中国到了19世纪还是一个旧的帝国,从秦汉一直到清朝,都是同样性质的帝国。可是西方在罗马帝国崩溃之后,经过1000年的时间,已经变成列国,就是所谓的民族国家。这是两种不同的体制,西方要把中国一下子变成西方的体制,当然不太可能的,这是最基本的冲突。其次,就是中国的国力不如人,中国被打败之后,被迫放弃原有的体制,而加入所谓现代国家的行列。所以我觉得在中国方面,傲慢是没有太多的,更多的是被迫、无可奈何与委曲求全。

主持人:圆明园罹难对150年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之间有怎样的影响?

汪荣祖:影响是很大的。1860年,圆明园被毁,第二年就是中国自强运动的开始。自强运动是恭亲王首先提出的,恭亲王就是当时和英法和谈并签署《》的人,所以他感同身受,觉得中国一定要变。在这之后,就有了同文馆、总理衙门、等一系列变化,从整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来看,这个事件是很重要的。但另一方面,我觉得给中国人的影响,就是让他们看到西方野蛮的一面,所以长期以来,中国人对西方的价值观一直抱着一种保留、存疑的态度,甚至有一点害怕,不像日本要全心全意地西化。中国对西方在很多方面是没办法接受的,由于没有全心全意地现代化,所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遭遇到很多挫折,这些挫折使得中国的进程越来越激烈,就好像病人吃药,药的劲道不足,要更猛的药。所以我们从改革到革命,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道路。这个挫折我想多少跟圆明园的劫难有关系。

布立赛:我很高兴大水法遗址被保留下来,没有重建。其实大水法是西洋风格的建筑,当年是由传教士按照当时的西洋风格介绍到中国的。但是,最后却是西洋人自己毁掉了自己的作品。这就是战争的愚蠢之处。引用两句英国的谚语:“我们可以宽恕,但是不能遗忘。”绝不能再这样下去。

主持人:在圆明园罹难150周年这样一个日子,两位觉得最应该告诉大家的、我们最应该铭记的是什么?

汪荣祖:就像布立赛先生刚才讲的,我们可以宽恕,但是不能遗忘,不能忘记历史的记忆。我觉得圆明园本身就是一个文明,可是这个这么辉煌的文明一下子就失落了。我觉得这个历史记忆是非常感人的,值得一直保存、持续下去。同时,这种记忆不仅是中国人的,西方也有。美国有一本小说叫《飘》,就是感叹美国内战之后南方文明的消逝,这种感受是深入人心的。我们现在说到圆明园的意义,就是这种历史记忆方面的意义。

布立赛:圆明园罹难150年后的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来纪念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说明了我们不能忘记。我尤其想指出,这个活动是非常有勇气的。因为在法国,我们更希望纪念非常光荣的事件,那些对我们来讲完全是正面的事件,我们很少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一页沉痛的历史。

主持人:请二位就圆明园文物的回归谈谈看法,对中国追回非法出境的文物、特别是别国通过战争抢劫的文物有何建言?

布立赛:我几年前给希拉克总统写了一封信,希望希拉克总统能出面做点事情,让法国国家图书馆把1860年法国一个叫杜潘上校的军官从圆明园弄出来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归还给中国。这本画册确实是被偷出来的,当时杜潘上校把它卖给了法国的杜鲁欧拍卖行,杜鲁欧拍卖行又转卖给了法国国家图书馆。但是总统先生没有回答我这封信。

汪荣祖:我觉得追回这些东西不太容易,要有耐心。我想,圆明园可以弄一个博物馆,圆明园流失海外的东西凡是回到中国,就要回到这个博物馆。这样大家就有个具体的概念,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属于圆明园的,所以现在回归到圆明园,这也会更有说服力。

布立赛:我同意汪先生的观点,要追回这些文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想说一点,现在这些文物都流散在各个博物馆,在伦敦的,在巴黎的,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这些地方。10年前,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曾经召集国外同行开了一个会,说如果我们将文物归还,那么卢浮宫里的那些埃及文物、意大利的绘画,全都要归还掉,我们的博物馆将空空荡荡。

我要强调一下,普通的法国人,或者说大部分法国人都希望中国的文物还留在他们那,否则的话,他们要想了解中国文化还得跑到北京来,他们把这些东西看做中国文化的一个大使。

还有一个事情我想提一下,去年2月份,在法国有圆明园两个兽首的拍卖会,收藏者是贝尔热先生,我本身也不是很喜欢他,这不是一位让人尊敬的人物,我是觉得这两个兽首应该归还中国,因为它们从价值来讲就是铜雕,并不是有多高的商业价值,但是它们对中国人民却有着象征意义,所以我认为应该将其送还给中国。

主持人:二位对今后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和规划有何建议?

给雨果的一封信范文第6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共生 有效 课程实施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指向学生的发展,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本色语文”创始人、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在《语文的原点》一书中提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共生理论”,指出“它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是语文课堂中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作者之间平等的多元对话,是以活激活、共生共长所达到的平衡状态,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繁荣”。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尝试通过师本、师生、生本、生生等“共生”路径,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追求有效阅读教学的常态化。

一、师本共生,杜绝阅读教学的无谓低效

共生教学中,教师要先“生”和先“活”,先“生”,即教师的学习体验,学习发现;先“活”,即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创造。冰心说过:“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一旦偏离“共生”情境,不管课堂多么精彩,都是无谓低效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变为“死湖”和“空壳”。

笔者曾在某中学听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教师以“品佳肴”的话题导入品诗,别具一格,又很轻松地进入课题。随后他以周瑜和苏轼的对比切入本课,不落俗套。

学生正在按老师的要求,概括对周瑜的印象:英姿飒爽、年轻有为、器宇轩昂、卓越不凡……接着概括苏轼的形象,这时候教师用幻灯片出示了两个头像:一个是一身戎装、英俊潇洒的周瑜,一个是身着长衣、须发花白的苏轼。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老态龙钟。随后顺势让学生分析此时苏轼的心理活动,课堂很是热闹。最后教师笑盈盈引用了赵本山小品的话总结说:“人与人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众人哄堂大笑。教师出示幻灯片,利用表格显示两者的鲜明对比。板书苏轼的情感:“郁闷”“愤懑”,然后板书“落差”。渐渐地,笔者感觉有点不对味,还剩九分钟就要下课了,看了一下教师的教案,这堂课还有三分之二没上!

也许是太爱苏轼这位大诗人,我对苏轼关注较多:苏轼21岁中榜眼。如果不是欧阳修以为这种绝佳的文章一定是他的学生曾巩所做,为了避嫌给他定了第二名,那他实际上是状元。后来欧阳修向他说起此事,苏轼并不以此为意,这又是怎样的胸怀!这一年他和弟弟苏辙同中进士,一时名气满京华,若论少年得志他一点不亚于周瑜。即使后来宦海沉浮,苏轼也从来都是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兴修水利,改革弊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即使年龄老大又被贬谪到荒蛮之地儋州(今天的琼州海峡),依然保持着一颗豁达乐观的心。这样的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而且苏轼在诗、词乃至书画方面都是当时也是后世之翘楚,可以说是“三栖之秀”,这在中国文坛上是屈指可数的。一个是生逢乱世、统帅三军、运筹帷幄的沙场英雄,一个是盛世凡尘、满腹诗书、心忧天下的文坛巨匠。笔者以为,苏轼和周瑜完全没有可比性!就这首词来说,苏轼在此提到周瑜,更多的是钦佩、赞赏,以及随着滚滚流水东逝联想到自己,表达人生如梦的感慨!我不知道这节阅读课在学生们心目中会留下怎样的一个穷酸、失意的悲催苏轼?!如果他九泉之下有知,会作何感想?也许此后的教学设计,这位老师会还苏轼以本来面目,会还原这首词的本来境界。但是可惜的是在这节课看不到了,而本来我们是可以看到的!

亚里士多德曾说“整体大于它各个部分总和”,教师应当把文本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放在时代与历史的背景下,先“生”先“活”,组合课内和课外的内容,赋予教学内容以新的内涵,但绝不是生成自己偏狭甚或颠覆性的体验,尤其是经典阅读的课堂,应让经典成为经典!

二、师生共生,准确驾驭阅读教学的焦点

教师和学生的共生,是两种课堂主体之间能量的双向交流和平衡。即以教师的学习生成激活学生的学习生成。它要求,教师的备课不是一个简单的熟悉教学内容的过程,也不是简单地把教材内容和教参内容变为教学内容的过程,而是以自己在读写活动中生成的独到而鲜活的教学内容来驾驭“焦点”,发现讨论有所偏离,要及时纠偏;出现冷场,要善于分解,巧妙暗示,从而激活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的学习生成,正所谓教学相长。

笔者亲历过这样一堂阅读教学课: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虽然是初次执教,但文中主人公――在海难发生后镇定自若、勇于负责的哈尔威船长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以为能在课堂上煽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上出一堂声情并茂的“催泪课”,没料到在讨论主人公形象这一“焦点”时,一男生爆出“雷人”问题:“老师,真不明白,哈尔威为什么要死呢?他完全有时间自救的呀!再说,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的!哈尔威不应该死,他的死没价值!”这下好了,学生对主人公的评价与教参背道而驰,如果不驾驭好这个焦点,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思维意识,那么本课的教学目的怎能达成?

乍一听,似乎觉得学生的看法有点“节外生枝”,但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啊――雨果赞美的是主人公敢于牺牲、与船共存亡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生活在21世纪和平年代的今天,孩子们又怎能理解并接受呢?此刻,如果仍一味照本宣科,势必对学生的学习生成造成伤害。等课堂趋于平静,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接着针对“生命的意义”的讨论,提醒学生冷静思考这样几点:

(1)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区域文化,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

(2)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对生命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牵引力;

(3)我们对生命的意义要有符合自己个性追求的理解,也更要有顺应当今时代和民族大业需要的理解。

然后,笔者把作者雨果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本文的目的和盘托出,同时又抛出一个“今天我们该怎样正确面对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时,学生们变得严肃了,既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人格魅力,又接受了一次关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教育。

当然,阅读教学的课堂还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这就需要教师准确驾驭教学的焦点,发散文章的思想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正如于漪老师的教诲:“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智力生活,最要紧的是驾驭了焦点问题,就会促进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三、生本共生,拓宽阅读教学的研究视野

语文的阅读教学,不是简单地学习课本内容,而是以文本为平台,有效促进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同时注重课外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开发,而这些学习过程,又可以使教材生成出许多新的鲜活的内容。例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曾在《为生命奠基》的讲座中讲到一则案例,教学《我的战友》这一课时,一名学生纳闷:“和战友们都潜伏在浓密的草丛中,当大火蔓延时,为什么别的战士身上没有着火?”紧接着,又有一位学生质疑:“……不可能一动不动地趴在草丛中……身上的手榴弹遇火爆炸怎么办?”连续两问,吹皱了一池春水,激起了学生们阵阵讨论的涟漪。

窦老师抓住契机,理清文段,激活学生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合作探究,培养敢于创新、探求真知的习惯。

课后,学生们按小组策划方案,分工明确,合作探究,有登录专业网站的,有去图书馆查询资料的,有联络历史老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下节课的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汇报自己的“战果”――

生1:一本介绍志愿军战斗英雄的书上说,当时战士们早就想到敌人会打燃烧弹,所以出发前都把衣服浇湿了,战士们是穿着湿衣服趴在草丛中的,所以身上没烧着。

窦老师追问:那么,为什么烧着了呢?

生2:是通讯兵,为了保护身上携带的文件资料,他没有把衣服浇湿,所以着火了。这反映了为了革命需要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生3:火在身上燃烧,烟雾早已将熏昏,故而一动不动。

生4:早知手榴弹的危险,利用弓形的身体腾开腹下空地,挖坑将手榴弹掩埋。……

文本的阅读发现引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成,拓展了教科书的使用空间和研究视野,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了教科书的教学价值,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生本共生,既有着资源共生,也有着情境共生;既有着言语共生,也有着情感共生;既有着思想共生,也有着精神共生。

四、生生共生,丰富阅读教学的内涵

共生的课堂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协变性,某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相互激活,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从而一步步将思维引向深入,学生个体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在我县某次高效课堂观摩活动中,笔者上了一堂研讨课――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狼〉专题》,其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对待狼应该持怎样的态度?讨论以后,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是应该保护狼,一是应该猎杀狼。教师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班长当主持人,要求选出一辩、二辩、三辩、四辩进行辩论,其余的同学认真笔记,在辩论赛结束后做点评。

双方一辩分别陈述本方观点,双方二辩分别反驳对方论点,双方三辩向对方辩友进行质问辩论。出现在自由辩论阶段,正反双方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每一次精彩的发言都引来师生的阵阵掌声。最后,双方四辩分别进行总结陈词,正方四辩同学在总结时,讲了狼的十大优点,当讲到狼情感专一、不像有些自称为“人”的动物拈花惹草时,全场哄堂大笑,继而掌声雷动。整个过程,座中的学生全神贯注,听课的教师也饶有兴致地写下评课留言:这节课不仅前卫,而且很实在,又有自己的特色,是一次内容和形式相互统一、互相作用的生生共生的有效学习。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卢志文也曾说: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某种程度上说,取决于探究时能否形成观点相反或相对的局面。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学生的阅读潜能自然得以激发,文本内涵也向纵深处挖掘延伸。

辩论延续到课后,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久,学生们拿出了文质兼美的研究成果,如:①从人类猎杀濒危动物、破坏生态环境等方面指出人性残忍比狼性更可怕――《狼是最残忍的动物吗》(随笔散文);②介绍狼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和族居、群居生活――《孤独的狼是可耻的》(说明文);③谈及大兴安岭猎人杀狼和生态失衡的无奈与酸楚――《与狼共舞:浪漫的辛酸》(议论文);④赞美人与自然共有的伟大、无私的母爱:母狼的真、善、美――《我很丑,可我很温柔》(记叙文);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融洽相处――《给“狼孩”的一封信》(书信)……

这样的思辨式的共生课堂,既注重了知识与能力,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促进小组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事实上,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不难形成观点相反或相对的话题的,这样就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让学生在对抗和磨合中积极互动,丰富并深化了阅读教学的内涵。

吕叔湘先生说过,如果说教学法是一把钥匙的话,那么在所有的教学法之中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就是以活激活的“共生”。它一扫以往拘谨、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鼓励老师、学生、文本等之间能量的多元流动与碰撞,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共生共长的课堂环境,它不仅体现了正确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真正用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而且体现了正确的教师观,既承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先行者、引导者,也是课程实施能力的受益者,真正把课堂变成学习的场所,把教学的过程变成学习成长的过程,从而追求有效阅读教学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繁荣。■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