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实践内容

社会实践内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会实践内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实践内容范文第1篇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 在进行了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理论》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XX年的寒假,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专业实践。

二、实践单位情况

我的家在安徽,今年寒假回去,由于快要毕业了,万种思想凝聚于心,自然想着要找到一份好工作便首当其冲,但由于我们专业的特殊性,会计——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不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演练,而只是凭着书本上的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去从事会计这门行业的话,那么你的工作将会非常不适应,以至于在工作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这也就是所谓的会计专业从业的谨慎性了。

既然不能先去找工作,我想还是先实践一下吧!说不定工作就此而有了着落了呢!

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这两年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了乡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得知这一消息,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我找到了离我们家比较近的固镇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想在这里施展一下我的专业手脚,开发一下我的专业头脑。

在去开发区的路上,我感慨万千,想起以前这里的景象:没有楼房,没有公路。而如今,一条条笔直的水泥路从开发区穿过,路的两边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远望去,和农村的土景形成极大的反差,恍如世外桃源一般。

怀着一种美好的憧憬,我来到了蚌埠市鸿源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生产育果袋纸的专业厂家。公司成立于XX年02月,虽然成立不久,但已经初具规模。公司占地面积27559.3平方米,现有员工100余人,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年综合生产能力3万吨,年产值6000万元。主要生产育果袋纸、木浆挂面纸等产品。

公司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齐全的测控手段。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具有生产和开发各种育果袋及其他产品的能力,该公司生产的“鸿源”牌育果袋纸具有拉力强度大,防水性能好,透气度适中,且复卷整齐,出袋率高的特点。水果套袋的优点主要有:1.可以有效减少农药毒化,防止病虫害;2.能有效改善水果外观质量,使水果果型好,色泽鲜亮;3.促进水果生产;4.提高水果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为果农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该公司生产的“鸿源”牌系列产品,凭着过硬的质量、良好的使用效果、完善的服务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在省内外已经占有一定的市场。

公司承诺: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公司将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条件,建成一个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一流的企业,并且遵循“取之自然,服务自然”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无污染造纸,为公司成为真正的“绿色”造纸企业而不懈努力!

三、实践主要过程

初来乍到,我这一介书生顿显窘迫,紧张地有点说不出话来,含糊其词地把自己的大学生活、学习情况作了一个汇报,然后就是沉默不语。 公司经理看出我的局促感,于是打破僵局说:“小伙子,长得蛮帅气的嘛!”一句不经意的夸赞顿时消除了我心中的紧张情绪,我笑了笑说:“多谢经理夸奖!以后有许多向经理您学习的地方,还请赐教。”

看似平淡,像拉家常一样,我和经理就这样认识了,经理也姓张。这时候张经理打了一个电话,让财务科的一位负责人过来,我坐在经理的办公室等着。

一会儿,来了一位中年人,经理介绍说这是公司财务部的王会计,你以后就跟着他学习吧。我连忙起身,与他握手致意,并把自己此次的一些实践情况又说了一下。王会计点点头,笑着说:“好好干!”就这样,我的实践开始了。

社会实践内容范文第2篇

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专业理论学习的补充为医学专业理论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但是目前的高职医学院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由于经费、时间、考核等多种原因,使社会实践活动在发挥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受到一些限制。想要改变当前这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势必要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实践内容、形式、考评机制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社会实践;高职医学生;实践考评

一、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

(一)组织层面牵头组织部门较多,管理交叉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分别由学生处、团委、系部、班级等牵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有些班级也会在辅导员的组织带领下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一般有暑期带薪实习、三下乡、义诊、志愿者服务、关爱老人儿童等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二)实践时间成纵贯线分布,横贯全年在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方面,一般寒暑假有带薪实习,暑期三下乡与义诊,护士节、国医节等相关节点的专门义诊活动,以及平时院系学生会和班级组织的日常性社会实践活动。以上实践项目基本上涵盖了两学期的大多数时间,相对来说实践的时间安排较为充分。一般涉及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办事处、卫生局、制药厂、敬老院、社区等企事业单位。

(三)实践内容停留在传统层面,鲜少创新目前医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有送医送药、医学科普常识宣传展览、与留守儿童交流、关爱敬老院孤寡老人、测量血压等。像中医类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还可涉及到按摩、针灸、推拿等内容。因此当前的医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由于诸多限制因素,故而实践项目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实践内容还缺乏突破与创新。

(四)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健全,考核较难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监督中,目前还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时间、实践收效等具体内容进行量化考评。一般如寒暑假带薪实习会由学生实习单位出具相关说明,描述和评论学生的实习情况;但是诸如三下乡、义诊、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等实践内容则暂无完善的考评体系,仅是由学习发放社会实践表格填写,表明某某同学在何时何地参加了什么社会实践活动,此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也多是陈述性文章,对实践成效、实践收获等考评尚无明确体现。

二、当前高职院校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部门虽多,但缺乏协调统筹与模式创新学生处、团委、院系三家分别牵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各有侧重,时间上也纵贯全年,但是基本上除了学生处与团委各自负责的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依托院系、班级自行开展。在这其中三家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的协调与部署,没有形成形式内容较为丰富,并能体现医学生专业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各自唱着“独角戏”。在内容形式上也多放在传统项目上,创新之处较少。

(二)时间布控战线较长,但有效社会实践时间较短由学生处负责组织的寒暑假带薪实习相对时间较为集中,但寒假带薪实习由于刚好在过年前,各企事业单位也在年终总结计划的工作中,因而虽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基本除了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其他单位能提供的有效实践时间较为短暂,而且由于时间较短,业务不熟的原因也基本上不能有效参与实践单位的工作,因而收效甚微。由团委负责组织的暑期三下乡一般为期一周,除去来回路上的两天时间外,活动时间一般仅有五天,按照“三下乡”惯例,基本每天都有活动安排,但是其中涉及专业的时间也仅限于义诊活动中。除此之外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单次活动时间都在三到五小时之内,即便是每周一次,每年总量以天为单位折合也仅在五天左右,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较少。由系部或班级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只能利用周末和课余实践进行,一般周末的实践时间在2-3个小时左右,课余时间的实践活动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一般频率为两周一次或一周一次,即使按照一周一次计算,一次一个小时,一学年也仅为32小时,实践时间相对较短。在各系部及班级开展的义诊活动中一般有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内容,与其他专业相比中医类学生由于专业技术性强的原因还可进行操作性较强的针灸、推拿、按摩等服务项目。相比而言西医临床类专业的实践内容就较为局限,一方面因为在校学生不具备行医资格,不能看病开方;另一方面西医类疾病诊断大多依靠精密仪器检查,但是目前一般高职医学院校还不具备携带精密大型检查设备进行外出实践活动的条件,因而实践成果也不明显。

(三)实践内容较为简单,与专业相关度较低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局限于传统的服务项目,加之在校医学生还没能考取执业医师相关资格证书,不具备行医看病资格,更加局限了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以中医、临床、药学、护理、医学技术五类专业为例基本每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大体一致,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传统项目必不可少。由于中医针推、康复等专业实践操作性较强,可以增加针灸、推拿、按摩等实践内容外,其他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基本比较简单,而且与专业联系较少,不能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专业的提升与推动作用。比如像临床医学专业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参与实践学生大多为大一、大二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知识还不够全面,大型医疗器械无法携带外出,加之群众对在校学生的专业不能完全信任等原因,无法开展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其他专业基于此原因也给实践活动带来诸多限制。

(四)参与人数少,覆盖面较窄现行由团委和系部学生会组织牵头的“三下乡”和“带薪实习”基本上要经过学生报名、辅导员推荐、系部审核、团委学生会综合考评等步骤才能确定最终参加人选。一方面实习单位提供的名额有限,另一方面学校对报名人员进行综合遴选后,一个系部最终也只有三十人左右能参加。以中医系为例,参加比例仅为3%左右。而“三下乡”以系部为单位分派到各处的支队,一般也要经过报名筛选才能确定。由于经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以中医系为例,最终能参加“三下乡”队伍的也不超过四十五人。参加比例仅为6.4%,略高于带薪实习。而由班级自行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中医针推康复班为例,每周开展一次由五名左右的同学进行的义务按摩,一年以九个月的教学时间来算,共计180人次每年,相当于班上每名同学一年能参加3次左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数量相当少,而且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

(五)资金保障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在现行的几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部门或者系部自行做预算,每年有固定的活动经费。以五十人左右的实践队伍为例,一般不超过一万元。几十人的队伍交通费、食宿费就占去很大一部分,剩下的钱想覆盖众多项目,就只有采取压缩时间、合并进行等方式了。寒暑假“带薪实习”由于单位不同,提供的条件也存在差异。有些单位可能提供食宿,提供一天伍拾元左右的报酬,有些单位不提供食宿,只有一天五十元的工资,这样的话就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学校对带薪实习也没有额外的资金预算。此外由系部或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列入学生活动经费中,并没有专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预算,因此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同学们就会寻找那些不需要太多物质投入的项目,或者尽量避免自行购买,通常采取向某些部门或者系部班级借用的方式。因此在开展和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时,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很多项目和活动无法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方式的创新也受到极大限制。

(六)考评机制不健全,考核结果运用受限现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一般都通过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一般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实践内容、实践单位鉴定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其中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大多采取及格与不及格来考核,这种考核虽然简单易评,但是不能科学全面的对每个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于三下乡,一般会采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课题调研报告的形式来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但是这种反映并不能等同于考核,即便是有考核,也仅限于对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调研报告撰写好坏的评价,并不能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优劣。大学生开展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外,一般通过撰写简报、拍摄图片的方式来反映实践成果,考核基本融合到团委对系部、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考核中,一般以开展次数、参与人数来考评,仅仅是量化考核,不能充分展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成果。此外,以上这些考评一般用于年终或期末学校对团委工作、团委对系部学生会工作、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量化评分,最终表现形式基本通过评优评先的方式来呈现。但是对其进一步的运用,比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结果对专业课程培养的启示、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启示、对专业课程设计的启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启示等等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一方面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配套实施制度,将组织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实践时间、实践内容、考核机制、监督机制、成果认定等通过制度固化,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避免多头组织、交叉管理、监管缺乏、考核不规范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如香港、西方国家的义工制,将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逐渐发展为常态化的全民日常志愿服务活动,而不是偶尔为之的考评性利益活动。

(二)深化认识,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支持保障体系一方面加强相关管理和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部门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资金支持,并确立参与支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的各主体的比重,比如社会、学校、各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付比重。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相关教育组织机构的宣传和影响,利用社会组织的优势,筹集更多的专门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或实践创业的资金。第三加强各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支持,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吸引赞助等方式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比如像药材、制药等实践活动与企业联合较为紧密的专业即可通过此方式吸引更多的实践资金。

(三)加强对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形式的创新,最大范围扩大学生参与面一方面积极探索与医学专业结合更为紧密,更能有助于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内容,切实发挥实践反作用于认识并推动认识进一步发展的作用,从而最终实现促进医学生提升基本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日常志愿者服务紧密结合,并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优势,创新实践活动形式。例如将简单的送医送药拓展为医学生与社区居民定点联系、建立医学生定点联系家庭的方式,既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关系,又能拓宽实践服务内容。第三尽可能吸引和允许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现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致使许多同学不能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扩充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带薪实习单位、创新实践形式等方式,同时放宽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准入条件,将精英式社会实践活动转变为大众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认定机制,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一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制度,确定对实践活动内容、形式、时间、次数等的具体要求,设立考核等级,确定相应等级对应相应的分数等内容。确保实事求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评价。二是对考核结果有效运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结果与升学、就业等事项联系起来,可以借鉴例如美国对申请大学生对社会服务的相关加分政策,扩大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升学、就业中的分值比重,推动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珈含,丰光,冷德生,等.医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探索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33-134.

[2]吴李呜,阮啸.对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27-28.

[3]蔡皇界.浅谈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175-176.

社会实践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长效性;探索

1982年,北京大学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为我国高校普及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就业素质树立了良好的典范[1]。近3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渐惠及到每一个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三方的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事业和社会发展的一线,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利用相应的平台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社会和企事业单位通过提供的机会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提前发现和培养自身所需的人才,最终达到大学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三方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加强社会实践的长效性越来越受到学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如何更好地落实社会实践的长效性这一课题也越来越值得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性总体情况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性,课题组于2011年10月随机选取了山东省10所高校的396名大三、大四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围绕着社会实践的实践准备、实践内容和形式、实践效果以及实践建议等方面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

1.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同度较高,参与热情较高。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有93.8%的调查者认为社会实践有意义,并表示自己会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的山东省高校学生中,有87.1%的学生表示自己参加了学校、院系或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动员活动,并感觉很有意义;其中有58.7%的学生表示自己有明确的社会实践目标和方向。在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时,有60.4%的学生表示自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一结果体现了学生对于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较高。

2.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调查发现有63.8%的受访者认为自身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社会实践形式丰富多样,起到了锻炼能力、接触社会的作用。调查发现有77.4%学生表示自己参加了两次以上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有73.5%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源地附近和学校附近开展过社会实践活动,有72.3%的学生表示对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感到满意。

3.社会实践效果成效显著。有74.1%的学生认为自身的社会实践效果开展的很好,实践有收获。从学生对上交社会实践报告态度来看,76.3%认为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很有意义,值得总结。从课题统计的数据来看,10所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率都达到了95%以上,参与率较高。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的20家实践单位调查来看,有75%的企业表示大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必要。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长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实践活动普遍缺乏资金支持。调查发现有70.1%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是通过自己解决的,有7.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社会实践资金是学校资助的,有7.1%的学生表示自己社会实践能够获得赞助商的支持,仅有15.6%的学生表示自己能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相应的补助,这表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资金来源比较缺乏。

2.实践全程缺乏相应教师指导。调查中发现,仅有16.6%学生表示自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全程指导,遇到问题由老师帮助解决,效果较为理想。有46.3%的学生表示社会实践过程中没有得到老师任何指导,遇到问题时都是自己想办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实践活动缺乏长期实践基地。调查发现,有59.2%的学生表示参加社会时间的渠道是自己联系的,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仅占到了23.9%,而且有93.2%的学生表示自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少于2周,实践活动因缺乏有利的实践条件难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4.社会实践的期望目标短期难以满足。调查中发现有44.26%的学生表示希望能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34.5%的学生期望能够融入个人兴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另有26.8%的学生期望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主,体现了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期望值较高,需要长期的努力加以解决。

二、国外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性的经验

(一)将社会实践环节按照学校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必修环节

在美国三军医科大学,学校首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目标定位,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导向性指引;其次学校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安排了详细的实践计划,在整个实践环节实行严格的实践管理,建立了完备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了社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以上各个环节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运行;最后通过学生、社会实践导师和实践单位三方的互相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实践效果,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目标的完成[2]。

(二)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在西方各国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将社区义工模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社会实践形式[3],通过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义工的氛围中;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社区义工保障体系;明确主题,建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适应的社区义工活动内容;引入教学评价,建立社区义工评价体系。借助以上四个方面的整体合作将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内容构成有机的整体,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

(三)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多种社会实践团体和实践形式并存,促进学生和社会共赢[4]

在国外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色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的理论课堂中,注重实践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表现,提高学生的实践基础知识培养。二是以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目标为导向,通过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创新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学校和高校社团组织发挥自身工作特性,积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信息,义务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四是将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性体系构建的思考

(一)领导重视,规范社会实践制度,突出实效

学校领导要从学校层面上,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作为大学生素质提高的一项工程来做,出台系统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计划,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5],在此基础上,高校学工部团委、教务处等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各司其职,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作为一项人才培养重点工作来做,逐步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制度,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教学计划、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课程化、规范化管理,做到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突出实效。

(二)加强引导,转变学生社会实践观念,满足需求

大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和直接受益者,要积极加大社会实践宣传力度,树立实践典型,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实践对于自己今后专业学习、能力提高、提升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6],让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有实效,满足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真正提高。

(三)多方联系,积极寻求社会支持,提供保障

学校各职能部门除了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和政策支持外,学校要积极寻求社会资金赞助和企事业的支持。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的公益组织、企业赞助、高校的校友资源等方面寻求专项资金支持,在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同时,促进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学工部团委、科研处等职能部门与社会的合作广泛建立大学生长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多种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长期保障。

(四)形式多样,建立网络实践平台,全程推进

高校要积极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开展以专业、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为主题的学生喜爱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选择性。学校要学会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建立社会实践网络交流平台,使之成为学生社会实践信息、政策文件宣传、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团队组建、社会实践经验交流、实践经验总结评价的良好平台,全程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使各项实践活动达到学生满意的效果。

(五)加强交流,配备专业教师指导,全程服务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根据学生的需求,为每一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配备一名实践指导教师,从学生的实践计划课题制定、实践活动实施、实践活动推进、实践总结、实践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解决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困惑,给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贴心指导,做到全程服务,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静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9):77-78.

[2] 褚皓,黄国琼.美国三军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社会实践教学及其启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478-480.

[3] 何海翔.国外社区义工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0,(5):88-90.

[4] 牟宗泉.国外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启示[J].硅谷,2010,

(7):166.

[5] 吕富媛,吕富彪.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研究

社会实践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策略

一、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次数越来越少

在各类学校幼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基于幼儿安全考虑,考虑到实施社会实践的各类风险因素,许多幼儿园基本不敢带孩子外出活动,哪怕亲子活动也很少组织。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更加规范管理,要求本区域内的幼儿园外出活动一定要向当地主管教育部门申请,申请到批复需要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另外一方面家长又强烈要求幼儿园组织各类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感情,拉近幼儿同学关系、家长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二)组织形式单一化

一般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走出去”社会实践,包括利用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的各类参观学习活动以及社会调查与职业体验活动等等;二是“请进来”在幼儿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在幼儿园家长中间卧龙藏虎,他们也个个身怀绝技,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家长的优势,让孩子了解、学习更多领域的知识,同时也让老师学习家长们身上的各类优秀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师在做什么,如何做,促进家长与教师的相互理解、支持与合作,但实际操作的过程表现单一,都呈现为单个教学活动,缺少课程链接性。

(三)教学方法简单化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问题,实施过程中客观条件的限制问题影响着社会实践教育作用的发挥,如郭猛针对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如我国幼儿园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教育目标操作性不强;2.社会实践的内容脱离幼儿生活;3.社会教育方法“重说教”“轻体验”。让社会时间活动变成了纯粹的旅游活动,脱离幼儿的生活,由于执教者自身教学素养不够,影响着各类家长助教活动的教学质量,曾经一个中学的老师来幼儿园执教后说过原来幼儿园的知识更难教,以适合幼儿学习的方式去呈现才会更加有效。

(四)忽视教学效果监控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缺少过程与效果的监管,一方面,由于其本来实施的实践比较长;另外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执行独立行,所以教学效果难以监控,许多幼儿园社会实践过后,往往就是通过照片与文字进行公众号的宣传,缺少反思孩子通过此次活动收获了什么,最有效的就是让家长感受了做幼儿教师的不容易。

二、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内容策略

(一)内容的资源便利性

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的便利行是指幼儿园开展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一定是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社区资源、本土资源以及本园的家长资源。一方面,基于幼儿安全性因素的考虑,就近可以不用长途跋涉,不用考虑租车安全,而且随时可以获取社区资源的配合;另一方面,就近资源不会脱离幼儿生活的经验,都是幼儿最为熟悉的部分,只是教师开展活动更具有目的性,促进幼儿爱家乡、爱社区的情感,丰富与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

(二)内容的连续性

开展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只是处于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感受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感受幼儿教育是多么的不容易,也要考虑到课程的连续性,否则就会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黔驴技穷,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连续性是指基于班级正在进行的课程内容需要,从而从社区、本土文化资源寻找一定的资源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这种需要一是为了丰富幼儿教学过程中某个教学内容的需要;二是为了检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某种效果的需要;三是培养幼儿某种学习的品质的需要。

(三)内容的丰富性

许多幼儿园认为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由家长自己带孩子出去就可以了,也有些老师认为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就是外出参观活动、家长进课堂两种形式。我们只所以忘记内容的丰富性主要是因为我们脑海里面认为群体活动才是社会实践,其实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多的,他们可以通过个体的做、行动,也可以通过调查、观察发现等行为去达到实践的目的。

三、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依据幼儿实际需求,制定活动方案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也就是要求我们幼儿园在挑选社会实践的内容上就要依据幼儿的实际设计需求去制定活动方案。比如,中班的孩子他们感知世界能力更强,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结合主题开展菜市买菜活动,针对小班感悟生命的灵性,我们可以在小区开展寻找春天的痕迹活动等,选择孩子们喜欢的、能做的内容去进行,让社会实践活动更有意义。

(二)轻说教,重体验

蒙台梭利教育说过一句教育名言“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社会实践活动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看与做相结合的平台,要求我们教师以生活化的、可感知的方式去呈现社会教育活动,从而让孩子去体验“我能做,我行”,而不是请妈妈来幼儿园做汤圆,在教室煮饺子,而是让孩子一起去参与,自己做的才是最好的,不仅对成人来说还是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变的真理。

(三)“打磨”社会实践活动,追求共同成长

由于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让每个教学的内容都发挥一定的作用,我们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同自己的主题教学结合起来,深入打磨与挖掘与利用各种具有教育潜力的契机,鼓励师生互动,增长知识经验,鼓励亲子互动,讨论活动收获,检验与提升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效果,鼓励家园互动,加强老师与家长的对话,为一次教学活动找准方向,最后收集整理过程材料,进行活动评价,形成园本教材。

参考文献:

[1]陈红梅,徐曼.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与幼儿创新潜能的开发[J].当代学前教育,2009,(5):30.

社会实践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011-02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历史与现状

自1984年以来,由团中央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历时已20余年。社会实践在探索和摸索中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由零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全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发展过程,逐步建立起了符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

时展对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形式、途径等环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院校组织社会实践的形式呆板,内容陈旧,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由于经费和其它方面的原因,学校通常在寒暑假象征性地组织几支队伍,用短短的几天时间下乡参与社会实践,或组织学生到风景区、工厂参观考察,最后,做些简单的调查便草草收场。大学生的参与面较窄,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结构特点与实践内容结合不紧密,对社会实践的成果消化不彻底。这种社会实践模式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要真正达到深层次的教育目的却比较困难。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缺失,使实践流于形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收获少,从而使社会实践失去应有的意义。

二、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主要问题

社会实践在计划安排上与教学脱节,随意性强,覆盖面窄,内容单调。多数高校未将社会实践作为必要的常规教学环节,而是随上级意见、主管领导、工作安排、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带有一定随意性和临时性,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其次,许多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暑假社会实践小分队或者是某一类社会实践活动上,缺乏对全体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再次,大多数社会实践内容单调,专业特色不明显,显得层次不高,少有突破,常出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局面。

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重视不够。由于大学生真正接触社会的时间较少,仅凭学校和教师对社会实践的宣传和动员而被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实践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目标认识不到位,甚至许多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实践目标都是模糊的。另外,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完成任务,动机和目的都不明确,为了实践而实践。这些学生往往草草应付,甚至弄虚作假,没有真正把社会实践当作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监管不严,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缺陷。一些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一整套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容易出现“重两头轻过程”的现象,对活动的前期宣传动员与后期的评比表彰比较重视,而轻视了在实施过程中的指导与质量监控。仍有不少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采取“运动模式”管理,重形式轻实效。在实践规模、主题、形式上大力宣传,追求轰动效应,但对实践的内容和效果却没有给予更多关注。

活动之初,层层传达文件,组织召开全体学生大会部署动员;活动结束,各院、系、班及时提交实践报告开展评比表彰,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社会实践的过程、收获、心得体会。但至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具体怎样搞,实际效果如何却无暇顾及了,以致于不少学生实际并未认真落实,敷衍了事,甚至弄虚作假。然而在评比表彰时,个别学生因文笔不错,实践报告纸上谈兵、“引经据典”却受到嘉奖。如此这般,既使得大量的实践报告注水,也会严重影响踏踏实实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的积极性。

2、问题产生的原因

应试教育体制带来的影响。目前,我们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事实是只要高考制度不从根本上改革,各个层面看重的仍然是考试,而轻视了实践。长期传统的生活成长理念和应试教育理念,导致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往往只习惯于立足校园内学习专业知识,记忆了大量的知识,但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多数学生觉得自己在还没有学业有成时没有走入社会的资本,甚至惧怕进入社会。

毕业、就业、升学压力带来的影响。进入高校后,面对今后毕业、就业、升学的压力,学生也会更多的将重心放在学习上,热忠于考级考证升学,只注重眼前所得,一心只为获得毕业文凭,不注重实际能力的训练。

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非主流思想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一些学生的思想带有一定的功利化,重视眼前利益,而忽略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学生 缺乏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真正认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很少能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将理论联系于实际,巩固所学,帮助升学和就业的良好途径。

各方面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都在唱高调,但实际上大家对于这个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由各高校团委负责组织,各院系辅导员实施,学校其他部门很少关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数学校雷声大雨点小,不管是学校或是学生个人,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思想上的重视不够,这给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加上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认同有限,社会实践的社会渠道窄,社会实践基地较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难以开展。

三、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内容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不同年级;大学生;实践方式差异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目的各异,通过调查研究各年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不同方式、倾向,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差异,分析不同年级大学生开展不同社会实践的原因,从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出相关建议,正确引导各年级大学生参与适合并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水平。

二、调查结果

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可得,在选取实践内容上,65.35%的低年级学生选择了兴趣方面,而选择了专业方面的只有34.65%。由此可知低年级在选取实践课题时,往往会更关注自身兴趣方面的内容。反观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内容上有58.68%的同学更倾向于专业,而41.32%的同学则偏向于兴趣。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课题的选取中更关注专业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专业相关性方面具有差异性,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对于实践内容的选取逐步从自身兴趣向专业方面过渡。

三、结果原因分析

(1)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大学生对实践的态度是造成实践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结果如下: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十分必要,能锻炼个人能力。但锻炼个人能力的出发点在高低年级当中存在不同,低年级的同学更加关注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而高年级的同学则更加侧重专业技能方面的锻炼。(2)参加社会实践所需的条件。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认为“经验积累”比较重要,高年级占24.34%,远高于低年级的19.23%比例。其次是“专业素质”,高年级群体比例达25.12%,低年级只占17.78%。而对于“参与积极度”,低年级的同学以24.41%的比例远高于高年级的12.48%。由此可知,高年级群体更注重专业素质培养和经验累积,而低年级学生对社会实践具有较大积极性。(3)社会实践的收获。高低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都有各自收获,而其中有较明显区别的是“专业需要锻炼”这一选项。高年级大学生认为专业需要锻炼的占了25.19%,而低年级则只占了4.23%。可以看出,高年级大学生较低年级大学生更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专业技能的锻炼,从而获得经验的积累。这与高年级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高低年级大学生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收获不同将会影响其社会实践方式的选择。

四、关于改善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1)从不同年级大学生个人角度出发。低年级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广泛尝试各种类型的工作,为以后就业岗位明确方向。但在注意形式多样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活动的计划性。高年级学生应注意实践内容的针对性,明确目标,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学习的特长,又要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的特点,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以增强针对性,取得较好效果,为自己以后就业积累经验。(2)从学校角度出发。鉴于低年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又对实践抱有极大热情,学校应对其提供实践指导。同时,低年级学生人脉关系薄弱、实践经验缺乏,学校应尽可能帮忙指导组建实践团队,提供实践基地,帮助其走向实践岗位。同时学校应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不同时期大学生成长的不同意义,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比赛等鼓励高年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我。(3)从社会角度出发。希望社会方面能够贡献出更多力量扶持大学生的就业实践,通过增加一些培训以及临时工作岗位,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工作岗位的真实环境,培养其工作能力,让其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当然,社会各界应多为低年级学生提供锻炼舞台,以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参 考 文 献

社会实践内容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众化;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ll―0048―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社会实践的制度体系、方式方法、组织管理、内容形式等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使之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更加具有实效性。

一、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1)没有固定的实践场所和实践基地。大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寻找社会实践场所,是散兵游勇式的游击战术,人单力薄,较为分散,造成各个系之间各自为政、步调不一,不能凝聚团体的力量,形不成规模和气候,无法适应大众化的军团战术需要。(2)学校组织的力度不够,认识定位不准确,社会实践投入缺乏、经费短缺。社会实践还只是派学牛十部等形式的社会实践精英化,社会实践没有实现大众化,有的学校的实践活动一般都在每年暑假期间抓一抓,时间一般只有一周左右,时间短,对实践目的、意义、主题、要求等工作的部署主要停留在文件、会议之中,忽视了如何具体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效果如何等关键环节,对社会实践的投入经费少,社会实践流于形式。(3)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心浮气躁,眼高手低。由于大多数的社会实践是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产一线参加社会劳动和实践锻炼,学生怕苦、怕累,认为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4)实践与教育相脱节,内容单调。实践与教学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割裂开来,实践只足作为教学计划外的补充,没能纳入教学内的计划安排,社会活动的指导力度不够,活动的专业技术含量低,实践活动的内容单一,有的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不能很好地体现大学生的々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

二、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要实现“三制”与“六化”

1.社会实践的“三制”是社会实践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实践系统的“骨骼”

(1)社会实践的基地制

由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出校门的社会活动,所以社会实践要有的放矢。社会实践基地的存在为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场地、设备和内容。社会实践要以基地为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滚动发展。建立基地是社会实践的前提和媒介,可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有相对稳定的对象,有相对适宜的内容以及相对的检验标准。这种基地平时能和学校保持多渠道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基地是扩大了的社会化的“实验室”。实践基地的发展要观念创新,思路清晰,重在管理,突出发展。使学、研、产有机结合,使社会实践从学校的单向行为变为社会多角多边的互动行为,从政治活动转变到经济、科技活动领域,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在基地的选择上,理工科院校要以企业、工厂为主,为技术革新和节能高效做出理论铺垫和技术支持;文科院校可以选择有人文气息或者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地方作为实践基地。

(2)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

第一,大众化背景下的社会实践教育要使大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只有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才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从培养对象到使用对象的社会角色的转变,加速自己社会化的进程。树立不怕吃苦、乐于奉献、刻苦钻研的精神,克服错误的观念和庸俗的思想,要认识到一个人的奋斗历程是不能脱离社会的,脱离社会的自我奋斗只能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并且是行不通的。

第二,在行动上要适应社会。目前的社会职位招聘越来越多地要求大学生要有社会实践或工作经历,大学生就压力增加,使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已经从开始时学校领导的意愿转变成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这也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调动了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加强,这也有益于大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位置,正确地估计自身的价值,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做好担当社会新角色的思想准备。社会实践的自我教育机制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部动力,在大众化下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3)学校的典型教育机制

典型教育就是通过典型单位、典型事迹、典型人物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教育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就是通过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事例进行社会实践的教育,从而激发大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引导大学生对照、效仿和学习。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具有不甘落后、积极上进的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典型教育机制可以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社会参与性。典型教育机制是激发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外部动力.典型教育机制的重点是学校的引导和教育,具体说来,典型教育学校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加大宣传和报道的力度,要设立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报道组,加强信息反馈,面向社会和师生定期反馈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如学校可以选择优秀的企业家、管理者、致富能手等通过对他们典型事迹的分析,让他们体会到参与的热情,激发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社会实践的“六化”是社会实践持续进行的保障,是社会实践系统丰富的“血肉”

(1)社会实践要社会化

学校应聘请具有丰富社会经验并且与本学校学科联系紧密的政府官员、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企业一线班组长等各界人士作为学校的社会实践导师。社会实践导师要从思想教育、专业学习、实践能力等方面给予辅导。导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稳定、明确、连续的指导与学习关系,导师制要形成制度,有条不紊地从部分到全体,稳步推进,并逐步规范化。社会实践的方式和方法由导师统一领导安排,学生可以在导师的安排下直接进入工作或生产一线,在导师的领导下做具体的工作或者参加生产,导师要根据个人的行为表现对学生做出评价。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知道自己的所学的知识究竟在生产中起多大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具有针对性。

(2)社会实践要规模化

学校要领导重视,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设立管理机构,加大经费投人,提供物质保障,使社会实践形成规模,形成合力。学校团委和学生管理机构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各司其职,从计划、动员、实施、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认真抓好各项具体管理工作。活动期间,学校领导要巡视检查,现场指导,慰问师生,及时解决他们的实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际问题,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如连续17年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就做得较为扎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1987年就成立了由分管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在学校和各院系组建学生科协,利用节假日深人城市乡村,广泛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为促进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誉。如为榆林航空站设计的“仪器设备兼容性论证分析”、“零电压调零问题分析”,为榆林煤炭公司开发的“票务管理系统”等项目,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技术难题,还大大降低了项目成本。这样的实践活动就成了大学生发明创造的“试验场”和检验理论的“试金石”。在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科研水平,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增长了才干,实现了个人价值,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学校要从理论高度加强社会实践认识,社会实践要形成品牌特色

学校要体现各自的办学特色,社会实践也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形成品牌优势,把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在广度、深度、时间和方式方法上寻求多样化,因地制宜,使社会认可、群众满意、学生得到锻炼。社会实践的特色,工科院校要抓住民用技术服务、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农业机械等方面,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节能、绿色无公害方面献计献策。文科院校要在普及法律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医疗卫生、宣传科学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给群众提供知识援助。如西安理工大学从2002年以来,每年的6月份都会选拔大二的优秀大学生干部到西安市碑林区的五个社区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党支部书记助理,参加挂职锻炼活动。主要在社区管理、社区党建、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家政等方面进行服务。

(4)社会实践项目化和经费投入多样化

第一,社会实践应逐步实现项目化运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积极探索以市场为杠杆,协调推进活动的方式,学校和社会团体及单位应该签订协议,拿出各自的资源优势,按照“共赢”和“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高等学校与社会实践接受单位之间开展项目合作,提高社会实践的效益,达到双向收益、互惠互利的目的。单位或社会团体要让出一部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大力创造有利条件,让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要考虑学生的所学所长,有利于帮助当地群众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第二,社会实践活动应有充足的经费投入。采取学校拨点、企业赞助一点、学生负担一点的办法筹措经费,同时,应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金会,接受社会捐助。基金会经费来源主要有学校拨款和理事长单位提供赞助、基金投资收益和实践活动创收等。

(5)社会实践实体化

社会实践服务实体化既可作为师生实践的舞台、信息窗口、服务中介,又可以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物质支持。该实体可以吸收广大师生员工专职或兼职参与的以科技服务和勤工助学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实行公开招聘、有偿服务、保障权益的措施,形成激励创新实践、鼓励联合协作、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新的文化环境。

(6)运行方式信息网络化

各高等学校应积极探索社会实践的信息化建设,引入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社会实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社会实践信息的网上运作和资源共享,加强社会企业与学校的网上联系。

社会实践内容范文第8篇

【关键词】总体规划 层次和水平 受益效果

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今的大学生可谓未雨绸缪。寒假还未开始,大学生们就已纷纷忙着四处寻觅假期实践的机会了。虽然学生、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能“含金量”高一点,最好能与专业知识、工作实践相结合,但是这样的实践机会,面对庞大的需求只是杯水车薪。而最多的,还是诸如做家教、促销和发广告传单一类的低“含金量”的实践。

一、科学制定社会实践总体规划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高校应认真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规划,明确社会实践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明确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达到的目标,社会实践的内容、途径、保障措施及奖惩办法,并分阶段的制定社会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使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实践活动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中

既然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必须把它纳入教学管理体系中,把社会实践等同于教学实习来看待或把社会实践看做一门必修课。应该把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学分制的一项内容,如果只有教学实习学分而无社会实践学分,就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如果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就能使学生从我可以参加社会实践转变为我必须社会实践。这样,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努力提高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出发,多开展一些与“两课”教学、所学专业及教师和学生科研活动相结合的社会实践,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受到教育,更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如果离开这点,只让学生自己去搞,就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学校要采取鼓励措施,做出明文规定,为了学生的健康成才,为了社会实践层次和水平的提高,必须要求教师、干部参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争取社会支持,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要依赖于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应本着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学校可为地方攻克难关或为地方培养人才等,地方则为学校提供社会实践场所。这样社会就更容易接受,基地也就更容易建立和巩固。当然,由于这种做法涉及到学校的其它部门,单靠团委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有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努力。

五、挖掘潜力,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经费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的增加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各个高校挖掘潜力,尽可能的给予增加。二是开展有偿服务,学生为服务单位做出贡献,服务单位在其能力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解决部分经费。三是争取社会特别是企业的支持;四是可以用部分实物或帮助来填补资金空缺。例如,学生团队可以利用学校或共建单位的部分资源来辅助自己的实践工作等。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争取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金,使社会实践的经费的来源更加稳固。另外,各个基层团组织也要自己努力,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不能一味的靠学校,可以考虑在发展社会实践基地的同时开展共建单位的建设工作等。

六、全方位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准备工作

首先,充分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要对他们提出针对性的要求,不但要从大方向对他们动员,还要从细微处对学生进行鼓励。例如从前途角度对他们进行动员:现在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将来职称评定的角度和重要性对他们进行动员;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将来工级评定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动员,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够从专业角度有深度的进行研究,不是以应付的态度开展实践。其次,为了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性,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方向。例如,在实践活动开始前,可以向全校园征集社会实践题目,这样既能让学生有题目可参考,又可以避免社会实践题目的大量重复现象的出现。再次,在社会实践开始前,应集中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实践技能与技巧、实践开展的方式和方法、实践论文或报告的书写方法、实践论文的格式与要求等。最后,如果条件允许,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开展前到图书馆或资料室查取自己社会实践所需要的资料,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工作开展前就对所研究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七、以最优师资配备社会实践工作

社会实践工作中最重要的师资就是教师(含动员教师、带队教师、指导教师、评判教师等),各个高校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把那些最负责,经验最丰富的教师安排到实践中,并且在待遇上做出一定倾斜,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以保证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建立合理的社会实践结果的评估与审查方法

社会实践结果的评估与审查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公平合理。由几位老师进行评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论文在评定之前进行分类,最后对论文评定成绩采用标准分数方法进行最后的核定,使每类论文的成绩都做到相对公平。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评定,应该首先从学生的受益效果来评定,其次可以考虑学生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和社会效益;最后考虑整体性。

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我们的工作必须一切从培养广大学生成才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社会实践中的新问题,把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开创性地应对新的变化和发展。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给予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只有这样,大学生社会实践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才能为我省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师文.现代大学生毕业设计及社会实践指导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