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不食嗟来之食

不食嗟来之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不食嗟来之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食嗟来之食范文第1篇

当“扶不扶”引发社会深思;当贪污成为官员的攀比;当放心晚餐成为一种奢侈;当奶粉中发现三聚氰胺;当尿不湿中钻出小虫。在社会正气逐渐隐匿的现在,义,引发思考。

古时,孟子搞吟“舍生取义”;饿者不食嗟来之食”;程婴为扶立赵婴而舍弃自己的亲骨肉;信陵君窃符救赵,流芳百世。现在的义在何处?在张丽莉奋力飞出护住孩子的那一刹那;在吴菊萍没有犹豫冲出接住孩子时;在吴斌用生命的最后一刻挽救全车人性命时;在刁娜用一条腿换一条命却依旧笑容灿烂无怨无悔时;在邢二鹏毅然跳下水救人时,“义”似乎在现在的时代熠熠发光,

或许,孟子的“舍生取义”在宣传“生命最宝贵的”的现代教育中显得有些奢侈。但“义”依旧是社会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珍存心中的义,勇于义举,社会会更加美好。

高二:修莹莹

不食嗟来之食范文第2篇

特蕾莎修女原本只是一个普通修女。为了带给众人关爱,为了实现心中的信仰,她毅然去往贫民区,为那里的人们带去希望。她漠视社会阶级,无视种族歧视,用真诚感化他人,在她眼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尊严的人。在她的努力下,贫民区不再是暴力与疾病频生之所,而成了自由之地。她的辛勤带来的不只是健康的人群,更是自尊、乐观向上的精神。

帮助,出自真心,特蕾莎修女强化自我,淡化小我,成为爱与和平的象征。

三毛说:“一个人至少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过去。不具备数学天赋,考试频繁不及格让她痛苦。为了考试,她背下所有试题;考得满分,却遭老师质疑;老师刁难,她尊严尽失。休学自闭,一个小女生就此在心底埋下了阴郁的种子。倘若老师并非那般侮辱,她的文笔就不会那般凄苦感伤了吧?尊严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保证,正如大树,失去树皮便无成活之可能。

尊严,至关重要,缺失的时光尽是黑暗,尽是凄凉,心守自尊,方至人生至境。

与之相似席慕蓉幼时,数学也是一大障碍,但她的老师却仍十分关心她在补考前的上午,老师和同学帮她巩固背题,她最终得以通过考试。同样是老师,或许前者的想法是想让学生更加优秀,但后者的帮助,兼济尊严,让席慕蓉能乐观学习,以致最终成才。心有大爱,帮助他人并不为过,但让人有尊严的接受更是一种智慧。

不食嗟来之食范文第3篇

与“吃”相关的饮食文化反映了饮食习俗、饮食内容和人们关注的重点。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们在长期的饮食习俗中积累了丰富的语汇,反映饮食生活的诸多方面,体现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展现了人们的理想、追求、好恶,并寓褒贬于其中,同时也显现了中华民族善于类比和联想的思维特点。

在中国文化中,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似乎都与吃有关,并强调“民以食为天”。如把人称为“口”,称职业为“饭碗”,称不受欢迎为“吃不开”,受欢迎为“吃香”,支撑不下去为“吃不消”,拿不定主意为“吃不准”,被控告或进监狱为“吃官司”,产生嫉妒情绪为“吃醋”,费力气为“吃力”,被人打了嘴巴为“吃耳光”,被人拒之门外为“吃闭门羹”,称辨不清是非的人为“吃了迷魂汤”,称领财政工资为“吃皇粮的”,称教师为“吃粉笔末的”。此外还有所谓“吃闲饭”(游手好闲)、“吃洋饭”(服务于外企),体验叫“品味”,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学风浮躁叫“浅尝辄止”,理解深刻叫“吃透精神”,广泛流传叫“脍炙人口”,深知熟记叫“烂熟于心”,学习知识叫“汲取营养”,改变处境叫“苦尽甘来”等等。这表明了“吃”在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具有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不易被人察觉,尤其不易被外国人所理解。

人们盼望“丰衣足食”、“家给人足”、“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渴望“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但对“餐风宿露”、“箪食瓢饮”的艰苦生活人们同样能够处之泰然,“举案齐眉”在表示相敬如宾的同时,让我们了解了古代的进食方式;从“沉李浮瓜”我们知道了古人的饮食习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枵腹从公”、“宵衣旰食”、“桃李满天下”、“匕篦不惊”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肯定,足见古人以小见大,以平常“吃”叙说深刻的事理。从相关的饮食文化中我们仅能够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画面,还能感受到人们对饮食问题的思索。人们看到的是形象化的一幅幅社会风俗画,有声有色的饮食文化,它弥散着汉民族浓郁的文化气息。用一个个具体的饮食事理来表述一般的理念,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是语言实际运用的结果,当然还有语言自身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本义和比喻义之间联系的认同,否则也不会达到这种效果和作用。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即使没有生在“侯服玉食”、“钟鸣鼎食”之家,做不到每日“锦衣玉食”,也希望自己衣食无忧。然而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贫富不均,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处在“嗷嗷待哺”的状况下,对剥削和统治不满,自然会生出对“花天酒地”、“今朝有酒今朝醉”者的不满和痛恨,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些“膏粱子弟”和他们的“酒肉朋友”,一个个“肠肥脑满”,整日里搜刮“民脂民膏”,在“酒池肉林”中“一饭千金”、“食日万钱”,享受着那些“灯红酒绿”“浅斟低唱”“纸醉金迷”,结果无非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充其量不过是些“醉生梦死”的“酒囊饭袋”,与“行尸走肉”无异。有追求的人们认为这是“率兽食人”,并不羡慕,也不会将其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那些甘愿过“布衣蔬食”、“箪食瓢饮”、“粗茶淡饭”的生活并“甘之如饴”的高洁之士,他们体现了一种平常心态,一种乐在其中的超脱和达观。而那些心中怀有远大目标者,更会“发愤忘食”,“废寝忘食”,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些饮食文化就是体现人生态度的,在古人的观念中“吃”是极为重要的,但绝不是唯一的追求。我们从中能够窥见古人的求索和结论。与“吃”相关的饮食文化伦理色彩浓厚,表达人们的爱憎和好恶,并与人格联系起来,强调人的尊严,“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受“嗟来之食”。“吃”是与生俱来的权利,可谓“天赋人权”。所以当生存是第一位的时候,其他的都该在其次。然而,最讲究“吃”的中华民族在这方面却令世人瞠目甚至迷茫了。我们自古就既有对伯夷、叔齐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的肯定;也有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赞扬;还有对捍卫人格尊严,宁可饿死也不受“嗟来之食”者的歌颂;当然也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对再嫁女子的不公正的道德评判,但它也从反面说明了“吃”的确事关重大,绝不是简单地解决“吃”和满足生存基本需要的问题,所以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吃”,而不是“吃”什么。从不受“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中,我们会看到当“吃”这一物质需要接受人格检验的时候,“吃”就会退到从属的地位,精神追求是绝对要高于物质利益的,即使关乎生命。这是中国人不容置疑的高贵品质,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做人的气节和傲骨。如果一个人的精神垮掉了,即使苟活于世,也不过是个“行尸走肉”,无法得到人们应有的尊重和认同。中国文人的传统就是不受“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几千年来的文化主流,是做人的尊严所在,也是令世人钦佩的根源。所以当生存问题和人格问题摆在面前时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当饮食这一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发生矛盾并要求他们做出抉择时,他们也会面不改色地舍生取义。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他们绝不会主次轻重不分。因此,表面上热衷于“吃”,满纸贪吃言,而实质上则是以“吃”言“志”。这正是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突出表现。

与“吃”相关的饮食文化由此及彼,由“吃”扩展到了更广的范围。从“秀色可餐”中,真正了解中国美食的人就会体验到这种“美”是多么令人陶醉了,它比任何其他描述都更能提请人的感官注意,更令人信服。酒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饮食文化中也体现了人们对涟的态度和思考。“醉翁之意不在酒”,说明令人“醉”的已不仅仅是“酒”了,它的含义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而变得更广,甚至用的最多的反而不是指“酒”,这正是这类饮食文化的特色。

不食嗟来之食范文第4篇

孟子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是的,每个人都有尊严。当一个人在接受捐助时,忽然感到自己好像为了眼前的帮助就得失去尊严和羞耻感时,这种捐助就变得让人心生厌恶了。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食美国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傲气,因为他有尊严。生活可以贫困,精神不能拮据;我们可以被饿死,但不可以被羞辱。

所有的捐助者必须明白,在生命的高度上,没有人天生卑贱。所以,我们在捐助的时候,要小心地说话,谨慎地保护被捐助者的尊严,这也许比付出多少钱财更重要。西方,许多艺术乞讨者用音乐来取得生活补给,但他们并不显得卑贱,他们在用自己的行为告诉要帮助他们的人:我是有尊严的,我要靠自己的付出来获得同情和帮助,我不要嗟来之食。所以,凡路过者,必恭敬倾听,必俯身轻轻放下钱币,若是绅士还要鞠躬,他们能正确表达爱心,也体现出了绝高的修养。这就是互相尊重。

我们应该看到,不是所有的捐助都被接受,不是所有的捐助都被赞美。因此,我接受你的赠予,并不表示我要低三下四。捐助的第一要义是真诚,真诚帮助,尊重对方的贫困,尊重对方的选择。那些趾高气扬地炫耀财富的大佬可以歇歇了,那些自以为有钱就是老大的人请收回你的傲慢,高贵的灵魂并不需要傲慢的施舍。

陈光标到台湾做慈善,但是当地并没有组织大规模的欢迎活动,相反却有诸多质疑,这让他觉得很不适应。用真金白银来作秀,少了善解人意的细致,不能说是善和美。当地有意识地保护受助者的权利,因为有些人接受援助并不想公开。所以,大张旗鼓的慈善活动,无形中伤害了这些人的自尊心。这件事告诉我们,捐助的本意也许是真诚的,但是方式还是要谨慎小心,因为有比捐助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被捐助者作为人的自尊心。

如此来看,施与受是一门学问,懂得施的人是真正的慈善者,如何接受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逃难到一个小镇。镇上的人拿出食物,流浪者们都狼吞虎咽,唯有哈默问某大叔:我吃了东西,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吗?大叔摇摇头,哈默因此拒食。大叔没办法,说:那么,给我捶捶背吧。哈默这才接受了食物。懂得有自尊地接受帮助,是哈默成为石油大王的一个必要条件。就这样,尊严在施予者和被施予者之间被凸显出来,这是不容忽视的慈善行为的重要内涵之一。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地学习给予的学问,也学习如何接受对方帮助的学问,在尊重人的尊严的基础上,锻造高贵的灵魂,拒绝傲慢的施舍!

不食嗟来之食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回顾;课堂教学;情境;导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137-01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作为一节课的起点,导入承载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呈现学习目标,实现知识衔接等任务。它就好比一台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安排得有艺术性,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巧妙地设计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一、回顾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回顾旧知识是对学习的继续巩固,对旧知识加深印象,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回顾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尊严》时,这样设计导语:在这组课文里,我们走进了虽然贫困,但却坚信“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普通工人家庭。认识了一位真诚地为人、实在地做事、做生意的父亲。知道了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将了解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个人尊严,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简单的几句话不仅点明了前两篇课文的主旨,也交代了新课的主要内容,引起学生对前两课内容的回忆,从而更好地投人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二、情境导入

1、图画再现情境导入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图画来导入。

2、音乐渲染情境导入 音乐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歌曲,作为导入新课内容的一种方法。

3、语言描述情境导入 通过语言的描述,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唤起其注意,激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

三、故事导入

故事人人爱听,它可以缓解压力,提高和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课堂上教师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故事引入,能很快把学生引进正课,并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尊严》一课时,首先讲了个齐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了。黔敖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jiē),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听了这个故事,学生兴趣大增,都迫切希望了解《尊严》一课的主人公是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的。

四、激疑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内容,去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鼓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积极的联想、思考后进入课文,一定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中心。如我在教学《爱迪生救妈妈》一文时,首先出示两组句子:“他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他是举世闻名的发明家,有人作过统计:他一生约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让学生读句子后猜猜这两句话写的是谁。当学生答出这是爱迪生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老师眼中的低能儿却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对了,这也正是老师想要问你们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到《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中去找答案吧!”这个问题紧扣课文中心,直奔主题,引领着学生很快进入课文。

五、板书标题“留白”导入

板书标题时,适当“留白”,师生补白,可以引导学生从高处、大处着眼把握全文。如教学《蝙蝠和雷达》时,可先板书“蝙蝠”、“雷达”,留白“和”字,然后设疑:“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题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通过对比思考,学生就可以明白,这样写“蝙蝠”和“雷达”,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电子设备,两者之间毫无联系,根本不能称其为标题。而“蝙蝠和雷达”限定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明飞机上装的雷达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六、对比导入

不食嗟来之食范文第6篇

一、指导学生美读,体会美育的直觉性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美读”是感知语文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从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美读”,即有表情地朗读、吟诵课文,读者如文中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抑扬顿挫,读着读着,与作者心灵相通,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理解随之增进,也自然会领受文章的美感。就如要读出李白“缘愁似个长”的满头愁,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满河愁,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的满船愁一样,有意蕴,有味道,让学生通过美读走进情感艺术的殿堂。

二、引导学生“遵路”,突出美育的形象性

文学作品的美,具有形象的可感性,直接性,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就不复存在。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智解,曹操“伏骥千里”的博怀,柳宗元抨击“苛政猛于虎”的精神,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闻一多“拍案而起”的铮铮铁骨,朱自清不食“嗟来之食”的民族气节等,无不让我们眼花缭乱而心有所仪。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菲利普夫妇的惟钱是亲,镇关西的横行,杨二嫂的市侩都令人憎恶。古人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观照,既是对美的欣赏,又是道德的比较与默化。要激发审美情趣,仅让学生感知具体形象外露的,显而易见的美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感知形象蕴涵的更为动人细腻的美。

三、带领学生“入境”,抓住美育的情感性

美感美感,情感是关键。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别出心裁地把美育叫“情育”,足见感情对于美育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置身其境,如扪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象喜亦喜、象忧亦忧”,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以美感人,以情感人,心灵日臻“净化”,摈弃假、恶、丑,趋于真、善、美。“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一幅画,“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一幅画,“日出江花红似火”是一幅画,“接天莲叶无穷碧”是一幅画等等,不能说这些画面不美,这是意境美的感性再现。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无言美,曹操东临碣石的博大美,北方地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劲美,杜甫登高的凄怆美,陈子昂登台的孤独美。这又是意境美的理性再现。总之,通过意境再现,让学生对美的欣赏达到“悟”的最高境界。

四、指点学生“悟神”,强调美育的愉悦性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这种愉悦感是一种自由的舒畅的感受。唐代诗人杜牧《读韩杜集》曾用诗句描述过这种体会:“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愁苦烦闷之时,吟读杜甫诗韩愈文,渐感舒畅愉悦,这种感受如那美丽的女麻姑,用那柔嫩小手在痒处搔摸一样。语文教学中,教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让学生自力品文,“自求得之”,“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得到美的欣赏,充实自己的经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审美的愉悦性是增加语文教学的吸引力的关键之一。

五、促进学生的“发展”,明确美育的功利性

鲁迅说:“享受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以科学地分析而被发现……美的享乐的根底,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这段话辩证地分析了审美活动中自由与功利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单是为使学生获得愉悦感,而是遵循《课标》,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它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语言,借鉴前人创造“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方法等,形成合乎要求的读、写、听、说能力。与此同时,接受文章的情感陶冶,形成学生美的心灵,美的人性。

六、教学“机机诱发”,注重美育的渗透性

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必须“机机诱发”,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之中,切实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情绪高涨地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寓智于美,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孜孜以求地遨游,美神叫他们顿悟、开窍;寓德于潜,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让他们“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他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教师寓思想教育于课文学习之中,寓情感陶冶于知识的传授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融,知、情、意、行熔于一炉,使学生在精神品质、知识、能力、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不食嗟来之食范文第7篇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凤娟主编的《五经四书》,前言上说:——在人们的意识中,“经”是至高无上的书。它涵盖了中国几千年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先秦诗歌总集,传为孔子删订——熟悉“五经”,就熟悉了中国古代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各个方面,古人将其作为进入社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修基础。——成了读书人必读经书。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精神构架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此书如此之好,七级学生多读几篇又有何不可?

关于“仁”的格言,《论语十则》只选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②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论语十则》中有:①“……学而时习之……”;②“……传不习乎?”;③“温故而知新……”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知之为知之……”。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论语十则》选有: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见贤思齐……”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⑤“……松柏之后凋也”等七则。

孔子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其创办学校的宗旨是“化民易俗”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大学”应是“大家来学习”。那么,大家来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要使光明的德性得以彰明。要求人人彰显光明德性,要想实现这个伟大理想,必须全民参与,所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办学的目的是提高全民的文明精神素质,使之建立一个和谐安定的理想社会,他有“大同”“小康”的政治抱负,他有“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的精神气质,他有“不食嗟来之食”的民族气节,他有“苛政猛于虎”的疾呼……总之,孔学的内容是浩如大海,让人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七年级《历史》上对“仁”的解释是:“仁”指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根本是要彼此尊重对方人格。依此解释,适合七年级学生学习的有关“仁”的格言很多:例如:①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②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③子曰:“巧言令色,鲜为仁。”④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我想若选①可以教育学生读书要树立理想,切莫贪图安逸。选②可以从反面说明“仁”对个人的重要性。选③可以向学生介绍不仁的外在表现。选④也好对学生进行“仁”的教育。课本所选两条都是要求学生终身做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终身行之”。要学生终身牢记的倒不如要求学生知道爱什么恨什么。在品德修养上、内容上“见贤思齐”与“择善而从”意思相同,且同时出现“焉”,而这两个“焉”的用法不相同,又因文中已有了虚词“之”的多种用法。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制订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的教师标准,他提出了“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他提出了对学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作业要求,倡导“豫”“时”“孙”“摩”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特长要“长其善而救其失”,还总结出“后禁”“后学”“杂施”“独学”“燕明”“燕辟”六个教训,他严格要求学生,“玉不琢,不成器”,就连学生发问都要这样:“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他这样关爱学生:“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在教与学的诸多格言中,应有尽有。而课本所选学习态度和方法的1和2应删去一个,因为都强调了“习”一个内容。如果想把学习上的学、习、思、知更具体更细化的话,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加上去或作为课后练习,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对学生可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还有孔子的“道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的好学精神,“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何有于我哉。”的谦虚美德,“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君子风度……

孔子文化的诸多方面内容不选,却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孔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却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如此之少,且又重复?实是叫人不解。

不食嗟来之食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议论文 常见题型 答题技巧

议论文的阅读题在中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是十分必要的。也为学生的胜出增加一些筹码。通过近几年的摸索,我总结出一些实用技巧,供大家参考。

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回答这类题,要把握住四个要点。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具体有力的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并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通过引用……名言,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更有权威性。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鲜明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类型。答题要点要把握住两个方面:①明确论据类型;②具体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的关系还是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的作用。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回答这种题目,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②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的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③补充事例要扣住论点。比如要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论据中要包括“谁”、“在什么忧患中”、“成就”这三方面的内容,答案示例如下:张海迪虽胸部以下瘫痪,但她自强不息,刻苦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作家。

3.文中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另外,从句式上看,它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判断句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衔接处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①提出中心论点;②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事例等。

结尾的内容:①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②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③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④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地陈述出来。如《谈骨气》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着引用孟子的三句话具体解释了骨气的含义,随后举了文天祥拒绝降元、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闻一多横眉怒对的手枪等三个事例,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最后具体阐释了无产阶级“骨气”的含义。

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两个角度:①语言特点;②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方面的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6.议论文写作特点的分析。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①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②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③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①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②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7.文段结构作用。①引出(全)下文;②总结前(全)文;③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