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第1篇

一、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主观上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

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以……为师)(《师说》)

2.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师说》)

3.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赤壁赋》)

4.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襟)(《滕王阁序》)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很少)

1.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使……长肉)(《中山狼传》)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鸿门宴》)

(三)名词的对动用法(对待宾语怎么样)

1.礼贤下士(以礼对待……,降低身份对待……)(《魏公子列传》)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以礼对待……)(《六国论》)

(四)名词作状语

1.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1)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像箕畚一样)(《始得西山宴游记》)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阿房宫赋》)

(3)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阿房宫赋》)

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鸿门宴》)

(2)人皆得以隶使之(当作仆役)(《五人墓碑记》)

3.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阿房宫赋》)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劝学》)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赤壁赋》)

4.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1)秋水时至(按时令)(《秋水》)

(2)浔阳江头夜送客(在夜里)(《琵琶行(并序)》)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一天天地)(《陈情表》)

(4)时至轩中(时常)(《项脊轩志》)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劝学》)

(6)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始得西山宴游记》)

(7)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鸿门宴》)

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1)而相如廷叱之(当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2)前辟四窗(在……的前面)(《项脊轩志》)

(3)芷阳间行(从小路)(《鸿门宴》)

6.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阿房宫赋》)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项脊轩志》)

(五)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动词一般规律有八种:①名词+名词,②名词+代词,

③能愿动词+名词,④名词+补语,⑤名词+名词短语,⑥否定词+名词,⑦名词作谓语,⑧副词+名词。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赤壁赋》)

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阿房宫赋》)

3.树之以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

4.舍相如广成传(安排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

5.道芷阳间行(取道)(《鸿门宴》)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劝学》)

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学习)(《师说》)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师说》)

二、动词的活用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谓语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使宾语怎么样”“让宾语怎么样”。

1.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赤壁赋》)

2.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赤壁赋》)

3.木直中绳,以为轮(使……弯曲)(《劝学》)

4.众不能堪,扶而仆之(使……倒地)(《五人墓碑记》)

5.万事劳其形(使……受劳苦)(《秋声赋》)

6.拔剑撞而破之(使……破)(《鸿门宴》)

7.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鸿门宴》)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着)(《鸿门宴》)

9.欲止不内(使……止,使……进入)(《鸿门宴》)

(二)动词的为动用法,谓语动词“为了宾语怎么样”

1.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为……作序)(《指南录后序》)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为……而哀)(《阿房宫赋》)

3.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为……作传)(《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4.等死,死国可乎?(为……而死)(《陈涉世家》)

(三)动词用作名词

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的人)(《游褒禅山记》)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阿房宫赋》)

3.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治罪的事情)(《五人墓碑记》)

4.臣之进退(是否出来做官之事)(《陈情表》)

(四)动词作状语

1.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争着)(《屈原列传》)

2.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对内、对外)(《屈原列传》)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1.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宁)(《季氏将伐颛臾》)

2.则思正身以黜恶(使……正直)(《谏太宗十思疏》)

3.必固其根本(使……稳固)(《谏太宗十思疏》)

4.宏兹九德(使……宏大)(《谏太宗十思疏》)

5.阙秦以利晋(使……受益)(《烛之武退秦师》)

6.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使……急)(《廉颇蔺相如列传》)

7.臣请完璧归赵(使……完整无损)(《廉颇蔺相如列传》)

8.屈平正道直行(使……端正,使……正直)(《屈原列传》)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状态,可灵活译为“认为……”“以……为……”“把……当作……”“对……感到……”。

1.始指异之(以……为异)(《始得西山宴游记》)

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师说》)

3.乐盘游(以……为乐)(《谏太宗十思疏》)

4.猿猱欲度愁攀援(以……为愁)(《蜀道难》)

5.且庸人尚羞之(对……感到羞耻)(《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以……为少,以……为轻)(《秋水》)

7.不耻相师(以……为耻)(《师说》)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以……为耻)(《师说》)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漂亮)(《邹忌讽齐王纳谏》)

10.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对……感到惊奇)(《伤仲永》)

11.成以其小,劣之(认为……低劣)(《促织》)

(三)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念悲其远也(为……伤心)(《触龙说赵太后》)

(四)形容词用作名词

1.萦青缭白(青山、白水)(《始得西山宴游记》)

2.居安思危/居域中之大/人君当神器之重/盖在殷忧/则思正身

以黜恶/择善而从之(安乐的环境;危难;大位;重权;深重忧虑的时候;奸恶的人;好的意见)(《谏太宗十思疏》)

3.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陈情表》)

4.不能容于远近(远近的人)(《五人墓碑记》)

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师说》)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师说》)

7.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鸿门宴》)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孩子)(《齐桓晋文之事》)

9.将军身披坚执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陈涉世家》)

(五)形容词用作动词

1.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始得西山宴游记》)

2.正襟危坐(整理)(《赤壁赋》)

3.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善)(《鸿门宴》)

4.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削弱)(《烛之武退秦师》》)

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六国论》)

6.不能独完(保全)(《六国论》)

7.垣墙周庭(围绕着)(《项脊轩志》)

8.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兰亭集序》)

9.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达到远方)(《谏太宗十思疏》)

10.亲贤臣,远小人(亲近,远离)(《出师表》)

1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过秦论》)

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屈原列传》)

四、数词的活用

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名词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烛之武退秦师》)

2.其一犬坐于前(一只狼)(《狼》)

3.四望如一(作形容词,相同)(《始得西山宴游记》)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作动词,把……看作一样)(《兰亭集序》)

5.六王毕,四海一(作动词,统一)(《阿房宫赋》)

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格魅力;山水气魄;文以载道

一、整体宏观把握文章内容要义,是理解主旨及作者思想的前提

高中的学生对我国唐代伟大文学家柳宗元已不陌生,提到“韩柳”学生们立刻能答出“唐宋家”等相关介绍。 这些推崇古文写作的方家,不空论,不夸饰,不铺陈,不做作,要么借物体志,要么托情于景。柳宗元在其被贬谪古代永州做司马之时,公务之隙,游览山水,意在排遣,文人、政客交叉身份的纠结使其思想在山水间熠熠闪光。

游览山水,对于柳宗元而言,无外乎是想要聊以忘忧。《始得西山宴游记》文章开头即写明柳宗元不幸的政治遭遇和贬谪南荒之后“恒惴栗”那种抑郁、愤懑、不得志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认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然而,真的是这样? 其实,读了文章我们知道,永州的奇山异水他几乎走遍了,却没有带来特殊的感受,他并没有感到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柳宗元“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那种山登绝顶我为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顿时生发。“数州之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这高大险峻的西山,卓尔不群的品格,是多么的熟悉啊!渐渐地,作者忘记了归去的时间,忘记了凡俗世界里那些让人困扰的尴尬,作者不知不觉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那种发自内心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引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突然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天地大理。因而,西山成了作者心灵归宿与精神依托的载体。西山的“怪特”又何尝不是其内心的写照呢?

因此,宏观上把握作者山水游记中表达的内容,是做好情感梳理的前提。

二、品味手法、结合背景、抓景物特色是分析其人格魅力的重点

在教学中,教学生分析课文时,通常我会告诉学生,品析文章,首先要抓住文章的标题。本文也不例外。“始得西山”一个“始”字,便已经悄然表达出柳宗元那种寻到切合的山水的欣喜与快乐。“宴”,有多种含义,但在本文中,显然只能取其“快乐、闲适”之意。柳宗元虽像以往一样带着酒去,也是喝到醉态纷然,但是,忘归的结果,让柳宗元体会到了那种物我交融的快乐。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看准了眼睛,抓住了神采,全篇的精彩便呈现出来。

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政治上受到牵连,而被贬到地处偏远的永州,这种遭遇无法直接排遣,如果说政治的失意是历史的偶然,那么,借山水的格调写人格的独立,就是文人的必然了。

教学中,我提到了学生熟悉的一首小诗――柳宗元的《江雪》。学生们兴致盎然并十分流畅地背诵了,我问:“你们发现了这首小诗的特别之处了吗?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看看每个句子的开头。”哇,学生们大悟,原来开头藏了四个字:“千万孤独”。那为什么孤独呢?因为没有人能在某个层面上与之共舞!再来结合本文创作的背景,学生们颔首之间,已经理解了文本精神。

柳宗元对西山之景的描摹,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不厌其烦地采用比照映衬的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状。“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青云萦绕,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v为类”,他直接描绘了这种云天相连浑然一体的山势,以突出显衬其高。“不与培v为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就是自己独立西山巅峰,一览众山,气贯山河的感受,就是傲岸独立人格的写照。正是如此,他才能在山水气魄里感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第3篇

2、取名意思如下:

(1)水势无边际的样子。明·陈汝元《金莲记·赋鹤》:兰桡桂棹随波掸,秋水连天~。

(2)白,洁白,明亮 通皓

(3)又如:灏汗,灏瀚(水势广大的样子。引申为广大、众多的意思);灏茫(水阔大苍茫的样子)形容水势大

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第4篇

以意义释解为中心的字词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对字词的形义关系做追本溯源的分析,据形析义,依据甲骨文、金文等原始字形、意符、简化前字形来分析字义,从而在汉字的历史演变中掌握了对重要字词的深刻认知和对疑难字词的深入辨识。

[课例]《陈情表》字词教学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必修五)

问题设计:若把本句中“婴”改为“有”,你认为是否合适?

教学过程:

①展示字形,推断本义。

婴:会意字。甲文像女人有贝的形状,金文婴是女人颈上加以小圈作指示符号,表示戴在颈上的饰物。繁体字为“婴”,字形结构为“从女(yīng)”。“”用双贝,表示“连”,为多贝串成的颈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因此,由“婴”的字形分析可知其本义是妇女颈饰。

②进行联想,推断引申义。

颈饰的特征是挂在颈上,因此引申作动词,系到颈上,戴。如“婴金铁”(《报任安书》必修五)中“婴”也指刑具戴在颈上。

“一切缠绕如之缠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由颈饰的这一特征引申出缠绕,反复盘绕其上。又引申为抽象的缠绕。

③联系语境,推断此句中意义。

与“刘夙有疾病”相比,使用“婴”字更为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祖母刘氏病倒在床、失去了独立生活能力的情形,与下文“常在”呼应,表明了李密必须长留在塌前侍奉,既陈苦情,也表孝谨,为后文提出“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作好铺垫。《冷斋夜话》评价本文“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凿斧痕”,说明本文遣词造句十分准确高明。

据形析义除了准确解析本义之外,还可对同义词进行“求同”或“辨异”的辨义分析,使学生对文言字词的掌握更为精确与深入。“求同”指找出字形结构上的相同点分析词义成分,理解词义之“同”;“辨异”指分析它们结构上的不同点,逐一标明它们之间最主要的词义之“异”。“求同”是“辨异”的基础,“辨异”是“求同”的深入。

[课例]《劝学》字词教学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千里。(《劝学》必修一)

问题设计:由于“至”“致”读音相同,且其后紧跟的词语是“千里”,因此同学们在默写时就容易误写。请选择“至”“致”填空。

教学过程:

①展示字形,利用相异的部分辨异。

二字的字形中相同的部分是“至”,金文为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说文》),因此它们共同的词义成分是“到达”。不过可以利用相异的部分“”,来把握其细微的区别。

“”(音suī),金文为,表示缓慢行走的样子。据《说文解字注》,“犹送也”,“”表示走路相送。“致”从至从,“送而必至其处也”。《汉语大辞典》注:送达,使达到。在该义项下所引例句是: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汉书・终军传》)

“致之阙下”的意思是,把南越王送到朝廷。

由此可见,“致”与“至”的本义不同。第一个主要的相异点在于主体,“至”的主体是自己,“致”则是他人或他种外在的力量。第二个主要的相异点在于所带的词语,“至”是地点,“致”后首先带所送的对象,其次是地点,大意是使某对象到达某地。

②联系语境,推断此句中意义。

《劝学》中第一句说车马可以使人达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应用“致”,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之于)千里”;第二句是人们自己积累每一步,可以到达千里以外的地方,应用“至”。

这样运用据形析义的教学方法,使字词教学有了历史传承的追溯感,由本义到引申义、比喻义,学生在汉字意义释解的体验过程中有史可鉴,深入辨识,从而完成了对重要字词与疑难字词的深刻体会与把握。

二、 运用因声求义法,声义兼顾,由声入理

形声字是中国文字的主体部分,“因声求义”是古人词义研究的重要方法,我们借鉴前人的认识和经验,提炼优化,将它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通过同音破通假、声旁兼义等方法进行对文言字词的意义释解,从而以声求义,声义兼顾,并由声入理,使学生对字词的意义有了声义兼顾的全面理解与体会。

[课例]《逍遥游》字词教学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逍遥游》必修五)

问题设计:对于“致福”,教材注解为“求福”,至于“福”做何解并没有明确注出。人们通常把“福”理解为“祸福”之“福”。其实,关于“福”字另有一解。古文字学家孙常叙通过研究提出,这个“福”字应是“幅”的通假,指“邪幅”,即斜缠的裹腿。你赞同哪种理解?请说说你的看法。

教学过程:

①分析第一解。

从这段话的整体语境来看,前三句说列子乘风疾行,飘然轻巧(赞身形之轻),十五天后才返回(赞时间之长),他没有迫切地寻求“福”(赞凭借之少)。第四句是个转折,说:这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有所凭借,即凭借风力。这里写列子的语言与课文前三段相似,先写大鹏的神奇远举,是扬;后写大鹏必“培风”,是抑。与开头遥相呼应,而接下来顺势推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由此可见,第三句“致福”之“福”当指凭借之物,有它可使人利于行,而列子却能与众不同。而如果把第三句理解为“他没有迫切地寻求幸福”是不合理的。

②分析第二解。

结合语境,以声求义,找到跟“福”字音同的“幅”字。当代的语言学家、古文字学家孙常叙通过研究提出,这个“福”字应是“幅”的通假。

幅,形声字,从巾,(fú)声。本义:布帛的宽度。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

《诗经・小雅・采菽》写诸侯来朝,周王给予赏赐。其中写道:“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意思是,红色护膝大腿上,裹腿在下斜着绑。这里的“赤芾”是指红色的蔽膝。“邪”同“斜”,“邪幅”是指斜缠的裹腿。我们知道,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裹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我军没有机械化部队的时期,全靠士兵两条腿实现大规模运动作战,裹腿对于提高士兵行走能力功不可没。因此,能够理解庄子所说的凭借之物、利行之具是“邪幅”即裹腿。

三、 运用建图索义法,连点成面,渐成系统

为了让学生掌握一词多义,我们在引导学生在理解和积累单个义项的基础上,利用链条式引申图、放射式引申图、反向式引申图等图式方法,将所学字词的多个义项分类排列,梳理其内在联系。这样我们运用建图索义的教学方法,找到义项之间的关联,使字词教学连点成面,渐成系统,从而使学生更为容易地掌握多义词之间的意义关系。

[课例]“引”的一词多义教学

材料一:

①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一)

②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必修三)

③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必修三)

④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必修二)

⑤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必修四)

⑥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必修三)

⑦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臧于岩穴邪!(《报任安书》必修五)

⑧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必修五)

⑨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阁序》必修四)

材料二:

引,金文为引,从弓丨,本义是“拉弓”。由这个意义特征,引申出多个意义:①延长,延续;②引导,带领;③疏导;④牵引,拉;⑤连接;⑥伸长;⑦文体,序;⑧退;⑨举;⑩系于车轴引车前行的皮带。

问题设计:请你考虑以上11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建立引申图,并为课文中的“引”字注释。

教学过程:

①“拉弓”放射式引申出三个义项。“拉弓”与举(觞),动作具有相似点,引申出“举(觞)”义,再抽象为“举”。第一句中“引觞”即“举杯”。本义中“拉”的对象是“弓”,再扩大范围,引申出“牵引和拉”,“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如”“引车避匿”中对象分别是人(相如)和车。拉开弓,使弦延长,引申出“延长”“延续”。

②由这个义项进行放射式引申:“延长”引申为“伸长”,如“引颈就戮”即指伸长脖颈等着被杀,第四句中“引决”就是指自杀;由“延续”引申为“连接”,第五句中“引瓯越”便是指“连接”瓯越。而“牵引和拉”义继续引申,在这个链条上,由于出现了“系于车轴而引车前行的皮带”的义项,使方向变得明确――把车子往前拉,引申出“引导、带领”。《诗・大雅・行苇》:“黄台背,以引以翼。”孔颖达疏:“使人以礼在前导引之。”在第六句的语境中,“引”应该是这个意思。

③在这个义项后面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引申形式。

对“在前导引”进行反向式的引申,便是“往后退避”,因此,“引”引申为“退”,《汉语大辞典》(三卷本)所引例句是《战国策・赵策三》中“秦军引而去”。第七句中司马迁便是说“岂能自我引退隐居山中”(摘自教材译文)

对“在前导引”这个义项进行放射式引申,又出现两个义项:“疏导,使流动”,“文体,序”。第八句“引以为流觞曲水”用的是前一个义项,句意是汲引清流急湍,用做流动酒杯的曲折水道;第九句“恭疏短引”用的是后一个,句意是怀着恭敬的心情写作这篇段序。

④形成引申图。

如图所示,“引”的引申图中出现了三类形式的引申,总体上主要呈现出放射式引申的特点,局部呈现出链条式引申的特点,某个结点呈现出反向式引申的特点。

四、 运用依境解义法,使字词教学关注语境,灵活应用

我们以意义释解为中心的文言字词教学并不是静态、僵化的字词教学,而是关注语境、灵活应用的字词教学。因为字词的意义具有多样性与概括性,其意义表现会受到具体语境的制约与影响。进入文句的字词表达什么样的含义,其语言功能最终如何实现,都离不开它所处的具体语境。因此,我们要运用依境解义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具体语境来阐释文中字词的含义与情感内涵。依据文章主要内容,解析字词含义;根据行文特点,判定字词含义;根据语法关系判定字词含义,揣摩字词含义,从而使学生在形、声、图之上,能灵活地依据语境分析、求索、释解、体悟文言字词的境中之一。

[课例]《始得西山宴游记》字词教学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①行,漫漫而②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③坐,倾壶而④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⑤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⑥起,起而⑦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⑧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一》)

问题设计:文段中有八个“而”字,根据其不同的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不同,把它们分为几类。

教学过程: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说明了“行”与“游”的状态。“施施”语出《诗经・王风・丘中有麻》,形容走路缓慢;“漫漫”意为放任,放纵。“施施”强调的是漫步走着的外在样子,“漫漫”强调的是漫不经心的内在心理。这两个重叠的形容词修饰“行”与“游”字,说明作者漫无目的,失魂落魄,抑郁苦闷的情绪状态。因此,第一、二个“而”字是连词,连接状语“施施”“漫漫”与谓语动词“行”“游”。

接下来,作者略去了无关紧要的交代性叙述,用五个“而”字分别连接句中的两个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的动作行为:披草―坐―倾壶―醉―卧―梦―觉―起―归。强调了这些动作的连续性和随意性,将乘兴而来,漫不经心的自然状态勾画出来。这五个“而”字为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最后一个“而”字连接了两个分句,这两个分句语意相反,“异态”与“怪特”形成对比,前后形成转折关系。这样,在“向之游”异态山水的映衬下,西山“特立”的形象呼之欲出。作者先写未得西山,再写始得西山,这样安排会使游览西山的内容更加突出。

总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字词的内在涵义、情味理趣,提升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是我们以意义释解为中心的文言文字词教学的追求目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证明,我们以意义释解为中心的多种文言文字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使学生对文言字词形、声、义的理解更为深入,对文言字词追本溯源、建立图式的系统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依据语境揣摩、辨明文言字词涵义的能力不断增长,从而达成了文言文字词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①杨五铭著《文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②谢飞东、聂晖著《读字》,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

③孙常叙著《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④苏新春著《汉语词义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⑤孙永选、阚景忠主编《新编训诂学纲要》,齐鲁书社2007年12版

⑥郭在贻著《训诂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⑦黄灵庚著《训诂学与语文教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第5篇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靖康之难,钦宗幸虏营①。虏人欲得某文②。钦宗不得已,为诏从臣孙觌③为之;阴冀④觌不奉诏,得以为解。而觌不复辞,一挥立就,过为贬损,以媚虏人:而词甚精丽,如宿成者⑤。虏人大喜,以大宗城卤获⑥妇饷⑦之,觌亦不辞其后每语人曰:“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而一时之士,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孟子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者,盖谓此也。”或戏之曰:“然则子之在虏营也,顺天为已甚矣!其寿而康也宜哉。!”觌惭无以应;闻者快之

(选自朱熹《记孙觌事》)

注 释

①虏营:金国。下句的“虏人”:金国皇帝。②某文:这里指投降的文书,降表。③孙觌(dí):宋代文学家,工诗文,尤擅骈文,为人无行,被人不齿。④阴冀:私下里希望。⑤宿成:早就写好。⑥大宗:与皇帝同宗亲近的贵族;卤获;虏获。⑦饷:赏赐。⑧孙觌活到89岁。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B.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C.过为贬损,以媚虏人 过湘江(《始得西山宴游记》)

D.其后每语人曰 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

2.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B.然则子之在虏营也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舍生而取义者也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D.过为贬损,以媚虏人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阐述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则在记叙中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8.[甲]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人人都有“义”,只是“贤者能勿丧耳”。

C.[乙]文中的孙觌很快就写好“降表”,而且文句优美,其目的是为钦宗皇帝分忧。

D.[乙]文中的孙觌就是[甲]文中孟子所说的“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的那一类人。

5.联系[甲]文的内容,根据[乙]文中人物的言行,你认为孙觌是怎样的一个人?

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第6篇

1、定语+之+中心语。“之”可译为“的”。例如: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2、主语+之+谓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主谓句为主谓短语,有舒缓语气的作用。例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伤仲永》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主语+之+谓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一个单句为复句中的一个分句。例如: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4、宾语+之+动词。“之”前置宾语。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赵举而秦彊,何敝之承?《项羽本纪》

5、动词+之(于)+补语。这个补语补充说明对象或时间、处所等。例如: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6、壮语+之+中心语。“之”前后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苏武传》

7、中心语+之+定语。“之”为后置定语的标志。例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8、动词+之+补语。“之”可译为“得”。例如:

子奚哭之悲也?《礼记?檀弓上》

何兴之暴也?《项羽本纪》

何客之勤也?《报刘一丈书》

9、动词+之+补语。这里的“之”后省略了“于”,表示对前面的动词起补充说明作用。例如:

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10、宾语+之(为)+动词。双音节结构助词“之为”合用,无实际意义,是前置宾语的标志。例如:

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尽心上》

11、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中间加“之”,起提顿语气的作用。例如:

(共公)怒而触不周之山……《淮南子》

和氏之璧,焉得独耀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专玩于隋掌?《答卢谌书》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指南录后序》

12、“此(是)之谓”的固定结构。此类用法中,“之”介于前面的近指代词和后面的动词间,只起提顿语气的作用,整个固定结构的意思相当于“这叫做……”。例如: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劝学》

宝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13、“如(若)之何”的固定结构。这种固定结构一般只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中,相当于“怎(么)能……”、“怎么样(办)”等。例如:

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晋楚城濮之战》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别赋》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君子于役》

14、“……之与(于)……”的固定结构。这种固定结构通常用在比较句中,相当于“……跟……相比”。例如: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公输》

则洞庭之与京异,不足为异也。《柳毅传》

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性 课堂教学 文本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到在语文教学中把不是语文的地方去掉呢?如果语文教学能立足语文进行教学,关注语文本身的特点,凸显语文自身的价值,彰显语文自身的魅力,用语文的方法去建构和丰富学生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是不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加生动而有效呢?

一.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自身的特点

王尚文先生曾言,语文,在品味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它的目的主要不在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

以史铁生先生写的《我与地坛》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读文章,思考当一个人残废之后,遇到挫折时,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在讨论交流中,我们要让学生懂得,风雨中的坚持,困苦中的扶持,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从而汲取这篇文章的思想内涵和教育功能。而语文课的教学重点则是文本的形式,即文本的字词句篇和语法修辞逻辑文采。史铁生在残疾之后的颓废到振作,仅仅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凭借。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文本中的重中之重:告知学生识记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研读文本,品味三处景物描写中景物的特点,并作修辞等方面具体分析;关注三处景物描写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归纳景物描写的作用,并且能够在阅读本文之外的景物描写语段时,体味作者的情感。以此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触及语言的课堂对话教学,是语文教学核心价值的起步。只有用文本的文字亲近学生,用文本的情感感动学生,用文本的形象醒目学生,才会让学生的心灵精神得以净化,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在这样的境界中,彰显它该有的魅力。

如《亡人逸事》的课堂教学片断:

……

生:“板凳上,并排站着三个大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留着大辫子”,从他们的打扮,就能够看出美丽。“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她不好意思,所以钻进了一辆轿车,看出害羞。

师:很不错。美丽、害羞。你觉得,写出这个女子的害羞的文字,哪几个字,是富有表现力的?

生:盯、跳、走、钻这几个动词。

师:能不能把这四个动词背后女孩的心态仔细分析一下?

生:“盯”这个字,能够看出,这个女孩很想看清楚未婚夫的模样。

生:“跳”写出了这个女孩的活泼。

生:“走”,而不是跑,可以看出,女孩的矜持,淑女风范。

生:“钻”,能够想象到,因为是婚前初次见面,难为情,所以,即使很想看清楚男子的模样,但是,还是不太好意思,看出女孩的娇羞。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看到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和揣摩文本的语言文字,感受亡妻的形象,从而体现了文字的魅力。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甄别文本的价值

语文文本的价值,毫无疑问是多向性的,但我们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所有文本价值的对话。因此,教师在阅读文本时,能够用自己的视野、语文的视野、学生的视野来审视文本,进而把文本中的既能体现语文特点,又能呈现语文规律,并且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语文有效信息挖掘出来。

如《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课文,如果着眼于文本的内容,就会侧重于研究诸如“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又是如何表达的”之类的问题。若是着眼于语言本身的学习,就会侧重于发掘与落实文本中鲜活的语言文字本身。可以把文本中的一些关键的字词句设置为核心学习内容,可以通过文本重构解读文本,并由此激发学生完成由词到句再到篇最后理解作者情感的学习体悟过程。

“余自谪至( ),心恒( )。是故寄情于( ),凡永州之( )山水,皆我有也。日与其徒( )高山,( )深林,( )回溪。虽( )草而坐,倾壶而( ),乃不能心()形( ),与( )冥合。如吾之诗作《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所述: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呜呼,恨矣!元和四年,余曾建亭( )法华寺西。九月二十八日,()而行、( )而游至此。偶( )西山,竟( )之。于是携仆人( )湘江,( )染溪,( )榛莽,( )茅茷,至西山之( )。登而( )之,余始得( )游。始知( )之所游尚不及西山()之十一。其之( ),可极目数州之( ),其之( ),可于尺寸见( ),其之( ),不与培嵝为类。子曰:‘智者乐( ),仁者乐( );智者( ),仁者( );智者( ),仁者( )。’余虽为( )人,亦知之矣。况西山萦( )缭(),悠悠乎与()俱,洋洋乎与( )游哉!西山之游,於我心有( )焉!是日,余( )满酌,颓然就(),竟不知( ),暮色四合,至无所见余犹不欲( )。永贞初年,余曾作《江雪》:( )鸟飞绝,( )人踪灭,( )蓑笠翁,( )寒江雪。其意今日乃得以暗合,呜呼,幸哉!是为跋。”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探寻独到的路径

如何让语文课具备语文性,体现语文味,并让课堂教学呈现出浑然一体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知识点的传授,更不是应试的单调乏味。从哪里出发,把学生带上一条有语文特质的精神之旅,是每一堂语文课都应关注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不可或缺,最起码要懂得研究如何寻找文本教学的切入点和起始点。好的切入点能够让语文课堂形成风格,把握住课堂教学的节奏,提升阅读教学的层次;而基于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好的起始点则能让语文课堂回归到语文上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和教学有效性。

从《铃兰花》的教学片段中我们能够理解到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好的切入点和起始点对语文学习是多么地重要。

师:故事很简单,前一个情节是父亲让我去放牧,后一个情节是我去采铃兰花。但题目叫《铃兰花》,似乎后半部分和题目还有点关系,前半部分根本没有提到铃兰花,这个题目是不是有点问题?

生:好像是。因为一般叙事文的标题可以从人物、事件、地点等角度去拟。

师:不错,也可以从时间和线索物来拟,比如铃兰花就是线索物,你们能不能不用铃兰花这个标题,从另外的角度来拟标题,要贴切一点,把两个故事都能够放入其中。

生:地狱。

师:《地狱》这个题目,把两件事情都概括进去了,从事件的角度,是可以的。从主题角度来考虑,这个标题可以吗?

生:不太容易接受,有点恐怖,缺少美感,因为文章是要体现亲情之爱的,所以不是很妥当。

(师生共同讨论,一一否决了《父亲让我去放牧》《采花》《我的童年》《我和父母的故事》等题目)

……

生:不行,那就没有美感了。没有《铃兰花》感觉那么美。

师:不错,感觉没有《铃兰花》那么富有诗意。其实,叙事文的题目很多都是切题的,地点也对,人物也对,但我们还要讲究哪一个更美,更形象化,更有韵味,能够体现主题。那么我们看一下,铃兰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出示铃兰花图片,相关传说和花语的文字)。

师:铃兰花在西方是幸福的象征。这个孩子为什么听说母亲想要带铃兰花去教堂的时候,他愿意去采?

生:因为他希望给母亲带来幸福。

师:是的,去采铃兰花,是孩子对母亲的爱的体现。所以,文章以《铃兰花》为标题,是合适的,它比《我的故事》,或者是《地狱》《两进“地狱”》等要形象贴切得多。

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第8篇

一、教学内容有所选择,简要不缺其真

教师的专业能动性之一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老师不仅要知道自己为什么选教这些内容,而且要使整堂课所选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1.挖掘教材价值,精选教学内容

为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我们必须进行预设,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裁减”,而不必全盘接受。文本处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时候可以攻其一点兼及其余,甚至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才能确保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有效突出。

对同类内容合并处理。如必修三《肖邦故园》《祖国土》等文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与认识,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己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基于此,我们可删繁就简,合并二文进行整合处理,重点在人际伦理(爱国)挖掘上而不必牵技拉蔓。

用典型作品引领同类。《南州六月荔枝丹》文体特征非常典型,因此可重磅出击,引领教学:用一课时了解该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地说明事物的顺序。再用一课时掌握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说明事物的方法。最后花一课时让学生体会本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的语言。而其他文章则可一带而过。

2.凸显教学目标,筛选教学内容

有人总想把一堂课的目标毕全功于一役:感情能力、修养审美、个性人格,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面面俱到,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具体目标,力求让学生“一课一得”。

教学《李凭箜篌引》,可以确立专一的目标,即学习本诗描写音乐的“以声写声、以形写声”的主要手法。为此筛选的教学内容赏读也就要围绕这个目标。《种树郭驼传》,因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中“文以明道”的提出者,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就定为“掌握其创作体现‘文以明道’之特点”:首先让学生了解中唐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的背景,接着找现实与本文内容的联系,即养树之道、移之官理。然后找共同点:顺民之性以养民。对内容的有效取舍完全是为体现“如何载道”这个单一目标。

二、教学设计有心提炼,简约不失充实

我们不妨罗列一些问题,进行筛选整合,力求设计一两个主问题进行教学,简单而不纷繁,简约却又充实。所谓主问题,它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结果,是一种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抵十”的力量。

1.纲举目张,有效设计,提炼、整合问题

教师既不必面面俱到,也不能囫囵吞枣地展开教学。我们得抓住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之处,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味,从而简化课堂环节,使教学更加务实有效。

如抓住文眼设计主问题,文眼可以是标题、关键词、主题词、重复词句、中心句等。《始得西山宴游记》可围绕标题,以“为何冠以‘始得’二字”作为设计问题主纲,然后分而议之:西山之景有何特点?游西山之前的状态如何?再合之:作者通过“始得”想告诉我们什么。《陈情表》,围绕标题中的“情”字拓展,依托文本一一落实。《一个人的遭遇》小说篇幅长,但只要对照标题来设计主问,即可披沙拣金,完成任务。一个人指的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一个人遭遇到了哪些事?这说明了什么?遭遇战争、失去亲人、泪浸枕头的只有索科洛夫一个人吗?层层深入,叩响主旨。

2.设计语文活动,注重体验实践,串联组合相关问题

当某些课文问题琐碎而又需落实,以致难设计主问题时,我们不妨巧借某种形式,设计语文特色活动,注重体验实践,从而在活动中串联问题,达到精简设计、简化环节之功效。

如拟题活动。笔者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开展了结合文本拟正标题活动,然后阐述理由。如此就可以圈进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基调等相关问题。如《天亮了,启明星却落了》《追忆伟人的一生》《光荣的荆棘路》《永久的空白》《巨星之陨》《人走了,雪在飘》等。

如辩论活动。学习《季氏将伐颛臾》,孔子用长篇大论来教育弟子,弟子接受了吗?课文没有交代。所以可设计推理辩论活动,让“德政”在辩题中贯穿: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正方)/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反方)。

三、教评手段有意简化,简单不乏实效

有良知的语文教师都认识到,当前语文教学与评价的手段已经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繁杂的教评手段干扰了学生的视、听觉,阻碍了学生语言品味和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应力求省略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让学生通过生动、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把握文本言语的内在精神。

1.教学手段适用就好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过,语文课需要亮出它因朴素而优雅的面孔,如此语文课才会简约务实。

有时教学媒体使用过度。听课交流时常会发现这样一种课:整个课堂多媒体一直参与其中,色、光、声、像齐全。老师完全丢掉了粉笔离开了黑板,站在演示台前,点击着鼠标,或把教材文字图像化,或把内容声音化,或干脆放起电影来。忽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评价手段提升即可

笔者以为简化语文课堂评价方式,注重评价的可操作性,才能凸显评价及时反馈、指向明确的特点。

笔者曾观摩省一等奖的展示课《声声慢》,老师建议学生为百度写个关于李清照“愁情”的感悟句条。结果学生深刻的认识让听课者震撼!很大原因在于这个评价手段的简捷化,学生有时间思考,有时间表述。

与此相反,某老师上公开课时,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一些比赛,发言获胜有奖品。于是学生争着喊着抢着,仿佛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望。课堂气氛真的很好,看上去很美。其实这种评价方式欠缺了认真倾听、静心思考氛围,难免玉外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