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治疗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脑瘫;按摩方法;康复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77-01
脑瘫即为脑性瘫痪,主要是因为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者是大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脑瘫患儿会存在感知、认知、交流等行为障碍,同时正常的肢体功能也会受到影响,部分患儿会出现癫痫[1]。我院对收治的49例脑瘫儿分别采用了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的98例脑瘫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为7个月至5岁,平均年龄为21.74±3.6个月;观察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为6个月至4岁,平均年龄为20.98±2.7月。上述患者中存在痉挛型脑瘫、混合性脑瘫、弛缓型脑瘫等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功能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对患儿实施穴位按摩并采用Bobath法、Vojta法、上田法协助患儿进行肢体训练来改善患儿的血液循环,让异常反射得到有效控制,并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活动从而提高患儿的康复水平。观察组患儿在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治疗,通过适宜程度的物理加热以及电流对患儿进行相应的刺激,以此来控制异常反射,同时让患儿的正常神经反射功能得到有效的刺激,以此对患儿进行姿势矫正并对患儿的肢体功能活动能力进行强化。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5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P
2 结 果
通过表1可以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而言脑瘫改善情况更优,这说明了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脑瘫患儿一般会出现肢体障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枢神经的正常调控出现了失常。脑瘫患儿智力较为低下并存在感觉障碍以及行为障碍,甚至可能会出现癫痫。造成脑瘫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大脑血管疾病以及局部性创伤都有可能会引发脑瘫[2]。脑瘫包括了很多类型,如痉挛性偏瘫、痉挛性四肢瘫、痉挛性双瘫、不随意运动型以及共济失调型等。
在脑瘫儿的治疗过程中,康复训练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康复训练一般有着一个较长的周期,而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可以让脑瘫儿肢体功能得以恢复从而促进患儿的康复[3]。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对患儿进行穴位按摩,这样可以改善患儿的局部血液循环并改善患儿的肌张力;协助患儿进行肢体被动训练,让患儿的不良姿势得到改善,从而促进患儿正常的功能性活动。经过康复训练之后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将逐步改善,这样就会让皮质肢体活动投影区产生新的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兴奋灶,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兴奋灶也会越来越稳定,这对于患儿的康复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的作用[4]。
综合康复训练方法不仅仅涵盖了上述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还对患儿进行了适宜程度的物理热、电刺激,以此来对强化患儿的肌肉反射作用,从而让患儿大脑皮层的局部兴奋灶得到强化,以此来促进患儿的康复[5]。
在我院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对患儿提早进行康复训练将能够带来更好的疗效。提早进行康复训练能让患儿的治疗时间得到更多的积累,并且患儿年龄越小,他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也就越大,这样就可以对其进行更有利的引导,这样将大大地提高受损中枢神经元细胞功能恢复的可能性,从而促进患儿的康复。综上,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对于脑瘫儿的治疗有着较好的效果,若患儿能够提前进行治疗,其康复水平将得到大大地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婧,赵桂英,史茜,底国琴.小儿脑瘫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现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01):122-123.
[2] 王红石.脑瘫康复门诊综合治疗小儿脑瘫42例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04):234-238.
[3] 俞珍,张爱华.心理治疗对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J].浙江预防医学,2010(27):138-139.
【关键词】单纯性淋病;治疗方案;疗效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淋球菌的耐药性明显增加,从而导致淋病的治疗难度增加。为探讨我地区淋病治疗方案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淋球菌的耐药性,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我所对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进行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探讨,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我科室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单纯性淋病67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3例,女200例;患者病程1—9d,平均3.2±1.2d。对患者进行男性尿道分泌物或者女性宫颈管内分泌物涂片或进行淋球菌的检测且满足《现代性病学》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患者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培养均为阴性;患者在接受治疗前1周未进行任何抗生素的使用;患者可积极配合治疗,并按时进行检查;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无对抗生素过敏。排除标准:孕妇、妊娠期妇女,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者全身衰竭的患者;对患者进行淋球菌培养提示为阴性的患者,未能按照规范进行观察以及失访的患者。根据患者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构成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本临床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对实验组患者采用2010年美国疾控中心淋病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卫生部推荐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7d并随访1个月,在治疗7d后对其进行淋球菌的检查,在接受治疗期间,禁止患者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及性生活,其具体治疗方案见表1。
1.3 疗效观察
从患者接受治疗开始,每日进行复查,并对其主观症状如尿道疼痛感、烧灼感以及其程度、排尿困难情况、有无尿道分泌物、尿道口红肿等体征进行观察,同时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并在术后1-3d进行淋球菌镜检,每周随访1次,随访4次。
1.4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文献报道,对其进行疗效评价:(1)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消失,对淋球菌培养以及镜检均提示为阴性,随访4周无复发。(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体征以及镜检、培养提示有一项未能恢复正常,或者对其进行4周随访提示有一项为阳性。(3)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有改善,但不明显,其中有两项及以上未能恢复症状,或者对患者进行4周内随访发现有两项出现阳性。(4)无效: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无好转,或者症状、体征有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a=0.05,当P
2 结果
2.1 对本研究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患者有8例出现注射区疼痛,3例出现恶心。对照组患者有7例出现注射区疼痛,2例出现恶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
3 讨论
淋病是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在2005年全国性病监测点报道的发病情况发现其占性病的发病率之首,而且Clark研究认为淋球菌可导致附睾炎、盆腔炎等疾病,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现阶段研究证实淋病可促进HIV的传播。
Mehta 对淋病症状的研究发现,男性的淋病症状明显,而且治疗方法简单,故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男性的就诊率明显高于女性。分析认为男性患者不安全性接触史较高,而且淋病发病较早、体征明显等,从而导致具有高诊断率。Campos—Outcalt副研究认为女性患者具有生理特殊性,其症状轻微,无症状的淋病发病率高达60%,而且淋病潜伏期较长,从而导致女性就诊率低,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淋病就诊患者的女性只占1/3。Campos—Outcalt对淋病的研究认为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对患者实施不规范治疗,以及微生物变异,导致淋球菌的耐药病株逐渐增多。Dowell对淋球菌的调查研究发现,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株较以往明显增加。周蓬指出,质粒介导的耐药菌株、染色体介导的耐药菌株较过去10年有明显增加。Barlam指出,对于淋球菌耐药株的治疗,主要是依靠一次性大剂量抗菌药物的治疗,改用其他抗生素以及几种抗生素同时使用等,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致盲性 治疗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分离,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本文对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4月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患者145例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手术方法的选择,探讨临床表现,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本院2006年10月~2010年4月收治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45例(145眼),患者年龄5~82岁,平均38.4岁,男92例,女53例。经过治疗145例患者基本痊愈,现将临床分析与治疗汇报如下。
1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1.1临床表现
发病前常有飞蚊、闪光感,以后突然视力下降,视物遮挡,范围逐渐扩大。眼底检查可见到脱离的视网膜和视网膜裂孔。陈旧的视网膜脱离可以出现线状或膜片状视网膜下膜,也可以在裂孔附近发生视网膜囊肿。
1.2诊断要点
诊断主要根据检眼镜下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裂孔的存在。
1.3治疗方案及原则
1.3.1视网膜脱离行复位手术。
1.3.2单纯的视网膜裂孔和脱离范围小者,可以行激光光凝封闭裂孔。
2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2.1临床表现
2.1.1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体积血时视力下降,或脱离区波及黄斑区时视力下降合并视物变形。
2.1.2检眼镜下可以看到伸入玻璃体腔内的膜状或条索状物,部分患者合并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呈帐篷形,其顶端有玻璃体腔的牵拉物。
2.2诊断要点
根据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检眼镜下看到帐篷样视网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前或玻璃体腔的纤维膜、血管膜或机化物,可做出诊断。
2.3治疗方案及原则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引起视方下降时,或脱离范围逐渐扩大,则应行手术治疗。根据眼底情况行扣带手术或玻璃体切除术。
3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不完全性川崎病的治疗方案基本与川崎病相同,治疗川崎病的优选治疗方案是免疫球蛋白联合和阿司匹林,两者联用可以快速退热和改善临床症状,同时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对于病情发生变化,且较为复杂时,建议基层医生尽快将患儿转诊至上级医院,不要麻痹大意,导致病情进展至无计可施才开始转诊,贻误治疗时机。
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效果不佳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非甾体类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的作用,阻断血栓素A2的生成,进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减少血小板的凝集;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起效慢,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不明显,因此推荐与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
亚洲人种用药具有特殊性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70-120 mg/(kg·日),连续服药2周后,减量至5~10 mg/(kg·日),直至病程的5~8周。考虑到亚洲人种对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明显,且耐受性较差,有学者提出,不完全性川崎病急性期的标准剂量是口服中等剂量阿司匹林40-60 mg/(kg·日),当患儿退热2—3天后降低剂量至2~6 mg/(kg·日),直至病程的5~8周,诊断发现无冠状动脉病变时即可停药,对于仍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则需要持续用药。
停药或减量指征当红细胞沉降率和冠状动脉正常化,则可以作为停药的指征。若患儿确诊时已经停止发热,也无全身性炎症的临床表现,只需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
免疫球蛋白是首要治疗药物
临床应用3种方案①400 mg/(kg·日),连用5天;②1g/(kg·日),连用2天;③单剂2g/(kg·日),10—12小时输入。迄今,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仍是唯一肯定的能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药物,且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剂量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呈负相关。
可能有帮助的临床用药经验Newburger等采用单次给药,免疫球蛋白剂量为2g/kg,治疗效果优于分次用药,能加快急性期症状的消失,且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几率更小。有报道显示,1g/kg与2g/kg免疫球蛋白对预防和控制急性期炎性反应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无明显差异,但疗效均优于400 mg/(kg·日),故目前临床上多使用1g/kg和2g/kg。最新研究发现,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并非越早越好,而恰当的时机为发病1周内,并且在10天内使用对治疗均有效果。病程>10天,只要患儿仍持续发热,或存在检查有全身炎性反应,仍可使用免疫球蛋白。
目前,已经有共识对首剂免疫球蛋白无效的患儿可再次使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但再次用药的最佳剂量仍待商榷。约3%~5%的无反应型患儿再次使用免疫球蛋白后仍持续发热,对此类患儿尚未有合适的治疗方案,目前常用的给药方案为第3种(通常为2g/kg)联合糖皮质激素。
激素治疗有争议
皮质激素具有高效抗炎的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血管性炎症。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普遍应用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不完全性川崎病。也有人认为由于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存在血小板异常升高,处于高凝状态,使用皮质激素会促进冠状动脉扩张、激活凝血功能进而引起血栓形成,提高了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因此不建议常规应用激素治疗。
推荐最佳剂量静滴甲泼尼龙20mg/(kg·日)用3天,热退后降至2 mg/(kg·日),14天后减量停药,也可直接口服泼尼松10 mg/(kg·日),发热消失后逐渐减量停药,用药3~5周。
治疗中的药物调整
在阿司匹林一免疫球蛋白标准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对血小板计数较高的患儿,可联合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他汀类或氯吡格雷,也可应用双嘧达莫、维生素E等。
对形成血栓的患儿,有条件的医院首先应进行溶栓治疗,可以考虑使用尿激酶或链激酶。
1一般结核化疗
1.1短程化疗短程化疗指缩短化疗的疗程,在6个月或9个月的疗程中,采用合理的标准(杀菌和灭菌)化疗方案,达到与传统的长程(1.0-1.5或2年)标准化疗方案(3HSP/15HP)相同的疗效。
1.1.1用于短程化疗的药物为达到短化的预期效果,必须同时应用几种杀菌药以杀死正在繁殖生长细菌并同时消灭代谢缓慢的菌群(B及C菌群),目前异烟肼(英文简写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链霉素(S),5种药物满足了这一要求。H、R和Z三药联合对快殖、慢殖、细胞内、细胞外、酸性、碱性环境中的结核菌都有强大的杀菌和灭菌作用,因此成为短化方案的三个主要药、首选药。
1.1.2短程化疗的实施6个月疗程是短化的标准疗程,大多数方案采用两阶段治疗,在强化期(前2个月)以H为主药加或不加S或E,继续期(后4个月)以HR为主,初治菌阳敏感病例痰菌阴转率98%以上,如方案中,缺少H,R,Z三者之一则疗效下降。在短化方案中以2HRZE/4HR和2SHRZ/4HR为最常用,疗效也得到了肯定。全程间歇疗法,均含HRZ每周2-3次,与全程每日用药疗效相似。
各类型肺结核可采用短化(粟粒型肺结核除外),各种肺外结核应用短化的复发率较高,仍采用长程化疗;初治病例均可用短化,复治病例只有部分病人适用短化;敏感病例适用短化,多耐药病例用短化不能成功;某些相关结核病如糖尿病结核,类固醇结核,脏器移植性结核,艾滋病结核等不选用短化,仍主张用长程化疗。
1.2初治与复治的化疗
1.2.1初治
1.2.1.1初治的定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肺结核为初治肺结核:①登记时尚未开始抗结核治疗的新发现或已知病人;②用始治方案规则用药未满疗程的病人;③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的病人。如病人治疗至第5个月末或第6个月末痰菌仍为阳性,则列为初治失败,改用复治化疗方案。
1.2.1.2初治的用药原则①一般选用三药,二药联用只限于病情较轻或作为继续阶段用药。②继续阶段如以间歇用药,则以每周2次或每周3次为宜。③治疗2个月末痰菌若不阴转,应延长强化治疗至3个月;3个月末痰菌仍不阴转,应做药敏试验,视药敏结果继续治疗或更改原方案。
1.2.2复治
1.2.2.1复治的定义有下列情况之一为复治:①初治失败的病人。②规则用药满疗程痰菌又复阳的病人。③不规律化疗超过一个月的病人。④慢性排菌患者。
1.2.2.2复治的用药原则复治时基本的原则与初治时是完全相同的,在开始治疗时应从剩余的敏感药物中,选择三种强力而不良反应不重叠的抗结核药开始治疗;经过顺利,痰菌阴转,再逐渐减少药物。复治治疗原则的确定,疗效的判定应以痰菌的消长作为重要指标,X线所见为辅。治疗前、治疗中痰菌检查,耐药性检查尤为重要。①中断性复治。既往经过合理的化学疗法、痰菌转阴,本次复发的病例以及规律用药不超过6个月或“过早停药”者,大部分对原用药物还敏感,可以使用原方案治疗。②慢性排菌病例。大多数对INH、RFP耐药,须进行耐药测定与菌型鉴定,再拟定方案。③对化疗无效的复治排菌病例,应积极探讨是否适用外科疗法。④两期疗法时,强化阶段要有2种或2种以上的敏感的杀菌药,辅以l-2种抑菌药,继续阶段可减少l-2种。
1.3化疗方案
1.3.1国家统一化疗方案
1.3.1.1新涂阳病例方案2H3R3Z3E3/4H3R3。
1.3.1.2新涂阴病例方案2HRZE/4HR。
1.3.1.3复治涂阳病例方案①2HRZES/6HRE。②2H3R3Z3E3(S3)/6H3R3E3。
2耐(多药)药肺结核的化疗
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并传播所致的原发耐药菌是目前结核病控制的难题,传播耐药菌者主要是复治失败病人和慢性排菌病人,前者至少对INH、RFP中之一耐药或两者均耐药,后者常是多耐药结核菌的排放者。
2.1有关定义
2.1.1耐药结核病(DR—TB)指耐一种或一种以上抗结核药物的结核病人。
2.1.2复治失败指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复治方案(2SHRZE/1HRZE/5HRE),在由一名卫生人员直接监视下化疗5个月后或在完成全程督导的8个月复治方案的,仍然排菌的结核病患者。
2.1.3慢性排菌病例采用全监下投服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复治方案后治疗失败的病例,至少已经接受了2个化疗疗程的治疗,部分病例超过2个疗程(完成或未完成)。
2.1.4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的痰中结核分支杆菌至少已对INH和RFP产生耐药者。
2.2治疗原则及疗程
2.2.1加强管理大部分多耐药病例,往往是用药不合理,这就需要在专科医院进行督导治疗,至少要住到痰菌转阴。
2.2.2制订合理化疗方案这就要详细询问病人使用过的药物和用药时间,以及每次化疗期间和化疗痰菌检查情况(可能的话做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每日用药二阶段化疗方法,强化期方案至少由3种敏感药组成,最好是4-5种药物。在这些药物中,可考虑采用一种注射的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和PZA(因后者患者很少对其产生耐药)。
2.2.3强化期疗程达3-4个月,当患者痰菌阴转后撤去1-2种疗效差、副作用大的药物,继续化疗18个月。
2.2.4个体化用药由于患者患病时间长,多数患者用药不规则及个体差异,因此在药物选择上要根据不同情况制订个体化疗方案,同时要注意给予营养及支持疗法。
2.3化疗方案目前耐药治疗方案:6RFT2 Mfx PZA EMB Am Pto (+x)/12Mfx PZA Pto (+x)。即利福喷丁(RFT)每周2次,每次0.45g或隔日一次,每次0.3g,莫西沙星(Mfx)每日一次,每次0.4g,吡嗪酰胺(PZA)每日1次,每次1.5g,乙胺丁醇(EMB)每日1次,每次0.75g,丁胺卡那霉素(Am)每日肌注1次,每次0.2g,或隔日1次,每次0.4g,丙硫异烟胺(Pto.1321)每日3次,每次0.2g。
夏秋季节高温闷热、多雨潮湿,是各种吸血昆虫活动的高峰期,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是典型的虫媒传染病;而链球菌又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对猪有极高的易感性,且在温暖季节很活跃,此时如果饲管不善,消毒不严,猪舍通风欠佳,环境闷热潮湿,使猪的抗病力下降,这些病原微生物就会趁虚而入,导致混合感染。
发病后,要立即隔离病猪,并对圈舍及周围环境彻底消毒;对健康猪群紧急注射猪链球菌苗;同时用“附环康+混感刹手”拌料饲喂进行预防。用量为每千克分别拌料500千克,连用5~7天。
1.治疗原则 在治疗上以“抗菌消炎、清热退烧、抑杀血虫、补血强体”为原则,根据不同症候和病情,对症施治。
2.治疗方案
方案一:主要用于以高热不退,先期皮肤发红、后期皮肤苍白,贫血消瘦,黄疸,下痢为主要症状的仔猪和部分保育猪的治疗。①上午分别肌注红弓嗜链肽+长效土霉素,连用3天;前者每千克体重0.1~0.2毫升,后者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②下午静注血虫急救针,每千克体重0.2~0.3毫克,轻症1次,重症隔1~2天再注1次。③对贫血消瘦的仔猪,同时肌注牲血素和复合维生素B作辅助治疗;前者每头仔猪每次100~200毫克,首日1 次,以后隔5天再注1次,注意深部注射,避免过量使用;后者每千克体重0.2毫升,每天1 次,连用2~3次。④食欲恢复后用“附环康+混感刹手”拌料饲喂5~7天,用量均为每千克拌料500千克。
【摘要】目的 分析冰盐水联合冰帽与冰毯的亚低温疗法对重症脑卒中和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为亚低温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方法 收集重症脑卒中和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患者84例,为脑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三种常见并且脑损伤致脑功能异常(GCS≤8分)的疾病,发病均在12 h以内。脑出血、脑梗死均为高血压性脑血管病变,排除合并心、肝、肾、血液及其他病变。颅脑外伤排除伴胸、腹、四肢等其他器官复合伤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2组均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脱水、降低颅内压以及胞二磷胆碱、脑复康、神经节苷脂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联合冰帽和冰毯的亚低温疗法,观察组采用冰盐水联合冰帽和冰毯的亚低温疗法。对患者入院时进行GCS评分和6个月时分别进行神经系统GCS评分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并对治疗1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采用KP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发病至开始亚低温治疗的时间及开始实施亚低温至目标低温的时间,观察组为(8±4) h和(3±1) h,对照组为(16±5) h和(6±2) h,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6个月时的GCS评分分别是(7.01±1.12)和(4.02±1.1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GOS评分将患者6个月时的神经系统评分分为良好、中残及不良,观察组GOS评分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观察组GOS评分明显次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评估生活质量(KPS评分),观察组的远期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脑卒中和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冰盐水联合冰帽和冰毯的亚低温疗法,较采用单纯冰帽与冰毯的亚低温疗法,具有更好的脑保护作用。
【关键词】重症;脑卒中;颅脑外伤;冰盐水;亚低温;预后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oderate hypothermia WANG Xue-yi, MA Cheng-jun,WANG Ying-ying,MA Zhe,QIN Yi-min.省略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oderate hypothermia with iced saline given intravenously with ice cap and ice sheet used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troke or craniocerebral trauma in order to clarify its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recovery of neurologic function for providing reliable clinical data.Methods A total of 84 patients suffered severe stroke (cerebral hemorrhage or cerebral infarction) 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ith GCS (Glascow Coma Scale)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的比较若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人口学资料
性别和年龄2010年5月—2011年8月间,共收治符合入组标准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其中男133例,女67例。年龄最大为10岁,最小1岁,平均年龄(2.90±1.66)岁;根据患儿实际接收的临床治疗方案分为西医组50例,中医组75例,中西医结合组75例。西医组男女比例为2.57∶1,中医组为1.59∶1,中西医结合组为2.13∶1;西医组患儿年龄最大6岁,最小1岁,中医组年龄最大9岁,最小1岁,中西医结合组年龄最大10岁,最小1岁,3组在年龄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见表1。患儿入组时病程和体温比较西医组患儿入组时最长病程为2d,最短3h;中医组患儿入组时最长病程为2d,最短4h;中西医结合组患儿入组时最长病程为2d,最短3h。3组入组时病程无显着性差异(P>0.05)。西医组入组时最高体温39.2℃,最低体温36.0℃;中医组入组时最高体温37.2℃,最低体温36.0℃;中西医结合组入组时最高体温38.9℃,最低体温35.9℃。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平均体温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2组均显着高于中医组(分别为P=0.002和P=0.000)。见表2。
2.2患儿皮疹分布情况
200例患儿皮疹分布以手(96%)、口腔(95%)、足(91%)为主,臀部(59%)次之,少数分布在肘、膝、大小腿等躯干四肢部(18%)。皮疹多为红色或暗红色斑丘疹,粟粒至绿豆大小不等,少数有厚壁疱疹,疱液清澈透明,不易溃破;口腔疱疹或溃疡,多分布于舌、两颊部、及咽后壁。
2.3治疗后皮疹消退时间比较
西医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最短51h,最长216h,平均(140.90±39.11)h,中医组皮疹消退时间最短为52h,最长192h,平均(118.53±30.95)h,中西医结合组皮疹消退时间最短51h,最长192h,平均(120.55±22.30)h。
2.4临床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的时间比较
患儿治疗后临床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如咳嗽、纳差、恶寒、精神倦怠等完全消失时间,3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以中西医结合组最短,中医组次之,西医组最长,提示中西医组对临床非特征性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最好。
2.5患儿治疗后热退时间比较
200例患儿中就诊时体温≥37.5℃有31例,其中西医组15例,中西医结合组16例,中医组0例,西医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最长36h,最短1h,平均(12.12±3.13)h。中西医结合组最长24h,最短1h,平均(10.47±6.50)h。2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
2.6并发症
西医组有2例患儿出现心肌损害,6例合并肺炎,6例合并呼吸道感染,4例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组有1例出现心肌损害,1例合并肺炎,2例合并支气管炎;中医组有3例合并呼吸道感染。2.7转归200例患儿无1例死亡,西医组有1例治疗2d后转成重症,中西医结合组有1例治疗3d后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确诊为重症,中医组无1例转成重症。所有患儿均治愈。2.8不良反应西医组有1例患儿出现了皮肤瘙痒,中医组有1例患儿出现了腹泻,经过对症处理,症状均消失,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