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量子通信论文

量子通信论文

量子通信论文范文第1篇

一、简介

量子通信又称量子隐形传送(Quantum Teleportation),量子通信是由量子态携带信息的通信方式,它利用光子等基本粒子的量子纠缠原理实现保密通信过程。量子通信是一种全新通信方式,它传输的不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是未来量子通信网络的核心要素。

量子隐形传送所传输的是量子信息,它是量子通信最基本的过程。人们基于这个过程提出了实现量子因特网的构想。量子因特网是用量子通道来联络许多量子处理器,它可以同时实现量子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相比于经典因特网,量子因特网具有安全保密特性,可实现多端的分布计算,有效地降低通信复杂度等一系列优点。

量子通信与成熟的通信技术相比,量子通信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具有保密性强、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等特点,是21世纪国际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

二、基本原理

量子通信是利用了光子等粒子的量子纠缠原理。量子信息学告诉人们,在微观世界里,不论两个粒子间距离多远,一个粒子的变化都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现象叫量子纠缠,这一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为“诡异的互动性”。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可成为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保密系统的基础。

量子态的隐形传输在没有任何载体的携带下,而只是把一对携带信息的纠缠光子分开来,将其一的光子发送到特定的位置,就能准确推测出另一个光子的状态,从而达到“超时空穿越”的通信方式和“隔空取物”的运输方式。

量子态隐形传输就是远距离传输,是在无比奇特的量子世界里,量子呈现的“纠缠”运动状态。该状态的光子如同有“心电感应”,能使需要传输的量子态“超时空穿越”,在一个地方神秘消失,不需要任何载体的携带,又在另一个地方瞬间出现。事实上,纠缠的两个粒子尽管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一个影响另一个,但它们无法传递任何信息。以密钥为例,当双方共享同一套密钥时,并没有发生信息的传递双方无法利用密钥做任何事情,直到加密的文本传来,密钥才有意义传送加密文本的速度仍然不可能超过光速。相对论没有失效。量子通信和传统通信的唯一区别在于,量子通信采用了一种新的密钥生成方式,而且密钥不可能被第三方获取。量子通信并不神奇。

在建立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基础上,科学家又叠加上了“后选择”算法,完成了一种新模型(P-CTCs)。“后选择”算法能够确保某一特定类型的量子信息态进行隐形传输,而将其他量子信息过滤掉。只有经“后选择”法认定传输前后能自相一致的量子信息态,才有资格得到这种“通行证”,进行隐形传输。这种情况下,时间旅行成立的先决条件就是一个自治、不产生矛盾的环境状态。它允许回到过去时空,但禁止一切可能在未来导致悖论产生的行为。

量子通信系统的基本部件包括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

按其所传输的信息是经典还是量子而分为两类:前者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后者则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

三、存在问题

有人指出量子密码可能并非想象中的牢不可破。在2008年,就有瑞典林雪平大学学者拉森和挪威科技大学学者马卡罗夫分别指出量子通信体系的漏洞。虽然这些并不是量子密码原理的不完满,而是系统的不适应,却也让人们对未来的量子通信体系留有一些不确定。

而量子力学本身留给人们的不确定性更多。量子纠缠中超越光速的超距作用因违背光速不变原理而难以置信,而量子纠缠的发生机理至今(2012年)仍是未解之谜,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之间的不相容问题列为当代科学所面临的四大难题之首。

四、应用状况

量子通信不仅在军事、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会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自1993年美国研究人员提出量子通信理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都对此项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瑞士、法国等欧美国家也成立公司进行量子通信的商业研发。

欧盟在1999年集中国际力量致力于量子通信的研究,研究项目多达12个。

日本邮政省把量子通信作为21世纪的战略项目。

2009年,量子政务网、量子通信网相继在中国建成。这两个可投入实际使用的量子通信网络,标志着原本停留在纸面和实验室的量子保密通信,已经开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201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计划在2015年左右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中国于2011年10月在青海湖首次成功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

量子通信技术将给军事通信特别是潜艇通信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GJB72A-2002 量子通信技术.

量子通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光纤通信;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167-03

当代信息高速公路的骨干网络是由光纤通信网络构成的,若没有光纤的发明及相关有源和无源光纤器件的发明和发展,当今的高速信息网络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当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微电子学、光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及通信工程等多门学科的快速发展及它们之间的交叉融合。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信息技术领域的电子信息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师或通信工程师,除了需要掌握本专业的课程知识以外,也应该熟悉现代信息技g的其他相关主要知识,比如光纤通信网络及其相关器件等。本文从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内容、应用及发展等方面说明其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研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的光纤通信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

一、光纤通信技术简介

1960年,美国人梅曼(Maiman)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给光通信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普通光相比,激光具有波谱宽度窄,方向性极好,亮度极高,以及频率和相位较一致的良好特性。激光是一种高度相干光,它的特性和无线电波相似,是一种理想的光载波。继红宝石激光器之后,氦―氖(He-Ne)激光器、二氧化碳(CO2)激光器先后出现,并投入实际应用。激光器的发明和应用,使沉睡了80年的光通信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C.K.Kao)和霍克哈姆(C.A.Hockham)发表了关于传输介质新概念的论文,指出了利用光纤(Optical Fiber)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途径,奠定了现代光通信――光纤通信的基础[2]。在以后的10年中,波长为1.55μm的光纤损耗:1979年是0.20 dB/km,1984年是0.157 dB/km,1986年是0.154 dB/km,接近了光纤最低损耗的理论极限。1970年,作为光纤通信用的光源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77年,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半导体激光器寿命达到10万小时(约11.4年),外推寿命达到100万小时,完全满足实用化的要求。由于光纤和半导体激光器的技术进步,使1970年成为光纤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之年。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光纤通信网络的逐步商用化带动了相关信息产业链的蓬勃发展[3]。

由于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作为载波的光波频率比电波频率高得多,而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纤又比同轴电缆或波导管的损耗低得多[4],因此相对于电缆通信或微波通信,光纤通信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综上所述,可见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信息产业技术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光纤通信技术这门课程不仅是光学工程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5],也应该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来开设。

二、光纤通信课程教学研究

(一)光纤通信课程的理论教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光纤通信课程的理论知识可以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和内容,它们分别是:第一部分,光纤技术的基础;第二部分,光纤通信器件技术基础;第三部分,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第四部分,光纤与光纤通信系统测量。这四个部分的关系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理论学时总共32学时。

第一部分,光纤技术的基础。可以先讲解光纤通信技术的一些概念性和历史性的知识,比如:电信技术的发展,光通信的必要性及技术基础,光纤通信技术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此处,可详细介绍人类对光通信探索的历史及现代光纤通信技术从学术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发展里程,并附带介绍微波通信的发展里程,然后通过比较使用光波进行通信和使用微波进行通信的优缺点及使用光纤材料和使用同轴电缆进行通信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的巨大优势。然后可以简单介绍光纤传输的基础理论――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现象,重点介绍麦克斯韦方程。最后介绍光纤的模式理论、光纤的结构和类型、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制造技术与光缆等知识。其中,光纤传输特性包括光纤的损耗特性和色散特性,这是该部分的重点知识。总之,笔者认为,第一部分内容的讲解方法和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不宜讲得深奥,而应该结合动画或者视频讲解光纤的传光原理,使学生易于接受,才能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从而继续学习往后部分的相对枯燥的知识。该部分学时安排为6H。

第二部分,光纤通信器件技术基础。这部分讲述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有源和无源光通信器件,这些器件是构成一个完成的光纤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部件,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理解后面学习的光纤通信网络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基本光纤器件、光学滤波器、光纤放大器和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基本光纤器件包括分波/合波器、光纤活动连接器、光隔离器、环形器和衰减器等;光学滤波器的内容包括Fabry-Perot滤波器、介质膜滤波器、HiBi光纤Sagnac滤波器、Mach-Zender型滤波器、光纤光栅等;光纤放大器的内容包括: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光纤Raman放大器等。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内容包括:普通的半导体激光器(LD)和发光二极管(LED)、FP型双异质结构激光器、动态单纵模激光器、半导体光放大器(OSA)、PN结光电二极管、PIN光电二极管、APD雪崩光电二极管等。对于每一个光纤器件,讲解内容包括这些光纤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具体参数、应用场合等,应结合动画或者视频讲解,甚至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课题上带上一些体积很小的光纤器件实物给学生讲解,比如光纤活动连接器、LD、LED、光纤光栅、PIN光电二极管价格便宜、体积小的光纤器件。该部分学时安排为10H。

第三部分,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这部分是本门课程的核心和精华部分,包括光纤传输系统、光纤通信网、全光网技术及其发展三大部分。其中,光纤传输系统的内容包含:光纤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光发送机组件、光接收机组件、光放大噪声及其级联、色散调节技术、光纤传输系统设计、光纤传输系统性能评估。光通信网络的内容包含:通信网的拓扑结构和分类、准同步数字系统(PDH)、同步数字系统(SDH)、异步传输模式(ATM)、互联网协议、光纤通信网的管理/保护/恢复。全光网技术及其发展的内容包含:通信网络的发展过程、全光网络中的传输技术(WDM、OTDM、OCDMA和分组交换技术)、无源光网络(G-PON、E-PON、WDM-PON)、光传送网(G.709OTN)、自动交换光网络、全光网的网络管理、全光网的安全问题。对于每一种光纤网络技术,讲解内容包括这些光纤网络结构、功能、应用场合等,应尽量使用PPT的图片、动画进行讲解,PPT上要尽量避免文字上描述。该部分学时安排为12H。

第四部分,光纤与光纤通信系统测量。该部分主要介绍光纤通信工程实施、检测中一些常用的设备和仪器,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中都要使用到这些设备,是培养光纤通信工程师的基础技能知识部分。该部分的内容包括:光功率计的使用、光纤几何参数的测量、光纤衰减测量、光纤色散测量、光纤偏正特性测量、光纤的机械特性和强度测量、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使用;光接收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测量、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率和功率代价的测量、眼图及其测量、光谱分析仪、光纤通信系统的在线监测技术。其中,重点讲解光功率计、OTDR、眼图示波器、光谱分析仪等仪器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该部分学时安排为4H。

(二)光纤通信课程的实验教学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而言,毕竟培养的学生不属于光学工程或光电子技术领域的人才,而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身都有很多属于自己专业的实验课程及课程设计,因此,笔者认为光纤通信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应根据该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将来他们最可能需要的工程能力而设置。因而,笔者建议光纤通信课程的总学时设置为48学时,理论教学学时为32学时,7个实验的教学学时为16学r。

根据笔者10年来给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讲授这门课的经验,认为具体的实验课程设置如下。

1.插入法测光纤的平均损耗系数。采用插入法测量待测光纤在1310nm和1550nm处的平均损耗系数。掌握插入法测量光纤损耗系数的原理,熟悉光纤多用表的使用方法。学时设置为2个课时。

2.光时域反射计(OTDR)测光纤链路特性。用光时域反射计测量光纤链路的平均损耗、接头损耗、光纤长度和故障点位置。了解光时域反射计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学习用光时域反射计测量光纤平均损耗、接头损耗、光纤长度和故障点位置。学时设置为2个课时。

3.光波分复用(WDM)系统实验及其误码率测量构建1310nm/1550nm光纤波分复用系统并测试其误码率,了解光波分复用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熟悉误码、误码率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学时设置为2个课时。

4.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信号眼图测试。构建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并且用数字示波器观测系统的信号眼图,并从眼图中确定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了解眼图产生的基础,根据眼图测量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原理;学习通过数字示波器调试、观测眼图;掌握判别眼图质量的指标;熟练使用数字示波器和误码仪。学时设置为3个课时。

5.光纤切割与焊接技术演示实验。利用全自动熔接机向学生演示光纤熔接的全过程,了解光纤的结构和光纤电弧放电焊接原理;了解全自动焊接光纤的过程和使用方法。学时设置为2个课时。

6.光纤光栅光谱特性测试系统的设计实验。测量光环行器的插入损耗、隔离度、方向性、回波损耗参数;利用PC光谱仪、光环行器和光纤光栅设计光纤光栅光谱特性的测试系统;了解光环行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了解光环行器性能参数的测试原理;了解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学习PC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学时设置为3个课时。

7.光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测量光耦合器的插入损耗、分光比和附加损耗等参数;利用光耦合器或者光环行器和光纤光栅设计光带通滤波器。了解2X2光耦合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光耦合器各项参数的测试方法。学时设置为2个课时。

通过以上实验课程,能够使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学生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器件、基本测量系统等有一个比较感观的认识,而且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它们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性,为将来在具体的工程设计及进一步深造中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光纤通信技术在国家的信息产业、国防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信息技术与光学信息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对于当今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需要掌握本专业牢固的知识和技能以外,了解和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技术发展趋势也是必不可缺的。本文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点和光纤通信课程内容的分析,讨论了该门课程与该专业的内在联系,分析其重要性,并根据笔者10年来在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讲授该门课程的经验,提出了本门课程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的理论及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高D.激光技术应用现状与分析[J].物理通报,2007,(11):50-52.

[2]龙泉.光通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电信网技术[J].2008,(2):30-32.

[3]曲鹏.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展望[J].硅谷,2014,7(24):2-2.

量子通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任;电子商务;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组织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12-0139-06

〔Abstract〕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trust research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t home and abroad,but foreign research is more abundant,and it is worth learning from.This paper targeted eight kinds of SSCI source journals with high impact factors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First of all,the papers concerning trust research published in these eight journals in the years from 2006 to 2015 were selected.After careful screening,300 papers were obtained as the analysis objects.Then,the keywords with the frequency being 10 or above are shown in a table.More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in terms of word frequ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rust research environments,types,research methods and variables,so as to reveal the megatrends of trust research.Finally,according to the 300 papers and more papers regarding trust research published in other journals,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was employed combined with word frequency statistics to further reveal the foreign research progress of trust from the aspects of e-commerce trust,virtual community trust and organizational trust.

〔Key words〕trust;e-commerce;virtual communities;knowledge sharing;organizations

关于信任研究,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对“囚徒困境”实验中人际信任的研究较早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1]。20世纪70年代开始,信任研究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广泛开展。Mayer等认为,信任是指某一方基于对另一方会实施对自身具有重要作用的特定行为的期望而情愿受到另一方行为的影响,且不考虑是否有能力对另一方进行监测和控制[2],这个说法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任研究开始受到国外LIS(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LIS)领域关注。21世纪以来,我国LIS领域也逐渐认识到信任研究的重要性,因而出现了大量与信任研究相关的成果。但总体来说,国外LIS领域的信任研究成果更为丰富,且呈现出一定规律。因此,本文对国外LIS领域近十年的信任研究规律进行探索,以期为我国LIS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并籍此丰富国内的信任研究。

通过分析某学科已可识别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发现并评估学者们研究某问题时的关注点。针对国外近十年LIS领域的信任研究,本文以文献调研和跟踪分析为基础,选取国外LIS领域影响因子较高的8种SSCI源刊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对检出论文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可得出研究内容的集中与分散情况,而高频关键词则能反映国外LIS领域信任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此基础上,查阅更多信任研究期刊论文,通过关键词展示、分析,发现潜在规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特定论文进一步挖掘,以揭示信任研究进展。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1.1 研究方法

1.1.1 关键词词频统计

文献计量学是人们对文献的定量化研究,通过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揭示计量对象的特征和内在规律,进而探索领域发展方向,是LIS领域具有方法论价值的研究方法。其主要计量对象是文献数、作者数和词汇数[3]。本文计量的对象是检出文献的关键词,通过统计关键词词频,揭示LIS领域信任研究的特征以及研究热点和趋势。

1.1.2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源于传播学领域,是对文献内容进行系统性、客观性、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该方法用于揭示文献所包含的潜在内容,进而展现研究对象的本质性事实与趋势[4]。内容分析法具备灵活性、系统性和严谨性,是预测某一领域研究进展的有效方法[5]。

1.2 数据收集

选取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源刊为数据来源,结合汤森路透2015年6月的图书馆学信息科学SSCI源刊影响因子排行,确定8种期刊为跟踪对象。这8种期刊具有综合性强、影响因子高等特点,刊载的论文能反映国外LIS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检索时间设定为2006-2015年,为保证论文数据的相关性和准确性,通过分析标题、关键词、摘要等信息对研究内容进行初步判断,若初步判断不能确定论文研究内容与“信任”相关,则对论文内容进一步阅读与识别。经过筛选,最终确定300篇论文为考察对象。期刊及论文分布情况见表1。

2 信任研究论文的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

2.1 关键词展示

关键词反映了论文的研究主题,对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可揭示特定领域的研究重点、热点和前沿。对300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将表达意思相同的关键词合并。统计关键词总数量时,重复出现的关键词只统计1次。样本论文中共出现关键词1 363个(包含KeyWords Plus),其中出现次数1~9次的关键词个数分别为969、161、80、27、27、12、10、8、12个。出现频次高于10次的关键词见表2,这些关键词直观地展现了国外LIS领域信任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2.2 关键词分析

2.2.1 信任研究环境虚拟化

科学研究离不开研究环境,表2中,关键词因特网(Internet)出现135次,表明目前国外LIS领域信任研究大多以互联网为大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事物,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ies)、网站(Website)、网络(Networks)、在线社区(Online Communities)、网上银行(Online Banking)等表征环境的关键词出现频次高,且具有虚拟化特点。在虚拟环境下,人们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发生深刻变革,更加需要信任的调节。因此,虚拟化是国外LIS领域信任研究的突出环境特点。

2.2.2 信任研究类型集中化

按照信任研究类型划分,可分为人与人、人与组织和组织间的信任[6]。表2中,关键词用户接受(User Acceptance)、消费者信任(Consumer Trust)、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顾客(Customer)、顾客忠诚(Customer Loyalty)集中反映了信任研究主体,结合关键词电子商务(E-commerce)、网站(Website)、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ies)、网上银行(Online Banking)可得出,信任研究的主体大多是消费者、顾客、银行或网站用户。这反映了人与组织的信任是主要研究类型。但高频关键词组织(Organizations)和公司(Firm)的出现也表明组织间的信任也受到学者的关注。但就国外LIS领域信任研究类型的大趋势而言,多数学者将重点放在人与组织的信任方面。

2.2.3 信任研究方法实证化

信任属于潜在变量,不能对其进行直观地测度[7],国外LIS领域多采用实证方法开展信任研究。表2中,关键词模型(Model)、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承诺(Commitment)、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反映了通过定义变量、设计量表、数据搜集、模型构建、结果分析的实证方法在信任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社会资本理论、理理论、承诺信任理论、技术接受理论等是常用的理论基础。

2.2.4 信任研究变量多元化

变量是实证研究的核心概念,在国外LIS领域,信任被学者作为自变量或因变量来开展相关研究。表2中,关键词信任(Trust)、满意(Satisfaction)、接受(Acceptance)、忠诚(Loyalty)、承诺(Commitment)、可用性(Usability)、质量(Quality)、信誉(Credibility)、服务质量(Service Quality)、口碑(Word-of-mouth)等出现频次高,是学者最常涉及的研究变量。除表2中展示的以外,关键词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安全(Security)、风险(Risk)、关系质量(Relationship Quality)均出现5次以上。这些变量被用于信任研究,且与信任相互影响。例如,可用性、质量、信誉等影响用户信任的产生,而信任、满意、承诺等影响用户忠诚。总之,随着信任研究的深入化、精细化,其研究变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3 国外信任研究进展

电子商务、虚拟社区、在线社区和网上银行等是传统商业、信息、金融服务机构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化,其共同的特点是高度依赖信息和信息化设施[8],因而受到国外LIS领域学者关注。虚拟环境下的商品交易、客户交流与共享、资金运转等活动需要及时、准确和有效的信息支持,信任的形成和调节对此类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据关键词词频统计,电子商务(95次)、虚拟社区(25次)和组织(21次)是信任研究关注最多的对象。

3.1 电子商务信任研究

3.1.1 电子商务信任形成研究

电子商务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后产生的商务模式[9]。对检出论文内容分析发现,国外LIS领域学者重视电子商务活动中信任的形成研究。学术界最先关注的是人际信任,Rotter(1967)通过编制人际信任量表,最早进行了人与人信任的形成研究[10],而人与信息系统的信任研究出现较晚。在国外LIS领域,Bhattacherjee(2002)最先关注电子商务活动中影响用户信任形成的因素,并进行信任量表的编制与测试,此后不断有学者就该问题开展研究。从检出论文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以展示电子商务信任形成研究进展,见表3。

从表3可发现国外LIS领域电子商务信任形成研究的两点规律:(1)影响电子商务信任形成的因素从客观向主观转变,学者们更多地从用户认知的角度探索信任的形成,这也印证了信息系统用户行为研究从系统导向向认知导向转变的发展趋势。(2)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任从单一的B2C在线信任向多种信任形式转变,这表明信任的形成研究逐步走向精细化,更过信任形式受到国外LIS领域关注。

3.1.2 电子商务信任影响研究

信任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调节作用受到普遍认可,一部分学者在电子商务信任形成的基础上,开展了信任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研究。通过对检出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将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进行展示,见表4。

从表4可发现信任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研究的两个规律:(1)信任对电子商务的影响研究逐步深入,信任不再作为惟一影响因素,学者们开始关注信任和其它因素的共同影响,即单一的信任研究向信任与多变量融合研究方向发展。(2)学者们从多视角开展信任研究,并与电子商务的环境变化密切联系,如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移动信任受到关注。电子商务的社会化、普及化,使得国家层面的社会信任受到关注。

另外,基于社会化媒体而衍生出的社会化电子商务的影响逐步加深,信任对社会化电子商务的作用引起了学者的注意。Zhang等研究了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消费者的正面和负面评论对购买行为的调节作用,发现消费者的认知信任影响对零售商的情感信任,当消费者发现不一致评论时,情感信任更能影响消费意愿[25]。Hajli结合Web2.0技术的应用,发现消费者与社会化电子商务系统的有效互动、消费者主动生成内容等活动可增加信任,进而增强购买意愿[26]。社会化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的评论、互动、主动生成内容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消费者的信任形成,进而影响购买意愿和行为。随着社会化电子商务的普及,信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是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3.2 虚拟社区信任研究

3.2.1 信任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

虚拟社区依托互联网构建,社区中的人具有相似的认知程度,彼此之间分享一定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并像朋友一样互相关怀[27]。Chiu提出形成虚拟社区的最大挑战是知识的供应,即成员间互相共享知识的意愿[28]。虚拟社区成员间知识共享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成为热点命题,多数学者将信任作为潜变量,探索其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通过对检出论文的内容分析,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如表5。

从表5中可发现两个值得关注的规律:(1)信任虽是影响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但却不是惟一影响因素。近年来,学者们结合用户情感、期望、自我效能等多种因素展开研究。同时,不可否认信任对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活动存在着决定性影响。(2)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意愿是最先被学者们关注的,但随着该研究的逐步成熟,学者们加深了研究力度,对知识共享的其它方面进行探索,如信任对知识共享质量和知识共享持续行为的影响等。

3.2.2 虚拟社区信任的其它影响研究

除知识共享外,一些学者关注信任对虚拟社区成功、竞争、知识采纳等方面的影响。Lin结合DeLone和McLean[35]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发现信息和系统质量影响社区成员满意度,信任影响归属感,满意度和归属感决定了虚拟社区是否成功[36]。Franco等发现,人们对虚拟社区的满意度、信任、熟悉程度和成员的个人创新精神可减少虚拟社区中的竞争,促进社会融合[37]。Liao等对影响虚拟社区中潜水者和者采纳知识的因素进行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和共同语言对者影响较大,而网络联系、共同愿景、互惠和感知有用性对潜水者影响更大[38]。可以看出,关于虚拟社区的信任研究范畴正逐步扩大,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信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仍是大多数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3.3 组织信任研究

3.3.1 组织内知识转移

目前,许多组织使用信息系统来保存、传递、共享组织知识。而一个组织的信息系统中知识的有效转移,是该组织目标实现的基础。外部客户顾问常被用来推动组织内部信息系统中的知识向员工的转移[39]。由于知识转移的持续时间长,外部客户顾问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将对知识转移产生关键影响[40],Levin和Cross发现互相信任可使两者之间产生积极关系,从而有助于知识转移的进行[41]。Sankowska提出信任是心理契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促使组织外部客户顾问和员工间产生非正式规范的个人行为,进而积极促进知识转移和组织目标的实现[42]。Ko通过构建由知识转移、互相信任和组织目标构成的研究模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证实了互相信任对知识转移的积极影响[43]。

总体来说,信任可对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产生积极影响。但不难发现,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对组织进行调查研究相对困难,学者们调查的样本量通常较少,这就造成研究结果普适性差的问题。其次,学者们在探索信任对组织内部知识转移影响过程中,常把信任作为惟一变量,未考虑其他变量的影响,如组织的类型、所属行业等,这也导致了研究的局限性。

3.3.2 组织间知识共享与交流

信任可调节组织间的知识共享、知识交流等活动。在知识共享方面,Chen等以网络知识经济时代为研究背景,发现信任有助于组织间形成共同目标和紧密合作关系,从而促进知识共享[44]。Pinjani和Palvia认为信任是一方对另一方行为的积极和自信的期望,对虚拟团队间的网上交流至关重要,可增强团队间的联系,进而促进知识共享的进行[45]。在知识交流方面,Kim等结合社会资本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组织间的协同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组织间的信任和知识互补性正向影响组织间的知识交流行为[46]。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信任对组织间知识的共享与交流的影响是间接的,其最直接的作用是促进组织间形成密切的关联。此外,目前组织间的信任研究考虑较多的是技术、经济背景,而忽略了人文因素,如社会、文化背景对信任的影响。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8种SSCI源刊为考察对象,对近十年国外LIS领域的信任研究进行梳理,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阐明了信任研究的大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挖掘信任研究热点,结合电子商务、虚拟社区和组织信任进一步揭示研究进展。

结合本文的分析,对未来研究思路和方向的展望包括3个方面。第一,信任是抽象的,难以测度的潜变量,在电子商务、虚拟社区等常见的信息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发针对特定信息系统的信任量表值得关注。通过量表的开发与构建,方便融合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构建信任研究模型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以微博、微信、推特为代表的新型信息系统具有用户更多、更快捷、更简洁等特点,但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虚假信息、欺骗行为等不确定的风险。因此,基于社会化媒体的信任研究是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第三,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信息与知识的交流、共享和使用不受时空限制,用户与移动信息系统间的信任也将呈现新的特点,是重要的研究命题。

参考文献

[1]Deutsch M.Trust and suspicion[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8:265-279.

[2]Mayer R C,Davis J H,Schoorman F D.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3):709-734.

[3]Narin F.Bibliometrics[C]∥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77.

[4]Scott W A.Reliability of content analysis:The case of nominal scale coding[J].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55,19(3):321-325.

[5]Marsh E E,White M D.Content analysis:A flexible methodology[J].Library trends,2006,55(1):22-45.

[6]Beldad A,De Jong M,Steehouder M.How shall I trust the faceless and the intangible?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antecedents of online trust[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0,26(5):857-869.

[7]Newcomb M D.Social support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A developmental and interaction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0,9(1):54-68.

[8]Delone W H,Mclean E R.Measuring e-commerce success:Applying the DeLone & McLean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4,9(1):31-47.

[9]Laudon K C,Traver C G.E-commerce[M].Pearson/Addison Wesley,2007.

[10]Rotter J B.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1[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67,35(4):651-665.

[11]Yoon H S,Occea L G.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ust in consumer-to-consumer electronic commerce with gender and a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5,35(3):352-363.

[12]Hong I B.Understanding the consumers online merchant selection process:The roles of product involvement,perceived risk,and trust expec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5,35(3):322-336.

[13]Lowry P B,Twyman N W,Pickard M,et al.Proposing the Affect-Trust Infusion Model(ATIM)to explain and predict the influence of high and low affect infusion on Web vendor trust[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4,51(5):579-594.

[14]Shin J I,Chung K H,Oh J S,et al.The effect of site quality on repurchase intention in Internet shopping through mediating variables:The cas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outh Kore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3,33(3):453-463.

[15]Hwang Y,Lee K C.Investigat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uncertainty avoidance cultural values on multidimensional online trust[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2,49(3):171-176.

[16]Song J.Do web sites change customers beliefs?A study of prior-posterior beliefs in e-commerce[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9,46(2):125-137.

[17]Hsin Chang H,Wen Chen S.The impact of online store environment cues on purchase intention:Trust and perceived risk as a mediator[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08,32(6):818-841.

[18]Che T,Peng Z,Kai H L,et al.Antecedents of consumers intention to revisit an online group-buying website:A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5,52(5):588-598.

[19]Qu W G,Pinsonneault A,Tomiuk D,et al.The impacts of social trust on open and closed B2B e-commerce:A Europe-based study[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5,52(2):151-159.

[20]Hong I B,Cha H S.The mediating role of consumer trust in an online merchant in predicting purchase inten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3,33(6):927-939.

[21]Lu Y,Yang S,Chau P Y K,et al.Dynamics between the trust transfer process and intention to use mobile payment services:A cross-environment perspective[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1,48(8):393-403.

[22]Hong I B,Cho H.The impact of consumer trust on attitudinal loyalty and purchase intentions in B2C e-marketplaces:Intermediary trust vs.seller trus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1,31(5):469-479.

[23]Zimmer J C,Arsal R E,Al-Marzouq M,et al.Investigating online information disclosure:Effects of information relevance,trust and risk[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0,47(2):115-123.

[24]Palvia P.The role of trust in e-commerce relational exchange:A unified model[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9,46(4):213-220.

[25]Zhang K Z K,Cheung C M K,Lee M K O.Examin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consistent reviews and its gender differences on consumers online shopping deci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4,34(2):89-98.

[26]Hajli N.Social commerce constructs and consumers intention to bu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5,35(2):183-191.

[27]Rheingold H.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M].MIT press,1993.

[28]Chiu C M,Hsu M H,Wang E T G.Understand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An integr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ognitive theorie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6,42(3):1872-1888.

[29]Hashim K F,Tan F B.The mediating role of trust and commitment on members continuous knowledge sharing intention:A commitment-trust theory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5,35(2):145-151.

[30]Liu C C,Lin C C,Deng K Y,et al.Online knowledge sharing experience with Creative Commons[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14,38(5):680-696.

[31]Zhao L,Lu Y,Wang B,et al.Cultivating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motivating user participation in virtual communities: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2,32(6):574-588.

[32]Chang H H,Chuang S S.Social capital and individual motivations on knowledge sharing:Participant involvement as a moderator[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1,48(1):9-18.

[33]Chen C J,Hung S W.To give or to receive?Factors influencing members knowledge sharing and community promotion in profess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0,47(4):226-236.

[34]Zhang Y,Fang Y,Wei K K,et al.Exploring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in promoting the intention to continue sharing knowledge in virtual commun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0,30(5):425-436.

[35]Delone W H,McLean E R.The DeLone and McLean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a ten-year updat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3,19(4):9-30.

[36]Lin H F.Determinants of successful virtual communities:Contributions from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factors[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8,45(8):522-527.

[37]Sánchez-Franco M J,Buitrago-Esquinas E M,Yiguez-Ovando R.What drives social integration in the domain of social network sites?Examining the influences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table and dynamic individual differences[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15,39(1):5-25.

[38]Liao S,Chou E.Intention to adopt knowledge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posters vs lurkers[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12,36(3):442-461.

[39]Maditinos D,Chatzoudes D,Tsairidis C.Factors affecting ERP system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J].Journa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1,25(1):60-78.

[40]Teo T S H,Bhattacherjee A.Knowledge transfer and utilization in IT outsourcing partnerships:A preliminary model of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4,51(2):177-186.

[41]Levin D Z,Cross 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you can trust:The mediating role of trust in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J].Management science,2004,50(11):1477-1490.

[42]Sankowska A.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rust,knowledge transfer,knowledge creation,and firm's innovativeness[J].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2013,20(1):85-100.

[43]Ko D G.The mediating role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the effects of client-consultant mutual trust on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implementation projects[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4,51(5):541-550.

[44]Chen Y H,Lin T P,Yen D C.How to facilitate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The impact of trust[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4,51(5):568-578.

量子通信论文范文第4篇

综上所述,造成电子邮箱里出现大量垃圾邮件的行为,明显地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即合法控制个人数据、信息材料的权利。而“赋予论文资料站用户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控制权已经成为了民事权利在论文资料站空间中的延伸与发展,成为了目前民事立法的重要任务。”(((比如:欧盟1995年颁布的《个人数据处理和活动中个体权利的保护指令》,1996年颁布的《电子通讯资料保护指令》,1999年颁布的《Internet上各人数据保护的一般原则》和德国1997年颁布的《信息通信服务法》第二章的《对电信服务中使用个人数据进行保护法》等。(二) 违反合同义务,侵犯论文资料站服务提供商合法权益的法律问题欲寄发大量电子广告邮件,论文资料站广告商势必要与论文资料站服务提供商(ISP)签订服务合约,使用论文资料站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器,完成寄发邮件的行为。但这种大量寄发垃圾邮件的行为,一方面会造成服务器负担过重,由于论文资料站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网宽,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很有可能会因为网络广告商占有大量的网络传输频宽,而造成其他用户服务的中断,或使其他用户收发电子邮件的服务器主机无法顺利运作,甚至还会给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从而势必从根本上减少用户对该服务器的使用次数,进一步损害服务器所有人——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的使用、收益权能,并且这种行为显然是故意而为的。另一方面这种行为也违反了合同的约定。(通常服务合约中会规定禁止会员利用服务器发送垃圾邮件的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的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很显然论文资料站广告商的行为违反了合同义务,侵犯了论文资料站服务提供商的合法权益。三、解决电子垃圾邮件引发的侵害隐私权法律问题针对电子垃圾邮件引发的侵害隐私权的法律问题,仔细分析其形成原因,正如上面所述,一方面是源于论文资料站的固有特性和巨大的利益驱动,另外广大用户缺乏保护隐私权的意识及相关技术保护措施的滞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针对此问题,各国在加强论文资料站法律方面已经取得了共识的前提下,又纷纷采取了相关的法律措施,以保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一) 美国采取的行业自律模式与传统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相比,对于论文资料站空间个人隐私权益的保护,美国更倾向于行业自律。如:FTC就该问题提出了四项“公平信息准则”,要求网站搜集个人信息时要发出通知,允许用户选择信息并自由使用信息;允许用户查看有关自己的信息,并检索其真实性;要求网站采取安全措施保护未经授权的信息。此外,FTC在1999年7月13日的报告中甚至认为“我们相信有效的业界自律机制,是论文资料站上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最好解决方案。”然而随着网上个人资料大量被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美国政府也被迫采取了立法和判例两种形式,来加强对网络空间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其一是最早关于网上隐私权保护的《儿童网上隐私权保护法》,此外还有1996年低通过的《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和1999年5月通过的《个人隐私权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在判例上,则是在1993年加利福尼亚州Bourke V Nissan Motor公司一案中,美国确立了Email中隐私权保护的一般原则:“事先知道公司政策(知道Email可被别人查阅)即可视为对隐私权无合理期望,且所有者、经营者对本网站的访问不构成截获。”((((二) 欧盟采取的立法规则模式与美国相比,欧盟采取了立法规制的方式,来保护论文资料站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如上文曾提到的欧盟1995年颁布的《个人数据处理和活动中个体权利的保护指令》,1996年颁布的《电子通讯资料保护指令》,还有1999年颁布的《Internet上各人数据保护的一般原则》、《关于Internet上软件、硬件进行的不可见的和自动化的个人数据处理的建议》、《信息公路上个人数据收集处理过程中个人权利保护指南》等相关法规。它们一起构成了欧盟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体系。较美国的行业自律模式相比,欧盟的做法显得对个人论文资料站空间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更加有力。此外,我国的台湾省也于1995年正式的颁布了《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也对个人论文资料站空间隐私权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法律保护。四、我国为解决电子垃圾邮件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在我国无论是最高法《 宪法》,还是民事基本法的《民法通则》,都十分明确地规定了对公民隐私权和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与国外相比,由于电子垃圾邮件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在中国刚刚出现不久,所以在解决电子垃圾邮件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方面的措施,仍显得缺乏力度。随着该问题的日益严重,笔者认为,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立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的产生。(一) 在充分考虑基本国情的前提下,借鉴外国经验,制订我国解决论文资料站空间的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由于电子垃圾邮件所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的核心集中于论文资料站空间的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所以我国首先应从法律上明确将隐私权做为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再进一步加快制订我国的《隐私权法》,从而对传统与论文资料站环境中的个人隐私权都加强法律保护。这同时又涉及到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面对论文资料站,原有的民法应该如何加以调整,才能既适用于传统又适用于论文资料站环境?(因本文重点不在此,故不在详谈)在目前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仿照对论文资料站著作权的保护模式(先由最高院颁布《关于审理涉及论文资料站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待条件、时机成熟时,再在《著作权法》作出修订完善),先由国务院相关部门或最高法院拟定相关条例、决定或司法解释。但同时应充分坚持“任何对互联网的规则都不应阻碍其发展”这一基本原则。(二) 在具体做法上,要求论文资料站服务提供商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既保护自身利益,更要加强对论文资料站用户合法利益的保护1、 论文资料站服务提供商对论文资料站用户提供的技术保护由于论文资料站服务提供商(ISP)在用户申请注册电子邮箱时,向用户提供自由选择是否考虑广告电子邮件的服务功能,即由用户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是否接受此类服务。这一方面,可以减少论文资料站服务提供商(ISP)所面临的共同侵权风险,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论文资料站的自由性和论文资料站空间适用法律的私法性。2、 论文资料站服务提供商对自身的保护为了将合法权益被损害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论文资料站服务提供商在对论文资料站用户加强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技术,来加强对论文资料站的审查。因为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并防止那些不法论文资料站广告商利用服务器,损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随时通过其自身的技术,监测论文资料站广告商是否违反服务合约而大量乱发广告电子邮件,而这样做既利人又利己。

量子通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母子公司 不完全契约 隐性契约 财务控制 控制环境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集团发展迅速,但部分集团财务控制状况却不容乐观,成员公司存在违法经营、盲目扩张、会计信息失真等行为,严重威胁着企业集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研究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绩效影响因素,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对实现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母子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核心层具有代表性,本文以母子公司为例探讨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效率问题。现代契约理论认为,母子公司是一系列契约的耦合体。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客观事物不可证实性以及人类的有限理性,现实中的契约总是不完全的。为弥补契约的不完全性对母子公司交易效率的破坏,母子公司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财务控制体系包括正式契约和显现契约两部分。在解决利益冲突的过程中,显性契约协调是基本形式,仅提供了大致的规则框架,其作用是有限的,起主导作用的是企业文化、声誉和信任等隐性契约。显性契约越不完全,隐性契约就越具有发挥空间。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家能力具有异质性、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难以替代性特点。企业家能力是企业成长的源泉,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不仅可直接提高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效率,还具有培育企业文化、获取员工信任、积累声誉资本等效用。本文借鉴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成果,将母子公司正式财务制度即显性契约的运行情况视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将子公司治理的有效程度、母公司企业文化等隐性契约,以及影响隐性契约(如信任、声誉)的关键变量,即母公司管理者能力、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视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构建了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的研究框架,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以验证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 母子公司是一系列契约的耦合体,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客观事物不可证实性以及人类的有限理性,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契约总是不完全的。契约的不完全性是母子公司实施财务控制的逻辑起点。为防止子公司机会主义行为对母子公司交易效率的影响。母公司需要对子公司实施控制。财务控制是母子公司交易控制的核心。母子公司财务控制体系从静态角度看,体现为各种财务管理制度,是一种显性契约;从动态角度看,表现为各种财务控制行为。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不同的交易需要用不同的契约结构来治理,以节约交易成本。制度也是一种契约。不完全契约理论将制度、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组织文化、企业声誉和信任等更广义的概念纳入母子公司财务交易治理的分析框架中,从而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视角。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效率不仅依赖于财务制度等显性契约的履行情况,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企业文化、信任和管理者声誉等隐性契约的有效程度。这一观点与内部控制理论具有逻辑一致性。内部控制理论揉合了系统论、控制论和权变论等理论的思想。系统论认为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控制论要求对控制对象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并注重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及时性以及信息沟通的质量,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全性对交易的影响;权变论则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强调组织内外环境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应相互匹配。不同的控制环境影响着管理控制系统的模式与内容(张先治,2004)。内部控制绩效受到控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内部控制理论注重控制环境中的企业文化、管理者诚信等“软控制”的作用,认为“软控制”的影响范围和控制效果超过“硬控制”(即控制活动),且制约着硬控制的效率。内部控制包括治理控制和管理控制,而财务控制属于管理控制。因而,内部控制理论也可以应用于财务控制研究之中。但内部控制理论却对企业能力在控制绩效和培育隐性契约方面的作用关注不够。企业能力理论则对此提供了补充。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资源、核心能力和知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家能力对于企业能力的形成、培育与积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企业能力的源泉。企业家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难以替代性特点,属于异质性人力资本。综上所述,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效率不仅受到显性契约的影响,更受到隐性契约和企业家能力的影响。隐性契约还对显性契约的履行情况产生影响。借鉴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范式,本文将子公司治理的有效程度,企业文化,以及影响隐性契约的关键变量企业家能力、企业家诚信和道德观视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将显性契约履行情况视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探讨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尝试提出如下研究框架,如下图(1)所示。图(1)说明四个含义:财务控制环境对财务控制行为产生影响;财务控制行为影响财务控制绩效;财务控制环境对财务控制绩效产生影响;财务控制环境通过财务控制行为对财务控制绩效产生影响,即财务控制行为在控制环境和控制绩效之间产生中介作用。

(二)研究假设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母子公司财务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体现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在目标导向的财务控制体系中,控制行为和控制目标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控制行为的选择和运用都是围绕控制目标来进行的。Luo、Shenkar和Nyaw(2001)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控制行为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内部控制体系中,控制活动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 :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与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组织文化能够对组织效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一观点得到众多学者的一致认可。Besanko(1996)等人研究指出企业文化创造价值的途径:文化简化了信息处理量, 允许个人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日常的工作;文化弥补了正式契约(制度)的缺陷,减少了企业中监督个人的成本;文化提高团队理性,使员工趋向共同的目标, 降低了讨价还价成本, 并促进了更多协作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张颖、郑洪涛(2010)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等是影响内部控制目标有效性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A:母公司企业文化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组织文化与组织有效性的过程模型理论认为,组织文化对绩效的影响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以不同程度的人为、社会、心理和历史渗透方式在组织内部传播,并与氛围营造、行为控制、组织学习、战略形成、领导和差异化等组织运作的动态过程交织在一起;组织文化对上述过程的影响又受到要素一致性、符号力量、战略匹配度和权变灵活性的限制(Saffold,1998)。显然,企业文化不仅对控制绩效产生影响,还会对控制行为施加影响。企业文化通过氛围营造、组织学习等影响企业成员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进而影响到员工工作行为,包括工作努力程度和工作方式等。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3A:母公司企业文化显著正向影响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

H4A:母公司企业文化通过财务控制行为正向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

母公司管理者具有诚信、正直等优良品德往往更容易赢取子公司的信赖和信任,稳定子公司的预期,减少讨价还价等各种交易成本,直接提高控制绩效。母公司管理者的诚信和道德观还会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集团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影响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工作态度,进而转变成一种诚实守信的组织承诺,并影响员工行为;另一方面,主导集团内部的信用机制,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有着信用的心理契约,管理者对信用契约的遵守或违背将影响着员工的信用行为。母公司管理者的诚信和道德观有利于在集团内部建立起广泛的信任关系,从而使母子公司更容易协调与合作,大大提高控制绩效。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2B: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H3B: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显著正向影响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

H4B: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通过财务控制行为正向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资源、核心能力和知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家能力对于企业能力的形成、培育与积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企业能力的源泉。企业家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难以替代性特点,属于异质性人力资本。企业家能力具有多个维度,理论研究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综合了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最为相关的四种能力,即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洞察能力和学习能力。企业家能力不仅是企业成长的源泉(Man,2002),还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handler,1994;贺小刚,2006)。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C:母公司管理者能力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企业家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还通过培育非正式制度(隐性契约)进而对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产生影响。企业成长和发展中的知识和能力积累表现为企业组织惯例化的过程,组织惯例作为组织内部控制的一般机制,不但是企业内部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节约的重要来源,而且是企业之间成长中长期动态差异的重要原因。母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信任、声誉资本和高效的组织惯例,能使子公司行为更好地符合母公司控制意图。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3C: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显著正向影响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

H4C:母公司管理者能力通过财务控制行为正向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

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不仅受母公司治理有效程度的影响,更与子公司治理有效性直接相关。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意图要通过子公司董事会传递到子公司管理层,最终贯彻到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如果子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权力过于集中,失去制衡,将会导致子公司被内部人控制,母公司控制意图也无法得到真正落实,母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得到扭曲。而随着管理层次增加,委托链条拉长,交易复杂化,子公司治理低效将导致母公司难以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监督。相反,子公司治理越有效,母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就越容易得到有效执行,母子公司控制绩效也就越好。通过对我国企业集团因子公司财务失控而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的诸多案件进行分析发现:案件发生的表面原因是子公司内部控制出现问题,但根源却在于子公司治理的失效。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D:子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程度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H3D:子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程度显著正向影响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

H4D:子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程度对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的关系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

(三)控制变量 企业规模是研究企业控制的重要变量,一般来说,公司规模越大,层次越多,链条越长,对子公司控制的难度就加大。但另一方面,公司规模越大,企业就有足够的资源推行规范科学的财务控制,并将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在集团内推广和复制,大规模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因而,企业规模对财务控制有利有弊。本文参照2003年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根据企业销售额将企业规模划分大、中、小型三类。

(四)问卷设计 本课题组采取等距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李克特(Likert)5 分量表来进行问卷设计。为确保测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尽量采用国内外现有文献已经使用过的量表,再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加以适当修订,作为收集数据、检验数据的工具。

(1)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划分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方式分类紧密相关。而对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方式的划分,理论界并未形成共识。在西方已有文献中,对管理控制方式的研究较多;而财务控制分类方式则受管理控制分类方式的影响较大。本文综合上述观点,结合多年从事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实践经验及问卷访谈情况,将集团财务控制方式划分目标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三个纬度,其中,目标控制包括财务战略控制和预算目标控制。过程控制可从控制要素和控制环节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要素控制包括组织控制、人员控制、信息控制、制度控制和资金控制;要素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基础,不管是目标的实现,还是对各种财务活动及结果的控制,都离不开要素的支持。环节控制包括资产处置控制、投资控制、融资控制、担保控制、税务控制、财务风险控制和审计控制。过程控制涵盖了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每一项业务活动都会和财务产生关联:过程控制既包括了纵向层面的业务活动(投资、融资和经营),也包括横向层面的财务活动(资金、信息、风险和税务等)。结果控制和目标控制相对应,结果控制包括绩效考核控制和审计考核控制。可以看出,该控制体系是一个交互纵横,相互作用的系统,可对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行为进行全面的刻画。根据上面分析,本文将财务控制行为可分为目标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三个维度,故财务控制量表亦从这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由于没有现行的量表可供使用,部分问项参考了王昶、陈志军等编制的管理控制量表和王丽敏26等编制的财务控制量表,并进行了相应调整修改;部分问项则自行开发。共编制了20个题项的“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量表”,并进行了专家一致性评估,以能否描述“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特征”为标准,对所有测题分“是否全面”、“能够描述”、“不能确定”和“不能描述”四类进行评估,删除了多数专家认为关联性较强的3个测题,然后在小范围内进行预测试,最后得到17 个题项。其中目标控制4个问项、过程控制10个问项和结果控制3个问项。

(2)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企业文化包含多个维度。本文参考了王昶、陈志军编制的文化控制量表,设计5个问项,分别从行为规范、协调合作、人力资源政策取向、高层管理者及客商的选择标准、共同价值观等角度对企业文化进行测量。根据管理实践经验和问卷访谈情况,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否诚实守信,注重品德操守;二在员工晋升、奖惩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是否公平公正;三是否言行一致,处处以身作则。故本文从此三个角度对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进行测量。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参照Man(2002)、贺小刚(2005)等人的研究成果,综合了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最为相关的四种能力,即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洞察能力和学习能力,本文从这4个维度进行测量。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参考国外学者Cubbin and Uech(1983)、Demsetz and Kenneth(1985)、Hart(1995)、Fama and Jensen(1983)、Williamson(1996)等,以及国内学者席酉民(2000)对于企业集团的研究和李维安(2003)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衡量指标等观点,从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大会和监事会执行相应功能的完善程度进行测量。

(3)财务控制绩效。本文将财务控制绩效定义为财务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借鉴我国财政部2008年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规定,将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目标划分为合规目标、安全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5个层次,分别从这5个角度对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测量。

(4)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的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类,将大型企业取3,中型企业取2,小型业取1。

(四)样本及数据收集 本课题的样本数据收集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广东省国资委相关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在广东省下属国有企业集团内部下发问卷;二是请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主管培训工作的机构,利用其举办MBA课程进修班等各类培训班的机会,请学员当场填写回收。三是利用课题组成员和本单位的社会网络关系,请朋友、同事和客户联系在企业集团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帮忙填写。问卷大部分来源广东省内,其次包括广西、湖北、北京、江西和黑龙江等地区。最终回收问卷313份,有效问卷206份,问卷的有效率为65.8%,样本特征见表(1)。本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1)预试阶段。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专家和企业届人士进行访谈,并归纳总结,初步设计测量量表,然后在本单位所属集团公司进行预测试。根据预试结果,在听取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调研问卷进行了修改,删除了信效度不理想的题项,得到正式量表。(2)正式调研测试阶段。将正式问卷在上述渠道发放,进行测试。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环境与绩效分析 本文对上述进行分析。

(1)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有效性分析。效度检验先进行因子分析的适切性考察,KMO检验值为0.894,大于0.7,表明适合做因子分。Bartlett 球形检验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01,拒绝了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矩阵的零假设,也支持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公共因子,抽取标准为特征值大于1,使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降低各因子的综合性,并以因子荷载大于0.4 为标准确定题项的维度归属。分析发现量表中的题项CP6(属于控制过程类)在其它公共因子的负荷较高,超过0.4,且被归于目标类,故予以删除。再次对剩下16 个题项进行分析,可得到3个成分,累计方差解释度为69.161%,所有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荷载在0.440~0.895 之间,而每一题项在其不所属的成分因子中,其因子荷载均小于0.4。同时,量表中的各题项能很好的归类,因而,控制行为量表均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s a 信度系数来考察所使用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结果显示σ系数为0.922,大于0.8,表示问卷内部一致性非常好。检验结果如表(2)、表(3)所示。

(2)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有效性分析。信度检验显示各影响因素的σ系数均大于0.8,表示问卷内部一致性非常好。效度检验先对各影响因素问卷进行KMO 和Barlett检验,KMO 值均大于0.7, 显著性水平p 均小于0.001, 表示各影响因素问卷取样适当,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经过EFA 分析,各影响因素量表只能提炼出一个因子, 而且各题项在该因子上的负荷均在0.60以上,所以不必再进行CFA 分析。在以后的测试中, 可以取各问项的简均值作为各相应变量取值。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3)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有效性分析。信度检验显示各影响因素的σ系数均大于0.8,表示问卷内部一致性非常好。效度检验先对各影响因素问卷进行KMO 和Barlett检验,KMO 值均大于0.7, 显著性水平p 均小于0.001,表示各影响因素问卷取样适当。经过EFA 分析,各影响因素量表只能提炼出一个因子, 而且各题项在该因子上的负荷均在0.49以上,所以不必再进行CFA 分析。在以后的测试中, 可以取各问项的简均值作为各相应变量取值。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二)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主要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表(6)给出了样本中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信息、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表明各控制环境、控制行为、控制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均显著。研究假设得到初步验证。以上相关分析的结论与本研究所提出的主要假设相契合,说明了进一步验证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的必要性。

(三)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对控制环境、控制行为、控制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如表(7)、表(8)所示。 (1)控制行为对控制绩效的假设检验。将控制行为、企业规模对控制绩效进行逐步回归,构建模型一表(7).模型F值见表(8)为10.873,P值为0.001, 整体检验显著。控制行为对控制绩效有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对控制绩效有负向影响。模型①预测变量VIF最大值远小于10,CI值小于30,表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H1得到验证。(2)控制环境对控制绩效的直接作用检验。将自变量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以及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因变量控制绩效进行逐步回归,构建模型二见表(7)。模型F值见表(8)为11.068,P值为0.001,整体检验显著。对控制绩效影响较大的变量依次是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企业规模对控制绩效影响不显著而被剔除模型。模型二中预测变量VIF最大值远小于10,CI值小于30,表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H2A、H2B、H2C、H2D得到验证。(3)控制行为在控制环境和控制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首先,将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以及企业规模对控制行为进行逐步回归,构建模型三见表(7)。模型F值见表(8)为6.111,P值为0.001, 整体检验显著。对控制行为影响较大的变量依次是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企业规模对控制行为影响不显著而被剔除模型。模型三中预测变量VIF最大值远小于10,CI值小于30,表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H3A、H3B、H3C、H3D得到验证。然后,将预测变量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中介变量控制行为,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因变量控制绩效进行逐步回归,构建模型四表(7).模型F值见表(8)为6.877,P值为0.009, 整体检验显著。对控制绩效影响较大的变量依次是控制行为、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企业规模对控制绩效影响不显著而被剔除模型。模型④中预测变量VIF最大值远小于10,CI值小于30,表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H4A、H4B、H4C、H4D得到验证。综上所述,控制行为在控制环境和控制绩效之间中介效应的四个条件均得到满足,本文的假设都得到验证。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发现:母公司控制行为与母子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显著正向影响着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通过控制行为部分中介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说明控制环境的直接效应均大于中介效应。控制环境中,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对于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的影响是最强的。而母公司规模对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研究得到如下启示: (1)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不仅受控制行为“硬控制”的影响,还会受到控制环境“软控制”的影响,且“软控制”的作用效果大于“硬控制”。这说明在母子公司实际交易中,显性契约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显性契约本身具有不完全性,只是提供的一个关于交易规则的大致框架,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隐性契约,隐性契约不仅对显性契约产生影响,还能弥补显性契约所留下的“漏洞”。这一结论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传统的经典理论认为契约不完全会降低交易效率,导致投资无效率。本文的结论否定了该命题。原因正是由于企业文化、企业家的信任和声誉等隐性契约弥补了显性契约的不完全空间。这一结论具有普适性。说明组织的生命力不在于组织规章制度的完善和严密,而在于组织文化、信任和声誉等异质性要素。企业集团要保证控制目标的有效实现,就必须重视企业环境的建设,发挥文化,诚信,声誉在组织体系内的影响力,并组建科学的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保持基业长青的关键要素。声誉不仅可维持交易,消除机会主义行为,还具有激励效应。合理的治理结构可使得集团的控制机制高效运转。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权利配置的基础和起点,决定了企业权力的来源,企业治理结构不仅关系财务控制的效果和效率,对企业其他管理行为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目前处于转轨时期,各方面制度还不健全,要弥补制度不健全对交易效率的影响,企业集团更要重视隐性契约的培育和建设,才能保证集团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制度越不完全,企业文化、企业家声誉、企业家的能力也就越具有发挥空间。(2)企业家应重视自身能力的建设和品德的修养。企业能力不仅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还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而企业家能力是企业能力的源泉。企业家能力不仅可直接为集团创造效益,还可组建隐性契约,如培育企业文化,建立信任机制,积累声誉资本、创造高效的组织惯例,获取子公司及其员工的心理认同和信赖,减少交易成本,从而使母公司的控制意图得到更好地执行,最终提高财务控制绩效。集团各项财务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种能力作为支撑和保障。方法可以复制,能力却无法复制。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异质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是提高财务控制绩效的关键所在。加强企业家能力建设对于我国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的企业经常出现“因人兴事,因人费事”的现象,这说明企业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家能力残缺或不平衡将会阻碍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严重时甚至会为集团的发展带来灭顶之灾。因而,母公司管理者应持续加强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洞察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能力的培养,针对自身能力的不足有意识进行弥补和完善,保持各种能力平衡性。此外,企业家应加强自身道德建设,注重诚信,保持正直、公平和公正等优良品德。(3)控制环境、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作为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的设计框架,还为集团财务控制问题的诊断提供思路。当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效果不佳,控制效率低下时,不仅要关注控制体系是否健全、合理,更重要的是分析控制环境是否存在问题,尤其是要重视母公司管理者的能力和品德情况。财务控制低效或者失效是由于控制环境出现了问题。研究框架不仅体现系统论和权变论的思想,还融合了企业契约理论和能力理论的观点,并注重了对管理者个体特征的分析。深化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内涵,提高了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

*本文在广东省2012年度会计科研立项课题“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及母子公司财务控制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11091)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

[2]道格拉斯·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聂辉华:《契约不完全一定导致投资无效率吗?》,《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5]张先治:《控制环境与管理控制系统演变》,《求是学刊》2004年第3期。

[6]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年第5期。

[7]贺小刚:《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 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8]金高波、李新春:《战略联盟中的信任机制:一个理论评述》,《中大管理评论》2001年第1期。

[9]李海、张德:《组织文化与组织有效性研究综述》,《外国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3期。

[10]张颖、郑洪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审计研究》2010年第1期。

[11]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第三版)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程晓陵、王怀明:《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审计研究》2008年第4期。

[13]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性质与概念体系——基于系统和整体效率视角的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7期。

[14]张先治、戴文涛:《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7期。

[15]姚颐、刘志远、李冠众:《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会计研究》2007年第8期。

[16]巫升柱:《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系统构建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第5期。

[17]王丽敏、李凯:《国有大型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评价及实证分析》,《财会通讯》2010年第5期。

[18]王昶:《母子公司管理控制行为特征研究》,《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8年。

[19]陈志军:《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查尔斯·奥雷利:《公司、文化与承诺:组织中的激励与社会控制》,《组织管理:综合观点选读》1989年。

[21]陈志军、董青:《母子公司文化控制与子公司效能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1期。

[22]汪建康:《基于子公司主导行为的企业集团母子公司治理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3]Williamson,O.E.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aking Stock,Looking Ahead,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0.

[24]Man,T.W.Y.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Hong Kong Services Sector.Doctor Paper,From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of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01.

[25]Chandler,G.N.& Hanks,S.H. Founder Competence,The environment,and Venture Performance,Entrepreneur Theory and Practice,1994.

[26]Mayerrc,Davis J H,Schoorman F 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

[27]Inkpenac,Currall S C.The Nature,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Joint Venture Trus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1998.

量子通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子测量;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张东明(1977-),男,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讲师;贺明(1954-),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副教授。(河南 开封 47500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70-02

电子测量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类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其内容包括电子测量工作中常用和基础的测量原理与方法、测量和测试分析领域的介绍、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测量数据处理知识以及自动测试系统与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介绍等。该课程作为河南大学(以下简称“我院”)电子、测控、通信工程的重要专业课,其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该课程作为各类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教学的基础环节,其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环节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

一、课堂教学

1.精选教材

电子测量发展速度很快,各种仪器的更新更是日新月异。就“示波器”而言,其通带宽度、实时采样率、存储深度、图像刷新速率都在快速提升,其功能也从单一的时域仪器,通过组成混合信号示波器和添加适当软件,就可以成为带有数据域分析和FFT频域分析功能的多功能仪器。因此,传统的以典型仪器为主线的教材已无法满足仪器快速发展变化的要求。笔者选择的是蒋焕文、孙续主编的教材。[1]该教材以电子测量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线,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能力,适应测量理论、技术和仪器迅速发展与更新换代的要求。

2.突出教学重点,传统和现代兼顾

电子测量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示波测试技术、信号源、时频测量和调制域分析、电压测量、频域测试、数据域测试和自动测试系统等,但是只有54个理论学时,所以在讲授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章节,其他内容适当缩减。笔者把“示波器”和“电压测量”这两章作为重点进行讲解。把“示波器”作为重点,一方面是因为示波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时域分析仪器,具有分析信号直观的特点;另一方面,“示波器”的显示原理也是后继其他图示分析仪器的基础。电压是电路和信号最基本、最重要的参数,是在电子或电路系统普遍使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同时大量非电量的测量也多是通过传感器转变为电压信号再进行测量。因此笔者把“电压测量”作为本课的另一个重点章节。对于各种测量仪器电路方面的阐述则侧重于原理、功能,而不把过多教学时间放在具体电路上。

在对新旧内容选择上采取以现代测量原理和技术为重点,同时适当照顾目前仍有较多使用的传统内容,以新为主、新旧兼顾,使课程在总体上保持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这样可以在限定的课时内把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阐述清楚。

3.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仿真实例改善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示波器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用LabView软件虚拟一个双踪示波器,动态地显示电压的波形以及测量的过程:包括触发方式、扫速调节等,使学生对示波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在讲解调制域分析与应用时,根据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Simulink设计和实现跳频系统仿真模型,[3]对跳频信号进行仿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跳频技术在蓝牙通信中的应用仿真模型,使学生对抽象的跳频概念和原理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如图1所示,在通信及数据传输测试中广泛使用的眼图功能可以通过Matlab进行仿真。[4]通过这些仿真实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

4.加强章节之间的联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电子测量内容比较繁杂,各章节的内容相对比较独立,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比较单调。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加强学习内容之间的纵向联系则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比如测量相位差可以把采用李沙育图形法和采用计数器测周期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讲解。在讲调制信号测试时,可以把用示波测试的梯形法和频谱仪分析法进行分析对比。这样能够让学生加深理解测量方法的本质,使学生养成以测量需求出发选取仪器,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实践教学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电子测量的实验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进行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1.设置实用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测量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设置实验项目时应该尽量选取一些在和实际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实验项目。[5]比如在电路的设计或产品的生产、调试中经常需要了解某个网络的幅频特性。笔者在幅频特性的扫频测量实验中,采用BT3-D扫频仪对电视机的VHF高频调谐器作幅频特性方面的测试。通过测试,一方面可以了解扫频仪测量幅频特性的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双峰幅频特性曲线可以了解电视机的图像和声音超外差机接收原理。

2.反映学科发展方向,加强实验的时效性

电子测量学科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在安排实验时,除了安排一些基础的实验外,结合现在电子测量仪器的一个发展方向即虚拟仪器发展方向,设置虚拟仪器及其应用研究的实验,使学生了解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熟悉虚拟数字双踪示波器及任意波形发生器的操作,学会编辑和创建波形文件,并对几种典型电压波形进行参数测量以及观察双踪波形的显示。实践教学的部分实验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项目及内容(部分)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一 相位差的测量 用双踪示波器采用示波法测量两个正弦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利用示波器的X-Y方式,采用李萨如图形法测量两正弦信号的相位差;分析双踪示波器法测量相位差时误差的主要来源

二 调幅系数的

测量 采用直接测量包络法测量调幅波的调幅系数;采用梯形法测量调幅系数

三 失真度测量 用滤波法测量失真系数。首先将被测信号中的基波分量滤除,测出其总谐波分量的有效值,然后与被测信号的总有效值V相比,计算出失真度

四 幅频特性的扫频测量 使用宽带扫频仪测量VHF高频调谐器的幅频特性曲线;把扫频信号加到高频调谐器的输入端,由“峰值检波器”检出的输出信号的包络曲线

五 虚拟仪器及其应用研究 熟悉虚拟数字双踪示波器及任意波形发生器的操作,学会编辑和创建波形文件,观察双踪示波器的波形的显示并对几种典型电压波形进行参数测量

六 逻辑分析仪原理及应用 了解逻辑分析仪的基本工作原理;用逻辑分析仪LA2116对数字电路进行测试分析

三、考核方式

1.将平时的课堂表现计入理论成绩

在理论成绩中,除了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外,笔者还把平时的作业情况和课堂回答问题情况按一定比例加入到总的成绩里面。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上课时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同时,也杜绝了个别学生平时学习不用功,临考抱佛脚的现象。

2.在期末总成绩中加入实验成绩

在电子测量课程的培养目标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电子测量兼有科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主要以卷面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是否掌握课程要求的方法不完全适合本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对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动手实践能力在总成绩中的比重。笔者采取理论和实验分别计算成绩与学分的方法,实验和理论成绩的分值比例是1∶3,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只重理论不重实践的倾向。在实验课中,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具体的测量任务以外,还要求学生解答和实验内容相关的思考题,用以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电子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飞思卡尔杯”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并安排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参赛学生人数比例占测控专业总人数的30%以上。近年来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获得了多项不同级别的奖励。在第七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部赛区比赛中,我院参赛队共获得西部赛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和优胜奖1项。

电子测量教学改革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课题。为了适应快速、求新、求变的电子测量领域的发展要求,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蒋焕文,孙续.电子测量[M].第二版.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8.

[2]鲍玉军.LabVIEW在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22(6):36-38.

[3]李永军,徐晓蓉,张彦波,等.适用于教学的跳频通信系统仿真设计[J].通信技术,2011,44(4):62-64.

量子通信论文范文第7篇

一、信息化发展的背景

1、信息系统对业务的覆盖率逐步提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信息经济的兴起,带动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会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仅从政府角度看,我国电子政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了大量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正在经历由传统运行方式向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运行方式转移的过程。以北京市为例,“十五”期间,全市1186种政府业务,运用信息化实现的有591种,建成726个业务支撑系统,50%的政府业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高度重视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约90%的市、区政府部门建设了局域网,超过90%的政府部门达到了人均1台计算机,有90%的政务部门已建成或正在建办公自动化系统,其中无纸化程度达到50%以上的部门占80%。①

2、基于网络平台化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的信息化,都受到战略管理和服务客户的强烈驱动,在不断地扩展信息化的应用领域和内容,朝着基于统一网络管理平台,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方向发展。

政府各机构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过程时,正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由于应用目标的整体性,要求政府业务系统、政府信息具有集成性和共享性。例如,北京市业已建立了连接各级政府机构政务系统的政务内网平台,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和政务门户网站,各级各类政府机构可以实现协同办公和信息共享。又如,北京市东城区首创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通过综合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城市各类基础部件的综合管理。再如,“首都之窗”网站群作为政府门户,正把更加全面的政府公共服务纳入到信息化应用范围。②

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式早已脱离了个别业务系统孤立应用的阶段,步入了企业战略协同系统应用阶段,其中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最具代表性。ERP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目前已发展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形式,几乎是企业信息化的代名词。ERP系统以经营资源最佳化为出发点,全面整合企业的供销存、财务、计划、质量、制造等核心业务,并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各项经营资源的应用效率。

实现统一的网络平台管理,进行系统协同整合,核心的内容就是要进行应用系统及数据集成,建立可以共享的统一数据管理结构。建立一致的数据规格标准和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应用规则,是实现应用系统和数据集成的主要途径。如何建设与上述信息化环境配套的电子档案的统一管理、共享利用的机制、模式,网络环境下的档案馆如何构建和运作,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3、信息资源战略成为信息化核心内容

2004年12月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的信息化步入了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重心的发展阶段,这既是信息化向其本源的回归,也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从国家层面来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就是借助于信息化手段,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政府能力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为目的,形成政府信息资源、社会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局面,同时推动信息资源产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紧紧围绕政务公开、重大基础信息库和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进行。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点是强化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档案等领域的公益性开发和利用。同时,国家将研究制定鼓励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政策;健全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制度,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提高审批效率,扩大登记备案和事后监督的范围;研究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的财政政策和信息资产管理办法;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标准体系表,优先制定并大力宣传贯彻信息资源分类、共享、基础编码等国家标准;推进公共文献基础数据库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③

从机构层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资源服务于战略决策、满足客户信息需求和提高业务管理信息提供水平的客观发展需要。从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上来讲,信息系统总是由满足业务处理、运行需要开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遵循着数据—信息—知识的过程。机构层面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总是从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开始,在整合的数据仓库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挖掘和满足不同需要的数据应用。这实际上类似于我们传统的档案管理利用流程,应当把它纳入到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内容范畴。

二、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的若干问题

信息化系统正在演化成为各类组织业务运行的基本方式,网络平台正逐渐成为政府机构、企业信息运动的支撑平台。对档案管理活动而言,各类组织运行平台的变化,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基于数字化概念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探索符合信息化特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电子文件长久保存和长期可用问题

人们把以数字化方式记录的文件,统称为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在性质、形式上与纸质文件的不同,无疑是档案界最先感受到和最先关注的信息化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由模拟方式转变成数字化的记录方式,主要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问题,数字化信息复杂多样的编码格式、读写方法和载体材料,都给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带来困难。二是电子文件的证据力和法律效力问题,这包含了对数字方式所记录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获得、保持信息真实性方式方法的可行性、可信性问题。三是数字化信息与载体的依附关系问题,数字化信息的组织是通过编码形式完成的,人们处理、传输、存储和显现数字化信息,要借助能处理这些编码的信息技术设备间接完成,因此,数字化信息依赖于元数据、数据格式、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才能够被处理、存储和显现。综上所述,电子文件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是过去纸张载体所没有的。

归纳起来讲,目前解决电子文件真实性、长久保存、长期可用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类方法:一是通过法规约束电子文件格式种类,如我国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所选择的管理方式,方法就是尽可能地选择比较通用通行的少量几种文件格式,通过降低电子文件格式种类繁复性,增加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可靠性、可控性。二是通过对电子文件存在的系统相关要素的规范设计和过程控制,以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包括系统地记录背景数据和规范、控制信息流转环节等方式。三是提高载体材料寿命或对电子文件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所依赖的软硬件环境进行备份的方式。四是分离数字信息的语义表示与格式表示,形成不依赖于特定的通用信息存在形式,不会出现因为数据格式及软硬件环境的变迁而造成电子文件不可使用的情况,如以XML作为标识规范的方法,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都作了相当多的探讨和尝试。首先,各国都倾注力量,制定系统成套的和普遍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的电子文件管理需求规范和档案系统标准,力求把问题解决在电子文件的形成阶段,达到电子文件永久保存的目的。如澳大利亚的国家“数字化保管动议”,通过建立文件管理国家标准、文件管理元数据规范、文件系统设计与实施程序等标准规范,保障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其次,从数字档案的永久性入手,研究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数字档案的系统化保存、保管方式,如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于1998年开始,耗时6年时间对永久保存电子文件的可能性、保存技术、保存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试验⑤。第三,研究数字化适用载体在各种状况下的长久保存问题,如荷兰2000年启动了“数字保存试验”项目,针对政府常用的电子文件类型,进行了迁移、采用XML格式和仿真三种数字保护方法的试验,评价各种方法的效果、局限性、费用及应用的可能性。第四,在我国,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档案部门站在长久保存的立场,通过归档要求的约束,保障电子文件的可靠性,如《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2-1999)、《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等,省市地方和行业主管机构也制定了相关规范或标准,如建设部的《城建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2、多种类型数字化信息的档案化问题

在电子文件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种类也日益丰富,包括文本文件、电子报表、电子邮件、图形、图像文件、视频文件、网页文件、数据库文件等。数字化信息的复杂多样,具有传统纸质文件所不具有的性质,因此,这些数字化信息的档案化在总体上处于随机状态,有些数据累计存储在业务数据库中,有些被定期销毁,有些则被迁移到临时载体上。如果不能建立系统型的管理规则,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导致数字化信息档案化问题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与传统文件运转流程无关。长久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纸质文件档案化的系统化的方法体系,主要是依靠业务流程的自然发展进程,在业务流程终结时,把文件归档转入档案系统,以备今后工作查考。或者对文件的价值进行鉴定,判别文件对形成者的意义大小以及对社会的意义大小,在规定的时间阶段,把分布在各个机构的文件汇集到档案馆集中保存,以长久留存社会记忆,保障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久而久之,文件的档案化形成了对业务运转流程及其规则的依赖性,当数字化信息因不能纳入一般的业务流程,或业务流程因信息化而发生变化时,将会导致电子文件在档案化过程中范围的缺失。比如,电子邮件系统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政府或企业网络系统的必备子系统,电子邮件也早已成为人们在进行工作交往时的基本工具,很多国家或组织也都制定了电子邮件的管理制度,但电子邮件的档案化问题依然处于随机管理状态,主要原因就是电子邮件联系方式的公私性质不容易界定,不容易纳入到正常的业务运转流程之中。

(2)非文本型数据。在纸质档案管理时期,由于非文本型数据的数据单元不能完整地表达一个事项,数据结构、信息组织方式与文本方式不同,并且很多结构化的数据库数据经常处在变动之中,无法纳入到文本文件的管理体系,往往不进行档案化处理。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电子文件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档案机构往往比较注重对文本型电子文件的归档和收集,对非文本型数据库数据、多媒体数据的归档重视不够,也没有切实可行的档案化措施。而且,档案界还存在着一个概念误区,认为数据库文件本来就有自身的数据结构,并且处在存储状态,没有必要再转化为所谓的档案文件。目前,大部分关系型数据库,都是作为支持业务流程的存储机制来建设的,从性质上来讲,可以认为是“暂存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往往是随着业务过程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变化的,在结构上又是连续性的,往往不能按事项分块,不能按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管理。但是,这些数据往往是一个业务系统的核心资源,

支撑着一个机构的业务运行,绝大多数具备档案价值,如果不尽快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目前,有注意到非文本型数据归档的机构,往往采用简单拷贝、累加存储的方式,或者以备灾数据库的方式同构备份数据。这些方式可能不能真正解决数量巨大的非文本数据档案化问题。

(3)网页类型文件。互联网的普及,使数量巨大的Web文件存在于流动的网络信息海洋之中。我国的各类机构为了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与沟通,建设属于机构自己的网站的比率很高。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资料显示,到2005年底,我国政府域名()注册量达到23752个,政府网站达到11995个,县级以上门户网站拥有率达到81.1%,其中部委、省级、地级和县级政府网站的拥有率分别为96.1%、90.3%、94.9%和77.7%。⑥但由于网页文件的内容重复率高,数量巨大,各类机构往往都不作档案化处置。这种情况是否存在档案缺失的漏洞,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3、双轨制与双套制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类机构的信息系统覆盖率不断提高,意味着文件的处理、运行过程的双轨制越来越趋向于单轨制,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在人们的档案思维中,依然存在着对纸质档案的心理依赖,充满了对电子文件的不确信感。这种情形也体现在国家及行业已经颁布的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规定对于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文件,要电子、纸质形式双套保存。

造成双套制比较普遍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档案思维还停留在纸质文件时代,对电子文件及其存在的技术环境还不熟悉、不确信,对电子文件是否能够长久保存及长期可用缺乏认知。其次,是国家的档案行政机构缺乏档案无纸化战略规划、制度设计和系统规范,使得对纸质文件依赖成为制度性的选择。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相继颁布了《电子签名法》或相关法律,力求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数字化信息在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及其具有凭证性的条件。《电子签名法》的意义在于通过法律确定了电子数据可以作为法律凭证,使电子文件具有了与纸质文件同等的证据作用。一般来讲,《电子签名法》主要是规范电子文件的技术条件和应用背景,以保证电子文件在交互过程中的真实性是可确认的,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但并没有解决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问题。而这方面的规范有赖于档案管理机构来解决。

双套制的另一种情形,是国内的各级各类档案馆大量地将纸质档案拷贝成电子档案。为使档案馆蕴藏的丰富档案信息资源能够提供网络应用,根据档案利用需求有选择地提供目录定位服务以及部分档案的原件服务是必要的。如果盲目地无限度地进行档案的电子化,以此作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成就标志,只能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可以想像,不解决双套制的问题,是无法推动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化发达国家在信息化进程中都强调“无纸化”作为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来积极推动,可见它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双套制或无纸化的解决方案,一定不是单纯的技术解决方案,而应该是制度化方案。这个制度化的解决方案,依赖于我国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信息系统的业务覆盖率,特别是网络应用的覆盖率。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无纸化的全面管理制度,可能包括两个层面:档案馆层面的和机构层面的。档案馆层面要解决电子文件永久保存的技术条件(载体的可靠性、信息对格式的非依赖性)、文件真实性的制度和管理系统保障规范、电子文件应用的规范。对机构层面,档案及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凭证性、证据性文件的系统认证标准、规范,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建设等。

4、电子文件运动规律与档案管理模式选择

近年来,关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争论十分引人关注。信息化彻底改变了各类社会活动的时空关系和运行模式,人们需要基于新的社会运行方式,建立新的信息思维,寻找信息运动新规律,以求在准确揭示信息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管理。这是这场争论的意义所在。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实质,是如何看待文件运动的统一性和管理一致性问题。“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在文件的不同运动阶段有着不同的运动特性,强调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而“文件连续体理论”认为文件运动是一个整体,文件运动有着不同的功能轴,文件运动每一个时点,都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功能价值取向,因此,管理上不必划分文件与档案的阶段性。从弗兰克厄普沃德对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四项基本原则看:第一,文件价值的持续性与文件档案化。主要强调的是文件、档案的整体观,这与我国普遍认知的“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观念是相类似的⑦,是“从文件形成到文件作为档案保存和利用的管理全过程中连贯一致的管理方式”。第二,文件联系以逻辑联系为主。这是传统档案学的基本原则,档案的分类、主题方法都是按逻辑组织文件的方法,即使是网络化条件下,文件分处不同的物理位置,也应坚持这种方法。第三,文件管理制度纳入业务活动目标与过程。它强调的是要把文件管理职能制度化地纳入业务系统中,应该说“纳入”概念在档案界也并不是新概念。第四,档案学是随着组织知识的背景条件变化而变化⑧。这是关于档案学理论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的思想,是任何理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归纳起来讲,文件连续体理论强调的是文件与档案是一个整体,不必区别管理,而且从形成阶段就应予以制度化的干预。显然,这一核心思想存在着理论臆断性。文件的形成是为业务运转服务的,其首要目的和价值是业务的有效运转,如果按照文件的历史价值进行文件系统设计,其结果不仅会削弱文件的真实性、客观性,而且可能导致业务系统效率的极大降低。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已经证实,无论是政府或是企业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面临着系统数据档案化的问题,在业务系统中建设数据档案库,或者是不经档案价值鉴定,简单地直接地迁移业务系统数据到档案库,其信息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况且,由机构档案室到档案馆的过程,也绝不能是简单的迁移过程。

作为我国的档案工作者,在学习国外的理论经验时,不能采取简单的“取代”或“覆盖”等方法,而应该是在考察各种理论的基本背景的前提下,积极汲取各种观点中的有益成分,构建适合我国的档案管理可行模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业务系统的连续性、关联性,如果不在制度上和文件管理要素上对业务系统提出要求,比如提出元数据要求,就可能使业务系统自然生成的电子文件无法长久保存。所以,文件连续体理论提出的整体系统思想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我国的电子文件管理中提出的全程管理、前端控制思想,就是对这种理论的合理诠释。但是,档案有档案的价值取向,对电子文件的管理要素的控制,不能取代对档案价值的判断和对文件的取舍。特别是在信息膨胀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正在积极建设网络文件中心。这种热潮的基本出发点是,对分布在各个机构的业务活动中的电子文件进行集中管理,有的采取集中存储、集中利用的模式,有的采用备份中心的模式,有的采用存储目录、逻辑归档的模式。网络建立的广泛联系,为各种模式都提供了支持条件。无论是物理集中,还是逻辑集中,电子文件中心都不能以文件的集中取代文件的档案化过程。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电子文件的大量堆积的局面。无论采用何种理论模式作为指导,在电子文件运动整体环节中都不能取消“档案化”的环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

注释:

①北京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十一五”电子政务规划研究报告》。

②北京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③⑥《2006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④。

量子通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子出版物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员读者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电子出版物是产生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把文献资料、数据库、音像信号等转换为电子数字信号,再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还原的新型信息载体。它是记录人类知识与信息的电子载体。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极为迅猛,它极大地改变了信息资源的形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受电子出版的影响尤为突出。

一、电子出版物的内容、类型及特点:

(一)电子出版物的内容,所谓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器(如CD-ROM、磁盘)上,并通过计算机或远程通信进行阅读的出版物。如新闻出版署在1994年曾将其定义为: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体。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光盘型和网络型电子出版物。光盘型电子出版物是把电子技术、计算技术应用到文献载体上,通过计算机把存储在光塑、金属磁性介质的电子信号转换成可读信号出版物。网络型电子出版物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远程通讯、网络技术,把网络信号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转换成可读信号的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加快了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步伐。

(二)电子出版物的类型

电子出版物的种类形式多种多样。按着文献类型和信息服务的方式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电子出版物。

1.按文件类型划分,主要有电子图书、电子杂志、电子报纸和软件读物等电子出版物。电子图书是继纸质出版物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图书类型。它采用二进制的数字化形式将图书文献的文本存贮在计算机可阅读的磁盘上或光盘载体上,在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形成电子图书数据库并再现出来,供人们阅读利用。电子杂志是电子出版界的研究热点,当前电子杂志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印刷型杂志的电子版和全新的电子杂志。前者是文本数字化,图像和表格还不能成为检索的ASCⅡ字符,而后者在文章的制作及阅读全过程都通过网络由计算机完成。

电子报纸常见于联机数据库中,我国第一个报纸全文信息数据库是《经济日报》数据库。

软件读物主要有商业与专业软件,用户个人专业软件、教学应用软件的实用程序软件等多种类型。

2.按照信息服务方式划分,有联机型、计算机通信型和单行版电子出版物。

联机型出版物主要是通过主机或联机网络及检索终端提供信息的出版物。

计算机通信型出版物主要指电子邮件、电子会议和电子杂志等。指作者在自己的终端上创作、编辑论文,读者通过网络存取并利用它。

单行版电子出版物通过发行并借助单机服务的电子出版物,如CD-ROM数据库。

(三)电子出版物的特点

由于电子出版物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化,它的产生方式及存贮载体的不同,较纸质出版物来说有自己的特征。

1.体积重量小、信息存贮容量大。一张普通的光盘厚仅3mm、直径12mm、重约20克,容量却有600MB以上,可存贮3亿多文字或上万幅图片、图形,七十多分钟的影像资料。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共计74卷,这样的巨著通过高新科技手段,可将全部图文、数据缩于24张光盘,既方便保存,又便于利用。

2.检索功能灵活方便快捷。电子出版物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各种信息,通过计算机对存贮信息任意查询、检索、修改、更新、拷贝、编辑等,以分级菜单式检索文件,处理速度快而准,检索方式简单直观。

3.信息传递速度快。电子出版物的信息传递方式省略了传统出版业的大部分环节,实现了信息与信息载体在时空上的分离,降低了传播时间,如通过Internet网,一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从中国传输到大洋彼岸只需3秒钟。

4.图文声像并茂,丰富多彩。纸质出版物以静止的文字提供新闻记录,属于单媒体的被动信息传播。而电子出版物采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技术,把文本、图形、声音、动态图像集于一体,提供多姿多彩的信息,供读者利用,大大提高了利用率。

二、电子出版物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电子出版物不断完善发展,人们逐渐接受它,由于电子出版物的广泛应用,大大增强了图书馆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电子出版物对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员及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电子出版时代不仅对于传统图书馆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图书馆的未来提出了新课题,一方面电子出版物引起了图书馆资源的分散化,信息商以丰富多彩的服务方式使信息的存在形式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信息突破图书馆的围墙,用户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少了;另一方面,电子出版物克服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它能量化地表示、记录信息,以电讯技术、计算机等技术迅速地传输、复制信息,使传统图书馆失去一部分存在的意义;第三方面,虽然电子出版物使图书馆的地位受到威胁,但是也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这就是电子图书馆时代的到来。电子图书馆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观念,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在网络上传递,为用户提供服务;它使众图书馆联网,实现资源共享;电子图书馆与信息高速公路联结为一体,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用户最多、利用最方便、最开放和最大的公共图书馆。

(二)电子出版物使图书馆与计算机结合成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电脑图书馆管理员和网络技术人员是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人员。图书馆员应具备从庞大的信息流中筛选信息的能力,应该很快地帮助用户查取更多的信息。尤其高校图书馆员是为大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学生读者需要更快地获得基础理论知识和科技知识,尽快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及多方面能力,所以这要求高校图书馆员是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三)电子出版物改变了读者接受信息的方式方法,使读者由原来的以“读”为主,变成借助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达到视、听的完美结合,使静态阅读变为动态阅读;电子出版物提高了高校学生读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电子出版物提高读者信息量,扩大学生视野,为他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因此,电子出版物这一新事物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是深远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快调整机制,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永健 略论电子出版物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图书馆论坛》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