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外教育

校外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校外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外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外教育;学生;文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001—03

一、中国校外教育现状分析

每当假期来临之际,许多刚刚走出校门的中小学生又带着诸多无奈走进各种校外辅导班。在中小学校园周边的布告栏中、各类报纸广告版上,都可以看到诸如“数学补习班”、“英语辅导班”、“语文写作班”之类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众多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前来问津,精心地盘算着自己的孩子假期怎么样补课才能不至于被落下并且过得充实。假期培训班、辅导班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是在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城市,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

(一) 家长过于忙碌

每年寒暑假时,学生在家通常由家长监护,但是家长通常会由于工作或农忙等原因,抽不出足够的时间来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这导致学生们在假期中的状态往往过于放松,对假期安排没有一个合理且高效的计划。大部分学生除了完成必要的作业以外,养成了不是呆在家里看电视,就是去网吧玩游戏或者聊天等不良生活习惯,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而就目前来说,许多社区的公共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甚至有些生活小区根本没有建设用于居民锻炼和娱乐活动的基础设施,学生因此缺失了参加户外活动的基本条件。由此,许多学生出现眼睛近视,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生理问题,导致身体健康下降影响学习和发展。

(二)应试教育模式下假期辅导班的普遍开办

应试教育作为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一般以考试分数来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考核,这是不可取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认知方面的发展,更包括了心理、生理、情感等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群体必然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的优劣自然也不可避免。“差生”作为一个明显讽刺意味的词语,对成绩较差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意味着与大学无缘,也就是以后可能要过上比较艰辛的生活,而事实上我们的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由于教育部门颁布了相关的规范和制度,在假期中学校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补课活动,所以成绩较差的学生只能通过参加校外辅导班来提高学习成绩。大部分课外辅导班都是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展开培训,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毫无帮助,依然落入了应试教育的窠臼。

(三)人口基数过大导致

当前,我国人口生育正处于第二高峰期,学龄儿童数量相应也较为庞大,各类学校中班级人数超编现象普遍存在,与此同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农民工纷纷涌入城市,农民工子弟在城镇学校中的比例因而大大增加,教育资源匮乏,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等现象也不鲜见。这必然会对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致使更多的学生需要通过课后补习来弥补。另外,城市中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出于对孩子的关爱,“望子成才”的普遍观念使家长们愿意在教育方面做出高投资。

(四)个别假期辅导班成为部分教师的谋利手段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教育界也出现了极端功利的现象。部分教师在假期为谋私利,大肆开办各类辅导班,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较为丰厚的收入,这些教师在假期中比平时教学活动更为积极。出于对补习教育的依赖性,学校教育本身的缺陷进一步推动了假期辅导班的扩张,同时学生家长们就辅导班展开的互相鼓动、攀比和效仿等行为亦是较大的助力。

二、社会对校外教育的意见

有人认为:在当今社会上,补习教育更多是一种由“市场”调节的商品交换行为。仅仅依靠单纯的指令或禁令无法使其有任何良性改变,但是如果对其不管不问、放任发展,则会对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种现象,部分地区和学校已经做出了相应规定,例如江苏某县明确规定在职教师不准兼职为家庭教师或开办课外辅导班。

还有观点认为:根据校外教育工作实践,以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文化科学素质为宗旨。一是要研究和把握当代未成年人思想倾向、价值取向、心理特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制定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进步的服务方针和工作计划,满足他们求知求美求新求乐的文化需求。二是要为未成年人走进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创造条件,做好有的放矢、讲求实效,立足今天、放眼明天、面向未来,把未成年人校外学习、活动的小课堂和现代化建设的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他们热爱人民,增强社会责任感,立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学习和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三是加强校外教育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拓展。形成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服务网络。

三、校外教育的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非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课外活动能使“青少年迈上科学思维的道路”。他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个条件去讨论全面发展,去讨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课外教育之所以有这样的价值,是因为它不受教学大纲和课程课本的限制,再加上课外教育的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多种多样,因而它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一) 校外教育的德育功能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校外教育对其全面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与保护作用。诸如少年宫、文化馆等,能够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趣味活动,例如舞蹈队、小合唱团、航模小组和业余足球队等等,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对不健康或消极的因素的抵抗力,同时给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以极大丰富。

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校外教育是科学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参与活动、展开交流,学生的思想与道德素质才能有好的形成与发展。也就是说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仅需要一定的道德认识能力,更要有一个具体践行的发展过程。校外教育较好地契合了这个论点,学生在参与校外活动时,可以自身爱好、兴趣和特长进行自由选择,从而使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对社会实际有更广泛和更深入的接触与了解。

(二) 校外教育的智育功能

校外教育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增长、视野得到开阔。学生们通过校外教育了解到书本中所没有的知识。进而认识到世界的浩瀚和宇宙的无垠,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要在一生中不断学习,不断获取知识。同时,学生的智力还能通过开展校外活动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活动中得到智力的再开发与增强,继而再次成为推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校外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推动是显而易见的,走出课堂、融于实际生活,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通过两者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校外活动中能够对多方面能力和技能进行培养或者提高。

(三)校外教育的体育功能

体育活动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增强学生体能的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同时也提高了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校外体育活动种类繁多,有着丰富的内容,不仅生动有趣,还能锻炼学生对该运动项目的技能技巧。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就是通过校外活动训练奠定了良好的运动基础。校外体育活动对培养体育积极分子和优秀运动员的后备力量也起着推进作用。例如我国著名的世界级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少年时的他经常在哈尔滨市少年宫训练乒乓技巧,进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中国文化对校外教育的影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校外教育作为一个新名词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要想准确把握校外教育的真谛,首先要通过调研,对校外教育兴办的初衷予以明确。作为教育格局创新的尝试,校外教育很好地满足了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我们将教育分为两大部分,即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两者并驾齐驱,共同发展,既可整合为教育整体,又相互独立,互有区别;两者各有特色,泾渭分明。不仅管理方便,且易于操作,从而达到各尽其能且又相得益彰。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构想和模式符合我国的教育国情,并能很好满足未来我国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

要明确提出校外教育理念,向社会传递一种信息。数百年的教育历史已经使人们产生了一种顽固的思维定势,认为只有在学校学习才是真正地受教育,而对校外环境对孩子的熏陶与教育作用则无端忽视了。提出校外教育理念,将人们的注意力拉向校外领域,强调校外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以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在校教育给学生带来了不堪承受的压力,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学生都摆脱不开与书本的打交道,“分数万能”几乎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和普通人们心中万年不变的真理,对分数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样的社会病态得不到完全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改革先行者们为解决现状想出了推行校外教育的办法,推行两个长假和双休日制度,为学生参与校外活动提供了充分而必要的条件。然而,现实情况却打破了这一美好构想,校外条件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很多学生走出校门却发现没有什么可供参加的活动,也没有更好的去处。所以,兴办校外教育成为形势所趋,它为学生创造校外可靠的乐园式的教育空间,使学生既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人身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校外教育具有较好的功能和效果,校内教育的不足可以通过发展校外教育来弥补。改革先行者针对校内教育的缺陷,寄希望于校外教育并积极发挥其各方面功能,推进教育自我发展与完善。校外教育作为当今时代医治教育痼疾的良方,只有全面推广并深入开展,才能对教育现状有所改善。在社会上,还有相当一部分闲置的人力与物力资源,能够切实地为校外教育做出有力支持,校外教育的兴办与发展,同时也为这些闲置的人才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闲置的物质资源也能得到有效利用而不至浪费。在校外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力争做到人尽其才、为我所用,校外教育就会得到高水平的发展。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校外空间处于长期无人管理的状态,较为散漫和自由,个别地方极有可能对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而课外辅导班也往往只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则很难兼顾。家庭教育作为校外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有其局限性。不少家长由于文化知识有限,家教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学习往往放任自流,不能做出有效的约束。因此,要想彻底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现状,校外教育的兴办与顺利发展是重要的环节。

课外教育可以弥补中小学教育必修课程门类过多、选修课程过窄、教学内容较难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劳动,丰富生活经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涉及教育方向、教育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一场重大转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自我完善。

校外教育要求合理稳妥地对校外资源进行开发,推行高规格、高要求、高起点的素质教育,推进现代教育的自我完善,拓展现代教育功能,以解决现代教育固有的弊端和各种新问题,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人才,实现历史赋予教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焦秀杰.论课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03).

[2]柳军.试论课外教育工作的意义及要求[J].石油教育,2000(10).

[3]成力,成云.对“假期辅导班热”的现状分析及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2).

[4]马克·贝磊.教育补习与私人教育成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校外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校外教育空间 乡土教育 资源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并致力于社会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在出台的《中发[2004]8号》和《中办发[2006]4号》、《中青发[2005]28号》,以及浙江省配套出台的《浙江省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开展农村中心镇未成年人校外日常活动场所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都强调指出要加快县级和农村乡镇、城市街道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青少年学生校外日常活动阵地的建设。但是,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整个县级校外教育的现状是:由政府举办的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往往只有县级青少年活动中心一家,而且在中心城区,很多家住偏远的青少年学生因交通不便,很少有机会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活动。

位于浙北山区的安吉县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有着“竹乡”的美誉。连绵不绝的竹海,漫山遍野的树林,清澈的溪流,古朴的民居,村在林中,林在村中,使安吉县已成为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安吉的优势是山水,潜力也是山水,生态环境是安吉最大的也是最可宝贵的资源。安吉根据县情,于2008年开始实施“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幸福、处处和谐”为目标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闯出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城乡和谐发展的道路,创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专家评价:安吉已经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板。安吉农村由此发生了四大变化:农业变强了,农民变富了,农村变美了,城乡更和谐了。

安吉美丽乡村建设中所挖掘出的“一村一品”,以及安吉人兼容并蓄,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的竹精神等为我们校外教育提供了许多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如安吉竹乐已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民间舞蹈竹叶龙已走出国门、赴法国演出等,来自于大众,以能激发青少年爱家乡、爱祖国等情感、情绪为最大特色,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识价值,能让青少年产生丰富的构想。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民俗文化为我们校外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途径与方法,以新颖的方式在艺术熏陶中给青少年以真的启迪,美的享受。挖掘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这一乡土教育资源,我们可进一步拓展校外教育的空间,构建校外教育新品牌。

一、挖掘乡土教育地方特色资源,拓展校外教育活动空间

1.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寻找我心中的最美”系列活动,通过寻找身边最美的人,最美的事,开展“我心中的最美”评选活动,以艺术创作、文学写作、书画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来讴歌家乡的美丽,挖掘家乡美的资源。

2.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我爱家乡”青少年摄影大赛,通过孩子充满童真的双眸去发现家乡的美丽,达到即景生情、遐想万千的境地,激发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学习、热爱农村的激情。

3.开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幸福、处处和谐”为主题的墙体画展,以“我的乡村我来建,我的青春我来秀”为主题的才艺大比拼活动。以艺术美来渲染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气氛。

二、挖掘乡土教育资源的自然、人文环境,拓展校外教育基地空间

突破校外艺术教育仅局限于青少年活动中心内部的技能培训和城市的演出活动,在农村或社团建立青少年艺术基地或青少年艺术社团,将这些基地、社团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民间艺术(如竹乐文化、昌硕文化、孝子文化、畲族文化等)结合起来,拓展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教育新的领域。

三、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新载体,探索校外教育教学新方法

1.参观访问。根据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特色环境,选取地点或景点进行参观探究,一方面可以使青少年增强感受,了解安吉的历史与发展精神,了解安吉的竹文化、生态文化;另一方面可以积累更多的素材,为以后的艺术创作想象奠定基础。

2.实践体验。鼓励青少年亲身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通过竹编、竹根雕等艺术体验,通过为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演出等实践活动,了解安吉美丽乡村的本土特色与文化背景,感受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让青少年在实践、体验、探索、感悟中升华自己的人格品德。

3.专题构想。以“农业变强了,农民变富了,农村变美了,城乡更和谐了”等为主题,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乡土特色、古朴的民风民俗等为内容,提炼出创作素材创编舞蹈,创作书画,得到发自青少年内心的共鸣。

四、挖掘乡土教育资源特色品牌,拓展竹乡特色校教育的品牌空间

1.打造美丽乡村艺术作品。借鉴安吉竹乐、舞蹈《竹叶龙》等民间品牌艺术,创编舞蹈《竹林宝宝》、《笋芽儿》等竹系列的舞蹈、音乐。

2.打造美丽乡村艺术社团。在红舞鞋艺术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笋芽儿合唱团、笋芽儿记者团、笋芽儿书画社等笋芽儿艺术团的建设和扩展。

3.开展美丽乡村主题活动。美丽乡村的山水田园、衣食住行、文化气息、民风民俗,其认识和描绘,在我们的艺术学习和创作中也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发展。通过开展美丽乡村主题活动,来唱响安吉的发展远景,美好的蓝图在青少年的脑海中一一展现。通过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主题活动,激励他们爱国爱家、奋发图强、投入到安吉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去,亲手描绘他们美好的明天。

五、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方式

1.课题研究拖带式。这种方式要求通过对社会生活实际、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研究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这种方式的活动可以成为系列,其核心思想是培养青少年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利用探究对象所形成的资源,拖带参与体验、社区服务、实践行动、劳动制作、才艺竞赛、交流合作等活动,使资源“活跃”起来,成为有机的组成。

2.活动切入式。主题的展开往往可以以活动的形式组织,在一种活动形式下,可以含盖很多其他内容。比如,地图绘制活动,在一定的区域内,活动者可以自行选择绘制内容,这样,可以选择的内容就非常多,环境的、人文的、道路交通的、生物的等等不一而足,我们常见的摄影、绘画、形象设计、主题活动设计(比如休闲、交通法规、文明礼仪等)、野外考察等都属于这一方式。

校外教育范文第3篇

1.1建立主办学校组织、校外教学站点积极参与的教材建设模式首先,主办院校要重视校外教学站点在教材建设中的作用。要改变教材建设是主办院校“自己的事”的潜在意识。在教材队伍建设中要把校外站点作为主力队伍之一进行建设。在教材建设组织机构中把所属校外教学站点作为成员单位,吸收站点的管理人员和自聘教师参与教材的编选工作。把教材建设作为站点工作年会的重要内容列入会议日程。实践中,主办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是负责管理校内外教学站点的具体部门,由其代表学校组织协调教学站的教材建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校外教学站点也要意识到,在教材建设中,单个教学站人力财力有限,投入太多容易影响教学,势单力薄,单打独斗难以出成果。加之,教材编选必须按照主办学校的教学要求进行。在主办学校的组织和参与下,各教学站点可及时从主办学校获取信息、共享资源、更准确的对各自教材建设进行定位,教学站点之间也获得彼此协作的良好平台。

1.2形成编选结合、以选为主的编选关系并明确编写重点要把选用教材作为教学站点教材建设的主要手段。其一,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和电大教材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外教材的更多引进使得教学站点教材选择的范围空前扩大。“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成就明显,教材数量大幅度增加,教材专业门类更加齐全,教材质量进一步提高,编写出版了一批精品教材;“十二五”以来又有新进展。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在要求上和成教教材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也给成教教材的选用提供了新空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材建设成绩斐然。“1999年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确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重心’的教学模式。教育信息技术与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深度融合、终身教育理念的树立,为广播电视大学文字教材的研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以综合素质提升为培养任务,以工作岗位为出发点,以强化岗位技能为教学目标,多样化、立体式的教材呈现的指导思想,研发了大批具有远程教育特色、突出岗位技能的全媒体的教材。”考虑到电大开放教育和普高校外教学站教学模式的共性以及学生的共性,电大教材对教学站的学生显然有适用性。其二,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缺少专职教师,教学站点的师资力量相对更为有限,有限的师资力量首先要投入到教学中,教材编写周期长、投入大,如果把较多精力投入到教材编写上,势必影响基本的教学工作。教材编写方面应侧重于布点少且招生量少的专业教材以及教学辅导书和习题册。一些相对冷门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如果难以找到合适的教材,可由教学站和主办院校合作共同编写。依据培养的模式、层此和学科差异,努力编写具有特色化的教材,体现学校、教学站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具有以下共识:成人高等教育不只是文凭教育,要致力于帮助成人获得更新更多的实用知识,要有效提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解决方法。在此共识下,诸多研究者普遍强调主教材建设,即传统意义上的课本建设要特别注意体现成人在年龄上、心理上和学习时间上的特征、体现成人教学的特点。有研究者也对如何做好教材建设提出了好的建议:“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理论知识的准确定位,既要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又要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确定理论深度;二是注意渗透‘问题解决’的意识和思想,以达到贯彻‘实用’的目标,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在教材的编写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融入足够的实验实训内容,保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成人高等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笔者认为,基于在教学站点学习学生的具体情况,教材建设的范畴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课本建设,还应包括自学指导书、辅导书及习题册等辅导材料。这些辅导材料的编写也应按照成人教材的一些基本要求来进行,体现特定人群的学习规律。

1.3确立符合教学管理实际与教材建设现状的编选原则(1)接受主办学校的管理与指导原则。一般来说,教学站的教学活动均需在主办院校的指导下进行,以按照一定的进度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并保证教学质量。为此,教学站点的教材编选工作也应接受主办院校的管理与指导,以保证编选质量。(2)符合教学计划规定的原则。教学计划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教学文件,也是编选教材的基本依据。因此,各教学站点编选教材的过程中应与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所确定的学科类别、开设课程门类相对应,充分体现教学计划对培养对象的培养要求及对其知识构成的规定,使选用的教材符合培养规格与目标要求。(3)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原则。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的基本内容、重点与难点,是选定教材的主要依据。因此,各教学站点在教材选订工作中,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优选版本,不仅要选好教材序列、类别,更重要的是选好符合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和要求的教材。(4)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的原则。教学站点的学生具有职业多样、生源素质和知识背景差异较大等特点。因此,教材选用应尽量兼顾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和学习特点。

2对教材管理的建议

2.1教材管理需要考虑的新形势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办学效益的追求,普通高校教材管理存在追求零库存的趋势,各高校纷纷采取各种办法降低库存或避免新的库存增加,同时,学生自愿购买教材在各大高校得到越来越普遍的推行。教材供应与管理的这一新变化或多或少影响到校外教学站的教材管理,在实物教材的供应上,有的主办院校已经不再寄发教材,改由教学站点自己解决。教学站点的教材管理必须考虑到形势变化并着眼于如何保障教学需要。

2.2明确主办院校的教材管理职责(1)提供主教材版本。各专业主教材的使用版本一般应由主办院校提供,教学站点需要个别替换的,需征得主办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同意。(2)搭建教材管理平台。在主办院校和所属校外站点之间、所属各站点之间搭建教材管理平台,实现信息交流和实物互助调剂。(3)对校内外教学站辅导书、习题册等辅导材料电子版进行管理。(4)协助解决教学站点在教材管理中的的问题和困难。例如:因各种原因,教学站点采购教材需要主办院校协助时,主办院校对口部门应帮助解决。

校外教育范文第4篇

 

为促进我国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套适合儿童成长的教学方案,其中就包括校外教育。校外教育的开展为儿童提供了一种能够培养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的新型人才,更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但从校外教育的发展史来看,我国的校外教育还处于初期阶段,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为了祖国未来的希望,我国社会各界都应该重视校外教育,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校外教育理论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学一般都是在室内进行。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只有课本和教师,渠道较为狭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开始变宽。

 

校外教育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其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把课堂搬到了学校之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亲身的经历中获取知识,学习课堂内接触不到的知识内容。校外教育的发展扩大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改变了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校外教育的开始是从建国时期第一个少年宫的建立开始的,现如今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且校外教育的实践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校外教育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正在飞速的发展。

 

二、校外教育实践

 

实践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基础,实践教学一直都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校外教育本身就是一门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儿童在非课堂中感受知识、学习知识,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学习经验,在亲自体验中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

 

儿童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跟社会接触得不多,学习能力与集中能力也不够强,所以在儿童教学中加入校外实践教学,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生存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校外教育体系包含了校外教育理论与校外教育实践两部分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成就了校外教育的发展。随着校外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校外教育的实践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为儿童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儿童的校外教育实践部分通常都是结合实际生活为儿童量身定做的,基本上都是从文艺、体育、美术、科技几个方面入手的。文艺方面有乐器、舞蹈等,即带领儿童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感受音乐的跳动,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舞蹈中让学生体会节奏的变化,感受舞动的乐趣。

 

体育方面的实践内容比较丰富,有足球、篮球、击剑等各种体育项目,可让学生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团结意识。美术方面的实践内容主要有绘画、手工,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动手能力,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在科技方面,由于儿童智力与理解能力的限制,校外教育内容主要是参观科技馆、读书,可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

 

三、校外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型的人才是当前社会迫切需要的。原来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课本为知识来源,现如今只从课本中获取知识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校外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主阵地,为社会培养新型的人才,校外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校外教育的发展对儿童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外教育的发展为儿童获取知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途径,打破了原来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为儿童获取知识提供了有效途径。儿童可以通过校外教育的亲身体验,总结出超出课本之外的知识,增强自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提高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的记忆力。

 

2.校外教育的发展对儿童适应社会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外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初期,这正是他们正式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在这个关键时期要帮助儿童适应社会。校外教育的应用为儿童提供了一种途径,要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培养团队精神以及良好的性格等,以使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

 

3.校外教育的发展对儿童教育空间的拓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成长环境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家庭、学校和社会,所以在成长中儿童也最容易受这三个方面的影响。但是儿童自上学以后起最主要的教育环境就是学校,其次才是家庭,而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多数家庭的家长工作忙碌,缺乏对儿童进行教育,导致儿童主要的教育环境就只有学校,所以校外教育的发展可以很好地弥补儿童在成长中缺失的那部分教育,满足儿童在其他方面的需求,维护儿童的成长。

 

四、总结

 

校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对儿童的成长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校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儿童的差异化成长,能够培养儿童的个性,增强儿童的实践能力与个人能力,所以学校以及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儿童的校外教育,因为重视儿童的校外教育就是重视儿童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校外教育范文第5篇

一、明确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关系

“校外教育是由校外教育机构或社会团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在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范围之外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的教育”。可见,校外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的。学校教育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运行周期,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在较为统一而稳定的教育目标、课程标准的约束下,完成最基本的教育任务。因此,学校难以“随时”供给与社会共同成长的孩子所需要的养分,社会和个人需要的W校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校外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使校外教育与社会联系更为密切,教育内容能与社会发展同步调整,及时针对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新需求组织相应的“教育活动”。这较强的应变机制,使得校外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发展校外教育来加强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

二、明确新时期校外教育的发展目标

明确目标是办好校外教育的行动指南,是发展校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着力于自主创新、完善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新观念、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对校外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我认为,新时期的校外教育发展目标应包含三方面的内涵:

1.丰富知识,发展智力

以扩展知识面为目标,帮助孩子不断获取“校内”以外的知识,把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信息及时告诉他们,让他们感受求知之乐。

2.培养兴趣,引导志向

校外教育的任务应更多地关注孩子个体的成长差异,助长个体特长,保护和培育天资,发展个性特色,力求每一个少年都能自有所好、各尽所能,成为这个地球上唯一的一片“树叶”,这样“因材施教”有利于孩子学得有兴趣、心中快乐,从而引导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孩子开始关注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生命价值观,从而立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志向。

3.提高能力,健全人格

建设一个新的时代,仅仅有理想、有志向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能力、有健全的人格。校外教育应利用“小社会化”环境的优势,培养和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探究、实践、自律、合作、守则、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校外教育机构应当力求建设成为少年儿童兴趣发展中心、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少先队校外活动组织中心、家庭教育咨询与服务中心、校外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

三、确保校外教育活动平台建设

校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加强校外教育平台建设,保证校外活动阵地、师资、管理等建设适应新时期校外教育发展的要求,目前当务之急是抓好三大基础性建设:

1.加大阵地建设

没有阵地,何以从教!目前,我区才有一个两千多平方米的校外活动场所,远远不能满足上万名小学生参加活动的需求,难以承担校外教育多样化的活动。所以,校外教育阵地建设是发展校外教育的当务之急。应抓住当前领导重视、政策支持的有利时机,加大校外教育投入,加快阵地建设。

2.培养师资队伍

没有教员,何以施教!校外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待遇、职称难以落实,况且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家长对特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名望的名师很难请进来施教,影响了校外教育的发展。所以,选拔、培养懂教育教学且有特长的骨干教师队伍,是发展校外教育的关键。

3.创新管理机制

没有管理,何以兴教!管理是产生效益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校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约了校外教育机构的发展。如优秀的校外教育人才受管理体制的约束不能及时引进;当地财政还不能保证校外教育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经费;校外教育还要进行合法的创收活动等。所以,要构建与校外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新模式,必须由被动管理转向主动管理,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积极面向社会,面向教育市场,主动承担社会职责和服务孩子个性成长需求;由单一化管理转向系列化管理,要着眼于孩子成长的连续性和周期性,建立个性培养与共性培养的管理体系;要由相对封闭化转向开放化管理,要在开放环境下服务好社会需要,要推进决策的社会化,要使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校外教育范文第6篇

一、校外教育的含义及信息化技术下校外教育的意义

校外教育是指青少年在学校正规教育以外,接受由校外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组织提供的有目的、有序的、计划性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以此来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校外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很好补充和扩展,是整个教育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世纪以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性也在逐渐的加深。除了校内教育得到普及和重视,校外教育也得到更多人的青睐。

在信息技术时代下,青少年学生的兴趣与要求也变得日益广泛和多样化,呈现出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和偏好。青少年获得信息与知识的途径也出现多样化与复杂化,且青少年活动的空间和形态多元化和差异性,导致了个性发展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校外教育在各地都有相应教育机构,对艺术、科技等方面进行培养,但因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诸多因素影响,无法满足学生校外学习活动的需求。信息技术时代下的校外教育可基于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学,青少年除了在网络上进行基本教学活动,及时在线沟通与解答困惑,其它艺术形式也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为青少年校外教育开启一个崭新的模式,培养青少年发展成某一方面的专才,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的针对孩子某一方面的弱势进行教育与补充,使其全面发展的学习途径更多样化。

二、当前校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时代校外教育进一步拉开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差距

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在经济发展,教育事业进步的条件下农村校外教育虽有所进步,但仍然远落后于城市。城市青少年在包括义务教育、教育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都要优胜于农村青少年,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农村的青少年受到现代化条件的限制,无法享受到校外教育所带来进步。农村的义务教育和教育资源、教育基础设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话题,而校外教育作为对青少年校内教育的补充和个性优势发展更迫切需要得到关注。

(二)校外教育加重了青少年的学习负担

各式校外教育在丰富着青少年生活的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信息设备的改造与完善在为青少年带来诸多选择的同时,也给青少年造成了学习的压力。青少年在对某一校外教育排斥而在家长要求下不得不进行学习时,将成为一个学习的机器。社会和家长的重心多半是利用校外教育来补充促进校内教育的优化,但过重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的做到根据自身优势来有效的提升和锻炼,最终导致他们不仅不能有效的促进其学习成长,反而会因为校外教育造成学习效率低、心理负担重、压力大,最终导致逆反心理产生,害怕学习和成长。

三、针对校外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农村信息基础教育设施建设

农村信息教育基础比较薄弱,政府机关部门要加强农村校外教育意识的学习,大力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对农村进行招商引资,引导更多的投资者对农村进行教育投资;通过现代信息化设备的引进,召集社会特长人士关注农村校外教育,对绘画、书法、音乐等特长的青少年进行兴趣培养和训练辅导,促进其优势个性发展。

(二)合理安排校外教育学习,教育者不断提升信息素养

加强家长和青少年学习观念的转变,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成绩单分数的提高,更在于适应社会文化的特色个性发展,针对青少年校内学习的情况对其学习任务进行总体规划,并有效结合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喜好有效的设计学习方案,合理安排校外学习时间、减轻学生负担,并适时安排青少年假期、外出活动游玩等。通过信息技术下的校外教育,为师生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工具,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教育理念,校外教育者应不断学习与运用信息技能,以培养校外信息化教育水平作为关注重点。

(三)加强信息技术下校外教育的管理与协调

信息技术很容易对青少年产生吸引力,青少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网络媒体所展现出来的虚幻空间下,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真实感想,但同时也容易产生如沉迷网络等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校外教育时,对信息化教育应进行专业人管理与协调,对校外教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进行评估与监督。其次,对校外教育网络平台进行合理利用,如开办各种话题讨论区,让青少年在其中展现自己真实想法,通过对信息技术下校外教育的管理与协调,使青少年的学习过程更精彩。

四、总结

校外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校外教育;开放性

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年儿童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塑造品质的重要实践场所,他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它是多元开放的。当前的教育一再呼吁对孩子减压,但很多孩子在周末却忙于各科辅导班的学习,而我们活动中心多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营造他们自由的空间,发挥他们想象的翅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愉快地参与投入到社会之中,进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想这和校外教育的开放性是分不开的。

一、面向孩子自由开放――放飞希望

课外教育不同于校内教育,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试卷的检测,活动项目和兴趣小组的教育不受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限制,是建立在少年儿童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的教学活动过程,就是放飞孩子想象力的过程,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想象,给孩子挥洒创意留足空间,并在活动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尝试进行不同程度的创作,让孩子在动手,动脑,启智,启心的过程中,自由发挥想象力,真正感受“玩中乐”的境界。

1、教学形式灵活变换――事半功倍

课外活动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性,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符合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使学生具有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中心和教育者就应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使孩子活跃起来,没有限制和死板的框架,在这个以兴趣为主的大本营里,让孩子自由地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杜绝给孩子划框框,限制孩子的发展。孩子从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他们的学习空间始终固定在桌子与椅子之间,有的孩子看见教室里的桌子椅子,就有一种束缚的感觉,那么我们就从孩子的感官上解放他们,让他们首先从形式上得到自由解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经有一个学生,对美术较感兴趣,兴高采烈地来我们中心报名,当我把他领到教室时,他扭头就跑,我好不容易把他拉住,他死活不想学了,最后才说了一句,我在学校都这样上课,看见桌子椅子就头疼,明白了原因,我意识到,感官形式对孩子是很重要的,主观上就开始排斥了,更别说兴趣了,当我把桌子椅子摆成圆形环绕起来后,他笑了,紧接着,我们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室外写生,展览等不同形式,使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周末的课外活动了。孩子们也取得了很多收获,有许多作品获得了大奖,所以说,营造自由的空间,才能使孩子放飞创意的想象,使他们从封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在群体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愉快地成长为一个全面的人才。

2、学科内容相互渗透――全面发展

课外活动内容具有伸缩性,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它在保证活动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前提下,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意愿以及校内外具备的条件来灵活确定。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可以打破课内外的界限,有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同的学科都是相通的,可以通过对无序的社会影响进行合理的整合和科学的选择,过滤,强化控制,以知识和技能启迪与训练的方式,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化解并渗透到知识技能,文化娱乐,生活情趣等各个领域,贯穿于家庭和孩子因志趣相同所组成的群体活动中。

我调查了一下本学期学生,有一半的孩子报名学了两个学科,作文和美术,弹琴和舞蹈,美术和手工等等,根据课外活动的形式多样化,组织形式不受班级教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限制,我和各课教师共同探讨,根据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发展空间,共同备课,共同设计教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先上一节美术课同学画草莓,然后作文课写草莓,把它的形状、颜色、味道要介绍详细,学生就会凭感官妙笔生花有东西可写了。文学和艺术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记得一个孩子在声乐课上,老师教了一首悲伤的落叶歌曲,他唱着唱着就哭了,他和我说,想起了去世的奶奶了,我抓住了这个情感迸发的瞬间,进行了情感教育使孩子们懂得了感恩和珍惜,使孩子们都受到了感染,收到了好孩子训练营的教育效果,歌声里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让孩子达到了一定的思想境界。

二、面向家长参与开放――共同关注

校外教育是一种以个人经验积累为主的实践教育,目标有很多实现途径,校外教育弹性大,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质,适应少年的身心特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实现教育目的必要途径。课外教育是教学活动的有效扩展和补充,亲子教育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活动开展起来,现在的孩子敏感多疑,叛逆性强,我们作为公益活动,本着对社会服务的原则,促进孩子与家长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是我们的责任。

学校教育不仅受到教学任务的制约,同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个个教师不同程度的成了严师,使孩子产生惧怕心理,当然需要家长的配合,督促作业,课外辅导。一系列的教育使孩子没有过多的时间玩耍,有很多孩子和父母、老师产生隔阂,有很多心里话不想和他们交谈,彼此产生误会,久而久之 产生了叛逆心理。做为活动中心,我们应肩负起沟通桥梁的作用,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灵港湾,每一个班主任都是孩子的朋友,知心姐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她们的烦恼。解开他们的疑惑,同时多和家长联系,找到解决的办法,和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引导一个好的教育模式,和孩子共同走出叛逆期。我们面对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乡下来的孩子,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不懂得怎样尊重孩子,有的工作较忙,对孩子不管不问,那么,我们必须和家长勤于沟通,引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使他们重视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总之,我们活动中心既是培养孩子挖掘特长生的加油站,又是向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新型少年的心理辅导站。

校外教育范文第8篇

一、举办俄罗斯青少年黑河活动营活动

黑河市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次举办为期一周的“俄罗斯青少年黑河活动营”,这是近年来黑河市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共同举办的规格最高、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丰富的青少年交流活动。

为了让中俄学生能够更好地交流,活动营特别安排了许多互动节目。两国的孩子们一起唱歌、打篮球、做游戏,学习包饺子,大家很快从陌生到熟悉,友谊和快乐在每一个孩子心中传递。活动营的俄罗斯青少年还到中国学生家里做客,零距离感受中国式的家庭生活。

感受友谊的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深深吸引了这些俄罗斯孩子,手绢舞、水墨画和武术,让他们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魅力。

活动营期间的汉语言交流活动深受俄罗斯青少年的欢迎。在俄汉语大赛上,俄罗斯青少年亮出绝活,唱中国歌曲,背古诗词,多首经典的歌曲从这些俄罗斯孩子的口中唱出,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中国学生则用俄语介绍自己,展示才艺。

活动过程中,黑河市委副书记、市长、黑河市中俄友好协会会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及主管副市长来到活动中心亲切看望了活动营的全体营员。市长亲切鼓励俄罗斯小朋友要好好学习,做中俄友好的使者。活动营活动即将结束时,在活动中心,中俄两国学生共同用手中的彩笔绘制了百米长卷表达心中美好的祝福。

活动营的举办,使俄罗斯少年儿童充分感受到黑河的发展变化、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少年儿童的友谊与热情。市领导对活动中心成功举办两次活动营给予了充分认可,还为此拨付专款给予大力支持。

二、举办黑河中俄青少年雪雕邀请赛

为充分发挥黑河的冰雪资源优势,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增进中俄两国青少年之间的友谊,2009年的2月26日,活动中心特别邀请了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青少年与我市中小学生一起,举办了首届“黑河中俄青少年雪雕邀请赛”。

此次邀请赛本着“走进冰雪、快乐成长”的宗旨,旨在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舞台,让他们的梦想在冰与雪的世界里放飞。中俄青少年共18个队100多名学生参赛,竞赛现场场面热烈、气氛融洽,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协作力,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中俄两国青少年之间的友谊。黑龙江新闻、新华网、黑河电视台、《黑河日报》社等多家媒体相继给予了报道。

三、举办中俄两国三地黑河、哈尔滨、哈巴罗夫斯克市青少年冬令营系列活动

在黑河中俄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努力和精心策划下,中俄两国三地青少年冬令营艺术交流系列活动于2011年1月3日至9日在哈尔滨、黑河成功举办。2010年1月3日上午,来自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青少年艺术学校、哈巴喜悦艺术团的师生共计200余人抵达黑河活动中心,在我中心主任一行3人的带领下赴哈尔滨市开展青少年交流活动。

1月8日晚,冬令营晚会在黑河市友谊宫举行。我中心青少年乐团的学生与黑河市第五小学的学生精心准备了“告别斯拉夫友人”、“古韵新唱”等精彩节目,俄罗斯青少年喜悦艺术团和舞蹈团的节目更是精彩纷呈,中俄小朋友们同台献艺,建立友谊,出色的表演将晚会现场的气氛推上。黑河市主管副市长,市政府督导室的领导,市教育局的班子成员,市区教育系统校长、主任以及来自哈巴罗夫斯克市边疆区的艺术总监谢尔盖先生和艺术团的教师共计300多人观看了演出。晚会结束后,副市长及各位领导亲切地与所有中俄青少年演职人员握手,并合影留念。这次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共青城)、黑河、哈尔滨两国三地艺术冬令营系列活动得到了市政府、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他们亲临晚会,黑河电视台、《黑河日报》社等新闻单位进行了报道,取得了圆满成功。

四、利用国际法定节日举办中俄青少年艺术交流活动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黑河与布市传统的互访节日,活动中心以此为契机,先后举行了具有特色的交流活动,并为活动者提供住宿、餐饮等优质服务。特别是2011年5月1日,活动中心与俄罗斯布市、哈巴市和犹太人自治州青少年共同举办了首届“布市—黑河中俄青少年庆五一春之声文艺汇演”,在六一儿童节举办了首届“哈巴—黑河中俄青少年联欢晚会与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在6月1日中俄青少年儿童的联欢晚会上,黑河副市长与市教育局局长等领导亲临晚会与中俄孩子同歌共舞,并向中俄孩子们赠送儿童节日礼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节日。

这两次文艺交流活动共有俄罗斯青少年160人参加。通过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异域交流,充分发挥了活动中心对俄学生交流基地的示范、辐射和平台作用,积极拓展了中俄青少年交流渠道,丰富了双边交流活动内涵。

近两年来,双方学生开展活动近2000多人次,各项汉语交流活动达15次。活动中心对俄中小学生交流的基地作用充分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