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行知教育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第1篇

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着》这本书,受益匪浅。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第2篇

白云行知职校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字命名,学校地处广州大道,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麓,现有同和与天平架两个校区,目前正在建设人和校区。学校占地63亩,建筑面积43500多平方米,有公寓式学生宿位2200个,开设有会计、计算机、汽车维修、幼师、烹饪五大专业,目前在校学生2500多人,年培训量5000人次以上。学校拥有汽车新技术实训室、网络实训室、电子阅览室、点心实操室、电子电工实验室、语音室、数码钢琴室、舞蹈室等72间(有工位2080个)省内一流的专业实验实训场室。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级教师62人,双师型教师82人。

建设一流的名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强大保障。白云行知职校通过校本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为教师转岗培训提供优惠措施、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班学习、下厂实践、聘请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召开教育讲座会等形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和学习平台,教师综合能力也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一支业务强、师德高、扎根职教的名师队伍已初步形成。

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师德师风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该校党总支多次组织民主生活会,坚决反“”,针对教师队伍中出现的庸、懒、散、奢等问题开展严厉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求全体党员树清风、扬正气、以身作则,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师德师风的建设。工会先后组织了经典诗文朗诵、妇女先锋岗评比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师德师风的提高。例如,财经科组经学校评比推荐后参加广州市评比获“巾帼文明岗”称号。

注重培训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该校各专业“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高达85%以上。2014年,该校有2名教师参加了全国骨干教师培训,10名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参加市级培训的人数更是达到40人次以上。全力支持教师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级别的学术研讨会,既开阔了视野,又宣传了学校。坚持派遣一线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该校制定了《广州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企业实践学习规定和管理办法》,明文规定专业教师必须在以3年为限的周期内,到相应企业实践学习2至3个月。近5年,学校下厂实践的教师共有10名。这一措施,保证了教师的专业教学能紧跟社会和企业的步伐。

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技能的培训。在学校工会、教务科的积极动员和精心组织下,该校教师们踊跃报名,共有46位中青年教师(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39位)参加了广州市教育局、教育工会举办的“中国梦・园丁美――2014年广州市中职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技能竞赛”。在备赛过程中,各专业组充分发扬了团队合作精神,汽车、财经等专业组实现了100%进入第二阶段的决赛,最终共获得15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获奖率达70%。通过这次比赛,表明学校年轻教师成长迅速,已经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如汽车专业的廖榕光、温巧玉分别获得第4名和第8名;参加工作不满一年的袁艳萍获得二等奖,充分展示了该校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展现出该校的教学风采,为白云区教育局和学校争得了荣誉。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白云行知职校紧紧围绕“爱满天下,学做真人”的校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教育和管理活动,努力实践“培育真人”德育模式,“培育真人”的育人模式已经入选广东省中职德育创新成果集。

2014年11月,该校“培育真人的育人模式”入选德育创新成果集,被编写入广东中职学校德育文库系列丛书,本次成果获得了省教育厅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这是该校探索育人新模式及德育工作的一个里程碑。在全新的教育时空下,该校寻找到突破学校德育工作瓶颈的路径,培育真人德育模式能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很好地解答了德育方式落后、德育内容僵化教条、评价体系单一等难题,在全省范围内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

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贯彻党的十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通过宣传标语、墙报、主题班会、背诵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学习,并结合学校常规管理、经典诵读、跑操、每日行一善等活动渗透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良好,已在校内掀起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坚持学习陶行知爱国思想和教育理论。长期坚持学习陶行知思想是该校一项优良传统,本学期学生科更加大力度组织教师、学生共同学习陶行知的思想和理论。该校重新编写《学陶读本》,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并组织全校学陶主题班会,深入领悟陶行知爱国思想和教育理论;每周组织全体学生诵读陶行知名言,全面理解陶行知思想,并以此为指导,努力实践“爱满天下,学做真人”的校训。

继续开展“每日行一善”活动。根据以往开展活动的情况,该校重新编写《“每日行一善”活动指引》,力求使师生更加清晰认识日行一善的目的、方法、记录、反思等。组织全校班级举行“每日行一善”主题班会,共同学习如何日行一善。通过活动使师生明确树立以小善立大德的道理,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真人”。

强化经典诵读活动。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该校多年来持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例如,在内容上要求诵读弟子规、古诗词、陶行知名言等,并将组织重新编写诵读读本;时间上明确要求每周一天的早读课进行全校诵读经典,并根据情况,适时安排所有班级到操场诵读。

特色,是对教育个性化的诠释,是学校文化的自我重构,有特色才能创出学校品牌。一所学校的特色,有助于学校寻找到发展的未来途径,提升学校特色品牌,有助于提高学校在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多年来,白云行知职校通过突出特色,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现代蓝领人才。

该校现有计算机网络和会计两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学校在课程设置、实训场室建设等方面都加大了力度,在计算机楼安装了空调并更新了三个机房的计算机,和广州铁路工程职业学院合作进行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办学,为学生的升学提供了又一个广阔的通道。

学前教育是学校的市级重点专业,在市内有较大的影响力,但省内开设此专业的学校较多。为规范管理保证培养质量,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全省198间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情况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学校在接到通知后,对相关的办学情况、成果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提炼,检查过程中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如果省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办学都能像白云行知般规范,则不用花大力气进行此次检查了”。2014年12月30日,广东省教育厅发文《关于对中等职业学校第一批学前教育专业点予以备案的通知》,学校是通过办学资格的审查和予以备案的31所学校之一。学校以此为契机,继续完善办学条件,充实教学资源,进一步重视专业内涵建设,严格比对国家有关生均指标(如生师比、生均建筑面积、设备值和图书册数等)要求,控制办学规模,规范专业建设和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更上新的台阶,为白云区学前教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

烹饪专业是该校骨干专业,就业出路好、待遇高,每年都深受初中毕业生青睐,招生人数众多。为推动该专业的发展,学校和广州工程技术学院合作开展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培养,并面向高校或大酒店、餐厅等企业进行合作,聘请行业专家授课,使学生技能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在2015年的省市比赛中,中餐面点项目均获一等奖,代表广东省参加了在扬州举行的国赛获得了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第3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每当我想到这些名言,我就会想到《高大的身影》中的一个令我感慨万千的章节:

有一段时间,晓庄一代吸毒、赌博之风盛行,陶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以联村自卫团的名义发起了禁烟运动。陶行知随着一路兵踹门进了一家烟馆,他把跪地饶的烟鬼一一扶起来语重心长的说:“别怕,我们不是来抓你们的而是来帮你们脱离苦海的,一个人鸦片吸上了瘾,就会面黄肌瘦,家破人亡。烟馆就是苦海,听我一句不要再陷下去了,做一个堂堂正正,关心家庭的人。”陶行知对吸烟、赌博……犯下严重错误的人不强求、不严厉只想他们做一个知错能改,不吸,努力付出的人。应征了“知错就改,为时不晚。”这句话啊!

但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陶行知先生的死重于泰山。当他得知自己已被列入特务暗杀黑名单上的第三名时,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加紧了手头上的工作,他加紧了对育才状况的改进,他加紧了对家人朋友的照顾,他加紧了……但在1946年7月25日这可伟大的心便停止了跳动。

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入门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117-01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勇于开拓、崇尚创造的教育家,根据多年开展的教育实验,陶行知研究总结了一系列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他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教、学、做合一”“爱满天下”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仍对当前学生的培养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基于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并结合实际教学过程,对小学英语入门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教、学、做”合一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音、词汇、语感都要通过大量的练习获得,在教学中有机地将教、学、做结合起来,收效很大。

在小学英语教育起始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比较好动、贪玩,通过教、学、做,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动起来。如课本的每一单元都有情景对话,如何将对话中的知识要点转化为技能,就要看教师能否做到在做中教,让学生在做中学。可设置与课文内容有联系且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可掌握的场景,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投入学习,一些不良习惯就会因兴趣而随之消失,厌学就会转为乐学。

二 构建“生活大课堂”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的基本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体现英语学习性质,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用英语,把英语学习的范围扩大到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着力建构生活化英语课堂,或把生活引入课堂,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并运用英语。通过设计贴近生活、生动形象、真实有趣的英语课堂,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置身生活场景,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从英语学习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

三 让课堂充满“爱”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爱满天下。”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年级的学生们尤其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一句简单的表扬与鼓励,都会让孩子们兴奋许久。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理论体现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用爱心换取学生信心”和“用爱好激发学习兴趣”。

用爱心换取学生信心。教师要善于以自己的感化力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主动接近和加入后进生游戏的行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适他们不平衡的心理。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开始增强,学习风气也有所好转,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用爱好激发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爱好,后进生也是如此。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并不失时机地去鼓励和帮助他们,就一定会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积极上进的“内动力”。

四 引入“创造教育”

陶行知认为,小学生的创造力既是一种遗传素质,更是需要经过后天的精心培养才能充分发展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使之得以充分发挥。但在旧教育体制下,小学生的创造力不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被成见所蒙蔽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追求的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人”的理想境界,他的实践路径图就是“六大解放”,即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1)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2)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3)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4)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谈;(5)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6)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五 总结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对过去和现在的教育都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并且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爱心教育”为前提,以“生活教育”为方法,以“创造教育”为目标,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融入小学英语实际教学中去。

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第5篇

——读《陶行知教育箴言》有感

教师:郑匪宇 青岛市黄岛区珠江路小学

因为是学教育的,零零碎碎的接触过一些陶行知先生的文章,也总是能从不同的教授口中听到陶先生的名字和理念,考录的时候为了取巧也曾背诵了一些陶先生的事迹和名言,却总也没能完整地拜读过一本书,这次总算有机会静下心来读完了一本朱永新先生推荐的《陶行知教育箴言》。陶先生有学多朴实却发人深省的箴言,但让我感触最深的却是一个反复出现却特别简单纯粹的词语——"孩子".陶先生一直把学生们称之为孩子。是啊,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忘了他们还在只是一群孩子,一群对成人世界的规矩并没有那么熟悉,对遥远的未来充满未知与渴望的孩子,一群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改正、完善自己的孩子,一群每个人都不一样的孩子。

当上老师的人,尤其是当上班主任的人,总是容易忘了自己面对的是一群小孩子,总喜欢给他们制定出许许多多的规矩,提出许许多多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如果他们做不到,自己就会上火,埋怨他们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的听话,埋怨为什么自己的话怎么说了一遍一遍的话总也没什么用处。其实恰恰是因为我们都忘了,这是因为他们还是活泼可爱的小孩子,是在精力旺盛好动的年纪里做了符合他们本性的事情。陶先生说"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地球看起来,好像是个不动的东西,其实他每天每时都在旋转不已。小孩子也像这样。表面上看起来,也好像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进益,其实他的能力知识,没有一天不在进行中求活。我们就要顺着他这种天然的特性。"其实他们每天都在不断的成长,只不过不一定是按照我们制定的循规蹈矩的方式成长,我们需要的相信他们,引导他们。恰如陶先生所说"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等到您重新生为一个小孩子,您会发现别的小孩子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现在,我尝试着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所以队伍里偶尔的调皮,偶尔的笑脸也变成一件美好的事情。每天都告诉自己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成长的可能,我不期待他们都能成长为别人眼中的社会精英,我期待他们每个人都能成长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能保留住一份天真的带点孩子气的人。

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第6篇

一、厘清三个基本概念

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这是三个彼此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厘清三者间的关系,而后才能有较为清晰的思路去研究和实践。

生活教育是一种生活形态,也是一种教育形态,是教育与生活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一种形态,它永恒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按照陶行知的观点,就人类群体而言,人类有了生活就有了教育,处处是生活,处处即教育,这就是生活教育。它存在于学校教育出现之前,也存在于学校教育出现之后。就生命个体而言,出世便是开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即便没有进过学校,没有受过学校教育,他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这样的生活教育伴随生命的始终。从上述意义上说,生活教育就是教育与生活二元一体,是自然而然的、原生态的。

生活教育理论产生于学校教育出现以后,是为解决学校教育脱离实际生活而建构的教育学说。学校教育产生以后,专司传承和教授人类累积的共性知识,并建立了丰富而繁杂的学科门类和课程体系,学校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扩张,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校教育因此获得了独立的存在形态,被视为正式教育,而原始的二元一体的生活教育则让位成了非教育。与此同时,教育家们也注意到学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实际生活日益严重的分离给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所造成的障碍。1900多年前古罗马教育家塞南加就呼吁:青年之于学校,为生活而学,非为学校而学。然而,这种日益严重分离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遏止,反而渐行渐远。近世著名教育家裴斯泰诺齐、福禄倍尔、杜威、陶行知等,在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方面有着共同的认识。他们提倡生活教育,既不是要取消学校教育,也不是要全然复活原初状态的二元合一的生活教育,而是基于生活教育永恒地存在于人类生活全过程的基本事实,旨在发挥教育与生活不相分离的能动作用,克服学校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生活的危险。因此,他们建构生活教育理论学说,创办实验学校,以探索学校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实现路径。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诸多生活教育理论之一种,他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实践杜威理论的启发。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新教育思潮涌向全世界,世界各国积极迎受这一新思潮。杜威是引领这一新思潮极为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两条主要的路径:一是他本人应邀在1919年来华讲学,历时两年有余,广泛宣讲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二是他的中国学生相继回国服务,运用他的教育思想改造中国教育。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也是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思想的接受者和实践者,但是他不同于杜威其他的中国学生,他很快发现并且反省杜威思想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开始建构自己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论体系。可以这样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杜威教育理论影响中国教育的逆向成果。

中国哲学中体与用这一对重要范畴,是认识生活教育与生活教育理论关系一把非常方便的钥匙。生活教育是体,具有解释评判学校教育的内在价值;生活教育理论是用,具有指导改造学校教育的能力和功用。如果把世界众多教育家所建构的各种生活教育理论包括进来,那就是一体多用。形象地说,这就如同一体多面的棱镜,棱镜的任何一面都有其鉴照学校教育的价值,任何一面都不应该被忽略和轻视。

厘清上述三个概念的基本关系,其认识意义在于:(1)无论是裴斯泰诺齐、福禄倍尔、杜威,还是陶行知,他们建构生活教育理论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脱离实际生活的问题;(2)解决学校教育脱离实际生活的路径有多条,理论有多种,没有是与非,只有合适与不合适;(3)国内研究者普遍地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最符合中国国情,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这个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是狭隘的、偏颇的,缺乏广阔的学术视野。

二、转换研究范式

众所周知,新造的房屋是设计图纸的实物呈现,建筑工人的工作就是按照建筑师的图纸依样画葫芦。教育实验活动可不是依样画葫芦那样简单,它虽然要按照教育家的理论设计进行,但往往不可能完全呈现理论的预设:或者有所不及,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或者有所突破,超出了理论的构想。因此,教育实验活动较之于理论设计更为丰富,研究教育实验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往往比研究单纯的理论文本更重要。教育实验活动能够起到修正理论、创新理论的能动作用。

周洪宇教授曾就教育史学范式转型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特别重视教育活动的研究,认为:教育活动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教育过程并进行互动的历史,是影响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关键性因素。它既是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起源,又是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还是连接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中介和桥梁。教育活动史与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构成一种倒三角关系,教育活动史是起源、前提和基础,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是派生物和结果。没有活动史,就没有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他的见解对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的范式转型,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要重视陶行知教育实验活动的研究。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著述,除了早期富有学院派的特征外,主要是他丰富的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他抛弃早年对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学说的信仰,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他终生贯彻这一主张,通过行以求知知更行实现新知识的不断创造。譬如,他在中国的土壤里播种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种子,收获的是生活即教育的果实。此正所谓桔生南为橘,生北为积。陶行知对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充满了自信,并以此指导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晓庄师范废除了传统学校分门别类的学科课程以及每日的课程表,学生从早到晚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全部的生活就是全部的课程。陶行知试图在回归生活与教育二元合一的原初状态中,探寻学校教育改造之路。他自己评价晓庄师范说:我们这里的教育是从野人生活出发,向极乐世界探寻。他称这段教育实验为摸黑路。

晓庄师范的实验是相当成功的,同时又暴露出陶行知所未曾预料的问题:晓庄师范全部的生活课程,忽视了系统的学科知识,一度被视为反智主义而受到质疑。全国各地兴起的乡村师范和乡村简易师范虽然借鉴和运用晓庄师范生活教育理论,同时又保留了被晓庄师范抛弃的学校教育固有的课程体系和学科门类。晓庄师范的办学思想,也没有完全延伸到陶行知后来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育才学校回到了按学科分组教学的传统,聘请战时撤退到重庆的知名学者担任教授,不再提及晓庄师范时期所信仰的农夫樵子、猪狗牛羊,皆能给予知识。这应该是陶行知对晓庄师范办学思想的修正,也是对杜威生活教育理论一定程度上的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立足文本固然重要,考察他的教育实验活动及其产生的实际效果更为重要。因为教育实验活动是他教育思想理论的真正源头。在那些教育实验活动中,我们可能会发现陶行知预设的理论没有实现的内容,更可能会发现超越了他预设的东西。加强陶行知教育实验活动的研究,傅有助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三、树立问题意识

理论研究不同于理论宣传,理论宣传是平面的介绍,理论研究是纵深的探索。理论研究的前提是问题,没有问题的发现,就不会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创立于1920年代,在当时教育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合时势的问题,这些可能成为创新和发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动因和动力的重要问题,往往总是被研究者避而不论。譬如,他在1926年底对于乡村教育的批评: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造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更弱。这个批评在当时成为经典名言,被1930年代有关乡村教育的著述和教科书广泛引用。然而,现在拿它来批评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特别是工商业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其合理性就值得怀疑了。

这一现象警示我们,问题意识应该而且必须贯穿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陶行知本人就强调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试列举几个重要问题,以供同仁批评。

(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思想是美国工商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1920年代的中国主要还处在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阶段,工商业经济虽然己经起步,但远没有长足的发展。因此,杜威的理论虽然在中国播下了种子,但是不同地区生长发育得不平衡,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城市可能生长得要好些,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五的传统农村则要差很多。陶行知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杜威理论进行了改造,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且首先在乡村进行实验,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形态己经或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传统农业社会形态正在衰退,工商业社会形态己经或正在形成,当时不适于中国的杜威生活教育理论,现在是否切合于用?当年适合中国国情的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现在是否会显现出局限?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二)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生活与教育合一;生活与教育分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这个四阶段论是否科学,生活即教育是否代表人类生活教育发展的最新阶段?如果我们承认农业社会经济形态落后于工商业社会经济形态,那么适切于农业文明的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果真比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加进步?

(三)陶行知曾用鸟笼教育批评杜威的理论。他说: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几样,缩小一下搬进学校里去,就像把一只小鸟笼扩大一些,放进去一些花花草草。鸟笼还是鸟笼,没有根本性改变,这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他说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要将鸟笼打破,把学校的围墙拆公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根据陶行知的这一论述,全国许多挂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验学校,他们所开展的更像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的实践。

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第7篇

大家早上好!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第__个教师节,曾说到: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就要做到“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讲话中,三次直接引用老校长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我们感到十分亲切和自豪,这是对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高度肯定和评价。行知精神、行知教育思想和我校的育人文化和育人理念与提出的好教师“四有”标准是高度契合的。作为行知路上的后来人,我们应当深刻领悟讲话精神,积极传承行知文化,从以下四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争当一名好学生。

第一,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做追求真理的人。我们的校风便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追求真理做真人”是学生的历史使命,也是__的培养目标。所谓“真人”就是具有完满人格、渊博知识、高超本领的人,是说真话、办真事、求真知、为真理而奋斗的人。志向是青春的火焰,行知先生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希望你们能立大志、做大事,志存高远,顽强拼搏,追求真知,学做真人。

第二,夯实“人格长城的基础”,做有道德的人。引用行知先生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倡导教师应当有以奉献精神为核心的崇高师德。__要培养的真人首先就是有道德的人,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还说“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行知先生还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将道德和行为合二为一“才算是真正的修身伦理”。当代大学生应当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修身,追求真善美,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第三,崇尚“科学精神”,做有学问的人。行知先生曾经要求学生要进行“每天四问”,其中之一就是要每天问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作为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作为大学生,在专门研究学问的高校里学习,更要具有科学的精神,好学善思,不盲从、勤探究,从而拥有扎实的学识。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简单来说,就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这更是对大家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

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第8篇

职业道德教育艺术教师素质师爱是指教师对学生一种自觉、纯洁而真挚的,普遍而持久的爱,是教师教育学生情感和行为的总称,它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关怀、理解、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等。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育就是爱的事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爱是这世上最伟大的力量。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关心的话语,都传递着爱的信息,它能激发人的信心和勇气,使人奋发,催人上进。陶先生就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爱的教育,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不知所措。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说。这时男孩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由此可见,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起死回生。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大爱,是仁者之爱,是最圣洁、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教师素质的最好体现。

教育需要爱,教育呼唤爱。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陶行知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尽管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爱,是通向学生心灵的途径,是教育的基础。

我国老一辈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同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些话,都精辟地论述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学了。一位外地来的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看见一位老人走过来,就迎上去说:“您能帮我看一下行李吗?”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学子就得以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过了一个多小时,年轻人回来后看见老人仍在原地看着他的行李。年轻人大为感动,深深谢过,老人就离开了。开学典礼上,当主持人介绍在主席台就座的校领导时,年轻人惊讶地发现:那天给自己看行李的人,竟然就是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先生。白岩松在强烈的震撼中这样评价到: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才是最高的学府。

可见,教师的高尚师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撼人心魄的冲击和辐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所有的学生,无论富裕还是贫困,无论生于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智商高还是低,无论是调皮还是听话,都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教师奉献出的爱心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盏盏烛光,是引导和帮助学生上进的阳光雨露。

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不能想象,一个没有良好师德和优秀素质的教师,会培养出好学生。当教师的,谁都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像季老一样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育者,但问题是,什么样的教师是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经在中学生中调研发现,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的老师;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老师;实习老师;有宽容心的老师;热爱学生的帅哥老师;温柔的美女老师;风趣幽默的老师;充满爱心的老师;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真才实学的老师。

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乏味型;照本宣科型;傲气十足型;滔滔不绝型;天马行空型;沟通障碍型;自恋型;方言型;邋遢型;钻牛角尖型。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之所以受欢迎,爱学生,善待学生,在教师素质中占第一位。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40年时间,曾收集9万个学生所写的信,内容是关于他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老师,从中概括出成为好教师的12种素质:友善的态度——老师的课堂犹如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尊重课堂里的每一个人——老师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耐性——老师决不会放弃,直至你能做到为止;兴趣广泛——老师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良好的仪表——老师的语调与笑容使我很舒畅;公正——老师会给予你应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幽默感——每天老师会带来许多快乐,使课堂不致单调;良好的品行——我相信老师也会发脾气,但我从没见过;对个人的关注——老师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并使我感到松弛;伸缩性——当老师发现自己有错时,老师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宽容——老师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有方法——忽然间我会顺利念完课本,竟没有察觉,是因为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