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安全管理

公共安全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共安全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共安全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联网;公共安全管理;挑战;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也迅速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它被称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物联网这一概念是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的。“物联网”从字面上来看,就是物与物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络,它是从互联网从人向物的拓展。具体含义就是把所有的物品通过传感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人对网络中的物的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由于物联网中,传感器设备是关键技术,所以物联网又称为传感网。物联网的出现,使国家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但是在物联网提供新技术、提升安全智能水平的时候,其内在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国家各级政府也对在物联网条件下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问题非常重视,也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一、物联网技术原理

通过在物体中植入微型传感芯片,在一定的编码规则下进行统一编码,然后利用视频识别器装置、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进行信息传感装置,精确对物体的各种特征进行识别、检测,并且通过无线通信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当中,进行信息传递,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控制和管理。物理网的活动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通过传感设备进行感应,第二步将感应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传输到互联网上,第三步就是通过终端对物体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

二、物联网对公共安全管理的影响和调整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各种大型活动当中已经展示出了它巨大的魅力,但是它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也该公共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为公共安全管理带来智能化打下了基础

重点场所的安全护卫:在国家的政府机关或者是人民基础设施场所建立起了物联网安全管理体系,重点加强了低漏、低虚的警率周边安全防范,加大了抵御外力入侵的力度。交通、消防、危险物品安全监管方面:从最初的对车辆信息和道路状况的检测的应用,到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的防范应用,发展到对危险物品的检测应用。物联网都体现出了高度的敏感性,为社会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对现有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物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安全管理模式的改良。用物联网的技术来审视现有的安全管理模式,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的弊端。首先是事前预防理念强调不多,现有的政策只注重对事件的预警,而在事件的预测和预测措施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其次是管理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物联网的到来,使对物品的状态检测和信息传输成为了现实,提出了公共安全管理智能化要求。

三、物联网条件下的公共安全管理应对策略

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会对社会的生产力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会在社会上造成强烈的反响。政府部门有义务对于变革进行正确地引导,消除变革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确保公共生命财产安全。

(一)政府在物联网开发过程中应掌握主动权,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面对物联网迅猛的发展速度,政府只有占领高点,掌握主动权,才能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应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法律层面,网络安全问题应该随着物联网同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物联网的安全监管立法是物联网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技术层面,政府部门加强物联网核心网络的管理力度,确保核心数据不被窃取,保证核心层次的安全性;在管理层面,在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同时,不能放松安全管理工作力度,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物联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二)构建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提升公共安全防范能力和管理水平

政府部门应该从观念、布局到工作重点和技术手段上适应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跳出互联网思维的限制,构建一套成熟的安全防控体系,推动安全管理模式的更新。事故检测防范系统方面:利用各种传感技术,建立起一套具有自动识别、感知、判断和报警功能的检测防范系统,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加强安全预防工作的力度。

城市综合管理系統:通过物联网搭建一个综合城市管理平台,把城市中的各个部门结合起来,使他们协调一致的进行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各单位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确保监测、预防、决策、处置等工作高效地进行,避免信息封闭、各自为政现象的产生。

身份识别系统:这里的身份包含人的身份和物的身份两层含义,对于具有危险性的人和物进行有效识别、动态控制。公安机关应将物联网技术和金盾工程结合起来,打造一个覆盖面广泛地身份识别网络。

四、结语

总之,物联网必将成为将来社会工作和生活的主流,也会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设施。政府必须充分重视物联网条件下的社会安全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其环境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杨跃杰.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

[2]刘乃源.整合式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参与途径与模式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13(10).

公共安全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城市化;分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1 前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结构发展的必然方向。据统计,至2009年末我国的城市数量接近有700个,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50%,即有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城市中,而发达国家地区在80年代的城市人口比例平均就达到了70.9%。可以预见,在未来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口都将生活在城市中。将城市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则包含了人口、建筑、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水电气管道等生活保障设施、卫生服务设施等子系统,这些系统复杂、多样、多变,极具脆弱性,很容易受到破坏而形成安全隐患,且关联性强,一部分受到损害,极易引发其他系统的病变,从而对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健康和正常生活秩序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安全问题也变得复杂多样,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台风海啸、火灾、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工程事故等都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可能由于城市交通运输、电力通讯设施的瘫痪,而使整个城市的居民陷入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极具灾难性。因而如何实行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方法,建设高效、可靠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城市系统具有复杂性和脆弱性,这就要求城市管理既要从整体上统一规划,又要从细节上逐个处理。整体规划是上层平台,细节处理是落到实处,只有从细节上、在基层上控制了危险有害因素,上层平台的规划才有意义。本文借鉴国外城市安全管理的经验办法,力求构建一种从整体出发、由基层设施支撑的新型城市安全管理系统。

2 城市危险危害分析

传统的城市灾害主要有城市自然灾害(地震、暴雨洪涝、雷电、暴风雪、大气公害等)、生活服务设施故障(供水、供电、供气设施和暖气管道等故障)、各类突发事故(交通事故、火灾、爆炸、坍塌等)、城市流行性疾病(SARS、HIV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步,城市系统变得更加复杂,也衍生了各种可能的城市灾害,包括有城市信息安全灾害、通讯系统故障、高层建筑和地下设施等空间致灾隐患、公共群众事件、城市污染(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和核扩散等)、食品事故、恐怖袭击事件等,甚至还包括由某些因素诱发的城市恐慌,例如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爆炸后,在某些不法分子煽动下引发了中国多个城市抢购食盐事件、在“非典”期间,居民大量抢购板蓝根等事件,这些都是城市恐慌。这些事件既无科学依据,又严重影响城市的正常秩序,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更会伴生出各种违法犯罪事件,危害城市安全。如下图1所示为城市灾害发生的动力学过程(如图1)。

3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我国现有的城市行政管理是一种行政划分的分级管理,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将城市层层分解为市、区、街道、社区,各级机构分别承担不同的管理职责。将政治、经济、教育等不同部门的权利层层分解,从而实现对城市的全面管理。但是纵观我国各大城市,在行政分级管理中,并未建设相应的全面城市公共安全分级管理体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倾向于大型化、复杂化,为了实现城市的全面公共安全管理,则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城市层级安全管理体系。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提出的城市安全管理体系分为市级安全管理、区级安全管理、街道级安全管理和社区级安全管理。各级管理机构分别承担相应的管理工作,履行管理职责,将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逐层分解,步步细化,将安全管理工作从整体规划落到具体工作,将各层工作责任到人,从而可以实现城市公共安全的全面管理。

4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分级规划

4.1 市级安全管理

市级安全管理是整个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策划者、实施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该级管理机构从城市整体出发,规划、分配安全管理的职责和设备设施。研究本市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目标,并分解到下层机构。具体来说,市级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基于全市的应急救援预案。该预案是对下级预案的补充,是从整个城市出发,救援对象是全市的任何地方。若一旦发现的危险有害因素超过了区级安全管理机构的处理能力,或者发生的事故等级超出了区级安全管理机构的处理范围,则需要启动该预案。

(2)将安全管理工作根据行政规划进行工作分配,建立各级安全管理机构,确定相应责任人,并建立对下级机构的管理、考察和评价制度。

(3)统一规划城市防灾救灾设施的空间。城市的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在公共安全管理中则要求将必需的城市防灾救灾设施空间成为城市规划的准则之一。此类设施应当包括避难场所、道路网络、消防机构、医疗机构、物资场所、治安机构、废弃物堆放设施等。

(4)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应当简单、高效,反应迅速。将应急救援物资从整个城市的层面进行统一管理,可以精简管理机构。而且在物资储备时,综合考虑各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将物资储备设施建设在更有利的场所。

(5)建立市一级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专业的接警人员。该部分是对下级救援工作的补充。应急救援队伍应当由专业人员和志愿队共同组成,且以专业人员为主、志愿队为辅。该队伍主要承担“110”和“119”救援工作任务。

(6)建立预防预报和警报系统。该系统包括对各类自然灾害(地震、海啸、台风、暴雨、冰灾等)、流行性疾病、各类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核污染等)和可能出现危险事故场所的预报等,并建立相应的预防措施,建立专门的报警系统和24小时值班接警的工作制度。

(7)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系统和相应的紧急预案。

(8)对商业区、大型公共设施、娱乐场所、学校等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对两区之间责任不明确的地带建立市级管理方案;对市内安全工作的重灾区、特殊区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方案。

(9)建立灾后处理系统。

(10)其它工作。例如开展城市公共安全教育工作、消防演习、消除城市恐慌的行为等。

4.2 区级安全管理

作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中间层次,其主要职能是传达上级的安全工作计划、分配和监督下一级的工作,配合上下级的安全工作计划,并传达下级的反馈信息。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应当包括:

(1)设立本区的安全工作站,分配责任人,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及时传达或反馈上下级的信息。建立24小时接警工作站。制定本区的安全工作计划和目标,分配工作任务,并对下级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管理和调动本区的应急救援物质。

(2)建立本区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分配专职的救援物质管理人员。

(3)对本区的事故多发地带建立相应的防护制度,对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建立监测监控制度。开展本区的安全文化宣传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

4.3 街道级安全管理

该层相比区级安全管理而言,其工作更倾向于联合社区级安全管理开展具体的安全工作任务,消除危险有害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处理,控制事故后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设立本街道的安全工作站,分配2-3个专业安全人员,并制定值班制度。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及时传达或反馈上下级的信息,建立24小时接警工作站。

(2)建立本街道的安全工作队伍。承担的工作主要是管理本街道的事故突发地带,发现和预处理危险有害因素,处理不了则上报上级机构。维持街道的正常秩序。

4.4 社区级安全管理

社区级安全管理是层级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最终的落实点。在将来现代化的大城市中,瞬发性、灾难性的事故发生率应当较低,常见的则会是点发性的事故,这类事故多发于某个点,或者由较难辨识的危险有害因素诱发的,或者由突发性的设备设施损坏造成的。社区安全管理就是城市安全管理工作的末梢,从整体规划上,社区安全管理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但从工作落实上,社区安全管理工作却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主体内容。要建设主动的、全面的城市安全管理体系,社区安全管理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1) 建立本社区的安全工作站,分配1-2个专业安全人员,并制定相应的值班制度。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传达系统,及时传达上级的危险危害信息,建立24小时警报工作站。

(2)建立本社区的安全巡逻队伍,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有害因素,维护本社区安全防护设施的完整。该巡逻队伍由本社区成员志愿组成,通过简单的危险源辨识、紧急搜救、事故的紧急处理等相关安全技能培训。

(3)在洪涝灾害、冰雪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爆发时,带领本社区人员转移到相应安全地带,配合专业人士搜救被困群众。在灾害期间安抚群众情绪,分发补给品,开展科普教育,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4)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普及科普知识,消除社区内不必要的恐慌。

(5)管理社区内流动人员,防止的爆发。

结论

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系统,信息既能从上至下及时有效地传达,又能从下级反馈到上级,并获得回应信息。从分级上看,该体系管理办法全面包括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各个角落、各个方面,并能从最基本上消除诱使灾害发生的因素。但是,结合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的层级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还存在以下不足。

(1)该体系的建立是基于以下两个理想条件:①各层级间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传递,并能及时地获得反应信息。②各级工作人员都能坚守工作制度,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处理危险有害因素。这两个条件在我国现阶段还难以实现,也是制约本体系的主要因素。

(2)该管理体系的人员结构中,志愿者占了很大一部分,并强调了他们的工作能力。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现阶段的志愿者组织工作较难展开,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居民对社会的责任心和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并通过培训,增强其对危险的敏感度,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

(3)本管理体系配置了大量的专业安全人员,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如此多的专业安全人员,另一方面这些工作者都是基层工作,责任大、工作量大,但政府并无力为其支付相应的报酬,因而如何协调专业安全人员付出与回报的矛盾,将成为影响本管理体系工作有效性的难题。

(4)如何使城市的层级安全管理体系与现有的城市行政管理体系合而为一,构建精简、高效且职能明确、责任到人的城市综合管理办法,也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公共安全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西;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39-02

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广西属于西部不发达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发展的有利推动下,广西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健全。与此同时,广西城市基础设施也存在着一些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如建设质量监管问题、管理体制及运营管理问题、自然灾害的预防管理问题、人为破坏的监管防范问题等。下面,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加强广西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监管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基本构件,是城市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现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占有很大的比重,这都说明城市基础设施对一个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2009年,广西全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总投资额高达5706.7亿元,用于城镇的固定资产投资为5159.34亿元,其中,用于城镇基本建设的投资为2614.53亿元,用于城镇更新改造的投资为1552.55亿元。与全国其他省市一样,广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也是逐年不断增加的。广西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问题,构成了城市公共安全隐患。诸如城市道路塌陷、桥梁防护设施断裂、供气供水管道爆裂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问题,在广西也时有发生。据悉,2011年1月,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全区14个设区市及25个县(市、区)进行了2010年第四季度全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层级状况督查,在工程质量督查中发现存在有抗震设防区未按抗震设防设计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施工、不按配合比称量上料、少数工程依然采用超出允许范围冷拉或冷拔而造成直径偏小的钢筋等问题。

导致广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队伍技术水平高低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问题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据悉,2009年,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的全国首批139家“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中,广西仅有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其次,政府相关部门、施工监理单位及施工企业自身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的监管监控是否到位也直接影响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最后,有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法律法规是否健全完善也关系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

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及运营管理问题

(一)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是在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在市政府其他工作部门的配合和区、县政府职能部门的分工协作下,改革和依靠城市基础设施的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发挥“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积极性,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效益的组织体制。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一般都是由各城市政府统一领导,政府各相关部门协调合作管理。我们可以将城市政府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的机构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市基础设施专业管理机构,如各个城市的公用事业管理局、市政规划局、市政工程局、邮电局、电信局等;第二类是综合管理机构,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综合管理,如各个城市的城乡建设委员会等;第三类是城市基础设施协调机构,主要是横向的跨部门的管理机构,如各个城市的交通管理委员会等。

广西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主要是以城市政府为主导,各部门进行分工协作管理。目前,在广西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也存在着不少分割运行的现象。广西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各相关管理部门存在“条块分割”,职责不清,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管理混乱。例如,在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中,河道归农田水利部门管理,排水管网主要由市政工程局管理,河道支流及大部分明渠由所在辖区的水利部门管理。在广西城市的污水排放系统、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相类似的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也划分成若干部分,由此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效率。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城市管理体制问题,以及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问题。

(二)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贯穿在整个运营管理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是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的关键环节。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目标管理、安全责任管理、安全信息管理、安全教育管理、安全法治管理等。

公共安全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平台 公共事件 应用

应用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平台,可以充分动员,以及发挥公众的力量,可以形成一个协调统一,反应迅速,运作高效的应急管理模式,这不仅仅强调了各项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最短的时间内也形成了政府统筹的快捷严密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可以积极的预防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在最大程度上,减小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所造成的损害。本文主要从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平台的发展的一个现状以及趋势着手,讲述了应用这个应急处理技术平台的必要性,以及应用的方面,通过本文可以加强对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平台应用的重视,研究资料如下。

1 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的平台的一个发展现状以及趋势

我国在公共安全方面的应急救援,以及风险评估和信息综合等预警方面可以说起步比较的晚,在理论的知识,以及在实践方面的应用等都比较的薄弱,但是开展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平台的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的应用性价值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加强开发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技术的平台,也是建设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对全市各类重大危险的防护目标,以及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隐患的全方位地排查,以及监测,帮助实现管理不留死角,真正的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在如下几个方面,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平台还存在不足。

(1)突发事件在应急处理方面,没有实现科学统一的指挥。像是在城市中,都有建立110的指挥中心,还有重大的危险源预警监测站,以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还有水上搜救中心等多个项目的应急指挥平台,但是项目与项目之间没有统一的联系,都是自主搭建的独立的指挥系统,所以在现实实际的操作中,会出现信息传送的不迅速,并且不同的系统之间,还存在有网络不兼容,和数据不能共享的问题,所以对于突发性的事件,没有办法做到应急的指挥,延误了应对反应时间,带来很大的影响。

(2)就是系统的信息传送不及时,并且准确度低。比如在镇乡部门遇到了突发性的事件,将信息传送给上级时,不及时不主动,导致信息没办法被核实。或者是核实信息的时间过长,影响信息的报送,就影响对策措施的传达。

(3)在物资储备,以及应急队伍方面的信息,掌握不详细。对于应急物资的储备,以及急队伍的信息掌握不全,根本就没有办法实行有效地管理。

(4)应急的方案,在实际实施时,操作性低。所以在制定应急的方案时,需要减小预案的一个限制,在应急的演练中,加强实际的效果,不要只注重形式。第五点,在各个部门之间,应急的联动性弱。只要有一个部门,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应急反应不及时,就会造成应急处理的速度变慢,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处理突发事件的黄金时期。

2 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的平台的应用的必要性

在我国,现在遭受有各种的灾害的威胁,以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所以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这是因为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基础薄弱,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加强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平台的应用,以及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应对突发性的应急事件。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是为了应对公共安全类事件,主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应急管理的流程作为主线,所设计完成的监测监控,以及预测预警和集指挥调度为一体的应急指挥平台。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平台,具备了应急的救援人才,以及技术和装备等资源信息的汇总,并且在应急管理的模拟演练方面,都有着很强的功能。是为政府机构在统一调度指挥方面,可以做到反应迅速,执行高效的一个应急管理平台。

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平台的系统技术水平,具有多个优点,以及创新。如下几点是优点方面。

(1)在公共安全管理的信息预警方面,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可以针对性对构成公共安全隐患的潜在风险,进行监测,以及有效的防预。

(2)改变传统的以表演为主的公共安全风险应急的演练方式,变成了实际的可操作性性的应用。

(3)对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对应急资源方面的合理再分配,都进行了合理的配置。

(4)应急平台在定期排查,以及实时监测的动态防范机制方面健全。所以针对公共安全问题,可以实现早发现,以及提早预防。所以针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原理,以及发生的过程,都可以及时的作出公共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这样把信息系统可以搭建成联动的信息,更好的保障了社会公共安全的准备工作。

(5)对于构建综合性的公共安全风险信息预警管理,以及预警信息,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可以起到促使各部门管理机构,可以切实的尽好公共安全的责任。

3 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平台的应用

(1)在综合业务方面的管理系统。实现事务管理和应急性突发事件的反应。在公共事件中,应对过程中的信息接报,以及情况信息的综合和。

(2)是采用可视化的指挥调度系统。主要采用数字化统一的平台。系统,采用固定的目标数字化监控技术,以及城市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还有互联网络,以及GPS数据采集系统,来进行调度和指挥,指挥的方式便捷,应急性强。

(3)对于风险隐患监测的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危害程度可以进行综合预警。

(4)应急性的保障系统。将各部门的应急资源,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以便快速做出决策。

(5)采用智能方案的系统。利用实时监测数据,确保事态对周边造成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或人机交互的方式智能化地提供最佳应对处置方案。

4 意义以及结论

我国只有加强在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平台方面的搭建,加强在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平台的的研究,才能更好的应对公共安全应急突发性的事件,所以对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平台的应用,是非常具有现实的应用性价值的。加强开发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技术的平台,也是在建设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中,重要一个建设部分。

参考文献

公共安全管理范文第5篇

这真是“奇葩”新闻,让人啼笑皆非。

客车上配备的安全锤,在发生意外时就是“救命锤”,用于紧急逃生的时候敲碎玻璃。安全锤意义无需多言。每辆车必须按照标准配备灭火器、安全锤等消防、安全设施,这是对全车乘客的生命负责的职责所在,也是安全管理的必备安全设施。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等相关规定,公共客车上必备安全锤。

公交公司称,板砖也能击碎玻璃,属暂时替代。板砖的确能击碎玻璃,但板砖就是板砖,安全锤就是安全锤,安全管理没有替代品,任何的糊弄都是自欺欺人。没有安全锤的公交就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把“安全锤”换成“安全砖”,公交公司倒是省事,可是却丢失了安全意识和管理责任。

板砖替代安全锤的怪事,凸显凯里市公交公司安全管理的“砖家”思维,是安全无意识的集体麻痹。安全管理“拍砖”,砸痛了公共安全神经,是在戏说安全管理的游戏规则。把板砖请下车,让安全锤上车,公交公司责无旁贷,否则就是以卵击石,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保护安全锤应做好一防、二盯、三惩。首先是加强安全锤防盗措施。比如装报警器、防护带等,让犯罪分子无从下手。

第二,做好宣传工作,增强乘客紧盯安全锤意识。只有乘客真正把安全锤的“安全”放在心里,才能保障安全锤不丢。安全锤的频频丢失除了彰显一部分乘客公德心丧失之外,也显示了公民安全意识的不足:有些人只是贪小便宜的心理作祟,占公家便宜;有些人则觉得是公物,与我无关,看到偷盗也不会声张。加强安全知识宣传,让人们意识到保障公共安全工具安全就是保障自己的安全,能够自觉履行对公共安全的维护义务,对安全锤进行严防死守,一旦发现盗窃行为,立即报告司机,让盗窃者成为众矢之的,那么安全锤还会频频丢失吗?

公共安全管理范文第6篇

1、贯彻执行国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胜利油田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统筹、组织、指挥和协调开展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 负责建立完善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定期研究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任务和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检查考核。

3、负责公共安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分级管控的落实。

4、负责两特两重时期升级管控的落实。

5、负责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制度。

6、负责落实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队伍,明确工作岗位,制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7  负责对公共安全工作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及应急演练的指导工作。

8、负责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落实。

9、负责结合本单位防护目标的实际情况,制定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督导重点站库的应急处置演练工作。

10、负责加强公共安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时段的排查工作,查找治安隐患和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11、负责加强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宣传工作,及时掌握社情舆情动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公共安全防范工作。

公共安全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边缘社区;社区;公共安全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30日

城市边缘社区是我国城市化大背景下一种特殊的地域结构,是城市环境向农村环境的过渡地带,是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相互渗透十分活跃的地区。它是城市和农村管理体制的交错区和真空区。由于其人口、经济和社会构成的多元性,使得大量危险性因素滋生,严重地威胁着该地区的公共安全治理建设。因此,研究城市边缘社区的公共安全问题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城市边缘社区的定义及其特征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规模急剧膨胀,“入侵-演替”的景象在城市四周的边缘地带同时或交替上演,造就了城市边缘带的形态和功能的多样性,使其成为经济社会的多面体。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较多的提法是城市边缘社区、城市边缘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流动人口聚居区等。例如,陈月从地缘和居民构成的角度认为,城市边缘社区“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其成员为来自外地的农民工,他们相对集中地居住在一定的区域内,从事一定的行业,以地缘、血缘为纽带形成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该社区既不同于城市社区,又不同于农村社区,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社会地位、人群特征及地域位置,故而称之为边缘社区。又如,戴宾、杨建从地理位置和城乡经济发展的角度给城市边缘区下的定义是,“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或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地带。它是城市在自身的近域推进和广域扩展过程中,城乡要素逐渐过渡、彼此渗透、功能互补而形成的特殊区域,具有明显的城乡经济混合增长特征。”

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交叉性。这些社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产业的非农化和社会成员职业构成的非农化,但在管理上仍然沿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模式。城市与农村“二元管理体制”并行存在、共同发挥作用,管理体制交叉,这构成了城市边缘社区的一个基本特征;二是动态性。“随着城市的动态发展,城乡结合部也由城区向农村扩展,城乡结合部位置的动态变化,导致其人口和经济等诸多要素也呈现动态发展趋势”;三是复杂性。在城乡结合边缘社区内人口构成复杂,既有农民也有居民,还有大量的流动性人口,他们虽多年居住在这一地区,但真正融入城市中也是很难的。

二、城市边缘社区公共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共财产安全。当代中国正处在巨大的社会变迁和“风险社会”阶段,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城市边缘社区由于其特有的特征,在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的建设,特别是在公共安全方面更是对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交叉性的二元体制造成边缘社区的公共安全隐患

1、边缘城市社区居民非农转化不彻底造成其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应享有的待遇。目前的状况来看,“全国范围内,除极个别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政府外,绝大多数这样的社区,其相应的最低生活保障机制、贫困救济机制、养老机制、医疗卫生机制等,都没有跟上非农转化的步伐。虽然住房出租市场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区居民的收入来源,但是,在按照城市统一规划建设的小区内,居民可供出租的房屋数量毕竟是有限的。”相反,社区内失业、半失业、隐性失业带来的社会闲散人员增多,以及随之而起的黄、赌、毒成风,却是实实在在的治安隐患。

2、从社会治安管理看。有的城乡结合边缘社区分别由农村派出所和城市派出所管辖,单从人口管理看,有的是单一的农业人口,有的则是既有农业人口也有非农业人口。有的地区则将同一区域内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分属城市派出所与农村派出所管辖,从而形成了交叉型的人口管理体制。这种人为造成的管理体制的交叉性,带来的后果必然是管理乏力,也形不成“齐抓共管”,而这正是产生社区案件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城市边缘社区的复杂性是对公共安全管理的严峻挑战。城市边缘社区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农居混杂,外来人口居多,因此公共安全问题尤为严峻。一是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乡结合部地区,使得原有的社区管理资源匮乏;二是外来流动人口成分比较复杂,大多数人的知识水平低、法律意识差,受到犯罪分子的引诱后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三是本地居民有着强烈的排外心理,对外来人口具有某种不认同感,双方易引发口角,甚至是躯体和武力冲突,所以城市边缘社区成为公共安全高危地带。

(三)城市边缘社区的动态变化造成社区居民缺乏公共安全参与意识。城市边缘社区刚刚脱胎于传统的乡村,与现代城市社区的发展要求相比,缺乏一个有相当发育程度的公民社会。由于公民社会发育不良、不成熟,自主性、规范性较弱,对成员的负责性较低,特别是由于社区成立时间不长,居民还没有完全摆脱镇村体制的影响,只是把社区当成居所,社区参与意识比较淡薄,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社区自治的主体,没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公众的公共安全参与意识普遍缺乏。

三、城市边缘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建议

针对上述边缘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加快地方基层政府改革,完善边缘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服务各项配套机制

1、打破边缘城市社区行政体制上的“二元管理”模式,将其纳入城市社区管辖范围,从而彻底消除管理体制上的交叉性。同时,可以把城市社区管理的成功经验推广到边缘城市社区,突出边缘城市社区“居委会”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其在社区公共安全服务中的作用。

2、加快边缘城市社区农转非居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工作。政府要通过制定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来保护农转非居民的就业安全,主要涉及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

(二)从源头上杜绝公共安全的威胁性因子。一是必须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工作。可以从加强综合治理的角度,考虑由公安部门、用人单位、居住地管理单位和个人等四方共同开展登记工作,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对流动人口的登记造册工作,用人单位和居住地管理单位负责对在单位工作或居住的流动人口进行内部登记并报公安部门备案,个人则要及时申报和申办暂住证;二是要对流动人口实行分类管理与重点管理、网络化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对重点人口实行专项管理,既充分发挥流动人口的积极作用,又有有效措施防止、防范各种违法犯罪现象。

(三)建立一个公共安全宣传引导系统。建立一个公共安全宣传引导系统,有利于日常加强对公众的公共安全防范意识、防范知识的普及,有利于强化对公民公共道德、公民义务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公众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作为社区公共安全宣传引导系统应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利用社区优势,主动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做好日常宣传;二是要配备至少一名的专门公共安全联络员。与其说是公共安全联络员不如说是公共安全辅导员更为贴切。因为这名联络员不仅自身要从事日常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同时更要担负起社区里答疑解惑的重任。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月.“边缘社区”的犯罪问题及其控制[J].郑州大学学报,1997.1.

[2]戴兵,杨建.城市边缘区与统筹城乡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11.

[3]刘建凤.我国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公共安全治理研究[J].理论观察,2012.6.

公共安全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街区;城市人行道;公共安全

目前,人们对城市人行道发挥的公共安全功能重视度不够,街区的治安管理也多数依赖传统的模式,而发挥人行道自身的安全自治化活力不够,街区居民参与安全管理程度不高,街道安全管理环境也急需优化。

一、城市人行道的公共安全功能

传统上城市公共安全的提供是来自国家,而公共安全建设也因缺少市民的参与而减少了其公共性。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论述以何种方式建立城邦时所提到的人们对公共事物与私人事物的不同态度问题时所说,“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1]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不仅自己和他人有着密切联系,个人和环境也相互影响,单纯在乎“私人事物”是远远不够的,越是公共的,越是私人的。

人们在城市人行道行走或是驻足,总会有是否“安全”的顾虑。因为如果该街区或是人行道是“安全”的,就不会考虑是否安全的问题了。人不是被动的安全受益者,也不是无助危险的受害者。而一个城市街区的基本安全原则是人们在人行道上身处陌生人之间必须感到人身安全,必须不受潜意识感觉到陌生人的威胁。因此,城市的人行道必须具有而又实际具有城市公共安全的功能。

二、城市人行道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原因

(一)城市人行道安全活力不高

维护城市安全是警察的责任,但是城市的公共安全不应该单是主要由警察来维持。而且,目前街道的警力不足这一现实状况,更加凸显出街道安全活力不高的问题。城市的公共安全主要应该是由一个相互联动、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一个有着自觉的抑止手段和标准的网络,它由人们自行产生,也由其强制执行,这就是城市街区自己的安全活力,它可以依靠街区人行道的安全功能发挥出来。而目前大部分的街区既没有一个自制网络来抑止不安全事故,又没有完全依靠发挥人行道的安全功能,使街区自身在街区公共安全上无所作为,致使安全活力不高。

(二)街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

城市街区管理离不开居民参与,没有居民参与,街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缺乏居民参与是当前中国城市街区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街道办”和居委会的全面管束下,居民一方面缺少参与街区事务决策和管理的途径;另一方面他们早已习惯于事先有事直接找政府,寻求政府的帮助,等待政府的安排,因而缺乏参与街区活动的积极性。至于街区的人行道,除了主要发挥其行走功能外,居民们几乎忽略它的公共安全功能。多数人没有形成一定的观念和意识,对街区的陌生人或者是异常行为和现象缺乏警惕,行走在人行道时也缺乏交流,哪怕是眼神的交流,这样,人行道没有充分发挥出保障街区的有序和稳定的功能,居民也就不能以人行道为纽带增进居民的归属感。

(三)人行道周边的安全环境急需优化

1982年,美国犯罪学家乔治·凯令和詹姆斯·威尔逊在《太平洋月刊》上发表了《警察与社区安全:破窗》一文,他们首次使用“破窗”一词,并系统的阐述了“破窗理论”[2]。“破窗”(brokenwindows)是一种比喻,指的是街区中出现的扰乱公共秩序、轻微犯罪等现象就像未被修理的窗户,给人造成街区治安无人关心的印象,如果任其发展,将导致更为严重的犯罪。破窗理论说明街区治安管理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消除潜在的治安隐患。但是,中国街区治安管理的外部环境并不理想,单从人行道这一点就表现出:(1)亮灯工程不够。不少街区不仅很多人行道两侧没有路灯,而且许多居民楼道也没有感应灯。黑暗不仅会给预谋违法犯罪,破坏公共安全的人提供可趁之机,也给行人、治安巡逻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增加了街区治安隐患。(2)街区环境净化、美化不够。许多人行道旁的街心公园都已经废弃,无人管理;或者成为流浪者和乞讨者的露宿地。这不仅影响街区的美观有序,而且也可能为犯罪分子提供了窝藏地点。

三、解决街区公共安全问题的措施

(一)激发街区自治化活力

加强城市街区的公共安全建设关键是依靠街区自身,激发其活力,加强其自治化程度。其途径很多,比如可以通过推动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来实现。民间社会组织是街区建设的主体之一,也是街区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4]。如何培育和管理民间社会组织,是激发街区自身活力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要扶持、引导民间社会组织发展,但更关键的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自我监督管理制度。

由于街区居民共享着地理位置,穿插交汇的人行道使他们在空间上相互联系,日常行动和生活,更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街区。因此,城市街区在自治方面还应当具备一个功能,就是当街区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必须及时地找到有效途径,将街道的意见反映到上级主管机关,这也能促使将反映民生的意见变成城市的政策。

(二)增强街区居民的归属感

一个成熟的街区,不仅要具有界限明确、相对稳定的地域和并存互动关系的人口群体以及街区成员共同生活所需要的公共设置,而且更要具有一定的街区管理水平和街区居民的认同感[3]。人们相互间即使没有任何关系,但必须存在对彼此的公共责任感,这一责任感源于对街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街区居民对街区有没有亲切感、归属感、自豪感、荣誉感等感情,是一个街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对街区公共安全的管理时,可以通过不间断的开展治安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街区违法案件的发生,营造街区良好的治安环境;通过端正街区民警的执法思想,树立为民服务的意思,建立了良好的警民关系,培植良好的社会风气。实践证明,实施街区治安管理,不仅可以建立融洽的警民关系,增强街区居民的归属感,而且也可以为街区的发展提供保障作用。这样,居民将把作为公共产品的街道视为自己的家,将街区视为自己的家,无疑将促进整个社区的和谐发展,加强城市公共安全。

(三)树立居民自觉监管意识

激发街区自身活力,增强街区居民的认同感后,必须树立起自觉监管意识,或者说是自觉树立起自我监管意识。一个有活力的街道不仅有行人,也有观看者,人行道上的行人不仅在行走,同时也在对公共安全实行监管,街区的居民更是主要的监管者。这些行人和居民就成为监管街道安全的有效的人力资源,而要成为有效的,则必须有种自觉的监管意识。否则,即使有再多的监管者去监管公共安全,在灯火通明的火车站也会有骇人的犯罪发生。培养自觉监管意识的主体则主要是临街的居民和人行道边的店主。

老城市貌似缺乏秩序,其背后神秘的秩序、安全和自由,其实质就是城市相互关联的人行道的用途,为它带来一个又一个驻足的目光,正式这种驻足的目光构成了城市人行道上的安全监视系统。因此,街区的居民应当起到榜样作用,树立起自觉监管意识,由此来带动街道上的行人,在人行道上发生众多微不足道的公共接触,由这些行为构成城市街道上的信任,它来源于迎面走过时的眼神停留,排队等号付款,对有伤病的路人表示同情。而这种信任的培养不能依靠机构来进行。在街区范围内平常的公开的接触所有的事都是个人自己去做,并非强迫,其总和是人们对公共身份的一种感知,是公共尊重和信任的一张网络,是在个人或街区需要时能作出贡献的一种资源,这些都是自愿形成。而缺少这样的信任对城市的街道公共安全是相当不利的。如果街区居民树立起自觉的监管意识,那么街道上的每个人都有一种关注街道的潜意识,尤其在关键的时刻,那么城市的公共安全程度将大幅提高。

(四)充分利用街心公园提高城市公共安全

充分利用街心公园提高城市人行道的公共安全,是建设城市街区公共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主要问题就是街心公园的规划。无论该街区公园是成为流浪、乞讨者的聚集点,或是废弃品堆放的地点,还是犯罪发生点,也可能是街区居民游憩点、路人交流点、风景点,建立公园的目的都是为了将人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建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而将人群聚集起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城市公共安全度。一个熟悉的道理:一条经常使用的街道相对安全,一条废弃的街道很可能不安全。不安全问题并不能通过分散人群、降低稠密度、用郊区的特征来取代城市特征。所以,要充分利用街心公园的特点,将聚集起来的人群成为自觉监管城市公共安全的人力资源,以此来保障人行道这一公共产品的公共安全,从而保障整个街区和城市的秩序和安定。

四、结语

城市人行道对街区的公共安全有着较大影响,是研究城市公共安全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尤其是城市人行道公共安全问题会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一些传统的街道和街区治安管理模式会逐渐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会逐步解决,那么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尤其是城市交界的“真空带”的公共安全问题会日益凸显,所以必须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解决对策作出适时的调整与完善。总而言之,研究城市人行道对街区公共安全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8.

[2]MutumaRuteere,Marie一EmmanuellePommerolle.DemocratizingSecurityRepressionTheambiguitiesofcommunitypolicingin

Kenya[J].Africanaffairs,2003,(10).

[3]俞雷.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战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4]郁建兴.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的转型[J].人文杂志,2003,(4).

[5]金国华.关于社会治理的几点思考[J].政治与法律,2003,(2).

[6]浦兴祖.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兼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之提法[J].政治学研究,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