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工上岗培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供电企业;农电工;培训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不断完善,新形势、新技术对电力企业和农电员工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们亟需运用好培训这个“助力器”,来不断提升农电工队伍素质,为加快实现山区电气化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为供电企业实现品牌服务奠定基础力量。
一、农电工培训管理的目标
1. 农电工培训管理的策略和理念
1)以农电工的持证上岗工作为抓手,采取全脱产,分期、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通过强带弱、年青帮年老的,实现所有农村供电所人员通过专业资格考核。
2)充分发挥标杆供电所、五星级供电所的辐射带动作用,从标准制度、安全管理、供电所规范化、班组学习建设等方面进行帮带提升。
3)以“授之以渔”的理念,从农电工政治思想、安全技术、业务技能三方面,全面提升整个农电队伍素质,实现农电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2. 农电工培训管理的目标
1)农电工培训组织有保证,有公司教育委员会,建立完善三级培训管理网络。
2)农电培训管理标准明确,制度完善,培训设施齐全,培训经费不低于省公司的相关规定。
3)全面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以实施农电素质工程为基础,通过提高培训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快供电所人员持证上岗工作进程,对已取证人员定期参加复审培训考试,确保农电工复审通过率100%。
4)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农电工培训。
二、主要做法
1.农电工培训流程图
农电工培训管理流程说明:
1)培训需求调查:人资部(负责培训部门)、营销部(供电所所属部门)、其它相关部门根据对安全生产和农电员工技能水平状况的分析,确定培训需求,形成培训需求调查表及培训计划表。
2)制订培训计划:在前期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省公司年度培训要点,结合本单位农电工培训实际情况,拟定下年度农电工培训计划。
3)审批:年度农电工培训计划,上报公司职工教育委员会审定批准。
4)下发培训计划:通过审批将培训计划下发,否则重新修订培训计划进行审批。
5)培训实施分两块:外送培训和自主培训。
外送培训:按上级单位(省公司、地市电业局)下发的培训通知,填写《外出培训审批表》,经所在部门、人资部负责人、分管领导审批,培训完成连同培训证书复印件交培训专责存档。
自主培训分为公司举办培训班和供电所班组培训。公司举办培训班是人资部据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师资力量,制订教学计划,实施培训并进行过程控制,形成公司培训班记录。供电所班组培训是充分发挥三级培训网络作用,做为生产班组的供电所有自己的班组培训计划,由供电所自己组织实施,实施情况公司人资部按月进行动态跟踪督,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6)培训检查与考核:公司职工教育委员会、人资部,每年年底对部室及供电所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按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考核。
7)培训资料建档保存:每月25日前上报本月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并将本月完成的培训资料按规范办班模版建档保存。
2.确保农电工培训管理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建立、健全培训组织体系,明晰人资部归口管理、组织实施和专业管理部门业务指导职能,发挥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培训网络,负责日常培训管理工作,针对年度培训计划所下达的培训项目逐条对照落实。
三、农电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农电员工文化层次不高,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偏低,农电工队伍素质和农电工培训工作滞后于实际需要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目前农电工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方法不够多样。农电工培训缺乏统一系统的培训标准,培训方法较单一,缺乏据被培训者的特点、知识层次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影响了培训质量。
2.供电所人手少,生产任务繁重,农电工工学矛盾突出;加之农电员工岗位差别较大,他们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供电所多数地处边远山区,不仅给培训的组织造成困难,而且在客观上也加大了农电工主动参与和接受培训内容的难度。
3.农电工培训师资不足。在农电工的实际工作中,技能操作占相当大的比重,需要通过有一定理论基础更要有实际经验的教师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方式传授,而实际上能对农电工进行培训的专业技能型师资远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
4.缺乏农电工培训效果反馈评估。对农电工培训效果的评估,仅停留在培训过后的一个简单的考试,测评方法单一,事后没追踪调查,缺乏培训的互动与反馈,有待建立完善培训效果评估系统。
四、今后的改进方向和对策
1.确立战略原则,健全完善农电工培训机制
明确农电工培训工作的重点是在职岗位培训,主要内容是建立健全农电工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完善教培制度、据实际制定培训大纲、落实培训教育经费,健全完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运行管理机制,进而使农电工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充实培训内容,更新培训方法
关键词:电力企业;培训;电工
电力企业电工队伍数量庞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高素质的电工队伍是电力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是电力企业实现品牌服务的基础力量,加强电工培训管理,全面提高电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是电力企业和电工自身的迫切需求。
一、电工培训的理念和策略
(一)电工培训的理念
规范电工的管理,加强培训,是企业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内容之一。按照一体化用工和专业化管理的原则,把对电工的培训上升到为企业打造一支作战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认识上来,通过建立健全培训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全面提升电工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管理规范、爱岗敬业、技精效优的电工队伍。
(二)电工培训的策略
加强电工的培训,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维护国家电网公司品牌形象,以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将电工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并在人力资源配置策略之中提前思考、系统安排,针对这一类人员的特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努力寻求管理成本与培训质量之间的平衡点,形成互动共赢的良性发展机制,以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工培训目标和项目
(一)电工的培训目标
培训开发,对企业而言是人力资源的再生产,对电工而言则是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电工培训指标包括:岗前培训率、持证上岗率、培训计划完成率、技术比武参赛率、继续教育参培率等。通过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分析,电工培训需求主要集中在电网安全教育、优质服务教育、信息化教育、基层管理者培训、和相关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上。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工管理力度的加大,全面提升电工的综合素质,扎实有效地开展电工的培训工作,上升到了企业决策的宏观层面,深刻的影响着电工培训目标的设定。电工培训目标的设定要以能力提升为核心、持证上岗为标准,整体轮训为主线,抓好电工的基础培训,切实提高电工素质。营造一个吸引人、留住人、培养人、发展人的良好内部环境,提升电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归属感,调动电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多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和谐共赢”。
(二)电工的培训项目
根据电工培训目标和需求,开发策划出以下培训项目:
1、电工岗位轮训。按照《国家电网
公司农村供电所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大纲》的要求,分期、分批、分层次、分模块统一组织对农村供电所全员进行脱产轮训。对农村供电所长和电工开展模块轮训工作,同时,还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农村供电所长对优质服务和营销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广泛的交流活动,并宣传、学习国网公司金牌供电所的典型材料,分享成功经验;对从事抄表收费核算、客户受理、配电线路、装表接电等4类工作的电工进行岗位轮训,本着同工种、同基础、同需求的原则,参照工种、工作年限、技能等级等情况对报名人员进行分类轮训,应材施教。
2、电工技能专项培训。为切实提高企业生产一线主要工种电工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对符合相应工种,中、高级技能鉴定等级申报条件的电工,借鉴全民员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分理论和实操两个阶段进行专项培训。采取学员自学和脱产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力争使参加培训的人员分别达到中、高级工职业资格水平,为他们搭建岗位成材之路。
3、电工技能竞赛。电工岗位知识和技能竞赛,是国家电网公司为适应电力企业发展,全面提高电工的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举办的全国性竞赛,它不仅是各网省公司电工技术精英展现技艺、切磋交流的竞赛,也是检验当前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工整体素质的竞赛,是电工技能培训的风向标。
三、电工的培训管理
电工培训工作应遵循培训和生产协调统一的原则、理论培训与实操集训相结合的原则和培训成绩与岗位业绩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人力资源部是电工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有关培训方案,指导开展电工培训工作,对电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考核和检查,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实施办法,加强与职业培训机构或相关院校的沟通,通过企业需求与就业培训相统一的“定制培训”,做到培训前移。企业的各相关专业部室是电工培训工作的配合部门,要配合人力资源部开展电工的培训,并进行技术指导。企业的培训机构和所属二级单位是电工培训工作的实施单位,负责各项培训业务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负责培训师资的配备、学员的日常管理、考试考核等工作,并对培训质量和效果承担责任。
四、培训实施
培训的宣传是培训前要做的首要工作。通过有效的、多层面的媒体传播手段,大力开展电工培训的宣传工作,要使各级领导了解认识电工培训工作的基本状况,充分认识电工培训开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调动电工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做好电工培训的组织实施。在电工各项专业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应以提高学员技能水平为重点,突出技能水平培训。授课教师应选择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及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此外还可从基层单位选聘优秀技能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保证师资力量。在教学方面,确定培训计划后,培训机构应立刻进行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的筹备工作,以使训练场地、师资队伍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均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电工学员提供良好的软硬件学习环境。
(二)做好电工竞赛的组织实施。目前,国网公司每年都会组织电工技能比赛,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竞赛。通过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电工的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意识,展示了电工的精神风貌和刻苦学习知识、钻研专业技术、提高服务水平的风范。
(三)严格考核制度。加强对参培电工的培训考核,并将培训考核、鉴定结果应用于人员的使用和激励。送培单位与培训机构应密切配合,共同负责培训学员的考试、考核工作。学员培训成绩要通过信息系统反馈到学员所在单位,作为岗位业绩考核依据之一。技能培训取证班的结业考核,应采取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和技能均合格者颁发相应等级的技能鉴定证书。将电工的培训与考核纳入全员培训与考核工作范畴统一安排,形成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统一的劳务用工培养机制。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电工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水平,通过有效的培训手段,利用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可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电工的技能水平、安全意识和整体素质,为电力企业培养出一支高技能的电工队伍。
参考文献
职校培训工作总结
***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拥有完备的综合实验楼和齐全的专业实训设施设备。
***职业建立了完善的培训组织机构和制度管理。专门设立培训处,成立独立法人的绿***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学校对职业技能的设备配置、经费投入、办公用房等方面优先安排,为职业学校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实训设备,学校的社会培训工作,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训发展很快,无论是人数还是效益都连年大幅度增长。今年更是提出了培训人数与净利润翻一番的目标。截止9月份,2011年我校对外培训人数已达到6080人次。
积极开拓培训市场、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培训职能,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依托本校资源,充分发挥师资、设备优势。
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条件的明确规定,学校培训处与教务处、各教学部积极协调、沟通,认真组织好各专业教学部的一证考试,做到全员覆盖、规范、有序、严格、认真,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效。
由于师资、设备资源充足,培训处积极发动学生参加第二证的培训和考证。由于学生取得一证即可达到条件,对第二证并没有硬性规定。学校培训处与教学部联系,做了大量发动工作,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加第二证甚至第三证的培训和考证。出于对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不确定的因素考虑,第二证也不局限于本专业,比如学财会的也可以考计算机,学机械的也可以考中式面点师等等。上学年校内学生第二证、三证培训达到1547人次,超过一证培训人数一倍多,使得学校各项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2、把握和利用好各项国家政策,开展免费培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外省务工人员、高技能人才培训提供补助资金,县农办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资金补助等等,利用好这些培训政策,既拓宽了培训生源,又减轻了学员负担,让更多人有机会参加培训。
学校培训处在吃透相关政策后,积极深入企业、农村,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对企业员工宣传“免费培训、取证”,二是对企业领导建议抓住机会提高企业员工职业技能素质。除了企业,我们还深入农村,以各乡镇成校为纽带,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积极组织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送培训服务上门、进村,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3、借助政府部门行政优势,拓宽培训范围。
与县安监局深度合作,对全县所有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到目前已成功举办14期安全培训班,共计3450人次。与县旅委合作,承担**县国家导游员年审培训。与县交通局、运管所合作,承办汽车维修、质检员、价格核算员、摩托车维修、出租车驾驶员资格证、物流从业人员上岗证培训等等。和财政局配合做好会计上岗证培训。与县房管处合作,开展物业主管培训。与公安局合作,开展协警全员培训、消防培训。与供电局合作,开展高技能培训和技工比武等等。
4、借助高一级院校、培训中心优势,提升培训层次。
与**市旅游培训中心合作,开展国家导游员资格考试培训。与**江机电学院合作,开展低压电工进网证、高压电工进网证培训。与市安全培训中心合作,开展电工、电焊特种作业证培训。与**市交通培训中心合作,开展汽车维修、钣金工等上岗证培训。与市普通话测试中心合作,开展普通话测试考证培训。与省外贸培训中心合作,开展外贸单证培训。与****公司合作,开展CEAC认证培训等等。
5、开展横向联合,达到优势互补。
与乡镇成校合作,深入农村,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其它各类形式的培训。与烹饪、竹机械、转椅等行业协会合作,开展行业内各块培训。与兄弟培训机构合作,优势互补、达到双赢。
6、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承担社会责任。
承担全县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连续三年每年参培人数均达到400人左右。为残疾人服务,建立**县残疾人培训基地,让更多的残疾人拥有一技之长,走上新的岗位。为***县政府、县总工会、县妇联、县人保局等组织各类大型技能比武活动提供人员、场地服务。
7、把高技能人才培训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培训用的电工电子设备、机床电路设备、高压、低压设备、汽车、计算机、楼宇智能设备、水暖设备、空调维修调试设备等等。开展订单式、滚动式培训:即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添置相应设备、培养相应师资;然后再利用此师资、设备开办滚动式的后续培训。
在科学严谨管理和实用有效教学下,学员参加培训的到课率达到95%以上,不能按时参加的也能事先请假。经过培训后,学员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上岗证书、合格证书等取得率达到92%以上。
通过几年努力,我校的培训工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声誉。培训工作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
关键词: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目前高职电工技术教材存在理论知识篇幅过大,整体实践知识面较窄,实用性的例题不多,大多注重的是对公式的推导和计算,不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特别是课程教学和技能培训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需要,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一些教师的知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对这个行业如今所使用的新技术知之甚少,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社会要求脱节。本文根据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特点,结合电工上岗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引入新知识点,调整实训教学内容,并将原有验证性实训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训转变,同时在实训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软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一、目前我院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重点不明确
目前我院使用的电工技术教材,涉及内容较多,并且理论知识推导较多;因此,教学方法多采用讲授法,注重在原理的推导演变,不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且学生的基础薄弱。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掌握好电工技术课程所必须具备的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导致其在进入高校后学习本课程时非常吃力,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再者,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差,有些甚至不愿意动手,结果该掌握的东西没有掌握。
(二)教学方法落后且考核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较多而学时较少,教学模式仍是黑板加粉笔、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教学互动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没能将相关的知识和专业要求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被动学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甚至厌烦学习本门课程。而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比较单一,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没有创新。考核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测试而缺乏对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考核,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结合技能培训进行改革的方法和路径
(一)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内容相结合的改革方法
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实实在在学到一门技术,学校除了建立足够的实习基地和培训基地以外,如何将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计划和电工上岗证或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的培训内容结合起来,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培训结合,既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推导变为实用的专业技能,也可以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能参加等级鉴定,获得相应的电工证,为今后工作拓宽路子。具体的结合方法如下(表1):
(二)开辟第二课堂内容与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改革路径
积极开展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竞赛,开展面向广大市民的家用电器维修活动, 开辟第二课堂,弥补实训教学不足,活动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改变学生单一的课堂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对电工技术的浓厚兴趣与热情。一方面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促进学校科研向深层次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对巩固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良好的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为将来走向社会,独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电工技术课程改革得以有效实施
1、多媒体教学法
采用多媒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如黑板粉笔、电子教案、实物投影、动画课件、录像、虚拟电路等。使教学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的交流,而且辐射到知识与人交流、形体与视觉交流,语言与思考交流,使传统(下转第137页)(上接第135页)死板的课堂气氛变得生机勃勃,使学生在快乐与新奇中享受知识的洗礼。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个关于电工技术技术应用的网络教学交流平台。除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精品试卷、习题库外,还提供了相关元器件应用资料、趣味制作项目和电路仿真软件资料等课程资源。正是由于网络教学系统的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预习、答疑、自测),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晦涩难懂知识的理解能力。
2、项目或模块驱动教学法
结合电工技能考证和专业特点及就业趋势,对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进行了合理地重组、优化,形成新的课程体系。重组后的课程体系将我院所开设的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电路基础、变压器、电机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变流技术。以“重基础、强应用”为原则,每个模块将人才培养方案细化成技能目标,再将技能目标确定为教学内容。例如机电专业,强调“机电结合,以机为本,以电为用”。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学生常见的简单集成芯片的选用而不是集成电路的设计,因此可淡化“模拟电子”模块中的复杂电路结构分析,结合“电机与控制”模块,强化各种芯片的功能、选型及在简单控制电路中的应用。这样我们就很明确哪些专业应理解哪个领域的应用及特点,哪些技术应掌握哪个学科模块的基本原理,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激励教学法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动力朝着所期待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同时增加新的任务,鼓励他去探索、分析,让学生觉得老师承认和重视他的学习成果;而对哪些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应该和他一起探讨,帮助他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就是通过激励他,让学生觉得老师也很重视他,没有受到鄙视,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改革方法的推广及意义
改革后的《电工技术》课程先在我院电子电力系学生中试行。通过一年多的试点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使我们实现了五大转变:学生由“不懂电、怕电”转变到愿意学电,并能迅速适应电工技术技能岗位;使教师由“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角色转变;使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到“以技能培训为中心”的地点转变;使教学设计从“以教材为本”到“以培养目标为本”的中心转变;使教材内容从“教材为主”到“技能应用为主”的本质转变。
四、结束语
总之,从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出发,我们对高职《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环境、模式等设计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但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仍有差距。《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研究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变化。对于我们高职教师来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永远向前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梁碧勇.高职高专电工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考试周刊,2009,(05).
[2]廖江.浅谈电工技术教学改革[J].应用技术,2009,(23):113-115.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电子电工 教学应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实现某个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以电子电工专业为例,简单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子电工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一、全面制订电子电工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整合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是教学安排、组织的依据,是实施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的前提。我们根据电子电工专业的特点和职业性原则,修改和完善了课程的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打破了原有课程体系,以《电机与电气控制》这门课程为例,将以往教学中强调的课程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教学理念,用精讲理论、以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为重点。《电工技能实训》实训大纲增加了选择性实验、生产工艺性实习。鉴于原《电机与电气控制》指导书内容较少,与电工上岗证的要求有差距,新《电工技能实训》大纲进行了全面改革和创新。根据新设备按实习两周编写,与旧大纲相比,内容更丰富,与电工职业岗位更贴近,实用性更强。新《电工技能实训》指导书增加了安全用电知识,丰富了室内照明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故障排除与动力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故障排除等内容,根据新设备更新了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导线的连接、室内配线的一般要求和工序等,使学生经过电工技能实训后,直接可考取电工上岗证,节省了师生的大量培训时间和支出费用。这样教学过程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而是瞄准目标、围绕项目的一体化教学。依据模块化、项目化的要求及项目课程标准及技能鉴定标准,编写出比较实用的《电工技能实训》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材。
二、加强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在理实一体化研究中,老师进入电子电工或机电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调研,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且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至少有两个月的企业实习经历,这样有利于“双师”素质的提高。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将原专业理论教师、实习教师合理配置,使其在教学实践中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例如在一个模块中配两个理论老师、两个实习老师,理论老师专业理论深厚,一些理论性强的课题就让他们讲,实习老师随班听课;实习老师在动手能力上有优势,让他们进行示范教学,理论教师随班听课。其次,学校专门制订专业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出国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四新”培训、示范专业负责人培训、实训基地负责人培训等,使教师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的建设
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此种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这就要求作为课堂的实习车间(实验室)有足够的工位、必需的教学环境,如黑板甚至多媒体教学设备。我们将按照“崇尚实践,深层合作,校企双赢”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学校实训中心和校外各联合企业的建设,保证电子电工专业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四、规范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方法,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考核一方面能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另一方面能通过我们所采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引导,鉴于此我们根据电子电工专业特点改革了考核方法,建立了模块化、标准化试题库。在考核形式上,注重过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引入工程任务考核,强化实践教学考核。初步完成《电工技术》等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教学,近三年的对外技术服务和培训取得了较大成果,对学生进行电工技能培训,使电子电工专业和机电专业一部分学生获得电工中级证书。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观察、记录、讨论、作业、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考试、技能测试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加大了实践力度,强调了基本技能培养。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内容上,应由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两部分组成,各占一定比例。操作成绩的比例可稍大些,但不高于60%。真正将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成就感,激励其不断探索进步。
在电子电工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非常必要,它打破了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之间的界限,师生双方的“教、学、做、思”相融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关键字: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前进,人们对机电工程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建筑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并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以下将对机电工程中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分析。
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影响因素
1.1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浅薄,观念落后
在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浅薄,管理观念落后,且水平不高,这都将影响到施工的管理。第一,很多的管理者不具备专业性的知识,无法全面掌握整个施工的管理,管理意识较低,进而导致机电工程施工的管理没有落实到位,不够合理与科学,这种情况将对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整个工程的建设不利;第二,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观念落后,无法与国际先进管理思想相接轨,无法实现数字化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而使得我国工程管理思想无法更新,依然处于传统水平。而该管理模式将会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抑制与阻碍作用,并影响信息获得的途径以及方式,使得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合理处理,进而无法满足市场对信息的需求[1]。
1.2施工的技术水平低下,安装不够规范
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低下,且工程在施工管理中对造价的管理不够到位,进而导致许多建筑工程单位不考虑上述情况将会带来的严重影响,而只是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此外,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机电工程项目的安装过程中,为了追求片面的利益,而有意的购买一些价格较高,但是实际的质量却很低的材料。而该材料完全达不到工程施工的要求,这种情况不但增加了工程的造价,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1.3安装设计不够合理,沟通协调不足
我国当前的机电工程中,施工设计图纸不够科学与完善是十分普遍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为:对防雷接地的安装在电气安装的图纸中有相关的说明与标记,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图纸上却没有进行说明,这就极大的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难度,并极易引起施工事故。另外,施工中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够,使其工程中的各项工作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各单位以及部门之间的协作水平低,并且工程的实际操作经验不够,以及设计水平不高,从而使得工程的施工图纸设计不够完整,上述中的因素都将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2]。
对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1加强施工人员的控制
在机电工程中,施工人员将对工程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主要包含施工人员的思想意识、管理能力、质量观念、技术水平以及业务素质等方面。
2.1.1对施工人员能力与资质的控制
由于机电工程施工是一种特种行业,所以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与素质。施工人员的资质通常是指其是否具备一定的专业资格,并获得相关领域的从业资格证;能力就是指在心理行为、心理缺陷、技术能力以及判断错误等方面,对施工人员的综合水平进行考量。对于机电工程的施工人员而言,资质与能力的控制主要是对于一些工程技术比较难,施工复杂,并对精密度有极高要求的操作以及工艺等,安排的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术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一些会影响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所安排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从业资格证。
2.1.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由于机电工程的安装具备变化比较大、技术要求比较高、产品简单、工种的工序比较多以及关键性的难度比较大等特点,不一样的工作必须采用不一样的安装程序,所以,必须对机电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性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并且获得相关领域的专业资格上岗证,比如特种工作的上岗资格证,坚持持证上岗,进而确保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水平。另外,必须建立一个详细、科学的培训计划,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指导,并且密切关注国内的相关信息以及技术,使培训的内容跟上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2.2控制工程的材料
机电工程的质量受到工程材料的影响,加强对工程材料的控制,能够有效改善机电工程的质量。
2.2.1加强采购环节的控制
在进行材料采购之前,必须按照施工图纸以及技术的相关要求,制定一个采购方案,且有目的的在供应商中进行原料的购买,并制定采购的档案。对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料进行定期的抽查,并对供应商进行动态化的管理,从而确保工程材料有据可查。
2.2.2加强工程材料验收的控制
其工程材料验收的控制内容主要有:材料收货时必须附带相关的合格证以及化验单等文件;证明材料质量的文件中所用的抽检方法必须达到相关的要求,并且能够反映出材料性能;如果高压阀门以及压力容器等特种产品在表面上出现损伤,就必须对其进行严密性以及强度实验[3]。
2.3加强施工操作技术以及方法的控制
为了确保机电工程的施工工序正常运转,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实行正确的操作技术以及施工方法。所以,在进行机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其操作技术以及施工方法进行有效的控制。
2.3.1施工单位对操作技术以及施工方法的制定前提
施工单位对操作技术以及施工方法的制定之前必须对实际的施工工程进行调查,并综合了解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对于施工的方法应该在其技术具备可操作性的基础上,确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简单易行。另外,还必须确保工程的的施工进度,并且尽可能的减少工程的施工成本。
2.3.2关于操作技术以及施工方法的控制要点
在机电工程的安装施工管理当中,主要的操作技术以及施工方法的控制要点是:第一,工程施工人员必须严格依照相关工程的操作要求和施工流程以及施工规范;第二,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必须加以控制,并确保其处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加强工程质量的控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问题扩大化,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质量的预控以及质量的检测等操作,必须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操作处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2.4加强对施工设备与检测仪器的控制
施工设备以及检测仪器将会对机电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其加强管理与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对施工设备与检测仪器的管理与控制方法有:第一,要求设备操作人员按照相关规范对其进行操作与使用;第二,检测仪器的操作人员应该清楚的了解其操作技术以及使用方法,对其进行正确的操作,从而确保所检测出的结果具备科学性与真实性。
结束语:
由此可见,机电工程的施工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而将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机电工程时,必须加强其施工管理以及质量的控制力度,对工程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操作技术和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设备与检测仪器等方面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车耀胜.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11(21):69-70.
【关键词】电工培训 安全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83-02
近年来,由于建筑内的技术开发、建筑业循环翻新的需要,加上大批电工将提早退休,电工人员缺口巨大,如何快速培养出合格的电工,是电工培训的首要课题。由于电工作业的危险因素多、危险程度大,“安全”是电工作业永恒的主题。从统计资料分析,大量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这表明作业电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仍有待增强。因此,在电工培训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是电工培训教师的首要职责与任务。而在电工培训过程中渗透安全意识培养是提高电工安全素质的有效途径。为在电工培训过程中渗透有效的安全意识培养,应对培训教师作以下方面的要求:
一、培训教师加强责任心和提高技术水平
电工是接受培训教师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产生的,许多电工的启蒙老师就是培训教师,所以培训教师的态度、技能和知识直接影响未来电工的素质。而培训教师的责任心又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培训教师往往是培训教室的第一管理人,应对培训中学生的人身安全负责,更应负起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职责。如果培训教师责任心不强,对于学生在培训教室的作为不闻不问,也没有承担起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责任,则很容易造成意外的发生。因此,培训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同时,培训教师必须已取得电工上岗证和一定电工技能等级证书,这样才能较好地带领学生进行培训。培训教师应有过硬的技能,要求学生做到的所有安全和技能要求,自身都应能够熟练完成;要求学生在接触电工作业初期就有安全意识,自身的安全意识也必须很强。培训教师应明确规定:学生在实验操作前,必须先向教师申请,只有教师同意了,学生才可以进行操作。在学生实验操作的整个过程中,培训教师都必须在场,进行必要的提醒和监护。
二、把好受训者的身体关
在培训时,培训教师应向受训学员解释清楚人体触电时身体可能出现的状况及二次被伤害情况,让学生充分认识人体带疾病后触电的危险程度,自觉抵制疾病状态下进行电工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规定: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症、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的人员,才有报考电工上岗证的资格。培训教师有必要在培训过程中核实学员的体检证明,把好受训者的身体关。
三、选择针对性强的案例,强调电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的重要性
在电工安全作业重要性的教学过程中,培训教师应挑选针对性比较强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强调电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的重要性。如选取以下案例:某建筑工地正在紧张施工,搅拌机向外倒水泥时,手扶推车把手接水泥的工人突然感到麻电,于是找来电工修理。电工xxx来后,用验电笔测搅拌机外壳果然有电,就拉开了控制搅拌机回路的闸刀开关。这时,他没有再验电,就伸手抓住搅拌机的铁门,随即触电倒下,抢救无效死亡。调查后发现:控制搅拌机开关箱电源的三相导线中有一相是黑色的,而保护线是灰色的。工作中,工地“二包”队伍的一位电工,在为本队临时接一照明灯时,认为黑色线应该是保护线,就把黑色线和原来的灰色保护线互换了,当电工xXx拉开两级开关时,并不能切断接在外壳上的相线,所。以搅拌机外壳仍然带电,导致电工xxx触电死亡。分析上述情况,不难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首先,原接线中总开关箱内的相序并没有按习惯作法把黑色线作为保护线。其次,“二包”队伍的电工在回复原接线时,主观地把相序倒过来,使搅拌机外壳带电。最后,电工xxx在检修中虽拉下闸刀开关,但没有认真地验电。
这样,通过案例分析,深挖事故的原因及电工应担负的责任,学员可以深刻认识到电工疏忽、责任心不强的严重后果,自觉接受培训教师的严格要求。
四、注重安全和规范
在培训中,培训教师应注重安全和规范,具体应做到:
第一,用电工的标准要求受培训学员的着装打扮。对于受训学员,培训教师有必要按照电工作业操作工的标准要求他们的着装打扮,如额头上的头发不能遮住眼睛;后面的长发要束起来不妨碍正常操作;只要涉及通电训练,必须确保长衣长裤;最好穿电工鞋,至少穿能束紧的,底面绝缘良好的鞋子;不佩戴金属类首饰和发饰,等等。
第二,用专业的标准介绍实训教室及触电急救方法。进入实训教室后,培训教师应先向学员介绍实训教室的电路分布情况,并指导受训学员学习触电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切断总电源的方法、检查触电者身体状况的方法、通风的方法、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急救的方法等。
第三,只有通过检查,确定电气设备及电路正常才允许通电测试。凡是需要通电测试的电气设备或电路,在通电之前都必须经过检查,只有合格的电气设备和电路才能允许通电。对于初学的学员,培训教师可以引导其用电阻法检查电气设备和电路。比如额定电压为380伏的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需要检查三个因素:一是分别测量三个线圈的直流电阻,正常的情况下,三个线圈的直流电阻值应该相等;二是用500伏兆欧表测出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分别测量三个线圈之间(u相与v相、v相与w相、w相与u相)及三个线圈与铁心之间(u相与铁心、v相与铁心、w相与铁心)的6个绝缘电阻值,每个值都要达到0.5兆欧以上为合格,如果是刚绕制好的电动机每个值都要达到1兆欧以上为合格;三是转动一下转子,只有能灵活转动的转子才正常。三个因素全部达到合格,则电动机可以通电测试。如果是一个电感式日光灯电路,电路的总电阻应该等于或略大于(考虑了接线端子的接触电阻)镇流器电阻与灯管两端灯丝的电阻之和。检查方法是:将万用表调到n挡的合适挡位,两表笔接电路进线端,当控制日光灯电路的开关闭合时万用表显示总电阻,当控制日光灯电路的开关断开时万用表显示电阻为∞,则电路合格。对于电力拖动电路,应分别检查主电路和控制电路。首先检查控制电路,将万用表调到Ω挡的合适挡位,两表笔接电路进线端,当按下启动按钮时万用表显示接触器线圈电阻,当松开启动按钮时万用表显示电阻为∞,则电路合格。接着检查主电路,用外力使主触头闭合时,分别测量从电源进线端到电动机出线端的三条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三个电阻应该分别为零。
1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1.1没有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
很多水利水电工程都会提出一些诸如“精品工程”“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等之类的口号,但这些口号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并且还容易造成“重速度轻质量”的不良后果,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建立全面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导致管理过程出现漏洞,虽然有些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却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操作,很难把握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使工程质量缺乏保障。
1.2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强度非常大,需要大量的施工作业人员,施工企业一般对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太多要求,再加上工期紧张等问题,很多施工单位不会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必要的专业知识、技术培训,这就造成施工作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难以意识到施工质量对整体工程的重要性,会出现偷工减料、不按规定操作等现象,再加上水利水电工程本身在项目结构等方面非常复杂,施工作业人员在理解上也存在误差,这些都容易造成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1.3施工质量监控力度不够
首先,很多水利水电工程都是公益性项目,一般以国家投资为主,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回报。很多施工企业更在意如何得到国家投资,而不是如何高质量做好工程项目。当得到国家投资资金后,有些不良企业匆匆开工,甚至不走基本建设程序,没有办理基本的立项审批手续,最后导致工程完成却无法验收,工程质量就更加难以保证。另外,一些施工企业法人并不具备中标条件,权、责、利分离,很难追究相关责任。第二,施工过程管控不严,虽然制订了施工指导书、具体施工步骤,但在实际执行中并没有落实到位,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缺乏完整性、及时性、闭合性、准确性,基础管理环节薄弱,具体施工工艺没有精耕细作,导致质量缺陷频繁出现,精细化管理存在问题。第三,执纪监管力度不够,水利水电监理、施工等相关资质的核查、审查过程非常缓慢,很多具备条件的施工企业、监理企业不能参与正常市场竞争,而一些通过挂靠、转包等渠道中标的企业很难保证工程质量,对于这些无证、越级从事工程项目建设的或者通过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行为缺乏有效的监控与查处,使很多不良企业滥竽充数,严重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2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改善方法
2.1提高施工队伍整体素质水平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为了适应新工艺、新技术的要求,在施工开始前要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对骨干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将共同的价值取向作为引导,进一步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首先,在工程项目开始前,针对整个项目所有环节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详细全面的技术交底,让施工作业人员对整个工程项目的作业内容与质量要求直观了解清楚。其次,汇编工程项目质量手册,并确保所有施工作业人员人手一册,并对所有参与本工程项目的人员进行进场培训,使所有参与人员能够了解工程项目整体概况、总体质量要求,把握工程项目的质量制度、质量体系、质量目标,全面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第三,对参与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监督工作的人员要进行质量管理知识、手段、技能以及政策法规的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平的质量监管队伍。第四,对于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施工岗位,要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工作,同时还可以不定期组织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彼此之间相互学习、观摩、交流,努力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增强施工质量安全意识,提升施工企业整体建设水平。
2.2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改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现存的问题,质量监督机构要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按照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严格要求参与建设的企业。凡是参与建设的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还要定期对参建企业各项实施项目进行检验核查。首先,要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并完善各个岗位质量责任、质量规范、考核方法,使质量责任制落到实处。其次,要督促施工企业法人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检查体系,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并成立质量管理机构,严格把控合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第三,要督促负责设计的部门或企业建立完善的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在设计环节做好质量控制,使设计方案符合工程项目设计规划,做好设计文件的技术交底、现场服务等工作。第四,要督促监管机构按照监管合同严格执行监督管理工作,所有监管人员持证上岗,对施工企业的技术措施以及组织设计进行仔细审查,真正做到“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只有建立完善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各个环节联动起来,才能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2.3加强施工质量监控力度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中,只是凭借施工企业和施工作业人员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来保证工程质量还是难以从根本上改善工程质量管理,加强施工质量监控力度,执法监督、专项治理能够对工程质量保证提供有效的补充作用。首先,对相关企业与作业人员普及政策法规的宣传知识,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规章制度广泛宣传贯彻,并借助各种研究会、协会等开展专题研究,进行学术探讨。其次,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纪检检察机关以及人民群众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完善举报制度,成立执法监督队伍,当发现与工程质量问题相关的事故时利用网络手段快速将涉案企业与人员公开曝光,并直查快办。第三,在以往制定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通过修改、补充政策法规体系,使管理规章制度与时俱进,起到更好的约束与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