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基因编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因编辑范文第1篇

猪器官异种移植的障碍

据美国器官募集和移植网络(OPTN)数据,截至2017年末,美国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接近12万,而器官捐献数量仅为1.6万例。10多年来,美国每年完成器官移植手术和器官捐献的数量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但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却从15年前的不足8万,增加至目前的近12万。有研究预测,中国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多达150万人,而器官捐献数量不到2万例,器官移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早在100多年前,就有医生尝试将兔子、猪、山羊、绵羊和猴子等动物的器官移植到人体内,虽然这些实验均告失败,但是这种异种器官移植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最近几十年,有科学家发现,猪的器官大小、生理结构等与人类非常相似,而且猪容易飼养、繁殖周期短、病原体容易控制,因此将猪视为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

异种器官移植路线图

但是猪的器官移植到人体内,同样遭遇失败。原来人体与其他动物一样,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识别和清除外来组织器官的保护机制,即免疫排斥。一旦有外来组织器官进入,人体就会启动免疫排斥反应,识别出外来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并启动清除程序,严重时,几分钟或数小时内就会因超急性排斥反应,让外来组织器官失活坏死,这是异种器官移植面临的最主要障碍之一。即使没有被超急性排斥反应所破坏,异种器官还将面临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细胞排斥反应等的多重考验,将相继出现血栓血塞、血管内皮细胞坏死等,导致被植入的异种器官难逃被扫地出门的命运,因此免疫排斥反应是异种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碍。

除此之外,猪体内存在很多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这些病毒基因可能是远古逆转录病毒感染了猪的祖先后,残留在猪祖先基因组内,变成猪基因组中可稳定遗传的一部分。虽然目前没有临床证据表明,这些病毒基因能够复活,甚至感染人类,但还是有人担心存在这种可能。20年前,英国伦敦大学癌症研究学院的卡莱文·帕特恩等人发现猪肾脏细胞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可在体外感染共同培养的人类细胞。随后,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发现猪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同样可感染狒狒的细胞,因此,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被认为是猪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试验的主要安全风险。

将猪器官伪装起来

据研究发现,要消除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不能对人体组织细胞动手脚,只能将猪器官“伪装”成人类的器官,让人体免疫系统误以为是人体自身的器官,以期“蒙混过关”。

猪器官异种移植进展

如何伪装呢?科学家研究发现,除了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之外,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细胞表面都存在一种由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催化产生的抗原成分,灵长类动物体内天然存在的抗体能特异识别这种抗原,这是引起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首先,如果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调控该酶表达的基因破坏掉,猪细胞表面则不会形成这种特异抗原成分;其次,通过转基因技术,让猪的器官上皮细胞表达一些人类的补体调节蛋白,也就是在猪细胞表面添加一些人体细胞的标志,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则会误认为是同类的器官,也可以避免或减轻超急性排斥反应。

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尚不成熟,最早用于异种移植研究的猪器官都是来自携带人源补体调节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猪,包括人衰变加速因子(CD55)转基因猪、膜辅蛋白(CD46)转基因猪和膜反应性溶破抑制因子(CD59)转基因猪等。2000年,英国研究人员将携带有人类基因CD55的转基因猪的肾脏移植到食蟹猴体内,移植物存活时间最长可达到139天。2005年,美国科学家将携带人类基因CD46的转基因猪的心脏移植到狒狒体内,结果移植物的最长存活时间可以达到109天。这些研究表明,携带人源补体调节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猪器官可以有效克服超急性排斥反应,也具有移植到人体的潜力。

自2001年之后,德国、美国等国的科学家相继培育出了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敲除和转入人体蛋白的转基因猪,并将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敲除猪的肾脏和心脏分别移植到经免疫抑制处理的狒狒体内,最长成活时间分别达到83天和179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胸外科研究项目团队更是将多种人体标志基因转入猪基因组中,同时将猪的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敲除掉,获得基因修饰猪,然后将这种基因修饰猪的心脏移植到狒狒体内,狒狒的平均存活时间近300天,最长可存活900天以上,这表明这种经过基因改造的猪器官能有效克服超急性排斥反应。

不过,目前基因改造猪的器官在灵长类动物体内的存活时间还不够长,所引发的人体免疫排斥反应也比较严重,还需要进一步利用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开发新的基因改造猪,最大限度减轻免疫排斥反应,以延长猪器官在人体中的存活时间。

全歼远古病毒

尽管猪和其他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均潜伏有远古病毒的残余——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但是有些科学家担心,当猪的器官植入人体后,由于,猪基因组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有可能“跳跃”到人体细胞,从而引发不可预知的疾病,因此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这些猪基因组中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一网打尽,是消除异种器官移植安全风险的最好方式。

PERV基因編辑猪

2015年10月,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丘奇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首次报道了利用CRISPR/Cas9技术,一次性敲除猪基因组中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编码逆转录酶基因的全部62个拷贝,并证明失活的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对人类细胞的感染能力大幅下降。

2017年9月,乔治·丘奇教授团队再次在《科学》杂志上,宣布培育出内源逆转录病毒失活的基因敲除猪。乔治·丘奇教授团队对猪基因组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具有功能性的拷贝共有25个,即这25个拷贝中编码逆转录酶的基因较为完整,具有潜在感染能力。只要将这些逆转录酶基因所有拷贝敲除,即可使所有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丧失移动能力而失活。

CRISPR/Cas9系统包括一个负责寻找并结合目的基因序列的向导RNA,即Word软件中的“查找”工具,核酸内切酶Cas9则负责将目的基因序列剪掉,相当于Word软件中的“剪切”工具。该团队研究人员针对25个逆转录酶基因拷贝的核心区域,设计了CRISPR/Cas9系统中的特异性向导RNA,让这些向导RNA与猪胎儿成纤维细胞长时间待在一起,这些向导RNA会逐渐在猪的全基因组中寻找并结合到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区域。随后,与向导RNA相连的核酸内切酶Cas9就会剪除这一区域,这样就获得了25个逆转录酶基因拷贝均被编辑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接下来,研究人员将这些基因编辑细胞进行核移植操作,即将这些基因编辑细胞核取出,与去核的卵母细胞融合成克隆胚胎,接着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的母猪体内进行发育,共出生37个基因编辑克隆猪,其中15头健康存活。目前,研究人员已从基因编辑克隆猪体内分离出细胞,正在进行长期观察,以验证这些基因编辑克隆猪体内失活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是否还具有感染能力。

基因编辑范文第2篇

关键词:编辑队伍建设;进人关;帮扶关;考核关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50-02

作为一名期刊工作者,从事编辑工作已近十年;作为农业科普期刊《农村百事通》的内容质量把关者已经五年多。虽说时间不算长,却也不算短。在这许多年里,目睹许多的同事总是在不经意间变成了曾经的同事,心里总不是滋味。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化用工,人员流动本就像吃饭一样平常,笔者之所以感到不是滋味,是觉得流动太频繁了。既为曾经的同事感到惋惜,也为单位成了人才的中转站抑或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而叹息。笔者认为编辑队伍的稳定是编辑质量稳定和提高的基础。《咬文嚼字》的主编郝铭鉴先生说,刊物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显然,刊物的精神要靠编辑来传承和表现。因此,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是当前出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应着力把好“三关”:

一、把好进人关

这是一个非常老的话题了,但现在却显得特别重要。江西出版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周榕芳同志经常讲要确立编辑的主体地位,要重视领军人才的培养。他说:“编辑人才是出版社各类人才中最关键的人才,编辑工作是出版社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一个老出版人在从事编辑工作几十年后,对编辑工作的高度概括和心得凝炼。

笔者在进入出版行业之前,觉得编辑这个职业很神圣,也觉得编辑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职业,如有幸从事编辑工作是一种荣耀。编辑在社会上不仅令人尊重,还令人羡慕。应该说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持这种态度。可进入这个行业之后,目睹这许多年的变化,感到许多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并没有把编辑看作是一份很崇高的职业。出版的二重属性,决定了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既要懂出版知识,又要懂所出图书或报刊领域的专业知识。要成为这两方面的行家里手,没有坐多年冷板凳的决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持之以恒的热情是不可想象的。

鉴于此,我们出版单位在招人的时候,一是要严把政治关。没有政治敏感性,就容易偏离出版轨道,一旦出现政治错误,不仅影响编辑本人的前途,还会给单位带来很不好影响。二是要严把知识关。作为一名编辑,首先要爱读书,广博的知识要靠平时有心的积累和充满兴趣的阅读,而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是很难通过工作培养出这方面的兴趣的。三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编辑尤其是文字编辑,很多时候都是案头工作,一时半会儿不容易被人发现自己的能耐,因此要有耐得住寂寞的进取心和追求尽善尽美的钻研精神。这方面,其实在面试时通过仔细与应聘者聊学习经历或工作经历,是很容易发现应聘者责任心强不强的。其实,招编辑除了公开信息之外,对于发现的好苗子还要敢于积极引进,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是出版工作的基础环节,只有人员素质过关,后面的几关才有意义。

严把进人关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对没有培养前途的编辑要及时解聘或者调整其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每次招人,笔者都要如实地把我们的办公条件和待遇告诉应聘者,最后还要叮嘱应聘者再仔细考虑,如确实对编辑工作有兴趣,就来,不要来了又天天后悔,干一阵子又走。对应聘者,笔者的观点是:进来前严格把关,进来后真心对待、积极培养。

二、做好帮扶关

通过面试等进人关之后,对被招进来的人员,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创造成长、成才的机会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现在很多单位,都希望人员一来就能发稿,愿望虽然好,其实是不可行的。江西的出版前辈喻建章老人在他的《我的七十年出版生涯》里有一句话:书有书的命,人有人的命;若要保命长就要保质量。笔者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心头为之一震,喻老用二十个字就把出版的精髓简单明了地说明白了。编辑是出版物内容质量的守门员,实践经验证明,一支专业化的办刊队伍,靠学校培养、社会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很难直接获得,只有依靠自己内部工作实践的锻炼和培养才是解决的根本途径。其中“以老带新”的帮扶式培养具有目标明确、效果良好、见效快速的优点,也是一种很老的办法了。虽然是老办法,却着实管用,可是现在却用得越来越少了。随着各地出版产业集团化、上市化,一大批具有丰富出版经验的同志因年龄关系退养、退岗,使得本来就人才紧张的知识密切型产业显得人才更加紧张。一个合格而称职的编辑,没有三五年的艰苦磨砺和高度自觉的钻研精神是不可得的,而现在在不少出版单位,由于编辑责任过度经济化,使得同事之间总有有形或无形的一堵墙隔着,既没有明确的师傅帮带机制(即使有也大多形同虚设),也没有内部帮扶的气氛,新同志没有成长的积极性和方向性。《编辑的悟性》作者郑一奇先生说:“多年来,笔者在审读书稿的时候,对诊治各种‘硬伤’是不敢掉以轻心的。这种责任心的培养,是来自老一辈编辑家的言传身教。”这充分说明“以老带新”培养编辑的作法,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出版业的兴旺发达迫切要求出版单位建立健全帮扶机制,提高出版质量。出版质量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出版物也是“硬伤”不少、不断。之所以出现“硬伤”,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作者本身考量不周出现“硬伤”,而编辑没有发现或不敢发现;二是作者原稿没有硬伤,是编辑在加工润饰过程中,无知妄改给作品带来了“硬伤”。在审稿中,笔者也经常发现有些作者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单株表现、边行优势和小区产量来推导大田生产的产量,给读者以他的品种产量特别高的假象,误导读者。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编辑的工作态度、编辑加工方法都有关系,仅靠新同志自己摸索是很难避免的,所以笔者认为“以老带新”的帮扶式培养新编辑的作法应该在出版界大力提倡。

要使帮扶培训机制产生好的效果,一是要注意选好苗子,二是要注意选好帮扶的编辑。没有好的苗子,再好的老师也带不出好的学生,空花精力。没有好的老师,好的学生也会成长慢。可以建立承担带徒弟的编辑,根据带的数量适当折抵工作量或者经济指标,新编辑的工作质量也要与帮扶的同志挂钩的考核机制,从而保证帮扶质量。《读者》杂志采取的新进人员在上岗的头一两年甚至三四年内都没有发稿权,而是为老编辑提供服务,当对杂志和栏目的定位有深刻认识后再安排发稿的做法也是值得业界学习的。

三、抓好考核关

编辑工作的质量如何考核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但这又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些年,对出版业来说,改革的浪潮用此起彼伏、波涛汹涌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公开招标、政府采购、循环使用,小学及初中学生配发教辅数量锐减,出版社评级,改革书号管理和发放方式,对许多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冲击。笔者认为转企改制给出版社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观念、人才和管理的不适应。在这种形势之下,出版社靠卖书号谋取利益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书号、刊号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捧在手上的现象也会成为历史。一些出版社由于效益严重滑坡,人心思动,人才流失严重,出版物粗制滥造,文字差错、常识性错误严重超标的现象不少,亟需引起高度重视。要做大出版业,人才是第一位的,没有敬业乐业的优秀人才,选题再好,策划再强,市场再大都将难以在出版业的市场中获得大的发展。因此,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一些有识之士早已做好了准备,如果我们不能在队伍建设上谋划好,前程路上的坎坷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由于这些情形的出现,有些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出现滑坡,为了减少开支,一是减少职工福利甚至取消福利,二是大力减少人力成本。这样一来,素质好的或有路子的就纷纷离职,一些暂时跳不成槽的也不能安心工作,无法潜心钻研业务,心浮气躁,典型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态,时时都在关注和寻找新的机会准备跳槽。进来一些刚毕业的同志,难以适应出版业竞争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因此,抓好考核关,对一些新编辑来说,是促使他们快速成才的有效措施。新编辑在加工润饰书稿或者报刊稿件时,一般有四种心理:一是不敢改,二是不知改,三是不想改,四是无知妄改。要克服这四种不当心理,有些考核编辑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如《中国建材报》,在尚无“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内为合格品”的规定之前,就对编校人员“约法三章”:版面差错率在万分之三以内,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检查;差错率在万分之四的,扣除责任编辑全部校对费;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每错一字,还得从责任编辑工资中扣除5元,其中如有标题或人名、地名等重大差错,还要在报上公开署名更正。这些都是考核编辑水平和责任心的有效方法。又如目前,有的出版社实行成品抽检制度,每年让年轻编辑自送一本责编的好书,由老编辑逐一审校成品,对编校质量优秀的予以表彰,对编校质量不合格的进行批评处罚,这也是在新形势下考核新编辑工作质量的一个好办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开展编校质量竞赛,寓考核于活动之中。

编辑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长抓不懈。当编辑的都应怀抱高度的责任感,并且牢记电视剧《潜伏》中的台词“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和常言“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之类有益的警示。笔者认为,对编辑的考核要常态化,对在考核中业绩突出的编辑,要在工资奖金方面与业绩平平的编辑拉开差距,对差错不断的编辑要严厉处罚,以利发挥考核机制的长效鞭策作用,促进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余云腾.何来“日本女郎”?[J].咬文嚼字,1998(5).

[2] 谢冕.为“沙扬娜拉”送行[J].咬文嚼字,1998(5).

[3] 杨牧之.论编辑的素养[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9.

[4] 郑一奇.编辑的悟性[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郝铭鉴.《咬文嚼字》刊物是要有一点精神的[J].传媒,2007(1).

基因编辑范文第3篇

2014年7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研究员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分别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和《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连续发表了两篇重要研究论文,在确证现有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安全可靠性的基础上,创建了新型高效的人类遗传突变修复工具,并将其应用于镰刀形细胞贫血患者致病基因的靶向修复;同时利用人多能干细胞和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揭示了范可尼贫血的致病机理,首次提出多组织干细胞加速衰老或衰竭是其根本性病因,并基于此发展出相应的干细胞、基因和药物治疗策略。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iPSC)的出现,促进了人类基因组靶向矫正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核酶介导的DNA同源重组技术(如ZFN、TALEN及CRISPR/CAS9等)和不依赖于核酶的大片段DNA同源重组技术(以第三代腺病毒载体HDAdV为代表)。经遗传修复的自体干细胞具有治疗自身疾病的潜力,因此在个体化医学和再生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Cell Stem Cell杂志发表的论文中,研究者首次综合运用HDAdV、TALEN和CRISPR 3种不同的方法,靶向矫正镰刀形细胞贫血患者iPSC中发生的血红蛋白基因(HBB)突变,发现这3种方法具有类似的打靶效率。同时,全基因组深度测序结果显示,TALEN和HDAdV在基因矫正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患者基因组的完整性,提示了这些方法的安全可靠。随后研究者整合TALEN和HDAdV作为基因组靶向修饰工具的独特优势,创建了效率远高于传统技术的新型人类疾病基因原位修复载体telHDAdV,为开展基于干细胞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也使得再生医学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该研究打消了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领域针对疾病基因靶向修复安全性的忧虑,同时,新型基因矫正载体的问世也将有助于加速干细胞临床转化的步伐。Cell Stem Cell杂志同期发表的了题为“What’s Changed with Genome Editing?”的Preview评论:“这些发现无疑会鼓舞将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疾病研究和临床治疗”。

另一方面,范可尼贫血属于先天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在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发表的论文中,研究者成功突破技术瓶颈,首次利用体细胞重编程获得患者体细胞来源的非基因组整合型iPSC,随后利用HDAdV介导的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在患者iPSC中原位矫正了致病基因,并证明了该技术体系的安全性。尤为重要的是,研究者首次在人组织干细胞水平阐释了范可尼贫血的新型病因学基础,即不仅归因于造血干细胞的过早衰竭,还与骨髓造血微环境间充质干细胞的加速衰老密切相关。在疾病治疗方面,该研究利用干细胞疾病模型首次筛选得到了可抑制范可尼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过早衰竭的小分子化合物,为实现该病的药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上述两项研究工作得到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973”计划资助。

基因编辑范文第4篇

2、新一代技术商业化趋势愈发明显。

2015年11月,媒体报道了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救治罹患白血病的女孩,基因编辑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最新的第三代CRISPR基因编辑技术,2013年和2015年两次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几家龙头CRISPR技术公司2013年以来总计获得3.74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其中不乏富达、盖茨基金、谷歌风投等著名投资机构。

我国基因编辑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我国一直重视发展基因技术。2015年3月,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决定在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2016年3月精准医学入选“十三五”百大项目,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为我国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催化作用。我国在CRISPR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属于国际领先,数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15年中国全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向至少42个Crispr项目拨款2300万元人民币。

商业化正在路上。新一代CRISPR技术与前两代技术相比,操作更加简便、成本更加低廉,非常有助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商业化发展。基因编辑在基因治疗、基础研究、药物制备、农业生产、环境保护、频危动物救助等方面均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基因编辑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主要包括科研、制药和动植物产品生产等几大领域,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A股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涉足基因编辑技术基础研究的银河生物、东富龙、澳洋科技以及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研究方面布局的劲嘉股份、安科生物、佐力药业等。康复医学:新模式新技术造就康复新蓝海

投资要点:

1、康复医学应用价值显著。

2、政策+资本+技术合力推动千亿市场。

康复医学是“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治疗紧密相连,分为急性期康复、急性期后康复和长期护理三阶段康复治疗。康复医学在综合医院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更有效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显著降低致残与致死率。

我国康复医疗空间广阔但供给不足,机制不完善制约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疾病谱改变,加上慢性病致残带来的需求,持续扩容康复医疗行业需求空间。至2013年,我国国内康复医疗市场规模仅有200亿人民币,据预测至2023年我国康复医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0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8%。同时,目前我国康复医疗供给不足,医疗服务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制约了我国康复产业的发展。

政策、资本和技术合力推动,数千亿市场即将启动。分级诊疗、医疗保险等国家政策对康复医疗扶持力度已显著增强。我国康复医院有不同的业态种类,部分由公立二级医院转型而来,部分由公立综合医院托管经营,此外,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合作建立康复医院成为主流的双赢模式,康复医院凭借其人才要求低、盈利周期短、标准化程度高、易复制扩张等优势,同时缓解公立医疗系统看病难、看病贵的痛点,受到社会资本的青睐。康复机器人、康复信息化、大数据及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激发康复需求。

重点关注公司:1)布局上游康复器械公司:东富龙;2)下游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公司:湖南发展、澳洋科技、和佳股份、华邦健康。

投资要点:

音乐版权:理想很丰满现实需跟上

1、国内音乐产业基础薄弱。亟需结构优化。

2、秩序重建推动音乐版权内容价值重估。

音乐产业的最上游为音乐创作人,具有极度分散的特点,以广播音乐公司为例,其的词曲作者及出版商超过70万个。不过个体音乐产出者必然具有溢价能力低、收入确认难的问题,而良性的产业生态又需要让创作者获得应得的收入以维持创作产出量。因此,类似美国等发达国家音乐产业就出现了完备的版权保护机制和创作者集体组织,这两大制度设施对产业良性运转产生了重要作用。

国内音乐产业基础薄弱,亟待结构优化。2014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总规模约为2851.5亿元,核心层的市场规模约650.61亿元。国内音乐产业结构总体存在两大问题:(1)2014年,中国数字音乐的市场规模达491.2亿元,已确立主体地位,但上游音乐CP因渠道强势及付费难推处境艰难,亟待产业环境优化;(2)出版商缺失及版权管理机构低效导致版权价格严重低估,版权经纪(管理)市场规模仅为实体及数字音乐总规模的0.55%。

若秩序重建,音乐版权内容价值将迎来重大重估。根据我们的测算,若国内音乐行业秩序重建,(1)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增加增加一倍,版权价值重估10倍;(2)音乐作品及录音作品出版授权理论规模为383亿元,具备极大重估空间。

我们认为音乐产业需要关注两大类公司:(1)具有音乐版权储备,且具有持续创造版权能力的公司,如共达电声;(2)具有数字版权管理能力且有望拓展到音乐版权服务领域的公司,如安妮股份。

新能源汽车:业绩支撑 反弹首选

投资要点:

1、中央明确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

2、销售量持续超预期。

政策见底,中央明确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地方补贴政策快速跟进。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五项措施;3月“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成长期,预计今年比去年将有一倍以上的增长。中央政府的接连支持态度,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产业调整方向的战略地位。同时,各个地方政府补贴政策快速跟进,目前已经有北京、深圳、河北等14个省市明确了2016年地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而且多以1:1补贴比例为主。

基因编辑范文第5篇

成立于1999年的Cellectis是一家以细胞免疫疗法为技术手段的法国公司,拥有同种异源的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技术平台。该平台可以改造单个供体的T细胞,并用于多个不同的患者。Cellectis让细胞疗法的适用性得以扩展到一个人群,而不仅仅局限于单个个体,从而能够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成为CAR-T领域的一匹黑马。2014年,Cellectis和制药巨头辉瑞达成了关于CAR-T疗法的合作协议。2015年,Cellectis上市成功,市值10亿美元。

基因抗癌界的网红

这个不明觉厉的CAR-T技术是近几年基因抗癌界的网红。这种免疫疗法通过特异性修饰的T细胞,高效识别肿瘤细胞,能在治疗肿瘤的同时避免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要建立治疗性的CAR-T细胞,需要通过分离患者体内的T细胞并在体外进行特定肿瘤抗体的修饰,经过扩增后再回输至患者体内,整个过程耗时约两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定制型疗法,目前的战绩十分辉煌。

CAR-T治疗的临床研究始于2010年,当时CAR-T的发明人、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CarlH.June利用CAR-T治疗成功缓解了三位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其中有两位患者维持了健康的状态,没有复发的迹象。2012年,身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7岁小姑娘Emily Whitehead成为第一个接受CAR-T治疗的儿童,当时CAR-T治疗技术尚处于临床Ⅰ期。

2015年11月Waseem Qasia教授结合基因编辑与CAR-T技术,成功挽救了1岁小姑娘Layla的生命。在这次治疗过程中,Qasia使用的T细胞株来自于Cellectis。这就引出了这个疗法的另一个关键词――T细胞株。

这个细胞株是在体外培养后植入患者体内的。当外源的物质进入人体之后,通常会激发人体强烈的排异反应,最容易理解的例子是器官移植。T细胞株也是外来物质,也很可能激发人体的排异反应。所以在CAR-T免疫治疗中,最好的办法是收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体外改造后再输回患者体内,这样做基本可以避免排异反应。CAR-T疗法的先驱诺华公司采用的就是个性化CAR-T免疫治疗。但是,与个性化伴生的是高额的成本。

Cellecti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AndréChoulika认为,个性化与高成本无疑阻碍工业化生产,也就相应地阻碍了疗法的推广。值得庆幸的是,Cellectis成功破解了这个难题,也实现了弯道超车、后来居上。

基因疗法也能量产

Cellectis的做法是用Talen基因编辑技术“关闭”导致人体排异反应的基因,将CAR-T制成UCART(通用型CAR-T)。由于关闭了与CAR-T的排异相关的基因,理论上,Cellectis的T细胞株可以输入到同类疾病的所有患者体内,不需要做配型。

Cellectis公司的执行副总裁David Sourdive在声明中说:“以往的细胞疗法都属于自体移植范畴。基于Talen的基因编辑方法,使得细胞疗法的适用性得以扩展到一个人群,而不仅仅局限于单个个体,从而能够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工业化生产让Cellectis公司有信心获得90%的毛利润。

不过,这并不是说,UCART本身是抗癌良药,事实上,它是一招缓兵之计。回到Layla的案例。Layla所患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其主要特征为,免疫淋巴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导致人体造血功能紊乱,以及大量器官被侵犯。

医生发现,在异常增殖的免疫淋巴细胞(也就是癌细胞)表面有CD19蛋白,这个蛋白可以被CAR19蛋白识别,但是Layla的体内没有携带CAR19蛋白的合适供体。UCART19细胞(有CAR19蛋白),尽管不是合适的配型,但成为了Layla唯一的希望。

Qasim利用ZFNs基因编辑技术“关闭”了导致排异反应的关键基因,将UCART19安全输入Layla体内。UCART19将Layla体内恶性增殖细胞消灭干净,让Layla能接受新一轮骨髓移植(此时有没有CAR19蛋白已经不重要了),目前恢复良好。当然,是不是完全康复,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从目前的临床试验结果来看,即使是已经获得FDA“突破性”称号的诺华CTL019,尽管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完全缓解率较高,但是在1年时间之内会有1/4左右的患者出现复发的现象。

CAR-T的局限

另外,尽管CAR-T的格局是抗癌,但目前的局限性和风险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该技术的治疗主要集中在血液癌症。对付血液癌症,只需要干掉血液中的癌细胞;但实体肿瘤是长在固定组织或者器官上的肿块,治疗难度要大得多。而且目前大多数的CAR-T针对的是CD19这个抗原,CD19只作用在B淋巴细胞上,所以它能够杀死B淋巴细胞衍生出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如果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因为基因的突变没有生成CD19抗原,也是无效的。

另外,由于CAR-T见效过快,会产生一种严重的副作用,叫做细胞因子风暴(也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病症表现为高热。当T细胞在杀死白血病细胞时,会释放很多蛋白,叫作细胞因子,它们的作用是激活更多的免疫细胞来一起对抗这些病原体,就是我们日常熟悉的炎症反应。

基因编辑范文第6篇

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科考船日前行驶到南纬78°41′罗斯海水域。这是“雪龙”号在南半球到达的最高纬度,也刷新了全球科学考察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纪录。多国科学家认为,罗斯海保留着地球最后一个海洋原始生态系统,是最有可能揭示南极生命史的地方,更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南极乃至全球影响的天然理想实验室。

2015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首次人类基因编辑峰会后,美国科学院、美国医学院成立了由22位学者组成的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委员会,就人类基因编辑的科学技术、伦理与监管开展全面研究。历时14个月后,2017年2月15日向全世界研究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底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员是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委员会中唯一来自中国的学者,他全程参与了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委员会的研究与讨论工作。

科学家公布大型量子计算机技术蓝图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家领衔的一个国际团队设计了一份有关如何建造大型量子计算机的技术蓝图,各国科学家可在这一技术架构下合作开发性能强大的通用量子计算机。这份蓝图依赖一项新发明的技术,与过去的量子计算机设计中使用光纤来连接各个计算模块不同,新技术用电场和在其中移动的离子作为连接手段,能够让量子比特在各个计算模块间更快速地传输,从而帮助搭建大型量子计算机,实现远超传统计算机的计算处理能力。

200光年外白矮星发现生命组分

美国某研究团队发现:一颗被称为W D 1425+540的白矮星大气中富含碳和氮,还有水和氧的组分。这颗白矮星距离地球约200光年,位于牧夫座。该研究意味着地球生命起源方式也会在宇宙中其他地方出现,并第一次在其他星系发现了与柯伊柏带天体相似“成员”的存在证据。虽然此次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个特殊的白矮星上,但事实上,其行星系统与我们的太阳系系统具有共通特点,强烈暗示着宇宙中其他行星系统也会出现此类情形。

新的寨卡疫苗在动物实验中成功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寨卡疫苗,动物实验显示仅需注射一剂就能有效防范寨卡病毒。传统疫苗一般用丧失活性或活性减弱的病毒或从病毒中分x出的蛋白质来引起免疫反应,而这种疫苗基于不同的机制,使用了信使核糖核酸(mRNA)这种遗传物质。这些mRNA来自寨卡病毒,在被注射到体内后,会导致细胞生成与寨卡病毒相关的蛋白质,免疫系统检测到这些蛋白质后就会出现免疫反应。

靠胃酸驱动的微型电池研制成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依靠胃酸驱动的伏打电池,可产生足够电力供微型传感器或药物输送设备运行。这一新型电源更安全廉价,有望成为目前体内传感器或药物输送设备所用电池的替代品。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定制集成电路,将能量采集器、发射机和微型处理器集成,可使设备体积缩小2/3。将来人们或仅靠一个自供电的“药丸”就可进行持续数周的生命体征监测,相关数据会传送到自己的手机上。单座式飞行汽车或半年后问世

Jetpack Aviation(JPA)公司继推出喷气式飞行背包后,目前正致力于研发科幻级交通工具――飞行汽车。如果有稳定的资金支持,JPA有望半年后建成其原型。这种单座飞行汽车外形酷似直升机,体积小巧,可存放于一车大的车库中。顶部设有六轴旋翼桨,前、中、后各两个,中部的两支桨可折叠回缩;不同于传统的起落橇,该款飞行汽车底部由3个球状支点作为支撑。

基因编辑范文第7篇

国家基因库,就是储存这些样本和数据的地方

在西方神话中,诺亚建造了一艘方舟,带着各种牲畜、鸟类等,躲避了大洪水,安然度过“世界末日”。

一粒种子、一个细胞、一管血液、一口唾沫、一段脱氧核糖核酸、一条数据……这些不起眼的“现在”,可能都是构建未来生物科技和产业的砖石。

在现实世界中,美国、欧盟和日本都拥有世界级基因库,由此掌握了生命经济时代的战略性资源。

9月22日,带着“留存现在、缔造未来”的使命,国家基因库在深圳开始运营。中国将拥有这样一艘“诺亚方舟”,承载人类及其他生物的遗传样本和密码。

“三库两平台”

在基因时代,这样的未来可以预期:到医院看病,只需自己的基因作为“身份证”和病历;想“返老还童”,保存完好的干细胞就能轻松搞掂;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不再稀奇,就在你家庭院里懒洋洋地打盹;远古的恐龙、猛犸象不只活在特效里,它们在博物馆奇妙之夜真实复活……

通向这样的未来,需要一些坚实的“砖石”――生物样本和数据。这正是我国唯一一座国家基因库的定位:有效保护、开发、利用遗传资源,提高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水平,维护国家生物信息安全,助力全球生命科学发展。

2011年,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批复同意深圳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组建国家基因库。

据国家基因库主任梅永红介绍,与美国、欧盟、日本三大世界级的基因库不同,中国国家基因库不仅仅是数据库,而是国际上现有的各类生物样本库、数据库、生物多样性库、疾病库等的综合升级版。除了“干库”(即基因、蛋白、分子、影像等多组生物学信息数据库)、“湿库”(多样性生物样本和物种遗传资源库)之外,国家基因库还引入了“活库”,即生物活体库,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不妨把它想象成这样一个载体:它是人类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海洋馆、微生物馆的集合,这里存储的将不仅是一个个标本原型和实物,还有一粒种子、一个细胞、一管血液、一口唾沫、一段脱氧核糖核酸、一条数据……

此外,国家基因库还有数字化平台和合成与编辑平台。

有了以上的“三库两平台”,最终为的是解决生命数据的“存、读、懂、写、用”5个作用。

“通俗地说,就是我们要把全球的生物资源都收集起来,用测序仪读取万物的遗传数据,用超级计算机算出结果,用合成与编辑平台写出生命代码,最后用来为人类服务。”梅永红说。

“生命银行”

“高大上”的国家基因库看似很遥远,但其实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说,每个人一生中所有关键阶段的标本都应该永久保存起来:从出生时的干细胞,到20岁时的免疫细胞,到30岁时的生殖细胞……而国家基因库,就是储存这些样本和数据的地方,像我们的“生命银行”。

“这类似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给自己拍照片,如果我们不拍,那就永远拍不到了。”汪建说,“老照片只能拿来作留念,但是我们在不同阶段存进‘生命银行’的年轻样本,却是在我们越老的时候越有用,甚至可能在关键时刻救命。”

存储这些数据到底有什么作用?从数年前开始,汪建就开始有意识地存储自己的健康数据。这样做的结果是,他对自己身体变化状况了如指掌,并且根据这些数据设计自己的饮食、运动和生活节奏,“对抗”衰老。他说,随着国家基因库存储容量的增加,未来将会有更多人可以储存和掌握自己的健康数据,过上更健康的生活。

除了对个人,国家基因库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有重要意义。目前,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已刻不容缓。汪建说,对濒危的生命物种,我们需要尽快地将这些资源存储起来,给子孙后代作一个交代。

跨越国界的生命“国库”

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基因资源以及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国际上,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生物样本库等应运而生,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先后建立了大型基因数据库,这三大库里的生物信息数据几乎涵盖所有已知的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数据。

国家基因库执行主任徐讯说:“中国亟须这样一个平台,从国家层面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样本和基因数据进行有效保存、管理和合理利用。”

“基因库是生命科学的‘国库’,比银行的金库还要宝贵。”梅永红说,农耕时代的核心资源是耕地,工业时代是能源,而生命科学时代则是基因。基因资源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如精准医学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基因解读的结果。“未来精准医学方面的发展和竞争,一定程度上是基因资源的获得与解析”。

目前,国家基因库已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国际生物及环境样本库协会、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100多个组织和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机制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

基因编辑范文第8篇

上面这几个亮点多多的新技术项目,都得到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并且已有效益开始呈现。本期“特稿”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十年规划进行解读,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从总体上看,北京的基础研究成果积累的优势还需要充分转变为核心技术研发优势,大量高水平自然科学成果的价值还需要充分的挖掘利用,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基金成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作用。

当污染与农药给人类健康带来越来越大的威胁时,人们渴望一种更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有机生活,并以此来应对种种难以预测的隐患。这个概念,当由“有机食品”演化而来。然而,什么是有机食品?它与我们过去常常提到的“健康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啥不同,却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并准确地区分开来。本期“特别策划” 的几篇主题文章《舌尖上的绿色》和《有机食品的“前世今生”》,跟大家说的就是这些事儿。

吃的“绿色”难,吃的“放心”也不容易,如今的人们,心里有太多太多的顾虑。比如,转基因技术自面世之日起,就一直面对着如此这般的拷问和忧思:转基因是“天使”还是“恶魔”?转基因产品到底有没有安全隐患?转基因作物种植会带来生态安全问题吗?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改变人类基因?我国是否应该积极发展转基因技术?本期“专家访谈”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彭于发,解读了八个著名的“转基因事件”,并就“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这一话题进行了一番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