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视新闻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视新闻评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1篇

研究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其共性要求主要有:选题广泛、是受众所关心的,论据充分并具有典型性,作为评论主体的论证要科学准确。但要使电视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电视特色,则应该在共性的基础上努力探寻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焦点时刻”和“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电视评论新模式。以丰富深刻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并带动了各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使电视新闻评论成为评论领域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然而随着人们民主和法制意识的增强,各地政府对媒体舆论监督态度的日渐开明,电视传播制作手段的日益丰富,近年来有些评论节目反而从观众的视野中消失了。与此同时,具有广泛参与性、自由开放性、跨时空、超文本、大容量等显著特征和优势的网络新闻评论吸引了大量的电视新闻评论受众。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兴起,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速了电视观众的分流。

面对收视环境的变化和网络新闻评论迅猛发展的态势,电视新闻评论更应该发挥个性优势,强化“电视特征”,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应对挑战,保持和强化自身的独特魅力。

一、选题的贴近性和电视传播对象广泛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应该具有广泛的贴近性。

电视观众是多层次的,直接面向老百姓的电视新闻评论不宜离开具体的新闻事实泛泛而谈;而是要紧密结合新闻事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选择大多数人关注、最能动人心弦、事关社会大局、迫切需要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从剖析具体事物着眼,层层递进,深入人心。“焦点访谈”以4句话表达选题的原则和定位思路,即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该节目播出后,浓缩为一句话:“用事实说话”。体现了栏目重视受众,内容贴近受众,有效地提高了收视率。直至今天,它仍然是中国电视界最有影响的舆论监督品牌。

二、论据的形象性和电视声像兼备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应该具有形象性。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评论相比较,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引导舆论、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但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导致效果不同。具体来说,报纸上的评论以论证的深刻性见长,其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文字符号和表达意见,使得报纸评论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正因为多是理性的概括叙述,较为抽象,因此报纸评论在提供论据上只有一个渠道――撰稿人的文字叙述。这在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上自然有所欠缺,因而也在感染力上打了折扣。

而电视声像兼备的优势使得它在提供论据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它至少有三种方式可提供论据:屏幕形象;被采访当事人的同期声;记者、主持人的现场介绍。电视节目的优势贵在视听结合,它所提供的信息是极为丰富的,屏幕形象动态、具体、形象,其真实性和可视性使观众身临其境。再加上评论员的直接评述,构成了电视评论在展示论据方面的优势。

当然,电视新闻评论也必须遵循评论论据方面的共性要求――论据的典型性。如果说形象性是解决感染力和生动性的问题,那么,典型性则是解决说服力的有效方法。电视新闻评论中合格的论据必须是形象性与典型性兼备的。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群体性和电视节目参与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应具有群体性。

组织各界人士参与评论新闻事实,充分展示电视的个性,在电视评论里实现主体和客体的融合,已经成为电视评论的特有优势与走向。

报纸上用文字传播的评论是评论员的主体意识传播,虽然引用受众的意见,但完全是主体转述,缺少形象性和感彩。而电视新闻评论恰恰是以它论证的群体性见长,有评论员的主体传播,也有各界人士的客体参与,充分显示评论论证方面的电视特性。

电视新闻评论成功的论证往往是由具体的人在镜头前讲述来完成的。论证的主体是评论员(记者),由他来把握论证的主题并加以论证,同时还有两个客体,一是群众(参与),二是专家(参与)。电视新闻评论的论证群体性这一特征,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互相转化。

受众的参与论证,主要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受众从自己的角度就主题的某一方面来评说,作为对评论员评说的补充。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为主体,由受众主评,记者(评论员)来串连、补充、引伸。

专家参与论证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专家在评论的核心部分作精辟的论证,对保证评论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电视评论应该是评论员、专家、受众三方面形成的合力共同完成论证任务。光有群众的逐个讲说,易失之过散;光有专家的讲说,易陷于专业性强或失之抽象;光有评论员的讲述,则成为记者的“独角戏”,显得单调。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相得益彰。

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从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到现场直播中的时空连线,评论无处不在。可以从荧屏内延伸到荧屏外,通过设立短信平台等形式,使观众能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即时对播出的某则新闻发表看法,点评事件。直播时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共时状态,受众在同一时间内接受现场报道与新闻评论,达到感性形象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加深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四、电视新闻评论员的核心作用和电视能实现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主持人――电视新闻评论员具有核心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的一大优势是评论员直接出面述评,而不是像报纸评论员那样靠文字来传播。他既是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又是现场采访的记者,同时又是论证主题的评论员。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策划。在确定评论选题时,电视新闻评论员就要参与选题的总体策划,开拓题材资源,捕捉社会焦点,并根据电视特性,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选题。

2.即席评说。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评,是电视新闻评论中经常运用的一种电视语言形态。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说任务有三:

(1)参与提供论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相对讲是比较丰富的,有图像提供的论据,有现场采访提供的论据,也必然要有评论员提供的论据。评论员出镜讲说提供的论据往往是图像所无法传达的抽象的内容,或者是个别被采访者不能掌握的背景材料。

(2)组织、串连作用。电视新闻评论既然是多种电视语言的合力,那么在图像、群众参与、专家论证方面需要有评论员来组织、串连,作简洁的必要补充、引伸,通过必要的有声语言使图像与现场采访人,使论据与论证都和谐的结合。

(3)对被评论事物的直接论证。

在镜头前真实地讲自己对事物的剖析意见,而这必须是评论员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晶,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并加以具体分析。

3.现场采访。

电视新闻评论员经常在现场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他既要懂得现场采访的一般要求,还要十分明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现场采访的特殊要求,认真按照特殊要求来展开现场采访活动。现场采访都是为了获得能够作为新闻事实的那部分信息,这是共性;而电视新闻评论员的现场采访所要获取的又是两种特殊的新闻信息,一是获取论据,一是请观众和专家参与论证。电视新闻评论员要紧紧围绕这一目的进行采访和后期制作。

4.是否说到“点子上”。

这是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的共性原则,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员既要善于展开评述,深入剖析,又要能在最后提炼出精粹的思想来。

由于电视新闻评论员直接参与节目采访制作全过程,作为目击者和参与者,他们的采访和评论更贴近节目的内容和观众,因而也大大提高了声音的真实性和言论的权威性以及节目的感染力。

五、用多种电视语言贴近观众和电视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必须使多种电视语言形成合力来完成评论任务。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视 新闻评论 古典笔法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千古名著《史记》当中,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开创了史书文后评论的传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也有类似的史评体系。与司马迁相距1700多年后的清朝,蒲松龄在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这部与史书体裁完全不同的叙事文体中,以“异史氏曰”这一称谓再一次运用和发展了“太史公曰”这种评论方式。

这些“某某曰”的古典笔法,大多以事实为依托,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对史实进行点评,虽然这些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新闻评论,但是在当今的新闻评论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到类似的笔法的运用。而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电视新闻评论。

电视虽然是近现代的产物,但是,作为声像结合的复合型大众传媒,电视却是相较于报纸、广播而言,对于古典笔法传承最好的媒介。这是由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传播方式决定的。电视评论主要以叙事为依托,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解说等多种传播手段,对现实进行评说。它不要求受众要具备报刊读者那样的文字阅读能力,其声画兼备、视听结合的特点也使得其感染力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只满足人们听觉的广播。

本文以《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为例,具体分析“太史公曰”、“臣光曰”、“异史氏曰”的古典笔法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运用。

一、古典笔法的当代运用

1、“太史公曰”与“异史氏曰”

《史记》中出现的136次“太史公曰”,都是司马迁个人对悠远历史的深情咏叹。①他在每篇《本纪》、《世家》、《列传》的末尾,写上一段“太史公曰”,对文中记述的人物做了简要的评议。与司马迁一样,蒲松龄对正文之余的“异史氏曰”同样倍加重视,用“卷末缀小文”的方式“自觉地把他对人物的分析评论与形象自身的塑造区分开来”。②

“太史公曰”与“异史氏曰”,二者都附于文末,是对前文内容所发表的作者第三方的个人观点,这种评论模式类似于当今的编者按语,尤其是编后语。我国大多数电视新闻类节目,诸如《焦点访谈》等,都采用了这种做法。首先通过摆事实的方式,告知受众何事,在满足受众对基本信息欲知渴望的同时,在节目的末尾,由主持人概述式的点评,满足受众较高层面的获知欲。

以2012年3月21日《焦点访谈》播出的“黑色煤炭 绿色创新”为例,本期节目讲述的是冀中能源集团改革创新,将煤矿变成了旅游景点,改变了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煤矿总是和黑、脏、乱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在结尾部分,主持人敬一丹围绕这个内容,作出了类似于“太史公曰”的点评:

采前要青山绿水,采后要绿水青山。用最少的生态代价获得最多的资源,用最小的治理成本再造矿区的生态环境,以这种绿色开采为代表的创新文化,让冀中能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而这种发展思路的转变,不仅带来了一家企业的成功,还给所有矿业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样本,更为传统产业转变方式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这种技法基本上每期《焦点访谈》节目内容播出之后,都会看到。这种点评有的是针对节目内容就事论事的有感而发,也有的是针对节目内容,由此及彼的进行深发,由一个典型辐射到具有普遍性的事件。这与“太史公曰”的古典笔法一致。其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首先,可以是配合节目内容需要,对前文所传递的事实信息,予以针砭或者弘扬,起到明辨是非、扶正祛邪的作用。其次,也可以对尚未造成影响、尚未产生后果的不良社会现象、潜在问题,或是尚未引起注意、尚未形成风气的新事物或新鲜做法,配合事实进行提醒、建议,以唤起全社会的关注。第三,电视台、编辑部对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或是对某一观点、群体进行必要的声援、支持,通过媒体的力量,来维系社会各方面的平衡。第四,对于报道的中心思想、节目的宗旨,可以通过“太史公曰”的形式加以突出和强化,以引起受众的重视,并且还可以运用这种形式,将报道的思想从事实的高度上升到理论、思想的高度,帮助受众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新闻、认识事物。

2、“臣光曰”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采用“臣光曰”的形式,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发表了不少自己的评价。据统计,《资治通鉴》全书共有史论218篇,其中引录前人所论99篇,司马光以“臣光曰”的形式所作自论119篇。③

2012年3月17日,《新闻调查》对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做了一个题为“苦涩熊胆”的报道。节目中,就多次运用到了“臣光曰”这种古典笔法。

节目导视部分:

解说:这是已经流传了两千年的珍稀动物药材。

专家:熊胆是一个名药

归真堂创始人: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有毒

解说:这是一项号称无痛的引流新技术

专家:咬它的铁笼,可以把它的牙齿咬断。

归真堂总经理:它没有任何的反应,凭我们的感觉,它应该是无痛的。

这种“臣光曰”的古典笔法不仅体现在节目的开头,也体现在节目过程中。为了帮助受众理解什么是亚洲黑熊,插入了解说:“因为胸前有一道金色的月牙纹,又被称为月熊,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为了解释归真堂所谓的“无痛引流”,又进行解说:“无管引流手术,就是在熊的胆囊上切下一片做成小管子,然后牵拉并缝合到腹壁上,由此形成引流的瘘口。”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3篇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手段对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报道、分析、解剖,表明电视媒体观点和立场的一种新闻评论方式。相对于其他形态的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有着如下显著特征:

1.浅显性

电视新闻评论不以理论分析见长,它把证论的过程交给画面,把事物的因果联系、正确与错误的评判标准及过程展示给观众,有些电视评论甚至不作出明确的结论,多通过画面、记者的提问、对话与节目中的人物来直接回答,形象化地解读深层次的思考。受众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对事物做出判断。

2.多符号

电视新闻评论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有时还运用多种表意符号(如音乐、舞蹈、各种象征性的物体等)来传递思想。这种形态使电视评论具有立体感,且能够把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3.真实感

电视新闻评论的真实感来源于现场的再现。无论是专栏还是编前编后,它都是依托于对现场新闻事件的记录,使观众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受。通过对现场的再现,把人物的言行举止、面部表情,事件的发展过程,都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不管观众的理论素质、文化水平如何,都可以根据画面和声音来完成评论的过程。

4.亲和力

传统的评论总喜欢摆出一副讲大道理、教训人的姿态。而电视新闻评论则不然,无论是主持人、嘉宾、记者、事件当事人,上了镜头,就是面对面的交流。参与人员很自觉地注重自己的角色定位——普通的社会成员,从讲话的措词、语态都注意保持平常人的心态。这在无形中拉近了新闻评论与观众的距离。电视新闻评论的亲和力还体现在对人性真善美的展示上。央视的几档评论专栏——《焦点访谈》、《面对面》、《新闻调查》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弱者的同情,对大众的挚爱。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不足

1.选题范围较窄

电视新闻评论一般针对重大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评论,而将一些鲜活的、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排斥在外。加之记者和编辑对政策把握不准,深入生活不足,选取的题材难免范围狭小,片面单一。甚至有些节目所选取的题材根本没有可评论的焦点,只好以述代评,与新闻专题节目雷同。

2.模式单一

《焦点访谈》是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样板。各地方台此类节目的形式如出一辙,都是主持人在演播室以编前的形式作为铺垫引出事件,记者的采访报道展开事件的来龙去脉,大量运用同期声,采访当事人和相关领导,众人的议论穿插其中,最后再以主持人评点的方式结束节目。这使得此类节目单一、刻板,如果再加上评论的空泛、题材的平淡,更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

3.新闻性不强

电视新闻评论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闻性,体现在所报道事件的时效性和新鲜性上。在地方台的某些新闻评论类节目中,一个事件发生一段时间之后,相关的新闻评论才与观众见面,大大削弱了节目的可视性和吸引力。这首先与题材有关。非事件性报道本身的新闻性不强,如果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就会使节目新闻性不强的缺憾一目了然;另外,也与前期采访不能确定的时间因素及后期制作所需的过程有关,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尤其如此。

4.策划不周全

新闻评论节目的策划尤为重要。从栏目的设定、节目的安排到表现形态、风格特色等进行专门的策划,是保证节目质量和提高水平的必要措施。首先要在受众定位、栏目样式、栏目宗旨和风格上有明确的指向,再对节目进行具体的策划,包括选题、播出方式和节目构思。

新闻评论节目缺乏策划和组织,会导致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难以形成宣传合力,节目显得零散而单薄。

三、改进措施

1.强化节目的个性

《锵锵三人行》、《有报天天读》等凤凰卫视的评论节目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化有多种方式:评论内容的个性化、节目形式的个性化、主持评论风格的个性化。

2.强化评论的专业化水准

评论涉及专业性强的特殊领域,权威专家和业界知名人士在电视上与观众见面,对新闻事件进行点评,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3.强化评论的平民化

一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事件具有“三贴近”的内涵;二是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述方式进行评论。电视评论更要关注百姓身边的事、与百姓有密切关系的事,并对此进行平民化的评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见解,来观照生活、反思生活,进而达到电视新闻评论的广泛教化功能。

4.强化评论方式的娱乐化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收视率;新闻评论;《今日点击》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073-02

一、收视率考核体系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带来的挑战

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占观众人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观众总人数。简言之,收视率和电视节目质量是相辅相成的。电视节目办得好看,收视率相应也就高,反之收视率就低,所以说稳定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就成为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电视业既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宣传职能、文化职能)的社会公器,也提供私人产品(娱乐职能、广告产品);既要负责传播主流文化,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要满足受众的需求。

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的电视媒体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就为它的两重属性如何协调带来了矛盾,如果电视媒体成为了广告商逐利的场所,就会成为娱乐产品泛滥成灾的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文化责任感的空间必然遭受挤压,而收视率反映的正是受众和广告商对/私人产品的需求状态。

目前在我国电视界盛行的“唯收视率至上”从事实上推动了电视庸俗化,消解了电视作为一种严肃的公共话语形式的存在。以商业利润为目标,电视文化迅速向着满足于感官快乐、无意义、无深度的泛娱乐化方向发展,严肃的电视节目逐渐被边缘化。而其中,以电视新闻评论类栏目最为典型。

广义上,只要是通过电视媒体发表意见性信息的节目都可称为电视新闻评论。与其他类型电视新闻栏目相比,电视新闻评论同样需要具备真实性、时效性等特点,但是不同于一般的电视新闻节目只需要告诉观众“是什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需要告诉观众“为什么”甚至是“怎么办”,也就是说,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公益性和现实针对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自身的特性所限,它的严肃性要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因而,收视率所带来的泛娱乐化与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的矛盾在电视新闻评论类栏目中尤其突出。

《今日点击》栏目是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部于2004年开办的一档以舆论监督为龙头的日播电视新闻评论栏目,节目的开办年限较晚,但是因其在陕西同类节目中独树一帜,以其独到的视角、强有力的锐度和深度,自开办初始就成为陕西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尖兵。

节目内容涉及时政、经济、社会、法律方面的热点、焦点、难点、亮点问题,秉承“现场、事实、本质,全新视角”的节目制作理念,成为陕西广播电视台的精办栏目之一。

在节目刚开播的三年间,由于观众有一定的新鲜感,收视率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延,节目逐渐暴露出了定位模糊,评论空间压缩,新闻选题滞后、重复,编排手法单一,主持人播报风格呆板等问题,在随后几年的收视率评价体系中,这档栏目的收视率开始出现下滑,与其他栏目相比,收视率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

分析原因,栏目从2004年开播至今已走过近十个年头,出现了节目内容同质化、节目形式呆板等诸多问题。

在如今激烈的媒体竞争背景下,一档栏目生存将近十年的时间实属不易,就如同一位已过中年的老者,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各种机能的老化,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以延长自己的生命力。

而在收视率评价体系中,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该栏目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评论空间相对狭窄,舆论监督内容颇显疲软,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二是节目形式较为老套,虽然是保持了节目的形式风格,但在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与新媒体及其他电视节目相比,节目形式的保守造成了很多求新逐变的观众的流失。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化发展

从1994年央视《焦点访谈》开播之后全国第一轮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到2008年,央视《新闻1+1》、《今日观察》、《我的今日之最》等众多新型评论节目的开播引发的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的第二轮,纵观国内同类节目样式的以舆论监督为重点的新闻评论栏目,有的是经历几次改版后“走了样”,放弃了舆论监督这块阵地,有的就干脆停播或改版为其他栏目。纵观全国范围内沿袭了传统述评形式的新闻评论节目,只剩央视的《焦点访谈》、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广东卫视的《社会纵横》等为数不多的几档栏目。这类节目要面对第二轮发展中新涌现出的同类型节目的挑战,要面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对舆论引导话语权的争夺,就必须内外兼修,不断创新。

作为一档非直播的电视新闻评论类栏目,《今日点击》既要注重节目的内容,在节目评论的深度和锐度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在节目的表现形式上,也应当有所突破和创新。

(一)内容上拓展评论空间和角度,带给观众更深刻的思考

央视记者崔永元的那句“收视率是万恶之源”曾经引来媒介从业者的一阵热议,热议过后,我们不得不冷静看待这句话背后电视媒介的发展现状。我国的新闻媒介,一方面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具有其公益属性,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一个经营主体,又不得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将“收视率”作为衡量自身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栏目收视率的考核主要是参照西安市网的标准,使得《今日点击》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城市观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和其他热点话题上,而有意识地回避了一些诸如退耕还林、黑煤矿、庄基地、农村医疗合作、粮食直补款等农村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节目的监督力度,也远离了农村观众。因此,新闻评论类栏目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在内容拓展评论空间、创新评论角度上下功夫。

首先必须不断创新评论视角。现在媒介的激烈竞争,已经很难抓住所谓的独家选题,但是新闻评论节目不同于一般的新闻节目,它的卖点在于独到的视角而不是独家的新闻,因而要想抓住观众的心,必须要拿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即与别人不一样的视角。

其次,要加强新闻评论节目的时效性。与通常的新闻节目相比,新闻评论类的制作周期应当是更短而不是更长。如今媒介的竞争已经不再单单是对新闻发生的第一落点的比拼,如何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给出自己的观点,是当下电视新闻竞争又一的高地。

再次,加强评论力度。作为一档新闻评论栏目,其评论的精到与否,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好坏。从目前来看,《今日点击》的节目形式更多倾向于电视新闻评论中的新闻述评,虽然节目始终把握住了“以评驭述”的节目本质,但是,节目往往还是流于讲清楚事件过程,而在评论的比重和力度上有所欠缺,这和“新闻评论”的节目类型定位是不相符的。

(二)形式上加强包装和变化,常变常新保持观众的收视兴趣

黄匡宇先生在5 年间对3000个受众调查样本的研究表明,“新闻节目在60″内、综艺节目在90″内、电视剧在120″内、记录片在80″内若不能在光、影、声、色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形式冲击,观众则按动遥控器宣判该频道的死亡而另寻‘新欢’。[1]”黄匡宇先生认为,“被充分张扬的传播形式有效地降低了信息内容的‘智力门槛’,为受众的‘轻易选择’、‘愉快阅读’创造了条件。[1]”大众传播已经进入了‘形式选择’与‘形式阅读’阶段。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对电视媒体而言,就是“内容为王,形式是金”。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声音和图像,电视是声画的艺术,只有综合应用好声音和图像,优化组合发挥各自优势,在形式上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为节目内容服务,在引导观众思维的同时抓住观众的眼球。

电视新闻的重要形式载体即声音和形象,也是我们常说的视听语言,如今电视新闻在叙事上的发展开始越来越多关注电视的视听特长,通过适量的视听艺术化处理让新闻更加生动。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电视新闻的形式时,必须在这两方面下功夫,不仅有语言文字(解说词)的变化,更要通过声音(同期声、音乐)和图像信息的多种变化来寻求突破。

《今日点击》从开播至今,虽然历经数次改版,每次改版也都在形式包装上有所创新,但是面对日益挑剔的“观众”,在形式的多样性、新颖度上仍不尽如人意,很多后期的制作理念仍然较为落后,节目缺乏艺术表现力,也缺乏时尚气息和亲和力,给人以呆板没有生气的感觉。在这个内容依赖形式的时代,必须从画面色彩、背景音乐、字幕形式、主持人形象设计、栏目宣传片等多方面入手,充分利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引入动画特技、漫画创作等内容手段,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加强节目包装,做好“面子”工程,形成节目大气而清新、时尚而不失庄重的包装风格。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5篇

以凤凰卫视为例,我们总会想起几个举足轻重的新闻评论员及特别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吴小莉的《小莉看世界》、阮次山的《新闻今日谈》等等。事实上,经过十多年的打造,凤凰台已拥有了阮次山、吴小莉、窦文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新闻节目评论员。这些早已不再年轻的评论员都是从新闻一线摸爬滚打而来,他们以其对新闻事件的准确解读、冷静客观的即时分析,为节目锦上添花。可以说凤凰卫视在打造频道品牌的过程中,以时事评论强化电视品牌新闻评论节目也是其成功的关键。

可以说即时性评论是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闻消息一样,新闻评论也有时效性的问题,且靠观点取胜,新闻评论员需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或发生之时脱稿即兴发挥,讲清此条新闻的来龙去脉,对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舆论进行归纳分析,预测新闻事件的发展走向。一件事情发生了,谁的解释快速准确,就可以注定他的解释的权威性。正如曹景行所说,争夺第一解释权,在第一时间发出评论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观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言论的权威影响力。在直播节目中,评论是即兴的,即兴就要评论员有积累,有快速的判断能力。如今,凤凰卫视已能在众多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中,通过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解读,横向与纵向联系,使新闻报道因具备凤凰卫视的鲜明个性和特点而与其他媒体的报道区别开来。因此即时性的新闻解读,成为凤凰卫视新闻评论员树立媒体权威的重要依托。

凤凰卫视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他向世人展现了新闻评论员的专业,证明新闻评论员才是新闻的点睛者,但众多不成功的案例也大量的存在着,部分新闻评论员在节目中犹如泼妇骂街,令人不堪入目;还有少数新闻评论节目只追求所谓表达的,导致评论员不断地偷换概念,表面上热闹非凡,却缺乏基本的内涵。

概括起来,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选题庸俗化,语言低俗化

一些沽名钓誉之人为了出名,在互联网上故作惊人之举,少数商业机构为了达到商业目的,扮演幕后推手的角色。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商机。新闻评论节目把那些千奇百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所谓网络名人邀请到演播厅,让他们当众出丑,以此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夺人眼球。更有甚者,一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为了强化节目的火爆程度,故意把评论员分为正方和反方,让他们在电视节目中强词夺理、互相攻击,语言低俗,粗暴。

第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几乎成了耍嘴皮子的游戏,缺少逻辑性

当前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活跃在电视媒体的评论员缺乏最起码的逻辑训练,他们不了解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则,既不尊重辩论的对手,同时也不遵守基本的假定,在辩论的过程中不断地偷换概念,转移公众的视线。一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为了追求所谓的收视率,允许评论员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从而使得评论话题变得飘忽不定,辩论的主题更是十分可疑。更有甚者,一些新闻评论节目的策划人员为了增加所谓的“卖点”,把一些毫不相干的问题生拉硬扯在一起,从而使得节目变成了新闻片断的简单堆砌。

第三,在新闻评论员的选择方面,过分倚重平面媒体的评论员,电视语言复杂繁冗

一些电视评论员在发表观点时无视国家法律的规定,随意地嘲弄司法机关的判决;还有一些电视评论员不懂装懂,利用现场直播的机会发表耸人听闻的言论。电视评论与传统平面媒体评论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电视评论要求评论员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里表达自己的观点。电视评论必须克服传统平面媒体的弊端,使观点更加理性和丰满,论证更加通俗和简短。

第四,在电视新闻评论节奏的把握上,强调冲突而不是对话,注重煽情而不是发掘理性

众所周知,新闻评论不可能像平面媒体评论那样层层深入,也不可能像撰写论文那样慢慢道来,但电视评论毕竟属于评论性节目,必须具有逻辑性,如果允许评论员把一些毫不相干的话题生拉硬扯在一起,从而削弱新闻评论的理性和建设性,那么,电视评论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电视评论必须强调对话而不是对抗,强调理性而不是情绪发泄。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在电视直播现场,新闻评论员必须服从于主持人的召唤,牢牢把握评论的主题,不能信口开河。

第五,新闻评论的样式过于单一,评论内容枯燥

现在,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变成了电视新闻片断加评论员现场解说的模式,许多新闻评论节目缺乏逻辑递进关系,新闻评论变成了电视台政治立场的表白,新闻片断成了电视评论员脱离新闻主题自娱自乐的开场白。这使新闻评论员成为了切实的摆设,为了显示高深的摆设。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6篇

我们可以说,论点、论据、论证是新闻评论的内在基因。只有这些要素齐全、相互作用,所营造的电视新闻评论的肌体才血肉丰满,强健有力,才具备了新闻评论的真正特点。既然是评论节目,就不能脱离说理和论证。

新闻评论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一个是新闻性,另一个是政论性,这两点缺一不可。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的本质属性。新闻评论也来源于客观事实,但就其写作(或制作)目的而言,是以报道事实为铺垫、为依据,从而对事实进行分析、议论;而这种分析与议论,更多的是从政治方面、思想方面及伦理方面着眼,比一般的新闻报道更具政治性或思想性,因而也更具导向性,这一点,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最主要的分界线。电视新闻评论亦是如此,它必须以说理为主,通过分析论证,旗帜鲜明地亮观点,因此带有更多的记者、评论者的主观色彩。记者、主持人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剖析,揭示事物的本质,阐发正确的观点和立场,启迪和教育观众。

当然,电视媒体的特点又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不可能展开长篇大论的“说理”。那么,如何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评论性或者政论性,把“理”说透,又让观众易于接受呢?

首先,加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制作者的理性思维。电视评论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制作人员的素质。因而,在提出用理性思维促进电视评论走向成熟的话题时,必须强调节目制作者素质的提高。第一要具有超前意识。电视评论,不应满足于就事论事,而应就事论理;不应是新闻报道的再现或拉长,而应是挖微掘隐,举一反三的理性透视。因此,制作人员应具有常人所缺乏的慧眼和敏锐,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努力营造“前卫”效果。第二,要寻求思想观念的裂变。电视评论的发展,应突破旧观念的束缚,开展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深层次的探讨,以在本质上把握新闻事件。英国王妃黛安娜因车祸丧生,全世界的媒介几乎都作了报道,而欧洲的电视传媒更是充分运用了电视评论,特别是当英国数百万人前往黛妃住宅及王宫广场上凭吊,伊丽莎白女王终于作出决定,为黛妃按王宫礼遇举行国葬时,英国一位电视评论员说:“这是一次平民的胜利,是运动以来又一次平民的胜利。”然而,此时一些媒体尚在探讨车祸的起因,以及记者的权利等。相比之下,评论的主题及气势相差甚远。第三,要确立反思的辩证思维。电视评论趋于成熟,必须要有反思。多思考,多分析,多比较,不盲目闻风而动,这是电视评论趋于成熟的表现。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7篇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传媒行业也走向另一个新的方向———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对立碰撞转向融合依存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反映着社会发展深层次的趋势和必然性,对整个社会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探索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就必须交流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增强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找到电视新闻的新起点。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走向

众所周知,“第三次科技革命”其实是互联网的革命。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手机客户端的日益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依赖报纸、电视、广播来获取新闻,而是直接从网络上得到。这对电视新闻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那么如何在媒介融合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找到电视新闻传播的更好的发展走向是每个电视新闻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理解媒介融合

从起源上来说,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我们这里所说的媒介融合,仅限于传媒行业,除了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外,手机和互联网的新闻也在不断实现着媒介融合。是指依托新型的通讯技术,把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多样的信息融合到一起,让信息尽量多元化,内容更加充实化,真实性更加得以确认,以实现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平台的融合,市场的融合和机构的融合。媒介融合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资源的最优整合,不仅从全局出发看新闻,让新闻更加生动立体,给受众带来非凡的体验和极大的便利,更促进了传媒行业的变革和进步。

二、媒介融合给电视新闻带来的发展契机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迎来许多挑战,但也带来了很多新机遇,为电视新闻的走向指明了道路。

(一)实现了新闻信源的无限

在网络大面积普及和极度发达的今天,新闻信息流通的速度明显加快,而通过媒介融合可以将海量的新闻信息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优选,大大的丰富和改变了传统新闻的信源来源方式,也提高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电视新闻完全可以借助网络的优势,消除对新闻信息传播渠道的特殊依赖,改变新闻传播的现有格局,实现新闻信息的无限传播,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元化的要求,以达到促进自身的转型的目的。

(二)改变了新闻采编的模式

传统的电视新闻信息采编,信息来源单一,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采集和编辑工作,而且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既影响电视新闻的质量,又流失了收视观众,往往很难起到引导舆论以及传播中心走向的作用。但是在煤机融合的帮助下,电视新闻制作可以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共享,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可以非常效率的实现采编和制作,节约了时间也节省了电视台的人力物力,对电视新闻的实况转播有极大的益处。

(三)丰富了新闻观点的多样

在这样一个“自媒体”时代,想要掌握独家新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网络上,手机里都是铺天盖地的各色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的看点必须要从新闻播报转移到新闻评论上来,有特色的的新闻评论才能吸引观众的收看和长期的关注。对新闻评论来说,媒介融合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新闻评论中观点的角度越不同越新颖,就越可以避开同质化竞争,越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支持。

三、电视新闻传播如何应对媒介融合的大背景

新的时代环境,推动着电视新闻传播不断改变自身,以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而电视新闻传播也要积极依托媒介融合的的优势,积极融入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充分利用媒介融合带来的资源,推动电视新闻传播走向更好的发展。下面介绍电视新闻传播如何把握时机融入媒介融合的大背景:

(一)强化信息整合

在面对扑面而来的海量新闻信息,电视新闻如何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利用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强化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对电视新闻传播来说是一个关键点,同时也是增强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由于通讯技术的发展,往往发生一件新闻,网络媒体总是最先发出消息,而电视媒体没办法同其他媒体在抢新闻的环节做竞争,电视新闻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做出新闻片来。

(二)增加多媒体技术

电视新闻作为传统的新闻媒体,在这样一个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固有的传播方式已经无法让有新需求的观众满意,因而必须通过创新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巩固电视新闻影响力的重要举措。电视是集声音和画面为一体的电子媒介,重视的画面感,所以电视新闻的观众对画面要求很高,而固有的电视新闻模式在画面上想要突破很难。

(三)电视新闻走向故事化和栏目化

电视新闻故事化就是指运用电视语言,以故事化的手法来做新闻报道。不仅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要去关注过程,深究原因,尤其要注重展现过程进行中的情节的发展与细节的捕捉。而电视新闻栏目化是指说要把电视台开设的电视新闻栏目做成“品牌”和“门面”,形成独有的特色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故事化和栏目化,是新闻发展到今天必然的一个走向和趋势,但是也要注意对新闻故事化的把握,毕竟新闻不是故事会。

【参考文献】

[1]唐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经营管理者,2013,20.

[2]杨丽平.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传播与版权,2014,12.

[3]张君研.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新闻研究导刊,2015,17.

[4]黄定宙.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中国传媒科技,2014,06.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融媒体;创新意识;电视新闻;挑战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出两者的优势和特征,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通,同时在融媒体中新闻编辑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更强,新闻的时效性也得到增强,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新闻体验,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必须积极创新,提升融合能力。

一、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电视新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其一,从新闻编辑环境方面来看,新闻的及传播都有了全新的途径和方式,在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下,受众不仅可以成为新闻的观看者,同时也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及者,并且在互通性和共享性的情况下,媒体平台的交流和互动更加紧密,这就给电视新闻的编辑和带来极大的挑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二,从电视新闻编辑内涵方面来看,融媒体能够借助数字化的编辑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新闻内容的编辑和,与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相比,时效性更强,传播的范围也更广,能够被更多的受众所观看和熟知。因此,对电视新闻编辑的新闻采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及新闻的时效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很多电视新闻编辑思维固化,创新性还不够强,媒体融合能力也不足,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视新闻的编辑效率。其三,在融媒体时代下,受众的重要性得到了凸显,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接收新闻,而是更具自主性和选择性。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相比以往比较单一的信息采集方式和加工方式,融媒体为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信息采集平台和加工平台,新闻也不再是单一的呈现模式,而是视频、图文、音频等多维化的展示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对新闻编辑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及融合意识的要求会更高。

二、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性和融合性的培养策略

1.增强互联网思维,更新传播理念作为电视新闻编辑,在融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应该对融媒体的特征有全面的掌握和熟知,认识到目前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并有效结合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的传播理念及模式加以更新,构建与融媒体特征相匹配的编辑理念,同时在新闻信息的采集以及加工的过程中,结合对话思维、引导思维及服务思维,深入剖析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新格局,并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提升电视新闻的编辑效率。比如,大数据测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众多的数据进行分类与整合,这也就为新闻信息的收集提供了技术支持,编辑人员要对新技术加以学习和应用,并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预判融媒体的发展动态,进而提升新闻信息的时效性。此外,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应树立“以人文本”的理念,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切实为受众编辑和传播其所关心和感兴趣的新闻,增强新闻的个性化传播。比如,可以对新媒体平台加以应用,从微博、论坛、微信公众号、QQ群等渠道收集受众对新闻编辑的建议和意见,加强与受众的交流和互动,及时了解受众的需求,从受众的兴趣点出发,对海量信息加以整理和编辑,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送和播放;并且应该从多个角度剖析新闻事件,正确引导舆论,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

2.创新编辑方式互联网上的新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电视新闻编辑更应该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电视新闻编辑应该具备融合能力,将传统媒体的优势和新媒体的特色相融合,并在编辑方式上有效借鉴新媒体方式。比如,新媒体中受众对新闻的评论和互动能够通过弹幕的方式体现出来,新闻编辑也可以借助弹幕以及评论、留言等方式完成与受众的互动。再如,央视在新媒体平台上推出《主播说联播》,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拉近了新闻评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评论中也可以采用网络热词、新词等,如“喷饭”“我太难了”等,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但是,在新闻编辑形式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秉持真实性原则,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正确引领舆论方向,去伪存真,提高新闻的质量。

3.结合时展特征,传播正能量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创新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时展的特征,明确新闻传播的价值,对编辑的角色有清晰的定位,并且坚持公平与公正的立场。新闻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必须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提高编辑创新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演播室中,还应该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新闻编辑的内涵,切实为受众编辑其所关心的新闻,如物价、交通、医疗等民生话题,让观众成为新闻报道的发声人和评论人,引导更多的观众对新闻事件进行思考,引起社会的共鸣,从新闻的细节入手,传递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