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静物素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习素描必须学会入木三分的观察,当然这里的观察不能仅仅使用眼睛看,而是用“心眼”去看。只有准确地“看”懂了物体的美感特征所在,用心理解了各种美的规律,才能真实确切地表现出器物的比例、美感等因素。
另外,实用性的器物也是常被作为静物出现在写生台上,这类物体与装饰性物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可实用性,它的设计必须便于人们使用,适合人的各方面的因素,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上的美。比如中国南方常用的泡菜坛子,不少学生难以准确地表现出坛子上部的结构和下部的形体特征。坛子上类似铜质火锅的部分,可以在凹槽中注入清水,然后盖上盖子,便可以隔绝坛子外界的空气,使坛内蔬菜顺利发酵。而坛子下部的形是从实用和美观两个方面考虑设计的,既符合人的视觉美感追求,也能达到尽可能多的容纳菜品的实用需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眼”观察事物,从事物的特点入手去认识理解,对于学生体会美的形式,把握形体概念有相当的帮助。另外,通过深入的观察方式,激发学生对静物的情感体悟,也是绘画训练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手的灵巧取决于经验,但情感的真挚和理解力却必须首先发挥出来,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其余一切。
静物对于画家来说是一个绝好的绘画对象,因为它们不会移动,状态也相对稳定,画家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思考、进入状态。但静物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可以传达出不同的视觉情感语言。锈迹斑斑的马灯,残缺的青花瓷,断了把手的陶壶,每件静物都在低低轻语岁月的痕迹;精美透亮的银制器皿,流光溢彩的高脚玻璃杯,柔软的丝绸诠释这经典的优雅;枯败的残荷,娇艳的鲜花,鲜亮的水果……当我们将这些事物当作有生命的对象看待时,就会用心去和它就交流,读懂静物不同的情绪。静物绘画大师夏尔丹曾经说过,画家不是用色彩画画,而是该用“感情作画”。他的静物画有坚实的素描基础,即便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也能在他的笔下发出生命的气息。例如《墙角的静物》一画中,画家选择俯视的角度刻画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瓦罐、水桶等物,似是家居生活中墙角的一隅,却真实地展现了主人简朴的生活,画中似乎可以亲耳听到水滴的响声,画面平静和谐,融入了画家真挚自然的情感。
除了观察之外,用手去触摸静物,也是引发与静物之间情感的方式。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幻觉里,质感都是感觉的催化剂。粗糙的或光滑的,坚硬的或柔软的,触觉有时比视觉带给我们的印象更直接而强烈,而这种印象正是引起我们的好奇心,激发与静物交谈欲望的重要因素。通过视觉触觉等角度观察、认识、交流,会对静物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怀抱着特殊的情感去绘画。只有饱含感情的作画,才能创作出引起观者共鸣的佳作。
那么,怎么将我们的情感通过对静物的描绘表达出来呢?在关注形体、空间、质感的同时,也要向学生强调绘画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因为不同工具所反映出情感差异,在画面表现力上是截然不同的。这些视觉上的冲击,能在刺激眼睛的同时,激发好奇心和表现欲,吸引画家去不断地探索创作,也给黑白的素描作品带来趣味性。
关键词:素描;几何形体;静物
素描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循序渐进的写生训练,学习造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与审美能力。在学生的素描教学中,要分步骤做起,一般素描的课程分为几何形体、静物、石膏头像、人头像、半身像等。
下面,我仅就几何形体上的一些有关问题,以及它的深入——素描静物,在教学中应如何更好的传授给学生的一些方法,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素描几何形体
素描几何形体的结构问题是素描写生中最为关键而又最为基本的研究课题,因为素描写生是以再现对象的真实性作为衡量的尺度,而不同的对象都有他们各自的形体特征。要想将对象画得自然准确,就离不开对对象形体结构的准确理解与表达。
形体结构是一个外与内的紧密结合体。是学生掌握素描技巧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做到正确地把握形体结构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要我们花费很大的力气来研究的。它不单纯是打轮廓、涂调子、找大关系,表现的是空间的三维体态,塑造体感、量感、空间感和作品的审美趣味,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把造型立足点放在现实的有机体的空间形体结构上和整体和谐的形式经营上。
基本的几何形体大致可分为四类,即方体、圆柱体、球体、椎体。在我门刻画上面的几何形体的时候,不仅强调对客观形体的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对形体的一个主动的把握,锻炼对形的一个感受和表现。物体的比例关系也是同样重要的,它是学画者应不遗余力进行研究,并且需好好掌握的,比例关系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在写生中的每一步进展都涉及到一个确定正确比例的问题。如从大的外形到局部结构之间的比例,形体之间的长短比例,明暗层次的比例关系,由上至下、由左至右以及黑白灰构成上的比例关系也是通过比较来判断其是否正确。在学习中,常常需依据自己现场测得的各部位的比例,且不可套用某种定式来进行绘画,这样获得的效果才会更好。
在具体画几何形体的时候,在我以往的练习中,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绘制一组几何形体的时候,要观察它的整体构造,比例关系,摆放的位置关系,还有透视的关系。然后定出上下左右点,画出整体的辅助线。画出大致的轮廓。然后画出各个物体的线形的结构,明确物体之间的位置,还有比例的关系,物体之间的前后位置是很重要的,抓住了这点,才能使所画的物体有空间感,有层次的区分。接下来是区分出各物体之间的明暗关系,把物体的明暗用重线和调子表现出来,确定明暗交界线的位置。这一点,是使我们的脑海中有一个明确的绘画的顺序,很好的理清下一步将要画什么,怎么画。在初学者当中,有很多画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感觉没有了头绪,不知如何继续下去,所以做画时一定要有所秩序。
在平时的几何形体的绘画时,还容易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画调子的明暗问题,也就是黑白灰的处理。初学者往往把兴趣过多地集中在中间色的表达上,常见的毛病有:由于缺乏素描明暗关系对比与黑白灰关系的理顺,从而出现某个亮部的局部色块画得太重,远看像抹了一块黑一样;本应画得灰一点的局部,由于画得过于暗了,色调上画得太过了,使得画面出现“脏”和“灰”的感觉。如此看来,懂得黑白技巧比懂得明暗五调子更重要,因为只知明暗五调子这个规律,不知道黑白技巧,那么五大调子可能就会束缚住你的手脚。所以黑白对比的这种绘画形式语言,在画面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几何形体,是素描的一个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打好一个坚实的底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过程越困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相反就要使学生在学习绘画的时候找到一定的要点,来领悟,而不是照本宣科,跟随大溜。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更有激情,通过把握形体,进而创造形体、创造美,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所在。
二、素描静物
静物素描是造型艺术领域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造型基础训练之一。他的作用及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整套的针对物体的观察与结构剖析塑造能力。掌握艺术的自然规律,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审美趣味。学习素描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单个静物的塑造是培养初学者对每件物体的结构、明暗、空间、体积、质感、色素、透视关系等的理解与观察表现能力。而组合静物的训练特点是强调物体间的对比、构图,形体间组合表达的塑造能力。这就要求初学者要积累平时的经验,更深入地去观察解决复杂的形体结构塑造关系。
临摹组合静物应分三个步骤进行: ①构图的特点把握,在画一组素描静物时,不要孤立地去观察每个物体,要从整体的观察去理解物体间局部的对比,如质感对比、量感对比、空间形态对比等,无论是结构素描画法还是明暗对比画法都应围绕一个中心去刻画、深入,这就是造型塑造要求的准确性。学生在构图上要多临摹一些优秀作品,了解构图的规律与审美特征。临摹在课堂教学中最为普遍。通过临摹,学习前人的技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较规范的方法步骤和处理画面效果的手段。在临摹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克服简单的描摹,严格按照绘画的步骤逐步深入。②逐渐深入阶段,在画一组静物时,当各个形体的构图表现完成后,首先应抓住大的明暗对比关系与物体间的空间关系。要有虚实对比、空间对比、质感对比等塑造关系,从明暗交界线入手铺出大的明暗块面关系,注意物体间的空间表达虚实关系。画背景时,用整体的观察和体验去营造画面的素描效果。 ③深入刻画与调整阶段,当画完一组静物时,在对各物体的局部刻画是训练学生能否把握好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关键所在。很多学生在这方面缺乏这些能力,容易在深入时产生“脏”、“乱”、“花”等素描表现中的弊病。 在画组合素描静物时,与单个素描静物所不同的是讲究构图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的知识突破,表现单个静物时,可以孤立地观察某个对象,观察方法也较单纯,相对容易把握好单个物体塑造能力。在表现组合素描静物时,要从整体的布局去观察、理解对象,难度较大,要注意物体间的空间对比,形态对比,质感对比等关系的掌握程度。表现技法上要掌握合理布局,虚实有度、对比强烈、塑造准确等造型要点。
不论是素描几何形体还是素描静物写生,终归都是属于素描范畴,在低年级的素描教学学习中,通过主体对客体的介入在对客观对象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对象的客观原则逐步掌握透视、空间、质感、量感、明暗等规律,高年级的素描教学应强调表现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善于从客观事物的外部表象中得到感受,然后经过理性分析,判断,唤起作画的情感,从而表现和提示客观事物的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内在本质,把一般人们看不到的东西表现出来。在素描训练时应逐步学会主动参与和取舍,面对物体时要有情感的投入和心灵的感应,不要简单地模拟和重复表现客观对象,应有感而发,以情取景,以神写形,用心灵去体验,感受对象特征和内在的心理活动,具体的强化艺术形象,抓住对象内在的韵律予以表现,赋予对象新的生命力。
素描的教学训练应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能在大千世界中寻找更有生活的想法,跳出以往经验式的概念,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感受可视世界的兴趣,发掘生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华《形体与结构》
素描是艺术造型领域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静物素描的学习是素描学习的入门课程。因此,我想针对小学美术静物素描教学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素描教学,须由浅入深
静物素描的学习是素描学习的入门课程,但对小学生来说,从五彩缤纷的儿童画、简笔画到静物素描,有一定的难度,黑白灰的世界会让他们感觉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
首先要认识素描,了解静物素描。通过作品图片的欣赏,讲解有关素描、静物素描知识,让学生了解线性结构、明暗关系。第二,练习线条。客观事物都是由线条构成的。让学生练习、掌握手腕的力度和笔触。第三,临摹练习。静物素描都以几何物体为主,教师可以以基本的形体,如球形、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素描作品,让学生进行临摹。通过临摹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明暗关系。学会用素描线条产生的黑白灰表现出物体的明暗关系效果。在学生接触各种几何图形,临摹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讲解、剖析几何形体,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基本的几何形体组成了生活中的许多东西。第四,静物素描写生。素描作品中的明暗关系表现比较明显。但是现实中的明暗关系由于光线等因素并不是很明显的。因此通过静物素描写生练习,能够检测学生对于明暗关系的理解、掌握程度,让学生通过静物素描写生,在画纸上表现出黑白灰关系。素描的绘画过程是需要眼睛、大脑、手同时并用的,素描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利用单一的黑白灰调子将事物展现在画纸上。通过静物素描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光线的明暗关系表现空间感。
二、素描教学,须因材施教
素描教学就是启发学生将眼中之物转化为脑中之物,再到画中之物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除了需要教师结合实物、静物素描作品讲解分析,还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去观察、去感受,通过画笔不断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由于静物素描学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静物素描临摹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杂志、网络等媒介,寻找学生感兴趣的静物素描作品进行临摹。在反复不断的临摹中,让学生学习透视,在经验过程中和审美过程中不断提高素描绘画技能。在学生静物写生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一些他们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静物,如变形金刚、个性独特的瓶瓶罐罐、废旧的玩具物品等等。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欲望,不会因为单调的黑白灰调子而丧失学习兴趣,让学生画他们自己想画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临摹与写生的过程中,在能正确表现物体明暗、黑白灰关系的前提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爱好和选择,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保留学生个性绘画风格。
三、素描教学,须大胆创新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素描知识和技能后,教师就应该结合教学实际,设置相关的主题,以静物素描的形式让学生大胆进行主题创作。学生的素描技能、绘画水平以及理解能力还在有限的阶段,但是他们的兴趣、想象力是无限的。结合素描的明暗、空间等来表现主题,展现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静物素描的表现能多样化,使学生在提高素描技能的同时,美术兴趣、审美能力也得到培养。例如教师可以“我喜欢的动画片场景”为主题,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用素描的形式表现出主题中的不同物体,把《哪吒闹海》《孙悟空》《变形金刚》等动画片中的场景变成素描的画面。这样就能达到“一题多变,一题多画”的效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夸张多变、新颖。让学生能把动画片的场景用素描的方式展现出空间感、明暗关系、立体感等。另外我还可以创设“海底世界”、“我收到过的一份礼物”等多个主题,在学生创作主题后,教师通过展示、欣赏的方式,让学生欣赏同学之间的优秀素描主题作品,开展“猜一猜”等活动,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附中专业的基础教学是沿袭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的,立足于传统具象写实的原则.进行造型规律,形式规律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引导学生以对客观物象的研究作为素描入门之本。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我们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及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列为教学单元,分别展开教学。
一、线性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1、透视法则的掌握。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余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2、合理的结构分析。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绪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3、画面的有序组织。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同学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色调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具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以及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1、光影与黑白意识。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明暗色调的变化的节奏规律。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同学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入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3、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和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三、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抓住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展开并实施教学。
1、质感表现。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或点、刮等多种手段去摸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2、对比意识。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束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让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素描生动起来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美术教学 静物素描 高考
静物素描是我国高中美术教学必不可少的课程,是学生素描训练的基础,静物素描的学习速度比较慢、难度也很大,如何有效地提升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素描水平,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当前的静物素描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高考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单一,内容一成不变
从当前的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素描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在应用。主要特点就是: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学习,着重于技巧训练、准确造型和层次丰富等。当前学习的内容都是重复的练习,课程重复,使得学生的学习欲望降低,不能准确的捕捉到素描对象的神韵。
(二)静物素描时技术单调、手法固定
当前的静物素描都是为高考服务的,老师一直强调景物的特点,对于某种景物,只能采取固定的方法进行描绘。但是太过固定的静物表现手法,让原本丰富的色彩,变得暗淡、孤独,不能有效地让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对于静物素描的兴趣就会逐步消失。
(三)忽视了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传统的高考静物素描,只是孩子凭借着长期生硬的训练简单地把静物再现的过程。老师上课时,只是就某一静物讲述手法,忽视了创作者和静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压制。
二、高考的静物素描需求
和一般的静物素描评价相比,高考美术试卷有其特殊性。高考的人数多,试卷的数量也多,评卷老师的工作量大,每张试卷的停留时间很短,不可能反复的观看,所以,我们必须把静物素描的第一印象保证好,这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我们的素描必须生动形象、不能僵硬的绘画、黑白关系必须分明、虚实之间足够分明、保持绘画的结构足够清晰、能够灵活的保持比例透视,高考时的静物素描必须把画面效果保证好。这就要求高中生不只需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还需要有良好的造形能力。
三、如何让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素描生动起来
(一)高中静物素描老师必须研究适合当前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为了更好地提升高中学生对于静物素描的表现手法,必须在高中美术教学的静物素描过程中,不断地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把教学的效果提升上来。高中的静物素描课程不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有效的改变学生对于静物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创造。第一,高中的静物素描老师必须采取新的教学手法,更好的启发学生,让学生更积极的了解有关于静物的各种技能知识。第二,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自身有关于静物素描的知识,积极的吸取其它相关的知识技巧。由于静物素描是美术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有效的加强学生在静物素描方面的教学,对于学生在以后的艺术生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有效提高学生在静物素描各个方面的素养
1.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意识
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素描方面的整体意识,不只是说学生的视觉习惯,还包括学生的审美要求。对于学生的素描作品的好坏,评价标准是素描作品整体效果。所以,当前的美术教学,必须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让他们尽可能地从整体效果出发,认真的进行观察。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地把素描的对象的气质和形态表现出来。如果学生只会从一个小的方面对静物进行观察,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讲,长期的把思维局限在一个细小的地方,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逐步散失,将会很直接的造成整体画面缺失,对景物的第一感觉不能正确的形成。
2.能够比较灵活的学会图像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各种不同的美术作品都是立足在静物素描的基础上的,它是其它艺术的基础,我们可以把静物素描看作是一种价值独特的绘画形式。高中生学习静物素描时,必须能够了解图形的变化,学会各种透视缩形。第一,在同一个视角下,形体也会发生各种变化,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让别人可以从我们的作品中,看到一种空间感,不只是平面的图画,更能显现一种三维的立体感。第二,各种不同的空间层次都是通过画面的明暗色系进行透视的,能够更好地凸显出近实远虚的真实效果,给观赏者一种独特地空间感受。
3.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把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起来,我们必须有效地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的把握住静物素描的创建结构,针对学生当前的状况,我们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激励学生在该方面进行学习。为了可以让学生把静物素描展现的更加生动、真实,老师必须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在形体结构方面的能力,始终把提高学生的结构造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必须时刻教导学生学会分析各种不同的静物的形体规律,为学生静物素描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形体结构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静物素描的立足点就是能够画出静物的形态。还有就是学生在构图能力方面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必须有效的认识各个静物的整体结构之间的微妙联系,深化学生的艺术能力和思想感知。
结语:
在每年的高考中,素描一直都占据很多的分值,所以到底该如何提高高中生的静物素描水平,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本文对该问题作了一个论述,也许内容上还有所欠缺,但希望可以给美术教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梁峰.新课改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素描探究[J].新课程(课改探微) ,2013(06)
[2]顾园.浅谈美术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改精神教育[J].教学论坛,2013(08)
[3]徐莉.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3(09)
美术教材将这个内容安排在初中第四册的第三部分。从教材安排的教学顺序来看,教学应在让学生掌握了绘画色彩的作用及表现形式后,运用色彩的表现基本技法塑造形象,按先学“淡彩静物”后学“水彩画”的程序进行。众所周知,水彩画是较难掌握技法的画种,对于普通中学来说,教材在这方面的要求似乎太高。但是,“淡彩静物”只需在素描画面上涂上一层颜色,而教材又只要求学生涂上物体的固有色,这种简单的技法对初中生来说是不困难的。因此,普通中学的美术课应因地制宜地舍去水彩画要求较好,将教学重点摆在“淡彩静物”上为宜,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淡彩静物”的学习。“水彩画教学”可以放在美术第二课堂酌情进行,以满足美术尖子生的求知欲。
“淡彩静物”,也称“铅笔淡彩”,就是在素描画面上涂上一层淡淡的颜色后开成的美术作品,其特点是素描与色彩相互配合,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由此可知,“淡彩静物”所用颜色应具有透明度很高的特性,以保证涂色后不影响素描的表现力,这就非水彩颜色不可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肯定:“淡彩静物”不是素描,是色彩画,而且是最简单的水彩画。这种肯定,实质上就是对“淡彩静物”的定位,也突出了“淡彩静物”对色彩透明性能的要求,对学生学习“淡彩静物”的涂色技法,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淡彩静物”的素描稿和涂色是“淡彩静物”课堂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素描稿是基础,涂色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这两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决不能片面地只强调素描稿或涂色效果而影响了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素描稿在“淡彩静物”中起着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空间透视、质感量感等重要作用,是“淡彩静物”的关键内容,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功与否。从普通中学的学生素质来看,这又必然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普通中学的“淡彩静物”教学宜用一课时专门进行“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教学及训练。在教学中,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素描稿与与以前学过的明暗素描的表现方法及要求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如何要求?教师必需讲述清楚,使学生懂得:①“淡彩静物”的素描稿不需要变化微妙的中间灰调子,因为过多的中间灰调子在涂色时极易使色彩纯度变化,使画面变脏;②用线简洁、肯定;③“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是线面结合的结构素描。
“淡彩静物”的素描稿要求清楚以后,就应开始技法的教学了。素描稿的技法要求可以归纳如下:①执笔要轻;②线条明确;③明暗分明;④透视正确;⑤慎用橡皮。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示范讲解:怎样握笔才是执笔轻?什么线条才是符合要求的线条,用多了橡皮擦会产生什么不利因素等等,让学生从直观上领略到技法要领。为了强化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应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明间素描”与“结构素描”范画,对比指出结构素描省略了哪些中间灰调子,哪些线条是应该肯定、明确、强调的结构线,怎样突出等,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切实的技法掌握标准,从而理解并掌握素描稿的技法,这“淡彩静物”的淮我教学作好准备。
学生掌握了“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技法,再学习淮色就容易多了。值得一提的是:“淡彩静物”是学生用色彩塑造形象的启蒙课。不同于前面学习过的图案色彩的涂色学习,所以,教师必须用一课时的时间教会学生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及如何涂上物体的固有色。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三原色、间色、复色、色性及色彩混合等理论知识,为了教学的需要,可用适当时间复习一下以上内容,重点应放在色彩混合上。例如,通过“红色与绿色”的混合告诉学生,互补色一般不要混合,否则得到的色彩纯度低、容易脏、乱,影响色彩效果。通过有目的的复习,以达到巩固学生色彩混合基本技法的目的。
“淡彩静物”的涂色技法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将物体的固有色相涂准确,色彩涂均即可。对于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涂均匀颜色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将色相涂准确就很困难了,显然,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这里。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最好实施以下方案:
第一步进行某两种确定颜色(两种原色或间色均可)的不同比例的混合训练,让学生注意观察色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特别是纯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二步再实施调配某种指定颜色的训练。例如,让学生用“红、黄、蓝”三原色调配出赭石,用“橙、蓝”两种颜色调配赭石,并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纯试想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实例得出“混合的颜色种类越少,调出颜色的色彩纯度就越高”及“一种颜色(三原色除外)可以通过多种色彩混合途径得到”的结论。
第三步方案,就是教师出示色相明确、纯度适当的的色物体(最好不用固有色是三原色的物体)对照实物进行固有色的调色示范讲解,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意象素描 艺术设计 创意思维 思维训练
意象素描是一种以素描为技术手段的创意思维引导性训练,作为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中的一个难点,目前少有研究者专题涉及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上,意象素描有它的特殊性。其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帮助学生呈现其创造性思维,在对学生创作天地的扩充的同时,又须将其紧密结合在素描技艺的应用上,方有可能变幻成真。对教学者来说,缺少明确教学理论指导的教学方式,将使意象素描课程与其他基础素描和设计素描在训练方法上界线模糊,面对设定静物与素描作业要求之间的差异,使学生易感到难以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学者对意象素描课程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理解,是意象素描课程顺利发挥其在课程体系中作用的关键。
一、立足于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训练
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传统素描训练起到提高艺术修养和养成动手习惯的双重作用。对对象形态的准确掌握和情态的微妙体味,尤其是后者,是借助传统素描训练来初步获得的。在意象素描的作业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根据原型对象创设出新的情境并产生出独立的面画趣味,显然这是对于艺术修养的素质性要求,需要一定的传统素描训练作为提高技艺的手段。设计素描基础训练对学生理性地掌握对象的几何结构、客观地处理光影关系,精细地刻画物体的肌理等方面的能力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了作业,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单个物体客观、理性的表现能力。知性创作和创意思维绝不可能是无源之水,凭空而来,对艺术设计专业尤其如此。从感性观察到理性分析再到创意是思维能力的质的飞跃,同时也必经一个渐进修养的过程。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之初开设意象素描课程,应是比较合理的课程建设思路,意象素描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中的先导性作用也将更有效地得到体现。
二、意象素描教学的基本思路
1.静物设置与静物观察。作为课堂训练的意象素描,其素材由教师所摆放的静物及教室周围环境所构成。因此静物设置是相当重要的启发手段,不应等闲视之,沿袭传统素描训练中常规的摆放方法,只求其和谐、稳定;而应打破因袭习惯,在静物类型、摆放角度、主次关系、观察方法上都有开放性。从而使学生面对静物时,自觉产生主动的个人理解,打开创意思路。
对静物的观察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指导的方面,作业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不考虑现场的光源因素,而自己去设置光源效果,从而在场景刻画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观察角度上,倒置、倾斜的静物固然可以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但移动的观察视角也是应该强调的,从左中右至少三个视点去观察,将会发现奇特的造型邻接关系,从而重组画面。对静物的入画,不应要求学生将所有的素材全部纳入,学生可据画面的需要选择性地组织。
2.多角度的思维启发。意象情境的产生源于对对象的主动观察与深入认知,由此产生有机的联想,意象思维的完成过程,是创造性思维发挥作用的过程。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环节,它要求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在画面安排中,应该意识到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整体,集中的画面效果取决于画面意象的情境融合,主题的明确和场势的有力烘托即可达到作品的成功创作,而过多的细节蔓延和无必要的构成因素实际是由于思维的散漫无边际,对多方面发散性可能的选择,并在组织画面时确定一种效果,是发挥收敛性思维的结果。在创造性思维的衍进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
综合来看,意象思维的起源仍是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捕捉。意象思维的启发,也是对学生创作个性的启发,观察一组静物的造型,凭借第一印象,与自己所喜爱的形式与情节相联系,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其间必然有情境转化的合理性。转化的过程也就是意象思维明确起来的过程,善于从内心寻找灵感,意象创作就绝不会是空疏的和流于形式的。
3.主观创意下的表现力训练。想象中超越现实的虚拟物象生成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是生理之眼所无法直观可视的东西。尽管在想象中它显现得十分具体,但在未经确切的视觉化表现之前往往漂浮不定,没有确切的“形”。在具备了一定的素描表现能力的基础上,尝试与自己的想象对话,确切地描写虚拟物象,这种训练不仅能有效启动学生的想象,更能诱导学生重视发展自身对于想象事物的确切表述能力。
对表现力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质感转换、形体演变、空间虚构等几个方面,通过这几方面,意象思维方能初步被实现为一幅画面。意象形式的具体化,必然要经由素描技巧使之完成;在表现发挥的过程中,意象思维的演进也将时时给技巧以引导,促使创作者一步步地完成意象素描作品。
【关键词】高校;素描写生;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212-01
素描这门课程对于高校美术类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学生对素描并不陌生,因为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素描基础。很多学生对于高校开设素描课的意义理解得并不深刻。高校素描课与高考素描相比,并不仅仅是将画面的纸张变大了,作画的时间拉长了,单纯提高造型能力。事实上,高校素描课需要学生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和表现欲望,改变面对事物写生时的一些思维定势和表现方式。高校素描写生课是素描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方式,学生面对真实物象时,可以从个人角度生发某些情感再加以发挥,不断保持面对物象的新鲜感和饱满的表现欲。
摆脱高考模式是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的问题。摆脱高考模式,并不是对高考前的素描学习做全盘否定,而是在对画面整体把握方面有了新的追求。例如,高考时强化形体感,进入高校后,不需要刻意强调形体,而是依据画面的感受处理形体问题,形体在画面占的比重降低了。高考时的素描带有一定的模式性,个人情感因素比较少,进入高校后,更加注重情感在画面中的表达,即便是在教室写生静物也要有一定的情感表现。因为“真正的画家不是按照事物实际存在的样子来画它们,而是根据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感觉来画它们。”对于画面而言,细节的出彩固然可以增添画面的耐看性,但是画面整体情感的传递和诉求更具有吸引力。在写生课堂上,如实记录所看到的事物已经不能满足画面要求了,有目的、有选择地表现更能够激起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在作画之前,教师应当鼓励和帮助学生找到写生的角度,当然,应尽量避免一些常规的角度,尤其是看到一些熟悉的题材时更应当如此。面对熟悉的物象,改变视角后可以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比起面对新的事物,更能让人产生激动的情绪。例如,当学生写生一个模特时,通常人们都会画头像、胸像、半身、全身,但是我们可以尝试站在模特的背后,俯视模特的腿、脚,只让腿脚进入画面。当那些熟悉的瓶瓶罐罐摆放在静物台上时,学生可以尝试观察静物台的环境,有时可以将整个静物台放进画面,静物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缩小了,静物台变成了画面的主体。
在写生之前,构图是学生需要重视的问题。素描虽然是西方艺术,但是构图的重要地位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也体现出来。中国画强调“经营位置”就是在论述构图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对构图有着极为强烈的思维定势,即主体物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线。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做法是对的,但是这种方法却不是唯一的。构图的改变和新颖会带给人强烈的新鲜感,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画面形式。例如,当画面的主体物集中出现在左下角、右下角时,会给人一种向下压、坠的感觉。纵向型的画面让人觉得有很强的张力,有时它需要一些横向型的事物进行互补;同样,横向构图给人均衡衍生感,有时它也需要一些纵向型的事物进行互补。构图的多样化需要精心设计,学生虽然是在写生,但是也可以对整体布局做出设计。
当学生面对写生物体的时候,其实是有多种表现方法的。尽管素描是一种单一表现手法的艺术种类,但是从历代大师的经典素描来看,每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赫尔拜英的素面人物比较注重体积、光影;尼古拉费钦的作品比较注重线条的运用;席勒喜欢画很瘦的人物,或者故意将人物画得很瘦。高校学生可以借鉴大师的这些表现方法,使素描写生变得丰富有趣。
学生写生的过程其实也是创作的过程,有时可以运用夸张手法让造型具有鲜明特色。有时也可以做出极为简洁的处理,如用线条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法,除了轮廓线外几乎没有多余的调子。有时也可以做出十分丰富复杂的处理,用调子表现光影或者一种气氛。
写生时面对的物象是有限的,在这些具体的物象周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出一些自己喜欢的、适合画面的背景,这些背景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些图案、图形。学生可以通过改变材料从而改变画面,例如,对纸张做一些肌理或者处理,再在上面作画,这样效果会不一样。
总之,高校素描写生课应当是丰富的、具有包容性的课堂,当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时应当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将这些想法完善和丰富。
参考文献:
[1]苏高礼.中央美术学院素描教学[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2]荆成义.画坛巨匠-席勒素描[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
[3]熊震.造型拓展训练[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
[4]荆成义.画坛巨匠-伦勃朗素描[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