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静物素描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多种对比关系
在静物素描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我们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及多种对比关系来进行教学。
1 线性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1.1 透视法则的掌握
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余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1.2 合理的结构分析
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结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1.3 画面的有序组织
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学生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2 色调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达到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以及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2.1 光影与黑白意识
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2 明暗色调的变化的节奏规律
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人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2.3 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和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3 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抓住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展开并实施教学。
3.1 质感表现
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等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或点、刮等多种手段去模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3.2 对比意识
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束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3.3 艺术处理
关键词:高考;高中;静物素描;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教学一直都是偏向于智育,学生的发展普遍表现出不均衡现状,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新型教学理念中提出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为了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强化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成为目前教学工作重点之一,而美术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高中静物素描是美术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对高中静物素描教学进行优化十分有必要。接下来,笔者将从教学现状、典型问题,还有教学方法等角度展开论述。
一、高中静物素描教学现状以及典型问题
静物素描教学是进行素描、绘画的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改革中也获得了非常多的关注,但静物素描教学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从目前的基本现状来看,还有非常多教学模式单一化的情况,典型问题还有偏重于学生素描技巧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的美术修养、美术能力的提高,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美术这一门科目与其他学科相比,更需要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扼杀。除此之外,还有学生对于静物素描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这一原因。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大,高中生所承受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不仅需要承受越来越重的课业负担,还需要处理来自家庭、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问题等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多学生对于静物素描教学有所忽视,因此,优化静物素描教学需要提升学生对于静物素描学习的重视。
二、优化高中静物素描教学的建议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法
调查显示,学生之所以没有给予静物素描教学应有的重视,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学业负担沉重,想将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高考科目的学习上,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静物素描教学太过于无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静物素描教学来说也不例外,有更多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静物素描学习当中,并且有比较好的学习状态,起到缓解学生压力,培养艺术修养的作用。经过多次教学改革,新型教学理念逐渐被推广,为了提升静物素描教学有效性,静物素描教学也需要做出相应改变,比如说融入更多的新时代元素,比如说网络、转变教学模式等等。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比较能够体现新型教学思想的学习模式,经过一定的教学实践,静物素描教学发挥出一定的积极作用。以临摹为例,临摹范作是静物素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摸索素描的一个重要途径。创新教学手法可以说是优化静物素描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说自主组织学习小组。首先需要组织学习小组,安排临摹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种教学手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积极性,还有比较大的发挥空间,体现新型教学思想。比如说,安排学习任务这一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临摹方法与技巧,也可以是靠学习小组自主进行讨论探究,在课堂上教师指出一些重难点,学生临摹结束后再针对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剖析。结合了探究性学习的思想,学生也能够深刻理解掌握知识。比如说,为什么需要淡色起稿、怎样掌握物象的比例等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术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经过一定的实践再进行知识、技巧的讲解,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记忆能力
对于静物素描教学来说,观察力是学生所需要的基础能力之一,观察在整个绘画过程中就像是输入,进行素描就像是输出,从某个角度来看,输入决定着输出的质量。因此,提高静物素描教学有效性离不开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对观察缺乏耐心,或者是记忆力跟不上。对此,在静物素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观察法与记忆教学整合起来。观察物体一直都是静物素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对静物素描学习要求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水平也需要提高。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观察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中。观察力不仅仅与静物素描教学相关,还与学生欣赏艺术的审美能力有关。在美术学习当中,学生不仅需要了解绘画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等,还需要尝试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可以将一个抽象的物体联想到一个具象的物体上,这有利于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比如说一个圆坛表面光滑,我们可以将它联想成一个圆圆胖胖的人,需要从多个角度联想,通过整体观察、局部观察、再整体观察的步骤进行。对于物体的联想没有准确的答案,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教学、游戏法等,比如说提问学生他们所建立的联想是什么,构建整个联想的过程是怎样的。不同学生有不一样的经历,即使是对同一物体也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能够促进思维的碰撞,丰富他们观察的角度,大大拓宽他们的思维方式。在进行静物素描学习时,学生往往需要边记忆边绘画,在进行静物素描时往往会有非常多的细节,比如说形态特征、角度、比例、明暗等。实际教学中比较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往往会很快遗忘教学内容,比如外出写生,很可能在回来之后学生就忘了那些绘画的技巧、方法等等。这也是教学中需要不断优化的,比如说在课后作业中布置一些默画,就是简单将课堂上所画的内容重新再画一遍,这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于静物的印象,还能够回顾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对于静物素描学习来说,一定量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学生常常对静物素描学习感到无趣的原因之一,对此,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由表现的空间,比如说课后练习中,可以对自己喜爱的物品进行绘画。除了在素材上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空间外,在绘画方式上也同样可以,比如说工具不同、方式不同、材料不同。除了原有的炭笔和纸之外,还可以是布料的剪裁,木头的雕刻,这些都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手的力度、方向等。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学目标做出更大的调整也是大势所趋,高中静物素描教学也不例外。从发展现状来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美术教学的需要,不仅局限了学生对于高中静物素描学习兴趣的发展,也局限了美术的创作。静物素描教学作为素描的基础课程,优化静物素描教学对于素描教学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优化静物素描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也大有裨益,相信在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静物素描教学能够不断优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影.静物素描[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11).
[2]钟延,钟治斌.静物素描[J].高中生,2017(7).
[3]李永平.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学中静物素描的研究[J].明日风尚,2016(24).
[4]冯鑫,王铭森.静物素描[J].高中生之友,2017(6).
[5]周磊.如何提高学生静物素描的构图能力[J].教育导刊,2010(11).
[6]杨长松.夯实理论基础画好静物素描[J].新课程(中学),2012(6).
附中专业的基础教学是沿袭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的,立足于传统具象写实的原则.进行造型规律,形式规律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引导学生以对客观物象的研究作为素描入门之本。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我们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及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列为教学单元,分别展开教学。
一、线性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1、透视法则的掌握。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余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2、合理的结构分析。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绪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3、画面的有序组织。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同学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色调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具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以及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1、光影与黑白意识。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明暗色调的变化的节奏规律。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同学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入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3、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和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三、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抓住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展开并实施教学。
1、质感表现。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或点、刮等多种手段去摸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2、对比意识。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束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关键词] 中学美术 静物素描 临摹 兴趣 手段
素描学习是美术造型艺术的基础,而对静物的素描也是中学生美术教学的入门训练,对培养学生基本功的效果已经得到了长期教学实践的认可和验证。然而,中学生对于静物素描这一创作形式往往达不到深刻的理解,认为简单枯燥,耗时费力。这是由于学生无法认识到静物素描这一艺术形式的价值所在,没有培养起学习兴趣造成的。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塑造艺术灵魂的启蒙者,要善于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静物素描的学习兴趣。只有改变旧式的死板教学模式,建立创新的现代化美术课堂,让学生真正理解素描课对于形质描绘和审美高度的训练价值,才能激活对静物素描的兴趣,执著不懈地追求作品的完美。
一、灌输素描的理念和美感,使学生了解艺术价值
1.静物素描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的静物素描是运用简单线条勾勒,不涉及色彩运用,对于摆放物品外形进行重复的写生再现训练,是对基础造型的培训,能够使学生通过对线条、明暗、质感、构成、空间的感受和控制,逐渐掌握绘画手法,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进入造型学习之中。静物素描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功,能够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对空间构造及布局能力以及运用线条和阴影在二维空间中布置立体感观的能力,这都是一个人综合美术素质的扎实条件。因此,静物素描学习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具有不容轻视的地位,对学生从描摹写生过渡到造型设计阶段的艺术语言把握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2.静物素描的节奏和美感
在静物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描摹道具的艺术形式美。从形体的空间深度感、线条的排列和秩序感以及明暗对比的图案表现形式,来体会画面节奏,并注意到物品材质的硬度、弹性、光泽及粗细度对线条比例的影响。通过形体结构的转折来制造画面美感,充分理解静物素描所能体现的不仅是物品直观的轮廓,还可以充分融入细腻性的情感感受与表达。理解了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审美角度,自然就可以对素描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提高素描水平。
二、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1.灵活选择描摹道具
目前的教学课堂上,使用的静物素描道具一般固定化,形式单一,艺术性和品味流于平俗,不能吸引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应该学会打破旧有的教学模式,选用创新型的静物道具,培养生动的课堂格调,建立活泼的绘画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
例如,在石膏头像描摹课上,适当穿插石膏雕塑或形体写生,锻炼学生在持续的静态临摹中锻炼临时速写训练等,采用交叉教学法来消除学生学习的枯燥厌倦感。另外,打破传统概念中对临摹道具的认识,将生活中具有艺术造型或创意的组合带进课堂,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形成样式协调、空间感强烈、线条清晰、具有丰富视觉映像的道具,达到激发学生创作个性,轻松发挥的目的。
2.多元使用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教授线条笔法并给予道具之外,还可以通过多种辅助教学手段进行静物素描的学习。如运用幻灯片演示、视频播放、名作欣赏等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更加直观地演示静物画的艺术环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灵活选择多元化的教授方式,使学生对优秀的作品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对比名家名作,改善自身作品的不足,提高学习动力。
3.鼓励自由表达方式
在纸张上运用画笔等方法重现物品特征的表达方式是静物素描的构成基础,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可以让学生有更加宽泛的选择。在当前美术教学中,自由发挥和鼓励创意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在表达方式上鼓励学生尝试新材料、新的绘制手法,产生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建立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欲望,充分体会创作自由的,进而改变对静物素描旧有的墨守成规的印象,抱有极大兴趣地开发更大艺术表现空间。
三、运用鼓励评价手段,刺激学生求学欲望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静物素描教学也是一样,教师的作用并不在于教给学生绘画的能力,而是要挖掘他们内心对美的呼唤,激发沉睡的潜能,并对其艺术意识进行鼓励。暗示和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得到教师和同学欣赏的成就感能激发强烈的动力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因此在评审时,要注意以肯定的角度给予鼓励性评价,及时发现画面构成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绘画热情。
在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审,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品味和修养。对于优秀的作品,要及时加以褒奖,有意识地在学生中进行推广,并主动向外界宣传,争取在竞赛或刊物中得到推荐,对作者和周围学生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让中学生对静物素描产生更深刻持久的动力。
总之,培养学生对静物素描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素描的关键。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训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深入研究中学生的心理,全面加强创作理念的灌输和引导,训练学生积极思考并加以实践。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动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的克服重重困难,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使素描课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仁伟.现代基础素描教学之反思[J].现代中学生教学与管理,2005,(15).
[2]卢霞.学习兴趣的培养源自生活――基础素描教学的几点体会[J].生活教育,2009,(2).
[3]韩守杰.谈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中的“素描静物创意”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
关键词:意象素描 艺术设计 创意思维 思维训练
意象素描是一种以素描为技术手段的创意思维引导性训练,作为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中的一个难点,目前少有研究者专题涉及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上,意象素描有它的特殊性。其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帮助学生呈现其创造性思维,在对学生创作天地的扩充的同时,又须将其紧密结合在素描技艺的应用上,方有可能变幻成真。对教学者来说,缺少明确教学理论指导的教学方式,将使意象素描课程与其他基础素描和设计素描在训练方法上界线模糊,面对设定静物与素描作业要求之间的差异,使学生易感到难以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学者对意象素描课程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理解,是意象素描课程顺利发挥其在课程体系中作用的关键。
一、立足于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训练
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传统素描训练起到提高艺术修养和养成动手习惯的双重作用。对对象形态的准确掌握和情态的微妙体味,尤其是后者,是借助传统素描训练来初步获得的。在意象素描的作业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根据原型对象创设出新的情境并产生出独立的面画趣味,显然这是对于艺术修养的素质性要求,需要一定的传统素描训练作为提高技艺的手段。设计素描基础训练对学生理性地掌握对象的几何结构、客观地处理光影关系,精细地刻画物体的肌理等方面的能力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了作业,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单个物体客观、理性的表现能力。知性创作和创意思维绝不可能是无源之水,凭空而来,对艺术设计专业尤其如此。从感性观察到理性分析再到创意是思维能力的质的飞跃,同时也必经一个渐进修养的过程。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之初开设意象素描课程,应是比较合理的课程建设思路,意象素描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中的先导性作用也将更有效地得到体现。
二、意象素描教学的基本思路
1.静物设置与静物观察。作为课堂训练的意象素描,其素材由教师所摆放的静物及教室周围环境所构成。因此静物设置是相当重要的启发手段,不应等闲视之,沿袭传统素描训练中常规的摆放方法,只求其和谐、稳定;而应打破因袭习惯,在静物类型、摆放角度、主次关系、观察方法上都有开放性。从而使学生面对静物时,自觉产生主动的个人理解,打开创意思路。
对静物的观察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指导的方面,作业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不考虑现场的光源因素,而自己去设置光源效果,从而在场景刻画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观察角度上,倒置、倾斜的静物固然可以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但移动的观察视角也是应该强调的,从左中右至少三个视点去观察,将会发现奇特的造型邻接关系,从而重组画面。对静物的入画,不应要求学生将所有的素材全部纳入,学生可据画面的需要选择性地组织。
2.多角度的思维启发。意象情境的产生源于对对象的主动观察与深入认知,由此产生有机的联想,意象思维的完成过程,是创造性思维发挥作用的过程。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环节,它要求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在画面安排中,应该意识到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整体,集中的画面效果取决于画面意象的情境融合,主题的明确和场势的有力烘托即可达到作品的成功创作,而过多的细节蔓延和无必要的构成因素实际是由于思维的散漫无边际,对多方面发散性可能的选择,并在组织画面时确定一种效果,是发挥收敛性思维的结果。在创造性思维的衍进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
综合来看,意象思维的起源仍是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捕捉。意象思维的启发,也是对学生创作个性的启发,观察一组静物的造型,凭借第一印象,与自己所喜爱的形式与情节相联系,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其间必然有情境转化的合理性。转化的过程也就是意象思维明确起来的过程,善于从内心寻找灵感,意象创作就绝不会是空疏的和流于形式的。
3.主观创意下的表现力训练。想象中超越现实的虚拟物象生成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是生理之眼所无法直观可视的东西。尽管在想象中它显现得十分具体,但在未经确切的视觉化表现之前往往漂浮不定,没有确切的“形”。在具备了一定的素描表现能力的基础上,尝试与自己的想象对话,确切地描写虚拟物象,这种训练不仅能有效启动学生的想象,更能诱导学生重视发展自身对于想象事物的确切表述能力。
对表现力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质感转换、形体演变、空间虚构等几个方面,通过这几方面,意象思维方能初步被实现为一幅画面。意象形式的具体化,必然要经由素描技巧使之完成;在表现发挥的过程中,意象思维的演进也将时时给技巧以引导,促使创作者一步步地完成意象素描作品。
关键词:美术教学 静物素描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37-01
1 目前中等专业学校美术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情况突出的原因
在美术教学中,静物素描是基本技能训练。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美术基础相对薄弱,加强静物素描这一基本技能训练更为必要。笔者认为目前中等专业学校美术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的情况是比较突出的,仔细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学生绘画基础差。笔者对中专一年级的新生进行了一次绘画水平的测试,方法是让他们自选一个比较简单的静物进行结构写生。写生结果,从画面不难看出:构图不合理,线条不流畅,造型不准确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能够比较好地表现物体形体结构的同学为数不多。这些都充分说明绘画训练不到位的情况是普遍的。
其二,学生对完成绘画练习的态度差。由于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着重从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出发,训练不得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而造成学习在练习时出现厌做、不做或抱应付态度,从而使学生绘画训练达不到理想效果。
2 改善目前中等专业学校美术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情况的途径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应引起我们广大美术教师的重视,也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
笔者认为:静物素描教学必须立足于绘画基本功训练,坚持从基础抓起,在“认真”两字上下功夫。着力抓构图、透视、线条、造型、明暗的表现。相对来说,一年级以抓好形体结构训练为主;二年级应主要抓好明暗调子的训练;三年级重点进行整体效果训练。按过程、按步骤、按方法进行三大阶段的训练。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三大阶段的训练方法。
第一阶段,认真抓好形体结构训练。利用线条表现物体形体结构应从一年级抓起。画准形体结构,这是画好静物素描的基础,也是绘画的第一关。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其中的形体结构的训练也可以说是绘画教学中的第一楼吧。因此要培养学生运用多种训练手段,来提高对形体结构的表现能力。
要提高学生对静物画形体结构的训练水平,首先应从观察训练入手。在进行形体结构训练教学中,首要问题不是教学生怎么画,而是教他们怎样看。也就是说,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静物进行观察、分析和理解。如在《静物写生——线条表现的彩陶器物》这个内容里,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彩陶的构成部分和彩陶的形体比例关系。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比较,很容易得出:彩陶构成是由陶口、陶身、陶底、陶柄构成;它们之间比例关系分别是:彩陶最宽度是陶身宽度的2/3,陶口与陶底的宽度又是总高度的1/3,同时又是陶身宽度的1/2。学生通过观察训练把握了彩陶比例关系,从而对表现形体结构,就会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为造型能力表现打下一定基础。
其次,要注意构图能力训练。构图是画面结构的总体,是指形象之间的整体关系,是思想性、艺术性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重视构图知识的学习和构图能力的训练。在《构图基础知识——静物画的构图》一课教学中,笔者用纸板做好几个物体的平面图形,在画框大小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拼贴出各种不同的纸板模型,来演示构图原理,并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训练,体会单个物体的构图“大小适中”的合理性。
最后谈谈线条表现形体结构的训练。观察物体是绘画的前提,表现物体则是绘画的关键。在强调学生用线条形体结构训练的同时,也要讲究训练的方法。例如,画圆球的轮廓时,应先把它理解成一个方形体,逐渐把其四个角削圆,最后形成圆的轮廓。而不是顺着圆的边缘线一次画成,这样,既难将圆的轮廓表达准确,线条也容易显得呆板。教师通过正确讲解、演示以及引导,使学生在训练中起到事半功倍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绘画产生兴趣,避免学生厌画或不画的情况。
第二阶段,抓明暗调子的训练。素描基础训练的技术性很强,需要艰苦的劳动、刻苦磨练、反复的实践才能掌握它。但如果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路子不对头,就不会收到显著的效果。在素描静物实践训练过程中,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注意明暗调子基本技能的训练。明暗调子是用线条来塑造的。因此,教师应强调学生加强线条的训练。笔者在《明暗表现物体》一课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着手进行线条训练,通过反复练习,从而总结出用线的一些规律:用力越轻色调越浅,用力越重色调越深。通过实践得出用线规律的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第三阶段,抓画面个性的训练。画面修改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关键。在写生课教学中,集中评讲画面修改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以往一般都是由学生唱独角戏,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为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笔者改变习惯做法。在素描作业画面修改训练评讲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修改训练。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展开讨论,从观察方法、表现方法、构图、形体、质感、空间感等方面对每张作业作具体分析、研究,然后小组交叉集中讨论,允许学生表达相反的意见、甚至辩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论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再作总结性讲评,把握正确导向,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学得主动,容易认清自己画面的优缺点,改起画来就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训练的主体意识增强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个性审美标准,又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一、建筑学专业的素描教学理念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文化课成绩向来不错,综合素养普遍较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好,组织性、纪律性强,上课认真,勤学好问。但整体上来说,他们的美术功底较弱,对绘画缺乏足够的认识,理念上有些拘谨、教条。因此,在设计建筑学专业的素描课时,教师往往侧重该专业学生的素描基本功的训练。一般从几何形体开始,一面讲解理论,一面示范给学生看。甚至有时需要对个别学生的拿笔、画线条等进行必要的训练。由于课时有限,因此要细致地安排每一部分教学内容。画几何形体只是素描教学的一部分,但对透视、比例要求严格。这也是素描入门的必修课。常见的透视有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几种。不同几何形体的透视图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几何形体,不同的放置方式、不同的视点也会出现不同的透视效果。这对于接触美术普遍时间不多的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这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当然,这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绘画实践。同时,结构素描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素描课的首选。结构素描即是以线条为主表现客观对象的一种素描种类,它是通过线条的粗细、虚实等来表现客观对象的存在。这种素描给人以耐看、刚劲有力的印象。这种素描以线为主,不着光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能够对客观对象的结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此外,建筑学专业的素描教学是循序渐进的,从简单的几何形体结构素描,到组合的几何形体结构素描,然后逐渐在静物摆放中加入水果、盘子等,逐渐过渡到全因素素描,即光影素描。在教学的最后阶段,静物的种类及摆放则要有一定难度了。但经过前期逐步的训练,学生对此已经能够接受,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画面了。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教学主体而言,这个专业的学生非常勤奋好学,他们能够较为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态度端正,有的学生甚至对同一种静物的不同角度逐一进行练习、刻画。因此,学生尽管起点低,但进步却是迅速的。其实,素描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学生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掌握到的光影知识、结构知识、透视原理乃至审美意味都对其以后所从事的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论电脑还是手绘,都要有一定的造型基础及审美素养。归根结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才是根本。
二、设计类专业的素描教学理念
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普遍较好,大部分学生在高考之前对绘画进行了大量的学习,对素描已具备了一定的认识,有基本的判断力和审美素养。这些学生的思维灵活而多样,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也具有个性。他们在课堂上多开朗好动,能够与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互动,并对课程的安排具有一定的看法和见解。教师在设计这类专业学生的素描课时,则要更进一层次安排教学,注重对学生设计意识、创新性的培养。简单的素描训练已远不能满足设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需要了,因而安排设计素描是最恰当的。一般为了让学生能够自然过渡过来,多在设计素描课之前安排一至两组难度中等的组合静物训练,让学生能够练练笔,对结构素描、全因素素描、细节刻画等有全面的回顾过程,然后正式进行设计素描的课程。设计素描的设计性较强,教师要对静物的摆放及难易程度有很好的把握。学生也可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摆放出的静物具有新意和挑战性。设计素描是将设计意识与素描结合起来进行的小型创作,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这样的作业多为长期作业,通常需要两周甚至三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刻画及对画面的整理。教师于此过程中要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出来。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思维意识与审美情趣,教师要根据他们的思路指导设计素描,当然,如果出现偏差,也要及时纠正。当遇到学生坚持己见时,教师则应进行耐心的讲解与沟通,帮助学生找到更好的思路和方法。这个过程是有些难度的,但却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很好的方法。方案一经确定,整个动手绘画的过程就相对简单了些,但却对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是个较大的考验。有的学生画到一半便进行不下去了,原因在于细节刻画的能力不够,观察能力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的示范与鼓励,循循善诱。让学生将要表现的细节抓住一块,进行单独刻画,其他地方都不考虑,这样学生盯着一个地方进行刻画,就很容易深入进去了,如此一部分一部分地完成,最后再进行整体的调整与刻画。这时的学生非常需要教师的指点,比如究竟该深入到何种程度,画面达到何种效果等。教师既要让学生放开手,放开思维去尽情地刻画、表达,也要给予学生在关键时刻的必要指导。这个过程对于师生是有苦更有乐趣的。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鼓励学生选用其他材料进行绘画,可适当用一些色粉,画面会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语
引言
设计素描,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与设计有关系的素描活动,设计素描以传统的绘画素描艺术为基础,然后和现代设计艺术的特点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视觉造型艺术科学,设计素描可以作为素描的的一种新型的表达形式,它是素描艺术的延伸。设计素描教学课程是一种为今后设计服务的基础性训练课程,对专业学习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设计素描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意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可以使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可以引导学生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作品,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有利于我国设计素描教学的发展。
设计素描的特点。
与传统的素描相比,设计素描呈现出了更多的自身的特点,设计素描与传统的素描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即使它们在形式上都是素描。传统素描更加强调的是再现客观的描绘对象,在描绘的过程中,它更看重的是所描绘事物的形体、比例和描绘光线等因素,传统素描更关注的是客观事物的描绘。而在设计素描中,更关注的是发现和表现所描绘的对象,这与传统的素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他们在内容上的本质去别。而且,在出发点上,设计素描和传统素描也不一样,传统的素描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我服务”,而设计素描的出发点是“为设计服务,为人服务”
设计素描创意思维训练方法。
1. 在设计素描教学中,要有目的的进行创意思维训练。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通过结合传统素描的优点和现代艺术的优点而发展成的现代视觉造型科学艺术。在设计素描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设计素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要让学生明白设计素描是为设计而服务的,要让学生知道设计素描是设计师表达设计设计创意、进行设计方案交流的方式。在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记忆、观察入手,强化自身创意意识。例如,在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一些不同的事物,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 实物进行仔细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联系这些实物的大小、形状、主次、节奏等,然后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在此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不同实物画面内容和画面表现形式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联想随意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物质所展现的新的视觉形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2. 在教学过程中个,要打破常规的素描表现形式,重点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创作。这要求教师在叫教学过程中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要通过调查分析,根据不同学生自身的思维特点,运用适当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和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安排一节静物写生课,在课堂上,老师打破常规的审美方式和思考方式来放置静物,然后让学生对所放的静物进行描绘,教师不像往常一样放置一个物体,而是把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静物一起放置在桌子上,然后指导学生可以任意的根据创意需要和画面需求来进行选择,选择自己想描绘的对象然后进行描绘,在描绘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创意意识和自己的情感情趣能够通过画面的艺术效果能体现出来,如此,虽然所有的学生所描绘的是同一个对象,但是他们所呈现出的艺术作品却是各式各样,风格迥然不同。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在教学过过程中,当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设计素描技巧后,当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描绘能力后,教师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摆脱先前的一些教学步骤的约束,在教学中让学生随意的延伸自己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的潜力。例如在教学课堂上,将一个茄子放在桌上,然后让学去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此时此刻忘掉他们先前记忆中的固定模式和形体思维,指导学生在观察中,要抛开它是一个“茄子”,而去观察外形的凸凹、起伏和结构,这样就会有一个新的形体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个新的形体与先前的固定思维中的形象完全不同。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教师在教学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设计素描的创作中获得更加理想且符合自身创作思维的表现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新的方式方法、运用新的思维模式、摆脱常规而对事物进行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形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3.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充分的理解新的造型方法,并将此方法合理的运用到实践中,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当我们改变以往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会对所观察的事物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就像是康定斯基一样,他能够从一幅倒置的艺术画中发现抽象绘画。所以在设计素描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形体概念的理解能力,为了能够让学生敏锐的把握住各种造型因素,应该通过大量的训练。通过不断地训练培养,使学生能够精准、快速的表达和记录自己的创意思路,不断地开拓学生的想象力,也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各种造型的结构、质感、轮廓、空间、肌理、色调、量感等质检的联系,也要通过训练让学生认识到形体之间的正负、虚实、离合、凸凹、内外等的矛盾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素描的训练具有实验性、即兴性、和创作性的特点。教师在创意素描训练中要指引学生改变原有思维模式,不断发展创意思维。例如,在写生课上,教师将一些不同的物质放在桌上,让学生观察想象,让学能够通过发散思维,将一些看似不相关的、杂乱的元素生成画面的主体,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学生大脑中生成许多新的视觉形象,有利于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学生在设计素描学习中,要想不断地强化自己的创意意识,只有通过创造思维的不断积累,只有如此,他们才能逐渐认识到所描绘对象的表层下面更深的表现因素以及事物的内联系、意义和价值。通过大量的训练,会使学生能够利用已经存在的要素不断地尝试和创造出新的视觉元素,会训练学生在创作中使自己作品中的自然形态被逐渐减弱和相互混合。在教学中的课题作业里,教师要指导学生不要只是依据对实物的感觉比较来造型,要指导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和观察。例如,在课题作业《静物的局部性描绘》中,教师将一些材质不同、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物体放在一个桌面上,然后要求学生以创造性的理念去观察这些实物,要求学生在这些物体中任意选择一个静物,然后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对所选静物的局部进行表现,并且要求学生画出与这一主题相关的从大局部到小局部的一系列作品。在表现静物局部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的表现静物。通过此种课题作业也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观察方式,使学生能够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表现造型的细节。通过课题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从独特的视角去认识所要表现的事物,可以培养学生在设计素描中的创意思维。当然,教师还可以开展案例教学方式,通过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从独特的角度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