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食品质量与安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食品质量与安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涉及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实践性。该专业的毕业生,无论是从事生产、管理,还是研究工作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十分重视该专业生产实习活动的开展,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以适宜的生产实习模式,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产实习的情况进行探讨,以期为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1]。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产实习的重要性及意义

生产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通过安排学生前往相关食品单位或企业实习,参与产品研发、生产和管理检验等环节,加深学生对行业、社会的认识,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能进一步强化、巩固和提高已学习或已收获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快速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2]。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产实习的要求与内容

在2009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原料学、免疫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毒理学和食品质量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食品加工技术和品质控制管理知识,熟悉国内外食品法律法规以及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能在食品原辅料生产、食品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以及食品卫生、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从事食品分析检验、品质控制与管理、食品贸易、食品安全评价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基于培养目标的要求,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设置有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食品质量分析与控制两个实习内容,遵循着从大型仪器的认识、操作、分析到生产线上的质量控制,逐步递进、由浅到深的过程,具体包括:一是通过生产实习进一步熟悉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系统,了解各生产环节中的不安全因素,丰富实践知识,掌握食品企业与其它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环节及要点操作内容;二是通过生产实习的现场工作,初步掌握与实践食品行业内安全生产技术工作的基本技能;三是通过了解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责;四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实习内容收集相关资料,结合所学专业课程,以实习内容为基本撰写实习报告[3]。

三、生产实习的开展形式与取得的成效

学院与校外多家机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已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涉及粮油加工、果蔬饮料、畜产品加工等,如新疆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亚食品研发中心等,保证了学生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

在生产实习期间,企业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生产流水线,使学生全面地了解食品生产、加工、包装的要点内容及操作;将实习生按学生兴趣及实习单位的需要分组进行顶岗实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加到生产实习中,每组由一名实习教师和一名现场管理人员负责;每天实习结束后,全体实习生会针对当天的所见所感以及自己的收获等情况进行集中地讨论交流,时而会邀请相关监督监理人员及多位工人参加。对生产实习的考核内容及其所占比例为,劳动情况占40%;遵章守纪情况占20%;实习报告编写质量占40%。

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开展由食品研发、质控、生产、贮存、检验等环节组成的系统性实习,让学生通过了解走进单位或企业,把操作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统一起来,学着做人做事,学着创造改进,发展团结协作,学会应付各类事件。也尽量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学生间、学生与负责教师间、教师与企业间的相互讨论,发现并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形成资源互补,互惠互利的局面。

如我们依托现有的技术平台及资源优势,聘请经验丰富的仪器操作人员担当指导教师,并尽可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在已学会使用实验室小型检验分析仪器之后,也对单位或企业的物性测定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色差仪等先进大型仪器的样品预处理、上机分析到结果处理过程有个详细的了解,并试着利用大型仪器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测与评价。又如让学生深入果蔬、饮料、发酵食品及畜产品等各种生产线,以食品安全的角度理解工厂的设计与布局,及时引入GMP、ISO9000以及HACCP体系管理工厂中的实施和运作,并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分析检测。以食品质量控制为主,食品制作为辅的原则进行实习,通过操作各种仪器和设备,参与完成各类工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克服畏缩心理。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所学知识,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及生存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该专业毕业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生产实习方面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在保证生产实习质量与成效的基础上,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生产实习重视不够

尽管现已有大量学院开展了生产实习活动,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且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学院与食品单位、企业对生产实习的安排缺乏合理性和系统性,对生产实习的效果与反馈监督力度不够,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与流程,从而造成了学生的敷衍应付心理,食品单位、企业走过场的现象。

2、生产实践难度大

实习基地不足,生产实习涉及的一些研究检验机构和食品企业,因工作性质特殊,不便开展规模生产实习,即使学生进入机构或企业,也存在着只能做基本的清洗、整理工作,长时无机会参与生产线加工、检验等工作的情况。

3、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师资力量不足

食品质量与安全类专业作为一个新开设的专业,生产实习基地的基础设施与老牌专业相比较为薄弱,特别是一些精密仪器的数量不足、师资队伍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教师是由其他专业转行过来,没有受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4、生产实习效果不明显

随着食品企业及部分食品相关单位经营机制的转变,为期一、两个月的生产实习时间短,加上学生又是第一次从校园进入社会,心理预期值高,容易造成学生和企业间的矛盾。且学校的实习经费又比较短缺,限制了生产实习基地的选择,导致生产实习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明显的效果。

5、人才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需要广泛了解并熟练掌握包括食品加工、食品流通领域、食品检测与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目前的生产实习模式较为单一,效果不明显,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离实际社会需求尚有差距[4]。

五、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产实习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生产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四方面的措施与建议:

1、提升专业学习兴趣,强化专业责任意识

通过常年为学生订购《中国食品报》、《中国食品质量报》等专业性强的核心期刊杂志,强化学生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提高其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强烈的责任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通过生产实习活动,深入食品企业、单位了解我国、地方食品安全现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探索。

2、加强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提升实践技能

应结合本专业的性质,聘请已有丰富工作经验且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选择尽可能多的相关检测机构及多种类型的食品企业作为生产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对产品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有具体的了解,也能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丰富经验,及时了解、掌握食品检验新信息和先进的检测技术,提高实践能力。

3、开展技能培训,丰富知识结构

通过生产实习,了解社会、企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聘请相关权威专家为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如食品检验工、内审员等)的考评。在学校开展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知识结构,增加实践能力,也为今后的择业就业拓宽了道路。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师资团队

为了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学校通过招聘和自己培养的方式,针对专业实践,以让任课教师担任科技特派员或技术顾问的形式,轮流到食品企业、检验机构等参与实践,在掌握先进的实际操作技术、了解最新行业动向的同时,指导帮助企业,使生产实习与科研能有效结合,产学研相长[5]。

新疆农业大学自设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来,已有1届毕业生步入社会,就业率达到95%,且包括食品卫生与质量监督部门、科研院所、大中型食品企业等多个用人单位都反映良好。通过不断地探索与改革,该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已日趋准确完善,学生专业能力与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也都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实践证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卓有成效的。这对满足社会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方面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解决由食品安全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以及加强国内食品监督与管理等有积极意义,也为形成和打造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产实习的特色、为兄弟院校对该专业的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书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3)69-71.

[2] 肖贵平,郑宝东,宋洪波.浅谈食品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J].福建轻纺,2007(10)13-17.

[3] 辛志宏,史秋峰,胡秋辉 等.“技术管理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9(6)25-28.

食品质量与安全范文第2篇

食品质量与安全属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类别。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根据国家学科分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属国家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医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来源:文章屋网 )

食品质量与安全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a)-0116-0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着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世界范围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如英国疯牛病、亚欧口蹄疫爆发、美国多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爆发、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爆发、英国和中国苏丹红事件、中国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的超标使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食用地沟油事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红肉致癌等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为了适应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精通食品安全与检验业务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现状分析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Food Quality and Safety)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学科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自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首所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后,全国许多高等学校调整培养专业方向,相继开办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目前,我国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轻工院校、理工院校、科技类院校及综合性院校,不同学校根据其自己学校办学特色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各有自己办学特点[1]。而医学类院校开设此专业到2014年才发展到24所[2],因此,该院是在药学的背景下,进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将“精食品、通药学”理念贯穿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方案、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试验中,培养创新性和复合型人才。

2 该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及要求

2.1 教学培养方式

在专业设置方面各所院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突显专业教学特色,在符合当代培养人才目标的前提下,积极地探索并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3]。该校开设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在医学和药学两个学科的背景下进行建设,存在食品科学、医学和药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渗透,专业建设和培养人才的方式又兼具了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医学和中药学等领域进行了相关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内涵的建设。所以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化学、食品学和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具有发现食品质量与隐患问题的能力[4],能够从事食品和保健品的研究和开发、生产和质量管理、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2.2 专业要求

该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化学、食品学和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各门课程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后,应具有扎实的基础,较宽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基本技能。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食品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生物学、毒理学、食品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食品、保健品及药品质量监控的基本知识;具有食品及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能力;掌握保健品和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制备等基本方法和技术;熟悉学科相关的法规、政策和产品营销的基本知识;了解该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资料查询、文件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3 该校现有食品质量与安全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体系已基本建立,但从目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存在以下不足。

(1)在药学和医学背景下建设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中食品科学学科的课程体系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生物化学课、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与管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原料等课程已经基本满足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未能体现药学背景下的课程建设。

(2)能力培养模式需要完善,培养方案中以验证性的教学实验为主,缺少开放性试验、创新性实验和综合性试验;实验内容更新缓慢,往届学生实验大同小异,跟不上社会食品市场发展和企业对人才标准的变化,一些新的实验手段、方法不能及时补充到教学中,使学生知识闭塞,思想僵化。

(3)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训缺失,该校出现教授理论知识学时过多而实践教学学时较少,实践教学也是主要在实验室完成,学生没有外出实习机会,缺乏全面了解食品安全容易出现的问题,学生实践教学的环境和考核办法和食品安全的市场管理要求相差很远,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的标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5]。

4 培养模式具体改革内容

(1)在原来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体系基础上,增加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药学学科内容下与食品科学相关课程建设,增设《药理学》《中医药基础理论》《中药药剂学》《药物分析》《食品工业史》等药学相关课程。

(2)融合学院教师科研成果,通过充分论证和组织各专业教师进行本科教学实验教材的重新编写,实验教学内容包含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试验和开放性试验,增设《食品工艺学开放实验》《食品质量仪器分析综合性实验》。

(3)建设创新创业训练制度,推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试验和科研项目的人数,加强产学研教学体系。

(4)增加食品质量与安全实训内容,请开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案例》,将食品质量与安全督查中不断发生的重大事件第一时间引入到教学环节中。在开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仪器的培训使用。

5 结语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变的主题,而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课程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课程,教学内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在当前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非常严峻的情势下,各高等院校要清楚自己的培养目标,结合该校教学特点与拥有资源,不断改革教学课程体系和完善教学践体系,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培养适应新时展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为人们身心健康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清华.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教学新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5):140-141.

[2] 苏立杰,姜志杰,林楚慧,等.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法改革――任务式结合PBL教学法效果评价[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5(5):70-74,91.

[3] 黄友如.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4):9-12.

食品质量与安全范文第4篇

随着现代科学仪器的发展,大型分析仪器越来越得到广泛的使用,如有机质谱仪、无机质谱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的使用。其中由于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分析法而得到迅速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质量与安全自我鉴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食品质量与安全自我鉴定1一、食品安全工作基本情景

(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某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实施“食品安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中之重来抓,把它列为县政府“民心工程”之一,进一步摆在了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的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每年都抽调执法人员进行拉网式普查,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进行了处理。今年__月份我县在乡镇增加了食品药品监管职能,设立了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配备了食品药品监管助理员、村级药品信息员增加食品监督信息职能,全县共建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__个,配备监管助理员、信息员___名,从而构筑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反应敏捷、全覆盖无盲区的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设立以来,运行情景良好,共供给案件信息__件,参与现场查办_起,使__%以上的村级食品药品供应点基本做到了购进合法、记录规范,食品药品质量明显提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我们在不一样层面上加大了宣传发动力度。相继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产品质量月、拒绝假劣保健食品等大型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全县共印发张贴《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普法宣传材料_万多份,出动宣传车___多台次,印发工作简报__期。食品监管工作做到

了“三进”和“三结合”,“三进”即“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三结合”即“普法教育与普及科学知识相结合,宣传教育活动与专项行动相结合,集中宣传与长效推进相结合”。我们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在某某上刊登和播发专项整治资料信息和报道五十余篇。针对不一样季节易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和食源性疾患及时向社会了预警公告,对全国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通报。

(二)建章立制,落实职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____年是我县食品安全建设试点的开局年。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工作制度》、《食品安全事故督察督办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___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文件,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供给了制度保障,确保了食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每年与各乡镇和各部门签定《食品安全职责书》,明确监管目标,并将食品安全目标管理工作纳入到“平安建设”考核范围。

(三)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市场整顿取得实效

为克服分段监管、单兵作战的局限性,我们不断创新监管手段,针对问题频发环节、高风险食品和跨领域违法等问题,采取统一部署、集中行动、互联互动的方式,加大了市场整顿力度。今年以来,全县联合行动十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__余次,市场整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源头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大力推行了农产品例行检测制度,定期农产品检测信息。今年,全县分次抽检了余个绿色食品、无公害品种,全部到达合格标准。在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行了农资购买、销售及指导应用“三统一”制度,在蔬菜集中产区推行了农药专营制度,去年农业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企业个(次),整顿市场个,立案查处起,结案起,共查获农药吨,化肥吨,捣毁制假、售假窝点个,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万元,使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得到了严格控制。加快了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全县绿色食品发展到个系列个品种,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个,基地个,面积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是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今年全县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家,查处质量违法案件起,涉案货值万余元,确保了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

三是食品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开展了“儿童食品”、“夏季饮品”、“奶制品”、“双节”等多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了无照经营和销售无质量合格证明、不贴合食品质量标准、过期变质儿童食品的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办案件起,查扣假冒伪劣乳制品箱、注水肉公斤、过期变质食品公斤;查处食品商标侵权案件余件,收缴、销毁商标标识万余件(套),罚没款万元。四是消费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加强。今年以来,吊销卫生许可证个,责令停产户,取缔户,查处不合格食品余公斤,提高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防范意识。五是定点屠宰工作取得新进展。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在城区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管理制度,对保障我县的肉类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毫不放松地抓,坚持不懈地打,但受利益驱动,制假售假案件仍时有发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异常是食品安全工作,面宽、量大、战线长,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农业初级品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问题还不一样程度地存在;很多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加工工艺落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经营条件差、进货渠道混乱。中小餐饮单位和街头食品摊点数量多、分布广、流动大,卫生条件差,各类团体食堂经营成分复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隐患仍不一样程度存在。在自身工作方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然不够顺畅,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重复执法、重复检验以及监管空白的问题,有的执法装备差、检测手段落后,综合监管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下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努力实现六个方面的新突破:

一是实施“食品放心工程”要实现新突破。强化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继续大力实施名牌产品、名优企业带动战略,推动食品质量的提高。强化日常监管,规范行政审批,严格市场准入。强化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监管。继续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认真落实《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按照《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鉴定办法(试行)》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工作目标、考核标准和鉴定办法。今年,我们按照市里的统一安排,对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情景进行综合鉴定,进一步推动放心工程向纵深发展。

二是食品专项整治要实现新突破。今年将继续开展食品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抓好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和城乡集贸市场,机关学校食堂,医院周边、学校周边和旅游景点周边等公共场所的食品摊点等重点部位,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商品的不法行为。

三是农村食品监管要实现新突破。理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监管网络和信息网络,从根本上解决监管空白问题。今年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加强培训、巩固机制、发挥作用上来。继续实施超市进乡村,检验检测进市场、进连锁店,监督举报电话进农村的“四进工程”。

四是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要实现新突破。建立食品安全应急体制,构成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机构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协作体系。建立应急管理职责制和职责追究制度,把应急本事鉴定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强化食品安全应急管理职责。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各部门间资源的整合共享与综合利用,保证应急费用的足额、及时到位和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建立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和救援机制,健全全市统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尽快构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

五是信用体系建设要实现新突破。继续抓好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信用征集制度、鉴定制度和信用信息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和互动。切实做好试点单位的信用鉴定工作,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鉴定体系,定期组织开展信用鉴定。

我县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必须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先进县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食品安全综合鉴定工作为契机,虚心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深入、更扎实、更有效地把食品放心工程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为营造更加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而努力奋斗。

食品质量与安全自我鉴定2根据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我站在2014年全面开展辖区内的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现将我站在此次工作情景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安排部署具体工作

为了更加行之有效的完成各类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工作,我站领导进取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由一把站长亲自统筹调配力量,认真部署具体工作。为保证每一次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我站多次强调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目的和意义,并部署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对照比对查找漏点,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取得最好的整顿效果,同时做好信息送报工作。

二、建立实施方案,完善制度,明确监管职责

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及卫生部门下发的各类餐饮服务环节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精神,我站专门成立了区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站长潘广志担任,副组长由业务副站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办公室,并多次召开“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及职责分工,研究制定了《卫生防疫站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及具体的工作方法及措施。同时根据不一样的专项整治资料制定特色化的整治方案。

为做好各类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

实行了分片包干,职责落实到人。并利用网格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站领导包科室,监督员包业户,按照谁管片谁负责的原则,并制定了职责追究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层层追究职责。这也更增强了每位监督员的职责感及紧迫感,使每位监督员都能够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地毯式监督检查,一户不漏,不留死角,家家走到,户户指导。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各餐饮单位进行再检查、再指导,再规范,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做到督查监管到位。确保本次专项整治工作按期完成。

三、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景

1.我站至今为止对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监督情景如下:

大型餐馆7家,其中从业人员数量247人;中型餐馆72家,其中从业人员数量1037人;小型餐馆159家,其中从业人员数量1284人。学校食堂23家,其中从业人员数量128人。托幼机构食堂55家,其中从业人员数量131人。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14家,其中从业人员数量51人。合计餐饮服务供给者家数为330家,从业人员总数为2878人。

2.至2014年11月底我站对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瘦肉精检查情景为:检查1168户次,出动2143人次,出动1096车次;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添加剂检查情景为:检查996户次,出动1952人次,出动972车次;对餐饮服务单位酒类检查情景为:检查411户次,出动822人次,出动411车次;对餐饮服务单位塑化剂检查情景为:检查726户次,出动1452人次,出动699车次;对餐饮服务单位地沟油检查

情景为:检查682户次,出动1356人次,出动573车次。

3.《关于印发《餐饮服务环节乳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试行)》等四项制度的通知》(鞍食品药监发[2014]48号)落实情景

自接到文件起,我站立刻组织了相关科室的监督员进行学习,当相关业务和制度熟悉后,又对各辖区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通知和监督,并使各餐饮服务单位能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营业。

4.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景

累积到今年11月末为止,我站共举办培训班次数:1次,培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数:327人次,培训班及从业人员总人数:3562人次,举办培训班次数:5次,培训人员人次数138人次。

四、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我站经过这一年的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在食品安全卫生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可是也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1、检验设备不足,检验专业技能方面人才缺乏。

2、有些餐饮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少数餐饮业主对餐饮整治意义认识不高,虽然建立了台账和索证制度,但总体水平不高,个别还有抵触情绪。

五、下部工作打算

餐饮消费安全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抓落实,建立健全餐饮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明年工作主要夯实基础,强化监督,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一、是建好一支队伍,努力提高全体卫生监督人员的监督执法水平,加大对餐饮业户违法经营和违

法活动查处力度,确保餐饮消费安全。二、是进取与政府沟通,争取更多的经费,保证监督监测的齐头并进。三、是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将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餐饮消费安全任务分解到人,防止餐饮整治工作反弹。

食品质量与安全自我鉴定3__年,我乡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全面开展了食品安全网格监管工作,经过“分片、网格综合监管”的工作方法,整合了全乡各个层面的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建立了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我们的主要做法和措施是:

一、整合监管资源,继续“网格化”监管体系的落实。

一是科学划分网格。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把全乡划分为“3片,15个网格小组”,将乡内所有食品监管对象纳入“网格”实施监管。

二是整合监管资源。整合全乡监管力量,并纳入网格化监管网中进行统筹调配。以网格小组为最小监管单位,在每个网格小组内成立一支由村干部兼任的监管服务队伍,负责网格小组内的信息收集汇总、日常监管巡查和宣传教育工作。在各片由各片长对片区内的工作开展进行组织协调。

二、建立工作制度,完成食品网格化录入,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运行机制围绕食品安全隐患巡查、问题处置环节,完善长效监管,。

一是建立走访巡查机制。注重发挥村食品安全信息员联系熟悉基层优势,经过日常巡查、建立完善涉食企业档案,实现动态实时监控。

二是建立协调处理机制。发挥各片、网格小组内资源整合优势,对发现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跟进协调处理。

食品质量与安全自我鉴定4根据__年8月9日召开全县食品经营人员集中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我乡结合实际情景,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经过宣传、培训、检查,我乡食品安全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全乡人民食品安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其落实情景鉴定如下:

一、调查组织,加强领导

针对干部调动的实际情景,乡党委政府及时进行了研究,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人员作了相应的调查与加强,调查后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黄纯太为组长,副乡长艾永毕为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乡辖区内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了食品安全这项民生问题的履职人员,使食品安全工作在组织领导上有了保障。

二、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

1、8月14日,政府召开了从事餐饮、个体商品经营、农家乐经营业主,村(居)游厨和各村(居)委会主任参加的集中教育培训专题会议;

传达了上级会议资料和相关文件精神,乡卫生院、畜牧站、兴隆工商所培训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乡主要领导在会上作了要求和强调,使培训人员清醒认识到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基础的大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安全稳定的大问题,要必须自觉的做好这项工作,做到对别人负责,对自我负责,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2、号召各村(居)利用二级广播站及召开社员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知识进行宣传,增强食品安全工作氛围。

同时,也激发了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意识。

三、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检查

8月23日—29日,乡安办联合工商、卫生院工作人员一齐到场镇各餐饮店散发了常见食物中毒及进行预防知识的宣传资料,同时,学校小卖部、食堂、场镇餐饮店、个体商品经营店、农家乐等进行了食品安全全面的检查,对个别设施不完善、卫生保护不好的单位和餐饮店提出了整改意见。9月7日在乡安监人员的复查中,基本上都进行了整改。

经过以上一系列工作,我乡食品安全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增强了全乡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了我乡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保障。

食品质量与安全自我鉴定520__年上半年,在上级食安委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继续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加大严惩重处力度,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坚决遏制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多发态势;进一步完善食品监管体制和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努力消除监管盲区、死角,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本事,促进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实效。

一、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情景

截止目前,全市现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310户。其中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已获为QS证65家,小作坊80家(均未发放生产许可证);饮食经营服务单位800家,均发放餐饮经营许可证,其中学校、幼儿园及其他团体食堂64家,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100%;注册登记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1365份,其中大型商场超市6个、集贸市场31个。

二、领导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把食品工作作为我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至今年6月底,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布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涉及食品工作的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为安全监管和工作正常的运转供给了有力保障。

三、逐步完善监管制度和机制

建立健全监管职能,卫生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能正常发挥作用,市、乡、村三级监管网络通畅;完善了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监管职责制和职责追究制、卫生监督协管员考核机制、食品安全示范创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和方案,使监管措施进一步完善,监管效率进一步提升。

四、强化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

今年上半年,共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大检查9次,即元旦春节、米粉米线、东江鱼、东江湖酒业、学校食堂以及“腐竹”、“病死猪”、“水产品”、“罗丹明B”的专项整治行动等,全面排查了小餐饮、小食品、村卫生室、学校、幼儿园等经营户和单位50余批次,监管工作取得了实效。迎接了省、郴州市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督查检查,经过了我市的绩效考核复评。得到了领导们的好评,在郴州市食品安全工作会上,我市荣获2011年度先进团体(第一名)。

五、日常巡查不走过场

工商局组织开展了不合格东江鱼、无“QS”标志食品包装容器、“地沟油”、果冻、食用油、腐朽、添油剂等不合格商品的专项检查32次,共出动执法人员113人次,执法车辆51车次,检查经营场所1600户次,清查无照经营11户,过期、变质食品45公斤,过期“山水”啤酒50件,无QS标志一次性筷子950双,无QS标志一次性杯750个。同时,我局还全面开展学校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清理学校周边及校内的食品经营主体,开展食品安全检查,与食品经营者签定职责状,切实保障学校食品安全。我局以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肉、菜、禽蛋、水果、酒类等食品为重点,重拳出击,查扣假冒“五粮液”、“国窖1573”、“贵州茅台”、“轩尼诗_O”、“杰克丹尼”等名酒263瓶,假冒“王老吉”饮料701罐、(假冒名烟1901条、假冒“红蜻蜓”皮鞋52双)、销毁过期食品356公斤,下架不合格食品17批次,有效净化了我市食品消费环境。截至6月2日,共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1365份。

食品质量与安全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 监测 监督体系 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8-0058-02

1 前言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此我国对食品违法行为有法可依了,虽然国家在政策和法律上对一切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和监督,但由于巨大利润的驱使,食品安全犯罪份子依然顶风作案,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关系到国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地损害了民众的身体健康,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是实现中国梦的巨大障碍,也对我国法律立法监管层面上如何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提出了重大挑战[1],如何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是单靠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法律的惩罚所能解决得了,而需要全国人民的积极参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需要在从法律层面上做好立法和执行环节的监督工作,理性地通过食品安全法律框架制度体系的构建来制止食品安全相关环节和主体的不道德行为,然后通过全国人民人人参与,互相监督,互相促进自身在社会食品安全上的行为,从自身出发,不管是食品生产、食品销售还是食品存储和食品购买时,都要树立食品安全第一的思想,重视自身信誉,做到不生产和销售以及购劣质食品,对生产和销售以及购劣质食品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而基于食品管理信息系统的食品质量安全与监督体系就是要构建一个这样的公共平台,基于这个公共平台让全民很好地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来,构建一个全民参与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

2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从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来看,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存在很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我国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不完善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外,更主要的是我国全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督信用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食品安全方面的信用体系建设仍相对滞后,且在促进全民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方面有待完善,很多食品安全违法者在某一次出现严重事故后,不但能逃过法律的制裁,并且能通过改名换姓重新注册,开始新的食品生产,并再次制造食品安全事故。没有任何公共平台可让人民在购买食品时可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查询该食品及经销商的信息,试想如果有这样的平台,人民在购买食品时可查询该食品的历史及经销商的信誉,对于曾经出现过问题及问题解决情况及经销商的所有违法与奖励情况都能一目了然,试想谁还会故意制造食品安全问题,因为违法就没有信誉,就没有市场甚至没有生存之地。

在很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德国等,人民都把信用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生产者只有建立好自身良好的信誉,才能取得消费者对他的信用,否则在国内就无法生存,目前出现的这些国家中把一流产品留在国内消费的现象也是由于信用问题引起的。

如2004年非典时期,3月8日,由于发生禽流感疫情之后故意隐瞒疫情而造成了严重恶果,日本京都府丹波町一个名叫浅田农产船井的农场的董事长、67岁的浅田肇和其64岁的妻子自杀身亡,他们留下遗书称“给大家造成很大麻烦”。据媒体和专家分析,这对夫妇如果不自杀,可能在国内再无法生存,甚至殃及他的子孙后代。

3 基于食品管理信息系统的湖南食品安全监督体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的安全性是当今世界食品生产与供给中最受重视的问题,针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情况,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办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3.1 完善国家食品安全行政管理

加大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制定力度,加快和国际接轨的步伐,了解国际上食品安全监控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先进发达国家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加大食品安全的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化管理部门职权,对所有参与食品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和经销商及个体户进行统一注册,注册时利用个人身份证号码作为唯一注册码,实行一次注册,终身不变,不管该商户以后改行从事其它行业活动,都可以通过身份证注册码查询到他的所有历史信息。

3.2 通过改善条件鼓励民众参与到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督中来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能简单的依靠行政法律处罚来解决,这样治标不治本,为了改善和鼓励民众参与到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督中来,需要给民众创造条件,而基于食品管理信息系统的食品质量安全与监督体系就是要构建一个这样的公共平台,基于这个公共平台让全民很好地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来,构建一个全民参与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让民众在监督别人、保护自己的同时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信誉意识。

食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录入、信息查询、食品安全违法举报与管理三大模块。

信息录入模块:系统管理员对食品注册用户信息进行录入,系统根据注册用户的身份证号码产生二维码(方便民众利用终端扫描查询),对于注册用户在从事食品生产或销售过程中的所有行政处罚和奖励情况进行详细录入,系统根据行政处罚和奖励及经销时间利用算法产生信誉度。

信息查询模块:民众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如手机等)通过互联网根据商户注册码查询到该商户及食品的详细信息,包括系统产生的商户的信誉度,民众可以根据查询到的详细信息考虑该食品及商户是否可靠,对于信誉度不好的商户民众可以避而远之。

食品安全违法举报与管理:该模块主要用来提供给民众举报,民众对食品违法商户在网上进行举报,举报时需要注册用户名,举报信息可实行实名和匿名举报,举报信息只有自己和管理员能看到,管理员通过对举报信息向相关执法部门反映,相关执法部门举报信息进行调查落实,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并把处罚结果信息录入系统中,如有虚假举报,该注册用户的信誉度降低。

基于食品管理信息系统的食品安全与监督体系需要有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能部门,需要有高素质的系统管理人员,也需要有很好基础条件,而目前我国信息化发展较快,基本达到了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也为基于食品管理信息系统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食品质量与安全范文第6篇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建设专业特色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活、生存与延续,因此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其中不乏许多知名品牌牵涉其中,这些都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国民幸福的瓶颈之一。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有多重原因,包括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者和经营者道德的缺失、科学检测技术的提高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等,导致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大学开设食品安全专业,培养大批新型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预防和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成为中国食品产业的迫切需要。

2001年,教育部首次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目录外专业在全国率先设立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到2012年全国已有171所高校开设了食品安全本科专业或相关专业。江苏大学2006年自主设立“食品营养与安全”二级学科博士点,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4年来,江苏大学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在食品安全专业本科建设上走过了一条艰苦探索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现将专业建设的探索和思考简介如下。

一、国内外食品安全相关专业的设置和培养情况

江苏大学食品安全本科专业建设之初,就对国内外各高校的食品安全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发现各院校根据其专业发展历史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与专长,主要调研结论如下:

1.江南大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前身是食品分析专业,1998年,专业更名为食品品质控制专业;2004年,学校设立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目前设有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中心。其专业具有工科特色,面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在掌握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解决和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与安全问题的技能。其研究方向主要为: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控制、食品中生物危害的发生和传播途径及行为效应、食品加工过程化学危害物的产生和迁移变化规律与控制原理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

2.中国农业大学培养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理学学士学位,主要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营养学、卫生学和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掌握检验、检疫的专门技能,从事食品品质控制、检验检疫、营养及营销策划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应了解食品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设备基础知识,具有从事食品全程质量全过程控制管理和安全性保证的基本能力;掌握食品营养与功能成分及安全性检验的基本方法,熟悉食品法规与标准化;了解国内外食品质量及安全领域的发展动态并具备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3.香港理工大学设立了食品科技与食品安全本科专业,为其3年,授理学士学位,要求学生掌握与食品相关的食品化学和分析技术,并掌握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及产生的有毒物质和生长条件来确保食品的安全,能应用食品保藏、加工和食品工程相关基础知识来解决食品技术中的安全问题,能整合所学知识来解决食品安全和技术的问题,尤其是食品产品的质量和控制、食品的感官评价、食品危害性分析和公共卫生管理等。

4.调研发现,国内117所高校都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且多个高校设置了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博士点和硕士点,通过多年努力,课程体系建设日渐完善,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多数高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有普通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人体机能学(人体生理、生化与病理生理)、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功能食品、食品企业管理,以及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营养与食品安全综合实验、食品质量检验技术实验、食品化学实验等实验课程,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

5.调研发现,学校可以依托自己原有的优势课程,利用其教师资源以及教学资源对食品安全专业的发展进行规划,能够更好地提高专业水平,办出高校的专业特色。如浙江工商大学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前身为食品卫生与检验,其专业的学科重点就是培养食品检验型人才;广东海洋大学利用自身在水产品研究和开发上的优势,将水产品保鲜加工质量与安全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专业特色进行建设;中国计量学院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属的以检验检疫为特色的院校,质检特色是该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目标,在培养方案上除强调三大检验外,着重食品安全的生物学快速检验,同时加强学生在管理、认证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云南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专业的建设特色,侧重于对于云南传统畜禽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等的产品原料生产以及产品保鲜加工的安全和质量控制,尤其针对云南民族传统特色食品安全控制的教学科研,也是其专业建设的特色之一。参考每所学校依靠自身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特点不同,恰好符合了不同就业领域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需求的不同。

6.调研发现,在国外高校中,基本都没有将食品安全独立出来作为一门新的专业,而是将其合并于食品科学等专业中,只学习基本的食品安全相关基础课程,如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学等。在此基础上,国外食品院校开设了食品安全相关的硕士专业,如英国开设食品安全专业的有四所高校(诺丁汉大学、利兹大学、肯特大学和卡地夫威尔士大学),包括食品安全与风险分析专业、食品生产管理专业、食品市场和供应链的管理专业和食品安全专业等,一般为期1年,主修课程侧重于食品原料、食品链和食品生产的安全管理、食品生产的风险评估等。荷兰的瓦格宁根大学(号称食品安全与工程专业世界排名第一)同时开设了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管理两个硕士专业(为期2年),这可能是由于国外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较为完善,而中国的食品安全目前还主要侧重于终端检测,整个食品链的管理体系还有待加强,但整体的趋势还是应该由单纯的技术检测转变为安全管理和检测并重。

分析各校提出的食品安全所修的相关课程,其基本思想是以各自依托的学科背景为基础,把食品产品的目标检验和控制作为重点,没有充分认识和突出食品安全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在新时期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缺乏对食品安全专业的清晰认识,还把食品安全定义在食品卫生的角度,而这个定义已经过时。食品安全专业的学生要掌握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掌握食品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设备基础知识,熟悉食品法规与标准,能够了解国内外食品质量及安全领域的发展动态,具备在食品生产、流通及消费领域从事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已经设置的食品安全专业来看,国内外重点高校在此专业的特色、基础条件和师资力量差别较大,侧重方向多样,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特色专长也各不相同。

二、江苏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建设特色和人才培养情况

1.人才培养目标和招生情况

面对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江苏大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和谐统一的,富有科学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拟培养技术与管理复合性的新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面对新的形势,我校结合本专业特点,努力构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个性、广适应、高素质、求创新”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希望学生能掌握化学、生物学、管理学、食品科学、食品安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能在生产企业、科研机构、检验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环保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分析检测、质量控制、企业管理、生产、安全评价、经营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同时又能成为研究生的合格备选人才。

江苏大学2008年首次进行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招生,共招收21名学生,于2012年毕业,此后,每年招生增加到两个班,目前共有194名食品安全专业本科生在读。

2.专业建设平台和课程教学体系内容

本专业建设平台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和实践环节四大模块。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工程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及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基本知识,受到食品生产、食品质量管理与食品安全检控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要求学生具有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检测、监测、评价、预警、控制、认证、食品质量与安全标准和法规制定及食品质量安全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基本框架如下:

(1)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导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图学C、机械工程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双语)、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仪器分析。

(2)基础选修课程

试验设计方法、食品物理学、营养生理学、食品物流导论、食品免疫学基础、分子生物学。

(3)专业方向必修课程

食品工艺学I、食品卫生学、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食品原料安全控制、食品质量管理学、食品供应链管理、风险评估、食品工艺学II、食品感官评定技术、常见食品的安全检测技术。

(4)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环境学、动植物检疫检验、食品质量认证、食品流行病学风险控制、食品添加剂、食品品质计算机图像处理(双语)、食品工厂建设与监控、食品工程新技术、功能食品导论、学科前沿进展、食品无损检测、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安全焦点案例分析、食品微生物学。

3.江苏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建设特色

(1)依托优势,特色发展。江苏大学依托在食品无损检测方向的优势和长处,根据我校原有的优势课程(现代食品检测技术、食品机械与设备),利用现有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对食品安全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修订,将食品安全过程管理、控制(国际接轨)与产品终端检测并重,将本校的食品安全专业人才定位为“懂工艺、精管理、强检验”的全方位人才,办出江苏大学的专业特色,如着重食品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利用本院在农产品加工和机械方面的优势,如农产品的无损检测等技术对食品的储藏、加工和流通进行安全管理)。

(2)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淡化食品科学专业的影响。江苏大学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方向细分为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检测(生物安全和化学安全)两个大模块,在选课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模块课程选择,让学生在毕业时就可以成为具备基础知识且精通一个方向(检验或管理)的专业人才。

①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根据江苏大学2012版新大纲对英语、计算机、体育和大学物理等课程要求,减少了英语的课时,增加了体育课时,将计算机调整为选修课,并增加了程序设计语言种类。

②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参考教育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新规范,适度增加了专业基础课总量,新增了管理学原理、人体生理概论、食品原料学等课程,从而为后续课程开设奠定理论基础。

③专业(方向)课程

参考国外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就业方向,将本专业方向细分为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检测(生物安全和化学安全)两个大模块,在选课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模块课程选择。

食品科学工艺类课程:参考其他院校课程设置,对食品工艺学进行拆分,由原来的90个课时拆分成为食品工艺学I(原理部分)和II(工艺部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食品分离重组技术,食品加工过程模拟优化与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等专业方向课程,顺应食品工业的精深加工、过程自动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要求。

食品安全类课程:参考外国高校安全类专业课程设置,新培养计划增加了风险评估、食品原料安全控制、食品供应链管理和食品安全焦点案例分析等课程,便于和国际接轨。

通过新大纲的改革,形成以下几大模块。

食品学科化学基础类: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

食品工程特色类:电工电子学;工程图学;机械工程基础——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质量管理方向类:管理学原理——食品质量管理学——标准与法规、风险评估、供应链管理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基础类(营养与卫生):人体生理概论、微生物——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毒理学(含风险评估)。三大课形成了江大食品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即营养与卫生课程群,并给予842项目资助。

食品安全检测方向类:食品分析;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感官评定;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无损检测技术等。

(3)重基础、求卓越、国际化。为了培养创新性和国际化人才,本专业开设了创新方法导论课程;开设了一门全英文课(食品生物技术),四门双语课(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和食品品质计算机图像处理);并开设了四门网络课程(食品文化概论、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安全焦点案例分析、功能食品导论),完善了学科理论基础平台课程,旨在构建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为研究生培养输送合格备选人才。加强了质量管理类、论证、法规等课程,同时完善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风险评估、预警等课程,并开设多门双语课程与网络自学课程,顺应食品安全专业的国际化培养趋势!

(4)培养全方位技术人才,促进就业。目前社会舆论普遍都希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熟悉各种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熟悉相关的食品法律、法规和标准,具备食品检验和质量控制能力。另外,还要求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能够吃苦,愿意下基层工作。江苏大学针对用人单位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一个从大一到大四、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的一体化学生实践平台,如特地新增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等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同时开设了多个实践环节(认知实习、认识实习、暑期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和多个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检验检疫综合实验、食品加工综合实验等),每个环节有大概2~3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江大和多个认证培训中心联合,开展ISO22000/HACCP、ISO9000内审员、食品安全师、食品检验工以及食品营养师等认证资质培训,促进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肖贵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福建轻纺,2010,(1):36-42.

食品质量与安全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PBL教学技术实验课教学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是1969年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先驱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被直译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它与以教师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有很大的差异,具有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掘教师自身的创造潜能大有裨益[1]-[2]。目前,PBL教学已经被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心理学、工程、商业和社会工作等多个学科的教学中[3]。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是对原《食品分析》与《仪器分析》的重新整合,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食品检验技术分为传统检验和现代检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的课程内容侧重于食品现代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其在食品理化性质、微生物污染、动物性食品病理、食品毒理等食品品质检验和监测上的应用。目前应用于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现代检测技术主要可归纳为仪器分析方法、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4]。该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涉及学科众多,内容广泛,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整个课程学习以实验教学贯穿始终。在教学中,教学内容多,知识点繁杂,课时数少,因此,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完善的知识体系,怎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扎实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在该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和探索的关键。2007年和2008年,我在我校生物科学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方向)本科学生《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的实验课教学中,结合我校的特点,进行了PBL教学模式的尝试。

一、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7年和2008年上半学期开课的2005级和2006级生物科学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方向)本科班学生。

(二)内容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的实验课程。

(三)方法

1.教材的选择

使用汪东风主编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

2.教学内容的选择

PBL教学模式的效果如何与实验项目选择和引导性问题的提出直接相关。

在内容比例上,第一,我因为是初次进行PBL教学缺乏经验,所以没有全程开展;第二,实验研究在2005级和2006级两个年级段进行,为避免由于教学内容不同造成学生评价的差异,我认为选择1/3左右的实验项目较为合适。我一共选择了3个实验项目。

在内容难度上,我不仅权衡学校现有仪器和实验经费投入,还考虑既要以实验项目培养学生扎实的实验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同一个实验项目上,既要有经典实验技术方法,又要有现代检测技术方法。

我选择的3个实验项目包括: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5]-[6]、食品中微生物的测定[7]、转基因食品的PCR检测[7]。这3个实验不仅包括食品质量与安全现代检测的主要技术方法,而且能够体现经典实验方法和现代检测技术在检测上的联系与区别。

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包括单项实验项目:气相色谱法[5]、品红亚硫酸比色法[6]、试剂盒快速检测法。其中,我在白酒中甲醇含量检测项目中加入快速检测的内容。

食品中微生物的测定包括单项实验项目: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7]。

3.教学形式的选择

(1)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自主设计实验包括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和实验材料的自主选择。

我把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作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实验项目。实验课前将项目内容通知学生,让学生自愿选择实验方法,然后分别把选择相同实验方法的学生随机分组,每组3―4人,选定组长。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书籍、网络、期刊等搜集资料,每组自己拟定实验方案,经我审核合格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每组自主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在我的指导下,不同小组间分析比较实验结果,尤其是采用不同实验方法的小组间结果的分析比较。

我把转基因食品的PCR检测作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的实验项目。我把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检测不同的样品,如大豆、番茄、茄子等加工成的不同产品。

(2)设立开放性、综合性实验。

我把食品中微生物的测定设为开放性、综合性实验。学生可单独或自由组合,每组最多4人,选定组长。每人/组自己拟定实验方案,经我审核合格后进行实验。在学期的第2―3个月,我利用星期六和星期日时间进行管理和指导,全天候地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同时选择薄层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每个学生对自己所采用的两种实验方法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3)学生准备实验。

每次实验前,我根据实验内容的需要,采取自愿的原则,安排数名学生在我的指导下配制实验所需的试剂,调配好实验所需仪器和设备。

(4)学生做预实验。

每个单项实验项目,安排4名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做预实验。

(5)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教务处组织的学生评教活动和网上评价系统的反馈,同时结合问卷调查(见表1)。问卷含7个方面的问题,每个问题设好、一般、差3个等级,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上交,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

二、研究结果

根据教务处组织的学生评教活动和网上评价系统的反馈结果表明,2005级和2006级学生对《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课的评定成绩分别为94.6分和96.5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是接受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有87%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是可行的,这说明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是适应的,是乐于接受的。

三、结论

(一)PBL教学模式的优点

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中,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气氛活跃,不断提出问题,并利用书籍、网络、期刊等搜集资料,自己拟定实验方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予以解决。尤其是在转基因食品PCR检测实验项目中,学生由于可以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实验材料,而他们对自己日常生活的饮食中有无转基因食品非常好奇,因此对实验非常踊跃积极。由于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实验数据和出现的问题与分析方法都有所不同,可避免传统实验中由于实验材料相同、实验步骤一致、实验结果雷同而产生的学生消极应付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学生通过准备实验、做预实验和开放性、综合性实验,全面了解整个实验。尤其是准备实验和预实验,这是实验的重要环节。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考虑全面而细致,因为预实验关系到整个实验项目的结果。如果预实验失败,学生就要分析和找出失败的原因,及时加以纠正。因此,预实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而且能使学生在分析产生的问题时从实验的整个过程考虑。因此,这一教学模式可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保姆式的教学而使学生产生动手和思考问题上的惰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能锻炼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实验教学改革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尤其是食品中微生物的测定这一实验项目,学生用到的技术包括微生物的基本培养、薄层层析、定量分析、酶联免疫吸附等,即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每个学生都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文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锻炼查阅文献的能力,同时对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查阅文献探求解决办法,试验完毕后还要撰写实验小论文。这能充分锻炼学生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因此,2个年级的学生到食品企业实习期间深受企业的好评;2005级与食品企业签定就业合同的毕业生中,已有76%的学生将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4.能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在自主设计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每个学生都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验。所设定的项目要用到许多仪器设备和大量的玻璃器皿。因为仪器设备有限,并且有的实验时间长,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教学时间表调整好自己的实验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锻炼组织协调的能力,又能学会统筹安排时间。为了获得较好的结果,学生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实验操作过程,集思广益。因此,PBL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PBL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容易导致两极分化

PBL教学模式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积极参与的学生学得好,消极参与的学生学得差。这就表明:PBL教学模式很难适合于全体学生。

2.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PBL教学法要求教师既要熟悉多学科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而且要有敬业精神,切实贯彻教育理念。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师资短缺影响了PBL教学法的广泛应用和水平提高。

3.要求配套措施的改革

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设定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运用P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打破各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之间的界线。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购置的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台(套)数有限,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使用需要重新整合,这需要我们与学校主管和职能部门搞好协调和沟通。

参考文献:

[1]张效云,董明纲,刘洁.浅谈PBL教学改革[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19,(3):80-81.

[2]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38.

[3]徐守霞.生物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初探.考试周刊,2007,(33):125-126.

[4]鲁满新.现代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89-6590.

[5]吴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指导(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9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检验理化部分总则[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405.

[7]汪东风.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60-262.

食品质量与安全范文第8篇

信息技术对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新闻的不断播出,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感到恐慌,所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就是要找到出现问题的环节。而如何能快速的找到问题出现点,这就必须依靠计算机技术的帮忙。作为一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计算机技术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相关法律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准确应用还应进行完善。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信息技术在各国的应用是有很大差异的,尤其是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经济技术发达的国家及地区,对于其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我国应该借鉴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美国为例,与中国相比,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完善, 尤其是管理分配较明确,不会出现交叉管理现象。美国国会颁布了与食品供应保护管理相关的4个条款,对于食品安全所能出现的问题都能进行及时处理。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 通过与之对应的条款就可以追溯到某一问题环节。另外,日本和欧盟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检测也做出明确规定,包括日本出台的《日本农业标准法》,欧盟出台的《欧盟一般食品法》等。以上这些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对于我国相关法律的完善都有重要意义。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计算机技术对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相对落后,时至今日,我国只颁布了不足十部与食品行业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在食品应用相关的法律,计算机技术通常应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信息进行记录与保存, 并对相关点进行监控,做好结果记录。尽管如此,仍存在问题。第一就是食品监管部门缺乏对技术的支持, 缺乏专业判断力。第二就是检测报告参数较乱,测定标准出现交叉现象,虚假报告时常出现。近几年流行网络订餐,由于订餐送餐量大迅速,使得小商小贩以及小规模的餐馆信息记录工作做的不及时, 导致食品质量安全不能得到保证。所以,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为了能更好发展还应做出完善。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食品企业在管理上都有应用。具体应用到以下方面。第一是原材料储存以及运输。由美国制定的《食品补充剂良好生产规范》,就是为了防止食品安全头上出现问题,对食品企业提出应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数据记录,创建出与原材料储存和运输有关的自动分离控制系统,以防止异种原材料间发生误用以及交叉污染等问题。第二用于采集食品样品进行数据检测。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计算机在记录食品安全数据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食品样品数据采工作组,能够对计算机对食品样品的数据采集工作提供方便。第三是关于质量跟踪控制体系方面的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对食品生产的后期质量情况进行跟踪,美国在此方面是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