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产成本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成本;核算;控制;管理
1成本核算
1.1成本核算的定义
成本核算就是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1.2成本核算的内容
工业的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过程,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如一月、一季、一年)为进行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即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生产耗费就是该时期的生产费用。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生产费用总和,就是产品成本。
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的构成,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等都作为期间费用,由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不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项耗费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设备利用是否充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产品质量的优劣都可以通过产品成本这一指标表现出来。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也是对产品成本的监督、管理过程,因此,企业的成本核算要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
1.3成本核算的要求
(1)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应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提供生产费用支出的真实资料。
(2)正确划分费用支出界限。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企业的一种费用支出,但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并不都属于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了正确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必须划清各项费用支出的界限。
①正确划清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的界限;
②正确划清产品生产费用支出与期间费用支出界限;
③正确划清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④正确划清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④正确划清完工产品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3)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产品成本核算工作较复杂,为了保证成本核算的及时和准确,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①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②建立和健全材料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包括在产品盘点制度);
③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
④正确确定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方式。
1.4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生产成本的核算是对生产费用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情况的核算。因此,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①生产费用的核算;②生产成本的计算。
生产费用核算,是根据经过审核的各项原始凭证汇集生产费用,进行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然后,将汇集在有关费用账户中的费用再进行分配,分别分配给各成本核算对象。
生产成本的计算,是将通过生产费用核算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上的费用进行整理,按成本项目归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计算。如本期投产的产品本期全部完工,则所归集的费用总数即为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期末有尚未完工的在产品,则需采用适当方法将按成本项目归集起来的各项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2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控制成本,提高竞争水平。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这一工作,它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成本控制管理目标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
2.2成本控制管理的内容
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包括成本的分配与成本控制两大环节。成本分配解决如何归集、分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问题,其核心内容是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企业达到成本最小化,包括企业所做出的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
(1)成本分配。成本分配,即是将间接成本、共同成本或联合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工序或产品中。
成本分配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①确定成本对象。企业必须确定向什么部门、产成品或工序分配成本。成本对象常常是企业中的分部。如果企业中的一个分部被授予一些决策权,并成为成本对象,那么会计系统将对该分部进行业绩评价;②归集共同成本并分配到成本对象中;③选择成本分配基础。成本分配基础是与将要分配计人成本对象的共同成本有关的作业指标。共同成本通常是通过成本分配基础分配计入成本对象。成本分配基础能够大致反映成本对象对共同资源的消耗方式。
(2)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业绩和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乃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据此,我们用下表说明成本控制的原理。
从图表看出:上级经理,通过计划职能为下级或成本中心经理制定“成本(业绩)标准”,然后由成本中心经理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上级经理或其委托人(比如会计)对成本中心经理执行标准的进度或结果进行计量即“实际成本(业绩)的计量”;最后将实际成本与成本标准比较,编制反馈报告送达上级经理,上级经理根据按例外管理的原则,决定是通过成本中心经理整改还是允许其继续运行。
3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注重成本效益观,树立“降本”新理念
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也应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向现代效益观念的转变。若一种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那么这种成本增加就符合成本效益观念。
3.2改进成本核算办法,加大成本控制新力度
基层车间、班组直接影响产品制造成本的大小,为充分发挥其成本控制的职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必须结合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办法。如齐鲁石化公司采用的基层成本货币化核算,该办法使车间由对生产过程物料流统计向价值流统计转变;由原来仅对产品主要消耗成本核算向产品全部成本核算转变;由厂部每月成本核算向基层每13、每班成本核算转变;由厂级一级成本核算向厂、车间、班组三级成本核算转变。这样,车间工人可通过自己每天每班的车间成本核算,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变动实际情况,使职工能清楚看到通过自己优化操作取得的成果,增强了职工“降本”增效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3.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挖掘“降本”新潜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在生产力这一系统中,人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1)企业可通过教育、学习、训练的途径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开发劳动者的智慧,为技术革新献计献策。(2)加大经营者激励约束力度。通过股票期权、激励股等措施,鼓励经营者注重长期的降本增效,通过加大外部审计力度,确保报表内成本费用数据真实准确。
3.4开发并应用新技术,实现成本新突破
技术开发应用,是提高设备效率、优化工艺和优化操作、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化解各种制约、消除节能降耗“瓶颈”、挖潜增效、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一方面企业可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影响重大的项目进行重点管理,分解目标、责任到人,组织技术攻关,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另一方面积极开发现代化成本控制系统,实施生产成本的全天候监控,实现节能降耗和信息流的科学管理,为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为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周保海.财会通讯[J].湖北:湖北省会计学会,2005,(05).
[2]乐艳芬.成本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企业要想得到稳定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其生产成本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体现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①当企业的整体收入不变时,科学、合理、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1]。②当企业的销售收入提高了,将企业的生产成本保持不变或者是进行小幅度地降低,这样企业的利润就会增加的更快,企业投入的生产规模也就会越来越大,从而加快企业的产品的生产、销售,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③当企业的整体收入下降时,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有效地降低,可以阻止企业经济利润的下降。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会一直处于上升或者是下降稳定的状态,都是随着市场经济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当企业的整体收入大幅度的下降时,企业采取生产成本的降低,就可以对企业利润减少的速度进行有效地缓解,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的收入。同时,企业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要想留住有用的人才就必须要提高员工的工资,或者是采取其它的手段和方法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而无论是高薪留住人才还是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都是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的,从而造成企业的整体成本增加,因此,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2.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时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意识
企业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意识,导致企业生产的过程中造成了许多的浪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①企业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树立生产成本控制的意识,在工作的过程中只重视企业的生产工艺、原材料的购买以及其他方面的单一成本控制,而对企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成本消耗没有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控制,导致企业在生产的整体过程中缺乏成本的控制和管理[2]。②企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体现。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管理者缺乏足够的生产成本控制,导致下面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极度的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在工作的过程中造成大量的浪费,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2.2企业规范制度的不完善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产品生产原材料的采购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许多企业产品采购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企业采购人员在采购的过程中无法可依,对产品的原材料进行随便的购买,并对材料供应商进行不合理的选择,造成采购的过程中采购人员对资金进行胡乱的使用,购买数量和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从而导致企业无法顺利的开展工作[3]。同时,一些企业在有关产品物料领取的方面,也没有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定,使得厂商在领取产内的产品物料时无法可依,出现多领、少领或者是重复领取的现象,从而造成产品物料的浪费。
2.3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不合理
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是以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为基础而设立的,因此在制定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制定人员不仅要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合理的考虑,而且还要考虑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但是在现如今许多的企业中,并没有对企业的整体成本控制和管理进行有效地规划,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从而使得企业在制定生产成本的过程中没有依据可以依靠,制定的控制目标不明确或者是不到位,造成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地成本控制。
3.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要点
3.1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要想对生产成本进行合理地控制,企业首先就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生产成本控制制度,其主要要从3个方面入手:①在生产成本的统计上建立完善的制度。企业在生产成本统计的过程中要制定规范统一统计格式,当企业的采购人员以及物料人员在对原材料进行购买或者是物料进行领取时,就必须要按照统一的规范要求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定期对账目进行汇总,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同时,企业还必须要配备专业的统计人员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项目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统计,方便财务与会计的数据分析[4]。②企业生产成本分析制度的建立。在企业生产成本的统计基础之上,还必须要加强成本分析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成本的构成、生产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③建立生产成本的风险预警制度。企业生产成本的建立主要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浪费现象或者是超额领用现象进行合理的控制,建立风险的预警制度,当企业的成本使用超过了企业的预定范围,其就会进行及时的报警,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从而加强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
3.2生产成本内容的控制
企业生产成本内容主要分为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企业的事前成本控制主要是对产品的设计以及生产工艺设计的成本控制。事中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对企业产品的研发、原材料的实际应用、水电气的消耗以及人工成本的控制。企业事后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对产品的销售以及售后成本的控制。企业成本内容的控制是环环相扣的,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企业在制定生产成本的控制目标时,要对三者进行合理的统一,制定出清晰明确的生产成本控制目标,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3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方法
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都会采用许多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其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指标分解的控制方法。对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组成构件或者是生产步骤进行分解的成本控制。第二,预算控制。企业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具体分析,对用料以及人工的成本、水电气的消耗等进行评估并制定预算。第三,定额控制的方法。对生产过程中不同品种产品的消耗进行单件的成本控制,从而将生产的成本控制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医药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控制;问题措施
近年来,医药制造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面对这样的形势,如何的做好生产成本的控制是企业目前需要特别注意的。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生产成本受到行业政策的影响,药品价格持续走低,再有相同类型的药品过多导致制药企业间的竞争加剧,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不利。所以本文的研究对于医药制造企业的发展是具有研究意义的。
一、医药制造企业现存主要问题
(一)成本观念落后
目前,在大多数的医药制造企业中,由于成本观念的落后导致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产生的成本大部分来自于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特别是在宣传上,过于的重视“明星效应”,常常花费过多的资金用于广告宣传,但是事后带来的效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在采购环节没有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导致采购成本一直很高。制药企业应该改变目前单纯以制药生产为中心的成本理念,树立新的科学合理的成本观念。合理的成本控制观念对于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所以有必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新的成本观念。
(二)成本控制方法不合适
因为制药企业过于的重视生产成本的控制而忽视了对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上的控制管理,导致在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成本控制上部分的制药企业常常采用降低员工工资、降低原材料质量等方式降低成本的消耗;甚至不惜违法从不法渠道收取物资。这样的后果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达不到原来的药效,甚至会对顾客造成伤害。另外,通过降低工资降低企业成本的方法不利于企业引进留住优秀的人才,造成企业人才的流失,这样的做法短期也许会使企业得到一定的利润,但是绝对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才能充分的发挥成本控制的价值,但是目前的一些制药企业内的控制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三)成本决策与成本控制没有紧密的联系起来
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降低成本来提高企业的效益,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大多数的制药企业中,成本决策并没有和成本控制紧密的结合起来,有着很多的成本决策都是无用的。例如,企业购置的资产设备并不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造成资产的浪费。在开发新产品时,没有进行足够的市场调查分析,导致盲目的投资。企业没有将成本控制落实到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这对于成本控制的实施和最后的成效造成很大的影响。企业在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上的脱节造成企业成本上的不当使用,最终造成企业的损失。
二、医药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问题解决对策
(一)树立科学合理的成本观念
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在现有的经济市场中,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成本观念,对生产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成本控制也不再局限于生产经营成本的控制了,而是贯穿于整个的生产过程中。对于这种情况,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明显不符合现有的发展需求,要树立战略成本动因思想来代替传统的思想理念。这样的理念更加的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取得短期的效益。
(二)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加强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面对现如今这么激烈的竞争,只有合理的控制成本才能在这市场中生存并发展下去。这就需要企业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加强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企业可以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不同的成本控制,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这样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更有利于整体成本控制工作的进行。在销售环节上,产品宣传时并非一定要选择知名度大的明星作为代言人,投入很多的广告宣传费。一方面来说,这样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明星的热度不是一直不变的,当他不再知名时会对产品的销售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选择知名明星时需要耗费很大的经费,这需要企业之前做足够的分析研究,对比选择与否的效益然后在进行选择。
(三)加强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的联系
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都是成本管理工作中相当重要的环节,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合理的成本决策能够加强成本的控制,相反则会阻碍成本控制工作的进行。企业可以在购进资产设备之前,做好准备工作,避免资产和设备不能用于后续的控制工作中,造成资产的浪费。在投资上,企业应该提前做好预算工作,做好市场调查分析,然后在进行投资活动。为了更好的进行生产成本的控制,企业可以将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就能解决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医药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生产成本控制工作的正常进行,企业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生产成本才可以得到合理的控制。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制药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了,制药企业想要更好的生产发展下去,就要更好的进行生产成本的控制工作,这样才能在这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哲,刘可芳.医药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财会通讯,2010,20:127-129.
【关键词】生产企业生产成本控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生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如何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如何能在这微利时代中赢得利润,成本控制无疑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生产成本的控制。据不完全统计,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要占到总成本的45%-80%,居各种成本的首位。目前,虽然很多生产企业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有很多地方急需改进,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工方面。
1、等工现象。由于作业安排不当,作业进度不平衡,停工待料等原因,造成的工人无事可做,形成等待的浪费。
2、动作的浪费。由于生产布局不合理,产品物料堆放不合理,造成的搬运成本增加。因生产程序设计不合理,作业动作达不到合理、经济、省力、快速的要求。
3、人员配备不合理,机构臃肿,秩序混乱,效率低下,造成的人员浪费。
二、设备方面。
1、加工不合格品的设备。由于设备维护和保养不当,不能正常运转,精确度不高,生产废品和不合格品的比例增大。
2、闲置的设备。由于生产订单不足,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等原因没有处于运转状态的设备,它们不会为企业创造任何价值,而且随着技术的更新,产品的更新换代,有可能会提前报废。
3、报废的设备。由于决策失误,购买的提前被市场淘汰的设备,形成投资浪费。或者已经报废但尚未处理的设备,占用生产面积,增加管理成本。
三、物料方面。
1、物料的采购。
⑴由于未做好市场调查,对市场行情判断不准,盲目进货,采购的原材料价格偏高。或者单纯的追求价格,忽视了采购质量,没有优质的输入,就没有优质的产出,产品质量低下,在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
⑵采购无计划,频繁采购,增加采购成本和采购费用。采购量不足,不能及时满足生产需要,导致生产中断。或者采购量偏大,占用流动资金,增加资金成本。生产用不完,造成积压,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防护处理、寻找等浪费。物资长期积压,一旦生产线调整或产品更新,就会失去原有价值,而且可能过期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物料的储存。
⑴由于物料保存方式不当,造成物料性状改变,生产的产品废品率加大,或产品质量低下。
⑵物料储存的地点安排不合理,增加搬运次数和搬运工作量。
⑶库存物料管理不到位,造成物料报废、毁损、丢失。
综上所述,可见,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要做好,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各个部门要把本部门跟生产成本相关的工作都做好、做到位、做彻底。每个部门都必须认识到,生产成本的控制是多个部门联合、有效工作的结果。同时,生产成本的控制,还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上,要求在产品的开发设计,物料的采购存储,设备的维护保养,人员的配备管理等多个环节,全面地实行管理和成本预测、决策及控制,保证自己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质量好、成本低、价格合理,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同。下面具体阐述一下应该如何做好生产成本控制。
一、 产品的开发设计
1、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高效的市场调研,能够让经营者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发现市场机会,为产品更新换代提供依据。通过及时了解市场上产品的发展变化趋势,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优化设计,改进工艺。“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产品设计是产品生产的开始,一旦定型,产品所用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也就基本定型。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本控制理念,所设计的产品不仅应该在质量上满足客户要求,还应在成本上被企业接受。要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最经济的加工工艺,保证新产品在一定的时期内具有比较先进的技术水平,从可靠、耐用、高效出发,提高使用价值,满足社会需要。
二强化采购管理
1、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
建立健全多样的采购管理制度,是规范采购工作,提高采购效率的基本保障,它是采购部门和采购人员的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能够保证采购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进行。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要能够明确各岗位、各环节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明确采购人员的业务操作要求,有利于加强考核管理,有利于在采购部门实现按劳分配,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与事业心。
2、聘用高素质的采购人员
企业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或营销策略上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实力上的竞争。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一环,采购人员的能力与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是否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采购任务。简单的概括,一位优秀的采购人员应该拥有“三心”:虚心、耐心和责任心。同时具备四种能力:分析能力、预测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这些能力和素养,是采购人员成功的基本要素。
三让设备正常运转
设备管理是生产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重点。因为设备往往价值高、操作复杂,所以,在采购时要慎重,要考虑设备的性价比以及设备的升级空间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投资。生产必须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及时维修,对于“退休”的设备要及时采用报废、转让等方式处理掉。只有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所以维护和保养在设备管理中显得格外重要。针对不同的设备,要明确规定它的保养部位、保养周期、保养工具、保养方法和保养达标标准,规定由专人进行操作和检查。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大修理计划,定期进行维修。通过技术改造,使机器提速运转,或功能增加,或耐磨度提高。进一步提高机器的精确性,加工精度高了,产品质量就上去了,废品和不合格品的比例就下降了。
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三个“检验”:开机检验、修机检验和定时抽检。机器每天开机后要做开机检验,即刚刚一开机做出来的产品应该检验一下到底有没有问题,没问题了再开始进行一天的生产;机器维护好、保养好之后,初次做出来的产品也要做修机检验,看看生产出来的产品到底有没有问题。没问题了再开始进行大批量生产。做好定时抽检:很多生产线现在是全自动化生产,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有的机器会丧失精确性,有的机器会不断的磨损、失效,这就需要定时抽检产品,根据不同的机器情况,隔一段时间抽检一次半成品和产成品,免得机器自动做出来一大堆不合格产品。
四、抓好人力资源管理
生产活动是由人来操作的,工人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强弱,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日常生产成本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发挥的好坏是直接受企业的制度是否建立和健全、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是否合理等因素所影响,因此企业建立和健全积极、良好的各项制度至关重要。
首先,要改革人事制度,优化劳动组合,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做到“能者上、庸者让、差者下”,增强企业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危机感,从而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在科学测定确保最佳成本目标所必须的劳动量的基础上,相应改善劳动组织,核定劳动定员,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减少因非生产性人员过多和窝工、怠工、劳动量不足造成的消耗。企业内部可根据各科室、车间的工作性质、工艺复杂状况、劳动强度、工作环境等因素,分别采取相应的分配形式,做到向苦、脏、累、险和高技能岗位倾斜,进而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增加有效劳动时间,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量和工资成本。对职能科室进行精简合并,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配备管理人员,改变人浮于事的局面,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有一句名言:“资本因节约而增加,因消费与失策而减少。”成本控制首先在于恰当花钱。生产过程中成本控制的核心是物与人的管理,用对物与聘对人就是成功与否的关键。生产成本控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持续的过程,坚持才会胜利。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坚持全员控制、全面控制、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利润,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⑴李军、藤悦然,生产现场成本管控,海天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⑵李文勇,降低成本出利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⑶曹晓雪 ,流程工业作业成本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关键词】存货风险;物流成本;代储代销;企业管理
物资仓储代储代销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概念,这种方式在一些企业中已经开始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可以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生产成本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降低,只有把这项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代储代销的涵义
代储代销一般指的是一个企业的物资给一个机构进行储存和销售。它主要利用了市场的调节作用刺激了外部的需求,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这项业务是用后结算的方式进行交易,所以在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之后要及时进行更换,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整个交易过程顺利完成。
二、有效实施代储代销的重要性
实行代储代销能够做到不用准备库存,节约了流动资金,而且也降低了库存的积压,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时所需要的成本,能够有效提高物资的周转效率,能够有效保证物资的生产负荷及市场行情的变化,这也对企业更好地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情况调整生产,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控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生产时所使用的设备、原料等物资会耗费企业非常多的一部分流动资金,如果能够采用代储代销的方式不仅能够根据市场的具体行情去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对于原料和设备的购进也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如果代销状况比较好,企业就可以选择多购进一些原材料,加大生产力度,如果代销的状况不是很好就可以适量减少原材料的购进,避免存货的积压,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购进原材料时所支出的经费。这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供求双方签订了代储代销协议以后,采购方就可以减少物资采购所使用的资金,能够将这一部分资金用在企业发展的其他环节,而流动资金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种方式的应用也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流动资金吃紧时,代储代销方式就更能体现出它的优势,所以,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企业只要支付很少一部分的代储代销费用就可以节约更多在生产环节中所花费的资金和费用。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更利于企业在价格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最终赢得市场的青睐。而且代储代销方式能够更好地对买方市场进行规范和控制,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企业也越来越需要不断地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的规范下进行交易,这也有利于市场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这对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代销代购能够促使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自身的生产,这样也可以在原材料的购进和仪器设备的选择上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为企业及时制定科学的营销计划,防止生产计划制定缺乏合理性而造成的损失。同时也能更好地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增强对市场变化反应的灵敏度,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避免了原料、设备和人力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三、有效实施代储代销的几点建议
(一)顺应市场,转变供求双方观念。尽管代储代销这种营销方式和理念的存在算不上新鲜事物,但要真正达到完善至美,还需要供求双方共同的努力和探索,需要我们尽快适应这个快速发展而又多变的市场,改变过去那种落后的观念和思想,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作风和做法,要学会自己走路,要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要学会自己去要市场,而不是等着市场。
物资代储代销:使仓储管理上保管员多一道管理环节,比正常帐多下一次帐,多下一道功夫,作为厂家来说,更多的是仅同意将一些回收难度较大、生产成本又不是太高的物资代储代销。为保证代储代销的有效实施,更多的是应该一切按市场办事,而不是各自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作为采购方不应仅局限于内部单位计划申报的生产用料,而应该把眼光放的更高更远,外部市场一样不容错过。作为厂家应该以长远利益为重,将科技含量高、有质量保证、有可观的市场前景的物资多些代储代销。
(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全面开展电子商务网络和企业信息化管理。目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对各二级单位申报计划书中所需的物资进行采购和供应,工作就是这么简单。可是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更多的主动出击,多了解一些信息,包括用户的信息、生产厂家的信息、兄弟单位的信息等等。紧跟煤化工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充分利用我们的局域网,全面开展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管理(如现在使用的CCS信息管理系统),充分收集信息、捕捉偏差、分析后果和协调管理(建议利用我们的局域网建立一套代储代销物资统计、管理模拟网络系统)。
(三)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塑造一种文化理念。笔者曾就代储代销这一情况进行了询问和调查,保管员在保管保养代储代销物资时从来都是与正常物资一样的,而且代储代销物资还得多做一本帐,工作量增加,应创造一定的激励机制。代储代销物资所创造的收入离不开仓储管理工作。同时,供销人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塑造自己的形象。作为窗口服务单位,服务质量和态度永远是第一位的,而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理念与行动一致。笔者以为,供销人的文化理念应该是:优质服务是宗旨,用户的满意和微笑是我们工作的根本,言语和行动永远保持一致是我们的原则。
四、结语
代储代销是很多企业都喜欢选择的一种方式,在企业流动资金较少时,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促进企业资金的回笼,大大减少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实行代储代销的企业也要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调整,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亮.煤炭企业防范物资采购风险的方法[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16).
一、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钢铁企业是一门特殊的产业,与其他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它是以依赖能源为主的重型工业,其生产及加工中的各个工艺都具有复杂性、繁琐性,加强钢铁企业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其中,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的有效落实是非常关键的。钢铁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生产成本,如若生产成本运用不当,则会致使生产成本浪费,不利于促进企业良好发展。但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的有效落实,则可以对材料成本予以控制,也就是在材料采购之前,对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情况进行了解,再根据材料价格波动性、材料质量、材料性能等,选择适合的原材料;可以对生产工艺予以控制,也就是对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及产品生产要求,优化产品生产工艺,促使产品优质完成,同时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总之,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有效落实是非常重要的,有效控制定额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二、现阶段钢铁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现状
综合当前我国钢铁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现状,目前成本控制与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致使成本控制效果不佳,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目前钢铁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思想观念落后
因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延续,使得一些钢铁企业领导及部分员工依旧秉持着传统的思想观念,按部就班的工作。这使得企业对成本控制、经营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完全不了解成本控制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此种情况下,钢铁企业领导及管理者必然不会重视落实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那么企业所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很可能造成生产成本浪费,不利于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二)成本控制手段陈旧
在我国经济、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的手段都在不断创新。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手段科学、合理的应用于企业中,将提高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效果,有效节约生产成本。但目前我国部分钢铁企业虽然建立了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却依旧沿用陈旧的成本控制手段,如成本核算、简单成本分析等,这使得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存在诸多缺陷,不能够全面的、详细的、有效的控制成本,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成本控制手段陈旧也是影响成本控制与管理水平降低的原因之一。
(三)成本分析力度不够
积极、合理、有效落实成本控制与管理,可以对企业生产成本的运用予以有效分析,从而合理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成本的利用率,但是实则不然。目前我国部分钢铁企业不注重成本分析,促使成本分析力度不够。
1.成本核算分析不全面。一些钢铁企业只注重生产方面的成本核算分析,其他方面均予以忽视,这使得成本核算不够全面。
2.成本项目核算分析过于简单。一些钢铁企业只是对材料、工资、电力等少数成本核算项目予以简单的核算分析,不仅是成本项目核算不全面,还使得成本项目核算过于简单,不能够清楚明了的说明成本项目运用情况。
三、加强钢铁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针对当前钢铁企业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存在诸多不足的情况,强化和优化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对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生产成本运用情况予以有效的控制,促使生产成本使用率得以提高。
(一)树立成本观念
增强成本观念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是促进员工在工作中提升自身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为了促使企业全员参与到成本控制中,真正意义上控制生产成本,树立成本观念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可以正确引导员工,促使员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主要控制成本。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员工对生产环节的合理性建议和发明;注意向员工宣传成本观念,逐步引导员工与组织的观念一致;注意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员工良性竞争,逐步增强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二)控制大宗原燃料成本
钢铁产品成本中,原燃料成本占有较大份额。为了实现钢铁企业生产成本有效控制,在对生产原料的予以控制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大宗原燃料成本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大大降低生产原料成本,为使生产成本使用率提升创造条件。那么,如何有效控制大宗原燃料成本呢?
1.加强价格风险管理。大宗原燃料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可能给原材料采购带来价格风险。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对原燃料采购的过程中,对市场行情进行分析,了解大宗原燃料市场价格走势,进而制定行之有效的价格风险控制方案,有效的控制大宗原燃料采购,避免价格风险发生。
2.制定合理的原燃料采购策略。大宗原燃料采购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到生产成本是否浪费。为避免生产成本浪费,提高生产成本利用率,在具体开展原燃料采购之前,对多变的原燃料采购市场予以了解,把握原燃料行情,并综合当前本企业实际情况,统筹策划,合理的、灵活的规划大宗原燃料采购策略,按照采购策略来进行采购工作,降低大宗原燃料采购成本。
(三)控制炼钢与钢后工序成本
钢铁企业的生产一般包括铁前阶段、炼钢阶段、钢后阶段。铁前阶段的工序比较简单,一般不会出现成本浪费的情况,在此就不对铁前成本阶段予以说明。炼钢及钢后生产,则往往需要分钢种进行核算。这就要求钢铁企业加强炼钢及钢后工序成本来控制。对炼钢工序予以有效控制,可以降低炼钢过程中的生产成本,为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创造条件。
(四)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法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钢铁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而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法,可以从当前时代特点出发,根据钢铁企业实际情况,搭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收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信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和生产经营方案,促使员工科学、合理的落实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利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推动钢铁企业良好发展。
四、结语
关键词:成本控制;预防和调节;占据优势
前言
成本控制是关乎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们必须做好企业成本控制。企业成本控制既要压缩生产成本,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彻底改变企业的生产成本现状,真正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一、成本控制的分类
成本控制包括广义上的成本控制和狭义上的成本控制。狭义上的成本控制,即是日常生产中的成本控制,在日常生产成本形成的过程中,按照预定的目标对生产成本进行严格的测量、监管、揭示预算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并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加以改进,以实现原定的成本目标的管理活动。广义上的成本控制不但要进行事前和事中控制,还要重视事后的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在投入生产之前,对产品成本进行计划,通过预先的计划和决策,选择最有利与企业的成本预算方案,例如购买物美价廉的原材料。事中控制又称生产过程控制,是在生产费用产生的过程中控制成本,例如车间管理和制造费用的控制。事后控制是综合分析和考核成本的形成过程,例如对销售费用进行控制。
二、企业成本控制目前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办法
1、只重视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包括事前和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三个部分,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只重视生产成本控制即事中控制,而对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则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应首先注重事前控制,做好预算,对项目的规模大小,生产设备,产品设计投入,原料运输费用等等做好控制。再注重事中控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进行控制,最后,对事后还要进行成本控制,对销售费用进行控制等。
2、成本控制缺乏长远战略眼光,概念混淆模糊
一部分企业认为应该通过扩大产量产生规模效益而增收,而忽视生产过程中的耗用;另外一部分企业虽然重视生产过程即事中的成本控制,但又忽视了产品生产、销售、技术创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概念还仅仅停留在生产成本控制这一阶段。把生产成本控制理解为制造成本控制。缺少战略眼光,是片面而不可取的。针对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成本控制,它是对企业生产事前事中,时候一系列的控制,要把概念弄清楚,然后我们要用战略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做好成本控制。
3、企业成本控制仅限于形式,理念落后
第一,我国目前的企业成本控制理念仍然滞留于生产成本控制阶段,制约了企业成本控制与产品工序设计、营销采购、质量监督与管理、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企业战略管理等的结合,无法保证合理分配各经济要素的成本性,对于成本控制过程中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的研究也不足。第二,一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成本控制意识不强,不重视实际发生成本的性质,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忽视企业的长远利益,仅仅只考虑当前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成本计划和预算是企业长期经营计划或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企业进行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但是许多企业制定的成本计划或预算只是一种形式,并未在实际生产中发生应有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从制定预算或生产计划的程序和过程来看,制定预算或生产计划的财务部门和实际从事生产的各专业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双方信息的不对等导致财务部门在制定预算和生产计划的过程中往往会与实际存在很大出入,编制出的计划和预算无法指导实际生产。(2)从制定预算或生产计划的方法手段上来看,计划或预算分解的标准或要素不合理,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数理推算,使计划或预算计算困难(3)从预算或生产计划的实际执行上来看,缺乏必要的追踪监管机制,无法及时解决实际生产中产生的问题,对计划或预算中不准确或不完善的地方也无法及时调整。(4)从预算或生产计划的考核上来看,没有建立及时有效的评估机制,无法及时奖惩相关的责任人。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1)我们必须要转变理念,树立成本控制观念;(2)我们应该注重进行生产成本控制所产生长远利益,不能因为需要短期的大量投入而忽视了生产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设(3)我们还应该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协调与沟通,建立和健全相关的监管体制。
4、现有的成本会计体系存在缺陷和不足
现有的成本会计体系不够灵活可靠,无法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其决策所需的信息,不能深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生命周期,不能具体反映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成本,从而容易导致企业可能制定出无法有效实行的预算或生产计划。除此之外,现有的企业成本控制对象更多的局限于企业产品在财务方面的信息,无法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全面的原料采购、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信息,难以为企业的长期经营管理提供支撑。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建立和健全现有的成本会计体系。
三、企业成本控制的战略体系
1、从产品投产到产品销售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
(1)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决策体系(事前决策)目前,一部分企业的产品在竞争终不能占据优势,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仍然是粗放式生产,各种建设投资很高,依靠高耗能获取高收入。这都是由于在厂房的建设和产品的设计中忽视了建立成本控制管理体系所造成的。要想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优势,必须对企业现有的生产设备和产品制造过程进研究和分析,淘汰掉一部分收益低的生产设备或废除一些效率低的生产环节,优化企业的生产制造设备和过程。并在以后的经营管理中,注重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
(2)建立和健全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体系,权责分明(事中决策)建立和健全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就是把成本控制作为枢纽,对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成本与费用的事中控制是成本控制的执行阶段,根据成本计划、费用核算中的控制目标和标准,对成本和费用的发生进行具体的操纵和监督。通过实际生产过程的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保证原有费用计划的顺利实现。
(3)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管理的问责体系(事后决策)建立和健全一整套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管理责任问责体系,是企业真正把成本控制管理落到实处的最有效的手段。一是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反馈系统,健全成本监管措施。以成本分析和研究为核心,建立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系统。二是建立企业内部激励机制。适应劳动者追求经济利益的激励办法,就是要运用好按劳取酬的原则,对责任重、贡献大的劳动者付酬要厚。对责任心不高,没贡献的员工,甚至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以经济手段给予惩处。付酬应采取多劳多得的方式,比如:工效挂钩,不仅在工资、奖惩上按劳效,其它福利待遇亦应考虑劳效。再比如安排住房、子女就业,医疗等等。只有这样做才能最大限度激励职工的奉献精神。并将成本控制管理与劳动者的报酬相关联。这样才能激发全体员工最大的斗志。
2、准确把握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1)节俭性原则。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节俭,减少开支,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2)获利性原则。建立新的成本控制体系所产生的成本必须少于因为缺少成本控制而造成的损失。如果成本低于收益低于成本,那么显然建立成本控制体系是得不偿失的。
(3)权责一致原则。权利和责任必须一致,必须相互匹配,所获得的权力越大,那么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还可以建立完善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权责和奖惩相挂钩。
(4)目标一致的原则。成本控制管理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整体的目标,然后再将目标进行分解,再逐一落实到企业的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身上,使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便于明确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的责任。
(5)全局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企业成本控制体系是一项繁琐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树立全局性和整体性观念,个人和局部利益必须符合整体利益,不能因为个人和局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这样才能控制好企业的成本和费用。
3、采用系统、科学、有效的现代的成本控制方法
(1)进行目标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是现代企业经营的目标。因此,现代企业强调成本管理非常重要,在过去,企业成本管理观念淡薄,现在,控制成本管理,首先就要采用目标成本控制,制定目标,控制成本。
(2)提高现金利用率企业的现金周转率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周转率快,说明企业的资金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加速了企业的运转,所以,我们应该在保证企业库存现金充足的基础上,提高现金的利用率,加快现金的周转。
4、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成本控制制度的创新
首先要强化企业每个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强化企业员工成本意识。其次要建立和健全权责利三者合一的原则。并引入市场机制,把个人绩效和工资,奖金挂钩,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然后要改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使预算发挥作用企业成本管理预算不能只限于形式,很多预算华而不实,和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这主要是因为财务预算部门和其它部门沟通不到位,从而造成预算与实际脱节,形成了预算好看不能用的情况。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要改进企业成本预算,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相互沟通,协调,从而制定出实用的成本预算,使其真正发挥预算的作用。
5、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严格控制
(1)企业原材料的采购制度要完善。
第一、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第二、建立采购岗位轮换制度。实行岗位轮换,可以有效的保证采购的公平和公开,容易做出对比。第三、发挥财务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监督管理作用。(2)有效的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国企业人力成本的管理虽然进入了新阶段,但人力成本还是薄弱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那么对人力成本的控制就尤为重要。首先要挖掘人才,发现人才,世上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发现人才的眼睛,千里马需要遇到伯乐才能日行千里,所以我们首先要善于发掘;然后我们要主动培养人才,树立企业文化,形成企业文化,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其次,我们要给优秀人才充分展示自己和充分的学习空间,让他们不断的学习,鼓励他们不断的完善自己;最后,还要从生活上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我们才能稳定员工队伍,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控制人力成本。
结论
总而言之,成本控制对一个企业来说生死攸关,我们要把握好成本控制,做好成本控制,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我们才能在全球经济化的浪潮中走得更好更远。(作者单位: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潘红卫,浅议企业的生存成本[J].现代商业(2009).
[关键词]成本控制;机会成本;成本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6.05.128
1 前 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想要生存或谋求发展壮大,除了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条件外,企业管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会影响到企业是否需要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等措施,来提高竞争力。低成本和高品质是每一个企业追求的理想境界。成本管理就是把它作为企业的经营纲领,将企业一定期限内为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要的一切资源以数量或货币的成本形式表示出来,形成计划。
现代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依靠成本控制的持续创新,即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和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我国企业现有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需求,我们一定要充分重视成本的管理,提高全部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把学术研究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有机结合;改变以往的企业传统核算方式,将市场需求与企业生产成本有机结合作为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成本管理体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实现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理念,健全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体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
2 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
2.1 成本控制的特征
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是成本控制的特征。成本控制的全面性表现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各个环节都实施有效控制。企业会计的工作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持续经营假设是一个重要的会计原则。成本控制的系统性表现在它是从系统的角度来控制,在实行成本控制时,不是从局部利益考虑,而是要整合整体资源,协调和平衡各方面关系,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实施控制。
2.2 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企业赢利增加的根本途径,直接为企业服务。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降低企业成本就可增加利润。其次,它是抵御内部、外部压力,以获得生存的主要保证。最后,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成本降低,有利于扩大销售,在经营稳定的基础上,企业才有能力来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和寻求新的发展动力。
3 企业成本控制问题
3.1 成本控制概念落后
成本控制的传统观念,以节约为标准,片面强调节省开支,节约成本。在市场经济中,诸如“节约成本”为主导的成本控制,一方面因为短期绩效而挫伤企业支出某些短期看来是高昂的费用但会提高未来效益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升级;另一方面也因为过于顾及局部效益而损坏整体的商业目标。
3.2 对成本功能的认识不足
市场是企业实现效益的地方,也是生产的导向,但是很多企业都片面强调产量而忽略市场需求。现在很多企业只考虑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利用低成本而带来的价格优势来夺取市场份额。但这种方法没有完全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一旦市场需求饱和或需求弹性不足,那么产量越高的业务,损伤也就越大。
3.3 成本管理过分依赖现有的成本核算系统
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成本管理方法,忽视了技术创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导致不能将正确的信息提供给决策者参考,也没有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导致不能及时提供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信息的变化情况,造成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成本状况,误导企业决策者不能及时了解产品成本结构的尴尬局面,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走向误区。
3.4 生产工艺落后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实行“低成本战略”,力争在整个行业中树立起领先的成本优势。但是许多管理者却忽视了技术创新是低成本策略的核心,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更新,才是建立一个持久的成本优势所在,而成本优势的战略价值取决于它的持久性。因此,真正的低成本战略是能给企业带来长久性竞争优势的成本策略。此外,许多企业同时注重成本的控制,但它们同时却忽略了与决策成本等相关的机会成本。殊不知,控制成本而且既要着眼长远效益,又要考虑周密细致。决策者在做决策时,切不可贪图眼前的利益,这只会饮鸩止渴,而违背了成本控制的初衷。
从战略角度来看,中国的企业成本管理不仅要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要重视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宣传,销售及日常管理活动等方面成本的控制,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也导致产品质量普遍不高。
4 加强对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4.1 树立成本控制的新理念
4.1.1 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理念
成本意识的高低决定着抓成本控制的主动性,是推动成本控制的前提。企业成本的高低,应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体制及科学性,从材料采购成本、财务管理成本、销售成本及产品科技含量和工艺水平的高低,来体现整个产品成本结构体系的形成。
4.1.2 树立企业竞争靠成本的竞争观念
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的主要表现,而成本优势主要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不断降低成本,获得成本优势。打破传统的成本管理概念,不仅要加强财务管理,更要强化产品科技含量,依靠高精尖的技术,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在企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当前,许多与企业相关的成本概念,如运营成本、投资成本、机会成本等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更与企业的决策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必须改变过去的成本观念,正确地树立新的成本概念,以形成成本管理方法。
4.1.3 重视机会成本,并作出合理的决定
企业在经营决策时,大部分是基于会计成本核算,很少会考虑到机会成本,所谓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中而放弃另外的方案,此时,被放弃的次优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中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对企业产品成本有隐性但又深远的影响。因此,建议企业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要考虑各种因素,绝不能忽视机会成本。
4.2 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
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体。建立成本控制体系的主要程序和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完善本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根据2006年颁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其指导下完善本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包括费用、成本在内的企业成本,提高会计核算与控制水平。
(2)完善工作的重点是制订生产成本的会计核算规定或程序。在根据新的准则通则来拟定本单位完整的会计核算制度时,要有步骤地重点抓好一部分工作的规范化使其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是最需要加强控制的环节,企业制定好自己的生产费用核算程序对实现加强生产成本的控制具有重要影响。要尽量利用先进的会计理念来进行生产成本的核算,推行作业成本法,使会计的核算与控制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带动生产和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会计核算与控制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①根据部门和业务特点,确定绩效评估的对象;
②建立一个明确的业绩评价目标;
③设立绩效评价请假指标;
④根据行业特点,选择评价标准;
⑤评估绩效评价对象;
⑥提出评估报告;
⑦评价和激励评估结果。
4.3 对成本功能的变化有充分理解
成本的经济实质可以概括为:现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在高科技下将生产资料消耗和劳动者所创造价值的有机融合所形成的货币体现,而技术和效率则决定着生产成本的高低。成本的高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本是补偿生产消耗的尺度;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的重要指标;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4.4 提高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在当前,质量和成本是企业的生命,又是企业在竞争中的关键。有些人认为,提高质量会造成成本的增加,特别是当产品供不应求时经常会忽视质量问题。从企业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提高质量与降低企业的成本是统一的。
新技术的开发,虽然消费巨大,在短期内并没有显著的效果,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可能会带来长期的,显著地降低成本效果,这种技术开发的投资是合适的。所以,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来制订改造计划,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开发,特别是对成本影响的较大部分进行技术攻坚,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产品,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4.5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打造全员的成本意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降低成本,而生产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继续降低成本,只能依靠科技进步的根本途径。该系统的生产力,人是最重要的、最活跃的、最决定性的因素。企业的、人民的力量是最关键的,建议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决定着企业的生命。生产成本的降低,则依靠不断更新的技术,只有源源不断的技术革命,才能使企业延续勃勃的生机,而人才是决定新技术的源泉。企业赢利能力,人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建议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全员的成本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