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海报设计

商业海报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商业海报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商业海报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海报;特点;设计

中图分类号:J79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085-02

一、商业海报的作用

1.成功的商业海报可以有效地推销商品。海报是传达信息的一种广告表现形式,它用途非常广泛,是宣传商品、推销商品或商业服务的工具之一。商业海报可以让人们直观地了解商家的意图、产品的性能以及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等,具有很好的宣传作用。一个成功的商业海报会吸引大众,刺激人们购买产品的欲望。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作用,我们在商业海报的设计上,应该真实地阐释产品的内涵,形象地反映产品的格调,充分地展示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在商业海报的投放时机和环境上,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产品展销会、交易会的平台,利用人们观光旅游的时机,利用人们集中的居住地和交通运输集散地等,把握好了时机和环境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艺术的商业海报可以提升商品的品味。商业海报作为宣传商品和商业服务的广告性作品,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向人们告知和销售产品或商品,从而获取经济利益这一目的以外,同时还能够体现商品品牌和企业文化。成功的艺术的商业海报更能提升商品的内涵和品味,对商品内在联系精心处理过的艺术效果,更容易让广大消费者赏心悦目并接受。这就要求设计师把握产品的特点,把产品的格调、内在联系和特点与美学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文化主体思想,把优秀的和现代文明的思想主题展示出来,使商业海报的主题突出、层次分明、观念鲜明和艺术感染力强,达到内涵的深度思考和延展,增强了商业海报的传播和引导功能。艺术的商业海报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商品品牌的内涵,是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艺术的商业海报可以提升商品的品味,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3.经典的商业海报可以成为企业的象征。商业海报是产品推销的重要手段,应该具有确定的时间、地点和让人一目了然的标题,有简明易记的商业标识等。好的商业海报能够直接传达或反映出产品的各种信息和企业所要表达的思想,经典的商业海报还可以成为企业的象征。现在的许多知名的大企业都十分注重企业形象的战略设计,在实施企业形象战略设计的过程中,把企业名称和商业海报的设计放在一起统筹设计,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企业成功推广的经典海报,既可树立企业形象,让人们一看到这个商业海报就知道这是哪家知名企业,这家企业有哪些知名的产品,成为企业形象长青的有力武器。成功的海报还可以提高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业绩可以提升,远景更加广阔。凡是经典的商业海报都能突出显示企业的理念,代表着被人们普遍承认的商业氛围,成为企业的象征。

二、商业海报的特点

1.商业性特点。商业海报是平面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一个有目的的策划,是设计师把某个想法或计划,以某种风格或形象的表现方式,用美术的元素加以组合、整合,形成具有较强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视觉作品。这种视觉作品的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是以文字和图形的形式把信息传达传播给广大受众者,让人们通过这些艺术的、具有强大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视觉元素来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从而达到推销商品、宣传企业文化和树立企业形象的最终目的。

2.时效性特点。一种新产品的推出往往伴随着商品新颖性的出现,时间越短,商品的这种新颖性越突出,越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并增强购买的欲望。反之商品就失去了新颖,人们的购买欲望就会降低,海报的商业作用就会淡化。正因为如此,企业和商家都十分注重商业海报的时效性,有的甚至把海报的设计与商品的制作同步进行,进而赢得时间,所谓时间就是金钱在商业广告性海报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商品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海报要随市场变化进行调整。

3.创新性特点。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单一的平面视觉冲击力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这对商业海报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创新的海报等于没有灵魂的设计,没有创新的商业性海报就没有企业的春天。商业海报的创意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会更加促进商业出售目的的实现。新世纪以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传统文化和创新思想相融合的商业海报成为时代的要求。

4.艺术性特点。设计师在商业海报的设计过程中,会依照商品的格调和受众对象,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美术元素和审美活动融入到商业海报的整体设计之中,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一般意义上讲,美并不是商业海报创作的源动力和终极目标,但成功的商业海报一般都具有艺术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商业海报既是一个单纯的平面设计,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在商业海报的设计过程中把文化艺术充分地融入其中,就会使设计的观念、设计的风格、设计的形态等渗透出多元化、独特的文化艺术。

5.整体性特点。商业海报的表现元素和表现手法很多,但再多的元素,再多的手法,都是为实现商品销售和商品服务而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海报的整体性特点是不容忽视的。如,有的商业海报为了体现视觉冲击力,夸大了商品的真实特征,有的商业海报过分强调现代元素,而忽视了人们普遍的接受习惯等。一个好的海报体现商品的本质特征,把图形、文字和色彩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现代艺术和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统工艺和现代化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产品风格结合起来,才能使设计的观念、思维、风格、审美渗透出独特的文化价值,使作品达到完美的统一。

三、商业海报的设计

1.商业海报的图形设计。图形设计是商业海报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商业海报中的图形对人们的视觉更具冲击力,是整个设计作品的视觉中心。图形是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它的设计并不是凭空的创造,而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人们用所掌握的知识、文化来解读这些图形从而获得信息。优秀的中国传统图形至今仍在影响着平面设计,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它不但深受中国百姓的推崇,也被国外大众所接受和喜爱。此外,各国优秀图形也值得吸收和借鉴,洋为中用。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环境,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图案,内涵也同样十分丰富,有的图案还是世界顶级的图案设计。如用米老鼠作为迪斯尼公司的商业性海报,就是因为该图案的设计是将图形设计运用到极致,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一个善于接纳、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化和图形设计的设计作品,更会为大众所接受。

2.商业海报的文字设计。文字是商业海报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商业海报的文字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商业海报的文字设计就是用视觉设计规律及手段,对文字进行有目的的艺术处理和编排,配合图案要素来实现海报的主题创意,具有引起注意、说服对象、诱读正文的作用。标题是商业海报文字设计的重点,在设计中无论是直接标题、间接标题,还是复合标题都应注重把视觉语言创作和文案创作结合起来,选择哪种形式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配合图形造型,来选择恰当的字体和字号,并把握好视觉艺术语言,从而诱导人们把注意力从标题转移到正文。海报的文字内容的撰写应言简意赅,表达生动、贴切、形象、诙谐等,具有感应力和冲击力。设计师需要有较高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蕴,有对商品内容和企业文化的充分了解。一个通俗易懂、内涵丰富、押韵且富于情感的广告语,更能充分宣传商品特征,体现企业文化。

3.商业海报的色彩设计。人们对商业海报的最初印象是从色彩中获得的,这些斑斓的色彩是人的第一视觉印象。人的视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呼应时,把色彩的这个特点艺术、巧妙地运用在商业海报设计上,使人们对商业海报所要反映的商品印象更深。商业海报的色彩设计既要考虑广告版面装饰的美感,又要体现商品质感和特色;既要考虑环境、气候、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又要考虑远近大小和上下左右的视觉变化规律。色彩不是孤立的色彩,商业海报的色彩不是简单的色彩增减或叠加,而是代表一定意义、反映一定内涵、衬托一定环境的视觉语言。一般要突出表现主色调的作用,使主题画面突出,增强海报的视觉效果。色彩是有象征意义的色彩,如绿色偏中性,给人以优雅、宁静、和谐的自然美等,人们借助色彩的这些特性把观念、认识和普遍的心理联想所能理解的颜色同产品特点及企业形象结合起来。

4.商业海报的整体性设计。商业海报的设计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整体设计,它要求主题明确立意要好,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图案深刻引人注意,色彩鲜明感染力强。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既要突出主题思想,又要考虑细节枝节的帮衬;既要考虑单个色彩的运用,又要把握整体画面的协调;既要保持优秀传统,又要在科技支撑下不断创新。在设计过程中,不能为了突出视觉冲击力而忽视了整个画面的内在联系和内涵。设计需要内容和形式统一,商业海报才会有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和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朱琪颖.海报设计的竞争优势及防治趋向[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3).

[2]李.浅谈商业海报的设计[J].教育教学,2011,(17).

商业海报设计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公益海报;社会责任;现状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5-0023-02

现代海报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伴随商业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产生。跟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相似,海报除了其本身所固有的广泛传播、引起注意等社会功能外,它还有其“从教化、促人伦”的教育作用,这一点在公益海报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公益”是相对“商业”而言的,公益海报是指不以通过设计张贴海报来获取经济利益为直接目的的海报形式。有人曾说:“公益海报设计师的工作是为了让世界有可能变得更美好、更和谐。”公益海报就是用一些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形、色彩和文字,充当解决不同社会问题的社会营销工具,来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

现代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为商业服务,但现在的设计师未必都是只关注商业或超然世外,他们强烈意识到为社会服务是设计师应负的社会责任。富有责任感的设计师是社会的良心,他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使命感自觉地肩负起社会责任,关注社会热点和政治焦点,探求人类和谐与长期发展,倡导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建构人性本质的真、善、美。他们设计的那些带有强烈社会责任、人文关怀和美学追求的公益海报成为发人深省的警世之鉴。

目前,相对于商业海报而言,国内的公益海报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奢侈品,在满大街的海报中,公益海报如凤毛麟角。这现状与公益海报的自有特性有关,也与当下设计师没有掌握话语权有关。首先是非盈利性,海报的终极目标是以警世的文字与图形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关注公众利益,注重社会效益。其次是思想性,公益海报传播的是精神形态的思想观念,把富有深度的思想传达给受众,促使其关注、自身某些社会现象或政治问题。再次是利他性,公益海报的设计是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费用由者自行承担。

一、海报设计师的现状

在人类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海报记录了这个进程当中的许多章节,商业海报记录的是具体商品和无形服务的一章,公益海报记录的是人类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进步,设计师就是这种进步的观念的倡导者和进步的记录者。在文明社会里,公益海报犹如文学范畴里起警世作用的杂文,而海报设计师就是持“匕首、投枪”的杂文家。一个设计师对公益海报设计的参与程度,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设计师的社会良知和思想深度。

在以经济建设为主导的社会,公益在很多时候要让位于商业。所以,就目前我们中国来说,真正让设计师参与设计公益海报并广泛在社会上张贴传播的机会并不多。但这并没有削减设计师们对公益海报设计的热情,对作为搞艺术出身的设计师来说,海报设计是他们艺术设计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设计师的艺术品质和社会良知的重要体现。海报,特别是公益海报成为设计师艺术追求、寄托理想的一个有效载体。如果说画家们以绘画语言来直抒心意的话,设计师则以独有的设计语言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知与感受,宣扬自己的观点。在创作公益海报时,设计师少了很多羁绊,有更大的艺术空间和自由度,会有心灵回归的感觉。在公益海报的社会氛围还不是非常浓厚的环境下,各种活跃的海报展览活动成为一些地方艺术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成为设计师沟通交流的平台。设计师把自己用接近纯艺术形式创作出来的、反映个人鲜明艺术风格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公益海报来参加这些相关展览和艺术社会活动。

对于鲜有机会参与商业设计的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来说,参与公益海报的设计是他们真正走近设计、熟悉设计规律、运用视觉语汇最好的机会。现在,国内一些知名院校所举办的知名度和公信力都较高的海报设计大赛吸引大批未来设计精英们的广泛参与,如DAF大学生海报设计大赛、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白金创意”大赛以及湖北美术学院举办的“东+西国际大学生海报双年展”等赛事,在设计专业大学生中影响很大。在各种学生参与的海报大赛中,指定的公益主题占了很重要的部分。这种近乎强制性的公益主题,迫使参赛的大学生不得不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文,从而用自己独有的视觉语言表达自己感受、见解和观点。这种强制,使得在一种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过程中,让未来的设计师们开始习惯慢慢关注自身周围的情况,关注社会的变化,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从而,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关心他人的意识便会在这些未来设计师的身上滋生和养成,他们再把这种责任感带入社会,这将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经省财富。所以,大学生参与公益海报大赛,既是一种设计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责任意识的养成,更是一种精神品格的塑造。

二、公益海报的主题现状

人类在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当中,在利益的占有和争夺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矛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都有许多进行调和的地方,都有许多需要的解决的问题。作为社会的良心,公益海报设计师以其强烈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这些问题,以海报特有的图形、文字形式向广大受众传达视觉信息,向大众呐喊,以赢得更多的共鸣,来倡导矛盾的和解。

一些优秀的公益海报作品在倡导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建构人性本质的真、善、美,建设人们美好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发挥了它们应有的功能。目前,设计师们经常涉及到的公益海报主题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生存环境

人类社会整个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就更是在不断地、大幅度地向地球索取资源。这种追求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盲目,导致自己生存空间的恶化和后续资源的逐渐枯竭,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对环境、资源的关注,成为公益海报发出的最重要的呐喊,保护自然、生态与环境,节约水、地、电和矿产资源,以及防止水和空气等各种题材成为公益海报呼唤的主题,以传达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二)关爱生命健康

人是社会的主体,尊重生命、关爱健康,就是关心人类自己。对生命的珍惜、对健康的渴求是人的本能。人类群体的健康安危,涉及群体的延续发展,对影响人类群体健康的现象,设计师也通过海报揭示其严重后果。战争,是影响人类生命最严重的暴力形式,反战海报一直是公益海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正义感的设计师的最强有力的武器。其他涉及人类健康安危的题材,诸如防治艾滋病、远离、禁止抽烟、勿酒后驾驶、防灾救灾以及卫生防疫等,在这些题材的公益海报中,设计师或温情提示或大声疾呼,给人一种亲和力和震撼力。

(三)倡导良好风尚

“促人伦”一直是公益海报的主要功能,它唤起大众的公德意识,建立公序良俗,倡导良好风尚,这是时展的呼唤。这声呼唤通过“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反腐倡廉、无偿献血、保护妇女儿童、关注弱势群体”等题材彰显出来。在近几年来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面前,设计师为凝聚人心、号召人们捐款捐物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在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活动中,许多设计师都参与到公益海报的设计活动中,以他们急先锋的实际行动唤起人们的大爱意识,从而使设计师自己的灵魂也得到净化与升华。

(四)解读国家政策

计划生育和科教兴国等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怎样使这些高屋建瓴的国家战略能让普通老百姓都知晓,设计师通过巧妙的构思,易懂的图形,朗朗上口的文字来对这些政策进行图形化的解读,把理论信息通过视觉语言传达给普通老百姓。于是关于“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希望工程、捐资助学、保护知识产权、下岗再就业”等题材成为许多设计师所表现的主题。

(五)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屹立世界的支柱,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能得以延续的根脉,是永远的精神家园。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是设计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一些关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进步、发展、繁荣的题材也都是公益海报经常要表现的主题。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开展,出现了许多保护民族民间艺术的海报。香港和时,设计师们饱含深情,激情创作。为期盼祖国统一,关于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主题也是经常出现在设计师的海报创作领域中。

三、机构现状

公益海报发轫于现代工业文明起步较早的欧美国家。现在,在这些发达国家中,公益海报已比较普及,大街上的海报立柱上经常出现公益海报,一些盛大的海报展览活动所参展的一些海报大多以公益为主题。相比国外而言,在中国这种氛围就冷清了很多,商业海报倒是比比皆是。一些职业设计师虽然也非常关注当下的非常尖锐的社会问题,但他们设计的公益海报除了少量的参加一些展览和比赛外,很多时候都是束之高阁,少有机会对社会。作为未来设计师的大学生们所设计的公益海报情况就更是这样,只是设计的过程成了他们业务练兵和思想升华的过程。

尽管张贴公益海报的氛围不是特别好,但还是有些机构单位为了社会公益事业而出资邀请设计师设计再印刷张贴的。如共青团、妇联、老龄办、红十字会等关注弱小群体的机构,环保、水务、矿产等关注资源环境的政府部门,公安、税务、纪检、消防等执法部门,还有教育、医疗、计生、劳动等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都为各自的工作需要,张贴了大量的各种题材的公益海报,这些海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大众,为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及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经济建设为主导的社会氛围中,这些公益海报显得尤为可贵。但也是这种氛围,使得企业只关注自身利益,自己商品的商业海报得很多,而公益海报涉足较少。只有极少数大企业,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公益海报虽然不直接宣传自身产品,但可以突出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大爱精神,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海报上附带的企业标识也起到了宣传自身的作用。这些公司将公益海报和商业意识完美结合,收到了物质精神双丰收效果。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越来越强烈,以这种形式公益海报、强调功德意识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

商业海报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电影海报;艺术设计;规律

电影海报首先是一种具有宣传作用的商业海报,是随着电影的发展而出现的。电影海报具有相当强的号召力与感染力,是由图形、文字、摄影、绘画并汇集强大的艺术技巧而形成的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广告作品。电影海报主要的作用就是以最直接、醒目的方式将影片内容介绍给观众,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此外,优秀的电影海报除了其宣传作用外,还是一门视觉艺术,体现审美意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特别是近年来,影视作品迎来了一个数字化的发展时期,技术革新、全球多元化发展、电脑技术的融合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电影海报也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于世人,给人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一、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的艺术价值体现

海报是集形象、构图、色彩及形式感等为一体的综合视觉效果,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复制影像。一方面海报向过往行人传达着商业信息、公共信息或者生活指导,另一方面也展现并记录了城市发展的步伐,代表着本土民族文化底蕴。中国电影海报作为商业海报之一,具较强的宣传效果,同时也拥有极为显著的欣赏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信息和欣赏价值

电影海报通常是张贴于影剧院门口或宣传栏,一方面是对电影作品的宣传,另一方面也是一幅极具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电影海报的设计多是选取影片中最为精彩、象征性的镜头,并附加带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广告词来吸引观众。随着电影作品数字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电影海报在创作手法、制作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并以其特有的艺术价值与文化魅力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一种艺术作品来收藏,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涌现出一批电影海报收藏家。在中国,一些电影海报爱好者或者收藏家,将久远年代的电影海报用镜框镶好,置于书房或者客厅,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别具风格。此外,电影海报的收藏,也是对电影作品本身的艺术欣赏,不但可以回味剧情,还可以欣赏演员的表演技能,获取一些明星大腕的趣闻轶事。随着近年来,我国影视创作的发展以及海报制作技术的革新,中国电影海报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大大提升,很多人将其作为经典装饰作品,甚至珍贵礼品赠送好友,也有商家将其作为一种特色商品来经营,由此可见中国电影海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历史价值

电影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创作产生的,每一部电影作品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从某种角度反映了社会及历史的发展。而电影海报的创作也因设计者所处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民族风格等不同而蕴涵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也赋予了电影海报较高的历史价值。中国电影的艺术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形象升华、心灵成长的发展史,而中国电影海报则是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的象征与浓缩,是心灵成长的见证。电影海报选取电影情节中最具代表性的画面,从侧面记录了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文化、灵魂与行为,为后人真实地还原故事情节最直接、最具感染力的形象代表。电影《我这一辈子》是以老舍的同名小说为题材创作的,描写的是中国北京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揭示了旧中国历史环境下的世态炎凉与人间心酸。李喆牲将本部电影海报作品的人物刻画得极为生动、形象,堪称精彩绝伦。使人们一看到海报中影片主人公那一脸的无奈与心酸,就能联想到当时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及人们生活朝不保夕的痛苦与无助。电影海报在向人们传达电影作品内容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让人们去感受那个时期的生活与文化。因此,电影海报是传承与记录历史文化的载体,体现了较高的历史价值。

(三)经济价值

电影作为一种文艺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就颇受广大观众所喜爱。随着电影创作的发展,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附属产品也相继问世,且经济价值不断攀升。电影海报就是其中之一。电影海报作为电影作品的宣传名片,同时也是文化艺术的代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限量发行,因此深受收藏家们喜爱,其经济价值极具潜力。物以稀为贵,电影海报的价值也是如此,限量版发行的海报,由于年代久远、保存不当等原因,导致市场存量极少,部分电影海报成为历史珍品,因此,极具收藏价值,经济价值不菲。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上,电影海报也是炙手可热的艺术作品之一。电影海报的价值从几十元、几百元到数千元、上万元不等。其价值高低一方面取决于艺术品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艺术特性、品相及世存量。另一方面也与电影演员、导演、制片厂等在电影发展史上的地位有很大关系。如国内一电影海报收藏家拍卖的一张1950年由中央电影局发行的电影海报《胜利重逢》,最终成交价13万元;而保定一位收藏家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1 030张老电影海报整体转让,价值高达110万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现在更多的收藏爱好者利用网络完成海报交易,如中国电影海报网、拍拍网、淘宝网等,每日行情、成交量等数据均直观体现了电影海报的经济价值。

二、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的艺术规律

与其他设计一样电影海报的设计自创作灵感产生那一刻起到完成制作,都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既要符合审美要素的运用规律又要遵循视觉语言的表达规律。

(一)审美要素的运用规律

艺术是一种美的体现,艺术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美诞生的过程,艺术作品的审美要素运用规律赋予每件作品独特的美学特征。电影海报作为一种商业海报,随着人们追求形式的改变,其设计审美要素也在发生改变,逐渐向民族文化、现代文化以及世界多元文化转变,同时也代表着人们审美品位的不断提升。

一方面,电影海报遵循审美要素的艺术形式。随着创作技术数字化,创作手法多元化的发展,中国电影海报的设计经历了由过去的黑白到彩色,由手绘到电脑制图,由以往的手贴画到平面设计艺术作品。在这种转变与发展的过程中,电影海报带给观众更多的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审美享受,甚至有些经典海报也成为人们装饰、收藏的艺术作品。海报设计者在考虑到海报宣传职能的同时,也将根据影片主题风格、内容、故事背景等运用审美要素规律进行艺术形式塑造。以精彩的画面和语言打动观众,触动其灵魂。表现手法是豪放是婉约、是抽象是具体要因影片主题而定。总之,电影海报的设计构思要因影片内容、文化背景来确定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同时也要注重审美意识的体现。

另一方面,电影海报必须具备感人的美学性能。视觉语言是电影海报最具穿透力的武器。电影海报本身就是通过文字、色彩、影像等视觉艺术向人们传达信息,展现文化魅力的作品。电影海报《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光彩夺目的视觉效果将周润发、巩俐、周杰伦三位巨星的影片剧照展现在观众面前,成为影片的一大卖点。因此,海报的艺术形象是展现视觉效果的关键,而当其被无形中赋予强大的生命力时,将成为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审美作品。

(二)视觉语言的表达规律

图形为超越语言、文字的信息传达方式,没有地域、民族、文化界限。相比较而言,图形则更为直观、明确,甚至会收到更强的视觉冲击效果。电影海报的设计也多运用了图形、色彩、光影等视觉语言表达规律。

第一,视觉流程的强大冲击力。电影海报本身的宣传性质决定了其功能,要在人们最短的视觉流程中,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吸引观众眼球,引起观看欲望。因此,电影海报的设计要根据人们的思维逻辑,编排视觉流程,在短时间内让人们了解到影片内容,并瞬间牵动其思绪,形成深刻印象。电影海报《寒冰》的设计就充分运用了视觉流程编排规律。上方为主人公李建平的剧照,以大画面展现,来吸引观众眼球,顺着光线的自然流动,附上精简的影片主题“你能抓到我吗?”,最下面以醒目的影片名《寒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第二,言简意赅,表达准确。美国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在其美学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中阐述:“视觉不同于照相,是一种积极的探索行为,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不光是局限于那些能够引起它注意的事物,而是覆盖了任何一种视觉范围内的事物。”电影海报多运用简单而具有强烈号召力的图形来突出影片主题,运用简单的造型、色彩对比来展示影片人物,在瞬间以直观的视觉形象给人以深刻印象,并将影片内容传递给观众。也有的电影海报选取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镜头作为海报主体,给人以悬念,吸引观众的观看欲望。电影海报《我和爸爸》则节选了影片中父女二人某一特写,向人们传达影片讲述的是平凡生活中父亲与女儿间感人至深的点点滴滴,又引发人们去想象那些平凡中不平凡的亲情与大爱。

第三,文字的视觉内涵。文字为文化、信息传递的载体,通过形、象来传递、表达视觉内容。一幅优秀的电影海报,通过图形、色彩、文字的变换、统一,使海报本身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更为强烈。电影海报中的文字,一是影片说明性的广告文字,起到传递影片信息的作用,二是经过特殊的处理方法,艺术加工,展现文字魅力,进而吸引观众眼球,引发其观看兴趣。汉字本身特有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将使影片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而这也是文字的内涵所在,是其他设计元素所不能取代的。电影海报《美丽的大脚》中显示了这样一组文字:“生活里,有人是永远的守望者,有人则像过客一样,但他们都是来去匆匆划过天空的流星,等到最亮的一刻燃尽自己。”这与影片主人公的经典独白相对应:“咱们来到这个世上是哭着来的,我走的时候啊,要笑着走。”将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再赋予主人公张美丽(倪萍饰)那深邃、充满希冀的目光,更是引发人们无限遐想。

三、结 语

随着电影作品的出现,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也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设计艺术,其审美价值、收藏价值也越发凸显。优秀的电影海报除了通过图形、色彩、文字、影像等完美组合向人们传递影片的基础信息外,还给人以视觉冲击、审美享受,甚至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的电影海报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技术革新,多元化创作手法等形成了其特有的设计艺术,因此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季超.构成·电影·海报[J].电影文学,2008(07).

[2] 周新.电影海报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力[J].电影文学,2012(11).

[3] 李彭,张星,陈晶晶.电影海报中的符号语言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33).

商业海报设计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海报设计课程 网络媒体时代 建构

一、网络媒体时代的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又称为招贴设计,属于大众传媒体系,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中,商业海报有着悠长的历史并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海报设计的设计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在越来越渗入人们生活的网络信息传播媒体影响下,传统海报的局限性越发明显,这使其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地位逐渐衰落。不过这一存在了千年的广告形式并没有消亡,新的媒体也让海报设计有了复生的机会。

人们常把网络媒体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但就其实质来看,这个“第四媒体”早已超出了以往所有传统媒体仅仅是对社会公众进行开放性传播的大众传播媒体范畴。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系张允若教授在全国第七次传播学会议上提出网络媒体也同时兼具了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媒体的作用,事实上已为人类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它是相对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的人类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

传统商业在信息化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借助于网络媒体平台形成了网商,所谓的网商是指利用Internet互联网作为企业或个人商业经营平台,进行采购、销售、企业产品展示信息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并以此作为主要经营手段的企业。

近年来,从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的网商发展指数等相关指数调研报告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网商与主流社会经济系统的融合进一步扩大并呈现加速跨越的态势。主流社会经济系统中融入了大量的网商及网商产业阶层群体,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经济加速融合,传统企业加速电子商务使得电子商务产业阶层和生态体系大幅扩大。电子商务占重要比重的信息时代商业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商业模式向互联网平台的转变也使得商家需要将更多的营销资源转移到网络媒体,基于网络媒体的平面设计需求呈现出迅速放大的趋势。更多的网商出于销售目的的需要在网络媒体平台上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宣传,这使得海报以网页文件的形式出现。在这里笔者将这样以网络媒体为信息传播平台,以图形、图像、文字、色彩、声音、动画等广告元素,结合网络媒体的特征进行产品、服务或观念的新的海报形式称为网络媒体海报。这是在新媒体条件下动态的更加富有感染力的,乃至受众可以参与其中的海报设计让我们领略到视觉传达设计由平面化、静态化向动态性、多媒体性、交互性的综合方向转变的过程。其对于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必然是深远的。

二、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海报设计课程现状与改革

浙江省作为电子商务发展大省,在2012年1季度的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网商指数榜中得分为仅次于首位广东78.38分的67.92分,高过全国平均值30.50分的一倍余。网商的快速发展也对相关的艺术设计人员的需求产生了强劲的需求,最近2年来我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与就业于网商类企业的人数始终都保持在百分之20左右。

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对网店的海报进行定期设计与维护,而以往的海报设计课还停留于传统印刷媒体相关的教学内容上。传统模块化的以科目内容分类的教学模式又使得网络媒体相关的设计知识与技能的讲授只限于网页设计课程,由于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专攻方向等原因,课中无法深入讲授交叉课目的内容。这使得学生学到的网站设计知识与技能和需要整合的海报设计等其他科目的知识无法马上融汇应用。于是乎学生会感觉到所学与所需产生了不对称,笔者认为这样课程之间联系的人为割裂所造成了知识的碎片化倾向会因高职学生普遍较弱的知识自我消化与重构能力而强化,从而使得学生对于网络媒体下的设计缺少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影响了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部分高职院校对海报课程进行了改革,主要的方向是删减原有的海报内容,转而开设专门的新媒体设计课程。这些适应地域与时代经济特点进行的改革,一方面有利于解决企业需求与学生能力之间的矛盾。从更宽广的视野看这也是解决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同质化明显,缺少特色弊病的途径。

但同时我们的社会还处于新旧媒体交替和并存的时代,海报作为一种适用范围广泛的广告形式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同时存在于传统的印刷媒体与新兴的互联网数字媒体领域。笔者因此认为在这样的改革尝试中删减过时的教学内容、大幅度地增加新媒体设计的内容是势在必行的,而原有的教学内容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是有保留的实际价值的。

三、新媒体在海报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思路

1)课程目标

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决定了课程的内涵和方向,是课程乃至专业确立特色提升品质的原点。改革课程的中心目标旨在推动网络媒体下的海报设计课程革新,培养适应电商时展需要的设计从业者。尝试以大课程的视角,通过对交叉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内容,情境化、项目化的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设计的观念,并掌握相应的方法与技能。

2)课程内容

海报设计本来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结合了图形设计、字体设计、印刷、软件技术、营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新媒体的体入使得海报设计课程所要整合的知识内容大大提高,课程既需要flash、dreamweaver、cooledit、After Effects等动画、网页、声音、视频编辑相关软件的支持;也需要网页设计、新媒体设计等学科知识的支撑。这需要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合理再配置,大幅增加应用较多的新媒体设计内容,适度地删减现今使用较少的知识内容。

3)课程实施

长久以来艺术设计的各个科目都以单独课程的形式相对独立的存在着,各科目的教师独立完成自己的课程教学,学生也很自然的独立看待各科目的知识内容,这造成学科知识缺少整体融合,呈现碎片化的趋势。这也是造成学生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岗位时往往用不上或者用不好的重要原因。综合性的课程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但是对于以往由单个教师掌控的课堂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结合课堂实施的革新。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的笔者尝试在教学中以大课堂、宽视野的原则以项目化、实验性的教学内容配合多导师的形式进行教学。大课程与宽视野指的是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单一的海报设计课程知识,尝试将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教学。以期改变过去独立课程造成的知识碎片化倾向,使高职学生更好的贯通所学知识层。

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推广的专业课双导师制度提供给了可行的思路,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请相关电商企业中的一线资深设计师进入课堂,另一方面将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师引入课堂,形成多导师的教学形式。

同时运用实际课题与虚拟课题相结合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情景式教学。联系实际的课题设计并不意味着一味的模拟商业化设计。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不论是行业本身还是从事教学的教师和学习角色的学生对于其特性的了解都是不全面的。这使得新的海报设计课程会融入更多探索性、实验性的因素。

本文的实验性涵盖着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层的实验性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对于单纯的教师理论授课,学生按部就班地在电脑面前死做设计而言。设计的教与学应该严格按照设计企业的流程来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对相关信息的积累;中期的整合分析吃透主题,通过合适的创作方式,如头脑风暴(Brain Storming)进行创意突破;后期以一定的输出规范进行符合业界要求的设计。第二层的实验性指的是学生在设计中要改变以培养商业化设计从业者为口号下单纯的传授学生模式化设计与制作能力的模式。设计的特质注定只有同时具有富个人色彩与实用性两部分特点才能够达到应有的效益预期。而在我国中小型设计公司占多数,很多设计公司的设计部门人数较少,往往要求设计师具有综合设计的能力,而不会把设计与制作岗位单独分开。

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摆脱了僵化的约定成俗的商业设计模式,而更倾向于艺术创作,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的作业初看起来缺少一些实用性,但是却更有生气。这可以培养学生活跃而有生机的设计思维意识,这是学生应该在专业学习的三年中首先掌握的。许多的设计理论知识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过时,只有设计思维方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好的思维方式可以指导学生在毕业后不断学习,迅速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

4)课程评价

课程的评价形式对于课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导向作用。笔者认为在新的海报设计课程评价中可以采用模糊等级制与多导师评价结合的形式进行。

在现有的教育方式中由于我们对于分值评测的依赖程度,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被单一的分值所表示,这使得所有的可以或不可以被数值衡量的能力都被一些定量化的数据表示了。而这样的定量化数据被我们过量的使用了,因为从表面上看这些数据是这么的精确,当我们看到数据时就会下意识的假设这些数字能客观的表现学生的全面情况。但实际上不论这些数字看起来有多么精确,在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衡量方面的有效性都是非常有限的。

分值式的评价方式会让艺术设计课程这类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为主,以个体创造为主要形式的没有标准答案的特质的课程的评价出现困难。过度的使用分值评测是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被忽视并被阻碍的根本原因,它会在根本上影响美术教育对创造力的发展。模糊式的等级评分制反而在艺术设计课程中更具有合理性。

同时多导师的教学模式也能够很自然的导入由多导师打分的评价方式,以比较综合的打分方式给学生较为全面、合理的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媒体时代对海报设计课的课程内容提出了多元化、综合化的新要求。适应这样的变化要求教师不只是授课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以综合而全面的眼光来看待课程改革并对课程从内容到实施、评价等各个步骤进行探索,打破科目间的知识壁垒,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的实践动手能力。

基金项目: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院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二级子项目《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项目标号20203A

参考资料

[1] 王受之. 世界平面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Robert J.Sternberg , Louise Spear.Swerling 赵海燕 译. 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 Graeme Turner 许静 译. 普通人与媒体—民众化转向[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商业海报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益海报;社会发展;人文内涵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92-1

一、海报的起源与发展

海报也称招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代海报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起源于绘画,最早的招贴只是以简单的告示牌出现,它历经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刚开始也只以雕刻、手绘的形式出现,制作工艺粗糙,数量很少。“直到十九世纪,在社会工业化革命的推动下,全球化贸易促成工业的商品化生产,这时现代招贴作为当时最有效的促销和竞争手段应运而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招贴发展的一个,它在社会上充当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被大量的应用与传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海报中出现了大量的反战题材。二战结束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和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兴起都为海报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条件。现代主义强调理性化、秩序化、以抽象的几何图形为主的表现形式,而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与现代主义所推崇的理念,追求感性、画面的无秩序,色彩的应用上很大胆。二战结束后,海报设计呈现出各自独特的国家民族特色。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海报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科学技术与招贴的发展息息相关,公益海报也是一样,9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面开始面临生存危机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设计师的重视,并在设计中体现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公益海报。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公益海报有了更为全新的发展,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近20年间,公益海报发展迅速,有很多设计优秀的作品,在创造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这样,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公益海报在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近几年,公益海报的发展断断续续,除了能引起全国关注的重大事件被人们广泛关注外,大多数公益海报多半不被人们所关注,人们更偏向于与其有利益关系的商业海报。还有就是国内公益海报的发展过份依赖于政府部门,设计师和媒体处于被动地位,这也阻碍了公益海报的发展。

二、公益海报的作用

海报有两类:一是商业海报,它重在吸引公众进行消费;另一种则是公益海报,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为大众传递信息,为社会服务。它们的相同点都是向公众传播信息,但它们的目的不同。

近20年来,我国公益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公益海报遍布各大公共场所,它的内容更加丰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公益海报代表着公众的利益,它的目的是唤起公众的社会意识,自觉的承担社会责任。公益海报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理,它所传递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正能量,推动着公益事业的发展。

海报作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对社会所作的贡献是不容质疑的,公益海报则是其中的典型。它用直白的艺术语言来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通过图形、文字等形式进行传播和宣传,增强人们的道德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增强人们的责任感,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公益海报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也是一种思想教育形式,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地位。

三、公益海报的人文内涵

公益海报与商业海报相比,具有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有两个特征:一是观念性,二是非盈利性。商业海报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公益海报主要告诫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人们的行为提出一定的要求,它倡导的是一种社会风尚。它的人文内涵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公益性。公益性是公益海报最为显著的特征,它的目的是引导整个社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它的创作来源必须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能吸引我们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否则便不能使公众产生深刻的认识,引起广大受众的共鸣。

(二)长期性。公益海报反映的必须是社会中广泛存在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公益海报具有长期性特点。一则优秀的公益海报,它应该是可以长时间使用的,不仅在当前的一段时间可以使用,在以后的某一时期也可以使用。

(三)通俗性。通俗性是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因为公益海报是面向大众的,受众群体庞大,但因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它必须通俗易懂,使受众能够理解海报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创作者设计海报的目的。

(四)针对性。公益海报有着很高的要求,主题明确、具有针对性,通常来说,一则公益海报反映一个主题。

四、结语

公益海报是为公益活动、公益事业提供传播服务的。它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它仍然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海报的形式多样化、题材的日益丰富、关注领域的扩大,公益海报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给予广泛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林家阳.招贴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商业海报设计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图画现代主义视觉语言现代性

图画现代主义肇始于20世纪初,促使它产生的原因首先在于西方各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商业宣传的需要;其次,由于印刷技术——石版印刷的完善并大量用于商业海报设计从而出现平面设计表现力的丰富;第三,现代主义艺术语言的娴熟运用,使得这一时期的商业美术作品的形式语汇完全呈现出现代艺术语言的家族特征:简洁的图形、平图色彩以及富于表现力和图形化的文字。因此,一批设计师游走于视觉抽象和图画传达之间,将网画现代主义演绎到极致。

一、现代主义艺术语汇对平面广告现代视觉形态的建构

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时代的广告设计同样重视广告画面的插图图像,但有着强烈的主观装饰和唯美追求。而在现代艺术影响和洗礼之后的广告设计插图更进一步尊重广告信息传达的目的。

其中有代表性的广告视觉样式创造者鲁西安·伯恩哈特(LucianBernhard)就是一位中坚人物。伯恩哈特的商业广告设计奠定了现代广告设计的基本样式——简单的罔形描述广告主的产品或公司名称,主题突出,目的鲜明,强烈的色彩对比和设计意识(而非艺术表现的需要)造成视觉冲击和明确的视觉印象,从而实现和发挥良好的视觉传达功能。在广告艺术设计史上伯恩哈特的贡献在于他完成了现代商业广告设计的现代化转型,即从新艺术运动时期艺术化和唯美化的商业海报设计向服务于现代商业活动的视觉传达设计的转折。但是,这个转折绝不是功能主义和艺术表现的简单对立。广告设计的现代转折并不意味着对艺术表现的发扬或者舍弃,图画现代主义广告设计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广告设计走向现代的关键在于设计重心转移到对广告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的重视,强调广告诉求基本点的视觉传达;同时,这种传达所运用的基本语汇并没有脱离整个时代艺术风尚的影响。例如,伯恩哈特早在1905年设计的普莱斯特火柴公司平面广告和1912年设计的斯第尔皮鞋广告就是两例经典的说明。普莱斯特火柴公司平面广告的设计方案是在一步步简化的过程中成形的。最早的设计方案画面主图像有圆桌、方格布、桌上有烟灰缸和点燃的雪茄,画面背景还有装饰性的跳孩。然而,作者最终一步步简化,大胆删节直到剩下两根火柴和公司名称的艺术字体。斯第尔(Stiller)皮鞋广告的基本视觉结构同样如此,只有产品形象和公司名称的艺术字体。然而,二者均匀的背景色彩,产品大胆而简洁的形象描述、平涂色彩无不受到现代主义艺术语汇的熏染。著名设计史家菲利浦·梅格斯在其著作《20世纪视觉传达史》评价道:“这位年轻的艺术家或许没有意识到,他把自然主义简化并且消减到视觉传达的形体语言过程中,已使视觉招贴移进了一步。劳特雷克(ToulouseLautrec)曾开始这个过程,而伯加斯德夫(Beggarstafs)兄弟曾继续这个过程。伯恩哈特则创始了用平涂色的形体、产品名称和产品形象的处理。”这个评价极为中肯,指出了伯恩哈特的图画现代主义广告设计在现代艺术史和现代广告设计史中的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一方面,广告平面设计的视觉组织结构发生了现代转折:最大限度的删节和减少了商业视觉传达以外冗余的图像内容和画面信息;另一方面又强烈的受到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创造出具有视觉表现力的插图和造型,显示了与现代艺术千丝万缕的承递关系。图画现代主义广告设计呈现出广告设计艺术现代转折的一种过渡状态,他有革命性和继承性的双面特征。梅格斯的总结极为确切:“它(图画现代主义)受到现代主义艺术的强烈影响……视觉传达设计师受立体派和构成主义的影响。但认识到要有说服力的向一般大众传达,就要维持与图画的联系。他们一方面创造表现的和象征的形象,另一方面他们关心画面的视觉组织,他们在这两方面走钢丝。这种传达的意象和设计造型之间的对话,产生了图画现代主义的刺激与活力。”在他的影响下,德国广告设计界和平面设计界形成了一个遵循伯恩哈特方式发展的设计运动,称为“海报风格”。这场运动涉及平面设计的很多侧面,同时对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生影响。其设计风格大量汲取了现代艺术的精髓,并结合“装饰艺术”运动的细节处理,品味相当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然而在二次世界大战特殊的语境中,海报设计以特殊的身份介入战争的宣传,以感情力和注意力结合的方式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

二、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对视觉语言现代性转捩的影响

图画现代主义的延续与发展是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Post—CubistPictorialModernism)的出现和风行。在现代平面设计史中,人们一般把装饰主义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反映称为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Post—CubistPictorialModenrism)。

在这一运动中涌现的两位设计师爱德华-考夫(EdwardMcknightKaufer)和卡桑德拉(A.M.Cassandre)分别都在商业广告设计领域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他们的历史地位如果定位在广告设计艺术形式的现代转型,那么我们可以归纳为在于顺应了现代化机械化工业大生产,并进而探索出中和与融通的机械理性和优雅华贵的广告设计艺术语言。考夫的广告设计风格和设计成就是现代广告设计艺术语汇现代转折的典型和代表。一方面,他的广告设计作品融会了装饰主义艺术语言的优雅和唯美特征:色彩明快、构图独具匠心,不是简单的产品照片或者效果图。这种优雅和迷离的艺术效果是有工业革命后城市文化发展和变迁的文化背景作为底蕴的,其中巴黎的城市生活构成了这种效果的灵魂。在这样一种文化和时代大背景中广告设计家的惯用艺术语汇那面受其影响,千丝万缕的微观文化传播与影响构筑了现代广告设计艺术语汇的复杂和丰富内涵。设计史家在描述和分析考夫的广告艺术轨迹的时候往往直指要害——1913年美国纽约举办的“军械库”展(theArmoryShow)的现代艺术语言影响。这是欧洲现代主义艺术成就在美国最集中、影响最大的一次展示,展览将欧洲的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诸艺术流派介绍进美国。虽然舆论大哗、指责不断,但是作为现代主义艺术语汇的跨洋传播活动,以及对美国广告设计艺术语汇的现代转换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供认不讳的。所以考夫的广告艺术设计语言明显带有欧洲现代艺术影响的文化基因。考夫1918年为英国《每日论坛报》所作的广告设计就是明证:作品整体结构为直立长方形,明黄背景底色,画面上段为黑白两色立体构成的象征性飞鸟;下端为报纸名称字体,简洁鲜明。一方面,广告视觉传达信息准确,主体明确;另一方面,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艺术语言特征鲜明。卡桑德拉的法国铁路公司广告和大西洋轮渡平面广告设计也显示出立体主义风格图形创作的力量。1923到1926年问他曾设计出惊人的作品,他运用最简单的图形结合恰当的文字传递出无限丰富的意义,他的海报设计成为象征性立体主义平面风格的典范。可以说没有对以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语言的学习和锤炼是不可能凭空发展出广告设计语言从新术运动画意插图和装饰画面的图形化转化的。在这一视觉语言现代性转捩的过程中,现代主义艺术的语言探索起到了承上启下和无可限量的作用,间接地催生出现代广告的基本视觉形态。

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以“装饰艺术”运动运用到平面设计上为明显标志。“装饰艺术”注重平面上的装饰构图,大量采用曲折线、成棱角的面、抽象的色彩构成,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装饰效果。这种风格被许多法国平面设计师采纳,创作的作品多以巴黎的夜生活为背景,凸显出城市的魅惑,从而具有了更深层意义上的文化价值。让·卡卢的作品是很有说服力的代表。1930年他为《名利场》杂志设计的封面,利用线条的变化组成象征的男女,加上由色彩烘染形成的霓虹灯效果以及黑色背景中的摩天大楼的灯光,营造出纸醉金迷的名利场镜像,具有极强的现代感。除了上文谈到的德、法、美等同,英国、奥地利也出现了“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并取得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它们共同勾勒出“图画现代主义”的发展。

三、图画现代主义的设计史意义

总的来看,“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综合了当时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和设计流派的精髓,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平面设计风格。一批设计师潜心经营,用独特的视角记录历史的脉动。他们捕捉到现代化和工业化机器和技术的内在肌理,以立体派的空间组织和观念,在对形象的阐发上开拓了新的方向。尤其是法国设计师的作品几乎成为都市文化学者无法绕开的视觉经验。梅格斯曾这样说,视觉传达设计的直接性和短暂性,结合它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联系,使它比许多其他人类表达形式更接近于表达一个时代的精神。而图画现代主义的意义即在于此。

上升到视觉现代性的高度,可以说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流派是广告设计艺术语言现代转型的中介和过渡。视觉形态的现代性转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一方面它的确是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视觉传达、商业社会定型带来的以商品促销为中心的广告信息传播需求的结果;但是,视觉形态现代转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体现出相当的复杂性。

各种现代主义艺术流派、设计流派与文化追求从宗教、文学、绘画、建筑观念的变革人手从而塑造出崭新的理性而抽象的形式语言,其影响力之大可以说塑造了现代社会所有人为事物和生活环境的视觉形态基础。视觉形态现代性转折的结果,一是锤炼和积淀出深厚的理性主义视觉语言基础(即便是后现代主义平面设汁和设计造型语言也无法回避这种视觉文化传统的影响);二是通过图形化、平面化的平面语汇设计,准确传达现代社会运作的各种信息,包括现代生活和T作环境、科学研究、以及服务于企业运作和宣传的各种信息传达活动。

商业海报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影色彩;海报设计;色彩寓意;场景设计

引言

电影是一个轮廓,它历史悠久,从黑白到彩色,色彩使电影不断的丰富、饱满。默声、有声、黑白、彩色等任何词语都无法真正赋予电影。色彩影响着电影的始终,可以让人们感受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氛围,季节的变更,人物心理的变幻,电影的现在进行时以及回忆录。有轮廓却没有边际……

一、电影色彩的重要性

(一)色彩因素

色彩设计是电影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电影起着重要作用。马塞尔•马尔丹说,“电影色彩的真正发明应该从导演们懂得了下列事实的那一天算起,即色彩并不一定要真实,必须首先根据不同色调的价值和心理与戏剧含义去运用色彩”。然而色彩这个角色,加入到电影中也不过近短短几十年的事。在色彩应用于电影之初,人们担心色彩只是着色手段,认为故事情节是根本,色彩只是电影设计的一种形式,然而这个话题仍在争论不休,20世纪60年代的一些电影人认为色彩和运动不是同一派。费里尼言之“色彩即静止”。奥斯卡会有最佳摄影奖,想必是为嘉奖摄影师出色的色彩运用,所谓的短暂静止。就像马塞尔•马尔丹说的,“所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实验都证实,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

(二)色彩设计

色彩使影片的绘画感增强,同时也增加了电影的静态感。有人称黑白电影是在用光线进行动作绘画,在我看来黑白并非没有色彩,黑白只是色彩更浓重,就像黑,有着色彩的画面却伴随着黑白的故事情节。我认为,彩色在喜剧片、音乐片等非现实主义的应用中还算成功,而暴力、死亡等题材的片子就不适宜用彩色。这个观点接下来我会在科恩兄弟的一部黑《冰血爆》中逐一阐释。色彩的生理特性、物理特性以及心理学特性会对电影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康定斯基曾说,“当你扫视一组色彩时,你有两种感受。首先是一种纯感官的效果……这些都是生理上的感受,为时有限,此外它们还是肤浅表面的东西,如果人的心扉紧闭,其印象便转瞬即逝。这好像是我们触到就产生寒冷的感觉,一旦手指变热,寒冷就立即被遗忘。同样的,一旦我们的眼睛转向了别处,颜色的感官作用也就被忘却了。另一方面,冰的寒冷的感官作用渗透的越深,它引起的感受也就越复杂,而且是一系列的心理体验。同样色彩的表面印象也会发展成为某种经验……对一个较敏感的心灵,色彩的效果就会更深刻,感染力更强。这就使我们达到了观察色彩的第二个效果:色彩的心理效果。它们在精神上引起了一个相应震荡,而生理印象只有在作为这种心理振荡的一个阶段时才有重要性”。关于色彩的设计,电影中的色彩设计不仅要与主题一致,还不能改变电影的内在精神。一般在电影中,红色一般会使人联想战争、血、大火……给人热情、危险、恐怖等心理臆想。白色往往会使人联想到雪、白云、日光……给人神圣、洁白、光明等臆想。黑色最为经典,黑夜、墨、丧服是电影中最常用的场面,给人罪恶、不祥、恐怖等臆想。不同大脑会对色彩产生不同的画面感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同样色彩的理解和感知也不同。同样的色彩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民族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这就是为什么在电影中,有些色彩是受人尊敬,而在别的人却认为是不详,黑色最能说明这一点。电影的色彩设计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塑造出演员的性格,还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画面设计

在日本,黑色是崇高的,在中国,黑色大多数代表的是不祥。站在观众对角度对影视作品进行解读,侧面也可以探知观众的文化背景及类型。在进行影视创作时,如果对这些不了解,就不能在影视作品将色彩充分恰当地运用,色彩的艺术效果就不能很充分地展现在目标观众眼前。从平面到三维,色彩的应用领域逐渐宽泛。与绘画不同的是,电影色彩不仅丰富,在视觉灵动的闪念间就会形成一副画面,电影的色彩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多重的,是铺垫、是遐想、是预兆等。或许色彩使电影有了灵魂,才使得一部部震撼人心的影视经典出现。电影色彩是个“美女”,有时又是个“丑女”,为何我会这样形容,电影色彩的构成元素有很多,主角们的妆容、服装、场景、光线等。使这些色彩元素搭配在一起,能够表现出电影要表达出的效果,又能使观众的视觉感舒适。那么这是“美女”。一个电影画面的设计会产生很多视觉影响,比如说色彩给人造成不舒适,或者说搭配不合理,产生不了所谓的“美”感,甚至给人造成不舒服的视觉感,那么这就是“丑女”。至今,色彩对电影创作的艺术价值毋庸置疑。然而影片色彩的总体把握,具体场景色彩的设定,色彩环境和外景的设定等都非常重要。有着电影色彩的特殊性。

二、黑海报设计

所谓的“black&white”,黑、白是色彩最丰富的。拆分“黑白”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懂,在给黑白赋予一定的内在含义,那么它的意义就要广泛得摸不着边了。然而黑色在电影中的运用要比白色宽广的多,黑色总给人一种暗沉、晦暗等一些负面的情绪,这些也是色彩,黑色给人们带来的心理色彩。在黑的海报设计中,黑色、红色这类令人遐想无限的色彩比较多。“黑”这个词并不陌生,从1940、1950年,好莱坞开始流行的电影类型,充斥着暴力、血腥。黑色影片可以说是美国暴力题材、法国的存在主义和德国表现主义的完美结合。标准历史叙述都称黑源自于美国,是硬派小说。费利尼的《八部半》、安东尼奥的《奇遇》和法国新浪潮早期的作品都是黑白的,以及披头士的电影处女作《精神病患者》也是黑白的,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黑白电影的海报设计并不是完全的黑白,《八部半》的海报设计有很多种,大多都是诙谐的色调,几款海报中分别以黑色、红色、紫色、蓝色为主色调,与电影的黑白画面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们在观影时有着大概的心理色彩。然而恐怖电影好像特别抗拒彻底地变成彩色片。黑在美国大多数都获得了奥斯卡奖都提名,并赢得了评论界和观众的关注。其中最为经典的要数科恩兄弟的黑了。在黑色的故事情节中,将画面色彩感发挥到极致,鲜明的颜色对比应该是科恩兄弟黑的一大特色。他们的每一部电影都有着别样的幽默,黑色幽默反而给电影增添了不少色彩。用看来悲惨甚至卑劣的电影情节使人发笑,而又略带黑暗色彩,这可以诠释黑色幽默的定义。《冰血爆》《血迷宫》使科恩兄弟在黑这一领域崛起。尤其是《冰血爆》,画面色彩感耐人寻味。谈到海报设计,海报有三种形式,商业海报、社会公共海报和艺术海报这三种类型。电影海报是商业海报中最为突出的。它是平面设计中最能集中表现视觉设计的要素的一种形式,又可以适宜地表现空间。由简单的文字、色彩、图形以及排版等。电影海报有很多种设计形式,早期的电影海报主要以图形、图像为主,有抽象和具象两种表达方式。通过图形图像的方式传达电影的主题思想,从影片中选取经典的画面作为海报的主要表现画面,也可以从侧面让观众感知影片的类型。在科恩兄弟的黑《冰雪爆》和《血迷宫》的海报设计中,大都采用了类似的表现方式,《血迷宫》的海报有好几个版式,总体色调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以体现电影的血性以及黑暗的一面。《冰雪爆》这部电影以白色和红色为主色调,根据影片中的大多场景都是冰雪,利用白色和红色的反差对比,来凸显黑刺激,与暴虐。两部影片的海报都选取了经典的镜头作为主画面,文字排版等都符合美国大文化下的设计主流。马蒂斯曾说过:“任何国度的设计中,都应体现国度的根,这个根就是自己的文化”。

三、画面的色彩表现

(一)色彩场景设计

说起科恩兄弟的黑,《冰雪爆》《血迷宫》等影片使科恩兄弟在黑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黑色幽默诙谐,嘲笑、自嘲以及怪诞等幽默方式在影片中屡见不鲜。《冰风爆》令人发笑而又引人发笑,这部影片的风格更多突出了明尼苏达州的气候,西伯利亚式的凛冽寒冷,无人之地的皑皑白雪。也与《冰风爆》片名冷冷的感觉相呼应,无瑕白雪更成为了影片中出现最多的场景,白色给人的印象总是圣洁的,与黑情节形成鲜明对比。《冰风爆》最初始的题材设定有个固定的提纲,提炼为“冰冻的取景”,表现出了一种“老练的平静”,然而它最典型的表现手法就是固定取景。生活是电影参照的框架,《冰风爆》的色彩由于主题的限制,表现的很地方化,现实主义色彩较浓厚。相比场景设计,这部影片的人物性格设计更加有趣,主要讲的是一项停车场的计划引起的绑架案,汽车经理想靠绑架妻子向岳父勒索筹集停车场计划的资金,导致六条人命死亡的血腥事件。在影片中人物性格色彩对比明显,两个匪徒一个火热一个阴郁。“反派”的汽车经理人物性格也显得极其功利,不安于现状。影片中的女警成为了串联案件发生到结束的“正义色彩”标志。

(二)服装色彩设计

科恩兄弟在进行最初的构思时,首先将影片的总体立意定为黑色风格,色彩的基本色调为中性特征,具有老美国的灰旧时代风。苍凉、寂静、无情略加诙谐幽默成为了《冰风爆》的主色调,场景色调以及全片的色调偏冷,与人物服装色彩形成对比。《冰雪爆》中道具、服装的色彩关系十分明确,通过对人物身份、习惯、年龄、情趣等方面的设计,使服装造型和色彩与环境气氛、色调较为统一,例如性格较冷的绑匪服装偏向于冷色系,白色T恤,黑色外套。性格聒噪的绑匪服饰色彩多为暖色,红色毛衣,咖色外套。服装色彩的交相辉映使画面感十足,朴素而不单调。达到了剧情要求的整体色彩效果。在环境色调选择方面,这部片子地域特色表现得特别明显,白色的雪地,空旷的场景等多次出现,红色的血迹在白雪的映衬下更能突出影片主题,冰雪、血案和暴力。然而当导演的主观意识、情感表达与色彩契合时,即形成了“色彩意象”。服饰色彩设计在电影的整个影调表现非常突出,服装的色彩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塑造人物性格,有目的和主观的的服饰色彩设计更能突出人物性格,然而服饰色彩设计已然成为一门艺术。但是与生活中的服装色彩设计还是有区别的,电影中的服装色彩是挖掘人物思想、内心情感的工具,渲染画面气氛。服装色彩的设计在黑中更有助于反映人物性格,晦暗的情节,它是一种特殊的表现语言。

四、结语

色彩是表现视觉艺术的主要构成部分,电影中的色彩是视觉造型的语言,影响着电影的审美品味和视觉效果。色彩设计的表现分布在电影的各个细节,各个部分。海报、服装、场景等设计都极为重要,而这些部分的设计都要以一个大的色彩范围为前提。科恩兄弟的黑风格通过一定的叙述形式,擅于把控电影的总体色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电影色彩包括有意识、无意识的两个方面,色彩意象即属于有意识那部分。色彩具有象征意义,又能够表达情感,科恩兄弟在拍摄时精心挑选用何色何物来将特定的含义表现出来,对电影主题的表达起到了关键作用,间接地也给观众赋予了内心的主观色彩。迈克尔•查普曼曾说,“如果你的年龄够大,你会认为真正的电影是黑白的……我的意思是,大致而言,那些塑造我并深植于我无意识中的电影都是黑白的”。不同时期的黑有着不同的设计风格,在场景、服装、色彩等方面都有区分,电影色彩的设计是影片的灵魂,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的震撼,还有心灵的震颤。

参考文献

[1]李波.中国电影美术美学研究发展透析[J].电影文学,2012(1):16-17

[2]王雪艳.论电影美术设计中的色彩语言[J].电影文学,2012(1):10-12

[3]韩英杰.浅析影视艺术中“服装色彩”的表情作用[J].电影文学,2012(1):15

[4]崔红,关雅荻.纯艺术.黑[M].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75-76

[5][美]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28

[6]电影英雄的色彩构成设计[M].周登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3-4

[7](美)纳雷摩尔.黑[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98-299

[8](法)阿斯特吕克.科恩兄弟的电影[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43

商业海报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视觉传达;社会责任;美;教育

上世纪八十年代设计教育与美学教育在我国创设,其发展的时间段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腾飞同步。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从经济方面来看,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约为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两倍;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十万亿美元大关,与美国并成全球仅有的两个超越十万亿美元规模级别的大国。经济发展带动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稳步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设计教育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设计水平和设计理论不断突破和创新。但是大众的社会审美并未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乡居民的整体社会审美水平还不高,对“美”的追求还不能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主旋律之一。各大城市的美术展览不普遍,参观人数也不多,对“美”的鉴赏力也不高,对“美”的欣赏与追求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较高后的一种自然体现,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人们对“美”的认识。身为平面设计师,要自觉在平面设计作品中融入美学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的美学鉴赏能力,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美学鉴赏能力发挥一些作用。

1.平面设计中的美感对提高人们审美的作用

平面设计以“视觉”作为沟通方式,是一种有目的地运用图形、符号和文字,艺术化地传达商业信息的创造活动。简言之,是商业信息和艺术化表现手法的结合。其商业目的性决定了平面设计要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在最广泛的人群中获得关注度,吸引最多消费者的注意。平面广告被投放在人群密集处,比如公交车站、路牌、户外楼体、广场等。为了引人瞩目,广告是“美”的,兼具图形图像美、颜色美和版式编排美,美化商品并能愉悦消费者的身心。一个人去美术馆观看美术作品展、去欣赏美是一种主观能动活动,在路上看到一个广告路牌、去欣赏美是一种被动置入活动。我国很多人由于经济限制、时间限制、自身素养限制,还不愿花费金钱、花费时间去看美术作品展欣赏美,进而提高美学修养,那么对于平面广告的“有效利用”就是必须的。平面广告在到达人们的眼前时是免费的,不花费其特定时间的,平面广告可以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将“美”融入人们的内心。

2.美还可以上升为更高的精神理念

对美的理解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抽象图形美、实物图像美、颜色美等通过视觉观察到,从而舒缓身心、愉悦心灵的外在美;也有上升到精神层面,给人正能量和心灵启迪的内在美。“真善美”属于心灵的内在层面,我们可以在设计创意中有意地加入它们进行传播渲染。以海报设计为例,其中的公益海报由于其宣传目的的公益性,必然传播社会正能量;另一种商业海报,我们可以在其创意中加入“美”。这种美可以是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可以是热爱生活的趣味。

以阿迪达斯在06年世界杯的海报(图一)为例,其广告设定是:一个惯于欺负人的高壮孩子和一个瘦弱的孩子挑衅要比赛踢足球,高壮孩子断定这个瘦弱的孩子没有同伴能组成一支球队。瘦弱的孩子拿出阿迪达斯06年世界杯比赛用球,霎时召唤来世界顶级球星们来助阵。广告语是阿迪达斯的经典语句:“IMPOSSIBLEISNOTHING”(没有不可能,即一切皆有可能)。阿迪达斯作为一个运动品牌,没有将他的品牌理念局限于热爱运动上,而是提升为能感动人们的精神信念。在广告中,重金请来的世界级球星们没有成为广告的主角,主角是这个籍籍无名的瘦弱男孩。将这个男孩放大到我们自身,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被轻视、势单力孤和遇到挑战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世界级球星们的助阵,但我们可以拥有自信、拥有勇气、拥有开创奇迹的信念。这个平面广告要传达给人们的就是这样一种热爱生活、勇于面对的正能量,可以极大激励看到这幅作品的每一个人。

再以Bratislava动物园的系列海报(图二、图三)为例,海报创意将动物拟人化,顽皮地与人类进行互动,恰当地反映了广告主题“张开笑颜”。广告画面轻松温馨,将不同物种之间的藩篱打破,动物和人类像是可以交流的朋友。人们来到动物园不是高高在上地对动物进行观赏,而是来和动物平等交流、亲密接触。这个平面广告中洋溢出人类对动物的尊重,尊重不同于喜爱,尊重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即人类认同动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权利,从内心深处关爱和保护它们。动物和人类都是地球的居民,我们尊重动物在地球生存的权利,不侵犯它们的生存空间,才是对它们最好的对待。

3.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

在学生在学期间,作为教师教授他们设计技巧的同时,还要启发他们的设计思维、设计灵感。设计思维的取向是非常有必要进行培养的。有些学生为了瞩目的刺激性,或为了迎合一些社会

和网络上不正确的非主流价值取向,容易在设计思维上走偏路,教师要及时对其思想进行修正,适时引导。要将平面设计的目的性提升到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社会审美水平的高度,这样会使这些未来的平面设计师们更有使命感和工作积极性。每一幅设计作品不再是仅只为了满足广告主的需求,还是设计师个人美学造诣的融入。设计作品中倾注的“美”从表象上来说,可以是现代的、可以是民族风味的,可以是风格清新的、浓烈的、欢悦的、奔放的、洒脱的;从设计内涵上来说,必须是积极的、正面的、雅致的、高洁的、能给人精神启迪的;不能是品格低下的、矫揉造作的、乏味消极的。

一幅设计作品是一个设计师的整体投射,我们可以从一幅作品看出一个设计师本人的品味与志趣。只有这个设计师本身是人格高尚、品味高雅,有正确的人生追求的人,才能在他的设计作品中投射出这种正确的审美意味。我们要培养学生成为这样的人。他要关心时事,了解社会,对事物有正确的个人判断,不盲从,有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只有这样,在他进入社会独立工作时才能自发创造出启迪心灵、鼓舞人心,提高人民群众的美学鉴赏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