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籍印刷工艺

书籍印刷工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书籍印刷工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印刷工艺 平面设计 应用研究

平面设计是当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设计门类,大多数平面设计作品的诞生往往需要有好的印刷工艺与之相适应,才能制作出完整的设计作品。平面设计作品的最终呈现必须依靠印刷工艺实现。从历史发展来看,每一次印刷技术的成功改进总能带来设计风格的创新,平面设计的目标是最终完成优秀的作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只依靠书写或手绘创作作品已经不可能,大多数平面设计作品的实现都要依靠印刷工艺。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十分密切,印刷工艺赋予了每一件设计作品生命,因此,平面设计师必须掌握印刷工艺这一门学问。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比较钟情于有纹理、有质感的物体,这或许就是人类渴望回归自然的一种本性,人们的这种需要恰好能从许多巧妙的印刷工艺中得到满足。由此可见,我们绝不能脱离平面设计谈印刷工艺,更不能脱离印刷工艺谈平面设计。

一、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平面设计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平面设计越来越充斥我们的生活。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设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因为它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洗礼,让我们能更加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然而这些都需要印刷工艺这个媒介作为呈现平面设计作品的桥梁。由此可见,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印刷工艺直接影响平面设计作品的呈现效果,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设计师做每一件设计都必须考虑艺术效果和印刷再现等多方面的因素。平面设计作为一门实用艺术,必须依靠技术体现,设计中的各种形式、文字图案都必须借助印刷工艺这一媒介最终呈现。总之,平面设计和印刷工艺两者互相影响,在形式上互相独立,在技术上互相分离,但最终还是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因为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呈现好的作品。

二、印刷工艺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是当代设计不可或缺的一个领域。通常意义的平面设计包含平面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等相应出版物。印刷工艺是实现传达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印刷工艺不仅能将平面设计视觉化,而且能呈现出设计作品的特殊艺术效果,体现平面设计丰富的视觉效果。下面主要从包装设计和书籍装帧设计两方面谈印刷工艺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应用。

1.印刷工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设计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它指选用适合的材料,运用巧妙的工艺手段,为包装商品用的装饰、美化效果的设计手法,而印刷工艺则是将这一艺术现实呈现的必经桥梁。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商场的琳琅满目的商品都被包装得十分精美,这都要归功于设计与印刷。

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东西必须经过印刷这一流程才能最终实现包装。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今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包装的时代,包装在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潮流,它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进步。由于印刷工艺不断向前,它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逐渐趋于多元化,如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平版印刷、烫金、烫银等,这些手法的运用都在现代包装设计产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包装的材质、形式、文字的立体感等方面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印刷工艺的影子。印刷工艺随着包装设计的发展而发展,多种印刷方式在包装设计上的应用,使得一些设计效果体现得栩栩如生。

2.印刷工艺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

书籍装帧是现代传递信息非常重要的媒介,现在书籍设计越来越多地体现印刷工艺的魅力。书籍作为文字、图形的载体,不能没有设计。书籍设计包括形态选择、封面设计、内文版式编排、插图绘制、印刷材料的选择和印刷工艺的应用。书籍装帧一方面依靠设计师独特的设计,另一方面依靠印刷材料的选择和印刷工艺的应用。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书籍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印刷工艺呈现,尤其突出体现在书籍封面上,封面是书籍的灵魂,不同题材的书籍会选用不同的印刷工艺达到统一。运用得最多的是书籍文字的处理,书籍封面标题会采用各种不同的印刷工艺,有的会做出一些立体感,有些会呈现出一些不用材质的感觉,这些都是为了达到与整个书籍风格的统一。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书籍时就会考虑到印刷的一些因素,而印刷的丰富工艺也会引导平面设计师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为平面设计师带来更多的灵感。

3.印刷工艺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

字体设计是现代设计领域中非常流行的一个设计门类,文字作为平面设计中一种最基本的元素,却是传递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字体设计发展到现在已经呈现出特别多的风格种类,而且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丰富的设计艺术效果都要靠一些印刷工艺实现。特别一些字体设计需要达到各种肌理感觉,印刷工艺能很好地将平面视觉元素立体化,不仅赋予字体更新鲜的活力,而且让整个设计作品设计感更强,因此,印刷工艺在字体设计中起到推动作用。

三、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的重要性

平面设计作品设计出来以后,就要通过印刷工艺大量重复生产。平面设计最大的制约条件就是印刷工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印刷过程中一些不经意的发现往往能给设计师带来一些灵感。对于设计师来说,仅靠一般的应用软件与设计方案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印刷时网点线数高低的变换产生的不同效果,对设计师来说就非常重要,能给设计师带来许多灵感。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只有采取个性化方案及与之相适应的工艺条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印刷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每一个平面设计师在前期设计时都要充分考虑涉及对象的特性及作品制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考虑如何让平面设计更完美地按照设计师自己的意念呈现出来。设计平面作品的同时,要考虑相应的印刷工艺与之相符,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比较符合设计师意图的作品,也是一件在视觉和应用上比较统一的作品。

由此可见,印刷工艺对于平面设计的重要性,仅仅注重创意的灵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得如何使先进的印刷工艺更好地为平面设计作品服务,从而把意图转化为现实。现代印刷工艺的学习和掌握能帮助平面设计师尽量避免设计中不能克服的困难,更好地把握超前的设计思路,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好地为社会所用。由此看来,印刷工艺的作用不言而喻,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从、缺一不可,可以说是台前与幕后的关系。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就像一个人的躯体与灵魂的关系一样:创作是灵魂,印刷是盛放灵魂的躯体。总之,印刷与设计二者互相依存。印刷离不开设计,没有印刷的设计毫无意义,二者是息息相关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设计逐渐充斥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点点滴滴,平面设计作为视觉化的主角,为我们生活带来了不少美的点缀,这些不仅要归功于设计师的奇思妙想,还要得益于印刷工艺,因为任何一件平面设计作品都必须运用印刷工艺,两者共同搭配,不断融合,才让一件精美绝伦的设计作品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众眼前。

参考文献:

[1]仲星明,耿凌艳.印刷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

[2]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第2篇

一、 当代艺术类教材书籍设计的特点

(一)数量繁多,分类清晰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飞速发展,社会对艺术人才需求也持续增长,据统计,现在全国已有 1 000 多所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每年的毕业生超过10 万人;加之国内外艺术交流的频繁,“艺术设计”理念的引进和出版商的不断努力,高校艺术类教材出版发行的数量猛增,极大促进了我国艺术类图书的市场热潮。现在的艺术类教材的划分不再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简单的绘画、美工和音乐三大项,而是根据专业和课程细分成:国、油、版、雕、视传、环艺、动画、工业造型、服装、声乐、器乐、表演、史论、构成、透视、印刷、计算机 软 件 …… 艺术类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几乎都能找到相 对的教材。图书出版市场与高 校教育资源的合作,也催生了大量套书教材的出现,有些套书甚至有30多本分册。

(二)观念不断探索创新

图书出版市场与高校教育资源的合作,大大提高了教材的总体水平。以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精选———名师设计教学创新思维”系列教材为例,教材的编著者吕敬人、吴国欣、朱钟炎以及肖勇,他们都是常年行走国内外并熟谙设计动向的先锋者,对设计的领悟和人才的培养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经验,这对提高该系列教材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翻看近十年的艺术类教材,可以看到无论是教材书籍的开本、材料、印刷工艺、版式设计还是正文字号、字体、间距、配色都较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书籍设计有较大进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艺术类教材多采用普通纸,以宋体、黑体的黑白印刷印制,且很少有图例;而近几年出版的艺术类教材,纸张和各种印刷工艺的应用层出不穷。如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 指定教材,在版心与裁切边缘留出了大约60mm 的空白区,这种留白在大面积文字的页面中给读者一种透气、舒适的视觉效果,也减轻了学生对记录理论知识产生的不适心理与抵触情绪,为学生记录课堂笔记和学习心得提供了极大便利,充分考虑到了中国课堂教学的“国情”。这个空白区在特殊情况下同样可以被“征用”为版心区,正文中偶尔出现的一些图例,也为整本书中重复的空白区域增添了一点趣味(图 1)。

保持教材内容与设计的与时俱进是编著者非常关注的事情。如由彭晓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 2006年9月印刷出版的《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一书,书中的图例便使用了彼时刚刚举办过的“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的招贴,可见著者更新速率之快。

(三)采用新的印刷材料和工艺

我国加入WTO后,关税降低,纸张、印刷器材等印刷原材料价格下降,这为我国书籍设计使用更丰富的印刷材料和先进工艺,提供了极大便利。艺术类教材作为体现艺术专业特色的学术书籍,其鲜明的学术观念,更是促使其积极将更多的材料和印刷工艺应用书籍的设计中。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我国书籍设计所采用的普通纸黑白凹凸版印刷,现在的教材已经大量使用特种纸和特种印刷工艺相辅相成的印刷方式。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平面设计基础教程》在封面设计上使用了 UV印刷和圆形裁切的工艺,包括封底粘贴的防伪标签,也采用了激光防伪技术。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邬红芳和赵宏斌编著的《图案设计》,封面更是采用了银色专色印刷。

(四)重视图形和色彩的应用

1.图形的使用。图形可以是图案、插图,也可以是图片。近几年艺术类教材中大量使用的图形元素,一方面发挥装饰、协调版面的作用,一方面又增加了书的阅读趣味。例如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设计师在底边距上使用了排列竖线和颜色特异的方法,以此实现装饰和标题引导的功能。同时,页眉页脚的设计同样具有上述的两个作用(图 2)。不少教材的页眉页脚,都采用将文字图形化或图形与文字结合的标识形象,对书籍风格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

2.色彩和留白手法的使用。特种纸张和先进印刷技术使图片、插画具有很强的色彩表现力,促使艺术类教材大量采用彩色印刷,同时书籍设计中色块的使用对营造书籍内容的风格气氛、协调版面的点线面构成,也起着重要作用。仍以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为例,该书单页净尺寸为 210mm×285mm,在整本书的设计中却大量使用了面积为 185mm×265mm的橙黄底色,既起到了版心作用,也起到了铺就全书色调的作用。

二、当代艺术类教材书籍设计的不足之处

(一)出版发行过于急功近利

为了追求书籍出版的商业利润,实现学术价值,一些教材无论从内容还是设计方面看,都出现了大尺度的抄袭现象,过于急功近利。“汇编辑录之作过多,创新实用著作甚少……不少出版物都是在同一水平上抄来抄去。”[1](p58)艺术史论都要从原始社会的岩洞“涂鸦”说起,广告招贴总会从“兔儿为记”的针铺子起步,出版社发行的教材雷同程度越高,社会资源的浪费也就越严重。有的出版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随便招集了几个讲师,摘录截取出一套教材,便打着专家学者的旗号出版发行,不仅内容雷同度高,而且设计工作也不尽人意。

(二)印刷工艺易被忽视

印刷工艺与教材类型的相适,在我国现代书籍的设计中也常被忽视。“在书籍精神的关照下,为表达内容服务。所采用的材料视内容而定……只有适宜到位才能使材料得以展现优良的功能。”[2(]p122)对于教材书籍来说,应当遵循便于书写课堂笔记的原则。然而为了达到较好的印刷效果和较高的市场发行量,不少艺术类教材都选用铜版纸。其实表面光滑的铜版纸并不利于书写,而我国的课堂理论教学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课堂笔记,因此,纸张的合理选用,在书籍设计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书籍设计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书籍信息和版式设计的结合,仍然是我国艺术类高校书籍设计需要提高的方面。“国内的书籍设计资讯方面已基本能与国际接轨,但一些设计师对于国外设计思想的处理功力还欠火候,不能很好地加以消化吸收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另外设计师的设计审美感上与国外存在不小差距。国外设计师在书籍设计制作方面非常专业,比如德国人,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对于纸张对视觉的刺激、人眼对油墨的感觉、字号的大小都会有仔细的研究,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可以说是近似于科学的活动。而中国的书籍设计师在这方面的观念还比较淡薄。”[3(]p64)

三、关于艺术类教材书籍设计的几点建议

对于我国艺术类高校教材书籍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应当如何改进并不断提高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培养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出版商的急功近利,一方面显露出我国文化产业的浮躁,另一方面也考验着中国设计师的职业责任感。教材,特别是艺术类教材的设计,向读者传达的不仅仅是知识。书籍设计师赵健说:“设计师肩负着引领社会民众审美趣味和水平的责任……应该通过设计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活,能够平等地对待人、社会和自然———那么教材所包含的这种审美趣味或许会成为读者艺术修养的一部分,甚至会成为未来某项设计工程决策者拍板的标准。”[3(]p66)可见,教材的编写和设计是一件具有极大社会效应的严肃事情。因此,笔者认为加强设计师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改变出版行业中急功近利的现象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建立严格的审查监督体系来监察印刷出版业的虚假现象,为高校教材的出版营造健康良好的环境。

(二)明确教材的属性和使用群体的使用习惯

书籍设计最本质的目的,是利用图形与文字向读者呈现一个便于阅读,容易理解的学术思想体系。但考虑到不同的受众群体有着不同的使用习惯,书籍设计师应该注意面向不同群体时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和阅读的便捷性。例如艺术类教材的设计,包括字距、行距、字体、字号、图片的位置及印刷工艺的选用,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使用与阅读的便利。这就要求书籍设计师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了解不同书籍使用群体的不同习惯。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第3篇

1.书籍印刷材料的选择原则

1.1 将内容设计与承印材料特征作整体考虑

书籍设计一开始就应该对书籍最后印刷的效果有一个预想,对印刷承印物的选择有明确的考虑,承印物的色彩、重量、纹理质地都会对书籍设计最后的物化效果产生视觉上的影响,内容与纸材的相互作用共同营造出书籍的整体氛围。

对于不了解印刷纸材的书籍设计者而言,纸张仅仅是电脑屏幕上的白板;而对于能感受到纸张气质深意的人来说,则能透过电脑屏幕感受到不同纸张表现信息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会影响设计者的版面设计思维,或外露、或内敛、或粗放、或细腻的承印材料质感会激发设计者产生新的设计灵感。将材料作为独立的审美要素加以强调并呈现在书籍设计之中,可以在设计观念上为书籍设计的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不能只直观地感受和简单地运用材料,而要对材料的固有属性、功能和价值加以深层的认识和把握,做到从材料角度构思,善于发现材质美,利用材质美,根据书籍的内涵,融艺术设计与材料表现为一体。

例如《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图 1)的设计。集子中所收的戏曲、脸谱图画都是梅兰芳纪念馆现存“缀玉轩”珍藏图画、脸谱的原件复制,图谱原件是梅兰芳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向北平国剧学会提供的个人藏品。为了真实再现图画和脸谱,书籍纸材选择了宣纸作为印刷承印物,结合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计人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将集子中的戏曲脸谱、戏画、戏曲人物近乎原貌地再现出来。宣纸的细腻质感,也传递出浓厚的中国传统韵味。此书成为 2003 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国出版社唯一获金奖的作品。

将材料作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有时能给设计带来无可比拟的视觉感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由 Turnbull Grey 工作室为乡村休闲制衣公司设计的一款时装会请柬,采用一种毛面特种纸(图2)。“毛面纸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在基纸直面上整体或者局部进行涂层处理,然后把染好颜色的细小羊毛或者植物纤维撒在纸面上,毛面纸最早是模仿一般的织物品和意大利天鹅绒织锦”[2]。由于毛面纸含有大量纤维成分,因此能够在视觉上模仿布料的质感,这样正强调了设计要宣传的活动——成衣展示。材料本身就是对设计对象的完美阐释,利用材料语言进行设计避免了设计语言的俗套,也能产生全新的视觉体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2 注重承印材料的物理性质

在书籍设计中,对书籍物化承印物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书籍的设计表现形式是否符合承印物自身的物理性质,因为不同材质的纸张对于油墨的吸附能力与适用的印刷工艺不尽相同。

旧金山弗洛拉•格拉布花园的卡片设计,采用细微手工织纹感、材质较厚的纸张印制(图 3)。弗洛拉•格拉布花园是一个培育各种异国情调花草的机构,其标志是有异国情调的龙舌兰植物图案。凸版印刷的质感和厚重,以及体现出的一种优雅可触知的品质,能让我们相信弗洛拉•格拉布花园是一个在植物与园艺方面有着渊博专业知识的机构,而略带手工织纹的厚重纸张又能有效地适应机构给人的优雅感受,同时也适用于双面凸版印刷。这个设计将承印材料的物理属性与视觉识别协调到最佳的品质。

1.3 注重出版物自身特点

书籍都具有一定的传播目的与侧重,在进行书籍的纸材设计时应考虑书籍所要体现的目的。例如彩色杂志需要高质量的图像,通常选择铜版纸这种表面光滑,纸质纤维分布均匀,对油墨的吸收性与接收状态良好的纸材,以满足高精度的图像印刷要求;报纸首要考虑的是成本控制,对图片的精美程度要求不高,所以适宜选择价格便宜的新闻纸进行印刷。

2.材料语言的应用方法

2.1 将视觉图像与承印材料的美感联系在一起

书籍设计师的设计步骤一般是,先设计书籍装帧的视觉图像,然后根据追求的效果选择承印材料。我们也可以先选择能有效表达内容的承印材料,然后根据材料质地来考虑书籍视觉图像的设计,充分发挥和调动承印材料本身的质感和魅力,让材料的美感成为设计的亮点。

在选择承印材料时,我们应运用材料语言拓展设计思路,不拘于形式,视设计所需,勇于尝试新的材料,勇于选用特种纸和特种材料,如皮革、纺织品、木、竹等(图 4)。吕敬人在构思《朱熹榜书千字文》印刷承印物的设计时,别出心裁。他认为朱熹的大字遒丽洒脱,以原大复制既要保持原汁原味,又要创造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形态,于是在封函的设计上选择了桐木材质,将一千字反雕在桐木板上,仿宋代印刷的木雕版。全函以皮带串连,如意木扣合。桐木材料封函的天然木质质感,传递出古色古香的文化气味。对材料性质恰到好处的应用,增加了书籍的质感和触感,让读者对整本书的整体印象得到提升,增加了阅读的冲动与趣味,读者可从中领悟深邃的思考、生命的脉动、智慧的启示、幻想的诱发,并获得阅读的愉悦。

材料本身带来的质感、空间和肌理会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纸张的纹路色彩和肌理效果所表达出的情绪和情感,与画龙点睛的简单设计一起,可以达到既简洁又美观的艺术效果,还能达到节约印费的目的。

2.2 不同纸材的物理构成与搭配

承印材料表面的光泽、色彩、肌理、透明度等物理结构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质感,形成对材料的精细感、粗犷感、均匀感、工整感、光洁感、透明感、素雅感、华丽感和自然感等认知感受。当读者将对纸的“体觉经验反映”转化为视觉审美时,就产生美感。纸材的物理结构对人的视觉刺激不同决定了视觉感受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在书籍设计时,可以运用不同纸张在书的构成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追求一种质感上的对比变化,在变化中促成视觉与触觉的动人节奏。如 Black Dog 出版社邀请设计师加文•安布罗斯为雕塑家菲利达•巴洛设计的一本作品集(图 5)——这本作品集收集了雕塑家巴洛的一系列雕塑作品,十分注意在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插页的材料中寻求变化,并利用不同的纸张来区分作品集的章节。例如,加文•安布罗斯采用牛皮纸作为承印材料表现雕塑家的生平、事迹,用铜版纸印刷展示其重要的雕塑作品,用胶版纸印制其他非重点介绍的作品,用轻质字典纸印制与雕塑家相关的介绍与其他文字信息。这种利用纸张物理结构与搭配进行的设计,不但使书籍内容结构非常清晰,而且产生了不同质感的对比,容易激发读者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从承印材料物理结构与搭配的功能要求上讲,牛皮纸纤维粗糙,颜色较深,给人厚重质朴的心理感受,主要用于卷宗印刷,这里加文•安布罗斯用牛皮纸表现雕塑家生平事迹,具有历史感。铜版纸表面光滑,白度较高,纸质纤维分布均匀,厚薄一致,伸缩性小,有较好的弹性和较强的抗水性能,对油墨的吸收性与接收状态十分良好,主要用于细网线印品、画册、封面等,本书采用铜版纸印刷雕塑作品可以完美地展现雕塑作品的细节。轻质字典纸主要用于印刷内文页数较多的厚书,成品比用正常书写纸印制的轻得多,设计师在设计书籍辅助信息时选择轻质字典纸作为印刷承印物,确保了在传递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减轻书籍的总重量,方便携带,体现了人文关怀。

印刷承印物的选用兼顾了内容、设计、实用和美观的四者统一,体现了印刷承印物在其物理结构与搭配上对书籍物化效果的实现,这也是用材料语言思维进行书籍设计的一个角度。

3.材料语言与印后加工的结合

3.1 承印材料与印后加工工艺

印后加工配合不同的承印材料,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模切、激光雕刻等印后加工工艺可以改变书籍的结构,配合材质的特点能够在二维空间内设计出三维空间,使读者体会到设计的趣味性。例如肖勇的书印:舞动的北京》(图 6),以北京奥运会重要场馆形态为基本元素进行函套及内文设计,利用北京奥运水立方场馆的造型特点设计外封结构。在封面设计上,用激光雕刻工艺对封面进行加工,创造出一种上下透叠的效果:封套与封面因为雕刻与镂空产生自然的光影,自然的光影又与纸材一起创造出一个细腻的三度空间,具有建筑般的美感。在内页设计上,创造性地运用模切工艺制作出无数个椭圆形,椭圆的错位与大小的递减构成新颖的书籍形态,营造出一个向内延展的立体空间。

纸张本身有自己的肌理与性格特征,书籍设计时,部分材质不适宜进行平版印刷,但是十分适合采用烫印、起凸、压凹等印后工艺进行加工。丰富的印后工艺可以形成肌理,与性质各异的纸张搭配,形成视觉与触感上的享受。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刀势画》(图 7)——一位日本木刻纸画家的作品集,在封面用纸上,运用具有东方特质的手揉加工纸,同时用压凹工艺进行加工,书名下方装饰运用仿拉丝刚纸,在刚古纸上进行 UV局部上光处理,刚古纸与手揉加工纸、UV 工艺与压凹工艺形成“硬”与“软”、“锐”与“柔”的对比,印刷承印物与印后工艺的搭配表现出丰富的触觉与视觉体验,同时这种印刷纸材与印后加工的结合又将书籍的主题——刀势画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3.2 材料与装订形式结合

在现代书籍设计中,装订不仅具备将散页组装成册这个基本功能,更是构成书籍整体美的一个重要手段。

常规装订能从效率上给读者以方便,从功能上增强书的使用寿命。但是书籍作为精神文化的载体,也可以从审美情趣上给我们多种启迪。装订形式的选择与书籍的内容、纸材的文化属性相一致时,装订工艺就能与印前设计、印刷、印刷承印物、印后加工一起将书籍的整体形态完美地呈现出来。例如《小红人的故事》(图8),叙述作者二十年来乡土民间文化采风、考察所获得的感受,以及作者创作充满灵性的剪纸小红人的故事。书籍设计从函套到纸质到装订形式以及封面上的剪纸,都浸染着民间文化的色彩;在装订形式上采用古线装的装订方式,透出一股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稚拙的古线装订与稚拙民间剪纸题材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装订是书籍成型的最后一道工序,有时还可以根据书籍内容和纸材特点,利用装订工序进行书籍创意。在书籍装订中,将印刷好的全开或对开的印刷品,根据工艺要求及尺寸规格,裁切成所需幅面规格,这个过程称为开料。在现代设计中,有的设计师在书籍加工中省去了开料中的部分内容,让书籍装订保有原始的装订痕迹,开背装、毛边书籍都属于这种加工模式。书籍《SHEILAHICKS》的装订就巧妙地利用了这种方式,由于印刷纸材为纤维较多的厚毛边纸,在开料的过程中,保留了纸张原有的毛边,不予裁切(图 9)。这种刻意的不裁切记录了书籍从设计到物化的全过程,同时毛边纸粗糙的质感又与书籍内容——粗麻纤维艺术相吻合,让人不由得感叹设计者别具匠心的巧妙构思。

装订形式的创新有时还会对书籍的物化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 Apollo 网球俱乐部的形象手册设计(图 10),封面选择了一种与网球材质十分相似的纸材,并配以压印的印后加工,在装订形式上,将书籍装订成一个球形,从纸材到印刷、装订形式的选择都与书籍内容十分吻合,同时也增加了书籍的趣味性,令人印象深刻。

4.选择承印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4.1 特种材料在现实应用中的局限因素

总的来讲,特种纸在市场上的销售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特殊承印物的价格偏贵,出版社为了降低书籍成本,不愿意使用价格偏贵的特种纸印刷。二是设计师缺乏对特殊承印材料的足够认识,对每种材料的物理属性、印刷效果及所呈现的文化的认识不够,不能系统地将设计创意与纸张设计、印刷设计连贯起来思考,不能正确运筹纸张的开度、克度、粗细纹路及纸质色素,以致出来的成品与起初构想的设计效果相去甚远。设计师费尽心机,最后拿出来的成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使客户对特种材料的认同一落千丈。三是我国印刷技术人员技术不够熟练,有很先进的印刷机器设备,很好的印刷条件、环境和印刷材料,但无印刷特种纸的经验,部分印刷厂错误地认为印刷特种材料费时、费力、费第20卷JOURNAL工序,既容易出问题又无经济效益,采取回避态度,因而严重挫伤了设计师创新求变的积极性。

4.2 书籍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

首先,设计师在书籍承印材料的选择上应充分了解承印材料的属性与适用范围,同时掌握必要的印刷知识。其次,设计师要具备很好的设计素质、专业技能及良好的审美情趣,能够使特种材料的运用真正提升书籍的附加价值,完美地表现书籍内容,真正做到让“材料自语”,而不是材料堆砌。三是加强设计序列训练,提高设计分析、市场分析、项目分析和说服客户的能力,让设计构思最终能够实现。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书籍设计;技术美;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84-01

在书籍设计中,一旦书籍形态构思成熟就要付诸实践,而这时候它必须依靠技术去表现。目前,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已渗透到书籍设计领域之中,无论是设计思维、创作手段、还是各种材料和印刷工艺,都要求体现其技术性。时代的进步促使人们对书籍艺术的审美观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理性地分析现代书籍形态中的技术美是很有必要的。

一、现代书籍的形态特征

1.1 何谓书籍形态

形态,顾名思义:形,则为造型;态,即是神态。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珠联璧合才能产生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书籍形态,即是书籍所呈现给读者的形状神态、形状姿态。形态是对书籍这一“器”物的一个外形描述。

1.2 现代书籍形态的种类

按照书籍的装订方式来分,现代书籍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类:(1)平装类,包括五种:①无线胶装;②穿线平装;③骑马订装订;④锁线装订;⑤活页装订。(2)精装类,包括三种:①柔背装装订;②硬背装装订;③腔背装装订。(3)特殊装订类,包括三种:①立体书;②函套装订;③多材质混合装订。此外,按照出版方式分,现代书籍形态又可分为以下两类:(1)传统出版——指的是在印刷机的作用下,使文字和图像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从而得到复制成的批量印刷品。(2)数字出版——指的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

1.3 现代书籍形态的特征

(1)现代书籍形态具有整体化的特征。从书的三维角度来看,现代的书籍设计是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设计者精心关注。

(2)现代书籍形态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目前,市场上陆续出现了立体书、带音乐的书、带气味的书、互动电子书、手机图书等诸多种类,这些新颖别致的书籍形态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年轻读者的青睐。

二、现代书籍形态中技术美及表现形式

技术美是技术美学的最高范畴,它是技术活动和产品所表现的审美价值,是一种综合性的美。从构成上看,技术美的主要内容是功能美,也包括形式美和艺术美的因素。技术美的形式要素主要由形态、色彩、材质三要素构成,而这三个形式要素与人类的感官有着最直接的关联,人类通过感官直接感知技术产品,所以,技术美的形式也是感官的形式。在书籍设计中所体现的技术美形式也是由这三要素构成,但表达方式则更符合书籍设计的内容特性,表现为工艺美、色彩美和材质美。

2.1 工艺美

技术美的形式要素——形态,在书籍创造过程中表现为书籍的最终成型效果,工艺流程在书籍设计中不仅是构成生产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也是构成书籍形态之美的一个方面。印刷形式很多,每种形式都有各自的特色,结合不同的材质呈现不同的效果和感受。因此,如何根据设计意图选择恰当的印刷方式是呈现工艺美的关键。

目前用于书籍设计的印刷形式数平版胶印和凹版印刷最频繁,还有根据传统印刷方式演变的一些特殊形式,称为特种印刷工艺,如热压工艺、浮雕印刷、丝网印刷、异形模切工艺、上光覆膜等等。不同的特种印刷工艺创造出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形式更多地被运用于封面、护封、环衬、装饰扉页等书籍中更具个性的部分,特种工艺的独特之处在于能使原本平淡的设计鲜活起来,有些特种工艺技术是不用借助任何色彩和材质来产生效果,如凹凸压印就能使平面的封面或护封立体起来;书籍护封采用异形模切镂空工艺,使封面和护封之间产生了空间感和神秘感,这两种形式体现出的是自然清新的美感。当特种工艺与材质相结合后所创造的效果则更为丰富多彩,如电化铝烫印、UV局部上光等工艺与材质结合营造了与前者完全不同的效果,呈现更多的则是材质美。由此可见,精工艺、高技术在这里已升华到审美层次,成为书籍形态创造中的一个具有特殊表现力的语言,它不但可以有效地延伸和扩展设计者的艺术构思与形态创造,还可以提高设计者和读者的审美情趣。

2.2 色彩美和材质美

色彩要素和材质要素是塑造书籍形态美的主要物质体,色彩要素主要是对视觉形成适宜刺激而被感知;材质要素能用视觉感知它的一部分形式特性,但更多的是对肤觉形成适宜刺激,因此说,材质要素对感官的刺激更为综合。色彩要素在书籍设计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色彩的创新和原稿的还原,印刷油墨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物质体,是还原设计原稿以及创造色彩美的重要媒介物。随着油墨制作技术的提高,以及对新材料的研发,油墨的新品种不断问世,如采用原生态材质——贝壳为辅助原料生产的珠光油墨,具有金属质感的金属油墨,色泽饱和的专色油墨,明亮艳丽的荧光油墨等。油墨的作用不但呈现和还原了色彩,同时创造了色彩的美感和材质的美感,引起读者的视觉感知,并使其在心理感受上得到享受和满足。

书籍设计涉及的材料种类甚多,根据书籍的类型不同所用材料也不同,在纸质书籍设计中纸张无疑是最为主要的承印材料。根据原材料的不同,所构成的纸张的性质会不同,用途也各不相同。以简装书籍为例,如适用于彩色印刷的铜版纸,其纸质紧密细腻,表面光洁平整,在印刷时能得到较为精细的网点,有色彩还原度高的特性;适用于书籍封套、封面、环衬、扉页、书签等的艺术纸,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种类,色系齐全,表面质感丰富,极具材质美感;适用于书芯的胶版纸、字典纸、新闻纸和环保纸等;这些不同质地、不同种类的纸张在其表面有着不同的肌理,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有细密的纹理,有的则有着粗犷的纹理,有的让人感觉华丽高贵,有的让人感觉自然朴实。

从书籍的用材上来看,精装书籍涉及到的用材比简装书籍更多样、更丰富,由于精装书籍有着不同于简装书籍的封面及书匣装帧方式,所以它的用材不仅仅局限于各类纸张,更多的是有着丰富质感的综合材料。综合材质可分为原生态材质和人工材质。原生态材质保持着朴实无华的自然美,丝毫没有那种矫揉造作;如木材、竹子和皮革等原本就具有的纹理所产生的那种单纯原始的视觉美和触觉美。人工材质的品种极为之多,软质材料一般用于精装书籍封面,如纺织制品,用亚麻布制成的封面具有粗犷的自然美;丝绒布的封面给人感觉柔美华丽;锦缎则让人联想起传统和古朴。硬质材料主要用于珍藏版书籍的书匣,如薄型金属片制作的书匣有着机械化的冷酷美;透明的硬质PVC有着晶莹透澈的美感;半透明的磨砂PVC则有一种朦胧美。而各种复合板材不但有着天然木质的肌理美,还起到了环保作用。因此,这些综合材质为精装书籍营造了丰富多姿的美感。材质的各异形态不但刺激了视觉知觉,更引起了肤觉的感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触觉体验和感受。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整体设计;实践;创意

中图分类号:TS8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41-01

一、书籍装帧课程的学科重要性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集实践与应用结合紧密的学科专业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系统地设计书籍并不断改进设计创新和设计水准,同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此课程的鉴赏能力和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并对书籍装帧的工艺制作与生产流程有全面了解。实践教学在设计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会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人才培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书籍装帧课程的实践教学重点: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把实践作为重点,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在讲授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书籍装帧的起源与发展、书籍设计的基本方法、书籍的形态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应用、书籍装帧设计印刷工艺、概念书设计等。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把握书籍装帧设计的前沿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不难发现,设计工艺制作方面的难点是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问题所在,通过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做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讲“书籍整体设计”、“概念书籍设计”、“书籍材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国内外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进行赏析,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浓厚的兴趣是“创意”、“创新”的基础。开拓学生的视野和设计意识、理念,启迪学生的形象思S,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印刷厂和纸张材料市场,结合案例和市场进行讲解,用直观形象的感受,汲取不同的设计营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我们可以设置“课程设计”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设计实践来学习设计原理,艺术修养的提高、视野的开阔,创作设计实践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为了扩大学生视野,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如指导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到院图书馆和本课程图书资料室阅览,平时注意观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参观展览等。工艺和制作方面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难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采取现场“一对一”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把课堂教学搬到校内相关实训中心或印刷厂进行,在现场请印刷厂的师傅结合具体的书籍印刷、制作和材料应用进行讲解,学生就能理解书籍设计要通过印刷和制作的环节来完成,明白书籍设计过程中如何设置印刷模式。通过一系列现场学习,使学生掌握书籍装帧设计工艺和制作流程。

三、实践教学的设计效果

书籍装帧设计的实践意义在于在设计实际中的应用,其应用面涉及印刷、电子媒体等,所以实践领域广泛。同时其效果也会直接涉及到文化、政治、经济信息的传播。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材料、印刷工艺、制作流程等,同时让学生与著作者沟通。通过市场调查、交流等实践环节,学生具备了应用设计原理与方法解决一系列设计课题的能力,同时对出版、印刷有基本了解,增强了设计的适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辅以课外科研训练,加强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级及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总之,理论讲授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按需求使学生提高应用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分析国内外著名设计师的优秀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课堂讨论法,针对理论讲授和课题展开讨论,探讨设计方案,推行师生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一对一”的单独辅导,了解学生创作思路,解决学生个性的问题,发挥个体特点形成创作差异。

四、书籍装帧的创新设计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设计题目,模拟设计系列书籍一套、概念书籍一本、书籍招贴一份。可以结合部分真实的书籍设计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涉及到具体制作书籍的过程,明确书籍设计的整体概念及构成原理,学会从原稿处理到书籍出版的编辑设计的方法。通过实践创新教学,我们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书籍设计教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历史和现状,仔细研究实践个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

参考文献:

[1]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M].北京:三联书店,2006.

[2](德)维尔堡.发展中的书籍艺术[M]..余秉楠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3]毛德宝.装帧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丘陵.书籍装帧艺术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第6篇

[关键词]印刷史 出版史 图书馆学家 印刷工业 中国

[分类号]G250.9;G239.19

伴随着电子书媒介与“无纸阅读”方式的盛行,基于纸质媒介的印刷书与纸本阅读方式本身则成为了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作为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国的我国,对于印刷史的研究一直在不温不火地进行着,其中,图书馆界的研究者和印刷界的研究者成为两大学术主力。

1 图书馆学界的“印书史”研究

图书馆学家们关注书籍的印制与形成是自然发生的研究缘起。以曾经在北京图书馆工作多年的张秀民(已故)老先生和钱存训博士为代表的一些学养深厚的图书馆学者们,把对印书史的研究扩展到对印刷史的研究,分别著有传世的关于印刷史研究的代表作。正如钱先生所说:“现代印刷并非单指印书,除用纸张印刷的纸币、纸牌等以外,还包括在纺织品、金属、塑料、皮革、木版、玻璃、陶瓷等表面上的各种印刷。但是一般学者对印刷术的研究,主要对象是书籍,因为文字和图画的复印乃是人类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体,在文明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影响。”…所以,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在图书馆界的研究者们看来,就是一部书籍图文的印刷史。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为中国印刷史研究的成长时期,这个时期的书史研究与教学开始兴盛,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学系都开设了中国书史课程,书史内容中融合了印刷史(主要是印书史)的内容,所以可称之为以图书出版印刷史为主流的研究阶段。

1956年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校图书馆学系都给新招收的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中国书史课,并编出了新的书史讲义,其中以北京大学刘国钧先生的《中国书史简编》影响最大。

武汉大学皮高品先生也于1956年推出《中国图书史讲义》油印本,书中提出按社会发展的五种形态对中国书史进行分期,故在材料和观点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1964年修订增补后铅印,1986年又以《中国图书史纲》为题由吉林省图书馆学会出版发行。

专门研究印刷史的当数北京图书馆张秀民先生于1958年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一书。作者在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有关印刷术的文献资料和实物例证的基础上,提出雕版印刷发明于唐初贞观年间之说,论述了印刷术对亚洲与非洲、欧洲的影响,编制了“世界印刷术发展年表”,“朝鲜金属活字史料”等。

张静庐先生(1898―1969)历时20年苦心收集、精心整理、辑注,推出了七部专题出版史料,全书共250万字,收录了自1862年创立至1949年87年间出版事业的重要资料。

除上述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和大型史料集之外,这一时期还出版了一批有关中国出版史的通俗性普及性读物,如刘国钧著的《可爱的中国书》(1952年)、《中国书的故事》(1955年)、《中国的印刷》(1960年)、《中国古代书籍史话》(1962年),陈国庆著《古书版本浅说》(1957年),阿英著《中国年画发展史略》(1954年)、《中国连环画史话》(1957年)等。

这个时期突出的特点是出版史、印刷史的研究互相交叉融合,由于研究者都来自图书馆界、出版界等文史领域,所以印刷史研究实际上是着眼于图书文献范围,书史、出版史、印刷史研究融为一体。

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是我国印刷史研究的萧条时期。除刘国钧、张秀民等又编写出几本有关书史、印刷史的通俗小册子,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内部编印几本“中国书史”讲义外,几乎没有出版印刷史学术新著发表。尤其是1966年至1976年间大陆内地的出版印刷史研究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就在内地处于停滞状态之时,港台及海外学者没有停止出版印刷史的研究工作,编辑出版了一批著作和论文集,这一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及图书馆学研究院的名誉教授、兼东亚图书馆馆长钱存训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书史》一书。该书原名《书于竹帛》(Wtitten on Bambooand Silk)英文本完成于1957年底,1962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世纪80年代为复苏壮大时期,五年内出版了三部以出版史、报刊史、印刷史为名的通史著作,各具特色,均有建树,标志着这一阶段的高起点,也预示出版印刷史研究经长期蓄积、准备,盛期将临。这一时期国内也是以出版史研究为主流,但海外的钱存训博士为印刷史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钱存训的《纸和印刷》(Paper and Printing)是英国学者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的第一分册。该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影响巨大。

1987年,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中国图书史研究上又迈出新的步伐,郑如斯、肖东发编著了成套的教材,即《中国书史》、《中国书史教学参考文选》、《中国书史教学指导书》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三本书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专业教材,故发行量较大,被多次印刷,广泛流传。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的教授谢灼华主编的《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注意从广泛的文化领域去说明图书出版、编纂和图书馆发展轨迹及相互关系,分析中国图书对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贡献,局部理顺典籍发展的线索。

1989年最突出的成果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张秀民的又一鸿篇力作――64万言的《中国印刷史》。该书详细、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自唐初贞观年间印刷术发明后,迄清末1 300余年的印刷事业的源流演进。不仅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更有许多新鲜资料和独到之处,被美国印刷史专家钱存训称为“划时代的作品”。

20世纪90年代为中国出版印刷史研究的丰收时期。研究的深入还表现在一些学术专著视野开阔,角度新颖,富有论辩性。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曹之先生的《中国印刷术的起源》一书是中国出版印刷史专题研究的新成果,开拓了研究印刷术起源的新思路,其方法是通过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多角度扫描,全方位、多学科地论证“唐明说”。

2 20世纪后期“大印刷观”的印刷史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刷工业界的一些学者专家们在对印刷史文化积累与保护措施的关注、印刷史知识的教学普及方面也有新动向,如1982年6月、王仿子先生联名提出《关于建立印刷技术博物馆的

建议》,经过各方面的长期努力,1993年底举行了中国印刷博物馆奠基典礼,1996年6月举行了隆重的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典礼。1985年9月,北京印刷学院首次开设《中国印刷史》课程,由张树栋、张耀昆合编教材《中国印刷史(讲义)》。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印刷科技界专家对印刷史研究领域的加入,倡导“大印刷观”、从科技史角度研究印刷史问题的观念逐渐彰显,成为与传统的图书出版印刷史研究的观念相并列的另一流派。

1976年后,、王仿子、范慕韩等先生倡导建立“中国印刷博物馆”。在鼓励学术研究之下,印刷史学研究成果迭出,先后出版了多种重要的印刷史书,1993―1999年举办了6次印刷史学术研讨会(北京5次,台北1次)、百余篇,出版5册论文集等。

1991年6月南开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隋唐史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国印刷术的起源》,赵永东著,作者从雕版印刷术的定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古代社会技术发明的一般机制和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技术背景等方面全面探讨了雕版印刷术的起源问题。1998年4月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方向方晓阳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古代特技印刷工艺研究》,从印刷工艺角度研究了古代的特技印刷。

1999年出版的张树栋等印刷科技专家合著的《中华印刷通史》填补了印刷史上的大部分空白,赢得了业界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誉。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肖东发教授盛赞该书是用大印刷史观、横跨中华各民族、纵贯历史五千年,视野开阔、有史有论、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该书后来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简明浓缩的版本。

以上约10年之间,印刷史学之研究成果远胜往昔。呈现如下突破:①由书史、印书史向印刷文化史转进;②由印刷文化史向印刷科技史转移;③由传统印刷史观向大印刷史观转移;④由争论“发明”年代向探讨“起源”时间转进;⑤由唐初向上延伸至隋代、南北朝、新石器时代;⑥由清末向下延伸至当代;⑦填补历史空白的《中国印刷近代史》及《中华印刷通史》问世;⑧中国印刷史由1 300年往上延伸5 000年,往下延伸百年。由雕刻凸版延伸到雕刻孔板、由汉民族延伸到各少数民族、由印纸延伸到印织物;⑨确认了与韩国的雕版纸上印刷品的发明先后之争,及多项模糊不清的史实结论。

3 印刷史研究的认识观和方法论

如前所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出版印刷史研究的学者大都来自图书馆界、文化学术界,对印刷史的研究其实是关于印书史的研究。钱存训《纸与印刷》、《书于竹帛》,从书名就可显示图书馆界的学者将印刷史视为印书史。张秀民、曹之等先生的研究也关注的是印书史。研究者们在历史唯物论认识观与方法论指导下,注重实物考证与史料查证,这也是出版印刷史学领域通用的研究方法。90年代后,随着“大印刷观”的推行,研究界开始扩展史料考证范围,并进行了工艺史、专题史研究。

1993年在全国第一次印刷史研讨会上,郑如斯教授《书史研究与印刷史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一文辨析了两门独立学科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她认为,书史与印刷史是交叉学科,两者研究的内容都涉及到图书的印刷。当然,两者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在书史研究中,图书是主体。对印刷的研究是第二位的。在印刷史研究中,印刷术本身的发展变化是主体,图书只是印刷品成果之一种,对图书的研究是第二位的,透过图书探索印刷技术发展的成就和水平。

印刷的起源,历来是中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诸多论断,大都根据文献上的记载加以解释。大部分意见分歧,只是由于对早期文献中镌刻或印刷的关键名词解释不同。研究的方法在突破了印书史的套路后,强调探讨“起源”。中国是世界上发明印刷术最早的国家,但无法确切知道中国的印刷术是何时由何人发明的。它是一种经验的长期累积,是一种源流的演进发展。从横的方向看,是相互重叠、综合应用的工艺。所以,探讨中国印刷史的源流演变,可将其看作一条光谱的谱带,李兴才先生更确切地比喻为一条调子丰富的连续调灰色尺,它可以概分为暗部、中间调、光部三大部分,但无法截然地明确分界。张树栋先生在《试论中国印刷史的历史分期问题》中,主张将中国印刷史分为四个时期:准备与发明时期;手工刷印的发展与繁荣时期(古代史);近代印刷术的传人与发展时期(近代史);现代印刷术的兴起时期(现代史)。

印刷史研究中观点的歧义,往往源自技术分析的差异。由流溯源,使得近年来的印刷史研究更加倾向于技术的分析。如周广学、宋青梅整体勾勒出活字印刷的技术演进过程及变化的原因,并首次对不同阶段泥活字印刷技术进行了类型分析;而杨玲通过对宋代雕版印刷的基本要素纸、墨与基本工艺的考察,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揭示宋代雕版印刷业繁荣背后的物质技术原因。

在实证研究方面上,北京印刷学院尹铁虎先生对毕升泥活字的仿真复原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在印刷史实证研究方面的一次方法创新。

从大印刷史观研究中国印刷史,即从整体的、全面的、全程的、全方位的角度来研究。

1996年6月1日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典礼之时,召开了第二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落实论文49篇。论题进一步深化、细化、方位更广阔。会上延续了对印刷史研究的历史观、方法论的探讨。自然地显现出图书馆界与印刷科技界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着眼点差异。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曹之教授《关于印刷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探讨了印刷史研究的关于“印刷术”的概念问题。曹教授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说明,认为印刷术不是印染术,适宜采用约定俗成的“印字术”、“印书术”。钱博士也认为,一般学者对印刷术的研究,主要对象是书籍,因为文字和图画的复印乃是人类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体,在文明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影响。

关于印刷术的起源问题,曹先生认为其发明时限范围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不可能有千年之久。不能把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同应用时间混为一谈。印刷术就是印书术,但在研究印刷术起源的时候,就不能从研究印刷图书开始。

对于“大印刷史观”,曹先生认为要从造纸史、制墨史、制笔史、藏书史、目录学史、教育史、抄书史、书业贸易史、图书亡佚史、佛教史、石刻史、外交史、篆刻史、拓印史、文字演变史、印染史、货币史等多方研究,全面考察。印刷史研究是一个巨大的综合工程,需要由一支考古工作者、印刷工作者、文献工作者等组成的一支“大”的队伍,要努力改变各自为战,信息闭塞的研究现状。

印刷工艺界人士与图书馆界人士的认识观与方法论各有特点。海外与内地的观点也略有不同。范慕韩先生的“大印刷观”和李兴才、张树栋先生的“大印刷史观”大同小异。“以印刷为伍,着眼点自然是印刷”,“对中国印刷历史的研究,理应、也只有沿着印刷工艺技术的发生、发展这条主线,顺藤摸瓜,才能逐步接近历史的真实,再现中国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印刷工业

出版社的黄浮云、张子谦在《用大印刷史观研究印刷史势在必行》一文中指出,“印刷虽是以新闻出版为中心的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但从根本上讲,它是工艺技术,是工业,它的起源和发展,是沿着印刷工艺技术发展这条主线进行的。”

印刷工艺界人士认为,印刷术的导源和历程,织物印刷的起源,套印术的肇始和发展,近代印刷术的传人和发展,以及印刷设备、器材、科研、教育等一系列与印刷相关的领域的研究和考证,都是印刷史研究的内容和对象,一个全面、系统、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中国印刷史的局面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图书馆学界“大印刷观”的重点是强调方法论体系的博大,印刷工业界“大印刷观”的重点是强调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延展。

4 印刷史研究的现状和未来态势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现了“盛世修史”的繁荣气象,印刷史研究也得到新的发展。笔者曾在2005年通过对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检索,得知馆藏现有关于印刷史方面的各类图书资料近30种,其中部分在2000年以后出版的专著举例如下:①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钱存训著,郑如斯编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②简明中华印刷通史/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③插图本中国图书史/萧东发、杨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④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启蒙运动/项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⑤古代版印通论/李致忠著.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11;⑥中国版本文化丛书/任继愈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2。

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频出。由北京方志编撰委员会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印刷志》(2001年),该书史料详实,生动准确地反映了北京印刷业渐进的演变过程,从而也折射出中国印刷业的发展脉络,为后人研究北京乃至中国的印刷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国家设立了多项印刷史研究的项目来鼓励开展印刷通史的深入系统研究。以中国印刷博物馆为基地的印刷史研究活动也在我国印刷工业界的一些老专家的坚韧努力中得到持续进行并发扬光大。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第7篇

关键词:书籍设计 阅读行为 书籍形态

书籍的形态随着社会形态、审美改变和艺术流派等的综合影响,自身有着结合功能性的微妙变迁。伴随着装帧工艺的改进和纸材印刷的革新,促使书籍形态呈现多样化的改变。以中国书籍装帧的发展史为例,由一开始厚重的简策,到收纳方便的卷轴和册页,都无疑悄然改变人们的文化生活和阅读习惯。作为当今知识传播的主要媒介,查阅方便的纸质书给予了知识的物性载体和继承性。

在当今信息数码化的年代,人们查阅资讯已经可以随处可得,携带随行式的电子书和平板电脑也受到了年轻一族的喜爱,但纸质书以其特有的工艺与书卷味使其在书籍消费市场中的地位得到暂且稳固。人们之所以还钟情于纸质书,除了纸质书有收藏知识的功能,更因为纸质书所带来的视、触、听、嗅、味“五感”的感官体验是电子书所不能媲美的。书籍与人在阅读时间中所形成的互动也通过“五感”分别产生了大众和个体特殊的效应。书籍从可卷可折到翻页都改变着我们的阅读行为,纵观中国古代造书,为了减轻书籍重量和减少书籍存放的空间,古人从材料和工艺上改善了阅读生活的品质,书籍变得越来越轻巧,并从造价上尽量满足大众百姓的需求,让知识更为普及传播。

一、书籍设计与阅读行为的关系

书籍形态的改变和人们的阅读行为都在相互之间彼此影响,书籍即为人类服务,也可以改变阅读的行为习惯。未知的空间感和流动的时间感都是爱书之人翻阅纸质书的钟爱之处。人与书之间的交互不仅是传达和吸收信息,更是以一种对话模式,一种集合肢体语言和心理感知的对话模式进行交流。不仅人的行为可以令相对静止的书籍活动起来,而书籍凭借本身无限的可能性也改变着读者的惯性阅读。

如今书籍设计是集“装帧设计”、“编辑设计”和“编排设计”整合式而三位于一体,书籍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书封和装帧的单调处理。纵观书籍消费市场现有的书籍形态,普遍中略为大同小异,每本书的差异大多只是书籍细节、纸材质感的改变而已,书籍设计的共性过于普通往往会陷入模式的框架之中,书籍的个性也无法得到张扬。书籍设计在针对书籍信息和书籍形态同时,我们是否思考书籍与人之间相互形成的微妙影响。如我国著名书籍设计师韩济平教授所说的“书里没有的东西,书是希望它能到书里来的;书里已有的东西,书是期待着它改变的”。在面对书籍设计逐步陷入共性的窘境时,我们可以从改变之中进行逆向思考,既然书籍设计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阅读行为,我们也可以从惯性存在的阅读行为中去寻找书籍的新变化。

二、根据阅读行为逆思考的启示

“书面的阅读行为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习惯于以肘部为轴不停地翻页,循序渐进由上至下阅读”。根据人类思维常表现为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具有时间线性的逻辑行为,使得人们经验性地产生用“从上向下”、“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和“从外到里”的心理模型来表达结构。固有的经验性会变成惯性,这对于书籍设计来说已经变成模式化的形态范本,书籍形态富有空间变换的特点逐渐被读者的惯性阅读行为牵制。即使简单的一扇门有往外拉有往内推,有往左、往右开启,甚至可卷,可旋转。这些方式可以根据实地的布局而改变开启。只要是可行的状态方式,都可以在事物中灵活地进行运用。“逆向思维是与人们习惯性的正向思维模式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它对于冲破传统思维束缚、克服思维定势有着极好的效用”面对读者的阅读行为,设计师们可否从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状况中找到突破口逆向思考书籍的设计呢?本文针对书面阅读行为做出以下若干关于设计书籍的逆思考:

(一)、开本设定

开本指书籍页面大小的不同规格。我们常见的图书开本均为16开以下的,据来自书籍消费市场的观察,不超过16开的书籍较为方便读者的阅读。在各大书店更普遍的图书开本为32开,规格较小的书籍更利于读者存放和携带,在鼓励阅读和纸张环保的时代来说,中型本的书籍更受社会大众的欢迎。为了成本和发行量的需求,纵观书籍市场的开本都比较单一。开本的选择是书籍内容与用途最直接的体现,但信息的输出只能呈现在一个开本里面吗?是否小型本、中型本和大型本的规格可以相互结合产生新的视觉感受呢?

台湾著名平面设计师聂永真在为自己的作品集《RE-没有代表作》设计大陆简体版时,根据书中所呈现的4个部分的不同内容(包括草稿、图册、文章感悟和海报),分别设定了4种开本和相应不同的纸材以层次叠加融合成为一本书,这种以开本作为书籍信息的分类,可使读者更能清晰明了作者的创作思路。以个体的开本呈现让读者快速地进行阅读的同时,在触摸的感官上得到多层次的空间趣味。受此书多种开本结合的书籍设计启示,本文作者的书籍设计《广记高点》结合递增式的开本方式,即可为10栋高楼做出明显的视觉分类,又能以不断拉长的页面横度体现广州建筑高度记录的不断升高。

(二)、翻页行为

捧起一本书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从封面、环衬、到扉页再到内文,随着书页的一页页翻动,此间产生了时间的流动,也在读者视线的注视下,书不断变换着空间关系。纸质书相对于电子书所拥有的优势也在于读者可以触摸到书籍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变化。鉴于当代书籍的固有形态与装帧,读者都习惯了由左到右(外文书或港台书为“由右到左”)的次序翻阅。对于书籍这个具有想象性的空间本体来说,是否其它结构的翻页路线也可以呈现出书籍的时空关系呢?

刚古纸行北京公司设计的五周年纪念册为了表现蝙蝠主题所寓意的“五蝠捧寿”,设计师打破了由左至右翻阅的惯例,以往内翻阅后越小的装帧形式,顺应纸张特性去考究与印刷、后期工艺的结合,呈现出书籍如同宝盒开启般的层层精致。书籍的内部空间是自由的,单向的“行走”无疑不会迷路,但合理的多向“行走”导向也是更可充分利用书籍空间制造惊喜和乐趣。

(三)、观看视线

正常形态的页面在阅读时无非是眼球以左右上下的运行轨迹来获取版面信息。读者通常会寻找一个页面的切入点,去找到他们熟悉、能够理解的信息,设计师需要利用人类这种“本能过程”,用元素符号、色彩和动态吸引读者的目光得到重点信息。成功的建筑在于实用的优胜点上还能给予我们多角度的视觉观赏,书籍版面也应当犹如建筑一样提供我们多角度的观看视线。

少儿读本《逛了一圈》为例,作者在黑白两色之间运用了巧妙的矛盾空间的设计让孩子的想象在视觉转换之间产生了无尽的延展,图文正反双显,一书正反双式,观看角度可以得到了双重的乐趣。

(四)、书脊与书口

鉴于现代书籍的翻阅形式,书脊与书口在书籍的结构中是相对存在的。书脊作为书籍保护和书籍查阅中有着书籍“小舞台”的作用,书口在近年来也作为读者翻动的小平台给予可发挥的设计空间。我们都有这种体验,一手拿着书脊,一手翻阅书口的页面。这种相对的位置是否必然,是读者们都习以为常,还是可以在不改变翻阅的动作下给予两者位置的变换?

画册《施本铭一众生相》的装帧方式灵感来自于宣纸的折叠存放形态,通过柔软的纸材将一本常见形态的书籍经过折叠后呈现出新形态,书脊与书口也从惯例的相对变成同居一侧,却不增加翻阅的不便性。

(五)、纸张材料与印刷工艺

我们在书店总会有这种习惯,即使是同一本书我们也会挑里面最无损坏的作为最后的消费选择。随着纸张材料的日渐精良和印刷工艺的提高,读者对于书籍的触感、观感和听觉要求也要得到综合性的满足,舒适度和书香味是即书籍内容之后更能吸引读者的感官需求。书籍纸张材料与印刷工艺是设计师给予书籍创意的载体,而书籍设计的创意也来源于书籍的本身内涵和风格体现。在读者被当今优良的纸张材料和印刷工艺宠坏感官的同时,书籍主题和风格是否真的可以完全显现出来?

设计作品集《gmall studios》有别于我们的惯性感官体现,这本收集小型设计工作室作品的书籍书口在工艺制作上没有采取一般整齐利落的裁切方式,而是故意制作成毛边的粗糙效果。在读者翻阅的过程,页面剥落的白色屑屑会在翻动的过程中飘动在空气中,在微妙的凹凸的触感中感受犹如小型设计工作室般集聚的威力。

设计师们都努力改菩着读者的阅读气氛和舒适度,但无疑合适的设计选择才可更加显现书籍内涵与风格。视觉与工艺的传递更要符合信息所体现的精神。

三、逆思考应避免的误区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第8篇

(一)大印刷观为基础的印刷术视野我们分析印刷文化的构成体系,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着眼,从“印刷术”产生于人类社会、服务于人类社会、又为人类社会所改造和创新等社会现象来抽象提炼,概括出印刷文化体系的主要构成单元。我们对于印刷文化的认识基础是来源于“大印刷观”。长期以来,传统印刷观念把“印刷”理解为仅仅是印刷书报杂志。这种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经济发展并带有很大局限性的旧有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印刷事业的发展。大印刷观是以系统、整体、全方位、多角度的方法来看待“印刷”的。印刷从属于文化这一概念已为人们所共识。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事实上印刷远远超出文化的范围,现代社会已充分显示印刷的社会性。即使在古代,印刷除应用于书籍印刷外,还应用于宗教(佛像)、金融(纸币)、政治(告白)、生活(印布)等各个领域。由于过去以出版为中心研究印刷史,所以书籍与印刷关系的研究比较详细,认识也较深,而对印刷在其他领域的功能与作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则缺乏研究或研究较少。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印刷技术日新月异,功能不断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新的领域不断开拓。印刷技术的应用领域已不再局限于文化、教育,印刷技术现已扩展到诸如:工业、农业、商业、科技、艺术、宗教、财政、金融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众多领域。“印刷”作为一种特种工艺技术正在更广泛的领域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无愧于人类“文明之母”的称誉。印刷术发明后,主要用于印刷各种书籍,为出版服务。因而形成印刷业从属于出版业的结构模式,一般以出版机构命名沿袭千余年直至近代。传统印刷观,即以出版为中心,影响着印刷史的研究。如:在考证印刷术发明年代时,往往以印本书籍最早出现的年代作为印刷术发明年代的依据。这一论点已在学术界引起争论。大印刷观也应用到印刷史的研究之中。近年来,不少海内外学者提出了以大印刷史观作指导进行印刷史的研究。李兴才先生主张从整体的、全面的、全程的、全方位的角度系统研究印刷史。大印刷史观派生于大印刷观,应用于印刷史研究可以揭示印刷术长期被人们忽略的潜在社会功能与作用,对印刷术的发明做出更准确、更公正、更全面的评价。大印刷史观逐渐为印刷界众多人士承认与接受。张树栋先生提出的大印刷史观的涵义是:“站在印刷立场,从印刷角度出发,以印刷工艺技术的发展为主线,坚持历史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系统地研究印刷史。”这对印刷史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钱存训教授在《中国印刷史的研究范围、问题和发展》一文中也对印刷史领域的新课题进行了扩展性思考。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考虑结合社会学、人类学、科技史、文化史、中外交通史等对印刷术的发明、传播、功能和影响等方面的因果加以分析,进而研究其对学术、社会、文化等方面所引起的变化和产生的后果,以及印刷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有没有产生影响?对现代西方文明和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有什么相同或不相同的因素和后果?印刷术对社会变迁有怎样的功能?笔者认为,所有这些研究新课题的提出,正是一种大印刷观的视角,同时也从线性的印刷史研究拓展到多元的印刷文化研究的新思路。(二)印刷文化的范畴体系综上所述,印刷文化的研究范畴是比较宽泛和丰富的。其主干部分由器物文化、技术文化、制度文化、行业组织文化、信息文化等要素构成。所谓器物文化,是属于物质层面的印刷文化,即由印品及其印刷设备所积累形成的一种印刷文化。印刷在不同载体介质上的印品丰富多彩,就拿印刷在纸本上的图书来说,图书的产生相应地就产生了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而围绕图书的研究,则衍生出了“图书文化”这个研究分支。不同时期、不同介质的印品、不同装备的印刷设备及材料(比如,位居我国印刷业重要行业协会的组织就是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则形成了不同形态与特质的印刷器物文化。这是一种生产资料和产品所构成的器物文化,也是一种媒介文化。所谓技术文化,则主要是由印刷技术的发展历史、印刷技术的动态趋势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印刷文化范畴之一,包括印刷术的特性、印刷术的功能与价值、各种印刷术的演变历程与技术创新等。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印刷文化(比如我国古代以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为代表的雕版印刷技术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所谓制度文化,是指管理和调节印刷行业的各种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等印刷行业的各种知识成果与精神财富所构成的精神层面的印刷文化。所谓行业组织文化,是指主要由印刷行业的各种学会、协会、科研教育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机构组织及其活动,以及行业代表人物的专业活动与知识成果等因素所构成的印刷行业文化。所谓信息文化,反映了一个行业的信息生态和信息活动所形成的文化业态。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Wiener)在1948年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专门指出了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信息是事物表现的一般形式,信息就是消息,具有一种知识属性。印刷行业所产生积累的大量书、报、刊等传统纸质文献资源和磁盘、光盘、网络数据库等虚拟数字资源,构成了印刷业信息文化的知识核心部分。以上各个文化子系统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印刷行业的文化整体系统。

印刷文化的社会知识价值

毋庸置疑,印刷文化是孕育和推动人类其他文化发展的“文明之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集》中有30多次提到谷腾堡和他的印刷术,以及后来的印刷机,高度赞誉了印刷术作为最伟大发明的意义。美国文化人类学学者克利福德•格尔兹的代表作《文化的解释》认为,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而文化就是这些网。印刷媒介的出现对人类社会整个交往环境、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过程有着极其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印刷媒介在很大程度上重新钩织了人类所悬挂在上的文化之网。印刷文化塑造了人类文化的诸多特性。印刷术带来了空前浩瀚的书籍,随之而来的是对这些书籍的编目、分类、整理,以及著作本身的索引。这势必引起知识分类的革命和学术传统的变化。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媒介是人身体的延伸,媒介可以改变人的心理和思维方式,进而在某种程度上重构社会组织。他在《媒介通论》中还特别指出:“在五百年的时间里,关于印刷术对人的感受力的影响所做的明确的评论和了解,实在是寥若晨星”。在他看来,印刷术的同一性、连续性和线性的特征影响了人们的思维过程。西方有一批历史学家在“新社会文化史”的旗帜下开始研究“知识”,探讨知识的组织和传播,以及人们对知识的接受等内容,他们将此称之为“知识的社会史”或“知识社会学”。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印刷媒介这一过去不受重视的内容进行研究,进而探讨知识、文化、社会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知识和传播领域中,印刷与书籍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在中国,留存下来诸多种关于书籍的各种论述和体裁,如艺文志、经籍志、购书记、卖书记、藏书约、书目、书跋、书序、题跋、书志、书刻、书约、校勘记、注疏、补遗、章句、疏证、读书记、书话、词话、诗话、评点、夹注、眉批以及有关禁书、焚书、藏书、书厄的表达,书籍地位之崇高自是不言而喻。印刷文化形态下的书籍造就了一代代独特的社会知识精英阶层。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