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部控制质量

内部控制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内部控制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部控制质量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企业管理结构、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有很积极的作用。而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必须加以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内部审计;特征;内部控制;质量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想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立足于自身建设,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企业要紧紧把握其特征和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了内部审计的特点以及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的措施。

一、内部审计特征

1.内部审计发展概况。

内部审计对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国内外相关的研究从未停下脚步。当前内部审计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内部控制基础之上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其职责是根据各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表现开展调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民主的氛围,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从而有效保障企业政策、制度的实施效果,促进企业更加高效地运转。同时,内部审计能规范企业内部经济活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内部审计的特点。

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时,要把握好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开展行之有效的审计活动。

(1)独立性。

和外部审计一样,内部审计也必须具备相当的独立性。独立于企业其他部门之外,根据地方法规、公司章程等依据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对各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才能帮助企业发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服务内向性。

与外部审计不同,内部审计是从企业内部发起的自发的审计行为,因此审计的重点在于通过评价等措施加强对各部门经营管理的监督,促使各单位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利益。通过对工作人员的监督,激发员工的责任心;同时加强对公司领导权利使用的监督,确保公司领导能够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正确使用公司赋予的权利。

(3)范围广泛性。

为了全面提高公司内部控制的效果,内部审计的范围必须覆盖到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大的方面来说,审计要对公司决策的制定、财政项目的管理、经营过程的合法性等进行监督。具体的来说,审计要对项目具体负责人、每一笔投资的走向等进行监督。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客观性。

二、内部控制的质量

1.内部控制的缺陷。

内部控制是指通过企业管理层和工作人员共同进行自我审查,发现并解决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根据外国学者的研究,内部控制分为五大基本要素: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沟通、控制监控。通过实施这些步骤,来保证企业的经营符合法律规范,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仍有很多缺陷:

(1)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下,没有积极实行内部控制。大多数企业只顾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企业自身的建设。部分企业在形式上实行了内部控制,但是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深刻理解,没有真正做到从企业内部出发进行自我监督,实现自我成长。

(2)缺乏风险意识。

现代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很多企业往往只重视解决眼前的困境,而没有为企业的发展做长远打算。风险意识的缺乏导致企业缺少健全的风险评估、风险抵御机制。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大降低,一旦企业的发展出现问题,在面对紧急情况或意外风险的时候,企业没有足够的自救能力。

(3)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差。

内部控制必须有良好的控制环境。良好的内控环境包括合理的内部结构、高效的企业管理、畅通的内部交流等因素。但很多企业的机构设置不切实际、重叠复杂;企业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的指导;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狭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

2.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的措施。

为了有效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企业应当结合自身需求,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根据企业现存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整改措施:

(1)重视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控是提高企业管理成效的有效途径,必须加以重视,才能从思想上改变落后的企业管理理念。进一步落实内部控制的措施,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的积极作用。

(2)强化风险抵御能力。

建立并完善企业风险评估体系,对可预见的风险提出应急措施,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3)完善企业管理结构。

不断扩大企业领导层与员工间的交流,保证信息传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实施十分关键,而内部控制是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当不断完善内控环境,为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作者:刘欣欣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内部控制质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质量;财务困境恢复;假恢复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3GL035)。

作者简介:和丽芬(1972-),女,河北蠡县人,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教授,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朱学义(1953-),男,江苏通州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财务理论与资本市场研究;王传彬(1984-),男,江苏徐州人,管理学博士,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会计学、财务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118-06收稿日期:2012-11-14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财务困境一直是我国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几年,财务困境恢复开始成为财务困境研究的新着眼点,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财务困境恢复的影响因素,如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高管薪酬、CEO变更等。内部控制是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目标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2006年,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继出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出台,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已基本形成。已有研究文献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具有显著影响。那么,内部控制质量对财务困境恢复能否产生影响,其作用机理如何,目前尚无研究。本文以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实施以来的A股ST公司数据为依据,对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困境恢复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探索。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国外对财务困境预测研究起步较早,对财务困境恢复的研究则比较晚。Casey 等(1986)采用probit模型研究发现自由资产水平和盈利前景对困境公司的成功恢复具有显著的判别能力。Robbins等(1992)研究发现效率主导战略对于困境成功恢复是必要的。还有的学者对影响财务困境企业恢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区分重组成功与破产清算公司的模型。Bibeault(1982)、Arogyaswamy等(1995)则指出更换高级管理人员是财务困境公司成功恢复的重要一步。

国内一致以ST上市公司作为财务困境的惯例研究对象,困境预测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而财务困境恢复研究是近几年才展开的。赵丽琼等(2008)以1998年~2002年被ST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建立了财务困境恢复预测模型,发现财务困境恢复与自由资产数量和效率主导战略呈正相关关系。过新伟(2012)就CEO变更研究发现,公司财务困境期间非正常更换CEO对于困境恢复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倪中新等(2012)利用生存分析中的Cox比例危险模型对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后影响其成功恢复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困境公司能否顺利摆脱困境受到财务和公司治理因素的共同影响。

从以上研究可见,财务困境恢复的研究角度已有若干,但从内部控制角度进行财务困境恢复的探讨尚未出现。内部控制是为达成既定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作为企业的一种内在制度安排,其建立、健全能够制约和监督公司的经营决策,最大限度减少非效率投资行为和降低交易风险,并缓解问题。已有研究发现,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更具有盈余管理的动机,因为盈余管理更容易使ST公司脱星摘帽。而内部控制一方面能够抑制盈余管理(方红星 等,2011),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那么,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会使盈余管理降低而妨碍财务困境恢复,还是使公司经营效率提高从而摆脱财务困境?从内部控制的5大目标来看,如果公司内部控制是健全和有效的,那么其战略、效率、财务报告真实、资产安全、法规遵循这些目标的实现会得以合理保证。当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契约各方的冲突不能好好地解决,从而滋生财务困境诱因,使公司面临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增大(李万福,2012)。那么,当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后,如果能主动从提高其内部控制质量入手,同样有助于其从财务困境中恢复。因为内部控制是企业运行中的一个系统工程,内部控制质量提升和有效运行能够最大限度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困境公司仅仅基于盈余管理在短时期内或能摘帽,然而,基于低质量的内部控制而摘帽的ST公司其财务困境不能从本质上得以恢复。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困境恢复正相关,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其财务困境越容易恢复;

H2:内部控制质量与上市公司假恢复(即是否反复被ST)负相关,即在摘帽ST公司中,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其财务困境真正恢复,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公司只是短期摘帽,不久又第二次甚至多次被ST。

二、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一)内部控制质量衡量

本文依据COSO报告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五要素框架及其所涵盖具体内容,借鉴《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白皮书》(深圳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2011)和杨玉凤(2010)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参考建立内部控制质量衡量指标体系(见下页表1)。考虑到各一级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数目不相等,对表1中的各一级指标得分值确定为其所属二级细项指标得分值加总的平均值,内部控制质量总体评分为一级指标得分合计数①。

(二)模型设计和变量选择

根据前文假设,以内部控制质量为自变量,以财务困境公司是否恢复为因变量构建模型(1)和模型(2);以内部控制质量为自变量,以摘帽ST公司是否两次以上被ST为因变量构建模型(3)。三个logistic模型的控制变量均相同,包括公司规模、控股股东性质以及是否更换高管。

(三)样本数据来源

四、研究结论、建议、创新与不足

(一)结论

本文对ST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进行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总体质量水平对ST公司的财务困境恢复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来自公司内部的监督相较于信息与沟通和外部监督更有利于帮助财务困境公司恢复。对已摘帽ST公司而言,内部控制质量对其是否“再次被ST”具有反向作用。即内部控制质量高的摘帽ST其恢复属于真正摆脱困境,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摘帽ST公司其恢复属于假恢复,因为这些公司再次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建议

1.继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启动内部控制建设以来,至今已取得很大进展。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呈逐年提升的趋势。但是,在ST公司中由于各种原因,其内部控制总评均值显著低于非ST股上市公司。因此,有必要通过政策引导,促使ST公司完善内部环境,提升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内部监督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促使其尽快摘帽并摆脱困境。

2.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迄今为止,有关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已有不少,但公认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格式进行规范,完善内控披露评价体系,逐步引导ST公司通过内部控制鉴证和披露发现问题,从而有步骤、分环节去实施内部控制完善计划。

(三)创新与不足

本文力求以最新数据求证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困境恢复之关系,从内部控制角度提出ST公司尽快摘帽的相关策略。无论是在内部控制方面还是财务困境恢复方面,本研究尝试了一种全新角度的拓展。尽管研究力求创新和严谨,一些固有原因的存在使得本研究难免存在缺陷和不足:其一,由于至今尚没有关于内部控制的官方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内部控制质量二级指标设置未必合理和全面,使得本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其二,在假设2的证明过程中,由于样本数量过少而向前追述,将不同年度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予以比较,尽管增加了样本量,但没有考虑内部控制的时间发展脉络。

①计算内部控制质量总分所纳入的一级指标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其中,“监督”指标分=50%×IM得分+50%×EM得分。内部控制质量总分介于5-25分之间。

参考文献:

方红星,金玉娜.2011.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8):55-62.

过新伟,胡晓.2012.CEO变更与财务困境恢复――基于ST上市公司“摘帽”的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3):47-54.

李万福,林斌,林东杰.2012.内部控制能有效规避财务困境吗?[J].财经研究(1):124-133.

倪中新,张杨.2012.基于Cox比例危险模型的制造业财务困境恢复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1):15-20.

杨玉凤,王火欣,曹琼.2010.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成本相关性研究――基于沪市2007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审计研究(1):83-84.

赵丽琼,柯大钢.2008.我国财务困境公司恢复过程预测研究[J].统计与决策(14):139-141.

AROGYASWAMY K, BARKER V L, YASAIARDEKANI M.1995. Firm turnarounds: an integrative two-stage model[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32(4):493-525.

BIBEAULT D B. 1982. Corporate turnaround: how managers turn loser into winners[M]. New York, NY: McGraw-Hill Press.

CASEY C J, MCGEE V E, STICKNEY C P. 1986. Discriminating between reorganized and liquidated firms in bankruptcy[J]. The Accounting Review,61(2):249-262.

内部控制质量范文第3篇

国外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系统日益完善,有关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体制比我国更全面有效。那么,国外有关内部控制质量的相关研究自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必须牢记国内外的差别,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有利于我国经济更加健康地发展。 

由于我国乃至国际组织通常都是向美国学习经验,所以本文着重整理针对美国的相关研究。萨班斯法案是美国审计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许多研究也是基于此背景下进行。Michael L. Ettredge等(2006)就是研究在萨班斯法案202条款下,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延迟的影响。作者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变量。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会导致更长的审计延迟。Yu-Chen Lin等(2014)他们旨在发现美国CEO特征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笔者选择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来衡量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研究发现,在萨班斯法案404条款下,CEO的壕沟策略及其年龄均与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有显著的关系。除此之外,国外的学者还会将市场细分,希望能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得出有关内部控制质量的一些有价值的规律。如,Dina(2013)研究在二级贷款市场,内部控制质量与信息不对称之间的关系。文中作者是用内部控制缺陷来衡量内部控制质量的。研究发现,虽然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能增加二级贷款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但是二级贷款市场的独特性能减轻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司信息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国内有关内部控制质量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向国外学者学习的基础上,并基于本国国情也同样做了大量的研究。在不同的角度,都有着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一些学者希望从公司自身的角度出发,研究公司自身和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希望投资者能从可观察的公司特征初步判断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徐菁忆(2014)以2010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特征的角度来探究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因素。作者是用“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对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衡量。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有影响,且不同的公司特征的影响力及影响方向不同。杨松令等(2014)研究了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构建以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的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为基础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内部控制质量。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其企业价值之间呈现高度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晶(2014),其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发现经理权力的使用和审计委员会及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问题上,作者选择用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来度量。研究发现,经理权力的过度使用会弱化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正向作用,会导致审计委员会没有起到实质上的作用。杨艾(2014)旨在研究独立董事有效性、内部控制质量和财务风险三者的相互关系。作者用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数来衡量内部控制质量。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有效性的提高会促进企业财务状况的提高,也会使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企业财务状况的提高。部分学者从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角度来研究,企业的两大资金来源是所有者投资和债务人借贷,这两个途径所耗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流量,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李超等(2011)旨在分析内部控制质量和权益资本两者之间的关系。作者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内部控制质量判别分数,并将该内部控制判别系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变量。实证分析后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权益资本呈负相关系。陈汉文等(2014)研究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文中,作者采用厦门大学内控课题组构建的企业内部控制指数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计量。通过实证分析之后,得出内部控制质量越好的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越低的结论。伍伦(2014)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企业规模与银行契约条款设置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选用“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来衡量内部控制质量。实证结果表明,由于银行债权人的自我保护心里,使得企业规模会对银行契约条款的设置产生影响。企业规模越大,条款的设置越宽松;内部控制质量对借款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和获得长期贷款的积极作用,在小型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邓德强(2014)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和异质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作者选择用自愿披露内部控制的鉴证报告来衡量内部控制的质量。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总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呈正向关系;独立机构投资者偏好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而灰色机构投资者并不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另一些学者还会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角度来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外部监督不仅仅有外聘审计师,还存在媒体监督。比如彭桃英等(2014)就研究了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质量和我国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成本之间的关系。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质量能减少管理层成本;同时,媒体监督和内部控制质量两者结合可以对管理层成本的降低起促进作用。还有部分学者单纯的从内部控制质量本身来研究,于海云(2011)就是用企业的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行为来衡量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他研究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愿意进行自愿披露,在信号传递的作用下,该企业就越容易获得较低成本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贷款,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反之,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则不得不承担高成本的借贷,使企业价值降低。 

内部控制质量范文第4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迄今为止依旧是我国目前的重点发展方向,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随之伴随着的就是各种公司的建立与上市,而会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点,因此社会上对会计信息的关注度逐渐上升。然而由于我国的金融行业发展过于迅猛,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而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尤为严重,这不仅是由于管理问题,更是由于内部控制的失调,或是根本未充足了解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缺乏质量保障,从而影响决策人的判断。

二、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综述

在公司的建立与上市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对公司一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及如实的反应的企业内部情况,从而令决策人能更好的掌握公司的情况,又能起到监督的作用,督促公司的发展。而内部控制正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等几个方面,并且内部控制的情况被公司内部的成员所影响,因此公司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切实保证公司属于合法运营,并且资金使用正常。而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息息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主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所之定的确保会计工作能顺利并准确进行的一项控制制度。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内部控制情况严重失调,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我国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是市场经济的主要产物,而内部控制主要是规束企业内部的各种情况,会计信息是反应公司内部情况的产物,因此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情况

控制环境是公司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内部的控制环境指的是公司内部的工作环境,是根据企业内部的各种情况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的氛围,所以一个公司的发展情况以及人员的职业素养等主要取决于内部的控制环境,而目前我国的公司内部的环境相对散乱,因此,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氛围影响下,会计的工作得不到较高的执行度,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影响公司的发展前景。而风险评估是一个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一定程度上能为企业避免一些危险投资,从而防范一些危机企业本身的因素产生。如果缺乏风险评估体系,一些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无法被识别,从而影响会计的信息质量,从而导致绝策人的决策失误等现象出现。除此之外,内部的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与控制活动对会计信息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所谓的内部信息在公司内部主要被分为两类: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由此可见信息与沟通对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会计通过及时的更新财务信息从而为公司决策人提供公司的情况,如果信息不真实,沟通不及时,会计都不能及时的更新财务信息,从而导致企业出现问题;控制活动主要是为了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工作态度,合理的分配工作,从而保证决策人能根据会计信息及时的掌握公司的情况。而内部监督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弄虚作假的情况出现。

四、优化内部控制措施,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因为内部控制极大的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优化内部控制措施对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公司内部环境的情况,而企业的内部环境是根据公司的发展目标以及企业本身等一些因素所造就的,因此完善内部环境对提高公司内部的工作氛围,提高会计的信息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职业道德等,并且令企业内部出现制衡的状况,从而保障会计能正常工作,从而保障会计信息质量;改善内部信息与沟通的现状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企业活动或建立信息系统,在保障信息的准确性的同时,保证信息顺利并能及时的流动,从而保障会计能及时掌握公司内部的财务信息,以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保证公司决策人能根据会计信息掌握公司的状况,从而带动公司良性的发展。为了更大限度的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内部监督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内部监督作为独立于各部门之外的内部控制重要手段之一,监督部门必须定时的检查、不定时的抽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企业内部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从而保障会计工作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除此之外,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分享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自建成开始便要不断的面对风险,因此风险评估机制根据企业内部的信息,通过合理的预估、控制,从而规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风险,降低企业在运营中所遇到的风险,而在这其中会计信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财务预警的手段保障公司的发展,从而反馈给财务,形成良性的循环。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保障会计信息的主要措施。这就需要建立工作评价制度,并且反思过往所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与发展趋势建立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保障公司的发展道路符合目标。

内部控制质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审计质量 成本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以及成本进行综合的研究分析,本文将以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基准进行影响内部控制质量因素的综合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审计质量也分别从内外部的两个方面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可靠性的监督,从而对约束成本方面起到一定的替代效应。通过一些研究不难看出,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经营者以及所有者之间的成本及大股东对小股东权益侵占的行为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在成本的抑制过程中,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审计的质量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

一、理论分析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不难发现,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第一问题以及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第二问题是侵占投资者利益的最为主要的两个原因。其中虽然对于股东以及投资者利益侵占的实施主体以及实施方式会有不同,但是他们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掌控公司剩余控制权的利益主体对剩余控制权的实施,从而为了能够最大化的谋取自身利益。因此从此意义上来讲,只有通过公司的内外部的控制来对经理人以及大股东对剩余控制权进行一定的限制安排,来控制其滥用,才能够达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降低成本的目标。

在资本市场中,财务会计信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能够在充分的抑制经理人及大股东对剩余控制权的滥用以及降低成本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公司的内部控制中,信息的不对称有可能导致投资者利益的损失,要想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就需要对信息问题以及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财务会计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及问题,主要是因为财务会计信息能够为投资者以及其他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大股东以及经理人在企业的经营运作信息。

但是,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也有可能会存在信息纵或者是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这也就会给财务报表带来一定的风险。为了能够提高财务会计学的可靠性以及解决其不被人信任的问题,就需要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来针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进行一些制度安排。在内部控制中,独立的外部审计在提高财务会计的可靠性中发挥着重要意义,它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财务会计信息不被人所相信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将有利于降低冲突,将会对投资人的利益进行一定的保护。与此同时内部控制制度也是提高财务会计报告可靠性的另一重要举措。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两种较为直接的方式来进行财务会计报告可靠性的监督:一种是尽可能的减少经理人以及职员随机报错的可能性,另一种则是尽可能的减少经理人进行机会主义会计选择的可能性,从而通过企业的内部控制来对提高盈余的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是另一个提高财务会计报告准确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内控制度还可起到减少成本的效果,这其中主要是因内控本能够基本实现权力的相制衡,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财务报表中的虚假成分,并防止大股东操纵会计行为,减少其选取职业道德素养较差的会计人员的机会。通过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股东对于投资者利益的侵占。

二、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和企业外部审计间产生一种为实现同一目标而相互协同的关系。在现代经济学领域中,如果两种产品通过共同协调的方式,才能实现最终效果,那么该两者则为互补品。若是两类产品均可独立使用同时并且能发挥其作用,也就是说两种产品具有相同的功能,那么则为替代品。假设以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企业的外审与内控,则可看出两者存在替代效应。

根据的理论也就不难发现,企业的外部审计以及内部控制不仅均能够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同时两者之间还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在理论中,外审是能够降低利益冲突与成本的一种担保机制,通过相关研究不难看出,很多高成本企业,往往聘用的外审师其专业技能更为过硬,也就能帮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市场价值。也就是说当公司的内部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满足成本降低时,企业会从提高审计质量的方面来寻求成本的降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企业在减少成本的过程中,无论是内控还是外审都存在都需要考虑维护企业投资利益,减少成本等经营目标。即使不通过协同作用,两者均是以这一发展目标进行操作,但两者通过协同作用,可大大强化这一经营目标的实现效果。

三、内部控制及审计质量对成本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也越来越详细与规范。其中在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不仅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企业审计报告有所规定,同时也详细规定了企业内部年度自我评价报告。这都明显的体现了现阶段我国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高度重视。就现代公司的经营模式来看容易产生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进而也就会导致企业问题。导致问题的根源是企业内部信息的不对称。只有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才能够为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提供重要保障,但是如果从企业内部控制来对成本进行研究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企业的运营中,无论是企业的经理人还是大股东在进行投资者的利益侵占时均需要采取暗箱操作,为了防止不法行为留下证据,需要通过隐瞒真实信息,报备虚假信息的方式,使其不法行为具“合法性”。即使有人提出疑义,通过虚假的信息也看不出是否存在侵占企业利益的情况。而建立完善健全的内控制度,强化财务报表的审核机制,会对此种通过虚假信息进行利益侵占等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限制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成本的降低。

四、结束语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应该更多的披露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同时内部控制对成本的显著控制,主要是在低审计质量的样本中成立,如果审计质量较高,那么此结论便不成立。这也就说明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及高质量的审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效应,也就是说在最高质量的审计样本中,内部控制对成本的作用将会有所降低,反之则会有所增加。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我国企业的成本,就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凤.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影响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2]张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成本关系的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

[3]刘婷.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及收费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姜楠.成本与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

内部控制质量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事业单位事务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事业单位最应该注重的事情之一。在实际的生活中,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事关重要的影响,下文对此展开探讨。

一、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事业单位的内部形成分工,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关联、互相牵制,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整体。这个整体对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意义十分重大。有时候,一个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可以决定这个事业单位能否较好地完成其任务,以下就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展开详细的分析。1.工作性质不相容的岗位分离。岗位间的相互分离是形成较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在岗位分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其工作性质的不相容。这种不相容具有两个方面的好处:第一,可以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岗位分离的现象变得十分常见,这是保持现代社会高效生产的有效手段。例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买、记帐录入、清查盘点等,需要不同岗位的不同人员去完成,能相互监督制约,单位不会让员工一人完成其全过程,这很容易引起其他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将工作分散开来可以让每一个员工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更高的熟知度,这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岗位分离可以避免一些操作上的失误。当岗位进行分离后,一个员工所需要处理的事情种类变少,其相应的熟练度也会提高,这对避免处理上的失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岗位之间的相互授权。岗位之间的相互授权是形成一个较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重点。这是因为一个事业单位毕竟是一个整体,其总是要进行一些工作上的交流。当一个事业单位内部岗位具有灵活的授权机制的话,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的监督质量就会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对打造一个好的事业单位的意义是非凡的。3.对财产安全的控制。财产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对财产的安全进行较好的控制,这样它才能够更好地运行下去。而对财产进行更好的安全控制,这需要事业单位的相应负责人不懈的努力。4.内部的监督系统。监督系统对事业单位的意义也是非凡的,它可以保证事业单位的内部按照预期设想的管理制度运行下去。而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系统需要注重这样几个方面:对员工的业务能力进行监督、对员工的职业素质进行监督、对事业单位内部事情处理机制进行监督。5.预算安排系统。现金流对现代事业单位来说的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科学预算,统筹安排,确保财政资金投入实现绩效目标。好的预算安排系统可以使事业的单位承受较小的经济压力,对资金的有效利用也是十分重要的。6.紧急事件预警和处理系统。能够分析一些对事业单位有所危害的事情并对之规避,或者对突发性的事件有较好的处理对事业单位运行的稳定性十分重要。而由于事业单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很多方面的事情都会它的运行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紧急事件预警和处理系统需要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做出考虑。7.内部奖罚制度或者责任承担机制。事业单位的内部奖罚对激发员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的奖励可以激发员工对自己工作的兴趣,让员工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而一定的惩罚制度可以减小员工的偷懒概率,这可以减少员工的侥幸心理,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除此之外,建立合适有效的责任机制和绩效考评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可以大大激发员工的潜力,也可以让事业单位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承受较少的伤害。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一个有效的整体,它可以保证事业单位能够较好地运行。在建立一个有效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时,我们必须对上文中提到的每一个关键之处加以重视。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一些文献的详细分析,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以下笔者通过几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1.内部控制是保证一些政策实施的关键之处。内部控制对保证一些政策可以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内部控制内有较为完善的监督系统,可以对政策是否实施做出监督。第二,内部控制中每个部门是单独的一环,如果有的部门没有对政策有较好的落实,那么在其他部门接手这个工作时,这个问题就会较好的显现。第三,内部控制中的奖罚机制和责任承担机制对促使事业单位的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政策是否落实对会计信息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它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保证会计信息的对外透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2.对防治事件有重要的意义。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了内部控制的实质:第一,对员工的工作做出更好的监督(这就在监督机制和奖罚机制以及责任承担机制上有明显的显现)。第二,使事业单位运行的高效化,这一点在文章的第一段中有对应的分析。第三,减少事业单位中个体的权利。一个较好的内部机制可以削减事业单位内部员工一些方面的权利,这是因为每个人控制的部分相应减少,因此对应的权利也就有所削减。而减少员工的权利就是防止事件的关键之处,这是因为当一个人的权利减少,它能够做出的事情就有了限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事件对会计信息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3.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这样三个方面相关:第一,信息收集渠道。如果会计信息在信息收集渠道就有较大的问题的话,那么会计信息将从根本上无法得到保障。第二,信息处理渠道。信息处理渠道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甚至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这是因为会计信息处理在时间较长、环节较多,容易出现问题。第三,会计信息公布阶段。而内部控制则可以对会计信息收集、会计信息处理、会计信息公布这三个方面都做出较好的控制,这样也就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对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会计信息质量对事业单位的意义是非凡的,以下提出几个对会计信息质量加以控制的方法。1.建立较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上文中我们主要分析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较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设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时,我们需要对本文中第一段中提到的七个方面加以质量监督。2.及时改变内部控制系统。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一些员工可能发现这中的漏洞。或者说,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随着时代的变化可能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因此及时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加以完善和监督,及时改变这中的不足之处对防止内部系统的漏洞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建设加强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参考笔者在上文中提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琳•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

[2]刘珊珊•内部控制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论,2016.

[3]何东•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商论,2016.

[4]韩楠•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6.

内部控制质量范文第7篇

摘 要 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避免或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探讨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企业 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和国家进行经济调控的基础,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市场运行效率和国家经济调控的效果,也关系着投资者利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尤其在我国当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如何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就成为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监管实务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与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是有利于企业受托者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与西方国家股权结构极为分散的情况不同,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同时,我国上市公司还存在明显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关键人常常集控制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于一身,凌驾于监管之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分工不明,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或少数关键人就能控制公司的财务报告,其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操纵财务报告,提供虚假信息,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

对内部控制不重视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作用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具体表现在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没有成文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缺乏明确的控制程序与标准。进行有效控制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制定控制程序与标准,并让员工都了解相关的控制程序。

内部会计控制乏力具体表现在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账务处理不规范;缺乏必要的内部牵制制度,个人说了就算;管理混乱,甚至存在串通舞弊的现象;很少进行财产清查工作,账实不符等。

管理当局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普遍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对内部控制的作用认识不足。由于会计内部控制间接效益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算出,而且需要设置较多人员岗位,并需要规定大量的规章制度,增加办事环节和程序,因而多数企业把精力主要放在生产经营上,而忽略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内部控制理念,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控制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制定控制程序和标准,让员工都了解相关的控制。我国企业往往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宣传。有些企业有内部控制意识,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健全,有些领导不注重遵守有关控制规定,对员工的违规情况一味宽容,缺乏强有力的惩罚措施,频频使用例外原则,导致控制制度失效。

内部审计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一些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开展;内部审计机构普遍人员缺乏,甚至有些企业不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实际上与财务部门重合;一些企业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人员,但因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业务不规范、人员素质低等原因而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致使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在外部监督与公司治理不完善的情况下,又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与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财务报告处于控股股东或少数企业领导的绝对控制之下,会计信息的内在生成机制存在问题,也就难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二、强化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当前,我国企业改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尽合理,许多企业还是由董事长一人兼任总经理,任何决策都是由董事长一人说了算,许多企业尚未设立监事会,或虽设有监事会,但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要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企业内部设立真正意义上的监事会,真正使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三者能相互制衡。

2.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企业必须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实行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评、晋升、淘汰、薪酬等人事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员工具备与保持正直、诚实、公正、廉洁的品质及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特别应当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企业领导认识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企业领导的责任。同时,也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教育,使之不敢、不愿参与财务会计报告造假。

3.制定合适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根据财政部公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并公布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企业应当实行严格的职责划分和授权批准控制,使各部门、岗位、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其次,企业应当制定各种作业程序、管理办法与工作目标,订立明确的尽可能量化的控制标准,并定期进行考核,以便员工按照规定的标准正确处理各项业务,实现预定的目标。第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明确财务处理的权限。同时,还应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体系,使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与债权债务的管理情况等等。第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全体员工了解并熟悉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只有了解并熟悉了有关的控制要求才能自觉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第五,内部控制制度要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并严格实行奖优罚劣政策。

4.强化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可以帮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建立以“防、堵、查”为主线的递进式的监控措施,在企业“产、供、销”的生产经营一线,应建立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重要业务取消“一签制”,进行集体签批,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所有业务均要经过复核,禁止一个人处理业务的全过程,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在会计部门常规性核算的基础上,内部审计部门对各个岗位、各项业务都要进行日常性与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通过上述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措施,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对于防范与降低企业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5.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与董事会作用

公司的财务报告要经过董事会的批准,当董事会中有一定比例的独立外部董事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与防范管理当局操纵财务报告、误导投资者的企图。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目前,已有许多上市公司聘请了独立董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企业高效率管理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微观基础。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有着重大的影响,董事会应该是企业经营者日常行为的主要约束者,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是企业管理层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

内部控制质量范文第8篇

根据中国现实情况反映,近年上市公司市场频繁爆出了财务造假的情况,造假事件以三鹿乳业为主,财务信息等各方面都需要各个监管部门加强内控制度。中国的内部控制审计于2010 年开始发展,国家财务部明确规定了上市企业于2011 年开始必须严格强制执行内控审计,2014 年上市公司应当全面执行内控审计,进行各种审计信息的披露。为了加强企业的内控,企业需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完善,使财务报告更加真实有效。

1 内部控制审计的概述

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审查、分析测试、评价,确定其可信程度,从而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作出鉴定的一种现代审计方法。内控审计关注的一方面是当日的内控,另一方面是企业长期间内的内控设计、运行。内控是审计范围,是企业为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而设计出的内部控制。企业如果单单关注了财务报告中的内部控制,则不利于全面实施内控。

内部控制审计首先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特殊组成部分,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其他各项控制的再控制。根据现代控制论的原理,各项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必须靠信息反馈装置来检验,通过反馈装置将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到控制中心,以便及时修正,保证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对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合法性、协调性、合理性、经济性、有效反馈性和全面性的审查,基本上可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密,但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能否真正起作用、发挥效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审计。企业对外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报告出具审计意见,加重了企业管理部门及内部审计的责任,而责任一旦加重,企业管理部门出于减轻自身责任及企业长期利益的考虑不得不在内部审计的协助下真正关注内部控制的缺陷,实实在在地不断健全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也会为降低自身的风险而督促企业改进内部控制。这样就带来了另一方面的效用,既降低企业营运的风险,提高企业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进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同时提高企业对外出具的财务报告及其他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增加企业经营市场及其他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2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

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是审计工作的关键,一旦审计工作委托给第三方来进行操作,会计信息就成了双方合作的核心环节,也成为了双方联系的纽带,能够有效监督企业的财务执行情况。由于近些年企业内部财务时常出现问题也使得企业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单纯地看重财务报告是不够的,必须要从制度上入手,从源头上建立起财务报告真实性机制,才能有效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因此在具体的内部控制审计中,首先要建立起财务报告真实性的监督机制,并将其作为市场监管范畴,以期规范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保证会计信息的产生质量。一切企业在内部控制中也趋向于把会计信息透明化,在审计中披露更多的信息。这样的行为使外界可以了解到企业内部的内控情况,尤其能够让一些投资者客观地审视企业的运行状况,并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同时也能够督促企业及时完善内部制度,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另外,中国的资本市场虽然发展较快,但较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在高速发展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市场机制也不健全。这种不健全体现在企业内部的资金运行中,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往往就自己利益的考量对内部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再披露给投资者,这就造成了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的信息不对等,相对来讲投资者面临着更大的风险,而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所面临的诉讼风险较小,并且代价低。因此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对投资者披露信息时都会进行加工,其财务信息并不具有可靠性,这也就践踏了投资者对公司运营情况的知情权。当企业这种加工过的财务信息越来越多的时候,市场难以测定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效果,从而也难以对企业提出建设性意见。在这种前提下企业不得不选择一个可靠的机构来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以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 通过内部控制审计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对策

3.1 宏观对策

3.1.1 完善内控法律制度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开始重点实施企业的内控工作,相继出台了各个系列的法律法规,对注会的审核以及内控情况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内控制度中的很多法则是针对上市大公司的,对于小企业的关注不多,不利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内控工作,因此应加快中小企业的内控法则。

3.1.2 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监管

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监管以及控制行为,内控审计业务要想充分落实,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把控与监控。内控信息制度拥有着公共产品的属性,若不能足额生产,会导致企业的使用者与披露者的信息不对等、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内控审计可以强制约束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高内控信息的真实可靠。

3.2 微观对策

3.2.1 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

由于这两项审计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审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们提供高质量的、具有较强可信度的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从财务报告审计中分离出来的单独的系统,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在进行财务报表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评估,将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审计,还能减少被审计单位的检查负担,在降低审计成本的同时提高审计的可靠性和专业性。

在对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审计的几个阶段,在整个审计的过程中都必须充分利用风险评估的程序,对审计单位及其所处的环境进行充分、详尽地了解。在对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的环境进行了解时,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和广度应以能够正确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基本的衡量标准,对于内部控制的审计与执行的效果也是了解和评估的对象,因此,整合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应以内部控制审计为主线。

3.2.2 提高内部控制审计能力

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中国的新型业务,各方面的法规对于审计的措施与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强化了审计的责任。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应当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保证完成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审计人员在事务工作中要重视经验的交流与积累,多动脑,学会分析判断,多和其他审计人员沟通,丰富自身的能力。

3.2.3 培养事务所的行业专长

事务所为更好执行内控审计工作可以培养事务所的行业专长,在企业经营日趋复杂的今天,注会只有充分了解了企业的竞争环境以及经营的特点后,才能有效进行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当前中国的审计环境并不乐观,长期的发展与完善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规范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