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贷款风险控制

贷款风险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贷款风险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贷款风险控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个人贷款;风险控制;策略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信贷资产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从最基本的房贷、车贷,到如今的投资、教育、生产等各个领域。由于个人贷款业务金额相对较小,人群来自各个领域和地区,既可以降低信贷损失对银行整体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又有利于分散信贷风险,因此个人贷款业务已经成为了各大银行未来“战略性”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个人贷款业务经过最初探索阶段、全面扩张阶段后,已进入稳定阶段。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建设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余额为2.19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28个百分点,居于各大银行前列。但当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的一定阶段,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因此客观上要求银行必须加强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的防范、监管机制,准确分析其共性风险和个性风险,以保障风险和收益的均衡。

一、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开展现状

以建设银行为例,至2010年上半年,个人贷款业务余额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2011年、2012年、2013年个人贷款余额分别为1.58万亿、1.72万亿和2.19万亿元,2012年和2013年同比增长9.08%和27.39%。在我国个人贷款业务中,大多以住房类贷款,见我国建设银行某省分行贷款业务余额表(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2013年该银行住房类个人贷款余额为900多亿元,占该银行总的个人贷款余额的97%以上,消费类占到1.8%,经营类占到0.5%。个人信贷业务类型市场份额构成如图1所示。

表1 建设银行某省分行个人信贷业务余额情况表 单位(万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需求,在流程、服务以及产品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以住房为依托,以消费为辅助,以经营为拓展的产业链,并进一步细分客户,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建设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体系。同时为了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以及实现银行的持续发展,银行更是转变了营销模式,完善了贷款业务体系,更好的服务了个人及社会经济[1]。

图1中国建设银行某省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市场份额结构图

二、个人贷款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主要目的

是证明和查验个人信用情况,并通过相关制度来保证个人经济活动中的信用行为,提高守约守信意识。作为个人贷款业务的核心,个人信用风险评估在我国还不健全,使得银行无法对申请借款的个人进行全面、准确的风险评估。并且目前我国仅有商业银行的借贷类信息可以在央行的征信系统共享,其他银行和部门还没有实现共享,因此银行在分析判断申请人的信用风险时,无法参考到更多的信息。

(二)对住房类贷款业务风险重视度不足。(1)住房类贷款业务的风险具有滞后性,一般来说,违约率和不良率往往在发放贷款的5~8年内才逐渐显露并攀升,由此可见其内在的风险还是不容忽视的。(2)住房类个人贷款业务的良好拖欠比例不断增加,据某国有银行分行统计数据显示,其2012年,2013年,

2014年三年的住房类个人贷款业务的良好拖欠比例分别为:

0.27%、0.28%、0.29%,拖欠总额高达9000多万元。一旦该项个人贷款业务下迁至不良贷款,则会一直存在于银行信用体系,直至结清[2]。(3)经济的持续下滑导致欺诈套贷的问题日益增多,给银行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个人贷款业务的不良客户群体质量持续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职工的流动性较大,收入不稳定,尤其是低学历的外地打工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多;二是随着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爆发,私营企业业主的经营风险加剧,并且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劳动力价格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资金链逐渐断裂,由此导致履约还款困难,债务纠纷或刑事案件时常发生。

表2 某国有银行分行2011-2013年个贷不良客户职业分布情况表

三、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制。在我国,由于缺乏一套完善可行的个人信用制度,个人资料匮乏,信息严重不对称,使得银行对个人用户的信用调查成本升高,消费信贷的风险防范机制难以建立,迫使银行不得不抬高门槛,以烦琐的手续、较高的利率来规避风险。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

(1)加强对个人资信行业的组织和管理。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几乎每个人和许多部门的利益关系。由于目前我国资信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其经营目标、方式等不够明确统一,有关个人信息资料又分散在公安、银行、法院、税务、保险等部门,需要统一组织和协调等,因此,必须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来统一组织和管理个人资信行业。具体而言,可在人民银行内设立个人信用管理局,作为常设管理机构具体执行领导小组的决议,草拟相关规章、制度报领导小组审批,及审批、监管个人资信机构等。同时,为了加强资信行业内的协调和自律,可成立民间个人信用管理协会,其职责主要为协调资信机构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开展行业内业务交流及人才培训等。(2)实现个人信用信息的开放和商业化。本文认为由于个人资信机构投资规模较大,产权主体不明晰,容易出现行政干预和行业垄断等原因,应由民间资金投资设立,内部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其对外经济交往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除普通信息资料的收集一般免费外,对于需花费一定成本的专门调查资料,则应支付相应的费用。而对于信用报告的提供,除对有关国家行政部门如公安、法院等部门免费外,其他一般都收取一定的费用。(3)提高个人信用评估水平,增强授信决策的科学性。个人信用评估应主要由发放消费信贷的银行自身进行,以使信用评估与授信直接挂钩,增强评估与授信的责任意识。评估标准应由个人信用管理局制定颁布,各行统一实施,以保证评估方法和结果的基本一致。当然,信用评估结果与具体授信与否及授信条件应由各行根据自身资金状况和经营策略自主确定,以体现在消费信贷上的竞争性,也给个人提供选择银行的机会。各行评估在采用计算机统计评分法的同时,应结合使用主观判断法,以提高授信的正确性和效率。

(二)加强对个人贷款的内部审控。首先应严格内部审查,建立责任制。一是严把银行审贷环节。银行应审查购房合同是否进行预售登记、是否进行备案、借款人购房交易是否真实等,从源头上把住贷款风险,此外在制度上应明确责任、严格责任。其次要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使贷款审查人真正自觉地按照规定进行,并对审核资料的真实性负责。这样银行就可以避免因为自身原因而产生的风险。二是严格中介机构的审查,加强其风险责任。现今大多银行按揭贷款办理过程中往往是由中介机构负责办理贷款抵押和其他相关手续,而中介机构大部分是由开发商自行,如开发商和中介公司相互勾结办理假按揭套取银行贷款,将会给银行带来极大的风险,所以对中介机构严格审查将可以从外部避免贷款风险。

(三)加强借款人群体风险控制。首先对于个人信用记录良好,收入稳定但未来职业的发展潜力不大,收入可能保持不变甚至出现下滑的客户,在对其评估贷款额度申请时,要尽量要求追加共同借款人,计算还款方法也应采用等额本金;对于信用良好但收入不稳定,或还款金额较大的客户,则必须追加共同借款人或担保人;对于有不良记录的客户则应分情况对待,如果客户属于非主观恶意拖欠的,如当利率上调时,银行因工作失误未及时通知客户,导致客户未能按期足额还款,可以办理贷款业务,在办理过程中要谨慎判断、审慎处理不良记录银行出具的证明;对于两年内有连续违约5次以上的客户或累计违约超过8次的客户,则应在向其贷款时追加有偿还能力的个人或担保公司;对于确实恶意违约的客户,则应拒绝贷款[4]。

其次加强对专业担保公司、开发商保证金账户的管理。要确保专业担保公司及开发商的缴存的保证金比例,不低于担保总额的5%,并且还要对保证金账户实施动态管理,一旦借款人违约,银行应有权扣划相应的金额,并向担保公司或开发商发出通知补齐账户保证金金额,使其不低于担保总额的5%。

最后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预警机制可以使银行贷款在面临的各种现实的或潜在的风险尚未形成或刚刚开始显露有效威胁的情况下,排斥和防范风险的侵入,迅速采用风险防范措施,在银行和个人之间建立起一道防火墙,将贷款风险的危险系数降低到最小,从而实现银行信贷经营收益的最大化。整个预警操作系统的构建,应该充分考虑其科学性、可操作性、法律可行性。其运作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个人贷款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及运行

结语:个人信贷风险积累各方面的因素,再经过相互间的影响和作用向其他领域扩散,并最终爆发,进而对银行贷款造成损失。银行应着眼于个人群体、风险预警控制、内部审控等几个方面才能有效控制贷款风险,才能规范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为银行的未来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贷款风险控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控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发展和变化,一方面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则给金融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波动性,使金融机构面临日趋严重的金融风险。银行业要在新世纪中获得稳定发展,必须从20世纪末及本世纪初的一系列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必须重视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尤其是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和不良资产的防范与处置。公司信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是商业银行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安全高效的运营,是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控制要求不断提升。

一、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提供方,实际上是为企业提供贷款。商业银行在提供贷款时,面临着以下八个风险:(一)信用风险。在我国目前的信贷实践操作中,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成为各大商业银行融资业务中的重大难题之一。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内部管理不够规范、资产规模较小同时缺乏对自身资信水平的管理机制和意识,因此在中小企业中信用问题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这也是各大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并不看好的原因之一。(二)市场风险。一般来说,所谓的市场风险主要指的是市场行情发生了没有预料到的波动,使得质押物没有及时地转换成现金,造成的违约现象。这类风险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第一,是对未来市场价格走势预测有误;第二,市场供求状况由于出现新的替代品等因素发生改变。(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的发生大多是由人为因素造成,无论是银行业务员,授信企业相关负责人还是协作监管方的管理者,在三方协议框架下进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会出现因大意或者疏忽导致的操作风险。(四)政策风险。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经济政策的变动,都会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产生相应的影响,在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受到经济政策影响的情况下,供应链上融资业务的风险也随之改变。(五)自然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暴雨、山洪等自然灾害和战争或经济制裁等国家因素所造成的企业产品的意外受损。这些因素如果对供应链上的某个关键企业或环节造成了沉重打击,继而对整条供应链的有效运转造成影响,就会导致银行风险的增加。(六)法律风险。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其调整、修订的过程中,难免可能出现对于供应链运作不利的规定,一旦法律环境发生相应变化,供应链的稳定性将受到很大影响。(七)信息传递风险。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合作实质上是一种相对松散的企业同盟,随着供应链上企业的逐渐增多,信息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传递过程将会越来越长,可能会导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够充分,对市场行情的认知因此会不尽相同,由此产生对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影响。(八)企业文化差异的风险。供应链上企业构成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些企业在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员工培养等方面必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导致不同的企业对相同问题的看法不一致,并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从而造成供应链条的混乱。

二、风险控制措施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分工社会化的趋势不断深化,企业也逐渐从之前的内部纵向一体化发展,转而通过供应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供应链金融服务由此产生。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提供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企业资质的评级不够完善,以及风险的控制手段不够严密,导致了部分供应链金融服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商业银行怎样控制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风险,成为其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在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措施。(一)加强贷中动态风险监控。多数情况下,银行只有在与企业发生融资业务往来后,才能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然而,这时银行资金已经发放给客户,银行失去了对于融资资金的主动控制权,因而在该项融资业务过程中陷入相对被动的地位;同时,授信企业和银行之间对于供应链上信息的掌握是不同步和不对称的,这些都加大了银行贷后管理的难度。从信贷业务运行周期的角度来看,贷前的分析和决策时间相对较短,而融资业务开始后直至所有款项按量按时回收之前的时间却非常长,这期间可能发生的不确定因素比贷前更多更复杂,因此,如不能及时地发现和处理早期出现的风险信号,将会对银行资金的安全回流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必须赋予贷后管理部门更多的管理和监督权限,加深对于贷中风险监控的认识,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已经发放的融资产品的持续关注和监督上来。(二)完善贷后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应急预案的设置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通过对风险预警信号的分门别类,有的放矢地从供应链上的各个角度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测,极大地加强了风险分析的技术含量,提高了风险搜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了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水平。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机制仍然在实践中摸索和进步,还有待进一步对预警机制进行标准化改进。目前来看,预警机制在以下几方面仍然存在缺陷和问题:1、财务方面。由于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不够规范,因此大范围地存在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报告掺假,财务数据真实性低的问题,这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监控的难度。2、产品问题。供应链金融的产品相对于传统授信业务更加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银行方与授信企业之间存在对于产品品质,产品市场历史价格波动,季节性因素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这些信息上的缺失可能会导致银行对于将要发生的危险没有足够的警惕。3、第三方监管企业作用的发挥问题。第三方监管企业在货物的存入、取出以及保管期间扮演了银行的风险管理人的角色,因此第三方监管企业的现场监管和早期预警功能不可忽视。如何把与第三方监管企业的合同更加细化,更好地理清双方的权利义务,如何更有效率地制定出第三方监管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更好地发挥第三方监管企业作为现场预警器的功能,仍然需要银行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摸索和尝试。(三)完善操作风险的管理。1、完善内控体系。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审贷分离等基本的内控原则与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没有太大的差别,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对于授信资产的前期审核与后期管理上。然而,一般的审贷分离操作并不能完全隔离这个环节内可能产生的操作风险,因此,银行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资产授信管理部,通过业务线的客户经理和资产授信管理部专员的双重审查,来达到降低人员操作风险的目的。对于一些循环贷款类产品,例如基于存货和应收账款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还需要设立定期审核制度,定期审查存货和应收账款是否符合授信合同的规定。2、改进业务流程。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一项新兴业务,运行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银行需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不断改进对于产品监督和管理的业务流程,更好地适应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变化。3、加快信息中心建设。信息中心的建设能够把所有的操作流程集成到中心的系统中来,所有业务操作人员必须根据要求进行企业信息的收集、汇总,并接受对于业务操作人员的预警监督。这个过程不但将操作过程制度化和信息化,也使得所有步骤更加透明,降低了对操作人员个人能力的依赖程度。信息中心的操作指引功能,错误纠正功能以及风险预警功能,能够有效降低操作员人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的几率。4、合理运用操作风险转移手段。目前已知的转移操作风险的手段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风险保险,二是操作环节外包。在国外的供应链金融实践中,很多操作风险可以通过保险方式转嫁到保险公司身上,然而国内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风险保险的基础。但是,在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第三方物流监管环节,部分操作风险可以通过相应的保险产品转移出去。

作者:朱诗诗 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马辉.中国金融风险指标体系构建与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

贷款风险控制范文第3篇

系统性危机是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按揭贷款保险能够有效控制风险的扩大,避免贷款人因社会意外事件而失去房产,但由于现有制度设计不尽合理而未能被有力推广,由此对现有按揭贷款保险制度的改良变得十分重要。政府对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性的控制也是研究的焦点。湖南大学法学院黎四奇教授在《对美国救市法案之评价及其对我国之启示》一文中指出,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虽然没有通过《问题资产紧急救助计划》,但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依然使美国政府的危机处理变得处处掣肘,“大而不能倒”是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矛盾产物。我国在金融危机之后为减轻冲击投入了四万亿的政府投资,但这一投资事后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低效的,反而使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衰退,原因主要在于难以对外公开。

二、系统性风险的解决思路

笔者认为,要解决按揭贷款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核心是要解决各方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必须以市场化为出发点。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孙天琦教授及中国人民银行《西部金融》编辑部张晓东主任在《美国次贷危机:法律诱因、立法解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指出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的放松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大背景,而具体则体现为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忽视,特别是一些大的按揭贷款中介组织,凭借《社区再投资法》合法合理的获得零首付的按揭贷款。面对我国目前较高的房产价格,加快推动金融法制建设,建立相应的系统性风险防范措施与征信体系、实行新的市场自律监管制度等都继续得到完善。

美国与中国的按揭贷款市场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危机之前较高的房价泡沫是两者共同的特色,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具有较高的储蓄率,这意味着中国房市将能够比美国坚持更久的期限,而且中国政府的救市方式一般而言比美国更加直接,在这种情况下危机的作用机制是具有差别的,但最大的差异是我国目前的按揭贷款风控制度中对信息不对称性立法的缺乏致使危机的积累,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危机爆发是否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是值得怀疑的。

三、按揭贷款制度的发展方向

贷款风险控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控制;措施与对策

重视风险就是重视银行的未来。现实中商业银行的经营始终处在风险包围中,不同的风险偏好和对风险容忍度的大小,决定了一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路径和发展规模。风险对于银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银行获利的手段,又是银行蚀利的原因。银行只有通过承担风险才能获得收益,但风险承担不当又能让银行陷入困境。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管理,一方面要防止潜在风险向下迁徙,转化为实际风险;另一方面要学会驾驭风险,在风险中寻找机会,避免风险和收益的不匹配。因此,能否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能否实现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合理匹配,是衡量一家银行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通过分析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原因,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针对目前风险现状,提出如下风险防范和控制对策。

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要实现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可控,必须要有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在银行内部运作体系上建立一套权责分明,平衡制约,运作有序的内控机制。在建立内控机制上,要严格建立健全法人管理体制和法人授权制度。在强化一级法人制度的同时,严格对下属分支机构推行授权和转授权制度,对信贷资产管理薄弱,违规违纪,经营效益低的高风险机构,分行应收回授权和转授权。要尽快完善其它内部管理制度,实现内控监督的现代化,从而提高内控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减少内控环节,改善内控机制的运作质量,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目的。

二、建立精细、清晰、顺畅、有效的贷款管理流程

   为了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的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保证业务健康快速发展,银行内部贷款流程再造,就显得尤为重要。以风险控制为主线,通过客户、产品、渠道将银行各部门职责连接起来,实现由“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转变,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重要经验之一。有效的风险管理流程要精细、清晰、顺畅、有效。一是精细,流程管理设计要按照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建立人权和事权集中的个人住房贷款按揭中心,集中“营销、审批、发放、管理”四个环节,全过程处理个人住房贷款。二是清晰,就是指业务流程中各环节的定位清楚、职责明晰而不模糊,没有交叉和空白地带。每个环节,如客户经理、审批人员、贷后管理等职责界定清楚,报告路线和审批层级完全清晰。三是顺畅,市场条线必须参与流程,提倡通过流程管理住房贷款的信用风险,而不是通过部门管理信用风险。流程要顺利通畅,而不出现阻隔。四是有效,业务流程的目标是风险可控、效率提升。有效的风险管理需要全程管理、全面管理、全员参与,要加强IT系统建设,逐步将业务流程固化在系统中,借助流程和系统管控风险。

贷款风险控制范文第5篇

首先,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住房公积金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职工在住房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提高商品房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对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风险进行妥善的管理与控制,能够提高住房公积金资金的利用率与安全性。其次,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与其他的银行业务相比风险较低,能够为银行带来可观的收入,通过对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风险的有效控制,能够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2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风险分析

2.1制度方面存在的风险

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在运行的过程中采用委托商业银行的模式,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并不能够对住房贷款业务进行直接的办理,但是却需要承担住房公积金贷款所带来的各种风险。这种业务办理与风险承担相分离的现象,导致银行不重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回收工作,增加了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风险。商业银行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又不足,导致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还款监督方面比较被动。

2.2政策方面存在的风险

首先,住房公积金具有政策性特征,决定其服务对象为中低收入者,其中部分职工的收入水平低且不稳定,这部分职工在偿还能力方面不足,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住房公积金采用属地化管理模式,地方政府会通过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达个人住房贷款指标的方式拉动区域住房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片面追求贷款数量而忽略贷款质量的问题,导致不良贷款的比重有所增加。

2.3信用方面存在的风险

首先,主观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部分借款人自身的信用意识比较薄弱,在购房贷款时只考虑借款并未做好按时还款的准备,甚至有部分借款人抱着不还款也不会怎样的态度,最终出现蓄意欠款不还的情况。其次,客观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借款人由于疾病、车祸等意外事故造成自身的伤残或死亡,最终没有能力对贷款进行按时的偿还。最后,社会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在体制改革、企业破产等社会原因的影响之下,导致借款人出现失业、下岗等情况,无力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

2.4组合贷款方面存在的风险

组合贷款指的是借款人在购买住房的过程中同时办理了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银行贷款两种贷款,在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过程中,虽然偿还利率比较低,但是在金额方面是有一定限制的,如果所贷金额不够,借款人就必须要申请银行住房贷款。在组合贷款的情况下,借款人所购房屋的产权是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商业银行共同保管的,如果出现逾期未还的情况,银行在补还方面存在先机,可以先将商业银行贷款的归还进行实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处于被动地位,增加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风险。

2.5房屋方面存在的风险

房屋风险指的是房地产开发商在房屋建筑的过程中,房屋交付时间、质量等出现问题,或者小区绿化、公共设施等不符合购房时的承诺,导致借款人与开发商之间出现矛盾与冲突,如果矛盾不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借款人可能会出现不按时偿还贷款的行为,从而造成贷款风险。尤其是二手房贷款,二手房交易中存在很多关联交易,例如亲属之间进行房屋买卖交易,只是将房屋产权进行变更,并不进行房款交易,借款人借购买二手房屋所得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款项并不是用于支付房款,导致贷款风险增加。

2.6抵押物处理方面存在的风险

借款人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过程中需要签署住房公积金贷款合同,将所购买的房屋抵押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如果借款人出现了逾期还款的情况,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依照合同对抵押物进行处理。当前,社会保障机制并不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即使向法院提出诉讼,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即使胜诉,抵押物处理的执行也非常困难。

3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3.1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综合化

在对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管理的综合化,促进住房公积金贷款综合管理效率的提高,为住房公积金全面管理提供良好条件。在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要实现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通过质量管理实现贷款模式创新,从而对贷款实现全面的控制。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风险控制要对相关的管理政策进行了解与分析,通过正确的管理理念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工作与职工住房保障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实现控制措施的优化与完善,实现管理的全面化与多样化。在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风险模式的优化,全面分析各种风险的形成机制,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风险控制的效率。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控制与贷款管理之间应该形成联动机制,实现管理策略与风险控制之间的相互结合,从根本上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风险控制的水平。

3.2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风险控制措施具体化

3.2.1实现委托贷款管理机制的改革

针对住房公积金贷款存在的制度性风险,最为有效的消除途径就是消除商业银行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公积金贷款进行直接的运作,从根本上实现权、责、利的相关统一。针对当前住房公积金委托银行管理的现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该与银行之间签订相关的合同,对双方的风险责任进行明确。

3.2.2实现贷款政策化解机制的建立

政府应该实现贷款政策化解机制的建立,为中低收入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提供相应的贴息制度、担保制度,让这些职工不仅能够顺利得到住房公积金贷款,而且能够有能力按时偿还贷款。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对中低收入职工推行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政策,从而缓解职工所承受的债务负担,从根本上对贷款风险进行化解。

3.2.3实现贷款个人资料库的建立与完善

住房公积金贷款具有贷款周期比较长的特点,在整个贷款周期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其中职工个人的信用情况对贷款还款的安全收回有着决定作用。因此,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该充分利用职工公积金账户的相关信息,实现贷款个人资料库的建立与完善,对借款人的住房公积金账务变动情况进行动态的监测,以此来推测借款人的就业、收入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该对个人资料库的相关内容进行查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3.2.4实现贷款风险准备金的建立与完善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该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与要求,从每年的住房公积金净收益中计提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一般情况下计提比例应大于等于增值收益的60%。贷款风险准备金的主要作用是对未按时偿还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产生的资金损失进行核销,从而实现贷款风险抵抗能力的有效提高。

3.2.5实现贷款配套措施的进一步完善

住房公积金贷款具有周期较长的特点,担保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对贷款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该向政府提议,实现廉租房的开发与政策出台,实现城镇住房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贷款的抵押权人,在对抵押房屋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让借款人迁出,借款人在这个过程中就面临着居住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对此进行妥善的解决,一方面会引发相关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会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抵押房屋处理造成影响。在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执行,要从住房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入手,让借款人能够得到廉租房,从而为抵押权的实现创造条件。

3.2.6实现各项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

首先,依据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特点实现公积金贷款业务相关操作与实施规范的建立与完善,从而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发放、管理、控制等程序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规范。其次,要注重对日常贷款业务管理的强化,实现贷款办理人员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的提高,实现贷款审核机制、内控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最后,制定与实施审核放贷责任制,将贷款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贷款收回力度的强化,确保逾期贷款的顺利回收。

4结论

贷款风险控制范文第6篇

首先,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到风险管理任务当中,风险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客户为中心,开创贷款的信息咨询平台、业务的办理平台,并实现贷款信息收集和共享,以及实现贷款业务处理和不良贷款风险控制的功能,保证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信用社实际需求。其次,参考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针对客户全面更新,建立内部评价体系,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开发和设计客户违约的概率模型,以全面提高信用风险计量的科学水平。最后,为了使得贷款定价水平的提高,需要强化信贷资产的分类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贷款风险的补偿机制。

二、贷款业务理流程的优化

首先是贷款业务办理的过程中,结合信贷业务办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对各项业务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包括信贷业务、中间业务和财务会计业务等。依照业务的管理制度,优化整个业务操作流程,同时建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主要针对市场、信用、操作和道德风险,使得所有业务的类型和流程都囊括于内部控制管理的体系当中,这对于信用业务有效开展与信用风险有效管理的同步,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次是根据风险管理部门的属性,对管理流程进行级别设计,结合业务流程的特征,按照基层社和联社两个层面进行设计。

三、信用贷款预警机制的建立防止银行不良贷款风险悄然冒进

首先需要结合贷款的资格审查、贷款之前的客户信用调查、贷款过程中的层层把关、贷款的审批,以及贷款发放和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制定贷款风险的监督控制机制,对最有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实行稽核监督和内部控制约束,必要时认定责任,以此分析每一个贷款用户的贷款申请,并对每一笔贷款进行测算和定期分析,而这些工作,都必须在监督控制机制中体现出来,以便为风险的预警及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有效信息。其次是按照多个等级的方式,结合风险程度,划分预警风险,从而形成分级预警风险控制的模式,每个等级都有具体的管理规定和处置方案。第三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开发风险分析的软件,以提高贷款风险分析的预警能力,目前银行亟需开发的风险管理软件是监控软件和预警软件,以便对客户的情况、贷款的使用、贷款业务的开展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在监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不良贷款,做出警报提示,使得业务风险防范工作更好开展。

四、严格管理信用贷款

银行信用贷款的严格管理,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强化工作,在对贷款客户情况动态跟踪的基础上,提前做好不良贷款的预防工作。首先是在贷款之前,对贷款可能发生风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与银行运用业务相关的国家宏观产业调控政策、产业市场的发展行情、产业中所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贷款对象的未来发展潜力等。其次是对每一笔贷款进行严格审查,控制风险的出现。一方面,风险管理部门需要核实和评定调查人员所提供的贷款人基本资料,对贷款风险进行第二次预测,另一方面是确定是否让贷款人办理贷款业务,以及审查贷款人提出的贷款资金用途,确定是否符合贷款规定。最后是对贷款之后的风险进行严格控制,除了要对借款人的各种相关信息收集的渠道进行拓展,还要对借款人、担保人的基本情况,譬如企业经营水平和资金使用方向等进行定期了解,以便严格管理和检查抵押物是否有效,同时贷款之后的记录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常性工作,尤其是针对额度较大的贷款,除了要做好以上工作,还必须定期制定调查分析报告。

五、结束语

贷款风险控制范文第7篇

摘要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生俱来就具有风险,而大量的不良贷款也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造成不良贷款的原因既有外部的政策原因,也有银行内部的原因,即贷款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从贷款风险管理制度本身以及其制度的强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强化措施,以求我国商业银行做好贷款风险管理。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风险 贷款风险管理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类型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就是指债务人违约而造成银行在债权、收益等方面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不仅仅存在于银行的信贷业务上,也是存在于几乎所有的业务当中。目前信用风险的范围不断扩大,而且出现了对单一借款人的大额授信,因此,这就使得信用风险在过于集中的同时,也增大了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潜在性。

2、保证风险。保证贷款是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保证,承诺在债务人无法还贷或不还贷的情况下自己承担还贷义务。虽然在保证贷款中将贷款的风险转嫁给了保证人,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商业银行同样还是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就是在市场价格的波动下,使经济主体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而银行不论是股权、债权或是其他经营活动,都存在着市场风险。

4、自然和意外因素风险。自然和意外风险是指非人力原因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如洪水、地震、火灾、交通意外等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债务人死亡或破产,从而使得银行收不回贷款造成的损失。

二、我国商业贷款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1、清理不良贷款不及时。部分企业未能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及时的转化经营体制,依然采用着原有的经营方式。

2、风险贷款评审制度不完善。贷款评审制度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如在责任的认定和处理上,商业银行只会在风险产生后进行。

3、贷前调查程度低。一是商业银行存在贷前调查、评估会影响到贷款的营销,会失去市场机遇的片面思想,造成贷前调查、评估流于形式;二是贷前调查缺乏了对贷款个人、企业或项目的风险控制的分析,不能全面的做出评估报告,增加了审批人的审批难度;三是受到诸如信息不对称、信贷人员素质低、放贷洗存考核的因素的影响,是贷前调查不深不浅,而且评估侧重于项目利润的评估,却忽视了对贷款人的财务状况分析。

4、“三查”制度流于形式。一是在贷前的调查中,银行客户经理只能依据借款人提供财务报表来作判断,却对借款人提供假信息没有识别和防范意识,也无法对报表上的数据与实际情况进行核对。二是贷后检查制度没有落实到位,缺乏对贷后检查内容的具体规定,缺乏规范化的纲领。

5、贷款审批存在误区。贷款审批的误区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保全项目和借新还旧的处理上,没有将第一还款来源作为评估标准,而是依赖于担保人或担保物;另一方面是受商业银行短期效益的影响,不能完全的站在商业银行长效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和出来问题。

6、贷款集中而增加风险。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将贷款投向了那些发展前景、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和行业,的确符合信用贷款的“三性”原则,也对优化信贷结构、质量、效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过于集中的贷款现象必将导致商业银行潜在的风险系数增加,不利于风险的防范。

7、借贷双方信息不平衡。金融风险的产业主要是因为其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就造成了金融市场运行不稳定。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体制的措施

(一)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应坚持的原则

1、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原则。2、效率原则。3、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并重原则。4、责权统一原则。

(二)强化风险管理制度的措施

1、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价体系。指定科学可行的风险评价体系,对潜在风险进行量化的评价和划分风险的等级,及早的预警信号,才能将风险控制和化解在萌芽当中。2、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保障体系。建立以金融信用环境为核心,以经济和金融为双赢目标,加大力度打击和制止恶意违约的行为,综合治理好信用环境。3、落实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对因主观原因而使得贷款资产产生损失的应当根据责任制追究其责任,按规定给予处罚;对贷前调查评估工作不全面或存在明显遗漏的,造成评审决策失误的责任人以及不落实放贷条件而使贷款资产产生损失的,应追究其主管责任。4、落实贷款风险管理“三查”制度。强化贷款风险管理就必须落实事前、事中、事后的“三查”制度。5、实行贷款风险管理激励制度。除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所确立的基本激励原则,银行还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6、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协调好规模、质量、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辨清规模是有效的,发展是有质量的,不能讲发展而不重质量,也不能只讲市场而不讲风险。7、改进贷款经营考核机度。对商业银行行长的考核就必须规定明确的任期目标,避免更换责任人而造成短期行为,具体可以对省、市、县的银行行长确定任期。8、不断完善和优化信息管理系统。与信贷部门日常收集的客户信息以及无极分类中积累的借款人、保证人等资料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加工和更新;理顺管理信息的传输渠道以提高其流转速度和经营管理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将风险管理与科技应用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使系统能够给贷款风险管理提供快捷而准确的信息支持。

四、结论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的确有效的取得了防范和控制风险的作用,但是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补充的地方,等着我们不断的进行完善。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做好贷款的贷前、贷中、贷后的调查,严格依据风险评价体系对贷款进行审批,定能做出正确的评审决策;通过科学可行的风险评价体系,对贷前、中、后所隐藏的风险及时预警,进行防范,对已有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礼.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方式方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贷款风险控制范文第8篇

一、贷款分级管理的定义

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贷款发放之日起到贷款本息全部收回之日期间对贷款各个环节的管理,是信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阶段,包括信贷资金监控、贷后检查、担保管理、风险分类、到期管理等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尽早发现潜在风险信号,变事后管理为主动管理,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及时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按照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规定,贷款风险分类时的参考因素仅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偿还记录、还款意愿、项目盈利能力、担保措施等,划分依据较笼统且未充分结合企业集团成员单位主营业务性质及行业、贷款总额、信用评级等因素。贷款分类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实施差异化管理,集中力量针对高风险客户、高风险环节、高风险时期采取贷后管理措施,提高贷后管理效率,有效防范贷款风险。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贷款分级管理概念。

贷款分级管理,是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综合所获得的各种信息,以贷款风险分类为基础,结合企业集团经营特点等因素对存量贷款进行划分,并采取不同的贷后管理措施,以确保按时收回贷款本息。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贷款分级管理的原则

按照贷款风险程度的不同,对客户实施有差别的贷后检查频率和风险控制措施。风险程度越高,贷后检查频率应当越高,风险控制措施应当越严格。客户风险状况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贷后检查频率和风险控制措施。对于风险分类相同的贷款,根据具体风险因素的不同,采用不同频率、不同方式的差别化监控管理,实现贷款管理的规范化,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贷款分级管理是对贷后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是建立在对贷款风险分类的基础上,针对划分为不同风险类别的存量贷款,相应采取不同的贷后管理方式。尤其是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一般在存量贷款总额中占比最大,但贷后管理方式却较单一和趋同,不利于及时准确的抓住关键风险点,影响贷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因此,本文侧重于对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进一步细分管理,而不良贷款因借款人还款能力已经出现问题,对财务公司按时收回贷款已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应按照财务公司对不良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书面催收方案,同时做好贷款清收、执行担保以及预备诉讼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贷款分级管理的参考因素

按照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规定,贷款风险分类时的参考因素仅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偿还记录、还款意愿、项目盈利能力、担保措施等,划分依据较笼统且未充分结合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经营特点。因此,本文建议在对贷款风险进行分类后,根据企业集团的经营特点,结合以下五方面因素进一步细化贷后管理,并相应采取不同的贷后管理方法。主要参考因素包括:

1. 借款人主营业务性质及行业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国家预算内单位贷款、市场竞争类单位贷款(非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市场竞争类单位贷款(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国家预算内单位有国家资金保证,还款来源可靠,信用风险最低;市场竞争类单位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周期等因素影响,经营风险较大,尤其是处于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的借款人,行业前景不乐观,企业自身经营较为困难,按时偿还贷款的风险较大。

2. 业务品种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及房地产开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较短,主要用于经营周转,以经营收入偿还贷款风险较低;而固定资产及房地产开发贷款一般贷款期限较长、投资总额较大,贷款的偿还受到项目进度、房地产行业监管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偿还风险较大。

3. 企业集团对借款人的控制力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企业集团对借款人控股、企业集团对借款人参股。企业集团对控股企业从行政管理到资金计划、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控制力更强,尤其当借款人还款出现问题时,企业集团可凭借其控制力协调还款事宜或执行担保,避免财务公司出现不良贷款。

4. 贷款总额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借款人贷款总额未超过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借款人贷款总额已超过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根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单一股东贷款余额如超过财务公司注册资本金50%或者该股东对财务公司出资额的,应及时向银监会报告。因此,财务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年初信贷政策中核定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作为信贷风险监控指标之一。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过大,则贷款集中度升高,借款人偿还能力一旦出现问题,对财务公司贷款质量的整体水平以及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等方面影响较大,进而对财务公司预期利润目标的实现造成较大影响。

5. 客户信用评级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借款人信用评级“A”级(含)以上、借款人信用评级“BBB”级(含)以下。信用评级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借款人违约风险的大小,即借款人按合同约定如期履行债务或其他义务的能力和意愿。借款人信用评级等级越低,则违约风险越大。

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贷款分级管理的措施

结合以上五个因素综合考虑,在贷款风险分类基础上划分为常规级和重点级,相应贷后管理方式分为常规管理和重点管理两种方式。(见附件:《贷款分级管理方式明细表》)

当贷款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时,采取常规管理方式:国家预算内单位贷款或非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的市场竞争类单位贷款、业务品种为流动资金贷款、企业集团对借款人控股、贷款总额未超过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信用评级为“A”级(含)以上。

当贷款满足以下五个条件之一时,即采取重点管理方式: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的市场竞争类单位贷款、业务品种为固定资产贷款或房地产开发贷款、企业集团对借款人参股、贷款总额已超过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信用评级为“BBB”级(含)以下。

1. 正常类贷款管理措施

正常类贷款属于财务公司最优质且总额最大的贷款,虽然没有发生需特别关注的影响贷款按时收回的情况,但贷款质量仍然参差不齐,可能存在潜在风险。正常类贷款的贷后检查参与人员主要为客户经理。

a) 常规管理方式

客户经理每年至少完成1次非现场检查,并填写《贷后检查报告》。重点关注借款人行业信息、市场环境、经营管理、财务状况、贷款担保等情况,判断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是否可靠,第二还款来源是否有保障,确保按时收回贷款本息。

b) 重点管理方式

客户经理每半年至少完成1次非现场检查,并填写《贷后检查报告》。重点关注贷款集中度风险;密切跟踪、详细分析借款人所属行业的发展趋势;关注项目进度是否与计划一致;重视对担保的检查,除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及二级单位作为担保人的可不必检查,其余担保人及抵、质押物需按照对借款人检查的频率和方式同时进行检查;信用评级结果是否出现下降,并分析导致信用评级结果下降的主要原因,以及该因素对贷款按时收回是否产生影响。

2. 关注类贷款管理措施

关注类贷款指已发现存在一些可能对贷款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因此,贷后检查的检查力度应更加深入,关注风险点应更有针对性。

a) 常规管理方式

①客户经理每半年至少完成1次现场检查,并填写《贷后检查报告》。②风险管理部设置贷后管理专员,负责跟踪监督客户经理的贷后检查进度,密切关注借款人经营情况、项目进展情况等;③审慎对待该借款人提交的新贷款申请,适度控制其贷款总额;④检查担保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尤其是对抵押、质押物的检查,必要时可要求更换担保人或提供更优质的抵质押物。

b) 重点管理方式

①客户经理每季度至少完成1次现场检查,并填写《贷后检查报告》。

②风险管理部贷后管理专员,针对发现的不利影响因素进行专项调查,必要时参与实地现场检查,完成专项调研报告。现场检查要结合财务报表和资金账户变动,详细了解企业订单情况,实地查看生产线开工、仓库存货和项目建设情况,核查生产经营、用水用电及担保等情况,必要时可走访上下游企业和工商税务等部门进行核实。要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面谈,深入了解企业动态,分析存在的风险隐患。

③审慎对待该借款人提交的新贷款申请,适度控制其贷款总额。

④检查担保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尤其是对抵押、质押物的检查,必要时可要求更换担保人或提供更优质的抵质押物。

⑤建立月度信贷风险例会机制,每月定期召开风险例会,由客户经理与风险管理部贷后管理专员共同参加,将关注类贷款最新情况及时沟通讨论,商议有针对性的贷后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