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现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状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场舞蹈,群众,文化,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之后,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的质量,与此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也在大力推动群众文化事业。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口号。会议指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广场舞蹈就是其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一种。

一、广场舞蹈现状分析

1、群众基础较好,进入门槛较低

广场舞蹈的繁荣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度非常高,群众基础较好。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相比,广场舞蹈动作难度相对较小,音乐朗朗上口,对参与者的要求相对较低,也不需要专业装备。无论你有没有舞蹈基础,都可以参与其中,不分职业、年幼、男女,也没有人要求你一定要达到某种水平。而他文体活动有的太过于专业,只有少数人能够参与,有的投入太多,装备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有的活动强度大,不适合中老年人参与。所以广场舞蹈进入门槛比较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

2、广场舞蹈伴奏音乐扰民

目前广场舞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无法解决的扰民问题。由于广场舞人数众多,甚至在一个场所里有几个广场舞团体同时活动,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听到音乐,组织者经常把音量放到最大,还有人买来功率更大的音响。一方面广场舞活动区域离居民区较近,有的就是在小区楼下,另外广场舞活动时间都是集中在早晨上班以前和晚饭过后。由于作息时间不同,广场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休息,媒体也曾报道过,由于噪音扰民问题周围居民和广场舞参与者关系十分紧张。

3、发展无序,加大城市管理难度

除了噪音扰民,广场舞发展无序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15年3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共同主办推出的2015年全国广场健身操舞活动新闻会在京召开,正式宣布全国将推出由专家创编的12套广场健身操舞,并对其进行推广和培训。国家体育总局在2015年组织了广场舞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2015年全国广场舞大赛也刚刚落下帷幕,所以国家已经逐步规范广场舞的发展。但是这些规范基本都是从广场舞专业角度为出发点,并不是管理层面着手。由于进入门槛较低,任何人都可以组织,一个场地有多个广场舞团体同时活动,有的甚至为争抢场地大打出手。另外,广场舞一定程度上也挤占了其他群众文化活动空间。另外相关组织者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隐患时常存在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二、广场舞蹈健康发展对策

1、加大政府管理力度。目前,广场舞蹈在我国都是自发形成,并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范,由于发展迅速,使得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滞后,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对于广场舞蹈到底该由谁来监管,职责不清。地方政府、体育部门、社区街道、城市管理部门、派出所,这些部门一定程度上都有义务进行监管。所以为避免互相推诿,首先应该明确是某一个部门监管,还是多个部门联合监管。另外,要通过政府、社会、广场舞参与者共同协商、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在空间有限的现状下,既要支持广场舞的健康发展,又要照顾到其他人的基本权益。

2、完善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农业人口。由于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中土地与人口的紧张关系,造成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活动空间严重不足。广场舞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我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所以在城市建设和规划的过程当中,应科学合理的进行论证,把公共文化活动区域建设纳入到城市小区建设规划当中,对已建成的活动场地设施也要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不断满足公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3、规范场地使用 做好安全预案。广场舞蹈的自发性和随意性造成了场地使用混乱,由于没有专门的活动场地,在小区,公园、甚至街道上都能看到广场舞大妈们身影,一方面对于城市管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应在一定的范围内,划分区域,既要满足广场舞的需求,又不挤占其他群众活动的的空间,既要保障人民群总的安全,又能让各种类群众活动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4、创新广场舞蹈种类,培养广场舞蹈人才。广场舞蹈作为大众文体活动,参与度广,进入门槛较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人们的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广场舞蹈在艺术性和美感方面略有不足,所以在达到丰富文化生活和健身的目的后,也可以适当提高广场舞蹈的专业水品,组织水平较高的队伍参加各级各类广场舞蹈比赛。结合本地特色和传统动创新广场舞蹈种类。积极培养广场舞蹈人才,把专业舞蹈人才充实到广场舞蹈队伍当中,以提高广场舞蹈的趣味性、艺术性和整体水平。

所以为了保障广场舞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体育部门、街道社区、社会、广场舞参与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2

[2]邓晓东.《广场舞发展进程中的分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04期

现状分析范文第2篇

疏松砂岩油藏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井易出砂,油井持续出砂最终会导致油井停产甚至报废,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因此出砂的油井必须采取防砂措施。

因油层出砂严重,油井必须进行先期防砂才能投产,自开发以来先后采用过绕丝管管内砾石充填防砂、涂料砂防砂和复合防砂工艺,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地层出砂情况越来越复杂。

关键词:出砂严重 先期防砂

中图分类号:

一、油藏基本概况

林樊家油田构造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与惠民凹陷之间的林樊家凸起东斜偏南,东部以尚店油田沙一段地层超覆线为界,北部和西部过渡在林樊家构造上,是一个上第三系馆陶组的大型披覆构造。

本区自1957年开始进行地球物理勘探,1986年投入开发,共分5个开发单元:林东主体、林中9块、林中3块、林17块和林南1块。主力油层为Ng组,油层埋深1050m,含油面积32.0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302×104t,动用地质储量2581×104t。

1油藏地质特征

(1)、构造特征

林樊家油田构造简单,馆陶组底面为微弱北东倾的单斜构造,构造幅度小,块内无明显断层。主力油层在林樊家油区大面积分布,主要受不整合面和岩性控制,为岩性地层油藏。由于油源主要来自利津洼陷,到林樊家构造油源已相对不足,馆陶组其它油层平面上呈透镜状分布。

(2)、储层特征

馆陶组油层具有厚度薄、埋藏浅、含油井段集中的特点,纵向上可分为4个砂层组,其中1-2砂层组无油层,仅少数井见气层,3砂层组主要在林东分布,分3个小层,仅2-3小层含油;4砂层组为主要含油层段,共分7个小层,其中1、4小层无油,2-3小层为零星分布的稠油,5小层个别井点有油层,6、7小层广泛分布,其中Ng46主要分布在林东,Ng47主要分布在林中9块。

(3)、油藏物性较好,但易出砂

林樊家油田油层埋藏深度均小于1050m,压实程度差,油层物性较好。据取芯分析资料,孔隙度平均30.1%,渗透率平均387.4-3um2。储层岩石的胶结物成份主要为泥质和灰质,泥质含量7.3%,灰质含量4.6%。胶结类型以孔-接式和接-孔式胶结为主,胶结疏松,出砂严重。

(4)、原油物性

50℃时地面脱气原油密度(0.9268~1.0261)g/cm3,平均0.9343,地面脱气原油粘度(111~5224)mPa・s,平均329.1mPa・s,属常规稠油油藏。

(5)、温度及压力系统

油层中部温度48-55℃,地温梯度3.12℃/100m;原始地层压力10.2MPa,压力梯度0.995 MPa/100m,属常温常压系统。饱和压力5.7 MPa,地饱压差4.5Mpa。

2、生产现状

至2005年底,累积产油158.8175×104t,综合含水58.4%,采出程度6.2%,采油速度0.28%,地层压力7.93Mpa,比原始压力下降2.27Mpa。

二、防砂现状

林樊家地区因油层出砂严重,油井必须进行先期防砂才能投产,自开发以来先后采用过绕丝管管内砾石充填防砂、涂料砂防砂和复合防砂工艺,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粉细砂岩,颗粒直径最小只有0.05mm,防砂困难,防砂后渗流阻力增大,油层供液能力下降。

1、出砂原因分析

造成油井出砂的因素分析有以下几点:

(1)储层的胶结状态

林樊家油田储层的胶结物以泥质为主,胶结类型以孔隙胶结为主,胶结物含量较少,胶结疏松,尤其在油层含水后,部分胶结物质被溶解,降低了岩石胶结强度,导致储层易出砂

(2)应力状态的变化

储层垂向应力的大小取决于油层埋藏深度和上覆岩石的密度。钻井前砂岩油层处于应力平衡状态,但随着油田开发的延续,油层压力自然下降,储层砂岩体承载的负荷逐渐增加,砂粒间的应力平衡破坏,增加了地应力对岩石颗粒的挤压作用,扰乱了颗粒间的胶结,也易导致地层出砂。

(3)细粉砂影响

部分油井地层压力较高,进行绕丝管充填防砂充填施工时,地层细粉砂回吐进入充填层,致使砾石层不致密,生产过程中地层砂就容易进入井筒,造成油井出砂。

2、防砂机理

(1)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防砂

采用下入防砂管柱(如割缝衬管、绕丝筛管、胶结成型的滤砂管、双层或多层筛管等)后再进行充填,充填材料最常用的是砾石,还可用果壳、果核、塑料颗粒、玻璃球或陶粒等,有效地把地层砂限制在地层内,并能使地层保持稳定的力学结构。该方法对地层的适应能力强,无论产层厚薄、渗透率高低,夹层多少都能有效地实施;在老井作业中,还可起到恢复地层应力的作用,从而延长生产周期,使出砂井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涂料砂防砂

将涂料砂通过管柱泵送到产层,并挤入套管以外的空穴中,形成密实充填,使地层恢复或部分恢复原始应力。待这些充填材料凝固,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挡砂屏障后,再把井筒中多余的充填物钻铣掉,使油井具备开井生产条件。涂料砂防砂适用于渗透率相对均匀的油层段,在粉细砂岩地层中的防砂效果优于机械防砂。

(3)复合防砂

高压予充填石英砂挤实地层大孔洞,在近井地带形成滤砂高渗透区域,提高挡砂强度和近井地带的泄油能力,减小管内充填砾石层,降低井筒流阻,涂料砂在近井地带固结为新骨架,形成新的耐冲刷、高强度的相对稳定的挡砂屏障,起防砂和保护管内砾石层的双重作用,再下入金属绕丝筛管或激光割缝管、金属棉滤砂管砾石充填,形成第三道滤砂层。复合防砂通过对地层进行高压充填石英砂,有效阻止部分地层砂向近井地带运移,提高近井地带的渗流能力,起到改造地层的作用。

3、开发中暴露出的问题

由于地层状况的不断变化,各种防砂工艺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绕丝管防砂有效率下降

在林樊家油田开发初期,防砂工艺单一,油井都采用绕丝筛管管内砾石充填工艺防砂投产,取得了良好的防砂效果。但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地层亏空加大,出砂程度加剧,防砂难度增加,绕丝管防砂有效率下降,2000-2004年绕丝管防砂71井次,有效率74.6%。单一绕丝筛管防砂工艺难以适应不同井况油井防砂的需要。

(2)涂料砂防砂有效期短

为便于油井后期措施的实施,从1999年开始在林樊家油田进行常温涂料砂防砂试验,由于常温涂料砂最佳的固结温度要求在60℃以上,而林樊家油田地层温度在50℃左右,造成常温涂料砂固结不好。同时受施工参数及部分油井层数较多的影响,涂料砂在各层段不能均匀分布,难以形成坚固的人工井壁,导致防砂有效期较短。1999-2001年在林樊家油田采用常温涂料砂防砂24井次,平均有效率68%,有效期平均为6个月。

(3)、地层细粉砂易堵塞充填层及绕丝管

复合防砂施工时,在涂料砂充填过程中,在高压下破碎的颗粒与部分地层砂胶结并与充填砂交混,形成混砂带,如果混砂带距套管较近,会产生地层堵塞;同时油井长期生产,外来颗粒及地层微粒运移也会产生堵塞。高压充填改造后,初期会取得一定效果,但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堵塞颗粒不能排出地层,导致油井产量下降。同时由于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粉细砂岩,施工时部分地层细粉砂回吐,堵塞防砂管柱的缝隙或孔隙,防砂后油流阻力增大,造成油层供液能力下降。

参考文献

现状分析范文第3篇

一、市场现状分析

1.市场容量: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14亿人口中,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及婴幼儿有4亿,其中城市儿童1亿人,农村儿童3亿人,这是玩具行业的一块大市场。随着人们对休闲、娱乐需求的增加,以及人们对玩具功能观念的改变,玩具的消费群体也正在迅速扩大。玩具已不再是儿童的专利,越来越多高档、新颖的玩具开始成为成年人的休闲、娱乐用品。

中国城市儿童玩具人均年消费仅55元,而农村儿童玩具人均消费不足30元。城市中年人玩具平均年消费仅20元,农村成年人玩具人均年消费基本上为零。这种极低的消费金额差异,恰好反映出我国玩具消费市场所拥有的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

2.行业分析:

由于玩具市场潜力巨大以及城乡消费差距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玩具市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个档次、各类品种共存的态势。而消费者对玩具的需求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SMR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家长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极为重视。而给孩子买玩具,是家长表达爱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的重要方式。因而,集知识趣味、动手动脑于一体的玩具迎合了城市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有50%的城市消费者对电子型玩具情有独钟,30%的城市消费者认为智能型玩具更有吸引力,20%的城市消费者则青睐于高档的毛绒、布制装饰类玩具。

农村消费对象仍然以传统的玩具类型为主,48%的农村消费者愿意购买电动型玩具,28%的农村消费者愿意购买拼装型玩具,24%的农村消费者愿意购买中低档次的毛绒、布制类玩具。

明显地,电动型与智能型玩具在社会上无论是城市或是农村都有绝大多数受众,甚至可以代表“玩具”。

3.行业要素分析:

环球经济

由于全球的70%都是中国制造,所以全球经济态势也影响着中国玩具业。目前欧洲的债务危机、人民币升值与美国经济的衰退都对中国玩具业出口有着沉重的打击。

以美国市场为例,失业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消费者变得非常节俭。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另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对网上购物也更加谨慎,对高价商品的购买意愿降低,免费送货和折扣是消费者考虑的重点。

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综合成本的迅速上涨,尤其是塑料、化纤、棉花等玩具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而玩具出厂报价一分钱没加,目前大约只保持2%~3%的利润空间。虽然生产成本还处于上涨的趋势,但现在订单已开始回落,转入淡季时期涨价的机会更微乎其微,如果玩具生产商无法消化成本,估计还要放弃一些订单。

创意、销售

销售是玩具设计师不可或缺的技能,优秀的玩具设计师同时也是营销高手。设计师和艺术家最大的区别是设计师的作品面向全世界的消费者,而艺术家的作品只需要迎合小众的口味。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作品是不可以只放在自己的家里或者博物馆珍藏的,一定要给消费者带来价值认可,为企业带来效益。设计师不仅要懂设计,更要懂营销与推广。因为他是对自己的产品卖点最清楚的人,作品就像设计师自己的“孩子”,自己不去挖掘、夸耀自己“孩子”的潜力,其他的市场营销人员对这个产品更没有兴趣。

总之,在进行玩具创意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不仅需要考虑设计构思到包装的整个环节,并且需要考虑如何增加产品的卖点、如何通过营销手段令产品更流行,让消费者认可产品的价值等重要因素。

质量

《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将于2011年7月20日起正式实施,该指令被认为将是目前世界上最严格、最苛刻的玩具法规。相对于现行的指令,明年将生效的《新指令》在物理和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气性能、卫生、警告标志、合格评定、CE标志的可视性上都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物理和机械性能方面,该指令进行了多方面延伸,在化学性能方面,该指令对66种香料使用明确限制;另外规定公布了15种高关注物质、制定19种特定重金属更严格的限制。这说明了国外对中国玩具的质量要求也将提高,如何迎合新的欧盟法则,是对国内玩具业的产品质量的一大考验。

二、中国玩具业未来出路

对于中国玩具业未来的出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品牌建立与整合:

建立属于自己的自主品牌和掌握内地居民的消费模式和口味等。主因是过往我国绝大多数的玩具企业多是替国外品牌代工,或者是按照国外客户的要求设计产品,产品都贴着洋商标,而真正自主开发生产的玩具不到总出口的1/3。因此,在面对首重品牌的内销市场时,自主品牌匮乏缺失的弊端明显。由于大部分内地顾客都比较认牌子,如果厂商生产的玩具没有自己的品牌,顾客对玩具的信心不大。而转内销的另一风险是内地对版权意识薄弱,如果厂商同时从事出口与内销,海外客户可能会担心玩具的制技术受到侵犯。

另外众多的“三来一补”企业必须从OEM贴牌加工生产方式向ODM自主设计和OBM自创品牌方式转变,培育发展一批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知名品牌为标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玩具企业。

2.发掘潜力巨大的成人玩具市场

我国的玩具业近年来无论在产值,还是在出口创汇的增长方面都已有了不俗的表现,已经成为世界玩具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是我国的玩具业中成人玩具市场需求大、供给小、品种缺乏,已经出现了产品断代的迹象。其主要表现是玩具业还未走出儿童天地,绝大多数玩具生产企业的产品开发面狭窄,玩具市场上难觅成人玩具的踪迹。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出现专门生产成人玩具的企业,市场上也鲜见成人玩具专柜。上海生产的7000多个品种的玩具几乎都是以儿童为对象;北京玩具市场上的儿童玩具品种达3000多个,成人玩具则寥若晨星……目前我国市场上的30000多种玩具中,绝大多数为适合4~8岁儿童的玩具,适合婴儿期、幼儿前期、少儿期的玩具相对较少,适合成年人的玩具更是凤毛麟角。我国最大玩具生产基地广东省,其玩具开发的取向基本上定位于儿童。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少儿玩具火爆,成人玩具稀少,这便是我国玩具业的现状。

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已开始钟情于玩具,这说明玩具的销售对象正在从孩子扩大到成年人,针对成人研制和开发的玩具,已逐渐成为玩具市场的新热点。据业内人士分析,和儿童消费群体相比,成年消费群体更具购买玩具的经济实力。因此,我国数亿成人的玩具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目前,我国成人玩具的开发还是一个空白,而在美国和日本,成人玩具的成功开发已经给玩具商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美国,早就有了生产成人玩具的专业公司,其中40%以上的玩具是专门为成人设计制造的。

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在近年来不断提高,玩具内销市场条件已经具备。同时,随着影视文化、图书出版、网络游戏等内容创造类行业的迅猛发展,玩具作为必配的传统衍生品,其异业合作空间已经打开。

3.加强产品内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孩政策”,内地父母更愿意花钱在子女身上,而玩具在国民经济以及个人家庭中占的消费比重会越来越大。去年中国玩具内销不仅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需求甚至大幅增加了10%至15%。去年内地新生儿逾1600万,而全国16岁以下儿童约有3.6亿,占人口的比重约20%。据去年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中国儿童消费已占到家庭总支出的30%左右,全国0~12岁的孩子每月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但中国14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的人均年玩具消费仅2.4~3.6美元,远低于亚洲儿童人均年玩具消费13美元和全世界儿童人均年玩具消费34美元的水平。假设中国玩具消费达到亚洲平均水平,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300亿元。

现状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生态位分析维度

1背景

在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开放和数字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决定企业生存发展路径的主要因素已经由企业之内转向了企业之间。原因在于,输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最终产品不再由单个企业独自完成,而是由其所在的商业生态系统共同合作产出。对企业所在的商业生态系统分析其结构特征、功能效应和最终产品,可以准确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发展轨迹。如何合理地在商业系统中明确自身位置、找准发展方向和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可以对企业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做出准确预测,对企业战略制定提出合理建议。

2企业生态位理论研究

2.1生态位概念和内涵特征

在生态学语境下,生态位(Ecological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物种或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衡量生态位的所谓“生态位宽度”(NicheBreadth),则是指被一个种群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自1910年由美国生物学家R.J.Johnson提出以来,在生态学研究中进行了广泛的运用并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过对现有理论的研究,对生态位概念的内涵特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总结。生态位分析的基础在于是一个特定范围内的种群在延续的时间和地理空间上的功能作用,不适用于对临时性的、突发性的单位的研究。某种群生态位的存在表明该生态系统中具备物种生存所需要的所有资源条件,但只有存在于适当环境的单位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某种群的生态位是指其在特定时间、空间和生命层次下的生态位,其可利用的资源和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会随着生态位的变化而变化。生态位某种群所拥有的特殊属性,这种属性来源于该单位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功能角色,该单位的存亡或发展路径会对系统造成影响。生态位基本反映了种群对所处生态系统的适宜度,研究某单位的生态位表性特征,可以得出包括该单位的形态、适宜性战略、生命周期、与不同种群的竞争与共存关系等内容。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在时间、空间和资源利用中都趋向于互补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的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等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生态位,于是就出现了各单位对于空间和资源的争夺、分割和占有的过程,这种单位间竞争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在各单位间形成了更紧密的联系并导致彼此间共生关系的诞生。

2.2企业生态位的概念和内涵特征

自生态学理论创立以来,生态观的视角开始在非生命领域内得到拓展应用,随着有机观的形成,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文化等非传统生态学领域开始以生态学理论进行宏观研究。在企业研究方面,MichaelT.Hannan和JohnFreeman于1977年首次提出了组织生态和企业种群的观念,强调将企业或企业群落与其存在的外部市场环境结合分析问题,自此,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生态学中的重要部分生态位研究也在企业管理中被重视起来。延伸于生态学中的定义,企业生态位(EnterpriseNiche)是指是在分析某企业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获得并运用的所有资源。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在资源方面的差异是企业获利能力不同的重要原因,企业生态位代表着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以及对所处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拓展资源的能力。企业生态位的概念有着五个方面的内涵。企业生态位研究的对象是已经持续运营并能延续运营一段时间的企业,短期运营主体和新入企业无法进行有效分析,而短暂在生态系统中存活的企业则表明该企业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位置,故而也不作为分析对象。一般而言,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没有特定的形态,可以经营许可范围内的所有行业和产品,也可以有不同的组织架构,然而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形态是一定的,企业生态位的研究便针对这一有限时期的企业进行。各项资源要素的流动是商业生态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资源要素的转换和增值是系统内各单位的根本作用。因此,企业生态位的分析基础是生态系统内流动的各项资源要素的分析。分析某一阶段的企业生态位,即分析在这时期该企业正在利用的资源和能够获取但未利用的资源,这些资源既可以是企业所在价值网络上的节点单位,也可以是流动于价值链上的具有价值属性的物资。某商业生态系统是在经济大环境下,以最终市场为导向的企业间协作体系,当某企业存在于该体系中时并拥有企业生态位时,说明该生态系统中具备该企业生存的所有必要资源条件,并且该企业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一定类型的角色,该类型的角色的存亡或发展路径会对系统造成影响,但并不意味着该企业的变化会导致系统的变化。存在于某商业生态系统的各类企业,在自发的协作关系、核心企业建设的管理平台和各项协同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会在资源要素的争夺、占有和分配中,逐渐趋向于互补的相互作用关系,形成了企业间紧密的协作关系,并进一步导致了彼此间共生关系的诞生,这种共生关系会促使各企业趋向专业化,其生态位保持稳定,并维持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但在成熟的商业生态系统成立前,某企业所在的生态系统会有一个或多个相似生态位的企业,这些企业构成了竞争关系,并会在差异化的资源利用中形成生态位差异。生态位分析是以资源分析为基础,故在实际分析中对于竞争对手并不做分析。企业生态位反映了企业对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适宜度,研究某企业的企业生态位,是从企业的资源角度出发,找出企业已利用、已获得和未获得资源的具体情况,获得包括该企业的市场情况、组织效率、发展潜力、竞争关系、发展预期等有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企业在生态位上的差异化特征,归纳总结企业优势资源和未使用资源,从而为企业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以建立竞争优势提供有效建议。

3企业发展现状分析框架构建

3.1以企业生态位理论为基础的分析维度构建

与以往将企业看做孤立的视角的研究方式不同,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的企业发展现状分析更多的关注企业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共生关系,寻找企业与其占据的生态位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征,借此判断企业的运营现状、经营问题和发展前景。商业生态系统的实质是资源流动和转换的价值网络,企业生态位分析的基础即在于对企业所有拥有的资源的分析,这些资源的表现特征是基于企业外部环境条件下的客观反映。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所处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组织成分和非组织成分两个部分。企业自身、企业的客户、企业供应商、投资者、合作机构等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组织成分,这些组织之间构成了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链,不同链条之间相互交叉,形成网状结构,使资源的流动性和组织间的依赖性大大加强;非组织成分是生态系统所在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政策、经济环境、自然资源水平、科技水平、文化环境等,这些非组织成分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或空气,为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这些组织和非组织成分构成了企业生态位的影响要素,本文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从市场层面、内外部组织管理层面和外部环境层面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多个维度指标,细致分析企业现有的资源获取和利用情况,达到分析企业发展现状的目的。市场层面。企业是市场的一部分,满足市场需求是企业产生和存在的唯一目的,企业的所有行为全部是围绕着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在市场层面的分析中,企业的主要客户是企业效益的重要来源,其需求左右着企业生产的方向,市场界限是企业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能够获取的市场资源,反映了企业的市场潜力和运营状况,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并占有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这三者构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顶端部分,是企业生态位存在的价值所在。所以,在市场层面,可以从企业的顾客、市场界限以及企业产品和服务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内外部组织层面。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企业自身、投资人、供应商和合作企业构成了一个整体群落,这个群落存在的目的在于对系统顶端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群落的核心即这个提品和服务的企业,而这个企业对于内外部的这些资源的组织和利用能力是维持群落稳定和发展的核心能力。针对内外部组织层面,根据企业内外部单位承担的不同的角色,将其划分为内部组织、外部的商业结构和利益相关者三个维度,这些维度的单位作为企业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助力。外部环境层面。商业生态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是系统赖以生存的基础,系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一层面设置社会环境这一维度进行分析。

3.2企业发展现状七维度分析框架

自美国学者JamesF.Moore1999年在其著作《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提出企业生态位的分析维度以来,国内外多位学者皆对其进行了解读、评价和改进,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内容,结合现今国内外商业生态系统运营实际情况,以企业市场层面为核心,以企业内外部价值网层面为主体,以外部环境层面为辅助的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现状七维度分析体系。企业发展现状七维度分析框架。顾客。企业生态位分析的第一部分,也是核心部分,这里的顾客指的是主要客户,主要客户的需求以及因此带来的交易关系,是该企业能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基础。对于某企业现阶段与主要客户交易关系确定了其所在的生态位大致位置,这一维度的分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现阶段与客户的交易情况,包括交易额、交易产品清单和现阶段客户对产品的反馈;另一部分是客户自身发展的变化和由此带来的可能的需求的变化,这一维度分析了与主要客户的关系,并由产品需求变化层面为企业的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市场界限。某企业能够获得的市场资源,是现阶段该企业能够获得的市场的最大值,市场界限的衡量以某企业在某地域的某市场的最大潜在收益为结论,反应的是现阶段该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情况。例如,某企业在产能满足、所进入市场前景广阔的前提下,其实际收益却并没有达到其市场界限的所提供的最大潜在收益,那么该企业的经营并未达到预期,其市场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产品和服务。某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该企业向所在生态系统的生态链上游提供的核心要素,也是该企业能够拥有在该生态系统中现今生态位的重要原因。这一维度的分析有两个部分,一是通过分析该企业现阶段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满足现阶段顾客和市场需求,可以对企业在现处生态位上是否稳固的初步判断,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改进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二是企业的研发与生产实力,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研发与生产是进行技术和服务创新以保持竞争活力的核心,研发人员数量与资质、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最大持续产量等指标,都可以作为衡量研发与生产实力的标准。内部组织。对于商业生态系统而言,其每个单位是以资源转换和价值增长的形式存在的,而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则对这种增值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的内部组织能力分析,是以产品的交付能力与效率、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依据的,即企业对获得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是衡量内部组织能力的标准。对于企业内部组织的分析,可以得出对企业运营能力的一个判断,如继续对每个增值的节点进行深入分析,将会为企业内部治理提供更多建议。商业结构。作为企业所需资金和原材料的来源,投资人和供应商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三者构成了向外输送产品的群落,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商业结构分析企业的投资人和供应商的数量和资质,以及企业、投资人和供应商的协同关系和协调机制,发现企业与投资人和供应商之间的协作问题,确定企业对资金和原材料的利用能力和潜力空间。利益相关者。除了客户、投资人和供应商,企业外部的另一部分重要资源即是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这一部分单位包括合作者和部分竞争者,其中合作者为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大学、行业协会等,竞争者则是指在同一生态系统中拥有相似生态位的企业。合作者可以为企业提供在资金、研发和人力等方面的各项帮助,这方面的分析以合作者数量、合作者资质、合作项目数量和合作深入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企业经营保障、发展潜力等相关的结论;利益相关者中的竞争者是指可以形成合作关系的竞争者,这部分竞争者拥有相似的生态位,竞争是必然会发生的,但由于短期内市场的不饱和、核心企业所建的商业生态系统不成熟等原因,需要有一定的合作以满足共同市场的需要,分析这一类型的竞争者对于寻找企业短板和制定竞争策略以发挥企业差异化资源的优势有着重要参考意义。社会环境。对于企业而言,政策环境是企业能最直接接触并受其影响的资源,政府的产业政策、市场建设规划、税收政策、补贴优惠以及产权保护、专利战略、标准体系构建等都对企业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支撑作用;部分成员由于自身企业生态位的重要程度较高,也可以通过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慈善活动、鼓励大众创新等方式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分析可以对企业经营现状提供宏观背景,而率先对社会环境变化做出响应并充分利用,则可以谋取进一步的企业生态位的提升。

4企业发展现状七维度分析结论

基于企业生态位理论的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实质是对企业生态资源进行梳理,通过七维度的分析,将企业现阶段所能利用的资源的总和进行了归纳。生态资源丰富且具有多样性,则企业的竞争力强,且在未来发展中具有选择的权力;反之,企业生态资源缺乏或者单一,则企业的竞争力较弱,在生态系统中易被取代或者被淘汰。基于企业生态位理论的企业分析创新点在于,其通过对企业已利用资源和已获取但未利用的资源进行对比为企业现阶段发展情况的优劣程度做出判断,并从未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据实提出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和企业发展路径制定建议。对于欲打造以自身为核心的商业群落的企业而言,企业发展现状七维度的分析更具有价值,这种理论方法将与企业的相关方、资源流动链条和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便于企业了解商业群落的建设现状和运行效果,制定群落管理平台的建设策略和搭建方向,完善群落内各单位间的沟通机制和协作体系。

现状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成药;合理用药;小儿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7-2572-02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4月180张问题处方,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剂型:有153(85%)张处方的问题出在口服液、冲剂和糖浆剂。可能是由于小儿应用中成药的剂型范围较窄,除对口服液、冲剂和糖浆剂较适于服用外,其他剂型均不利于小儿服用。中成药产品较多,医生对每种药物的情况不熟悉,没有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上的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项目。如儿科临床常用止咳中成药品种很多,作用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对急支糖浆、蛇胆川贝枇杷膏、复方鲜竹沥、半夏糖浆等比较熟悉,错误相对较少(36%),对止咳桔红口服液、止嗽定喘口服液、黄龙止咳冲剂、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宣肺止咳颗粒等产品不熟悉,错误较多(64%)。有的甚至用途相同的两种中成药,如儿茶与小儿止泻安,甘安合剂与复方鲜竹沥,甘安合剂与肺力露等,不但增加儿童的负担,也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

1.2 用量:有80张处方(45%)的问题出在“用量”上。虽然很多专业书上都有小儿用药剂量折算表,但往往很笼统,范围较宽,不好确定,药品说明书上也无现成答案,只注明酌减或遵医嘱,不要说一般群众不知酌减到何种程度,就是某些临床医生或调剂人员也未必知道得很详细、全面,只好估计,出入有所难免,给小儿用药带来困难,所以应用中成药最不易解决的问题就是用量问题。杨丽平[1]研究发现:《药典》收载:I、Ⅱ专用或通用的成方制剂共计78种,其中只有15种用法用量写得比较规范,所占比例仅为19.23%。主要表现为:直接运用成人的药量;处方规定按公斤体重折算的不按照执行。我院药剂科的医患纠纷和投诉集中在用量上(64%),很多医生所开的剂量与说明书不符合,引起患儿家属的不满。

1.3 用法:27张处方(15%)的问题出在“用法”上。这里包括服药时间(如饭前服、饭后服、饭中服、睡前服等)、服药禁忌(如忌口等)、与西药合用等问题。遵照这些符合中医治疗原则,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这与小儿服药不自觉和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相矛盾,许多家长没有时间也没耐心面面俱到,这使得很多医生也开始忽略起来。一般中成药2~3次/天,早、晚或早、中、晚各服1次。健脾药、补益药、止泻药等饭前服奏效迅速;驱虫药宜在早上空腹时服,安神药宜在临睡前服用,制酸药宜在饭前服,以中和胃酸并增强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祛痰药饭前服可通过药物刺激胃黏膜,间接促进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对胃有刺激性的药应在饭后服,这时胃内充满食物,药物被稀释,可缓和对胃黏膜的刺激。由于思想上的重视不够,在开上面类药时未给予注明。

1.4 尚不成系统:约有155张处方(86%)的问题出在呼吸系统药物上。是因为整个儿科用中成药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的用药模式。风寒感冒,呼吸系统的药很多,而消化系统的很少。虽然有葛根芩连微丸、双苓止泻口服液、小儿泄泻停、肠胃康(枫蓼)冲剂、启脾丸、小儿胃宝片、脾可欣、参苓白术丸(片)、附子理中丸、小儿暖脐膏等药,但远不及呼吸系统的药多。加之长期的观念和习惯的原因, 在出现消化系统疾病时,家长只好选用西药斯密达,但又不知道中西药能否合用 ,结果是放弃中药,选择西药。

1.5 未按辨证使用:有58(32%)张处方未按照辨证用药。中成药是中药,使用就得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如咳嗽分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痰热咳嗽、阴虚燥咳,不同的证型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有的同时开止咳丸、急支糖浆、蛇胆川贝液、蜜炼川贝枇杷膏,而他们分别属于以上四种不同的证型。更有甚者按照仅有咳嗽症状就用,如蛇胆川贝液,本身对浓痰咳嗽有效,很多人干咳都在用。复方麝香注射液,具有豁痰开窍、醒脑安神作用,适用于痰热内闭所致的中风昏迷。而有的医生用于颅脑手术后的催醒,笔者认为此药中的芳香成分可能会有诱发或加重术后出血的危险。脾可欣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浊的久泻不止的患儿,而将其用于急性感染性腹泻,其效果当然不佳。

1.6 中成药与西药合用:有15(8%)张处方出现中西药不合理合用。如含钙离子的中成药龙牡壮骨冲剂与酸性西药如阿司匹林同服,二者可产生钙离子络合物,使其溶解度下降,肠道难以吸收,从而降低药效[2]。龙牡壮骨冲剂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形成鳌合物。胃舒平与丹参片合用,生成丹参酚-铝络合物,从而降低中成药的疗效[3]。藿香正气水与胃肠动力药胃复安、吗丁啉同用,因前者抑制胃肠平滑肌的蠕动,而后者促进胃肠蠕动,二者合用可产生拮抗作用,使药效降低。含有麻黄碱的中成药如“咳喘宁、小儿热咳口服液”等与氨茶碱合用,可增加心悸、失眠、头痛等不良反应;与强心甙类药物合用,因麻黄碱能兴奋β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强心甙的作用。人参对心脏亦有类似强心甙作用,因此含有人参的中成药不宜与西地兰、地高辛等合用。牛黄解毒片与阿莫西林、新霉素联合应用可产生畏寒、流涕等感冒症状,而达不到治疗目的[4]。

2 应对措施

2.1 扩大剂型:针对剂型狭窄和繁多的口服剂型,适当限制发展口服剂型,加大开发适合小儿服用的中成药剂型,如饼干剂、饴糖剂、浴剂、敷贴剂、闻香剂等。

2.2 完善《中国药典》:《中国药典》应急临床应用之所急,尽快制定出适合用于中药范畴的小儿剂量折算方法,确保小儿用药的安全有效。避免成人用量后面仅写“儿童酌减”或“小儿酌减”;明确和规定用量同小儿年龄的关系等,同时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医生对所用药品的熟悉度。

2.3 拓宽小儿给药途径:针对小儿服药不自觉和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相矛盾,拓宽给药途径,不仅减轻小儿痛苦,也给父母减少烦恼。如呼吸吸入给药、脐部给药、穴位给药、电针磁场给药等途径。有效地避免给药途径狭窄所带来的弊端。

2.4 开发食疗产品:中医儿科治疗很大部分讲究食疗,但现在市场上根本没有有针对性的、配套的食疗品种。单纯的、片面的以药物治疗为主,即使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都没有提及。

2.5 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大多为复方制剂,其成分复杂,在使用过程中不但要注意辨证施用,还要注意中药成分之间的配伍禁忌、与西药的相互作用、用药方法及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杨丽平.成方制剂小用量刍议[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59.

[2] 蔡成华. 中成药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分析[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J].2002.23(5):30.

[3] 伍新华.中药、西药联用不可乱用[J].医药与保健,2002,1:12.

现状分析范文第6篇

一、生态旅游概念

“生态旅游”一词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 生态旅游的目标是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应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唯有经济发展之后才能真正切实地重视和保护自然;同时,生态旅游还应该突出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意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者也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自然。

二、我国的生态旅游现状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我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 在2001年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元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 个。

三、我国生态旅游中现存的问题

1.旅游发展过程中环境破坏严重

旅游虽然被称为是无烟工业,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一方面,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另外一方面,在旅游的过程中,由于游客的活动也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了影响,特别是在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和旅游旺季,但游客人数超过了自然的承载量的时候,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在旅游过程里,一些地区由于对垃圾的处理不合理,还造成了垃圾污染。

2.生态旅游被当成了标签,没有真正按生态旅游的核心内涵去发展

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打出来生态旅游的口号,越来越多的政府和旅游企业都把生态旅游做成了一个标签来吸引游客,但这些所谓的生态旅游地区和项目,大多数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真正按生态旅游的核心内涵,在真正保护了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来发展经济,而是仍然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生态保护只是一个附属,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目标想冲突时,往往会选择牺牲环境为代价来保护经济

发展。

3.缺乏专业的生态旅游人才

现在所谓的生态旅游发展中,人才队伍其实就是以传统的旅游业的人员为核心,缺乏真正的具有生态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生态旅游人才。比如大多数景区的导游,并没有生态旅游的导游和传统旅游的导游之分,在对游客的讲解中,由于导游本身不具备生态旅游的专业知识,讲解过程也就简单牵强,甚至胡编乱造,根本不能满足游客对于生态旅游导游的需求。在景区设计、企业管理、政府管理等过程中,真正的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非常稀缺。

4.游客对于现存的生态旅游满意度不高

虽然现在对生态旅游有了大量宣传,表面上有了大量的生态旅游产品,但是这些生态旅游产品的层次还比较低,大多数停留在传统的观光游,无法满足游客对于生态旅游的真正需求,缺乏对游客有教育意义、专业体验和学习的真正的核心的生态旅游产品。总体来说,游客对于现阶段的生态旅游满意度不高。

5.缺乏社区参与

要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依靠当地的社区参与,只有把当地的社区参与和生态旅游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旅游,才能真正立足当地资源,但现阶段的生态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项目还比较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对策

1.加强生态旅游的立法,总体规划生态旅游项目

要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首先要加强生态旅游的立法,总体规划生态旅游项目,只有完善了相关的法规政策,在发展过程中有法可依,才能使发展生态旅游有一个根本的法律保障。另外,要做好总体的生态旅游规划,现在很多项目由于规划不合理,反而破坏了环境,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前提。

2.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生态旅游发展队伍

现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非常缺乏专业的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可以考虑建立生态旅游的专业,通过大学教育培养相关的生态旅游人才,同时,对现有的行业人才可以进行专业的生态旅游培训和教育。通过专业人才培养和行业人才培训,来建立一支优秀的专业的生态旅游的专业人才。

3.构建现代化的生态旅游的产业体系

现状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分娩史;剖宫产;剖宫产指征

[中图分类号] R7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2-102-02

4129 Analysis of Maternal Birth

FEI Y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Shanghai 201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Know my hospital birth in 2009 in the first half of maternal birth history and mode of delivery. Methods The 4129 mother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early maternal history of vaginal birth after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maternal and history through the maternal,to compare their mode of delivery,cesarean section rates and indications for cesarean section component ratio. Results The history of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cesarean section rate by maternal group the highest,reaching 97.77%;of primipara group followed by 53.20%;The history of vaginal delivery after maternal group,26.20%,thre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the overall caesarean yield was 49%. Indications for cesarean section in each group constitutes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both informed choice. Conclusion Conclusion rational management of cesarean section,lower cesarean section rate,there must be medical personnel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ety as a whole.

[Key words] Birth history;Cesarean;Indications for cesarean section

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必然生理过程,绝大多数产妇都能自然分娩,但是近十几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已不单纯是医疗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1]。通过了解我院2009年上半年的分娩现状寻找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寻找可行的方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6月≥孕28周分娩的产妇共4129名,其中剖宫产2014例占49%,阴道产2115例(产钳产2例:1例初产妇,1例阴道分娩史经产妇)。初产妇2498例(占60.50%),其中剖宫产1329例,剖宫产率为53.20%;阴道分娩史经产妇1271例占30.78%,其中剖宫产333例,剖宫产率为26.20%;前次剖宫产史经产妇360例占8.72%,其中剖宫产352例,剖宫产率为97.77%。孕周31~45周,年龄18~45岁。

1.2方法

比较不同分娩史的产妇的剖宫产比例,对不同分娩史产妇的剖宫产指征构成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使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不同分娩史的产妇的构成

总计产妇数4129例,初产妇2498例,阴道分娩史经产妇1271例,前次剖宫产史经产妇360例,其构成比见表1。

2.2不同分娩史产妇两种产式的分娩数及剖宫产比例

2498例初产妇中阴道产1169例(产钳产1例),剖宫产1329例,剖宫产率为53.20%;1271例阴道分娩史经产妇中阴道产938例(产钳产1例),剖宫产333例,剖宫产率为26.20%;前次剖宫产史经产妇360例,阴道产8例,剖宫产352例,剖宫产率为97.77%。三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

2.3不同分娩史产妇剖宫产指征构成比

剖宫产指征包括知情选择、胎儿窘迫、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胎位异常、巨大儿、产力产道异常。其中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包括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子痫前期、ICP、双胎、过期妊娠、羊水过少、尖锐湿疣、糖尿病、心脏疾病、陈旧性会阴Ⅲ度撕裂、子宫肌瘤剜出史等。另外如知情选择剖宫产时娩出胎儿≥4000g,则修正为巨大儿指征。所有剖宫产指征以第一手术指征为主。见表3~5。

三组产妇的剖宫产指征中,知情选择占第一位,尤其在前次剖宫产史经产妇组更为突出,其余两组剖宫产指征顺位一致。

2.4产时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Apgar评分≤7分)

初产妇阴道产13例,剖宫产20例;阴道分娩史经产妇阴道产7例,剖宫产8例;前次剖宫产史经产妇阴道产2例,剖宫产4例。三组共发生54例,发生率1.31%。初产妇组死胎阴道分娩4例,阴道分娩史经产妇组因胎盘早剥致死产1例(剖宫产)。3组产妇中产时出血≥500mL有:初产妇3例(剖宫产1例);阴道分娩史经产妇1例(剖宫产);前次剖宫产史经产妇1例(剖宫产)。

3讨论

3.1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初产妇比例增加。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同时初产妇比例增加,孕妇及家庭对母婴安全的关注亦增加。由于无分娩经历,往往对分娩有恐惧,又得不到很有力的支持,从而对分娩望而却步,而寻求一刀解决。

知情选择剖宫产的比例持续上升。所谓知情选择,即孕妇及家属选择分娩方式,而临床无明显医学指征。由于麻醉、输血、抗感染等的技术的发展,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现在的剖宫产术已具备了“安全、快捷、美观”的特点,这是剖宫产率上升的客观因素。但主要还是它的主观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①孕妇缺乏阴道分娩的信心,不能忍受分娩阵痛,担心胎儿受挤压影响智力,担心产道松弛影响以后的性生活等。②一部分孕妇对阴道试产有顾虑,担心阴道分娩失败后再开刀会受两次痛苦,还不如直接开刀[2]。③一部分孕妇及家属选择分娩日期及时间。④面对不断增多的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及产科特殊的医疗环境使医生陷入两难境界,被迫做不必要的手术。⑤医患缺乏互信,医护缺乏沟通,为了避免独自承担阴道试产风险,在“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氛围下不得不施行剖宫产手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前次剖宫产史产妇比例上升。剖宫产率的持续上升,使前次剖宫产史产妇增加(本组前次剖宫产史产妇占8.73%)。对于前次剖宫产史产妇再次分娩方式问题,普遍存在“一次开刀、次次开刀”的观念。孕妇及家属害怕阴道分娩风险而选择剖宫产,而医务人员不愿承担阴道试产风险也愿意施行剖宫产手术,故前次剖宫产史产妇阴道分娩率很低。本组前次剖宫产史经产妇阴道分娩仅8例,均为临产后直接来院入产房待产,产程进展迅速,无任何产程干预。而主动要求阴道试产的几乎没有。

3.2剖宫产对母儿的影响

剖宫产在解决难产、挽救母婴生命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剖宫产率的盲目上升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剖宫产作为一种外科手术,其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较阴道分娩多,而再次剖宫产显著增加了盆腔粘连及子宫破裂的发生率,而严格控制初次剖宫产手术指征是降低再次剖宫产率的根本措施[3]。过高的剖宫产率也使围生儿的发病率上升,因为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新生儿生后反应性变化是不同的[4]。自然分娩时胎儿作为一个适应个体,生后可迅速建立自主呼吸,促使肺膨胀,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而剖宫产对新生儿的远期影响也有越来越多的报告。

3.3降低剖宫产率任重而道远

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提高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母婴结局良好,才能降低剖宫产率。产科医务工作者要不断培训,提高助产技术,做好产前检查,加强产时保健,开展无痛、导乐分娩,请家属参与产程陪伴及支持,严格掌握初次剖宫产指征。而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问题,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试产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措施,试产与再次剖宫产相比利多弊少[5]。其次要增加医患沟通,增加医患互信,因为每一次分娩都是独一无二、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黄醒华. 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 16(5):261.

[2] 曾蔚越. 剖宫产指征的现代概念[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 16(5):264.

[3] 刘娜,边明,马良坤,等. 重复剖宫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8,11(4):221.

[4] 周从乐. 剖宫产对新生儿的近远期影响[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8, 11(12):233.

[5] 耿正惠,马楠.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76.

现状分析范文第8篇

自2003年以来,中欧贸易发展迅速,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双方之间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欧盟频频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本章将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特点以及欧盟频频对华发起反倾销的原因进行概述。

一、 反倾销立案数量

自1978年欧盟对华发起的第一例反倾销案例到2008年底,欧盟对华共启动148起反倾销立案调查1。

由图2-1可知:1988年-1998年间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数量稳步上升,该期间对华共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60起,年均发起反倾销调查达5起。而期间欧盟对外所有国家发起反倾销调查总量为331起,年均对外所有国家发起反倾销数量为30起。从该期间的均量角度而言,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均量几乎达到其对外所有国家发起反倾销调查均量的1/6;1999年-2008年间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上升迅速,数量波动较为明显。该期间欧盟对华共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65起,年均发起反倾销调查达7起。而期间欧盟对外所有国家发起反倾销调查总量为209起,年均发起反倾销调查达21起。该期间欧盟对华反倾销均量几乎达到其对外所有国家发起反倾销调查均量的1/3。

而由图2-2的分析可知,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欧盟对外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2003-2008年间欧盟对外共发起反倾销调查132起,其中对华发起的数量为44起,占到其对外发起总量的33.3%。由此可见欧盟对华反倾销申请的发起数量明显要超过其对它各国家发起的数量。尽管欧盟对华反倾销数量在1988-2008年间并未发生剧烈的变化,但是在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立案数量占欧盟对外所有国家反倾销调查数量比例这一指标上发生了波动剧烈。并且由图2-2可知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所占欧盟对外所有国家反倾销调查数量比例这一指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自加入WTO以来该指标的平均值都超过30%,并在2007年达到最高点67%。这表明在中国入世以后欧盟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倾向于选取中国出口产品作为调查对象。

图2-1:1988-2008年欧盟对华以及对其它国家(除中国外)反倾销调查立案数量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贸易救济网cacs.省略/casebase/和欧委会贸易救济数据笔者整理

图2-2:1998-2008年 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占欧盟对外所有国家立案数量比例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贸易救济网cacs.省略/casebase/和欧委会贸易救济数据笔者整理

二、反倾销案件最终裁决以及实施反倾销措施情况

根据欧盟贸易委员会关于反倾销的最终裁决数据的整理可知。1995-2009年间,中国共遭受欧盟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达96起;其中,有55起案件被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占被发起反倾销调查总量的57.29%;有35起案件为未被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占被发起反倾销调查总量的36.46%。

不同类别的涉案产品裁决情况不同。表2-1选取了1995-2008年这13年间欧盟对华四大类重点涉案产品被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以及未被进行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数据,并对这两类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得知,其中贱金属及其制品被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比例最高为88.9%;化工产品其次为64.28%;而纺织品及家电与机电产品被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比例相对较低基本上在50%左右,尤其是纺织类产品未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比例高达50%。

表2-1 1995-2009年欧盟对华反倾销重点类涉案产品的最终裁决

资料来源:根据欧盟委员会反倾销专题网站trade.ec.europa.eu/doclib/cfm/doclib_section.cfm?sec=203&langId=en整理

三、 欧盟对华反倾销涉案产品情况分析

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出口产品品种繁多,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例中涉及的产品行业有医药食品类、轻工类、纺织品类、五矿化工类、机电类、农产品类等等。小到文具、背包、调味品等日常用品,大到钢板、大型机电设备类产品,几乎涉及中国对欧盟出口的所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