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动化设备

自动化设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自动化设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动化设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动化设备 维护管理 效益

中图分类号:TU8;TU7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000-01

我公司在多年实际中,不断总结、探索,逐渐形成一套能够适应自动化生产、维修及管理的“全员预防性维修”体制,保证了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自动化生产线的特点及要求

1、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复杂、自动化程度高,维修已不是单纯的机械维修,而是机电一体化的维修,这要求维修组织是一个机械、电气、自动化及仪表专业人员融为一体的团体,因此对维修人员技术素质要求很高;

2、任何一个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全体生产,因此要求对故障快速及时的维修十分重要,维修信息的传递与维修决策要求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应尽最大可能防止故障发生,保证生产线不因某一工序而全线停产,维修体制重点采用预防性维修方式;停工时间短,排除故障迅速、准确。

3、由于供水企业的特点,需要多班次生产,要求维修人员多班次配合生产,建立以机台为单位的“全员预防性维修”体制,使维修主体得以有效统一。

二、全员预防性维修的内容

1、维修组织机构

我公司首先强调维修人员的组成由维修技术人员与生产人员参加,同时把机械、电气、自动化及仪表、调度员均纳入生产部门管理,以形成维修信息与活动的快速反应系统。另一方面,由于我公司实行“四班三运转”制的连续运行,为避免各班人员职责不清,敷衍了事的情况,我们将设备细分到各班操作工及维修人员,明确各人员责任,制定详细可行的故障报告、处理及记录规程,上下班交接时须将设备一起交清,从而使操作工及维修人员的职责和活动实现纵向的有机连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备维修组织。

2、预防性维修的内容

(1)预知维修

不但能够避免突发故障,而且可防止不必要的过剩维修。特别对于自动化生产线,应用预知维修减少故障和停机损失,更具有显著意义。我公司不断提高故障诊断装备水平,采用高效、高精度的检测仪器和手段,装备检修队伍。已配有振动检测仪、旋转及电极故障诊断系统、示波器和电力分析仪等先进工具,开展设备在线无损检测,使预知检修成为可能,并可为设备的更新改造、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突发故障大大减少,实践中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日常维护和点检管理

由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连续生产,难以进行专门的停机检查,因此我们对每台设备制定了日常点检项目记录表,要求检查一项记录一项,直到在一个班次中完成所有项目,从而为维修提供必要的原始依据,以利于合理安排维修,分析设备状况。

(3)维修周期与计划控制

a、定期检修

自动化生产线的停机检修计划及停机时间必须合理安排,我公司一般安排在12月至次年4月,避开生产高峰期。对可状态检测发现的故障隐患,在不需要立即停机处理的,可在检修中一起处理或利用生产间隙解决,对运行状态良好的设备,则可推迟或取消维修计划,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过剩维修及停机损失。

b、人员培训

全员参与预防性维修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人员素质,因此对人员培训十分重要。我公司坚持持续培训的计划,每年开办学习班,由技术人员讲课,举办基础知识、设备维修管理等知识培训,技术人员互相交流、外出学习,大大提高了有关人员的设备维修水平。

三、备品配件的管理

自动化设备种类多、配件繁杂,并且进口设备较多、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因此确定合理的备品配件对降低资金占用率、保证生产、提高效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公司从采用自动化设备之初,就统计总结各类备品配件消耗的规律,采用不同的库存管理方法。对消耗较为频繁备件,确定库存的上限与下限,价值高,消耗周期长的备件,进行零库存管理;和供应厂商建立长期的采购合作关系,平时不作储备;对需从国外进口的备件,确定合理的订购时间及数量。同时重视备品配件的质量,保证关键备品配件的合格率为100%,在采购中,选择知名度高、资信度高的生产厂家。

四、预防性维修的优点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自动化生产线实行以生产为主体的全员预防性维修具有以下优点:

a、由于维修计划、组织与实施基本在生产部进行,因而能对维修进行快速反应,适应了自动化生产工序间生产连续性和设备整体性强的特点。

b、强调设备状态监测与管理,采用预知维修方式能够有效预防故障,减少故障停机损失。

c、维修组织以生产操作员、维修技术人员为基础,厂领导直接监督,并以维修质量、及时性作为考核指标,极大地调动了维修人员预防性维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臧春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平装],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自动化设备范文第2篇

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即通过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系统数据的采集、分析等管理工作,以保证管理系统的有效性。但是,由于自动化设备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在实际应用的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完善地方。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所示:

1.1依赖性强,不能完全自动化管理

就目前的自动化设备的管理系统在很多复杂、强度大的实际运用中,自动化管理很难做到设备的完全智能化,还需要人为管理和文档管理的协助进行记录、管理设备信息,给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对于目前自动化设备的管理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让自动化管理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1.2自动化管理系统设备水平低

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导致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速,自动化技术虽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随着它的投入使用,人们对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也发现了其所存在的问题,如管理系统常常对新增加的数据库束手无策。

1.3管理水平与系统设计脱节

在混合模式下的自动化生产中,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运行性能,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需要,现代化生产设备呈现出复杂化特点,导致设计设备对设备管理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增高,而目前的设备管理普遍采用的一次性开发,无法兼顾企业的后续需求,直接造成管理水平与生产系统设计的发展脱节,进而加大了设备的资金投入量。

1.4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

由于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受到自身开发技术的限制以及设计方面更新缓慢等因素的影响,使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在实施管理时出现反应迟缓、顾此失彼的现象,即当系统数据发生改变时,其不能为此做出相应改变,如当有新的设备进入运行或者旧的设备退出运行时,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在自动化管理系统上,为保证设备能够有效的管理工作,不仅其设计要求及时更新,而且新的数据要及时导入系统。

2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针对目前混合模式下的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中所存在的不足,并有效结合当前管理系统中的机制,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社会生产对自动化设备管理的需求,提出更有效的自动化设计管理系统的构想。

2.1系统架构分析

该系统使用客户机和服务器(Client/ServerStructs,C/S)结构,该体系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实现自动化管理工作,同时实现附件管理、备品管理以及电子文档管理,保证管理者可进行多类型的系统平台操作,并且每种自动化设备都分为静态数据管理和动态数据管理,前者主要对设备的基本技术参数进行录入和维护,而后者则主要管理设备的调动、升级和更新。在系统操作中,为实现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其设备人员可通过PC机控制数据库服务器来实现,使管理工作更加灵活操作,进而提高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工作的效率。同时,为方便、实时处理设备管理的操作任务,减少管理系统对人工管理的依赖,可将各种属性的自动化设备的数据库建立在一个服务器端,使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不断向智能化发展,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2系统功能模块结构

根据目前我国自动化设备的数量和类型,混合模式下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控制系统管理、电源管理、备品备件管理以及自动化设备电子文档管理等管理工作,根据研究分析,具有数据输入模块、查询修改模块、系统服务模块是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需具备的基础功能。

2.2.1数据输入模块

在数据输入模块中,通过把自动化设备的各种运行状态的数据参数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并给每个自动化设备建立独立的电子档案,同时实时将设备在运行时各种状态的数据进行记录,是实现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第一步。

2.2.2查询修改模块

在查询修改模块中,为保证在管理系统中系统参数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当有新的设备进入运行或者旧的设备退出运行时,查新修改模块需根据其状态的改变对及时记录的数据进行更新,这是实现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关键。

2.2.3系统服务模块

在系统服务模块中,为实现数据的良好维护,需对接收的更新数据及时备份,并实时对系统加以维护,保证系统正常、安全的运行,这是实现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保障。2.3数据管理由于设备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在很多领域其数据种类繁多,数据库的系统数据会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进而降低系统性能。因此,在混合模式下的自动化设备管理中,对数据的管理需用数据转存的方法,数据转存即建立一个结构类似于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历史数据库,并在当前数据库每个整理表上创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删除数据库,当需要整理数据时,删除当前数据库的数据并转存到历史数据库中,从而实现有效的数据整理。

3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以及科学研究等多方面,自动化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将人从繁重、复杂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中解救出来,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因此,自动化系统管理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其广泛开发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3.1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无论是在工业还是其他的领域,能否准确无误的操作机器运行直接影响技术设备是否能够开发并正常使用。因此,对于从事养护与操作的员工,必须提前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提高职业素质,要求能够灵活运用行业常识解决在自动化设备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3.2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针对系统的开发目标,建立一套易于使用和管理、易于实现数据共享的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促进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如针对自身开发在建立信息系统时,从以下几个目标得以实现:

(1)使操作平面、操作界面、数据、台长格式以及系统报表统一化,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各系统的能够独立工作,相互协调,同时,不断改进企业数据的操作,简化系统中的不必要的信息孤岛,使业务数据能够实时传递。

(2)建立一套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提供现代化自动管理系统的科学管理方法,实现自动化管理系统又快又有效的开发和发展。

(3)完善各系统的信息,使领导能够随时动态了解各部门、财务、物流以及资金的运行状态。

(4)为各子系统间能够平滑连接,自动化系统管理需与外部Internet连接。

3.3完善开发平台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统一化的平台,为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内的设置、维修及执行等环节提供一个适应现代化管理需求,集应用服务、WEB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平台,更利于其管理系统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减少项目投入生产时的花销,还能彰显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中的“人本理念”。

4结束语

自动化设备范文第3篇

第一条办公自动化设备由局内统一购买,并建立台帐。局技术人员负责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维修。

第二条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不能与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

第三条办公自动化设备投入使用前,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超大存储量的国外品牌办公自动化设备不得作为涉密设备使用。

第四条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具有打印、复印、传真等多功能的一体机不得与普通电话线连接。

第五条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信息存储、传输、电磁泄漏发射等应当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采集、存储、处理、传递、输出和销毁的涉密信息要有相应的密级标识,程序必须符合国家的保密规定。

第六条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放置在安全可控环境中,复印、打印涉密文件资料应履行审批、登记手续。

自动化设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必要性;原则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367-01

1.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控制必要性

机械自动化不仅是社会科技发展的表现,而且也是机械设计者不断追求的机械自动化运行的主要目标。机械设计的时候,必须针对其安全性进行严格控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管控。机械设计的时候,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机械自动化处理,确保机械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机械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有设备安全开发团队进行全面调研,并且提高设备的安全性管理,使得机械运行的时候能够具有更加安全的环境。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的时候必须从设备管理角度出发,对于机械设计中的一些安全性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工作的有效性。

2.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的原则分析

2.1 应当满足机械功能的需求

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控制工作必须要严格的遵循设计的原则作为主要出发点,从而以此来真正保障其中多项安全自动化控制的功能,这样才能真正符合机械设备所具备的详细需求。同时要求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控制还应当真正满足其在核心功能方面的需求,从而真正保证设备控制和机械信息能够真正符合其技术指标方面的需求。通常机械设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依照设计、制造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需求出发,从而以此来不断有效的提升机械设备自动化安全控制方面的管理水平。

2.2 设计当中需要采用先进技术融入其中

主要要求机械设计自动化安全控制必须要真正建立在先进的技术基础上,以此来有效的保证机械设计的工作能够真正有效的符合其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需求。同时需要再此基础上对各项机械设备的基本功能加以完善,最终不断的提升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能力。并且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论是从产品还是从系统方面的角度来出发,都必须要以此不断提升机械设备自动化的安全管控能力。由于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控制主要还是以其所包含的技术作为主要控制形式,依托技术才能有效的保证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功能,从而有效的满足其人性化安全管理的需求。同时机械设计自动化安全设备的管理还必须要针对多种加工设备的框架来加以优化。可以从安全管理的发展角度作为主要出发点,从而不断的增强其输出设备的功能。而如果是能量转换机械设备则需要保障其所进行的能力转换形式变得更加的安全可靠,从而提升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能力。

2.3 应当保障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效率的提升

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针对其中多项新兴实施优化管理控制,从而以此来有效的保障相应自动化产品及设备,能够真正满足其在安全管理功能方面的需求,从而以此来从多个方面不断的提升其安全控制的效率,这本身属于机械设计当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此,必须要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机械设备的实际发展特点,不断的强化对于信息处理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以此直接将机械设备信息控制管理真正和机械综合管理的发展模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最终不断的提升其对机械设备综合管控的水平,为往后机械设备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应当坚持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设计原则

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最好是结合产品的故障管理角度来出发,以此来保障机械设备能够有效的开展自动化的故障处理,最终不断的提升机械设备的管理控制能力。为此,必须要将机械自动化控制和产品的优化进行紧密的结合,自动化产品能够和智能化的控制有效的融合起来,最终保障多种机械设备的处理、诊断以及健康等多种形式都能够符合安全控制的原则。所以就需要严格从操作环节出发,不断的降低机械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机械设备所具备的灵敏度,并且需要积极的引进全新的技术方案,以此来有效提升机械设备所具备的综合管理水平。

3.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提升机械的功能需求。机械设计过程中,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控制极为重要,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到对设计基本原则的控制。为了保证所有自动化安全控制功能都能够和相关机械设备的需求相符,在设计机械的过程中,提升机械设备的基本功能需求,以此完成具体生产工作。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了安全控制功能、信息控制技术、设备控制技术等。在设计机械自动化设备的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应统筹兼顾上述三项基本功能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以及制造出多方面的功能需求,同时还要加强安全控制,以此保证所设计的机械自动化设备能够符合实际生产要求,能够完成自动化安全控制的全部工作。

3.2 充分利用先进科技对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加强安全控制。现阶段,中国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自动化技术水平依然处在落后A段。所以要想全面提升中国的机械设备自动化水平以及技术水平,我们应努力向发达国家学习,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及高新机械设备自动化设计,还要学习发达国家的高新安全控制技术。

3.3 遵循安全性原则即可靠性原则。在对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进行安全控制期间,设计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可靠性原则及安全性原则,一旦机械设备发生任何故障,就能够自动化处理故障,进而提高该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安全管理水平。最后,笔者认为在对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设计期间,应充分结合产品设计流程,确保机械设备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能力、故障诊断能力以及故障处理能力。而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则应机械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加以综合分析,提高设备的控制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3.4 提升安全控制效率。在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进行安全控制时,设计工作人员还应充分考虑到信息的优化控制;从不同安全角度入手,对安全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处理,提升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效率,规避风险,从而为完善机械设备功能提供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自动化设备范文第5篇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machinery autom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confronted with hitherto unknown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undergoing a major change, its impact has been deeply reflected in the manufacturing field. China′s production enterprises are facing more and more challenges. Intellige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 are the key problems that need to solve urgently.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innovative ideas of mechanical automotive equipment, this paper shows that innovative automation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cost reduction and realization of green production.

关键词: 自动化设备;管理;技术创新;科学思路

Key words: automation equipment;managemen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cientific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TH-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3-0044-02

0引言

2l世纪,世界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一切创新都依赖于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双重任务的高等教育必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突出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工程教育,为我国的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应用奠定基础。

1我国自动化设备发展形势

目前,发达国家的工业装备在自动化程度上已经相当成熟,而国内的设备行业与外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提高自动化程度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自动化设备企业要实现高技术的应用,加快高新技术的研究,实现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就必须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主研发专利,真正让机械设备自动化行业成熟。与此同时,我国机械设备也要明确发展方向,积极开发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

自动化设备是我国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现有机械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产业现代化需求,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机械设备自动化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所以必须重视和强化自动化机械现代化研究。根据炮制工艺技术要求,设计、开发各种类型的加工机械,尤其是能够为机械行业发展提供量化依据的机械和自动化成套设备。

对于国内的机械自动化设备,创新技术发展规划将是一次挑战。机械行业应抓住国家推行GMP认证的时机,积极制定行业标准,提高产品整体水平。只有沿着机械自动化行业发展创新方向不断前行,我国的自动化设备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2机械设备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

机械设备生产正朝着高速、多功能化及控制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为满货期的要求和降低工艺流通成本的需要,未来机械势必要求能够进行高速生产,同时,对不同的产品,要求不同的机械设备相衔接,还应采用连续工作或多头工作方式。此外,还必须降低废品率及故障率,使正常的生产率得以提高。

发展和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自动化技术应用项目的基础工作和从实际出发的推广应用工作。既要发展主机,也要配套发展自动化元件及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微处理机、各种传感器、新型刀具、控制系统及系统软件、电子计算机等将是今后机械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基础。研究生产大量性能优良、自动化水准高的机电产品是发展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关键。自动化生产时,系统的结构、质量(重量)、体积、刚性和耐性等方面对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机械技术应利用其它高新技术来更新,实现与适应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生产时,机械制造系统的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伺服系统的操作等都少不了要应用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信息的交换与处理、存取、运算、判断和决策等都少不了要应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

机械自动化这一市场趋势已经显现,但单机自动化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从事机械制造的企业来说,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优化设备上,否则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价格上,则机械设备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领域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则需要走知识产业的道路,实现在产业机械自动化领域的突破是走知识产业道路的重要

途径。

3我国自动化设备重视自主研发

随着市场对工业制造的精密化,稳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内人力劳动成本的不断攀升,非标自动化设备的市场需求日渐旺盛。部分机械公司把握市场动态,实时地推进了非标设备的研发投入,并实现了非标设备通用化的行业突破,创新研发必须注意的事项是鼓励配套产品研发和生产专业化,如重点发展能够替代进口的电子轴、cPc自动控制装置等配套产品。

近些年,通过在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创新应用,设备的性价比得到了很大提高。设备拥有技术新、集成自动化程度高、简易操作、投入成本低等特点。为了全面而准确地反映自动化机器设备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企业需要在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自动化机器设备行业现状、市场供需状况、产业链现状、重点企业状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深入的分析,为自动化机器设备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为企业了解自动化机器设备行业情况、投资该领域等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4自动化设备创新中的应用意义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适龄劳动力比例逐步下降,制造业人均工资呈逐年上升状态,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已成为企业招工面临的一大困扰。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相比60后和70后,他们个人对未来的诉求较多,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从事工资低、重复繁重、环境差的工作,导致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每到岁末年初,这种“民工荒”现象在沿海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从事此类工作。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线逐步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作为工厂生产的利器,未来有三大发展方向:性能提升、降低成本和功能安全。

①性能提升:智能电网或者智能化生产工具等都强调高性能要求,包括节能减碳、更有效率等要求,以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②降低成本:关键在于单芯片的使用,以及多轴化控制。特别是多轴控制,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需要设计结构更为复杂的机器手臂,可以同时间多轴同时工作,而非像过去不同轴只能分时工作;③功能安全:其实是广义生命安全的保障,这已是全球的大势所趋。即是如何保护机器不损坏,人员不伤亡。自动化产线如果需要经常维修保养,停掉一条产线,将造成很大损失。此外,机器如果经常发生问题,不只设备本身易受损伤,也容易造成人员伤害。

5结论

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有大量的机械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应以原有的设备为主,合理调整机床布局,添加少量的数控设备,引入CAD/CAM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和人的创造性,构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独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提供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马振华,李丹.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08(15).

[2]王建成,邹志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3]周一鸣,索春英.浅谈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12).

[4] 梁建秀.增强创新意识促进企业发展[A].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

[5]刘洪峰.浅议价值工程理论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6]欧华.F集团设备研发PMIS分析与设计[D].吉林大学,2012.

自动化设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自动化设备;电源;抗干扰;防雷电;安全运行

220kVXXX变电站位于市郊区,地势相对空旷,极易受雷击,或雷击时产生的电磁场影响二次设备运行。鉴于该地区自动化设备曾出现各种因雷击造成的设备损坏:工作站电源、RS-232串口、总控单元及相关板件、网络交换机等。实施自动化设备防雷方案,目的是要提高220kVXXX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条件和抗干扰能力,并将雷电危害减到最低程度。

1.防雷方案实施前变电站情况调查

220kVXXX变电站周围为耕地和农田,变电站设施为当地最高的构筑物,渝水变电站主控楼是一栋三层高的框架式结构建筑,地势较为空旷、属孤立、旷野型建筑。

在高压场内已安装有避雷铁塔,主控楼处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针对渝水变电站与自动化设备相关的布线情况、现有防雷、接地措施进行了勘测,具体报告分析如下:

1.1 逆变电源屏

(1)有1组AC220V电源线路进线,由经电缆层从站用变1S屏引入,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2)有1组DC220V直源线路进线,由经电缆层从1#直流馈电屏引入,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3)屏内接地排与主控楼接地母排相连。

1.2 公用屏

(1)有2条以太网线,由经电缆层到网络设备屏,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2)有1条232/9通讯线,由经电缆层到远动屏,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3)屏内接地排与主控楼接地母排相连。

1.3 网络设备屏

(1)有4个24口的网络交换机的以太网线,由经电缆层到其它屏,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2)屏内接地排与主控楼接地母排相连。

1.4 UPS电源屏

(1)有1组AC220V电源线路进线,由经电缆层从站用变1S屏引入,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2)有1组DC220V直源线路进线,由经电缆层从1#直流馈电屏引入,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3)屏内接地排与主控楼接地母排相连。

1.5 远动屏

(1)有1条GPS天线,由经电缆层到主控楼天面,无任何的防雷电侵入措施;

(2)有6条232/9通讯线,由经电缆层到外接设备屏,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3)有2条调度通道线,由经电缆层到通信室,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4)有4条2M口(BNC)通讯线,由经电缆层到通信室,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5)屏内接地排与主控楼接地母排相连。

1.6 后台

(1)后台设备有1组AC220V电源进线,由经电缆层到UPS电源屏,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2)1#监控主机有2条以太网线,由经电缆层到网络设备屏,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3)2#监控主机有2条以太网线,由经电缆层到网络设备屏,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4)工程师站主机有1条以太网线,由经电缆层到网络设备屏,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5)录音系统主机有3条音频电话线,由经电缆层到通信室,无任何的防电磁干扰措施;后台设备没有地线。

2.具体实施及作用

2.1 逆变电源屏

在单相交流电源输入端,并联安装1台单相电源防雷器VOLE220-50;在直流电源输入端,并联安装1台直流电源防雷器VOLE220DC-50;安装时在防雷器引线上串联安装C20/2P防雷空开,防止交流、直流线路在电缆层布线感应过电压入侵逆变电源屏,作为逆变电源屏交流、直流线路的细保护措施。

2.2 公用屏

在2条以太网线上,分别串联安装信号防雷器VOLERJ45A。

在1条232/9线上,串联安装信号防雷器VOLERS232/9。防止以太网线路感应过电压入侵公用屏。

2.3 网络设备屏

在单相交流电源输入端,并联安装1台单相电源防雷器VOLE220-50,安装时在防雷器引线上串联安装C20/2P防雷空开。在4台24口网络交换机的以太网线上,分别安装信号防雷器VOLERJ45/24。防止交流电源、以太网线路感应过电压入侵网络设备屏。

2.4 UPS屏

在单相交流电源输入端,并联安装1台单相电源防雷器VOLE220-50。安装时在防雷器引线上串联安装C20/2P防雷空开。在直流电源输入端,并联安装1台直流电源防雷器VOLE220DC-50。安装时在防雷器引线上串联安装C20/2P防雷空开。防止交流、直流线路在电缆层布线感应过电压入侵逆变电源屏,作为UPS电源屏交流、直流线路的细保护措施。

2.5 远动屏

在单相交流电源输入端,并联安装1台单相电源防雷器VOLE220-50。安装时在防雷器引线上串联安装C20/2P防雷空开。在直流电源输入端,并联安装1台直流电源防雷器VOLE220DC-50。安装时在防雷器引线上串联安装C20/2P防雷空开。在6条232/9线上,分别串联安装信号防雷器VOLERS232/9。在4条2M口(BNC接口)线上,分别串联安装信号防雷器VOLE05BNC。在2组调度通道线上,分别串联安装信号防雷器VOLE RS485A。

在1条GPS天线上,串联安装信号防雷器VOLE B-L。防止单相交流、直流、RS232、2M口电缆、调度通道、GPS线路感应过电压入侵逆远动屏,损坏相应设备端口。

3.结束语

本方案通过对220KVXXX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相关各个屏位及后台监控主机的电源、信号采取防雷措施,将雷电危害减到最低程度,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S].

自动化设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具体应用;分析和探讨

一、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工业领域当中的应用

(一)应用概述

在工业领域当中,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现场控制通常分为两种方式,即就地控制和总线控制。采用就地控制方式时,工作人员主要通过位于现场附近就地操作箱上面的启/停按钮来实现现场设备的启停操作,其工作原理是,就地操作箱发出启停信号,控制器(例如马达保护器、软启动器以及变频控制器等)在接受到启停信号时执行相应的启停动作。采用远程控制方式时,上位机(通常是PC机)会通过DP总线将PLC指令发送给现场的控制器,控制会根据具体的指令执行相关动作。不管是就地控制方式还是远程控制方式,现场设备的控制器当中存储的故障信息、运行信息等数据均可以利用DP纵向让PLC获得,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就地控制方式和总线控制方式的相互切换必须要实现无扰切换。所谓的“无扰切换”主要是指在两种控制模式的切换过程中必须要保持现场设备能够有效地维持原有的工作状态,具体而言,就是马达保护器、软启动器以及变频控制器等控制器不会因为控制方式的切换而出现启动、停止、工作频率波动等问题。在总线控制技术融入其中之后,由于在进行设备参数设置、外部电路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了切换电路的影响,因而让就地控制方式和总线控制方式的相互切换获得更高的可靠性。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初始设置通常均是利用设备自身的键盘完成,或者是通过DP总线利用PLC来各种参数的设置与调整,并且PLC还可以实现对控制器的全时监控。设置的内容除了总线地址、功率因数、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工作频率等基本信息之外,还可以需要对一下内容进行设置和调整:(1)马达保护器方面,需要进行控制设置、保护设置以及操作模式等等;(2)软启动控制器方面,需要进行输入输出功能设置、保护类型设置、限流倍数设置、升降压时间设置、启/停模式(力矩、电压等)设置等等;(3)变频控制器方面,需要进行频率源设置、控制信号源设置、加减速时间设置以及启停模式(斜坡、惯性等)设置等。为了实现对电机的统一化管理,PLC能够统一设置电机的控制变量,例如故障代码、工作功率、工作电流、频率反馈、频率设定、状态字、控制字以及电机的控制模式等等。

上位机与PLC的通讯采用DAServer作为接口,上位机则是以事件形式读取接口中的数据。这些数据信息的读写,需要上位机进行解码及编码,以对应到特定位,实现PLC中控制字及状态字在上位机显示器的显示。对于自成系统的设备,由于自身存在很完备的监控系统,通过通讯读取需要特别关注的参数以显示在显示器中。

上位机显示器能够显示设备运行的各种实时参数,如果想要在上位机显示器上显示各种关键性能指标或者是各种生产历史数据,则需要在服务器当中获取相关数据。总线传输给PLC设备的各种生产性数据都需要存储到服务器当中,方便上位机进行相关的处理和分析。上位机则利用ActiveFactory分析报表工具读取服务器的历史数据,以跟踪生产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得到生产设备的历史曲线、台肘、整机效率、耗电量、用水量等。工厂过程数据可视化后,管理人员能够在详细的数据趋势及信息基础上,采取行动优化生产过程。生成数据报表及设备管理报表,提高生产绩效。

(二)工程实例

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基于现代先进控制思想的集中计算机监控管理、分布式PLC智能控制的综合自动化解决方案。

根据本厂工艺流程和总平面布置,结合MCC的位置和供配电范围,按照控制对象的区域、设备量,以就近采集和单元控制为划分区域的原则,共设三座由可编程序控制器及自动化仪表组成检测控制系统——现场PLC分控制站(LCS)和一座由监控计算机、服务器、DLP背投系统等组成的中央控制室。现场PLC分控制站具有独立的区域控制能力,能接受中央控制的调控,但不依赖中央控制的存在,对污水处理厂各工艺过程进行分散控制;再由中央控制室(CCR)实现对全厂的集中监控管理。

整个自控系统分为三级管理,包括中控室的集中监控管理、现场PLC分控制站及就地设备控制箱控制级。现场各种数据通过现场PLC分控制站采集,并通过主干网络传送到中控室计算机操作站集中监控和管理。同样,中控室监控主机的控制命令也可通过主干监控网络传送到现场PLC分控制站的测控终端,实施各单元的分散控制。控制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设备就地控制箱控制PLC手/自动控制中央控制室遥控。现场PLC分控制站与中央控制室通过1000M高速通信网络连接,高速通信网络采用环网结构,从而确保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电气自动化设备在智能化楼宇中的应用

智能化楼宇代表了当前建筑发展的趋势,它的主要功能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以及建筑内通讯自动化等。电气自动化设备在智能化楼宇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建筑自动化运行和智能化控制的核心设备之一。利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智能化楼宇可以建筑内水、电、空气等基本生存环境的自动化维持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在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大幅度地节省了管理和控制过程中人力和财力的消耗。

由于接地系统设计直接关系到了建筑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智能化楼宇供配电合计的重点环节。TN-S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加PE线的方式,建筑物的内部在没有配备独立的变配电所的时候通常会采用TN-S系统。该系统的优点在于,保护接地线PE和中性线N只是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的时候存在电气连接,除此之外,保护接地线PE和中性线N不存在其他的电气连接。因为保护接地线PE不带电而中性线N带电,所以TN-S系统具有十分可靠而且安全的基准电位。TN-S系统作为智能化楼宇的接地系统能够确保建筑安全接地,并且使其具备防雷保护接地。智能化楼宇当中布置着数量庞大的布线系统和电子设备,例如,闭路电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诸多系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布线系统等。这些布线系统和电子设备具有很高的抗干扰要求,并且耐压等级不高,出现雷击时容易导致布线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损毁。因此,智能化楼宇要以下防雷接地系统为基础来设计所有的功能接地,同时积极构建起体系完整、功能完整、防护严密的防雷体系。

新设备、新技术的开发与使用,为我国的电气自动化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展望未来,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科技创新,才能使我国的电气自动化行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王娜,夏国荣. 现场控制系统FCS和集散控制系统DCS的差异[J]. 微计算机信息,2005,(01):182-183.

[2] 潘龙.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优势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09,(03):362-363.

[3] 李菊叶. 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维护中的问题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07,(10):185-186.

[4] 朱继红. 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07,(16):62-63.

自动化设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可靠性测试

一、可靠性测试的主要方法

要取得电控及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等征量定量地评价其水平,首先要决定一个测试方法,根据国家电控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出的测试方法,当前常用的可靠性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试验室测试方法

在试验室内,用一种规定的可控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条件,模拟现场的使用条件,使被测设备如同现场所遇到的环境应力进行试验,将累计的时间和累计失效数等其它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得到可靠性指标这是一种模拟可靠性试验,这种试验方法试验条件易于控制所得数据质量高所得试验结果可以再现,可以分析,但受试验条件的限制很难得到与真实情况相对应的数据,同时试验费用昂贵,由于这种试验一般都需要较多的试品,所以还要考虑到被试产品的生产批量与成本因素,因此这种试验方法比较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

2. 保证试验方法

该方法是在产品出厂前将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无故障的工作试验,俗称烤机,我们研究的电控设备通常由大量的元器件组成,它的故障模式是一种不以某几种故障为主的,随机的,多样化的形式来显现出来的,因此它的故障服从指数分布,也就是说它的失效率具有随着时间变化的特性。在试验室内对出厂前的产品进行烤机,实际上就是对产品的早期失效进行测试考核,通过对产品的改进,使失效率达到某一项规定指标后再出厂。这种试验方法对电路复杂,町靠性要求较高台数又少的电控及自动化设备比较适用。

3. 现场测试方法

通过对设备在使用现场进行的可靠性测试记录各种可靠性数据,然后根据数理统计方法得出设备可靠性指标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试验需要的试验设备比较少,工作环境真实,其测试所得数据能真实反映产品,在实际使用情况下的可靠性,维护性等参数,且需要的直接费用少,受试设备可以正常工作使用。不利之处是不能在受控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外界影响因素繁杂,不可控,试验条件的再现性比试验室的再现性差。

现场测试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在线测试,测试设备不停止运行;一种是停机测试,被测试设备停止运行;第三种为脱机测试,将被测部件从运行现场取出,放到专用的测试装备上进行测试。从测试技术角度上说,后二者更容易进行各种测试;对于复杂系统来说,往往故障和问题需要在设备运行时才能发现和定位,必须进行在线测试。

现场测试和试验室测试的最大区别就是测试设备难以安装和连接:线路板封闭在机箱中,测试信号线很难引入,即使设备外壳上留有测试插座,测试信号线也需要很长,传统的在线仿真器在现场测试中无法使用。另一方面,现场往往没有实验室里的各种测试仪器和设备,因此,必须有更好的方法和手段来完成测试。

二、可靠性测试方法的选择

1. 试验场地的选择

对于场地的选择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如果要考核可靠性水平不低于某一指标时应选择最严酷的试验场地,如果是为了测定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则应选择:工作环境最为典型的试验场地,如果为了提供可靠的可比性资料,则应选择有着相同或近似的试验条件的场地。

2. 试验环境的选择

由于电控产品的工况差异很大,选择了非恶劣的场地,设备工作在一般应力下,以保证测试的客观性。

3. 试验产品的选择

这方面的特点要有典型性。包含的品种也很多,造纸机电控设备、纺织机电控设备、矿井提升机电控设备。从性质上讲,产品属性有大型设备、中小型设备。从工作运行情况看,既有连续运行设备又有间断运行设备。

4. 试验的测试程序

要有一个统一的试验程序,并由现场试验人员严格执行。如试验起始结束时间,时间间隔的确定,数据的采集,各种性能指标的记录,保障情况的汜录,保障的排除等。都应有严格规范,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可信性。

5. 试验的组织工作

这是试验工作中关键的一环,要有一个高效、严密的组织机构,它肩负着对各分散试验场地的管理、组织工作。对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对试验人员的选定,试验工作的协调,试验报告的分析,及至最后试验结果的判定工作,还要通过这个组织把现场工程师、可靠性设计工程师、制造工程帅联系在一起。

三、现场可靠性测试方法

现场可靠性测试方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测试方法,通过现场测试,可以收集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可得出故障工作时间,并做评估和制定考核指标的依据。

1. 现场可靠性测试目的

收集现场可靠性数据,进行可靠性评估,为制定合理的町靠性考核指标提供依据。收集现场的可靠性数据经过数理统计后得到可靠性数据指标。收集设备上元器件的可靠性数据,为今后元器件的使用提出可靠性指标。对设备的寿命特性进行考查,可帮助确定出厂时设备进行的烤机时间。收集现场的设备维修性数据,进行维修性评估。

2. 现场可靠性试验的条件

试验方法首先要求设备生产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工艺条件比较稳定和成熟,元器件进货渠道比较正规,制造的产品有品质保证,对于用户工厂,被测试没缶的使用厂,要求设备的工作条件符合产品的技术标准,最好是用户使用的电控及自动化设备量比较多一些,以使统计数字更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