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质量是工程的核心,工程质量的优劣关系着一个施工企业的信誉好坏及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近几年,城市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公路施工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公路施工质量。但由于公路施工涉及施工人员责任心、技术素质,以及操作机械,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在施工上不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则就会对公路的成品质量造成影响[1]。

1.公路施工的质量特点

1.1场地流动性大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

随着施工工程进度的变化,公路工程的作业点和作业面也在不断变化。人员和施工机械必须紧紧的随着工序的移动而移动。公路工程的进展包括路槽、垫层、基层、面层、防护几个部分,随着这几个部分的不断进行,作业点和施工机械就会不断的移动。就算是同一道工序,施工现场情况也会随着进度的施工的推进而不同。由此可见,公路施工工程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这种复杂多变的情况极有可能给公路工程质量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同时也给是公共单位管理者及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带来了的困难。

1.2协作是公路施工质量的基础

公路工程往往具有复杂的的施工技术,多样的工程形式、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建设用途。公路工程结构的变化,造型的变化导致其在各个地理位置所使用的材料也一样;公路、桥梁、隧道的构造不同导致公路施工施工的施工方法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公路工程往往是一项很大的施工工程,这种大工程中一般都包涵很多个小的分项工程。一项大的公路工程多往往现场往往有技术人员、机械、材料、施工方式和进度等多个元素。并且在施工的时候还会有社会上其他的部门和行业影响公路工程的质量和进展,这些部门有电力部门、交管部门、水利部门等。这就决定了公路施工多工种、多单位交叉作业的特点,因此其施工技术管理就变得十分复杂,工程质量控制也因此就更加的困难[2]。

2.道路建设中常见质量问题

由于道路建设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及工序,每一道工序及施工环节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出现的质量问题也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在道路建设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都出现在管理的疏忽上,所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是保证道路建设质量的关键。常见管理方面的问题有先开工后立项;先检验后有检验报告;施工人员自身素质低;盲目追求进度忽略材料;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不明晰;关键工序缺乏监控;不按规范施工等情况,都会导致建设项目的质量出问题。

另外,由于施工中,个别部位出现沟槽回填不实,路面出现下陷的情况,导致行车的舒适度下降;路基处理不好,填筑、碾压、摊铺等环节不按规范办,路基的压实度不够,盲沟等排水设施不完善,或者一边挖基础一边摊铺砂砾,回填的厚度不均匀,没有很好地控制标高和平整度,路面就会出现龟裂和坑洼现象,致使行车安全及舒适度下降。沥青路面施工中,底层处理不好,上面的浮料清理不彻底,混合料的温度控制不好,压实度不好,路面的平整度和横坡处理没按规范进行,都是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隐患。

3.公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路基

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保持足够的水温;要满足设计强度;应能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抗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应推行机械化施工;路基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路基压实后,应对填石及土石路堤按设计规定在路床顶面进行强度试验,对土质路床顶面按设计要求进行压实度和弯

沉值检验等。

3.2路面

在做好试验段后,严格按照试验段成果进行程序化施工,严格控制集料级配,合理增加粗集料含量,减小粉尘含量,提高抗开裂性和抗冲刷性,尽可能采用骨架密实结构,提高路面基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严格控制基层压实度,尽可能提高摊铺后的初始密度,基层摊铺后有一定的初密度(85%以上)对碾压成型和提高平整度有较好的效果;强度应均匀,尽可能减小离散,防止基层过度开裂;应尽可能避免在高温和低温的时间进行施工,施工期间温差越小越好。

另外,路面的平整度,对公路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影响最大,因此一定要确保路面平整度的质量控制。

首先,要严格控制路面的压实度,从路基,基层做起,逐层提高平整度;绝对不能为追求平整度而牺牲压实度。

其次,要保证充分供料,摊铺机均匀,连续地摊铺,避免间歇和停顿,严格控制摊铺速度,一般不宜超过3m/min,等待料车以3到5辆为好;采用比较长的平衡梁自动找平装置,有条件时尽量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控制摊铺宽度,避免单机全幅摊铺,减少粒料离析,做好摊铺机接缝工作;除了特殊原因应尽量避免人工摊铺。

3.3结构物施工

公路施工每一项工程开始大批施工前,应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进行首件工程实验,树立起样板工程。首件试验工程完成后,则应掌握工程施工时所采用主要材料试验和检测报告;采用的机械设备;过程质量控制和检测方;质量评价指标和标准;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原始记录和过程记录;对施工设计图的修改建议等。只有首件实验工程的成果经确定和审批,施工单位方可按照首件工程确定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进行大面积施工。

4.结论

总之,公路工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在所难免,但一定要从各个环节着手,认真进行施工,最大程度的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范文第2篇

目前,我国的三四级公路施工质量较差,很多县乡公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对原材料不重视,把关不严。且很多施工质量不达标,工程道路中选择原材料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很关键的环节。通常在原材料出现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往往是是由于采购的时候,公路建设施工中,对于沥青材料、水泥和相关的石子都会出现采购上的把关不严等情况。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审查不合格或者不仔细等情况,加上一些采购等环节上不够严格,就很容易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而这些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达不到相应的公路建设标准,影响到三四级公路的质量,进而减少公路的寿命,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一些麻烦,同时带来许多安全问题。在三四级公路施工的过程中,目前存在一些施工人员的技术不达标,很多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较差,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路基或者其他部位的施工达不到质量要求。在三四级施工的道路上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工程材料的浪费。当然,在三四级公路的施工质量上,还存在施工的质量监管问题,很多施工监管过程中,监管人员并没有做好监管工作。造成施工现场监管不力,跟不上工作效率。目前,在公路施工现场,很多施工工序没有充分配合各部门管理,而监管工作没有加紧督促,控制施工质量上比较松懈,而且对于公路施工中的原材料不合格情况,监督不到位等,应加强施工全过程监控管理工作。

2公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分析

2.1做好三四级公路施工准备工作

对于三四级公路施工前期,一定要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作业,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以,在施工准备工作中,为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应重点加强遵守施工企业内部的相关制度,保证在施工的有序进行。此外,还要考虑到施工的沿线问题,对施工的相关位置图进行分析,并进行编制修订相关预算等工作。还要在施工前期做好相关现象调查,保证施工的预算以及工程进度等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当然,在施工前期还要重视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对三四级公路施工技术的相关标准,以及操作步骤等都要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并绘制相关施工设计图纸,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对施工计量以及设计的变更等情况,都要加强分析和考虑,选择最终的施工方案。

2.2公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施工原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在施工时,要保证配置充足的施工材料,加强施工人力、物力和财力配合,保证施工进度,按质按量完成施工工期。在施工原材料进入公路施工现场时,应对其进行定额分解,进行定量分析来保证施工的持续应用。在评估设备使用以及管理等方面,应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使其按照执证上岗的原则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质量的管理应加强施工进度管理,保证施工和气候的协调,达到施工的协调统一。

2.3加强施工试验段的控制和施工管理

对于三四级公路施工时,要注意施工试验段的控制和管理。一般情况下,施工开始一段时间都会进行施工试验,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工艺达到一定的施工要求。在施工试验时,也好考虑到施工的技术参数以及施工的质量等问题。加强施工编制计划,对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内容监测,以及施工的质量标准等,都要进行详细地计划和分析,做好相关记录和总结,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为后续施工提供详实、可靠、精确的数值,为施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4公路施工中的进度控制和管理

在三四级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施工进度的管理,保证施工的进度计划按照相应的施工工序进行。在施工衔接以及施工组织协调等方面,应加强控制和管理。尤其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到对施工的进度科学管理,控制好施工计划,并有效加以调整。然后按照相应的施工管理曲线进行分析和管理,分析施工的进度,并找出施工计划和施工实际进度的差别,以及施工存在的原因。还要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协调,保证施工及时调整,应对施工工序和施工现场进度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压缩施工进度,节省施工成本。

3三四级公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重点

对三四级公路施工中,对某些施工环节上如果不注意,就会导致很多施工质量问题。在重点的质量控制问题主要是路基沉降问题,以及桥头涵顶跳车问题等。这些问题中路基不均匀的沉降,主要是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地表进行仔细的清淤,同时对路基的分层填筑没有有效压实,就会出现诸多的施工中路基填挖等不良因素。因此,在公路施工中,这个问题属于质量重点控制内容。还有施工质量中重点控制的桥头涵顶跳车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路基和桥涵没有科学控制所造成的。尤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控制,对铺设土工以及桥头搭板要控制好,保证施工的质量,且要保证施工中碾压到位,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4结语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四级公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前言

三四级公路在基层地区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1],公路修建是满足人们出行要求与沟通需求的重要手段。对于此类工程施工来讲,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公路质量高低对于群众出行的安全性有着一定的影响[2],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加强对质量的有效控制。

2、目前三四级公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2.1思想上不够重视

三四级公路修建过程中,要求实际上并不算非常高[3],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思想上比较松懈,没有充分重视质量控制。由此导致的后果是,质量差成为我国不少地区三四级公路的通病。部分工程人员在施工前期,没有从心理上重视工程施工,在选料上不够用心,工程使用劣质材料,质量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重建设、轻验收的观念和做法,也使得公路质量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 。

2.2行为上把关不严

原材料对公路质量的影响力与人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力不相上下,因此,选料是关系到公路修建质量的最关键环节之一[4]。然而,思想总是会影响行为,在现实中,由于工程人员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实际操作中,对材料质量的检验只是走个过场。把关不严很可能会导致劣质材料“滥竽充数”,对公路质量危害很大。选料把关不严的情况在很多工程项目中都比较常见,所以,此种情况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值得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

2.3施工中协调性与配合度较低

部分工程人员本身技术能力和专业素质不达标,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或故意违规操作,导致施工质量与工程的要求不相符,达不到规定标准。出现这种问题,不仅会影响公路的使用安全,还会造成严重浪费,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相悖。作为项目实施的监督者,部分监管人员对待工作态度不端正,在其位却不思“谋其政”,工作中不思进取,存在监管不作为的现象。缺乏有力的监督,使得施工中的问题长期存在,施工效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三四级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3.1前期控制

三四级公路开工前与其他公路工程一样,也要为施工作业的开展进行一定的准备[5]。前期准备是确保后期施工有序开展的基础。因此,为了避免施工出现中断,前期准备必须得到重视。具体实行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单位的相关要求,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做好全面的准备,为开工打好基础。准备工作多而杂,因此,要注意不可遗漏。对于施工沿线的情况必须进行相应的考虑,还必须重视有效进行位置图分析、科学编制预算。前期控制的任务包括对公路修建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各项计划的可行性、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标准、确定操作流程、优化施工方案等。

3.2过程控制

在三四级公路建设实践中,应注意对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细致的检验。材料要保证质量达标、供应充足;设备要保证性能优良、安全、高效。过程控制就是要加强施工配合,实现施工协调,以此带动施工效率的提升,确保公路能够在规定工期内顺利竣工,且质量达标。材料应确保有序进场,为保证合理使用,应将其定额分解,并通过定量分析,为材料的持续供应奠定基础。同时,还要重视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控,需由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避免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被用于施工,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证件,能够胜任施工工作。过程控制还需要强化进度管理,确保施工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实现各项施工要素的协调。

3.3试验段施工质量控制

试验段对正常施工具有指导和参照作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加强质量控制。具体实行中,应注意对实际采用的技术和施工方法进行全面考虑;施工计划应保证合理、可行;对施工技术与实际操作、质量要求等,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测和记录;在进行细致计划的基础上,还要对施工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数据调整提供参照。试验段施工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改进施工技术和工艺,对于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意义是无法准确计算的。

3.4进度控制

对于三四级公路工程来讲,进度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其是保障工程效益的基本手段。进度控制过程中,应确保实际施工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实行、工序和流程规范。衔接管理与组织管理是进度控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必须强化管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如果发现施工偏离正常的计划,应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延误工期、增加成本。在进行施工调整的时候,必须重视对偏离计划的原因进行分析,以避免这个问题重复出现。另外,施工方案也必须据此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的施工现状。

4、案例分析

4.1公路项目概况

某工程项目属于四级公路,线路长度为6公里,规划时速20km/h。

4.2质量控制措施

在开工之前,施工单位依据工程实况,成立了项目部,主抓管理工作。项目部成员包括经理、副经理、技术科科长、测量员、计划科长等19人。成员来自五个部门、四个办公室,为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奠定了基础。

该工程在正式施工之前设置的管理总目标是:建优质工程。详细目标包括:一次验收通过率100%;优良率≥98%;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标准;在90天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公路建设任务;死亡事故率=0;重大事故发生率=0。

在建设过程中,为保障质量和进度,采取了如下措施:确定合理的施工队伍结构,选拔的技术人员不仅经验丰富,且专业素质高;在施工现场进行统一指挥,实现了施工要素的高效协调;制定了严格的施工纪律和明确的责任制,坚持定岗定责,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施工;结合项目区域的气候情况,对施工进行了合理安排;对设备实行专人定期检查的管理办法;制定了工程应急方案等。这些措施的实行,为项目施工的标准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为了避免施工破坏生态环境,在环保方面,该工程项目部也制定了一些专门措施:要求弃方统一运至指定地点,合理堆放,避免坍塌;边坡开挖尽可能的避开降雨天气;施工产生的废水依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之后再排放;施工布置尽量避免占用耕地和破坏植物;施工完毕后进行还田复耕,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结语

三四级公路对县乡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公路修建不仅关系到交通运输与地域发展,更是与基层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的实施者,对于工程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本着对工程、对群众、对企业信誉负责的态度,切实保障施工质量,打造优质公路工程。

参考文献:

[1]李明军.三四级公路养护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5,(18):174.

[2]姚忠.三四级公路改造注意事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02):59.

[3]刘云进.三四级公路养护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4):139-140.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0.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坚实、耐久、平整、良好的抗滑性,防渗、耐疲劳性能和抗高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在当前的公路工程中,其应用日益广泛。但沥青混凝土路面经常出现病害,这就要求对沥青面层施工时对易出现的缺陷要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规范施工,在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投资效益。

1.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病害概述

近年来,我国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十分突出,由于车辆荷载,水和温度变化等自然因素的作用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建成通车后,会出现一系列的路面病害,常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主要有裂缝病害、以及早期剥离病害等。

1.1裂缝

常说的裂缝病害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三种形式。(1)纵向裂缝的形式大体为两种,一种是位于道路停车路段,加之道路的路肩,通常情况下,这种裂缝形状为月牙形,由边缘向中间扩展,对于此种裂缝,必须加强注意,因为此裂缝对于行车构成严重的威胁,严重者,造成路基偏移。另一种则是位于主要的行车车道,其形状为带子状,与前者相反,它是由中间扩散到路边缘。(2)对于横向裂缝而言,主要是因为在施工中未达到相关技术标准:①施工缝的技术要求未达到,接触不密实,导致缝口偏大。②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沥青,未能按相关标准进行选取,致使沥青的抗拉强度远远低于所受的应力,而产生裂缝。③由于施工原因,导致反射缝的出现。④鉴于道路通常都衔接桥梁、涵洞,然而这些地方通常容易出现地基的沉降,在施工中由没有注意到,这样便形成裂缝。(3)所谓网裂,指的是沥青混凝土形成错综复杂的疲劳裂缝如渔网一样,成块出现,其产生原因大体分为以下情况:①道路表面结构中,常常夹杂着泥灰,通常会改变原有沥青混凝土结构,致使其水稳性能降低。②在施工中,混凝土配比不均匀,或没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导致质量不能保障,大大降低了道路的抗裂性能,形成网裂。③鉴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出现常见的纵向以及横向裂缝后,没能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封堵,导致行车过程中水分的进入,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以及渗透力的作用,加之行车荷载、高压水导致网裂的产生。

1.2早期剥离

沥青混凝土剥离,指的是沥青与骨料分开,从骨料表面脱落,从力学上来讲,是沥青与骨料失去表面粘结力。在沥青混凝土工程中,早期剥离的原因:①内部原因则是材料选取不当,无法满足施工强度要求以及行车要求;②外部原因则是超载等,使得路面实际行车荷载强度远远超过设计荷载强度。具体来说,构成早期剥离的内部因素,一般有骨料的水稳性以及相关种类、沥青的粘结力以及配合比、施工外加剂的选择等。外部因素一般有当地气候条件、行车状况以及水分的排除等。对比内、外因素,通常情况下都是改变内部因素,以优异的施工,来满足相关强度要求。如合理选择骨料,加强沥青粘结力等。

2.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质量一般性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道路必须满足以下方面的要求:①承载力要求。沥青混凝土道路在施工中必须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特别是其路面承载力要求,当路面受到一定荷载时,会改变沥青相关结构,如果荷载过大时,会严重破坏其相关性能。②抗疲劳要求。所谓沥青路面抗疲劳要求,指的是沥青路面相关设计的使用寿命内,在大量路面荷载的常年作用下,保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相关性能,而不产生疲劳破坏作用。所以说,抗疲劳要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③高温稳定要求。通常沥青在高温的作用下,会融化导致路面严重破坏。沥青的抗压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当夏天高温天气时,由于温度过高,当车辆行车时,会看到明显的车辙,通常这种情况便是沥青的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中,必须充分保障其温度稳定性。④抗裂性要求。通常情况下,沥青路面温度裂缝,出现在寒冷季节,当温度过低时,混凝土由于收缩,导致沥青等混合料发生形变,形成收缩裂缝。而路面的抗裂效果,主要取决于沥青混合料的收缩特性以及抗拉强度等,所以在施工中必须充分考虑相关特性,保证其抗裂效果。⑤防滑要求。毫无疑问,作为道路而言,防滑要求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所以在施工中,对于集料的耐磨性应特别注意,通常情况下,都选取有棱角的集料,来达到路面的防滑要求。

2.2裂缝控制施工

对于缝宽小于2mm的裂缝可不作处理,大于2mm小于5mm的纵向裂缝,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乳化沥青或者新型材料封层灌缝撤料进行封堵。如纵缝进一步发展,出现啃边、错台且裂缝宽大于5mm,则需铣刨上面层和中面层(铣刨宽度为裂缝两侧各1m,并对裂缝必须先行填实),沿纵缝铺设抗裂贴,摊铺中面层,然后在中面层上沿纵向每隔5m设宽为1.2m的抗裂贴,最后再摊铺上面层。对于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及沥青混凝土温缩等引起的横向裂缝,如缝宽较小可不予处理,如宽度在2mm以上,可先清洁裂缝缝隙,然后利用空压机,吹净缝隙部位杂质,最终采用乳化沥青或者新型材料封层灌缝撒料进行封堵。对于由土基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如出现错台、啃边、裂缝宽度大于5mm以上的,则需沿横缝两侧各50cm~l00cm范围开槽。为了避免网裂的发生,在行车过程中,强力控制超载行为,当路面出现网裂后,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对裂缝不稳进行相关技术处理。如夹有软弱层或不稳定结构层时,应将其铲除;如因结构层积水引起网裂时,铲除面层后,需加设将路面渗透水排除设施,将水排除至路边以外,然后再铺筑新混合料。如强度满足要求,网状裂出自沥青面层厚度不足时,可采用铣削网裂的面层后加铺新料来处理。对于加铺的厚度,必须严格按相关规范执行,当路面上必须加罩时,必须控制反射裂缝的出现,必须采用设计规范所阐述的要求,加强防反处理。

2.3防止早期剥离施工控制

早期剥离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水的表面张力,加之行车荷载,降低了沥青和集料间的粘结力,导致沥青与集料分离。沥青混凝土中包裹的骨料在接触水时,由于和荷载的反复作用,形成强大的动水压力冲刷沥青混合料;集料间的粘附力丧失,沥青材料就从骨料表面剥落下来,因此水和交通荷载外力是产生剥离的重要因素。由于水的作用或者水与交通荷载共同作用,而发生路面水损害。因此,防止沥青混凝土早期剥离,必须控制水的影响因素。遮水方法,主要用砂砾等粒状材料及石灰处理层为隔水垫层,或在沥青混凝土下面铺设沥青与矿粉的混合料作为遮水层。此外还有,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使用空隙率大、热稳定性好的开级配沥青混凝土作为隔水层,它的空隙率大,由于毛细管现象,水上升的少,即使沥青剥离,由于骨料间啮合,它的稳定性也不会降低。排水方法,主要指适当采用渗水井、横向盲沟等排水设施;另外还有,将砂砾垫层向两侧延伸直至路基边坡表面;路基材料采用透水性材料,严禁填筑含有粘性土成分或瘀泥质多的填料等。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山区;山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要求;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国公路组成中,山区公路所占比率比较大。山区公路虽然对于推动地区间物质文化交流,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正日益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作用【1-2】。但是山区公路沿线所处的气候、交通量、土壤、水文等外部条件与普通公路有着显著的差别,路面结构层构成状况不同,材料品种多、施工水平、施工工艺、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对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要求质量也比较高【3】。如果施工质量不高,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早期裂缝病害现象,给行车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路面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与控制措施。

1 山区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的要求

1.1 足够的承载力

当前我国已建成的很多山区公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路面大面积或局部的早期结构破坏现象,其原因主要在基层施工质量不好。为此在设计使用年限的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不会发生结构性破坏,这是最关键的,也需要足够的承载力【4】。

1.2 抗永久变形能力

保证路面结构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强,也就是保证路面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产生车辙。因为一旦出现严重的车辙,就会影响高速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容易加速路面的破损速度。就半刚路面而言,在基层质量好的情况下,其抗车辙能力完全取决于沥青混凝土在高温时的强度和混凝土的厚度【5】。

1.3 台背和路基沉陷少

早期修建的山区公路,由于施工工艺和设备的相对落后,在桥梁的桥头出现桥头跳车现象,特别是软土地段台背沉陷更为严重,这种桥头沉陷往往经过多年才能稳定。

1.4 公路整体性强

整体性好的基层,对保证路面的承载力、保证路面结构不产生结构性破坏非常重要。基层质量不好或不均匀性大,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容易导致路面产生局部破坏。

2 山区公路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当前我国山区公路沥青路面工程施工中存在多个问题,导致出现各种结构病害,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为: (1)横向结构病害:横向结构病害是路面病害的常见病害之一【6】。导致路面结构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地基变形、温度变化、半刚性基层材料自身原因造成的行车荷载、温度反射结构与疲劳结构病害等因素。(2)纵向结构病害。路面产生纵向结构病害主要有路基填料本身原因、路基填筑质量、通车后地基的整体稳定性等原因。(3)不规则结构病害。公路路面表面或早或迟都会出现局部小块的形变,形成龟裂、块裂、网裂等不规则结构病害,并且通常伴有盆状或槽状沉陷。为此在施工控制中,要针对不同的路面,认真分析病害产生的根源和原因,加强质量管理。以下为一些质量控制方法:

2.1 压浆法

山区公路路面结构中,纵向结构病害一般结构病害宽度大,如不进行彻底处治将严重危及路基稳定与行车安全。但是如果一般采用普通沥青灌缝处理,但结构病害仍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当前对路面纵向结构病害都采取压浆处理。施工时压入水泥净浆,压浆前用环氧砂浆对结构病害表面进行封堵,沿结构病害每隔一段距离预埋注浆管,从一端开始,依次注浆直到相邻注浆管溢出浆液为止,压浆前移。如中间有压浆管不能溢出浆液,则将压浆泵移至相邻的孔管进行注浆。比如陕西省某山区公路2012年4月下旬进行压浆路面施工,经过近一年来的行车观测效果良好,未发生继续开裂和其它病害,起到了保护路基稳定和防雨雪水的侵蚀作用。

2.2 改性法

随着路面病害的不断发展,结构病害的数量不断的增长,如果仍采用上述的普通沥青灌缝,工程量将大大加大。为此,很多公路采用溶剂型改性沥青材料进行灌缝。施工工艺流程为:(1)先用压缩空气对结构病害进行清理,一般需二遍;(2)用竹片或铁铲清除缝中剩余杂物或松动的缝隙边缘;(3)用改装后煤气灌盛入2/3 体积的溶剂改性沥青灌缝,并用气泵加压至4MPA 向结构病害中灌入,一般需浇灌2-3 遍,直至灌缝材料与路面平齐为止;(4)过筛细砂撒在灌缝表面,并用铲抹平,即可开放交通。此种方法所用灌缝材料为专用灌缝材料,具有良好的低温稳性、渗透性,无需加热,设备比较简单,一套设备一天可完成800-1000m 灌缝,灌缝效果较好,使用寿命一般在3-5年。但灌缝材料较贵,约为8000-10000 元/吨,灌缝费用约为10 元/米。

2.3 换填土与复合地基法

换填土是直接改变山区公路上病害的物质土质成分,可以减弱或消除网裂与坑槽,该办法可以一劳永逸地治理病害,但是工程量较大,必须停车断道。同时本地区粘土料不易晒干碾碎,和生石灰、粉煤灰料掺合不匀时,换填土效果不好。复合地基是利用桩体承载大部分荷载,把山区公路交通荷载通过桩体传递到下部地基不发生膨胀层位,加强路基的抗剪强度,利用框架结构控制桩位变形和路基侧向变形,防止网裂与坑槽。该技术可以在雨季和旱季施工对气候条件、膨胀土特性和线路运行条件有较高的针对性,造价也比较低。

总之,尽管近期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猛, 但是山区公路施工工艺水平还存在不足,导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本文根据山区公路路面结构的要求与病害发生的特点,探讨了山区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够达到山区交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王茵,胡昌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指标[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10(4):264-269.

[2] 宋秀莲,宋金华,王立新,等.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系统的探讨与改进[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9,(1):10-12.

[3] 喻翔.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决策优化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85-87.

[4] 何波.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破损机理与修补技术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85-100.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施工施工工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自2007年,昆明五区八县的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以来,路面发现许多不同形式和病害,今分析其原因及特点。

一、概述公路施工的特点

农村路面硬化工程质量的好坏在于路基沉降,路基投资少,施工监管不到位,局部地方没有处理到位,路基修筑软土基上时,由于处理不彻底或处理后没有沉降稳定就进行修筑混凝土路面,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另一方面农村公路排水不畅,路基强度降低,导致路面破坏,在行车作用下面就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混凝土路面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路基压实不足,路基压实不足是路基施工过程的重要工序。农村公路无补偿,资金不足,具有协调难度大,影响因素多,以及场地流动性大,施工造价低,线路要求低,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农村公路施工协调难度大

一条农村公路要经过许多村寨、田地,修路原路基宽度不足,局部线形不能满足设计及行车要求,需拆房、占地,但无补偿,就要进行协调,技术方案调整,在施工组织和技术管理上就要有较高要求,工程质量的控制也更加难控制。在施工中,由于公路施工路线长,路面较窄,不同地段的地质条件不同,以及地理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差别等,使公路整体工程中包含若干分项工程;而工程结构和造型的差异性,使建设施工工艺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形成了农村公路整体工程包含多个项目的情况,无疑加大了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系数。

(二)农村公路施工工程影响因素多

农村公路工程具有施工强度大、项目线路长、工序复杂以及施工周期长等基本特点,要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不仅要考虑到水文、地质、气候等不可违自然条件因素,但在公路工程实际施工中,因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工作疏忽以及技术水平低下都会为工程质量埋下事故隐患,导致路坏人亡的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三)农村公路施工的场地流动性大

农村公路施工的场地流动性大也是公路施工工程的重要特征。线形工程是农村公路工程的主要特点,场地流动性大。工程的进展由路槽、垫层、基层、面层到防护工程,作业地点和机具设备是不断移动的。同一道工序随着进度的推进,施工现场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就在这样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悄悄地隐藏着,给施工人员及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加强农村公路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的策略

(一)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

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是加强公路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建设单位应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严格选择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作为中标方,找到一个好的施工单位很重要,也是成功完成一个项目的基础。在必要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需要审查分包队伍的资质,严禁不具备资质的分包队伍承包工程,严把工程质量第一次。

(二)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加强农村公路施工工程控制质量的关键。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一是增强工程质量意识,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二是建立工程质量巡回检查制度,积极开展监理、设计、施工大检查,对产生的问题当场指出,该返工的返工,该拆除的拆除,对重大问题,责令停工整顿,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再申请复工。三是抓监理、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与保证体系,全面提高质量意识。四是建立中心实验室制度,强化质量控制,随时抽检,对于隐蔽工程,监理人员必须旁站监督。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专项工程,需委托专业质量检测机构做好相关检测。

(三)严格施工组织设计审批

严格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在公路施工工程质量控制中也不容忽视。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技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同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施工组织设计是实现工程质量指导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因此,应严格施工组织设计审批。

(四)抓好工程各项工序管理

把施工管理重点放在第一线,特别是抓好各项工序的管理。抓好工程各项工序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求技术人员现场盯岗。在施工中,要求技术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强化现场管理。关键工序开工前,技术负责人必须到达现场开展指导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要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述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规范要求,使所有参加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明确分工,做到责任到人,增强每位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在施工过程中,应文明施工,听从技术负责人的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得以实现。

(五)强化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强化工程质量过程控制,也是加强农村公路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拌和站所有的材料的堆放应分区有序管理,并备有雨布覆盖。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管理,完工后负责工序自检,然后报监理抽检,这样可以更好落实工程质量建设情况,以及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的水平,确保施工现场有序进行作业,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和奖惩措施,这样可以提高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对施工的工程质量的实现起到很好的控制。

(六)优化农村公路工程实验检测

加强农村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还应优化公路工程实验检测。优化公路工程实验检测,要建立完善的实验检测制度,建立工地实验室,并配备相关的实验检测人员,专人负责,按照检测频率和检测规程进行实验,对于监理,应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层监理;特别是事前监理,要防范于未然,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开工前对原材料,构配件等的检测,就要看材料的各项实验数据是否能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如水泥,一般要进行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抗压和抗折强度实验;砂石材料的级配,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结语

总之,农村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农村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中,应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抓好工程各项工序管理、强化工程质量过程控制、优化农村公路工程实验检测,不断控制加强农村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公路施工工程的管理水平,确保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1 现代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问题

(1)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问题。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础,路基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和进展,然后由于设计的不合理与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不够严格,导致出现桥头路基、路面的下沉、跳车的问题。在路基方面,沟槽回填的密度和强度是路面平稳的一个基础条件,也是路基施工中的关键部位。而城市公路建设时,常常由于回填超厚、填土不规范和辗压的倾斜度达不到标准,沟槽回填土的厚度超出或不足够,使得路基的结构在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也出现沉陷、压扁的问题;关于混凝土路面问题,由于对材料的压实、压缩的系数控制不够好,在施工中采取高塑性的粘性土做路基,而导致路面不平稳和受压承受力较弱。例如,在水泥的应用中,由于掺入过多的水灰,水灰与水泥的成分比例不统一,使得路面的表面强度降低,人们在路面上踩踏、行驶车辆时,容易磨损地面,使地面起砂。而且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水泥、砂石等材料的计量和用水量出现差错,导致材料进行混合搅拌时不均匀,从而出现漏振和振捣的不密实的现象,模板拼装也出现严重的不牢固问题。

(2)排水工程问题。排水工程是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且对公路的保养与维护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排水工程也常常会出现问题。在关于路面设计方面出现排水故障,会导致路面出现溃烂的现象。例如因材料选择不合理、沟槽回填的密度不够导致路面的损坏、不平稳,从而使得排水的流向不符合标准,路面的积水、雨水不能很好的排入下水管道中;其二就是排水管道的半径设计较小、管道材料的质量较差,从而导致排水的过程中出现路面大量积水,路面水不易排入管道之中。同时也会出现管道变形、破裂、漏水的问题,使得在雨水天气时,路面形成积水;许多路面出现窨井井盖的高度和密度不符合标准,有的井盖甚至高于地面或者低于地面,使人们在行车时不方便、不舒适。

(3)辅助、附属性设施出现的问题。辅、附属性设施对公路能够起着一个美化、辅助的作用,也有利于人们生活、公路使用。由于施工人员在人行道与平侧石的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把关不严,出现耐久性差的问题,使用过程中承载力不够,对人行公路面损坏。而且由于施工质量差、标高与线形的控制偏差较大,极易出现人们绊脚的问题。以及盲道口道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装不到位的现象,使得人行道处于一种下坡的状态,所以人们在行驶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刹车不住而发生事故。

2 现代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1)路基管理与防治。对路基的防治是公路防治首要考虑的问题,将路基建设工程交与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施工单位,从而保证在路基回填和沟槽回填中,能够使其厚度、强度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在路基地面的建设中,严格控制坡度,对一些坡度较陡的地面,应该设计成台阶。而对于其的长宽度控制,可以充分利用水平分层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筑,使得其长宽的比例均衡;对于沟槽回填土时,应该对台阶的厚、宽度进行合理的把握,按照路面的平行线,对其进行分层填土,台阶的宽度要大于等于1m。

(2)路面管理与防治。路面是否平稳、舒适直接影响人们在行车时的感受,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在保证密实度的前提下,对路面的高标和平整度进行合理的调整;对水灰的比例控制,应该掌握好抹面压光的时间,和对混凝土的水量控制;确保水泥充分的供给,从而能够保证水泥的安全性、稳定性;合理的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对模板面的清理,应该严格的控制其均匀度,防止漏刷、漏振的现象,对气泡进行科学、完整的清除;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灰、砂率的使用量不能太大,把握好振捣密实度,对板面的抹压要及时、快速;对混凝土的浇筑要控制好温度,在温度较低时,选择水化热小和收缩性小的水泥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的结构上,合理的留置有施工缝;对混凝土的养护要合理,避免暴晒,定期对其进行洒水,保证其湿润度。

(3)排水工程管理与防治。排水工程所要考虑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例如,充分考虑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换良措施,采用对槽底部位出现的扰动和受水浸泡问题进行稳定、合理材料的填实,从而提高槽底的受压力,保证地质标准符合要求。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固定排水降水的工作,确保开挖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对管道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要符合管道材料应用的标准,确保没有蜂窝麻面的问题;严格按照施工的规程进行施工,在接口填料上,确保其缝内洁净与湿润;对于抹面与勾缝,管道井砌筑砂浆饱满,勾缝不遗漏,以及对其保持清洁,及时对抹面进行压光和收浆,对管道的内外抹面要进行湿润、均匀涂刷水泥原浆,以及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对管口的内径在0.5m的范围内,进行内壁的清洗。勾缝的水泥砂浆不得低于M10的标号,砌堵砂浆不得低于M7.5的标号,对勾缝与抹面的稠度、防水措施合理的把握;对排水孔中的排干、试验的检测,应该在封砌的基础上,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4)附属性、辅设施管理与防治。附属性设施主要是在对设计、材料上进行防治,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当地水文地质条件下,砂浆标号、干湿度、饱满度的质量、等级要求。对施工的材料严格的控制,以及在施工完成后,对工程的辅设施进行合理的验收,对不合格的设施要进行整修,使其能够达到合理的标准。

(5)材料质量控制。对于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关键在于材料管理、材料控制,由于路桥工程所需材料较多,具有较大的需求量,施工水泥、管材与钢筋等,因公路施工建设要求多样种类的施工材料,必须在专门库房内存放材料,确保材料性能。使用材料过程中,材料搬迁时费力问题,材料管理需按照现场情况,实施平面布置、场地存放计划。选择合适材料供应商,确保施工材料正常供应。施工材料根据合同的数量、批次,约定时间达到施工现场,降低材料存放仓库的保管费用、责任。同时,按照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在施工之前,必须给予充分论证与分析。

(6)构建以施工为核心的公路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于公路施工而言,质量管理是否严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顺利开展施工工作,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所以,要加强政府监督力度,强化项目监理力度,提高施工企业的自检水平。对于质量管理制度而言,需立足这三个层次,构建质量管理体制,理顺建设、监理、承包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江志平.论高等级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131.

[2]黄劲,陈越.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之己见[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3):190.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一、路基常见的通病及成因

(一)路基沉陷。路基沉陷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填方路基由于压实不足而下沉;桥涵通道等构造物与路基衔接处由于所用材料不当或碾压时比较困难而无法充分压实,造成路基逐步下沉。有时由于沉降值较大,即使增设桥头搭板也不能完全解决桥头跳车问题;软土地基未加处治或方法不妥造成路基沉降。

(二)纵向裂缝。路基起始填筑宽度不够,到填至一定高度时经检查才发现填土不够宽,或中线偏位,进行填补镶边,在镶边时,又没有按规定挖台阶和由下而上的分层填筑碾压,造成工程竣工后镶边下沉,产生纵向裂缝;清淤不到位,在清除植被或软基清挖时,在边部还有1~2m宽未清到,或堆放的淤泥尚未完全运到路外就进行填土施工,致使路基边缘下沉,产生纵向裂缝;半填半挖路段的路基,在填挖交界处未按规定挖台阶进行分层填筑压实,也易产生纵向裂缝;路基压实不到位,致使产生纵向裂缝。

(三)边坡冲刷严重。新建的高速公路填方边坡时有溜塌现象,下暴雨时填方边坡冲刷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对土质较差的高填方路段的边坡未作护坡防护处理;排水设施不完善,有时未及时疏通截水沟、急流槽太少或位置不合理。

二、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一)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路基施工准备阶段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调查作业范围、水文地质及工程量、制定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该阶段准备充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1)制作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制定施工方法。(2)土质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3)详细调查工程实际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划分作业段,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日进度计划。(4)根据日进度计划,组织人力、机械、材料,制定有力措施,实现日进度计划的落实,使工程施工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5)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6)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 (7)技术交底。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填筑路基前的控制。(1)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浸泡。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等细粒土,在干燥状态下结构比较强,有较强承载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工程监理和施工质量自检人员应认真监督。(2)路基填料的选择。为保证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需尽可能选择当地稳定性好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土石作为路基填料。黄土、膨胀土、碾压成型后稳定性差,要限制使用或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特殊地区路基施工要求使用。如果取好土确有困难,必须采用劣质土时,则可掺外加剂,进行土质改良,如掺石灰等,称做高液限高塑限黏土的“砂化”。要点为路基填料要选好,稳定土质认真找,土质不适要改良,强度粒径更重要。(3)路基填筑前还要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放样,建立半永久性的临时水准点和坐标点并做好记录。路基坡脚放样一定要准确,路基坡角范围内,要求清除杂草、树根、淤泥等,并进行整形碾压,压实度须达到规范要求。

2.压实度控制。

(1) 路基的压实标准。填料经过挖掘、搬运、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土团之间留下了许多孔隙,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不均匀或过大的沉陷、坍落、滑动,所以路基填土必须进行压实;对松土层构成的路堑表面及路堤基底均应进行压实。经充分压实后,应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并消除大部分因水分干湿作用引起的自然沉陷和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产生的压实变形,提高土的承载能力,降低渗水性,提高水稳定性。以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

(2) 保证土的最佳含水量 。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才能达到最大密实度,因此,在路基填土压实过程中,必须随时测定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过大时,应晾晒风干至最佳含水量再碾压。施工过程应连续作业,尽量减少雨淋、暴晒,防止土壤中的含水量发生大的变化。

(3) 合理选用压实机具。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选用重型压路机。由于土基密实度的提高、含水量降低从而可以提高路基的回弹模量。利用羊角碾进行压实应注意采用复合碾压的方式。羊蹄足压入土层内,使得压实功传入较深的土层,又由于蹄足的挤压,使得蹄间也受到一定的挤压力,这样土层上下压实得比较均匀,但羊角碾在拖动碾压后,表面呈松散状态,如果不采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会出现表面不密实、不均匀,再填土时压实层增厚,在交界面形成一薄弱层,且无法进行压实度检测。光轮压路机一般表面压实较好,可以弥补羊角碾压实的不足,起到互补的作用。一般二者互相配合进行碾压。

3.强度控制。路基工程压实度反映路基每一层的密实状态,弯沉值反映路基上部的整体强度,当两者都达到合格要求时,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才能符合要求,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并不复杂,只要我们严格执行规程,在施工中认真负责,一定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道路路基。

(1)平整度的控制 。控制路基的纵坡还可以避免出现路基不一起到顶的现象,这需要调坡,不可避免地出现多个错接头。错接头处需要采用挖槽衔接,否则易散、易裂,密实度达不到规范规定。平整度主要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控制,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平整度越好,压实度越有保证,否则,易出现波浪和凸凹不平,往往出现波峰的压实度满足要求,而波谷的压实度不满足要求的现象。

(2)防水破坏的控制 。该路段属于潮湿多雨地区,阴雨对土方路基施工影响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雨水进入路基中间。这需要作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①填方路基底部的地下水处治规范,包括处理好泉眼,地下渗沟等。②在路基填筑施工中尽量减少雨水浸入到内部,使纵横坡度可以保证填方的施工期排水,同时也要控制挖方区的排水,以避免挖方区出现积水现象。同时要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天气预报,及时封闭填筑土层,不致使雨水浸泡工作面及下渗至内部形成水囊。③作好边坡截水沟和排水沟。由于在施工初期,截、排水沟未形成有效系统,应做好临时排水措施,如每隔一定距离在填方路基边坡上采用水泥砂浆或塑料布形成临时排水沟槽,以利于工作面汇水排除。

4.台背回填。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料,主要严格控制其填筑范围和压实度来确保后期在构造物处不出现不均匀沉降,以避免损坏路面结构层和出现行车跳车现象的发生。压实度通过控制层厚,采用合适的压实机械和压实参数控制。层厚一般不超过15cm,压实度不小于96%,由于施工先后次序及现场地形不同,台背回填选取的压实机械是不同的。

三、结语

现代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科学开展关系到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关系到施工企业质量通病治理成本的控制、关系到施工企业市场口碑的建立,其是现代公路施工企业的重要工作。我们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应根据具体的路段做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