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筑坝技术;混凝土碾压

近年来,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了很多的施工技术,同时这些施工技术也在进行不断的发展,新的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施工质量有很大促进作用,也推动着水利工程向着更好的方向进行了发展。水利工程在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改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水利工程的筑坝施工技术,堤坝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施工技术水平方面进行提高,也能更好的提高施工质量。在进行堤坝施工的时候,最好的施工技术就是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技术,这种技术的使用更好的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在质量和效率方面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对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推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获得更好的发展。

1 碾压混凝土技术分析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要想对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技术进行更好的分析和探讨,对这种施工技术的基本情况要进行了解,同时,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能够为水利工程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碾压混凝土技术是一种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主要是对干硬性的混凝土进行不断的振动压实,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堤坝的稳定性。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碾压混凝土技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种新的施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传统水利工程堤坝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方法方面的限制,同时,在施工速度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碾压混凝土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才的程序非常简单,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这样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在工期方面也能够进行保证,同时,在施工成本方面也能够进行降低。

2 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中,碾压混凝土技术具有很好的施工优势,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很多的施工中,这种施工技术获得了非常好的施工效果,对其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意义进行理解。

2.1 水利工程重复灌浆系统研究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碾压混凝土灌注技术在后期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对实际的施工经验进行更好的分析,在进行蓄水的时候温度的变化其情况对堤坝的影响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水利工程堤坝的受力特点和形式进行更好的分析,要保证堤坝非常稳定。在温度出现降低的情况下,部分坝体会受到物理作用的影响,导致其出现裂缝的情况,在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在一些水利工程施工中,技术部门通常都是采用的单回路重复灌浆西戎,这种灌浆系统和其他形式进行对比,在构造方面非常简单,同时,造价也是非常低的,在进行安装的时候也非常的容易,在水利工程的堤坝施工中能够进行反复混凝土浇灌,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堤坝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进行保证。反复混凝土灌浆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对水利工程堤坝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情况进行解决,同时,也能更好的为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2.2 水利工程垫层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技术中,垫层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水利工程在进行堤坝的施工建设时,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常态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在碾压混凝土垫层施工方面也能够采用常态混凝土浇筑方式来进行施工,在进行浇筑的时候要有垂直运输设备作为支持。但是,这种常态的混凝土浇筑也存在着不足情况,在施工效率以及施工堤坝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方面都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3 国内外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发展

3.1 国外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碾压混凝土技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对传统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限制问题进行了很好的解决,同时在施工速度方面效果也非常好,这样能够更好的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除此之外,碾压混凝土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施工程序简化、机械化程度高、缩短工期、节省投资都是碾压混凝土技术与众不同之处。在采取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时候,方式上粗放,对于施工标准要求并不是十分的严格,尤其是对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不严,因此,水利工程在采用碾压混凝土技术之后会产生很多后期的使用问题,这种经常性的问题会得到及时的解决。国外在对水利工程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应用上多重视对技术的应用性的提升,讲究如何将这种技术及早的付诸于实际的水利工程堤坝建设中,提高施工建设效率,但是对于这种技术的质量问题并没有引起这些国家技术研究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得到充分的投入与研发保障工作。

3.2 我国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现状

筑坝要求严格、技术水平较高。同国外同行相比,我国水利工程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发展较为科学,在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中,对于使用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不仅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而且技术的应用必须确保水利工程堤坝质量安全达到预期的标准,决不允许不必要的危害发生。在我国,在进行碾压混凝土堤坝的建设时需要连续的铺筑,各层之间必须能够做到很好的粘合,不同层面的混凝土在性能上具有不一样的要求,比如说上游面混凝土应满足防渗、防裂和抗冻融等主要性能要求,而内部混凝土要满足必要的混凝土温度控制及抗裂要求。

碾压混凝土筑坝所使用的原材料及步骤。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需要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步骤采用符合标准和要求的混凝土材料进行浇筑。水利工程堤坝建设时需要将水泥和粉煤灰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结合起来,在进行碾压的工作程序时,薄层需要进行连续碾;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则是为了凝固混凝土,最大限度地确保混凝土层的密实和稳定,全仓面或全坝面碾压施工。

科学的指导规划和章程不仅是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包括其他任何行业的项目的施工建设任务来说,都需要在之前设计合理优化的指导规划和章程,编制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技术的科学操作技术规程,进而指导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推动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我国当今的碾压混凝土技术来说,虽然在某些方面领先世界同行业,但是在管理理念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甚至有关的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难以胜任其所应该尽到的工作职责,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的设计安全标准。

4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保证施工工程有非常有利的技术支撑,这样能够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水利工程的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邓荣贵.碾压混凝土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37(01):19-25.

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超长混凝土;结构;无裂缝;施工技术

一般而言,混凝土结构中出现施工裂缝,会导致张拉问题出现,如果钢筋材料的抗拉强度降低,随着施工工程弹性模量的不断变化,就会进一步加剧工程结构的收缩变形。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采用“抗放皆有、以抗为主”的处理方式为混凝土结构施加巨大预应力,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缺点,当建筑工程出现超长裂缝时,就会对整个施工工程的结构稳定性与耐久性造成很大影响,从而不利于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1超长混凝土结构无裂缝施工案例概况分析

本施工工程为我国厦门某地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南广场主体工程,该施工工程主要包括广场地下停车场、用地红线内道路、南北站前广场、进站高架桥及商业空间等几大主要部分。本施工工程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80207.82m2,地下室建筑占地面积77425.58m2,而地上建筑面积约为2782.84m2。该施工工程总体建筑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施工。建筑结构地上、地下各1层,其中地上高度为3.95m,地下高度为7.8m。在该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下部结构中预留300m的1、4号线地铁箱体;该建筑结构地下室基础工程施工主要采用冲(钻)孔桩抗浮及静压管桩进行负荷承载处理,由于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为了避免施工裂缝出现,施工方决定采用超长混凝土无裂缝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经施工地质勘察及施工论证评估,其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耐久性设计满足70年要求。

2超长混凝土结构无裂缝施工技术分析

2.1超长混凝土结构无裂缝钢筋施工

在进行钢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首先需对施工工程的钢筋直径及实际间距进行科学控制,通过钢筋混凝土的配筋处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同样的配筋比率下,密集的钢筋网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严重的施工裂缝,因此在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通过对钢筋的实际间距及粗细进行调整,才能显著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的抗裂性。其次,要在建筑结构预应力相对集中的部位通过增加钢筋数量分布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与抗压能力。为了有效避免超长施工裂缝出现,在该工程施工时,技术人员将原来的@150型号的水平钢筋换为型号的钢筋,与此同时将原来放入主筋中的水平筋置放在建筑结构的部分。工程设计人员在综合考虑该施工工程地质情况之后,水平筋依然采用原来型号的钢筋,但在建筑工程施工连接段及预应力集中部位,通过增加强拉接力筋的方式进行施工处理。通过应用实践发现,此施工技术方式大大提高了钢筋的约束力,从而有效避免在工程结构表面产生严重的施工裂缝[1]。另外,为了有效防止混凝土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出现严重的收缩裂缝,在建筑结构表面的凹凸部位及转角部位需要设计和安装双向钢筋网片,从而加固该施工工程,具体结构布置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除此之外,还需对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大多数施工技术人员对钢筋材料的保护层不是十分重视,因此就会导致钢筋材料的保护层偏薄或者偏厚,从而容易使混凝土结构开裂。一般而言,如果混凝土材料的保护层过厚,则会导致钢筋材料的相关构件截面实际高度不断减小,从而大大降低钢筋结构的设计承载力[2]。在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为了避免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将钢筋材料的保护层实际厚度控制作为重点施工分项工程进行管理,从而将基础性的底板厚度控制在50mm左右,要采用混凝土等级较高以及强度较高的预制水泥砂浆作为建筑结构的垫块。在双层钢筋网片之间采用预制好的钢筋马登进行加固处理,地基的保护层及相关转角结构保护层需要采用成品高强度的塑料卡环式垫块进行处理,在模板支撑或者浇筑混凝土施工中要对成品材料进行保护,避免施工振捣出现严重的问题,从而导致建筑结构保护层垫块发生严重的脱落及疏松现象。

2.2超长混凝土结构无裂缝模板施工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结构中的支撑体系及加固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从而避免地质原因导致施工工程结构总体性下沉,进而引发混凝土开裂的情况出现。在该工程施工时,基础结构的支撑体系主要采用扣件式的钢管满堂架进行支撑处理,对于建筑结构的步距及立杆间距要经过科学的计算,每一个施工结构的模板支撑方式需经过严格的计算分析,从而通过数据分析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3]。其次,应该对施工工程的拆模时间进行严格控制,结合施工经验,一般情况下只要建筑结构表面位置或相关棱角部位没有出现严重的损伤情况,则可拆模作业,如果当地施工温度在28℃左右,则可通过一天的时间达到拆模施工要求,尽量避免过早拆模,不然会导致工程结构棱角产生细微的裂缝。具体而言,梁模的拆除时间需要结合同一条块的现场试验数据,对跨度及悬挑构件在8m之上部位的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时,要确保其实际强度能达到施工设计强度的100%即可进行拆模施工,梁结构中混凝土试块的跨度在8m之下且实际抗压强度在75%之上,则不可进行拆模处理,当梁模板跨度在2~8m之间的范围且试块结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可以进行拆模处理,但实际施工时应该结合当地不同施工情况进行略微调整。

2.3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在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为了避免施工后期工程结构中出现超长混凝土裂缝,需要在混凝土施工环节有效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水化热,水泥产品应该选用中热低碱水泥,由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较高,因此本工程主要采用型号为C30的水泥,水泥掺量为318kg/m3,至于施工过程中碎石材料的选用则应该严格使用连续级配的碎石材料,而且保证碎石针片状实际含量要小于10%,蜂窝石的实际含量应该保持在1%之下,碎石的最大粒径应该结合混凝土泵送实际高程及甭管的直径,将其控制在31.5mm左右。砂石材料应该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干净且实际含泥量在2%之下的高级配砂颗粒,在对商品混凝土进行搅拌过程中,应该将细骨料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7以上,且保证其中不含任何杂物,杂物的含量均应该与国家施工设计要求一致,含泥量应该控制在3%之下。对于外加剂及掺和料的添加,应该使用粉煤灰+矿粉拌和而成的复合矿粉,总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4.3%,混凝土的实际等级严格按照当地气候条件及泵送高度进行控制,具体等级应该按60d强度进行控制,本工程实际强度控制值为C30+1.645×4.5N/mm2≥37.4N/mm2,而且允许各种添加剂及配合料的混合比例误差在以下范围:水、外加剂、复合粉煤灰、水泥:±1.0%;砂、石:±3%。与此同时,要对施工坍塌度进行严格控制,各种施工材料实际用量如下:石用量1046kg/m3;外加剂7.56kg,水泥324kg,砂781kg,掺和料54kg,水172kg。本施工工程下部超长混凝土进行三次浇筑作业,具体平面布置如图3所示[4]:地上部分浇筑同样采用三次施工浇筑方式进行作业,浇筑时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密集振捣施工,当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气泡,则停止振捣施工,振捣器在插入式振捣时移动距离应该在400mm左右,实际振捣时间应该在15~30s之内,对于初凝后的混凝土应该进行二次振捣处理,基础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段浇筑处理[5],为了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超长施工裂缝,应该在施工后期进行养护,由专人看管,当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等级之后,进行施工验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超长混凝土结构无裂缝施工技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在此研究背景下,针对我国建筑工程中的超长混凝土结构无裂缝施工技术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分析,文中结合具体施工工程项目展开针对性分析,希望通过无缝设计,提高施工质量,综合运用“抗”“放”及“防”的施工处理理念,对建筑结构中的混凝土及钢筋、模板、预应力等几大重要施工分项工程进行论述,希望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措施提高该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思雄,苑伟松,刘坤.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4.

[2]张亚军.超长混凝土结构无裂缝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

[3]温晓龙,时炜,王珂.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及裂缝控制技术[J].建筑施工,2015.

[4]董煜瑜.超长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技术对裂缝控制的应用[J].建筑结构,2011.

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异性型钢;混凝土;建筑工程

通常都是在高层建筑中使用异性型钢混凝土梁,和普通建筑不同的是,高层建筑对施工要求更高更严格。在建筑的抗震性能上也要比普通建筑有着更好,在建筑结构承载力上也会更强,对于这些要求,异性型钢混凝土梁的施工技术正好能对高层建筑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要求予以满足,还能保证建筑的美观性和安全性,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本文以某一工程为实例,介绍一下异形型钢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1 建筑工程简介

该建筑工程中实际占地面积为95123.6m2,而建筑面积是181736m2,在这个建筑项目中地下室为两层,其建筑面积是50016.8m2。地下室上面共有六栋楼,这六栋楼都是独立施工,并且都是在同一个地下室上方进行施工,地上建筑的总面积是130116.8m2。在这六栋建筑中,第一栋的建筑结构和第二栋一样的,在这两栋建筑楼的西侧和南侧框架上进行型钢混凝土梁施工。其中,建筑结构南侧位置的梁共有两段,第一段连续梁是呈现出圆弧形状的,第二段连续保持直线形状。而建筑西侧位置的两段梁是呈现出L型状,每一层建筑中都会有14根型钢混凝土梁,每层拐角处和端点处都是要用型钢短柱进行连接的,要在每层的建筑中都保证有6根固定型钢柱。此外,型钢柱以及型钢梁要在每层楼中都呈现出H型状,这样能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 型钢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和应对措施

2.1 圆弧形连续梁施工

地下室上面的第一栋楼和第二栋楼和第二栋楼南侧圆弧形梁的总长度是56.89m,而且建筑梁是圆弧形状,所以梁的施工、安装都有一定的难度,施工的工期也就比较长,施工成本会投入的更多。在圆弧梁施工的时候,施工质量是最不好掌握的,也是最难施工的地方,如果在施工的时候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圆弧梁出现折损的情况,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对于这种现象,对圆弧梁进行施工的时候要选择更合理的方案,这样才能使圆弧梁施工质量达标,也才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在圆弧梁施工方案的制定上,首先要先将圆弧的弧度予以确定并标注出具体的大小,然后再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制定出施工方案。由于圆弧形梁不是都一样大小的,这点在施工的时候是要特别注意的,依据圆形弧大小找到更好的施工办法。如果在弧度相对小的部位施工的话,要将其进行分段,然后再进一步操作,还要将框架柱当做施工节点部位,将其进行分段处理再施工,一般较小的圆弧梁分7段就可以,并且每段长度都要相同,高度是比较低的,即长度8.3m,高度57mm,这样就能达到施工要求。

在圆形弧施工的时候,相关的设计人员一定要亲赴施工现象对施工进程予以监督,提出合理的施工建议,如果施工过程有什么差异,就要和施工人员一起商议,然后对施工方案进行更改,使其符合施工要求。圆形弧梁施工是比较特殊的,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且要想达到施工的要求,在建筑中柱和柱之间现有的形式要做出相应变化,成直线形式,更利于施工。而且圆弧连续梁在施工中要将柱作为其弧形转折点,由7个小弧形梁直接拼接成整体圆弧形梁。这样的分段拼接并没有将建设原有设计进行改变,反而使施工更加简化,也不用太繁琐的施工环节,对施工质量还有所保证。

2.2 型钢的混凝土施工

由于型钢混凝土梁尺寸有多种,这里以最长2段连续梁为例阐述。连续型钢梁混凝土结构尺寸为400mm×900mm,型钢尺寸为12mm×600mm×250mm×20mm。从梁的外包尺寸和型钢梁尺寸比较,型钢上下侧和梁外边尺寸还有150mm,侧面还有75mm,理论上间距看似够了。但是实际上外侧还有栓钉、主筋、箍筋,梁上侧还有板钢筋,同时梁中段还有次梁,再加上施工操作误差,所有钢筋绑扎完毕后,实际有效间隙将不到20mm,对混凝土浇筑振捣非常不利,振捣棒无法插入振捣混凝土。

解决方案:根据理论计算和现场同比例放样,经与设计沟通和考虑经济性确定对型钢尺寸进行优化,由12mm×600mm×250mm×20mm改为16mm×500mm×200mm×30mm。同时拉结筋设上下2道,分别位于型钢上侧和下侧。优化后造价基本不变,同时保证了施工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3 梁、柱节点优化

型钢梁要从混凝土的柱中穿过,并且与混凝土柱的主筋形成交叉。为了保证型钢梁能顺利穿过混凝土柱,要在型钢梁中开孔,方便施工。但是,一般的型钢梁的尺寸比正常梁的尺寸要小,因此,在对型钢梁进行穿孔作业中,要固定孔口的位置。在焊接型钢的直螺纹套筒中,焊接工作复杂,直螺纹套筒的质量也不能有效的控制。

要根据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考虑到型钢宽度较窄只有200mm,交叉相交钢筋较少,在主筋遇钢梁处采用钢筋弯折绕过钢梁的方法施工,钢筋连接采用绑扎连接。经实际施工钢筋加工和安装均相对简便,同时施工周期和施工质量得以保障。

2.4 型钢梁安装固定

难点分析:型钢位于混凝土梁中心区域,安装时无搁置点。端部锚固柱为每层一段,上下层之间无联系,即上层段锚固柱无法竖立在下层柱的锚固钢柱上。型钢梁、柱安装需设置支撑。

解决方案:型钢梁工厂加工时,在梁端部1.5m处底部预先焊接钢垫板,梁底排架搭设时,在有钢垫板处增加井字形排架,用于承受钢梁质量;锚固柱之间增加角钢格构柱,钢柱与格构柱焊接连接,利用下层钢柱支撑上层钢柱。

3 型钢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 型钢梁进场后必须全面复查,检查构建规格尺寸、外观质量、出厂合格证及材料证明文件。

3.2 型钢梁轴线位置、标高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安装精度应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3.3 型钢梁焊接连接过程中,为控制焊接变形,采用对称焊接,且要求焊接时,焊接速度保持一致,同时要求测量人员及时监控。

结束语

在建筑中应用异性型钢混凝土梁这一施工技术,能改善建筑的抗震性能和承载力。因为型钢混凝土结构本身就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在各类建筑都比较适用。但是异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施工的时候难度比较大,施工程序比较多且复杂,一旦有小的误差将会对整个工程都带来质量影响。所以,在具体施工的时候,要对施工设计进行优化,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技术的应用,监管人员还要对重要的施工部位进行质量控制,这样能将施工难度控制到最低,也能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唐伟耀.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J].建筑施工,2013(11).

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预应力桥梁;箱梁;施工工艺

1工程概况

某大桥主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箱梁为单箱2室,高2.0m,顶底板设置2.0%的横坡;端部高度为18cm,根部高度为50m;边腹板跨中40cm,厚度距离支点处约58cm;顶板厚20cm,底板跨中20cm,厚度距离支点处约38cm。主桥宽度25m,采用(36+54+36)m连续梁结构,断面采用单箱3室;匝道桥宽度8.0m,采用连续箱梁,箱梁采用单箱单室。

2施工工艺流程

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基础处理支架搭设底、侧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顶模安装顶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3现浇箱梁施工技术要点

3.1支架搭设在支架搭设时,一般选用满堂门式支架,其构件由横杆、立杆和杆焊接组成;还包括连交叉支撑、水平架、调节架、底座、托座等构件。支架的门架高1.9m,宽1.0m,立柱和加强杆都采用钢管材料,钢管尺寸分别为57×2.5mm和26.8×2.5mm。3.2箱梁底模、侧模安装支架搭设完成后,需要对支架进行调整,调整方式以大桥的轴线为准。支架顶托上主龙骨布置Ⅰ10钢,横桥上分配梁铺设6×10cm和10×10cm方木,最后安装箱梁模板。为了确保现浇箱梁的外观的美观性和表面的平整性,一般选用竹胶板作为箱梁模板。同时,为了确保竹胶板主龙骨与次龙骨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要采用铁丝进行连接,同时采用双面胶封闭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在箱梁底模安装前,我们首先要合理调整行轴线和标高,调整合格后方可进行外侧模安装。在底板安装时,要以构件中心线为轴线,分别沿两边逐一进行安装,竹胶板铺放完以后,要保持竹胶板之间的平稳和贴紧、避免出现空隙,板与板之间的高度相差应小于1mm,且不能出现漏浆问题。其次,在进行箱梁侧模安装时,一般采用竖向的安装方式,确保侧模被底模包住,底模缝应与竖向缝对齐。同时,如果发现底模和侧模之间存在缝隙,应采用砂浆进行堵塞,防止漏浆问题的发生。另外,为了确保立柱钢管及模板的稳定性,需要在外侧斜支撑钢管处加斜钢管,以确保外侧斜支撑钢管支撑力的平衡。3.3支架搭设与预压在对桥面的线形控制过程中,为了避免地基出现变形或者支架压缩问题,保证支架的安全,需要对支架进行搭设。同时,待安装好箱梁底板主承重梁后,底模安装之前,还要对现浇支架进行预压。支架预压的方法是将水箱设置在支架底板上,采用水箱加水的方式进行预压。3.4模板结构的调整当支架预压完毕后,需要及时清理干净模板,同时要对模板结构的平面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在支架模板立模放样时,标高应以监理人员批准的数据成果为准,并对模板结构进行加固,以防止模板发生滑移现象。3.5底板钢筋绑扎在底板钢筋绑扎时,钢筋的尺寸、形状和数量均符合桥梁设计和施工要求。在钢筋制作时,应做出成型样板,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生产。钢筋的摆放需要按照规格、型号、品牌进行分类。在受拉区内,同一截面上钢筋的焊接接头不能超过50%。3.6内模安装与拆除本工程内模采用竹胶板进行安装。安装前,需要对底板及腹板钢筋绑扎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始内侧模和倒角模板的安装。内侧模采用5×10cm方木作为龙骨,龙骨上下分别设置2道10×10cm方木龙骨,箱梁内模支撑采用48×3.5mm焊接钢管,搭配¢16钢筋,同时分两层进行设置。因内模安装空间受到限制,在拆除时需要在箱梁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才能拆除内侧模和倒角模板。当完成箱梁混凝土浇筑以后,才能安装内顶模。在内顶模安装时,其分配梁和承重梁分别采用6×10cm方木和10×10cm方木,且内模支撑采用10cm圆木,横桥支撑数量为1道,在底板混凝土上采用10cm圆木进行支撑,各个支撑圆木间采用木条进行连接和固定。3.7箱梁混凝土浇筑在箱梁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一次浇筑一联,每联分2次的浇筑方法。由于采用商品混凝土,因此需要使用罐车来运输,同时使用泵车来送料。在箱梁钢筋布置时,因其布置较密集,且附近发现有预应力管道,因此,为了防止商品混凝土在下落时碰撞到钢筋而引起混凝土离析现象,其出料口要避开钢筋密集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坚持“先浇底板,后浇腹板”的浇筑原则,同时保持一次浇筑高度要与内模侧模顶口一致,待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才能进行内模顶板安装和钢筋绑扎,而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后,才能进行顶板混凝土浇筑。3.8混凝土养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根据外界气温变化进行养护,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等到混凝土初凝后要用麻袋进行覆盖,同时要在混凝土上洒水,确保混凝土的湿润性;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应对混凝土进行喷洒养护剂,并采用塑料布包紧混凝土,在进行混凝土保温时,应采用土工布进行保温。3.9预应力施工3.9.1预应力束下料预应力束下料时,下料长度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主要采用两端张拉方式。对于锚具钢绞线长度超出1.6m,要求各端要预留0.8mm。在切割预应力钢绞线时,应采用砂轮机进行切割,避免使用电弧焊,以预防钢绞线损伤问题的出现。3.9.2预应力管道安装底模和侧模安装完毕后,应及时安装预应力管道。在预应力波纹管安装时,要满足设计图纸要求,采用井字型¢10钢筋将波纹管固定在钢筋骨架上,并对波纹管进行限位,确保限位钢筋之间的距离为30cm。3.9.3预应力穿束为了防止波纹管在混凝土浇筑中出现漏浆,引起堵管问题的发生,需要进行预应力穿束施工,在混凝土初凝前,对孔内预应力钢束进行拉动,以预防混凝土振捣时,波纹管出现漏浆情况而造成预应力钢束被黏住。3.9.4钢绞线张拉在箱梁张拉过程中,首先要拉到0.1σk,持荷1min,并做好油表读数和伸长量记录,然后再张拉到0.2σk,再做好记录,最后张拉到满足要求为止,再做好记录,若在稳压的过程中出现油表读数下降现象,需要及时进行补足,以减少2min后卸载问题的发生。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要加强伸长量和张拉力的控制,要确保实测伸长量与计算伸长量之差控制在±6%范围内,若张拉力与伸长量值相差过大,要尽快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3.9.5孔道压浆为了确保预应力施工的有序开展,待一联箱梁钢绞线张拉完毕后及时进行孔道压浆。在孔道压浆时,应采用真空压浆施工工艺,同时要按照“先压下层孔道,逐渐向上的压浆”的原则进行压浆。

4结语

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目前在我国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控制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整个桥梁的使用性能,对确保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军锋.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4(6):122.

[2]张国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19):227-228.

[3]李冬平,李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的控制要点[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4):85-86.

[4]张保敏.箱梁预制过程中梁体白点的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100-101.

[5]郭孝坤.预制混凝土箱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0):126-127,130.

[6]王裕先,范智杰.箱梁预制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6):215-216.

[7]全其央.跨线桥箱梁预制工艺与质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6(Z2):146-147.

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除了泵送机械的性能要满足泵送高度要求外,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是最关键的因素。采用商品混凝土不仅要满足物理学性能,还需满足流动性好,包裹性好,可泵性好,缓凝时间适宜的要求。

1.材料的选用

1.1骨料的级配:骨料级配对泵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根据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泵送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管道内径的 1/4~1/3。如果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过高,骨料总面积增加,需要增加水泥用量,才能全部包裹骨料,得到良好的泵送效果。细骨料含量少,骨料总面积减少,包裹骨料的水泥浆用量少,但骨料之间的间隙未被充满,输送压力传送不佳,泵送困难。

1.2水泥用量:水泥用量不仅要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而且要有一定量的水泥泵浆作为剂。它在泵送过程中的作用是传递输送压力,减轻接触部件间的磨损,减少磨擦阻力。水泥用量一般为270~320kg/m3。为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可添加岩石粉末、粉煤灰、火山灰等,一般常掺加粉煤灰,根据经验,粉煤灰的掺量为35~50kg/ m3 。

在泵送混凝土中,水泥砂浆起着管壁和传递压力的作用,当水泥用量过少时,混凝土和易性差,阻力大,容易发生堵管。

1.3水灰比、坍落度: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应限制在0.4~0.6,不得低于 0.4,要控制好水灰比。水灰比过大,混凝土稠度会减小,流动性好,泵送压力会明显下降,但由于在压力作用下,混凝土过稀,骨料间的膜消失,混凝土的保水性不好,容易发生离析而堵塞管道。

1.4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要适中,常用坍落度为 8~15cm,以9~13cm为最佳值,坍落度大于 15cm应加减水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2.1商品混凝土拌和站根据所选定的配合比和材料的状态及机械设备的状况,确定其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作为拌和站拌和混凝土的配料单。拌和站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配合比的正确使用。

2.2商品混凝土拌和站必须严格按配合比组织混凝土供应,每一运输车必须有配料单和混凝土使用部位及性能的有关资料,运输进入施工现场后接受现场和监理及业主的联合验收合格后,方能卸料灌注。

3.泵和泵管的布置和安装要求

3.1管道经过位置要平整,接驳口处应用木枋垫稳,不要直接放于钢筋、模板上。横平竖直,尽量减少弯管。

3.2向下布管时,水平夹角应

3.3垂直布管,泵机的水平管长度应符合要求,在此长度范围内浇注混凝土座,用管码将每条管牢固地固定在混凝土座上。

3.4在垂直管的弯位,要加牢固的支承座,每条垂直管要用管码牢固地扶装在柱上。

3.5楼层布管原则应由远到近,泵送完的管要马上冲洗。管与管之间要密封死,不允许跑气漏浆。

4.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4.1泵机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且经考核合格持证,方可上岗作业。

4.2泵送前,应先开机用水润湿管道,而后送水泥砂浆,当输送管壁处于充分湿润时,再开始泵送混凝土。

4.3混凝土应保证连续供应,以保证连续泵送。当发现供应脱节不能连续泵送时,泵机不能停止工作,应每隔4∽5分钟使泵正、反转两个冲程,把料从管道抽回重新拌合,再泵入管道,同时开动料斗中的搅拌器,搅拌3∽4转,防止混凝土离析。

4.4对停水、停电要有有效的应急措施,设置发电机和蓄水池。

4.5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应使料斗内持续充满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一旦吸入空气,应立即将泵机反转,使混凝土返回料斗,除去空气后再正转泵送。

4.6炎热天气应对输送管道采用保湿降温,用湿麻袋复盖,并保持不断淋水降温。

4.7加强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设置专人定时洒水,潮湿养护。

4.8每次浇筑混凝土前搞好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人员都明确高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做法,施工过程,项目部管理人员在每一环节跟班监控确保执行。

5.管道堵塞原因及防止措施

5.1骨料级配不合理,混凝土中有大卵石、大块片状碎石等。细骨料用量太少。搅拌车搅拌筒粘附的砂浆结块杂物落入料斗中,会导致管道堵塞。

预防措施:选用的骨料粒度应符合要求,一般不应大于输送管径的1/4;

为防止堵管,喂料斗上应设专人将大石块及杂物及时捡出;

5.2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用量过多,水灰比过大,混凝土坍落度变化大,都容易引起管道堵塞。

应对措施:选择合格的原材料和配合比。严格按泵送混凝土规定设计配合比, 选用的骨料粒径一定要符合要求, 严格控制塌落度;

5.3管道敷设不合理,管道弯头过多,水平管长度太短,管道过长或固定不牢等都都可能会堵塞管道。

预防措施:合理布置管路, 尽量少用弯管、锥管, 不宜在管路中间布置软管。管段接头要严密, 防止漏浆引起水泥量减少, 管路要与临近建筑物牢固固定, 防止因振动使管路接头松动。

5.4泵送间停时间过长,管道中混凝土发生离析,使混凝土与管道的摩擦力增大而堵塞管道。

预防措施:泵送混凝土应连续作业,必须暂停时,停机时间应控制在10min以内,最长不能超过30min。暂停时间内,应每隔2min反泵送一次。如时间再长时,应排空管道,以防混凝土固结。

采用高低压泵送自动转换功能可减少堵管,如果堵管发生在低压泵送状态,则转入到高压泵送状态后能瞬时产生强大推力,防止堵管的进一步发展。

6.质量保证措施

6.1准确计量

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准确计量是重要环节。特别是水的用量,一定要扣除砂、石的含水量,水胶比的误差值低于10%。

6.2清除梁、柱、基础、坑槽内积水

施工前冲洗钢筋、润湿模板等作业或下雨过后都会留下积水,当混凝土流动至该部位时,就会因局部水胶比过大而出现强度骤降,不深过大时更可能出现离析水洗现象,而导致夹砂层、夹石层,因此混凝土浇筑前应把积水清除干净。

6.3预防漏浆

由于混凝土流动性大,当模板有大于1cm2后的孔洞时,会产生漏浆现象。漏浆将使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严重会引起局部疏松,造成强度丧失,必须打掉重新浇筑。

6.4防止浮浆过厚

机械振捣的方式与时间应按施工手册具体规定执行,当浇柱子、大体积基础及梁体时,在施工末阶段应洒布碎石(清洗干净的),以均衡骨科含量。当浮浆析水时,还应适当加入适量同品牌同批号的水泥,改善水胶比。当浮浆过厚,应在下道工序前清除浮浆。

6.5加强养护由于掺入粉煤灰和塑化剂,故必须加强养护

特别是浇筑成型后14天内应保持湿润状态,使粉煤灰与Ca(OH)2产生化学反应,形成胶凝组分,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第6篇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这项技术的应用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本文则重点分析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

建筑工程;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以往使用的混凝土达到标准密实度需要经过搅拌、浇筑及振捣等方式,传统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流动性都较差,实际施工中需要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进行工程建设,这里讨论的自密实混凝土就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能实现机械化操作并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最早产生发展于二十世纪际七八十年代,因其能解决工人数量少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差的问题而首先在日本和欧洲得到大量使用[1]。随着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密实混凝土也逐渐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究。首先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四个基本的性能特点,并由此决定了它在建筑工程中的适用范围。其次本文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概括,包括其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浇筑中的注意事项及浇筑后的及时养护等。最后本文阐述了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要进行施工现场监督、用多种方法检验来控制质量和制定环保措施等。

1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

1.1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特点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四个方面的性能特点:(1)高流动性。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不需要振捣,只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即可均匀流动充满模板,这样能大幅缩短混凝土浇筑时间,降低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中的噪音状况,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速度和质量;(2)高抗离析性。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离析性能,均质性较强,不会因收缩不一致而产生砂纹骨料及钢筋外露等情况,这也使得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抗渗抗冻的耐久性能[2];(3)高间隙通过性。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能够通过致密的钢筋填满模板的间隙,可以浇筑成形状复杂且密集坚固的结构,降低复杂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提高适用性;(4)高填充性。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填充性使得混凝土的表面质量非常高,能够逼真地呈现出模板表面的造型和纹理,避免出现蜂窝或麻面等问题,从而减少了后期修补工作,同时也简化了建筑施工程序。

1.2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适用范围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决定了它主要适用于形状复杂或者不能进行振捣的混凝土结构中。但由于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性能比较差,不适于直接用在大面积且易产生裂缝的结构中,而应首先对其进行优化并经检验过后方可使用。

2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施工要点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有一定的难度,在不同的流程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是技术[3]。

2.1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要选择原材料,比如水泥需要选择稳定性好,需水性底并溶于高效减水剂的,一般情况下用量控制在350-450kg/m3;粗骨料则以圆形石子为佳,需控制片状和针状颗粒的含量;细骨料选择粉碎砂、河砂中的中粗砂,因其在混凝土中存在减水和需水的双重矛盾效应,所以需要根据其他的用料情况综合考虑;外加剂是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成分,决定了混凝土的高流动性和高抗离析性,是必不可少的原料;矿物掺合料包括石粉、粉煤灰、矿渣、微硅粉等,能够保证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其次,我们要设计配合比,水胶体积比要控制在4.0以内,最优为0.9-1.0,其中胶结材料浆体体积占34%-42%;高效减水剂最好占0.8%-1.2%;砂率值控制在50%左右;其他掺合料比如煤粉灰的掺量范围为20%-45%。关于配合比的设计方法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包括在水泥浆和砂浆试验的基础上做自密实混凝土试验、基于超砂浆理论和最大密度原理的填密拌合物设计算法,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配合方案[4]。最后,我们也要结合考虑模板和钢筋配置情况。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注意增加混凝土对模板壁的压力,用砂浆封堵模板根部的缝隙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由于钢筋配置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安全系数,因此,也应多加注意。另外,在浇筑之前,我们要清除模板残存的水,以便提高抗离析性能。

2.2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建议采用全面、分层、连续的浇筑方式并且要一次推进。在泵送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不能过快,尽量避免因供应不足或空气卷入等造成的浇筑中断。在进行分层浇筑时要控制上下层之间的间隙,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垂直下落高度和水平流动距离要分别严格控制在5米和7米之内,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石子多而砂浆少的问题,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3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

在完成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要尽早开始对其的养护,避免其表面水分的快速蒸发。比如在冬季进行浇筑之后可以暂时采用棉毡或者塑料薄膜覆盖其上,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湿度,也可以避免因温度应力产生收缩不一致而导致混凝土开裂。为更好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我们可以在施工时布置多个测温点。比如在混凝土的厚度方向,其外表、中心和底面间距小于600mm的地方可布置温度测点,并且要注意合理设置在大面积后浇带两侧或者是混凝土厚度变化的位置,使得测出温度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3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控制

3.1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

我们可以配置专业的人员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包括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和施工进度等等,一旦发现有任何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有效处理,如果不能自行解决,应立即上报请求援助,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工。

3.2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通常采用的检验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有稳定筛选法、L型流动仪法、坍落度筒法和填充箱法等等。比如,在增大截面型的加固工程中可以采用坍落度筒法进行检验,测定其坍落扩展度是否在550mm-700mm之间,坍落度是否处于250mm-270mm之间;另外也可以采用带有钢筋网片的L型流动仪进行检验,它主要是通过观察混凝土从竖箱向横梁流平的程度来检验其穿越密集钢筋的能力。

3.3制定施工环保措施

我们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也要遵循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实行节能减排,注重环境保护。为此,可以指定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干扰,同时减少灰尘雾霾对空气的污染,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顺利的同时也为工程企业留下良好的口碑,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更加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涉及到多个方面,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改善和再研究,提高和完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杨鸿操 单位: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征.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2]张东侠,邰志孝.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研究与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

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混凝土;夏季施工技术;影响;注意事项;

1 夏季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

1.1 对新鲜混凝土的影响

(1)增加需水量。混凝土拌合水的需求量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据资料介绍,混凝土温度每升高5℃,每立方混凝土的需水量增大3kg,如果混凝土的温度从10℃增至37℃,则在保持相同坍落度的情况下,每立方混凝土多增20kg的水才能满足施工时的和易性要求。如只增加用水量而混凝土配比不作调整,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

(2)增大坍落度损失速度。随着气温增高,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速度也随之加快。例如,拌和水保持不变,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每升高10℃,坍落度损失增加2-3cm。

(3)增加塑性收缩。暑期的高温、低湿条件加速了混凝土表面泌水的蒸发速度,从而增大了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的趋向,这对平板之类平面系数较大的混凝土构件尤为严重。

(4)加速凝结和硬化。由于水泥在高温下水化作用加快,使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加速,给混凝土的浇捣和修饰操作造成困难。

(5)增大冷接缝形成的可能性。在暑期,混凝土的硬化和碳化作用加快,施工缝的混凝土会很快生成碳化膜而形成冷接缝,影响施工缝上新老混凝土的粘结。

1.2 对硬化混凝土的影响

(1)降低后期强度。高温虽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有利,但后期强度却显著降低。试验表明,在气温38℃、相对湿度25%条件下成型和养护的混凝土,其后期强度要比在气温23℃、相对湿度60%条件下的降低62%。

(2)降低混凝土耐久性。由于高温对混凝土的需水量增大,水分蒸发快,增多和增大了混凝土的毛细孔和渗透性,从而为水分及有害介质侵入混凝土提供了通道,这势必会降低混凝土抵抗冻融循环及钢筋腐蚀的能力,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3)增大干缩和收缩裂缝。混凝土硬化后仍受高温的影响,水分继续从混凝土表面蒸发而使混凝土收缩,甚至产生裂缝。而且,混凝土由初始高温而降温产生体积变化,也可能导致混凝土的裂缝。

(4)削弱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由于混凝土的用水量增大,混凝土振捣后,将有更多的游离水聚集在混凝土与钢筋的界面而形成一薄层水膜,削弱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

1.3 其他因素的影响

下列因素促使夏季炎热天气施工混凝土变得更加复杂,应将它们与气候因素同时考虑,这些因素大致包括:①使用水化速度加大的磨细水泥;②使用需要富水泥用量的高强度混凝土;③混凝土断面小而相应含钢率又高的设计;④指商品混凝土运输车的车载容积尺寸加大;⑤要求将大量低坍落度混凝土沿水平及垂直方向作较长距离移动;⑥混凝土泵送设备的使用加多;⑦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要求在特炎热条件下连续施工;⑧使用了抵消收缩型水泥―膨胀水泥。

2 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2.1 施工前的充分准备

(1)准备好施工用的模板和各种设备,以及作好施工人员的组织安排,在浇注刚开始时更应特别注意。

(2)模板和钢筋不得沾有碎屑、污物,模板不能有缝隙。

(3)对与混凝土接触到的地基、模板,施工前应洒水湿润,降低表面温度,但应防止模板蓄水。

(4)混凝土的浇筑尽可能安排在夜间施工。

2.2浇筑顺序合理

(1)不得将润管砂浆集中浇筑到柱、墙、梁等部位。

(2)浇筑墙、柱等较高构件时,一次浇筑高度以混凝土不离析为准,一般每层不超过500mm,捣平后再浇筑上层,浇筑时要注意振捣到位使混凝土充满端头角落。

(3)当楼板、梁、墙、柱一起浇筑时,先浇筑墙、柱,待混凝土沉实后,再浇筑梁和楼板。当楼板与梁一起浇筑时,先浇筑梁再浇筑楼板。浇筑时要防止钢筋、模板、定位筋等的移动和变形。

(4)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米时应设置串筒或溜槽,以保证混凝土下落时不发生离析现象。

(5)控制混凝土的浇注速度,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保障前后所浇筑混凝土的衔接,防止产生施工冷缝。

2.3 合理振捣与抹压

(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坍落度,严禁现场加水。

(2)要合理振捣,避免漏振、过振等现象发生。

(3)在浇筑混凝土时,如遇高温、太阳暴晒、大风天气,浇筑后应立即用塑料膜覆盖,避免发生混凝土表面硬结。如出现硬结,可进行二次振捣。必要时应采取遮阳、挡风措施。夏季遇暴雨时,应用薄膜 对已浇筑混凝土进行覆盖。

(4)抹压要作做到一揉二搓三压实,之后立即用薄膜或草帘等覆盖,避免水分过快蒸发产生裂缝或强度降低等质量问题。

2.4 混凝土拌制和运输

砼是一种混合材料,砼成型后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可判断其质量的好坏,因此,从搅拌运输的各道工序施工中,应杜绝任何缺陷,采取措施控制砼的温升,并以此控制附加水量,减少坍落度损失,减少塑性收缩开裂。在砼拌制、运输中有以下几项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1)使用减水剂或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同时,在砼浇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大骨料直径。

(2)砼拌和物的运输距离如较长,可以用缓凝剂控制砼的凝结时间,但应注意缓凝剂的掺量应合理。

(3)随着泵送混凝土迅速发展,流动性与好易性的要求,坍落度增加、水灰比增大,水泥用量、用水量、砂率均增加及其它外加剂增加等一些因素变化,导致混凝土收缩及水化热作用。因此,严格控制配合比可有效控制裂缝产生,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

(4)在炎热季节或大体积砼施工前,可以用冷水或地下水来代替部分拌合水。对于高温季节里长距离运输砼的情况,可以考虑搅拌车的延迟搅拌,使砼达到工地时仍处于搅拌状态。

(5)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以避免在最高气温时浇筑混凝土。

2.5 混凝土浇筑和修整及温控措施

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浇筑砼时,应尽量避免当日的最高温度时间浇筑;要求项目上配备足够的人力、设备和机具,以便及时应付预料不到的不利情况,并随时控制好砼表面与外界的温差及砼内部与表面的温差的影响。控制开裂主要因素是约束温差及收缩砼的极限拉伸,在水平结构(梁、板、墙)等中,尽量采用中低档砼强度等级(25―35)利用后期强度控制。

(1)加强施工中的温度观测,必须重视温度管理,施工中若能控制实际温度差小于容许值,就可避免产生温度裂缝。

(2)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在砼浇筑过程中,应使实际测量的温差小于允许温差。

(3)对大体积砼的浇筑,为了降低砼内部的最高温度,可以在结构内埋设冷却水管(蛇形管)通人循环水进行冷却。经试验埋设冷却水管的混凝土其内部最高温度可以降低4―6℃。

(4)对于大面积的现浇梁板的施工,应做好砼浇筑方案,明确出砼的浇筑方向、浇筑顺序,在适当的部位增加UEA砼膨胀带,并要养护14天。

(5)配合比的计算是砼技术关键,常规计算配合比,不但水泥用量增加,成本加大,而且容易砼温度应力过大,使砼产生开裂,破坏耐久性。以低水泥用量有效养活水化热降低砼的温升值,以大掺量掺合料增加砼密实度和体积稳定性,采用复合高效外加剂,有效降低水胶比,保证了结构设计强度要求。

(6)在施工中采用底水胶比大掺量粉煤灰,不仅满足强度要求,而且由于良好的施工性能,使整体连续浇筑成功,保证施工质量,块体砼的内外温差始终低于20℃,有效控制裂缝出现。

2.6 混凝土的养护

夏季浇筑的混凝土,如养护不当,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或表面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等,因此,必须加强混凝土的的养护。

(1)在修整作业完成后或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优先采用蓄水养护方法,连续养护。

(2)对于大面积的板类工程,采取养护剂养护是较为实用和方便的,白色养护剂所形成的薄膜还能反射阳光,降低热量吸收,抑制混凝土的温升。因此,可在养护剂中掺些白色颜料。

(3)当完成规定的养护时间后折膜时最好为其表面提供潮湿的覆盖层。

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裂缝是房屋混凝土结构建筑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发生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原因,分析外部环境方面因素,也有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层面的因素,但是主要还是由于混凝土结构体积大,水泥水化热使得内部混凝土温度急剧上升,以及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变形引起的。从裂缝的成因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1、收缩裂缝

这主要是由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变形产生的。而对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影响主要来自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水的用量,一般来讲,水泥与水的用量与混凝土收缩变形量呈正相关关系,即水泥与水的用量越大,那么混凝土收缩变形量也就越大。除此之外,混凝土养护表面覆盖保湿不及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养护不及时导致表面的水分蒸发过快,水分在短时间内的急剧蒸发也会造成表面产生收缩裂缝。

2、温度应力裂缝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超过25℃)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水泥用量多,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急剧升高,而混凝土表面由于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相对较低,从而造成较大的温度梯度而产生温度应力,当这种温度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结构便会产生裂缝。

3、材料裂缝

主要是由于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或者砂石料中含泥量过大,或者强度较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材料方面的因素在混凝土开裂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因此应坚决杜绝材料方面的所导致的开裂诱因。

二、混凝土施工控制策略

(一)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水泥的选用

水泥的水化热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罪魁祸首,因此,水泥的选用十分关键。混凝土应该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比如火山灰水泥、矿渣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另外,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的用量。采用低水化热水与降低水泥的用量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量,对混凝土内部温度的上升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内外温差,可以有效的防止裂缝的产生。在具体的施工中,对于水泥的选用应建立一套严格的标准,应该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大型厂家的水泥,进场后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对其抽样检验,不满足规范要求的不得使用,通过此类措施的采取可以大大降低因为水泥本身因素所导致的开裂。

2、粗细骨料的选用

碎石的粒径在满足钢筋间距以及泵送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的选用粒径大一点的,以此可以减少水与水泥的用量。应该采用强度高、干净、针片状少的粗细骨料。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该控制在不得大于1%,且不得含有有机物质及其他有害物质。

3、粉煤灰的选用

粉煤灰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掺合料,它不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有利于混凝土的泵送施工;还可以起到替代部分水泥的作用,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在对粉煤灰的选择中应注意细度以及粒度的选择,粉煤灰磨细加工应该要达到I级标准。但是对于有抗渗要求的地下室混凝土,在参入粉煤灰时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计算及试验确定,不得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因此在粉煤灰的选用中还应考虑到具体用途,不能盲目的进行选择。

4、外加剂的选用

外加剂也是影响混凝土浇筑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的合理使用可以减少水的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外加剂的用量必须由试验室根据配合比试验确定。另外,也可以在混凝土中参入一种高效的符合液剂,该液剂具有防水、缓凝、膨胀、减水等功能。在外加剂的添加中,一定要注意比例的搭配,不能因为比例的失衡降低外加剂的效果。

(二)施工过程控制

1、混凝土的拌合

混凝土拌合是混凝土施工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生产出优质的新拌混凝土,后期施工控制才有意义,如果混凝土拌合出现问题也就会给后期的施工带来巨大的麻烦。首先,做好施工配合比换算。施工时,试验技术人员应该根据料场砂石料的实际含水量情况将实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以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其次,配料必须准确。混凝土拌合时候,应该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配料计量误差不得超过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再次,混凝土搅拌时间必须适当,不得过长、也不得太短。搅拌时间太长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离析,搅拌时间过短,则不能让拌合料充分拌匀,减水剂也不能生效。第四,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高温季节施工是可以在拌合水中添加冰块,以此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以达到控制裂缝的目的。

2、混凝土运输

由于混凝土方量巨大,施工延续时间较长,混凝土浇筑又必须连续,不得中断,因此混凝土的运输也不容忽视。目前很多混凝土搅拌站都离工地比较远,在施工前应该要调查好混凝土的运输线路以及交通通行情况,选择一条最优线路,尤其是做好交通高峰期的运输工作,确保砼浇筑的连续。例如很多工地都是利用夜间施工,这样可以避免白天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交通堵塞问题。另外,在高温天气施工时,可以在混凝土搅拌车的大罐上覆盖湿草袋,起到降温的作用。

3、混凝土浇筑

浇筑是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混凝土浇筑前,浇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释放水化热,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根据材料的具体参数计算出水化热,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减少水化热的危害。其在混凝土内部设置循环冷却水管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事先在混凝土内部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好冷却水管,并在浇筑前试水,防止漏水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通水循环,并不断的根据实测混凝土内外温差调节通水循环的速度,以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内外温差的效果。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开展施工中,一个关键点就是降温,可以采取遮阳、降温措施,比如在施工现场喷洒水雾以降低环境温度。

混凝土施工应该制定合理的浇筑方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斜向分层浇筑、水平分层浇筑或者分区域浇筑。混凝土振捣应该快插慢拔,振捣必须密实,分层振捣时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该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10cm,确保先后浇筑的两层混凝土的粘结良好,防止层间缝的出现,增强混泥土结构的密实性、整体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收面处理,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缝。收面处理中应注意时机的把握,收面应该在混凝土初凝前,不得太晚,收面的同时应该将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当然收面也不能太早,太早的话应为混凝土尚未凝结,会导致效果的不佳。

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应该及时养护,炎热的夏季施工时应该可以采取洒水湿润养护,冬季施工时应该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措施,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宜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期间应该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通过调节循环水的流量及进口的水温来控制,确保内外温差不得大于25℃。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有特殊要求的话,还应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三、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决定了整个建筑的质量,所以要严格规范浇筑技术,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偷工减料,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管理,善于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促进我国混凝土浇筑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