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预警机制论文

预警机制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预警机制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预警机制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贸易摩擦预警机制角色定位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后,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了万亿美元的大关。可随之而来的,还伴随着贸易对象国对我国频繁使用反倾销诉讼和保障条款,以及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等。面对日益严峻的贸易摩擦,建立相应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我国贸易预警机制运行状况

作为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环节,原国家经贸委于2001年制定了建立反倾销机制的总体方案并启动了重点行业进出口监测系统,于2003年初还下发了关于在省级经贸委和已经授权的行业协会开展产业损害预警调查的指导性意见,对监测主体和对象主体、监测指标体系的内容及调查原则和程序都作了一系列的说明。目前已取得三个方面的进展:一是实施了对共计456类、2733个税号重点敏感商品进出口异常的预警监测,初步完成了产业损害预警模型、海关数据分析等软件的编制和应用工作;二是建立了汽车、化肥和钢铁三个重点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三是基本形成了产业损害预警信息的应用平台,逐步完善了预警数据报送平台、预警信息机制与平台和预警数据挖掘分析平台的建设。2003年已在天津、上海、山东、河北、河南、新疆、甘肃、广东、深圳、浙江等10个城市初步建立起各自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虽然我国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也仅仅是具有了一定的雏形,目前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严重制约了外贸预警机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从表面上看,存在着信息流通不畅、信息不全、预警滞后、覆盖面窄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本文认为是整个预警机制中各个主体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在外贸摩擦预警机制中有三个主体: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只有三个主体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预警机制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目前,这三个主体在分工合作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主导位置不明确。在已建立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中,有的地区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有的地区是以行业协会为主导。这就导致各个预警检测系统各自为政,缺乏宏观层面的协调统一的组织保障,横向沟通协调能力减弱。

2.政府管理过细。政府中已有很多部门参与到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建设中,而且目前很多地区的政府还专门设置了相关的部门,组织专家来分析数据、信息,编制预警报告。这种政府管理过细的做法使政府部门投入了过多的人力物力,造成了一定的财政压力。

3.行业协会功能发挥不够。目前在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中,大部分行业协会仅仅是负责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对企业的一些培训上。和国外行业协会相比,还有很多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4.企业对自身的责任认识不清。我国外贸体制经过变革后,许多企业都拥有了外贸自营进出口权,生产多少和定价多少都由自己决定。很多企业只从自身短期利益出发,对预警报告不予理睬,盲目生产和自相竞争,缺少自律,因而频繁遭受国外的反倾销诉讼。

二、我国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中的角色定位

针对目前我国贸易预警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改变现在预警机制中各个角色的定位,构建“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为中心协调,企业广泛参与”的模式(见图):即政府在预警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提供各种信息,通过制定外贸法规、政策从宏观层面上控制整个外贸预警机制;而行业协会作为预警机制的重要环节,具体处理机制建设中的具体工作,成为机制的联系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企业就是积极的参与者。

和现行的模式相比,这个新模式在肯定政府的主导作用后,强调和突出了行业协会的中心作用。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于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完善十分必要的。三方主体各自具体的角色定位以及发挥作用的途径如下:

1.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都应该担负起收集信息的责任:政府各部门主要是收集宏观方面的信息资料,例如本国各行业生产销售出口的总数据以及出口国的经济、政治情报和产业政策信息;行业协会主要是收集国外同行业各类产品的市场状况和企业生产销售信息,以及本国该行业企业的生产销售状况;企业则是通过自己在海外的据点收集外贸信息,并负责提供本企业生产销售的数据。

2.数据收集后,应在作为信息处理中心的行业协会进行集中处理,并通过预警模型制定出行业损害预警指数。

3.在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业损害预警指数的基础上,结合政府组织的专家评估小组的评估意见,拟定出有关国内外市场、贸易政策、企业的预警报告。并将预警报告分送到政府各级部门、或通过网络平台传达到行业协会和各个企业。

4.政府外贸主管部门根据预警报告制定出每个时期的外贸法规,以及外贸政策,从宏观上做好法律预警。

三、角色定位的原因分析

1.政府为主导地位的原因分析。政府在预警机制中的职能主要是各级部门对各类出口产品信息进行监控,并根据预警报告制定外贸法规、政策,使用出口许可证或配额招标制等手段从宏观上控制商品的出口。

在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建设中,有众多的政府部门参与,例如经贸委、商业部门、海关、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标准化部门、技术监督局、物价局等。一方面,他们是产品生产、销售、出口的数据收集、统计部门,也就是预警机制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政策、法规的制定方,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干预出口企业的行为。所以,在三个主体中,政府担当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但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政府过多的参与预警机制的具体运行,政府部门没有必要专门设置一个部门来作为信息处理中心。原因有三:第一,政府毕竟属于行政部门,过多地参与具体的微观工作,和WTO所倡导的公平贸易原则就会有违背的地方;第二,政府适当地放权,可以提高行业协会的工作积极性,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第三,政府的支出属于财政拨款,把微观的、具体的职能交出去,可以节省不少开支。

2.行业协会为中心协调的原因分析。鉴于政府不过多地参与预警机制的具体运行,那么具体运行的工作就可以交给行业协会来完成,把行业协会放到一个具体运作的部门的位置上。行业协会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特殊中介组织,属于民间组织,不受WTO规则的直接管辖,可以直接或间接以会员企业的代表身份与国外同行业进行信息沟通;而且行业协会是整个行业的一个共同组织,拥有专业技术人才,如果条件成熟,完全可以成为预警机制的联系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行业协会在这方面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在信息收集方面的优势。一方面,行业协会由本行业的主导企业组成,能定期或不定期的收集企业内部的产品数量和价格等各方面的资料和实际经营状况。行业协会最贴近企业,最了解企业的情况和需求,所得到的信息也是真实的、全面的和动态的,由此建立起来的预警体制和预警等级也会是合理准确的。

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可以以对等的身份和国外的同行业协会建立长期固定联系,经常沟通和通报行业信息,及时得到贸易对象国的该行业各类产品的市场状况和企业的生产销售信息,为建立我国的预警机制提供外方的可靠信息。

(2)专业方面的优势。行业协会作为一个行业的共同组织,在专业上具有其它部门所不具备的很多优势,具体表现在:

①人才优势。行业协会中的人员大多精通本行业的专业知识,随着预警机制的逐步建立深化,现在又凝聚了一批熟悉外贸规则、国际法规的专业人士。拥有的人才比较全面,可以为会员企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这是其它很难做到的。

②检测、发证的优势。行业协会拥有的专业人员、专业设备就决定了可以由其进行本行业的检测、发证,完善技术体系和认证体系。一方面可以督促所属企业积极进行比较准化建设,通过国际质量体系和环境体系认证,经常性地检查和检测企业的内部管理,为企业提供咨询和各种外部条件申请认证;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专门的人员对本行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以及特定时期的特殊进行动态监控,并把其作为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通知到相关企业和行业。

③培训优势。行业协会因为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为本行业的企业提供有关世贸组织规则、国家外贸法规、应对非关税壁垒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和指导工作,提高行业内企业对国际市场准入规则、非关税壁垒的认识,使出口预警机制建立在可传导基础上,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同时提高企业预警后的应对能力。

(3)市场化运作的优势。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建设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政府可以配套部分资金解决基金启动的问题,但预警机制运转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如果都依靠政府,则财政压力过大。这部分资金完全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的市场化运作来解决。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行业协会的运作模式,采取会员制,定期由会员交纳会员基金;而且行业协会所提供的预警和应对服务也可以依照服务的性质收取一定费用。

3.企业广泛参与的原因分析。企业既是预警机制最基础的参加者,也是预警机制的直接受益人。一方面企业给预警机制带来许多微观的信息,丰富完善了预警机制的内容;另一方面企业也从预警信息中直接获益,避免本国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避免或减少贸易摩擦发生的机率。因此,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应该参与到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周建华:外贸出口预警机制的建立与行业协会[J].国际贸易问题,2005,26~28

[2]胡家强邵桂兰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在反倾销预警机制中的职能[J].南方经济,2005,66~67

预警机制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石油行业 

 

1.引言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明显无力按时偿还到期时无争议的债务的困难与危机。企业的财务危机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由长期时间积累的过程,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集中释放,使企业应对不及,最终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财务危机具有复杂多样性、客观积累性、灾难性、突发性、牵连性等特征。 

2.石油行业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2.1 理财工作与环境变化不相适应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是石油企业促销和占领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但同时也要承担他人占用企业运营资金的机会本钱及到期不能收回货款的坏账损失。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原则下,石油企业只注重账面利润,而不注重现金流量,更多的资金被客户占用,使利润虚增,企业陷进严重的资金短缺或不能周转的困境。 

2.2 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从制度建设上看,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触角已分布在石油销售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但在执行中对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重视不够,erp管理系统、网上报销系统、资金管控系统和零售管理系统还没有做到有效的整合,财务管理体系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经营不确定性预见性较差,不能满足高层管理的决策需求。 

2.3 资本运作不当 

石油销售企业对资金的收支和使用缺乏全面统一的筹划和控制,商品采购、投资及费用管理各环节不能有效衔接,对存货占用、投资资金支出、费用资金拨付缺乏合理的盈亏分析及有效的预算管理控制手段,导致流动资金内部各项目之间分配不合理,企业资金积压与资金不足并存。 

2.4 财务监管不到位 

尽管石油销售企业都建立了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但由于销售网点地域分散,财务监管还没有延伸到业务范畴的每一个基点,对下属分公司的财务行为缺乏监督,导致少数企业经理人通过各种途径,利用手中的权力转移、侵吞公司资产及其收益。另外,受消费习惯的影响,消费者大多喜欢现钞消费,使石油销售公司资金管理监控难度加大。有些石油销售公司缺乏管理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制度措施,造成存货损失,应收款不能兑现而形成呆账。 

3.石油行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现状 

3.1 企业财务管理不完善 

3.1.1 应收账款项目长期挂账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石油行业往往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采用赊销等方式进行经营。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积累和不能收回,就造成很多石油企业在良好销售业绩并盈利的情况下,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面临财务危机。 

3.1.2 存货占用大量现金流 

当前,导致石油行业存货占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石油企业难以准确的预测客户对成品油的需求量。从理想化的角度说,最恰当的存货水平即“经济订货量”。但是,在实际经营中,如果完全采用零库存商品进行管理,一旦操作不慎,发生成品油供应中断的情况,将会带来严重的市场混乱和社会负面影响。 

3.2 内部控制与监督不完善 

3.2.1 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石油公司总部,董事会虚设,董事会与管理层在事实上是一套班子,将决策与管理集于一身,将主要精力用在大量的日常事务协调和平衡工作上,在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的研究、宏观层面的资源合理配置及如何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等方面相对薄弱,无法发挥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控作用,使内部制度失去最核心的一层机构。 

3.2.2 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 

石油公司的内部运行机制问题不光有组织结构的因素,人为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有管理层的原因,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很好的通过一言一行在公司范围内传达对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循。 

3.2.3 内部监督不完善 

尽管石油企业控制活动中也有其他控制要素的体现,但很不完整,因此造成了石油企业内部控制评审的片面性。评审时势必也同时涉及到几个部门的业务。而当前股份公司从上至下实行的条块管理,使部门之间联系较少。因此,开展石油企业内部控制评审工作,使企业各业务管理部门之间协调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每个评审组对评审把握的尺度不一样,导致最后各单位综合评审结果不同。 

3.3 风险控制不完善 

石油企业在实现企业目标的时候,与国际大公司相比在管理意识、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着局限性,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包括:由于石油企业内部控制还不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在不同的层面带着不同的目标运行,企业风险管理不能对实现企业目标类别中的任何一个提供绝对的保证。 

4.石油行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完善对策 

4.1 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对策 

4.1.1 应收账款预警机制的完善对策 

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要建立信用管理体制,对客户进行全面的信用调查,通过对客户的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依据客户的偿债能力评定客户的信用水平,并依据不同的信用水平确定其信用额度。 

4.1.2 存货预警机制完善对策 

首先,石油企业在进行销售预测的过程中应采取滚动预测的方式,不断地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销售预测进行修正,发挥经销商更接近市场、更了解市场的优势。其次,石油行业存货品种繁多,公司在存货的日常管理中,可以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类管理。最后,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4.2 内部控制与监督的完善对策 

4.2.1 内部控制的完善对策 

石油企业应按照自身的需要来确定其组织结构,摆脱管理层次过多,机构臃肿的局面。在人员方面,石油企业应注重高层管理者的培养,注重新知识的培训学习。通过针对性培训、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4.2.2 内部监督的完善对策 

(1)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应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2)会计部门在核算的基础上,应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经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3)发挥现有的企业内部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作用。(4)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与考核。 

预警机制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提要:从企业产生财务困境的角度出发,介绍当前各种财务预警模型,并做优劣对比分析,对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建设提出建议。

一、引言

企业作为一个法人个体,不可避免的问题是生存、发展和获利。由于企业所面临宏观经济、政治、法律等往往具有不可控性,同时企业也因资本结构不够合理及其他企业自身问题,使企业面临各种潜在的风险。如何顺利地化解这些风险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是每个企业高管们不得不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财务角度,结合当前国内外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建设研究的成果,探讨建立企业财务预警机制途径。

二、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原因分析

企业发生财务困境,起初通常表现为企业短期资金周转不灵,进而由于处理不当,而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入不敷出,甚至资不抵债。结合国内外一些企业走上了“绝路”的案例,通常造成财务危机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回收引起的财务危机。资金回收引起的财务危机是企业在产品销售或对外提供服务过程中,由于收回资金的时间和收回资金的数额不确定而引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是企业促销和占领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但同时也要承担他人占用企业运营资金的机会成本及到期不能收回货款的坏账损失。长期以来,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原则下,企业只注重账面利润,而不注重现金流量,更多的资金被客户占用,使利润虚增,企业陷入严重的资金短缺或不能周转的困境之中。

2、融资引起的财务危机。融资引起的财务危机是由于企业利用负债筹资而引起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在筹资时未能把握好负债规模、利率和期限,使其在银行或其他机构的不良贷款不断堆积,负债累累,从而造成财务危机。其次,是企业经营不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流动资产中的速动资产不足﹑速动比率过低引起的。

3、投资引起的财务危机。投资引起的财务危机是指企业对内或对外有关项目进行投资时,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原投资额不能按期收回,或根本无法收回而使企业遭受损失。这种危机主要是企业不能准确预计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导致决策失误形成的,这种失误严重时直接危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通常过度扩张引起的财务危机在国内时有发生,比较典型的是巨人集团的轰然倒塌。

4、资产跌价引起的财务危机。资产跌价引起的财务危机通常是由于宏观方面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如通货膨胀、政策变化、法律约束及科学技术发展等原因,使投资者投入的资产遭受跌价、贬值的损失,从而导致资不抵债。

5、利润分配引起的财务危机。利润分配引起的财务危机是由于企业决策者制定分配政策不当,给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如,股利分配率过高,虽短期可刺激股价上升,但却给企业带来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的下降,给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制约。

三、财务预警模型分析综述

通常企业的财务危机的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阶段具有潜在性、不易发觉,而到了质变阶段往往又是“病入膏肓”、回天乏术。如何对企业潜在的财务危机正确预测,把企业的财务危机消除在最初阶段一直是一个值得思索、探讨的问题。综合国内外实证研究成果,财务预警模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一元判别模型。一元判别模型是指将某一项财务指标作为判别标准来判断企业是处于破产状态还是非破产状态的一种预测模型。一元判别模型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比较财务困境企业和非财务困境企业之间某个财务指标的显著差异,从而对财务困境企业提出预警。最早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就是fitzpatrick所做的单变量破产预测模型。但是,由于该模型利用单一指标作为衡量企业财务困境的指标,很难具有代表性,很容易造成以一带全。因此,该模型应用的范围很小。

2、多元线型判断模型。多元线性函数模型是对企业多个财务比率进行汇总, 求出一个总判别分值来预测企业财务危机的模型。它从总体的、综合的角度来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未雨绸缪,做好财务危机的规避或延缓财务危机的发生。多元线性函数模型中应用最广的是z分数模型。

3、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的目标在于寻求观察对象的条件概率,从而据以判断观察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它是建立在累计概率函数的基础上,不需要自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和两组间协方差相等的假设条件。ohlson 第一次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破产预测。他通过分析样本公司在破产概率区间上的分布以及两类错误和分割点之间的关系,发现至少存在四类影响公司破产概率的变量: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的融资能力。

4、多元概率比回归模型。多元概率比回归模型也假定企业破产的概率为p,并假设企业样本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其概率函数的p分位数可以用财务指标线性解释。其计算方法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很类似,先是确定企业样本的极大似然函数,然后通过求似然函数的极大值就可以得到相关参数的值,接下来就可以利用推算出来的多元概率回归模型求出企业破产的概率。与上面其他模型不同的是,该模型主要是利用p值的大小作为判断企业破产的界限。

5、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通过非财务指标建立的,主要是将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应用于财务预警的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平行分散处理模式,其构建原理是基于对人类大脑神经运作的模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模式识别能力,还可以克服统计等方法的限制,因它具有容错能力,对数据的分布要求不严格,不需要考虑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具有处理自律遗漏或是错误的能力,而且可以处理非量化的变量,最重要的一点是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学习能力,可随时依据新准备数据资料进行自我学习训练,调整其内部的储存权重参数以对应多变的企业运作环境。

四、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建议

正是因为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企业财务预警模型多样性,因此企业在决策财务预警机制时具有多重可选择性。

1、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预测财务指标。不同企业、不同发展时期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正确地根据企业自己的情况选择合理指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在急速扩张阶段就得注意负债规模的大小,那么就得更多地考虑用负债规模来进行财务预警。

2、模型的选择上,也应当根据企业自己实际能够获得的数据进行选择。不同类型企业的财务数据往往是有很大差别的,同时有的数据可能被人为地更改过,这些数据就失去实际意义,就需要剔除以提高预警的正确性。

3、企业应当注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定量分析往往具有客观、易于度量的特点,定性分析则是主观性、模糊性的特点。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危机与日俱增,这时的预警功能决不仅仅是计算几个比率,对比几个指标所能实现的,必须创建系统的方法库和模型库,全面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管理学、财务学、统计学等,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加强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

预警机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身伤害事故;预警机制

截至2007年,西部高职院校达到280所。由于西部高职院校受地理位置和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与东部地区高职院校比较,办学条件总体困难,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压力日益增大。受社会不良风气等方面的影响,校园内人身伤害事件时有发生,给学生本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重大的损失,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而这其中值得深思的是,绝大多数事件的发生,从加害方看都是学生所为;从事件的起因看,并不复杂,且很多可以避免。因而,建立必要的安全预警机制,做好高职院校人身伤害防范,保护学生及家庭的利益,创建和谐校园,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概念界定

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对伤害事故的解释,笔者认为,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是指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从管理实践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根据造成事故的不同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类型:一是由于学校的过错造成的伤害,如学校疏忽教育和教学设施的危险性等而造成的学生人身伤害;二是由于学生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伤害,如学生自杀、自伤等;三是第三人加害造成的伤害事故,如由在校其他学生的加害行为造成的学生人身伤害;四是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意外伤害及其他意外事故,如因地震等。

本文中所谈的人身伤害,是指西部高职院校学生间发生的各种伤害行为,如打架斗殴、胁迫勒索等致人遭受人身伤害的事件,其伤害程度为轻度伤害以上,加害方与受害方均为全日制在校学生。

二、校园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类型及要素分析

(一)事故类型

通过实地走访、对媒体报道事件的整理、相关文献查阅,笔者对西部高职院校所发生的伤害事故进行了分析。从事情的起因看,大致分为五类:第一类,酒后滋事伤害型。即当事学生酒后神志不清,失去控制,发生冲突并酿成伤害。第二类,恋情纠纷伤害型。此类伤害具体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因恋爱的一方终止爱情,另一方的报复行为致伤;另一种情况为恋爱中出现第三者,因争风吃醋处理不当致伤。第三类,人际关系冲突伤害型,如同学间的言行冲突引发的伤害事件。第四类,侵财伤害型,多表现为用武力胁迫他人。第五类,其他偶发原因致伤。

(二)事故要素分析

通过整理和分析,发现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加害方年级分布看,大一为47%,大二为19%,大三为34%,很明显,这跟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环境等有关系。从事故发生的月份公布看,四、五、九、十这四个月相对较高。其中四、五月恋情和酒后伤害事故较多,九、十月多为新生进校后同学间发生摩擦引起事端。从一周的时间分布看,集中发生在周末,尤其是周六,高达41%。从事故发生一天内分布的时间看,晚上、中午、下午、上午和早上的发生率分别为72%、8%、10%、6%和3%。事发主要在晚上,跟学生没有课程安排,闲散、聚会及学校的管理不到位有关。从空间维度看,在发生的地点上为,校园偏僻角落(37%)、宿舍(35%)、食堂(15%)、学校的其他地方(13%)。

三、建立校园学生人身伤害安全预警机制

(一)预警要素构成

1.预警的主体要素。学校和公安部门是预警的主体。学校作为校内预警的主体之一,要制定相应的预警办法,切实进行履行教育和防范职责。公安部门应该将学校的校园安全工作纳入其整个工作系统之中,对校园学生人身伤害防范进行具体的指导,并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2.预警的对象要素。预警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但应对个别特殊学生群体作为预警主要对象,如一二年级学生、恋爱中的学生、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喜欢饮酒的学生、有过打架等严重违纪的学生等等。

3.预警的时间要素。主要是指在什么时间阶段应加强预警,重点防患。据前述导致伤害的类型分析,预警的时间包括在晚上、周末,四月、五月、九、十月等。

4.预警的空间要素。也就是哪些场所应作为预警的内容。据前述导致伤害的类型分析,预警的空间是校园偏僻角落、宿舍等。

5.预警的技术要素。预警的建立,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可视监控设备、报警系统等等。

(二)警级的确立

警级确立的基础是同一性质事件发生的频率和伤害程度。根据伤害发生与否和发生伤害的损害程度,并结合《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将警级划分为五个等级:

无警情(常态,V级、绿色):月内无危险事件发生。轻警情(非常态,IV级、蓝色):月内3次以下相同类型事件发生,无人员伤害。中度警情(警示级,III级、黄色):有冲突发生,且有人员轻度受伤。重警情(危险级,II级、橙色):有冲突发生,且有人员重伤。特重警情(极度危险级,I级、红色):有冲突发生,且有人员死亡。

警级的划分是在对大量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总结和较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的。根据学生伤害事件的性质,以月为单位进行统计。轻警情主要考虑同一性质事件发生的频率。中度警情、重警情及特种警情主要考虑伤害程度。每一个级别的警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有很多事发前的征兆,事情的发展过程也有长有短,有的十分迅捷。需要在事件发生前或者事件发生的初始阶段搜集到大量有效信息,及时分析做出判断,并采取措施。

(三)预警体系的建立

体系包含三个阶段。一是信息搜集;二是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就是判断信息的真伪,然后确定警级;三是伤害事故信息,报告校园学生人身伤害管理部门并派出人力参与事故的处理与排除。

四、预警体系的运行

1.成立预警指挥中心。主任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校)长担任,全权指挥突发事件。副主任由学工部部长、保卫处长担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下设资料组、联络组、医疗组、法律组、安全组、后勤组、辅导组。

资料组,负责伤害处理中各种相关资料如会议记录、善后处理报告等整理存档。联络组,负责校内外联络及向上级汇报,肩负校园新闻发言人的职责,一般由宣传部负责。医疗组,负责紧急医疗的处理,医疗组可由校医院部门负责。法律组,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与保险公司接洽,商议理赔事宜,法律组可由学校法律顾问负责。安全组,负责事件现场及事后各项安全维护,安全组可由校保卫部门负责。后勤组,定期检查各种预防措施,查堵漏洞,保证处理突发事件的各项财、物的到位。辅导组,负责学生家长的联系、伤害事故的加害方与受害方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可由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同志负责。

2.警情的搜集。信息的搜集应该面向全院师生,建立五级信息传递渠道。即学生――安全员(班级学生干部)――辅导员、宿舍生活老师――系安全工作小组――学院预警指挥中心。特殊情况下,下一级可以直接向预警指挥中心汇报警情。

3.警情的分析。警情分析就是将收集的警情信息进行确认后,和警级进行比照、分析,确认警情级别。

4.警情的。根据警情分析,学院预警指挥中心做出决策,中度警情者在向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心汇报的同时还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预警的内容包括警情、警级及调控方案等;预警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包括召开会议、媒体(包括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及其他及时有效送达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和预警范围不同选择恰当的预警方式。

5.警情的排除。根据学院制定事故预案,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迅速做出反应,到达现场,控制局面、化解矛盾、救助伤员等。

6.警情的总结。警情排除后,对警情进行及时总结,对预警体系进行完善,并以此为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

五、预警机制建立及运行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信息收集是基础。没有信息就没有预警,收集信息要求全员参与,建立多层面、立体化的信息收集系统。第二,警校共育是保障。校园的安全离不开公安部门的支持,建立必要的警校共育关系,将学校的安全预警纳入到警务安防系统之中,无论是在常态下的教育,还是警情发生后的出警和救助都十分必要,是机制得以成功运行的保障。第三,落实责任是关键。教育管理的责任要落实,预警机制中的各级组织、个人的责任也必须层层落实,形成责任追究制。第四,激活机制是必要。机制建立后,必须适时激活,这既是验证机制的有效性,也是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完善机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 陈珠琳.略论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及其防范[J].汕头大学学

报(人文社科版),2003,(6).

预警机制论文范文第5篇

1.1危机的一般特点危机是指任何可能危及社会及组织的最高目标和基本利益、管理者无法预料但又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紧急回应和处理的突发性事件。它具有下列一般特征:①破坏性:对社会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②突发性:不确定性,出乎决策者意料之外。③紧迫性:应对和处理行为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④公众性:影响公众的利益、公众高度关注。

1.2金融品牌危机的特征对金融企业而言,品牌危机主要是指由于金融企业经营或品牌管理中的失误,或者由于客户与金融企业之间对金融产品、服务或者事件的认知不同、相互沟通不够,从而导致其产生激烈行为,并在短时间内波及社会公众、进而严重影响金融企业品牌价值的事件状态。

金融企业品牌危机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危机,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对于产品质量问题直接引发客户不信任和不选用,会造成金融企业类似业务营业额的大幅下滑,对金融企业的声誉和口碑造成负面影响。另一类是非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危机,客户关注程度相对较低,主要是金融企业内部某方面失误引起的经营危机和困难,如法律诉讼、人动等,这些问题逐渐向外传递,会造成客户对金融企业的不信任。

金融品牌危机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1.2.1突发性,往往是由于金融企业经营中的重大问题被曝光,或者客户等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实际质量不满无法宣泄而突然爆发。

1.2.2动态性和扩散性,品牌危机会随着金融企业对有关事件处理的正确和及时与否而减轻或加重,而且任何一个危机在没有彻底解决之前,都有可能产生扩散效应。

1.2.3破坏性,品牌危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降低公众的品牌忠诚度,品牌价值在短期内会明显受损。

2树立危机意识

只有强化企业自身的危机意识,才能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危机管理工作。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运行中以及金融全球化中金融企业面对的内外经营环境是瞬息万变的,由内外因素导致的企业危机难以避免,必须通过有效的品牌危机防范机制加以预测、预防、化解或尽可能减少其损失。树立危机意识最关键的在于及时识别危机的前兆。在日常品牌管理中,对可能引起金融品牌危机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整理和识别,对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日常性监测。同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分析,正确判断、评估危机的可能性、危机风险源头、危机征兆和危机发生之间的联系等。

3建立品牌危机预警机制

企业要在品牌危机管理中取得主动,反应迅速,就必须建立品牌危机预警机制,在危机来临时尽早发现危机,以制度化的管理来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可能产生的危机进行预测,增强企业的免疫力、应变力和竞争力。一套有效的危机预测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组织机构组织结构是企业品牌预警管理系统功能发挥的基本和必要保证,是对品牌不安全现象进行识别、预警和控制的保障。

3.1.1预警部主要职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负责品牌资产安全状况、品牌管理安全状况、品牌环境安全状况的日常监控,识别和诊断其中易引发品牌危机的不安全现象(危机征兆),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矫正控制;二是日常活动中训练全体员工接受识别危机征兆和防止危机发生方面的知识,培养员工在危机中的心理承受能力;三是进行各种品牌危机状态的预测和模拟,设计“品牌危机管理”方案,以在特别状态中供决策层采用。

3.1.2核心领导小组核心领导小组由金融企业的董事会、总裁等组成,从战略层面把握危机的动向,对危机处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指挥各部门密切配合危机控制小组。核心领导小组的职能包括: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紧急情况下的预算审核、与政府和特别利益团体进行高层沟通、对机构投资者、媒体、消费者、员工以及其他受到影响的群体传达信息;与法律顾问沟通;跟踪公众动向;保证董事长或总裁了解事件的总体进展,启动媒体沟通程序等。它是发挥作用最大的危机管理机构,它的决策水平和预见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危机处理进程和结果。

3.1.3危机控制小组危机控制小组负责危机处理工作的实际运转,直接处理危机事件的操作层面工作,一方面向领导小组及时通报事态的进展,另一方面向联络沟通小组下达核心领导小组的决策信息。时刻保证核心领导小组清楚地知道危机情况,同时从核心领导小组那里接收战略建议,并制定危机处理的预算。

3.1.4联络沟通小组联络沟通小组负责与公众、媒体、受害者、公司成员的沟通,应确保企业用一种声音说话。任命两到三个公司发言人负责与媒体的沟通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保证对某个问题做出统一而前后一致的判断和解释,并且由获得授权任命的发言人来完成信息沟通的任务。

如前期浦发银行在其外汇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而导致客户不满,并在媒体和网络上引起较大反响的事件的处理上,就应该由品牌危机管理小组统一处理,对外保持同一声音,实施同一标准,并通过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主动化解品牌危机。而不应该政出多门,出现不同网点对部分客户补偿五花八门。例如:有的网点提出,投资者可以把理财投资的资金再续存一个月,给予其8%的年利率,即多存一个月可获得8%/12=0.66%的利息补偿;有的网点提出,给投资者3000元代金券;有的网点提出赠送投资者实物礼品。这些不统一的做法很可能会引发客户之间的攀比,使浦发银行处于更被动的地位。

3.2预警信息系统通过网络评价品牌的安全状态、监测影响品牌安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以及品牌的不安全现象,并对其进行识别、诊断、评价,设计出预警信号输出系统。

如本次金融危机开始时信息不透明,给许多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带来负面影响。如今,美国政府对十大金融机构展开压力测试,将金融机构的真实现状公之于众,,使人们对这些金融机构重拾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国工商银行第三期领导干部研究班课题组.“工商银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研究”《金融论坛》.2008年第7期.

[2]陆岷峰.《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2月.

[3]余明阳,刘春章.《品牌危机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4]宗军.“浦发银行品牌建设研究”中国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2008年.

[5]凌林,黎永强.“商业银行品牌危机管理策略”《新金融》2006年第10期.

预警机制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朋辈辅导学业预警结对帮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01-03

一、概念界定

(一)学业预警

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和推进,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但与之伴随的是生源质量相对有所下降,不能顺利毕业的学生数量相对增多,大学生面临日益增加的学习、经济、就业及心理等方面的压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减少和克服学业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成了高等学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学业预警机制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新型的高校管理模式,近几年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推行,主要对高校学生学习成绩、日常考勤、学籍等进行管理,其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学校、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及时发现和识别学生潜在的或现实的问题,并及时向学生本人和家长告知、警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形成合力来预防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业轨道。它是一种重在对学生学业上出现或将要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友情提示和预先警告,并对其进行帮助和干预,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管理制度。

(二)朋辈辅导

朋辈辅导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最早是在心理咨询领域提出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威兰德(Vriend)发表了朋辈心理咨询领域的首篇论文后,朋辈辅导在北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所谓“朋辈”( Peer ),实际上就是“朋友和同辈”的简称,是指年龄相近,职位相当,生活境遇相似的一个群体,他们之间可以是相互熟悉的,也可以是相互陌生的。所谓的朋辈辅导,具体到高校里,简单地说,就是一群学生对另外一群学生的辅导。 朋辈辅导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业辅导,主要体现在学习上的帮助;另一方面是情感支持,主要体现在思想上的抚慰。在学业辅导、情感支持中,朋辈辅导员可以通过面对面讲课或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对被帮扶者进行辅导。

高校在实施学业预警机制的过程中,除了可以通过学校和老师采取必要的措施参与帮扶外,还可以发挥朋辈辅导员在学业预警帮扶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在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如:奖学金获得者、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与“学困生”“结对子”,在学习中给予督促和辅导,在思想上给予抚慰和激励,通过与“学困生”的交流和交往,发现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自身的示范和榜样作用,帮助“学困生”转变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引导“学困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从本质上来说,朋辈辅导是一种“一对一”式的帮扶和辅导,它需要辅导者和被辅导者双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和效果。

二、朋辈辅导、结对帮扶在学业预警机制中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被预警学生的转化率,增强高校学业预警工作的效果,是形成优良学风的有效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学说中提到,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进行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方式。据调查资料显示,学生在讨论个人问题时,更多的是寻求同辈而不是成人,同辈辅导员和他们的当事人可能从这种相互作用中获益。参与朋辈辅导,对被预警的“学困生”而言,“结对子”的对象是同龄的同学,同龄人之间有着相似的学习经历、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因而相对于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同龄人之间的帮扶更容易触及被帮扶同学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帮扶和影响的效果往往要优于父母老师的教育。通过朋辈辅导,加强对被预警学生的帮助、引导,可以提高被预警学生的转化率,预警与转化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只重预警,不顾转化的现象的发生,从而带动了高校学风在整体上的提高。

(二)有利于增强高校学业预警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提高高校学业管理水平

高校实施学业预警,采取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措施,充分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这项工作敦促学生端正态度,努力学习,充分发挥学校、老师、同学和党、团、学生组织、优秀学生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为有上进心的成绩欠佳的同学提供更有利的学习进步平台,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提高了高校的毕业率、就业率,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提升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形象,使高校学生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是辅导员,目前高校中的每名辅导员一般管理两三百名学生,因管理的学生数量庞大,再加上平时还有大量日常性的行政工作,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时主要精力都放在问题学生身上了,很难做到对每位学生面面俱到。对“学困生”采取“一对一”的朋辈辅导和结对帮扶,利用学生间存在的相近性和趋同性,可以使对被预警学生的教育更多地呈现出直接性、示范性和吸引力,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优秀同学的影响。在与优秀学生的“结对子”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摆脱被预警的学习状态。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朋辈辅导,提高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有利于朋辈辅导员的自我管理、自我充实、自我成长,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在朋辈辅导中,朋辈辅导员“结对子”的对象是被预警的“学困生”,要改善“学困生”的学习困难状态,不仅需要朋辈辅导员善于发现问题,还需要朋辈辅导员善于思考和总结,根据被预警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式,提高其学习成绩。在这一帮扶过程中,朋辈辅导员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获得价值满足感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充实、自我成长。

三、朋辈辅导,结对帮扶在学业预警机制中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帮扶对象

目前“学困生”学业预警机制,在我国高校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各高校首先要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位授予标准、毕业要求,制定合理的学业预警实施标准。在学分制下,具体来说就是学生累计所欠学分数量,高校的教务部门通过学业系统筛查出需要预警学生的名单,提供给辅导员,辅导员认真分析预警学生的具体情况,发动优秀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朋辈辅导和结对帮扶,特别是对于那些有上进心但目前学习成绩欠佳的被预警学生,更要有针对性地帮扶。

(二)选拔、组建、培训朋辈辅导员队伍

在明确了帮扶对象后,要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结对帮扶在学业预警中的作用,就必须立足于培育优秀学生群体,开发教育资源,完善组织形式,积极创设条件、搭建平台、丰富载体、拓展途径,努力优化有利于实施朋辈辅导的环境和氛围。参与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同学必须从优秀学生中选拔,比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团员等,他们具备思想觉悟高、品学兼优、心理健康、严谨自律、责任意识强、甘于奉献等特点。发挥这些优秀学生群体榜样示范作用,强化他们的带动和辐射功能,促成他们的共振和扩散效应,从而感染和熏陶被预警的“学困生”,形成优良的学风。

朋辈辅导员选拔后,应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辅导、素质拓展活动、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对朋辈辅导员进行培训,补充朋辈辅导员在人际交往、有效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传授朋辈辅导员具体的工作技巧、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法,使朋辈辅导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此外,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过程中,要认真填写帮扶记录表,定期将记录表交给负责老师,建立帮扶档案,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和总结,提高帮扶水平和效果。

(三)确定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主要内容

首先,自愿“结对”,在沟通交流中,加深友谊。自愿“结对”有利于打消帮扶对象的抵触心理,使“学困生”愿意听取朋辈辅导员的建议与意见,接受帮扶。所以,朋辈辅导员要与“学困生”建立朋友关系,经常沟通交流,培养共同语言,彼此信任,从而为朋辈辅导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情感支持;其次,日常提醒、督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朋辈辅导员以身作则,经常提醒、督促“学困生”上课不缺勤、作业不拖拉、自习不偷懒、考试不作弊,培养 “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逐渐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三,答疑解惑、考前辅导。因“学困生”大多学习主动性不够,在日常学习和期末考试之前不善于自己总结、提炼知识点,一味“等、要、靠”,针对这一现象,朋辈辅导员要帮助其答疑解惑、考前辅导,传授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以渔”,使其能顺利通过期末考试,取得相应学分。

(四)制定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跟踪帮扶系列措施和考核办法

为了将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工作落到实处,规范帮扶行为,提高帮扶实效,应制定相应的帮扶制度、措施和办法。包括朋辈辅导员的选拔与聘用、帮扶日志、考核与激励办法等。朋辈辅导员的选拔与聘用需明确选拔程序、任用周期等;帮扶日志要求详细记录帮扶内容和采取的帮扶措施,如:帮扶的时间、地点、内容、帮扶的课程名称、“学困生”课堂出勤情况、思想动态等;考核与激励制度重在激励,经相关部门认证后,对于帮扶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授予“帮扶之星”、“优秀朋辈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在评奖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学习有明显进步的“学困生”授予“学习进步奖”等荣誉。

[参考文献]

[1]华金秋.台湾高校学习预警制度及其借鉴[J].教育科普,2007,(3).

[2]王思斌.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9.

[3]王英国,黄磊.大学生朋辈辅导及其实施[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3).

预警机制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化工企业;财务风险;机制;方法;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风险源自于责任。实施责任的恩惠对于化工企业执行内控制度起到积极的作用,不但保证了企业的会计资料的属实、完整以及合法,而且使企业的资产安全等所承担的责任得到了保护。化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指的是由于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换句话说,就是在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由于制度、组织和工作人员技术等原因使得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一、化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

1.首先是要加强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针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这其中又主要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通过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可以加强各种外在环境和内部风险管理,对投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在发生投资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能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同时要加强内部会计人员、会计核算、审计等各个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尽量降低或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以此减少经济损失。

2.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在财务做预算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本、利润,还要考虑市场情况,分析现金流量的确定性与到期债务之间的关系,即在做预算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及这些风险可能对企业造成哪些影响,通过预算帮助企业安排好资金的流动,有效的为企业规避了财务风险。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加强教育提高相关人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综合素质、确定预算控制的重点、建立和完善财务预算调节机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完善预算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建立预算管理部门等等。

3.可以利用金融衍生产品来规避风险。一般情况下,化工企业都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其化工产品比较多元化,涉及的行业也不是单一的。因此,很多化工企业为了保证资金的充裕而选择银行贷款,这种信贷产生的利率风险也同属于化工企业财务风险的一部分,可以利用金融衍生产品来缩小这一风险,例如利率期权结构、利率掉期等等。

4.调整产业结构,扩大销售,降低库存。在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库存会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这主要是为了保证销售的后备储量。但是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这些库存产品不能及时卖出去的话就会导致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足,就会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的后果,而且还占用大量的企业资金,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严重的还会导致不良债务,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化工企业在财务管理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这一点,做好防范财务风险的控制。实践证明,通过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化工产品,以此来降低库存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降低财务风险。

二、防范财务风险的方法

1.加强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思想认识。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成就事业的基础,财务管理因为它的重要性,对财务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工企业要更好的防范财务风险,就是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在人才选拔的时候,应选择有比较不同企业会计制度、市场要求能力的会计人员,财务人员还要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必须掌握税法、经济法、计算机和其他基础文化知识,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财务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高效的运用现代先进的会记手段,运用高等数学等工具和分析方法,要和相关的人员、部门、社会打交道,多交流沟通,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去解决问题、和当事人协调,才能为化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完善化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同地区的企业相比由于其环境的不同,当地的政策、管理制度等等都千差万别,在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一定要符合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条例。不同地区的条例制度存在着差异,比如会记准则的差异、税收制度的差异等等,这就直接造成了财务难以集中管理。同时,还有比如报表统计口径不一样、会计年度不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认定、合并纳税、权益作为资产投资等方面都不一样,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多的麻烦,这就需要化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放开眼界,不断的完善制度。最大限度利用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生产带来价值。

3.加大对企业财务风险中资金流量的控制。资金流量是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前提保证。一个制度、管理比较完善的企业通常都会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财务预警分析机制,这套财务预警分析机制包括了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以及财务风险的分析 预测和防范措施;其次是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的控制,企业通常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很多现金,对这一部分现金的控制也是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的有效方式;最后是在投资环节上有效的管理,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多企业都会选择投资行为,而投资是包含了很大的风险,因此,企业要对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比如分析投资规模的大小是否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等等。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变化,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竞争。要想在这种竞争下取得成功就要加强内部管理,而在内部管理中财务管理又是重中之重,要加大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风险,企业才能实现 “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润”的目标,也才能保证企业取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浅析防范化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机制与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4:58.

[2]段玉峰,孟菲.浅析企业如何构建财务风险控制的策略体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63-64.

预警机制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本科专业设置 原则

从1963年开始到现在,我国共进行了四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最近一次是教育部从1997年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并于1998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新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的种数由504种减少到249种,减削幅度超过一半。但在目前,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调整、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专业设置滞后雷同、缺乏科学论证,等等[1][7]。那么,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高校在本科专业设置时究竟需要遵从怎样的原则才能规避或减少问题和矛盾?我试图从市场化视角出发,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求教于同仁。

一、实现知识本位、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高等教育价值观是高等教育价值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是人们对高等教育基本价值的信念和理想。在高等教育思想史上,以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知识或社会作为分界,形成了个人本位、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2]。

这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各有侧重,各有利弊。个人本位对个人的尊重,对个体权利的推崇,有利于在高等教育中突出人的主体性作用,重视个体潜能的发展,但同时也反映出其缺乏共同目标指引的缺陷,毕竟社会的发展需要向心力;知识本位提倡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有利于在高校实践中突显学术和科学的价值,但却存在脱离社会之嫌;社会本位强调了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有利于将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社会的需要,但同时也忽视了个人的发展,并可能违背知识的内在逻辑。

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过程中,始终受到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在我国,对前苏联教育模式照搬的影响在今天依然发挥着强烈的作用,过去在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我们的高等教育取得了时段性的成绩,但在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着由于自身价值定位而带来的瓶颈,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知识、为个人、还是为社会?答案众说纷纭,我认为是三者的结合。在高等教育要面向未来、加速国际化的今天,高等教育既要发挥对我国传统文化及科学知识保存、传承和发展的作用,又要重视教育过程中对个体自由天性的尊重,以及个性的发展,同时还要突出对社会的凝聚提升作用,那么,对三种价值观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取其优点,避开缺点,将三者优点有机结合起来,来指导我们在专业设置理念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无论任何时候,人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在我国,长期以来教育忽视对人个性的发展、对自由的追求等,导致对人自身健康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今天,我们在选择、认定专业设置理念时,不但要吸取三种价值观的优势,而且要突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为没有个人潜能的发挥,就不可能有对文化的创新,不可能有社会的不断前进。良好的个人素质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早已证明了这一点[3]。

二、专业设置预测要与市场预警机制紧密结合

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告诉我们,劳动力供求的数量和结构必须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基本一致,才能使劳动力市场达到供求均衡。所以,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要充分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要对劳动力市场作深入的调查和预测。要加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在立足于现实,解决已有问题的情况下,兼顾社会发展的未来需要,使高等教育的专业发展能够引导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何为市场预警机制?顾名思义,就是一套用于快速捕捉市场变化的系统或管理行为,它的任务就是告诉社会: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何时需要。对于高校来说,专业设置预测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准备以迎接市场的变化,学者们已经敏锐地看到这一点,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专业设置预测受哪些因素影响。招生和就业率是市场对高校专业设置最鲜明的反馈,如果没有将招生和就业情况真实及时地反映在市场上,没有对市场作出准确的预测,高校对专业设置就很难作出适应市场变化与需求的反应和预测。一个基于市场需求预测的预警体系的建立将从源头上提升高校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通过提升市场预测质量这个源头去改善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让高校由事后的被动应对变为事前的主动掌控。所以,高校如果要对专业设置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时,就要重视对市场预警机制的研究,将专业设置的预测与市场预警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加强高校专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

三、专业设置要满足社会需求,但不能盲从市场

高等学校自产生之日起,就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而专业是高等学校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纽带之一,高校通过专业设置与调整来适应社会的变化与需求,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故而满足社会的需求是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之一。

但目前,我国一部分高校由于热衷于追求专业齐全,盲目适应市场,致使专业设置出现雷同等现象屡见不鲜[4]。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必须作出积极响应,在其设置和调整方面要努力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但同时,也要保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性,不能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当作高校专业设置的唯一依据,不能盲目跟随市场变化。

首先,市场经济运行有其自身规律,如自发性、灵活性特点及盲目性等缺陷。周远清指出:“高等教育的某些活动规律,如超前性,周期性,专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等,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4]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是其各自的规律所决定的,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们不能违背规律去消除这种矛盾,只能以一定的方式调和,尽量减少矛盾带来的负面影响。再者,市场经济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盲目性缺陷,高校在专业增设及调整时,不能被市场的表象所迷惑而盲从市场。

其次,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理论型或应用型人才,而不仅仅是技师或工人。本科教育的学术性决定了一些专业更加侧重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性专业,而这些基础理论在市场层面很难得到及时而准确的反馈,但从科学发展的逻辑角度讲,这些专业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所以高校在专业设置及调整时要进行宏观统筹,要在尊重知识内在逻辑的同时,力求适应市场变化。

四、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协调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四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其中第四次主要力图解决的就是“专业划分过细、范围过窄,有的(专业)名称欠科学、不规范,门类之间专业重复设置”[5]等问题。如今,高校的通才和专才之争又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课程设置的影响。

专业与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密切联系的,支撑专业的基础元素是课程,专业口径的拓宽无疑必须依靠课程来实现;同时,通才与专才首先可以通过知识面与职业适应能力面来考查,在高等教育学领域,可将通才看作是广义的“高级专门人才”,专才则是狭义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更深层的心理机制来分析,专才在确定的专业方向上更多的是依靠自己所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去工作,而通才在不同的专业方向上则较多的依靠自己的一般能力去工作。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适应性强的“通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3],上述所谓的专才的专门知识、技能和通才的一般能力差异主要是由于高校专业口径的宽窄导致的,而拓宽专业口径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转变以往的课程观念,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其中,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在广博的基础之上,拓宽专业口径,是学生在拥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上,在各个专业领域内各有所长。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而且能促进多样化人才的培养。

五、高校自身优势与专业特色相结合

加州大学原校长田长霖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指出:“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持最有益的专业,把它变成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如果不追求卓越,就会平庸。在考虑自己的专业布局时,大学不应该追求专业齐全、追求热门,而应该追求特色、优势和高起点[6]。每个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办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呈现出其独特的背景,一些高水平的学校在面临新的发展阶段时都会作SWOT分析,即对学校本身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这有助于学校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并进行定位,专业设置也类似于此,在新设一个专业时,我们必须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有充分的条件来办好这个专业,能否在可见的未来办出高水平?要设置的专业和自身基础的关联度如何?和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否一致?只有学校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情况下来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才能集中力量办出特色专业,通过特色专业的发展来促进其他专业的提高,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汪晓村,鲍建强.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

[2]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任丽清,李世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3):55-58.

[4]周远清.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问题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1):364-365.

[5]卢晓东.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