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创新驱动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第1篇

同志在“十”报告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项工作中第二项就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在深刻把握当代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为我国未来发展打造核心驱动力做出的重大部署,体现了党对当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把握,也说明了党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期科技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一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报告指出,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同时还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下大力气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纵观各国的发展史,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近几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各国尤其是发达经济体都对实施国家创新战略更加重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目前,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已初现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了新一代技术群和新产业增长点,全球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我们必须准确判断,牢牢把握。

“十”报告不仅是论述了创新驱动的战略意义,实际上是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激发我们认真思考在贵州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如何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这给贵州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更为贵州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和新的舞台。要把学习贯彻好党的“十”精神与当前科技支撑我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做好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抓好科技创新目标任务完成、科学谋划下一步工作上凝心加力、取得实效。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为关键的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又要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贵州省虽然还处在工业化的前期阶段,但还是拥有了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和一定的制造能力,近年来科技事业有长足进步,在几大支柱产业领域如磷和磷化工、铝和铝加工、中药现代化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在高科技研究领域也引进转化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也为下一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但是,综观当前形势,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总体而言,贵州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还较低,许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主要的几大支柱产业还是依托资源优势的粗放式的发展,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与此同时,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省,贵州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十分突出,推动可持续发展任务尤为艰巨。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合作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跨越的科技发展方针,把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第2篇

――星眼管窥

青岛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由青岛市原三大能源企业――青岛泰能燃气集团、青岛热电集团、青岛开源集团合并组建成立的市直国有独资大型能源供应服务企业。集团拥有职工6000余名,主营燃气、供热、发电有关的投资、建设、管理、服务及新能源的推广应用等业务。集团秉持“责任、诚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敢于担当、勇于挑战、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全面提升山东省服务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泰能”在市场投资运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升级打造全国驰名商标“暖到家”为集团服务品牌,开通了“暖到家”热线96556,推出“互联网+能源服务”,整合、优化、提升服务功能。

以品牌建设为引领

集团建立了以“青岛能源”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和品牌体系,树立起“责任、诚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和“敢于担当、勇于挑战、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按照“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的原则开展企业文化的宣贯工作,印制并发放集团《企业文化手册》和《企业VI手册》,展示集团品牌和文化理念的设计成果,全面推进企业文化视觉识别形象的统一、更新工作,实现了企业文化宣贯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

以《青岛能源》双月刊为抓手,做好集团内部企业文化建设。自2014年10月创刊以来,《青岛能源》双月刊共出版9期,期间内容不断丰富,体系不断完善,成为展示集团发展成果、促进相互学习、反映职工精神风貌、宣传先进典型、传播正能量的平台。

以新闻媒体报道为抓手,积极做好集团文化、形象展示,打造“青岛能源”“泰能”“暖到家”等品牌,提升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以品牌建设践行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以文育人

创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四大行动”,开展优良家风、企业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活动,重点推进诚信企业建设和“厚道鲁商”创建、倡树行动。开展“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立足本职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创新型人才;利用“互联网+”创新学习方式,积极开展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等宣传教育。在广大职工中积极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开设“以德兴企”专版,下设“创先争优、企业细胞、员工风采、能源青春”等栏目,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好方法、好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对各行各业的好榜样进行选树、学习,使职业道德建设“看的见、摸得着”,成为了交流传播、有生命力的活文化;集团每年度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交流最新理论研讨成果,精选了优秀职工理论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为加强新常态下企业党的建设、群团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设“书香企业”,锻造职工队伍科学文化技术素质。以创新、创业、创客为主要内容的“三创”活动,大力弘扬“创新”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增强理论研讨水平,各级工会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提升职工素质,开展创效活动。以“职工书屋”建设为抓手,在全集团开展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员工建设和争创活动,所属9家企业先后荣获青岛市“书香企业”荣誉称号,集团所有基层班组全部建立了班前或班后学习制度。

重视榜样的力量,推动员工成长、成才。集团高度重视先模人物的培养、选树、学习工作,按照“发现一批、培养一批、总结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致力于先模人物的梯队建设,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先进人物。积极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劳模的传帮带作用,在广大职工中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以职工喜闻乐见为原则

坚持建家就是建企业的指导思想,全面实现“把建家活动与促进企业生产目标发展相结合,与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相结合,与支持、参与企业和谐发展建设相结合,与教育、提高职工素质相结合,与突出维护职能为职工办实事相结合”的5个结合,使集团各级工会建家活动落到实处。与时俱进丰富“职工之家”内涵,制定“建家”“建站”“建屋”标准,推进“职工小家”“职工服务站”“职工书屋”“职工驿站”建设。

全面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创新“书屋”建设模式,通过与驻地图书馆的共建联动,获得了免费的图书配备和更新渠道,不断充实阅览内容,让职工有读书之处,有好书可读;完善职工阅览室,阅览橱、阅览角等的建设,为喜好读书的职工提供了阅读场所和便利条件,增强“职工书屋”的作用性,引导职工读好书、好读书。

集团根据职工的爱好需求,首先成立了摄影协会,制定协会章程、首次招募会员70余人,选举出执委会,负责日常管理、活动组织等工作,每年举办书画摄影展;在摄影协会成功建立的基础上,筹备成立发扬能源文化、陶冶职工情操的集团职工艺术协会,增强职工“能源一家亲”的归属感或荣誉感,创造激情干事、精神面貌昂扬的职工队伍。

以“能源大家园”为主题

举办“能源在我心中,文化与我同行”首届企业文化演讲比赛,23名选手通过身边的事讲述身边的人,集中展现了发生在职工身边践行企业文化的感人事迹,既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又展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检验了企业文化宣贯情况。

开展“能源文化・我们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宣讲活动,宣讲队伍20余人先后到莱西、平度、胶州等单位送文化进基层,将企业文化理念和文化建设成果以演讲和小品等形式展示给一线职工,实现了企业文化从“册子”到“内心”再到“生活”,最终回归“内心”,为企业文化转变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举办“能源一家亲,军民心连心”迎新春联欢会,通过职工自编自导节目,弘扬了企业文化,展示了能源文化大家园主题,表达了职工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能源集团的无限热爱,使能源文化深入人心。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驱动 装饰行业 趋势 应对 创优

按照党的十和三中全会精神,要把建筑业打造成为具有对国民经济较高贡献率的产业、引领时展潮流的低碳绿色产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民生产业、具有较高产业素质的诚信产业,完成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赋予建筑业的艰巨任务,就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为了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常态,促进企业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进一步推进建筑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持续发展,对装饰行业的现状,就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拓宽新经济增长点谈谈我的认识:

一、新常态下的行业趋势

1、装饰行业发展增速趋于平稳。

2、互联网对企业带来新一轮机遇和挑战。

3、颠覆传统业务模式,装饰工业化打造大装饰格局将成趋势。

4、信用体系建设为规范企业行为,适应市场发展,助推作用更加明晰。

5、以“两年行动”为契机,解决工程管理和质量问题是对企业的促进。

二、新常态下的应对

以“两年行动”部署来看,建筑装饰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将是未来经济运行的新常态。老常态下的建筑装饰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施工行业,严重依赖手工业者,品质不均衡、工效不高、成本难以精确控制、污染严重等弊端,一直阻碍着装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市场环境、消费需求的变化,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以及行业标准的不断提升,装饰行业将通过创新升级发展为现代的、集约的、科技的制造行业或服务业,这是一种值得期待的趋势。

1、商业模式创新。

现在国内很多知名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如海尔集团、小米等,以自身家电厂商,以智能家居、智能建筑融入到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中,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是互联网思维方式下装饰市场的新商业模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是新常态建筑装饰的大势所趋。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建立价值交互平台,创立自己的生态圈,围绕设计方案、金融服务、材料资源、劳务资源、工程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整合产业链,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打造一体化“大装饰”格局的发展战略,培养互联网思维,实现装饰行业信息化升级,这是装饰行业创新、变革的方向。

2、技术创新。

推进装饰工业化,改革传统施工模式。工业化一直是建筑装饰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效率,促进行业快速发展,“配件生产工业化”与“施工实现拼装化”的建筑装饰工业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国内知名建筑装饰企业都采用工业化施工模式。因此,我们要树立工业化思维方式,用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贯穿的建筑装饰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工序,实行有机对接,确保工程质量。建立信息化系统,是提升建筑装饰企业管理水平的手段。要积极地引进施工管理信息技术,集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材料采购等管理环节为一体的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实现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升级。

3、管理创新。

质量管理上要创新,质量是建筑装饰行业的一个不变的主题,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在管理上的创新,首先要体现在质量管理上。工程质量绝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企业综合管理的结果,是对企业整体经营状况的检验,因此,我们要树立“大质量概念”,要以“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为契机,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引进好的管理模式,从体制上、机制上,制定卓有成效的管理工作方案,实施对投标方案、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材料采购、技能调配的全覆盖。

4、绿色装饰

发展绿色装饰,主要是倡导绿色理念,坚持绿色设计,推进绿色施工,使用绿色材料。绿色建筑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绿色建筑离不开绿色装饰。在国家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绿色理念日益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装饰企业也已置身于势不可挡的绿色风潮之下,绿色装饰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要以绿色环保施工为重点,积极推进绿色施工、环保施工,提升精细化施工与文明施工管理水平。

5、BIM技术

应用BIM技术,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生命期各阶段和各专业系统间信息断层问题,从设计、施工技术到管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应用效果,已成为建设企业的迫切需求,装饰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要时刻把握行业发展潮流,并致力于践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走在技术发展的前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建筑装饰行业洗牌和细分速度在逐步加快,一批专业化企业异军崛起,打破了同质化竞争格局,形成了做专、做精、做久的差异化发展新格局。只有通过在一个或几个专业领域建立绝对优势,企业才能拥有多元、综合发展的基础,才能在加速洗牌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再逐步以成熟的商业模式延伸扩张,成为规模化的专业旗舰。

在鲁班奖、装饰金奖等优质工程的申报中现都加大了对创新成果的要求,促进了申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我司多年来一直坚持工程创优理念,通过创精品工程来促进技术的发展与管理水平的提高,确定了凡是符合工程创优条件的施工项目都必须参加工程评优申报工作。数年来都把创精品工程作为我们提高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的大事来抓,大力推广工程的创优工作。随着不断进行工程的创优强化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推动了科技水平的提高,取得了不少成果,也提升了企业在行业内及社会上的知名度及竞争力。

参考文献:“国家级工法推广应用暨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成果经验交流会”中国建筑业协会2015.6.10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第4篇

一、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部环境来看,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强中国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1.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经济体。而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相类似,走的是一条低成本的发展道路,其快速推进主要建立在环境承载巨大压力之上,并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与增加物质投入,在带来经济总量快速提升的同时,也使得有限的自然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日渐削弱,引发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源短缺等一系列黑色发展问题。2011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在统计意义上已经达到51.27%,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正式进人城市主导型社会。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不变,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会达到10亿左右,城市数量将达到1000个左右。中国城市发展的需求结构、人口结构、劳动力供给及外部环境等各种经济基本面因素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单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高投人、高能耗、高污染但低水平、低效益的传统粗放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而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无疑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提高科技进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促进城市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发展,也可以促进城市新 兴绿色产业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长期来看,对中国城市而言,支撑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可能不在于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是否丰裕,而在于城市是否具有不可复制的知识优势和创新资源。将科技创新作为整合和转化区域优势的主线,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城市产业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消耗成本,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经济,实现从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红利”的低水平“要素驱动”转向依靠知识和信息的高水平“创新驱动”,将不仅是城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更将为城市长期可持续提供持之不竭的动力。

2.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科技创新是增强中国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从全球范围看,城市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城市在国家乃至全球城市经济体系中的贡献与作用。在全球^市体系中,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一般都是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经济增长极,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经济活动生产总值规模大,产业结构合理完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总于全球城市经济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支配性地位和推进性的空间单元,对全球城市网络体系升级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而这种带动作用主要来自城市自身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往往能够通过不断创新,保持和拓展优势领域,通过自身创新能力的释放在城市内部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发挥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创新功能,在城市外部产生辐射效应,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经济复苏继续减缓,各国都面临着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巨大压力,城市经济发展对于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求更加紧迫,世界各国城市把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突破口,全球城市已经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中国城市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只有紧跟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潮流,加快创新驱动,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不断形成新的战略支点,提升既能反映中国城市竞争优势又能引领全球城市发展的创新能力,增强城市科技竞争力,才能在新一轮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凸显中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中国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系统

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是一项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系统工程。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应该是城市创新主体在特定的支撑条件和发展环境中运用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形成创新成果并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过程。对中国城市而言,要形成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必须立足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以人为本,以城市科学发展为目标,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良性互动,不断优化配置自身的科技创新要素,优化服务,开放合作,激发城市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发展和自身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相匹配的分层次、有分工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能够支撑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系统。

具体来看,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为本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核心所在。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它们通过密切的相互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创新生态系统。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集成环节,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中,企业是科技创新需求、研发投人、创新活动和成果应用最重要的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等领域具有雄厚实力,是知识创造的主要来源,发挥着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区域知识扩散的辐射作用,是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力量。而无论哪一类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人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创新主体能否有效实现创新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中,人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科技发展依靠人,科技发展为了人,是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二是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必要条件。政府和市场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发挥着为创新活动提供基本环境和条件的作用,这些环境和条件是科技创新活动必需而又难以由创新主体自行解决的。三是专业服务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保障。城市科技创新活动是一种昂贵的活动,需要大量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投人,但单纯依靠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并不必然产生城市创新成果。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专门为城市科技创新提供的专业服务不仅能够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支持,还能够通过结构优化有效激活科技创新资源和提高科技创新投人的质量,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发展优势,实现“资源静态”向“服务动态”的提升,是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保障。四是开放合作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基本要求。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既包括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开放、相互合作,也包括不同城市区域间的互动合作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密切交流。城市只有以开放的姿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融入科技全球化的潮流中,协同创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通过频繁和深入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效提髙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现城市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五是城市科学发展是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高要求,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归根结底,城市科技创新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获得了多少技术,而在于通过科技创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创造的价值。加快城市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切举措,最终都要使创新贯穿于经济、文化、社会、城市、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各环节和全过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民生进步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竞争优势。

三、中国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路径

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是落实中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中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需要立足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科学判断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准确把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路径,通过以人为本带动城市创新要素集聚,全面优化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水平,开展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化协同创新,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切实举措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

1.以人为本带动城市创新要素集聚。人才资源是城市创新的灵魂。发挥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作用,应积极改革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科研投人重“物”轻“人”的理念,要髙度重视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从物质资源支撑为主向人力资源推动创新驱动转变。以重点企业、科研基地、重大科研和项目为依托,培育有利.100?于城市科技创新的各类高层次、复合型和具有相关职业技能的专门性人才,集聚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创新意识的国际性专业人才和优秀企业家,最大限度激发创业者和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并把城市科技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科技创业的产业导向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规划紧密衔接,增强人才结构、创业格局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融合、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科技人才弓I领产业发展与产业集聚科技人才的良性互动。同时,深入推进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革与创新,充分尊重企业、科技机构、高校科技人才的价值追求,探索科技要素资本化,积极做好政策、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服务,重点建立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结合、收人与业绩合理挂钩、充分体现人才价值和贡献的人才回报机制,切实解决人才的收人待遇、社会保障、住房等现实问题,完善人才开发、评价使用机制,完善人才中介服务、风险投资服务、员工培训服务、技术支撑服务等配套体系,健全人才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2.优化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良好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是发挥城市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总体上,中国城市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导向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应用促发展,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人、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建设创新友好型政府,积极营造开放、公平和创新导向的城市创新创业环境,实施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增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公共产品的投入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为城市企业或个人提供创新发展的稳定规则和预期,特别应重视发挥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弱化传统体制“重国有、轻民营”的惯性影响,加大对民营中小型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公共采购驱动创新产品需求,通过强制性标准设定提高技术应用水平,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实现以政府推创新向以市场促创新的转变。同时,积极深化城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支撑国家创新战略目标实现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科技决策机制,加快建立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科技经费投入与绩效评价体系。此外,城市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隐性资源,是各项创新活动的土壤,是提升城市创新综合实力的内在基因。

3.提升城市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城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研发服务、设计服务、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培育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国际科技经营机构、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业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应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在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上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城市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搭建技术、产业资本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技术资本化、投资多元化、分配要素化。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与金融结合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现阶段,为适应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需求,应建立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机制,一方面以城市政府引导基金等发展为重点,创新财政投人方式,提高政策资源运用效率与质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放大作用,为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金融资源向新兴产业配置提供更多有效的机制或载体;另一方面鼓励城市国有资本支持或参与重大技术研发和重要产业的投资,放宽行业准人门槛和管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向新兴产业聚集参与城市科技创新,建立完善包括城市科技创新活动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4.开展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化协同创新。20世纪后期开始,由于知识型人才的高流动性、知识和技术外溢、风险投资的发展,一些美国企业开始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向全球搜寻技术创新来源,多方式、多目的进行集成创新,协同创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实践证明,城市协同创新能够跳出区域抓创新,跳出部门抓创新,使科技与经济、产业、金融等相互开放融合。中国城市应促进区域城市科技创新合作,重点完善城市经济圈和城市群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城市之间创新要素合作与产业创新协作,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网络化的协同格局,构建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加速城市创新要素聚合、裂变与知识外溢,发挥不同城市各类创新资源的协同效能,实现城市间创新要素和创新产业的高效流动与优化布局。同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应充分整合和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鼓励有实力的城市企业科技创新“走出去”,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国际化的海外研发机构,或通过国际并购获得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并支持国际学术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外研发机构在城市建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以创新联盟为载体鼓励产学研联合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前沿性技术预研、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城市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⑷。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全球化使各行业的技术供给普遍趋于多元化,各种国际研究机构、独立技术公司都面向国际市场开展业务,既相互交流又相互竞争’逐渐改变了一些行业的技术供给模式,城市创新更要突出技术来源的多元化,特别重视同独立技术公司、独立研究机构的创新合作,利用全球所有可用资源为城市创新发展服务。

5.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行城市科学发展,实现城市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因此,中国城市应加强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向与重点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大力发展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服务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围绕城市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城市人口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社会治理、公共教育、交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突出抓好发展基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髙、带动力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技创新项目,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同时,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需要构建畅通、便捷、高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换渠道,把工作重点从支持新产品开发转向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从关注单个产品攻关转向支撑全产业链和全社会创新,将科技创新融人城市产业链和城市发展全过程,推动创新成果从产品向产业、从产业向市场发展的过程衔接,有机衔接城市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用环节,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向产品、产业和社会扩展,提高科技进步对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水平,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之不竭的动力。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第5篇

演城市规模扩张和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所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未来城镇化发展必须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之间的协调,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改善能源结构,加强污染治理,走低消耗、低排放、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城镇化发展道路,而科技创新无疑将成为驱动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文章运用灰色关联模型,通过对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并就如何提升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推动生态城镇化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生态城镇化;驱动影响;灰色关联分析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正面临资源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以河北省为例,2013年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8%,但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凸显。水资源短缺、能源供求缺口大、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瓶颈。2013年河北省能源生产量仅占能源消费量的23.3%,能源供需缺口达23930万吨标煤;且以煤炭为主(占88%)的能源消费结构严重不合理,导致空气污染严重。2013年河北省SO2排放量为128.47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工业排放占到了90%以上;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65.25万吨、烟(粉)尘的排放量131.33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显然,以单纯工业化发展、城市规模扩张和城镇人口数量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发展难以为继,河北省未来城镇化发展必须破解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化的关系,以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镇化无疑是实现河北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科技创新作为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破解资源、环境危机,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双赢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生态城镇化及特征

自党的十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颇为关注,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以及如何走低碳、绿色的发展道路等形成了众多研究成果。一些学者基于生态城镇化理念,探讨如何解决区域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其中袁成达教授(2013)提出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城镇化之路;陈璇(2014)、黄荔梅(2013)、邓大松(2013)、万晓琼(2014)等分别针对国家、省级层面生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生态城镇化的现状评估与战略选择等问题开展研究;但是目前从创新驱动角度研究分析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尚不多见,主要有王兰英(2014)从创新驱动战略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黄娟(2013)围绕生态城镇化与生态科技创新驱动进行了分析。在上述学者的研究讨论中,生态城镇化的概念逐渐形成。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的袁成达教授(2013)认为生态城镇化是指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等之间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城镇总体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社区建设、消费方式的优化转型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全面建设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人文、绿色消费的生态城镇,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1]。黄娟等(2013)提出生态城镇化在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城市建筑、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与传统城镇化存在明显的区别,它是城镇化在这些方面的生态文明转型。所以,生态城镇化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有序等基本特征,它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2]。由此看来,融合生态文明理念,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才能称其为生态城镇化[3]。上述学者的观点表明,生态城镇化既是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探索破解城镇化盲目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和谐等难题的一个创新之路。生态城镇化具有四大特征,即:生态化、个性化、人本化和循环利用,而最基本的特征则为生态化,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企业节能减排,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实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加强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改善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绿色宜居城镇;三是加强城市防洪、排水管道、污水集中处理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城市公用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引导绿色消费观念,不断提高城镇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化水平。为此,生态城镇化的建设必须注重“生态化”的实施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发展,走绿色、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科技创新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机理

在当今世界各国纷纷以创新驱动发展做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深刻变化的重大发展战略背景下,生态城镇化的建设同样需要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作为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破解资源、环境危机,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双赢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首先,科技创新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生态城镇化发展必须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基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其核心是对大量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例如,发展新能源产业必须以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等创新为基础。其次,科技创新为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城市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消耗成本,实现从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红利”的低水平“要素驱动”转向依靠知识和信息的高水平“创新驱动”,提供必要的基础[4]。这是因为无论是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管理等改造传统产业,还是依靠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技术来降低能耗、节能减排、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等,都必须以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前提。最后,科技创新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运输处置是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生态难题,而屡禁不止的秸秆焚烧、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均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根源。为此,必须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等的开发与应用,为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城镇化建设奠定基础。

三、科技创新对生态城镇化发展驱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上述科技创新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影响是否在现实经济中得到体现,本文以河北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一)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步骤灰色关联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GreyTheory)的重要内容,该理论1982年由邓聚龙教授创立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灰色关联分析是指对某一发展变化系统的动态过程发展态势进行量化分析,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相关因素的关联程度[5]。如果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1.科技创新能力衡量指标科技创新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在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从研究目的出发,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应主要从科技创新的投入(人力、财力)、科技创新产出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考虑,并结合指标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重点选取了R&D经费占GDP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等作为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研究的样本区间为2005~2013年,所有数据来源于《河北经济年鉴》(2011~2014年)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2.生态城镇化发展衡量指标生态城镇化发展在城镇化发展水平提升的过程中不仅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而且关注区域经济内生增长能力的提升。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衡量,不仅要体现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更要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化”特征。为此,本文结合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水平、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等,选取了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工业排放SO2、单位GDP能耗、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8项指标,样本区间为2005~2013年。其中,单位GDP能耗的2005~2011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但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缺失,本文运用相应年份的能源消费量和按不变价格调整后的GDP计算得到;其它7项指标的数据全部通过查阅《河北经济年鉴2014》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获得。本文所用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各因素指标与生态城镇化发展各因素指标的全部数据参见表1。

(三)实证结果分析根据上述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思路和求解步骤,本文以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指标序列R&D经费占GDP之比作为子序列X1(k)、R&D人员全时当量为子序列X2(k)、国内专利授权数为子序列X3(k)、技术市场成交额为子序列X4(k),并分别以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各衡量指标序列为参考序列,即城镇化率为参考序列X01(k)、第三产业占GDP比为参考序列X02(k)、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参考序列X03(k)、万元GDP能耗为参考序列X04(k)、工业排放SO2为参考序列X05(k)、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参考序列X06(k)、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为参考序列X07(k)、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参考序列X08(k)。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子序列分别与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各参考序列建立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分析,以此对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判断。其各因子间的关联度计算结果参见表2。表2数据显示:(1)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各因子与生态城镇化发展各因子的关联度均大于0.6,说明科技创新对河北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整体影响非常显著,河北未来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驱动。(2)科技创新能力因子中R&D经费占GDP之比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与城镇化发展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的8个模型中,有5个关联度排序第一(分别为0.935、0.880、0.846、0.868、0.928),2个排序为第二(0.928、0.898),且所有关联度均大于0.8,说明R&D经费投入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驱动作用最为明显。由此可见,加大科技投入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新技术、新知识的开发与创造,都需要大量财力支撑为前提。(3)R&D人员全时当量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在与城镇化发展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的8个模型中,有3个模型的关联度大于0.9,其他均大于0.8;同时,在8个模型的关联性分析中,R&D人员全时当量与生态城镇化发展各因子的关联度有3个排序为第一(分别为0.865、0.939、0.929),说明科技创新的人力投入对城镇化的影响非常大。其原因在于,科技活动的开展最终是由人来进行的,优秀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最重要资源。(4)在8个模型的关联性分析中,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关联度均大于发明专利授权数的关联度,说明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远大于发明专利授权数的影响。由此表明,新技术、新发明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固然重要,但技术创新只有通过有效的市场转让、真正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有效发挥其价值,带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可见,加强科技创新市场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由目前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低下以及生态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得到进一步诠释。近来年,河北省以加快发展重化工业为引领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使城镇化水平得到提升,2014年城镇化率已达49%,但仍低于全国54.77%的平均水平,更是与北京(86.4%)、江苏(65.2%)等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从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河北省与北京、江苏等地区乃至全国存在着巨大差距。以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废气中SO2和粉尘排放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指标为例,2014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河北37.2%、北京77.9%、江苏46.7%、全国48.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河北86.6%、北京99.6%、江苏98.1%、全国91.8%;废气中SO2和粉尘排放量分别为:河北118.99万吨和179.77万吨、北京7.89万吨和5.74万吨、江苏90.47万吨和76.37万吨。就河北与江苏对比来看,人口总数相差不大,但江苏省地区总产值是河北省的近2.5倍,污染却明显低于河北省。由此可见,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中“生态化”水平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就科技创新能力而言,河北省同样与北京、江苏等地存在巨大差距。以R&D经费占GDP之比和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标来看,2014年R&D经费占GDP之比分别为:河北1.07%、北京5.95%、江苏2.54%、全国2.05%;而技术市场成交额分别为:河北29.22亿元、北京3137.19亿元、江苏543.16亿元。可见,无论是科技创新投入还是科技创新市场环境方面,河北省都远远落后于北京和江苏地区。

四、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较低是制约河北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二,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与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其中,R&D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尤为明显。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目前,河北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在全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仅为第22名[7]。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提升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推动生态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第一,强化创新意识,加大R&D经费投入。针对目前河北省R&D投资占GDP比重较低的现实,应加大政府在创新上的投入,提高R&D经费占GDP之比达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研究以政府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投入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谋划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动全社会R&D水平的快速提高,为科技创新驱动生态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第二,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活动人员投入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长期要素,科技创新人才作为科技活动的核心动力,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流动性。因此,必须重视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种创新人才的积极性,留住并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的高技术人才进入本地区,为提升河北创新能力构筑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第三,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完善科研成果和技术交易市场建设。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河北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对生态城镇化进程的驱动作用。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导向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应用促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和强化鼓励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激励机制,大力推动科技研发服务、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各类专利和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转化,有效推动生态城镇化的良序发展。第四,改善要素市场环境,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搭建创新驱动的平台。一是要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规则,创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平等获得创新资源的市场环境和机制。二是加快重要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环境影响的资源价格体系,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和引导企业创新;如果土地、资本、资源、环境等要素的价格机制健全了,能够真实反映其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它们就能被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领域,就能被集约节约使用,相关科技创新也会在需求的刺激下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袁成达.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城镇化之路[DB/OL].[2013-07-21].

[2]黄娟,李枥霖.生态城镇化及其生态科技创新驱动[J].管理学刊,2013,26(4):22-27.

[3]万晓琼.生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J].区域经济评论,2014(5):130-132.

[4]赵峥.科技创新驱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3):98-101.

[5]江景星.湖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0(5):135-137.

[6]郑凌霄.科技创新投入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12):176-178.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创新驱动 三个平等 中小企业 创新发展

十报告提出保障不同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三个平等”为核心内容的不同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理论。而“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以“三个平等”理论为准则,以创新驱动为支撑,是使中小企业率先摆脱生存困境、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存困境

“创新”无疑是目前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最好办法,但是,对于企业,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其创新发展的道路还面临重重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力量布局不尽合理,中小企业整体创新水平落后。我国长期形成的地域分割和行政分割局面,造成了我国科技力量布局不尽合理,普遍存在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科技设备等资源配置上的不均衡现象。目前,我国从事科研的技术人员绝大部分分布在大企业集团、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内,中小企业科技开发人才少之又少,无法承担自主创新任务。同时,由于我国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在政策支持和引导方面仍显不足。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缺乏,在经济实力上与大企业相差甚远,并且科研能力方面表现较弱,所以在进行企业创新时往往采取模仿和引进策略。大多数中小企业不能准确把握科研创新方向,没有稳定的前沿领域研究课题,极易出现重复投资、资源浪费以及创新滞后的现象。再加上创新技术研发基础设施不健全、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等因素,导致企业整体创新水平落后。

资金要素使用不平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创新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在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产品宣传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财力予以不断支撑,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是实施企业发展创新的重要难题。尽管近年来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但在融资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融资瓶颈。信用评级体系的缺失造成信用资源匮乏,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不强。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缺乏层次性,使得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要进行直接融资甚为困难。金融机构并未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高风险、高潜能的特点设计产品。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企业创新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缺少研究开发经费导致企业很难进行基础性研究和一般性应用研究,真正有创新意义的核心发明专利十分欠缺,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创新进展。

上游产业形成寡头垄断,中小企业丧失自主创新活力。政府一直在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从《中小企业促进法》到《中小企业划行标准》、《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使用办法》等,通过法规条例的制定不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在大型国企和央企上游资源性垄断与通胀日渐加剧的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无法获得某些行业的准入权、议价权与利润分享的权利,在原材料的定价上只能任人鱼肉,不断压缩利润空间,资金链条更为紧张。种种禁入原则不仅体现在资源性行业,金融等领域也是如此。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中小企业在自身规模的限制下只能选择与外资企业联手,以改变单打独斗局面,抗击行政垄断,但这样便导致了过分依赖外资,逐渐沦为外资企业的附属企业,丧失更多自主创新的机会,使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道路变得迷茫与坎坷。

税费负担过重,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激励力度不够。中小企业承担着比国企更多更重的税费负担,造成竞争过程中“民企带着枷锁与国企赛跑”的局面。虽然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适用税率基本相同,但实际上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负压力往往比大企业还大。对处于垄断行业的大企业来讲,其利润相对丰厚,从同样的税费占各自利润的比例来看,处于利润较为微薄的中小企业的税负压力要比明显高于大企业,且由于税制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流转税比重过高,进一步加重了中小企业实际税负。同时,政府对于中小企业创新的激励力度不够,这表现在中小企业风险投融资税收方面、鼓励人力资本投资税收方面、中小企业所得税制对技术创新等方面尚有不足与缺失。

离“同等保护”目标尚有距离,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潜力受阻。“同等保护”是“平等保护”在现实条件下的具体化,实际上是强调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但目前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权益保护方面出现了不同待遇的现象。民营企业收购或兼并过程中受种种因素限制,财产占有权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极易受到侵占,在投资收益权方面也无法得到保障,投资积极性遭受严重打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有待于落实。这些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生存难以得到保障,企业未来的创新发展潜力也必然受到限制。

“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建议

明确中小企业创新驱动的定位,合理分配科技力量。一是要明确中小企业是创新活动组织者,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整合组织企业内部科研力量和大学、科研院所的力量参与攻关,同时在其不愿投入或无力投入的基础研究、公益研究等领域,政府又必须加以引导、施以援手;二是中小企业应是技术创新的参与者、受益者和使用者,在创新成果和市场的“无缝对接”中要增加“技术经营”这个新环节,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实现中小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有价值;三是合理分配科技人才,国家科技部应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长期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扩大中小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给予合理的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四是鼓励中小企业形成自己的创新研发中心,对中小企业创新技术研发的基础设施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使企业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跟上市场,提高中小企业整体创新水平。

开辟全新融资环境,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我国政府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为国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开辟一个全新的融资环境。首先,要针对中小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同时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制定相应政策。政府应通过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提供担保基金以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对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抱团增信”担保贷款、微小企业贷款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以支持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其次,加强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利用二板市场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再次,放松金融管制、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资本的注入,使具有较高风险且难以从一般渠道获得投资支持的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投资贷款,以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消除垄断和特权,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打破国企垄断、民资难入的格局,破除市场进入障碍,扩大中小企业活动领域,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国有企业应遵循“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型垄断企业应从部分竞争性性行业中撤出,尤其针对上游能源、资源性行业以及金融、卫生、教育等领域开展试点工作,放宽门槛,让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参与到重点项目中,引入竞争机制,放开市场,使得中小民营企业可以扩大活动领域,在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下,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激励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企业创新和竞争能力。

减少税负,实施税收激励政策。财政和税制改革已成为政府与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法律体系,安排资金以贴息方式支持重点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加快实施创新技术改造。应改革增值税,对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促进技术型中小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增强所得税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力度,税收优惠的重点应是对具体研究开发项目的优惠、对中小企业技术转让所得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对高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

落实“同等保护”,引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落实“同等保护”,引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政府关注中小企业的权益维护,需要加大制度性支持的力度,在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方面转变观念,建立一套全国性的、不分所有制的权益保护细则,抑制各种形式的侵犯行为,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制市场环境。同时,建立健全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体制,规范政府管理经济行为,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设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帮助中小企业维护合法权益,开展担当企业法律顾问、专项论证、舆论支持、建议行政干预等实践活动,真正成为中小企业的保护人,为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第7篇

这是一届令人难忘的盛会,亮点纷呈,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它鲜明而充分地诠释了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成为引领世界工业创新与发展的风向标。

本届工博会首次引入主宾国机制,新设绿色工业园展区,创立部、市合作论坛板块,充分体现了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办展思想。俄罗斯作为工博会的主宾国,集中展示了先进技术和产品,还特别举办俄中商业论坛,成立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工业合作分委会,为推动中俄经贸外交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聚焦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本届工博会集中展示科技前沿,充分促进成果转化,全力推广创新产品,重点突出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充分体现引领科技发展、促进产业创新效应的导向作用,成为备受关注的亮点。

工博会还充分展现了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国际先进制造业前沿趋势,展品均为世界领先水平。ABB、库卡、发那科、安川等知名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和集成商致力提供机器人集成整体解决方案;欧姆龙、三菱电机、菲尼克斯、西门子等工业制造巨头均推出创新产品出展;国内参展企业对接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集中展示中国工业的发展模式和趋势。

工博会坚持展览交易、招商引资与产业合作并重的原则。今年首次举办了先进制造业外商投资推进会。部分外资企业代表与会并交流了在上海投资制造业的经验体会,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于会上签约。11月2日,四个先进制造业项目集体签约落户上海,总投资413亿元。

这是一届展示新产品的盛会,交流新技术的盛会,开拓合作新领域的盛会。透过本次盛会,各界分享彼此发展经验,共谋发展新篇章,共同引领和推动全球工业繁荣发展。

对于正在打造国际高端“智造”中心的上海来说,它为我们勾勒出上海借助全球优势要素资源,加快提升先进制造业整体能级的美好前景。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第8篇

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共130项,其中,“聚酰亚胺纤维产业化”等14项成果获得成果科技进步一等奖,“防护服的多功能设计研发及性能评价”等42项成果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纯莱赛尔高支高密家纺面料生产关键技术开发”等74项成果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

产学研抢眼 跨学科增多

从今年的“纺织之光”科技奖等获奖项目中不难看出,现如今,产学研联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主流,在今年的获奖项目中,产学研联合的有58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4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产学研结合项目分别占到一等奖、二等奖获奖项目的71.4%和53.5%。

产学研合作模式已经成为科技成果开发应用的重要渠道,有效带动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企业的快速发展。

举例来说,由苏州大学和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高性能真丝新材料及其制品的产业化”项目研究开发了具有高弹性、高回复性的高性能真丝新材料,解决了真丝面料的易皱难题。首次将纳米组装技术应用于天然纤维,使得真丝制品具有高抗菌性和长效抗菌性能。这个项目成果实现了丝绸面料的高档化和功能化,极大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且,跨学科、跨领域的项目成果日益增多,近年来,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新材料等各种高新技术正在渗透到纺织行业的各个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跨学科、跨领域优秀科技成果日益增多。

由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HP全自动电脑横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由浙江大学、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图像自适应数码精准印花系统”等项目所涉及的领域,就是集纺织、机电、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为一体,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彰显出了创新实力和创新活力,对于提升纺织行业的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彰显功能性 倡低碳生产

高性能纤维材料开发及应用依然是行业关注的重点领域,在今年的14个一等奖获奖项目中,高性能新纤维新材料开发及应用项目有6项,占到42.3%。

这些项目围绕着新纤维新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中涉及的基础理论和重大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对提高纺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今年的获奖项目中,高性能纤维材料项目就非常显眼。由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聚酰亚胺纤维产业化”项目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聚酰亚胺纤维生产线,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工业化成套技术”等项目,这些项目产业化技术的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纺织行业高新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不仅如此,现如今,节能减排技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节能减排印染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加工设备一直都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今年印染领域获奖项目达到25项,其中涉及节能减排的技术项目为11项,占印染获奖项目的44%。

这其中,由东华大学、华纺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纺织品低温前处理关键技术”项目通过原始和集成创新系统地研发了多种低温前处理工艺技术。据了解,这个项目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可以节水10%,节能35%。减少COD排放10%,可以说是行业内清洁低碳生产的代表,对于印染行业的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

装备趋高端 奖项意义大

随着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对智能化、自动化、高效率、低能耗的高端纺织装备需求越来越大,高端纺织设备的研发提高了我国纺机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为我国纺织产业的升级提供了保障。

比如,由康平纳机械有限公司完成的“CM101-350型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机”,这个设备就集洗涤、柔软、烘干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一机多用、高效节能环保,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成为染整行业装备更新换代、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的高端优质产品。

科技进步不仅仅对企业重要,对于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任务,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到2020年建成纺织强国的宏伟目标,并在2012年《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建设纺织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的四大战略目标。《纲要》将科技强国作为纺织强国建设的首要战略目标,强调了科技贡献是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也正是因为科技如此重要,所以此次“纺织之光科技进步奖”的隆重颁发才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相信在这个奖项的鼓励下,在全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纺织工业必将造就新的优势。

海斯摩尔:难度代表机会,规模决定效益

获奖项目:千吨级纯壳聚糖纤维产业化及应用关键技术

今年对于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说,是付出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临近年末,海斯摩尔的千吨级纯壳聚糖纤维产业化及应用关键技术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站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

对于董事长胡广敏还有参与到这一项目研发的每一名员工来说,这不仅是幸福的一刻,也是充满了泪水与欢笑的一刻。面对着记者的采访,胡广敏也将这一项目背后的故事向记者娓娓道来。

“行业内人士都知道,现在纺织企业生存和经营的各项生产要素成本都很高,企业原有的优势已经不在,而且行业内的竞争非常激烈。海斯摩尔就想要打破世人印象当中对于传统纺织行业低科技含量的误区,走出一条高科技含量的路子。” 胡广敏就这样带着海斯摩尔开始了研发的路子。

海斯摩尔看准了海洋生物再生纤维,并且打算在这方面做出点成绩。据胡广敏介绍,那时候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在做,但是规模都非常小。在他看来,难度代表机会,规模决定效益。因此,海斯摩尔大手笔的投入了2亿多元人民币来做千吨级纯壳聚糖纤维产业化及应用关键技术。

“这笔投入对于海斯摩尔来说,可以说是赌博性质的,如果这个项目没有做成,那么企业死无葬身之地。好在经过研发人员的上下齐心,这个技术虽然没有国内知名专家的参与,但最后还是在我们的苦干下做成了。”胡广敏介绍道。

这一技术仅2012年就为海斯摩尔实现营业收入108547.01万元,净利润达到11448.92万元。

旭荣:老行业借科技焕新姿

获奖项目:锦纶超薄织物印花技术开发及应用

在今年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名单上,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的锦纶超薄织物印花技术开发及应用技术赫然在列。但与其他获得今年科技进步奖的大部分企业不同的是,它不仅是一家获奖企业,还是纺织之光基金会的捐赠企业。

对于当初旭荣之所以会选择纺织之光基金会进行捐赠,董事长黄庄芳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纺织之光基金会的宗旨,就是推进纺织工业科技进步、人才成长和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旭荣作为纺织行业的一员,有必要为纺织企业尽一份力,所以在这件事面前,旭荣肯定会走在行业的前列。

此次旭荣的锦纶超薄织物印花技术开发及应用技术获得纺织之光的认可。黄庄芳容表示,有点意外,但也很激动。

旭荣的锦纶超薄织物印花技术开发及应用技术从研发到成果转化,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毕竟一开始行业内很少有人接受冷转印技术。面对着种种困难,旭荣并没有放弃,而是依靠着优秀的人才和团队,遇到失败,调整方向,重新再来,就这样一步步的战胜了困难。

“旭荣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次次的创新突破,这也是旭荣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也会让旭荣在未来持续健康发展。旭荣做研发不是单纯为了获奖,我们的冷转印锦纶超薄面料转印技术推上这个平台,也是想让更多专家来评析我们的成果,认可之后,再加深对科技成果的认识,最后转化为推广。”黄庄芳容说道。

安费尔:适时研发 用市场说话

获奖项目:细旦聚苯硫醚纤维技术与装备开发

四川安费尔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细旦聚苯硫醚纤维技术与装备开发项目,在今年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中获得了三等奖,对于这样一家技术研发型企业来说,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颁奖现场,是对项目的肯定,也是对企业的鼓励。

在颁奖礼现场,记者采访到了这个获奖项目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安费尔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李文俊。他告诉记者,细旦聚苯硫醚纤维技术与装备开发项目之所以能够获得此次的纺织行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是因为这个技术本身就有着闪光点。

“近两年,北方的雾霾、南方的污染使得大众对于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个技术是适应环境对于企业排放要求而进行开发的,因此环保可以说是最大的优势。这种纤维可以耐高温、耐腐蚀,经过四川省科技厅专家鉴定会的认证,这个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国内零的突破。这个技术现在有8项专利,授权的达到6个。” 李文俊兴奋的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