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职信息化教学

中职信息化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职信息化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职信息化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法;中职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是中职教学阶段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学生培养思辨能力的基础阶段。目前我国的中职语文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僵硬、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多元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中职语文与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制定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从不同内容,内容的不同角度去分析文章的段落大意,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分析,使学生逐渐具备思维多元化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让学生能从事物的不同角度去感知观察,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中职语文多元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方式多元化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主要集中与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基础知识理解能力,这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中职语文教学的需求。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需要将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想象力、情感及思维的启发上,推动学生掌握多角度理解知识的能力。

(二)思维方式多元化

多元化教学是建立在多方面思维的基础上,思维方式的创新会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因此,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也必然会单一化,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更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例如学生的人格塑造、能力培养等方面。

(三)教学手段多元化

为了促进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改进,要加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用,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搜集与整合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将其制作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活跃整个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三、中职语文多元化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教学策略分析

巧用微课、幕课、翻转课堂创设情境,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利用微课的形式将课文中处于静态的文字演变成立体的、生动的形象,并创设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微课展示的立体的动画、鲜活的形象、鲜明的色彩中,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走进课文。

(二)教学资源分析

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辅助内容,信息化教学的文本素材是根据教学需要编写的,来源于教材、教案和参考书等。文本素材最基本的获取方式是录入,目前主要有键盘录入、手写板录入、语音录入、扫描录入等方式。

(三)教学评价分析

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评价过程,不可忽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重点考核教学设计思想和能力;二是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能力;三是多媒体使用的必要性(网络环境);四是教学反思: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预期效果进行讲解;五是要突出实用性,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为目的;六是教学方案具有可推广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课前预习,利用班级QQ群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进入自创的网站―“中职语文在线课堂”,浏览“资源中心”里的创作背景、字词等大量资料。本文创作背景、作者介绍及其代表作,鉴赏知识等)。

(五)第五环节:讨论思辨

课前,已布置学生进入网站上的 “资源中心”观看视频:《三国演义》中赵括死读书至百万大军活埋的悲剧,以及诸葛亮大将姜维大意失荆州的故事,督促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读书要学以致用。

课堂上,根据网上互动交流区的留言,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讨论:讨论本文观点在功利主义和感官享乐至上的今天的现实意义。学生将电子小报上传至网站后,教师进行批阅,师生留言交流。为了帮助学生及时检测学习效果,设置了在线分享,学生可以在线答题,点击并提交自己的答案,系统做出及时反馈。这一环节,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组间交流、师生交流,评价方式多元化,关注过程和结果,同时也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了所学知识。

在此过程中,任课教师也搜集了大量的资源,学生在品读经典篇章的同时,还提高了语文的应用能力,电子小报word排版、图形图像处理等知识。所以,本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不是为信息化教学有效性而设计,而是为了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是谱写青春花样年华的乐章。只有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导、点播,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求知上进的心。

总而言之,多元化教学方法对中职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通过新时代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多远化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增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教师需要对教学手段、教学思维及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才有利于推动多元化教学发展,为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创造基础。?由于中职生主要关注专业的学习,对语文等文化课程的学习渐渐轻视起来。而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相比,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恰如引入一池活水,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新鲜血液。中职语文教学更强调对专业技术学习的辅、服务。而现代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引入,正是以其资源海量化、形式多样化、活动交互性等优势,为课堂结构的优化,学习空间的拓展,师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中职语文信息化多元化教学的应用研究是关乎现代语文教学生命力的课题,值得每位在教学工作中精心研究。

参考文献:

[1]董希旺.重拾文化自信,建设全新语文[J].新课程研究.2014,(10)

中职信息化教学范文第2篇

当今时展的大趋势是信息化、网络化。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利用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创造和开发知识,如今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信息化工作。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开展的教学活动。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也就是说,信息化教学是采用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结合信息资源开展的教学活动。目前,各类学校在衡量教师综合水平时都把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一个新的评价指标。

2中职信息化教学现状

使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较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更为直观生动,知识点的表达方式更为丰富,从而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但是从中职信息化教学现状来看,中职信息化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

2.1信息化教学理解上的误区

一些一线教师把信息化教学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与网络化教学,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用计算机将原本在黑板上的内容投影到屏幕上,认为在教室内安装了计算机与投影仪就完成了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2.2过多地使用PPT充塞课堂

多数中职教师将信息化等同于简单运用PPT展示教学内容。很多课件与教材不配套,课件里的重点、难点知识与教师所教课程的重点、难点不一致,同一个课件要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习惯、接受能力也不同,很多教师制作PPT仅仅是图文叠加,甚至照搬课本,有时一节课就是不停地播放幻灯片,导致学生产生眼花缭乱和麻木之感,不能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2.3课堂成“炫技”舞台

课件使用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多种媒体进行声色修饰,使教学课件过于华丽,课堂成为教师炫耀自己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舞台,需要课件重点演示的内容则处于次要位置。在各种花哨的课件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教学任务之外的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在欣赏精致的课件,教学氛围活跃,但课后教学内容常被学生忽视,教学效果不佳。

2.4把多媒体教学当作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些教师不管什么课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际上有些课程采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更容易接受,比如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高数的公式推导。

2.5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偶尔使用视频、动画进行教学游戏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效果,但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常规教学。如果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而失去师生间的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难以发挥。

3中职信息化建设实施建议

当今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这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教育教学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信息化教学就像一把“双刃剑”,适当地使用信息化辅助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使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3.1提高信息化建设认识,加大对信息化建设领导

改变落后观念,认清信息化建设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积极推动作用。学校信息化建设是要在校内外实现互联互通,在计算机实验室、普通教室、图书馆和宿舍办公区等所有教学场所要实现随时随地都能够利用信息的环境。校领导要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政府职能部门要对中职信息化建设给予资金和政策上支持。根据不同学校的现状开展因地制宜的规划和考核,促进中职信息化建设工作发展。

3.2从实际出发,加强数字校园建设

数字校园建设主要是围绕中职学校的发展而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创造网络教学氛围,增强教育的开放性,促进互联互通和师生的个性化教学。

3.2.1数字校园建设可以促使教育理念和内容的变革

借助数字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从互联网及教学资源库里获取教学内容,用多种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与老师及其他对该课程感兴趣的同学交流讨论,在培养学生以自己为主体进行探索性、合作性和创新性学习方面有重要意义[5]。

3.2.2数字校园的建设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

借助数字校园在校网内部可以实现各部门的高度资源共享,在家也可以通过VPN指导教学,实现校园内部工作布置处理无纸化。实现校园内部以及上级行政管理部门联网,完成公文传输、信息报表报送和查询工作。实现中职学校间及中职学校与学生家庭间的远程教学、远程会议和信息传递等工作。通过数字校园的OA平台进行办公管理,便于老师间及师生间的沟通协作,提高中职学校教学及管理效率。开发构建教务管理系统,可以使教师的排课调课、成绩管理分析更为简单智能,使各种统计数据传递更为及时。

3.3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完善相关制度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设备从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扩大到校园各个角落。计算机及智能设备的台数一直在增加及更新换代,对软硬件的维护、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师生应加强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软件,不下载安装来路不明的应用软件,注意保护账号和密码,系统程序要及时打补丁。采取利用路由器、防火墙进行内容过滤,内外网进行物理隔离等安全措施。学校要按上级的要求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师生的教育信息化行为,明确相关工作责任,有序推进学校信息化发展。

3.4开发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建立多种信息化教学环境,比如有些中职学校开发“我的易班”等,可以在平台里架设学校、班级、手机易班等页面,可以在网上开展自己的游园会和社团招新等活动;有些学校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微课平台、MOOC平台等,在课堂上可以使用人手一个的抢答器进行抢答,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课后对一些不了解或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可以扫描课本里相应的二维码进行针对性复习,同时提供课后师生互动的环境。借助多屏互动等软件可以实现教室投影仪、平板电脑、手机的屏幕同步,提高教学环节的互动比重。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使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及效果[8]。

3.5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充分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交互性,而不是将原来黑板上的内容照搬到PPT里,也不是仅将书本上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制作就完成幻灯片。信息化教学是要求教师提高信息素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环境,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培养有合作精神、会自主学习、个性鲜明的学生[9-10]。

4结束语

中职信息化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 信息化教学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中职院校生源质量不断的下降,中职院校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来说比较差,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最为重要的就是缺乏对于英语的兴趣以及学习英语的动力。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够集中注意力,最后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在教学方式上,中职院校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置,还有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来说也比较落后,不能够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软件来进行教学,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课堂昏昏欲睡。正是因为这样的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的下降。

二、中职英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信息化教学能够用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在英语课堂之中将声、色、形等结合起来,将枯燥无味的英语教学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在中职院校之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意义是非常的重大的。

1.信息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现如今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们的主要时间和精力也都放在了手机、电脑、上网等上,有的学生甚至于熬夜上网。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英语课堂势必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得学生的兴趣能够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发挥创新意识,设计出不同形式的教学,真正的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

2.信息化教学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在信息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教育资源的传输速度也得到了提高,已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这就为学生们进行自主英语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代的信息化教学主要是利用与视听的手段来进行大量的英语语法的实际练习,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会大大的得到改善,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另外使用信息化的教学可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向学生们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风土人情,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之中还能够扩宽学生们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

3.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们进行英语的学习过程之中,首先要保证注意力集中,集中的注意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为可靠地保证,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尤其是在课上的前几分钟。但是教师如果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精心的选择教学素材,就能在课上的前几分钟迅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抓住,这也就保证了学生在这一节课的注意力是会比较集中的。信息化教学更多的是使用视听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得教学氛围比较轻松活跃,这样轻松的氛围更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大程度的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信息化教W在中职英语课堂的优化应用

1.创建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信息化教学强调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置,明确了学生的地位。在信息化教学之中,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了学生进行知识获取的帮助者,当学生完成了向主体的改变之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兴趣就会得到改变。进行信息化教学首先就是应该要进行学习环境的构建,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之中得到知识,进行学习。

2.合理使用多媒体工具。在信息化教学之中虽然说倡导使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但是应该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整合,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工具。上文中提到,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有的还存在厌学的心理,针对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在进行教学导入环节之中使用音频、视频、图像等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整节课让学生的注意力都能够集中在英语知识的学习之中。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信息化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重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将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也会对于英语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并且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也应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优秀的课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信息化教学真正的为课堂所服务,笔者相信信息化教学势必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丁桂娟.论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3.87.

[2]蔡曙华.应用信息化教学,绽放中职英语课堂的生命之光[J].华章,2014.15

中职信息化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哲学 信息化技术 教学设计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61-02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中,开设《哲学与人生》课程,让学生将学习哲学的原理与人生的成长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哲学观点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哲学的理论性较强,而中职学校学生只对专业课感兴趣,对文化基础课则缺乏学习动力。因此,要想上好哲学课,教师一定要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信息化技术和资源,将过去沉闷的哲学课设计为生动的人生教育课,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了教学效果。

一、哲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含义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所谓哲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哲学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分析研究哲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相应的教学媒体去解决哲学教学的问题,并对教学结果做出分析、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以达到哲学教学效果最优化。哲学课教师只有把握住信息化教学的特点,才能胜任信息化教学。

二、哲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主要考核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因此,哲学课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确定设计的教学活动是解决一节课、一个原理,还是一个单元的内容,然后进行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环境和资源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反思,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然后进行教学实践。

下面以笔者在参加全市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一节课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哲学课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主要分析教学设计者选用哪一类教材、所选章节在全书中所占的地位如何。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改新教材《哲学与人生》的第五课第二框题,阐述的是唯物辩证法中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掌握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在整个辩证法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对象分析。主要分析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学习能力等,以便因材施教。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对象为本校2013级护理专业1班的学生,她们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二是喜欢上网、交谈,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等网络交流工具获取信息;三是由于全部是女生,娇气怕苦,遇到挫折与困难时大多数采用消极躲避的方法。所以让学生明确人生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正确看待和解决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是很有必要的。

3.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理解顺境与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要求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时,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笔者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确定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要学生掌握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二是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教学难点是要求学生理解顺境和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5.教学策略设计。围绕教学大纲,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采用的教学策略,主要运用了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相关事例,并运用所学哲学原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分组学习、讨论交流中学会合作、交往,培养集体观念。

6.教学环境和资源设计。教学环境和资源包括教学设施、仪器、信息资源、技术等,笔者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分别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中运用到如下的教学资源:

(1)课前,提出预习问题,运用电脑或手机信息化手段将问题到学生Q群、微信上,供学生课前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2)课中,通过原创的PPT课件、多媒体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供学生在课堂浏览“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视频”、“图片”、“情景任务”等模块内容,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哲学原理和培养积极的情感目标;

(3)课后,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这一信息化技术手段查找中外名人成才的经历,供课后拓展学习交流。同时,设想自己将来就业时的困难,通过微信、QQ、邮箱等信息技术手段,师生进行交流共勉,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中的顺境逆境。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1.教学环节。设计整个教学环节,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让学生环环紧扣地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掌握大纲要求的哲学知识。

2.师生的课堂活动。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布置预习讨论题目、课中播放视频、讲述故事、引用名言、创设故事情境,启发学生学习哲学新知识,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做中教”;学生则在QQ、微信上讨论、交流预习题目,课中通过观看视频,听故事看名言,理解哲学原理,在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的基础上,选出代表续写故事,领会、理解、巩固哲学新知识,体现“做中学”。

3.信息技术的应用

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多层次利用智能手机、QQ与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交流,课堂上通过播放MV《中国女排和女篮的姑娘们》和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运用多媒体展示吕蒙和桑兰的故事图片、引用孟子和陶行知的名言、创设小辉成长的情境故事、制作PPT教学课件等,将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充分应用到教学中,优化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每次课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本次课教学的思考,为以后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参考。笔者认为,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设计,借助原创的教学课件、视频、QQ、微信等信息技术平台,设计了融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过程来促进学生学习,达成学习目标;同时,运用图片、创设情境、案例等多种手段破解本课的重难点。但如何将抽象的哲学理论转化为自已的行动,则需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去实践。

三、哲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设计要以哲学教学内容为本,学生为主,信息技术为辅。教师在进行哲学教学设计时要防止出现单单只有哗众取宠、眼花缭乱的图像音频动画,却忽视了真正要传授给学生实际掌握的哲学知识。

2.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解决哲学重难点。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前课后可通过QQ、微信等信息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课中运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破解哲学的重难点,使哲学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3.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粉笔为主向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转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通过创设情景、播放歌曲、引用名言等,将深奥的哲学原理简化为学生容易接受、通俗易懂的知识,以此解决教学目标,促进哲学的信息化教学。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2012年9月5日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哲学课对信息技术的积极运用,充分体现了“教育信息化”,如何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恰当地运用在哲学教育教学的设计中,有待哲学教师进一步的实践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刘向永.信息技术教育如何迎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访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博士[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0)

[2]赵青,周鹏.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哲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4)

[3]司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弊端[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

[4]禚学军.多媒体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中职信息化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 信息化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信息化教学是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指的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课程有效地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第二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颁奖会上做了题为“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的讲话,明确提出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因此,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大背境下,每一位德育老师都必须思考在教学改革中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取得实效。

1 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1)德育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不到位。在教学中我们会大量使用多媒体手段,但很多教师误把多媒体教学等同于信息化教学。此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多媒体手段仅仅是信息化教学手段中的一种,多媒体教学仅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信息化教学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然而,我们很多德育老师没有意识到二者的区别,认为使用多媒体手段就是信息化教学,没有根据信息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仅对资源进行简单堆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不科学.呈现方式不符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这样的课堂还是传统教学模式,而不是信息化教学模式。

(2)德育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信息化教学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课程有效地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就很难进行信息化教学,它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如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制作课件、对网络驾驭的能力等。如果说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成长的环境里充斥的都是信息技术、信息知识,他们从小耳闻目濡,不用刻意学也懂得相关技术和知识,那么,我们充其量只能是这个时代的“移民”,很多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必须从头学。另外,德育老师是文化课老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落后于专业课老师,尤其是年纪大一些的德育老师其信息技术能力偏弱,有时在网上看到一些好的资料就是不知道如何拿来为我所用。因此,不能自如地运用技术解决学科问题,也不知道运用怎样的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是德育老师必须重视和面对的一个问题。

(3)德育课教学资源建设滞后。德育课的教学资源不同于其他学科,在讲解观点时经常要结合案例、事例,而案例事例尽量要用到最新的,十年前或者五年前用的案例再拿到现在的课堂上,必定是脱离时代、脱离社会、也脱离学生,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的教学资源必须经常更新、丰富,而纵观当前的教学资源,适合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资源缺乏且质量不高,很多资源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注重资源本身的内容;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中职德育老师来进行,但在资源开发和共享上我们明显有些滞后,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在资源开发上各自为政,更由于彼此间缺乏合作与协调,资源建设在重复中进行。

(4)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没有发生改变。很多所谓的德育信息化课堂教学,教师仍主宰课堂,不可否认,多媒体有它诸多的好处,如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知识的呈现更直观、生动,但是教师仅把信息手段当作灌输知识的工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能调动起来,很难真正进行知识的建构,知识是教师“塞给”的,而不是学生自主探究而来的,这样,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不理想,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他们在竞争中必将落后、落伍。

2 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信息化,而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即信息化教学,我们每位德育老师都是当仁不让的信息化教学的践行者,因此,我们要提高对信息化教学的涵义、特点和作用的认识,自觉地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积极地将信息技术、资源融入到课堂中,丰富教学方式与内容,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要意识到我们提倡信息化教学,并不是完全排斥传统教学,不是所有的课题都适合运用信息化手段,有些课题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解决的我们就不必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哗众取宠。传统教学有它的优势,信息化教学并非完美无缺,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正是我们进行课改的方向。例如中职德育教材《职业生涯规划》第1课“发展职业生涯要从所学专业起步”中的“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这一内容,我认为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教师再结合事例讲解就能达到预定教学效果,不必非得花心思用信息化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能解决问题的,咱们就不用信息手段。

(2)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要进行信息化教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中职德育课老师肩负的任务比普通中学德育老师的任务重,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外,还要对学生的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这就要求德育老师必须与时俱进,懂得运用网络吸取最新的资讯、信息例如当前的就业形势、国家的相关政策等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善于汲取信息知识,德育教师的授课就很难做到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加强教学交流,共建教学资源。在建设教学资源方面,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加强多方面的交流,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与本校其他学科教师间就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交流,可拓展学科的视野;再如与兄弟校德育教师在资源建设上的交流,加强资源建设方面的合作开发,实现资源的共享,并能根据教学实践不断地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2011年福建省职教学会德育教学委员会年会在厦门召开,在两天的会议过程中,来自全省各地职校和职教中心分管德育工作的领导及德育教学骨干教师们就如何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进一步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进行交流探讨,这其中也包含了对德育课信息化教学的探讨,两天的会交流研讨使我们一线的教师获得了很多新资讯,视野也开阔了。笔者认为在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形成合力,各市、区把本地区优秀的课件资源集中起来,再由福建省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建设中职德育课教学资源库,以此实现对资源的共享并实时进行更新,如此,可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并能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

(4)调整师生地位,改进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因此,我们要调整传统的师生地位观,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精心为学生筛选和组织学习资源,使其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在传授教材《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第二课“性格及其调适”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份任务书(见表1):

要求同学利用网络这一工具来完成任务书:首先上网测试自己的职业性格并通过资料搜索完成任务书上的其他问题,由于是对自我的探索,学生很感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分享任务书的内容,在分享中学生进行着知识意义上的建构:不同职业对从业者性格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推销员和办公室文秘对从业者的职业性格要求截然不同,而同学们的职业性格可能和想要从事的职业所要求的性格特征不一致,怎么办?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于讨论中形成的不同观点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探究,在探究中同学们又形成了这样的知识建构:人职匹配是最理想的状态,当无法实现时,我们要主动改变自己,调适性格适应职业、适应社会。当同学有了这样的知识意义建构时,便是突破了难点(职业对从业者性格要求的不同),同时也把握住了本节课的重点(性格能调适)。整个过程借助信息化手段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原则,学生在自我探究和合作探究中进行自主的知识建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改变师生地位观,改进教学设计,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21世纪信息化大浪潮中,知识呈爆炸式的增长,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教学中实施信息化教学势在必行,每位德育老师应该明确当前的形势,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改变观念,实现信息手段与课程内容的完美结合,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2.1.

[2] 苑永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中国电化教育,2001.8.

中职信息化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机电教学;多媒体

1前言

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升学生对于机电专业的认知程度,逐步形成正确的机电思维能力。尤其是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之下,对于中职机电专业的学生要求也逐渐增加,这就要求中职机电专业教学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个性特点,不再过于强调理论推导、论证和知识的灌输,而是强调学生的教学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中职机电教学质量,培养信息化中职机电人才。在中职机电课程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和实训课程,把课程内容通过声音、影像、图片等不同的形式直观形象、立体生动地呈现出来,并可根据教学目标有机调用、组合,实效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另外,这一技术对实现人机互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信息化条件下的课程教学更具人性化,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习惯,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创造了条件,保障了教学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1]。

2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机电专业教学目标

开设中职机电专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机电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机电思维能力与机电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去提升机电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进而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高等教学机电人才的培养目的,就需要明确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要求,还原中职机电专业的最原本的特征,让学生理解机电经验转化成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电子技术、机电设计与控制技术、机电制造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控机床与编程等基础知识。同时根据企业对于中职院校机电人才标准的反馈,进一步明确中职机电专业教学的要求,实现对于课程设置的优化。将中职机电专业涉及的械制图、电子技术、机电设计与控制技术、模具设计与CAM、机电制造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控机床与编程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安排,实现机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掌握基础知识、理论运用以及机电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基础,将信息化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掌握并且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机电问题,从而实现机电教学的发展。

3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机电教学策略

引导性的心理,启发式的教学启发式教学在任何教学阶段都应该放在首位,这是因为人的认知影响着人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对于机电原理、机电设计、理论力学、机电传动等课程,都需要采取启发式的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认知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倾向。教师可以通过在多媒体上将需要讲授的内容大致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将教学内容中的关键问题多加思考、认真设计,让学生沿着教学主线进行开放性思考。如在进行齿轮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齿轮的啮合过程、运动过程,让学生去联系一下齿轮有哪些种类?这些类型的齿轮有哪些特性?常见的齿轮损坏类型有几种?分别发生在什么样的场合?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强度计算以及材料是如何选取的?什么情况下齿轮可以和轴做成一体?齿轮的安装定位方式有哪些?怎么样才能保证齿轮的安装定位准确可靠?教师以多媒体技术为引导,通过层层设问,将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增设多样化教学,激发学习动机太过单一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对于社会、学习都有自己的想法,会形成一种自我认知的心理。对于学习的动机已经不再是对于更广阔知识的追求,而是更看重一些实际的应用。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运用多样的教学提问方法,从另外一种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去挑战、探索难题,以此作为学习的动力[2]。当学生把学习的提高当作自己努力的方向,将每一次学习收获当作一种心理满足时,便会对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以机电传动中的机床行程控制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询有关行程控制的案例,在授课时可以以龙门刨床的行程控制为例,通过展示龙门刨床的运动以及控制过程,让学生掌握龙门刨床的转向控制、终端保护、自动循环、制动和变速等基本过程,从根本上掌握接触器互锁、行程开关的运用知识,以便于在以后的机电控制学习中能够熟练分析并且运用这两种控制器的知识。运用情境教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中也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要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去迎合学生的需求,要考虑全面,了解学生想要如何去学好,如何对课程产生兴趣。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精心编排课件,去用心构思教学方式。运用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课件或者学习课题,上台来讲述自己的学习观点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作为学习主体存在。只有参与其中,才能激起对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克服一些学生对学习的恐惧,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极强的自信心,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开展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着重考虑认知因素时,也尽情发挥情感因素的主要作用,从而完成教学的目的。换种说法就是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要“以生为本”,有意识地调动学生有利于学习中职机电专业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并培养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目的、信心,加强中职机电专业的教学效果[3]。如在学习CAD软件时,教师可以将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教授给学生,鼓励学生在绘图中多用CAD的快捷键,如直线(L)、修剪(TR)、圆(C)、移动(M)、镜像(MI)等。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绘图命令后,可以让学生去绘制一些较为复杂的机电零件,再结合绘图中的全剖、旋转剖、半剖、阶梯剖、向视图等内容,从而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情感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CAD绘图技术。同时,教师应该引导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UG、SolidWorks、ProE、CATIA等三维软件,鼓励学生在进行中职机电专业学习的时候将零部件用三维软件绘制出来。以锥齿轮—斜齿轮减速器设计为例,学生可以先进行输入输出轴、锥齿轮、斜齿轮相关数据的计算,然后将计算的尺寸在三维模型中体现出来,这样便于设计时进行修改。

4结语

机电专业作为中职学校理论结合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强大的实用性。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机电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机电结构知识,熟悉掌握常见的电气控制方法,具备基本的独立自主解决机电问题的能力与素养。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全面推进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学生对于机电新理论、新方法的掌握,有效促进机电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兆中.机电专业开展互动式教学之我见[J].教育界,2012(30).

[2]王念哲.比较视域中的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中职信息化教学范文第7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技〔2012〕5号)精神,提升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将“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落实到课程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上,提高信息技术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水平和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省于2014―2016连续三年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项目(简称“中职信息化建设项目”,含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和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工作,推动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为总结和交流项目建设经验,推广建设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发挥辐射、示范、引领作用,10月13日上午,2016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现场会在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综艺厅举行,全省各所承担2014年至2016年省中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学校及未承担该项目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省教育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副主任科员詹宗超主持。省教育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调研员吴艳玲、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黎国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罗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信息化专家王强、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员陈建国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此次议旨在总结和交流项目建设经验,推广建设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校长陈仕楷在大会上介绍了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说,沙溪理工学校作为国家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狠抓课堂教学质量,推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教学模式。他表示,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学校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沙溪理工学校副校长冯子川作了题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模式――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的推广使用》的发言,肇庆市农业学校副校长曹希培作了题为《立足课堂教学,扎实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发言,与大家分享了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及使用的相关经验。

在当天下午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会议上,罗俊主任介绍了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情况,展示了相关成果。吴艳玲调研员总结了广东省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成绩,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任务。

回顾展望,中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全省概况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我省从2014年起开始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旨在提高信息技术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水平,将“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成果真正落到教学实处,让信息化成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

“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和“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是我省中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两大任务,为此,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资助这两个项目立项,以实现让学生在实训室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技能学习任务,教师借助学习平台开展教学,完成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辅导及实训学习成果的评价。所有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广东省中职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与全省中职学校师生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省顺应这一潮流,《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要求将信息化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技术。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基本建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到2020年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建立全省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动建设面向全社会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生学籍、资助和教师管理等信息系统,促进学校管理信息化和规范化。建立政府、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及时就业和人才培养信息。建立职业院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员共享的网络学习平台、信息化考试平台,支持远程教育和自主学习。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善的省级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是广东省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重要工作,据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实施,我省的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建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三通两平台”建设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技能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尤其是实训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助力下不断改进和创新,屏幕上教师一对多的直观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另外,学生的差异化学习、自主学习、拓展学习有了新的平台与途径。数字化还使教学资源的集约利用、校内共享、区域共享、全省共享变成现实,有效缓解欠发达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实训设备不足的难题。这一做法及推广为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做出了很好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省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建设提出两个引导性原则,一是引领性。要建设代表国家水平,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二是实践性,要建设突出职教特色,对接岗位技术技能培养,支撑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核心课程,建设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实训室学习系统。在“引领性”与“实践性”的导向下,我省各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参与,进行项目申报,涌现出沙溪理工学校、肇庆市农业学校等一批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的先进学校。

沙溪理工学校作为项目建设学校之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模式”,项目建设促进了学校教学信息化的全面应用和推广,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2014年7月,沙溪理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申报《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成为当年广东省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建设立项项目,项目建设历经公开招标、校企共建、中期检查、运行使用、结题验收等环节,于2016年9月通过省教育厅验收。目前,系统使用效果良好。2015-2016年,工艺美术专业申报的《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申报的院 《一体化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会计专业申报的《移动教学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再获批准立项。

沙溪理工这四个专业的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均以原有的实训室(工作室)为基础进行改造,建设和强化数字化课程学习功能,除配备学生学习用电脑、教学服务器或教师电脑、智能会议通教学投影设备、视频音频录播系统以及接入校园网外,重点是校企合作开发了各专业的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和教学资源包。其功能主要涵盖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视频录播与存储、虚拟仿真、课堂交流讨论、教师答疑、作业提交、在线测试、学习评价、校企连线等,师生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进行使用。

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在工作室课堂中的使用,效果非常明显,以“《汽车维护与保养》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为例,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在工作室课堂使用时,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各自的账号登录学习系统,打开《汽车维护与保养》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查阅和观看本课程的教学设计、PPT课件、微课、教学视频等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在上课过程中,利用教学视频录播系统,将教师或企业师傅进行汽车维修时的示范操作实时高清转播到每个学生的电脑上,无死角观看,同时将教师的示范操作视频录制存储起来,供学生反复观看和学习,然后学生在小组实操时又可将自己的实操过程录下来作为作业提交给教师检查和评价;课后学生还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在线学习,与同学、老师或企业师傅进行在线交流。

中职信息化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会计信息化应用教学;以学为中心;任务驱动;解决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方法模式单一。在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上课加上机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课是教师讲解,以教师为中心,上机是学生按照教师上课内容重复操作,熟练掌握就为达到要求。现就如何通过教学方法多样化来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进行探讨。

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会计软件作为主要的教学软件

教学软件的选择对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应用非常重要。有的教师选择单一的某个会计软件来授课,则学生往往只是掌握这种软件的操作,换了其他软件就不知如何入手。但不同的会计教学软件在操作上有较大的差异,如果同时讲授多个会计软件,学生容易出现操作上的混乱;在有限的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又难以讲授多个会计软件。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可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软件作为主要的教学软件来授课。在学生掌握了通用教学软件的基本操作后,再选择1~2个目前市场使用较多的会计软件(如金蝶、速达),以对比的方式介绍软件功能以及操作的差异,指导学生总结规律,提高学生对会计软件操作的应用能力。

二、在机房采用广播教学方式,运用案例演示法授课

《会计信息化应用》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很难理解操作过程,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如何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软件操作,可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教师要做好授课前的准备,以企业真实发生的业务,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授课时,教师应在计算机网络教室采用广播方式进行教学,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由于机房设备和教学管理软件提供的强大支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屏幕广播、语音广播、分组讨论、系统锁定、远程关机、电子举手、示范教学、遥控辅导、屏幕监看、电子教鞭等各种教学手段。其中屏幕广播是机房教学中最为常用的功能。教师可以利用屏幕广播功能向学生演示软件的操作步骤或流程,利用电子举手、遥控辅导等功能辅导学生学习。灵活的教学手段满足了教学各方面的需要,为教学提供了一个高端技术支持。利用多媒体广播方式进行操作演示,直观生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

三、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实训的主线

(一)课程实验

当教师完成某一阶段的课程教学时,要根据课程要求设计课程实验(任务驱动)。课程实验是配合课程教学进度进行的单个分散实验,是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应用实操的关键起点。在这一阶段,以单模块训练为主,讲授与实训交叉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应用形成感性认识。

1.每一个课程实验,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实验目标与要求,帮助学生总结巩固操作流程,并定下考核标准。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由被动模拟操作变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

2.学生刚开始操作软件,在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教师要把问题进行整理并给出解决方法,对学生作出重点提示。在讲演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问题进行整理记录,以免下次碰到相同问题时,学生又要依赖辅导。

3.在此阶段,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如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软件的帮助文件或软件的操作手册;引导学生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来理解软件操作的一般步骤,加深学生对操作的理解;每完成一个课程实验,教师要总结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重点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避免学生因一知半解而机械简单地操作,造成对辅导老师的依赖。

(二)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所进行的集中上机操作实训,集中1~2周的时间,在机房实验室模拟企业会计全套账务处理的实际操作。

在这一阶段,首先,设计一套模拟一家企业一个月的相对完整的经济业务作为案例(任务驱动)。为了增强案例的全面和实用性,案例要尽可能取材于一个综合性的企业的实际业务,再根据实训目标及学生的情况对资料有目的地筛选和补充,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全面的综合案例。

其次,将学生按照财务各工作岗位分成不同的角色如账套主管、总账会计、出纳等,利用教学案例使学生亲身体会理解各财务工作岗位的具体操作,全面掌握会计软件的各方面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最后,指导学生找出实训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实训过程的经验,书写《实训报告》。通过书写《实训报告》,使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应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在综合实训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提示或资源,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如此来达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出错诊断”进行探究性教学

对学生软件操作过程中的出错提示分阶段进行收集,分阶段集中进行“出错诊断”。围绕软件操作步骤和出错提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查找出错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例如:在总账系统教学中,进行记账凭证填制不成功时,若出现“凭证类型错误”的出错提示,则引导学生在明白表面的出错原因后,还从记账凭证类型设置限制条件的角度去解释原因,这样学生就可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了。

这样的教学可以分三个阶段:

示范:教师演示典型问题的解法,学生观察;

教练: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观察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放手: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巩固理解软件操作流程,又可以让学生通过思考加强了财务软件运用能力。培养了学生触类旁通,自学各类财务软件的能力,既授予鱼,还授之以渔。

技能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必要的训练,以自己的经历获得的。以学为中心,教师为指导,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实训的主线,能够培养具备职业判断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讲授理论、结合案例、学生参与,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操作水平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则林.初级会计信息化应用教学改革的探讨.中职教育研究,2007(4).

[2]李春友,王秦湘.会计软件实训教学的优化对策.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4).

作者姓名:廖永幸,女,本科,就职于广东省肇庆市农业学校,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Research Teaching Method of “Applica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in the Secondory Vocational School

Liao Yong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