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农产品

特色农产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特色农产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特色农产品范文第1篇

在为期6天的展会上,上万种展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从国外引进的羊驼、独具匠心的农产品包装盒、根上结有30余颗红薯的稀罕徐薯、漂亮的吉祥果……由于展区容纳了大量日常生活中普通市民没有接触到的农产品,所以很多市民选择拎着大包小包来“淘宝”,一个个喜气洋洋满载而归。

展会中的亮点不断,走进每个不同的展区,市民都会发现不同惊喜。

亮点一:叹!科技融入农产品

从展馆正门进入,映入人们眼帘的便是一片“绿色高科技世界”。这是晋中市丰润泽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布置的展区。该园区共展示20余种新技术农产品,布置的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巨瓜”,最重可达400余斤。除此之外,这里还向市民展示植物的种植模式:无土栽培模式、立体式管式水培、立柱式基质栽培模式、A字架管式基质栽培……参观者大开眼界,看了与传统土壤种植蔬菜的不同。展区内,最吸引市民的是由绿色菜苗组成的绿孔雀。它主要采用无土栽培方式将植物放在预先编织成型的铁架子里,然后组成一个绿孔雀,既向市民展示了高科技,又美观诱人。很多市民驻足停留在此拍照留念。立体式管式水培,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叶菜类蔬菜,能有效防止病虫害,又能人幅提高产量。立柱式基质栽培模式采用累叠起来的方式种植蔬菜,可集约使用土地。墙体式基质栽培可适用于办公室环境和公共场所,可起到美化、装饰作用。

展区中,工作人员正在操作一台蔬菜自动嫁接机。该嫁接机名为TJ-800型蔬菜自动嫁接机,它能轻松地将蔬菜在几秒钟之内嫁接完成,很多前来参观的市民惊叹不己。这种嫁接机是面向设施农业育苗生产开发研制的装备,采用贴接法进行嫁接作业,适用于瓜、茄类作物(西瓜、黄瓜、甜瓜、茄子、辣椒、西红柿)嫁接,生产效率可达800株/小时,是人工作业的6-7倍,嫁接成功率可达95%。

具有调节免疫力、抗衰老延缓青春营养成分的翅果油软胶囊、具有调节血脂、降低甘油三酯保健功能的中华保健醋、健脾开胃的苦芥茶……科技元素让这次展会变得精彩纷呈。

亮点:靓!精美包装分外抢眼

农产品包装盒展示是本届展会的一个重要亮点,这是本届展会新加的一个展区。展区内陈列着很多精致的包装盒,这些作品大多是专门企业设计的优秀作品。现场还有几名专家出席,以方便企业在参观的过程中咨询。山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阎旭晨是其中的一位专家。他说包装展示是一种创意展示,对农产品品牌和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前来参观的企业可以在现场选择心仪的设计师,也可以获取专家意见,对企业既有包装盒进行改变。

展区内还有一些学生设计的作品。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的学生带来了自己的优秀作品,包括为六和坊家坊豆饼、壹面之缘莜面、榨菜等企业设计的作品,有的作品已经被企业所采用。通过展会,学生们不仅可以与专业人士沟通与学习,同时也可以在展会中得到企业的认可,有利于自己以后的就业和发展。

展会中,很多家企业在现场当场确定了自己的产品包装盒,并与相关专家签约。两个小时内,阎旭晨已经与4家企业签订了设计包装协议。

亮点三:“享”山西文化大餐

华夏文明看山西,本届展会散发着山西特有的文化气息。

各展厅从造型设计到装潢布展,从文字介绍到图片展示,都充分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无论特装展示、产品展示,还是开幕式、各地主题推介活动,都将山西省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大同红色格调的门楼城墙造型、山西醋业工艺造型等都彰显了三晋文化。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歌演唱、舞蹈表演、才艺展演:左权民歌、壶口唢呐等地方文艺展演精彩不断。

展会上,一件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特色鲜明、璀璨夺目的民间工艺品充斥着人的眼球。山西的民间工艺品大体分为面食工艺、剪纸工艺、布艺工艺、雕刻工艺、刺绣工艺、漆器工艺等十一大品类。山西剪纸独树一帜,自成一派,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黎侯虎作为山西布艺的代表作,是以虎为图腾的民间风俗演变而来,被誉为中国第一虎。山西刺绣吸取苏绣的特点和长处,在模仿的基础上独立创作,形成独特风格。

“特色农博会”上处处可见特色文化与农产品展示巧妙结合。长治展区,全身涂满古铜色颜料的模特,手里拿着谷穗,臂上挎着篮子,模拟着晋东南地区传统农业的劳作场面,独特的行为艺术,展示了长治地区传统的农耕文化。

亮点四:爽13D展厅坐在家里看农博

本届农博会专门设有网上3D展厅。网上3D展厅是农博会专题网站的一个栏目,主要功能是通过网络观看特色农博会,使不能亲临展会现场的人也能够:“足不出户逛农博,坐在家里看精彩。”

特色农产品范文第2篇

Abstract: Due to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conditions, Enshi has rich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but because of the lag of marketing, development of the typic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faces problems, such as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low, less brand-nam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must establish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brand, innovate marketing channels, use new model of green market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Enshi prefecture.

关键词:恩施州;特色农产品;品牌集团;营销策略

Key words: Enshi prefecture;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brand group;market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070-02

0引言

恩施州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品种多,基本形成了以魔芋、富硒茶、地道药材、特色蔬菜和特色干鲜果等几大特色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两路”的开通,必将给农产品的销售带来更好的机遇。而长期以来恩施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营销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农产品销售还处于农民“自产自销”的阶段,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加上农民营销意识淡薄,未能形成固定的营销模式,产品品种多,质量不高,未能形成品牌。

1恩施州特色农产品营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特色农产品生产中的问题作为农产品生产主体的农民自身素质大多不高,市场意识淡薄,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生产者一般只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要求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而不去关心市场的需求,往往是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同时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差,交通通讯落后,农民很难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可靠的信息,缺乏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准确的产品定位,农产品经营企业一般以推销观念为指导,市场意识差,忽视了市场调研与预测,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缺乏敏感性,生产经营具有盲目性,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忽视对特色、优势、主导产品的培育,只追求短期利益。

1.2 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中的问题

1.2.1 从产品策略看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结构,总体来说是“四多四少”: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品种少,深加工品种少,农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农产品难销或滞销,“谷贱伤农”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品牌意识,不重视产品的包装,更不注重品牌的培养。虽然近几年来,恩施形成了部分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但是在包装推广上仍然缺乏差异性,很多是照搬别人的模式,因此即使恩施有的产品,其它地方同样可以找到,缺乏市场竞争力。

1.2.2 从价格定位来看许多特色农产品缺乏市场细分,等级划分不明确,出现好坏一个价,价格定位盲目,农民生产的小规模和非专业化使得恩施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制约了价格的调整空间,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农产品定价中忽略市场供求对价格的决定性作用,在定价中主观性较强,客观上削弱了产品对市场的开拓能力,造成了主观的市场定价代替了市场的客观定价。

1.2.3 从产品分销渠道来看由于我国农产品长期实行统购统销,各地普遍存在重农产品生产、轻农产品流通现象,造成农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农产品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一般我国农产品流通要经过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等渠道如下图所示。然而,恩施地区主要处于第一环节,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另外由于本地区特殊的地理交通环境,专门为农产品交易服务的渠道组织如运输公司、加工和分类配送中心不多,且服务不规范等原因这都限制了产品的有效流通。

1.2.4 从宣传促销方面来看恩施地区农产品的生产主要是以单个农产经营为主,由于单个农产分散经营,不但缺乏促销意识,而且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促销和宣传活动,因此极大地限制了本地区农产品销售市场扩大和产品收益提高。

2恩施州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

特色农产品营销是恩施州实施特色经济战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特别是受农产品营销传统观念的影响,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组合的创新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上的问题一定要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绿色营销,品牌营销,和走出去的营销观念,实现营销组合策略的创新,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加强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深入研究,才能使恩施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

2.1 产品策略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开展,很多龙头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开始有意识地应用品牌策略,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事实上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依靠品牌优势,逐步建立农业产业规模优势,最终使农业产业得到进步和完善的过程。没有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和扩张,没有驰名农产品品牌的优势,就不可能彻底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以及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的矛盾。特色农产品品牌决策与管理的创新应注意:①要有一个好的品牌名称和醒目易识的品牌标志。②以名创牌,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实行商标注册。③加强品牌推广和扩展,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认知度。④包装创新,树立产品新形象。

2.2 定价策略价格是营销组合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企业能否制定合理的价格,直接决定企业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因为价格不仅影响着市场需求,影响竞争者经营策略,也影响着本企业营销组合的其他因素。恩施本土特色农产品的定价应该实施“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按市场需求和区域定价的策略。如果企业选择的目标市场顾客群是消费水晶较低的群体,他们的收入决定着他们对价格非常敏感,针对这种消费群体,应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实用性的前提下采取低价位,薄利多销的策略;而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人群在购买过程中考虑的就不仅仅是价格的因素,还会考虑产品的时尚潮流,品牌知名度,质量等,对于这一部分顾客群体,企业在市场细分时,应采取差异化价格策略,以满足其特定的心理需求,实现企业营销目标。恩施地区农产品大多是手工生产为主,无公害,污染小,可以定义为天然绿色食品,这类产品可将价格定得较高,以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发展。但在发挥价格杠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价格的真实性,让价格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状况。

2.3 分销策略目前的农产品市场在渠道方面,除了国家收购和交通便利的大中城市设立的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外,在收购渠道上存在着零散、盲目的问题,缺少大的中间商和中介组织,产销衔接不畅,偏远地区出售农产品就更加困难。因此,要大力拓展农产品渠道。在农产品营销中由于受某些农产品性质及季节因素的限制,所采用的渠道也不尽相同。积极开展网络营销,从事农产品营销,缺乏信息,在市场上只能是盲目乱撞,很难做好营销,特别是恩施地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只能有效地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准确地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

2.4 促销策略在恩施特色农产品的促销过程中,除人员推销较好外,其余如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都需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广告和公共关系更应加大力度。此外,本地区生态旅游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极具特质的生态环境,正张扬着恩施的魅力。这种魅力不仅仅是自然天成,而是与我州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的“生态恩施州”被权威人士认定为祖国的第三大后花园,被称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农产品的销售要抓住这个机遇,通过与旅游产品绑定,共同开发市场。另外,农产品在进行广告宣传的时候,必须抛弃那种好产品不做广告的陈旧落后观念,大胆地利用广告将农产品推向市场。特色农产品作为一类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色商品,其广告宣传必须在符合产品特点,消费需求特点,传播媒体特点的前提下寻求新的诉求定位和新的创意,在创新中体现恩施地区特色农产品的个性和实力。

2.5 物流体系建设恩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发展比较落后。总体来讲,目前恩施州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集中表现在物流硬件投入和建设不足,技术落后;管理运营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不高;政府宏观调控和支持力度不够以及物流人才缺乏等几个方面。

恩施州特色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着手点必须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都下工夫。①加快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乡村公路、农产品运输设施、产地预冷设施等研究和建设,保障实现农产品物流具有的良好载体。②推进农业企业改革和农产品物流市场体系的发展,为物流和配送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③规范农产品物流市场行为,制定法律法规,使农产品物流形成一个专业化、制度化的有序体系。④优化整合资源,建立高水平的农产品物流中心。⑤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⑥加强与国际农产品物流领域在物流与配送技术、教育、管理咨询等领域的联系和合作;应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政府与农民的联系,保护农民利益。

特色农产品营销是恩施州实施特色经济战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特别是受农产品营销传统观念的影响,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组合的创新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上的问题一定要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绿色营销,品牌营销,和走出去的营销观念,实现营销组合策略的创新,在政府的应到和下,加强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深入研究,才能使恩施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项朝阳.浅议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J].商业时代,2007,(21).

[2]齐迎春,胡诚. 湖北恩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战略[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6).

特色农产品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 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市场;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品牌

特色农产品是指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技术等因素而形成的一些具有特殊形态和品质的农产品, 相对一般农产品来讲,特色农产品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优良品质和特殊功效,能够有效增强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具有优势性的农产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色农产品市场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何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何有效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水平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和农业企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 嘉兴地区特色农产品营销现状

1.1 特色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

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嘉兴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的数目从起初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个,农产品的类别从原先的粮油市场、蔬菜市场,发展到现在的粮、蔬、果、禽、花卉等多类别、多元化的市场。在此背景下,嘉兴地区的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交易量也在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2 特色农产品流通方式向现代化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嘉兴地区农产品的流通方式也逐步迈向现代化。第一,超市、大卖场等现代销售业态开始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产销地接口、点对点配送、农超结合等流通方式不断涌现,对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节省中间成本、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第二,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各种中介组织参与到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成功实现了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对产销脱节、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带动了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地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3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意识不断增强

生产企业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在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真真老老“粽子、“三人行”草莓、 南湖菱、“嘉荷池青”青鱼干、“三建”丝棉被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不断涌现。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也随之提升。

二、嘉兴地区特色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营销环节过多、时间过长

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一般都要经过生产、批发、仓储及销售这四大环节。环节过多势必会对产品带来影响,首先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会引起农产品的价格提高,还会带来流通成本过高的问题。目前的嘉兴地区大部分的农产品是通过多层中间商进行销售,营销的环节时间过长,结果导致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提高,还会导致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产生过多损耗,甚至会因为信息不通畅的原因而产生财力和物力浪费的现象。

2.2 农产品营销体系中的参与者缺乏组织和规模

在传统的农产品营销体系中的生产者、中间商及零售商都是比较散乱的, 基本没有统一的组织和规模。具体分析来看,生产者多是小农户,他们的农产品生产基本都是采取的小规模生产,从整个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来看,他们是整个营销体系中最弱的一个参与者,因为农产品生产者的很多权益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所以也影响到了生产者对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和产品的质量;农产品营销体系中的中间商也是组织分散,成分复杂,基本都不成规模,缺乏现代企业的营销策略,很容易使农产品质量和资源配置不均衡;从营销渠道的组织情况来看,主体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虽然也起到了农产品的集散和销售等功能,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当前农产品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组织程度非常低,功能也还不够完善。

2.3 品牌意识不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生产企业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关键点,逐步提高自身品牌的知名度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忠诚度。品牌意识的强弱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及其发展潜力。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同时,品牌竞争也日益激烈。品牌的市场作用和经济价值开始彰显和凸现。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特别一些个体、小型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客观上和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且发育程度比较低有直接关系;主观上则和当地一些企业竞争意识不够强烈只着眼于本地区市场或者说是长三角市场,没有一个对整个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开拓的一个长期规划。

三、对策 分析

针对上述特色农产品在品质、品牌、流通渠道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概括为下好三步棋即下好“品质棋”、“流通棋”、“推介棋”。

3.1 下好“品质棋”——培育农产品品牌

从统计数据来看,截止上一年度为止,仅嘉兴市秀洲区累计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6个,HACCP认证4个,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各15个,无公害产品123个,地理标志产品4个,无公害弄产品基地认证78个,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4件、省名牌农产品5个、嘉兴市著名商标24件、嘉兴市名牌产品17个,“中国青鱼之乡”、“浙江蜜梨之乡”、“浙江省花卉苗木强镇”等美名也在嘉兴落户,对嘉兴地区的农产品品牌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头模范作用。目前的工作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努力做好农产品的品牌建设,逐步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建立和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对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实施“三点一线”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注重技术革新,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稳定农产品产量,保证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对现有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着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培育农产品品牌,走出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的第一步棋子。

3.2 下好“流通棋”——做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管理

结合嘉兴地区实际情况,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培育一批具有嘉兴特色的农产品管理、销售方面的专业流通企业,积极搭建一个广泛、稳定、畅通的销售网络以及特色农产品展示平台。注重农产品流通环节,充分发挥好农超对接、连锁经营、点对点配送、网络销售等新型流通方式,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支持和鼓励中介组织的创办,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在此基础上,一要重视物流,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调整,解决先前的农产品流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进一步延伸农产品市场的价值链,以提高其附加值。二要重视创新,加快发展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扩大农产品的流通范围。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及时收集和相关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政府、生产机构、销售机构、中介机构的各方努力,积极下好“流通棋”,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3.3 下好“推介棋”——提升农产品知名度

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本地区农业企业应全面思考如何应对全球化的竞争压力,如何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发展壮大,做到长盛不衰。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提升产品的知名度,生产者企业和销售机构要共同努力,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贯彻落实“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以品牌求效益”的方针政策,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

首先,要围绕市场,发挥资源优势,确定产品品牌方向。根据市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加快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品牌认证。不断建立健全品牌管理体系,促进本土产品品牌化。

其次,利用好现有资源借助农业节庆活动推介农产品。例如,王店“赏梅节”、“桑果节”;洪合“蜜梨节”;新塍“美食节”;王江泾“江南网船会”、“青鱼开捕节”;油车港“葡萄节”、“南湖菱节”等丰富多彩的农业农事节庆活动来吸引大批观光游客,为农产品“抛头露面”提升市场知名度,借助活动来宣传、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

再次,科学制定农业品牌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品牌战略目标;积极开展农业品牌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新闻、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扶持和保护工作,正确引导企业和农户对农产品品牌的优化整合,做大做强农业品牌。

参考文献:

[1]张成龙.特色农产品发展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27).

[2]王亮.特色农产品营销的文献综述及启示[N].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1,(3).

[3]唐胜辉. 关于建立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9.

[4]罗雪梅.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创新[J].江苏商论,2012.

[5]张桂华.农产品营销的新方式[J].营销策略,2013.

[6]刘光辉.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及营销策略分析[J].科技与产业,2011.

特色农产品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疆特色农产品 层次分析法 品牌竞争力

引言

特色农业是人们从区位、环境、资源、技术等优势出发,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农业。新疆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区域特色较其他地区更为明显。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背景下,研究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对于提升新疆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

关于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品牌化问题,国内外的学术界和企业界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较典型的研究成果有:著名管理学大师科特勒从品牌的识别角度,将品牌定义为:“是一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者它们之间的组合,其作用是辨别识产品或劳务,并使其与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别”。品牌大师凯文·凯勒在其著作《战略品牌管理》一中提出:品牌处于产品的五层价值之中的附加价值层面。也就是说,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给产品或劳务带来增值。詹姆斯·格雷戈里则指出了品牌的12大优势,即品牌能带来商业效益、带来较好的财务状况、能创造消费者忠诚、使企业营销更有效以及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良好的决策等。

同时,国内的很多学者也对该问题做出了很多相应的研究。朱玉林(2006)提出:农业区域品牌是指在某区域范畴内形成的具有较强生产能力、较大规模、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大影响力的农业企业所属品牌的商誉总和。曹垣(2007)指出:品牌竞争将是农产品竞争的主要方式;大量资料表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农产品产地有密切关系。方敏(2006)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培育主体、注重营销、依托科技、规范标准、加强引导、优质服务等是新疆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促进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汪希成(2006)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的机会、优势、难题和劣势,并从整合同类农产品品牌、弘扬新疆民族文化、强化科技动力和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等方面提出了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的战略措施。陈炜(2010)将SWOT分析法运用于新疆特色农产品的研究,对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准确的分析,对我们认清新疆农产品品牌的优、劣势,积极应对内、外部机遇和挑战,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上理论探索较好地总结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的策略,为加速推进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提高新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较好的思路,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厚的理论积淀。本文通过提出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进行了测定。

二、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

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法(FAHP),先用层析分析法找出因素权重,并尽量反映各因素间的层次关系和模糊关系,然后将不确定的模糊因素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加以量化,用模糊综合评判确定评判效果。模糊法是在层次法之上,两者相互融合,对评价有着很好的可靠性。

(二)评价模型的构建

依据品牌竞争力的因素的来源,按照各因素权重差异,从诸多竞争力因素中选出产品力、形象力、销售力3项主要因素,来构建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产品力,是指产品对目标人群的吸引能力。包括:产品质量,产品包装,产品集聚力,产品服务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能够单独或综合发力,从不同角度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产品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因素,也是产品品牌竞争力提升的首要因素。同时,优秀的产品服务可以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品牌的形象力。形象力,是指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外在感觉。它是产品最为重要的竞争力,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产品得到公众支持、增强产品的凝聚力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21世纪产品品牌的发展将以形象力的提升为导向。产品形象力不仅有助于提升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同感,而且有助于更有效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销售力,是消费者和商家之间顺利达成商品交易的能力。在为消费者提供能满足其需求的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只有通过商品交易,才能实现其各自所需的目标。在商品同质化愈来愈高的市场上,市场策略的选择也就愈加重要。商品销售力是消费者与商家达成交易的推动力,也是商品营销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三、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一)评价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自问卷调查,并结合专家学者的建议和已有的研究成果。问卷设计的问题都是定性值,以新疆获得的38个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对象,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测量方式,发放对象为消费者,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8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达到7667%。

(二)评价过程

文中判断矩阵元素表明了各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采用9标度的方法。判断矩阵用来表示针对上一层的某个因素,与下层次有关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通过咨询品牌领域的相关专家意见,构建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指标的判断矩阵,然后进行计算其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

1.使判断矩阵的每列元素归一化,元素的一般项公式为:

特色农产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市场准入制;战略选择;虚拟技术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098-02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市场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是通过竞争而强制实现的,没有竞争力的产品、企业、产业最终都会丧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强化创新与竞争意识,真正确立靠竞争力求发展的新观念至关重要。目前要改变甘肃省产品竞争力弱的局面,不能靠行政保护,只能靠市场创新。

一、发展现状

1.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原产地优势日益凸显

据调查统计,目前甘肃有多种农产品在全国独领,其原产地优势日益凸显。其中:兰州百合全国独一无二;定西县被中国特色资源评选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岷县当归、文县党参驰名中外;静宁的“红富士”苹果,远销东南沿海;以酒泉、张掖为中心的杂交玉米面积约占全国用种量的50%;金鳟鱼是世界名贵养殖品种虹鳟的变异品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靖远羊羔肉有地方特色,“滩羊”是地方良种;天祝县是驰名世界的白牦牛产地,是全国唯一的繁育白牦牛基地,白牦牛被誉为祁连“雪牡丹”。

2.重视培育“龙头”企业,加工格局日趋合理

在全省范围内,围绕名优特新产品的生产、销售、储藏、加工,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定西地区为例,全区先后建成甘肃金大地公司、临洮三江淀粉厂等年加工能力1000吨以上的企业28家,年加工能力在5000吨以上的企业可达14家。主要产品有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速冻薯条等,马铃薯加工正在向多元化、精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投资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大小企业互为补充、高中低档产品同时开发的马铃薯加工格局。

3.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效益

依托市场,建立了以兰州市为中心,产地市场、区域市场、专业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龙头、以集贸市场为载体、以购销贩运互为依托、以购销网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购销服务网络,大力促进特色农产品上市流通。据调查资料显示,定西地区建成了临洮康家崖、陇西文峰、定西谗口等大型马铃薯专业交易批发市场;其中临洮康家崖市场被国家农业部定点为全国重点马铃薯专业市场,注册了“腾胜”牌商标,制作了自己的网页,通过互联网与全国各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农产品流通。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尚未做强做大,特色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地发挥

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储藏设施简陋;产品档次普遍不高,大多以出售原料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低。以蔬菜为例,在种植结构上,常规菜、大路菜、露天菜面积过大,约占80%以上,精细菜、地方特色菜、反季菜、无公害蔬菜发展缓慢;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不够,好产品打不出市场,能形成品牌化经营的产品很少,没有真正步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营销、规模化发展的良性轨道。

2.企业生产、管理技术比较落后

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产业化组织程度低,系列加工、精深加工企业更少,导致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大多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以初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致使特色资源流失;主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资金融通能力有限,发展资金短缺,影响先进设备的引入和加工工艺的创新,限制了加工总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升级;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导致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吸收劳动力少,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多数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远离大城市,交通不便,以致运输周期长、运输成本高,再加上甘肃省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影响特色农产品跨区域、跨省外销。

3.特色农产品企业市场营销观念及运作方式落后,无法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

甘肃省无公害标准化建设起步晚,企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意识不强,特色产品商标注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进展缓慢。全国绿色食品出口企业到2002年年底有273家,甘肃省仅有5家。“市场准入制”让许多优质产品面临一个看不见的门槛,直接影响着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可信度、市场接纳度及发展空间。

4.中介服务组织发育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尽完善

现有专业市场规模较小,功能不够齐全,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研究和报告的机构少,难以定期权威、可靠的农产品信息,科研、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不健全。

三、发展战略选择

1.强化特色

第一,依据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建立稳定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第二,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道路,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坚持以质取胜,坚持技术创新,特别是产品基地、特色农业园、区级龙头企业要技术创新,起到孵化器、助推器的作用。第三,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的步伐,面对市场实行准入制和加入WTO对农产品出口标准提高,积极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第四,实施市场需求导向的产品创新工程,从整体上改善产品供给结构。

2.延伸优势

首先,选准优势产品及优势产业进行市场培育。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具有明显的成本比较优势,具有明显的市场占有优势,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优势,具有产业关联带动优势,能成为本区域内资金积累和创造税收的骨干产品或产业,增加科技开发投入,使这种产品和产业的质量、功能、技术水平和整体产品价值走在市场前列、成为同类产品的领先者。其次,大力发展有特色资源优势的品牌,走名牌战略之路。有特色资源优势的品牌是无价之宝,是地域经济的旗帜,是特色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特色资源优势转换为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企业要注重品牌的打造。最后,运用虚拟技术,推动特色农产品企业上规模、大发展。企业可以运用虚拟技术,以特色资源优势和自身的核心优势为依托,突破企业有形的界限,全方位借用外部资源优势进行整合,改善或弥补其内部劣势,使特色农产品获得超常规发展。

3.创新市场

首先,树立新观念。创新是企业的未来,是提高市场竞争力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市场创新不是企业个别人或市场营销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全体员工的整体活动。其次,开发新产品。产品创新以技术创新为基础,而技术创新可能包含较大的竞争机会和商业价值。创新产品更容易被成熟的市场和消费者接受,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后,寻求新市场。寻找最佳的目标市场,有效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是企业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制胜手段。在市场开发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一要有生产与销售并重的观念;二要增强市场质量意识;三要大力拓宽销售渠道;四要建设与市场相连的交通设施;五要认清目标市场具有有限性,必须进行市场细分,从对消费者不同需求的差异中发现创新点;六要选择重点地区和城市,建立我省市场创新的示范区,在优势地区,确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作为市场创新的突破点,充分发挥兰州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使之成为进行市场创新、科技创新,提升整个甘肃经济竞争力的大本营和摇篮。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蔺全录,王翠玲,梁青玉.甘肃省中东部特色农业经营现状及对策[J].发展,2003,(11):89-91.

[2]梁青玉,李蕾.发展甘肃省名牌产品的营销对策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1,(4):32-34.

[3]张金生.兰州农业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发展,2003,(11):55-57.

特色农产品范文第6篇

11月15日上午,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云南省农业厅联合主办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昆明举办。来自全国30个省、直辖市的中国农产品协会会员代表200余人、120家大型农产品经销商采购商、40家农产品电商大户与云南省105家农业龙头企业、30家农产品电商大户代表进行现场产销对接。

农业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及云南省、昆明市等有关负责人出席产销对接会,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巡视员陈萍主持会议。

张玉香会长在致辞中说,云南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方宝地,近年来云南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广为人知,咖啡、鲜花及橡胶产业领跑全国,为全国农产品稳定均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农业生产的同时,云南还高度重视流通和经销工作,近两年各种形式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好戏连台,分别组织了生产加工企业到北京、西安、香港、中东、欧洲等国内外地区开展对接活动,并与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联合开展了4次大型对接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这种高度重视市场决定性作用,紧密结合实际,注重以市场引领生产发展的理念和做法值得肯定和借鉴。此次在农博会期间,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与云南省农业厅共同举办产销对接活动,相得益彰,丰富多彩,很有意义。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连续第二年在昆明召开年会,全国主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云集在此,相信通过此次产销对接活动可以把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和全国市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不断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强农产品流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祖林表示,未来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将以特色化、现代化、规模化和市场化为重点,全面加强市场体系、市场开拓和市场监管等各项工作,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建设,争取对云南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并以欧盟、日本、美国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为目标,通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广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抗病防虫,从育种、种植、物流、销售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管,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流通环节更加有力的支撑,很高兴看到作为云南农业主管部门的云南省农业厅和作为全国农产品流通组织枢纽的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已经紧密接轨。衷心希望双方继续扩大合作范围、开拓合作深度、提高合作实效,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和全国市场构筑更紧密的纽带。

云南省农业厅、相关企业负责人在对接会上进行了推介。

特色农产品范文第7篇

关键词:西部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问题;对策

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由于所处的区域经济基础差、交通不畅、信息闭塞、思想观念落后,加之当地自身底子薄、资金短缺、资源不足、人才匾乏、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方式粗放等,无法也无条件再走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之路。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双重竞争,这些地方要想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产品及市场创新将是其今后发展的惟一出路和必然选择。

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近年来,无公害、无污染的特色农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新疆葡萄干和哈密瓜、宁夏枸杞、云南普洱茶、兰州白兰瓜、红花、青海虫草、四川七星椒、重庆涪陵榨菜和陕北红枣、陕南核桃等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产品及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范的市场化运作,各地特色农产品宣传不够、产销对接不畅、销售环节多、产品价格低、竞争力不强,极大地制约了农产品的销售,影响了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增收。虽然有少数地区能变压力为动力,改革体制,完善机制,革新技术,创新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但更多的地方及产品经营者仍未能转变观念而走老路。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市场营销工作不力是主要原因。

一、西部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现状

对于特色农产品来说,市场营销就是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和群体在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市场营销的主体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群体。农特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产品生产、流通和交易的全过程。经过十年的西部大开发,在广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人们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机遇意识不断增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具体在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方面呈现以下特点:

(一)特色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特色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类别繁多,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干鲜果品市场等。农产品市场数目基本稳定,交易额稳步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发展和规模化扩张后,现正逐步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流通规模上台阶,市场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商品档次日益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日趋看好。

(二)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及网络稳步扩展

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农产品市场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在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现代流通方式及物流模式快步发展

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现代营销业态在近几年也逐步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并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市场地位正在受到挑战。同时,西安、成都、重庆等地政府正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旨在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四)特色农产品营销中介日趋活跃

现阶段,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等各种农产品购销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这些活跃在城乡各地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得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了对接,改变了过去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他们的出现带动了上游生产基地的发展壮大,带领农民走向市场,帮助农民致富,为区域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西部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问题

(一)对市场调研不足,营销观念陈旧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卖方市场普遍出现了“生意难做”的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经营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压力,当地经营者没有“因时、因势”,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没有潜下心来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及活动规律。特别是对消费需要、购买动机等消费心理分析不透,对当前及未来的变化趋势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此外,不注意市场调研,缺乏科学的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决策者钟爱于个人经验和判断,对市场及其变化适应和应变能力差。

在计划经济时代,盛行的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因而普遍奉行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营销观念,只重视生产,忽视市场营销工作。时至今日,在很多地方这种观念仍难以改变,主要表现为对市场经济中诸如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基本原理认识不足,把握不准市场供求的起伏变化,盲目随大流,凑热闹,重复投资,商品大量积压,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对价格涨落束手无策,没有充分准备和对策;对竞争的客观性、残酷性重视不够,往往只能听天由命,缺乏预见性、主动性,不能用现代营销思想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二)产品开发不够,科技水平落后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把产品分为核心产品、实体产品和延伸产品3个有机统一的层次,那么搞新产品开发也应从3个方面进行,分别从提升产品功能、完善实体(外观、包装、商标、规格等)、增加销售服务的方面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当今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科技竞争,在这方面,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使企业的产品始终走在市场前列。例如,因1958年的指示“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而知名海内外的商洛核桃,至今仍是零星分散经营,规模化效益低,营销手段落后,绝大部分仍靠沿街摆摊叫卖,产品深加工很少,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较少被采用。

(三)营销手段不活,营销组合缺乏

西部特色农产品营销中普遍存在不重视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不准,市场定位模糊,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缺乏科学规划和灵活运用等问题,大多数仍以销售原料及初级产品为主,销售上的随意性导致有些商贩以次充好,掺杂使假,一些客商对市场望而生畏,伴随而来形成了一些马路市场,出现短斤少两、欺行霸市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声誉。另外没有中长期营销战略,靠天吃饭,盲目生产,大起大落,缺乏有效的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风险加大。

(四)经济效益不高,发展基础薄弱

虽然像新疆葡萄干和哈密瓜、宁夏枸杞、云南普洱茶、兰州白兰瓜、红花、青海虫草、四川七星椒、重庆涪陵榨菜等在国内有名的特色农产品在一定范围内带动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形成了稳固的产业发展基础,但绝大多数特色农产品由于名气小、宣传少、规模小、不稳定等原因,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有限,普遍存在效益低、产业集中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投入不足的问题,产业发展基础不牢,后劲不足。

三、西部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对策

(一)培育创新精神,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时代的主题,更是每个企业的立身之本。特别是在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要使每一位员工充分认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必须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增强创新能力,就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对市场机会的捕捉能力和把握能力;鼓励当地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导大型信息技术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农民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通过观念、技术、市场、制度、管理的全方位创新,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效益。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占领市场,就必须走与众不同的路子,根据“无人迹处有奇观”的认识思路去创造性地开发市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搏奕中独辟蹊径,创新市场,创新需求,建立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企业文化氛围,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人人创新,大胆创新。

(二)发挥资源优势,全力开发新产品

要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和特色农产品产地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依托发展壮大的县域经济,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超越单纯围绕“农”字做文章的思维惯性,面向市场,加快建立具有产业优势的特色经济,做好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文章。今后要从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加大投人力度,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财政支农资金要向这些产业倾斜。特别是收购、加工企业要增加资金投人,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加快资金周转,提高使用效率。金融机构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优先安排,重点倾斜。把当地丰富的优势资源真正变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首先,开发新产品要从提高产品功能,完善实体(外观、包装、商标、规格等),增加销售服务3个方面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次,要通过技术创新,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产品开发能够保持市场活力,在推出全新产品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可先行开发以特色农产品作原料或辅料的饮料、食品,而后再开发具有预防和强身健体功能的保健品等。

(三)树立整体营销观念,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竞争的加剧,要想实现地方特色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必须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发挥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树立长远利润观点的现代市场营销思想。现代营销强调整体攻防能力。要充分发挥整体功能,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发展是硬道理,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单一地区和单个企业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传统的小农思想,小打小闹,分散经营的现状,更需要加强联合与合作,在一定区域内形成有影响的产业集团或产业基地,逐步建立前景广阔、优势明显、集中连片、具有规模效应的企业集团,提高抵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西部地区应加快组建相关产业协会和各层次、各品种、各地域的分会,统一协调产业的生产、加工、营销活动,提高整体效益。现代农业以及新农村的建设,产业发展是核心问题。目前,各企业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资源,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并逐步建立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集中连片、具有规模效应的农村经济组织,提高抵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真正走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四)建立高效营销渠道,探索新型网络营销

在国务院关于物流业发展的“国八条”中,第八条专门提出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包括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和配送车辆24h进城通行、便利停靠政策;同时还提出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包括降低过路、过桥收费,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西部特色农产品要根据自身实力及所经营产品的特点,或自建销售网络,或加强与中间商的互利合作,或开拓新市场和扩大出口。21世纪网上购物将成时尚,网络将是人们交易的重要场所,网络快捷且可以通向世界各个角落,在网上做营销可以取代现在的制和经销制。现在比较吃香的商和经销商有可能因网络营销的到位而最终失去饭碗。广大西部地区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政策,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探索网络直销的运用空间,把当地的特色资源优势真正变成经济快速发展优势。

(五)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主流营销方式

首先,生活的质量往往体现在消费品的质量上,21世纪将是假冒伪劣商品无处可藏的时代。人们在选择商品上会对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样的商品,人们在看重品牌的同时,更重其品质。质量会成为市场营销的一张王牌。其次,广告作为营销的重要手段,它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低估。无论成熟的消费者还是盲目的购物群体,都将会受到广告的引导。依靠打广告得到的回报,在短时间内仍然是让人心动的。第三,公关是企业营销的智慧体现,也是企业实力的展示,赞助一支足球队或赞助一项重大活动,往往能让更多的人记住企业的名字。第四,打折降价并不是营销的法宝,但是却可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第五,连锁是20世纪中国市场营销成功的范例,也是一种取胜的高招,现在连锁已发展为特许经营,它是企业扩展市场和迅速融资的一种手段,相信未来10年,连锁这种营销方式会遍地开花。最后,文化营销日益被人们追捧,在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文化因素渗透于其始终。一是商品中蕴含着文化,商品不仅是有某种使用价值的物品,而且它还凝聚着审美价值、知识价值、社会价值等文化价值的内容。二是经营中凝聚着文化,文化经营思想体现了现代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赋予管理思想新内涵和新风格。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客观上要求以文化建设的卓越、创新、高效为核心,在经营过程中始终贯穿文化理念的凝聚和弘扬。当前,西部广大区域应把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进行整体开发、统一包装、打造成区域内乃至国内、国际名牌产品,积极主动适应市场和需求的变化,灵活采用多种主流营销方式,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整体营销水平。

总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发挥整体效应,获取长远利润是现代营销思想的重要特征。现代营销强调整体攻防能力,许多农产品生产没有真正地组织起来,从而难以整体有效地进行市场开发和管理。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市场开发的需要,建立高效的销售组织体系、市场信息管理体系,将目标市场和市场目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及市场信息以最佳方式组合起来,充分发挥整体攻防能力,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实现最佳的营销目标和经营成果。

参考文献:

[1]李祟光.农产品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贾长安.探求农村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与进步[J].市场研究,2008(3):48-50.

[3]王慧,万光玲.一新农村建设中区域农村工业的创新发展―从企业组织创新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07(6);90-93

[4]陈品芳.西部农产品市场营销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一农业展望,2007(10):32-35.

特色农产品范文第8篇

4月21日,在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主题为“魅力彩云南 特色云系列”新闻会上,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李晗介绍说,地理标志商标已经成为云南省打造“云系列”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将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李晗表示,近年来,云南省地理标志商标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是地理标志商标培育注册成效显著。云南各级工商部门紧紧围绕云茶、云牧、云果、云药、云烟、云菜、云花等特色优势农业资源,加强服务指导,加快推动申报,地理标志商标培育注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注册总量在较短时间内进入了全国前列。截至2014年12月31日,云南省已核准注册和初步审定的地理标志商标达120件,形成了一批具有云南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的商标组合,这些地理标志商标基本涵盖了我省的大部分特色农产品。充分展现了云南省各州市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优势。

二是地理标志商标管理使用成效明显。从云南省已经投入使用的地理标志商标情况看,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品牌化运作,在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产业规模壮大、产业链延伸等方面作用明显,部分运用较好的地理标志商标,其品牌附加值大幅提升,产业集群初现规模,有效推动了我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真正做到了“注册一个商标,壮大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