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企业信息化

旅游企业信息化

旅游企业信息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模式 核心竞争力 战略

一、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概念及现状

旅游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就是旅游企业为完成既定的信息化管理目标,使用的一种可重复利用、能够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种标准化的系统框架或方案集合。就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旅游企业普遍属于规模小、作坊式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在信息革命充斥世界的今天,旅游企业如何进行体制改革、规范市场、实现产业集聚化和企业分工体系的重建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现实的内部环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的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旅游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改变经营理念、更新观念,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将无疑更加处于不利的竞争地势。

二、我国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新模式

1.企业资源规划管理模式

企业资源规划即围绕既定的管理目标,对企业所有的资源进行规划与管理。在信息时代,旅游企业的组织机构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成为发展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顾客多样化、个性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原有的塔型组织结构转变为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的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计算机系统将取代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加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使中层管理的作用大为降低,从而减少了管理层次,削减了机构规模。另一方面,各种“工作小组”将成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单位,管理方式从控制型转为参与型,实现了充分授权。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对科层的监督协调成本,更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2.虚拟企业管理模式

虚拟企业是一种由多家独立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网络中各成员充分信任和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共享技术,分摊费用,迅速将共同开发与制造的产品推向市场的一种企业形式。虚拟企业通过企业间的最佳动态组合,不光能迅速抓住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而且通过集成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发挥综合效应,充分利用成员企业现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力及信息资源,节约产品开发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促进企业注重专精,培养核心能力。此外,虚拟企业改变了过去企业间你死我活的输赢竞争关系,代之以竞争合作式的双赢关系。竞争则提高了企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旅游企业通过低成本和建立服务与产品的差异性来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旅游信息化服务将“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信息组合起来,形成信息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这个过程中,信息流和资金流涉及得多,物流很少,这些特征很适合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去实现。电子商务的低成本、支付电子化、信息高效传递、宣传覆盖面广等特性是传统旅游企业所不具备的。旅游电子商务中,售前旅游企业可以借助网上主页和电子邮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宣传,客户可借助网上搜索工具快速找到需要的旅游产品信息;售中可以实现网上订购、网上支付,还可以实现旅游产品模拟体验;售后的信息反馈更及时,可以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有效分析。因此,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三种发展战略选择

1.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专业化战略选择

专业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与能力的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业务来谋求其不断发展。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优势在于:企业可集中各种资源优势于最熟悉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便于企业整合战略的运作,实现规模化生产,取得行业内的成本优势;有利于CIS战略的贯彻实施,使企业品牌与产品有机融合。从竞争的角度看,企业业务的专业化能够以更高的效率,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在较广阔的竞争范围内超过对手。波特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可使企业赢利的潜力超过行业内的普遍水平。这种战略为我国中小型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了的借鉴。

2.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集团化战略选择

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集团化,是一种产业集聚形式。依靠旅游业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中小企业可以分阶段推进,实现产业集聚,逐步建成信息化管理战略联盟,构建旅游企业的战略航母。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非常现实的经济地理现象,它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它可以是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产业的集中。在旅游产品与服务方面,其特性和生产、消费的高度同一性,使得有协作意愿的旅游企业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方面,在同一个经营目的下集合成为可能。从而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这种集聚效应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旅游产业必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一体化态势,并逐渐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实现连横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区域旅游功能要素的配套,向构建区域旅游圈的目标迅速跟进。

3.旅游企业与新兴旅游信息服务公司合作化经营战略选择

旅游企业与新兴的旅游信息化服务公司合作化经营,考虑与新兴旅游网站构建战略联盟。以向E-commerce中的一种B2C(Business to Customers)模式发展为目标,实现Internet与旅游企业传统资源的整合,以达到优势互补;并以此为起点,为最终实现真正的B2C模式的在线预订、网上支付和物流配送的真正的电子商务做铺垫,这样一来,旅游企业不仅要利用Internet进行E-marketing,而且,要依据自身的市场定位,考虑进行EC。选择一个实力强大、信用良好的或者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网站合作,这是我国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又一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伟.尹家绪.构筑信息时代的企业竞争力.科学出版社,2004.

旅游企业信息化范文第2篇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产业。这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同时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旅游业自然也不例外,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手段是旅游部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建立旅游管理的电子政府的第一要素。旅游企业利用信息化发展成为新的生产力,成为推动企业乃至旅游业发展重要手段。

一、旅游企业网信息化的概念

旅游企业信息化是指旅游企业通过电脑网络、电脑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电话、手机、广播电视等信息化手段向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服务。旅游企业利用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新的生产力,成为推动企业乃至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的获得和利用是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战略决策的关键,将极大地提高旅游企业的服务、经营管理水平。

二、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意识不强,对信息化认识不够

企业发展信息化发展的好处已经无需再论。但是,目前旅游企业只是将信息化建设停留于表面,并不能全面认识到发展信息化,提供信息化发展为企业吱声以及旅游业所带来的巨大益处。

(二)资金成为阻碍信息化发展规范的一大因数

提供规范的信息化发展必定依赖基础的设施以及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以酒店为例,在调查中发现,闭路电视不能实现语言的切换,只有播放海外的频道;不能够提供数字化视频点播服务系统(VOD),可购物、订餐、查询公共信息和帐单;只能够提供一种语言同声翻译等,然而这些问题改善及解决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三)缺乏专业人才

旅游企业提供规范的信息化发展需要大量的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旅游企业严重缺乏这样的人才,这一点我们在调查中深有感触。多数管理部门还没有形成局域网,管理人员应用计算机的面不够广,旅游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停留在较简单的模式上,遗憾的是这一点还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

(四)企业业务流程僵化落后

信息化效能的发挥有赖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这已被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所证明。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旅游企业在发展信息化的同时,还依然沿用过去一些陈旧的业务方式,这就限制了信息化效率的发挥。这方面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企业和客户的网络互动性差,而好的互动性正是旅游企业追求效率所需要的。

(五)缺乏政府引导及监督

在促进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的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与文件,使得旅游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以及在提供怎样的服务才算是规范问题上有章可循。另外,在旅游提供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监督引导机制,对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信息化发展的规范程度进行监督。

三、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思路与建议

(一)清晰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概念和认识

要去除对于规范的信息化发展存在的既定的错误认识和偏见,使旅游企业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刻意识到实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应当达到什么样的成果、能够建立什么样的服务层次。

(二)注重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

政府对于旅游企业提供规范的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可以节约信息化的成本,甚至决定能否实现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在我国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在推动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的责任,制定相应的机制,认真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吸取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体现我国特色的合适的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战略。

(三)重新设计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建构

找到改变企业运作方式的全新业务流程是有效实施信息化发展规范重要步骤,通过信息化采购、顾客营销、管理销售、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等一系列企业流程的改造,以期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内外部架构更理想的支持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范工作的实施。同时,由于信息化所带来的信息传输方式的根本改变,建立在逐级传输基础上的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科层化管理组织结构也势必渐渐不能满足企业的管理要求,旅游企业必须着手建立一种适应性强、反应迅速、变化性更强的新型组织结构,要体现出工作职位的流动与业务过程的多层面交互性,强调知识性工作的中心地位。

(四)整合行业资源,打造公共网络平台

可以在政府主导下集合一个地区的旅游业行业资源,利用公共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搭建一个面向公众、立足于网络的旅游电子服务平台,完善旅游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为游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要的一站式服务,如酒店实时预订系统、网上旅行社预订及企业主页平台等。集合行业力量推动各个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的发展。

(五)改变传统营销方式,推行低成本网络营销

旅游企业可以开发和建立一套适用的旅游网络营销系统,积极开展网络营销活动,达到推销旅游项目、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实现有效的电子商务等服务目的,从而提高旅游信息与服务的质量,促进自身信息化发展的规范。

(六)加大对旅游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旅游企业信息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供应链;整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258-03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旅游产业融合进一步加剧,产业链不断向纵深方面发展,我国旅游行业面临总体运营成本高、旅游服务质量低以及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亟待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解决。[1]

一、传统旅游产业发展问题解析

(一)旅游行业低价恶性竞争突出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我国整个旅游行业已经走向成熟,尤其在当前国内旅游市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旅游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旅游运营枢纽的旅行社在面对新的市场形势下竞争不断加剧。随之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旅行社低价竞争激烈,由于旅游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质性,在国内旅游行业提供的服务水平差异不大的形势下,价格成为了决定旅游需求者选择产品的最重要因素,这造成了各旅行社为了吸引顾客不得不降低价格,甚至很多组团社以低于出行成本价的价格吸引旅游消费者,然后变相的通过增加购物和收取人头费等方式维持运营,这种运作模式导致游客在旅游消费中经常被多次“倒卖”给多家旅行社,最终造成旅游服务质量下降,旅游投诉增多。整个旅游大环境在低价运营下难以健康成长。

(二)旅游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我国旅游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着旅游企业规模小、景点分散、运营环境差和市场混乱等问题,在旅游行业发展初期,游客的基本需求是满足于传统观光旅游需要,随着旅游者心理预期的不断提高和个性化体验旅游的发展,旅游者更希望旅游企业能够提供一个全面周到的一体化服务,但我国旅游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是各旅游企业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合作,旅游企业间紧紧停留在“买卖”关系层面。[2]以旅行社为例,通常地接社和组团社之间没有任何信任关系可言,通常是组团社先打钱至地接社账户,地接社才负责接待组团社发出团队,近年来时常出现因组团社不及时支付费用而将游客丢在半路的恶性旅游企业间纠纷事件。同样,旅行社和餐饮企业、住宿企业、景区等也存在此类问题。这充分说明我国旅游行业间的合作机制缺失严重,旅游企业没有树立大局合作意识和大局发展观念是造成当前旅游行业间合作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

(三)旅游信息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旅游信息化水平较低,旅游企业普遍采用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信息服务能力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认识误区是主要的一个方面,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不注重信息化技术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信息是旅游系统的灵魂。尤其不注重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政府和主导部门不懂得从系统层面整合旅游信息化。从全国来看,旅游产业目前仍处于被行政划分的多元割据和整体行业的多元分散经营的格局困扰,同行业和邻近行业间还存在“信息封闭”意识,如就旅游行业的信息化而言,目前仅局限于具体行业,如酒店信息化管理、景区行业信息化管理等,而旅游行业没有真正建立起跨行业的综合化旅游信息系统,信息不畅极大限制了旅游信息的全面共享。总之,就目前我国而言,旅游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需要,旅游信息资源零散且共享性差,旅游信息技术人才短缺和信息资源开发程度低和服务质量不足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供应链理念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革新

一方面,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及社会联系的广泛性特征决定了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广泛的带动功能;另一方面,旅游产业作为一种综合性产品决定了旅游企业中的任何单一企业都不可能提供完整的产品,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属性决定了需要相关企业和其他行业企业的参与方可满足旅游者需求。从旅游业发展的整个推进情况来看,实际上也是旅游供应链不断优化创新的过程。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强化跨部门、跨地区协调管理的力度是增强旅游产业规模和提升综合实力的保证,而当前旅游行业普遍存在内部竞争恶化、企业间摩擦不断、政策管理冲突等问题,需要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协调旅游企业间的关系。同时,新时期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期望值发生了巨大改变,以旅游方式为例,今天大部分的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体验旅游等一种全新的方式正在越来越受到欢迎。游客对体验旅游的评价标准不再局限于美丽的风景和高档的接待服务,而是从下订单到完成整个旅游活动全过程的各种服务的集合体验。在这种形势下,任何单一企业都不可能为旅游者提供整个一体化的服务,为了满足不同个性化旅游者的服务需求,更多的旅游企业的合作参与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旅游供应链管理运营而生。

旅游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管理在旅游领域的全新应用,由于旅游产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旅游供应链管理可以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体系,增强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旅游行业的垂直分工体系,优化资源配置。针对我国旅游行业存在的企业间合作关系缺失、旅游企业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诸多问题,旅游供应链理念的引入可以使得整个旅游行业的经验模式发生巨大变革,增强以面向游客的旅游产品为核心的群体旅游企业共同参与和协作的运作模式。[3]同时,也应该看到新的时期,企业的成功来自于优异的过程业绩,优异的过程业绩需要优异的过程管理作保障,供应链管理是基于过程管理和面向顾客需求展开的,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进一步延伸了传统的旅游产业链,同时,旅游企业间的合作突破了地理界限,全球旅游供应链正在形成,供应链的不断演进正在走向动态供应链和虚拟供应链的方向。因此,旅游供应链的不断革新将对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尤其在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供应链将极大拓展产业规模和价值空间。

三、旅游产业供应链整合策略

(一)实施集成化管理

旅游供应链要适应新时期对市场发展的需求,就必然要和其他相关企业进行产品联合开发与营销,包括各种旅游服务供应商在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实现旅游产品从研发到售后保障的一体化服务管理,旅游企业之间通过信息共享、协同计划和处理业务流程,建立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要实现这一切,建立跨企业的集成供应链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实施集成供应链管理的根本在于,将企业内外部的各个节点和企业看作一个整体的功能过程,企业的集成水平在从内部集成转向外部集成的过程中,外部旅游企业在加强业务流程重组、网络规划设计进一步促使了旅游企业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水平得以提升,集成化旅游供应链的实施需要一个动态的网络链结构体系,企业通过管理系统平台和互联网等技术集成的支撑下,为了适应新时期旅游市场变化、柔性、速度、知识革新的考验,这种动态的供应链集成联盟能迅速满足客户的需求,一旦客户需求消失,它也随时解体,当新的需求出现时,又重构新的供应链网络组织。[4]具体应用层面,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由顾客需求―集成计划―流程重组―面向对象过程控制构成第一个作业回路;再由顾客化策略―信息分享―调整性适应―创造性团队组成第二个策略回路。并且在作业回路中的每一个作业形成各自相应的评价与提高,旅游供应链集成必须按照这三个回路进行展开,形成相互协调的一个整体。

(二)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所谓旅游信息化,即通过信息化改变传统的旅游服务方式和消费机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促进旅游经济的运作,改变旅游经济的增长方式。旅游信息化,是数字旅游的初级阶段,旅游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信息化管理、网站建设、呼叫系统、物联网传感技术等,通过旅游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旅游预订和旅游消费的运作和旅游行业的有效管控,尤其在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旅游企业间的运营成本增加,企业间的合作需要通过信息化来保障。智慧旅游无疑是旅游信息化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智慧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得旅游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全面整合、深度开发并服务于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参与者,从旅游供应链的角度来说,信息化可以和旅行社、酒店、餐饮店、景区和旅游者全面对接起来,可以与地方政府和公共基础设施提供商进行协同运作,改变了传统的旅游运营模式和经营方式。目前来看,旅游信息化在我国景区有了一定的应用,“数字景区”极大推动了景区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提高了景区的管理效率。

(三)建立企业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旅游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产业融合的加剧使得跨行业联盟体系正在变得复杂,在传统旅游运营中的基于成本或者价格最低化的买卖关系运作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旅游行业发展的需求,为了提高优质的旅游服务和增强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旅游企业间需要建立和深化全面的合作方式,将每一个企业融入到整条供应链中,提高系统运行水平。旅行社等企业可以借助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职能优势或行业优势政策,通过确立整条旅游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将整条供应链上的企业纳入到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盟阵营中,让每一个大小不一的企业能够分享整条供应链带来的利润好处,同时每一个企业成员能够自觉的改进基于产品的服务质量和成本最小化。企业的这种自律行为最终使得供应链的竞争力不断提高。旅游企业间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基础是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和信息共享。客户满意和供应链绩效最佳是其共同目标,基于这样的合作和组织形式,无论供应链上企业成员处于怎样的进入退出状态,都能保障整条供应链稳定的运作。

总之,从我国旅游供应链面临的传统问题来看,旅游业的发展已经需要上升至供应链角度加以整合,基于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旅游供应链的创新发展需要从集成化供应链、虚拟化供应链和低碳化供应链等方面进行努力,尤其当前网络旅行商和在线旅游发展对供应链带来的变革挑战,旅游供应链应该更加重视旅游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技术的重要应用,发挥其对旅游供应链整合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兴洋,徐 虹,殷 敏.基于渠道-权利理论的旅游供应链企业博弈关系分析[J].旅游学刊,2010(12):23-27.

[2] 赵 军.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核心地位的构建[J].中国管理科学,2011(12):343-346.

旅游企业信息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信息化;有效发展

1 前言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旅游行业作为近几年飞速发展的产业,对信息技术也有着非常强的依赖性。但我国旅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比起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就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充分重视这一点,提高我国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

2 旅游管理信息化概述

所谓信息,就是指音讯、消息,也就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现在人类社会传播的所有内容。人们通过获取、区分各种不同的信息来区分不同的事物,从而对世界进行认识和改造。信息化,就是发展以计算机为智能化代表工具来造福社会。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1]。旅游管理信息化,就是指在旅游信息和信息载体进行管理,从而保证旅游信息资源从开发、利用到反馈的整体统筹高效便捷,从而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优化旅游产业。

3 我国旅游管理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的旅游管理信息化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虽然采纳了电视会议、电子宣传、电子货币交易、数字化电子网络等多种信息技术,但只是在旅游企业中的计算机预定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而在旅游信息化管理应用还比较缺乏,现有的一些应用也存在不成体系和缺乏实用性等缺点。局域网数量比起其他行业来说比较少,旅游资源和相应的服务信息难以有效结合,无法形成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信息沟通和反馈往往只能通过单纯的直线交流,我国的旅游管理信息化已经远远落后于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我国的国家旅游局从1990年就开始重视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开始筹建信息中心,使其作为向旅游行业提供相应管理和技术服务的直接机构[2]。

4 发展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4.1 信息时代的客观需求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旅游业处于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就需要信息的不断流动和互相交流。旅游行业有着涉及面广、关联性强等行业特点,不论是旅游行业内部还是与其他行业之间只有保持信息的一致才能使旅游业实现正常发展。当今的旅游行业比起传统旅游,流动性更强,涉及范围也更广,所以只能通过现代的信息化手段进行旅游管理才能实现整个行业中各企业的相互配合。如果对旅游信息流没有进行恰当的管理,就无法适应现在整个行业运营的复杂性,也无法适应现在高强度的管理模式[3]。近年来假日旅游中就出现了许多问题,绝大部分是由于顾客和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另外,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良好的信息化旅游管理系统及时了解各地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掌握市场供需行情,从而明确旅游需求,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来对旅游市场进行相应调节。

4.2 旅游企业的内在需求

旅游市场中,消费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是无形的、不可转移、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并且产品不可存储。旅游市场中,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途径只有通过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旅游者需要便利高效的获取信息的渠道。通过互联网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提供给消费者更直观的感受,使消费者能够提前对旅游目的的价值进行评价,使消费者在旅游消费中不必承担过多的风险,也能使旅游者更注重享受旅游的过程,还可以促进旅游消费产业。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也需要通过便捷的信息渠道进行交流,对旅游产品价格、旅游管理等各种信息进行及时沟通。旅游产业内部各环节都需要信息进行联接。另外,旅游业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如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外界经济因素等影响,从而产生较大的内部波动。为了能够使旅游产业更加稳定,也需要通过信息来对整个产业进行及时了解,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决策。离开了信息化管理,旅游业自身将无法稳定持续,信息化是旅游企业自身的内在需求。最后,旅游管理的信息化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加快速和准确,从而节省大量开支[4]。旅游业因为自身特点也非常适合开展电子商务,如今电子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更有利于进行资源共享,从而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

4.3 拓展旅游产业的需求

我国旅游产业与国外相比,在管理的企业隶属部门和地方管理体制都有很大的区别。旅游局在有些地区是当地政府的行政部门,而在有些地区作为事业部门,但是县市级的旅游局一般都是政府行政部门。这种局面是由于我国对旅游业的认识不断变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导致的,使得我国的各地管理体制并不统一。要想使得这些管理部门能够进行统一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有效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就离不开旅游管理的信息化。各个组织和企业都可以加入到旅游管理系统中,实现管理部门对旅游企业进行统一指导和管理,大大提高旅游管理的水平。其次,发展我国旅游信息管理水平还可以有利于我国的旅游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现代的旅游产业市场经济特征非常明显,信息化管理可以有利于建立旅游市场体制,为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近几年,旅游产业越来越向国家化方向发展,出国旅游已经成为趋势,整个世界的旅游业也紧密联系起来,国家间旅游业互相依赖,共同进行发展[5]。这就需要我国面对新的机遇能够建立起一套有序规范的旅游信息化系统,及时了解各国的旅游动态和相关政策,与其他国家进行信息的沟通,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广度和深度,保证我国的旅游业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5 发展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5.1 充分发挥政府扶植引导作用

政府对于我国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政府要重视我国的旅游管理信息化发展,发挥出主导作用,积极扶植我国的旅游管理信息化革命。要从国家的旅游管理部门开始,鼓励各旅游企业、旅游公司进行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尝试。号召旅游企业在网络上进行销售和交流,还可以结合银行进行网上保密措施的确定。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加快旅游企业实行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此外,政府还应该增加对增加旅游管理信息化相关工作的资金投入。因为旅游信息化更多的是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在短期内可能给旅游企业并不能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所以许多企业并不想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在加强旅游管理信息化中。这时就需要政府发挥其复制作用,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给各企业进行旅游信息化管理。特别是许多中小企业,即使有进行旅游管理信息化的想法,也大多没有充足的资金和实力,从而影响了与潜在客户的沟通。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对相应管理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和扶植,利用区域的整体实力带动本地旅游信息化的整体发展。对于旅游信息变化快的特点,地方旅游管理部门还要注意进行定时收集,并进行及时信息更新,方便旅游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或企业自身之间的交流,还需要同时保证所得信心的准确性,避免不准确的信息造成的一系列影响。

5.2 重视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综合图形、属性和其他各种信息的综合型计算机系统,可以高效地进行数据管理、分析、判断等,通过对地理信息的分析、交流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多方面的旅游信息,并能够帮助消费者进行决策判断[6]。把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基础再对旅游管理系统进行建设,就能够更准确、快速地提供数据分析结果,还可以制作出相应的地图,向消费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就是要有一个内容全面丰富、更新共享及时的信息数据库。旅游管理信息中一般包括地图数据库和图文数据库。地图数据库是用来生成专题地图,对各旅游景点的地理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合成,然后运用到空间规划中。图文数据库是指各种数据和图片,用来宣传各旅游景点,最后产生出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将地图数据库和图文数据库与旅游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把图像数字化,并且能够将旅游地区的数据进行存储,便于以后的查询检索。

5.3 加强旅游管理信息化软硬件建设

旅游管理信息化的硬件主要是指需要在各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景点等对电脑网络等信息化必备知识进行普及。对电脑和网络的使用进行有效推广,并由专门技术人员帮助各部门建立起相应的网站,这些都是推进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必备基础。国家级旅游部门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建立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旅游信息网站,对旅游信息化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旅游管理信息化的软件主要指的是重视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只有有了专业性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发展科技。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对现有的信息技术人才,还应当扩大到所有的在岗人员,使人人都具备一定的信息操作能力。制定一系列对人员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计划,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大范围普及。还可以与高校合作,委培高校进行专业对口人才的培养。实行奖惩制度,把职工培训成绩与绩效奖金挂钩,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突出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奖励。

5.4 政府加强进行企业资源整合和共享

政府除了进行相应的扶植和引导外,还应当注意对资源和技术进行整合和共享。传统的旅游网站都是比较分散的状态,只包含了很少外部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资源难以进行共享,无法达到较高的利用率。政府可以利用其资源优势建立为整个区域建立一个集成化的旅游网站,对区域内部的所有旅游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位各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营销平台,然后由各企业来进行具体的内容建设。此外,还应该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把区域内的技术进行整合和共享,要意识到技术不是越领先越好,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制定合适的技术标准,为各企业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展示平台,共同对消费市场进行研究,制定出新的营销方案。同时,也要重视传统营销手段的运用,把新的营销手段与传统营销手段相结合,两种手段互相弥补,共同使用。

6 结语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旅游管理信息化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只有进行信息化管理才能使我国的旅游产业迅速成长,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化的大环境。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自身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手段加强我国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使我国的旅游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程捷.简论我国旅游管理信息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24(1):57-59.

[2]唐俊雅,伍世代.旅游管理信息化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18(3):89-92.

[3]张芹.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初探[J].旅游管理研究, 2013,7(12):26.

[4]李宇.加强旅游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企业导报,2011, 12(5):99.

[5]文俊.论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问题[J].企业家天地,2013, 26(7):64-65.

旅游企业信息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 旅游信息化

信息化与旅游信息化概述

(一)信息化的含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中界定了信息化的内涵,指出“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从而准确地表述了应用、资源、网络、产业、人才、法规政策标准在信息化体系中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应用是信息化的主导和目的,其它的工作围绕应用的主导方向展开,与需求紧密结合。

(二)旅游信息化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旅游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旅游有关的实体资源、信息资源、生产要素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分配、组合、加工、传播、销售,以便促进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的转化,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提高旅游业的生产效率。

旅游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企业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电子政务三项。旅游企业信息化主要指企业内部的信息化。通过建设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调整和重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旅游电子商务是指旅游企业对外部的电子商务活动,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宣传促销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市场主体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提高旅游市场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旅游电子政务指各级旅游管理机关,通过构建旅游管理网络和业务数据库,建立一个旅游系统内部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和公共信息的平台,实现各项旅游管理业务处理和公共信息服务。

(三)我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从“十五”规划开始,国民经济信息化已正式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中央提出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信息网络发展迅速,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截止到2006年12月,中国的网民总数为13700万人,与2005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总数一年增加了2600万人,增长率为23.4%。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的62万网民人数相比,现在的网民人数已是当初的220倍。可以看出我国的网民总数呈良好发展趋势。

旅游业重视且依赖于广告宣传的行业特点,决定了旅游部门和企业对互联网具有极其浓厚的兴趣。2001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宣布正式启动“金旅工程”建设,由此把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进了一条快车道。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信息化已成为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优化旅游行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作为信息密集型的行业之一,旅游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和不可存储性,使得信息化对旅游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旅游业7686亿元的总营业额中,在线旅游营业额在70亿元左右,所占比例不足1%。据iresearch的预测分析,2010年营业额将达到10%的份额,我国信息化旅游服务市场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旅游信息化的研究意义

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服务性行业,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大系统,信息是其得以生存和运转的根本基础。信息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是决定旅游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转移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和不可储存性等特点,旅游业的生产和消费特点决定了旅游业能够体现电子信息网络的优越性,是最适合开展电子商务的产业之一。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从旅游活动的方式看,“在旅游市场流通领域活动的不是商品,而是有关旅游商品的信息传递引起的旅游者流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的核心是信息,因此,对旅游企业来讲,收集、整理、加工、传递信息是重中之重,这是旅游商品的无形性、不可移动性和非贮藏性所决定的。无形的旅游产品在销售时是无法展示的,而且通常是远离消费地点被预先销售,因此,信息传播对旅游业而言至关重要。信息是旅游行业内部各个环节联系的纽带,不管是对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企业,或是对旅游者而言,有效的获取旅游信息,以辅助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都显得特别重要。信息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旅游信息化成为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因此加强旅游信息化的相关研究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旅游信息化研究现状

对于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引用,国内外的研究者首先提到的就是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因此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业成为了主要关注对象。旅行社业被认为是受信息技术冲击较大的行业。杜江、戴斌在论及技术环境变化对旅行社业发展的影响时谈到:“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旅行社经营的技术条件,还将扩大到旅行社与旅游者的交易方式,旅行社与供应商的交易方式、旅行社的业务范围、旅行社的经营战略、旅行社的经营观念,甚至旅行社的存在方式”。但旅行社究竟会如何变化和发展,涉及到具体问题却没有提到。姚延波、左坚谈到了信息技术在旅行社企业中的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辅助组团、接团和导游服务业务的数据处理,用于处理各类客户信息的维护,饭店和旅游汽车公司等其他旅游企业信息的记录和维护,财务结算数据的记录和维护,票务服务业务的信息联络等”。他们也谈及了与旅行社经营密切相关的一般性信息技术,如计算机预订系统(crs)、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开帐与结算计划、旅游网络等。饭店业研究者看到了信息技术开发的管理系统给饭店业管理带来的变化,有中央预订系统(crs)、饭店内部的数据系统、电子门锁系统等。邹统钎在《饭店战略管理—管理前沿与中国的实践》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比较详实的阐述。

也有另外一些研究者从其他方面来看待信息技术给旅游带来的变化。mcgrath认为由于gds(全球分销系统)与internet的技术融合还未完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internet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产业的信息销售渠道。barry diller以百老汇将剧院票作为度假包价产品的一部分为例,谈及旅游的虚拟交易所引起的横向规模经济,它能形成一种顾客纽带,从而持续地增加创造的杠杆利润。 erin anderson提出在internet的冲击下,旅游企业应该更偏好在个人渠道功能水平上决定渠道策略,而不是在渠道组织层面决定渠道策略,也即是顾客导向。更进一步,也可以由顾客来定价。让网站“给出能接受的价格,对供应商选择有完全的判断力。购买以及给予特殊产品、供应商记录以标题称号”。这样由顾客给出意愿价格,可以让顾客省钱。不过旅游产品生产商对纵向价格控制权将失去。

马梅认为,我国旅游企业在看待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和影响时,“其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些企业认为信息技术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营销手段,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增加了一个在线的小册子,其作用是企业可替换的沟通和广告媒介。实际上,我国的旅游消费者对e时代价值链重构的需求已经超前于旅游企业所能提供的价值链服务”。因此马梅从旅游实体企业、航空公司、饭店集团、旅游中介等几个方面来重新设计产业链,力图构建一个符合信息化时代特征的、全新的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活动模式。 dimitrios buhalis在《e tourism》一书中对旅游的运营管理和分销、航空公司、饭店、旅行社、旅游商、目的地管理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技术性转变。全书对信息时代带来的新型旅游模式给予了一个新的概念—电子旅游。“电子旅游概念包括所有企业功能(电子商务和电子市场营销、电子理财和电子财务、电子人力资源管理、电子采购、电子研发和电子生产)和电子战略、电子规划,以及对旅游行业各个部门(包括旅游、旅行、交通、休闲、饭店、主体供应商、中介和公共部门)的电子管理”。目前出现的一些非旅行社组织旅游活动其实正反映了马梅所提到的“旅游消费者对e时代价值链重构的需求己经超前于旅游企业所能提供的价值链服务”这一思想。

参考文献:

1.dimitrios buhali.e touris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杜江,戴斌.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3.姚延波,左坚.旅行社经营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4.马梅.e时代旅游产业价值链重构战略设计.三联书店,2004

旅游企业信息化范文第6篇

各市旅游局、各旅游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重点旅游地区要建立旅游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快我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积极推进信息化与旅游业嫁接融合,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对旅游开发、营销、管理、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用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旅游产业,建设现代旅游产业,省旅游局决定在承接国家科技部863科研项目基础上,开展全省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建设工作,大力提升我省旅游网络营销、旅游企业信息化和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水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省旅游局近期承建了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开发及示范课题,在此课题基础上,建设我省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该平台系统将于10月份开通使用。系统建成后,将为我省旅游业和广大游客提供一个集旅游宣传营销、旅游信息指南服务、旅游电子商务以及旅游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目的地旅游信息化平台,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各旅游企业可充分利用该平台,开展多渠道、多样化的旅游电子宣传推广、旅游信息服务、旅游电子商务工作。省内部分信息化程度较高、拥有自主网上产品预订服务功能的旅游企业也可直接与我省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进行对接,旅行社可将自身企业网站的线路发布系统与省局系统对接,实现将线路产品同步发布到省旅游局网站平台,接受网上预订并在企业自身系统中处理订单;酒店可将自身的网上预订系统与省局系统对接,将酒店房价同步发布到省旅游局网站,接受游客的网上预订,订单将直接下到酒店自身的预定系统中,由酒店自主处理;旅游景区可将景区的视频直播监控系统与省旅游局系统进行对接,通过各级政府旅游网站对外进行宣传。省旅游局将对各旅游企业公布平台接口标准,帮助企业开展直接面对客户的电子商务服务,同时利用省旅游局网站系统平台,推广我省优秀旅游企业,提供网上旅游产品预订服务。具体接入条件和方案请见附件一。

二、为保障我省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中旅游产品网上销售预订等服务功能,为我省旅游企业提供多渠道的产品销售途径,为广大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选择范围,省旅游局近期与国内外各大旅游产品分销商、大型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进行合作,进行捆绑营销,合作对象包括携程网、艺龙网、金色世纪网、同程网、去哪儿旅行网、芒果网、德比酒店分销系统,全省各旅游企业要积极加入以上各大旅游电子商务预订网,利用其平台的影响力和完善的产品销售服务平台对外推广各自企业产品。目前省旅游局已经开发完成我省数字旅游服务系统与各大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的系统接口,同时从各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争取到各类宣传资源和产品销售渠道资源,为我省各级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企业借助各大旅游商务平台开展企业宣传、产品推广提供了广泛的、多样化的平台。各级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作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目的地宣传促销活动。具体推广方案请见附件二。

三、为推动我省旅游信息服务工作,扩大旅游信息传播服务渠道,深入开展全省旅游“一卡通”工作,省旅游局近期与金融部门、通讯部门合作,推出集旅游信息和产品优惠服务于一体的“好客旅游卡”系列产品。“好客旅游卡”产品以推广“好客旅游卡标识”为主体,该标识作为全省旅游“一卡通”产品的形象和优惠体系标志,是我省旅游业跨行业合作、跨省优惠合作的通用标识。该标识将在今后全省各类旅游卡产品推广使用,能够统一形象、统一服务标准,进一步规范旅游卡产品的服务质量,对提高好客山东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省旅游局近期将与省农行合作,基于农行贷记卡产品发行“金穗好客山东旅游卡”,与山东电信合作,发行“天翼好客山东旅游卡”,与金色世纪旅行网合作,发行“金色世纪好客山东旅游卡”,在已发行的“金穗中国旅游卡”和第十一届全运会“好客山东旅游卡”基础上,不断丰富好客旅游卡产品种类,逐步构建全省旅游“一卡通”信息服务体系。各市旅游局要积极配合,做好“好客旅游卡”系列产品的发行推广工作,积极推动辖区内旅游企业加入好客旅游卡会员体系,提供有吸引力的折扣优惠,督促检查各旅游企业摆放12301旅游服务热线提示牌,为持卡游客提供诚信有效的旅游指南信息服务。

旅游企业信息化范文第7篇

各市旅游局、各旅游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重点旅游地区要建立旅游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快我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积极推进信息化与旅游业嫁接融合,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对旅游开发、营销、管理、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用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旅游产业,建设现代旅游产业,省旅游局决定在承接国家科技部863科研项目基础上,开展全省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建设工作,大力提升我省旅游网络营销、旅游企业信息化和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水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省旅游局近期承建了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开发及示范课题,在此课题基础上,建设我省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该平台系统将于10月份开通使用。系统建成后,将为我省旅游业和广大游客提供一个集旅游宣传营销、旅游信息指南服务、旅游电子商务以及旅游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目的地旅游信息化平台,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各旅游企业可充分利用该平台,开展多渠道、多样化的旅游电子宣传推广、旅游信息服务、旅游电子商务工作。省内部分信息化程度较高、拥有自主网上产品预订服务功能的旅游企业也可直接与我省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进行对接,旅行社可将自身企业网站的线路系统与省局系统对接,实现将线路产品同步到省旅游局网站平台,接受网上预订并在企业自身系统中处理订单;酒店可将自身的网上预订系统与省局系统对接,将酒店房价同步到省旅游局网站,接受游客的网上预订,订单将直接下到酒店自身的预定系统中,由酒店自主处理;旅游景区可将景区的视频直播监控系统与省旅游局系统进行对接,通过各级政府旅游网站对外进行宣传。省旅游局将对各旅游企业公布平台接口标准,帮助企业开展直接面对客户的电子商务服务,同时利用省旅游局网站系统平台,推广我省优秀旅游企业,提供网上旅游产品预订服务。具体接入条件和方案请见附件一。

二、为保障我省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中旅游产品网上销售预订等服务功能,为我省旅游企业提供多渠道的产品销售途径,为广大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选择范围,省旅游局近期与国内外各大旅游产品分销商、大型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进行合作,进行捆绑营销,合作对象包括携程网、艺龙网、金色世纪网、同程网、去哪儿旅行网、芒果网、德比酒店分销系统,全省各旅游企业要积极加入以上各大旅游电子商务预订网,利用其平台的影响力和完善的产品销售服务平台对外推广各自企业产品。目前省旅游局已经开发完成我省数字旅游服务系统与各大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的系统接口,同时从各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争取到各类宣传资源和产品销售渠道资源,为我省各级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企业借助各大旅游商务平台开展企业宣传、产品推广提供了广泛的、多样化的平台。各级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作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目的地宣传促销活动。具体推广方案请见附件二。

三、为推动我省旅游信息服务工作,扩大旅游信息传播服务渠道,深入开展全省旅游“一卡通”工作,省旅游局近期与金融部门、通讯部门合作,推出集旅游信息和产品优惠服务于一体的“好客旅游卡”系列产品。“好客旅游卡”产品以推广“好客旅游卡标识”为主体,该标识作为全省旅游“一卡通”产品的形象和优惠体系标志,是我省旅游业跨行业合作、跨省优惠合作的通用标识。该标识将在今后全省各类旅游卡产品推广使用,能够统一形象、统一服务标准,进一步规范旅游卡产品的服务质量,对提高好客山东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省旅游局近期将与省农行合作,基于农行贷记卡产品发行“金穗好客山东旅游卡”,与山东电信合作,发行“天翼好客山东旅游卡”,与金色世纪旅行网合作,发行“金色世纪好客山东旅游卡”,在已发行的“金穗中国旅游卡”和第十一届全运会“好客山东旅游卡”基础上,不断丰富好客旅游卡产品种类,逐步构建全省旅游“一卡通”信息服务体系。各市旅游局要积极配合,做好“好客旅游卡”系列产品的发行推广工作,积极推动辖区内旅游企业加入好客旅游卡会员体系,提供有吸引力的折扣优惠,督促检查各旅游企业摆放12301旅游服务热线提示牌,为持卡游客提供诚信有效的旅游指南信息服务。

旅游企业信息化范文第8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信息化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成长期和扩张期等四个发展阶段。如下图所示。

一.萌芽期(1978年-1992年初)

1978年改革开放后,来我国旅游的外国人日益增多,入境游市场迅速发展,旅游信息化开始萌芽。到1992年初,民航、酒店和旅行社等领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酒店IT厂商开始出现。

(一)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1)技术进步:进入PC时代

1981年8月,IBM正式推出第一台PC,人类从此进入了PC时代,这也被誉为继大型机之后的第二次IT产业革命。PC的出现使旅游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成为可能,大大降低了旅游信息化的门槛。

(2)政府推动:政府直接建设

1978年至1992年,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在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管理基本上是政企合一。该阶段政府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主导着我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

(二)旅游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1)民航信息化

1980年3月,原中国民航局脱离军队建制,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87年开始政企分开的第二阶段改革。同年,中国民用航空计算机中心成立,为民航信息化提供了组织保障; 7月,我国ICS系统(航空公司控制系统)初步建成,开始取代原有手工订票业务。

(2)酒店信息化

我国酒店信息化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建国饭店和上海锦江饭店等高级饭店就开始引进国外计算机管理系统。

在原国家科委的支持下,我国一大批科研院所开始酒店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主要有清华大学、原机电部六所、浙江省计算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等。其中,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金国芳教授为代表。1984年,金国芬教授接受了国庆35周年献礼项目,自主开发了国内第一套酒店软件管理系统,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金国芳组建成立了华仪软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首家从事酒店管理软件开发和经营的专业公司。

(3)旅行社信息化

该阶段的旅行社市场是“国中青”三足鼎立,信息化建设以国旅总社为代表。1981年,国旅总社引进美国PRIME550型超级小型计算机系统,用于旅游团数据处理、财务管理和数据统计;1983年,国旅总社设立了中国旅行社领域的首家计算机中心,将旅游团队旅费结算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实现财务电算化;1992年,国旅总社通过与澳大利亚JETSET联网运营加入了全球预订系统(GDS)。

(4)小结

该阶段,我国的信息化意识非常薄弱,旅游信息化应用还是零星的,仅有少数大型机构进行了初步尝试,以代替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靠引进国外设备和信息系统,或成立专门课题组,几乎没有本土IT厂商。

二.起步期(1992年初-2001年初)

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目标,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内游市场也开始蓬勃发展,与入境游共同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两个车轮。旅游信息化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酝酿和萌芽之后,进入了起步发展期。

(一)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1)技术进步:进入互联网时代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信息技术开始蓬勃发展,软件公司纷纷创立,PC走进普通百姓家庭。特别是1994年4月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启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也被誉为继大型机、PC之后的全球第三次IT产业革命。1995年,IBM提出了E-Business(电子商务)理念。1999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掀起了一场高潮,阿里巴巴、易趣网和8848等一大批电子商务网站纷纷创立。

(2)政府推动:宏观指导、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政府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在国家层面上加强了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1993年12月,国务院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统一领导全国信息化工作;其后,国家信息化专家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信息产业部等机构相继成立。1994年,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成立,旅游电子政务工作有了组织保障。

我国加快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993年底,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正式启动,为旅游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阶段,政府推动仍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不过,推动的主体已由业务部门向信息化部门转变,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由直接建设转向宏观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旅游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1)民航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

在数据服务方面。1994年,中国航空结算中心推出航空收入结算系统、航空货运系统(ACS);1996年,人分销系统(CRS)与航空公司控制系统(ICS)分离,国内人分销行业得到迅猛发展;2000年10月,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航空公司开始加快信息化建设,其中,南方航空走在前列。南方航空自主研发或首次使用了我国第一套常旅客系统、第一套飞行运行控制系统(SOC)、第一张电子客票、第一套收益管理系统。

(2)旅游电子商务开始出现

在第一次互联网发展浪潮背景下,我国旅游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旅游信息化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1)龙头旅行社开始建设电子商务网站。1997年10月,国旅总社参与投资的华夏旅游网成立,开创了我国旅游网站的先河;2000年,中青旅 “青旅在线”网站开通,中旅总社投资组建意高神州电子商务公司,至此我国三大旅行社全部触网。2)旅游电子商务专业公司开始涌现。1999年,艺龙旅行网、携程旅行网相继成立,成为国内游电子商务的龙头企业。3)入境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奠定格局。1997年12月,西安马可孛罗国旅旗下英文网站warriortours上线,开创了我国入境旅游电子商务的先河。1998年,桂林国旅chinahighlights、马可孛罗travelchinaguide相继上线;2000年,tour-beijing、WildChina在北京创建。这些网站已发展成为我国最优秀的入境旅游电子商务网站。4)国家旅游局也加强了网络营销。2000年9月,国家旅游门户站点―“中国旅游网”正式开通。

(3)旅游IT厂商大量涌现

早在1987年,我国首家酒店IT厂商华仪软件就已成立。但是,直到1992年我国旅游IT厂商才开始集中涌现。

在酒店领域,劳业电脑、泰能软件、西软科技、奥普软件、中软好泰、石基信息等一大批IT厂商相继成立,它们都已成为酒店信息化解决方案的著名厂商。在旅行社领域,1992年我国第一家旅行社软件专业开发公司――棕榈电脑成立,并成长为最著名的旅行社IT厂商。

(4)小结

该阶段,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开始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是,信息化的应用还不够普及,主要应用在少数大中型机构的部分业务。

该阶段出现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化应用和商业模式,如电子商务、经济型连锁酒店、CRS、电子客票等,深刻影响了以后旅游信息化的发展。

三.成长期(2001年初-2009年11月)

2001年,我国加入WTO,经济社会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旅游业也快速发展,特别是出境游市场日益成熟。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真正成为旅游业的“三驾马车”。同时,随着国家信息化的战略推进,旅游信息化进入了快速成长、全面发展阶段,信息化在旅游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1)技术进步: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

进入本世纪,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互联网发展掀起第二次高潮,新技术不断涌现,极大推动了旅游信息化的发展。

1)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掀起发展新高潮

2004年3月,O'Reilly公司CEO提姆・奥莱理提出了web2.0的概念,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时期,社会化媒体成为互联网的最新时代特征。一大批社会化媒体公司纷纷成立,2004年Facebook成立,2006年Twitter正式推出,2009年8月新浪微博开始内测,它们都已成为全球最著名的科技公司。

2)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一大批新技术纷纷出现

2006年8月,Google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基于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交付方式,云计算将推动IT产业的变革,大大降低信息化的建设成本。

2008年,IBM提出 “智慧地球”(Smart Planet)理念。2009年8月,总理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我国物联网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2009年1月,工信部发放3G牌照,我国进入3G时代,移动互联网产业站上了崭新起点,面临着全新机遇。

(2)社会变革:信息社会来临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极大推动了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信息社会正在到来。这集中体现在网民规模上。根据CNNIC数据,2002年我国网民规模突破5千万,2009年达3.84亿;手机上网成为潮流,2009年手机网民突破2亿。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信息社会来临,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变革成为推动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政府推动:国家信息化的战略推动

在信息化全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200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时单设办事机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也正式成立。200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008年,国家大部制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

在各业务部门,国家旅游局、原建设部也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4)资本推动:IPO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龙头企业上市融资以实现更规范、更长远地发展,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在该阶段,我国旅游企业开始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航空公司、经济型连锁酒店、旅行社、旅游电商中的龙头企业纷纷进行IPO。特别是经济型连锁酒店和旅游电商,它们已成为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旅游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1)民航信息化

在数据服务方面,2001年12月,中国航信承建的中国GDS工程举行了主体工程验收会,完成了由区域CRS到具备全球旅游分销能力GDS的转变。

电子客票得到普及应用。自2000年我国诞生第一张电子客票到2004年,电子客票的推广工作进展十分缓慢。2005年4月,中国航信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签署了“简化商务”战略合作协议,提出了在2007年底之前在国内实现100%BSP(中性)电子客票的目标,从此我国电子客票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同年,国航、东航和南航等三大航空公司全部加入了BSP电子机票系统。2008年6月1日,电子客票全面取代纸质客票。我国民航业实现100%电子客票,推动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2)酒店信息化

经济型连锁酒店蓬勃发展。早在1996年我国第一个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锦江之星”就已问世。进入本世纪,速8、宜必思等国外品牌纷纷进入我国。我国本土经济型连锁酒店也纷纷成立,2002年如家连锁酒店创立;2005年,汉庭酒店、7天连锁酒店相继创立。经济型连锁酒店具有强大IT基因,是信息化应用的重要力量。

进入本世纪,软件即服务的思想开始普及,云计算蓬勃发展。我国酒店信息化也进入了云计算时代。2005年,锦江酒店集团网络版CRS(中央预订系统)上线;2006年,金陵集团网络版CPS(中央采购系统)上线;2007年12月,中国酒店行业第一个基于SaaS模式的产品“中软酒店管理系统SaaS版”;其后,罗盘、石基、德比等IT厂商纷纷推出了云计算解决方案。

(3)景区信息化

我国景区电子商务的起步不算晚,早在2002年7月九网旅游电子商务网上线运行,开创了中国景区电子商务的先河。但是,景区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十分缓慢,其后数年内仅有寥寥几家景区上线了电子商务系统。

在原建设部的推动下,风景名胜区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2004年,黄山和九寨沟被纳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的子课题――《数字景区示范工程》,次年通过科技部一期工程验收,拉开了国内数字景区建设的序幕; 2006年初,原建设部确定北京八达岭等1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数字化建设试点单位,后来扩大到24家;同年4月,原建设部出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指南(试行)》,以指导风景名胜区的信息化工作。

(4)旅行社信息化

我国旅行社也不断实现信息化的升级换代。2001年4月,中青旅ERP一期项目正式启动,成为国内首家全面引入ERP的旅行社。

在这个时期,携程、艺龙已获得巨大成功,旅行社日益感受到它们的竞争压力,纷纷发展电子商务业务。2004年,国旅总社制定了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决策;次年成立电子商务部,上线电子商务平台。2005年,中青旅将信息技术作为重点工作,5月与美国胜腾集团联手打造的遨游网成立;2007年8月,中青旅将遨游网和青旅在线合并成立了中青旅遨游网。2006年3月,港中旅旗下芒果网站正式开业。

(5)旅游电子商务

旅游电子商务实现井喷式发展。2003年12月,携程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次年10月,艺龙旅行网也在纳斯达克上市;这一阶段,同程网、去哪儿网、途牛、到到网等一大批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相继成立。电信运营商也纷纷涉足旅游预订领域,12580、118114、116114等项目上线。

(6)旅游电子政务和目的地营销

1999年1月,我国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2001年1月,“金旅工程”正式启动,拉开了旅游电子政务建设的大幕;2002年10月,第一个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南海DMS宣布建成。

(7)小结

到这个阶段,我国信息化意识变得比较强烈,旅游信息化应用非常普及,旅游企业开始制定信息化总体规划,进行企业流程重组,ERP/SCM/CRM等“企业级”应用系统开始出现,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四.扩张期(2009年12月至今)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确立了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我国旅游信息化进入扩张期。

(一)旅游信息化的动力机制

(1)技术进步: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

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始蓬勃发展,成为继大型机、PC、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

(2)社会变革:信息社会深入发展

信息技术日益融合到各行各业中,信息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主要要素之一,宽带、无线网络、数据中心等IT基础设施成为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经济社会第五基础设施。信息社会深入发展,网民与公民的界限日益模糊。根据CNNIC数据,2012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亿;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0.5个小时。

(3)政府推动:试点示范

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确立了各部门协作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其中,明确规定“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旅游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负责)”,由此确立了由国家旅游局和工信部共同推进旅游信息化的工作机制。

工信部从信息化建设全局和“大旅游”角度,拟通过“旅游信息化试点示范城市”来推动旅游信息化发展。国家旅游局以“智慧旅游”作为推动旅游信息化的抓手,“智慧旅游”成为各地的建设重点。2011年6月,国家旅游局正式同意在镇江建设“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2012年5月,国家旅游局 “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名单,北京等18个城市入选;11月,公布颐和园等22家景区为“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

住建部加强了对数字景区建设的指导工作。2010年8月,住建部《关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4)资本推动:PE/VC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自2009年以来日益受到PE/VC的青睐。PE/VC成为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之一。

特别是2011年,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行业投资事件密集,去哪儿网、驴妈妈、逸行旅行网、乐途旅游网、蚂蜂窝、航空管家、途牛旅行网、酒店达人等企业均获得投资,投资金额创历年新高。

(二)旅游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旅游信息化建设进入较高级的发展阶段。信息化由普及应用向深化应用发展,“创新发展、产业链竞争”成为重点。旅游企业更加重视产业链协同,基于新技术的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旅游信息化呈现出了工具化、协同化、网络化、移动化、社会化和智慧化等六大特征。

(1)工具化:旅游信息化的建设门槛大大降低

长期以来,信息化建设对资金、技术、人才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对旅游企业来说是一笔巨额投资,广大中小企业负担沉重。但是,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和ICT专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信息化将成为一种商品和工具,旅游信息化的建设门槛将大大降低。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是将自给自足的IT“自然经济”转换为IT“商品经济”,它让服务提供商各尽所能,用户各取所需。旅游企业可以像使用水电一样使用IT,而无须关心IT的实现过程,这使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门槛大大降低。近年来,云计算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资源动态分配、随需而变、按需付费的理念逐步开始得到人们的接受。

(2)协同化:信息化建设向协同方向发展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产业链间的竞争加剧,企业信息化将从单项系统建设向集成化系统建设发展,协同发展日益成为信息化建设的趋势。

在内部,旅游企业将努力实现各业务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企业将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全面部署,整体化解决方案日益受到重视。同时,企业将整合原有信息系统,增强各系统间的兼容性,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在外部,企业更加重视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信息协同,航空公司、酒店、旅游电商等有条件的企业将加大系统直连的力度。

(3)网络化:互联网与传统旅游企业深度融合

网络化是信息化在当前阶段的集中体现,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时代特征。我国旅游企业进一步深化网络应用,加快实现由“线下”到“线上”的转变。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租车公司、酒店、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迫切需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市场营销。未来几年,旅游企业全面互联网化成为发展趋势,电子商务建设将如火如荼。

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也加强了对线下资源的争夺,大量零散的线下供应商资源成为整合的对象。同时,平台化和开放化成为旅游电子商务的重要趋势,以去哪儿网和淘宝旅行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获得快速发展。

(4)移动化:移动互联网成为竞争焦点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和3G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了井喷阶段。旅游业和移动性有着先天的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为整个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2011年以来,我国无线旅游开始蓬勃发展,航空公司、经济型酒店、旅游电商纷纷推出手机客户端,一大批APP创业公司迅速涌现。目前,各大公司已初步完成移动互联网的布局,今后他们将在这一领域展开激烈的争夺。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具有无限想象力的领域,预计将诞生数家新的领导厂商。

(5)社会化:社会化媒体应用成为“标配”

社会化媒体颠覆了传统媒体“广播式”的单向传播方式,代表了传媒领域的发展方向。各类旅游企业和旅游局已充分认识到社会化媒体的巨大作用,纷纷推出“社会化”战略。微博现已成为旅游网站的标配,成为旅游企业和旅游局的“第二官网”;旅游企业纷纷利用微信发展预订业务,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社会化媒体也开始与电子商务融合,旅游产品的用户点评成为旅游网站的另一标配,社会化电商开始登上舞台。随着社会化媒体和电子商务的发展,SNS、微博、微信、类Pinterest网站将成为旅游电子商务的重要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