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金流入

资金流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资金流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资金流入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流动性 外汇储备 非正常资金流入 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11-0073-04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表现为货币存量持续快速增长。2002年初,广义货币M2为15.3万亿元,2007年6月底为37.8万亿元,增长22.5万亿元,平均每季度增长约1万亿元。2002年以来,M2增长率每年都超过了GDP增长率与居民消费价格增长率之和,年均超出6%。2002-2006年,我国M2/ GDP的值分别为1.54、1.62、1.59、1.62、1.65,货币存量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5倍以上。

众多学者对流动性过剩的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内因主要有: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盈利增长较快,储蓄倾向增强;国内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储蓄率偏高与投资结构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偏差。外因主要有:贸易顺差增长迅速,热钱进入,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全球性高储蓄,低利率,金融衍生品发展迅速;美、日等国通过贸易赤字输出资金。

但对于流动性过剩是内因主导,还是外因主导,存在着争议与疑惑。王建(2007)认为,非贸易顺差的外资流入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1] 夏斌、陈道富(2007)在《中国流动性报告》中认为,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并没有直接导致基础货币的过量投放,内生因素主导流动性过剩。[2] 刘尚希(2007)认为,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是资金(资本)过剩,直接原因是国民储蓄过剩。[3]

尽管可以笼统地说,流动性过剩是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我们不能把经济发展中的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都归结为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对于内因主导论与外因主导论,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这关系到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政策方向和政策效果。

一、非正常资金流入的规模估计

(一)外汇储备增长的货币效应

货币存量持续快速增长源于央行主动投放与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及货币乘数的放大效应。中央银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主要表现为外汇储备快速增长。2002年初,外汇储备余额为2121.65亿美元,2007年6月底为13326.25亿美元,增长了11204.6亿美元,平均每季度增长约509.3亿美元。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产生巨大的货币释放效应。外汇储备增长的货币效应(M)等于季度外汇储备增量乘以季度末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乘以货币乘数,计算结果见表1。2002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二季度,外汇储备增长的货币效应M为42.52万亿元,平均每季度释放货币1.93万亿元,远远超过M2平均每季度约1万亿元的增幅。

从外汇储备增长释放的货币效应占每季度M2增量的比重看,从2002年第四季度起,外汇储备增长释放的货币效应超过了每季度M2增量,M/M2超过了100%(2003年第四季度除外),2006年第二季度起更是超过200%。由此可以推算,如果没有央行采取措施回笼或紧缩货币,仅外汇储备增长释放的货币效应就会使中国货币存量高达57.8万亿元。由此反推,近几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回笼因外汇储备增长释放的货币约20万亿元。

注释:2002-2007年货币乘数分别估计为4.2、4.4、4.6、4.8、5.0、4.8。

资料来源:外汇储备、季度末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safe.gov.con);广义货币M2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二)非正常资金流入的规模估计

1. 外汇储备增长中的非正常资金流入。

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来自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及储备资产收益(这一部分较少一般忽略不计)。非正常资金流入可近似等于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额。从2002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二季度,外汇储备增量为11204.6亿美元,贸易顺差总量为4797.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为3406.41亿美元,由此得出:非正常资金流入约3000.94亿美元。如果按汇率1?X8和货币乘数4.5计算,非正常资金流入产生货币供应量约为10.8万亿元,约占2007年6月末货币存量的29%。

2. 经常项目下非正常资金流入。

贸易顺差中,有些貌似正常的资金流入,实际上也是非正常流入。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非正常资金流动,主要途径和渠道为:出口多收汇;进口不付汇或少付汇;出口预收货款;进口延期付汇和远期付汇;转口贸易;进口预付货款项下退汇;进口海外代付;加工贸易;保税区;出口。另外,贸易项下转让定价,企业通过“低报进口价格、高报出口价格”的方式少付汇、多收汇。王振全等(2006)研究表明,内地与香港两地贸易的进口低报是国际投机资本流入的主要渠道。[4] 这些资金流动方式的目的是将资金有意滞留境内或拖延对外支付进行投机。2004年以来,我国企业的贸易信贷增长速度异乎寻常,从侧面反映了热钱投机借贸易活动掩盖进入境内的事实。

在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加剧及鼓励出口贸易政策逐步弱化的背景下,贸易顺差应该下降。但我国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从季度数据看,2005年第一季度起贸易顺差快速增长,第四季度贸易顺差为335.2亿美元,2006年第四季度为677.2亿美元,2007年第二季度为661.5亿美元。

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中必然存在虚假贸易。按照部分学者研究的估计下限,估计虚假贸易约占贸易顺差的15%-25%,可得:贸易顺差中,非正常流入资金约为720-1200亿美元,释放的货币量约为2.6-4.3万亿元。

3. 资本项目下非正常资金流入。

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着套利投资,主要途径和渠道为:提前注资;增资;虚假投资;假借并购之名以溢价支付对价款;外资企业已经实现却没有及时汇出人民币利润;境外投资项下资本金回收或利润汇回。以这些方式进入或滞留境内的资金,并未进行实业投资,而是流向房地产或股市,或划转至境内关联企业,甚至有的转化为人民币存款,谋求本外币利差和人民币升值收益。

这些套利投资同样释放了大量货币。按照部分学者研究的估计下限,估计套利投资约占直接投资的20%-30%,可得:外商直接投资中,非正常流入资金约为680-1020亿美元,释放的货币量约为2.4-3.7万亿元。

(三)非正常资金流入的货币效应

以上合计表明,2002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二季度,非正常资金流入约为4400-5200亿美元,如果按汇率1?X8和货币乘数4.5计算,释放的货币量约为15.8-18.7万亿元,约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长释放货币效应(42.52万亿元)的37%-44%,约占2007年6月末货币存量(37.8万亿元)的42%-49%。可见,我国货币存量的四成至五成是由非正常资金流入导致的,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更需要引起我们警惕的是,近年来部分季度数据显示,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值变小,这并不意味着非正常资金流入减弱或流出,而是随着政府对资本项目严格管制措施的出台,非正常资金流入正在从“非法途径”转变为“非法途径与合法途径并重”(甚至以“合法途径主导”)的状态。

二、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

面对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的重心在于紧缩货币量。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超额储备较多,中央银行较少使用再贴现率手段。同时,近年来央行频繁使用了加息政策。需要对这些政策的货币紧缩效应加以估计。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紧缩效应

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紧缩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中央银行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2003年6%提高到2007年8月的12%,估计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冻结银行信贷资金2000亿元,提高6个百分点大约冻结1.2万亿元货币量,按货币乘数4.5计算,可以紧缩货币量5.4万亿元。

(二)公开市场操作的紧缩效应

在西方成熟金融市场的国家,央行不发行央行票据。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体系不完善,央行为对冲外汇占款增加而发行了大量的商业票据。近年来,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货币约4万亿元,按货币乘数4.5计算,大约可以紧缩货币量18万亿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央行票据的短期特征,商业银行若持有可流通的央行票据,则意味着其持有可变现的资产,仍具有与超额储备性质相同的一定的潜在信用扩张能力。[2]

(三)利率政策紧缩效应很弱

近年来央行频繁使用加息政策,但在我国利率政策紧缩货币量的效应很弱。我国的加息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加息。西方发达国家的加息,是以货币市场的隔夜拆借利率为操作对象,直接涉及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调整,引起基础货币的变化,进而迅速影响、改变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2] 以美联储为例,其公开市场委员会12位委员投票决定联邦基金利率调控目标后,其操作部门在公开市场上通过证券买卖影响货币量的供求格局,进而使利率达到合意目标。

但我国的加息是改变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仅仅影响经济行为主体的融资成本,并不直接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相关,与收回流动性的联系较远,紧缩货币量的效应很弱。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近年来“小幅度,多频率”加息的政策,会强化进一步加息的预期,加剧加息前短期信贷资金的放大,更会加剧境外资金流入以谋求利差。

(四)货币政策总紧缩效应

前文表明,2002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二季度外汇储备增长的货币效应为42.52万亿元,如果央行没有紧缩货币,仅外汇储备增长释放的货币效应就会使中国货币存量高达57.8万亿元。由此反推,近几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回笼因外汇储备增长释放的货币约20万亿元。

以上分析表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紧缩货币量5.4万亿元,公开市场操作紧缩货币18万亿元,可得:近年来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量总共约为23.4万亿元。这与前文的推算是基本吻合的。

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量23.4万亿元中,85%用来抵销外汇储备增长释放的货币量,而且有约68%-80%用来抵销非正常资金流入释放的货币量。可以得出结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功能正在逐步消失,只能被动冲销非正常资金流入释放的货币量,货币政策正在丧失独立性。

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非正常资金流入中国的目的在于追逐资产价格,谋求楼市、股市、利率差和汇率差的多赢。中央政府如果不采取措施,非正常资金流入就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导致资金快进快出。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紧缩的货币政策,目前的货币存量可能达到57.8万亿元,相当于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8倍,有可能导致楼价和股价再翻一倍,普通商品物价也会随之大幅上涨,我们早已陷入通货膨胀的深渊,或者楼市、股市已可能崩盘。而且,一旦资产价格达到一定高度,非正常资金会寻求商品市场避险,大量进入原材料、生产资料市场,经过向下游市场的传导,可能引起全面的接近奔腾式的通胀。可见,中央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一方面抑制非正常资金流入导致的过度投机,另一方面对冲、回笼非正常资金流入释放的货币。

由此,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变化实际上是中央政府与国际游资进行的持久博弈。在中国货币当局面临着汇率稳定、紧缩货币与银行盈利等多重困境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只能被动地应对非正常资金流入了。

三、结论性评论

综上所述,当前流动性过剩是外因主导的。由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作用,2002年初到2007年6月末,外汇储备快速增长释放了42.52万亿元的巨量货币。外汇储备中1/3以上为非正常资金流入,其释放的货币量约占目前货币存量的40%以上。近年来货币政策紧缩货币量约23.4万亿元,冲销外汇储备增长释放的货币量约20万亿元,其中70%-80%用来冲销非正常资金流入释放的货币量。货币政策正在逐步丧失独立性,演变成中央政府与国际游资的博弈。

外因主导我国流动性过剩,实际上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在中国的一个具体表现。尽管我们在资本项目下进行严格管制,但已经没有天然屏障的避风港了,非正常资金已通过合法与非法的渠道多层次地进入了中国经济系统。这就决定了相关政策方向应该针对外因,政府必须采取严厉措施抑制非正常资金流入,还要对冲非正常资金流入释放的货币。

与此同时,风险与危机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基于“内因主导流动性过剩”的观点而得出的“中国离金融危机尚远”的看法,值得警惕。非正常资金以“非法途径与合法途径并重”的流入方式,需要清醒认识。资本管制是中国金融稳定的最后防线,[5] 必须采取措施增加非法跨境资本流动的转移成本,加大监管力度防止虚假贸易和套利动机的直接投资。同时,要改变我国外汇管制现状,由“宽进严出”转向“严进宽出”;建立防止无贸易背景短期资本以进出口收付汇名义混入境内结汇或滞留境内的有效监管机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征某些特定税收或惩罚性税收,如对非居民取得的来自本国正常收入所得,根据来源地原则征收所得税,对资本利得征收所得税。

[参考文献]

[1]王建. 中国货币流动性过剩之谜待解[J]. 中国金融,2007,(6).

[2]夏斌,陈道富. 中国流动性报告[N]. 第一财经日报,2007-07-09.

[3]刘尚希. 流动性过剩:货币多了还是资金多了[J]. 中国金融,2007,(14).

资金流入范文第2篇

问:此次开展外汇资金流入与结汇检查主要出于什么考虑?

答:近年来,外汇管理部门紧紧围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手段,加强和改进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看到,国际收支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今年以来,我国外汇资金继续呈现净流入态势,外汇储备持续走高,3月底达到12020亿美元,比2006年末增长12.72%,给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带来一定影响。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沿海十个省市启动了外汇资金流入与结汇检查。通过此次检查,一是全面掌握资金流入、结汇以及结汇人民币资金使用的总体情况,为改进和完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可信的依据:二是摸清异常和违规资金流入及结汇和结汇人民币资金使用的渠道、方式、结构及主要的操作手法,有效遏制和打击跨境短期投机资本流入;三是检验外汇管理政策执行效果,加大对外汇管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防范不法行为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问:为什么选择在广东等沿海十省市开展此次检查?

答:根据2006年各省市外汇收支等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宁波、青岛、厦门和大连等10省市进行外汇资金流入与结汇检查第一阶段非现场检查。上述地区外汇收支活跃,外汇收、结汇量合计在全国占60%以上,掌握上述地区外汇资金流入、结汇及结汇人民币资金使用情况,有助于把握全国整体情况。

问:检查对象和检查业务时间段有什么要求?

答:此次检查对象包括在境内办理收汇、结汇业务的所有中外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外商投资企业、中资企事业单位、驻华机构以及个人等各类涉汇主体。检查主要针对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这一期间发生的收汇、结汇业务以及结汇人民资金使用情况,必要时可以向前追溯或向后延伸。

问:此次检查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本次检查内容包括所有检查对象在检查期间发生的全部收汇与结汇业务,以及结汇人民币资金的使用情况。重点关注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项下收结汇、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流入与结汇、外债和贸易融资流入与结汇、个人资金流入与结汇以及涉及房地产、证券投资、返程投资的资金流入与结汇的真实性与合规性,严厉打击通过“地下钱庄”的非法资金流入与结汇行为。同时,根据各地实际和外汇收支特点,国家外汇管理局还要求各地外汇检查部门在有所侧重的基础上,做好本地区外汇资金流入与结汇,以及结汇人民币资金使用的总体情况分析。

问:目前检查进展情况如何?

答:为确保检查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目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对此次检查进行了周密安排和部署。检查工作于4月9日在上述选定省市正式推开,目前参检各省市检查工作正在稳步有序推进,预计5月底参检各省市将顺利完成第一阶段非现场检查工作。从目前了解和掌握情况看,贸易、投资等项下存在一些异常现象。下一步,我们一方面将继续展开延伸检查,对违法违规的短期资金流入和结汇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另一方面将根据检查所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政策,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外汇管理,防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相关链接

资金流入范文第3篇

分析人士指出,政府出台措施打击以套利为目的的虚假贸易以及异常结售汇,对异常资金的流入产生明显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5月份以来,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发生分化,这些因素导致跨境资金流入压力减缓。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加快升值步伐,在境内外汇差和利差存在的情况下,跨境资金流入我国的压力明显加大。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我国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额分别为926亿美元、322亿美元、446亿美元和343亿美元。今年前5个月我国银行代客累计结售汇顺差为2208亿美元,而去年银行代客累计结售汇总顺差额仅为1106亿美元。

银行结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银行结售汇形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金融专家赵庆明说,最近一两个月以来,政府出台措施打击以套利为目的的虚假贸易和异常结售汇情况,对异常资金的流入产生明显的威慑作用。这是5月份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明显回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5月份以来,外汇局连续发文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特别是加强对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分类管理,加大对存在异常或可疑情况企业的核查力度,调整转口贸易项下的外汇收支相关政策,以及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贸易外汇收支检测核查等。海关总署也进一步加强了对保税区进出口货物的监管,确保单货相符,同时加大了对保税区内注册物流企业的资质审核。

这些措施对外贸数据产生明显的“挤水分”效果。5月份我国外贸出口仅同比微增1%,而4月份的出口同比增幅为14.7%,今年前4月出口同比增长17.4%。其中最明显的是,5月内地对香港进出口仅同比微增5.8%,较前4月66%的增幅大幅回落。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5月份以来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发生分化,是跨境资金流入放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使企业出口困难,形成当期性的结售汇减少;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升值较快的情况下,升值预期会产生分化,从而使得结售汇意愿降低。”

进入4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创新高。6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6.16关口,报6.1598,再次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而相对于年初首个交易日,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升值1299个基点,而去年全年仅升值146个基点。

5月份外汇占款的变化也反映了跨境资金流入放缓的趋势。中国人民银行近日的数据显示,5月份外汇占款增加人民币668.6亿元,虽然连续第六个月出现正增长,但增长势头明显“刹车”。600多亿元的增量,尚不及1月份增量的十分之一,与4月份近3000亿元的增量也相距甚远。

资金流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支付系统 资金流量 区域经济 关系

引言

社会资金流动可以影响和反映经济状况。区域经济的运行状况最终都会通过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动反映出来,央行现代支付清算系统作为我国金融运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它所提供的资金运行数据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资金运行情况,也必然是对区域经济运行状况的真实反映。

通过对一个地区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变动与区域经济运行关系的分析研究,可以找出二者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研究支付系统资金流量的变动对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和未来发展的影响提供分析依据,实现由央行支付系统对区域经济运行状况的动态监控、实时分析与超前预测的功能,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政策工具的选择提供前瞻性、预测性的决策依据。

经济变量指标与模型构建方法选择

(一)分析指标与数学模型构建方法选择

人民银行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变动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资金运行和经济活动的状况,必然会在GDP、CPI等经济指标上得到反映。为寻找现代支付系统资金流量数据变动与区域经济运行状态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鞍山中心支行支付清算系统资金流量变动与鞍山地区经济指标数据变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选择反映鞍山地区消费、投资、服务等经济活动的主要经济指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等主要指标,分别构建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变动与区域GDP、CPI、固定资产投资额变动关系的数学模型。

分析认为,在较长的时期内,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变动与GDP、CPI等经济指标的变动不可能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即使存在线性关系,也仅可能存在于局部的时段之中。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支付系统资金流动与经济运行的变动关系,不会真正反映变量之间的趋势关系。为更好地体现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变动与经济指标变动的趋势关系,在分析中选择非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使分析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预测时限,使构建的模型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二)数学模型构建工具的选择

在变量关系分析的方法中,本文选择1stOpt(First Optimization)软件。在做回归分析时,该软件可以自动从其函数库中寻找最佳的回归函数,避免人为选择函数的缺陷。该软件在非线性回归、曲线拟合、非线性模型参数估算求解等方面功能强大,有智能拟合功能,并可根据问题的类型自动选择相应的算法。

在变量关系分析和回归数学模型建立后,应用1stOpt软件自动提供的相关统计检验数据,即可对模型可靠性进行判断。判定系数是回归的误差平方和与总误差平方和之比,是衡量拟合函数优劣的指标。通过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判定系数等,可以分析模型中的变量关系,判断模型所提供的指标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拟合优度,验证数学模型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央行支付系统资金流与区域经济关系分析

(一)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与GDP的关系分析

本文选取鞍山地区2005-2010年各季度GDP和资金流入、流出数据,以资金流入为自变量 ,资金流出为自变量 ,GDP为因变量 ,分别建立GDP与资金流量关系的回归模型。综合考虑资金流入、资金流出与GDP之间的关系。以资金流入为自变量x,资金流出为自变量y,以GDP为因变量z,利用原始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过程如下:

1.建立回归函数(Function)。回归函数表达式如下:

(1)

其中:

p1=-222885674.677786

p2=43620292.2325612

p3=-1529694.89546332

p4=-45923157.2209361

p5=4596412.76860699

p6=-127078.913882198

p7=1.18673301994105

p8=-0.102129850103149

p9=0.491814043272979

2.模型检验。模型的相关检验指标值如下:

均方残差的平方根:

RMSE=381566.673597007

误差平方和:SSE=3203048780797.47

相关系数:R=0.925347163401678

判定系数:R2=0.856267372815531

可见,资金流入、资金流出与经济变量GDP存在高度相关关系,模型拟合优度超过85%,说明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变动对GDP的影响程度和模型可信度都较高。

3.模型输出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GDP原始值与拟合值比较接近,相对误差较小。

(二)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与区域CPI的关系分析

数据采用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的月度数据,由于CPI为指数,资金流量是绝对额,二者不具有可比性。为使CPI与资金流量之间具有可比性,对资金流入、资金流出数据也按照CPI指数计算方法进行处理,得到资金流入、资金流出与上一年对应月份的同比指数。

由于GDP指标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具有同步性,而CPI指标则滞后于经济周期,鉴于支付系统资金流量的实时性,笔者判断,CPI应滞后于资金流量的变动。为更好地反映CPI指标与支付系统资金流量的变动关系,本文按同样的方法,通过试建模型的方式,分别建立CPI指标与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之间的同步、滞后1期、滞后2期、滞后3期和滞后4期的数学模型,从而找到最优的模型。以资金流入为自变量 ,资金流出为自变量 ,CPI为因变量 ,利用原始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为便于分析,文章只将各试建模型(各具体模型省略)的相关检验指标值进行比较分析。

1.各试建模型相关检验指标值的比较。将CPI指标与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之间的同步、滞后1期、滞后2期、滞后3期和滞后4期的数学模型的相关检验指标值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模型的相关系数和判定系数从同步模型到滞后2期模型均逐渐增大,而从滞后3期模型以后又逐渐减小,在滞后2期模型中相关系数和判断系数均达到最大,同时,检验指标RMSE与SSE均达到最小,说明滞后2期的回归模型为最优模型。且CPI与资金流入、资金流出存在较高的相关关系,模型拟合优度超过76%,说明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变动对CPI的影响程度和模型可信度都较高。

2.CPI滞后2期的回归模型分析。回归函数(Function)如下:

(2)

其中:

p1=-63.4307940985736

p2=185.316019605293

p3=36.5993379232602

p4=-23.3878196624305

p5=0.0797788401655272

p6=0.814308022886185

p7=0.465698725617774

p8=-0.209987288736149

p9=0.00061460169507114

p10=4.76887737987535E-7

模型输出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CPI原始值与拟合值相差不大,相对误差较小。

滞后2期模型的预测验证。将2011年6月资金流入同比指数114.7425、资金流出同比指数121.0469代入滞后2期的回归模型,计算可得2011年8月CPI预测值为101.59055234536,与2011年8月CPI指数真实值104.2相比较,相对误差为2.5%。

结论

首先,GDP、CPI等区域经济指标与支付系统资金流入、资金流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说明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受到支付系统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的共同影响,且影响程度较高。

其次,滞后2期的CPI与资金流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支付系统资金流动对滞后2期的CPI影响程度较高,且模型的可信度较高。

再次,分别从GDP原始值、CPI原始值与其拟合值的对比图(图1和图2)可以看出,除个别时期外,经济指标GDP、CPI的原始值与其拟合值较为接近,相对误差较小,表明通过央行支付系统资金流模型对经济变动的预测精度较高。

分析模型变量关系可以看出,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资金流(资金流入、资金流出)与区域经济运行的GDP、CPI等经济指标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模型的拟合优度也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表明央行现代支付清算系统的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运行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央行支付清算系统的资金流动对区域经济运行状态的影响程度较高。

本文的研究,为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行利用现代支付清算系统即时的资金流变动分析和预测区域乃至全国经济运行状态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可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和窗口指导,为各级政府制定、调整和执行相关经济政策提供实时、有效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冷雪.CPI与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分析.中国外资,2011(2)

2.赵晓雷,申海波.上海GDP三大要素的贡献度和相关性研究.财经研究,2004(1)

3.汤戈于,温 .我国货币数据与名义GDP的相关性研究及在货币政策中的运用.海南金融,2005(11)

资金流入范文第5篇

一、货币资金区域流动的表现

1从存贷款变动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从银行系统角度看,区际货币资金的流动可以表现在区域资金吸纳和运用能力的差异上。而区域资金吸纳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变动情况来分析,区域资金运用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贷款变动情况加以衡量。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存款资金的分布上,东部地区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且比重逐步上升,2003年高达6479%,而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在2000年后却逐步下降,其相对差异东部对西部由1999年的379倍提高到2003年的402倍,东部对中部由1999年的316倍提高到2003年的339倍。存款的增长速度方面,虽然东部地区2003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在贷款资金的分布上(表2),东部地区的优势依然比较明显,占全国的比重基本维持在一半以上,且逐年上升,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的贷款比重却逐年下降。应当说,这种情况是与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的。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动能够反映在存贷款增速的不同及其差额中。从增速上看,2000年至2002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于贷款增速,但在2003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幅度减少至2083%,甚至低于贷款增长速度2283%的水平,而中西部的贷款增长速度则大幅上升。由于各地区企业在本地区的商业银行贷款一般直接转化为该账户的存款,这对银行来说,存款与贷款的变化就具有同步性。因此,东部地区存款增幅小于贷款增幅的现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东部资金向西部流动的趋势。此外,从银行系统存差的角度看,2000年以后三大地区银行系统都是存差,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3年存差增长率分别为4146%、2242%,高于东部地区1571%的水平。而2000年以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部分都表现为贷差。中西部地区贷差转变为存差的情况也表明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吸纳资金的能力在提高。

2.从回购、同业拆借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银行间的回购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也可以反映出区域间资金流动。按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2000年至2005年4月各地区净拆出拆入的资金额,如表6、表7。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5年,东部地区都作为资金净融出方,中西部地区基本上都为资金净融入方,尤其在2001年和2003年,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资金量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但是由此并不能简单得出东部资金往西部流动这样一个结论。因为作为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的主要资金融出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是位于北京,北京的资金融出量肯定占有较大的比例。从人民银行总行公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北京和上海这两座东部城市是主要的资金净融出地区。所以,从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交易情况,我们能够大致看出区域资金的流向,是从“上”到“下”、从东到西。当然,也能大致判断中西部地区对资金的需求趋势。

3从资本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资本市场筹资情况同样可以反映资金在不同区域中的流动。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较晚,发展不完善,证券市场融资的区域结构极不均衡,东高西低的格局十分明显。2000年到2003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分别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20589亿元、56495亿元、50794亿元和24611亿元。东部地区的融资总额分别是中、西、东北部地区的364、405和837倍。这说明资金是通过资本市场从中西部流向东部地区的,这种资本分布的局面,必然引起资本配置效率的损失,不利于总体经济增长。

4从外商直接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外商直接投资也是资金流动的直接表现,只是这种资金流动是增量上的流动,而不是既定存量下的区域资金流动。东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对外资的利用有区位优势,从而使东部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不用置疑,我国外资在全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了向东部地区倾斜的现象,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的外资比例很少。截至2000年底,东部地区占据了全国外资利用总额的8143%,中部占据了733%,西部为459%,东北地区为665%。但到了2004年底,这种格局出现变化,一方面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降到了7715%,显示出轻微的降低趋势,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也在缓慢下降,但是中部和东北地区,从2000年到2004年利用外资占比是逐年上升的,尤其是东北地区增长速度很快。这体现出资金往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流动的迹象。

5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固定资产的投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基本建设及贷款投资总量的50%以上是在东部地区完成的,中、西部地区不足20%,这是国家采取了政府投资倾斜政策和吸引外部投资的优惠政策的结果。从2000年至2004年的数据来看,虽然中间有一定的波动,但2004年相对于2000年来说,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所占比例是上升的,而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来说有较小幅度的下降。这体现了中西部地区自身经济基础和外部环境的逐步健全,造成一定的资本流入。

综合以上资金流动的表现,我们认为,当前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仍然占较大比例,其中包括中西部的资金流入和外资流入。但已出现了东部资金向中西部扩散的迹象。

具体说来,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主要有以下渠道:第一,资本市场筹资推动的资金流入。在西部地区,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很差,选择能够上市标准的企业很困难,而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企业具有很强的活力,因此,由券商推荐的上市公司及上市的基金较多。在一级市场上,会导致全国资金向东部地区流入。第二,外商直接投资导致的资金流入。由于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及经济开放程度,东部地区外资投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占相当大的比例。第三,银行系统资金调度的资金东流。自1998年取消贷款限额控制以后,各国有商业银行对东部地区分支机构实施全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西部地区实行新增额度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会导致资金东流。此外,商业银行实施不同的存款利率,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行上存存款,然后将其运用到经济发达地区较高收益率的贷款项目上。应该说,银行系统的资金调度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加剧了全社会资金配置的不平衡。第四,区域金融机构的成立也是资金东流的表现之一。改革后所创建的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现了按经济合理性原则配置分支机构和市场非均衡性区域发展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地方区域性

金融机构如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而且新成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分支机构也是按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要求设置,这从增量的意义上改变了原有的均衡性区域结构。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其资金来源于全国,却集中投向了东部地区;对于区域性商业银行,其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基本上在本区域内。第五,商品交易导致的资金东流。中西部地区由于产业门类齐全,许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要向东部地区购入,通过这种购买渠道,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但这部分资金流动主要表现为地区银行存款的变动,从银行的存款余额上不容易表现出来。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也有几个渠道:第一,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和部分外资在寻求低成本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开始向中西部投资。这些投资主要集中于中西部优势的资源性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而带来资本的流动。第二,对西部支持的政策性贷款以及国债投入等资金流入,这是全国资金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入。第三,中西部劳务输出所形成的回流资金,具体表现为东部资金向中西部的流入。随着西部投资环境的完善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逐步深入,第一和第二个渠道的资金流入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影响资金流动的因素分析

1资金报酬率。

现代比较利益理论的代表俄林认为,地区间要素供给差异及其价格差异,是造成要素流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对要素流动的刺激来源于地区间要素价格的差异。对作为要素的资金来说,在假定资金成本不变的基础上,这一要素价格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上。由于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并不相同,因此出现了资金为寻求更高的利润在区域间流动,这一流动若是由发达区域流向落后区域,被称为扩散效应,它将缩小区域差异,反之则称为回流效应,它将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从理论上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发达区域的比较优势强,经济增长速度快,因而回流资金要超过扩散资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发达区域的经济趋于成熟,区域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这时,由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受资源、市场的限制,继续投资将遇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这时发达地区将开始向落后地区投资,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劳动力优势,此时资金流动以扩散型为主,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将趋于缩小,最终达到平均。因此,我国早期资金往东部流动与现期向中西部流动的趋势从根本上说,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资金报酬率在起决定作用。

2地区经济发展程度。

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也是造成资金流动的根本原因。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微观经济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环境的完善,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增加,这不仅能加强区域内资金的积累,同时能有力地吸引外部资金的流入。前文所述的几个资金流入的渠道,如商品交易、外资引入、资本市场筹资等,都是建立在东部地区较好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另外,我们从东部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资金流动与经济增长是呈循环互动关系的,东部地区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资金流向该地区,资金流动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相对薄弱,再加上资金的规模效应不足,造成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决定,中西部资金往东部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遭遇过这种区域发展差异及资金流向的情况。

3货币化程度。

所谓货币化,是指非货币化经济向货币化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规定。从量上看,货币化是指在一国全部总产品中,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产品所占的比重扩大。从质上看,货币化是指货币功能的深化。就经济货币化与资金流动的关系而言,货币化为资金流量的扩大奠定了必要的价值前提,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配置要通过货币与资金运动的形式加以实现。同时,地区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差异会引起资金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而且这种资金流动主要发生在货币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之间和货币化程度都比较高的地区之间,而在货币化程度都比较低的地区之间,资金相互流动的量是很小的。

现实地看,东部地区的货币化程度较高,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更表现在质的方面。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的货币化进程方面进步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以此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而相应推动了金融结构的调整。这时候的货币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核算工具,而是具有资产的功能,对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货币的功能会得到充分发挥。随着货币化的推进,大量实物资本开始取得相应的金融资产形式,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出现,为资金的跨地区流动提供了便捷的媒介和渠道。东部沿海地区较高的货币化水平和众多的盈利机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大量资金被吸引到沿海发达地区。

4地区金融发展水平。

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改革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而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部地区的积聚分布,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反观中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的进程滞后,改革的动力不足,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因此资金从中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是有其必然性的,如果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得不到提高,即使有资金流入,西部地区较低的金融发展也难以将资金留住并难以使其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资金流入范文第6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发展中国家;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一、IMF对资本管制态度的变化过程

简要来说IMF对资本管制态度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赞成(1945年至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主要原因是IMF创始人意识到这一时期投机性资本与生产性资本有很大的区别,前者需要仔细审查,因此,IMF在协定条款中允许资本管制。第二阶段:反对(1980年至2008年)。从80年代起,IMF开始反对资本管制,将开放资本账户纳入成员国接受IMF贷款援助的条件之一,并于90年代中期提出修改协议条款,将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作为IMF工作目标之一。第三阶段:有条件地赞成(2011年至今)。2011年4月,IMF明确表态新兴市场经济体为管理国际资本流入可以采用资本管制,并提出管理资本流入的政策框架。

二、管理跨境资本流动渐成共识

危机后跨境资本流动成为讨论和批评的焦点,尤其遭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猛烈抨击,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成为2010年11月G20首尔峰会讨论的主题之一。峰会首脑宣言中,首次认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动存在过度波动的风险,并认可那些储备充足、实行浮动汇率的新兴市场国家采取宏观审慎措施,以应对资本流入,防止货币汇率高估。在共识形成过程中,实践管理措施上也取得一些进展。面对新一轮资本流入浪潮,主要发展中国家都发出了干预的警告,尽管资本管制的效果还有待检验,但由于国际共识的形成,近年新型经济体实施的管制措施没有像危机前泰国引入无息准备金要求(URR)那样引起太大的市场震荡。

三、IMF关于跨境资金管理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1)综合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资金流入。因为没有一项管理资金流入措施是十全十美的,在跨境资金大量流入的时候,建议同时采取各种应对措施。(2)合理运用资本管制措施,兼顾资本流入收益、风险与管制成本。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在资本项目已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实施资本管制的,而我国还处在从资本项目管制向资本项目开放过渡中。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其他发展中国家重新实施资本管制作为维持我国资本管制现状的依据。(3)加快推进国内金融市场结构性改革,增强对跨境资金的吸收能力。从其他国家经验看,拓宽资本流出渠道未必能有效抑制资金流入,相反可能方便投机性资金流出,进一步扩大金流入规模。因此,推进金融市场结构性改革是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资金流入的根本途径。(4)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真实性审核和本外币监管政策协调。目前来看,企业通过人民币结算进行跨境套利、人民币贸易融资形成的外债等问题已经凸显,因此,有必要加强银行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真实性审核、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统计监测以及本外币监管政策的协调。(5)加强对资金流出国的政策约束,实现跨境资金有序流动。从全球范围看,对资金流出国的政策约束是实现全球资本有序流动的根本保证。(6)加强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现阶段,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为减少各国政策的溢出效应,发展中国家之间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沟通和交流,保持政策取向的一致性。

四、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对策

(1)积极推动并参与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国际规则制定。

当前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浪潮源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容忍度有所提高,所以是一个推动其国际规则制定的良好时机。(2)优化宏观调控组合,有效应对当前的跨境资本流入。借鉴韩国、巴西的做法,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引入资本管理措施;为抑制资本过度流入带来的隐患,把资本管理在宏观调控政策组合中的位置前移,将资本堵在国门之外;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减少对行政性手段的依赖,更多地运用价格型管理措施;辅以其他配套措施,包括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适度加快进口便利化。(3)改革外汇管理模式,建立适应全球化趋势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制。外汇管理体制的目标是逐步实现人民币可兑换,要求逐步放松跨境资本流动管制。

参 考 文 献

[1]田拓.后危机时代对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思考——兼评IMF关于管理资本流入的政策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2011(8)

[2]黄玲.中国金融开放进程的实证评析:1980~2009[J].世界经济研究.2011(4)

资金流入范文第7篇

关键词:资金管理 内部控制 L公司

为了提升我国企业风险应对水平,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这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控制,专门对资金的筹资、投资、资金营运环节提出了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这对企业加强对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

L公司作为一家专门从事工业用防护服生产和研发的外资企业,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公司无论在生产规模还是在人员配置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公司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在内部控制,特别是在资金管理环节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因此研究和完善L公司资金管理环节的内部控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1.绪论

1.1研究背景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全球经济萧条,众多公司由于资金链断开而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在此宏观背景下,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08年5月22日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次年4月,五部委再次联合了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及深圳证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控制,则重点指出了企业在筹资、投资及运营活动的风险与控制措施。这为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提供了有效的内部控制依据。

L公司系美国独资公司,1996年底在山东省安丘市成立,主要从事L集团自主品牌防护服生产及销售,在中国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简称PPE)领域声名远播。但由于该公司高层未足够重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特别在资金管理方面内控方面还不够完善,需要发现L公司资金管理内控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帮助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

1.2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管理的理解,找出L公司资金管理内控方面的不足与风险,并通过相应的风险内部控制措施,提出改善建议,从而使该公司在资金管理内控方面进一步完善。

1.3研究意义

首先,通过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研究,能够引起公司高层对内部控制,特别是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视。

其次,能够发现公司在资金管理内控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尽早采取措施改善相应的问题。

最后,该研究能够对中小型生产企业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1.4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L公司资金管理内控的研究,发现其该环节的问题,并提醒相应的改善建议。

2.L公司简介

L公司是一家美国独资公司,注册资本100万美元,主要从事L集团公司自主品牌防护服产品生产及加工,向L集团其他子公司提供成品,是L集团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L公司目前一线缝纫、裁剪、包装等一线工人600余名,职能部门及管理部门人员30余人。L公司每年生产约2000万件成衣,年销售收入约2亿人民币,其中80%产品为来料加工出口业务,为L集团其他国家子公司提供成品,其余部分则销售给L集团在华的独资贸易公司。

L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防化学喷溅类服装、工业隔热类服装、防尘类服装、阻燃类防护服装、消防服、反光服、防电弧、抗静电服等防护产品,L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石油化工、消防、汽车制造、以及其他有危险物质出现的领域。其产品的质量也符合CE,NFPA等欧美最严格的标准。

L公司的母公司L工业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生产高质量、高性能工业用防护服装的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其产品在北美洲、中南美洲、欧洲以及亚太地区销售,其产品在世界各地有极高的知名度。

3.资金管理与内部控制概述

3.1 资金管理的内涵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也是流动性最强、最难控制的资产。企业资金被广泛应用于采购产品、设备、支付人员工资、日常经营费用以及投资之中。从资金的来源看,主要来自于股东初始的投入、经营过程中销售回款以及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因此,对资金的管理可以通过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运营资金这几个环节加以管理。

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严格把控资金审批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加强对筹资、投资以及运营环节中相关人员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的应用,并定期或不定期对资金有效使用进行评价,确保资金风险可控。

3.2 内部控制的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其发展过程可被分为内部牵引、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以及建立在风险控制整合框架下的内部控制。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应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内部控制措施。

4.L公司资金管理环节内部控制现状

4.1L公司资金流入环节内部控制现状

L公司资金流入的主要来源有销售货款、销售边角料、废料收入、内部关联公司借款和银行贷款。

L公司在资金流入环节的主要内部控制包括:应收账款回款控制、销售边角料,废料控制、筹资控制。

关键控制点一:销售货款控制

根据L公司内部制度,对于非关联方客户,销售经理有权审批10万元以内的信用额度且信用期在60天以内的信用申请,超过10万或信用期大于60天的信用申请需要追加厂长审批;对于关联方客户,公司没有设定还款期限。

关键控制点二: 销售边角料,废料控制

裁剪人员自仓库领出卷材后,根据生产订单进行裁剪,同时负责收集裁剪边角料,而后转交废料管理员,废料管理员经称重后,出具入库单,入库单转交存货经理,由存货经理登记记入电子版日记账。存货经理跟踪废料销售的整个过程,变卖时,根据电子磅检出的重量开具出库单,买主及经办人需在出库单上签字确认,款项由出纳员收取,并于当日将所收现金交存公司银行账户。

关键控制点三:筹资控制

当L公司资金流短缺时,L公司财务经理向L集团中国区资金经理(China Treasurer)提出申请,由中国区资金经理根据中国的几家子公司货币资金情况进行分析,当各子公司间有资金结余时,通过各子公司间进行资金调拨,当资金不足时,则通过对L公司资产抵押的方式,向银行申请贷款。

4.2 L公司资金流出环节内部控制现状

L公司资金流出的主要环节有:对外投资、工资性支出(包含五险一金)、采购支出等。

L公司在资金流出环节的主要内部控制包括:投资控制、工资性支出控制、材料采购支出控制、固定资产采购支出控制。

关键控制点一:投资控制

L公司目前在阿根廷进行投资,向阿根廷的关联公司先后投资70余万美元持股30%,该投资直接由L集团首席财务官下达投资指令,经L集团董事长批准后,交由L公司财务经理负责执行。

关键控制点二:工资性支出控制

L公司目前一线工人的计件工资是根据生产能力的为标准计算每件工资,经生产车间经理核定,报厂长审批,职能部门工资涨幅则每年按固定比例由人事经理申请,报厂长批准。

L公司根据每月销售收入的6‰作为分配给中层及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奖金基数,再根据相应级别按比例分配。每月由财务经理根据月销售收入编制奖金表,经厂长签字后发放。

关键控制点三:材料采购控制

申请人提出采购申请,并标注需采购材料的数量、质量、用途等各项详细信息,经部门经理批准后提交给生产经理,生产经理负责审核购买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对任何不必要的购买、超额购买,生产经理有权驳回。经生产经理批准后,交由采购部购买,采购部跟材料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并将合同转交财务部,财务部经理根据合同付款条件安排支付款项。

关键控制点四: 固定资产采购控制

办公类电子产品如:电脑、打印机、复印件等固定资产的增加,由IT部门经理提出申请,经厂长批准后由采购部负责采购;生产用固定资产如:缝纫机、热合机、打包机、检测仪等设备,由设备管提出增加申请,经生产经理审核无误后,经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批准,由采购部门购买,采购申请需书面提出。

采购部门负责固定资产采购的询价,询价须有严格的询价记录,2000元以上的采购询价不低于三家供应商,采购合同经厂长批准后由采购部签定。如果需要预付,预付款项需要在合同中注明,经厂长批准后财务部支付,采购经理负责预付款项的安全性跟踪。

5.L公司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5.1L公司资金流入环节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通过上述对L公司资金流入环节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公司在销售货款、销售边角料、废料收入、内部关联公司借款等方面进行了内部控制,现金流入关键内部控制格局已基本建立,相关人员的职责和岗位划分基本明确,不存在严重的内部控制漏洞。但仍有部分环节存在控制漏洞和缺陷,主要有:公司没有制定全年资金流入预算;没有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没有制定筹资方案;资金流入环节的内部控制没有审计部门的例行审查与监督。

改进后关键控制点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控制点一:制定全年资金流入预算

年初公司财务经理应联合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厂长编制本年度资金流入相关预算,报公司董事会审批后,财务部每月据此编制公司资金收入计划。

年度终了财务部组织相关部分负责人和厂长一同编制年度财务资金流入决算,对与年初预算差异较大的项目进行逐个分析,并加以修正。

关键控制点二:不相容岗位分离

L公司销售人员即肩负着产品销售任务同时又有对客户信用额度的审批权限,存在控制漏洞,L公司应增设信用审批部门,由该部门负责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是否给予信用额度,最后由厂长审批。

关键控制点三:制定筹资方案

L公司在进行筹资前,需要先提出筹资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战略性、经济学和风险性进行评估,从而选择最优筹资方案。

关键控制点四:内部审计对资金流入的监督

内部审计部门应在公司资金流入预算、销售回款、贷款等每个环节进行事前审核和事后监督。并定期对资金流入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保送公司经理层、董事会或监事会。

5.2 L公司资金流出环节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通过对L公司资金流出环节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公司在对外投资、工资性支出、采购支出等方面进行了内部控制,基本内部控制格局已建立,相关人员的职责和岗位划分基本明确,不存在严重的内部控制漏洞。但仍有部分环节存在控制漏洞和缺陷,主要有:公司没有制定全年资金流出预算、对外投资环节缺乏控制、资金审批权限不清晰、资金流出环节的内部控制缺乏审计部门的相关审查与监督。

改进后关键控制点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控制点一:制定全年资金流出预算

年初公司财务经理应联合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厂长编制本年度资金流出相关预算,报公司董事会审批后,财务部每月据此编制公司资金支出计划。

年度终了财务部组织相关部分负责人和厂长一同编制年度财务资金流出决算,对与年初预算差异较大的项目进行逐个分析,并加以修正。

关键控制点二:制定投资方案

L公司应根据投资目标和规划,合理安排资金的投放结构,拟定投资方案,并对投资方案进行战略评估及进行技术、市场、财务的可行性研究。对应重大投资项目应实行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而不是首席财务官根据个人经验直接下达投资命令。

关键控制点三:资金审批额度控制

L公司目前一切支出均由厂长最终审批,未进行分级审批。

改进后的审批流程及审批额度为:

对于日常费用支出,5000元以下费用由部门经理和财务经理联合审批;5000元至10万元费用追加厂长审批,10万元至50万元追加董事长审批,50万元以上由董事会成员联签。

对于原材料采购支出,10万元以下由采购经理和财务经理联合审批;10万元至50万元追加厂长审批,50万元至200万追加董事长审批,200万以上由董事会成员联签。

关键控制点四:内部审计对资金流出的监督

内部审计部门应在公司资金流出预算、对外投资已经各项支付等环节进行事前审核和事后监督。并定期对资金流出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保送公司经理层、董事会或监事会。

6.研究小结

本文以L公司为模型,通过对L公司资金流入与流出各环节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改进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建议与对策。本文对建立健全外资企业,特别是外资生产型企业资金管理控制体系,防止企业内控风险,避免资金管理漏洞,降低企业运营和财务风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2001

资金流入范文第8篇

一、货币资金区域流动的表现

1从存贷款变动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从银行系统角度看,区际货币资金的流动可以表现在区域资金吸纳和运用能力的差异上。而区域资金吸纳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变动情况来分析,区域资金运用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贷款变动情况加以衡量。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存款资金的分布上,东部地区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且比重逐步上升,2003年高达6479%,而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在2000年后却逐步下降,其相对差异东部对西部由1999年的379倍提高到2003年的402倍,东部对中部由1999年的316倍提高到2003年的339倍。存款的增长速度方面,虽然东部地区2003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在贷款资金的分布上(表2),东部地区的优势依然比较明显,占全国的比重基本维持在一半以上,且逐年上升,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的贷款比重却逐年下降。应当说,这种情况是与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的。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动能够反映在存贷款增速的不同及其差额中。从增速上看,2000年至2002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于贷款增速,但在2003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幅度减少至2083%,甚至低于贷款增长速度2283%的水平,而中西部的贷款增长速度则大幅上升。由于各地区企业在本地区的商业银行贷款一般直接转化为该账户的存款,这对银行来说,存款与贷款的变化就具有同步性。因此,东部地区存款增幅小于贷款增幅的现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东部资金向西部流动的趋势。此外,从银行系统存差的角度看,2000年以后三大地区银行系统都是存差,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3年存差增长率分别为4146%、2242%,高于东部地区1571%的水平。而2000年以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部分都表现为贷差。中西部地区贷差转变为存差的情况也表明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吸纳资金的能力在提高。

2.从回购、同业拆借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银行间的回购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也可以反映出区域间资金流动。按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2000年至2005年4月各地区净拆出拆入的资金额,如表6、表7。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5年,东部地区都作为资金净融出方,中西部地区基本上都为资金净融入方,尤其在2001年和2003年,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资金量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但是由此并不能简单得出东部资金往西部流动这样一个结论。因为作为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的主要资金融出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是位于北京,北京的资金融出量肯定占有较大的比例。从人民银行总行公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北京和上海这两座东部城市是主要的资金净融出地区。所以,从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交易情况,我们能够大致看出区域资金的流向,是从“上”到“下”、从东到西。当然,也能大致判断中西部地区对资金的需求趋势。

3从资本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资本市场筹资情况同样可以反映资金在不同区域中的流动。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较晚,发展不完善,证券市场融资的区域结构极不均衡,东高西低的格局十分明显。2000年到2003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分别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20589亿元、56495亿元、50794亿元和24611亿元。东部地区的融资总额分别是中、西、东北部地区的364、405和837倍。这说明资金是通过资本市场从中西部流向东部地区的,这种资本分布的局面,必然引起资本配置效率的损失,不利于总体经济增长。

4从外商直接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外商直接投资也是资金流动的直接表现,只是这种资金流动是增量上的流动,而不是既定存量下的区域资金流动。东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对外资的利用有区位优势,从而使东部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不用置疑,我国外资在全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了向东部地区倾斜的现象,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的外资比例很少。截至2000年底,东部地区占据了全国外资利用总额的8143%,中部占据了733%,西部为459%,东北地区为665%。但到了2004年底,这种格局出现变化,一方面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降到了7715%,显示出轻微的降低趋势,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也在缓慢下降,但是中部和东北地区,从2000年到2004年利用外资占比是逐年上升的,尤其是东北地区增长速度很快。这体现出资金往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流动的迹象。

5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固定资产的投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基本建设及贷款投资总量的50%以上是在东部地区完成的,中、西部地区不足20%,这是国家采取了政府投资倾斜政策和吸引外部投资的优惠政策的结果。从2000年至2004年的数据来看,虽然中间有一定的波动,但2004年相对于2000年来说,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所占比例是上升的,而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来说有较小幅度的下降。这体现了中西部地区自身经济基础和外部环境的逐步健全,造成一定的资本流入。

综合以上资金流动的表现,我们认为,当前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仍然占较大比例,其中包括中西部的资金流入和外资流入。但已出现了东部资金向中西部扩散的迹象。

具体说来,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主要有以下渠道:第一,资本市场筹资推动的资金流入。在西部地区,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很差,选择能够上市标准的企业很困难,而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企业具有很强的活力,因此,由券商推荐的上市公司及上市的基金较多。在一级市场上,会导致全国资金向东部地区流入。第二,外商直接投资导致的资金流入。由于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及经济开放程度,东部地区外资投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占相当大的比例。第三,银行系统资金调度的资金东流。自1998年取消贷款限额控制以后,各国有商业银行对东部地区分支机构实施全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西部地区实行新增额度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会导致资金东流。此外,商业银行实施不同的存款利率,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行上存存款,然后将其运用到经济发达地区较高收益率的贷款项目上。应该说,银行系统的资金调度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加剧了全社会资金配置的不平衡。第四,区域金融机构的成立也是资金东流的表现之一。改革后所创建的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现了按经济合理性原则配置分支机构和市场非均衡性区域发展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地方区域性金融机构如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而且新成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分支机构也是按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要求设置,这从增量的意义上改变了原有的均衡性区域结构。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其资金来源于全国,却集中投向了东部地区;对于区域性商业银行,其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基本上在本区域内。第五,商品交易导致的资金东流。中西部地区由于产业门类齐全,许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要向东部地区购入,通过这种购买渠道,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但这部分资金流动主要表现为地区银行存款的变动,从银行的存款余额上不容易表现出来。

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也有几个渠道:第一,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和部分外资在寻求低成本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开始向中西部投资。这些投资主要集中于中西部优势的资源性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而带来资本的流动。第二,对西部支持的政策性贷款以及国债投入等资金流入,这是全国资金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入。第三,中西部劳务输出所形成的回流资金,具体表现为东部资金向中西部的流入。随着西部投资环境的完善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逐步深入,第一和第二个渠道的资金流入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影响资金流动的因素分析

1资金报酬率。

现代比较利益理论的代表俄林认为,地区间要素供给差异及其价格差异,是造成要素流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对要素流动的刺激来源于地区间要素价格的差异。对作为要素的资金来说,在假定资金成本不变的基础上,这一要素价格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上。由于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并不相同,因此出现了资金为寻求更高的利润在区域间流动,这一流动若是由发达区域流向落后区域,被称为扩散效应,它将缩小区域差异,反之则称为回流效应,它将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从理论上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发达区域的比较优势强,经济增长速度快,因而回流资金要超过扩散资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发达区域的经济趋于成熟,区域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这时,由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受资源、市场的限制,继续投资将遇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这时发达地区将开始向落后地区投资,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劳动力优势,此时资金流动以扩散型为主,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将趋于缩小,最终达到平均。因此,我国早期资金往东部流动与现期向中西部流动的趋势从根本上说,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资金报酬率在起决定作用。

2地区经济发展程度。

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也是造成资金流动的根本原因。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微观经济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环境的完善,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增加,这不仅能加强区域内资金的积累,同时能有力地吸引外部资金的流入。前文所述的几个资金流入的渠道,如商品交易、外资引入、资本市场筹资等,都是建立在东部地区较好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另外,我们从东部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资金流动与经济增长是呈循环互动关系的,东部地区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资金流向该地区,资金流动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相对薄弱,再加上资金的规模效应不足,造成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决定,中西部资金往东部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遭遇过这种区域发展差异及资金流向的情况。

3货币化程度。

所谓货币化,是指非货币化经济向货币化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规定。从量上看,货币化是指在一国全部总产品中,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产品所占的比重扩大。从质上看,货币化是指货币功能的深化。就经济货币化与资金流动的关系而言,货币化为资金流量的扩大奠定了必要的价值前提,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配置要通过货币与资金运动的形式加以实现。同时,地区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差异会引起资金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而且这种资金流动主要发生在货币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之间和货币化程度都比较高的地区之间,而在货币化程度都比较低的地区之间,资金相互流动的量是很小的。

现实地看,东部地区的货币化程度较高,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更表现在质的方面。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的货币化进程方面进步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以此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而相应推动了金融结构的调整。这时候的货币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核算工具,而是具有资产的功能,对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货币的功能会得到充分发挥。随着货币化的推进,大量实物资本开始取得相应的金融资产形式,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出现,为资金的跨地区流动提供了便捷的媒介和渠道。东部沿海地区较高的货币化水平和众多的盈利机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大量资金被吸引到沿海发达地区。

4地区金融发展水平。

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改革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而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部地区的积聚分布,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反观中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的进程滞后,改革的动力不足,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因此资金从中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是有其必然性的,如果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得不到提高,即使有资金流入,西部地区较低的金融发展也难以将资金留住并难以使其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5政策倾斜的地区差异。

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东部地区往往通过试点等政策优惠享受到比中西部地区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也是形成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实施东部提前发展的战略之后,政府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的战略,这种地区倾斜政策带来大量的财政资金注入该地区,通过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兴建一些大型项目等,吸引其他区域的资金流入。政策支持与资金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光靠政策支持促使资金流入是不够的,中西部地区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将资金留在区域内,让它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旭.区域货币资金流动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