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盈余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盈余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涵义动因方法特点

Abstract:Earningsmanagementmeanstocontroloradjusttheinformationofthefinancial

incomeinthereportinordertomaximizetheinterest.Theaimsaretoobtaintheprivatebenefit.Mainlytherearesixkindsofmotivations,twotypesofmethodstoreachthepurposeofEarningmanagement.Ithasfourcharacteristics.Wecanstressitsreasonablestudytokeepadvantagesinsteadofdisadvantages.

KeyWords:EarningsManagementMeaningMotivationsMeasuresCharacteristic

盈余管理研究在国外会计学界只有20年左右的历史。在我国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它也刚刚开始凸现。对于这样一个毁誉参半、人喜人忧的新问题,笔者试述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盈余管理,至今并无定论。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tt)《财务会计理论》中指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PaulM.HealyandJamesM.Wahlen(1999)提出:盈余管理使为了误导股东对公司潜在经济业绩的理解,或影响基于报告的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的判断过程.WilliamJ.Bruns,KennethA.Merchant认为:盈余管理包括会计操纵和经营操纵两个层面。在会计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在构造业务交易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作出职业判断和会计选择目前我国普遍认为: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自身的利益或为了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会计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条件

1.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当局与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等)之间利益的不一致。.实施盈余管理主要有以下目的:一是管理当局完成委托契约;二是筹资目的,达到上市或配股的要求;三是合理避税;四是获取政治成本,使企业通过面临的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五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六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更迭。

2.盈余管理的条件:委托契约的不完全性(人们的认识水平,成本的约束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不完善性(制度的空缺,可选择空间较大),信息的不对称性,现行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固有缺陷(如权责发生制的确认标准,重要性和稳健性原则应用,会计估计的大量存在等)

三、盈余管理的方法

盈余管理主要是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实现的,但又不仅限于会计方法。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1.会计政策选择下的盈余管理方法。

盈余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但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比较通用和流行的定义:第一,William R 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他的观点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第二,Katheri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层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他的观点是基于信息观的,因此被称为“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第三,Paul M Healy和James M Wahlen从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角度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国内许多会计学者围绕这三种观点,形成了不同的新概念。魏明海认为,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从“信息观”的角度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刘峰认为,盈余管理是在符合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大前提下,对现行制度所存在的漏洞最大限度地利用。归纳而言,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私人集团利益最大化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和后果

从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国外的实证会计研究领域有大量文献对会计选择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Holthausen和Sefwich认为,企业经理人员会为了规制方面的原因或者为了履行合同方面的原因而采用对自己有利的方法报告盈余。此后,盈余管理很快成为了实证会计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该领域内已积累了相当多的文献资料。概括来说,学者们一般都试图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其后果。

(一)盈余管理的手段。根据Scott以及Healy&Wahlen对盈余管理的狭义定义,盈余管理就是对会计准则所允许的变通及判断机会的一种利用。而根据Schipper的广义定义,盈余管理还包括了改变实际投融资决策时间以改变盈余。由于企业及其所面对的经济环境各不相同,会计准则不可能对所有会计业务的处理有完备的规定。此时,公司管理层便会运用其影响力,选择一种对其目前或长期利益最为有利的方法。而这些选择都将对利润的计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盈余的管理与控制。例如,折旧年限、残值、坏账准备率等的选择和确定。即使在会计准则规定得相当明确,不给企业以任何变通或判断的机会时,企业仍然可以利用对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利润进行管理控制的目的。如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推迟购买固定资产、降低应收账款信用标准等手段增加利润;通过推迟确认收入、租赁代替购买固定资产等手段减少当期利润等。

(二)盈余管理的后果。西方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企业往往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盈余管理实现对于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从资本市场观的角度分析,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表现在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价值和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三方面。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实施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行为来提高公司股价,提高公司和管理层在资本市场的知名度,改善公司形象,提高公司价值,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孙铮和王跃堂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突出表现为配股现象、微利现象。“微利”现象的存在,导致应该被ST的公司仍然在盈利公司的行列,甚至应被摘牌的公司仍在正常交易,结果使市场风险剧增,有限的资本资源被无效占用和浪费。“配股”现象的存在,导致的结果是市场中新的资源被无效分配,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出现错位,损害了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三、盈余管理的计量

学术界在盈余管理领域大量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如何计量盈余管理程度。总体而言,研究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有:总体应计利润模型、特定应计利润模型和盈余分布模型。总体应计利润模型是西方最常用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根据应计利润的易操纵程度,可以将总应计利润分为操纵性应计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并用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该法最早的文献是Healy和DcAngelo,他们用应计利润总额及其变动来代表经理人员对盈余的管理。Jones模型是该方法最具影响力的模型,它用回归方程控制影响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因素,寻求应计利润总额与销售额变动及固定资产间的关系。该法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六种:Healy模型、DeAngelo模型、Jones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行业模型以及KS模型。尽管该方法在盈余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它依赖于一些主观的假设,有很大的局限性。

盈余管理范文第3篇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基于特定动机,采用特定手段对企业对外披露会计信息进行调整的系统过程。按实施手段的不同,可分为应计利润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近年来,真实盈余管理成为盈余管理研究的主流。因为,企业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尤其是会计环境在发生着变化,比如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国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些规定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相关调查发现,在新的会计环境下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真实盈余管理而非传统的应计利润管理。鉴于当前盈余管理研究方向与会计实务相脱节的现实,本文选择真实盈余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将企业真实盈余管理限制在适度、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防止真实盈余管理的过度化、无序化,以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保护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治理对策

一、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在实证会计研究领域开始兴起,但是随着会计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学术界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美国会计学家Hea和Walden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管理层基于自身的判断,对财务报告进行了变更和修饰,为了误导财务报表信息的使用者,进而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的行为。(2)我国会计学者魏明海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时,为了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基于会计数据的决策,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通过以上代表性的观点,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盈余管理的实施者是企业的管理层,管理层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变更等作出决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第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企业或管理层利益最大化。企业的利润反应了企业的经营情况,管理层为了经营业绩都会选择盈余管理。第三,由于财务信息使用者一般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会非常关注企业的业绩和经营情况。因此,盈余管理是针对财务信息使用者展开的。

(二)盈余管理的方式

1.应计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是利用会计准则进行操控,如销售收入与费用确认时点的选择、固定资产的无形资产折旧和摊销年限的估计、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资产减值准备与预计负债的估计等。应计盈余管理只需通过会计手段操纵年度报表即可,它通常只会改变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而不会改变各期间的盈余总额,也不会改变公司的经营现金净流量。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退市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实施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将越来越小,而濒死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又进一步限制了其实施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

2.真实盈余管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始关注真实盈余管理,主要从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和手段三方面来进行研究。Gurmy(2010)将真实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经营者为了获取个人利益,以真实经济活动为手段,影响和操纵会计利润。Zang(2007)认为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应计盈余管理容易引起政府监管部门和审计师的注意,风险比较大,而真实盈余管理难以被察觉;二是应计盈余管理会有一定的限度,企业无法无限操纵应计利润,当应计盈余管理不能满足经营者目的的时候,真实盈余管理就会被经营者利用。

(三)真实盈余管理

Schipper(1989)最早将真实盈余管理定义为经理人员通过操纵融资或投资的发生时间来改变财务报告中盈余或其它项目的行为。Roychowdhury(2006)把真实盈余管理定义为公司管理者为了使利益相关者相信公司已在正常经营活动过程中全面实现了外界要求的财务报告目标而实施的偏离公司正常业务活动的行为。我国学者陈波,王翠婷(2010)提出真实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获取显性或隐性契约授予基于特定会计数据的个人利益而采取对特定交易的性质、内容及其发生时间进行刻意筹划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公认会计原则(主要是会计准则体系)范围内,通过改变或者构建真实交易活动来调整对外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和履行受托责任的系统过程。

(四)真实盈余管理的特征

第一,从发生范围来看,真实盈余管理并非只存在于公司制企业中,非公司制企业中也会存在,因此真实盈余管理的主体应是企业管理当局。从目前的研究文献中发现,研究者通常以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本没有涉及非公司制企业的盈余管理。

第二,从具体操作方式来看,真实盈余管理完全属于会计相关法规范围内的行为,因此其在性质上是合法行为。一方面从我国实施的会计法规其适用主体来看,部分非公司制企业如合伙企业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制度而非企业会计准则;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法律体系并未对真实盈余管理作出禁止规定。

第三,从调整对象来看,真实盈余管理的对象是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并不仅限于会计盈余,这点明显不同于以往人们对盈余管理的认识。一方面由会计分录原理可知,真实交易的发生至少影响两类会计信息,而且交易的发生并不一定涉及盈余的发生,即管理者可能进行不以调整盈余为目的交易;另一方面人们出于制约盈余管理的目的,改变了单纯以会计盈余为评价指标的不利做法,加入了其它指标,作为对这一情况的反应,管理者会通过真实交易实现对其他评价指标的影响。

第四,从可研究范围来讲,真实盈余管理研究主要限定于企业对外报告领域(财务会计)。这是因为外部研究者无法获知与企业对内报告中可能存在的真实盈余管理相关的信息,而对外财务报告则较容易取得便于研究。

第五,从表现形式来看,企业管理者进行的真实盈余管理最终借助于对外财务报告披露的形式传递给他们期望影响的信息使用者,因此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未超出对外财务报告及其目标的范畴。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方法

(一)关联方交易

我国关联方披露准则(CAS36)把关联方交易定义为“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者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为了便于操作在对关联方的认定上以列示的形式予以说明,共计列示了十种情形,以防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盈余。这种近乎严密的规定,反而给了管理者可乘之机,只要不属于准则中规定的十种情形,就不需按准则的要求进行披露。因此,管理者可以进行关联方交易的非关联化操作实现对会计信息的管理。当上市公司(ST、*ST)面临退市风险时,关联方可以借助关联方交易真实盈余管理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从而优化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表现,帮助其实现保牌;当上市公司为获得股权再融资资格时,可采用关联的方式。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

由于此两类交易中可能涉及公允价值的估计问题,为避免同时考虑应计利润管理的影响,可假设公允价值的估计是中立无偏的。按照CAS7的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时会有收益发生;按照CAS12的规定,债务人必然有利得发生,甚至还有资产处置收益,甚至债权人也可借此实现收益。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此两类交易获取收益,达到优化盈余的目的。

(三)生产和销售操控

按现行成本核算制度的规定,产品成本由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构成。一定期间内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共同分担固定成本,当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固定成本不变。因此,企业通过提高会计期间内的产品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在销量确定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增加产量即可实现当期盈余的增加。产量的增加也会造成存货存量增加,占用大量资金和降低资金利用效率,存货发生减值和损毁的可能性增大。销售操控通常指企业异常地削价促销和放宽信用条件等行为。异常削价促销会导致下一会计期间市场需求冷淡,可能形成客户对企业降价销售的预期。而由于信用门槛的降低,会带来大量的应收款项,极易发生坏账损失。

三、企业真实盈余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对外信息披露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AI)是真实盈余管理产生的根源,预防和减少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必须从源头着手,才能更有效、更持久。通过完善企业对外信息披露制度,使管理者拥有的私人信息更多的变为公共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所起的屏障作用是治理真实盈余管理的核心。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此处所提完善对外信息披露制度其目的不在于解决诸如会计造假等问题,我们已将真实盈余管理定性为合法行为,但基于它可能损害企业价值、侵害利益相关者利益以及可能发生的过度化倾向等方面的考量,所以要加以治理,尤其是要防范过度真实盈余管理的出现。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执行中存在的披露不及时(延期披露)、不充分(故意少披露)等实际情况在相当程度上印证了我们的判断。在信息延迟披露方面主要表现为,不少上市公司管理者心理上把定期的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看作一种沉重负担而不是要履行的义务,因而在行动上(披露)故意违反相关规定。

(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力

根据我国当前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实情况,调整现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中存在的重大缺陷,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基本任务。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有重点、分步骤、定目标、有规划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构建一套体系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前提和保障,是规范企业披露行为的法律规范。此外,好的制度只有得到有效落实才能发挥制度本身应有的效用,才具有实际价值,因此,信息披露监管部门主要是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对履行监管职责过程中发现的违规披露的情况必须依法从速从重处理,推动信息披露制度的执行。

(三)管理者短视行为时有发生

真实盈余管理的另外两个动机是契约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企业管理者受托经营企业并获得报酬,管理者会基于报酬契约、债务契约等动机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这是因为报酬契约中规定的管理者薪酬一般与企业业绩挂钩,而企业能否从金融机构等外部资金提供者那里获得所需款项通常也会受到企业业绩状况的直接影响,筹集企业经营所需资金是管理者应尽的职责,终将影响管理者报酬的取得。此外,企业业绩状况是政府税收政策制定与执行、反垄断监管等方面决策的依据,这也会导致企业出于避税、规避监管等目的而实施真实盈余管理。从上述分析可知,为了治理契约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诱发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可以通过改进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得以实现。完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一要建立管理者长期报酬激励计划,使管理者报酬的多少与其努力程度、企业发展潜质三者间建立实质性关系,避免报酬与盈余指标间重形式轻实质导致的管理者短期急功近利行为对企业后续发展的伤害;二要注重企业获利来源及持久性分析,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核,实现对企业税款征收、行业监管等方面的实质性监控。

四、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治理对策

(一)实现监管指标的多元化、动态化和灵活性

从实际情况看,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参与者的监管主要从财务指标上进行。一直以来,净资产收益率基本是我国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中的唯一指标,无论是上市、再融资、停牌摘牌等均有涉及,虽屡有变化,但也只是对其计算期间、构成项目及计算规则等进行调整。现实说明,监管中仅采用ROE一项财务指标,存在诸多缺陷。首先,单一指标难以对企业进行综合考评;其次,容易被人为调整;最后,难以反映企业运营中经济环境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基于以上不足,在对上市公司监管时应采用多指标体系以全面反映企业状况,降低人为因素对企业的可干预性,从而对其做出正确判断。

(二)完善企业管理层的激励制度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有时是出于管理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由于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因此应该完善相关激励制度,使上市公司的利益与管理层的利益相一致,这样就会减少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作出损害上市公司发展的决策。由于我国目前的激励机制主要是短期的,与上市公司长期发展的挂钩的激励机制还不成熟,操作性也不强,因此为了短期的业绩,管理层作出的决策可能并不符合上市公司长期发展。同时,由于短期的激励机制自身的特点,管理层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决策眼光相对短浅,有时并没有通过增强上市公司各项能力使上市公司完成业绩指标,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盈余管理这种数字游戏的方法达到业绩指标。

(三)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与职业操守

会计的制度和规章对于各种会计业务的处理只有一个定性的描述,对于具体的会计业务的会计政策选择要根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进行选择,因此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要求很严格。一般来说,财务部门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地位还是很高的,但是会计人员主要的工作仅停留在记账和做报表等层面,局限了财务部的发展和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我国的各项会计准则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对会计专业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对于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这种选择空间很大的会计业务,就更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会计人员除了自身不断的学习和发展,还要会计监管部门的重视,加强继续教育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水平,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1):3036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盈余管理范文第4篇

【摘要】盈余管理是目前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梳理了盈余管理的发展历程、盈余管理动机,对盈余管理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动机;IPO

【作者简介】潘红洋,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的研究上世纪80 年代起源于美国,其定义在不同的视角下有不同的理解。威廉姆·斯考特(William·Scott,1977) 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在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的情况下,为了让企业信息正常流通,减少信息流通过程中的损失,“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 盈余管理是一种企业行为,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保罗·M·希利和詹姆斯·M·瓦伦(Paul·M·Healy,James·M·Wahlen,1999 ) 在《会计瞭望》中的论文中认为,公司管理者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对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交易的规划方面进行相关调整,目的在于误导使用这些财务数据的相关者,从而对公司的业绩等相关信息进行管理。雪普(Katherine Shipper,1989) 在信息观的基础上提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有目的地干预公司的财务报告,通过财务报告的信息实现自身的利益。由于他的观点是在信息观的基础上提出的,通常他的观点也被说成在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研究主要分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Roychowdhury (2006) 认为,真实的盈余管理是在管理层(总经理、高管、部门管理者) 的意愿下改变企业的融资活动、投资活动的时间节点或结构,有目的地偏离公司的最优运营模式, 从而实现管理层的目的。Zhao, y.et al.(2011) 在Roychowdhury 的研究基础上认为,真实的盈余管理是管理者者为了短期利益而偏离企业最优经营结构。Dechow&Skinner (2000) 认为,应计盈余管理是在临近会计经营期,通过会计手段包括会计估值和会计政策,例如通过折旧计提、资产重新估值等方法对盈余进行管理。应计盈余管理只能对各期的分配进行调整,对总的盈余是不影响的,也不对现金流产生影响。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从最早的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的概念,理性经济人假设人都是理性的,所有行为都是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出发,这个假设一直在财务学中应用,当然在文献的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假设仍然被沿用,同时信息不对称理论也在盈余管理中应用

(一) 管理者激励中的盈余管理

Healy(1999) 认为,盈余管理的出发点是因为奖金的存在,现代制度中的管理者和企业所有者是分离的,企业所有者根据企业经营者的财务数据或经营情况给予经营者一定的奖励。Holthausen 等人(1995) 发现,当管理者的盈余超过了奖金的额度时,管理者有将盈余调低的倾向。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所有者不能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只能通过经营数据来了解企业的情况,通过这些信息判断管理者的经营情况并给予特定奖励。何威风, 熊回, 玄文琪(2013) 通过对晋升激励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在存在晋升激励下,管理者盈余管理的水平明显提高,同时非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有更高的盈余管理来提升自己的职位。袁知柱, 郝文瀚, 王泽燊(2014) 发现管理层持股以及薪酬激励总额与应计盈余呈正相关,与真实盈余呈负相关,通过验证发现管理层的持股计划对整个盈余管理影响不显著,但是管理层的货币激励能够明显地降低盈余管理,这和国外学者的研究是不同的。

(二) 首次公开募股中的盈余管理

Teoh,Welch 和Wong (1998) 发现,首次公开募股的企业在前一年中有调整盈余,对公司的应收项目进行调整。他们进一步研究了在首次公开募股后的几年内公司还是有盈余管理的动机,公司会通过折旧政策和调整坏账准本金率来增加公司盈余。张宗益和黄新建(2003),陈共荣和李琳(2006) 通过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也发现,首次公开募股的公司也有对盈余管理的动机,通过盈余调整在市场上表现出良好的业绩。蔡春,李明,和辉(2013) 认为,首次公开募股企业不仅选择盈余管理,而且采用真实的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发行价格最大化,当企业面临较低管制水平时,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发行价。黄福广,李西文,张开军(2012) 对国内创业板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风险投资对首次公开募股的盈余管理并不明显,VC 的投资并没有提高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从而发现我国的风险投资的盈余管理水平和国外不同。孙威,郝洪(2012) 通过盈余程度的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企业在随后的时间内公司的业绩有明显的下降,说明企业在首次公开募股的过程中明显地提高了利润,进行了高程度的盈余管理。

(三) 再融资SEO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中的盈余管理

Dechow (1996) 发现,违规之前的企业都会向上调整盈余。Rangan (1998) 和Teoh 等人(1998), Loughran 和Ritter (1995, 1997) 和Spiess 和Affleck-Graves (1995) , 陈龙水(2002),张继伟(2006) 等在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李增福, 郑友环, 连玉君(2011)发现,应计盈余管理会导致企业短期的业绩下降,真实盈余管理会导致公司综合分析来看,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股权再融资之后一段时间内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章卫东, 刘珍秀,孙一帆(2013) 研究发现,大股东在股权再融资中有获取私人利益的动机,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新股中都有盈余管理行为。

(四) 配股中的盈余管理

陈小悦等(2000)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的研究中发现,公司为了获得股权会对公司的利润进行操作, 也就是进行盈余管理。刘星和徐腾(2003), 陆宇建(2003) 陆正飞和魏涛(2006),张少岩和李希富(2006) 等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王良成, 陈汉文, 向锐(2010) 对上市公司配股后经营业绩下降的研究发现,业绩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盈余管理所导致,另一方面是大股东的掏空行为的存在。

(五) 亏损公司避免退市的盈余管理

雷光勇和刘慧龙(2007) 的研究发现,在出现亏损时,公司通过利益输送的调整进行盈余管理。我国上司公司规定三年连续亏损的公司将面临退市的风险,在公司出现了亏损后面临的退市风险增大,公司通过相关的会计政策调整自己的财务情况对盈余进行管理。于文君(2013) 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发生亏损后,管理者出于税收、债务等目的进行盈余管理,通过会计政策等的调整,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谢柳芳,朱荣,何苦(2013) 通过对退市机制颁布前后企业的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在退市机制之前公司采用应计盈余管理,在退市机制颁布之后公司更多的采用的是真实的盈余管理。

(六) 债券融资中的盈余管理

Spiess 和Affleck-Graves (1999) 的研究发现,当管理者意识到股票的价值被高估会通过发行债券或是股票的形式发出价值被高估的信号,从而通过这种手段对公司的盈余进行管理。刘娥平, 施燕平(2014) 的研究发现,发行公司在信用评级之前正向盈余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在信用评级之后公司存在明显的负向盈余管理的趋势,公司的盈余管理使得信用评级的作用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曹崇延,王阿静(2013) 对公司借款的研究也发现,公司在有借款行为的时候盈余管理的使用的频率明显增高。

(七) 迎合证券分析师和企业经理人员预测的盈余管理

Burgstahler 和Eames (1998) 通过研究发现,企业为了满足分析师公司的预测,公司管理人员通过盈余调整迎合分析师的要求,当分析师预测公司的盈余高于企业盈余的时候,企业的管理者会通过调整盈余以满足分析师的分析预期。韦德洪,文静(2013) 通过对证券分析师对盈余的预测和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发现,分析师对公司盈余的预期在0%~20%,大于20%的公司以及在-20%~0%范围内,这些公司都会根据分析师的预测对盈余进行管理,在不同的期间管理的程度有差别。苏春江(2013) 研究发现,分析师的跟踪能使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降低,非国有控股企业在盈余管理中由于分析师的影响更加敏感。

(八) 政治成本动机

Jones (1991) 发现,公司在申请进口减免税的时候倾向于进行收益递延,通过盈余管理在后期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张晓东(2008) 对石油业的研究发现,出于政治规避的需要,在油价上升的时候石油公司会进行盈余管理以调低利润,但是并没有受到政府的干扰。

三、盈余管理的新发展

喻凯(2014) 通过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了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盈余管理的一个新的视角。他发现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导致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也不同。汪健,曲晓辉(2014)通过研究关联交易、资本结构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只有把公司的整体关联交易看成一个整体才和公司盈余管理有显著关系。何威风(2012) 通过管理者异质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发现,不同背景的管理者抑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他在2014年对高管垂直特征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有些垂直特征(性别、学历、任职期限) 会对盈余行为产生影响,但不产生显著影响。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我们发现,盈余管理开始更多的和企业的特征、管理者的特征相联系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逐渐放开一些条件,让盈余管理研究更契合现实情况。笔者以为未来的盈余管理将从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财务信息利用者的角度,财务信息更加真实有效,能通过财务信息看到企业的真实情况;二是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财务数据更能传递企业想要表达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也能让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何威风. 高管团队垂直对特征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5,(1):141-151.

[2]卢太平,张东旭. 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J]. 会计研究,2014,(1):35-41.

[3]汪健,曲晓辉. 关联交易、资本结构与盈余管理——基于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2):120-133.

[4] 潘红洋. 公司资本结构文献综述[J]. 经济论坛,2014,(11):134-136.

[5] 杨兴全,张照南,吴昊旻. 治理环境、超额持有现金与过度投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分析[J]. 南开管理评论, 2010,(5).

[6] 章卫东. 定向增发新股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 2010,(1).

[7] 陈信元,陈冬华,万华林,梁上坤. 地区差异、薪酬管制与高管腐败[J]. 管理世界, 2009,(11).

[8] 苏冬蔚,林大庞. 股权激励、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J]. 经济研究,2010,(11).

[9] Shawn Mobbs,Charu G. Raheja. Internal managerial promotions:Insider incentives and CEO succession[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 2012 ,(5).

[10] Daniel A. Cohen,Paul Zarowin. 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 2010 ,(1).

盈余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因;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3日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处于市场中的上市公司需要良好的盈余信息证明其在该行业内的市场地位,同时公开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也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盈余信息重要性的增加,盈余管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着利用盈余管理调节会计盈余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而了解盈余管理的动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

一、盈余管理概念综述

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仍处于争论之中,但基本形成了三个派别。第一种以Scott(2003)为代表,认为盈余管理就是当经营者在进行一系列的会计政策选择时,他们会选择使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第二种是Healy和Wahlen(1999)提出的制度观下的盈余管理,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经理人员在财务报表与组织交易等活动中运用判断,改变对外财务报告,以误导证券持有人对公司基本业绩的评价。王跃堂和罗慧(2001)认为,盈余管理就是利用会计的灵活性使会计系统产生或提供的信息脱离经济事实;第三种以Schipper为代表的操纵观。Schipper(1989)把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二、盈余管理动因综述

(一)国外盈余管理动因综述。在盈余管理的动因研究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对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根据Paul M.Healy and James M.Wahlen的观点,他们认为盈余管理的动因包括政治成本动因、监管动因、契约动因和资本市场动因。

1、政治成本动因。Jones(1991)发现,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调查企业期间,被调查的企业为调减收益而调整应计项目的金额明显要比未进行调查的年份大得多;Cahan et a1(1997)研究发现,在美国国会提出实施全新的环境法规期间,为规避政治成本的不良影响,相关行业的公司会利用盈余管理调减会计报告收益以避免法规的通过。

2、监管动因。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关于盈余管理监管动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回避行业监管,反垄断监管为动因的研究和应对税收监管动因研究上。Guenther(1994)研究了美国1986年的所得税改革,发现了税务成本对公司收益转移的影响;Thomas等(1998)进一步研究发现,收益转移主要集中在税务筹划更为激进的公司。

3、契约动因

(1)管理者报酬契约动因。Klein和Chen(2002)发现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处于较低水平时,会计信息质量和其持股比例正相关;而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处于较高水平时,会计信息质量却与其持股比例负相关。

(2)债务契约动因。信息不对称理论说明契约会产生成本。为了达到契约规定的要求,管理者会根据契约的具体规定进行盈余管理。Beneish(2001)发现那些有异常卖出行为的管理者经营的企业,在违反契约前报告的非预期应计利润明显高于所选取的控制样本的企业。

4、资本市场动因

(1)迎合财务师预期分析动因。由于财务分析师掌握着及时丰富的财务分析信息,所以其对公司的预测成为了市场对利润预测的工具,公司为了获得投资者的投资,就会利用盈余管理来迎合财务师的预期分析。Burgstahler和Eames(1998)发现,为了迎合财务分析师对盈利的预期分析,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将频繁地通过盈余管理手段调增收益。

(2)对股价的影响动因。资本市场对于公司会计信息的反应表现为股价和交易量的变动,所以管理者有动机利用盈余管理来影响市场对利润的预期,并最终达到影响股价的目的。Chambers(1999)研究发现,进行了盈余管理的公司其股票价格会被错误地估价,并且会误导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

(二)国内盈余管理动因综述。由于经济环境和社会背景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我国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国外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会有所不同,争取上市、配股再融资以及保牌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1、争取上市动因。王志强和刘星(2003)通过对1999年融资上市时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了公司管理层在融资上市时为了取得一个较高的价格而存在操纵盈余管理的动机,同时发行时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公司,其后期平均回报率就越低。

2、配股再融资动因。配股再融资是公司上市后筹集长期资金的主要渠道,为了达到配股再融资条件,会在公认会计原则约束下进行盈余调节。戴捷敏和孔玉生(2008)的实证研究表明,处于配股区间的公司的确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但处于配股区间中的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数和其盈余管理程度都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

3、保牌动因。陈晓和戴翠玉(2004)发现关联交易活动和企业重组活动是亏损上市公司用来扭亏的重要手段,而操控性应计利润对我国亏损公司的扭亏作用却十分有限,主要被未能实现扭亏的公司用来放大亏损。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盈余管理动因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者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十分广泛,认为影响动因主要有政治成本动因、监管动因、契约动因和资本市场动因;国内的学者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出发,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大多是为了争取上市、配股再融资和保牌。

从中还发现一些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方面:企业的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操控应计利润的项目完成的,这主要与会计政策的选择弹性有关,因此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增加对会计政策选择自由度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我国应根据现阶段国情尽可能地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量依靠市场自身的机制来发挥作用,减少有些不必要的或是过度的权利监管;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契约动因盈余管理的研究还是显得很匮乏,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志强,刘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其后期市场表现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3.18.

盈余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利润操纵;自身效用最大化;经济后果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5―0072―04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为了不被社会所淘汰,会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以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是理性经济人,由于委托关系,股东要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经理层要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想方设法地进行盈余管理,甚至利润操纵。

所谓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的管理层为实现自身的效用或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基本特征: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第二,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即管理当局是有意图的。第三,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自身利益。

利润操纵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自身或企业的利益,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或采用其他方法,人为地调节企业利润的行为。利润操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

盈余管理的动因有终极动因和中介动因。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动因是获取私人利益。由于委托关系,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想使各自的获益最大化。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管理报酬契约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理论上,以企业增值作为经理报酬的标准最为合适,但由于企业市场价值的不可观察性等多种因素,实务中采用会计报告收益作为经理报酬的标准,管理报酬契约成为了会计报告收益的一个正值的线性函数,并产生了分红计划假设。分红计划假设是指经理人员有可能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将报告收益从未来期间转至当期。分红计划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尽量使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活动向股东的目标靠拢,管理报酬契约使经理成为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者,在增加企业价值的同时增加自身利益,这就产生了效率性,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具有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动机。例如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或者高于其上限,管理者会进行利润平滑。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者就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

中介动因又称具体动因,是企业管理者在采用盈余管理谋求私人利益的过程中有意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因。对管理者而言,盈余管理的一般中介动因是追求企业发展。中介动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资本市场动因。如蒋义宏教授对部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案例研究后发现,上市公司财务包装的利益动机主要有三点:在发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发行价格、为获得配股资格(即筹资动因)、为避免连续3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摘牌。研究表明,我国的配股公司存在明显的10%现象,即在ROEIO%这一临界点和损益临界点左右时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强烈。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年度明显地非正常调减盈余;而在扭亏为盈的年度,又明显地存在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其目的就是要避免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处罚。

(2)税收动因。齐莫尔曼证明了财富转移最直接的方式是税收制度。所以对于盈余管理,所得税可能是一个最明显的动因。从有效资本市场的角度可以预期,现金节约造成的影响比起采用后进先出法而形成较低报告收益的影响来说要大得多。所以,当物价上涨时,将先进先出法转换为后进先出法会对股票价格起到良好的影响作用。

(3)政治成本动因。政府是企业的一个利益相关集团,他们会通过制定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管制性规章来将社会财富控制权转移到政府手中(曼瑟尔、奥尔森,1995)。故政治成本动机又称管制动机,其理论依据是政治成本假设。政治成本假设是指企业的政治成本越大,其经理人员就越可能选择将报告收益从当期递延至以后各期的会计程序。企业规模越大,则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管理者越有可能调整当期报告盈余(一般是调减当期报告盈余)。规模偏小的企业则为了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一般会调增当期报告盈余。

(4)债务契约动因。债务契约动因的理论依据是债务契约假设。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越有可能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越有可能调增当期报告收益,以减少违约风险。如果是长期债务合约,企业管理者通常会将各期收益均衡化,以平衡偿债能力,从而减少违约的可能性。

二、盈余管理的常见方式

企业的利润由两部分构成: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各种应收应付项目。其中各种应收应付项目根据受到操纵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刚性较大,企业不便对其进行操纵。企业的盈余管理主要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主要有四种:

1.注销巨额资产。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动的时期。企业注销巨额资产,把未来的费用列支在当期,这样,以后各期的收益有可能上升,未来的盈利就有了保障。根据分红计划假设,如果企业的净收益低于奖金计划规定的盈余下限,其经营者为了在未来提高盈利以获得高奖金,也会注销巨额资产。

2.收益最小化。出于政治成本动机和监管动机的企业,其收益最小化的盈余管理行为较多。例如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将应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予以费用化等。

3.收益最大化。当企业的净收益处于奖金计划规定的盈余下限与上限之间时(分红计划假设)、当企业面临违反借款合同时(债务契约假设)、企业具有资本市场动机时,管理当局都会采取收益最大化的会计政策。例如费用资本化,存货改用先进先出法,与关联方进行交易等。

4.利润平滑。举借长期借款的企业管理当局,为降低违约风险而子滑债务契约中规定的财务比率(债务契约假设);管理当局是风险厌恶型等都会采取利润平滑的会计政策

美国SEC主席Arthur Levitt在“数字游戏(NumberGames)”的演讲中指出了美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五种常见手法:一次性地在资产负债表上冲销“大量的公司重组费用”;利用收购兼并会计的所谓“创新”,滥用重要性原则;根据不真实的假定去估计负债,形成混杂的秘密准备;提前确认收入等等。在我国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故意高估预计使用年限和残值,减少当期

折旧费用;根据管理当局的意愿任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高估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调增当前收益,或计提秘密准备以便以后各期进行利润回升;通过关联方交易,采用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的价格进行交易,以增加或减少当期盈余;对资产处置的结果予以挂账,择期进行处理来调节盈余;利用资产置换、股权转让、出售资产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以粉饰财务报表;利用资产评估来虚增资产。

三、盈余管理产生的经济后果

经济后果是指“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的影响”(Stephenzeff,1978)。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其实是一柄“双刃剑”。会计信息是具有经济后果的商品,而盈余信息是其中最重要的会计信息,利特尔顿在《会计理论结构》中将其称为是会计的“重心”,故盈余信息的质量可以说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盈余管理会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正确认识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将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

1.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1)管理报酬契约的存在使经理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效率性。管理报酬契约使得经理成为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者,他们有动机采取增加企业价值的会计政策,以便同时增加自身收益,以达到“双赢”。在不减少其它利益相关者财富的前提下增加自身利益是一种帕累托改进。(2)通过调节企业当期收益可以合理避税,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3)适当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大规模企业减轻政府管制,降低政治风险。(4)通过合理范围内的盈余管理可以向其它利益相关人传递企业经营稳定的信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5)通过平滑利润可以减少企业长期借款的违约风险,降低财务风险。

2.盈余管理的消极作用。(1)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对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当盈余管理超过一个合理的度时,就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公允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误导投资者,并影响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如孙铮、王跃堂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操纵盈余确实损害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2)盈利信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评价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有着重大意义(Dechow发现盈利比当期现金流量更能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盈余管理使盈余信息失去其基本的可靠性,严重破坏了会计信息的质量。(3)盈余管理对本企业的长远利益也将产生不利影响,盈余管理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感觉,导致市场价值下降。(4)盈余管理违背了一贯性原则。一贯性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以便于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尽量减少对会计信息的误解,而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手段就是改变会计核算方法。

四、利润操纵及其与盈余管理的区别

利润操纵与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动机、手段等相差无几,两者的差别在于它们的“度”不同(即其合法与不合法的区别)。

利润操纵主要是因为企业领导为追求政绩、为追求良好外在形象,上市公司出于资本市场动机、规避税收(甚至是偷税漏税)等原因。其具体手段有:通过虚假销售,提前或推迟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与关联方之间进行资金拆借、转嫁费用;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将资产评估减值直接冲减资本公积;将早已坏账的“其他应收款”(被称作“垃圾箱”)长期挂账,以此隐藏亏损;将“其他应付款”(被称作“聚宝盆”)虚列而无须支付的款项,以此隐藏收入;通过折旧方式变更操纵利润;通过变更投资收益核算方法(权益法与成本法之间)进行利润操纵;存货计价不当;费用任意递延;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利息费用资本化等等。

盈余管理是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财务结果,合规合法是前提;而利润操纵是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而人为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两者的区别在于:(1)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发生的,而利润操纵则是采用不合法的手段改变企业的盈余信息;(2)盈余管理是在会计法律法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的,利润操纵则是以不合法的手段来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3)盈余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使自身效用或公司价值最大化,而利润操纵实现不当获利的人仅是企业的管理者,而股东、债权人甚至政府都成为受害人;(4)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而利润操纵的经济后果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除了企业管理当局人员能中饱私囊外,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甚至政府都深受其害。

五、对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规避

由以上分析可知,盈余管理是一柄“双刃剑”,企业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具有效率性和机会主义倾向,政府部门应当尽力引导企业管理当局向具有效率性的盈余管理行为发展,避免机会主义倾向。而对利润操纵,应当采取铁腕手段严厉制止。

盈余管理范文第7篇

一、盈余管理概述

(一)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盈余管理也称利润管理,是近来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一直存有诸多不同意见。权威的定义有美国会计学家雪普(KatherineSchipper,1989)曾在著名的“盈余管理的评论”文章中提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该定义突出了盈余管理的出发点是私人利益的满足。美国会计学家斯可特(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许可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但该定义是狭义的,将盈余管理限定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范围内,采取的方法仅包括会计政策选择。此外,美国前证监会主席莱维特(ArthurLevitt,1998)对盈余管理现象表示担忧,认为盈余管理已成为美国证券市场参与者之间违背市场原则的游戏,将给美国财务报告系统造成很坏的影响。管理当局滥用“巨额冲销”的方式来调整费用正在威胁着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将盈余管理与财务舞弊之间不易区分的地带称之为“灰色地带”。该定义是广义的盈余管理概念。本研究将盈余管理界定在狭义的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方法概述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归类为以下几种:

第一,对会计原则的选择与运用。比如:(1)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即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2)重要性原则的运用。重要性原则认为,对微不足道的项目则不值得对其进行精确计量和报告。企业可以运用会计职业判断中的重要性原则通过增加或减少认为不重要的会计数据来进行盈余管理。

第二,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用。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企业一般要处于盈余管理的角度,站在有利于企业管理当局的角度进行选择,但是会计政策一旦选用不得随意更改。

第三,会计估计的时点和数量以及关联方交易的判断也给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实务界在具体操作中,往往结合管理层的意图和公司发展所处的客观环境,从做大盈余、均衡盈余、做小盈余以及除垢之中选择合适的盈余管理方式。

二、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国内外的各种表述,本文将会计职业判断定义为“具有会计专业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会计人员,基于客观的、谨慎的、正直的态度,本着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高度负责并为之提供高质量信息的职业精神,在会计职业标准的框架内或是会计职业标准制定机构的意思指引下,通过识别、计算、分析、比较或是咨询等方法,对不确定性的会计事项所做的裁决与断定的思维过程”。虽然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都是对不确定性的会计事项所做的判断,但是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之间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第一,主体不同。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而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

第二,目的不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管理当局的私人利益,但受益者和利益表现非常复杂,通常有报酬计划、债务契约、政治成本三大动机,也有我国现阶段公开上市发行股票、配股、避免处罚、炒作股票等动机。而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反映经济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的实际影响,在做判断时,要保持客观中立。

第三,客体不同。盈余管理的客体有两类:一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二是交易事项的规划和时点的选择。由于会计职业判断一般是在经济事项发生后进行,因此它只包括前类事项在内。即盈余管理研究将总体应计部分拆分为非主观应计部分和主观应计部分。非主观应计部分不需要用到太多的会计职业判断,而涉及到主观应计部分就需要会计人员谨慎合理地运用会计职业判断。

第四,研究目的不同。盈余管理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并对其进行解释,研究涉及一系列的管理和经济问题。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规律,目的在于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水平,减少判断偏误,以更好地为合法的盈余管理服务。

财政部在2006年2月实施新准则以来,我国的会计标准体系才真正实现了与国际趋同。施行的新准则给了我国会计实务工作者更大的职业判断空间,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公允价值的合理计价、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金融工具等都需要会计人员合理运用职业判断。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准则模式完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模式”,会计职业判断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给会计人员对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三、新准则下盈余管理空间研究

会计的不确定性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它使得同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或经济事项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或由不同的会计师进行计量,会产生不一致的结果,这就给合法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在会计标准的框架内,如果企业能够合理地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合法的盈余管理,那么会计监管机构就会鼓励会计人员大胆地进行更多的判断,使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有所提高。反之,如果大部分企业都是出于不合法的盈余管理目的而滥用会计职业判断,那么会计监管机构势必会通过修订会计标准而缩减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以堵住企业管理当局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盈余管理可钻的漏洞。因此,本文结合新准则中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的空间进行以下归纳:

(一)关于会计核算原则、核算条件及时间的判断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1)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

①相关性。新准则第13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对相关性的判断也就是要求企业出于经营决策需要的盈余管理存在。

②实质重于形式。这里要求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具体准则中的运用。新准则中涉及到经济实质判断的有非货币资产交换准则中商业实质的判断、融资租赁的判断、债务重组中债务人做出实质性让步、金融资产控制权转移的判断、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的确定、合同的拆分与合并、资产或资产组的划分等等。

③重要性。新准则第17条规定企业的会计信息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至于“重要性的程度”,新准则没有规定,本文认为可以参照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性的量度来判断。

④谨慎性。新准则第18条要求企业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也是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客观要求。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各要素的确认

确认为资产或负债要求准确判断三项内容:“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带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流出的”。确认为收入或费用要求判断以下三项内容:“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或减少的”、“会导致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

2.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1)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①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确认和后续支出的确认。新准则规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不包括自用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确认条件: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开始出租;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自用建筑物停止自用改为出租;这里要求判断的是“时间问题”。(2)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①无形资产的确认。新准则要求判断的是,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和“可辨认性标准”,其中“可辨认性标准”要求判断“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划分出来用于出售等”或“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②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的不同处理的确认。要进行开发阶段的费用资本化,必须判断是否符合“有技术可行性”、“有使用或出售意图”、“有市场或对企业有用”、“有能力支持完成开发或出售”、“支出能可靠计量”。五个条件要同时符合才能进行资本化。

(3)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关于资产和资产组的认定,以及总部资产的概念。资产和资产组的划分主要是判断“是否独立产生现金流量”,能独立产生现金流的归为一项资产。与其他资产一起产生现金流的,归为一个资产组。判断总部资产主要看其特征“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归属于某一资产”。

(4)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租赁分类的判断。租赁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要求会计人员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判断“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在判断为“融资租赁”时尤其要谨慎,看是否符合准则所规定的条件(满足一条既可):所有权转移;承租人拥有低价购买选择权(5%以下);租赁期占使用寿命大部分(75%以上);承租人最低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90%以上);性质特殊,只有承租人可以使用。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比较大的空间。

(5)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会计人员应当比较金融资产转移前后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波动使其所面临的风险,判断是否已将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需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通过计算来判断是否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在计算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时,应当考虑所有合理、可能的现金流量波动,并采用适当的现行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

(二)关于会计计量和核算方法的判断和选择

1.初始计量及核算方法的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2.后续计量及核算方法的选择

(1)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母公司对具有控制权的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将大大减少母公司尤其是自身没有主营业务的控股型母公司的利润总额。这里要求会计人员判断的是“转换条件”是否满足。

(2)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必须能够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就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来看,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当判断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来说有持续稳定的增势潜力,执行新准则将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增长。

(3)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①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累计折旧计提的范围和方法要求会计人员作出合理判断;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也要求会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判断。②预计弃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其中预计“固定资产弃置费用”也是会计人员判断的内容。

(4)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中需要区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人员应当在判断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时,根据使用寿命是否有限来确定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方法和相应的摊销期。

(5)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分别采用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实际利率法计算摊余成本。

3.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在38项具体准则中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准则有17项之多,为了显示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体系中的重要性,引起企业会计人员的重视,本文将公允价值从后续计量中分离出来。涉及到的具体会计准则有: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等17个。下面就从上面这些具体准则中选取几个重要的作分析。

(1)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新准则要求企业在行权前的等待期间,以对可行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和资本公积;或者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这里要求判断的还有“最佳估计数”。在保证职工获得相等的对价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在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这两种支付方式中选择不同的方式,则可以记录不同的成本和费用。前一种方式下按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这就给企业带来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3)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新准则第5条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第6条规定,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同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对按照本准则规定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企业应当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改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按下列规定处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4.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由《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进行规范。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新准则中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之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企业会计人员要判断“资产和资产组”、“减值迹象”、“减值金额的估计”。

5.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范。

①应当严格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②原来划分为会计政策的,只有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性的差别并且重要程度高时,才可以判断为会计政策变更等。

四、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具体方法应用研究

(一)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确认方面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

1.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确认

在成本模式下的会计处理,是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几乎没有。但在新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一旦选用了公允价值核算模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就较大。按新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是不需要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的,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进入当期损益,并且按账面价值计价后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企业的费用就会增加。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需要强调的是,运用投资性房地产转换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转换而调整收益,因为按新准则的要求,房地产转换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必须详细地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而是为了追求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不需要计提折旧与成本模式状态下要计提折旧的区别来进行盈余管理。

2.关于资产和资产组的认定

研究资产和资产组的划分认定是为了能够合理地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新准则规定,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的可收回金额。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按单项计提和按资产组计提的减值准备的数额显然不一样。也就是说,企业在购建或生产企业的资产时,就应当考虑未来几年内企业的盈余管理要朝什么方向努力。以盈余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指导,合理地划分资产和资产组。

3.金融资产转移确认:主要风险和报酬、控制权转移的判断

新准则强调判断金融资产转移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要看所出售的金融资产是否从实质上发生转移,全部转移的要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的就已转移的部分终止确认;转移部分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而判断金融资产是否发生实质性转移主要是看控制权是否转移,控制权转移的确认在复杂的金融资产转移交易过程中是关键之所在,需要会计人员进行合理的职业判断。企业会计人员在判断是否已放弃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时,应当注重转入方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从而合理地确定金融资产销售的公允价值以及所确认的利得或损失。需要强调的是,在国外的金融资产转让交易中,交易者通常会设计出复杂的金融合约结构,通过保留部分合约权利与义务来掩盖交易的真实意图或经济实质,从而造成会计确认界限的模糊,以此规避准则所管制的范围,来进行盈余管理。

4.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确定,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新准则在确定合并范围时不再强调重要性原则,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留出的盈余管理的空间不仅限于此,更多的是在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将原本应该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转换成不纳入合并报表核算的公司,或将本不应纳入合并报表的公司转换成应该纳入合并报表核算的子公司。根据子公司的盈利情况的不同,编制合并报表的总公司可以决定该“子公司”是去还是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要合理掌握时间,要做到编制合并报表时,这些“子公司”已经在新准则规定的范围内做好了去还是留的问题。

(二)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计量方面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

1.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公允价值基本上已经完善化,大部分企业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新准则下,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而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即入当期损益,将使费用减少,利润增加。为企业进行盈余提供了新的空间。

2.非货币资产交换中的公允价值

新准则规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一定的条件下,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产生的结果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如果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差距大,则差额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也大,对当期资产结构、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及净资产会产生很大影响。也就是说要在非货币资产交换中运用公允价值进行适度盈余管理操作,就必须根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确定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3.债务重组中的公允价值

新准则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采用了公允价值以后,将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进行债务重组将增加债务人的利润。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重组,其重组收益可以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

4.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的公允价值

新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根据企业会计制度,按账面价值进行计量不产生损益。在新准则下,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很可能产生商誉,而商誉按照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期末进行减值测试,不允许摊销,这样的做法可使企业的资产增加。但是,我国目前仍未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专门的具体准则,也就是说,在商誉会计处理这个点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的。

(三)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盈余管理

1.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

新准则规定①能够控制——成本法;②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权益法;③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成本法。权益法核算的有关规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这里要求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的是: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概念。基于盈余管理的角度,这里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判断对其他企业是否就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该联系每种状态下所要运用的核算方法。一般来说,把其他的关联企业转换成符合权益法核算状态下为宜,因为权益法核算可以按照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计价,存在较大的盈余管理空间。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看企业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方向,是做大还是做小,以此来决定对联营企业采用的核算方法。但是实务操作中,也不能仅仅只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来考虑,要决定对联营企业是应该控制、共同控制还是有重大影响,一般还要考虑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战略等。

2.投资性房地产等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

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但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②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要强调的是,凡是涉及到在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选择、账面价值计价模式和公允价值计价模式选择时,一般来说企业会计人员应会同企业的其他经营管理人员为实施或选择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创造条件,因为公允价值模式相对于成本模式给会计人员留下了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

(四)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估计方面的盈余管理

1.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新准则明确可收回金额的确认包括公允价值扣减处置费用后的净值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两种方法;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分别从现金流量、使用寿命和折现率三个角度对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规定,强调企业在预算或者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折现率采用能反映当前活跃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而且是企业购置或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采用第一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由于涉及到公允价值,可以在公允价值运用的范畴内进行盈余管理操作。而第二种方法中,要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于我国的企业的大部分会计人员来说,要做出准确的预计难度较大,但也是企业可以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空间。

2.按实际利率法摊销的估计数确定

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是新准则的又一亮点。涉及到的具体准则有:①借款费用中涉及折价或溢价的摊销;②融资租赁下,为确认融资费用、收益才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③采用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实际利率法计算摊余成本。在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时,决定摊销额的有市场利率和摊销期限两个因素,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摊销期限越长,前期的摊销金额越少;摊销期限越短,前期的摊销金额越大。我们企业的会计人员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的操作。但是要注意,由于实务中碰到的问题会千变万化,顾及到盈余管理的问题而去规划摊销期限,有的时候会得不偿失。这就要求企业会计人员权衡各方面利弊,最后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的做法。

五、研究结论

由于新准则的实施加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理所当然也就加大了企业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空间。但是新准则从很多方面来讲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改变了企业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模式。在施行新准则以后,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一起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研究掌握新准则尚未明确指出或者模棱两可的地方,往往新准则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们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最好的地方。企业在这方面要对会计人员加强培训和指导。

盈余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截面数据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2

一、引言

盈余管理一直是实证会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盈余管理的目的、方法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计量模型的选择。如何准确计量盈余管理程度对于进一步分析盈余管理成因、动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在实证会计中研究的重点是盈余管理程度如何衡量。目前文献中通常采用三种测量方法,即总体应计模型、特定应计模型和频率分布方法。其中,总体应计模型是上述三种盈余管理计量方法中国内、外学者研究盈余管理最常用的模型,同时其在实证研究中应用也最为广泛,所以本文借鉴先进经验采用总体应计模型来对盈余管理程度进行计量。非可控应计利润(NDA)的计算是运用总体应计模型研究盈余管理关键步骤。一般来说,有五种模型可以用来计算NDA。

(1)希利模型。需要两个条件:条件一是企业可控性应计项目符合随机游走特点,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各年的非可控性应计项目之和等于总体应计项目之和。因此有:

(2.1)

其中,TA是指总体应计项目,NDA是指非可控性应计项目,DA是指可控性应计项目,下角标t是估计期间

条件二是企业各年的非可控性应计项目是稳定的,大致不变的,即:

(2.2)

(2)德安吉罗模型。以上一年度总应计项目作为当年非可控应计项目(NDAt/At-1=TAt-1/At-1)本年总体应计项目与上年总体应计项目的差额就是当年可控性应计项目。

(3)行业模型。该模型假设决定不可控应计项目的因素在同一行业中都是相同的,这一假设导致如果非可控应计项目的变化是因为各公司自身特点造成的,那么行业模型的解释能力将受到很大限制。行业模型中非可控应计项目的计算如下:

(2.3)

其中,median(TAt/At-1)是同行业全部非样本公司经过第t-1期总资产调整的第t期总体应计利润的中值,a,b均为参数

(4)琼斯模型。Jones(1991)认为,当公司的收入、固定资产均增加时,其相应的往来款项和折旧等应计项目也就随之增长。这些变量主要是用来控制经济环境的变化。

(2.4)

其中,NDAi,t为i公司第t年的不可控应计项目,REVi,t为i公司第t年的经营收入增加额,PPEi,t为i公司第t年的固定资产,Ai,t-1为i公司第t-1年的全部资产总额,a,b均为参数

(5)修正的琼斯模型。Dechow、Sloan、Sweeny (1995)认为在使用琼斯模型对可控性应计项目进行计量时,未能考虑盈余管理将受到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而营业收入的主要构成项目就是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赊销收入增加额是可以通过盈余管理实现的,所以他们提出了修正的琼斯模型。该模型如下:

(2.5)

其中,ARi,t为i公司第t年的应收账款增加额,a,b均为参数。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假设

修正的琼斯模型或在其基础上进行扩展是国内学者常用的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陆建桥扩展的琼斯模型。他将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变量加入修正的琼斯模型。陆建桥扩展的琼斯模型如下:

(3.1)

其中,NDAt为第t期的非可控性应计利润,REVt为第t期与第t-1期营业收入的变动额,RECt为第t期与第t-1期应收账款的变动额,PPEt为第t期期末固定资产总额,At-1为第t-1期期末资产总额,IAt为第t期期末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价值。

参数β1,β2,β3的估计通过以下模型根据估计期间的数据获得:

(3.2)

其中,TAt为第t年的总体应计利润,ε为回归方程残差项。

本文认为,国内学者在测量盈余管理程度的过程中,忽略了以下两个问题:

(1)企业一般是通过采用调整应计利润即:线上项目的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而在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调整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成了惯用手段。所以,在我国根据应计利润分离法来对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计量时,应考虑线下项目对可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即:应该使用净利润而不是营业利润。

假设1:可控性应计利润=净利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非可控性应计利润

(2)修正的琼斯模型没有考虑成本变动这一因素对非可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只考虑了收入和固定资产两个因素对非可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

假设2:在原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主营业务成本变动变量

新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如下:

(3.3)

其中,NDAt为第t期的非可控性应计利润,REVt为第t期与第t-1期营业收入的变动额,RECt为第t期与第t-1期应收账款的变动额,PPEt为第t期期末固定资产总额,COGSt为第t期与第t-1期主营业务成本的变动额,At-1为第t-1期期末的资产总额,t为研究期间。

参数β1,β2,β3,β4的估计通过以下模型根据估计期间的数据获得:

(3.4)

TAt为第t年总体应计利润

ε为回归方程残差项

(3.5)

2.数据来源与选取

本文选取2013年沪市A股制造类企业为初选样本。然后,对初选样本进行了如下筛选:(1)剔除全部ST及*ST上市公司;(2)剔除当年新上市的公司。此外剔除数据缺失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最后得到样本数为497家。本文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四、实证分析及结果

本文将运用所选取的497家上市公司数据,对陆建桥扩展的Jones模型与本文扩展的Jones模型进行比较。

表1 陆建桥模型与新模型总体应计利润的回归结果比较

表1中:

通过调整的多重判定系数――通过对样本容量和模型中自变量的个数进行调整后,因变量取值的变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估计的多元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

F检验―方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具体检验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若方程没有通过F检验,则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不具有线性关系;反正则结论相反。

B―回归系数。

t检验――回归系数检验,目的是检验单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是否显著。若某个自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就说明这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显著,显然这个自变量就可以从回归模型中剔除。

从表1中可以看出:陆建桥模型调整后的多重判定系数为0.095,新模型的为0.088,显然前者调整后多重判定系数比后者要略微大一点。证明陆建桥模型的拟合程度要稍好一点,进一步而言,其对总体应计利润的解释力度要略胜一筹。

总体显著性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根据分子自由度=4,分母自由度大于120,查F分布表得Fα=0.05(4,∞)=2.37。从表4.1中不难看出,陆建桥模型与新模型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时,F值都大于2.37,无论是陆建桥模型还是新模型都通过了F检验。这就证明,上述两个模型的线性关系都是显著的,都有意义。

从回归系数角度考虑,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根据自由度大于120,查t分布表,得tα/2=t0.025=1.960。陆建桥模型中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的回归系数检验,|t|=2.566>1.960,通过显著性检验。即此变量对总体应计利润的影响是显著的,应该保留在回归模型中。新模型中的主营业务成本变动变量的回归系数检验,|t|=0.060

五、结论

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陆建桥模型与新模型均通过了总体显著性检验,但从模型的总体拟合程度和回归系数检验方面来考虑,含有无形资产与其他长期资产的陆建桥模型要优于含有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的新模型。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作为影响可控性应计利润的因素,对非可控性应计利润产生了间接影响,并且对其产生的影响要比主营业务成本变动对其产生的影响更加显著。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陆建桥扩展的修正琼斯模型更适合作为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

参考文献:

[1]Burgstahler D.,and Dichev,I..Earnings Management to Avoid Earnings Decreases and Losses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24(1):99-126.

[2]Degeorge,F.,Patel,J.,Zeckhauser,R..Earnings Management to Exceed Thresholds[J].Journal of Business,1999,7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