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plc控制

plc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plc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plc控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龙门吊;plc;电气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TM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电磁式龙门起重机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频繁地时开时停、接电次数多,主钩所用的电动机经常处于启动、调速、制动和正反转的工作状态。负载不规律、时重时轻,经常要承受较大的过载和机械冲击。

PLC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

增设PLC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继电器接触器的使用量,这样一来最大的好处就是直接降低了故障率。因为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龙门吊等起重设备中所出现的故障大约有60%是继电器接触器的故障。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铁心、线圈由于震动、油污、灰尘、大电流等造成结构损坏、触点烧蚀粘连、线圈烧毁等故障。这些问题的直接结果就是使设备停用影响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特别是码头泊位、船台等一线作业场所使用的起重设备一旦停止运行损失将会很严重的。其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接线量大,线路复杂,在后期的使用维护维修是比较麻烦。龙门吊电气控制系统由若干个电气控制子系统组成,其中起升部分的电气控制系统既是整个电气控制系统的关键。

起升控制电路部分为整个龙门吊电气控制系统中十分关键的部分,龙门吊主要任务就是起吊重物,因此这部分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不但要能满足不同负载起重的需求还要求安全系数高。起升一般有以下几种工作状态,主钩上升、主钩下降、制动与启动、主钩慢速、主钩中速、主钩快速,起升机构对拖动系统有一定的要求,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空钩时要求能够快速升降以减小辅助工时,轻载时的提升速度应大于额定负载时的提升速度,但是鉴于龙门吊的提升高度一定,一般能满足空钩速升速降即可,而轻载时的速度没有什么特殊要求。(2)有一定的调速范围和适当的低速区,低速区时则主要是针对提升重物开始消除传动间隙张紧钢丝绳或重物到达预定位置时能够准确平稳地放下到预定位置。(3)下降时根据负载的大小,电动机可以是电动状态也可以是倒拉反转制动状态或者是再生发电制动状态。(4)在制动时为了安全可靠应采用电气制动和机械抱闸制动相结合。

目前PLC的I/O点数平均价格还是比较高的,应该合理选择点数,既不能不够用也不能浪费点数,此外还要留有一定的裕量,一般在保证够用的基础上在留有10%-15%的备用端子,主要是为以后的技改做准备。根据原有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估算在改造后龙门吊起升PLC控制中输入输出点数均在20个以内。输入端子都是开关量输入没有涉及到模拟量,因此不需要考虑模拟量模块的选型。输出端子选用继电器输出型的,因为继电器输出型电压范围宽、导通压降小、价格便宜,即可以控制交流负载也可以控制直流负载。PLC 的基本单元就可以满足要求也不需要另外增加模块扩充点数。

PLC的接线图主要有PLC和外部继电器、开关器件的接线,PLC和变频器之间的接线。在这里用接线号表示硬线之间的连接。PLC的输出端子信号一部分作为变频器的输入信号,控制变频器以此进一步控制起升电动机的升、降、快中慢三速。PLC的输入信号主要来自外部的控制器、空开触点、按钮、限位,还有变频器的故障和运行信号反馈。

系统的模拟调试。将设计好的程序写入PLC后,首先逐条检查,并改正写入时的错误。用户程序一般现在实验室模拟调试,实际的输入信号可以用开关按钮来模拟,各输出量的通/断状态用PLC上有关的发光二极管来显示,一般不接实际负载。可以根据更能图表,在适当的时候用开关或按钮来模拟实际的反馈信号。在调试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情况,对系统各种不同的工作方式、有选择序列的功能表图中的每一条支路、各种可能的进展路线都应该逐一检查,不能遗漏。发现问题后应该及时修改梯形图和PLC中的程序,直到在各种情况下输入量、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完全符合要求。如果程序中某些定时器或计时器的设定值过大,为了缩短调试时间,可以在调试时将他们减小,模拟调试结束后在写入他们的实际设定值。再设计和模拟调试程序的同时可以设计、制作控制台或控制柜,PLC其他之外的硬件安装、接线工作也可以同时进行

基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该龙门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总体比较简单,但是其自动化程度和安全稳定性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经过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改造后,龙门吊的整个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系统稳定性、工作性能都有所提高,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人机操作性能得到改善、维护检修周期变长、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这些都说明了龙门吊起升PLC控制系统设计是符合生产需要的,达到了设计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龚仲华.变频器从原理到完全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

[2]秦长海,董昭.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

[3]高安邦,薛岚,刘晓燕.三菱PLC工程应用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plc控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饮料包装;罐装生产线;PLC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步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质量以及所能享受的物质空间越来越大,特别是新型饮料的产生,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商品,广受人民群众所喜爱。但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以及相应而来的对于饮料需求的增加,饮料的生产压力逐渐加大,迫切的需要一种现代的生产设备来提升其生产水平,于是基于PLC控制的饮料罐装生产线应运而生,极大地缓解了因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促进了饮料市场的繁荣。本文以PLC的简要概述开头,主要阐述其在饮料罐装生产线中的工艺过程、控制要求以及实现形式,从而完成本文的研究,达成提升饮料生产效率、助力饮料市场繁荣的目的。

一、PLC简要概述

PLC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者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二、饮料罐装生产线的具体工艺过程

一般而言,罐装饮料生产线是由电机、传送带、传感器、电磁阀这5种设备组合而成的,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利用电机运行时所产生的动力进行传送带的驱动,将已放置好的饮料运输至罐装装置口下方;其次传感器开始工作,若扫描到罐装装置口下方的饮料时,则将电磁阀打开开始罐装工作,当瓶内饮料即将装满时,再通过传感器的监测将电磁阀关闭,此时,饮料罐装的关键步骤即宣告完成;在罐装完成之后,再通过饮料的盖盖装置对饮料罐进行封口以及最后的分拣装箱工作。如此,饮料罐装生产线的具体工艺过程即全部完成,通过这种基于PLC控制的饮料罐装生产线,可以使饮料的罐装生产更加稳定和高效,最终促进其发展。

三、饮料罐b生产线的具体控制要求

基于PLC控制的饮料罐装生产线属于“一站式”自动化生产设备,即以开关作为生产模式是否持续进行的控制依据。当按下开关启动罐装生产线时,驱动电机将会持续运转,直到按下停止工作的控制按钮或者传感器加测到罐装设备下的瓶子时暂时停止,当瓶子装满后,在通过传感器的探测再次运行,直到完成所有的生产任务为止。在持续工作期间,饮料罐装生产线尤其具体的控制要求:(1)当瓶子运输至罐装设备正下方是,为保证灌装的顺利完成,灌装设备应停顿1s后开始工作;(2)整个灌装过程应控制在5s,并且要求伴有报警提示(报警提示以红灯每0.5s进行间隔闪烁的方式提醒);(3)罐装设备以每24瓶为一箱,便于记录产品箱数,统计产品产出数据;(4)每隔8小时将记录产品箱数的计数器当前值转存到其他寄存器当中,再将计数器自动清零,重新开始计数,便于数据的运算及保存,避免数据丢失(也可手动进行清零)。

四、饮料罐装生产线的控制实现形式

要实现饮料罐装生产线的PLC控制,首先便需要对灌装生产线中的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进行相应的代号编撰。输入设备主要包括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定位传感器、手动清零四种设备,分别以SB1、SB2、SL、SB3四个代号表示,于这四种相对应的PLC继电器则分别用X1、X2、X3、X4进行表示;输出设备主要包括传送带电机、罐装电磁阀、报警显示三种设备,也相应地分别以KM1、YV1、L1三个代号进行表示,与其相对应的PLC继电器则分别用Y1、Y2、Y3进行表示。将这些设备都进行代号设置后,则可以通过相应的程序设计来实现饮料罐装生产线的实际控制。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整个罐装过程属于顺序动作,即每一个工序是在上一个工序动作完成之后才开始进行的,所以整个罐装控制程序需要采用步进顺控的方式来予以实现[3](启动按钮按下后、控制过程中,有设置复位程序,可按下手动清零按钮将各状态复位)。

结语

总而言之,饮料罐装生产线运用PLC控制可以极大地提升饮料生产的效率和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对于饮料的需求,从而稳固饮料市场并进而实现其繁荣。但基于PLC控制的饮料罐装生产线并非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生产系统,仅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已经具备了可实现的条件和基础,因此如何将自动化设备与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进行融合,将饮料生产从手工的操作或控制中解放出来,将成为众多从事饮料生产技术的专业人士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仅做抛砖引玉之用,希望能为饮料智能化设备的发展提供灵感与借鉴。

plc控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PLC控制系统;电器;运用

PLC控制系统是集合多方面学科研究的成果,是极具综合性的工业控制系统,大多运用于电器产业,研究表明,在PLC控制系统下,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缩短了生产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相对于旧产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关于PLC控制系统

PLC的全称是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字面上理解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原理是在其内部储存程序内运用能够编程的储存器,实现控制,计数运算,定时等的操作系统,PLC控制系统主要由数字的编入和编出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控制。

PLC技术也可以说是运用于工业设备的特殊计算机,其内部结构依然由和计算机相似的电源,CPU,接口线路,输入和输出电路,储存器五个部分组成。中央处理器在整个系统中主要是负责数学和逻辑运算,并且在系统中是中央控制的重要部分。处理器则负责储存各类数据和程序。接口线路是PLC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借口,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主要途径。其中输入输出电路的作用分别是,输入电路主要负责对输入系统中的信号进行转换与隔离,在被转换和隔离的电信号进行输入后输出电路对其电平信号进行无限放大,以此让设备运行。电源,是设备动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PLC技术在多年的发展后,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电气运作模式,其自动化的操作技术无疑给无数企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PLC发展趋势中不难看出,PLC技术所独有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可以完全实现对所有工作点的统一操控和统一监控,实现了电气类设备的统一控制和管理,此技术的运用真正实现了大型电气设备的开放,统一和数字化的要求。同时传统的继电器内逻辑控制电路的时间和中间继电器被被PCL技术替代后,简化了内部控制,提高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在电器设备中编入PLC控制程序

在电气设备中编入控制程序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方面:

(1)评估控制任务。在电气中使用PLC控制技术之前,PLC技术是否适合电气设备,运用何种PLC系统,PLC的运行方式等问题是需要进行评估的。同时,PLC技术的安全性,系统规模,系统处理速度,和在设计系统过程中的难易程度都关系到设备的综合性能。

(2)PLC系统的型号。在整个的控制系统中,PLC机是至关重要的部分,科学合理的PLC机型,对设备的可操作性和设计成本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在PLC机型的选择上对型号,容量,电池的输入输出等方面都要严加考虑。

(3)I/O模块点数。被控制对象与PLC的信号关系,信号的性质,也影响到输入和输出量,因此需要对控制系统的储存量进行估计,同时输入和输出量是决定I/O模块点数的关键。

(4)系统的设计。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有两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硬件方面的控制器,抗干扰器,电路连接设计等,软件方面主要是控制程序的编写,控制程序内包括对硬件和软件程序的控制。

(5)系统的测试。在PLC控制系统设计完毕之后还需对系统进行测试,此过程分为两步,1是对系统的模拟测试,2是与电气设备联机后进行测试。在模拟调试的过程中可以再系统外接入开关,发出信号,在输出端观察运行情况。在模拟测试完成后可进行联机测试,此过程中需要阻截外部信号输入,测试内部各层次和阶段的执行情况,检查电路运行情况,要保证PLC操作系统与设备的最佳使用状态。

3 电气设备中的PLC控制技术

(1)硬件选择。在电源选择中要确保输出电流大于I/O模块,处理器模块等方面的消耗电流之和。机型的选择过程中要考虑可操作性和功能性,控制系统的类型和所选择的机型决定了设备的功能模块。

(2)系统的控制元件。储存器的空间,系统的初始化程序,总程序和子程序,辅助程序的设定,设备的应急措施等。

(3)I/O模块。在I/O模块的设定过程中,需要由模拟测试,联机测试的输入和输出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对,最后编入合适的输入与输出。

(4)系统的安装与测试。由PLC配线图,将所设计的PLC控制系统的接触器,熔断器,转换开关等装配到配线板上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对设备的软件和硬件进行测试,观察设备实际运行状况,若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出现问题,必须暂停设备,找到问题根源,检查是否在设备中是普遍性问题,找到解决措施,确认问题解决后,方可提交技术文件交付使用。

4 PLC技术的实例分析

PLC控制技术的所涉及到的领域这里以4个例子进行说明和比较。

(1)数控系统。在PLC控制系统出现后,在重工业行业引发了重要关注,例如在机床制造业中融入了PLC技术,使机床,磨床等传统手动操作的重型器械实现了数字化的操作,在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降低废品率,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2)交通控制。在交通系统中,PLC技术控制了整个交通系统的所有运行模式,在PLC模式下,例如电子监控不必时时用人力进行操作,交通信号灯可以用编程模式进行操作,降低了信号灯失误率,提升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了城市的运转效率。

(3)中央空调的控制。在PLC技术运用于中央空调技术后,降低了人为操作的过程,提高了使用效率,由于由核心系统进行控制,在装置出现问题后也能及时找出故障位置,也方便维修和管理。

(4)有色冶金行业。在整个有色冶金行业中,包括了散料的输送设备、冶金传热设备、混合搅拌设备、固体分离设备、干燥设备等,其中的每一个步骤中在过去大多由人工进行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危险性大。在PLC技术进入冶金业后,PLC的感应系统,在冶金过程中对温度的准确监控,对冶金工程的干燥时间的把握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5 结语

工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在PLC技术引进工业化的生产过后,实现电气业,重工业的数字化生产,在促进城市化建设方面也有显著影响。而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其方便快捷的系统维护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优点。所以可以相信PLC技术的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运用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石宝德,张士伟.PLC技术在机械电气控制装置中的应用[J].湖南农机,2011,38(11).

plc控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PLC 模糊控制 改进

PLC在目前的应用过程中,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先进性控制功能的挖掘,在工业领域内,PLC只发挥着其基本的功能,如对工业生产进行生产数据信息的收集、生产过程中的顺序控制以及作为较关键环节的PID反馈。这些基本功能并不能满足生产工艺日渐复杂的工业需要,因此对其控制功能进行改进十分必要。笔者将通过具体分析其特点来讨论怎样推进PLC先进控制策略的改进。

一、PLC综述

1.基本结构

PLC作为一种广泛运用在工业领域的控制器,其结构包括多方面。

首先,确保PLC正常运作的电源。电源是PLC的最基础设计环节,该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能够充分考虑到电压和电流这两种因素,只有确保电源系统的稳定,PLC控制器才能够应用到具体的工业操作中。

其次,在该控制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是CPU。作为中央处理单元,它主要负责整个控制器的内部检测以及程序的执行。通过将用户数据进行录入并执行,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另外,存储器是PLC中用于处理系统和用户两种数据程序的地方。存储器在该系统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数据录入、分析、收集等环节,PLC系统能够更好地执行用户程序命令,从而确保工业生产的正常开展。

最后,在PLC系统中还涉及到接口电路以及多功能模块的设计。接口电路是确保PLC系统连接到实际的生产环节中的重要部分,而多种功能模块指的是该系统发挥功用的功能模块以及系统回馈的通信模块。这些环节共同构成PLC整体控制系统。

2.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包括多方面内容,其中放置首位的是系统的编程语言。PLC编程语言是指示系统如何运作的指令性语言。从具体的方法上看,编程语言有顺序功能图、梯形图等。梯形图由于其简单明了易掌握成了目前较为流行的编程语言,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编程语言的设置需要有相应的编程软件的支持。在进行编程过程中,编程人员需要注意多方面的细节。

第一,编写梯形图。梯形图的编写需要编程人员注重对CPU的选择以及最后程序的转换。

第二,要进行程序的总体设计。程序的总体设计不仅需要编程人员综合考虑PLC系统要应用到的控制方法,还需要编程人员对控制算法进行细致的分析,以防出现误差。

在展现PLC模糊控制功能时,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模糊控制表对相应的误差进行确定,通过采样、计算、查询模糊控制表等进行模糊控制功能的实现。

二、实现PLC先进控制策略改进的意义

PLC控制器在目前我国的应用中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一方面,该控制器的编程语言相较于其他的控制器来讲比较的简单,无论是经验不算丰富的程序员,还是普通设计人员都能够通过简单的学习进行PLC软件编程。另一方面,该控制器能够应用于较多领域,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小,工作性能高。由此,PLC控制器受到广泛的欢迎。

但是随着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工艺的复杂,基本的控制策略已经不能够满足工厂生产的要求,改进控制功能迫在眉睫。

第一,对PLC先进控制策略进行改进能够促使该控制器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从目前的工业发展来看,普通的控制功能已经逐渐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在进行生产系统控制过程中,PLC控制系统要能够确保生产环节的流畅,并且在控制过程中,注意对数据等信息进行采集和反馈。改进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为工业生产提供便利。

第二,对PLC先进控制策略进行改进是现实的需要。PLC在应用过程中显露出了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有设计人员对其进行完善,以确保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推进PLC先进控制策略改进的措施

改进PLC先进控制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其应用中的优劣。笔者通过对其进行试验以找出改进的方案。在试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试验研究的进行是在一种开环控制模式下进行的。

第二,要对机器钢带进行单独的检测,使用模糊控制功能,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检测其传送系统是否性能良好。

第三,为找出解决方案,需要对机器钢带进行对比试验,在模糊控制试验后,采用复合控制。

试验的进行需要软件的配合。在进行模糊控制与复合控制两种试验的对比时,需要对数据进行记录。在开环控制下的试验结果分析阶段,笔者发现钢带传送功能的数据记录误差随着工厂生产速度的加快而逐渐加大,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却并不明显。从实际生产过程中看,钢带的传送误差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例如工厂设备的影响,钢带卷的大小等。

而模糊控制的试验结果显示其存在控制死区,也就是在某一个区间内,模糊控制不能发挥其作用,导致误差值确定出现困难。

另外,进行复合控制时,笔者发现相较于纯粹的的模糊控制,复合控制更能够发挥其作用,并且不受速度区间大小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笔者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第一,PLC控制器需要对其各项功能进行检测,以及时的推进各项新技术的应用。在目前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PLC系统的应用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系统内部各环节功能进行检测,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新技术能够为PLC系统提供良好推动力,使其更好的适应工业的发展趋势,而新理念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PLC系统的工作效率以及实用性。

第二,PLC控制器在进行编程的过程中,需要编程人员能够做到精确与科学。改进工作的进行需要从各个环节入手,而编程是确保其功能正常的基础,程序员要能够进行精确的控制计算以及编程语言的正确使用,为后期改进工作的进行提供良好的助推力。

第三,要积极的引用PID复合控制。从试验的结果来看,复合控制能够解决模糊控制在某些方面的作用死区,从而确保相关工作的开展能够顺利,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复合控制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是一项较为经济的做法。

第四,改进PLC先进控制策略需要设计人员能够结合具体的使用情况来进行工作。机器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系统的控制,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该控制器控制下的机器进行跟踪记录,确定其性能的稳定性。在这一过程中,PLC控制器的优缺点能够被工作人员较早的发现,并且结合各厂具体的机器设备情况进行各自系统的改良。

四、结束语

PLC在目前我国工业领域内的应用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要求,但随着社会工艺复杂度的加深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工厂生产要求的增加,对其进行改进十分必要。改进工作的开展需要工作人员能够结合PLC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在使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劣来全面的分析。只有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PLC的改进工作才能够符合现代工艺的要求,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工业生产。

参考文献

[1]刘建,罗晓曙,陈赤,梁俊英.PLC在自动剥线机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8(3).

[2]卢燕,罗青华,魏克新.PLC实现的模糊PID控制器及在高炉布料系统中的应用[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8(2).

plc控制范文第5篇

【关键字】PLC;洗衣机;全自动

一 PLC的基本结构

PLC实质是一种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PLC的基本结构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结构两类。

1.1整体式结构的PLC

整体式结构的PLC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I/O单元、电源电路和通信端口等组成,并将这些组装在一起。

1.2PLC各组成部分介绍

①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PLC的核心部分,相当于PLC的“大脑”。它通过系统总线与用户存储器、输入/输出(I/O)、通信端口等单元相连。通过制造厂家预制在系统存储器内部的系统程序完成各项任务。

②存储器

根据存储器存储内容的不同,我们把存储器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用户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系统程序存储器:用来存入软件的存储器。系统程序相当于计算机操作系统,是PLC厂家根据选用的CPU的指令系统编写的,并固化到ROM里,用户不能修改其内容。

用户程序存储器:用来存放用户根据控制要求编制的程序。不同类型的PLC,其存储容量也不一样。

数据存储器:用以存放PLC运行中的各种数据的存储器。因为运行中数据不断变化,所以这种存储器必须可读写。

③输入/输出单元

输入/输出单元是PLC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纽带。输入单元接收现场设备向PLC提供的开关量信号,经过处理后,变成CPU能够识别的信号。输出单元将CPU的信号经处理后来控制外部设备的。

④电源部分

不同型号的PLC有不同的供电方式,所以PLC电源的输入电压既有12V和24V直流,又有110V和220V交流。

1.2基本指令

(1)LD/LDI指令:LD和LDI指令是连接在母线连接的触点.表示操作开始.LD是常开触点,LDI是常闭触点.

(2)AND/ANI指令:AND和ANI指令是串联连接的触点,AND是常开触点,ANI是常闭触点.

(3)OR/ORI指令:OR和ORI指令是并联连接的触点,执行逻辑“或”的功能.OR是常开触点,ORI是常闭触点.

二 PLC的工作原理

PLC的工作原理与继电器构成的控制装置一样,但是工作方式不太一样。继电器控制是并行运行方式,即如果输出线圈通电或断电,该线圈的触点立即动作。而PLC则不同,它采用循环扫描技术,只有该线圈通电或断电,并且必须当程序扫描到该线圈时,该线圈触点才会动作。

2.1循环扫描技术

PLC采用循环扫描技术可以分为3个阶段,输入阶段(将外部输入信号状态传送到PLC)、执行程序阶段和输出阶段(将输出信号传送到外部设备)。

2.1.1输入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PLC读取输入信号状态和数据,并把它们存入相应输入存储单元。

2.1.2执行程序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PLC按照由上到下次序逐步执行程序指令。从相应输入存储单元读入信号状态和数据,然后根据程序内部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数据存储器状态和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得到运算结果,并将这些结果存入相应输出存储器单元。这一阶段执行完后,进入输出阶段。在这个程序执行中,输入信号状态和数据保持不变。

2.1.3输出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PLC将相应输出存储单元运算结果传送到输出模块上,并通过输出模块向外部设备传送输出信号,开始控制外部设备。

2.2PLC的输入/输出响应时间

I/O响应时间是指某一输入信号从变化开始到系统相关输出端信号改变所需要时间因为PLC循环扫描工作方式,所以收到输入信号时刻不同,响应时间长短也不同。下面就给出了最短和最长响应时间。

2.2.1最短响应时间

最短响应时间:一个扫描周期刚结束就收到输入信号,即收到这个输入信号与开始下一个扫描周期同时,这样响应时间最短。考虑到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延时,所以最短响应时间应大于一个扫描周期。

2.2.2最长响应时间

最长响应时间:在一个扫描更完成输入读取后才接到输入信号,这样这个输入信号在该扫描周期将不会发生变化,要等到下个扫描周期才能得到响应。这时响应时间最长。

三 PLC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和设计步骤

3.1设计步骤

(1)控制要求分析

在设计PLC控制系统之前,必须对工艺流程进行细致分析,详细了解控制对象和控制要求,这样才能真正明白自己要完成任务,设计出令人满意控制系统。

(2)确定I/O设备

根据控制要求选择合理输入设备(控制按钮、开关、传感器等)和输出设备(接触器、继电器等)。并根据选用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数量,确定PLCI/O点数。

(3)选择合适PLC

确定PLC点数后,就根据I/O点数、控制要求等来进行PLC选择。选择包括机型、存储器容量、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模块和智能模块等。

(4)现场联机调试

现场联机调试就是将PLC与现场设备进行调试。在这一步中可以发现程序存在实际问题,然后经过修正后使其满足控制要求。

四 PLC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

4.1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原理

洗衣机的工作流程由进水、洗衣、排水和脱水4个过程组成。在半自动洗衣机中,着四个过程分别用相应的按钮开关来控制。全自动洗衣机中,这4个过程可做到全自动依次运行,直至洗衣结束。

自动洗衣机的进水、洗衣、排水和脱水是通过水位开关、电磁进水阀和电磁排水阀配合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的。水位开关用来控制进水到洗衣机内高、中、低水位;电磁进水阀起着通/断水源的作用。进水时,电磁进水阀打开,将水注入;排水时,电磁排水阀打开,将水排出;洗衣时,洗涤电动机启动;脱水时,脱水桶启动。

4.2设备控制要求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要求是能实现“正常运行”和“强制停止”两种控制方式。

1.正常运行

“正常运行”方式具体控制要求如下:

(1)将水位通过水位选择开关设在合适的位置(高、中、低),按下“启动”按扭,开始进水,达到设定的水位(高、中、低)后,停止进水;

(2)进水停止2s后开始洗衣;

(3)洗衣时,正转20s,停2s,然后反转20s,停2s;

(4)如此循环共5次,总共220s后开始排水,排空后脱水30s;

(5)然后再进水,重复(1)~(4)步,如此循环共三次;

(6)洗衣过程完成,报警3s并自动停机。

2.强制停止

“强制停止”方式具体控制要求如下:

(1)若按下“停止”按扭,洗衣过程停止,即洗涤电机和脱水桶转、进水电磁阀和排水电磁阀全部闭合;

(2)可用手动排水开关和手动脱水开关进行手动排水和脱水。

4.3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PLC选型和资源配置

1.I/O扩展模块

I/O扩展模块用来扩展输入、输出点数。当用户所需要的输入、输出点数超过PLC单元的输入、输出点数时,就需要加上I/O扩展模块来扩充系统,以便适应控制系统的要求

2.I/O地址分配

由于CPU模块有16点数字量输入,有16点数字量输出,所以不再需要加入输入/输出模块。其中I/O分配采用自动分配方式,在模块上的输入端子所对应的输入地址就是X0~X15,

输出端子对应的输出地址是Y0~Y11。

4.4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程序设计和调试

编程软件

编程软件采用三菱公司为其生产的PLC而设计的编程软件GX-Developer。

构成和相关设置

plc控制范文第6篇

[关键词]PLC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中图分类号:TM307;TM57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118-01

1.PLC控制系统故障特性

PLC控制系统的故障分为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损耗故障期3个阶段,具有“浴盆特性”,即在系统投运早期故障最多且不断减少,在系统运行的绝大部分时间内故障基本上是偶然发生的,数量有限,而在系统的损耗故障期则故障又出现上升趋势。

在早期故障期,故障率从一个很高的指标迅速下降,可理解为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后,存在一些设计缺陷、部分器件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系统投入使用的初期,这些缺陷或不稳定就很快显露出来。随着时间的增加、缺陷的不断改进完善,这些故障越来越少,出现故障率迅速下降的趋势。在偶发故障期,故障发生是随机的,故障率最低,而且稳定,这是系统的正常工作期或最佳状态期。在此间发生的故障多是使用不当及维修不力造成的,可以通过改进管理和维护保养等方面使故障率降到最低。

在损耗故障期,由于系统中的器件经过长时间的工作,趋于老化,慢慢接近寿命终点,随着时间的增加,达到寿命终点的器件越来越多,故障率随之上升。

2.PLC控制系统的故障分布依据

PLC控制系统的组成,其故障分为两个方面:PLC本身的故障;PLC以外输入输出设备的故障。

2.1 PLC故障

在PLC控制系统中,PLC故障仅占系统总故障的10%左右,其故障率远低于输入输出设备。在PLC故障中,接口故障占90%左右,电源故障占8%左右,中央处理单元故障仅占2%左右。

2.2 输入输出设备故障

PLC控制系统中,输入输出设备故障占系统总故障的90%左右,是系统故障的主要来源。对于输入设备,故障主要反映在主令开关、行程开关、接近开关和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中;对于输出设备,故障主要集中在接触器、电磁阀等控制执行器件上。

3.PLC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

PLC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PLC指示灯、输入输出设备、控制系统软件。

3.1 PLC指示灯诊断

PLC指示灯诊断主要从其面板指示灯进行,包括CPU状态指示灯和输入输出状态指示灯,以西门子S7-200(CPU22X)为例,其外形图如图1所示。

3.1.1 CPU状态指示灯

(1)通电后STOP或RUN灯应亮,若不亮则说明电源出现问题。需要检查电源本身是否有电,若有电再检查电源接线,若电源接线也无问题,那就可以断定PLC内部电源出现问题,可拆卸后对电源进行处理。

(2)通电后SF灯亮,切换扩展端口内的STOP/RUN开关也不能恢复正常,说明系统出现故障。系统故障主要有电磁干扰、永久存储器失效及看门狗超时等内部故障。对内部故障可通过编程软件读取错误代码,清除致命错误来解决;对电磁干扰引起的系统故障,可通过检查电路的敷设情况以及高低压信号的分离等途径来解决。

3.1.2 输入输出状态指示灯

输入输出状态指示灯反映了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的工作情况。通常信号输入时,输入状态指示灯亮;信号输出时,输出状态指示灯亮。如果输入信号已输入,而输入指示灯不亮,则说明输入接口电路出现故障,大多数是输入电流过大损坏输入接口。对输出指示灯不亮的情况,可通过监控软件来进一步确定,若监控软件中输出的点已接通,而输出端子对应的指示灯不亮,则说明该输出点已损坏。

3.2 输入输出设备故障诊断

输入输出设备的故障诊断通常也是通过PLC的输入输出状态指示灯来判定的。PLC本身及指示灯正常,而实际设备工作不正常,则其故障一定发生在与PLC接线端子相对应的输入输出设备或连接线上。

3.2.1 输入设备故障诊断

PLC的输入指示灯本身正常,而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应以信号传递顺序依次检查故障源。首先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即端子接线是否松动、电路有无断线等情况,若正常则进一步检查输入器件本身是否损坏。对接近开关、传感器等一些有源器件,由于接线较多还须检查接线的正确性与绝缘性能。

3.2.2 输出设备故障诊断

PLC的输出指示灯本身正常,而系统输出不能正常工作,则可以肯定故障发生在输出设备回路。输出回路的故障常常是接线不良、器件老化损坏等问题。可断开器件的接线,直接加电至器件进行试验。若器件损坏,更换器件;若器件正常,故障出在电路连接上。

3.3 控制系统软件故障诊断

利用PLC的软件资源,进行早期事故诊断及报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使用触摸屏及组态软件,在不增加PLC输出点数的情况下就能方便地显示故障出处,使技术人员可据其显示内容方便地查找故障点。

3.3.1 故障显示的实现

在触摸屏或组态软件的用户窗口,创建故障报警人机对话界面。在这一界面中,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显示工具,设计所需显示的故障报警方式。每种故障报警方式对应一个数据对象,将所需要显示的输入输出点与数据对象连接起来,在系统运行时即可通过这一报警方式将出现故障的输入输出点的状态显示出来。

3.3.2 故障报警

(1)通用故障报警。当变量超出限定值时,故障报警装置发出声响,操作人员根据信号灯的提示很容易识别出相应的变量已超限,确认了该故障报警后,信号灯通常由闪亮变为常亮,声响报警消除。操作人员排除了故障,变量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时,常亮信号灯熄灭,表示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2)首发故障报警。通用故障报警控制,可以用于多个变量的报警控制,但当其多个故障信号接近同时出现时,故障报警装置不能确定谁是首发信号源。首发故障报警使操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将首发故障源分辨出来。

4.PLC控制系统预防维护

(1)环境温度检查。PLC控制系统使用时的温度应为0至55℃之间,保存时温度在-20至70℃之间。在安装PLC控制系统时,应尽可能避免其受到太阳的直射,通风良好,以利于散热。(2)抗干扰措施。为了避免PLC控制系统受到噪音、振动、冲击等干扰,并将PLC安置在防护外壳控制箱内,并保证其安置牢固性,使其与高压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其受到电磁的干扰。(3)环境清洁工作。PLC控制系统运行环境必须保持清洁、不能存在腐蚀性的气体,元件上不能有灰尘。主要是因为灰尘将将其PLC元件的绝缘性能,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检修时,必须先切断电源,以避免灰尘进入控制系编程通风口处,再用吸尘器进行除尘清洁工作。

5.结束语

为了减少PLC控制系统的故障发生率,保证PLC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工作人员必须做好PLC控制系统的日常检修和维护工作,对PLC控制系统存在的故障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排除,消除PLC控制系统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提高PLC控制系统运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陈延奎.浅谈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116-118.

plc控制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气控制 PLC技术 探析

PLC从外观来讲,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小型的PLC底部尺寸一般不超过100mm,质量不超过150g,所以在安装方便,和电气系统组装容易。PLC应用范围广泛,一般的电气控制场所都可以使用,尤其是数据应用能力在数字控制方面的运用更为广泛。另外,抗干扰技术的应用更使电气控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PLC外部检测系统的设置,为自身内部和系统外部的故障检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PLC的安装操作简单易懂,对于从事电气控制方面的人员来说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储存逻辑是PLC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使用的,接线比较简单,这样也方便日后维修和改造,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1 PLC技术与电气控制融合后的工作流程

电气控制主要是通过对电气设备一次和二次回路控制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其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方面已经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更是推进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武器。而PLC技术的实质就是一个控制器,专门用于专业控制,主要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自动化等技术发展起来的通讯控制器。PLC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融合可以生成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完善电气的控制系统的同时有效排除系统中故障。

目前,PLC技术在电气控制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很多企业开始逐渐重视这些外来技术的引进,作为现代电控行业中的重要角色,PLC技术的应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电气控制行业的发展。同时,想要PLC技术与电气控制合理融合就必须要对PLC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这是PLC技术能够更好的运用于实际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此外,PLC技术在工业体系中也有着广泛应用,如石油、建材、钢铁、化工、电力、机械制造、汽车、交通运输等。

结合PLC的工作流程,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将PLC技术与电气控制融合后的工作流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主要有收集和输入原始数据、用户程序执行、刷新输出。

(1)采取收集数据是PLC工作进程的第一步。通过扫描的方式依次读取并存储输入状态点和数据,同时存入I/O映像区中的相应单元。完成后,进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的刷新阶段。在这一阶段,I/O映像区中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不发生改变。

(2)在第一步完成的基础上,对用户程序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扫描。用户程序是执行阶段,具体的实施中,先扫描用户程序左边的控制线路,同时依然遵守由上到下和由左到右的顺序对触点构成的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同样,在I/O映像区内单元中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发生变化,但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像单元区域或系统RAM存储区域的状态和数据都可能会发生变化。

(3)PLC工作流程的最后阶段,即输出刷新阶段。在用户程序扫描结束后,PLC就会进入输出刷新阶段。此阶段中,CPU按照I/O映像区相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输出锁存电路之后再由输出电路完成相应设备的驱动设置是PLC的最后输出过程。

PLC的工作流程与大部分其他的机械设备相似,是一个周期循环的过程。这三个工作阶段是循环运行的,每进行三个阶段为一个周期。PLC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的融合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节省了故障和开发研究的开销。

2 PLC技术在电气控制应用中常见的问题

系统控制出现故障。可能由于线路老化、周围环境破坏等原因造成控制出现故障,进而无法将信号传递给系统内部,也就无法完成对数据的接收、加载和转换,同时对系统发出的其他执行命令也没办法接收。

数据收集和传输故障也可能是由于开关一类的设备操作不到位造成的,例如打开、闭合不彻底,致使无法接收或接收错误信息,造成控制运作出现错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即造成了PLC无法接收信号控制系统出现故障。

设备开关和现场变送器的自身故障也是使PLC技术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因,引发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接线接触不良,出现破损等,同样也会造成以上PLC控制分析系统无法接收数据和进一步的处理。此外,人为操作出错也是造成系统故障的原因之一。

3 PLC技术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

对输入PLC控制系统信号的可靠性加强注意。保证所有的现场设备和相关部件的性能完好,杜绝由于设备自身零部件问题造成信号无法正常传送和接收的现象发生。此外,更新改进主界面功能模块设置也有利于减少控制的出错。

完善系统设置,使其更加具有可靠性、自动化、网络一体化。在PLC电气控制系统遭受破坏或出错时,起到预警系统的报警作用,这项功能在PLC系统控制里十分重要,能够有效的对工作情况进行监控,减少了由于指令出错带给系统的损失。确保PLC周围的运行环境,及时排除干扰因素,实施24小时监控。

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修养,鼓励员工学习新技术、新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工作质量。

4 总结

面对如今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在任何领域如果想要健康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掌握新的技术,只有对新技术和设备做好充分的了解和学习并合理应用,才会真正的有所收获。PLC在电气控制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二者的融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电气控制行业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云.先进飞机电气系统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主处理机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

[2]陈实. MW级风力发电系统单机电气控制技术研究――无功补偿和偏航控制系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

[3]周石强,郭强,朱涛,刘旭东.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的分析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199.

[4]付焕森,李元贵.基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驱动教学与研究――以电气控制与PLC技术项目课程为例[J].大众科技,2012.

作者简介

张车(1981-),男,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控制。

plc控制范文第8篇

关键词:PLC;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L50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简言之,控制工程就是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各种工程实现问题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包括对自动控制系统提出要求(即规定指标)、进行设计、构造、运行、分析、检验等过程。它是在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在现代化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涌现了许多通过计算机控制的装备设置,例如对电机的启动和停止以及产品生产时的压力、温度、湿度等方面都必须在前期进行设置和控制。PLC控制系统不仅拥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而且还具备体积小、耗能低、重量轻的优点,同时养护和维修也非常容易,因此已经普遍用于我国的工业生产,并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中占据重要位置。

一、控制工程的特点分析

一般而言,控制工程是应用控制理论及技术,满足和实现现代工业、农业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等领域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的重要的工程领域。在工程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分析控制工程的特点,主要有: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技术。控制工程并不是仅仅局限在产品制造方面,它包括从产品需求调研到产品售后维修几乎所有的过程,并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今控制工程尤其注重产品的实用性,旨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利益达到最大化。是优化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控制工程包含了多种技术,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使整个生产过程更专业化,系统化。在传统技术与高新科技相结合的机械加工将成为优化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工程。是适应时展需要的新技术。控制工程是我国传统机械技术的全新表现形式,它在传统机械加工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各个领域最新的科研技术,并将前沿科技渗透到控制工程的每个步骤。因此,控制工程是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革新改进的新技术。

二、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被控制对象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工艺,而使它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达到标准的要求规定,在进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1)使PLC控制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最大,从而满足被控制对象的需求。在设计 PLC控制系统的过程中,要最大努力地发挥PLC控制系统具有的性能,而满足在生产工艺上被控制对象的需求,这不仅是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前提要求,还是PLC控制系统中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

(2)确保PLC控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设计PLC控制系统的过程中,要认真考虑到PLC控制系统使用时长,并且能维持长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工作,这是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必须遵循的最主要原则。

(3)PLC控制系统具备经济性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特点。在设计一个新的控制系统过程中,首先考虑工业生产投入和支出的经济效益和在工厂生产时自身的工作效率,但这些条件没有使PLC控制系统构成复杂系统,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既要遵守上述这些原则,而且还必须考虑 PLC 控制系统通过实际运用后产生的操作问题和维修问题。

(4)PLC控制系统要满足后续发展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国控制系统得到大力的推广使用,而且更新速度也在提升。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必须经常考虑PLC控制系统在经过实践运用后,它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完善性等重要问题。这就需要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设计人员通过PLC控制系统的输出和输入等模块预留出一定的发展平台,从而满足PLC控制系统对系统后续发展的要求。

三、电气控制线路

PLC、输入电路、输出电路这三个部分构成了PLC控制系统的电气控制线路。输入电路包括各类开关、人机界面、模拟量等,输出电路包括指示灯、接触器、电磁阀等,它们由PLC为控制核心构成完整的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通过输入电路端收到信号,开始执行 PLC 程序命令,从而操控输出电路端的电器元件,电器元件又起到驱动设备机械结构的作用,最终达到控制对象的目的,完成系统的整体控制。

四、程序设计

PLC程序设计是指用户根据编写程序的设计思路,通过发送指令,配合被控制对象工艺过程的现场信号和操控要求,参照PLC继电器编号,绘出梯形图程序。一般利用顺序功能图法和经验设计法对PLC应用程序进行设计。以下利用某公司FX系列的PLC作为例子,简单介绍了这两种编程方法。采用经验设计法的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大量的典型电路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认真了解实际中的操控要求,并且把实际控制规范分解成典型的控制电路,再拼凑修改的典型电路或典型电路呈梯形图。顺序功能图设计法是比较先进的一种设计方式,很容易掌握程序的修改、调试和阅读,而且有效减少了设计周期,从而提升了设计效率。顺序功能图设计法包含控制程序和输出程序两个主要部分。通过操控要求规范,把系统的工作步骤划分为若干阶段,这些阶段简称“步”。而象征“步”的状态继电器或辅助继电器的操控系统,无论多复杂,其设计理念都是一样的,且容易简单,易于掌握。

1.经验设计法

通过系统要求,设计人员一般都会把典型电路设计成正反转控制电路。以正反转控制电路作为设计基础,集合控制要求,通过拼凑、修正,最终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电路。在使用经验设计法的过程中,因为每个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不同,设计出的电路和程序也会产生显著差异,所以能够获得的信息量低,而且使后续的修护工作不便于解决。

2.顺序功能图(SFC)设计法

要提升编程效率,优化程序的阅读性,以便于后续的修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设计人员可以使用顺序功能图设计法。在使用顺序功能图设计法的过程中,要先通过系统的工艺流程,绘制出顺序功能图。

五、现场调试

控制现场使用的PLC由模拟调试好的程序进行传送,一般试调时没有负载,只有信号灯、接触器线圈等电器元件。根据编程器的监控功能,用计算机进行梯形图监视,并使用分级、分段的调试方式进行。整个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现场调试,只有根据现场调试才能及时发现控制程序和控制回路无法满足系统标准要求的状况;只有实行现场调制才能进行最终的实地测试与变化调整控制线路,从而达到适应控制系统的目的。

六、编写技术文件

交付使用PLC控制系统后,要通过调试的最后结果整理出完好的技术文件,最后向用户提供,这是一部分系统随机文件,主要使用在系统的维护、修理方面。随机文件包含:PLC编程元件表、控制系统使用说明、梯形图程序、外部接线图和其他电器图纸等。

结语

综上所述,PLC控制系统是一个具备有效步骤的控制系统,如果要做到运用自如,就必须进行循环反复的设计和实践。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了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践经验,证明了PLC控制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充分具备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凌云,林琳.基于WINCC的PLC控制系统仿真平台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

[2]李联军.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J].大观周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