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素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管理人员素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管理人员素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现代病案管理;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4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02-02

对于现代病案管理而言,其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对病案做了一系列管理工作,如收集、整理,及查询统计、保管,及编目和索引等。使其进行病案管理时,可做到规范化的管理,标准化的管理,法制化的管理,即现代化的管理等[1],进而满足多方面的需要,如医疗、科研和预防等。现代病案管理的手段、内容、队伍、方法等,均不断在发展和转变,因此,在现代病案管理中,应更新管理理念,增强法制观念,并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增强病案信息的利用,及其管理,以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1 现代化病案管理

在现代病案管理中,其内涵发生了扩展,即卫生信息管理。其内涵发生了转变,正逐渐转变成卫生信息管理,其将临床医学诊断,术语学、统计学,及医院管理学等,进行了集合,使其转变为边缘学科,且为一体的,具有综合性的。随着医学模式不断转变,其要求也不断提高,即改善服务职能,对于现代病案管理模式,其对管理服务做出了要求,即全方位服务。不仅为医疗、教学和预防等,提供管理服务,也应对患者、社会和医院等,提供服务。因此,对于病案管理服务而言,其职能也应有所转变,应改变单纯病情记录,转变成综合记录,包括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改变单一为院内的管理,提供信息资源,变为多种依据和证据,如法律证据,保险赔付依据等,多种健康信息资源,且为全社会共享。进而在病案管理事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增加信息资料的利用。

在现代病案管理中,其模式不断在改变,向开发利用改变,网络管理转变,并改变为信息交流,转变咨询服务,病案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及服务等,使其网络化、智能化,并且为标准化、程序化,及专业化和现代化。只有不断进行转变,在现代病案管理中,才可满足其管理需求。目前,医院的管理模式,服务的功能结构等,均不断发生变化,并且法制建设再完善,因此,对于病案管理而言,其要求变为更高层次,即建立与医疗改革,即社会需求相适应,且规范化的,现代病案管理模式。其对医疗质量控制,可起到有利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医院等,如患者和社会,对病案信息的要求,需求和管理等[2]。

在现代病案管理中,其管理手段不断在发展,且为向现代化方向,信息技术革命在病案管理工作中,起到了较大影响,其不仅改变了病案载体,使其出现革命性改革,并由纸张病案,转变为电子病案。电子病案在医院中,已被广泛应用,其不仅便于医务人员使用,在医疗保险服务中,也更为全面和快捷。其转变了终末管理,转变成环节管理,在医疗过程中,对其各环节质量,进行了及时的监测,使可出现的问题,全部堵在源头,为医、教、研及管理等,给予了快捷病案检索,使病案有效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对于现代病案管理而言,其服务范围较广,为面向全社会及大众,进行延伸。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现代病案管理范畴也出现了改变,其不再限于医院,服务于医疗,科研和临床教学等,更多为面向全社会,对大众进行服务。除了医院本身,现代病案管理服务中,其范围进行了扩大,已至各职能部门,如公安、司法和保险等。

2 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在现代病案管理中,专业的管理人才是关键,专业化的人才,在现代病案管理发展中,为其首要的需求。应建立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引进专业人才,对具备临床经验的护士和医生,计算机专业人员等,均应将其充实至管理队伍,对于病案管理人员而言,应重视培养其梯次。

应加强现代病案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增强继续教育。使其知识领域,得到及时的扩展,如相关专业知识等,不断追踪新发展,包括医学动态,管理学的发展等[3],通过多种形式,参加在职培训,进行继续教育,以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等。只有提高专业素养,提高管理技能,对于病案管理人员而言,才可适应现代需求。

应建立完善机制,如建立激励机制等。目前,对于病案管理人员而言,其流动性相对较大,且学历结构较为复杂,其专业技术职称,通常无从挂靠,对于大部分病案管理人员而言,其竞争意识通常较为薄弱。因此,在选取病案管理人员时,应遵守专业标准,即具备专业技术职称,并具备各级技术职称。对于其技术和职称,应制定相应评定方法,进而提高其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上进心,使病案管理队伍得到有效保障,进而获得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丽君,徐旭东,光,等.浅谈现代病案管理发展与管理人员素质培养[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5):528-530,535.

管理人员素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高等学校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同时,还承担着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术研究的重任,推动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来源和智力支撑。并且随着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确立,高校的科研职能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科学研究水平也成为了教育界普遍认可的衡量高等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

高校的科研活动与科研管理紧密相关。孙佰清采用管理有效性方法对高等学校科研管理进行了定量评价,通过测算各高校科技综合实力当前业绩指数与参考指数之间的动态变化,反映出了高校在科研管理上由于主观有效努力程度而产生的高校科技综合实力的动态变化。刘恩靖、辛阔林等认为科研管理具有“加强科研引导,保持学科优势特色”、“注重课题管理,夯实学科发展基础”、“重视人才培养,构建学科合理梯队”、“加强科研协作,促进学科全面发展”的作用。定量及定性两方面的研究证明,有序的科研管理能够提高高校的科研实力。

高校的科研管理主要涉及科研投入、研究过程、科研产出、成果转化、科研奖励、学术交流等环节,其目的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合理地配置人、财、物等资源,使高校产出优质的科研成果并顺利投入社会使用。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作为管理的执行者,在科研管理这个复杂适应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潘琼在对基于7S模型的高校科研管理组织变革的论述中提出,科研管理人员是7个有序变化的关键要素之一,任何变革的决定因素最终都归于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担负着协调和加速科研流程角色的职责,对他们的要求不再是岗位能力导向,而是胜任能力导向。

二、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高校科研管理具有一般管理工作的普遍性,同时也兼有科研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因此,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相应分为基本素质、专业素质两类。基本素质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所应该掌握的,专业素质是为胜任科研管理所必须具备的。

(一)基本素质

1、高尚的职业精神。科研管理是一项寓组织、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工作,适用“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济共融的新型管理模式。科研管理人员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准则,抱有积极、热忱的工作态度,秉承端正、高尚的职业精神,包括敬业奉献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廉洁自律精神。具体来讲:(1)科研管理人员要爱岗敬业,对待工作要全身心地投入,认真、细致、负责任地完成,要甘于奉献;(2)科研管理工作事务性强、较为繁琐,管理人员不能被动地应付,相反要树立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创新的意识,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并且要善于总结经验,更新观念;(3)科研管理人员在细化分工的同时,还要兼具合作精神,相互补充,相互协助,使科研管理工作整体上正常、顺利地运转;(4)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掌握着一定的权限。对此,要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正当合理地加以使用,要廉洁奉公。

2、基本的知识技能。科研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基础性的文化知识和应用性的操作技能。主要有:(1)英语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学术界与国际联系日益紧密,如撰写的学术论文被国际检索、与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等,科研管理人员要顺应发展,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水平,确保与国外学术界的良好沟通;(2)计算机文字处理能力。当今世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电子化,几乎所有的文字处理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这一媒介实现的,科研管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操作,才能高效出色地完成日常工作;(3)档案学知识。科研管理工作中会产生一些重要的记录和文档,它们是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需要以纸质形式妥善保管,科研管理人员要以档案学的角度考虑,分类归档,完整留存,便于将来查找。

3、良好的交流协调能力。科研管理部门是联结计划任务下达单位和学校科研人员的纽带,同时还与上级主管单位、兄弟院校、学校相关部门、实际生产企业等保持着频繁的联系。科研管理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与协调能力,要能够简洁明了、条理通顺、语气谦和、态度诚恳地进行语言表述,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内容完整、行文流畅地进行文字表述,以便高效地传递信息;要能够全面、准确无误地接收信息,快速思考理解其含义,并给予适当的回应反馈;要能够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调动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科研活动的开展创造和谐有序的环境。

(二)专业素质

1、扎实的业务能力。科研管理工作中,科研成果的认定与统计、科研项目与科研奖励的申报、科研经费的管理、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等都有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办法予以规定。科研管理人员要熟知这些规程,掌握其各项要求,在工作中严格遵照执行,指导和服务科研人员,提高“项目中标率”、“成果获奖率”等;还要关注其变化情况,依据发展态势做足准备,组织好科研活动。科研合同的签订、专利的申请、科研成果的转化等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科研管理人员要熟悉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保护学校和科研人员的利益,同时实现科研成果的推广使用。

2、一定的专业知识。科研管理人员虽然不从事专门的科学研究,却是科研管理的执行者,肩负着加快科研流程的重要职责,需要对学校主要学术研究领域的概念、原理、方法和知识体系架构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敏感度,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学术前沿问题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这有助于科研管理人员整合知识资源、完善知识体系,促使其有针对性地投入科研管理工作,与科研人员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为科研人员提供科学、专业的指导和合理化的帮助建议,更好地进行科研管理服务。

三、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要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因此,科研管理部门在选拔符合基本要求的人员进入科研管理岗位之后,还要制定专门方案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培养,逐步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直至完全胜任科研管理工作。

(一)建立科研管理学习型组织。随着学科交叉的深入、创新成果的激增、研究时距的缩短、制度规定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科研管理人员已有的知识体系已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更无法实现科研管理绩效的提高。这种知识缺口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来缩小。构建科研管理学习型组织势在必行。

学习型组织具有开放、多元、勇于试验的特征,能够促使组织成员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在成员间凝聚共识、树立远景,激发成员分享并创新知识。科研管理人员在学习型组织的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的影响下,必将迅速成长,不断超越自我,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适应工作要求。科研管理学习型组织能够为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系统培训。科研管理部门要建立培训机制,制定培训计划,为科研管理人员创造培训机会。培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如关于英语听力会话、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培训,关于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学术动态培训,关于制度规定的业务培训等。培训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如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到学校做报告和专题讲座,派遣科研管理人员参加业内的学习班、进修班、研讨会或到兄弟院校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等。培训要保证长期性、连续性、有效性,避免流于形式,要切实达到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绩效的目的。系统培训能够为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搭建广阔的知识平台。

(三)实行科研管理人员轮岗锻炼。科研管理部门针对各项管理工作设置具体的岗位。科研管理人员分岗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专门性、稳定性,以及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本岗工作,但是不利于管理人员形成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组织成员间的良性竞争与团结协作有助于产生有序、高效的组织结构。科研管理部门要通过轮岗锻炼,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各岗工作,熟悉科研情况和科研管理的全过程;促进管理人员相互探讨、交流经验,启发本岗工作;强化管理人员的合作精神,增进协调配合的默契度;实现部门整体能力的上升,提高科研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轮岗锻炼能够为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提供灵活的辅助方式。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佰清.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绩效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6.

[2]刘恩靖,辛阔林,张新国,步晓冬.发挥科研管理在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0.4.

[3]张丹.创建高校科研管理学习型组织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19.

[4]时云.高校青年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7.

管理人员素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行政管理;素质

艺术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血脉,是一个名族的精神寄托,我国的艺术类院校是培养艺术文化人才的基础和重点,它是我国艺术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保证艺术类院校良好的管理以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艺术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建立一个优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对于学校教学秩序维护以及学生艺术教育开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艺术类学院有别于一般院校的教学管理,如何更好地建立一个适合艺术类院校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师生营造一个更良好的学习氛围,将会对我国艺术类院校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作用,也会为艺术人才的培养开辟新的方向[1]。艺术类院校与一般院校不同,它们有着自己的专业和特色,所以,行政管理也有别于一般的院校,同时,对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应有严格的要求。随着我国艺术类院校的发展,院校行政人员队伍也暴露出很大问题[2]。

一、当前艺术类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类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艺术修养行政管理人员肩负着管理师生,服务师生的重任,他们的行动和思想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因此,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艺术修养的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对艺术类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艺术类院校的特殊性,教育方式与一般院校不同,它更要求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有着严谨,耐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和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院校管理人员对师生有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艺术修养能为院校师生们提供一个具有良好学习风气,艺术风气的环境和氛围。(二)艺术类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缺乏创新精神艺术类院校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除去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还有很多实践教学活动。例如艺术类院校经常会在晚间进行各种类型的音乐会,舞蹈会等,这些音乐会,舞蹈会的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就需要行政管理人员来负责,加班对他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所以作为艺术类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有优秀的职业素养,敬岗爱业,不怕苦不怕累,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3]。同时,现代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加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管理经验,不断创新完善自身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构建一个和谐的艺术氛围。(三)艺术专业知识匮乏,教学管理经验匮乏。当今社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也趋于复杂化和技能化,需要更深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教学管理经验。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工作,艺术类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管理软件,尤其在现代化办公的今天,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各种行政,管理之中,熟悉计算机管理,行政管理人员效率会大大提高。同时,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也需要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这样才有能力处理院校内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各种矛盾。

二、提高艺术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方法

(一)加强实践与培训。提高艺术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实践,通过进行一系列如培训班,研讨活动等来提高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专业知识。同时,也可安排管理人员多参加一些如音乐会,舞蹈会等艺术活动来增进他们自身的艺术修养。进行互联网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行政管理能力。此外,也可安排不同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举行联谊活动,相互交流管理经验,理论知识,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艺术修养。(二)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艺术类院校有自身的特殊性,专业性非常强,所以院校尤为注重具有专业性的任课教师,而忽略一般的教学行政管理人员,使这些行政管理人员有了低人一等的感觉,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来增加这些行政管理人员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三)优化管理队伍。艺术类院校有其特殊性,因此,优化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提高管理人员水平是处理好院校教学管理的关键所在。艺术类院校可以公开选拔招聘一些具有相关艺术知识,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也可以与一些艺术师范高校合作,引进高素质的应届生来管理人员培养,只有管理队伍优化了,管理人员水平,能力,素质提高了,才能建立一个高水平,功能完备的院校行政管理环境,为广大师生培养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作者:史玥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立薇.艺术类院校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9):472.

管理人员素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素质;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1-02

高校档案是历史文化、科技知识等各种信息的载体,用它独特的记录方式与真实性为在校师生查阅各种知识方式与学习提供服务。各高校的档案中更详细记录了本校的发展历程,让历代师生可以从中了解自己学校的发展史。

当今社会电子科技飞速发展,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各高校的档案管理者要想在校师生更及时地得到新的信息资料,就必须具备各种电子科技产品的使用知识,才能确保在第一时间收集到最新的信息资料,更新本校的档案记录,更好地为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此,当今社会对于各校档案管理者的要求已不仅局限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还包括提升档案工作管理意识及具备与现代科技社会中的虚拟网络相结合的专业知识等。[1]对于如何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各项素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档案管理人员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端正自己的思想,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去对待档案管理工作。

在以往的高校档案管理中,许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忽视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认为档案管理只是像图书馆一样将各种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供师生方便阅读就是自己的工作,从而忽视了对档案内容的管理,也没有及时对档案内容进行删减与更新。在当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节奏的。同时,一些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没有认识到档案的存在是为高校师生更好地学习提供服务的,只是对档案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与管理,不能及时更新资料信息,造成了高校档案信息资料的迟滞甚至是落后。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形势,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从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出发,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积极参加再培训活动,在一次次的学习中提高自己对于高校档案的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此外,因为高校大部档案仍是纸质档案,一旦损毁或丢失,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就要求高校的领导阶层也要提高自己对于档案的重视程度,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明确的衡量标准,而不要盲目地以数量来补充档案资料,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管理质量的重视,确保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稳步进行。[2]

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能力

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我管理意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培养。档案是高校内师生了解并学习各种信息资料的来源。高校必须确保并维护档案的记录性与真实性,这是不容许出现任何失误的。因此,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要有专业的档案管理能力,懂得档案管理学、科技管理等各种专业知识。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者只是对各种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等,大多以图书的形式进行分类保存。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这样的做法已经无法跟上信息更新的节奏。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电子科技产品使用知识。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将各种科学技术品融入到档案管理中。运用各种多媒体设备以及互联网络及时对新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类,并运用电子文件进行分类储存,方便管理,更方便师生进行针对性的查阅与学习。让高校档案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同时,因为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时代各种新的信息资料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学习各种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各种培训,充实自我,以确保对各种新的信息资料搜集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3][4]高校领导应鼓励并督促档案管理人员经常参加各种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并引导管理人员之间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在共同探索中一同进步。此外,要设立健全的管理监督机构,对不同的档案管理人才进行合理的分配,相互监督,以确保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稳步发展。

三、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

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是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以往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都将被逐步淘汰,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自我创新意识,以确保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持续稳步发展。高校领导应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并定期进行考核,以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自我创新。以往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把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束缚在简单对“死资料”的管理与检查上,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存在的意义是服务于在校师生,造成了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没有主观的创新意识,无法对档案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新时代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培养主观创新意识,在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档案中的各种信息资料,结合学校的校庆活动等各种场合,主动创新,让档案中的信息资料与学校举办的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掘利用档案中信息资料存在的意义;也可以与校内各部门合作,把具有代表意义的各种信息资料以海报或雕塑等形式展现于校园的各个角落,[5][6]让高校档案的信息资料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在各种实践中不断摸索,更需要高校领导的鼓励与支持。只有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积极性提高了,才能确保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高校档案拥有高校发展历史的详细记录,是一所高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础。高校档案存在的意义是提供各种服务,服务于高校师生,服务于学校;以各种详尽的信息资料为依据,为学校的教育提供辅助服务。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档案的作用,就需要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除笔者在文中所提到的几方面,还有更多的关于自身素质提高的方式可以采纳,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今后实践的管理工作中自己去不断探索与发现,以确保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跟上社会的发展节奏,不断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袁 冰.西北高师人事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

[2]卢 杰.论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科学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张 岩.浅谈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提高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

[4]李 君.从重藏轻用到藏用皆重――当前信息化时代高校档案馆职能的转变[J].办公室业务,2012,(1).

管理人员素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问题;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055-01

一、目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来源及现状

医院行政人员主要来源分三种类型:一是“业务转型”的行政人员,主要是从医师、护士、医技部门转岗到行政岗位的一些同志,他们学历高,职称高,同时有的还兼管病房工作,双肩挑,尚未脱离临床工作,他们没有受过系统的医院行政管理能力知识培训和未从正规的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缺乏现代科学医院行政管理知识及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投入的管理精力不够,其管理主要是传统式管理。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需转变思维方式,适应新形势。二是“型”的行政人员,主要是从军队转业到医院工作的同志。这些同志综合素质好,吃苦耐劳,工作扎实,组织纪律性强、思想作风过硬。但由于部队管理方式、工作对象及方式方法和地方医院不同,因此行政管理人员除了要适应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以外,还要着力转变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三是“学生型”的行政人员,主要是从高等院校毕业分配直接走上行政管理岗位工作的同志。这些同志年纪轻,学历高,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强,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理念比较快,但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缺乏,从学校到医院工作,身份角色、工作任务、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必须积极去适应新环境,加强学习,尽快掌握管理业务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成为医院现代管理型的行政管理者。从以上可以看出正规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较少,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管理人员来源多样,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学历低,职称低,年龄大的一般管理人员偏多。

二、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

1.实行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干部人事制度。彻底转变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局面,杜绝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优化医院管理队伍结构。加强考核、监督工作的力度,增强医院管理队伍的活力,转变服务观念,提高工作效率。

2.从完善内部机构途径提升医院行政人员管理效能。科学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医院应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一是科学设岗,职责分明。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建立职责明确、结构合理的岗位管理模式,特别是对有工作交叉的部门,要明确划分工作权限和职责,从制度上保障工作责权,减少部门与部门之间推诿、敷衍等不良现象。二是精简流程。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建立清晰流畅的规程,修订以往不合时宜的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3.强化培训。学习是提高个人素质的主要途经。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具有表率、带动、指导、辐射影响的作用。因此,要加大力度对他们进行培训。要围绕有助于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有助于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有助于业务素质提高等目标,针对性地强化对行政管理人员教育培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行政人员的管理素养。医院要创造一切机会和条件让行政管理人员外出“充电”,组织参加各种类型管理业务知识及能力的培训。要在医院管理、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沟通能力、行为规范、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有效的培训。培训可采取几种方式。理论培训:一是全脱产培训:将管理者送到高等院校以管理专业为主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规范的学习教育培训。二是不脱产短期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由医院组织在较短时间内,外请专家教授对行政人员进行专题讲课培训。三是自学为主。四是国内考察培训:主要学习国内最先进的医院管理经验。五是出国培训:医院中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走出国门,解放思想,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理论,才能推动医院快速发展。实践培训:一是轮岗:对新进入行政管理部门的新同志,先不固定科室,采取每个行政部门都进行轮岗的办法,时间二年。让他们熟悉医院整体情况,全面了解掌握各部门的工作业务运转情况,拓宽视野,提高处理事务的能力。二是外出进修培训:将行政管理人员送到外单位短期进修实习培训。对提高行政人员的管理素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完全必要的。三是传、帮、带:在工作要做到有目的地“传”,有针对性地“帮”,有重点地“带”。

参考文献:

管理人员素质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图书馆;书库管理;管理人员素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精神生活也就有了更高的追求。在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方式中,图书馆始终是其绕不开的一个重要方式。目前,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也顺应时代潮流,朝着现代化图书馆的方向大步迈进。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应不断加强学习,自觉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以此适应时展的需要。

一、图书馆及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图书馆是蕴藏知识的重要地方,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阶梯,高校图书馆更是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教辅部门。可以说,知识的传播与人类的进步几乎离不开图书馆。在图书馆中,图书管理人员是管理图书以及引导大众的重要角色,图书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服务态度直接代表当地文化的层次,甚至代表当地的城市形象。因此,提升图书管理员素质,有助于引导大众更科学、合理使用图书,使图书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图书馆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书架式”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图书馆的功能大打折扣。1.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是服务大众,让大众能更方便获取所需的知识。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对大众适当引导,提供细心、耐心的服务。当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加之图书馆管理人员自身在思想上也没有意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上班时出现迟到、早退、玩游戏、工作时间聊天等现象,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如果这种懒散的工作氛围得以蔓延传播,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图书馆整体的质量与形象。2.专业素养有待加强。图书馆的作用在社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认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收拾、整理一下图书,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选择方面也就没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高校的图书馆中,图书馆管理人员大多是高校在引进博士等人才时给予家属安置的福利,其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这会直接影响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影响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3.更新速度有待提升。在现代化的时代中,科技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诞生,丰富了人们学习知识的途径。图书馆在拥有众多书籍的基础上,也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文献资料。但是受图书馆管理人员素养及专业知识的影响,图书馆的数据资料更新速度普遍较慢。现阶段图书馆的工作仍以被动式服务为主,管理人员对硬件、软件的更新、对读者遇到的问题,缺乏创新解决的能力。

三、图书馆管理改进对策

图书馆管理人员素养的高低对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这对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应从各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用制度规范行为。将行为关进制度的笼子,松散的工作环境会滋生工作人员的懒散行为,需要对其用制度进行规范。上下班的时间应做出明确的规定,并设置打卡制度,对迟到、早退以及未打卡的工作人员进行通报批评。上班时间严禁玩手机、聚集聊天,对出现这种行为的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惩罚,明确各项制度,大家集中进行学习,改变懒散的工作氛围。2.提升专业知识素养。社会各界应意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对于已经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可邀请图书馆专业人士对现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对今后的工作人员招聘过程中,应适当提高招聘门槛,对于图书馆管理的相关学习背景有一定要求,从整体上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3.用奖励鼓励创新。竞争、激励是带动促进创新的有效方法,在缺乏创新活力的环境中,可适当使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创新,带动工作氛围。对工作积极主动,积极进行硬件、软件更新,以及创新解决读者问题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物质与精神共同的激励,鼓励大家积极进行创新,提升图书馆工作的更新速度,为读者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彭朝晖.提高搜商是时代对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新要求[J].经营管理者,2013(30).

[2]徐恺英,徐晓园.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优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12).

[3]刘晓健.地方高校对专利信息资源的运用情况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1).

[4]李沛.面向高校教学科研的专利信息服务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

[5]梁红斌.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信息时代素质要求[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2).

[6]孟复.当代高校图书管理员素质提升的路径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6).

[7]卿莉.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综合素质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7).

[8]王玲.网络化图书馆管理员的必备素质和提升途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9]成东娥.关于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J].新西部,2014(17).

管理人员素质范文第7篇

电梯使用单位设立安全管理人员是保证电梯安全使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我们将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的电梯使用单位作为第一类电梯使用单位,将其他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的电梯使用单位,包括拥有少量电梯的工业区厂房或私人出租楼房等电梯使用单位作为第二类电梯使用单位。那么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要求,第一类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设置有正规的电梯管理处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而第二类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综上所述,即不管是专职或兼职,第二类电梯使用单位亦需要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借鉴笔者在电梯检验行业对使用单位多年的检验经验可知,第一类电梯使用单位一般情况下在设立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方面执行的比较好,且配置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基本都能很好地履行其应尽的职责,但是这样的使用单位屈指可数;而第二类使用单位,尤其是私人出租的电梯使用单位在只有一台或者数台电梯的情况,设立安全管理人员制度在这些使用单位流于表面形式或难以实施,更甚至未设置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或者设立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以电工,门卫等充当。难以真正履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这无疑给电梯的安全使用留下了隐患。究其原因,第二类电梯使用单位未正确实施设立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制度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因使用单位拥有的电梯数量较少,单独设立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成本较高;

(2)由于电梯是特种设备,维保单位维保质量的好坏,直接与安全管理息息相关,与项目整体服务挂钩,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承担电梯使用安全的监督责任,还要做好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因此,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要求相对较高。而第二类电梯使用单位,尤其是私人出租楼房的电梯管理人员(看护楼房兼管理电梯相关事务),难以实现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重任。

2对设立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建议

管理人员素质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对策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海量化信息资源的出现,人们对技术和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从很大程度上要求图书馆业务应当与时俱进,提高技术含量及信息服务能力。而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及科研信息的重要来源,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尤为重要。纵观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现状,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基于此,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对策问题进行研究,以供商榷。

一、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分析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高校师生对信息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逐步提高了人才录用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但分析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图书资料管理作为现代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及专业技能,但在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部分高校领导不能充分认识到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简单地将其定义为收发图书资料,从而严重地制约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其不能为高校教学工作提供快速而高效的服务。其次,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当熟悉掌握图书资料管理知识和技能,但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思想意识,致使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无法满足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需要。最后,科技的进步要求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当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推油际樽柿瞎芾砉ぷ鞯男畔⒒进程,但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较为陈旧,在工作中依然运用传统方法,这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不利于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对策

1.加大重视程度,稳定人才队伍

稳定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才队伍能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整体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高校相关领导应当加大对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的重视程度,依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结合学院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图书资料人才管理制度,减少人才的流失,达到稳定人才队伍的目的。具体而言,可以通过采取有需派岗而非因人设岗的管理模式,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科学而合理的配置,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此外,在进行人才分配时,应当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对工作岗位的热爱程度,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投身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降低岗位变动频次。

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职业素养

面对海量化信息的冲击以及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繁重性,这就要求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不仅应当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基本技术,而且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其中,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的汇聚地,既是高校智慧的所在地,又是头脑风暴得以实现的核心地区,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要求高校图书资料管理部门领导应当加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恪守职业道德,从而从根本上促使图书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的提高,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正规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完善培训机制,提高业务技能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要想实现与时俱进,必须顺应时展潮流,积极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因此这就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充分掌握现代化设备工具,使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实现技术化、精细化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完善培训机制就显得格外重要。完善培训机制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知识竞赛、课题研讨以及进修学习等方式,充分运用“走出去、引进来”等手段,让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得以扩充和完善,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适应时展的需要,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给高校师生提供图书馆情报信息和服务的重要场所,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及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当充分认识并把握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发展现状,从而加大重视程度,稳定人才队伍,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职业素养,完善培训机制,提高业务技能,促使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得以全面的提升,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林.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分析和建设策略[J].中国职工教育,2013,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