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上层建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层建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医院信息化;数据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R197.3

电子计算机自1946年美国人发明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期间更有无数影响重大的技术问世。到如今,它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娱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已经渐渐离不开电子计算机的存在了。

在各行各业中,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也已空前的广泛。而在医疗行业中,特别作为一个医院来说,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更是架起整个医院日常运营的一条主要支柱,HIS、LIS、PACS、EMR等等系统相互协作,完成了医院日常的大部分工作,使整个医院的工作有条不紊。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之为打印计算机阶段,通过输入电脑保存文档,再打印出来保存。这是电脑最简单的一种应用;第二个阶段称之为独立系统阶段,各个科室都有一个自己独立的系统。独立的收费系统,独立的检验系统,独立的超声、心电、放射等等系统。这个时期,各个系统之间不互联,信息不交互,各个系统独立运行。这样的系统,每次使用的时候,都需要对每个病人分别进行登记。这样的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如今大部分医院的现状,也是我们医院的现状,各个系统之间建立接口,通过接口进行必要的数据交互,但是接口太多,就容易混乱,容易出问题。且容易引起连锁的问题,一个系统故障,引起相关联的其他系统故障,不利于维护和发展。所以接下来的阶段就是数据资源整合利用平台等技术,把原来单线点对点的接口转换成数据总线的方式,通过一根数据总线把所有的接口都整合到一根数据总线当中去,建立规范化的接口方式,使今后信息系统的扩展可以更加方便。至于未来,区域各系统联合,甚至于区域综合信息系统都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总之所有的医疗信息系统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医疗,为了更方便,更及时,更准确的进行医疗工作。

底层的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医院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对一家医院的日常运营、医疗研究及管理都起到支撑和促进的作用。这可以简单从三方面的人群来看待,病人、医务人员、决策管理层。对于病人来说,能让人及时方便的就诊,就是一个好的信息系统的体现。现在很多医院门诊挂号收费排队都是一个难题。门诊病人数本来就多,但是根据现在的流程,每个病人看病都需要在挂号收费窗口排队最少两次,多的甚至三次、四次。针对这个情况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的话,可以采用自助设备进行自助挂号、自助缴费的方式优化门诊就诊流程,改变病患的就诊习惯,大大减少窗口排队的次数,甚至说可以不排队直接挂号就医,缴费拿药或做检查。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主要的要求就是操作方便,并且能方便直观地查询各项资料,包括HIS、LIS、PACS以及病历查询记录等等,HIS系统是易医院业务活动为中心而成立。病人信息和经济信息,在整个系统中属于信息共享,是信息的基础。管理信息是由基本信息和业务处理获得的信息组成的。最好的医疗效果、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医疗时间,最低的中间环节,是服务于患者的最佳过程,而医院信息系统建立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以最佳的病人流量为基础,以满足“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医院信息系统可实现医院人、物、材的电脑化管理,支持医政管理和医疗质量的监督管理,并对医疗动态进行宏观监督和控制,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可以被简化。在医院的支持的社会医疗保障网络系统,实现了部分医疗器械的数据自动采集和自动数据传输,为进一步全面的临床医疗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提供了支持。目前卫生部推行的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就是为了将每个病人的医疗信息进行整合,将各个系统的病人资料都整合到电子病历系统中,从而完整的保存,方便查询与操作。还有要求就是可以对比大量相似的病患,及病患的治疗过程,进行研究学习从而得出一些经验或者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决策管理层的要求则相对来说比较宏观,随时掌控整个医院的运营状况,以便随时调整决策策略就可以了。但这也就意味着要求信息的及时性跟准确性,不准确的信息只会误导决策者,而延时的信息也就没有了价值。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辅助系统就不一一详说了。总之,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医院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的一个集合,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辅助,也相互制约。

医院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快速的、高品质信息、满足人的需求。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是非常便捷地获取信息,并能满足自己的具体愿望和要求。先进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管理,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电子信息系统的越来越丰富,重要性也越来越大。首先来说医务人员对于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可以说现代的医生离了信息系统已经无法完成一次正常的诊疗了,不管是数量庞大的药品名称,还是繁杂的检验、检查项目都已不再是医生需要记忆的东西。而相对的来说医生也就没办法顺利地手工开单了。医院信息系统大大简化了就医流程、简化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同时也方便了病患。医生不用手工开单,也不用因为手工开单不清楚而多次修改;护士不用进行繁琐的核对,减少了操作差错的可能性。而且各种检查、检验结果可以迅速直观地查看,治疗起来又方便又及时。同时医务人员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对信息系统有了新的认识,也提出了更加丰富,更加具体,更加切合医疗的要求。信息系统归根结底还是为医疗服务的,程序员永远不可能比临床工作者更加明白医疗上到底需要什么。在我院搬迁新院址,更换新系统的过程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开始上线新系统的时候,大部分的医务人员都不习惯新信息系统的使用,依然受到原来老系统的使用习惯的影响;一段时间磨合之后,大家逐渐接受了新信息系统,渐渐习惯了新信息系统的使用,并发掘了新系统的优点;而使用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大家逐渐又不再满足于新信息系统的功能,并找出了不少新系统的瑕疵,于是又开始提出更多新的要求。我相信信息系统的发展大多数都经历这样的过程,不断的创新,不断的优化。

总之,医疗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医院现代化程度的一个标准,是目前医院医疗改革的方向,也是促进一个医院发展最容易实现的方式。提升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快速促进医院医疗、服务、管理方面的理念的优化,使医院得到长足的发展。如果说医院是社会的一个重要脏器,信息化则是为这个脏器提供动力的核心。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促进了医院的整体现代化建设,提高了综合实力,是医院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的全局性重大举措,在医院科学管理上是牵动全局的突破点,在为患者服务上是提高服务质量的起跑点,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是新的增长点,是当前乃至今后医院建设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长平,崔壮,马骏.卫生信息化系统在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02.

[2]甘勤,刘玲.信息化对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性[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8.

[3]鲁鸿,胡桂周,许宏.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J].广东科技,2008,08.

[4]王德峰.医院HIS信息系统的软件建设探源[J].当代医学,2003,01.

上层建筑范文第2篇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理论联系实际,试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参考答案一:

答: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两对基本矛盾包含着三个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参考答案二: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两对基本矛盾包含着3个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马克思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作过经典式的表述。列宁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的思想。

参考答案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这两对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决定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两对矛盾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制约和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两对矛盾交互作用,引起社会形态更替推动社会有低级向高级发展,所以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参考答案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

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2)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决定并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变化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并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同时反过来又受到它的影响和制约。

上层建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代奥运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经济;制约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时代的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但不是指特定时代的社会所有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指在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相对于政治上层建筑以“有形”实体存在来说,观念上层建筑则是非物质实体形态的“无形”存在。

任何社会形态都存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基本要素。生产力不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而是通过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古希腊社会本质上属于奴隶制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劳动工具的改进,整体的社会劳动力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小农经济已不适应生产力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大土地所有制经济,大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使自由民和奴隶增多。古希腊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改变。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贵族和大奴隶主参加奥运会为了享乐,不惜高价购买运动员。在巨大财富的引诱下,同时也是为了生存,一些运动员出卖自己,出卖国家。这时功利代替了理想,奥运会变成了一种简单纯粹为金钱而进行的职业竞争。原有的奥林匹克精神也被淹没在物质利益的贪欲之中,真正的古奥运会已经不存在了。

1、经济基础性质的制约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服从政治上层建筑。奥林匹克是传播体育精神的运动,体育是人类社会特殊的文化现象,和其它文化现象一样在本质上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体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经济基础独立产生和发展。体育发展的历史和众多体育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体育是伴随着生产劳动和带有明显经济利益驱动的军事活动而产生的,体育运动的许多项目至今仍保留着明显的劳动色彩。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则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而诞生的,虽然它的创始人和一些继任者出于对资本主义战争和经济掠夺的厌恶,努力使奥林匹克运动远离政治,远离金钱。但事实证明,奥林匹克运动仍然无法摆脱经济的制约。从根本上讲,这是由于经济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2、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口号是“重在参与”。但事实上体育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参与的活动,时间、金钱、器材、场馆等诸多因素都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和体育的普及程度。古希腊奥运会衰落的原因之一是贫富分化严重失去了广大的群众基础,现代奥运会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战争使无数自由民失去土地。原有公民9000户、份地9000块的斯巴达城邦,到公元前七世纪时,“管有田产的公民只剩下1500户了”,城市大批的小生产者也由于手工业的集中而相继破产。民主制危机造成的自由民的贫富分化动摇了体育运动的精神支柱,各城邦公民的贫困和破产,导致业余运动结束,职业之风兴盛。参加运动会的职业选手越来越多,这些人大多是为了金钱而走上运动场的破落自由民。“公元前4世纪中期,古奥运会战车赛优胜者所获奖赏的橄榄油的价值,相当于一个熟练手工业者1186~1680个劳动日的价值”。这种状况致使古代奥运会再也不是希腊民族神圣的庆典和欢乐的节日了,它成了人们追求财富和个人成功的手段。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不仅对组织者来说难度要大得多,而且对国际商业集团来说所谓的风险也比较大。因此,为确保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奥运会往往推崇在发达国家举行,即使偶尔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也是选择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国家。国际奥委会将商业赢利的一部分拨给100多个成员国家的奥委会,用于发展他们国家的体育事业,并为参加奥运会的每位运动员提供补贴。这确实是一项善举,也的确帮助了不少小国和贫穷国改善了体育设施,解决了无钱参加奥运会的难题。但是,各国之间分配不均,看人下菜的现象也是相当严重的。如美国奥委会总是能从国际奥委会那里获得特殊优惠待遇。在国际奥委会每年向各国奥委会提供的资金援助中,有近一半给了美国。美国一名一流摔跤运动员拿的补贴可能比瓦努阿图一个国家还多。对这一现象,美国解释说,那是因为“美国公司为国际奥委会的金库贡献最大”的缘故。在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补贴上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如美国奥委会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共获得了52.32万美元的补贴,而最贫穷的小国却只拿到5万美元。这样就会进一步保持甚至扩大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世界体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同时也强化了长期存在于奥林匹克运动之中的欧美中心主义。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刷社,1965:23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8-619.

[3]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北京:商务印刷社,1982:13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76.

[5]于克勤.古代奥运会史话[M].上海人民出版社,1907:102.

[6]成田十次郎.教育的历史[M].不味堂出版,1988:21.

[7]顾绍沪,周西宽.体育运动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8]宋瑞芝.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与城邦危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

[9]范益思.古代奥运会[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10]李卞婴,樊奇.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11]喻坚.影响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

[12]孙葆丽.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竟枝职业化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8).

上层建筑范文第4篇

资本主义社会是指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是继封建社会之后出现的最后一个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历程中的的一个阶段。资本主义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关系,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以下特征:

商品生产发展到最高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以使用机器的大生产为特征;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形式相适应,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上层建筑被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思想体系,形成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

(来源:文章屋网 )

上层建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 原理 校园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11-01

一、大学生犯罪问题

大学生犯罪问题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重大现实问题。现在的大学生犯罪呈现出了数量较以前不断上升、类型向多样化发展、主体范围不断扩大、不断向重点大学和名牌大学扩散的趋势。

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学校的教育体制不健全,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环境的变化。2.市场经济的冲击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3.大学生心理不成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心理脆弱。4.不良的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多元化使大学生对一些不良文化盲目吸收,是其犯罪的一个重要动因。5.家庭教育的缺失,特别是法律意识方面的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从学校的角度讲,必须加强大学校园的法制建设,才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发生。

二、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看校园的法制

从哲学的角度讲,加强校园法制建设,预防和处罚大学生犯罪是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哲学的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角度讲,我们必须加强大学校园的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国家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就不断提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意识也在不断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有一个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表现在大学校园里,就是要求我们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交往环境。这些环境的提供单纯依靠以前的道德建设是不够的,必须将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使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依法进行、有法可依。

我们在校园内进行法制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和命运。这些大学生毕业以后,会对社会的法制建设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的意识会影响到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加强大学校园的法制建设可以间接地影响到社会存在的发展,也是就是说从长远的角度讲,加强大学校园的法制建设不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角度看,只有加强大学校园的法制建设才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

三、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看校园法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这是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基础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上层建筑上进行依法制国、依法行政。表现在大学校园当中,就是依法制校、依法制学。

过去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我们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意识都相对比较单一。在那样的条件下,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进行道德建设,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以适应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必要的。当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作为上层建筑的大学在当时实行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但是,今天我们的经济基础的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原来的反对和否定私营经济、民营经济转变为大力发展和扶持民营经济。经济基础的这种变化就要求上层建筑自身不断进行调整,与今天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大学是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建设。经济基础的变化改变了我国的社会意识和文化样式,由原来单一的社会主义文化,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文化,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这一实际情况相适应。

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在大学校园的管理当中要依法制校,把法律作为约束学生行为的重要准则,在校园管理当中实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的校园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在新时期,有很多问题单纯依靠道德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和矛盾。当然,这里并不是否定道德的价值和作用,道德是建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人的行为的重要准则。道德是校园内人们自觉建立人际关系的标准,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其对于建构人际关系的作用是具有绝对性的优势的。而法律则是强制性的法则,法制建设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只有将校园的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才能够有效防止大学生犯罪。

【参考文献】

上层建筑范文第6篇

关键字:船舶制造 相关工艺 应力 变形

【分类号】:TD353.5

船舶制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号料、切割、加工、焊接装配、总装等一系列生产活动,在船舶建设过程中,钢料需要经过预处理,并根据设计要求,制造零部件,进行焊接装配,最终形成完整船体。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其应力与变形问题无所不在,且十分复杂。研究船舶制造相关工艺的主要应力与变形问题是改进造船工艺水平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船舶制造过程中的应力与变形问题的研究,发现当前造船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措施。本文中,在研究船舶制造过程中的应力与变形问题的基础上,对船舶制造的三项主要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这三项船舶制造工艺分别为船体外板自重成型预报、上层建筑整体吊装工艺技术、船体结构修造开口工艺技术,在应力与变形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三项船舶制造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船体外板自重成型预报

船体外板一般分为鞍型板与帆型板两种,多是由不可展的复杂空间曲面所构成。针对大型船体外板来说,其几何尺寸一般是较大的,板长可达12m,板宽范围在2-3m之间。这种船体外板在自重作用力影响下,外板两端处于自由支撑状态,将会导致较大变形。据统计,在所有的船体外板中,需要经过不同程度的水火弯曲加工成型的外板比例高达75%。进行船体外板自重成型研究,能够提高外板加工效率及质量,降低能源消耗,缩短造船周期,提高竞争力。在进行船体外板自重研究时,会进行自重成型计算,当前,大部分船体外板自重成型计算方法都是建立于弹性理论基础上的,其方法主要包括李维法计算平板的自重成型、壳体理论计算柱壳板的自重成型、有限元方法求解自重成型等方法。使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大挠度弯曲。

(一)影响自重成型效果的因素

综合来看,影响自重成型效果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类为可以暂时忽略的因素类型,包括材质变化、气温变化及测量误差等,这种类型的因素对自重成型效果影响较小;第二类为固定参数,如自重成型的边界条件等;第三类为钢板自重成型计算的工艺参数,如板长、板宽、板厚等因素,这些因素是影响自重成型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应用神经网络研究船体板自重成型预报

在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多采取传统的经典回归方法,需要事先制造回归模型,但这种方式,对参数关系的研究容易产生误差。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在不知道参数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数据样本,通过计算,可以获得模型拟合曲线,完成对自重模型的研究。如以自重成型数据样本库为依据,建立板厚的神经网络预报模型,通过计算获得计算结果:

通过如上计算,可以看出,应用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误差很小,计算精度高,能够满足工程生产的要求。

在研究应力与变形问题的基础上,建立自重成型预报系统,并应用于船舶制造工艺中,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制造周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上层建筑整体工艺吊装工艺

在船舶制造工艺中,上层建筑整体工艺吊装是深化造船生产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制造进度的重要方法。通过计算研究后发现,采取常规吊装方法进行整体吊装上层建筑是不可行的。进行整体吊架设计工作,为满足吊架基本要求并节约成本,进行结构设计方案优化,确保结构安全性的同时,减少钢量。通过吊架设计上层建筑整体吊装工艺,通过试验,证明采取吊架能够有效降低结构应力与变形问题,且不需要改变结构。吊架的应用,为各类船舶上层建筑整体吊装施工提供了有效保障,能够提高吊装效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吊装作业中,吊环属于吊装作业的连接点,为确保吊装作业的顺利进行,要求吊环具备较好的安全可靠性。在传统的吊环强度计算中,其校核公式十分简单,计算误差相对较大,并不能够反映出吊环的真实受力状态,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差很大。为此,改变传统的校核公式算法,使用吊环接触应力算法,进行吊环优化设计,可以更好的确保吊环设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三、船体结构修造开口工艺

在船舶的改造或修复过程中,为确保工作人员或设备能够进入舱室,需要对船舶甲板、船舶舱壁结构等位置进行切割开口工作。然而在修造开口过程也是超过钢板屈服极限的加热过程,在切割之后,钢板自然冷却,并产生收缩应力,发生变形问题。

切割是船舶焊接的第一道加工程序,切割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着整个焊接作业的质量与效益。切割残余应力的存在,会降低结构强度,影响焊接质量。在船体结构中修造开口,会对船舶局部强度造成严重破坏。为提高船舶质量,提出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

焊接残余应力会导致焊接结构强度降低,结构抗疲劳及抗脆断能力下降,不利于提高船舶质量。本文对当前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的方法如下:

(一)焊后热处理方法

焊后热处理是当前流行的消除残余应力的主要方法。在进行焊后热处理时,存在着有利与不利情况。消除应变时效脆化、减少扩散氢含量、残余应力松弛等是有利的,而产生结构变形、高温应变催化是不利的。

(二)过载处理方法

过载处理方法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是由过载应力水平来决定的。当过载应力达到材料屈服点时,能够消除全部残余应力。

(三)振动法调整残余应力处理方法

振动法调整残余应力处理方法操作较为简单,可以利用激振器对构件固有频率确定,通过共振频率施振,并利用监测技术,查看振动法处理效果。这种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焊接残余应力。

(四)爆炸消除应力处理方法

爆炸消除应力处理是一种操作便捷,经济性及效果良好的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黏贴于焊缝及其表面的特种炸药,利用爆炸冲击波与残余应力的交互作用最终达到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目的。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制造业的制造工艺获得很大进步,船舶质量不断提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降低船舶制造成本、缩短制造周期、提高船舶质量成为了船舶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任务。船舶制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产过程中,进行船舶制造相关工艺的主要应力及变形问题的研究,从力学的角度找出当前造船工艺中存在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本文通过对船体外板自重成型预报、上层建筑整体吊装工艺技术与船体结构修造开口工艺技术等制造工艺的应力与变形问题探讨,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波.船舶制造相关工艺的应力与变形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上层建筑范文第7篇

“六五”普法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作用

普法的核心环节是法治的宣传教育,法治的宣传教育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否存在着一个关联关系呢?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影响,对我们科学地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研究,这一点正是本文的指导思想。

首先,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是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其经济等的集中反映,并为其服务;那么该社会的经济等是其经济基础,是决定该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础;这是经典作家的经典理论,根据这一经典理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法治的宣传教育是为法律制度服务的,所以这种行为也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的范围;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本身的发展都是社会的实体内容,是经济基础的范围;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经典作家的理论知道,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但是在我们国家,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和产生它的经济基础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作为它们的主体都是人民,所以两者在代表利益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两者的价值取向是同构同向的。那么基于此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也一样,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是发展的好对我们的法律制度走向完善就越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当然有了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也就会更有物质基础,也就会做得更好;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一种矛盾统一关系,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明白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虽然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务虚性的工作,但它同样重要,也是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的一种促进;同样道理,做好社会的经济发展是我们的现实需要,对不断地完善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物质前提,两者都很必要,都很重要。

我们认为,法制的宣传教育是法律制度落实执行的观念实现途径。也就是说立法的目的,立法的内容,只有向全社会广泛地宣传和教育,才会在全社会中产生对该法的了解,知晓,才会在人们的观念中树立起该法的观念,才会在人们的意识中以之为规范,从而去自觉自为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过程我们看到它其实就是法的执行和落实的一个观念上的实现过程。当然法律一旦经过合法程序产生,并不以社会某些成员是否了解其内容为其生效的前提条件;也不以某些成员不了解该法的内容而对该成员不产生拘束力;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是用来维护人民的利益的,所以不希望任何人糊里糊涂地受到制裁。我们的法律不是以事后的惩罚为唯一目的的,所以法律的观念实现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我们普法的目的所在;我们的法律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秩序,在观念上实现为最高境界。法律在观念上的实现,是在社会成员中形成自觉自为地守法,以良好的社会秩序规范成员的行为。所以法制的宣传教育是实现法制观念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更多成员自觉自为的守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积极因素;社会更多成员的自觉自为的守法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性条件;所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环境动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比如,我们的行政执法以往的做法都是一种被动性的执法,也就是当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产生以后才去给与惩罚的,但是这种惩罚(来源:文秘站 )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同类违法现象,为什么呢?就是这些行政相对人并不是人人都从观念上形成了一种自觉自为的守法意识,从而没有内在的拘束力,当然也不排除某些行政相对人根本就不知道相关法律的内容,当然也就不知道他们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以被动执法的结果是:同样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执法工作量很大,效果不明显。我们的行政执法体系,对象多,领域广,具有源头性,如果在这里使我们的对象能够自觉自为的去守法,那么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都会大有改观的。

法制的宣传教育是强化社会法制环境的有效手段,依法治国不仅仅需要把立法工作和执法工作,司法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制环境;因为不管是执法,还是司法,这些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事后性,也从而使之具有被动性;但是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后,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对社会成员具有矫正力。我们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不仅使社会成员树立起法制意识,还会在这种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人们的法制意识,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的言行就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这种环境的强化还会推动社会的法治进程,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推动力量。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没有一个很好的法制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高效有序地运行就是一种不可能,所以我们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层建筑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经济;上层建筑

中国人的观念中“性本善”的“性善”说占主导地位,人们也是在这种观念的牵引下参与到市场经济的活动中,进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就形成了法律、规则、制度等明文框架对不可见的精神的部分制约。但是法律条文有限,上层建筑是无限的,不是所有的精神空白都能用文字添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精神建设的照明灯,为社会主义的精神体的完善指引了方向。它保证了社会主义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的团结一致。因此,道德经济建设是市场经济下的精神产物,是市场经济下的人自身的生产,是市场经济下的物质衍生品。

第一,道德经济是市场经济下的精神产物。市场经济是人与人的经济,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等价交换来得到各自所需的互换过程。商品参与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过程,进而人们在交换的过程中因为不公平等待遇,会产生反抗、防备等思维意识形态,表现为道德上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的现象。道德经济建设的提出是在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上,精神文明建设的折射。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人俯射历史,道德俯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扭曲了道德取向,当腐败现象、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浮现出来的时候,价值观便从价值中提升了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精神生产的相互渗透。

第二,道德经济是市场经济下的人自身的生产。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体现在均衡价格和供给之间的关系,均衡价格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反映出来。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就要提高生产单位量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无论如何变动,商品价格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的轴曲线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生产者总是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想降低价格,使得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会出现为了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形态上的“不等价”。利益驱使下市场经济不得不融入道德经济,来平衡人与人之间的互换关系的“等价”。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追其根源是人创造了价值,是人使得不可见的价值能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等价交换(即价值与价格相符)作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但是衡量商品价值的是人的意识,是人自身支配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运动,调节着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刺激着商品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生产是人自身的生产,人容易受情绪做暂短控制,在短时间内因为某种外来刺激或者内心的激荡起伏做出错误的判断,道德经济是人在市场经济下自身表现出来的不合规律性的现象时的一种制约和对自我一种约束。因此,道德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下人自身的生产。

第三,道德经济是市场经济下的物质衍生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精神生产是意识生产,自然成了物质的衍生品。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而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道德经济是精神生产,是物质影射出来的精神产物,是在市场经济下由于物质交换等经济行为,在人脑中的影像。公平等价的交换让人得到满足,不公平的交换出现了压迫,剥削等现象,使得被压迫的对象心中产生愤怒,恐惧等思想意识上的偏差,进而影响其行为与社会主流背道而驰。有经济无精神建设,经济将成为一个散射的球体,无法凝聚壮大;有经济有精神约束,经济将如一列急行的列车沿着轨迹奔驰。道德经济虽然是市场经济的衍生品,但他们有着“舍我其谁”的相互依托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普通人在作为消费者的同时,成为投资者或经营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是维系其“掌权人”身份的关键,同时也是每个交易者保护自己利益的最佳选择。因此,舆论在正面宣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楷模的同时,也应该正面地宣扬,诚实守信的市场经济道德既能利他,也可利己。人人遵守这个道德底线,可以大大降低买卖双方的用于防范、监管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效率,促进生活的幸福。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和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对人生存方式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