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素质论文

心理素质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心理素质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素质论文范文第1篇

1听力

在对听力的研究中,我们对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某总队通信站的30名战士进行测试,其中熟练的报务人员4名,接受过报务训练但被淘汰的人员4名,完全没有接受过报务训练的人员22名。通过模拟报务兵在收报时的工作状态,从0~9这10个数字和A~Z这26个字母组成的元素集合中,每次随机呈现25个元素给被试听,并且以20码/分钟、40码/分钟、50码/分钟、60码/分钟、70码/分钟、80码/分钟、90码/分钟、100码/分钟、110码/分钟这9个不同的速率分别呈现。被试记录所听到的电码,不需要译成数字或字母,只需要记录听到的点、划(一码代表一个数字或一个英文字母)。测试完毕后计算正确率。实验表明,每个人的听力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没有接受训练的情况下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我们称之为天赋型,测试的结果是,这类人的听力很灵敏,正确率比较高且稳定性好。第二类我们称之为常见型,大多数人都属于这种类型,测试的结果是,正确率随着速率的提高而逐渐下降。第三类我们称之为学习型,测试结果是,这种类型的人的成绩可以随着练习的次数而逐渐上升。第四类我们称之为不适合型,这种类型的人成绩持续很低。综上所诉,通过对听力折线图的分析(图1),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得出落在第一和第二象限的人是最佳人选,其次就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人。如果想选拔成绩比较好的人,我们可以适当向上移动X轴。如果可供选拔的人员比较多,我们可以适当地向左移动Y轴。

2记忆力

在记忆的研究中,我们对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某总队通信站的15名新战士进行测试。我们根据密码表的原理制作了一个实验用的密码表(表2)来测试每个人的短时记忆力。以每组3秒的速度随机呈现不同数组及其对应的词组,要求被试进行记忆。记忆完毕后开始呈现数组,被试根据记忆选择屏幕下方给出的4个词组中与数组相对应的一个。共进行6遍测试,每次屏幕下方给出的词组都有所变化。记录每个被试每遍测试的错误率(表3)。把每个人的错误率和平均错误率进行比较、分析,共得出三种类型。第一类:被试的错误率高于平均错误率,错误率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这类人中如果通过练习最终可以低于平均错误率的话,就记忆力而言比较适合报务工作。第二类:被试的错误率低于平均错误率,被试不但可以通过比较少的练习快速降低错误率而且成绩稳定,这类人相对而言是最适合报务工作的。第三类:被试错误率高于平均错误率,错误率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降低后又逐渐变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疲劳、精神不够集中等,在这里我们不加分析,只是说这类人不太适合报务兵的工作。

3手部运动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腕力、指力、小臂力、持久力的研究。手部的动作是一种精细动作,精细动作就需要很好的反馈。在发报的过程中手腕的行程大约为8厘米,如此小的行程就需要手部很精细的动作。手部精细动作指手部小肌肉群的活动能力,它是由人脑的高级神经中枢发送指令来完成的,激发和控制手指精细运动的信号源于脑的最高区域———皮层的条形区,这一区域横跨脑,有点像束发带,称为运动皮层,运动皮层直接向手指发送信号,控制手的精细运动。它还通过向脑干中4个运动通路中枢发送其他信号来对运动施加间接的影响,这些信号转而又使肌肉作适当的收缩,运动皮层的不同部分被分派来控制身体的不同部位。分派的关键是身体的不同部位所做运动的精细程度。运动越精细,支配它们的相应脑区越大。所以发报这个精细动作的形成大约需要6个月,它与力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力量使用过大就会造成疲劳,正确的力量应该是刚好可以克服手键弹簧的阻力。这件事情好说难做,对手部感觉的要求非常的高,如果练不好就会形成孤僻动作,对发报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很难再对其进行纠正。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如果给予反馈会学得更快,比如生物反馈训练,其特点是运用特定的仪器,将人体发出的微弱反应放大成为我们的视觉、听觉所能感知的信号并通过奖励或强化,使生理变化朝着需要的方向发展。它包括训练个体改变多种不同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肌紧张、脑的活动)和依靠仪器调节生理状态,然后把这种能力应用到没有仪器的情境中。因此,完全可以认为生物反馈是一种自主神经系统的学习,它可以为心理训练提供客观、现实的依据。通过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自身的控制能力、调整机体的应激状态和生理水平。所以笔者对手键进行了改装,做了一个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其原理是通过杠杆把信号放大,由杠杆一端的砂纸带动鼠标滚轴在电脑屏幕上画出波形图。虽然这个模型不够精细但是它依旧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个方面是在选拔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让被试模仿理想的波形来测试被试对手部动作的控制能力。模仿得像的人就说明他对手部的控制力比较强,比较适合这项工作。第二个方面是在训练方面的意义。比起现有的训练方法,概念模型把手部的动作转换成可以用眼看到的图形(如图3)(1)如何控制速度如果想加快发报的速度就应该缩短BC和CF的距离。因为C1F1=CF=BC所以C1F1=C1D+DE+EF1C1D=手键弹簧被按下后回弹的时间。EF1=手键下按到接触点的时间。DE=弹簧归位后再次下打的时间。如果要缩短C1D时间就应该调整弹簧的长度。如果要缩短EF1的长度就应该加快下打的速度。(2)如何控制力量手腕的力量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因为用得太多会造成容易疲劳和精细度不够。最合理的力量应该是下按时的力量刚好克服弹簧的阻力,回弹时不用力,在图上的显示为AB与CD的斜率互补。(3)如何使动作始终保持一致每次动作用最小的力,手部就越不容易疲劳,越能保持一致性。目前,所有的手键发报训练只能实时地反映训练结果并不能实时地反映手部运动的过程。比起目前现有的训练方法,概念模型把手部的动作转换成可以用眼看到的图形,视觉的反馈可以提高练习者的效率。而且,这种图形可以反映出手部在发报过程中的速度、力量、节奏感、控制力等多方面状态。当练习的速率提高时只要调整轴纸的速度就可以得到标准的波形图。概念模型目前的缺陷就在于杠杆上的机械阻力,如果把它改为光输入就可以得到解决。

4结论

心理素质论文范文第2篇

针对上节课的室内主题说话活动,教师再组织一次室外主题活动,让学生重新认识篮球,重新踏出学习篮球的第一步,逐渐克服心理障碍。室外主题活动:篮球,重新说爱你。此次活动的开展是基于上节课对学生的了解的基础上而设计的,主要是帮助学生重新认识篮球,重塑学生学习篮球的信心。如:针对投篮命中率的同学,安排近距离投篮,享受成功体验;针对三大步上篮怕遇到防守队员的,先在篮底设置障碍物,让学生绕过障碍物上篮,增加信心;然后,再安排学生篮底张开手防守,但是脚步不移动;针对害怕被篮球砸到的学生,教师安排学生自己控球,上篮,接球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安排不同的篮球活动,帮助学生重新认识篮球。通过教师的激励,学生融入室外主题活动,得到不一样的体会。如:投篮命中率的学生因在近距离投篮,而使投篮命中率提高,教师提问:你是如何做到的?学生通过练习,得到体会,教师再给予机会,学生说出想法,学生真正重新认识篮球,克服心理障碍。利用这个方法,教师逐一询问不同的学生。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篮球有了全新的看法,改变了以往的心理认识,真正达到活动主题要求:篮球,重新说爱你。而学生的心理障碍也逐步得到扫除。

2注重动作示范,消除紧张心理

在学习篮球技术时,学生都有一定的紧张心理。例如:担心自己学不会,拖后腿,被老师骂;担心自己动作不优美,场下人看笑话;担心自己出错,练习时不敢按照自己的思维来等等。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心理紧张,并伴随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动作示范,以清晰、连贯、正确、标准的动作示范,刺激学生,消除学生过度紧张的心理。教师还可以以一定的讲解辅以配合,强化示范效果,降低技术学习难度。例如:在学习“篮球原地投篮”这一内容时,教师综合运用了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取得很好的效果。男生: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女生:双手胸前投篮。以下案例以女生双手胸前投篮为主。首先,教师口头讲解动作要领:持球时五指自然分开(示范),双手拇指相对成八字(示范),两肘下垂要自然(示范)教师讲解要领,分解动作,降低学习难度。然后,教师指出重点:蹬地、伸臂、翻腕、拨指。最后,学生练习体会,两人一组,相互观看对方动作,帮忙指出。学生在练习时,闹海中时刻闪现出教师的示范动作,因而练习起来更自然、更简单。为了强化学习效果,教师再将“独门口诀”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跟着口诀练习:两手持球于胸前,目视球篮中心点;蹬伸翻腕连贯好,弧度适中投出球。连贯、正确的动作示范让学生对投篮技术有了直观了解;结合秘诀进行训练让学生“胸有成竹”,而紧张、畏难情绪也随着消除了。

3展开合理训练,培养意志品质

战胜困难需要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条件优越,吃不了苦是90后的一大特征。教师应如何利用篮球教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展开合理的训练,以适度、合理的训练,一定的惩奖机制,激励学生,让学生通过合理训练,意志品质得到培养与提高。例如:在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这一内容时,教师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持久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首先,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组内学生分为两个纵队,准备好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其次,以口哨声为准,学生开始练习传接球,以比赛形式进行。如果传接球时,有掉球现象,需要重新回到起点,继续传接球,直到最后一组完成练习。其中,最快完成的小组为胜利小组。为了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第一轮双手胸前传接球结束后,重新分组,继续练习,直到学生真正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融入了一定竞赛元素的练习使练习摆脱了单调的模式,学生也更积极融入练习活动中。通过不间断练习,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4适当开展比赛,培养团队意识

适当开展比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此外,篮球比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体力,再加上比赛有输有赢,因而通过篮球比赛,学生的抗挫力、体力等也得到锻炼。单调的分组比赛当然不足以全面调动学生的激情,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比赛名称,让学生融入情境,进行比赛。例如:某某班NBA赛事。学生可以自行分组,组合篮球队伍,并分别给自己的队伍取上个性名称,如:勇猛队、活力队等。分组后,学生选好拉拉队,为场上人员加油、打气,营造篮球比赛氛围。这样个性十足、竞争味浓厚的篮球比赛博得了学生的“芳心”,学生积极投入比赛,朝着胜利前进。在比赛中,比分落后的一组相互为队友鼓气,争取逆袭;比分暂时领先的小组沉着冷静,不骄不馁,争取以良好的状态夺得最后的胜利。通过适当的篮球比赛,学生慢慢学会相互配合,深刻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克服紧张心理;学会调控场上场下情绪;学会互相鼓励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应该拥有的心理素质,而通过比赛,教师成功达到训练和培养目的,因而值得广为推广。当然,在开展比赛时,教师要渗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以免比赛时因比分而伤感情,甚至造成人员伤害。

5结语

心理素质论文范文第3篇

1善于学习新知识

医院门诊导医护士每天需要接触大量形形的患者,为了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质量,需要不断的补充自身知识水平。导医护士除了定期接受培训掌握专业技能外,应了解医院设备、技术的更新动态,熟悉医院的建筑结构、医疗水平、诊治范围等。此外,导医护士还应具备良好的保健知识,为病人导诊过程中还要向病人传授保健知识,做好健康教育和医学专业知识普及宣传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2导医护士心理素质

医院门诊分诊导医护士的心理素质是其护理工作能力的综合表现,是导医护士护理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导医护士是医院门诊的“窗口”,每天需要接触大量的病人,需要及时准确的对病人病情进行判断与导诊,因此必须重视导医护士的心理素质对工作的影响。导医护士心理素质包括注意力、应变力、认识能力、思维反应能力等。导医护士不可将私人情绪带到工作过程中,避免因个人情绪影响护患关系。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或突发性事件时,应保持冷静、沉着、准确、迅速的处理,不可慌乱的执行导医,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导医护士在工作中应时刻提醒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发挥主观能动性,遇到问题不慌不忙,沉着应对。面对较为难处理的患者及家属,换位思考,文明用语,努力拉近医患关系,为病人及家属提供有效的就诊服务[4]。此外,导医护士可加强自我心理控制能力,通过学习心理学、行为医学等知识,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控制心理波动,提高面对危急重症患者或突发事件时处理能力,锻炼自己注意力、应变力、思维应变能力等。

3小结

心理素质论文范文第4篇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兴趣在初中生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形成学习的动机.要使学生爱上物理这门课程,教师首先就要想方设法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述压强一节时,我用以玻璃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然后倒过来,发现玻璃片并不会象我们所想的一样掉落在图1地上,而是象杯子有吸引力一样被紧紧的吸在杯子上面了(如图1).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实践证明,要让初中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物理课堂和实验中来,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学习液体、气体的转化这堂课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回家观察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在学习运动和静止这堂课时,联想到我们在坐火车时的感受.总而言之,就是要把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融汇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处不在,周围的很多事物都和物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很多生活中的现象,教师要着重用比较生动、形象的物理理论知识来进行解释,由简单到复杂,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此一来,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物理这门课程的热情,并且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不同于我们从小就学习的语文、数学,这门课程非常注重理论的推理、判断,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都有着科学的根据.要学好这门课程,不是简单的背诵物理概念或者公式,不是单纯的记住某个知识点,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理解其中蕴含的客观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讲声学和光学时候,可以问为什么打雷和闪电明明是同事发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打雷的声音?在讲惯性物理知识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车上竖直向上抛东西时,为什么车子在快速开动,人却站在车上不动能够接到抛出去的东西?学生会想,是的,东西抛上去了,我们和汽车一起在快速前进,怎么还能正好接到被竖直抛出去的东西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想象的原因,再如,地球时刻在自西向东自转,并绕太阳公转,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笔直向上跳时,地球走了,我们落下来怎么还会落在原来起跳的地方呢?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可讲述为什么溜冰时候,你向前推墙壁,自己却反而是向后运动了,人划船时候,怎么是要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才能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朱烨

心理素质论文范文第5篇

1.聋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与普通小学生相比,聋哑小学生的内心很脆弱,他们的心灵很容易被摧毁,因此,聋哑小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聋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影响因素。通过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对于聋哑小学生来说,真正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给予了有利的帮助。为了了解聋哑小学生心理与行为,在其发展方面的特点,在国内,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都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研究。

2.聋哑小学生的行为特点

对于聋哑小学生,较高倾向在“精神质”方面,原因可能是:“内心比较孤独,很少关注别人的行为,不能很好适应外部的环境生活,反应比较迟缓、麻木,与他人相处不随和,而是喜欢挑事、闹情绪,爱做有危险的事。对于男生,大多数是内向的性格,即在人格上,很内向,喜欢安静、不喜欢集体活动,对一般人没有感情很冷淡,喜欢平淡的生活方式。而对于神经质聋哑小学生,其情绪、反应表现的是:缓慢、轻微,即使在高级动下,感情、情绪很快得到平稳、安静,所以,他们通常表现的是稳重、性情温和、自我平和。

3.调查研究

对于其他研究人员,有新的发现。由于聋哑小学生,存在听觉、生理的缺陷,不能与外界正常的人进行感情的传递,因此,其认知水平的发展也比较慢。又由于聋哑青少年,没有办法体会声音的强弱,所以,找不到相关事物,代替其情感的变化,更不能很好地感知“事、物、情”的内在意义,对于抽象思维能力更不用说,在学习语言方面,尤为困难,即很难使知觉与语言保持一致,在注意力方面,不能集中比较分散,不明白口头的指导和命令。总之,他们的感知和思维,没有统一起来,在感知活动上,没有思维和语言的配合。因此,他们主要借助于个体、直接的经验,不能利用间接的经验。对于感性知识变得“贫乏、肤浅、零乱”;被当前的情、境约束了,这样就表现出:“思维的僵顿、固执状态,迟钝的思维”。所以,根据聋哑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在聋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关注特教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课堂教育开始,提高其心理的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明确其心理素质,培养其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把握心理素质开始培养,这能够提高德育的实及效果,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培养聋哑小学生的在政治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人才的质量,下面从工作的实践中,提出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二、加强德育,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

1.认真学习、转变思想

我们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的第一位,除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外;还要学习教育方针、教育理论;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即重点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依据其特点和规律,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去培养学生,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

2.开展教育活动,渗透心理素质。

在思想品德的教育方面,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学生知道和掌握一些道德、观念,再根据其心理的需求,来引导、激发起兴趣,激起他们的感情,使得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从而摆脱坏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正常发展。

3.实行共同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好还是坏,学校教育是一方面,需要严格要求;而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教育、要求一致。因此,我们要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各种渠道的力量,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一致,虽然,在学校的教育是主要的,但儿童隐形的学校是家庭的环境,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家庭的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

三、挖掘思想品德课中心理素质因素

心理素质论文范文第6篇

习惯了家长的庇护,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笔者对所在学院的194名大一接受心理普测的学生量表筛查后,对其中的22名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显示9名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有5名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而产生,占所有心理有问题学生的55.56%,学院入学学生总数的2.58%。创业者进入不同的环境,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困难,挫折、失败感的连环打击容易让心里承受能力不强的当事人产生退缩心理,从而导致创业失败。刘芳、林刚、周超从认知心理维度、情感心理维度、意志心理维度三方面分析了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陈述了大学生在面对创业产生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心理变化。缺乏专业的心理教育师资。随着创业热潮的掀起,国内不少学院开办了创业教育,聘请知名企业做作为客座教师传授创业理论知识,然而对于心理辅导这块,鲜有学校开设创业心理学的系列课程。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对策

1.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激发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调研发现,很多大学生虽然有想法,也有创业的能力,但对具体实施流程及后续管理缺少概念,没有创业意识。为此,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成功校友企业家的讲座,分享校友的成功经历。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创业的基本流程,对创业形成初步概念,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创业成功的信心,消除对创业的恐惧,激发创业兴趣。

2.加快创业课程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第二课堂在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纵观中国的创业教育,部分学校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阐述,然而,还有些学校重金聘请行业专家,在课上教授较多的实战经验。这也导致了中国创业教育的两级分化,重理论、轻实践或轻理论、重实践。然而,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理论只有应用到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理论是否正确,进而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在创业教育中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通过行内专家讲座的形式,剖析创业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此外,通过建设专业社团,开展沙盘模拟经营等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参与到创业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长运营企业的经验。

3.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开设创业心理教育课程,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笔者在查阅国内大学开设的创业课程后发现,大多数学校都将心理课程列为必修课,但鲜有学校开设一系列有关创业心理学的课程,并为之组建专门的师资队伍,对学生因创业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干预,提供咨询。在访谈学院8支解散的学生创业团队时了解到,终止他们创业梦想的不但是融资、经营等专业性难题,合伙人之间观念上的差异,沟通等也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合作。通过持续关注创业者的心理,进行团队辅导等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在创业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因学生不成熟想法及处事方式而造成创业失败显得尤为重要。

4.鼓励学生进行创业自我教育,为创业做准备。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人格。

三、结语

心理素质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心理调适。

高校行政人员,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学校各级机关从事行政管理的所有人员。从狭义上讲,它特指高校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高校行政工作是协助高校领导总揽全局、沟通上下、推动各个职能部门协调运转、为高校科研和教学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则是使所有工作能够正常运作的关键点。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高校体制改革的进行,许多的本科、硕士毕业生进入到了高校行政管理岗位,而且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加大,压力也在逐渐增强,他们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得到大家和社会的关注。

1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逐渐边缘化,压力也日益严重,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1.1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当人们因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强等工作本身所导致的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的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精力枯竭、筋疲力尽时,工作倦怠现象就产生了。本身枯乏的事务性工作会使很多行政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对工作敷衍,冷漠,产生厌倦的情况。

1.2自我价值感不强。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其本质就是服务型的管理人员,其主要任务是为全校师生服务,保证全校教学科研工作等正常开展。但是随着大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跻身行政管理工作队伍行列,他们长期从事简单、繁琐、枯燥的事务性行政工作,就容易产生自我失落、迷茫、甚至对工作的厌烦。从而影响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价值感弱化,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

2影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归因。

2.1高校体制改革带来的压力。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深入,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纷纷推出竞聘制度,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这使行政管理人员普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一些不能合理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和接受眼前各种现实,自然会产生心理压力。

2.2经济上的压力。

高等教育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并且着眼于提高人才的质量为根本目标的,而非只追求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许多政策解决了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医疗等问题,然而对于学校行政人员却未制定相应的政策,这使得他们的收入相形见绌,心中的不平衡感会慢慢滋生出来,造成心理问题的产生。

2.3工作上带来的压力。

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基本上许多都是非教育管理专业,他们寒窗十载,学富五车,大多数人都有很大的抱负,希望可以在工作中或工作的成绩中获得社会的肯定和实现自我价值。然而他们跨入了高校行政工作人员的行列,他们不仅荒废了原来所学的专业,而且难以从费时费力的事务性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

2.4角色认知不平衡。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中心任务,而行政管理系统仅仅是相应权力代表机构的执行机构。于是行政工作人员认为自己在高校里所处的不过是服务于人的配角,他们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必然导致心理上的失落感。

3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调适策略。

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必须从寻找根源出发,制定相关的对策,进行有效地心理调适,让他们回复心理健康,这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多渠道进行综合调适。

3.1调整思想认知,找准角色定位。

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行政人员面对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思想认识上一定要调整好,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整体利益出发,高校只有改革,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得到新的发展。并树立起正确的名利观和道义观,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还要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要自我认同。

3.2提高自身素质,适应高校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学问,要探索其中的规律性就必须认真地学习和实践。努力研究和探索教育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3.3辩证看待名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行政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多在加强修养上下功夫,少在经济收入上比多少;多在提高素质下功夫,少在职务提升上比快慢;多在工作业绩上下功夫,少在权力大小上比高低。因此,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应把人生的价值标尺放在多为全校师生办实事、办好事上,应尽量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考虑。

3.4注重人际关系,优化高校环境。

据调查,和谐人际关系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行政人员要想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可,就必须通过自我个性的成熟完善,提高个人魅力,建立和谐的人际社交圈。要待人真诚,尊重他人;不断反省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障碍和压力。

学校环境是行政人员最经常也是最重要更是最直接的工作与生活场所,学校环境不理想最容易引起他们的行为受挫感。作为学校领导,要深入了解行政人员的实际需要和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提高行政人员的心理满意度,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使他们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要创造条件使每位行政人员都有获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从而得到一种自我价值认同感,更有效地释放教师的心理压力;帮助行政人员确立合适的个人目标,同时在他们成功、失败时引导正确归因,保持心理平衡;学校领导还要致力于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帮助行政人员调整自身的心理环境,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

参考文献:

[1]魏晓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工作倦怠浅析

[2]Capel.S.A.StressandBurnoutincolleges[M].European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1992.15:197~211.

[3]陈高山,黄希庭。青年教师自我价值感及其培育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1999(1)。

[4]覃义贵。试论自我价值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5]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8~101.

心理素质论文范文第8篇

心理素质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已被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加以认识和应用,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即好奇心理,因势利导,培养创新思维

心理学研究证明,使学生感到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机。青少年特别容易被新异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这是一种好奇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这一心理特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其学习兴趣,又要加以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学习化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好学。

例如,做金属钠与水的演示实验,把金属钠投入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面对一系列声、色、形并举的反应现象,学生感到惊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此时,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启发,引导分析,揭示产生现象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其后,还应把知识拓宽,向学生提出问题: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会产生哪些现象?在学生分析、预测后,再做演示实验,验证其思维方法的正确性。

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毅力,即克制心理,培养坚韧顽强的毅力

中学生思维单纯,很少有保守思维,但思维的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缺乏克制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动力,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学生渡过分化点,培养其坚忍不拔的毅力。

例如,有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作业经常不能全部按时完成。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向学生讲述了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为提取1g镭,要从400t含铀沥青矿物、200t化学药品和800t水之中一点点地分离,一次次地测量,尤其是在溶液结晶阶段,简陋的棚房内煤屑飞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若没有巨大的自制力,坚持不懈地工作,是绝对不能完成的,通过对科学家优秀品质的学习,可使学生转变态度,提高成绩,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坚韧品质。

目前,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根据目前研究成果来看,中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主要是扭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理不顺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对家庭教育的逆反;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学生遭受挫折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因此,我们平时在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能力时,要立足于分析他们心理健康失衡的原因,有的放矢地给以疏导和排解。结合化学,教师可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主动关心学生,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同时,化学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意志品质。这些做法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具有顽强的意志,提高学习的持久性。

三、塑造健康人格,即可塑心理,启发引导,促进个性健全

在心理素质中,个性心理品质是主要成分,它对人格完善、心理障碍的预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均有主要指导作用,由于学生处于发展时期,各种外界因素都会对他们产生深刻影响,使其表现出较大的可塑性。我在化学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存在不良心理反映,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对自己学好化学没有信心,于是甘于落后、紧张、焦虑;对化学实验有畏惧心理,害怕考试,厌恶学习等。还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合群,不善于与学生相处。

良好性格品质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学生主体的自觉修养,但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为此,在教学中,化学教师要循循善诱,可利用课堂教学、化学实验和课外活动等多种渠道,为学生创造良好性格形成环境,有利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例如,对于内向、自卑的学生,可适当降低学习起点,采取“小步子”教学,让他们尝试成功学习的滋味,逐步树立自信心;对骄傲自满的学生,要经常提出不足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防止自满情绪的产生;对孤独、不合群的学生,可有意安排与乐观、善于合作的学生一起做实验,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另外,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把握不同的期望度。心理学上的期望效应是一种正面效应,若期望太大,超过学生实际能力时,便会转化为负面效应,会造成紧张、焦虑等,学生性格的形成与其每日学习活动是分不开的,教师必须善于利用心理学规律,在化学教育过程中,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性格,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人格基础。

四、进行积极适应教育,增强全面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