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行为心理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行为心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深度心理学;投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26-01

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割不断关系的学科,在现在越来越表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金融学作为经济的皇冠,在这场变革中当然也是产生出了行为金融学这一巨大的成果,集中体现就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始终坚持自己是心理学家的Kahneman。但是在现在的行为金融学中,主要的心理学理论还是认知学派的,而且多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本文就是在于探讨用除认知心理学以外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改善投资者投资能力可能性,尤其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

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来源

1776年,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此时经济学被定义为对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科学。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那里,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到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的:人们充分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做决策,这一假设就足见对人的重视。为以后经济学在在对人的讨论方面奠定了基础,虽然这里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人。

1947年Herbert Simon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提出“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绝对理性”的否定,经济学对人的认识开始考虑现实的人的实际情况。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 心理学家Kahneman 和Tversky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 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现实人”假定。他们的《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启发式法则和偏差》和《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两篇文章中侧重于研究人们在风险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提出了决策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景理论”。Kahneman也因为在此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对行为金融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提出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真正兴起。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就是以决策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探讨投资者的真实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及心理机制,试图去解释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过程是如何对投资者的具体投资活动产生作用的。行为金融学将金融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来研究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对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产品的定价的影响。

Hersh Shefrin认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分为三部分:直觉驱动偏差、框架依赖和无效市场。启直觉驱动偏差主要是指投资者在形成认知和做决策时存在着一些经验规则及与此相联系的系统性偏误, 从而导致个人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偏差。框架依赖是指个人因为情景和问题的陈述与表达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无效市场是指在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作用下导致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

在这三个主题中,要追究根本无疑前两个是主要讨论的对象,不只是因为无效市场是由他们产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前两个方面都是关于人的行为偏差的描述。在此试图用深度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些行为的原因,已达到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能力的目的。

在直觉驱动偏差中,Hersh Shefrin主要指出了下面的一些影响人正确抉择的经验规则:典型性、过度自信、锚定、模糊性规避。在框架依赖中主要指出了:损失厌恶、协调决策、享乐式编辑、认知与情绪方面、自我控制、后悔、货币幻觉。

三、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以上对现在行为金融研究的陈述,发现在行为金融学还是主要在研究一些“金融怪象”,这些现象是用经典的金融理论所解释不了的,而且用的方法基本就是由心理学借鉴过来的实验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作基础来帮助解释。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行为金融学里还是在用基于统计学的研究来解释人的行为动机。那样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即便了解了这些现象但对自己的实际帮助在那呢?因为这些现象的根源很深,我们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尼要认识自己的这些错误都很难,你说要完全改过那就是更加的难上加难了。所以说需要用另外的眼光,用一种更加长远的方式来认识这些问题,从而寻找方法来逐渐帮助个人投资者来提高其投资能力

在Kahneman的理论体系里,他提出了一种将人的认知过程区分为“直觉”和“推理”,并对二者做出了详细的区分。通过这个行为金融学里重要的理论――前景理论的前提,会发现直觉是很多很多错误的根源。这也就自然的想到了荣格关于人的意识功能的划分: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在荣格这里,直觉是“直觉这种功能使你看见实际上看不见的东西,这是你自己在事实上做不到的。但直觉能为你做到,你也信任它”;“在你必须处理陌生情况而又无既定的价值标准或现成的观念可遵循的时候,你就会依赖直觉这种功能。”和“但你处于一种直觉的状态,你通常不再注意细节。”,可以看出这和Kahneman给直觉的功能是一样的。

在荣格看来直觉更多的事无意识的表现,它可以无处不在的通过域下过程来影响你。这就是问题的所在那就是要改变直觉,就需要深入我人类的无意识当中来认识它和改变它。也就是说,最深刻的变化应该是从无意识的工作进行起。在这种情况下,荣格学派代表的深度心理学就是要针对人类的无意识来进行工作的。那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也就是在帮助个人改善投资能力是最彻底和最好的。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行为心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行为心理学

目前,我国园林设计重视人性化设计,满足人们精神文化与心理需求。对于园林设计,国外对于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较为深入,也建立比较健全的理论体系。我国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提倡设计注重人性化,结合人们思维。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园林设计经验,对行为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首先,行为心理学在园林空间布局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保持安全性、稳定性空间。若人身处个人化环境时,会想要占有、控制一定空间。由心理学角度而言,空间领域为人们提供相对安全感、沟通便利性,同时也反映占有者对该区域的身份、权力象征。因此,在园林设计中,需尊重人的空间拥有感,使人感受稳定感、安全感。例如,对于园林围墙设计,可在内侧种植藤萝、欧月等爬墙植物,使围墙显得较为厚实,还可增加安全性,人难以攀爬,给人以安全感。再例如,对于某些私人家院,可设置绿色屏障,分隔个人庭院与他人,实现对区域空间的绝对限制,还可使居住者感受安全,具有领域感;其二,保持私密性、开放性空间。私密性指某个在某种程度上,对某个空间的选择性控制,通常而言,人选择私密空间,可分为三类:人群中不求闻达、隐姓埋名的状态,一个人独处,按照自身意愿来支配环境。例如,构建一个“几个人亲密相处”的环境,使之不被其他事物影响,设计师通常会选择围合方式,不仅局限于私人庭院,还会在城市街头绿地、居住区花园、城市广场中运用,该类方式,能有效创造全封闭、半封闭的私密空间,满足居住者各类需求。大城市的繁华、喧哗,若拥有一片可供静坐、私语与读书等地方,可使人感受舒适感、安逸感。针对开放性园林设计,结合行为心理学设计更为简单,例如,在公园草坪上设置遮阳、挡雨藏所,或者设置隐秘性地方,让场所不那么一览无余,或者在城市广场种植观赏性植物,通过这些设计,均可满足人们的公共活动场所需求;其三,保持适用性、人性化空间。许多园林设计中,特别是公园内设置实用价值高、经济性较强的空间,例如果树园,设置特殊空间,让人们感受自然、接触自然,同时还可学习各类知识,让参与者感受满足感、充实感。另外,还可设置实用性场所。例如,在冠荫树下设置长椅,为人们乘凉或休闲提供方便。开放草坪之后,可供游玩与野餐。设计园艺、花园设施时,让人们参与园艺活动中,让人们获得成就感。

其次,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植被配置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集中性。园林集中性,使人视觉感受比较轻松、舒畅,在园林入口、出口处,种植植被,具有较多吸引力,景观区、道路间集中植被,可起着指引目的;其二,标志性。通过体验植物环境,参与者可产生强烈归属感,根据形体特征、色彩特征、季相要求,设置观赏性植物,为园林空间设置标志的同时,使人心理产生一种精神认可感、文化满足感;其三,序列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需遵循序列性原则,例如,利用直平方式,构建引导性、方向感,利用弯曲方式,实现融通、分流,满足人们的“曲径通幽”心理需求;其四,边界性。设计园林景观时,有效分隔不同植物特性,使园林和外部之间具有不同分界风格。例如,使用球形灌木,可达到“虚实相继”效果,即可满足人们的“独立”需求,从虚隔之中,又能融合人与自然,使空间达到“跨越式”效果;其五,区域性。在景观区域设计时,一般会归类划分特征相似的场地、植物,例如水系区域划分,构造一个区域性生态环境。对于场地空间设计,通过规划、管理生态土地,设置平面花坛、布局立面植物等,对于儿童活动区域,可显示植物健康性、观赏性,以激发儿童好奇心,达到儿童活泼好动的心理需求。

二.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已经融入心理学观念,但未形成科学理论。在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许多地方反映了心理学观念,与人们心理观念较为符合,但这些较为零散,未形成专业理论研究。若这些良好思想不能有效继承,是非常遗憾的。因此,我国园林设计中,在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应对我国传统园林的优秀思想进行分析、总结,汇总出我国园林心理学,将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其次,许多研究关乎行为心理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与园林心理学研究较少。我国部分研究关于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和行为心理学的关系,而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的研究不多,按照本质特性,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园林心理学需建筑心理学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研究与总结。

第三,即使有国外先进理论指导,但我国园林设计并未普及应用。在园林设计中,“完形心理学”是比较优秀的心理学理论,即使这种理论效果极好,然而设计师设计园林时,并未使用这些先进理论。因此,我国需学习国外先进理论,同时还要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在园林设计中广泛应用这些先进理论、技术。

三.结束语

园林设计作品是否受人喜爱、是否成功,除满足生态需求,还需满足人们心理需求。从生态需求而言,园林设计者通过精确数据、科学手段即可实现,而从心理需求而言,要求园林设计师必须深入研究行为心理学,结合人们内心需求点,使自身设计满足各方面需求。虽然做到这点较为困难,只要我们共同探讨与解决,相信未来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应用会更加成熟、更加完善,进而设计出满足生态需求与心理需求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何滨.分析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2]向丽珊.解析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3):218-218.

行为心理学范文第3篇

第一,如何看待初中生之间的冲突?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一书中说,“年龄较大的青少年之间的冲突往往是围绕着私密性的问题,而年龄较小的青少年之间的冲突多是由于公开的无礼举动。”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自我意识迅猛发展,每一个人都出于各自人生中“自我中心”意识的高峰状态,这个时候,男孩之间产生矛盾主要是“力量、形象、话语权”之争,话不投机半句多,谁也不让谁,初中生打架斗殴、违规违纪的现象也比较多。

自我意识迅猛发展,自我中心高峰期,表现最突出就是自尊心强,特别爱面子。几乎这个时期所有的人际冲突(同伴冲突、师生冲突、亲子冲突)都跟自尊有关。

为什么小宇被打后情绪激动,那么“恨”小庆,然而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往小庆屁股上打了一拳之后就破涕为笑呢?因为这充满闹剧式的画面,太有面子了,太威风了!不信试试,假如没有全班同学都看着,没有小庆特配合似的“嗷”一叫,那么这事处理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学生源于情绪的问题,就从他的情绪入手解决,无须讲过多的道理,更不要在他激动愤怒的情绪尚未消退时,就让他“原谅”;源于自尊的委屈,就让他回收“面子”收尾,消极情绪自然消除。

小庆那么轻易就鞠躬道歉,很懂事么?不然。现在的学生们智商普遍高,聪明机灵,讲起道理头头是道,更甭提对老师这些真理式的批评念叨。你真让他深刻地、发自内心深处地检讨自己打人的原因,那太伤自尊了,还不如啥都不说,直接道歉最轻松,更何况,你看,他道歉的时候还有同学们的哄堂大笑,那种感觉,多么像个英雄啊!这件事给我们教师一个启发,在选择学生的惩戒方式时一定要注意手段。要不就不惩罚,假如要惩罚,就直接给他一个让他难受的方式。否则,这样的惩罚,反而会鼓励他下次犯错误。

第二,除了“反应――惩罚”,我们还能做什么?

学生受了委屈,我们帮他们“出气”,让他心里舒服;学生犯了错误,让他受到相应的惩罚,让他明白事情的代价。除此,我们的教育,有更积极的作为吗?

有的。心理辅导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教育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类似小庆这样喜欢“暴力”的学生,可以用“角色扮演”法让小庆学会换位思考:老师帮小庆回顾事情经过的对话、动作、神情,然后老师扮演小庆,小庆扮演小宇,把事情的经过再演一遍。在重演的过程中,小庆一方面亲身体会到了小宇的心情,另一方面,也协助小庆尝试和寻找答案:当时我的语言和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这件事我实际上采取的应对方式是什么?这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还有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当我特别愤怒的时候,我有什么办法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在这样的一个角色互换的表演中,让小庆慢慢地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别人,同时也拥有处理冲突的能力。

行为心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行为心理学 当代大学生 学习现状

1.行为心理学简介

行为心理学是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毕生。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人内在的态度、思想、认知等会外在化而决定人的行为,行为心理学正是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分析心理,从简单外化的行为窥探人的内心深处。

2.主要调查结论的行为心理学分析

2.1超九成大学生曾逃过课。

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一战场”,大学生的课堂出勤和参与情况直接决定着其在大学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多少。然而,调查显示大学生逃课现象非常严重,仅不到一成的学生表示从未缺过课。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学生逃课现象如此严重?或许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端倪。受调查学生中一大部分是由于社团活动或学生会工作等事务冲突,权衡上课与否利弊后选择逃课的,抑或自学能力强,另外找时间补课,觉得这样效果会更好。另外一定数量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选择逃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完全听不懂,或是老师照本宣科,还不如自学来的实在,从而对代课教师产生厌倦情绪。如此看来,学校的管理及教师的授课也值得当今的教育主管部门引起重视。很多高校以教师的科研情况作为评价一切的指标,导致教师只重视个人的科研情况,课堂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

然而,另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对上课失去兴趣,感觉上课无意义,所以不愿去上课。对上课失去兴趣源于个人的认知,他们没有认识到或轻视上课对获取知识的重要性,进而产生了上课无用论;认为上课没意义,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性,从行为心理学上讲,人类行为是有目的的。所以失去了学习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没有了动力也就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渐渐养成逃课的习惯。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当今逃课现象在全国高校普遍存在,如今的高校已经不再像七八十年代时,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课堂学习注意力能高度集中,具有浓重的学习求知气氛。行为心理学中班杜拉认为:那种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将是非常吃力的,而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者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在此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形象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大学生在看到自己同学经常逃课然后考试成绩很不错,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当做示范活动的形象性表象,对其进行效仿,这种榜样作用引导行为进行适当的操作,使其从上课和逃课的边缘转化为经常逃课,渐渐地,更多学生倾向于逃课,这样高校中逃课现象就会盛行起来。

2.2七成大学生有过作弊行为。

大学的“六十分万岁”果然名不虚传。一个六十分,引得无数学子不惜为之铤而走险。

在“坦白地说,你有过作弊行为吗?如果有,为什么?”一题中,只有三成同学表示从未考试作弊,超半数的同学表示作弊原因为“不愿挂科”。

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只是依靠考前突击备考。而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难度不断加大,仅仅靠考前突击而去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已经不太现实,所以更多的学生将目光投向了作弊,企图通过作弊来达到目的。行为心理学认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象,整体行为所选择的途径和方式总是遵循最小努力原则,托尔曼认为在人类身上,这一特征表现得最为明显。也就是说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使得大学生对待考试不是脚踏实地地上课学习,而是采取考试突击的方法,甚至采取作弊这种违背道德、违反纪律的方法。考试作弊不仅破坏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了学校的良好学风,损害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

对于学生自身而言,作弊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学校处分,如果侥幸没被处分,反而会助长这种风气。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学生诚信的缺失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会造成危害。其实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测试,还包括对人格和态度的考核,如果学生在考试中作弊,又何谈职业道德,更谈不上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了。

2.3四分之三学生认为宿舍氛围对自己影响大。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设不仅能让学生们拥有舒适的休息环境,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精神风貌,陶冶学生的情操。

本次调查在“你所在宿舍的学习氛围对你影响大吗”一题中,74.28%的被调查者表示宿舍的学习氛围对自己影响“很大”或是“比较大”,仅有25.72%的学生认为宿舍对自己影响不大。

学生在宿舍里往往会被宿舍的大风气、大环境所影响,甚至是同化。行为主义认为,行为反应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刺激与同时发生或接近发生的反应自动联结在一起,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没有认知过程。通过对一些学生进行的采访得知,很多学生认为舍友的行为对自身有直接的影响,以周末上自习为例,他们“更多地愿意跟舍友一起去,认为这样会使上自习变得更加有趣味,倘若宿舍同学都不去自习的话,大多数情况下自己也就不去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人手一本”早已司空见惯,在宿舍环境相互影响的情况下,男生宿舍很容易就变成游戏厅,女生寝室则变为电影院,这些很多都是宿舍同学之间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

2.4九成大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目标不是什么花瓶,需要制订计划,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实现它。通过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自己达到目标,也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促使自己实行计划。制订学习计划是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自我监控学习进度的手段,直接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制订学习计划既可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又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在大学里,你会制订学习计划吗”一题中,有三成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制定”或是“根据课程表”学习,制订学习计划并能严格执行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一成都不到。

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接受的教育是严格按照学习计划进行的,或者更贴切地说是根据老师为我们制订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进入大学之后,我们的学习形式已不同于高中时代,更多的时间是靠自主学习。从行为心理学上说,这就存在一种抗条件作用,即如果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应撤销其强刺激,并同时使一个新的反应与原来条件建立联系,则会使原有的条件反应更加迅速地消除。进入大学后,升学的压力消失,老师家长的要求降低,没有了既定的学习计划,按计划学习的强化条件消失,使得这一条件反应不能维持;轻松地学习模式便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很快形成新的条件反应。出于此原因,很多大学生不能快速适应大学生活,还在等待着别人的监督和提醒,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自我独立性。这种现象的发生也与当代大学生在高中时代所承受的过高升学压力密不可分。

2.5六成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元素已经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青年大学生的青睐。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校大学生如果能合理利用网络,它就会是很好的学习辅助工具,如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交流信息等:但如果不加节制地玩网络游戏,他影响的就不仅是学习,还会影响身心健康,也会浪费大量的金钱。

在“你的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什么”一题中,六成学生表示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

在我们的随机实地调查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表示上网时间过多是影响自己学习的最主要因素。课余时间本是大学生用来巩固所学,发展自我爱好,提升能力的时间,但是很多大学生却将过多的时间用在了网络上,这一类同学很难从网络世界中抽身,很容易为自己沉迷网络找各种理由。不仅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而且容易使他们养成凡事都为自己找借口的自私、懒惰心理。这一类同学相对于其他同学而言,往往更容易相信虚拟的网络,这难免会给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虽然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得到很多从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但是网络在提供无数信息的同时,也充满了无数的诱惑和陷阱。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大学生上网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目的:一是通过网络辅助展开学习工作等基本事务;二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一些自我提升与发展的信息;三是通过网络进行娱乐,包括看影视剧,玩游戏,聊天等。在行为心理学中,操作性条件作用,即有机体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这个行为反应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根据变化对有机体的产生的影响,从而改变有机体的行为。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网络是无处不在的,当大学生每次通过网络放松自己后,获得了身心的满足感,上网这一操作对于有机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后效。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练应用电脑及网络早已成为了大学生进入社会职场必需的技能。然而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而不是单纯地沉迷于网络,就要求当代大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从心里摆脱对网络的依赖性。同时也要求学校对网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3.对改变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结论,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希望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的学习现状。

3.1增强自我规划及监督能力。

一方面,大学生要规划好自己的近期目标(可以是一年)和长远目标(可以是四年),还应制订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选择最适于学习的场所(如自修教室、图书馆等),并适时对计划安排做出调整。从学会规划日常作息或学习安排等小事做起,逐步增强自我设计能力,给自己以信心和力量,就会让自己看到希望和前途,注入新的前进的动力,增添克服困难的勇气。

另一方面,要加强自我监督,力求知行合一。大学宽松自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很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但如果不能控制自己,致使自己陷入懒散与迷茫中而不能自拔,则会使自己在大学一无所获。

3.2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创新。

处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帮助、教育学生提高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摆正人生的位置,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这就对高等院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处于性格发展、定型的年龄,生活阅历少,辅导员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我国高校现阶段开展的班主任制度还不太成熟,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及班级的学风管理,此外还要增加学生对就业等各方面信息的了解,减少他们对于专业、对于未来的诸多疑惑,从而能够以一个更加自信的姿态面向大学生活、面向未来。

3.3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价值。

文化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我们应注重对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学院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使之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价值链,与课堂教学文化一起共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松昌,刘英,范舜英.探讨不同行为心理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煤炭高等教育,1986(1).

行为心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学校心理学 预防和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Juvenile Delinquenc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Psychology

XIE Gehu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Juvenile delinquenc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all countries which is caused by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age and mental development. How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school, reduce youth crime rate, and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school psychology.

Key words juvenile delinquency; school psychology;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学校心理学主要是研究身心有缺陷和学习有困难的5~18岁的“问题”青少年。作为学校心理学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通过心理诊断,把握学生异常行为的原因,为学生身上出现的异常表现进行干预,提供咨询。据统计,在我国中小学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儿童(约占10%左右)学习不良。我们从调查研究中了解到,学习不良儿童不但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顽症”,而且引起了诸多问题(如辍学、逃学、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在众多对学习不良儿童进行的研究来看,学校心理学的贡献是独特且令人鼓舞的。

1 青少年犯罪高峰现象概述

“青少年的犯罪率远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犯罪率”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一旦迈入青少年期,犯罪率就飙升至高峰,随后逐渐降低。Moffitt通过对官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对于犯罪青少年而言,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一种犯罪称作终身型行为,具体表现为其一生都会持续犯罪;另一种是仅在青少年时期犯罪,其被称为青少年暂时型行为。这也就意味着,在青少年犯罪高峰现象中的大部分的青少年犯罪只是暂时的,仅有少部分的青少年会选择终身犯罪。

2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青春期的大量行为呢?有几种理论对这个现象进行了解释。Moffitt提出的成熟代沟理论认为: 由于生理成熟与社会角色的发展不匹配而引起的矛盾引起了行为的偏差。而Newman和Ferracuti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说进行整理后,将其分为人际因素论和个体因素论两大类。持人际因素论者认为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为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人际交往问题可能呈现两种情况,要不是与青少年关系密切的家庭、社会团体本身有问题,要不是他们与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出了问题。个体因素论又被分为可变和不可变两种,不可变个体因素论的学者将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归因于青少年的内在特质或一些难以改变的因素,如遗传基因与生理特质。可变个体因素论的学者将青少年犯罪主要归因于少年个体可改变的内在特质。他们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些因素,个体则不会步入歧途。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范式为一般犯罪理论。一般犯罪理论认为所有的犯罪都有共同的特质:为了追求利益。绝大多数会采取犯罪行为的人,只不过是想追寻立即满足,不顾长远后果,行动缺乏计划的犯罪性倾向者。又有人称低自我控制者。Gottfredson与Hirschi认为犯罪人低自我控制归咎于不良或无效的社会化,而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的教养为个体社会化主要途径。

3 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3.1 重视家庭教育

事实证明:生长在不和睦的家庭的孩子,由于关爱的缺乏,就难以养成活泼外向热情的性格;父爱母爱的残缺,也必然难以形成健全的性格;家长们尤其是长辈们对孩子溺爱,导致孩子自我中心严重,自私自利;另外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是忽视等,都会对孩子的良好成长造成不健康的影响,从而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抚养子女,教育子女是作为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父母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最基本的要求和体现,同时也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基础。

3.2 依仗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落实抓好学校教育,把学校作为青少年违法犯罪控制的依仗。

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行为上的改变主要源自于思想上的改变,因此,除了在学校进行优秀传统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的教育。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辨别真假的能力及辨别善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下转第231页)(上接第229页)

道德品格的辅导: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青少年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前提,不良的行为规范是引发青少年适应不良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格的辅导就是为了使青少年将社会公认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提高其道德境界。不做有违社会公德与道德的行为,从而达到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健康成长指导: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体技能迅速成熟,而他们的心理成熟发展的速度相对于身体成熟的发展较为落后,处于这种矛盾之中的青少年极易引发心理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的必然工作。除了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性与自控内省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多思考,少冲动,多分析的习惯。明确班主任的责任,以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情况的了解,加强班主任与心理老师的沟通与协作。注重对青少年人格的培养,尊重青少年人格,保护学生自尊。

生活方式辅导:由于经历和社会阅历的局限,青少年还难以选择足够正确的生活方式,需要家长或老师等对其加以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正确的生活方式的培养首先要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参与多种文娱活动。学校适当组织开展社团活动,指引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充实学生生活。

日常交往辅导:学校周边往往充斥着游戏厅、KTV、酒吧等,并且良莠不齐。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该适当联系社会力量,整顿周边环境,创造良好的校园分为,适当限制学生的外出。

3.3 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青少年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他们的有机结合为青少年提供教育和成长。因而,他们对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对学校教育予以支持,学校也要认真考虑与采纳家长对教育的有效建议。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与家长经常沟通。另外,也不要忽视社区的建设。学生的生活与就业等都与社区息息相关,社区环境深深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因而学校要重视与社区部门的沟通,重视与其合作,争取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要经常与社会有关部门沟通,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罗晓路.学校心理学与学习不良儿童[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9(1):30-36.

[2] 郑红丽,罗大华.青少年犯罪成因心理学研究新进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10-115.

行为心理学范文第6篇

【关键字】行为心理学;办公综合体;外部空间

1. 办公综合体研究现状

城市生活的主要核心就是办公、商业、居住、休憩,同时这也是城市生活的魅力所在。办公综合体是基于办公与城市其他功能复杂关系下产生的新型建筑形式,对当今城市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办公综合体是城市综合体的一种形式,它是以办公楼为核心,同时兼具居住、娱乐、商业等设施的综合性办公群体,具有高度的复合性和开放性。目前国外对综合体的研究成果比较成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雅各布斯、林奇等城市建设方面的专家们综合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把建筑、环境和人联系起来提出城市功能复合化、多样化的理论。这对办公综合体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国内在综合体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当前办公综合体的开发主要以商业地产为主,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更缺少从人的行为心理角度考虑外部空间的设计。

2. 办公综合体外部空间要素分析

2.1 办公综合体特点与外部空间功能解析

1)复合性 办公综合体集中了办公、商业、居住、娱乐、休闲、文化等功能的综合性的城市建筑群体。它不仅是城市各种业态的功能组合,同时也是城市各种交通组织的组合。

2)开放性 城市综合体与建筑综合体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开放与否。作为城市综合体的一个分支——办公综合体同样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3)文化性 文化特征是一个城市区别与其他城市的重要因素。办公综合体一般位于城市CBD、商业中心等最繁华的地方,是一个城市标志点、也是一个地域文化的代表。

4)矛盾性 主要指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两方面的矛盾。办公综合体的区域位置都是“寸土寸金”的核心地带,是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增加办公综合体外部空间的社会效益就会削减其经济利益。

5)整体性 主要指心理上的整体性,是指办公综合体及其外部空间中对各种功能业态、生活要素、自然元素、艺术元素、行为活动产生心理感受。

2.2 行为特征与办公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

1)动行为 动行为与静行为是相对而言的。动行为主要指:伴随着目标较长距离移动的行为,比如上班、下班、通行、徘徊、游戏等。动行为发生地点主要是停车场、步行道、交流平台等。

2)静行为 静行为主要指与运动行为相比相对安静的行为,例如休憩、交流、会议、观景、阅读等。静行为发生的地点主要是广场、露天咖啡吧、观景台等。

办公综合体外部空间,同一场合在不同时间有不同行为,比如入口广场在早、中、晚上下班的时候是动空间,但除了上下班的其他时候是静空间。所以我们在对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不同时段,不同场合的使用情况,同时不同群体对相同场合的使用情况也不相同。在环境设计时候要考虑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对外部空间使用的影响,比如展览、演出等。

2.3心理特征与外部空间塑造

1)释放压力 缓解疲劳 在现代高速运转下城市肌体内部,“上班族”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办公综合体外部空间是“上班族”参与其中、对其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区域,所以办公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是否符合人的心理特征对“上班族”的心理有重大影响。舒适的外部空间能在工作之余,释放工作压力,缓解工作疲劳。

2)沟通、交往 人是群居性生物,在现代社会我们离不开与人交往,与人沟通。而外部空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与人交往、沟通的频率。办公综合体外部空间的塑造要考虑人际之间相互交流的因素,预留各种交往空间,例如娱乐空间、交谈空间、游戏空间等等,对在空间中的活动配置相应的设施,增加空间交流的吸引力。

3)私密与开放 人是矛盾的复合体,我们都希望能够看清别人在做什么,而又要保持自己的私密性。对每个人来说私密性是其精神生活的普遍现象。我们在外部空间进行思考、阅读等活动的时候不希望被打扰,而在与人交流,观景的时候则希望空间是开放,这就要求我们的空间具有丰富的层次,能够满足不同行为活动的需求。多层次的空间,能够使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性,可以选择私密空间进行交流,选择开放空间进行娱乐等。对于空间的层次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注重多种空间的边界处理,把握私密与开放的平衡,过于私密和过于开放的空间都不利于活动的进行。

4)文化、艺术品质追求 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得到认可和尊重的需要,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很在意,它不仅提供生活方面的需要,也能反映一个人能力和生活品味。办公综合体中的“上班族”会为具有文化特色、高艺术品质的办公、生活环境感到自豪。文化氛围浓厚的露天咖啡吧,极具艺术感的小品雕塑,都会提高外部空间的吸引力。

2.4行为心理学应用于办公综合体外部空间的优势

1)提升区域活力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对办公综合体外部空间的设计,能够创造出宜人的外部空间环境,从而延长人在空间中的逗留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逗留人数,人数的引起自发性活动的频率增加,随着自发性活动水平的提高,社会性活动的频率也会稳定增长。活动频率的增加就意味着人气的提升,使区域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无形中就提升了区域活力、空间的使用率。

2)提高工作效率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保持高效率的工作,劳逸结合是提升我们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外部空间能够提供舒适的休憩环境,喝杯咖啡,观看形式各异的艺术雕塑等等对释放压力、缓解工作疲劳,提高下一步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3)增加城市有机契合 城市是多种功能复合体,办公综合体又是城市多种功能业态的复合体。办公综合体的外部空间就是链接城市肌体与综合实体的纽带,是人群活动的延伸。从行为心理学角度考虑外部空间设计能够对根据空间的使用频率对设施配置,空间层次设置,空间与建筑实体、空间与空间的衔接等有合理的安排,从而能够增加城市的有机契合。

4)提高城市影响力 占据城市核心区的办公综合体,一般由高大的体型、具有艺术美的建筑造型,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也是吸引他人的主要地区之一。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外部空间设计,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同时配以具有艺术美感的小品雕塑和极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增加他人的归属感和场所感,的从而提升城市影响力。

3. 设计新观念

行为心理学在外部空间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设计离不开思维活动,因此在办公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中研究人群的行为心理必不可少。人是空间的决定因素,办公综合体与人的因素相互联系可以看作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两者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城市生活的原动力。通过行为心理学对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心情、心理变化等产生生理行动与环境的关系,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思考,研究如何利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手段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环境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杨?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李晓彬.办公区外部景观设计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10

[5]沈劲宇.现代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人性化创造.合肥工业大学,2006

作者简介:

行为心理学范文第7篇

1.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研究对象的清晰并形成严格的理论界定是某一研究领域发展为学科的必然要求,且在形成过程中遵守着学科发展的逻辑规律。目前,在寻求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上缺少成熟的研究范式,通过文献资料法选择了三条研究路径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一是对已有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进行阐释;二是对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专着类文献、学术会议文献的相关研究主题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三是对母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梳理借鉴。在三条研究路径的基础上依据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运用归纳演绎法,通过逻辑分析指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逻辑框架,界定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这一基本问题。

1.1研究路径一:已有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

国际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表述如下:SophiaJowett在《《SocialPsychologyinSport》(2007年)一书中做了如下描述: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运动中的关系,教练领导能力与群体动力、动机气氛、运动中重要的社会认知过程,以及运动环境中的运动员3。在AAASP网站上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运动与锻炼情境中个体和群体的互动过程及其理论,探求关于运动参与者、教练、团体以及观众的社会心理因素。

英国Essex大学心理系开设的The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HealthandSport的课程中说明如下:提供了深度的社会心理学方法来理解运动、锻炼与健康等行为,包含了两个显着的领域:SocialPsychologyofSport领域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运动行为、成就动机、焦虑与唤醒、人格、群体凝聚力、社会助长、侵犯、内部动机以及心理技能训练进行研究;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andHealth领域是集中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怎样为提高或维持经常的运动参与者的健康利益方面,以及锻炼坚持性的社会认知过程和途径(自尊、自我效能理论、自我决策理论、成就目标理论、阶段变化模式、锻炼中的社会的及同辈群体压力),锻炼与心理健康、饮食失调与锻炼成瘾、动机调查、锻炼与青少年健康。

美国Texas大学教育学院的SocialPsychologyofSportandPhysicalActivity的课程中做如下描述: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结构在运动中的应用,重点强调教练员在面对个体运动员和团队时心理上的交互作用过程,包括自我效能与自信、归因理论、成就动机与目标设置、自我表象问题、唤醒与注意、失常表现、社会抑制与社会促进、群体动力与凝聚力、青少年运动、反馈与学习、运动中的侵犯行为、应激与耗竭、运动损伤、锻炼坚持性的社会心理因素。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课程中对SocialPsychologyofSport做如下描述:主要探索那些影响运动行为与成绩的社会心理变量,重点是在个体运动生涯中社会对个体社会影响方面,包括成就动机、竞争、焦虑、攻击、个性等。

综观国外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描述,有如下特征:在解释上从课程的角度出发,主要说明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没有严格的研究对象的理论界定。尽管如此,对于课程的描述中必然隐含着学科研究对象。普遍认为该学科是依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在具体问题层面上来解释该学科的概念,多数是从课程的角度出发,并没有运用严谨的语言来指出学科研究对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ESSEX大学的课程描述中,把该研究领域分为了运动心理学领域和锻炼与健康领域,从两个不同领域来分别指出该学科研究的具体问题,但是学科研究对象并不能仅仅依靠研究内容的罗列来界定,显然无法明确学科的结构性要素。

1.2研究路径二——体育社会心理学重要研究文献的主题分析

查阅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所出版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的专着类文献;同时,追溯了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历次会议中有关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题。对研究主题的分析、归类、提炼是明确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途径。对如上研究文献主题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主要是从几个方向进行研究:

体育中的个体社会心理方面:体育与人的社会化、运动与人格、归因、人际关系、社会动机、道德发展、侵犯行为等。

体育中群体方面研究:运动团体(凝聚力、构成、动力、团队气氛)、观众团体、运动与不同年龄或性别群体、领导行为,以及在群体中经常发生的一些社会心理效应,如社会促进与抑制等。

在2001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出现了“文化与体育运动”这样一个研究主题。这一主题出现说明了体育中社会心理学研究有了新关注视角。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类总结涵盖了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主题。但是已有研究主题同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相比是比较狭窄的,据此,选择了第三条路径——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分析,再次进行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

1.3研究路径三——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梳理

当前社会心理学分为三个不同方向,一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SSP),二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PSP)。三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Cross-CulturalSocialPsychology,简称CCSP)。

SSP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上,还有社会现象在心理上的解释,以及社会群体、社会行为的研究。研究的着力点在社会情境和社会现象等对心理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等。多是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来理解人类行为。PSP方向的观点普遍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多数从心理出发来探求人们行为的原因和结果,其中个体、群体以及个体、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心理现象和行为都是研究的内容。这个方向上的研究观点认为社会心理学要从个体心理和个体人格结构中找到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从个体心理入手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种种复杂难解的社会现象。CCSP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上述社会学和心理学两大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人类学家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来看,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文化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的。

三个方向上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呈现以下特征:首先,都指出要研究人的社会行为。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有关学科对象的争论焦点是在怎样研究社会行为上。心理学家强调个人、团体,社会学家强调社会因素,文化人类学家则强调文化因素。其次,人的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研究行为的时候通常要解释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它要研究的是群体共同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心理规律。

2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一三条路径研究的分析整合

“一种理论是一种思想工具,用于向一种大量复杂的现实中引入秩序”。为了剖析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构成,本文参照了以下两个学术界较为有影响力的理论观点。

帕森斯的理论认为社会由各个系统构成,不同社会科学分别以其中的一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例如心理学研究个性系统、人类学研究文化系统、社会学研究社会系统。这种宏观的学科研究对象的解释为分析学科结构性要素提供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理论基础。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指出了着名的三方互惠决定论。他深入分析研究了人的认知因素及其与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了一个三方面的因果模型(图1)。

    同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在《人格的文化背景》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个人、社会、文化都是分别从各个领域进行探讨的。心理学研究个人,社会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文化。但是,个人、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彼此之间的互动也是持续不断的。任何脱离其他两项,而单项地进行研究,都会行不通的。”体育社会心理学正是试图从这样的三个方向来理解体育中人的思想和行为。

依据以上两个基本理论,根据三条分析路径的研究——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性的回顾和梳理;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运用归纳演绎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具有三个层次:它是在体育这一领域中从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群体行为层次、社会文化层次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的科学(图1)。

3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三个层次的界定过程分析3.1三个层次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分析

个体社会心理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发生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和现象。包括个体的社会认知、归因、人际关系等。个体社会心理是群体行为发生的基础。当某一种个体心理所引发的个体行为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时候,在外显的层次上就表现出群体性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个体的社会心理必然要经过群体行为的实践过程在社行为的实践得以存在。而在AlbertBandura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这本富于影响力的着作中,早已对此做过深刻的分析,证明了认知过程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对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所以把个体社会心理的研究作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

群体行为是指具有多数个体表现出来的普遍性社会行为,例如体育锻炼行为、偶像崇拜行为、时尚行为、舆论行为等。关于群体,在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指出“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它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36在本文中关于群体的理解是相对比较广义的,它不仅仅指那些有组织的,例如家庭、学校、军队等,也包含着那些没有组织的,但是有着某种共性行为特征的人的共同体,例如不同年龄构成的群体、性别群体、犯罪群体等。在本研究中群体既包括了个各种不同的运动员、观众、健身人群,也包括了在体育中具有共性行为的群体,即包括了以各种不同标准划分出来的群体。

关于文化,着名社会学家AnthonyGiddens认为:“社会学家提到文化关心的是人类社会那些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生。他们形成了社会中的个体赖以生活的基本环境。”37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38。从AnthonyGiddens和DavidPopenoe的理论中关于文化的概念可以看出文化的产生必须要经历成员共享、交流、合作,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一个群体行为的过程,是人类群体的共享成果。所以群体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群体行为作为个体心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衔接,社会文化不可能产生。一是社会文化是构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之一。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二是在社会对人的影响因素中,除了人际之间、群体对人的影响,文化是对人的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必须要关注的。

3.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根据从理论上的演绎——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又根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已有研究主题内容的归纳阐述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的归纳性回顾和梳理,参照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以帕森斯、班杜拉两人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体育中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个体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认知,人际关系,态度,归因等);体育中群体行为层次(团体研究:团体构成、特征、凝聚力、领导行为,竞争与合作:社会促进社会惰化,侵犯与利他行为,从众与独立行为,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信任行为等);体育中社会文化层次(民族、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法律、舆论、习俗等)。

4.结论与建议

一门学科研究对象的探讨可以采用如下基本研究范式,一是已有的学科研究内容主题的归类分析,二是已有的关于学科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三是较成熟的相关母系学科研究对象的分析,四是对前三项研究加以归纳演绎并寻求一定的理论基础,得出发展中新学科的研究对象,这样一个研究范式为研究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提供了明确的研究范式。

行为心理学范文第8篇

一、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直接促进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心理学史是对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历史研究,是心理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心理学史是必备的知识基础,也是学习和未来从事研究的起点。而对心理学的学科发展而言,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更是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心理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这种特殊与研究对象——人的心理与行为的高度复杂性有关。人的心理与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个体的生理与遗传基础、社会与文化环境、家庭与学校教育、心理与行为的客体或对象、业已形成的人格与个性特征、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特定的心理状态、特殊的时空境遇等。心理学对于人的行为和心理原因的解释分不同层面。在宏观层面,主要从遗传基因(秉性变量)和社会文化(环境变量)两方面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做出概括性解释;在中观层面,则以某一特定个体的机体变量如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以及该个体的成长经历对其个体性的心理和行为给以解释;在微观层面,则试图对构成行为的每一细小动作的原因做出内在神经和心理机制及过程的解释。由于心理学的学科体系由出自不同文化立场的多种不同理论构成,因此,无论是就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总体而言,还是对某一具体行为的原因而言,都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以攻击为例,心理生理或生物学试图从女性的月经周期、暴力凶杀犯的脑机能障碍等方面做出解释;心理动力学则认为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反应;行为主义认为攻击行为源自过去经验过的对攻击性反应的强化;认知理论则强调个体对于暴力和攻击所形成的认知观点和态度的重要性。上述各种解释无疑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究竟哪一种解释更合理则无法给出最终的结论。

心理学从未成为一门统一的学科。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话来说,心理学缺乏一个稳定的“范式”,从未像其他规范科学那样形成为学科共同体普遍接受的理论基础。在心理学创立之初,学科内部便同时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研究取向或研究模式:以冯特、艾滨浩斯和铁钦纳等心理学家为代表的,以意识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内省为研究方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模式;布伦塔诺为代表的,以意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非实验研究模式;以弗洛伊德和荣格为代表的,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和使用临床方法的精神分析研究模式;以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和美国心理学的创立者詹姆斯为代表的,以适应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模式。上述几种研究模式各自强调人类经验的不同方面,构建出不同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心理学内部早期的分裂。在心理学随后的发展中,又先后出现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新精神分析等不同的学派,学派纷争使得心理学的学科分裂现象变得更加严重。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进一步出现多元化趋势,出现了后现代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女性主义心理学、话语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生态心理学、解构主义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主体心理学、意识心理学、多元文化心理学和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等多种不同的研究取向或研究模式。

如培根所言,鉴古而知今,读史以明智。面对如此纷繁复杂、林林总总的心理学学科体系,任何一个即将以心理学为业的人必须首先对前人的研究严加辨析,对心理学史上先后出现过的各种流派或研究模式及其发展有一个系统的领会和把握,而心理学史便是为这种思考过程提供导引。对于研究者个人而言,这种思考将帮助他选择未来的研究立场,而对于心理学而言,这种史学思考和理论研究无疑将决定学科未来的发展走向。

二、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丰富和加深了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认识和理解

心理学史不仅仅是心理学一门学科的历史,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而人总是有意识地追求某种目的的。“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由于任何一种历史事实的发生都是人类的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对任何时期的历史研究都离不开对历史人物心理的研究,人的心理因此成为“历史研究的正当内容,是历史学家能够加以探究的人类过去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有历史学家对此明确指出:历史事实在本质上是一个心理的事实,历史问题其实也是心理问题。从心理学的立场看,这里存在着一种逆向逻辑:心理事实反映着历史事实,心理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等为背景,心理的文化历史性和社会建构性逐渐成为心理学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社会建构论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取向正在从不同的侧面向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领域广泛渗透。新方法论的核心特征是强调心理的社会文化建构性。新方法论认为,个体为了被社会承认和接受,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不断地将那些指导和确定思想、行为的社会文化模型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模型。与此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对人的思想、行为起着结构性作用。个体在接受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在接受一种相应的文化和行为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构造了人的感知,甚至构造了人的感官、构造了人自身。

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社会心理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学科分支,称为“历史的社会心理学研究(HistoricalsocialPsychologyinquiry)”,致力于探索心理发生的语言、哲学、社会、历史、文化之根源,其研究成果为当前正在发生的心理学方法论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与理论根据。该种研究认为,由于社会文化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心理作为社会文化的投射,便具有历史性。正如俗话说,“不同年代谈不同的恋爱”。最简单的现象中往往隐藏着最深刻的原理。20世纪50年代的我国,人们对新社会充满了新奇与热爱,思想单纯,择偶重人品、少功利。“”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得政治条件成为择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找对象看出身,吃香的是军人或工人。70年代末之后,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大学生、知识分子一度成为青年人追捧的对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和物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拜金主义开始盛行。目前,房子、车子、票子等经济和物质生活条件成为很多人心目中最基本的择偶条件。可见,人的心理确实是“历史的”。

以人的内在心理作为一极,以外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作为另一极,两极之间构成一个系统,彼此以人的社会行为、活动或社会实践作为中介相联系。外部世界的变迁通过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内化进入人的心灵,引起人的心理的变化。而个体心理的变化又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和释放出来,反馈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促进或影响后者的发展。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主要局限于个体内部,即个体内在的心理要素、结构与机制等,其弊端在于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的心理的发展变化、主体与客体、人与社会的交互关系等问题。以多元文化价值理念为宗旨的新的方法论则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由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外部社会条件相互联系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重点关注人的心理与外在社会现实之间如何实现相互建构的过程与机制。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作为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对象,被纳入新的系统之中,充当其中的一个部分或子系统。

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人的心理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隶属于同一社会历史发展系统,二者始终处于相互联系与不断作用的过程中,它们的发展具有同步性和谐变性。所以,某一历史时期人物的心理可视为对同一时期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映射。随着时代精神的发展、思维模式的改变,人的心理不断发生历史性的变异,导致反映人的心理特征与规律的心理学理论不断面临失效与被更新的命运。如在20世纪50年代,费斯廷格提出一种著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称为“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总是希望准确地评价自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个体往往选择某些他人作为标准,将自己与对方加以比较。社会比较理论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被普遍接受。但随着时代精神的变迁,特别是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拒绝或反对以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定义或评价自己,相反要求以自己的标准改造他人与社会。这说明随着历史与文化的变迁,社会比较理论所赖以建立的人的心理事实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异,该理论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和评价。

不仅人的心理是历史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同样具有历史性。当代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意义心理学、话语分析、叙事研究等都是基于对心理和心理学的文化历史性的认识。这些新的研究模式希望借助于文化、语言、意义特别是时代精神的媒介理解和解释人的心理,代表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因此,心理学史作为对心理学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记录及其研究,不只是一部心理学的学科史,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也是为什么说心理学史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的学科史相比,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的原因。

三、重视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是双重意义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然而,心理学史的双重意义远未得到充分发挥。这种现状与我国大学心理学系长期以来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有关。比之西方心理学,即便是在实用主义与操作主义盛行、理论研究相对不受重视的美国,心理学史也一直是大学心理学系的主干课程之一。而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主要是观念原因),在某些大学,心理学史甚至没有列入心理学系的必修课目。即便是那些已经将心理学史列入专业必修课的大学心理学系,教学时数也最多安排一学期,一般不超过60学时,多数为40学时。在这样短的教学时数内,授课教师不得不将深厚庞杂的心理学历史与体系加以高度浓缩,以概略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在什么时代、由什么人、创建了哪一种心理学流派等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心理学史作为一门史学课程的专业特点从中丧失殆尽,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与体系,培养他们学科理论素养和批判性,历史性思维的能力,更为糟糕的是,在学生心目中普遍造成一种错误印象,即心理学史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那些生硬的历史知识,除了考试取得学分之外别无益处,心理学史于是成为纯粹的学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