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走近科学

走近科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走近科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走近科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07-01

天文学家卡尔说过“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其实,孩子们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引导得法,我们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许多科学发现就是源于生活的。瓦特在烧水时受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牛顿在苹果树下,受苹果落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受到启发,发现了浮力定律,……可见,科学就在身边。那么作为科学课程的教师,就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不要把学生拘泥于仅仅是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的现成的知识,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1 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自行实验

要使学生的科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象科学家那样为其准备一个能自行实验研究的“实验室”,而学校里的实验室则是学生自行实验的最好场所。课后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听到过学生这样的请求,“老师,我们实验还没完成,我们还想更深入地进行实验。”因此,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行实验,可由值班教师提供所需的器材和相应的指导,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里,轻松自在,设想出许多奇思妙想的实验设计,通过互相合作,自主实验,他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现象,领悟书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了却了他们做完实验的心愿。

2 发挥网络、图书室优势,扩大信息收集范围

在学生学习探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说实在的,许多疑问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的,而学生恰对这些问题最感兴趣,比如上《太阳系》一课时,许多学生提出了“有没有外星人?木星、水星上有哪些东西?”等问题,象这些问题单凭课本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但可以让学生从图书室借来有关这方面的书刊来查阅,同时还可以开放网络教室,让学生带着对宇宙的神秘向往自主收搜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再如学习《生物进化》时,许多学生提出“恐龙是怎样灭绝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书上有不同的说法,究竟怎样回答才能让学生满意呢?还不如开放图书室、网络教室,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学生最后得到的肯定要多于“恐龙灭绝问题”的本身。

3 在大自然中拓展

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还是本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孕集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局限在教室里,单凭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会削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如在教学新课标教材三年级《科学》中的《凤仙花》《蚯蚓》等课文时,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对凤仙花、蚯蚓都很熟悉,如果上课时把学生束缚在教室中,把课本与大自然隔离开,很有可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白白浪费,而让学生形成“书中的凤仙花”和“大自然中的凤仙花”隔断,这样难免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离。

4 在社区和家庭生活中延续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对家庭生活也是最熟悉的。课本是教材,大自然是教材,生活更是一部最现实的大教材,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到许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体会知识力量的强大。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行探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初冬的一天,一位学生问我:为什么早上起床时,我卧室的窗玻璃上都沾满了水珠?学生能提出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我非常欣喜,但我没有回答,决定把这个问题抛向全体同学。于是在我的提议下,成立了“神秘的水珠”专案组,让学生象大侦探一样去搜寻这神秘的水珠来历。几天后,学生找到了许许多多出现“神秘水珠”的地方:“我在烧饭时发现锅盖上有水珠”“我在玻璃上呼气也会出现水珠”“我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外面很快也出现水珠”。一位戴眼镜的同学汇报:“我的眼镜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水珠。”……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发现,气氛异常激烈。我再引导学生找出出现水珠时的相同条件,最后经过讨论后,大家形成统一意见:热的水蒸气碰到冷的东西,就会形成水珠。这时,我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我想,这块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印象深刻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己从生活中发现的。

学生在家中做家务也经常会有问题,烧水时水溢出水壶;烧鸡蛋时鸡蛋烧爆了;冷天里,倒开水后塞上热水瓶塞,瓶塞会蹦出来等。当他们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正好可以引导他们学习热胀冷缩知识,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并且已有经验,水到渠成,肯定成功。

知识只有运用起来才是活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最好地方就是社区和家庭生活了。比如学了《食物的营养》之后,让学生回家给自己和家人合理地搭配食物,合理地补充营养;学了《植物和环境》《动物和环境》之后,他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社区里宣传买菜不用塑料袋,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废旧电池不能乱扔,会污染水和土壤的等等。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了上海一位小学生发现家里的抽水马桶很费水,经过一段时间琢磨,他发明了抽水马桶的节水装置。学生听后跃跃一试,许多同学回家摆弄起了家里的自行车、缝纫机等,向我提的问题也多起来了。虽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发明,但是我相信在将来,他们当中会走出发明家。

5 借助多种媒体补充

有线电视几乎进入了每个家庭,许多家长都为怎样能让孩子不看电视而发愁,其实,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在电视中还可以学到许多最新的科学知识。我鼓励学生看中央电视台第10套“教育科技”节目,其中“探索发现”“走近科学”“我爱发明”等栏目,其内容、图文、解说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都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很难达到的。

走近科学范文第2篇

生活在节奏紧张的现代社会里,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身心感觉渐渐变得迟钝起来。不知不觉中积劳成疾,红颜渐退。为了挽救逝去的青春,盲目地走进了各种美容院。高档的美容院费用太高,街边的小美容院的卫生与产品又无法让人信任。

姚利美容帮我们解决了这个最大的难题。选择姚利,美丽一生。姚利美容扎根兰州发展20年只是一个开端,姚利品牌走出兰州发展的上海旗舰店也已送走了六个春夏寒暑。姚利美容的发展就是不断地把我们的追求与大家分享;把我们的专利技术与大家分享;把我们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我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姚利在兰州又一个直营店的开张,而是在这个欢乐的日子里看到姚利所拥有更多的朋友相逢!

位于兰州东部兰新瑞德摩尔商业街的姚利新店,将做为姚利品牌新形象以其独特的风格――美丽门诊店正式回报新老顾客。无论从环境到设备都是一流和独树一帜的经典。美容师们周到细致专业的服务,加上店内温馨、优美的音乐缓缓流淌,让每一位客人都身心愉悦仿佛身临至美的天堂。

最让人惊喜的还是姚利专利美容技术带给您的神奇效果。姚利专利美容融会贯通了科学、中西医学、心理学、美学、皮肤学、药学等基础理论,并结合“姚利专利美容技法”二十年反复实践的应用方法自成一体。坚持美丽必须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坚持辨证施治,内外兼治。坚持诚心、爱心、耐心、细心、信心的五心服务的宗旨。留住青春与自信难道不是金城每一位爱美女性的渴望和追求吗?只要您拿起手中的电话,姚利将永远是您最贴心的抗衰老美容顾问!

美丽热线:

0931-4862255东部兰新店

东部兰新瑞德摩尔商业街20-1306A(省中医学院对面)

0931-8489958 双城门店 双城门胜利宾馆西一楼

0931-8857601 广场东口店 广场东口平凉路424号

走近科学范文第3篇

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变革使得科学与公众的关系正处于—个关键阶段,接下来的几年中,人们作出的选择将深刻影响科学和社会的未来:一方面,科学议题更为激动人心,公众对科学更有兴趣,另一方面,许多人开始主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教类节目无论是内容还是讲述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无论从竞争力还是生产情况看,与新闻类、文艺类、经济类等电视节目还有很大差距。科学传播的发展空间

通常只有新闻性强或者娱乐性强的电视节目才会引起普遍关注。而科教类节目似乎总是由于其承担科学传播的功能而受到限制。但其实这也许是表面现象。

首先,科学传播的内容本身是否先天不足?科技信息满足的是人们对于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的这种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科学传播的内容本身非但没有劣势,还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内容本身没有问题,那究竟是什么限制了科教类电视节目实现更有效的科学传播呢?在实践过程中,我国科教类电视节目其实一直在不断摸索,不断寻找自身的特色和规律。

科教类电视节目首先应明确科学传播的出发点

澳大利亚一位活跃的科学传播者TERRYBURNS曾经为科学传播下过这样一个定义:科学传播就是使用恰当的方法、媒介、活动和对话来引发人们对科学的下述一种或多种效应——意识、愉悦、兴趣、形成观点,以及理解。

以“走近科学”为例,这个栏目早期是由科学人物、科学关注、科学生活三个板块构成的杂志式电视科普栏目,现在逐渐演变成一个以戏剧化故事为载体的栏目。2004年改版之后,栏目收视率节节攀升,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几年前,当人们谈到科教类节目如何创新时,就会说到美国的发现频道,它用一种全新角度和方式去解读科学事物,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但是它的高成本与大制作也成为横亘在科教类电视节目制作者面前的一座大山。2003年前后,科教类节目曾经出现低谷时期,而这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科教类名牌电视栏目“走近科学”,由于收视率长期低靡,在2003年成为央视被警示的栏目之一。为了从困境中走出,“走近科学”不断探索。2004年,人们在屏幕上看到了一个风格迥异的“走近科学”,它不再讲述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不再报道日新月异的科研成果,新版“走近科学”呈现出一种充满悬疑,充满戏剧张力的讲故事的节目形态。“走近科学”改版的结果是收视率有了很大提升,甚至不断改写着央视科教频道节目的最高收视率。从这种改变中我们看到“走近科学”栏目的出发点发生了重大转移,从知识转向了疑问和兴趣。

当然“走近科学”的改版也引发一些批评,有人认为有的节目故弄玄虚,有些选题科学_生不强。而出现这类问题主要还是由于创作者背离了初衷,一味制造悬念导致的。从“走近科学”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来看,中国科教类电视节目为实现科技传播一直在不停探索,这种以激发观众兴趣为出发点的创作理念开始并且已经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对科学的愉悦和兴趣可引发公众更加积极的感受和态度,它可以带来随后更为深刻的科学经历。

找到独特的科学传播的切入点

可以把科学传播者视为一个登山向导,它教会人们如何攀登(方法),提供梯子(媒介),帮助实际的登山实践(活动),并且让登山者明白与攀登相关的过程、可能的危险、以及其他问题。

而以媒介形式出现的科教类电视节目恰恰可以看作是这个比喻中的梯子。梯子在科学传播中在两个方面起作用,一个是上升,一个是下降。通过这种上升和下降就可以允许不同层次的人之间进行交流,科学家、中介者、公众都将从中受益。

再来考察近两年来非常火的一个科教类电视节目“百家讲坛”。2001年7月9日诞生的这个栏目和“走近科学”一样,一度曾因收视率低面临末位淘汰的危险。然而,绝处逢生之后便一路红红火火,成为2006年度和2007年度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

人们评价为什么爱看“百家讲坛”,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让艰深的学术不再晦涩了。清史专家阎崇年带来了转机。2004年S月,他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持续在科教频道一周收视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此后,“百家讲坛”在牢牢守住学术品位的前提下开始转型,力求架起一座专家、学者通向大众的桥梁,并将内容定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解读,由“百科全书”转变为普及本“文史读物”。《刘心武读红楼》《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等一系列讲座相继推出,在社会上掀起了“红楼热”“三国热”“论语热”。过去的边缘栏目一变而为核心栏目,观众追捧,业内瞩目。

走近科学范文第4篇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殊不知他在音乐方面也颇有造诣。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演奏水平非常高,他常常和普朗克一起演奏,弹钢琴的普朗克是量子论的创始人,拉小提琴的是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也许正是那动人的交响曲促成了两大理论的诞生。

由此可见,科学和音乐是相通的,音乐的想象力往往会刺激科学所必须的想象力,让你灵感顿生。

李岚清在厦门大学演讲中说道: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是李四光作的,袁隆平的小提琴拉得很不错,科学家钱学森在学校曾是鼓号手……这一切不都说明音乐和成就是密不可分的。圣桑说过,音乐始于词尽之处,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它使我们发现自身最神秘的深奥之处,它能传出任何词所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和心灵状态。

走近科学范文第5篇

世人的眼中,他是需要仰视的科学巨人。

头戴“杂交水稻之父”的光环,获世界大奖11次,荣获首届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个人姓名属无形资产,品牌价值1008.9亿元……他,就是袁隆平!

他一生痴迷的事业,最初始于儿时偶然的一次郊游。在武汉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参加学校组织的一次郊游。参观了一个农家园艺场,他看见桃子红嘟嘟地结在树上,葡萄紫莹莹地挂在藤蔓,花儿鲜艳艳地开在枝梢:这个农家园艺场的美深深地震撼了他。“学农”的种子在他心底暗暗生根、发芽。

就这样,袁隆平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稻田,交给他最初的梦想。为了全方位地掌握稻谷的习性,不管是风吹日晒,还是打雷下雨,他都一直在田间和他的禾苗在一起。用袁隆平的话说,“打雷下雨(我)尤其要去”,因为禾苗“倒伏不倒伏”,“要去看”才知道,“要去看,才知道它经得起几级大风”。从他朴素真挚的话语间,我们看到的是他对“水稻事业”的拳拳之心和不惧困苦的信念――伟大就这样铸造在平凡的点滴间!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评选委员会在颁奖辞里如此评说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他就是。”“他毕生的心愿,就是让人类远离饥饿。”而他,还一直还怀抱一个奇异的梦想: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把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米那么大。然后,几个朋友坐在水稻下面乘凉……把一个科学家浪漫的情怀书写得酣畅、繁华和流畅!

侍弄水稻的好手袁隆平,还能十分熟练地拉起小提琴在音乐的旋律中游走、陶醉和享受。皓月高悬或繁星闪烁的夜晚,他会深情地拉上一首《梦幻曲》或舒伯特的《小夜曲》……让自己在梦幻里走得很远;他还热心向公众推荐给自己担任“配角”的搭档,在科学的道路上演绎和谐,创造和谐,应该是他的另一种创造。

他,从古老中国农村的田间小路走来,从偏僻的安江农校走来,把生命的渴望和激情,灌注进温暖的泥层,化成厚实的温情,演绎出生长的奇迹,成功抵御饥饿和荒芜的梦魇!

其实,走近袁隆平,只需走向一个普通的山湾,走近一畦碧绿或者金黄的田畴,去走近一束籽粒饱满的谷穗;理解袁隆平,只需理解一碗喷香的米饭,或者理解一张舒展开了又绽放如花笑颜的太阳般颜色的脸。

走近科学范文第6篇

1、营销关:把老板的营销能力转化为团队的营销能力,实现营销自循环。营销关过去了这家企业就能够活着!

2,、产品关:打通产品链条,实现客户漏斗。过完产品关这家企业能够做大!

3、人才关:不是现有人才的数量,而是否有一套人才培养的体系。过完人才关企业能做强!

4、财务关:平衡企业盈利和企业安全,以及资金再升值。过完财务关这家企业能做长久!

走近科学范文第7篇

你们好!我是XX,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真知点化人生,汗水铸就辉煌》

同学们,你可还记得第一次背起书包走进学校的情景?可还记得打开第一本课本、学写第一个字的喜悦与新奇?那踏进校门的一小步,却是人生的一大步。人生的探索之旅由此启航,我们以智慧为帆,勤奋作浆,开始驶向 那无比浩瀚的知识海洋!

我们的学校,是知识的宝库,是文化的走廊,是师生的乐府,更是人才的摇篮。没有遏抑、没有权威、没有功利,有的是鲜活的课程与思想,创造的冲动与执着,不倦的探寻与思考……”同学们,在这宝库中 、走廊上 、乐府里,沐着晨光,你是否想过,今天该干些什么?踏着夕阳,你是否问过,今天有多少收获?狄更斯说过,“我所收获的,是我种下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有才能的人,就看你去不去争取这个机会。常用的钥匙最光亮,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郑板桥、白居易、李时珍等人的成功之路证明了这一点。你是否也渴望像他们一样,以勤奋去获取知识,提高你的才能,改变你的人生?在这里,我且用一首诗与各位共勉:“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 当初它的芽儿,曾浸透了战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的确,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代,大好韶华,岂能让光阴虚度?“攻书山渡学海因拼搏放飞梦想,掘潜能彰雅趣凭竞争谱写人生”。只有勤奋求知、拼搏进取,我们才能奏响青春之歌的最强音!

走近科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课堂研究 后现代 问题探究

现代意义上的课堂诞生于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之后,但放宽我们的视界,人类自有教育便有课堂,这是一种大课堂观,包含所有教学交往生发的时空[1]。对于教育的研究,长期以来都是集中在高等院校或学术机构中做“书斋式”理论演绎,使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广泛、鲜活的课堂教学实际相脱离,一方面限制教育理论的拓展空间,另一方面脱离教育实践的研究失去指导实践的生命力。为了教育学学科的持续发展,有学者提出解决传统教学论危机的突破口在于教学论研究的转型:从传统理论教学论向现代课堂教学论转型,从“书斋式”理论教学论转向“到那里”的课堂教学论[2]。

目前,课堂研究在我国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于课堂研究,还有很多人不能很好地处理“理论”与“实践”二者的关系问题。所以,为了更好地对课堂进行研究,我们需要牢记一些关于课堂研究的正确认识。

一、课堂研究是“走近课堂”与“走进课堂”二者相统一的研究

走近课堂,指研究者保持一定距离向课堂靠近的倾向。这种不完全深入课堂而是在课堂之外对课堂进行研究的方法,对教育专家、学者等专业研究者来说是一种常态。造成这种研究方式成为常态的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专业研究者没有大量时间与机会深入课堂,因此他们对课堂更多的是一种间接性接触。另一方面,站在课堂之外进行研究,保持一定距离,不至于“身陷课堂”中,这样就可以纵观课堂活动的整体面貌,从而对课堂进行全面把握。这种“走近课堂”的研究方法是长期以来我国课堂研究的主要方式,在这种研究方式指导下,我们的理论水平获得了一定程度地提升。这种书斋式研究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时间与精力,在较短时间内便可以演绎出课堂教学理论。缺点在于研究脱离课堂实际,使研究成果变得空泛而失去指导意义。

走进课堂,指在课堂中研究课堂现象,在真实场景下做情境式研究。走进课堂,不仅意味着在课堂之中,更多的是在课堂之中进行深刻自觉的反思。所以,从反思角度来说,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并不算是“走进课堂”,而仅是一种“在”课堂之中的活动。只是后来随着校本研究和行动研究的盛行,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有了自觉“思考”以后,才成为了真正的“走进课堂”。所以说,“走进课堂”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堂研究方式,主要是一线教师在做。一线教师在每天的课堂生活中面临大量繁杂的教学现象,如果能进行反思,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丰富素材进行深加工,则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研究的理论成果。尽管,近年来,专家、学者开始深入课堂,但一方面,进入课堂的人数少,另一方面,深入课堂研究的次数少且时间较短,造成目前“走进课堂”这种实践性课堂研究的主体还是一线教师。实践性研究的优点在于,有大量教学实践活动作为支撑,可以产生丰富的课堂研究方面的感性材料,而这些材料是理论产生的真正“活水源头”,重要的是这种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理论具有实践性特点,操作性极强,必将对教学实践活动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所以说,“走进课堂”的实践性研究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走近课堂”的书斋式研究方式的不足。但是,由于目前实践性研究的主体还是一线教师,而一线教师往往缺乏系统训练,所以理论素养不高现象突出,制约教师实践性研究水平,以至于当前阶段我国“走进课堂”的实践性研究水平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

从对“走近课堂”与“走进课堂”两种研究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欲提高我国课堂研究理论水平,须继续开展以专业研究者为主体的“走近课堂”的书斋式研究,而欲提高理论的指导水准,则须大力开展“走进课堂”的实践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尤其需要积极开展研究者与教学实践者的对话与合作,做到“走进课堂”与“走进课堂”两种研究方式的统一,最大限度发挥二者合力。

二、课堂研究是一种透视式研究

“透视”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是绘画法理论术语。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3]。陶志琼等人将美国学者古德(Good,T.L.)和布罗菲(Brophy,J.E.)所著书目《Looking in Classrooms》翻译为《透视课堂》。这是将“透视”一词运用到教育学方面的一次成功尝试。本文中笔者借用“透视”一词:课堂研究是一种透视式研究。这里“透视”一词相当于“结构”,透视式研究是一种在一定规则、程序、方法指导下有结构的系统性研究。

上文提到,一线教师的课堂实践性研究能力不足,是因为其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教师由于没有受过专门训练,便不会对繁杂的课堂现象进行结构性透视。因此,面对大量课堂现象时,才会显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些问题,不知道如何聚焦问题。因此可以说,课堂研究不是盲目的随意性研究,需要有意识地在一定规则、标准指导下的透视研究。在我国现阶段,要提高一线教师的实践性课堂研究水平,就必须通过学习获取透视式研究方法。在一定技术支撑下,方能更好地开展课堂研究。

另外,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之路同样说明,成功的研究离不开系统的研究方法。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在研究澳大利亚罗布里安岛民生活的过程中,以他的亲身研究历程形成并发展了人类学领域著名的“田野研究”方法,并提供了人类学界津津乐道的人类学家生活于研究的典范,认为一位专门研究者的研究过程需要历经三个阶段:“在这里”(being here)、“到那里”(being there)、“回到这里”(coming home)[4]。“在这里”指研究者系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领域基本理论与方法的专业训练。“在这里”的目的是进行专业训练,为下一步“到那里”打下基础。专业研究者与教学实践者都可以进行“到那里”与“回到这里”,但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研究者拥有技术支撑与理论基础,所以深入课堂时可以迅速进入状态,进行透视式研究;而教学实践者的研究则属缺乏系统的、浅层次的研究活动,因而质量不高。

所以说,在我国现阶段,要提高一线教师的实践性课堂研究水平,就必须通过学习获取透视式研究方法,只有在一定方法与技术支撑下,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研究。

三、课堂研究是一种后现代式的研究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想,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反思,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5]。现在我们正处于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时期,这其实是一种从绝对知识观向相对知识观、从普遍知识观向境域知识观、从既定知识观向流动知识观、从精英知识观到大众知识观的转变过程[6]。知识观的转变势必会影响教学观、学习观与课程观的改变。

对于课堂研究而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行研究时务必适应与遵从知识观方面发生变化的实际。绝对知识观向相对知识观转变,要求课堂研究不能拘泥于已有研究成果,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已有研究结论。普遍知识观向境域知识观转变,要求我们的研究充分考虑情境性,认真与当时情境深入“对话”,在具体情境中建构意义。既定知识观向流动知识观转变的趋势,对于我们来说,要用变化发展眼光看待课堂现象,研究要有前瞻性。精英知识观到大众知识观,说明知识具有多样性,利奥塔认为,科学只是知识的一种,每一种知识都应该是平等的。后现代知识观不仅重视社会性知识,而且重视个人性的知识,不仅重视显性的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而且关注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隐性的知识(又称缄默的知识)[6]。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研究时有“大研究观”视角,研究时要有敏感的捕捉信息意识,只要发现有什么不同,都可以进行详细观察与分析。

总之,后现代知识观具备的建构性、生成性、情境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我们的课堂研究应具备这些特点。考虑到课堂正处于现代到后现代转型的过程之中,有些问题可以用后现代的观点考虑,而有些仍需要现代教育观点的支撑,这就加剧了研究的复杂性。面对种种复杂与不确定性,我们的研究能做的就是顺应这种复杂,在具体真实的课堂环境中灵活应对。

参考文献:

[1]金建生.课堂范式的历史擅变及现实重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04).

[2]王鉴.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6-17.

[3]透视[OL].http:///doc/430818-456219. html.

[4]王鉴.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