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康社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康社会范文第1篇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

(来源:文章屋网 )

小康社会范文第2篇

要解决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提高对居民的医疗服务质量一对高等医学院校提出了新的课题。医学院校应当培养有能力在新的要求的水平上创造性地解决提高卫生工作各个环节、首先是基层卫生工作的中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理论思想与社区医学理论思维联系密切并有着诸多相通之处。运用中医学优势,探讨社区医学理论和实践,将是现阶段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发展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实现WHO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保证小康社会目标全面实现的有利举措,且意义重大。

1中医学理论体系有助于建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学术框架社区卫生服务是20世纪以来,用来解决社区居民保健、康复、预防、诊断、健康教育和治疗等一系列医学问题的新兴学科,其最大的特色是提供个性化、人性化、防治保健康复教育一体化和提供完整性(为个人、家庭解决来自生物、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身心问题)、综合性(集内、妇、儿、外等二级学科为一体)、协调性(为必要的进一步诊疗协调人员和资源)、连续性(医患关系和医生对病人及其家庭健康的责任是连续的)的全程服务。它的医学模式、服务对象和范围,与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服务对象和范围有着根本的区别和不同,它的学术框架完全是以自然科学的生物医学和社会科学的社会、心理医学来构建的[1]。中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完整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学科。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心身(心理和生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协同关系。认为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有机结合。

注重心理因素、精神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强调心理问题是造成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认为人要适应自然,人与自然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将此种关系称为“天人合一”。治疗遵循“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个性化治疗原则,治病求本。临床擅长整体调整,不单治病,更注重治“人”、“治未病”、重预防。因此,中医学也是一门横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医学学科[2]。显然这与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医学模式和思维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颇为吻合,极易形成有机的结合,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将十分有助于社区卫生服务学术框架的建设。

2中医学的诊疗原则有助于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个体优化诊疗的目标个体优化诊疗是现今医学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共同追求的最新目标和水准,因为医学服务的本质是人,不是人体的器官。医学必须注重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有机联系。医生不单要掌握解决疾病的诊疗技能,更要掌握与病人交流的艺术和技巧。理解、关心、同情、尊重病人,与病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医患关系保持最佳状态,为每一位病人提供优质的、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由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通常既不是单纯生物学上的改变,也不完全是心理社会因素所致;而是多为生物、心理、社会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病理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既不是简单的躯体问题,或是简单的精神、行为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家庭和社会问题,而是躯体、心理、社会等问题相互交错的复杂表现。躯体疾病可伴随心理、社会问题;精神疾患也可伴有躯体症状。心理、社会问题既可以是躯体疾病的原因,也可以是躯体疾病的表现。例如,有一些病人自觉身体十分痛苦,症状很重,却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各项检查结果正常。此时,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到病人的精神、社会等因素,从人和病的整体出发,就很难发现这些病人健康问题的所在,可能就会因为病人缺乏所谓的生物学上的阳性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异常结果,致诊疗束手无策。而在实际生活中的确很多健康问题都是由心理和社会因素所引起,只不过是很少有病人主动向医生承认或提示问题的存在。恰恰相反,多数病人则以人体的非特异性症状表现和叙述出来。所以在鉴别健康问题的性质和原因时,要求社区全科医生善于把握躯体和精神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影响;善于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发现和找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就是全科医生和社区居民保持密切的联系,熟知社区居民的家庭状况、、工作职业、健康水平、经济条件等生活背景因素,并与病人及其家庭保持良好的沟通,从而真正为病人提供个体优化诊疗服务。

众所周知,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思想的指导下,特别擅长于把握躯体与精神、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认为生活习惯、社会地位、职业性质、经济条件等不同,均会给人们造成身心机能上的差异。善于体察人与疾病相互间的多元化、多因果的复杂关系。临证诊病注重观察,长于司外揣内,援物比类,试探反证,审症求因。治疗注重辨证施治,灵活运用“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原则和方法。因人而宜,因证而宜,而不非因病而宜。这种重在辨证、善于治“证”,不拘泥于辨病治病的治疗原则与个体优化诊疗的精神不谋而合,正是满足和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个性化、人性化治疗的有力措施。

3中医学独特的诊疗手段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适宜技术社区卫生服务范畴广泛,囊括了从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预防接种到各种慢性病、老年病的治疗、康复、预防等内容。服务对象不分性别、年龄;服务病种不分类型和专科;服务内容既有对疾病的治疗,也有对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服务层面既有生物学的,也包括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诸多方面;服务范围除了个人,还包括了家庭和社区。要想完成这样特殊的工作和任务,除了社区医生,要对居民生活和健康产生正确引导,将病人及其家庭引进方便、有效的医疗保健系统;更要求全科医生总体掌握社区就诊病人,未就诊病人,健康人以及他们的家庭,乃至整个社区的健康状态。要想做到这一切,方便、及时、就近、周到、亲切、有效的服务,是全科医生工作的基础条件和保障。这不单要求社区医生工作中具有主动、全面、灵活、不计较工作时间、不计较工作场合、不计较工作地点,深入家庭服务的吃苦精神以外,更重要的是在解决、治疗大部分的社区常见病和多发病时,所运用的诊疗手段和技术必须适宜于社区简捷适用,携带方便,易于操作,便于掌握,疗效肯定的诊疗要求,否则很难履行这一使命。

中医学诊疗手段丰富多彩、简便易行且疗效确凿。既有药物的内服、外用;也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肌肉注射和静脉点滴。除此以外针刺、艾灸、导引、吐纳、按摩、推拿、正骨、割治、刮痧、熨法、洗浴等等也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这些手段的应用无须昂贵的设备、精密的仪器或其它严格的诊疗条件,器具随身携带,具体操作简单,易于快速使用,投入人员很少,临床疗效明显。特别是在全科医生具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在用心领悟、手法娴熟的基础上使用,则更可获得卓越的疗效。所以中医学的诊疗手段十分适宜在社区开展卫生服务工作,同时也将大大丰富全科医生的诊疗手段和方法,对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广泛开展大有益处。#p#分页标题#e#

4中医药费用低廉,符合我国卫生改革的内容和社区居民的消费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的医学发展和取向是为人民大众服务,不是仅为少数能按市场价格支付费用的人服务。过去几十年来,医学传统地接受了治疗为主、治愈为目的的生物医学模式,昂贵地谋求医疗的进步。许多新技术的发展,提供的康复和延长生命的新形式和手段,客观上都存在增加医疗费用的倾向,致使医疗保健费用日益膨胀。昂贵的医疗费用使许多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所带来的健康状态的改善,仅局限少部分有钱人范围。与此同时,大多数人特别是偏远地带人民群众却连落后的卫生保健条件都未能得以改善和提高,有的甚至连最起码的卫生保健条件都难以得到保证。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医疗市场引进竞争机制以来,有些地区和医院缺乏大卫生观念,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盲目引进和攀比高新技术和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上述矛盾。医疗费用的昂贵,也使得国家和政府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策略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堪重负。医学走到了可供性的边缘,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在农村已经脱贫或正在脱贫的家庭,重新因病致贫或无钱医治的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不少人正丧失享受医学服务的均等机会。无法对医学技术和知识的应用以及对治疗进行选择,更谈不上对稀缺卫生资源的分配和享用。病人的选择和尊严受到伤害,医学的社会公平性和公正性在人们的心目中受挫。医学已不是社会供得起的和经济上可支撑的医学,医学有可能或者说正在一步步沦为商业力量和金钱的俘虏。长期以往,很难说医学是不是要成为专为有钱人服务的医学。总之,过去的医学发展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卫生保健条件与医疗费用过高、卫生资源有限而又分配不尽合理的窘迫和矛盾;越来越体会到医学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必须进行系列而重大的改革[3]。积极开展、推广方便、经济、适用、有效、覆盖面广的社区卫生服务初级保健模式,是符合国情且行之有效的得力举措,值得欣喜的是这一举措已被纳入国家医学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的总体规划并逐步完善。

小康社会范文第3篇

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的原则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将建立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与国情、省情、市情、县情等相结合,选择合适的统计指标,以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同时,要坚持“全面监测、相互衔接、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科学性”、“可比性”、“实用性”的设计原则,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统计保障。

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面向用户、基层、调查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统计部门是综合经济部门,承担着反映和监测小康社会进程推进和完成情况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统计部门要准确描述宏观调控中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推进情况,做好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监测评价工作,建立健全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体系,充分发挥统计监测预警、导向作用。

“全面监测、相互衔接、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全面监测、注重实效”一是从监测的范围看,要按照全方位、立体化的要求进行全面的监测,既要包括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市级层面的监测,更要包括县级层面的监测。要建立科学的小康监测统计指标评价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一方面,让老百姓在生活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另一方面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二是从监测指标看,要按照“十”提出的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全面进行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有反映经济健康发展内容的指标,又要有反映民主法制内容的指标;既要有反映科教文卫体内容的指标,又要有反映居民生活和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指标。“相互衔接”是指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市级层面、县级层面的小康监测要在其指标体系和监测结果上尽可能地保持一致性和系统性。

“科学性”、“可比性”、“实用性”的小康监测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一个地区的发展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环境和人文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在小康监测指标体系设计中要客观认识社会经济运行的特点,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方面,使选取的指标含义明确、指标所包含的内容及指标口径等要协调一致,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公正性和客观性。二是可比性原则。在指标体系中应尽量采用具有共性特征的可比性指标。选取的指标要代表性强、鉴别力高,以利于揭示不同区域的小康社会发展水平。在评价时,鉴别力的大小具体表现为区域间指标值的差异大小,主要通过指标值的离散系数得出。一个指标的离散系数越大,说明这个指标在县(市)间的鉴别力越高,反之越低。三是实用性原则。实用性是指选取的指标有较强的可计算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标数据要有一定的核算基础,可靠性要强,易测算,易确定。有些指标虽然理论上较重要,但不好准确取材和测算,可操作性差,也不宜选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的实施思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因此,建立科学实用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依法统计,加强对小康统计监测数据的评估和规范使用,才能为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从国家层面上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2008年6月,国家统计局为科学监测和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对全国和31个省(区、市)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统计监测。整个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六大方面23项指标组成,每项指标都设有目标值和权重,每年通过实现值与目标值的对比结果确定实现程度。从技术方法上来说,每年可对全国和各省进行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一致性检验,即主要统计监测指标要与全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客观情况相一致,对与全国总体变动趋势差异较大的指标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查询。

从省级层面上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从逻辑上讲,各省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应该与国家监测体系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省际之间具有可比性,同时它也是保证国家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的基础。由于资源禀赋、自然和历史及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东、中、西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不可能一致,有些省可能会提前实现该进程,如上海、北京、广东、江苏等地区中的一部分现在已提前实现了小康社会进程。有些省可能不会如期实现该进程,如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因此,在统计监测指标、权数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在目标值上根据不同情况做出调整。每年可以对全省和各市进行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的一致性检验,即主要统计监测指标要与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客观情况相一致,对与全省总体变动趋势差异较大的指标要进行严格审核和查询。

从市级层面上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对于一个省或地区来说,只有省级层面的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是不够的,所辖的各市级统计机构也需同步进行监测,以便形成省、市相互对应的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以市级的进展验证省级监测的结果,以省级的进程衡量各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看,原则上可采用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体系,并对个别取数困难或代表性不强的指标进行调整。每年也可对全市和各县进行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一致性检验,方法同上。

从县级层面上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从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看,不宜采用省级或市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体系,囿于一定的客观因素,适于省级和市级的监测指标到了县级,占相当比重的指标数据在取材上会存在问题。因此,要考虑设计县级层面上进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与国家、省、市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实现程度相衔接。

小康社会范文第4篇

经济发展实现程度已达76.1%

该报告显示,1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0.5%提高到2010年的76.1%。据介绍“经济发展”包括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和失业率(城镇)五项监测指标,主要反映经济方面的发展情况。从五项监测指标来看,2010年人均GDP达到29992元(当年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是2000年的2.56倍,十年间年均增长9.8%,实现程度首次超过60%,达到64.0%;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76%,比2000年的0.90%几乎翻了一番,实现程度为70.4%。

社会和谐实现程度达82.5%

统计数字显示,10年来,中国社会的和谐程度逐步改善。“社会和谐”包括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和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五项监测指标,主要反映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在社会和谐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2.5%。从五项监测指标来看,201 0年基尼系数略高于2000年的0.412,实现程度为79.8%;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为3.45,实现程度为70.5%;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为99.25%,比2000年的110.64%缩小了11.4个百分点,实现程度接近100%。

生活质量实现程度达86.4%

统计数字还显示,10年来,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8.3%提高到2010年的86.4%;“生活质量”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五项监测指标。民主法制逐步健全,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84.8%提高到2010年的95.6%;“民主法制”包括公民自身民利满意度和社会安全指数两项监测指标。

小康社会范文第5篇

1.提供公平发展环境,规避市场机制缺陷,促进小康社会的建成经济法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弥补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不足。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恶性竞争、行业垄断、市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等不公平现象比较普遍,对于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因此,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双向调节,才可以充分发挥经济法的有效法律手段,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无形调节的有机结合,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夯实的基础。

2.协调经济社会利益,体现公平分配原则,促进小康社会的建成经济法在社会整体效率与公平基础之上实现了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调节分配,力求达到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并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对社会权利与经济利益进行再次分配,其法律价值目标是要在社会整体利益、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个体之间寻求最佳的均衡点。同时,经济法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健全市场机制、补充政府调控不足等方式来实现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公。

3.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安全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成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公平。经济法从社会公共利益的本位出发,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通过建立保障民生和社会宏观调控等多种措施对贫富悬殊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加以缓解,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就业、提供社会救助、制定经济法各项细则来逐步完善经济法制体系,从而保障民生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健康文明社会的建成。

二、经济法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思考

经济法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市场资源配置的最有选择,使社会经济保持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1.树立正确的经济法制观念,实现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经济法应着眼于维护经济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树立正确的经济法制理念,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充足的物质基础。首先,经济法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一方面要防止政府“有形的手”强制干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防止社会发展不均所造成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等社会不公,营造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氛围。其次,经济法要正确处理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力求达到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和谐局面,以保证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之间形成合力,才能促进经济顺利发展。

2.革新经济法制观念,兼顾效率与公平,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效率与公平是经济法从来都不可避免的根本问题,如何调整经济结构,缓解人民利益分配矛盾是经济法的基本任务。因此,要树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经济法制理念,发挥经济法调节社会发展差异、社会经济利益再分配的基本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总体平衡。目前我国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发展矛盾突出,如何在经济立法中将这些矛盾和问题加以解决是当前必须考虑的现实,因此,必须及时转变立法观念实现创新和发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科学理性地分析当前的实际,解决阻碍社会发展的经济问题,以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

3.树立维护整体利益的经济法制理念,开创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小康社会是一种动态发展平衡的状态,包括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平衡发展、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以及人自身对富裕生活的追求等。十报告指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维护经济法整体利益价值观,注重社会发展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考虑经济发展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是当务之急。(1)维护市场的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私营部门对经济利益的无限追逐与扩大,引发了很多社会整体利益不协调的矛盾,经济法可以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规范市场运作行为,缓解矛盾。(2)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位。旧体制下的经济粗放式发展,消耗了很大的自然经济资源,经济法应体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合理整合配置自然经济资源为目标,关注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小康社会范文第6篇

近几年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到新高度。但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江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又处于落后状况,只有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攻坚克难,才能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江西小康社会进程与全国差距大

经济发展差距大

在评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指标体系中,江西实现程度最低的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只达到62.1%,比全国低17.3个百分点。其中,人均生产总值实现程度仅51.6%,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1%,在中部六省当中居第5位。

2012年,全省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货款余额等经济指标在全国所占比重都在2.5%以下,远远低于江西人口占全国3.3%的比重。

生活质量差距大

近几年江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改善,但与全国相比又相对落后。全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标实现程度达89.4%,江西为83.6%,相差5.8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之一,其实现程度仅61.1%,比全国低3.13个百分点。

反映居民生活发展变化情况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过高,与全国的差距十分明显。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7%,大至相当于全国2000年的水平(39.4%),落后13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53%,大至相当于全国2006年的水平(43.0%),落后了6年。

文化教育差距大

江西的文化教育指标实现程度为67.1%,比全国低了4.1个百分点,离全面小康还差32.9个百分点,是实现难度仅次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

江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2.54%,离5%的目标还有近一半的距离,处于中部六省的最后一位,不及湖南文化产业所占比重的一半。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这项指标的进程不容乐观,其占比仅9.28%,实现程度为58%,比全国低4.3个百分点,离16%的目标还相当遥远。

产业结构差距大

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其衡量标准是: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达到50%。江西这一指标的实现程度为67%,比全国低了19.7个百分点。

近几年,工业和建筑业吸收了大量投资,产业规模急剧扩张,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2012年,江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5%,比全国44.6%的平均水平低了10.1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50%的平均水平低了15.5个百分点。江西第三产业无法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更大的市场空间,严重影响了产业升级和做大做强经济总量。

创新能力差距大

江西科技投入不足,许多企业缺乏创新意识、缺少核心技术。

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仅0.83%,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程度为33.1%,比全国低了40.4个百分点,仅仅走过了三分之一的路程。经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仅7个,在中部六省中最少。全省研发投入总额和比重这两大指标,均处于中部六省最后一位。全国科技进步监测结果显示,江西科技贡献率列全国第22位,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地区的差距较大。

农村问题是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难点

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江西全省的全面小康。但对农村而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前进路上的坎更多、坡更陡。

城乡全面小康协调发展难

2011年,江西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62.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17.1个百分点。江西是一个52.5%的人口在农村、78%的土地是山区丘陵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城乡发展失衡的矛盾突出。

罗霄山特困片区同步小康极艰难

罗霄山片区有农村贫困户42.26万户,农村贫困人口182.37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510元,比全省农民人均水平少3318元,低42.4%,与延安、遵义等著名革命老区相比,分别少3145元、1551元,低41.1%和25.6%。片区内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不少人处于“居难安、食难饱、衣难添、学难上、病难医”的困境。这一片区的扶贫任务异常艰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最大的地方。

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

2011年江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3.8%,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要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又有很大的难度。

一是农民家庭经营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制约了投入产出水平的提高。二是农民创业致富、扩大生产不仅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等困难,而且还要面临自身难以化解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信息风险的困扰。三是农村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2000~2012年,江西农民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仅9%,同期浙江农民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

农村社会事业达标难

农村教育落后,2012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接受基础教育的平均年限为7.2年,远低于城镇水平,还有约30%的农村劳动力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农民工子女辍学的现象依然存在。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2011年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所占比重只有3.01%,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11.3%,差距非常大。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起步晚、标准低,全省农村只有24.7%的人参加了养老保险,要达到60%的覆盖率,存在很大的困难。

科学发展,力争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是打造发展升级版的根本动力。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力促行政体制改革,消除限制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体制。

开放是加快江西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最有效的途径。要优化发展环境,使江西的独特地缘优势和山清水秀空气好的独特生态优势,转化为更高水平、更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确立民生为大、富民优先的理念

一是要倡导全民创业。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增强全社会创业活力。二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建立功能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三是要调整分配结构。采取“提低、扩中、控富”的办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四是要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集中更多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

面向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农业,扩大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加快促进农业向生态型现代农业转变。做强工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壮大三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第三产业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集中力量推进技术创新

一是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骨干作用。三是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加快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

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同步发展。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革除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

小康社会范文第7篇

1.全民健身运动是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提高生活质量已被例入国家决策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进入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就会不断的提高,在生活思维方式、生活形态方面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全民健身能够在工作和劳动之余,实现文化体育娱乐的目的,并且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焕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全民健身运动是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2.全民健身运动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不同的社会个体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受遗传素质、教育程度、职业、所处社会阶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反映在全民健身运动方面就会有在内容、形式、空间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具体的说从过去以健身为主向娱乐、休闲、健康、交际并举的多元形式发展,更加符合社会对主体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在全社会长期不懈地倡导和宣传全民健身运动的价值,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与自身脑力和体力相适应的、深刻挖掘自已潜能的、符合自已心愿的理想境界需要的发展。3.全民健身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培养方向。学生在校期间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浓厚的兴趣,以及体育能力、习惯是他们日后参加健身活动的决定因素。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以竞技项目为主,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对学生来说学习、掌握技术、技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并且对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能得到满足,难以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就是让学校树立起“健康第一”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享受运动的乐趣,增强运动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4.全民健身运动能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全民健身的开展,为人们开辟了崭新的精神生活领域,人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时间和资金,因此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增长。国内外大众体育实践证明,每开发一个新兴体育项目就能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启动和发展,促动项目所需的体育设施场馆的建设和器材、辅助材料的生产加工,缓解了社会就业的矛盾,增添了体育产业的活力,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5.全民健身促进我国社会体育人口数量的增多。体育人口的数量是一个国家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反映人对体育的基本态度和思想,也反映了人们的生存态度。发展体育人口数量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马鞍型,中青年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少,原因之一就是中青年生活负担较重且活动内容不合他们的口味。中青年是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体质的好、差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职业以及收入状况,创造出适合他们的健身项目,积极引导他们和更多的人,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高我国体育人口的整体数量。

二、全民健身运动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文化标志

全民健身之所以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为人们所理解和追求,是因为在此活动中,文化因素很多。健身运动蕴含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文化“弥漫”于整个体育领域,文化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底蕴作用便是体育发展中隐在的、深层的推动力。体育在其“推动力”的发展中又为文化的交流和丰富、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创造着锲机和动力。体育健身是大多数人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体现着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追求,同时也培养了人浓厚的体育兴趣和爱好。观赏高水平竞技比赛,融入到一种巨大的社会文化氛围,总能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体育中所展示的历史、文化、哲学、和精神品质风采。“全民健身运动”落脚于个体,却触动社会文化深层次结构,完善人的社会道德,实现人格提升,构成对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文化标志。

三、全民健身运动对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以人为本”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的主题,是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体育社会化程度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充分利用体育来提高人的素质,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的国民素质目前在很多方面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比较低,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全民健身对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市民通过健身实践,证明了体育精神与科学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是互为融合和相互促进的,不但能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整合社会情感,还能够提高人类的心理健康水平,经常参于健身运动,可以减轻心理压力,积极面对各种挫折,调整不良情绪,产生向上的思想、情感和增强自我效能,促进了人的整体素质个提升。随着人们体育价值观念的不断进步,为全社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在主、客观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 宁:《全民健身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小康社会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小康社会 体育 社会化

1小康社会体育发展方向

1.1体育事业全面融入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

建设小康体育,是指体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体育,是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的体育。小康体育的核心是提高全社会的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让老百姓分享体育发展的成果和利益。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就是要推动体育体制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发展模式由局部赶超型向全面发展型转变,发展动力由满足政府需求为主向满足大众个体需求为主转变。因此,全面建设小康体育有着实际的、丰富的内涵,它对中国体育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实践。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位一体的现代体育发展观、体育事业全面融入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观,利用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独特的魅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实际的贡献。

1.2体育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必须切实把体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轨道上来,要大力发展大众体育,推进体育的普及化、生活化、娱乐化和消费化,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有消费能力的多样化、差别化体育需求的格局。要大力加强大众体育的组织化建设,鼓励不同所有制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面向大众的各类健身俱乐部,构建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营性体育组织体系,引导城镇居民消费组织化、专业化的健身娱乐服务。同时,小康体育要更加关注农村体育、欠发达地区的体育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政府要加强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要利用彩票、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困难群体享有基本的体育权利和公共服务,实现体育对全民的关爱。

1.3推进体育社会化是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甘肃体育由于受中国文化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无论在管理体制还是在运行机制上与其它地区有很大差距。但是,这一时期的体育发展主要还是以竞技运动为核心,以政府意愿为主导的发展形态。尽管除了竞技运动以外,其他体育形式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本质上看,小型多样、自愿组织、丰富多彩的大众体育实际上还处于发展缓慢、投人力度小、体制陈旧封闭的局面。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就是要推动体育体制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发展模式由局部赶超型向全国发展型转变,发展动力由满足政府需求为主向满足大众需求为主转变。

2小康社会体育社会化的发展思考

2.1制度保障是体育社会化的根本保障

体育社会化发展,体制保障是根本。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和科技兴体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化体育服务系统,不断提升体育综合实力,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其次要真正实现”管”与”办”的分离,理顺与社会体育组织、协会之间的关系,真正地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从单纯的依靠行政命令向以依靠法律、政策、经济、市场等多种综合性手段方向转变。在训练、竞赛体制方面,解决好专业队制与协会制、俱乐部制等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实现全新的管理体制。最后,要完善群众体育的社会机制。从我国当前的形势看,”群众体育”在我国从未形成成型的运行机制,没有相应的社会组织,缺乏必需的资源。

2.2经济基础是体育社会化的根本动力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而人均GDP则是评定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参数。纵观甘肃经济发展状况,甘肃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指标,甘肃人均GDP的平均水平只达到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56.8%,也就是说甘肃居民的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造成居民基本生活水平以外的消费水平的降低而使恩格尔系数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也就减少了对体育的投入,影响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政府和社会对公共性设施的投入将会增加,这也是促进居民体育消费的基础条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恩格尔系数会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体育)消费方面的支出会逐步上升。这是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小康社会体育社会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2.3体育资源是体育社会化的物质基础

数据表明甘肃公共性体育场地严重不足外,教育系统体育场地的公众性社会开放程度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快满足群众健身各和娱乐需求的体育设施建设。各县区的体育设施要达到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四个一”的要求。乡镇要建有体育活动中心和简易健身路径;城镇街道办事处要建有印平方米室内和200平方米室外体育活动场所。新建居民区、经济开发区必须按照《体育法》、《体育设施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规划人均0.3平方米的体育健身预留空地和建设相应的配套体育设施,这些都是推进体育社会化进程的物质基础保证。

2.4体育产业化进程是体育社会化的发展动力

体育社会化是体育产业化的基础,而体育产业化又是体育社会化的发展的动力源泉。为此如何发展体育产业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将是小康社会体育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传播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体育观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反过来讲,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将有力的体育体育市场的发展。目前,甘肃省体育无形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应根据本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同竞技水平开发不同的体育市场体系。不失为推动甘肃省体育社会化进程的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