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范文第1篇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第五届国际矿泉节新闻发布会。今年的8月18日至9月8日,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中国矿业联合会等八家单位在白山市联合主办第五届国际矿泉节。为借助各新闻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力,将矿泉节的相关信息及时向国外传递,吸引国内外宾朋和客商积极参与节会活动,提升矿泉城的影响力,将特色白山推向世界,为本届矿泉节的成功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今天本届矿泉节组委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同志有:本届矿泉节组委会主任、中国矿业联合会天然矿泉水专业 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先生,本届矿泉节组委会主任、执委会主任、白山市代市长先生,本届矿泉节执委会副主任、白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先生。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青年报、旅游 卫视、中华工商时报、中国产经新闻、中国贸易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食品质量报、中国金融时报,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城市晚报、东亚经贸新闻、吉林朝文报、新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美国国际日报、法国欧洲时报、加拿大环球早报、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吉林网、省政府网、搜狐网、新浪网,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电视台、中联文化传媒等新闻单位。

首先我代表矿泉节组委会,并谨以第五届中国?白山国际矿泉节执委会的名义,对各媒体记者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下面,请本届矿泉节组委会主任、执委会主任、白山市代市长先生作新闻发布。(代市长作新闻发布)

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在场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提问。(记者提问,提请领导作答)

请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大家都知道矿泉水有很多,请问白山市矿泉 水有什么 独特的性质?到底有多大的开发潜力?)

下面请本届矿泉节组委会主任、执委会主任、白山市代市长先生回答。

请记者提问。

下面请白山电视台记者提问。(白山市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矿泉节,请问举办矿泉节对白山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和作用?)

下面请本届矿泉节执委会副主任、白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先生回答。

请记者提问。

下面请香港凤凰卫视记者提问。(为什么白山能够发展矿泉水产业?建立国际矿泉城的优势是什么?)

下面请本届矿泉节组委会主任、中国矿业联合会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先生回答。

请记者提问。

下面请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提问。(白山市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现状怎样 ?是否推出自己的地方品牌?)

下面请本届矿泉节执委会副主任、白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先生回答。

请记者提问。下面请香港大公报记者提问。(白山市和长白山是什么关系?白山市旅游主要有什么主要特色?)

下面请本届矿泉节执委会副主任、白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先生回答。

新闻联播主持词(二)

男:各位观众,上午好。

女:上午好。

男:今天是xx-x年9月12日,距离教师节已经过去两天了,距离祖国六十华诞还有十多天。欢迎收看今天的婚礼直播节目。

女:今天婚礼直播的节目主要有:

男:婚礼开幕式、婚礼进行时、婚礼闭幕式。

女:下面请看详细内容。

新人入场

男:公元2xx-x年9月12日是今天,农历己丑年七月二十四还是今天。今天,温馨的绅特大酒店,高朋满座、气氛热烈。香槟色的纱缦装扮出浪漫的舞台,典雅的罗马柱将在这里见证两位新人的盛典。

女:在婚宴前排就座的有:黑龙江晨报社社长蔡廷伟,副总编梁伟、朱艳;黑龙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赵成。

男:大会由高大力、李明岩主持。上午9时18分,李文学与姚书香新婚庆典现在开始(放钟声三响)。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迎接新人入场(奏婚礼进行曲,放礼花)。

女:今天,这神圣的婚礼进行曲奏响的是你们辉煌人生的主旋律,这流光异彩的经地毯架设的是你们一往无前的康庄大道。这是心与心的完美交融,这是微笑与甜蜜的延续诠释,我想此时此刻萦绕在他们身边的只有幸福 的感觉,那就让这感觉弥漫天际,珍藏永远。

男:今天,我们将用美的语言、美的智慧、美的思想为每一位追求美、渴慕美、向往美的每一位朋友传递美好的祝福、留下美好的回忆。

现场采访

女:两个人从相识、相恋到喜结良缘,他们经历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他们的爱 情是纯洁的、真挚的。千里姻缘,天作之合。在对理想和事业追求中建立的新家,正是他们谱写美妙爱 情交响曲的延伸。下面请看本台记者对他们的专访。

男:请问新郎,你们两个完全不是一个圈里的人,而且一个上白班,一个上晚班,当初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

(新郎):谢谢CCTV、MTV。我的单位是报社,报社是生产记者的;她来自正大雪莲,企业是生产鸡肉的。记者与鸡

肉,都有一个鸡字。我负责打鸣,引导舆-论;她负责下蛋,培养后代。

请问新娘,你家在海拉尔,他家在牡丹江,正好在哈尔滨的两个相反方向,怎么能在哈尔滨一见钟情、两眼放光、三更难眠、四年结缘呢?

(新娘):他名字中含有“文学”,我名字中含有“书香”,无文学不书香,无书香不文学。

典礼

女:才子配佳人,织女配牛郎。在今天的婚礼庆典上,新郎新娘举行了隆重的拜堂仪式,请看本台记者发回的现场报道。

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了今天的来临,父母已经期盼了很久,同时也付出了很多。今天,两位新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新家,了却了父母的心愿。下面有请两位新人的父母上台。

这位是新郎的父亲,这位是新郎的母亲,这位是新娘的母亲。

请两位新人面向双方父母:

一拜父母养我身,――一鞠躬!

再拜爹娘教我心,――二鞠躬!

尊老爱幼当铭记,和睦黄土变成金!――三鞠躬!

请双方父母就座。

请两位新人面对面站好:

一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白头偕老,风雨 同舟――一鞠躬;

二拜夫妻恩爱,相敬如宾;早生贵子,光耀门庭――再鞠躬;

三拜勤俭持家,同工同酬;志同道合,尊老爱幼 ――三鞠躬!

两位新人各向前一步,伸出你们的双手,给对方一个深情的拥抱,一个坚实的未来。(泡泡机,音乐)

请两位新人面向来宾:

感谢各位来宾的光临和送上的祝福,祝愿每一位到场的来宾一年四季交好运,东西南北发大财,鞠躬!

女:下面请看一组简讯。

男:为庆祝李文学与姚书香的婚礼,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委托莱温斯基送来一条高级内-裤,以作贺礼,并附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你们的儿子的,但终归是那帮孙子们的。

女:拉登沉寂一年后又一次在半岛电视台露面,并发表 “告中国人民书”,称今天他会在家陪老婆打麻将,婚礼可正常安全 地进行。

男:李文学与姚书香结婚的消息传来,全国各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那是相当热闹(宋丹丹语调)。为此,河北省送来一吨三鹿奶粉,并附言:喝三鹿奶粉,可培养残奥会冠军。

女:“世维会”的热-比-娅送来一把新疆大砍刀,并留言,计划生育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当断则断,不能含糊。

男:各位观众,这次婚礼直播节目大约需要20分钟,下面继续报告新闻。

女:为了庆祝李文学与姚书香的婚礼,明天出版的《黑龙江晨报》将发表社论,题目是《李文学,你老婆喊你回家吃饭》。黑龙江晨报社社长也将在头版发表热情洋溢的贺辞,有请蔡社长。

尾曲

男:让我们为幸福的恋人起舞,为快乐的爱侣歌唱,为火热的爱情举杯,愿他们的人生之路永远洒满爱的阳光。

女:这次婚礼直播节目播送完了,谢谢收看。有请新人退常五分钟广告后,婚宴正式开始。今天新郎新娘在开局之前还送给在座的所有来宾一副对联。上联是:吃,吃尽天下美味不要浪费,可以打包。

男:下联是:喝,喝尽人间美酒不要喝醉,小心交-警。横批是赵本山的一句至理名言:

合:吃好喝好!

(《我们的纪念日》+钢琴曲)

第二幕

男:香槟酒是喜庆的象征,是幸福快乐的源泉。下面我们有请新郎、新娘为我们共同开启这幸福快乐的源泉,注满彼此的酒杯,共同浇灌爱的土地。(泡泡机)

新闻联播范文第2篇

无论是中国最早出名的股民“杨百万”还是目前控制市场走向的众多基金经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癖好――收看《新闻联播》,在这些股市老鸟看来,《新闻联播》的价值甚至比上市公司的公告更值得研究,是字字都值得玩味的晴雨表。

近来从6000点开始的下跌,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在10月中下旬《新闻联播》加上《新闻30分》、《经济信息联播》用了空前的力度提示股市风险。在这之后紧接着就是大盘蓝筹飙高后回落,将大盘死死拖住。而今年给无数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的5・30大跌前,《新闻联播》用了长达一分钟的时间报道广发证券的违规内幕交易,结果是题材股全面下跌,至今都很少有个股能回到当时的股价。往前追溯,《新闻联播》对股市影响力度最大的还要算1996年提前一天播放《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市场紧接着就是三个跌停,疯狂的股市就此沉寂多时。

这档在明年就要庆祝自己30岁生日的央视品牌栏目,长久以来一直是大型机构投资者分析政策面的重要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梁晓涛就曾对外界表示:《新闻联播》发的消息很多人是当作政策和文件来解读的。而这样的说法也得到股民的认同,《新闻联播》、《经济新闻联播》、《证券时间》就一直被很多老投资者公认为专业股民必看的三档节目。

对于《新闻联播》的解读,并不是普通看电视节目那么简单,它从来不会直接说出股市涨跌,必须要做到文本细读才有意义。细读时,不仅要关注具体的新闻内容,也要关注其新闻时长和在其他新闻栏目中重播的力度,特别是出现上市公司名称时,更要字字都严加分析。例如中国目前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在今年8月20日被《新闻联播》以头条报道,题目是《自主创新,打造国际造船一流企业》新闻中除了强调企业自主创新取得成绩,更是直接指出其产品订单都已经排到2010年之后。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样的信息无疑是报了一个持续利好的“大料”,虽然当时中国船舶股价已经在200元下方徘徊多日,但在此消息刺激下迅速有了一个拉升,到10月12日直接冲过了300元。

新闻联播范文第3篇

不过如果把收视率等同于喜爱的话,我倒觉得这个调查结果并没有那么离谱,尤其《新闻联播》节目,是当之无愧的王中之王、世界之最。其实,根本不需要央视麻烦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国家统计局、中国传媒大学等权威机构的权威专家进行论证,谁都可以拍胸脯得出这个结论。

从内容上说,《新闻联播》并非新闻的专业标准,却是国内政治的晴雨表。1982年9月,中共中央明确规定,将重大新闻的时间从20点提前至《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点,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这一垄断性的消息源确立了这个节目在政治上的权威性和唯一性,也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收益。商业机会又激励央视更加主动地利用垄断优势,争取到更多的独家内容权。

从技术上说,有位研究央视市场的权威人士曾说过,“大家都在吹牛说自己覆盖全国了,其实真正覆盖全国的频道只有一个,就是中央一套。中央一套的覆盖率是国家政策保障有线电视、卫星、微波三种覆盖全国”,“除了中央一套以外,其它任何一个频道覆盖人口不可能超过5亿,唯独中央一套覆盖率达到11亿左右”。这位人士以此来解释央视连年广告招标的火爆。按照他的解释,这个火爆的确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中国教育电视台也曾在自己的招商广告里吹嘘说,它是“全国唯一一个与中央一套享受同等政策支持落地的卫星频道”。由此可见央视的政策支持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

所以,面对央视的调查结果,我想起了一首曾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super Star》,歌中唱道:“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爱你,you are my super star!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爱你,you are my super star。”当时就有人开玩笑说,这首庸俗的爱情歌曲其实更合适献唱给一切垄断的市场和组织。既然是一次市场调查,那就应该让人明白一个基本事实:这方面并没有真正的市场。

有人指出“收视率最高”并不等于“最喜爱”,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不过,我也猜想《新闻联播》在内容和技术的双重政策强劲支持下,赢得喜欢也并非那么困难。了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人都知道,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被绑架者就可能对绑架者产生好感、依赖甚至成为其协助者。《新闻联播》换了几个新的主持人,虽然内容和风格都没有什么变化,但立即登上各媒体的重要版面,收视率随之大幅攀升,就是一个证明。

新闻联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北京最帅交警 《新闻联播》 典型人物

2009年8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用2分54秒的时间“重磅”报道了被网友称为“北京最帅交警”的孟昆玉。这一报道的播出,令受众感到耳目一新,因为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典型人物报道,这一报道在人物选择、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上,都与以往的报道有所不同。它的推出,体现了《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的一次创新。

一、典型人物选自网络名人

孟昆玉是北京宣武区交警支队广安门大队的一名年轻交警。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前,他首先在网络上小有名气,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北京最帅交警”。今年8月初,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的一群大学生,拍下了孟昆玉警官在街头执勤的一组视频,视频中孟警官不仅外貌阳光帅气,而且工作十分敬业,深受感动的大学生把这组视频上传到人民网上。8月2日,人民网了一组标题分别为《雨中执勤的可敬交警》《出租车司机最喜欢的交警》《超级“唐僧”的北京交警》《帅交警微笑面对受罚司机各式表情》《实拍帅交警劝说行人和机动车》《速效救心丸竟是交警常备物》等视频。这组视频后,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8月5日,央视国际网在其新闻社区的“我在现场”又对“北京最帅交警”进行了详细报道。

《新闻联播》每天播出国内外重大新闻,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为宗旨,被奠定为官方新闻管道的重要地位。①8月10日《新闻联播》有关孟昆玉的报道打破常规,这位网民的“偶像”被《新闻联播》接纳,并作为“80后”的典型人物向全社会宣传。以前《新闻联播》所推出的典型人物都来自于地方推荐,经过层层严格的筛选和各级媒体记者的挖掘,才能走进《新闻联播》。而年轻交警孟昆玉却先是走红于网络,再由央视《新闻联播》记者从网络中挖掘出来,作为典型人物推广。“北京最帅交警”报道的推出,标志着《新闻联播》的典型人物报道在人物的选择上视野更加开阔,同时也标志着《新闻联播》在典型人物选择上更加贴近群众,顺应民意。

二、典型人物做的是平凡小事

近年来,《新闻联播》通过开辟《时代先锋》专栏,相继推出了任长霞、牛玉儒、杨业功、吴大观等一大批典型人物报道。这些人物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可以归纳为四种:一是在自己工作的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行业能手、劳动模范。二是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地区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工作,服务于人民的人。三是工作呕心沥血,或是积劳成疾,或是因公牺牲的人。四是事迹极其感人的道德模范。但此次《新闻联播》推出的典型人物“北京最帅警”孟昆玉的事迹与他们比起来则普通得多。孟昆玉只是普普通通的民警,做的都是些平平凡凡的小事,他能成为《新闻联播》报道的典型人物,可见《新闻联播》在典型人物选择标准上有所变化。以前人们认为典型人物必须要有典型事迹,有不平凡的人生,做过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不平凡的事。但以这样的标准推出来的典型人物,让人们可能觉得他们毕竟是社会中的少数,与普通人有一定距离。此次《新闻联播》推出的“80后”交警孟昆玉所做的事都是点滴小事,普普通通,每个人在各自的工作中只要愿意去做都可以做到。因此“北京最帅交警”报道的推出,标志着《新闻联播》在典型人物选择标准上不再一味强调事迹的不平凡,而是更看重典型人物的事迹是否能够被推广和学习。

三、突出典型人物“80后”身份和个性特征

近年来,《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一直在创新,《时代先锋》专栏里所报道的典型人物是一个个充满生活气息,个性色彩鲜明的人。此次《新闻联播》“北京最帅交警”的报道在反映交警孟昆玉工作敬业的同时,依然重在展示孟昆玉的个性特征。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报道突出孟昆玉“80后”的身份,重在挖掘孟昆玉身上所具有的那些合乎“80后”身份,又深受“80后”喜爱的个性特征。如“阳光帅气”、“爱琢磨”、“幽默”等。报道提到网友用“阳光帅气”形容孟昆玉。并说工作之余的孟昆玉也和许多“80后”一样喜欢上网、读书、玩游戏。除此之外,报道还展示了孟昆玉在夜查时与受罚司机“唠家常”的一幕,面对迟迟不肯在罚款单上签字的外地酒后驾驶司机,小孟幽默地劝解道:“单记罚你500块钱。500块钱,打的走多少圈了。您买多少好吃的,给儿子了。”②

众所周知,典型报道的成败优劣,关键在于找到“动情点”,同是“80后”的典型人物,前几年对洪战辉的报道,明显带有悲彩。报道主要通过突出洪战辉的家庭不幸和坎坷童年,来打动受众,而对洪战辉“80后”的身份和“80后”的个性特征都没有提及。在此次孟昆玉的报道中,不见一丝悲情,孟昆玉被塑造成一个既阳光帅气,朝气蓬勃,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80后”青年。这些合乎“80后”身份,又深受“80后”喜爱的个性特征,使青年一代觉得这个典型人物亲切,与他们没有距离,从而被他们认可,获得他们的好感,成为他们自觉学习的榜样。从对“80后”典型人物孟昆玉的塑造上,可以看出《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在人物塑造上开始根据新时期受众的特点来塑造典型人物。

四、报道中使用“80后”流行语

这次“北京最帅交警”的报道之所以使受众耳目一新,除了典型人物选择和塑造上与以往有所不同外,整个报道的语言风格上生动活泼,节奏明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报道没有使用豪言壮语和煽情话语,而是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把交警孟昆玉的事迹向受众娓娓道来。除此之外,报道还破天荒地使用了一些“80后”耳熟能详的流行语。短评《奉献最帅气》写道:80后交警孟昆玉,让大家那么喜欢,就在于他的朝气和阳光、敬业和奉献。他有着80后青年的共性,有血有肉,亲切而没有距离感;他爱自己的工作,平凡中挥洒激情,细微处展示青春和美丽;他遇事替别人着想,别人也就成了他的“粉丝”。“最帅交警”,就是对他的尽职奉献最时尚的赞誉。③“帅气”、“阳光”、“粉丝”、“时尚”都是一些“80后”常用的流行语,一向以语言严谨、严肃著称的《新闻联播》在典型报道中使用这些词还是第一次。这标志着《新闻联播》典型报道在语言风格上开始进行大胆创新,放弃了程式化的固定语言,吸收各种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总之,《新闻联播》“北京最帅交警”这一典型报道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典型人物选择视野上更加开阔,网络不再被忽视,而是作为一种新的重要途径被接纳;典型人物的选择标准上不再一味强调事迹的不平凡,而是更看重典型人物的事迹是否能够被推广和学习;典型人物塑造上是根据新时期受众的特点来塑造典型人物;报道语言风格上放弃了程式化的固定语言,吸收各种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参考文献

①新闻联播――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4647.htm

新闻联播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报刊新闻传播;创新

新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高清晰的图文、高音质、多频道的选择,以移动设备为终端扭转了大众被动接收信息的局面。其互动性、趣味性、时效性是引起大众广泛关注的重要因素,影响力与覆盖率持续扩大。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便可以体会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不断革新所带来的深刻变化。新媒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简单地将其概括为在数字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具有创新形式的媒体,如我们熟知的互联网络、数字电视、移动手机等。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不同需求呈现井喷态势,人与人的互动性更为紧密,是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创新性传播方式。而我们最开始熟知的报刊新闻在互联网时代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报刊新闻传播要想走出销量下滑的困境,就必须以当前媒体行业的发展状况为基础,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信息化时代受众的需求,运用符合如今市场需求的创新思维,增加更多能够吸引受众关注的元素。整合传统媒体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报刊在媒体行业中的竞争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这样才能扭转传统报刊媒体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的被动局面。

一、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刊新闻发展的不足之处

(一)报刊新闻传播方式单一

报刊新闻传播的方式单一,而且在与大众的互动方面是比较缺失的。与目前多元化和充满趣味性的新媒体相比,报刊新闻严重缺乏竞争力。当前,新媒体在互动性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可以对受众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调整和推送,与受众进行零距离沟通与互动,更加准确地把握受众的消费心理,制作出受众喜闻乐见的信息内容。

(二)时效性差

报刊新闻的传播方式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其新闻的时效性较差。具体体现在新闻传播的速度和短时间内覆盖的范围上,报刊新闻的传播方式及信息的更新速度与新媒体相比较是落后的,这导致受众对报刊新闻的关注度与兴趣不断降低。

(三)报刊传播的内容缺乏趣味性

在新媒体背景下,报刊形式呆板,显得枯燥和乏味。因此,传统报刊媒体要想成功转型,就必须另辟蹊径,与新媒体展开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整合,共同借力发展。

二、对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刊新闻变革的建议

近年来,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得媒介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同类型的媒介都在顺应时展的潮流,逐步加快了自身转型的步伐,极力争夺媒体市场的制高点。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报刊新闻传播如果想要扭转自身被动发展的局面,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根据受众不同阶段的需求变化,进行自我创新和调整。针对报刊新闻变革,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增强报刊新闻的互动性和时效性

报刊新闻传播与新媒体多方位的合作是一种良好的运营方式,报刊新闻传播的途径可以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拓宽报刊新闻传播的渠道,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大众的需求与反馈,从而改善报刊新闻消息滞后和互动性不强的局面。例如,《昆明日报》与新媒体进行合作,打造出了昆明信息港,是立足于昆明、辐射全云南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其可以及时新闻信息,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来发表自己对报刊新闻的建议和意见,增强了报刊新闻的互动性与时效性。报刊新闻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并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在时效性方面,综合性门户网站在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覆盖率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报刊新闻的影响力,为受众提供更具时效性的新闻信息。

(二)培养“全能素质”人才

在全媒体时代传播观念和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化、传播方式和传播平台日益革新的趋势中,传统报刊媒体必须对从事相关新闻工作的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是培养学生基本知识、能力提升的方式,是学生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提升的途径,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艺术鉴赏力的提升。在媒体人才培养计划中,进行“全能素质”人才的培育是社会发展和媒体行业进步的需要,也是新闻传媒专业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作为新闻传媒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起培养更多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全面、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的责任。

(三)发挥自身报刊新闻的优势

虽然新媒体的发展已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相较于报刊新闻,新媒体在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上不具有优势。因此,报刊新闻传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仅要严格把控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更要体现出时代的人文精神,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扬社会正能量。在诸多新媒体中,如综合性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都存在大量虚假新闻、标题新闻。因此,相较于新媒体,报刊新闻的真实性更高。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报刊新闻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受众感受到自身传播的新闻的真实性,从而赢得受众的信任。其次要根据受众的需求,加强与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增加有趣味性的内容,多方面地扩宽新闻传播渠道,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受众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新闻信息。

(四)报刊新闻结合新媒体走商业文化模式

报刊新闻的盈利途径并非是纯粹的发行量,还可以通过报刊的实际发行量来增加广告商选择报刊进行广告的投放。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日报、综合性报纸,还是专业性报纸,都将广告收入视作自身的主要收入来源,报刊广告收入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报业的存亡。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整个报业的广告收入大幅下滑,甚至诸如《深圳法制报》《重庆经济报》《巷报》《新民生报》《球报》《南方体育》等一度停刊。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是对报刊行业的一次冲击,更应该将其视作一次报刊行业优胜劣汰的机会,新一轮报业市场的洗牌是给予报刊行业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挑战。因此,报刊新闻应以自身积累的资源平台为基础与新媒体展开合作,共同创建微信公众号,实时消息的“动新闻”。“动新闻”主要以高清的视频图像、高品质声音为主,文字稿件为辅。同时,可以为愿意投放广告的广告商量身制作一个微信公众号,由报刊来负责所需的稿件以及微信公众号后期的运行维护,从而吸引更多的广告商投放广告,为报刊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结语

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快速把握住了大众的喜好,用户量激增。新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为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捷,多元化和创新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新媒体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当下,报刊新闻传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因而进行全面的创新是时展的要求。作为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报刊新闻传播依然有着新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与资源。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报刊新闻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受众的需求,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创新,在增强报刊的互动性与时效性的基础上,始终坚守报刊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并且要与新媒体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创造报刊新闻行业的光明未来。

参考文献:

[1]王振铎,孔得蕾.编辑创造媒介论[J].编辑之友,2009(06):2-3.

[2]冯丽.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报纸编辑[J].今传媒,2010(12):3-4.

[3]李继峰.从都市报的成功看新闻观念的转轨[J].新闻通讯,1999(12):3-4.

[4]朱夏炎.编辑思维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创新和报业发展[J].中国编辑,2008(03):3-4.

[5]朱铭佐.版面编辑工作的创造性[J].新闻通讯,1990(02):2-4.

[6]毕雪燕.试论报纸版面编排的变更[J].中国地市报人,2010(01):3-4.

[7]刘成华.试谈《大河报》的平民意识[J].报刊之友,2000(04):1-3.

[8]张天定.论编辑的策划与创新[J].河南社会科学,2001(06):1-2.

[9]温冠男.论报刊编辑的创新[J].黄山学院学报,2008(04):2-3.

[10]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J].新闻界,2006(01):3-4.

[11]查尔斯•科斯特尼克(美),戴维•D.罗伯茨(美).视觉语言设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18.

[12]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3-26.

新闻联播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闻联播》 改版 传播效果

央视新闻联播节目诞生于1978年,距今已跨过35个年头,它集政治喉舌和信息传播于一体,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长期以来,“宣传本位”主导的《新闻联播》,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高端大气、严肃刻板的节目风格,公式化的报道方式加上新闻内容过于枯燥,语言风格过于僵硬,造成其关注度受到一定影响。

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下发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新闻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报道要求简短精炼。随后,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要求“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要从新闻报道、评论言论的内容、语言、标题、篇幅到版面编排、栏目设计、节目制作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随着规定和《意见》的出台,新闻联播节目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行改版。

实际上,2012年下半年以来,《新闻联播》的节目内容和节目编排就在逐步改变,2013年之后,其改版力度逐步增大,新生代播音员相继亮相,播出内容由大量的领导人会议新闻转向“大事+民生”的内容,从播音员播报语言的亲民、平和到大量动漫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出现了现场连线等新的报道形式,节目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内容上更加贴近民生,接地气,其收视率也显著上升。

一、头条新闻编排更注重新闻规律

传统新闻价值理论,仅从传者的角度出发,去探究读者的更多喜好,传递更多具有趣味性的新闻;而现代新闻价值理论要求以受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力图建立主客体的统一①。改版之前,《新闻联播》的头条基本都是有关领导人的公务活动、会议和相关政策等时政新闻,而且报道模式基本固定。改版后,《新闻联播》头条中出现了菜价上涨、北京雾霾、成都曹家巷拆迁等人民群众所关心的话题,以及像美国康涅狄格州校园枪击案等国际新闻,打破了先前的报道规律。这些头条,都是当天公众所关注比较期待的新闻,这种编排,更加遵循新闻规律,更加注重传播时效。民生话题的头条更具贴近性,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同时使节目变得活泼生动、富于张力。此外,《新闻联播》 “走基层”的系列报道,摒弃了让人心生厌倦“说教式”宣传方式,以影响人心的“情感式”报道,将受众与《新闻联播》紧紧联系在一起,回归“新闻本位”。

二、时政新闻减少,民生新闻增多

一直以来,《新闻联播》以正面宣传引导为主,重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时政类新闻占据着它播出的大量内容,而民生类的报道少之又少,而且民生新闻又大多以“百姓生活在幸福之中”为总基调,给观众的感觉即是报道与自身的生活脱节,有一定的距离感。有学者在2002年对《新闻联播》的抽样分析中,时政类新闻包括领导人活动、会议和政策等在《新闻联播》中所占据的时长平均在50%以上,15分钟多②。《新闻联播》改版后,时政类新闻规模渐渐压缩,据统计,2012年12月份《新闻联播》中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相关活动新闻只有19条,而且大大缩减报道的长度和相关文稿,对其他主要领导人的国务活动报道也相对减少,内容也大大缩短。而民生新闻则逐渐增多,菜价上涨、PM2.5和成都曹家巷拆迁这些来自基层、贴近民生的报道增多,“三农”、“医改”问题也常常占据头条或处于节目突出位置。此外,节目中还出现了服务性专栏。比如2013年1月2日,《新闻联播》中播出“生活服务台”专题,先后介绍过雪地开车的注意事项,而在随后的“春运服务台”和“新春服务台”等服务性专栏中则向观众详细介绍了春运火车票、高速公路免费政策,识别劣质烟花爆竹等内容,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在蛇年新年的第一天,主播李瑞英在“央视新年述评之二”的末尾说道:“中国梦,有一个魂,那就是民生。”

三、增加了评论、现场连线等新的节目形态

现阶段我国新闻内容同质化的程度较高,拥有独特的立场和见解的新闻栏目往往会获得更多受众的青睐。因此央视评论类电视节目诸如《焦点访谈》、《新闻1+1》和《新闻调查》等,因为其报道的深度和舆论监督作用受到观众的更多关注和好评。

此次的新闻联播改版中增加了评论,开设了“本台评论”、“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新闻短评”、“编后话”等版块,向公众发表意见、提出见解,提高影响力。此外,新闻联播还增设了现场直播连线的环节。现场连线作为一种常见的报道方式能够增强新闻节目的时效性、现场感和吸引力,引起受众更大程度的关注,增强传播效果,美国CNN的新闻头条基本都是现场连线报道③。如今年1月23日现场连线评论员杨禹,他就关于“管好三‘公’刹住浪费”发表相关评论。1月26日主持人海霞以记者身份与主持人康辉就“春运”话题进行直播连线。增设现场直播连线是《新闻联播》开播以来的一次重大突破,让《新闻联播》越来越回归“新闻本位”,按照新闻规律报道新闻事件。

四、播报语言更加口语化,主持人更具亲和力

新闻联播范文第7篇

【摘要】在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的35 年来,《新闻联播》见证并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潜移默化地参与并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同时,随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更新嬗变,《新闻联播》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其传播理念、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方式,喜闻乐见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

关键词 《新闻联播》 社会生活 影响 发展变化

自1978 年1 月1 日正式开播以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即被公认为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和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节目。《新闻联播》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科技等各方面,35 年来,她“春风化雨”般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同时也见证和记录着中国乃至世界时代变迁的历程。一方面,《新闻联播》积极参与、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蜕变,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更新嬗变,《新闻联播》也正在发生着令人喜闻乐见的积极变化。

一、传播理念之变:彰显人文关怀

众所周知,一方面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联播》承担着政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另一方面作为上通下达的桥梁纽带,《新闻联播》又承载着受众获知及时有效信息的巨大压力。因此如何更好的把握灌输和满足的关系,如何抛弃“一言堂”、传达“百家话”,这是其面临的关键课题。纵观近年来《新闻联播》的变化轨迹,正是向着严格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符合受众接收习惯的正确方向不断努力和改进的。

《新闻联播》近年来逐渐把基层群体、先进典型等作为重点报道对象,持续走出繁华都市、走向乡野山村,深人基层、走进群众,将镜头对准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和所求所愿,通过平实朴质的新闻镜头和语言向人们展示社会中多面的生活状态。这很好的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心理诉求,同时也疏导了社会情绪,树立了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和风尚标,因此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也更好地把中央要求和精神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生动转换,便于社会大众的感悟和接受,并乐于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遵循。《杨立学讨薪记》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通过杨立学的艰难讨薪之路,回应了当前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高度关注。2012 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新闻联播》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你幸福吗?”走基层的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包括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在内的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对他们进行随机采访,呈现给人们原生态的语言和画面。“幸福”迅速成为媒体的热门词汇,引发了全社会对幸福的深入思考,《新闻联播》的这次变奏可谓散发着浓郁淳朴的人文关怀。此外,2013 年“两会”前推出的“你的梦想是什么?”主题采访,与中国梦的全民热相呼应,更是将中国梦和每个中国人的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凝聚起全国人民实现梦想的磅礴力量和正能量。2014 年的“家风是什么”,同样也在网络和社会上赢得了非常高的赞誉和评价。

二、传播内容之变:凸显民生视域

《新闻联播》上系政策,下接百姓,要使宏观的国家政策扎扎实实落地为人民群众微观具体的民生诉求,从民生角度切入,把国家大政策与人民“小”利益相挂钩。这些年《新闻联播》的变化直指民生领域,更多地关注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切展现了党和国家对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殷切期盼,表达了努力为让人民提升幸福生活指数而作出更大努力的持续追求。

其实央视《新闻联播》在传播内容方面的变化与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不无关系。从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三贴近”,即切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到2011 年8 月中宣部等部门提出的“走转改”,即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媒体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更好地回答和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再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并进一步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①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方针政策,所谓的民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闻联播》的改变也就无从谈起,必然没有生命力。

令人们印象深刻的,像《新闻联播》专门开辟板块播出的“最美中国人”、“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村官”等一系列充满正能量的先进模范事例搬上荧幕,一次次打动着观众的心。在2012 年10 月19 日的直播中,《新闻联播》用长达3 分钟的时间报道了《四兄弟:母亲,你在哪里?》,这是一则“儿子寻母”的民生新闻,响应社会生活中“养老”问题,广受热议、大获好评。对民生方面的更多关注也使得《新闻联播》瑕不掩瑜、获得认可,观众对她的宽容度提高了,即使出现各种差错,像2012 年12 月8 日的“切播失误”等,观众仍真诚的给她“点赞”,民生的话题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得受众卸下心房,重新审视并认可《新闻联播》。还有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权益的,比如“苹果事件”和“星巴克事件”的持续报道,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切实维护中国消费者的权益等等,不一而足。

三、传播方式之变:初显民众话语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中国社会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发展中也有所体现,媒体的话语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调整与变化,《新闻联播》也是如此。她更加注重语言传播的平等交流,话语基调逐渐趋于亲切宽松。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让大众媒体传统话语回归了人类语言最本真的“交流”语境,初显民众话语方式,②开始更自觉地关注语言的传播效果,真正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和《寻找最美医生》等报道中,采用的“记者手记”的形式,极具现场感和朴实感:一页人们亲切熟悉的鹅黄色横格纸映入眼帘,来自记者的内心感悟和采访心得如涓涓细流般缓缓呈现在公众视野之中。记者手记写得流畅、说得贴心,娓娓道来、真诚温暖,观众听得动情动容、振奋感动。

暂且先不论主播和配音员的语言样式更加清新活泼、生动感人,在话语的选择和链条的建构中,也有了更多社会生活中流行语的加入,比如在2012 年11 月26 日的新闻联播中,主播郭志坚播报的一条关于“航母style”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被誉为接地气、有活力。新闻的内容是:“罗阳走了,谢幕在海天之间,把生命献给了军工事业,而我国国防军工事业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成功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即便是舰载机起降现场飞行助理一个指示战机起飞的动作,也被网友们纷纷模仿,他们将这个叫做‘走你’的姿势冠以‘航母Style’,并在网络上迅速蹿红。” ③在社会生活中流行甚广的“走你”、“style” 等词汇被《新闻联播》搬上了语言传播的宣传平台,这样可以显著提升大众传播效果,迅速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社会生活对《新闻联播》传播形式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也体现了她作为国家级电视台的大气度和积极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大方向。另外,从“航母style”到“劳动style”,也增加了《新闻联播》的鲜活度和时尚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 年1 月1 日的《新闻联播》结尾时,康辉温馨俏皮地播读新年祝福语:“人们说2013 就是爱你一生,2014 是爱你一世,就让《新闻联播》和您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吧!” ④我们在这样的表达中感受到了真诚自然、温暖亲切,倍感能量和鼓舞。

综上所述,我们感受到的这些全方位、深层次、沉甸甸的变化是长期践行“以人为本、为民服务” 的必然结果,是“润物细无声”的实践孕育。《新闻联播》35 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有目共睹且令人欣喜的。在今天这个媒介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来源日趋多元、生活状况日趋多变的新时期,《新闻联播》如何继续优化自己的品牌效应,继续树立和保持在受众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是她面对的严肃课题,也是我们广大受众渴望得到回应的真切期待。

参考文献

①②常江,《结构变迁与功能转化———解读〈新闻联播〉改版》[J].《现代传播》,2012(6)

③④《新闻联播》官方网站:cctv.cntv.cn/lm/xinwenlianbo/20121126.Shtml

《新闻联播》官方网站:news.cntv.cn/2014/01/01/VIDE1388583905169238.shtml

新闻联播范文第8篇

这个《新闻联播》是有次大家在一起闲聊,一个社区居民说:“我喜欢看看报、读读书。可是年纪大了眼睛不利索,要是有谁给我念念新闻,那该多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就找社区书记提议:“咱们办一个社区《新闻联播》吧,满足社区居民关心天下大事的精神需求。”书记听了也很支持我这个想法,并将这个任务给了我和我的老伴。

我在报社工作多年,深知办社区《新闻联播》的工作就是宣传思想工作,含糊不得。所以,我天天早晨都把闹钟定在“6”字上面,定时起床,打开电脑,仔细阅读新闻,从中选出社区党员群众关注的新闻,做好编辑工作,为每天早晨9点半社区《新闻联播》准时开播做前期准备。

有一天早晨,我醒来天已大亮,看见电脑前面坐着老伴。老伴解释说:“昨天夜里你胃疼,翻来覆去到天快亮了才睡。今天早晨,我特意把闹钟悄悄拨慢了,想让你多睡一会儿。”看我着急了,她又指着手里的稿子告诉我:“为了不耽误节目,我已经帮助你编辑了一些新闻,你起床后再给把把关吧。”

老伴的体贴令我一阵感动。接过她编辑的稿子,又让我对她刮目相看。她帮助我编辑的当天新闻,既沿袭了我以往的风格,保留了涉及各级政府部门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治安、安全防范方面等内容,还别出心裁地增加了农产品价格、天气预报、养生保健等话题栏目。

老伴看我“审阅”得仔细,便说:“没有来得及征求你的意见,增加这些栏目行不行?”我说:“不是‘行不行’,而是太行了!”其实,随着听众数量日益增多,我也开始思考新的问题:都说“人多口杂,众口难调”,社区《新闻联播》也不能天天一个“腔调”,应该将播报内容趋向多元化,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听众的需求。没有想到,老伴已默不作声,先行于我。老伴得到我的认可,说了实话:“这是我私底下征求大家意见才想出来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