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时政新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时政新闻范文第1篇

然而,由于报纸定位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都市报时政新闻时常处于两难的境地――政府不满意,读者不买账。如何改变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只有做到展现人性、贴近读者、关注民生,时政新闻才能成为都市报前行路上的得力武器。

都市报时政新闻的软肋

在保证都市类新闻报道质量的同时,参与并做大做强时政报道,这是都市报的共识。但几乎所有都市报在报道时政新闻时,都或多或少会陷入一些困境。笔者根据几年来时政新闻报道的从业经验,归纳了都市报时政新闻报道的几处“软肋”。

1.党报的“翻版”

时政报道是党报党刊等传统媒体的“当家菜”,这些媒体经过多年的摸索,在报道时政新闻时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与结构。然而,都市报在报道时政新闻时,往往会步其后尘,成为“党报”的翻版。无论是在报道风格、报道形式还是报道内容上,都与党报的同类新闻如出一辙。如“某某领导到某地考察调研”、“某某会在某地召开”等,这样的报道形式对读者来说毫无创新可言,使他们对都市报时政新闻的兴趣降低。

生动、活泼、贴近一直是都市报引以为豪的资本,那么,在报道时政类新闻时,也可以在把握主旨的情况下,将这一资本适当延伸。如选用某领导的讲话中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一句话,或从枯燥冗长的会议稿中选用令人眼睛一亮的一段话作为标题或导语,把时政类报道变成百姓可信手拈来的轻松话题。如果这样,都市报的时政类报道就成功了一半。

2.时政新闻的边缘化

由于定位于普通市民,实用新闻、民生新闻等是都市报雷打不动的报道主角。在版面的安排上,那些读者最关心的有较大影响的民生新闻往往占据头条及重要版面。而一些时政类新闻由于其受众面不广、专业性强等特点,往往被处理成“小豆腐块”,被安排在不起眼不显要的版面位置上,无论是从篇幅还是版面安排来说都不足以吸引眼球。综观一些势头强劲的都市报,在重要版面基本上以时效性强的重大民生新闻为主,时政报道则呈边缘化倾向。

3.信息获取的被动

除了报纸自身的原因外,相关部门对都市报时政新闻的不重视也是都市报时政新闻的一个弱点。在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看来,都市报主要报道的是民生新闻,对于时事政治报道不多。在新闻时,一些重要的时政新闻往往先给党报,这就使都市报从业人员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错过了报道的最佳时机,或者漏掉了一些重大时政新闻。

都市报时政新闻的创新与转型

都市报在报道时政新闻时面临的“软肋”,需要都市报从业人员在采写时政新闻时,多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实现时政报道的转型。笔者所在的衢州晚报,近年来在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方面下了大力气,无论报道形式还是报道内容,都令读者耳目一新。

1.“两会”报道展现人性

“两会”报道是媒体每年的“规定动作”,各类报纸每年都不惜大版面、大篇幅来报道这一年一度的盛会。可读者并不买账,“两会”期间,一些报纸的销量不升反降,因为常规的“两会”报道虽然不会出错却也不易出彩。

2011年4月衢州“两会”,衢州晚报两位摄影记者拍摄的《“两会”为新人让座》的一组图片,让人喜闻乐见。图片反映的是4月24日衢州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人大代表的驻地衢州饭店内,有四对新人正巧当天结婚。为了给新人让座,代表团全体会议在大会议室提前结束,改为在中小包厢进行代表小组会议,新人的婚礼没有受到影响。

改变人代会会议形式,这在衢州历届人代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当衢州晚报的记者得知这事后,立马拍出了这组温情的《“两会”为新人让座》图片。鲜花、海报、新人……在人代会背景牌映衬下,别有一番意味。

人民代表为人民,举行人代会的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晚报在“两会”报道中,把聚焦点放到了幕后妙趣横生的花絮,把人代会的镜头转向普通市民,使“两会”报道展现出人性的色彩。

2.主题报道贴近读者

在重大主题报道等时政类新闻的处理方面,衢州晚报也尽量贴近读者,让原本枯燥的数据变得鲜活起来。

2011年正值建党90周年,衢州晚报于当年3月28日至7月1日推出了“红星耀三衢”大型采访活动及建党90周年特刊。如果仅仅从历史性回顾中来报道新闻,那么主题报道就会落入常规,读者肯定不喜欢看,因为类似的宣传已经铺天盖地。而衢州晚报把建党90周年与衢州的历史、人文、地理等因素相结合,推出了“红星耀三衢”大型采访活动,通过记者走访衢州的革命遗址,让静态的史料在活动的带动下变成一股鲜活的信息流,这样的形式颇受读者欢迎。

由于这些革命遗址大多地处偏僻山区,采访过程遭遇了行路难、吃住难、找人难“三重大山”。衢州晚报的记者们沿着先烈留在三衢大地上的88个红色印记,历时3个月,行程3000多公里,撰写各类稿件13万余字,拍摄图片1000余张,采集泥土标本88份。这不仅是团队精神和战斗力的凝聚,更体现出当代记者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次主题报道带动了衢州市民对于历史的重温与缅怀的热潮。有了一次成功的经验后,当年10月衢州晚报策划推出了纪念衢州光复百年特别报道,同样是静态的史料与记者动态的采访相结合,以8个版呈现的《辛亥衢州共和之光――纪念衢州光复百年特别报道》引起了不小的震撼。当年发生在衢州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呈现在读者眼前,不仅让读者回望这段历史,也是向为“共和”付出鲜血与努力的前辈们致敬。

3.“图证辉煌”关注民生

今年2月17日是衢州市第六次党代会开幕的日子。衢州晚报推出了4个版面的“图证辉煌,衢州2005~2011”党代会特刊,向读者集中展现7年来衢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用特刊的形式庆祝大会,这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翻开特刊,一幅幅亲切精美的照片映入读者眼帘,冲击着读者视觉,比起大段大段的文字稿件来说,这些版面无疑让读者眼前一亮。

综观特刊的内容,有以圆柱图的形式反映衢州这7年来地区生产总值直线上升的图标,有反映建设中的衢州新城区的照片,也有农民们在“农家书屋”里看书的场景,更有江郎山成为浙江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的风光照片。

镜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图片比文字更能打动人心。这个特刊让人们看见了过去七年衢州的大发展,将沉闷的数据用生动的照片和图表的形式取而代之,呈现在读者眼前,给了读者更直观的感受,受到了市民的认可。

时政新闻范文第2篇

时政新闻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要反映党委政府的政治主张以及重大战略决策和举措,在报道尺度、时机选择等方面都要慎重考虑。这里,我就不再赘述这些内容,只想说说时政新闻记者的群众意识。

把心扎下去

有人认为,时政新闻和老百姓离得相对较远,多数情况是参加会议、传达党政机关政策,做的主要工作是“上情下达”。实际上,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要做一名合格的时政新闻记者,同样应该把心扎下去,把握住读者的所思所想,唯有如此,才不会让笔下的稿子生搬硬套,成为晦涩难懂的“八股文”。说到底,就是时政新闻同样要讲究贴近性,时政新闻记者绝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单向传播者。

和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以及突发事件新闻相比,时政新闻相对静态、缺乏生动的故事情节,所以在海量的信息中,很容易被忽略。而事实上,国家的一些重大战略决策尤其一些政策的出台,影响面非常广,这一点为其他类型新闻所不及。这就要求时政新闻在及时传达信息的同时,切中读者关心的关键点,及时采访、了解利益相关方的反应。如果时政新闻记者心里想不到读者,写出的稿子很可能就是简单的政策传达,费了半天劲挑出的新闻点也并非读者所关心的。

替群众提问

时政新闻记者不能整天泡在会场,只跟党政部门打交道,应该多到群众中去,没事儿到社区跑跑,给读者朋友打打电话,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与读者的血肉联系,做出读者爱看的新闻报道。从小处说,在具体的政策报道中,可以了解群众的关注点,选好报道角度,甚至替他们答疑或提问;放大了看,这样长久的联系,便于记者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的意见反映出来。

我曾经在某政府部门推出一项政策前,做过群众调查,之后列出他们关心的五六个问题向相关部门提问,得到一一答复。之后,这位负责人追问:“就你们了解到的情况,老百姓还关心什么?”或许他们担心,利益相关的群众没有机会或者因为有顾虑没有完全说出心里话,倒是愿意对媒体掏心窝子。

到基层去

我常想,要感谢入职之初跑社区的那段经历。尽管只有半年,却让我在记者生涯之初,就接触到社会最基层的运转状况,上层出台的政策几乎都会在这里落脚,老百姓更在意什么,在那里都能更真实地看到。

所以,我常提醒自己,跑社区不是社区记者的专利,没事的时候,时政新闻记者同样应该到社区走一走,和居民聊聊天,有时不经意间的交谈,就可能启发自己,碰撞出选题,或者影响新闻报道的角度。也因为有这些活生生的个例,写出的政策稿才有了避免干巴、晦涩的可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自己做得还不够,还有改进的空间。

时政新闻范文第3篇

分析当前我国的时政新闻类周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在当前的传媒竞争中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大多具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具备全球视野、具有耐读的叙事风格、采用全景式的报道模式等。但我们也看到,与报纸和电视中进行深度报道的时事新闻类报纸或栏目相比,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无论在影响力上还是在利润收入(如广告、发行、上市融资等)都还和它们相差甚远,更不用说它们当初兴起时雄心勃勃试图打造我国《时代》周刊的宏伟目标了。

笔者认为,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目前仍然停留在继续成长的阶段。影响它成长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读者没有形成阅读习惯,周刊的需求还需培育;二是时政新闻选题不够新锐,独立性观点与关照立场模糊不清;三是资金投入不够,市场运作不够成熟。面对当前媒介全球化趋势和国外传媒资本的进入,笔者认为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应冷静分析形势,坚持做到人文关照与本土坚守,在以下三方面寻求发展突破:

凸显特色,人文关照

媒介研究者公认的一个观点是,媒介的发展必须走品牌化、名牌化道路。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也是这样。它的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有我国特色、要有品位。品位,首先是它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品高才能位高,才能名重,才会受到读者青睐。文化含量包括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四个方面。有了这些,还要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域乃至不同领域间进行延伸,使名牌价值最大化。

其次,在内容上要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和选题。时政新闻类周刊尤其要注重稿件的时效性及话题的新鲜度,要以人为本,要用人文精神来关照社会民生、民计和民声,把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难点等通过杂志栏目化的处理方式,提供深度报道和独特观点。要把具有重大意义或价值的话题在杂志上放大,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一述说。这就使得杂志讨论的话题不仅具有时效性、新闻性,能跟上读者的求知心理节奏,而且也将话题做到了一个相当的深度。

周刊的策划主要是一种专题策划,因此确定选题非常重要。或者是挖掘别人未能挖掘的层面,在“深入”上胜人一筹,或者是寻找别人未曾想到的主题,在“独到”上高人一筹;做到或能把握某一领域的大局,占据纵深分析的制高点,或能从调查到的第一手材料中,归纳出独到而有新意的见解。

笔者并不反对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要做“中国的《时代》、中国的《财富》”这样的呼声,也不反对它们“要震撼那些震撼世界的人”的决心,只是觉得在我国目前的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国际地位的情况下,这种提法为时尚早。埋下头来,做好自己的刊物,打造自己的品牌才是目前最切合周刊自身发展实际的事情。

培育市场,赢得读者

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当前紧要的事情还在于把内容做好,共同培养市场,把蛋糕做大,同时也为市场的后来者设置较高的进入门槛。一方面,一个对阅读品质要求较高的读者群体的确还处于不断成长阶段,周刊市场很大程度还是潜在的;另一方面,周报毕竟为周刊培养了市场,周报使越来越多的读者已经习惯于每周阅读一份有深度、有营养的出版物,一旦收入的提高使他们有能力阅读一本更加精致讲究的周刊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它。

目前的市场发展已逐步具备了新闻周刊运作的条件。具备零购和定购经济能力的读者群在形成和壮大,广告客户在寻找更精美的、更有效率的媒体作为投放对象,现代设备为杂志的精美制作提供了技术保障。要达到美国《时代》周刊的发行量则有赖于国内读者市场的成熟。在现有的消费水平下,让读者每月花两三块钱消费本杂志可说是轻而易举,但让他每周花五六块钱阅读一本周刊则显得力不从心。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的整体价格均普遍偏高,影响了读者数量和发行量的情况,应得到改变。毕竟,它要符合我国国情,迎合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

一种媒介形式所拥有的读者人群的多少,是该媒介形式能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理由。在美国,三大新闻周刊被描述成“中产阶级”的读物,中产阶级占到了整个美国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美国三大新闻周刊得以成长和成功的读者基础。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用同一个“中产阶级”的标准来框定各时政新闻周刊的目标读者,但《南风窗》前总编辑秦朔说得很好:“尽管美国《时代》周刊考虑的是中产阶级的阅读趣味,所设定的读者尽量是中产阶级,但是我国的社会分布和读者的细分差异非常复杂,恐怕不能简单定位成中产阶级,而应该更多侧重于共同的兴趣。大家对于我国的改革、我国社会的演进有强烈的兴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这种兴趣的人都应该把他看成是你的读者。”

可以预见,当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改变,中产阶层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会有越来越多对信息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受众,对周刊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到那时,大多数家庭甚至个人都会习惯读一本周刊。

产业运作,创新经营

国外的传媒早已进入集团化运作,一些超大型的传媒集团可以把市场滚动得很大,其资本运作的实力的确令人惊叹。我国目前多数期刊出版单位还处在非常初级的单兵作战的状态,尽管我国已开始出现集团化运作的趋势,但实力较弱,更别提与国外大型传媒集团相抗衡。产业实力差距直接带来的就是制作上的差距。像美国《时代》周刊等有着雄厚的资金背景,它们常常可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执行一个庞大的策划,制作一个精良的选题。比如它们在策划一个尖端选题时,常常派出几十个记者在全球不同地区同步操作,追求报道的时效与完善。又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它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聘请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与摄影作者,把刊物做得尽善尽美,这在我国目前还难以做到。但做得到的是,可以把包括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在内的整个期刊业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其具体表现就是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读者的需要来办刊,像生产经营其他产品一样生产经营期刊。应按照企业方式策划、定位、经营和管理。尤其在营销理念、管理体制上做出自己的创新。

一是引入资本参与杂志的发行与广告经营。此举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为杂志的发展(如扩大规模、缩短出版周期、大动作策划、杂志发起活动等)提供资金方面的保证。资本可以是本集团本产业的,也可以是企业的,也可以融入外资;另一方面,有利于杂志运营与市场接轨,一开始就有较高的赢利期望值。这是适应市场之举,也是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与时俱进的表现。

二是按照市场规则构建用人制度,实施“人才强刊”战略。周刊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采编方面,哪家周刊有名编辑、名记者,哪家周刊就会有名栏目、名策划,就有独特的视线和新颖的视角;在管理方面,哪家周刊的管理者善于管理,精通管理,其投入的成本就低,周刊质量就高,获得的利润就多;在发行方面,哪家周刊掌握了市场规律,通晓市场营销策略,具有较强的公关协调能力,哪家周刊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因此,能策划、会经营的办刊人才对周刊品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股权、分红等方式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办刊经营的积极性。对于处于发展阶段急需人才的时政新闻类周刊而言,依赖高薪挖人是不够的,必须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培养出自己的骨干和团队,实现人力资本的最优配置和可持续性的人才选用机制。

三是内容编辑方针发生变化。以往时政媒体更多地承担了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等功能,在管办分离、面向市场后,必须时刻考虑到读者的阅读需求,在符合国家的宣传政策的前提下,将读者利益置于中心。这将直接决定杂志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能否实现赢利。

四是适当的网络合作。互联网革命导致的传媒业整体竞争格局的变化给期刊带来了新机遇。美国的《新闻周刊》介入了美国最有影响的新闻性网站MSNBC。《时代周刊》和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二者共同策划制作的电视节目,在网络上多媒体互动、集团化整合的效果非常明显。虽然目前国内主要时政新闻类期刊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站,但这些网站仍然只是杂志的电子版,并没有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真正展开赢利性的电子商务活动。网站首先应该是期刊精神在互联网上的反映;其次还应该是完善公共关系和形象宣传的最佳途径;还可以是在线销售的基地,借助这个平台,期刊可以更好地开展网上订阅和相关产品的销售等业务。

五是打破区域限制,走向非区域性运作。虽然各周刊近年来加大了进军外省外地的力度,但整体呈现出很强的区域性。竞争和市场要求必须打破这种局面,走向非区域性运作。

时政新闻范文第4篇

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是集视觉感性认知与语言抽象认知为一体的立体性、多维性和全息性的认知。视觉符号语言具有丰富、直观的情感性、创造性语义表达特征。相对于文字符号传播的间接性和抽象性,图像符号在传播中因具有直观、明了、感性等特点,在传播过程中相当程度地减弱了因人而异的“再创造”成分,较多地保留了信息的原生状态,从而降低了信息的失真度。

在重视视觉语言的信息传达能力的同时,在关注受众的视觉认知需求的同时,要转变肤浅的意识,即用文字语言叙述、用画面来证实即得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没有真正认识到视觉语言的认知能力,因此,要考虑画面的逻辑规范和承继关系,用视觉符号的原理来指导视觉语言的传播。

电视新闻视觉传播语言符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指示作用(将语言文字或声音包含的信息转变为一种图像符号,起到描述与概括的功能)。

②评价作用。

③引导思维意识作用(电视新闻视觉传播语言的符号储备包括视觉的、图形的要素,还包括表现出的观念、信念、价值、思想意识等)。

④审美(使每一图形符号的应用都置身于基本的审美维度之内,丰富感官刺激的视觉效果)。

二、可识性原则

视觉语言符号是信息的载体,人们通过对视觉语言符号的解读来获得其所载信息,因而在创作视觉语言符号时应注意可识性。新闻传播中的视觉语言符号所传递出的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受众可以从视觉语言符号中准确地识别意义,而不会造成误读和歧义现象,更不允许视觉语言将受众引向与时代音符相反的信息上。

电视新闻是国家政策信息以及社会重要新闻事件报道与传播的窗口,其受众是极广泛而没有人群限制的,它必定在大众社会得以广泛传播。因此,电视新闻视觉语言要考虑一般人的视觉认知、理解和接受的能力。在视觉语言中,不能出现极为个人化、风格化的视觉表达,而必须是具有普遍认知度的视觉语言。视觉的符号语言只有具备普遍性才能为大众所接受,而事实上这种没有风格的形式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

借鉴普通语义学的分析视角,笔者从以下四点建议避免视觉语言的误用:

①把握具体与抽象,避免死线抽绎(dead—line abstracting)①。

②注意歧义与模糊,避免指认不当(undue identification)。注意类别化后造成以偏概全与刻板偏见(stereotyping)。

③注意符号的基本意义和延伸意义。

④避免二元价值判断(two—valued evaluation),非此即彼,排斥中间层次的极端化、标签化。

三、视觉语言符号语义表达的外显性与内涵性的关系原则

处理好语义表达的层次性,内外结合,形成设计语义有效的、合理的表达,也就是分层次,有步骤。电视新闻视觉语言符号要有必要的表层信息和一定的隐含信息,但信息含量不能过分充裕,以免造成符号系统内部秩序的紊乱。

电视新闻传播的初衷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交流与沟通、传播信息,这里的信息包括直接的表层的信息,也包括隐含的深层信息,最终的目的都是营造健康的社会风气与氛围。电视新闻视觉语言也必定具有相同的目的与责任。而且,视觉语言是达成这一任务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在如今的许多视觉传播案例中,符号的本义早已位居二线,视觉信息中所传达的信息常常是难以辨认的图形,令人眼花缭乱却并不意味着什么,无疑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缩影,毫无目的性。在新闻视觉传播过程中,决不允许这种现象的出现,新闻的视觉传播语言中,任何符号都具有其对应的意义解释,并尽量减少模糊的、有歧义、有争议的视觉符号的出现。新闻的视觉传播语言符号清晰、明了地以最有效的途径进行传播是新闻传播至关重要的问题。总之,只有担负一定的意义传递任务的视觉符号才出现在画面里,这样组合而成的整体共同传递一个中心思想,并且这些符号是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的。

四、“现场性”原则

符号的意义因人而异,因传播环境而异。电视新闻视觉语言符号是信息与意识形态观念的载体,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思想、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一切综合信息。不同文化背景和经验背景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会出现一定差异。因此,在电视新闻视觉语言符号的传播中,要观照传播涉及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电视新闻视觉语言符号系统的意义表达首先必须是可以理解的,并且达到无障碍的、不产生歧义的理解程度。而后视觉符号系统中既要延续一种文化传统,又表现出不同时代的风格特征。电视新闻视觉符号系统的建构要避免语义表达的冲突,尤其当符号系统由技术物质性主题到审美情感、审美情感到符号秩序、符号秩序到意识形态的变换后,符号系统及符号意义的表征通常会具有哲学、社会、美学、宗教等高度,而由此引发的冲突则是最激烈的,也是难以解决的,因此,设计者必须从一开始就注意这种符号意义表达可能引起的意义冲突。而区域文化是新闻传播视觉符号创意设计的基础,饱含民族特色的视觉符号会传达出强烈的地域文化与时代风貌。

(一)区域文化对于新闻传播视觉符号的意义

1.电视新闻视觉语言符号形式昭示特定的文化内涵。

2.电视新闻跨文化交流的媒介建构与语言传播。

电视新闻视觉语言符号在视觉传播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为不同经验背景、文化背景的观众提供信息获取与理解的便利。电视新闻中的视觉符号语言能超越时空距离,跨越地域界限,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拥有一种共同的视觉语言。它的生动和直观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有时是任何语言的描绘都无法企及的。电视新闻运用直观而丰富的视觉语言符号承载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信息,增加了人们的沟通,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但是,在跨文化交流的媒介建构与语言传播中要时刻考虑信息传播中的接受人群,考虑他们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避免触及文化的禁忌,冒犯受众的人格,避免引起文化的纠纷。

时政新闻范文第5篇

摘 要: 时政新闻报道是电视台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多年已形成定式。新形势下,时政新闻报道的改进提上日程,回归生活常态、感染观众、批评报道应该是方向。本文也将从时政新闻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时政新闻的多元转化、时政新闻的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对于时政新闻报道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新形势;时政新闻;新闻报道;分析

一、时政新闻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1、时政新闻的特点

(1)政策性。当每一次国家发生一定政策变化或是发生一些影响比较大或者是一些具有突发性事件的时候,时政新闻就会充分发挥其本身固有的作用,将这些变化以及变动以报道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真实的呈现给读者,以求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而正是时政新闻的真实、及时报道,才可以更好更快的将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传达给社会,并起到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有些时候,一些人会对时政新闻产生一定的误解,他们认为时政新闻所存在的重大价值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宣传政策方面,但是这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时政新闻的本质所在,通过时政新闻媒体可以更好的对重大政策变化和事件发生进行一些列的报道,可以更好的让报道内容丰富化和通俗化,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2)解惑性。一般情况下,时政新闻报道的很多内容都是和一些党报报道重点、与人们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等等相互联系的,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正确报道和解答可以很好的帮助大家解除疑惑,这也是时政新闻具有很多的读者群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时政新闻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的过程中,解惑性是时政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时政新闻应该避免报道一些空洞无谓的新闻,而是应多报道一些人民大众所关心的问题、政策。从当前新闻媒体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中的民生新闻主体颇受关注,为此时政新闻也应该及时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积极学习,在以后的新闻报道中应该多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努力使时政新闻更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3)权威性。时政新闻本身的特点和报道的内容要求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因为时政新闻往往在一些党和国家的新闻报道中充当着重要的角 色。对于各级各部门所的政策法规是时政新闻报道的重要基础,而各省市党委主管的党报则是对媒体宣传工作的一种正确指引。通过时政新闻等新闻媒体可以更好的将党、政府的正确的理论、方针政策及时准确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这也就要求时政新闻必须必备一定的权威性。

2、 时政新闻产生的原因

(1)社会发展的需要。时政新闻的产生是具有很浓厚的政治原因的。在我国民主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面临巨大挑战的大背景下,时政新闻的存在具有着一定的必然性,社会的发展需要时政新闻进行切实准确及时的进行报道。当前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外的形势却在不断变化,经济社会的改革也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很多的政治经济体制都面临着巨大的改革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对时事政治进行报道势在必行。另外国家的领导阶层也可以通过时政新闻及时掌控社会舆论方向,更好的保证自己的执政地位,利于政策、方针、路线的贯彻和落实。

(2)受众方面的原因。国家的和平稳定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公民的参政议政的意识也得到了不断的增强,进而为时政新闻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以往,普通的人民群众如果想参与政治的方式一般都比较单一而且阻碍性较多,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及人们大众对于时政新闻的关注度的不断 提高,使得人们参政议政的方式也在不断多样化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每一年的“两会”期间都会有很多的大众参与到两会的互动,很多的“两会”最新消息以及政策变化都通过时政新闻第一时间的展现给了人民群众,同时通过网络的转发和互动也很好的听到了民众的声音。这些民众的迫切需求也正是时政新闻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目标。

二、时政新闻的多元转化

1、社会转型的相关理论 。“社会转型”指的是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 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心里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要实现这种社会转型,通常需要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社会变革:即在经济领域要由非市场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在政治领域要由集权政治制度转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在文化领域要由封闭、单一、僵化的传统文化转向开放的、元的、批判性的现代文化。

2、时政新闻多元转化的标志 。时政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类型,在新形势下也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指导性转向选择性转变、从领导视角转向平民视角、从决定性转向商讨性、从可读性转向必读性。在这些转变中,更多的是相对积极的因素,在这些转变中,时政新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创新。但是时政新闻在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

三、时政新闻的社会责任

1、丰富报道内容,加大改革力度 。为了更好的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时政新闻在报道的过程中,也必须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也应该不断的丰富时政新闻的内容,不断的加大对其改革的力度。一方面要不断的提倡时政新闻报道的深度化和多样化,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比如在报道一条新闻的过程中,如果其发生的原因或是背景能够作更进一步分析或是进行跟踪报道的话,那么其吸引力也肯定会有所增加。而且很多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时事政治都应该进行准确负责报道,从大局出发,正确把控好报道的内容,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时政新闻舆论环境。另一方面要努力营造一个积极进取、认真负责的业务范围,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关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在创新业务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鼓励时政新闻朝着更加创新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2、增加报道手段,提升改革质量 。在加强时政新闻改革力度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才去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改革的质量,其中增加报道的手段尤为重要。一是要打破惯性思维,创新思想,这是应对目前媒体新闻行业发展和激烈竞争趋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通过改变思想,可以更好创新新闻的报道形式,更好的满足其权威性和通俗性的特点。二是要注重平民视角,适应大众需求。社会转型之后的时政新闻报道更应该紧紧把握党性、党史、党纪,更好的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从更贴民的视角去报道一些新闻,往往会收到新的效果。三是要积极运用多种题材、多种途径进行多向报道。其实这里强调的是时政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内容的丰富和报道手段的改变,当前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时政新闻的发展也应该和其紧密联系,加强创新,实现报网互动。

结语: 在当今娱乐信息至上的背景下,时政新闻还肩负着提升大众接受信息的品位,摆脱繁琐、杂乱信息的束缚的重任。时政新闻在充分报道国内外时事政治,为大众提供充分全面的信息的同时,还要把握好度,维持社会的安定结。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 刘崇顺. 社会转型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思考[J]. 武汉学刊. 2008(04)

[2] 吴建群. 突破 创新 闪亮――2010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评析[J]. 新闻战线. 2010(04)

[3] 谢金华. 以民生视角报道时政新闻――从“时政”与“民生”的对接点上找角度[J]. 视听纵横. 2009(02)

时政新闻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时政期刊 转型 角色 写作

一、时政期刊的“角色转型”

在中国媒介环境已开始逐渐由“党和政府喉舌”的宣传性角色,转向“信息提供者”角色的趋势下,作为国家政府声音的时政期刊,其媒介角色也悄然发生了转型。

1.体制内时政期刊“喉舌角色”的优势――“官方信息源”。

从“信息传播渠道”角度来看,相对三十年前,体制内时政期刊“官方信息源”的优势在形式上相对弱化了许多,使得这类期刊依靠传统的“官方信息源”作为其优势的地位已不复存在。因而在信息渠道优势弱化的情况下,体制内时政期刊需调整其传统角色观念:一方面,面对竞争多元化的市场环境,要打破传统的心理优越感: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和发挥其传统优势的潜力。具体来说,体制内时政期刊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政府信息源”上。而这一价值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

在竞争压力下,体制内时政期刊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上都不乏有新变化,但目前变化的重心集中在写作和表述上如何更贴近社会、贴近民生,而很少意识到其拥有对新闻素材近水楼台的优势。因此,对于体制内时政期刊而言,角色转型的关键在于,持怎样的眼光来关注其“官方信息源”的问题:如,2008年5月生效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半月谈》的2月29期上就已有了相应的报道――《十七大后新一轮政府改革发力》。文本中写到“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我国的“透明政府”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个报道中已经蕴含着这一条例即将出台的信号,但却没有出现更具“指导性”和“有深度”的媒介话语。这种对现有信息源处理方式上的固定模式,实际上是浪费了其优势资源。虽然,作为新闻要素之一的“预见性”观念早已深人入心,但“预见”的能力和水平则是体制内时政期刊形成社会影响力中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强的一个方面。利用好这个系统的资源是体制内时政期刊的优势,更是市场化时政期刊以及其他媒介形式难以望其项背的。

2.市场化时政期刊“监督角色”的优势――对社会监督。

相对而言,“市场化时政期刊”从诞生起就是作为“监督”社会的一种刊物,其“监督”意识的明显是其“监督角色”形成的标志。对于市场化时政期刊而言,更为重要的是“监督角色”中“娱乐色彩”的比例更需谨慎把握。尼尔・波兹曼说,“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内在偏向。”即每一种媒介形态的诞生,都具有自己的议程设置,如同一种等待着被发掘和使用的隐喻。如同电视媒体的诞生,不仅仅在于“电视为人们展示了具有娱乐性的内容”,更在于电视将“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因此,当由电视媒体主导的“媒体娱乐化”倾向蔓延至整个媒介环境后,这时市场化时政期刊就面临着如何调整其“舆论监督”的色彩和重心问题。基于波兹曼的观点,我们不难理解,中国时政期刊作为诞生于印刷媒介中的一种类型,其内在隐喻着“对社会监督”的媒介倾向,并与“娱乐化”天然地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事实也证明了,过度倾向于“娱乐化”的时政期刊已经渐渐远离了原有读者的视野:而只有坚守时政期刊应有的严肃、理性、权威等属性的,才能在市场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媒体娱乐化”包含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时政期刊在对某一新闻话题的处理中,需要综合考量这两个方面的平衡。《三联》主编李鸿谷就曾说过“《三联》在新闻选择上是要综合考虑该期刊的品位和态度的,如2008年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报道过的‘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包括有些‘时政期刊’也报道了,但我们的期刊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这个选题。”显然,这个选题本身是具有可挖掘的深度意义的,但这个意义对于时政期刊而言也许并不合适,尽管该事件完全具备“新闻价值”的各种“要素”。如果从受众心理和媒介文本层面来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与电视媒体的“图像话语”不同的是,时政期刊是一种以“文字话语”为主体的印刷媒体。电视媒体的受众想要看见的是一种“表演艺术”,而时政期刊的读者在准备阅读一本时政期刊之前,就已经做好相对认真的、主动的阅读和理解的心理准备。渎者的这种心理预设,本身就是相对严肃和非娱乐化的。

二、时政期刊的“写作转型”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中,时政期刊始终坚持的文本形式是以“深度报道”为主要特征和核心竞争力的。在这个基础上“深度报道”形式日渐多样化,“调查性新闻报道”、“故事叙事模式新闻报道”等都逐渐融入到“深度报道”的新闻写作模式中来。而无论“深度报道”的形式如何演变,其唯一不变的是“提出观点”,这也是时政期刊的生命线所在。

1.“回到历史现场”的写作观。

在新闻报道方式的发展历程中,“深度报道”经历了三种形态。从早期只有“负面信息”或是对“正面信息”进行“负面报道”的“以批评见长的深度报道形式”。发展到从“不同的角度”而非仅仅是“批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的“深度报道的角度形式”,再到以“全面”取代“角度”,形成了今天“深度报道”即“全面报道”的新内涵。但对于“全面报道”的理解,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总经理王兰柱提出了新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量”和“度”的问题。他认为新闻制作和传播的过程就像“打太极”,“量”和“度”相克相长,二者无论哪方面不正常的增长都会影响整个新闻的收视率。“时政期刊”中的“深度报道”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目前“全面报道”的“量”已经接近读者的阅读极限了,那么在已接近“饱和”的“量”的框架下,如何寻找新的“角度”,未来“深度报道”的写作方向又如何发展呢?

用《三联》主笔记者舒可文的话来说。就是“回到历史现场”的写作思维,这是目前《三联》在“深度报道”写作中普遍认可的一种新闻思维方式。所谓“回到历史现场”就是对所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等社会背景做一个充分了解。用“当时的观念来解释当时的人和事”。这种对事件进行具有历史“当下感”的理论观念,其侧重点是强调媒介人要秉持一种尽量“客观的态度”,而非在新闻报道选择的“角度”问题上周旋。当媒介人拘泥于选择何种“角度”或以综合所有角度的“全面报道”作为深度报道写作思维的指导思想后,发展到极致就容易走向猎奇的、非正常的“角度”,并逐渐远离了新闻本质属性的“客观”。因此,要解决目前这个普遍存在的“深度报道”的“角

度难”问题,《三联》“回到历史现场”的写作观就提供了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样本。如,在《三联》的2001年11期《敦煌文物流散100年斯坦因:学者或贼》一文中,记者尽量在观念上“回到历史现场”,以求客观地对特定历史事件中的这个人物进行分析。记者认为,在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斯坦因所能够具备的文化常识决定了他当时的行为,这其中的原委是无法用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文物流失”来解释的,因此用今天的道德观念来评价一个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人物,显然是不客观的。在这篇新闻报道中,记者不仅提供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斯坦因,而且“角度”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2.融合网络的“共享式评论”写作观。

目前,在网络媒介的冲击下,所有的传统大众媒介都无一幸免。由于时政期刊受到网络媒介的影响,主要在“深度报道”的新闻解析中,因此当网络媒体也开始从“文摘型”走向“原创性”的时候,时政期刊作为最擅长“解读新闻”的一种媒体出路何在?延续传统思维方式的分析,通常是在新闻文体的不同分类之间寻找差异,但当我们对网络媒体“解读新闻”的形式进行分析后可发现,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超链接的方式来补充说明新闻,这类似于时政期刊中“全面报道”;二是利用评论解读新闻;三是网友讨论新闻。

实际上,“目前网络媒体对新闻的‘解读’最有优势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因此,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主要是在信息传播“时效性”和“反馈机制”上。从“时效性”角度来看,时政期刊本身的优势不在这里,因此对时政期刊的实际冲击并不大:而从“反馈机制”上看,网络媒介中似乎蕴含着更为“民主”的话语意义。但是,网络是否真的具有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民主?关于知识分子和传媒角色的悖论告诉我们:一方面,历史的演变产生了普遍民主的、有权使用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劳动分工又将这些资源掌握在专家群体手里。因此在网络时代中,我们既要看见,技术的进步为人们能够民主地接近传播工具提供了更大的技术支持和可能性;同时,只要在一个有着完整政治结构的社会中,分工劳动的社会结构制度存在,就不可能任由技术的发展来主宰这个社会。由此可见,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是“信息的民主”。而非“观点的民主”。网络中的具有社会影响力,能够成为主流舆论的“观点”仍然是在社会精英无形控制之下的。这种依赖于对知识分子、专业群体的民主意识,不是网络媒介所特有的,是所有媒介形态都有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目前时政期刊在新闻“评论”上的转型和发展,需要对网络媒介进行适当的融合,而能够在时政期刊与网络媒介中形成交集的部分,就在网络的“反馈机制”上,而非“民主”问题上。

具体来说,时政期刊与网络的互动所要突出的重点是。读者与媒介人之间的互动性,一种“共享式评论”的新闻写作观需要被建立起来。如,在“新闻源”上,开通读者提供信息素材的平台;在“新闻写作”上,研发提供方便电子屏幕阅读和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写作模式,这就需要媒介人大胆的探索和思考传统的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图示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新闻评论”上,允许读者对其新闻内容作评论和讨论,可以分门别类地开设专门的论坛平台,支持读者讨论和交流新闻。甚至可以开设读者对新闻进行改写和续写的固定论坛等。总之,其核心思想就是利用网络的最大优势,支持读者与记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时政新闻范文第7篇

“酒・污水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假新闻虽然是极个别,但就是这“极个别的污水”,破坏力却十分巨大,它会坏了整个新闻报道,直接影响着党报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要花费精力处理这类“污水”,坚决杜绝假新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宣传是党报的生存之本。事实告诉我们,杜绝假新闻是关系党报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假冒伪劣产品轻则伤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重则致人死亡,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和痛恨。和假冒伪劣产品相比,假新闻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假新闻严重损害党报的公信力,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形象和权利,严重损害真新闻、好新闻的价值,严重损害社会秩序。

治理假新闻,关键在治理新闻从业者和媒体。如果记者、编辑视真实为新闻的生命,视真实为媒体的生存之本,主观上杜绝一切制作假新闻的念头,媒体再在机制上堵塞一切假新闻产生的漏洞,坚决杜绝一切制作假新闻的侥幸,假新闻自然就少了。因此,杜绝假新闻,首先必须加强我们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从而提高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社会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应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政治和导向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高理论和认识水平。要打牢新闻观的根基,增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维护媒体公信力的自觉性,增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知识水平有限,理论和认识水平有限,就很难洞悉事物本质。有了知识特别是理论这把“刀”,如果再加上周密的调查和审慎的思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事物的本质。要学好辩证法。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观察事物,辨别、判断来自方方面面信息的真实程度。忽视了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就可能被假相迷惑,导致新闻失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党报的生命,也是我们新闻从业者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虚假新闻的制造和传播,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使新闻队伍的形象、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闻工作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必须坚决制止,决不能让“一汤匙污水”坏了“一桶好酒”。时政新闻及理论、评论是党报新闻宣传报道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时政新闻主要是报道领导活动,如果出现虚假,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会比一般的虚假新闻更大;理论、评论是党报的一面旗帜,如果出现虚假,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可能难以估量。

时政新闻范文第8篇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何如做好;民生新闻

近年来,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新闻报道提出了“三贴近”的要求,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的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关注,民生新闻自出现起,政府就把它当作了联系群众的纽带,百姓把它当作了代言人,民生新闻节目收视率一路攀升,对开拓电视新闻报道领域、扩大电视新闻影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笔者就县级电视台现有条件下如何办好基层民生新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何为民生新闻

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由此推及,与民众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医疗卫生、工作就业、住房条件、居住环境等都是其关注内容。

二、时政新闻要民生化

新闻媒体人既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重任,也肩负着反映社会疾苦、百姓呼声等社会责任,可以说人民群众的情绪是一个社会发展状况的风向标。新闻媒体人要践行“新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时政新闻民生化,就是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借鉴民生新闻灵活的表现手法,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大众百姓,从民生新闻作为切入点,生动反映百姓生活,最大限度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在时政新闻中融入民生新闻的元素,必将为创新新闻报道注入新的活力。时政新闻里信息量大,而作为一线记者,要从中筛选出哪些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做有用的民生化时政新闻,记者要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每一个出台的政策是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还是代表一个部门的利益,或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应该作为老百姓利益的代言人去审视政策的实施效果。要做有用的民生化时政新闻,采编人员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透过表象看本质,做冷静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不被部门所蒙蔽。例如现在各地有不少关于提价的听证会,作为记者去报道,不能作为某些部门的喉舌,简单地把什么东西提高了多少钱报道出来!而是站在市民的角度,深入分析提价后对自己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三、怎样做好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

(一)挖掘内涵,找准定位。澜沧电视台属于县级电视台,在传统新闻节目中,我们往往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大事件定性为“时政新闻”,许多民生新闻为凸显其民生立场,往往有意减少甚至刻意排斥时政新闻。事实上,时政新闻与国计民生最为相关,比如取消农业税的问题、教育乱收费的问题、医疗改革的问题等等,都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情。为此,澜沧电视台应该发挥民生新闻以平民百姓为本位的理念,依靠本土化的地域优势和充满人文情怀的风格找准定位。立足县情实际,让电视节目充满乡土气息;作为当地媒体的“特产品”,要为县域范围内的农民观众服务,最大限度挖掘和采编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此外,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应借助地方媒体这一平台突出服务性,正真做到为百姓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尤其是当百姓处于弱势地位时更加需要新闻媒体加以关注和报道,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公正。笔者曾采写的新闻《救救这不幸的家庭》、《澜沧县总工会向李云高伸出援助之手》正是借助电视台这一平台呼吁全社会关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实例表现,使李云高得到全县各级组织的关心和帮助,最终得到有效救治。

(二)把握宗旨,办好栏目。电视新闻不仅仅是向受众传达某些有效信息,同时也担当着“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民生新闻同样不能例外。如果说时政新闻主要是以县乡各级官员和城区“白领”为主的话,那么民生新闻的原动力就是农民和普通城镇居民。栏目定位,关系栏目的特色和生存。因此民生新闻必须加强其政治意识、大局观念、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报道内容上要以正面报道为主,在揭示社会黑暗面的时候,应注意深入挖掘和剖析新闻背景,对事件的成因、结果和影响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引导受众冷静、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打造媒体真正的“平民特色”。在这方面,我们澜沧电视台作了一些探索,先后开设了民生栏目《观众回声》,定位为说老百姓故事,办老百姓的节目,记者深入乡村、基层发现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话题,及时报道我县各地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激励农民朋友努力创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同时,针对农民群众渴望掌握农业科技知识的愿望,开辟了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挂钩的农业科技栏目《科技天地》,较为充分地满足了地方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因其题材平民化、报道视角亲和力强,大大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