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热点

新闻热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闻热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闻热点范文第1篇

下面,笔者就从新闻素材的获取、筛选和有效利用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一、获取新闻素材热点

现代社会,各种新闻素材数不胜数,但新闻素材选择或使用不合理,不仅对教学没有帮助,甚至会影响教学效果。在获取新闻素材时,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和提取有效的新闻热点,做到素材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使引入的新闻热点恰到好处,从而有利于品德教学。

当前社会热议的话题即“新闻热点”,能够突出反映社会问题。有效引入新闻热点,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走进社会。课堂上,教师把炙手可热的新闻点作为教学素材,指导学生剖析现实问题,关注社会动态,将会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如前不久被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肯德基”违规使用激素的新闻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学生来说,“肯德基”是他们喜爱的美食。“肯德基”违规添加激素做原料,使孩子们愤怒无比。课堂上,大家对“速生鸡”的声讨异常强烈:“45天快速长成的鸡能吃吗?”“饲料中添加了什么激素?”“他们给自己的孩子吃这种鸡吗?”“这样的商家怎么能让他们继续经营下去呢?”……这堂课,教师有效捕捉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事态发展,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筛选新闻素材价值

搜集和筛选新闻素材时,教师要关注信息的价值性,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共鸣,让新闻素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

品德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选择能吸引孩子眼球,富有“价值性”的新闻素材来设计教学活动。因为孩子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新鲜的人、物、事,特别关心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事件。如2012年6月16日中国“神州九号飞船”成功发射的新闻事件深受世人瞩目。学生激动万分,纷纷问道:“老师,神九与神八飞船有什么不一样?”“神九能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吗?”“什么是‘天空家园’?”……对于学生的疑惑,我没有把握能说服他们,但我不放弃这个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带领学生继续关注新闻报道,密切注意各种评论。一直到6月29日神九飞船顺利返回地球,我围绕新闻报道及网络评论,发动学生挖掘新闻的亮点,推选新闻发言人,顺利召开了一个小小新闻会,学生自己解答了之前的所有问题。通过活动,学生不仅丰富了航天知识,而且培养了收集、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和探索精神,真所谓一箭三雕。

三、利用新闻素材链接生活

品德课堂必须以学生生活为根基,才能鲜活而不枯竭。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大力开发和利用生活化新闻素材,找到新闻与生活的衔接点,巧妙设计教学流程,努力为学生架设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借助“车票”素材进行教学。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家人或亲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车票(包括飞机票、火车票、客运票等)。课中,让学生针对自己收集的“车票”,介绍与车票相关的信息。学生神采飞扬,拿着自己收集的车票和同学们说个不停。“这张车票是我爸从云南至温州的飞机票,飞机沿途经过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五个省份。”“我收集的车票也是云南到温州的,叔叔先是乘火车从昆明至贵阳,然后乘飞机从贵阳至温州,听说价格便宜。”……“车票”中的学问真多啊。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介绍几种常用的交通工具及相关出行线路选择方法。课后布置任务:春节即将来临,老师了解班上好多学生父母或亲戚在外经商都准备回家过年,我们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为他们好好设计回家的交通线路图,然后通过电话、QQ聊天等方式把你的想法告诉他们。

新闻热点范文第2篇

1、热点新闻弹窗是WPS每次启动都会弹出的窗口,单击新闻窗口右上角齿轮形的设置按钮,在一周不再弹出选项前面单击,只是一周之内有效,不能永久取消自动弹出;

2、鼠标放在电脑桌面最下面的任务栏,然后右击鼠标,点击启动任务管理器;

3、在任务管理器页面可以看到应用程序,单击应用程序,确认WPS热点正在运行,然后单击任务管理器的进程,找到wps,导致新闻热点自动弹出的罪魁祸首即是wps程序,单击鼠标右键,然后点击打开文件位置,选中这个文件,直接删除即可。

(来源:文章屋网 )

新闻热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深度采编

“媒介融合”指的是伴随着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网络、传播平台以及接收终端等的融合所构成的形态演化过程。媒介融合加快了传媒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各种信息的自由流动,使得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步消失,引起媒介生态的深刻变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各类传媒不仅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显著改变,而且传播方式进一步丰富,进而会对电视受众的交流方式以及信息获取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应当深入分析这一形势,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应对,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充分凸显并发挥自身优势,以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智能手机以及自媒体等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不仅有助于传媒行业的转型发展,而且促进了节目内容、网络技术、传播平台和接收终端的整合,使得信息交流以及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而媒介融合的这一趋势,必然会对当前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电视新闻采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应当说,媒介融合在促进媒介一体化、增强媒介之间的竞争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提速,传媒市场的主体数量增多,不仅包括原有的传统媒介,如广播以及报纸等媒体,而且出现了很多新媒体,如网络媒体、户外媒体、手机媒体等,必然会对电视新闻采编环境产生强烈冲击。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与传统的媒介发展方式相比,新媒体更加重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发掘新闻热点,努力推动信息共享,导致电视新闻采编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

(二)电视新闻采编技术手段明显滞后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技术手段的进步,在为电视新闻采编带来一定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使电视采编遇到很多技术上难题。由于新媒体具有时效性、智能性以及交互性等方面的优势,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新闻媒体的工作形态,电视新闻采编技术手段受到较大冲击。在互联网、智能手机、互动平台等技术的参与和竞争下,电视新闻采编技术手段的滞后,严重阻碍了电视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电视新闻采编时效性较差

伴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速,新闻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媒介更加丰富,新闻不仅可以借助于电视传播,而且也会通过杂志、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进行传播。在这种背景下,新闻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时效性较差,无法激发受众的共鸣与兴趣。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实践策略

不同媒介之间的竞争与相互融合,对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产生出重要影响。电视新闻采编应当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采取针对性措施,在积极借鉴和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强化电视媒介的生命力,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增强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服力。

(一)优化采编模式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受众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要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优化新闻采编模式,要在对新闻热点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实践探析赖德活(龙岩电视台福建龙岩364000)整合各类资源,构建从内容制作、信息传递、互动手段,到社会影响以及综合效益等的采编体系,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对于电视新闻来说,要力争快速及时准确进行报道。记者在采访时,要将拍摄到的第一手画面、视频等配上简要的文字传给后台编辑进行处理,实现即采即编即发,使受众在第一时间能够了解现场情况及新闻事件。例如,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制作的《新闻全天候》栏目,在整合各类媒体传播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电视新闻表现手段以及运作思路的创新,变过去电视新闻的单一播报模式为由主播播报新闻导语+新闻事件稿件+相关新闻链接+新闻当事人讲述+新闻观察员点评分析等形式,以立体化方式呈现新闻全貌。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改变记者采写新闻、播音员播报新闻等模式,采取直播、微直播、视频连线等形式,不仅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加灵活生动,而且这些即时报道使得受众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新闻信息。

(二)创新传播方式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加快,电视新闻应当重视创新传播方式,积极打造全媒体平台。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改变过去电视新闻的单向传播方式,建立起综合性的多媒体采编平台,从而做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广泛传播。电视新闻采编要依托全媒体平台,使新闻以文字、图像、视频以及声音等形式进行传播,要充分发挥电视台、网站、电视新闻客户端等不同媒介的作用,借助于互联网络及时和广泛传播,从而使用户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获取新闻资讯。同时,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要重视用户的需求,新闻报道要重视与民生有关的信息,及时播发关系民生利益的资讯,及时解读新闻热点。电视新闻栏目要注重新闻内容的及时更新,丰富新闻报道内容,积极打造“民生新闻”、“舆论监督”以及“深度报道”等新闻栏目,使电视新闻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直面社会热点话题。不断创新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努力增强电视新闻的竞争力。

(三)强化深度采编

为了充分体现电视媒体的优势,电视新闻应当重视加强深度采编,借助于深入的新闻报道以及独特的新闻视角来吸引受众,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一般来说,根据受众的收视习惯,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受众会关注最先信息的媒体,尤其是一些门户网站实时更新的新闻信息。随后,用户就会挖掘更具深度、更有新意的新闻报道。很多电视媒体在报道一些突发事件或者热点新闻事件时,都会先在电视台门户网站上发出新闻信息,然后再进一步推出深度报道。例如,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今日关注”新闻栏目,关注市场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坚持电视深度报道。例如,“众筹”这一词汇已经成为网络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而到底什么是众筹?怎样实践众筹?不仅电视机前的观众不了解,甚至很多新闻记者也不完全清楚。2014年4月12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今日关注”节目《草根众筹能走多远》,记者深度报道了这一话题。在讲述了福州开展“草根众筹”项目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借助具体案例引导受众了解“众筹”的运作情况及其效果。同时,记者还通过采访“众筹”平台投资人以及法律界、经济界的相关专家,共同探讨对“众筹”可能存在的风险积极监管措施等。因此,对于突发事件或者重大事件,电视新闻必须要重视加强深度采编,从而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四)重视新闻互动

面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现的激烈的媒体竞争,近年来,一些电视台新闻节目开始借助微博、微信或者新闻热线等方式与受众开展互动交流,接受观众对新闻栏目的点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在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例如,浙江卫视开设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引导受众借助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与主持人、现场嘉宾一起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该节目的参与者,既有演播室里的主持人、嘉宾以及借助网络视讯系统平台的评论员,又有在微博上留言的网友。电视新闻内容都是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或者新闻事件,如“高考冒名顶替”事件、“团购网站”等话题。在新闻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引导观众正确全面地认识新闻事件,使电视新闻成为沟通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而且培养了观众进行理性思考核和深入分析的意识,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进一步凸显了电视新闻在媒介融合时代的生命力。

三、结语

媒介融合不仅是媒介形态、流程以及传播方式的融合,而且使不同媒介之间的功能互补和有效渗透。这既给电视媒体带来巨大冲击,又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带来改变和创新的重要机遇。电视新闻采编应当借助于数字技术,优化电视新闻的采编模式,及时信息动态,加强电视新闻深度采编工作,充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社会公信力。

参考文献:

1.董德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J].中国传媒科技,2013(16).

2.汤晓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4(9).

3.周艺霖,王俊杰.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J].科技传播,2015(1).

4.郭志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采编特点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2).

5.沈如锋.媒体融合促电视采编思维之变[J].声屏世界,2015(9).

新闻热点范文第4篇

在网络时代,报纸副刊不仅没有“被边缘”,反而“被重新关注”,成为纸媒彰显软实力的重要领地。与此同时,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重要文化阵地的报纸副刊“如何提升文化副刊的传播力” 及“副刊的必读性与核心价值”呢?就这些问题,本刊选编了《新闻业务》周刊“圆桌会议”的部分内容让文化领域专家、认同度较高的多种媒介副刊掌门人现身说法。

主持人

田朝晖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副刊文摘部主任

嘉宾

陈凯星 新华每日电讯副总编辑

肖春飞 新华社上海分社副总编辑

杜涌涛 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

李劳 搜狐文化・搜狐艺术主编

田朝晖:如何评价一份文化副刊的影响力?看引导舆论能力?发行量?口碑和可读性?权威性?记者知名度?网络转载?还是其它?有没有明确的标准?

陈凯星: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就是干预生活的能力。对副刊而言,我更看中两个字――陪伴,看它是否能发现一种文化现象,是否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所处时代的心灵标记,伴随读者走过那个年代。举个不太妥当的例子,提起美国童星秀兰・邓波儿,美国人往往会说,她陪伴人们度过了大萧条年代,她让无数美国人的生活有了些许亮色。再比如,北京交通台的那几位主持人和他们的“一路同行”,让我们堵在路上的日子变得没那么不可忍受了,同时,他们在一天一个新媒体的时代,让古老的广播业态“绝地反击”。任何时代,人都不可能只有欢笑,没有苦恼。于是,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会想起,我们的“草地”曾陪伴我们走过那“沸腾的年代”。难吗,是的,但广播做到了。

肖春飞:网络转载率是最恰当的标准。它是未来社会舆论的标尺。

颜晓华:一份文化副刊是否成功当然看其社会影响力,也就是俗称的口碑。发行量不是绝对指标,就像现在流行的微博,粉丝数当然重要,但不是影响力最重要的标准。关键在于被你所关注的人的构成和品质,在于他们是否具备扇面的再传播性。所以考量一个媒体的影响力,不在于发行数字,在于有效抵达率和受众区隔。相对来说,文化副刊的受众理应更高端。

李劳:发行量/访问量、读者来信/留言是影响力的基础,影响力可以透过社会舆论引导力、同行美誉度来衡量。

田朝晖:对于一份初创的文化副刊来说,应当如何提升影响力?副刊编辑应该着重加强哪些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副刊记者最应重视的是哪方面技能?如何对副刊记者进行培训?

陈凯星:副刊编辑应具备哪些素养,这是说不尽的。但也可以说是一种素养――人生素养。所有的科学,最后的归宿都是哲学。这家那家,最后大家殊途同归,都是哲学家。新闻学、文学,最后都是人学。见识即素质,阅历即素质,最终大家比的是人生素养。

当了这么多年报纸编辑,这个活儿难吗?来个实习生,一个星期下来就会画版了。但一个标题的提炼,一个标点的取舍,都凝聚了全部的学识修养和人生阅历。从这一点来说,当个好编辑,用一辈子去学习也许还不够。

肖春飞:可设置议题,围绕同一个社会热点,不同的人以不同视角来解读,观点交锋,自然形成影响力。副刊编辑的人文素养较之其他版面编辑要求更高,他们应该保持对社会心态的敏锐判断与捕捉能力。当然,在当今竞争激烈而《电讯》又缺乏稿酬优势的态势下,副刊编辑的约稿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

颜晓华:对于一份初创的文化副刊,短期内提升影响力的最有效办法是:①制造公众话题;②利用名人效应。副刊记者和编辑的最重要能力有两个,一是新闻敏感性,这也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但副刊的记者和编辑更应重视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的能力;二是与人沟通的能力,这不仅仅是打电话或面对面采访的能力,而是编辑的知识结构能有效连接报道对象、作者和读者的能力。

李劳:大事件报道可作为一个突破口。

田朝晖:文化副刊如何在“理想”和“媚俗”中取得平衡?如何实现文化副刊思想性与可读性、可传播性的统一?

陈凯星:大俗入雅,大雅必俗,大俗即大雅。

颜晓华:媚俗和媚雅本质上都是媚俗,实现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统一,最好的办法是坚持自我,定位明确,根据定位去做选择,只有需要与不需要,没有雅和俗,当下的文化构成中,雅和俗的区分已经越来越模糊。

肖春飞:还是要根据报纸读者的定位作取舍。相对一般市场化媒体,新华每日电讯的读者年纪偏大,他们有更丰富的人生,有更稳定的收入,更多的人文情怀,自然对阅读物也有更高的要求,他们更需要近乎宗教一类能够让他们平静下来的文字。

杜涌涛:“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统一,用不着在“理想”和“媚俗”之间取舍。

李劳:在“理想”和“媚俗”之间,大众媒体可以和受众建立更融洽的关系,在形式上更贴近受众,思想性可以隐藏得更深,时评的操作方式值得借鉴。思想性大部分可以通过作者来达到,可读性可以由编辑的介入达到。

田朝晖:与新闻和时评相比,副刊在网络传播等方面有天生的弱势,如何提高副刊稿件网络传播力?哪些副刊内容更适合网络阅读喜好?

杜涌涛:不要把新闻和副刊的东西那么尖锐地对立起来。好作品其实只有两个衡量标准:直击头脑或直抵人心。新闻版面上有这种作品,副刊版面上同样有这种作品。

颜晓华:寻找热点是不变的原则,文化热点是社会热点的一部分,从可传播性上讲未必弱于时政新闻,“故宫事件”“茅盾文学奖争议”“高考作文题”等等都是鲜明的例子,对于周期性较长的文化副刊,抓寻这样的热点不难。相反这些事情更容易被有多层传播效应的读者关注。

陈凯星:我们做的是报纸副刊,何必老跟着网络跑。

肖春飞:可考虑开设本报副刊的官方微博,将精华文章浓缩为140字的微博体。更重要的是,副刊能够透过新闻热点(对新闻热点的报道并非副刊的事)敏锐捕捉能够触及当代人灵魂的微妙之处,将其用个人化的表达方式予以揭示、铺陈,如此,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有冲击力的话题,永远是网络阅读与网络转载的主力。

李劳:新闻性强,贴近时下热点,与读者当下物质与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会比较受欢迎。

田朝晖:文化副刊如何与读者有效互动?互动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各是什么?

李劳:可以通过BBS、Blog或SNS网络与读者互动,但要注意谁是真正的读者,防止噪音干扰。也可以通过小型论坛、沙龙、读者会等与核心读者进行细致沟通,透过样本研究了解读者。互动,可以接触核心读者,了解受众,也可以借助活动维护作者,还可以进行媒体品牌传播。

陈凯星:终极目的和价值就是两个字――有趣。足矣。

肖春飞:发展读者成为副刊作者,真正的在民间。互动的最高境界, 是形成一个有高度凝聚力与价值认同的“圈子”,各行各业 ,但一谈起“草地”来,便会会心一笑。

新闻热点范文第5篇

社会大众在硬广告的狂轰滥炸之下,已具有免疫力。受大众排斥相对较小的事件营销因此而越来越受广告主宠爱。本文从传播学的经典理论“议程设置”角度指出,事件营销要想得到大众传媒的极力配合,事件营销人员则必须具备事件敏感能力,能敏锐地判断、捕捉到可引起大众传媒青睐的新闻热点,借大众传媒的报道而实现营销目的。

2008年,金融危机不期而至,瞬间波及全球,实际消赞与消费意愿进入低迷期,并将在2009年持续,专家预测美国到2010年经济才能缓慢恢复,中国的国内市场更加紧俏。大中小企业都在祈祷自己能在破产兼并倒闭浪潮中立稳脚跟,绞尽脑汁推销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然而,被各种媒介包围的消费者,对于海量的广告信息已进入麻木状态,声嘶力竭、明目张胆的硬广告,其营销作用锐减。在“事件营销的传播投资回报率为传统广告3倍”的信念支持下,各广告主对事件营销虎视眈眈,期望通过暗含商业目的的事件营销使企业鹤立鸡群,抢占宣传先机,作用于消费者,唤起其注意,引发其兴趣,刺激其欲望,形成其记忆,促使其行动。

所谓的“事件营销”fevent market-ing),是指广告主在真实与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或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通过制造有“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与兴趣,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和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的目的。从制造或利用热点事件一引起传媒注意与报道――吸引社会大众关注――达到营销目的的过程可知,事件营销利用的正是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议程设置”功能是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通过查普尔希尔研究之后,在其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提出的,而后又通过夏洛特研究,得出另一项相关结论,其核心内容为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即大众传媒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事件的感知,对周围事件重要性及其重要性顺序的判断。

对于各个广告主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才能使自己所策划、组织、举办或利用的事件能进入到大众传媒中,通过大众传媒所传达的信息及其形式,不仅影响到人们应该想些关于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而且左右到人们该怎样想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为太阳雨太阳能进行事件营销的智诚灵动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王成莹认为:一个活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推广和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而一个活动要得到更广更深的传播,就必须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而传媒要能够进行传播,就需要活动有可以传播的热点,更需要有一个让更多媒体可以参与的形式。

一般而言,事件营销通用的方式为“借势”和“造势”,类似于“有条件,利用条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这里的“势”,即“条件”,必须要有“新闻价值”,方能在大众传媒采集、编辑、加工及传播信息过程中不被把关过滤掉,借助大众传媒集中大篇幅的报道,吸引大众消费者的眼球,使其驻足。

如何才能利用或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这要求负责借势或造势的营销人员,一是要有事件敏感力,即判断、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的能力。否则,企业会因其能力的不足或缺乏,而错失许多宣传的良机。若被竞争对手捕捉到,其打击则是致命的。二是要熟稔大众传媒进行新闻选择的标准,即捕捉或制造的新闻事件,其内容要新鲜,时间要近期,有趣味性,与公众利益接近,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或不可多见,有显著性等。

一个错失造势机会的反面例子是,今年3月中旬,一位潜在顾客联系国内某个一线蛋糕商。因为她的侄女要过生日了,问题是她在外省求学不能回去,所以希望蛋糕商能帮助联系一下他们在当地的连锁店,将蛋糕送至侄女。然而,蛋糕商以“当地不在送货范围”就草草结束了交易。对此。笔者为这家国内最有名的蛋糕商扼腕叹息。他们绝对错过了一个事件营销的机会。就笔者对这位潜在顾客的了解,在她身上到处都是新闻热点,绝对可以制造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事件营销供大众传媒报道,在社会大众中对蛋糕商进行软广告宣传。

第一,在重男轻女的观念下。她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是一对善良的贫困农村夫妇将她抚养成人;

第二,她是在当地企事业单位及好心人的资助下,继续学业,当地主流媒体曾大幅报道过;

第三,她不负众望。在校期间刻苦学习,最终因成绩优秀而保送研究生;

第四,她在外省求学,而心中依然惦记着本省侄女即将过生日;

第五,她的侄女是双胞胎,又是一个热点。

遗憾的是,虽然她给这家蛋糕商留下了非常详细的联系方式,希望那个接待她的服务人员能在他们空闲的时候和她联系一下,然而等到侄女的生日都过去了,这家蛋糕商都没有联系她。这家蛋糕商错失了良机,却浑然不觉。

新闻热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情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418-01

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注意立足于化学这门学科自身的特点,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建立互助互信的师生关系。

1.把握化学学科的特点

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就必须把握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在化学学科中,基本概念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化学理论储备,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对化学中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概括,对化学进行实际应用。化学学科中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化学方程、化学式和元素符号组成的,对于叙述性语言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化学教学强调实验,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初中阶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实验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具备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理念,提高化学实验的质量。

2.初中化学教学情景创设的具体策略

2.1 立足学生实际生活。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枯燥刻板的课堂容易产生厌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学9年级上册的《自然界的水》这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一个塑料小杯,让学生装一杯水,创设一种立足于实践的课堂氛围。与此同时,在进行"水的净化"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对本地的自来水厂进行参观,使学生对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情况有更为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了解水的净化的具体过程,增强学生对污染防治的认识。

2.2 积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广泛的应用到了多媒体教学,极大的扩充了课堂教学的容量。通过多媒体的文字、音乐、视频、图片来营造课堂情景。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学9年级上册《燃料及利用》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燃料燃烧和爆炸时产生的效果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教师可以播放化工厂爆炸的视频,使学生感受到燃料爆炸产生的巨大威力,使学生进入一种身临其境的课堂情境之中,也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安全生产、安全使用燃料的重要性。

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通过化学实验能够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质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和巩固化学基本的概念,也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鉴于条件所限,教师在进行示范性实验时往往难以保障实验的效果,此时可以积极运用多媒体来进行实验教学,播放慢动作的实验示范视频,使学生能够掌握实验过程中的一些要点,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2.3 巧用新闻热点,开拓学生眼界

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当前的一些新闻热点素材来营造教学情景,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当前化学领域的一些新成就,或者挖掘一些新闻热点中蕴含的化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提高教学的效率。

3.结语

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从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了解、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

新闻热点范文第7篇

一、在课堂上引入时事政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上政治课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们或思绪飘移,或昏昏欲睡。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课堂太过枯燥乏味。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适时在课堂上引入时事政治。由于时事政治一般具有时效性、趣味性和新闻性这三大特性,学生一般对其都很感兴趣。出于好奇心,学生喜欢关注一些新闻时事,但是他们对这些时事新闻又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如果老师在课堂上适时地插入这些时事新闻,再对这些时事新闻进行精辟的分析,那么学生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会觉得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世界、对人生都有一种更深入的了解,上政治课注意力也会更加的集中。而且,现在也过了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了解时事政治,能够帮助同学们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和心态,在思想上和学习方法上做到“与时俱进”。

二、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时事讨论中来,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热情

在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信息,课堂气氛很严肃。如果我们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被激发起来。要让课堂的讨论变得有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老师要联系知识点,准备好课堂上要用的时事新闻材料并提前让学生查找资料进行预习。②在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同学们多发言,大胆地说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积极地与同学们和老师进行讨论或辩论。③老师应当在合适的时候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分析和总结,让课堂收放自如。

三、将时事政治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科学的“三观”,即理论联系实际。在上政治课的时候,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作为上课的题材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同学们学会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如果单独地讲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听的时候可能理解,听完之后可能很快就忘记了。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跟生活跟社会结合得不是很紧密。学生无法把理论知识和自身建立起联系,就会觉得学习这样一门课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就会认为上课不需要好好学,只要考试前背一背就行了。

如果老师将课堂上的讲解和时事新闻热点结合起来,同学们就会觉得政治和生活还是息息相关的。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选取同学们关心的时事新闻热点作为背景资料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和分析。在进行时事新闻分析的时候,老师应当注意要自己保持,同时也要引导同学们保持一种不带个人感彩的公平正义的心态和出发点,对待任何问题都不能偏激。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高中政治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等。要更好地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就应当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的含义,不仅要从大局上把握政治学习的主要脉络,而且还要从细节上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同时,还要将每一个知识点建立起联系,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让政治的学习更加游刃有余。

(2)准确地把握好实际与理论联系的方法。一方面,要鼓励同学们平常多多关心时事政治,多收看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或阅读如《半月谈》《人民日报》等报刊。并且要养成一个收集新闻、分析新闻的好习惯,学会将各个新闻要点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整理分类,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其分析和讨论时事政治。同学们在学习时事政治的时候,要抓住事件的中心,从正反两面去分析它的主要矛盾。根据主要矛盾,联系理论知识找出解决的办法。

(3)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每个人由于自身的素质和认识的高度不同,对同一事件的分析结果也会不一样。通过观察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分析的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思想状态。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老师可以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指导,以便帮助学生更积极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4)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在课堂上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政治的兴趣一味地讲新闻,而是应当把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新闻热点范文第8篇

1、耐克是美国的一个体育运动品牌,在过去的两天时间,耐克和其它一众服装品牌,突然成为新闻热点,引发民众的抵制。

2、近日,瑞典H&M集团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事件被曝光后,很多网友都发现耐克也有类似的声明,3月27日,耐克事件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引发了全网热议,有不少中国消费者表示将抵制耐克的产品。那么耐克会退出中国市场吗,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消息,但事件发酵后,已经给耐克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首先是耐克股价大跌,市值损失超过463亿元人民币,随后部分明星已经宣布终止与耐克的合作。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