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范文第1篇

新闻特写是运用文学语言和手法,描绘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从而及时地、生动地、准确地再现有意义的真实的人物、事件、场景和气氛的一种体裁。也有人说它是“报告文学的样式之一”,还有人说它是“新闻体裁和文学体裁之间的一种边缘文学”。在观行报刊上常常见到它在“特写”、“新闻特写”及某些固定的特写栏目中出现,不在栏目里出现的,则一般加“侧记”、“目击记”、“纪实”、“纪行”等副标题出现。

新闻特写可按多种分法分成多种类型。如果以内容分,就有事件特写、人物特写、场面特写、景物特写、工作特写、杂记特写、旅游特写、问题特写、体育特写等等几种特写。新闻特写具有新闻特点,即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绝对的可靠性、很强的政策和感情的倾向性。新闻特写还具有独特的特写特点。它描绘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物或事件的富有特征的某些片断;它对人物、事件片断的描绘不是一般地叙写,而是放大和再现,相当于屏幕上的近镜头;它不仅充分地运用描写的表现方法,而且恰到好处地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现方法;它既注重人物、事件的新闻时效性,也不放弃必要的联想,在联想中,往往阐发了作者的深刻的思想。遵循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写新闻特写了,但要写好,还要掌握一些技巧。

写新闻特写,首先要捕捉生活中的特写镜头。怎样捕捉特写镜头呢?要注重现场观察,充分地占有材料,必须下到现场去,深入现场,在用眼睛观察的同时,还必须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认真的分析,选准特写镜头及镜头里的各项要素,指出反映事物本质的最富有特色的片断和特征。

写新闻特写要选择好写作角度。这里指的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以及选择文章的题材了。《普通写作学》里说过:“凡写远景、全景和概貌的,都不属于新闻特写。从捕捉的对象和选材的角度来看,它可以撇开一场球赛的全过程,专写某一球之争;它可以截取时间进程中的某一瞬,再现生活的一个侧面,吸引读者。”新闻特写的描写角度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角度的,甚至还可以是不停地灵活转换的。

写新闻特写要保证真实性。这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作者必须懂得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二是作者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必须养成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三是作者一定要做到从严要求自己,做到一知半解地不写,不成熟的题材不写,不以“想当然”代替事实,不浓缩时间和空间,不“越俎代疱,借口传音”,不滥用形容词和副词。

写新闻特写要准确地运用文学笔法。有五点应掌握。一是叙述要清楚简洁。就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数字、背景、细节等要准确无误:用最简炼的语言来描绘事物和人物形象,不做无病之。二是描写要具体,并充分运用白描手法。三是不仅描写概貌,而要着重描绘细节。四是在描写过程中不仅要多用动词,还要巧用动词。五是要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描述事物或塑造形象。

新闻特写范文第2篇

新闻圈内的人都知道,艾丰是北京的知名报人。他是大记者、名编辑,是学者、作家,还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关于写作的新闻学入门教程是我国大学新闻系最流行的教材,盛行十年不衰。今天,我们特开此栏,为的是让读者能从艾丰老师的亲传相授中,获益有得。自此,每月您都能听到艾丰老师在和风细雨声中,谈写作……

艾丰简介:

历任人民日报社编委、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总编辑。曾获得我国社会科学著作最高奖――吴玉章奖和我国新闻记者最高奖――范长江奖。已经出版的著作有《世纪宏论》、《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写作方法论》、《经济述评自析集》、《名牌论》等著作。

新闻写作所使用的笔法应该说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文字作品、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笔法都是可以使用的,至少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些基本的笔法都是不可少的,在新闻作品中,也是基本的笔法。

还有一些笔法,如倒叙、插叙、悬念、伏笔、穿插、夸张、反复、排比、对照、夹叙夹议等等,也是新闻作品可以利用和参考的。

但是,对于新闻写作来说,更应该研究新闻写作的特殊笔法或特有笔法。

在新闻作品中,叙述和描写事物的时候,不必要用很细腻的笔法,而是用最简要的线条,最简练的语言来勾勒事物。这样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我们称之为简笔。

新闻作品强调用简笔,是因为读者读报主要不是欣赏文字之美,而是想用更短的时间获得最大量的信息。过于细腻的描写和叙述会使读者感到浪费时间,作者是太嗦。少数的精彩细节,读者有时也愿意你描写得细腻一些,但是这种细腻仍然是简笔的细腻,而不是工笔的细腻。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做一个对比。先看看散文家朱自清是怎样写春天的: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从地上钻了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我们不引述这位散文大师所写的名篇《春》的全文了。从这些片断中,已经可以看出他所使用的是多么细腻的笔法了。

但是,如果把这样的文字放在新闻作品中,显然是不行的。硬放进去,读者读到这里,也是一带而过。

“难道新闻作品就不需要美吗?”

“要,但是你这样的美法,我的版美不起!”

现在再看看新闻作品是怎样用简笔来写春天的。下面引述的是1959年平息以后新华社记者写的通讯《拉萨的春天》开头的一段文字,恰巧它也是描写“春天”的:

“拉萨响过了第一次春雷,覆盖四周山上的积雪消融了,大昭寺前的唐柳叶出了新芽,成群的大雁和灰鹤在拉萨平原的上空翩翩飞翔。春天来到了拉萨。”

感谢这位只是署名“新华社记者”的作者,他挥动“简笔”,只用了六十个字,写了雷,写了雪,写了柳,写了鸟,勾勒了一幅多么美妙的春天景象!

用简笔描绘出来的这幅图画,不仅使人感到了春天的美,而且感到了简练的美!

问题不仅仅在于这段文字的美,还在于它和一般的对春天的描述不同,这些文字同新闻的内容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每一句话,除了景色的描写之外都有其深刻的含义。第一句“春雷”的描写,实际上象征着在中央正确决策下的平叛战斗取得了胜利;第二句“积雪消融”说的是农奴制度和反叛势力的土崩瓦解;第三句“大昭寺唐柳”象征着汉藏人民友谊的新的发展;第四句“大雁和灰鹤”表明着广大农奴的翻身和解放。最后一句是总括。可以说,这一段景致的描写已经把全文的内容都象征地说出来了。

这就是新闻作品中简笔之妙!这样的简笔,在许多的新闻作品中都可以见到。请看下面的例子:

“烈日当空,热风炙人,脚下的沙粒都被晒得发烫。同志领先打着一面鲜艳的红旗……”这是袁木同志写的《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这篇通讯中的夏日景色的描写,一共只用了十九个字。这自然是简笔。

请看文汇报记者采写的抢救邱财康的报道《钢铁战士》,它的开头则更为简洁:“5月26日深夜,一辆急救车在上海的马路上急驰而过。”一共用了二十三个字。令人感到简练得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但是气氛也写出来了。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笔“简”起来呢?

简笔首先来自记者对自己描述的事物的表象的恰当的挑选。要抓住那些最主要的、最有特征的东西来写,而把次要的、非特征的东西放过不管。拉萨的春天有多少景色可写呀,但作者只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最有特征性的、含义最深的几样来写,这样就自然会简要了。

简笔还来自记者的深刻感受。我们不是把简笔比喻成写意画吗?记者有了感受才会有“意”,才能把意写出来。

这里看一下一位外国记者的新闻作品的例子。波兰的布热金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法西斯建立集中营的地方。这篇报道是写今日人们参观布热金卡的情况。它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儿童们追逐游戏。”

记者直接描写的这些景色和状况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记者说它是最可怕的呢?这是因为记者感到这样的一种景象很可能使人们把过去的那可怕的一页忘得干干净净了。“最可怕的事情”这句话实际上是记者的感受。正是从这种感受出发,他没有描写别的,却写了“阳光”、“白杨”、“草地”、“儿童”。而布热金卡集中营大门的面目竟然没有写!连这一点都省略了。真是大胆的省略。再往下: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记者写的这些意,实际上也集中了参观者的“意”。先是茫然,后是发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他们看到了头发和鞋子。只写了头发和鞋子,但是它的感染力有多么的大!这不能不说是非常精彩的简笔!

简笔当然也要选择相应的语言。简笔必然是“简言”。作家鲁迅和老舍都说过类似的原则,写文章尽量把那些可有可无的字句去掉,而且尽量不用形容词。写新闻作品,用简笔尤其要这样做。读者读报是“站着读”的,所以,记者出身的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记者写新闻也应该是“站着写”。站着写不是太累了吗?累了就不会说长话了。

“删繁就简三秋树”――这句话应该是新闻写作的秘诀。

新闻特写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灾难新闻;网络写作;马航事件

0 引言

马航事件的受难者超过半数是我国同胞,新华通讯社在得到马航官方确认失事消息后,立即承担起我国媒体的社会责任,在新华网英文版开辟专栏,24小时滚动新闻,及时、真实、客观全面的向外界报道马航事件的相关新闻。作为世界著名四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从马航公布MH370失联消息后立即对此事件做了深入报道。本文将中、英两大媒体在其网站的马航事件英语新闻作为研究文本,讨论了网络英语新闻的写作及传播特点。

1 英语灾难新闻写作特点分析

1.1 路透社马航网络英语新闻

1.1.1 标题

2014年3月7日晚上8:01(美国东部时间),英国路透社新闻网(http:///)首次对MH370事件进行了报道。新闻的标题使用了一般现在时,英语新闻句子型标题广泛使用现在时,因为现在时可以突出已发事件的现实感和新鲜感,拉近读者与阅读对象的情感距离,这种时态在新闻学中叫做新闻现在时。Beijing-bound flight这一名词短语的使用言简意赅,生动活泼。用连字符把航班目的地北京与bound一词联系起来,这样的处理体现了标题语言用词简洁、灵活的特点。另一个语法现象是现在分词的使用,carrying作为后置定语修饰补充说明此次航班载有227名乘客。标题中提供了227这个数字,数字后没有passenger“乘客”这个单词,但读者却能够根据这个标题的语义判读出227所指乘客无疑,一个数字为整个标题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这是灾难新闻里常见的一个特点。此标题在语法、语义、用词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且信息量充足,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灾难新闻标题典范。

1.1.2 导语

路透社马航新闻的“一句话导语”用词不到30个单词,不仅用间接引语交待了消息来源,还提供了飞机上有227名乘客这一重要数据。这条新闻的亮点在于引语的使用体现了句式的灵活性及新闻的真实性,数字的运用呼应了标题,同时也为在主体部分解读数据、展开细节做了铺垫。

1.1.3 主体

这条消息共四段,第一段报道最重要的事实,是这条消息的导语。在句末提供了消息来源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官网。第二段是第一段的支持段,详细陈述了失联飞机的机型、离开时间、预期抵达时间以及失联时间。第三段运用标题、导语均提及的数字227作为衔接,解释说明这个数字是乘客人数,其中还包括两名婴儿和12名机组人员。第四段报道了马航搜救工作已展开。这条消息呈现四个事实,所有事实按照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无足轻重的放在最后。

1.1.4 语言特点

句法形式:有五个句子构成,段落短小,基本上一句一段,主要采用SVO简单句和主动语态,有一个间接引语,一个被动语态,一个复杂句。

词法形式:中心词汇“Malaysia Airlines”(马来西亚航空公司)、“lose contact”(失联)、“locate”(定位);使用英语消息中的套话“according to...”(据……报道)。

1.2 新华社马航网络英语新闻

1.2.1 标题

2014年3月8日9:48时,国内新华社新闻网(http:///english/)首次对MH370事件进行了英文报道。标题语言惜墨如金,省略是它的最大特点,几乎所有标题都有省略,这样语言上既做到言简意赅,又节省了排版空间。此标题省略了冠词。冠词省略在新闻标题里最常见,是功能词省略的一种,功能词的省略不影响整个标题语义的表达。

1.2.2 导语

“新华社规定,英文新闻导语应不超过30个字”(刘其中:2009),这条“一句话导语”(one sentence lead)仅用了15个单词开门见山地陈述了马航失联之一事实,且提供了的消息来源是CAAC官方消息。

1.2.3 主体

这条新闻共三段,第一段报道最重要的事实,是这条消息的导语。通过CAAC(中国民航局)官方确定失联这一消息的事实,统领全篇。

第二段是第一段的支持段(support paragraph),即次导语,according to Malaysia Airlines说明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提供了消息来源。

第三段是与主体事实相关的另一个重要事实,CAAC中国民航局还确定了失事飞机航班号,乘客及机组人员人数,其中包括160名中国乘客这一重大事实,立刻引起国内受众的关注度。最后,飞机没有跟中国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也没有进入中国领空这个细节,否定了外界飞机抵达北京而非失联这一猜测。

1.2.4 背景和解释

新华社对MH370在其网站上首次英语新闻报道中,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网站的MH370第一条官方新闻通过截屏技术,把该事件的详细信息作为本新闻的背景材料公之于众。这样处理,背景材料协助证实了马航确认MH370失联的新闻事实,并证实了来自马航的所有新闻细节的可靠性,通过背景材料,用事实说话,唤起社会关注。

1.2.5 语言特点分析

句法形式:新华社这条新闻由四个句子组成,段落短小,基本上一句一段,主要采用SVO简单句和主动语态,有一个被动语态和一个复杂句。主动语态给受众一种直接感,是叙述具有无可置疑的“直言不讳的效果”。扩展简单句的手段是插入定语、状语、同位语、并列成分等。

词法形式:中心词汇“MH370” (失联航班号)、“lose contact”(失联)、 “Malaysia Airlines”(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使用缩短词引入一个中国官方机构“CAAC”- China’s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中国民航局);使用英语消息中的套话“according to...”(据……报道), 使用时间短语“so far”(迄今为止)在文中起到衔接作用。

2 网络新闻英语传播特点

2.1 超文本性、多媒介性是网络新闻英语传播的特点

超文本链接、多媒体表现是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印刷媒体,其独有的信息组织、存储方式,与传统媒体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广播电视传播的是单向的线性信息流,与之相比,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的结构上是超文本结构的网状结构;报纸上的文本与图片只是在平面上展开的,而网络在信息存在的形式上揉合了报刊的文本信息、电视的声像信息等特点,形成了多媒体的数字化信息,包含文字、图像、动画、声响等信息,使新闻成为“图、文、声、像”并茂的数字化新闻,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图4是近期中国日报网站报道的MH370空难事件。其中标识“Live”表示现场新闻,点击它进入到该新闻的视频页面,直接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当时新闻发生过程或发生后的情况;第二个标识“Photos”表示新闻图片,点击它进入这则新闻的相关图片页面,让读者从新闻图片获取信息;第三个标识“Special”是专题报道,点击它进入到对该主题的新闻特写。三个标识下的两条新闻标题是与对同一主题新闻的追踪报道链接,为读者第一时间了解MH370之一重大空难事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通过超文本链接技术实现了标题或图片与文本的自由转换,通过视频、视听、图像等多媒体手段拉近受众与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距离,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2.2 网络的交互作用在新闻英语传播中的体现

英文新闻网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条件,通过 “Web Survey网络调查”、“Blog博客”、 “Twitter微博”、“Forum论坛”“Debate辩论”等方式,在互联网上及时有效地与读者沟通,了解读者对网站或某新闻事件的反馈意见,为更好地贴近读者的利益,争取更多读者提供有利有效的平台。

在标题下方的4个功能标识, 以及读者点击“Comments评论”标识,对网站任一新闻报道发表评论,还可点击“Mail邮件”把任一新闻发往邮箱,点击“Large放大” “Medium中等” “Small缩小”标识对原文字大小体进行调整,满足不同人群的各自需要,让更多读者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新闻,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交流需求,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人际交往功能,使新闻报道得到有效传播,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

新闻特写范文第4篇

    时代需要最可爱的人    ——记著名    作家魏巍同李国安会见    张 京 陈 辉    一双写英雄的手和一双紧握钻杆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28日下午,76岁的老作家魏巍在他的寓所会见了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模范团长”李国安。    老作家握着李国安的手高兴地说:“你的事迹我都看了,很感人。你是改革开放年代的英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人向钱看,有人说空话,你是无私奉献,为老百姓办实事,扎着‘钢围腰’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是新的万里长征。我们的时代需要你这样最可爱的人。”    “老首长,我从小就读了您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在志愿军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起了老前辈,想起了舍生忘死的志愿军英雄。”李国安崇敬地对魏老说。    看着挂满军功章的李国安,魏老若有所思。一会儿,他感慨地说:“6年前,我的一个老朋友也坐在你这个位置,他叫李玉安,是‘活烈士’,是战争年代的英雄;你叫李国安,是和平时期的英雄。你们都是英雄,是两个时代的英雄。你们都在实践我军的宗旨,都是最可爱的人。”李国安说:“谢谢老前辈的鼓励,我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谦虚谨慎,为人民办更多的实事,为人民再立新功。”    离别时,魏老将自己撰写的们《地球的红飘带》一书和一幅亲笔题词交给李国安,上面写着:“李国安同志:你是和平建设年代最可爱的人。”

新闻特写范文第5篇

新闻作品的表现形式。近代报纸出现后,随着报道范围不断扩大,新闻内容逐渐丰富,新闻的体裁也日益多样化。

19世纪中叶,中国近代报纸陆续问世,除继承古代报纸普遍采用记叙文外,开始出现电报文件。在这两种文体的基础上,形成了新闻体裁中最早出现的消息和通讯。最初的消息没有导语, 不分段落,不加标题。以后,随着读者的增多,报业的竞争,社会生活的复杂和新闻写作的不断改革,逐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新闻体裁。中国新闻传播工具常用的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调查报告、答记者问、新闻公报、采访札记和报告文学。广播 、电视除以上新闻体裁外,还发挥音响、图像的优势,创造出多种广播、电视新闻体裁 (见广播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是为了表述新闻事实及其思想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和形式力求统一。选择新闻体裁一般从 3个方面考虑:①适于对新闻内容的表述。写消息,要求把最重要、最新鲜、最能吸引人的材料放在最前面;写通讯,在结构上可以自由安排;写经验,可以先提出观点, 再从几个侧面加以分析、阐述,也可以摆出矛盾,然后层层剖析,引出结论。②与新闻内容适宜的表现手法。写消息主要是叙事,写人物可以抒情,新闻特写要再现 1

事物的场景。③与新闻内容贴切的表达口吻。新闻、通讯是客观报道,记者不直接发表意见;访问记可以表述记者所见、所闻、所感。

不同的新闻体裁,对新闻素材有不同的选择;对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安排,段落的划分和过渡,前后交待、照应的方法也不同。但是,不论运用哪种新闻体裁,都要求中心突出、思想鲜明、层次清楚,叙事传情要文约事丰、言近旨远、词浅意深。采写新闻时,要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价值和意义,选用最合适的体裁,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体裁与结构·新闻体裁

尽管新闻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标准各异,但是,它们都必须通过记者按不同的报道形式即新闻体裁(news style)予以采写。由于新闻活动的范围是一个广阔多姿、变化无穷的世界,其间的客观事物也呈多样性,因而报道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新闻体裁也在不断更新。就我国读者阅读英语报刊的基本情况而言,新闻体裁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消息报道(news reportings)、特写(features)、社论(editorials)和广告(advertisements)。 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虽然消息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标题、导语(lead,常为全文的第一段)和正文(body),但正如常人所说,文无定法。消息的写作结构灵活多样,往往因人而异。特写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报道的范围与目的不同。消息主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了把某件新闻事件交代清楚,消息往往需要写出新闻的各个要素,也就是说,消息所报道的范围一般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特写则不需照顾全面,而是侧重于某个方面,注重再现生活的画面,将新闻事实诸要素中最有意义、最有情趣和影响的一两个要素或片段,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既形象又突出地把它们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耳闻其声,如目睹其人其事,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由此可见,消息报道勾勒出新闻内容的一幅全景画面,而特写报道则展现给读者新闻内容的片断或一组特写镜头的画面。因此,特写比消息读来更感集中、细腻、绘声绘色,所得到的信息更多,也更为详尽。

特写的种类很多,不论是哪一种性质的特写,其写作形式或结构与消息报道不一样。它们一般没有特定的规律或格式可循。读者在阅读英文报纸时,可看到各种不同结构的文章,别开生面。有的略提一下整个会议程序和会场情景,专写一个问题的讨论,一个提案的提出,一次独特的会面等等。还有的抓住时间过程中的某一个富有情趣或人情味浓厚的细节层层开掘,溯

前追后,写出立体化的新闻。

总的说来,由于将写文章的篇幅比消息长得多,少则几百字,多则成千上万字。为了要引起读者兴趣,吸引他们一直往下看,作者常以细腻的笔触,挥洒自如的笔调突出表现事件的精髓内容。就语言修辞而言,特写的文笔要比消息报道高深、讲究些,才能最恰如其分地把新闻内容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可见,阅读特写文章不失为读者提高英文水平、丰富词汇的有效途径之一。

特写的结构虽无定格,但是英文报刊上众多的特写文章通常以一个概括性的导语或引言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和引语入笔,但不透露大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后面。此乃一宕一跌,首尾呼应,文义完美,使人读完终篇后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兴趣愈浓,印象愈深。

就新闻价值而言,英语报刊上的特写可分为新闻性特写和趣味性特写。当然,将英语特写简单分为两大类,难免带有较大的武断性,因为有不少特写往往介乎于两者之间,算哪一类都可以。因此,较普遍能接受的方法是,将英语特写按采写题材或范围划分成十余种具体的类别,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有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和风光特写等。

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它代表着报社的言论,最集中地体现某种立场、观点,常常及时地评述当前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或问题,以言辞明快犀利,论理深刻、透辟的特点来吸引和影响读者,起到感染读者的号召性作用。现代英语报刊常聘请资历深、声望高的老记者和名记者担任专栏作家(columnist),在言论版上辟一个专栏,每天或定期刊登他们的署名评论性文章。这些专栏作家不仅具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渊博的知识和相当的专业修养,而且还具备敏锐的分析能力和深湛的驾驭文字的功底。因此,他们笔下的言论,往往富有巨大的吸引力。如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1889-1974),就曾经接受《纽约先驱论坛报》(The New York Herald-Tribune)的聘请,撰写“今日和明日”(Today and Tomorrow)的专栏,每周两次,持续30多年之久,曾在资本主义世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作为新闻体裁中的一个大类,社论不同于以叙述新闻事实为主的消息与特写。英语社论的篇幅一般较长,文字比较正式,语气较为严肃,语法结构繁琐的长句、难句也较常见,故初读英语报刊的读者常常会对大块大块黑压压的文字望而生畏,不敢问津。

其实,以发表议论、阐明事理的社论文章,主要运用逻辑思维去说服读者。在篇章结构上,社论不同于消息或特写,却与一般的议论文颇为相似,即通常由“引论”——“论证”——“结论”三部分组成。读者在实际阅读中,不妨先看一下社论开头的引论部分,了解一下全文的论点,然后浏览一下对引论逐段进行论证的部分,最后,在结尾部分再细看一下全文的结论。结论部分一般都会回答引论所提出的问题或重申一下全文的观点。若照此方法阅读,读者就容易抓住要点,消除“畏惧”心理,久而久之,便会觉得社论并不是过于高深难懂的。当然,读报习惯与方法因人而异,不宜机械效仿。

[思路分析]

新闻体裁主要分为四类:即消息报道、通讯特写、简讯和图片新闻。

[解题过程]

消息是纯新闻

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

通讯则类似于专访

比如人物通讯,或者专门针对某一事件的通讯

新闻特写范文第6篇

网络新闻的发展,与其特有的优势特点是分不开的,网络新闻是将网络的特性与传统媒体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二者相得益彰。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的特点有:

一是数字化。数字化是网络的新闻存在的条件之一,有了数字化的技术才能将网络新闻传播出去,它将文字、图象、声音等数据进行压缩、复制、传递,并在需要时将这些数字解压缩提取出来。网络新闻的数字化则将一些媒体要宣传的信息、广告等都进行数字化,再将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大大节省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成本。

二是多媒体。网络新闻实现了文字、声音、图象的同期声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它借助网络的技术将文字设计、动画、图象、声音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受众的面前,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使得受众能够更加被吸引。

三是大容量。网络新闻在空间能力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贮存与转运的能力。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信息空间不受三维空间的限制,大量信息可以被重新组合,字词可以当场给出定义,充分体现了网络新闻承载超量信息的优越性。

四是全球性。网络新闻的发行是全球性的,其受众可能遍及四海。网络新闻可以在几乎任何地点间传送发行。网络新闻全球化的特征,有利于媒体的公平竞争,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的地域局限性。

五是快时效。网络新闻的时效性强是由网络技术所决定的。网络新闻的更新周期是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网络新闻的信息来源广泛,制作过程比较简单,网络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出去。同时,网络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新闻传播,这样的新闻传播速度与时效性是传统媒体新闻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时效性极强的网络新闻报道方式使受众感受到了网络新闻的极大威力。

六是高选择性。在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中受众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不能完全接受到全部的新闻,而网络就没那么多限制,只要受众登陆到互联网,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网站收看他所想看的新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二、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预期

网络新闻写作要把握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与行为方式特征,网络新闻传播,拥有高速度、多媒体、交互性、数据库等诸多传统媒体未曾具有的信息传播上的性能优势,也存在诸如网络信息接收终端的物理特性所导致的屏幕的光刺激、页面第一视觉区域的有限、上网费用的消耗等各种阻碍信息传播的局限因素,受众接受网络信息传播的心理预期呈现下列特征:一是快速获取最新信息,网络新闻的受众,需要快速了解自己生存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目前以计算机上网和手机新闻订阅作为主流信息接收模式的受众群,通过网络高速获取最新信息是他们的普遍需求;二是主动选择有用信息,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交互性信息传播的特性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受众因此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的欲望更加强烈,并且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三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深度信息已经成为广大受众索取新闻的普遍要求,网络新闻由于信息的海量存储、数据库检索、信息时间的多级梯度布列等全新技术手段的采用,网络媒体拥有了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向受众提供全方位深度新闻信息的特殊优势,受众渴望接近深度信息,希望了解主体新闻本身,而且渴望了解主体新闻背景、影响及主体新闻事件发展趋向。“用网络媒体作新闻报道,求实效首选‘文字’,求直观首选‘图片’,人物访谈、讲话首选‘音频’,动态感强的场面和重大事件报道首选‘视频’。”

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拥有心理预期,促使受众获取网络新闻的行为特征有新的变化:一是对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感”形成,标题是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标题实际上也成为他们权衡自己获取新闻所支付成本的第一判断,标题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格外突出;二是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受众阅读网络新闻信息速度的加快,导致阅读方式的改变。网络新闻传播开辟了人类信息传播史上扫描式阅读的时代。人们享受着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的同时,也忍受着屏幕光对眼睛的刺激,开始在快速扫描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种阅读带有极大的跳跃性、检索性、忽略性;三是阅读中自由选择信息内容几率的提高,互联网新闻传播为受众获取新闻提供了超越时空局限的便利,受众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接收新闻的内容种类。决定浏览新闻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长度,对接收新闻的过程实施全方位自由选择和调配,受众在获取网络新闻中拥有的这种极大的自由度,网络媒体需要在内容的写作编排上建立起更加合理的链接组合系统,以保证信息传播的丰富度、深刻度。进而保证网络媒体多元化传播目标最大程度地实现。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机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认真研究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性,掌握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技巧,对于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增加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网络新闻的写作艺术

鉴于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心理要求及行为方式出现的新变化特点,网络新闻写作有其自己的特殊方法:

一要精心制作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往往最先被搜索引擎捕捉,新闻标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在搜索引擎上呈现的面貌。突出重点、强调新意、简洁明快、描述准确和寓意深刻的新闻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新闻媒体网站为增大信息容量,一般采用新闻标题集中组合的引导式版面布局。呈现在受众眼前的是由大量新闻标题组成的链动集群,每条新闻的深层内容往往需要通过点击标题的链接才能索取。新闻标题已经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网站深层内容的第一引导力量。好的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链动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网络媒体要想吸引受众向网站的深层内容进入,就必须强化标题意识,在标题的制作上下大功夫,让新闻标题对受众具有引人入胜的吸引力。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标准:一是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二是突出一条新闻中的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三是强调一条新闻中最新的变动;四是揭示新闻中最为本质的变动意义。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要求或许不能同时在一个新闻标题中实现,但是。在一个新闻标题中,这四个要求被实现的成分越多,其新闻标题的质量就越高。,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应该注意:一是一则新闻需要有一个单独一行的、一般不要超过25字的文字标题,以确保描述新闻的本质内容;二是标题第一个词对于描述新闻或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三是新闻标题要善于标新立异;四是为了解新闻的前后关系服务:五是每一个独立的网页都必须用醒目的标题作为标识。另外,不要使用卖弄的、夸张的、过分渲染的词汇制作标题,在快速阅读中读者难以准确地了解新闻的真实内容,甚至不得其解,也不要使用隐喻、暗喻、比喻,造成读者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形成对读者的误导。

二要突出重点新闻要素。网上阅读新闻的主要方式为扫描式阅读,要保证读者能够准确、清晰地捕捉新闻内容,写作时就要做到:将重要新闻要素用最清晰的文字方式合理排列并加以描述,写作时需要特别注意:突显关键词语,避免强调整个句子或段落,因为扫描状态中的眼睛一次只能掠视两三个词;用一个段落描述一个主要内容,增强读者是跳跃着的注意力;用最重要的事实或结论作为这一页新闻的开始,并写简短的新闻概要;要高度简洁地表述最为重要的事实。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完整地了解最重要的新闻因素,在网页的第一视觉区域完成对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的概括与描述;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最前面。遵循重要者为先的原则,要把最重要的信息置于最前端;要想方设法让读者感到你提供的信息有用。以“对读者有用的”的方式写作网络新闻,让读者很快发现他们想要的信息。准确、简洁、突出,在新闻主体的构造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

三要分层展示新闻的深度信息。网络新闻过程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读者是分层去索取新闻信息的。在网络新闻写作中,要精确地判断新闻价值的层次结构,按照读者关注度、需求度,对纷繁复杂的新闻要素进行立体化的划分排列,确定一个页面里诸新闻要素的组合排列关系和多层页面中的组合排列关系。分层展示一般不要超过四层链接。网络新闻写作需要立体分层表述。需要注意:一、对新闻重点因素进行精确分解,确定第1、2、3页面呈现内容。如果传达的新闻信息能在一个页面上简洁而完整地呈现,就不要使用超链接;二、保证每个页面的内容相对独立的完整性,并从侧面更详细更深刻地解释主体新闻,通过信息群落深刻了解网络媒体所要传达的整体信息。实施链动的信息群落包括:新闻诸要素的详细描述与解释、支持结论的论据说明、直接背景资料、统计的表格与数据、问题的定义与专门机构的缩写以及参考资料等等。

四要制作便于检索的导语和概要。搜索引擎是人们检索网上信息必须使用的重要工具,让新闻更容易被受众检索和查寻,是扩大新闻传播的影响范围,增强新闻的再度利用率的重要条件。为了使新闻信息的内容能在搜索引擎上请晰显现,一则新闻最前端的数十个字是新闻全部内容的简明标示,受众通过在搜索引擎上呈现的描述判断新闻与自己的需求。其写作方法如下:一是使用能引起人们注意的词汇和简洁的句式制作导语;二是制作新闻概要,将其置于页面最前端,精心设计链动,将读者引向报道的详细内容;三是导语和概要描述必须准确反映新闻的内在联系及本质。

五、滚动式、超文本、互动式写作。从网络新闻的类别来看,文字新闻是其基础部分,大部分视频和音频新闻往往是在文字的支撑下再通过超链接技术来完成的。网络新闻中,文字的写作是其重要的基础部分。网络原创新闻的写作更强调即时滚动式写作,它是一种超文本写作和互动式写作。为满足受众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网络新闻写作无“截稿时间”的概念,一切均为“现在进行时”即全方位跟踪新闻事件发展、即时滚动式的写作。网络新闻的一般写作过程是:1、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快讯;2、十多分钟后写详细报道、多篇报道,以超文本的方式展开;3、接着附上背景资料和相关报道;4、最后写出对此事件的评论。这种写作方式,为保证捕捉最新动态,以快讯为主,然后跟进比较详细的报道,如果有需要再跟进述评。其中快讯很重要,是即时滚动式写作中的主角。随着新闻事件的每一步进展,快讯都要争取与此同步发出。如果发得频率高、密度大,就成为即时滚动式写作的另一种形式,即文字现场直播,它是实时写作发展到极致时出现的一种报道方式,像电视一样在事件发生的同时进行现场报道,采用的手段是文字而非视频或声音。

四、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素养

受众的阅读需求和网络新闻的迅猛发展,对网络新闻工作者思想水平、写作能力和新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树立全新观念。网络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业人员面对更快的节奏、更多的变化、更高的强度,促使从业人员必须有较全面的本领,必须树立全新的新闻职业观,新闻从业人员要不断学习新观念、新知识;要不断强化竞争观念。正确把握网上受众对网络新闻内容与形式的期望与要求,对自身网页建设策略不断进行调整;坚持创新观念,网络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创新,网络媒体要增强原创性;加强服务理念,扩大网络新闻服务竞争的规模与层次,强化网络新闻的服务品质;增强市场观念,网络媒体要开放搞活,吸引更多网民;培养务实观念,充分利用网上新闻资源和各种背景资料,加强现场新闻采写,以增强网络新闻的新鲜感,促进网络运作与交流。

提高理论技能。要又快又好地写出网络新闻,必须打好从事网络新闻传播工作的科学而坚实的理论与业务基础。媒体是现代社会中重要公共资源,必须始终承担起正确引导舆论、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网络新闻工作者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包括政治理论和新闻传播理论等。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党性原则在网络媒体时代同样适用,而且更要适应网络传播时代的需要,创造性地体现舆论引导能力。

熟练业务技能。网络新闻工作者除必须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知识和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基本功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即在网络及计算机知识方面的素质,包括应用计算机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技术、运用通信技术(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电子论坛获取各种最新的信息)、网络新闻和网页设计制作及传递、计算机辅助报道技术、稿件传输技术、多媒体应用等的能力。最好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能熟练的编排文本、照片、图表、音频、视频等材料。多媒体写作和超文本结构空前提高了新闻记者、特别是报纸记者和大众媒体客观、真实、立体的报道新闻事件和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与质量,这既是信息时代提出的崭新素质要求,也是新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

注重新闻实践。网络媒体在写作风格、采访工作节奏上表现出自己独特优势,使传统新闻逐渐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是以文字新闻写作方式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多媒体新闻写作方式为主;二是以线性文本结构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超文本结构为主。当然,在学习和掌握多媒体写作和超文本结构的同时,不能丢弃对文本写作与能力的训练,包括文字技能和摄影技能,新闻工作者主体素质的综合思维能力、批判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网络新闻工作者应当紧密联系、依托自己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工作实践,加强网络新闻采编实践,牢固掌握网络新闻采编实务的运作规律,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不断弥补完善知识能力结构,真正成为适应网络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复合型媒体工作者。

目前中国网络媒体播发的新闻大都来自传统媒体,网站一般是原文转发,有时修改一下标题或对文字简单删节,很少对其进行适合网络新闻写作和传播规律的结构性编改,致使新闻描述方式和内容结构布局陈旧、单一,给网络新闻带来了诸如信息承载过量、服务功能单调、技术依赖性强、新闻可信度降低等缺陷,对网络新闻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但是,毕竟网络新闻涵盖了传统媒体新闻的诸多优势,从理论上说网络新闻能够替代传统的媒体。它既满足了受众新闻信息的需求,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媒体新闻的不足,网络新闻写作作为一个全新新闻形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闻特写范文第7篇

网络新闻写作和传统新闻写作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让网络新闻更吸引人?网络新闻写作能不能跳出传统新闻的框架,闯出一片新的天地?传统的消息、通讯之类新闻概念,在网络新闻方面是不是应该调整?以下是一位外国同学的思考所得,共同分享一下。

信息技术时代的先知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认为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比如文字印刷媒介是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延伸。无疑,网络媒介延伸了人的大脑和双手。

因此,在网络主导写作的时代,只有理解搜索引擎优化策略,并能迅速适应这个以快制胜的时代,记者才能在高手如云的时代脱颖而出。

显而易见,网络新闻写作与报纸新闻写作存在明显的不同,所有的新闻记者和网络写手都应当也能够了解其中的差异。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是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相比,其形式与文风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根据罗伯特·奈尔斯《网络写作教学》(teaching online newswriting)的总结,并结合笔者的观察与实践经验,网络新闻成功写作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个性化写作的创新与超越。

1.发现网络新闻写作独特性的方法

既然网络上的海量新闻要与报纸新闻和期刊新闻有所差异,那么记者就要首先了解网络新闻的独特性在哪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媒体还没有把握网络时代的机遇,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机遇是不存在的。网络出版提供了多种独特的新闻写作模式,而且启发记者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网络时代里迅速掌握这些方法,这样才可以让网络新闻在激烈竞争的时代里独领风骚。

新闻写作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正统的教科书并不是学习的最佳素材,直接阅读网络新闻将是最有效的办法。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可以借助别人的经验而少走弯路,比如网络新闻写作指南一类的读物,这对于改善和提高网络新闻写作技巧是需要的。与传统印刷媒介新闻写作框架不同,网络新闻写作是通过博客、维客和论坛形式出现的文字样式。

2.网络新闻写作充满了神奇与魅力

博客的写作与报纸新闻最为接近,特别是专栏写作更是相似。博客写作并不要求全部用第一人称,实际上最优秀的博客就像最棒的特写专栏,需要的是震撼人心的独创性报道。但是多数博客写手的做法是发出与众不同的另类声音,以此吸引挑剔的读者的慷慨点击,这不是成功的关键。最关键的是作者必须把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敏锐的洞察力隐含于报道之中,让读者迅速而直观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当然,如果博客能随时随地更新就更好了。维客是一种提供多人共同创作环境的网站,即每个人都可以任意修改网站的页面数据。因此,维客的作品最终是由作者集体完成的。它与报纸新闻的不同是维客新闻可以随时复制、修改和更正。当然,维客新闻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作者在加入最新的信息时与旧的文本完全吻合,因此在网络新闻的写作里,维客新闻是难度最大的。尽管如此,维客新闻依然是吸引读者不断更新信息的最好形式,也是激发网站流量飙升的直接动力。

留言板已经被报纸网站使用多年了,但最成功的莫过于那些独立的新闻网站,它们依靠留言板的功能聚合了大量的人气。最优秀的版主利用最高明的采访技巧,即把网站的大量留言集中归类,然后直接链接到网站的社区

板块中,巧妙的话语、个人化的叙事和充满智慧的措辞,这一切都充满了神奇的魔力,吸引了一批粘着度很高的网络游客。

种子写作是把报纸标题的写作技巧应用到新媒体的方法,其本意并不是为了信息的传播,而是借助于写作的种子吸引好奇的读者的点击、挖掘和链接。报纸的标题是为了吸引读者阅读标题下的新闻,但种子标题是为了吸引读者通过RSS或e-mail来填补新闻,当然最好可以激发读者把种子播撒到其他的e-mail、即时讯息和Social Bookmarks(一个比较好的增加外链的手段)。那么,网络写作利用这些模式的具体技巧是什么呢?当然,传统写作技巧还是有用的,比如主动语态、结构清晰和措辞准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技巧呢?

3.直达读者眼球——为搜索引擎而写作

关键词是网络写作的关键一环。网络写作与报纸写作最大的一个区别是它可以直接进入搜索引擎的页面,因此,网络新闻写作必须准确地选用关键词,即最有可能被读者搜索到的词语。因此,作者必须设身处地地站在读者的立场写作,这样他就可以决定读者最有可能使用什么词语搜索到此条新闻。

主体提炼至关重要。为了增加被搜索的机会,网络写作者需要尽力把新闻提炼出1-2个主题,这样作者就可以在标题中使用选定的关键词和独特的主题,在此基础上使行文跌宕起伏当然是更高的境界。如果写作过程中产生新的观点,就可以另起炉灶单独成文,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实现不同新闻之间的共享。

新闻特写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细节描写;报纸新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023-01

0 引言

报纸新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是一种常见的新闻媒体形式。报纸新闻以其便携、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一直受到人们的阅读喜爱。报纸的种类也相当丰富,涵盖了信息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相当的便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新闻等的发展不断挤压着报纸新闻的生存空间,对传统的报纸新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向前发展,需要报纸新闻不断发扬自身的优势,而细节描写就是报纸新闻的重要优势。通过借助于大量的版面,对相关事件进行细致入微的报道和深入浅出的剖析,能够使读者在了解事件真相的基础上,刺激读者的思维,这是现在新兴电子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剖析细节描写对报纸新闻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报纸新闻在发展中保持自身优势,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1 细节描写能够提高报纸新闻的可读性

报纸新闻相比起其他的媒体,具有版面较大,能够容纳较多信息量的特点。依托于这个优势,通过细节描写,可以大幅提升报纸新闻对事件报道的信息量。针对某一事件,报纸新闻通过文字描述配图的方式进行阐述,这种方式便于还原事实真相,通过详细的细节描写,可以将事件的详细过程以及事件发生时各方面的反应详实地表述出来,使得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事件进行了解,同时可以了解各方面对事件的看法,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量,使得读者如身临其境。例如对于报道国家推行某政策的效果,报纸新闻除了可以将政策的条款给出,还可以结合政策推行的具体事例进行剖析,给出受益群众对政策的正面体验评价和相关专家对政策的科学评价,使得读者切实感受到政策的实行,看到政策实行的效果。通过细节描写,也使得报纸新闻更有感染力,同时能够引发读者自身的共鸣和思考,这对于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引导。

2 细节描写有利于提高报纸新闻的价值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传媒方式迅速发展,微信、微博等电子媒体发展迅速,不断挤压着报纸新闻等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快速获取信息需求,大部分新兴媒体均以简洁迅速作为自己的卖点,而缺乏对事件的详细报道,一句话新闻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新闻媒体风潮,然而这种新闻的价值较低;且各种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均较为简单,使得事件报道的雷同性增加,无法成为各类新型媒体的优势。报纸新闻作为一种传统印刷媒体,无法与电子媒体的迅捷性相比,但是,可以从细节描写出发体现出自身的优势。由于报纸新闻具有充足的新闻素材准备时间和新闻报道版面,因此可以针对热点问题进行详细的调研,并且在了解其他媒体的叙述角度接触上,发掘新的角度对事件进行报道。在新闻素材的准备过程中,要注意搜集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细节,并通过自身独特的视角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形成有内容、有思考、有引申、有探讨的优质新闻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百分百地发挥出新闻报道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引发读者的重视,使读者也理解这类新闻的价值,从而扩大新闻的影响广度和深度。通过这种注重细节提升新闻报道价值的方法,才能使得新闻报道在众多的新兴媒体中木秀于林,长久不衰。

3 细节描写有利于突出报纸新闻的思想性

除了上述提到的通过细节描写增加报纸新闻的事件详实程度和新闻报道,还可以通过加强细节描写,凸显出报纸新闻的思想性。在当今各种新闻媒体充斥的情况下,情报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人们每天都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大量的讯息。这其中,很多讯息是冗余的、无意义的甚至是垃圾讯息,在这样的信息风暴中,只有有思想性、切中要害的报道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茫茫多的信息中脱颖而出。此外,要想在众多的新闻传媒中占据一席之地,拥有自身特点的传媒更容易被人们重视和记忆。对于报纸新闻来说,其思想性可以作为其区别于其他新闻媒体的一大特征。首先,报纸新闻通过加强细节描写增强其思想性,使得其本身成为一个虚拟的作者,要么专注于某一个领域,称为这个领域的专业报纸,如航空杂志;要么成为一个拥有独特视角的报纸,如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这样使得报纸新闻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更容易吸引固定人群的读者。其次,报纸新闻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不仅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文学载体,人们阅读报纸,不仅仅是获取资讯,更重要的是享受报纸的阅读体验,可以说,通过细节描写提升思想性的报纸,已经成为一类文学作品,成为人们生活的亦师亦友,阅读报纸也成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综上所述,通过细节描写,增加了报纸新闻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使其自身成为一类文学载体,能够带给读者阅读的和思想碰撞的体验。

4 细节描写能够直观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气息

新闻报纸除了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还会对社会焦点人物和其他一些人物的经历进行介绍。通过细节描写,一方面是对先进个人的事迹进行宣传,反映社会的正能量,对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道德文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一些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进行讲述,引发普通读者的共鸣,通过独特的视角讲述平凡人不平凡的一生。报纸新闻通过细节描写,给读者揭示出一个真实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使得人物介绍更加生动形象,其事迹也显得更加鲜活,多了一份平易近人,少了一份说教和科普,使得读者更容易接受。

此外,众多报纸新闻还会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立足于本地人民生活习惯和习俗,通过这些当地风土人情的详细描述,既可以介绍当地的民风民俗、奇闻异事,也可以介绍历史传说、能人绝活,通过这种方式,给读者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体验,这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媒体传播方式。

5 结论

报纸新闻在长期的发展中,不仅作为一种高效广泛的媒体传播方式,也成为人们日常阅读的一类重要载体。在当今信息时代,对报纸新闻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保持自身的优势,才能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中长久发展。通过发扬报纸新闻细节描述详细的特点,使得新闻报道立体化和生动化,带给读者更加真实和更加贴切的新闻体验,同时,融合了各类详细评论和思辨,使得新闻报纸更具思想性。通过加强报纸新闻细节描述的特点,才能体现出报纸新闻的不可替代性,为报纸新闻这类媒体的长期存续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报纸新闻最受读者青睐[J].新闻与写作,2000(4).

[2]王晓英.谈报纸新闻记者自身定位[J].理论界,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