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编辑出版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辑出版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由于永湛担任主任,中国编辑学会桂晓风会长担任顾问,田胜立副会长担任常务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蔡翔、人民日报原总工程师王振铎、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总编辑陈生明、北京印刷学院教授何晓辉、清华大学教授陆达、武汉大学教授方卿担任副主任,由分别来自中国编辑学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人民日报、南方日报、上海文汇集团、长江日报、凤凰出版集团的20位专家担任委员。
刘青副主任指出,编辑出版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不断拓展。他说,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在路甬祥主任领导下,重新确定了整个工作规划,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继续稳步推进。科学技术实践往往始于科技名词的规范统一,审定编辑出版学名词是对本学科概念的整理,是对学科概念之间关系的梳理,对建设一个完整的学科具有重要意义。编辑出版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开展,必将对其学科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于永湛会长指出,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比行业标准更加基础,是基础中的基础。出版本身是把人类文明成果传播开来、反映出来,属于跨领域的学科,有着很深的学问。同时,它本身又是比较新的学科,从文化、学术层面上看,目前开展的是编辑出版整个产业链的名词审定工作。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当前,媒介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跨媒介传播成为未来媒介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的编辑出版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为了打破僵局,当下的编辑出版学教育应顺应媒介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观念,积极探索,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践平台搭建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与改革,找到一条真正适合媒介融合趋势的编辑出版学教育发展路径,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优秀编辑出版人才。
关键词:媒介融合;跨媒介传播;编辑出版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37-02
收稿日期:2015-01-28
作者简介:于准(1980—),女,吉林吉林人,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新媒体出版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跨媒介传播成为未来媒介发展的主要方向。媒介融合打破了原有的媒介生态格局,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步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媒介内容的生产、媒介信息的传播、媒介产品的管理乃至媒介受众的信息获取方式都将发生巨变。而处在整个信息传播流程起点的媒介编辑,其思维方式、能力要求、知识储备、技术水平等都应适应新的媒介环境而进行变革。以培养媒介编辑人才为己任的编辑出版教育,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更应树立起培养新型媒介人才的目标,顺应媒介发展趋势,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应时而变。
一、明确培养目标: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专业
编辑出版专业定位不仅要合乎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紧跟时代步伐,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虽然目前全国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办学点已经超过了百余个,硕士、博士层次的教育也在一步步加深。然而,从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仍然面临着找工作难,找对口工作更难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而致使学生在竞争中缺乏优势造成的。因此,编辑出版专业的专业定位虽然要紧跟形势,但却不能盲目,不能一味地追新求热,什么热门就开什么,什么热门就学什么,而忽视了自身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各高校应该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和生源的水平,科学地、合理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定位,从而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专业。比如在综合性大学里开设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完全可以整合其他相关院系的资源,比如计算机学院、文学院、管理学院等,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打造特色专业,并进一步实现教师共享、资源共享。再如在一些专科院校开办的编辑出版专业,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为对口的出版单位输送专门人才。比如河南中医学院开设的医学编辑专业,主要为医学图书、报刊出版单位、医药健康网站及卫生宣传部门培养专业编辑人才,学生既有医药卫生知识,又具备编辑出版知识,颇受用人单位肯定[1]。再如北京大学文化底蕴深厚,出版史和出版管理方面的实践是其优势与特色所在,该校本科生在出版管理实践基础上策划了《书香漫处显风云——北大周边的书店》一书;中国人民大学重视实践教学和训练,近30种校园刊物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2]。这些高校的特色专业为其他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创新培养模式:构建多层次、多元化、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历教育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粗具规模,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应制定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专科层次要定位于前端,侧重培养技术型的精英,面向资源加工技术岗位;本科层次培养重点应放在文化产品策划、文字表达、项目执行等方面;而硕士、博士层次的教育则着重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和管理型的人才。除了正规的学历教育之外,还应大力发展短期教育和非学历层次的编辑出版教育,比如开办暑期班、进修班等,聘请一些业界的专家和资深编辑授课,讲解一些前沿的课题和热门的案例,使得一些出版从业人员和有志于进入出版行业的人员甚至高校教师都能够在工作之余继续“充电”,拓宽视野。
目前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乐观、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很重要的原因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专业性不强、学科背景不丰富。编辑工作者如果缺少其他专业作为支撑,将很难胜任深层次信息整合的需要。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看重的也往往不是应聘者具有多少编辑出版知识,而是其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招聘中要求应聘毕业生是韩语、德语、计算机、生物、电子学等专业的学生;而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要求是文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或其他社科专业,二者都没有对编辑出版专业有所要求[3]。针对这一现状,编辑出版学在学历教育中要大力提倡双学位或第二专业的学习。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式,有条件的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应积极鼓励学生在主修编辑出版学位的同时,辅修第二学位或第二专业,比如经济、法律、计算机、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等,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更能适应媒介融合趋势下对专业出版人才的需求,也使自己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更具优势。硕士、博士层面在招生时也应多考虑招收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学生,以形成多学科融合的优势。
三、完善课程体系:创设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结构
媒介融合时代的编辑出版业务体现出文化性、技术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特征,因此,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在课程设置时要紧紧围绕这三个特性,创立起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上,应采取“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即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培养教育的基础平台,文理科相互交叉,以出版内容、数字技术、媒介经营管理等为基本模块,每个模块由充足的必修与选修课程集群组成。出版内容集群主要培养学生对信息内容的筛选、策划、整合、编创等能力,其核心课程包括信息检索、市场信息收集与预测、新媒体艺术、出版选题策划、信息内容创意表达等;数字技术集群主要培养学生对数字出版技术工具的使用,数字出版平台研发维护,数字作品制作,数字出版流程管理等能力,其核心课程包括排版软件、版面设计软件、数据库技术、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网站技术、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网络编辑等;媒介经营管理集群主要培养学生对数字信息资源的管理监控与交流、数字出版市场推广营销、数字出版经营管理等能力,其核心课程包括媒介经营管理、媒介经济学、电子商务、数字营销、公共关系等。三个模块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根据需要互通有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构成方向明确、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立体完整的编辑出版专业课程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绝不是简单地增加技术类的课程而缩减理论课程,绝不能泯灭编辑出版专业的内容优势定位,使得文化基础教学被技术教学所取代,而是要统筹全局,合理调整理论和技术类课程的比例设置,内容为王仍然是编辑出版教育培养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优化师资结构:组建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编辑出版人才的重要保障。融媒时代,高校与出版媒介一样面临着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吸收和培养优秀人才是当务之急。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高校的人才准入门槛过高,对于学历、职称等限制过于严格,因此导致了目前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师大多是只有高学历而实践经验极其缺乏的教书匠。为此,高校应在人才引进方面拓宽渠道、完善体制,积极引进特需人才,摒弃学历、职称等限制,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具体来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三种途径:一是积极引入业内精英。欧美发达国家的编辑出版专业教师绝大部分都是由业内资深的编辑、管理者构成,通常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灵活的头脑。我们也应借鉴这种做法,积极引进这些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具体的引入办法可以是外聘任课、客座教授、不定期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二是鼓励一线教师外出进修和亲身参与实践。派遣教师到国内外有着优秀办学经验的高校考察进修、进行学术交流,吸取外部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成果。除此之外,还要积极鼓励并为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创造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派遣他们到出版社、各类媒体进行学习和锻炼,扩充视野,增长经验。三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由高校和企业联合举办师资进修班和培训班,由业内资深编辑、管理者等对一线教师进行培训,组织交流讨论等。同时,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行业技能考试,获取数字出版相关资质证书;支持教师以数字出版实训基地为依托,参与企业出版项目和开展课题研究等。
五、加强实践教学: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
编辑出版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点,积极推进由传统的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化。然而,由于观念、定位、师资、经费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其教学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除了上文提到的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例,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内精英任课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搭建起先进的实验平台和实习基地。媒介融合时代,编辑人员所面对的不再只是一台电脑、一部打印机,而是纷繁复杂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和各种硬件设备,因此,需要搭建的不是简单的模拟实验室而是真正的融媒实验室,将分散的传统实验室升级为涵盖平面媒体、电子媒体、数字媒体的编辑出版整体实验室,使学生有机会对媒介融合状态中的资源共享、流程衔接进行体验。例如汕头大学成立的融媒实验室,开设了“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出版技术”、“媒体融合管理系统”等课程,同时增加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电纸书、网络出版营销等新内容,增加学生校内外实习机会,对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就业帮助很大[4]。此外,还可以通过创办校园媒体、组建工作坊等途径参与实践。
当前,媒介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新媒体层出不穷,竞争也日渐激烈。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改革是顺应时展要求的,也是必需的。我们必须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践平台搭建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革,找到一条真正适合当下媒介融合趋势的编辑出版教育发展路径,才能创造性地推动编辑出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优秀编辑出版人才。
参考文献:
[1]牛正攀.编辑出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破解之策[J].新闻世界,2013,(5).
[2]王武林.数字化进程中的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出版发行研究,2011,(12).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培育新专业,拓展专业布局,丰富办学层次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不断摸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培育相关领域的新专业建设,拓展专业布局,提升学科覆盖面。编辑出版学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在该专业的建设基础上,1998年申报传播学硕士学位点并获批,2000年申报广告学专业并获批,2003年以传播学硕士点和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为基础的传播学学科获批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传播学专业批准设立,2011年媒体创意专业获批(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后更名为网络与新媒体),2013年申报的新闻学和数字出版专业获批。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新闻传播学类中的7个专业(含基本专业和特色专业)中,学校依托编辑出版学特色专业建设,不断培育和发展新专业,目前已经覆盖到其中6个专业。此外,学校还增列了出版专业硕士,培养编辑出版、出版产业与管理、跨媒体与数字出版技术3个方向的研究生;开展编辑出版学专业第二学位教育,形成校内办学和校外办学(与新疆地区合作)双渠道发展的良好局面;开设编辑出版学辅修专业,面向校内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培养适应出版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编辑出版学专科班,在高职教育学院开设排版校对、出版营销等编辑出版学相关方向。由此,编辑出版学专业已涵盖本科生、研究生、二学位生、辅修生、大专生、高职生各个办学层次。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推动内涵创新,打造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成果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的原则,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打造出一批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成果。《包装印刷技术》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多媒体艺术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面向印刷行业高级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出版应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和“服务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印刷出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2012年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印刷原理”“多媒体编创艺术”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数字化印前处理原理与技术》《西方版权沿革与贸易》等6本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教材;《印刷原理与工艺》《包装印刷技术》等7本教材被列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此外,编辑出版学、印刷工程、包装工程和艺术设计4个特色专业中的10余位专任教师多次获得市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学创新人才、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推行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贯彻落实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推行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若干特色专业和传统优势专业开展试点,形成与印刷出版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体制和机制,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适应各种工程实践需求的能力。2012年,学校在本科优势特色专业印刷工程专业实施“毕实验班”,培养在印刷及相关媒体领域从事技术创新和生产管理的拔尖创新人才;编辑出版学专业实施“韬奋实验班”,培养新闻出版、版权与版权贸易及相关领域的从事数字出版、管理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为实验班学生开设专业提高课程,加大双语教学授课比例,设专项资金资助实验班学生开展国内外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
特色专业建设典型案例
【印刷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1.专业发展历程
1958年文化部在北京筹建文化学院,1960年文化学院设印刷系,1962年印刷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印刷学院,同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工艺系并入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工艺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学生。1985年印刷工艺专业更名为印刷技术专业。1998年教育部调整专业目录,印刷技术专业再次更名为印刷工程专业,延续至今。2007年,印刷工程专业荣获教育部首批择优资助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印刷工程专业再次成为北京市首批择优资助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办学55年来,印刷工程专业已经为国家印刷相关行业培养和输送毕业生3,000名。
2.主要建设亮点
(1)凝练人才培养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经过数十年的办学沉淀积累,印刷工程专业凝练出“基础理论教育与文化素质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工程技术训练相结合、综合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相结合、校内基本技能训练与校外实际生产应用相结合”的“四结合”人才培养理念,塑造了面向印刷行业的高级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模型,解决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在“四结合”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教育部编制印刷工程本科专业规范和专业培养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撑。积极搭建由“印刷工程实验中心”“印刷工程综合训练中心”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组成的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弱、创造性不足、社会适应性差的问题,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多层次培养创新型人才。
(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高素质教学团队。通过引进高端人才与青年教师在职培养相结合的模式,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在职培养主要采取攻读学位、学术休假与进修、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到企业锻炼等形式。目前该专业有专任教师24人(不含实验员),其中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18人,占总数的54%,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创新团队1个,入选市级拔尖人才2人,入选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教学创新人才1人,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人。此外,有6名教师具有工程实践经验,8名教师具有“平版印刷工”等工种的国家裁判员资格。
(3)构建优化课程体系,自编专业特色教材。按照培养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构建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以主干专业教育、相关专业教育和配套专业实践训练为主要模块,在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三个层次上凝练出体系化的知识内容集合,形成了四个课程群:颜色科学与技术课程群、图文信息处理与复制课程群、印刷工艺技术课程群、印刷材料课程群。与此同时,学校非常重视自编教材建设,先后有4本教材入选国家规划教材,2本教材获北京市精品教材。
3.社会声誉与就业
兄弟院校经常派人到学校进修印刷包装专业课程,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中国包装总公司、防伪协会、票据协会等都与学校联合开办函授班或进修班,共同培养印刷包装专业技术人才,在国内印刷包装界有较大影响。
近3年,印刷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6%以上,主要就业单位包括国务院印刷厂、北京印钞厂、南昌印钞厂、雅昌、虎彩等行业内知名企业。毕业5年~10年的学生很多已成为企业的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在包装、印刷、广告、装潢、新闻出版等领域作出了较大贡献。
【编辑出版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1.专业发展历程
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前身是图书出版发行学专业和编辑学专业。1995年学校设立图书出版发行学本科专业,1997年增设编辑学本科专业,1999年国家本科专业目录调整,编辑学和图书出版发行学两个专业合并成为编辑出版学专业。2002年面向校内其他专业学生开设编辑出版学辅修专业。2005年经教育部审批,编辑出版学专业被授予第二学位生招生资格。2008年,编辑出版学专业成为北京市首批择优资助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编辑出版学专业成为教育部第六批择优资助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截至2012年,编辑出版学专业已经为出版业界培养了1,500多名本科毕业生。
2.主要建设亮点
(1)依托印刷与包装学科优势,突出“编印发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编辑出版学专业借助学校印刷包装学科优势,提出“编印发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传统出版与现代数字出版技术相结合,努力建设编辑出版和发行营销优势专业方向的同时,把印刷类课程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并且实行文理科招生。
(2)出版理论与行业实践并举,培养出版产业创新型人才。注重出版理论与行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做出版中学出版”。通过专业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及时了解业界发展动态,以适应出版业的改革发展形势;通过课内实践和集中安排的出版实践课程,如“书刊模拟制作”(现为出版物创新设计与制作)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实训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把培养应用型人才落到实处;通过“编印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及社会实践和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打通专业课程实行开放式办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及求职宽度。
(3)调动行业和社会力量办学,发挥师资整合集聚效应。编辑出版学专业始终坚持开门办学的原则,整合集聚各类师资资源。一是专业教师积极联系业界,在服务行业发展的同时,反哺专业规划建设,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目前,编辑出版学部分教师担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兼职教授以及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特聘专家、国家出版物发行师考评员等教学和评审职务,部分教师还具有中国编辑学会、中国期刊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二是充分利用校内其他专业资源,筹划设计印刷工程、包装工程、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教师参与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实现优势互补,夯实专业基础。三是利用地缘优势,充分调动行业专家力量,邀请聂震宁、董秀玉、吕敬人、李峰、周蔚华等在出版行业和出版教育界知名度高、具有丰富经验的出版家以及一线专业人士进课堂,进专业课程团队,亲临讲授、指导并参与教材写作。
(4)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精心打造专业特色课程。编辑出版学专业历来重视课程的均衡设置,构建了由人文社科基础模块、自然科学基础模块、经营管理基础模块、专业理论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等六大模块组成的框架模型。精心打造专业特色课程,形成了专业前沿特色课程、专业方向特色课程和专业实践特色课程三组特色课程集群。专业特色课所占总课程比例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居于前列。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一批课件和教材正在陆续推出,核心课程设置、课程群构建、专业特色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专业研究成果,已被兄弟院校所借鉴,引领着国内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和学科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编辑出版专业
一次又一次的“传播革命”与它引起的“信息爆炸”,无情地变革着人类的编辑活动。编辑活动也在遵循着信息传播理论发展自己、变革自己。编辑技术需要创新,编辑方法需要创新,编辑观念更要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现编辑革命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出版专业师资队伍不完善。当前,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有高学历的出版教师没有实践经验,许多教师没有在出版和新闻单位工作过,许多教师讲授图书营销学却没有策划营销过一本书。教师由于缺乏实际出版工作的经验,因此授课时不能站在现代信息技术及国际化出版经营管理的角度进行考虑。对现代数字印刷技术、国内外现代出版传媒集团的运作方式、经营理念又不甚了解,因此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书本上20世纪90年代的陈旧知识。因此,专业师资缺乏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出版专业课程设置缺少专业依托。当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编辑出版学基础理论知识、出版业务流程基本知识、各类排版技术、新闻学、中文等,各学校出版专业普遍没有学科专业知识,通亦不通,专也不专,学生没有学科专业知识和素养,很难做好编辑出版工作。
课程设置缺乏体系。编辑出版学各门课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现行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缺乏长远规划,缺少系统性,课程数量多、种类杂、内容重复。有时又相互脱节,缺乏有机联系,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和严谨。
出版理论与出版实践相脱节。现行编辑出版专业在教学中偏重理论灌输,轻视实践练习。在课程设置上,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时间长,实践时间短,不能自觉运用出版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安排的几课时或十几课时见习和实习,不能达到实践教学预期的目的。
编辑出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以理论课程为基础,大量增加实践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大幅度增加学生见习、实习的学时学分。精讲理论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在实践中领悟和完善理论。从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多角度选取典型案例,师生共同解析、共同研讨,切实地培养学生分析编辑出版现象、解决编辑出版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积极与出版单位建立联系、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安排大量的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出版现状,发现问题,增强编辑出版技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平台,让学生了解社会,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以基础理论课程为脊柱,加强特色课程的设置,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专才。让学生在两年或三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新闻采写基础知识、各种出版物编辑发行基础知识,这些仅是高校编辑出版教育的通识教育内容。而出版的特色教育才是专长教育,因此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满足出版界对人才的多种需求。以吉林师范大学出版教育为例,以编辑古籍书刊为特色是适应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在当今社会,国学书籍和一批以古籍文化为内容的期刊深受一大批人士欢迎,如何加强道德修养重建社会道德秩序、如何开启人生智慧构建火生的精神家园等话题,都是人们在21世纪精神家园的焦点话题,如何将古代文化分层次分角度重构展现、如何拓展发行古籍渠道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以传统出版课程为基础,增加数字出版课程,培养适应出版产业发展的数字出版人才。传媒产业格局因为网络媒体的冲击发生了巨变,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如日东升。这一趋势给编辑出版专业的教育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和机遇,传媒业中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他们既要具备丰厚的人文社科知识背景,又要懂得现代传播技术。因此。我们要以传统出版课程为基础,增加数字出版课程,丰富办学内容,提高办学要求,培养适应出版产业发展的数字出版人才。
构建编辑出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
编辑出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是培养采编校策划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传统教育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一元化教学而忽视个性人才的培养,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与活力。各高校应该鼓励出版专业教师到出版社和期刊社一线实践,提高自身的编校实践能力,同时设置创新实践学分,为学生拓展实践空间,使受教育者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创新教育。
改革教学评价制度。高校要彻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教学制度,打破“重期末,轻平时”的考试方式,要努力做到考试方法多样化、考试内容多样化、考试方式灵活化。考试方法可采用笔试、开卷和实践能力考查等,特别是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策划能力、排版设计实践创新成果等进行全面考核,改变以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质量的认知观:考试内容除了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非教师讲授和非课本内容的拓展知识,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精神的形成。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能力和知识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平时实践创新分数比例应该增加,要重视学生的图书策划、报纸的制作和期刊的制作每一项实践,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在实践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创新思惟,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多种思维结合的成果。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从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到聚合思维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操作,鼓励学生图书策划、报纸版面安排和期刊的栏目设置与众不同、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勇于异想天开。敢于创造突破。各学科教师应带领学生分组实践:出版物的策划、编辑和发行等一系列环节都在可能实施操作的前提下实践。最后以竞赛的形式展出优秀成果。每个学期的模拟训练都应在教师――出版社(报社、期刊社)――学院――学校-(教务处)的配合下完成,让学生的大量实践更加切合实际。让实践训练不流于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模拟实践成果、有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最终形成更加、完备的综合实践能力。
儒与商的结合
编辑概论老师吴平教授在给我们上第一课时,就道出了编辑出版专业的精髓:“看得懂书里的内容,证明你是一个读书人;懂得书籍的发展与历史,证明你是一个懂书的人,而能够看见书籍的未来,你才是一个编辑出版人。”对于书本的喜好我们不仅仅要停留在博闻强识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站在图书发展未来的角度去看待一本本与我们为伴的书籍。
在平日的学习中,图书出版概论、编辑实务、图书发展史、中国出版编辑史等等课程都在给我们讲“书”论“书”,这或许没有文学院老师在课堂上“风花雪月”“闲庭漫步”的诉说来得轻松愉悦,但是在编辑出版专业学习中,大至文学巨著,小至出版刊物,这些书籍并不只是几张轻薄纸片的叠加,而是文化信息的汇集;编辑出版人则是当代的“传道士”,把握在我们手里的是书籍、是文化,对于自身的文化修养的提升就自然成为一切学习的基础与前提。
编辑出版顾名思义,编辑与出版相辅相成。所以关于图书出版发行方面的学习是我们学习的关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营销的4P、4R理论等商学院的课程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以至于我们还常被其他专业的同学笑称是“文化水平最高的市场强盗”。如今的图书营销更是场“头脑风暴”的较量。近期特立独行的韩寒借“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论调,卖书赠金,了一番波澜不惊的图书市场。限量版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定价高达998元,为什么这么贵?只因书中真的附赠了一条10克的纯金,其市价有3000元!此种新鲜独特的营销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确是抢占了不少风头。在当今文化引领生活格调的时代,一个新的理念意味着一阵新的时尚潮流抑或一个新的盈利点,从市场调研、选题出炉、策划营销,每一个环节必须步步为营。图书的火爆证明了其创新的营销手段是成功的,在网络信息大行其道的时代,图书市场或许也需要类似的“调味剂”刺激一下出版商的神经。
不过,编辑出版工作者,到底是文化人、公关人还是商人?前阵子很火的养生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在全国都掀起了“绿豆养生”的热潮,甚至各地绿豆还因此一度价涨如飞。可随后不久作者张悟本就被查出学历造假,之后相关单位也陆续站出来否定了其书中养生观点,张悟本事件无疑给编辑出版者们敲响了警钟。作为编辑、出版工作者,我们应该是文化市场的把关人――卖出去的书可以退回去,而不负责任的偏方吃出来的病还能吃回去吗?故而在接受各类型的作者来稿的时候,我们不但要有坚实的编辑技能、深厚的文化功底、敏锐的市场眼光,还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做好文化把关的角色。
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出版者
要了解市场的文化需求,做好图书发行策划,就要走进市场。从大一开始,我们就开始跟着导师开展不同类型的市场调研,图书批发市场、书店是我们调查的主要场所,而批发商、经销商、出版商则是我们调查的主要对象。易中天的《品三国》在中国红透半边天时,我们也趁势研究。当时在课堂上几乎从编辑课程到营销课程,都对此书做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解构,发现《品三国》的风靡最关键的是得益于电视媒体与图书媒介二者相辅相成的宣传,传统图书的营销手段多以渠道开发为主,图书广告的宣传主要设在书店,极少覆盖其他广告媒体,百家讲坛虽或只字未提《品三国》,但易中天个人魅力及百家讲坛的声名在外,无疑已为《品三国》做出最好的媒体宣传。这也说明了图书营销的方式仍可待发展,谁能创新求变,谁就能够把住市场的脉搏。
要体会做一个真正的编辑最好的实践便是自己构思策划、组稿、装订一本“书”了。大二的编辑理论课程我们要分小组“出版”一本书。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专用编书软件,而且对于纸张的选择与开本的设计必须兼顾实用与经济,内容的编排与色彩图像的应用也必须“图文合一”,最终还必须通过“校园营销”的“市场”化考验,当时我们可是真正过了一把“出书”瘾。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当时也是天马行空地设计着班刊的每个环节。令我们颇为得意的是,对于扉页(即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如图3)我们跳过了呆板的留白设计,选择将班级全体同学的“大头贴”拼凑成一张“脸谱”,让每个同学最灿烂开心的瞬间都停留在班刊上。而封面则简洁地摆上“我们”二字,只竖排在靠近外切口(即图书页面可翻阅的边缘部分,如图4)的地方,这象征小组成员的五个彩色手掌印,寓意鲜明。
出版装帧印刷的选择是最令我们头痛的。人靠衣装马靠鞍,什么样的包装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又符合图书的性质,能够将图书中的元素最好地表现出来呢?考虑到内容的多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字数不多而图片较多,我们便参考了画册的装订方式,采用骑马钉,即将各书页叠加后直接在版心装订铁丝的装订方式(如图2)。此种装订方式简便,而且这样也可避免因版心(即图书页面中主要内容所在的区域,如图4)被部分装订而影响内文图片的观看效果。为使内文图片呈现效果更好,我们还决定下重本通体采用价格颇高的铜版纸,只因我们坚持求精不求多的理念。
从主题策划、版面设计到组稿写稿,我们希望能用最简洁有力的文字与最青春生动的画面记录陪伴我们一路走来的同学挚友,尽管这本小小的班刊没有任何的发行量,仅仅是老师布置的一次作业,但是做着“编辑梦”的我们,不想错过任何一次将自己的理念和想法付诸实践的机会。我们会为了封面的标题绞尽脑汁,也会为了文章的取舍与同伴争论不休。记得当时由于对飞腾编辑软件还不熟悉,在排版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问题,有时仅是为了将图片和文字设置成合理的比例,都需要花上我们一晚上的时间,一不留神,甚至错删一大段文字还没发现。面对各种难题,即使争论得面红耳赤,大家都从未想过放弃,因为在我们脑海浮现过无数次的班刊成品还没问世,我们怎忍心半途而废?此时的我们已跳出了学生的角色,制作这本班刊的是一位位专业的“准编辑”,所以班刊的每个细节我们都会严格把关,否则出来的成品将是粗制滥造的次品。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苦心经营,人生中首本自编自订成形的“书”便诞生了。那种华丽丽的荣誉感,真有一瞬间成为成功人士的错觉!这虽是一本制作不够成熟的班刊,但是我们能从这次实践中感受到编辑出版人是需要一份执著与信念看待每一本图书的,因为只有如此坚持着自己的编辑梦,才能编辑出让读者满意认可的刊物。
作为现代市场的文化产业的“把关人”,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人不仅要求文化底蕴深厚,博学多才,而且还要有一个精明的经商头脑。能做好一本书,又能将之成功地卖出去,这种“编辑家”、“出版家”、“营销家”的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才是众单位抢着要的“香饽饽”。
报社、出版社和杂志社是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学生的首选,编辑与出版各分天下,记者、编辑、编务、策划等工作内容自然是愿意从事编辑类的同学需要考虑的工作内容,而营销、发行等则是希望在出版行业大显身手的同学需要面对的工作。由于编辑工作是一本图书或一份报刊的内容总监,大部分出版机构对于编辑工作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刚毕业的学生能够直接从事编辑工作的人不在多数,你大多会从基础性的工作做起,如到出版社从事图书编辑的同学可能需要先做一段时间的校对,而报刊编辑则可能需要从记者做起,这对于同学来说是考验也是积累。不过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繁荣,编辑出版一词除了与传统出版机构挂钩,到网络出版公司从事网络编辑工作也成为众多毕业生的“挚爱”,网络编辑工作是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的及时性与广泛性就要求网络编辑必须具备较快信息反应速度与良好的信息判断能力,网络编辑可以说是当下编辑行业的新生力量。
无论所学课程的偏向如何,当代“儒商”始终对编辑出版人做出的最恰当的注解。既需通晓古今,成为“儒”,也要精明干练,做个“商”,二者相成,方可称之为“儒商”。
开设院校小解析: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特色
武汉大学 编辑出版学 全国设置编辑出版专业最早的高校,以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类著称,注重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实践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管理能力
数字化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在于如何培育顺应数字化环境的编辑出版人才。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应具备如下几个重要的能力:1、具有多种媒介技术操作运用的能力;2、对数字出版产业链增值环节的快速反应能力;3、对海量数字化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利用的能力;4、对跨媒体内容定制放大效应的市场运作能力。因而在数字化时代。要以“大编辑”、“大出版”的理念为指导,拓展学科建设,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适用于图书、报纸、期刊、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和手机等传播媒介,提高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化时代,为了提高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需要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重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按照市场的目标来培养学生,使他们站在数字化发展浪潮的前端,具有更好的职业适应性,并拥有较多的技能储备。
二、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编辑出版的实践教学仍旧停留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阶段,由此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即强调人文哲学理念、忽视实践技能训练,这种传统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地表现如下。
实践教学课程陈旧落后。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没有经过科学调查论证,在概念上做文章,与快速变化的业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不少高校的课程设置照搬或雷同某些传统基础学科模式,例如许多院校编辑出版学开设中文专业传统必修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占据了大量课时(学分)。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测试仍然采用单一的“闭卷”模式,忽视了该学科实践性、开放性与多样性的特征。针对网络化数字化环境的编辑出版具体课程普遍缺乏,与当下活生生的编辑出版业界现状关联较少。
实践教学人员“眼高手低”。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编辑出版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高等院校的编辑出版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受师资队伍人才结构的影响,已有的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学科转业转行来的,这些教师既缺乏编辑出版专业系统的正规培训,也缺乏对编辑出版流程的实践了解。各地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尤其是部分高校在人才引进上片面强调高学历高职称,轻视有行业实践经验的人才引进,使得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或“纸上谈兵”。有的院校因师资不足的原因,该专业学生在选修与实践方面的课程几乎没有或者仅为虚设。
实践教学设施零散低端。
多年来由于一直将编辑出版专业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学科。在资金投入上严重不足,实践设施更新过慢、实验条件受到限制,在扩招形势下不少院校甚至还出现几个人共用一台电脑上实验课的现象,妨碍了编辑出版教育发展与市场现实需要保持同步。不少院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实验室主要停留在报刊、书籍的电子编辑功能上,一般只是安装常规使用的几个软件,如方正排版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缺乏较为昂贵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装帧印刷机等专业设备,弱化了网络编辑、音视频编辑、图表编辑、装帧设计的能力锻炼。因此,实践教学设备的严重残缺导致教学课程、教学人员、教学对象缺乏实践性的恶性循环。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实验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演示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当前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主要以演示型实验为主,实验教学类型十分单一。演示型实验是最常见、基础性的实验教学,紧密结合理论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原理、理论的感性掌握,其特点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但这种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主要以书为本,注重知识验证过程,缺乏创新性、探究性和自主性。总体来看,各地高校在实验教学方面普遍存在如下状况:教学形式上单一枯燥,仅仅停留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内部封闭性实验教学,以灌输、讲授为特色。
三、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编辑出版专业要相应地改革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以应对数字传媒时代对出版教育的挑战,要调整培养目标,要培养数字时代所需要的具有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出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编辑出版专业作为综合性的经世致用的学科,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新闻出版业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才能建立、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和专业特点”。
实践教学课程要凸显时代性。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需要适应数字化的趋势,建设具有自完善、自调整、可融合特性的课程架构,以保证课程设置具有更强的自身开放性与相互兼容性。提高课程更新和课程组合的灵活度,以保证课程设置能够针对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
数字化时代,不仅出现手机出版、博客出版、网络游戏、网络杂志、网络广告、影视出版、动漫等多种出版形式,而且传统出版物内容信息的数字化过程也可纳入数字出版的范畴。传统出版教育显然不能囊括数字出版的新技术形式和内容范畴。编辑出版专业应相应设置网络编辑出版、手机编辑出版、网页制作、图文编辑与排版(飞腾)、数字影音制作、数码图像处理、动漫游戏、版权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书业电子商务、图书营销与市场推广等新型课程,以培养既懂多种媒体编辑出版、又懂市场营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实践教学人员要强化实战性。
在数字化趋势下,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知识重构、能力再造的任务。以往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编辑出版专业教师,都需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需要建立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锻造较为立体化的实践能力。
编辑出版专业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建设一支既懂编辑出版理论,又熟悉实践业务的离水平师资队伍。“走出去”是指选派一些教师到编辑出版部门实习,在实际工作中熟悉编辑出版业务,了解编辑出版动态,结合典型案例开展教学活动,使之成为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家。“请进来”是指聘请全国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管理者、从业者来校讲授相关实验实践课程,可实施“校内教师+校外技师”的双师型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设施要注重融合性。
数字化趋势下,内容融合、终端融合、技术融合等已促使编辑出版工作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编辑方式从单一的线性编辑扩展为多媒体的非线性编辑。要培养复合型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就需要具备多元化、综合性的教学设施。
当前,实验中心的建设重点应将过去独立分散的传统实验室,过渡到以媒介融合为导向的教学与科研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上。实验中心应形成涵盖平面媒体、电子媒体、数字媒体的编辑出版整体系统。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或实践成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可以充分调用各个实验室的资源,各个单元之间也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流程的衔接,从而为培养数字化时代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提供充分的条件。在这样的实验平台上,不仅能完成传统报刊书籍的编辑装帧设计等,还能完成数字多媒体如动画、游戏的创意设计、非线性编辑等。
实验教学方法要鼓励创新性。
数字化时代,需要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以生为本,注重实验创新过程,建构开放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型的实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协作、探究学习。由验证型实验发展为自主、探究型实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进行创新型实践。尝试进一步打破课堂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界限,使编辑出版实务课程的日常教学。在仿真的媒体环境中进行,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媒介融合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所提出的各媒介实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由于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且渗透应用到广电通信传统媒介逐渐被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式取代,媒介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为媒介终端的越来越强大,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从而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大众时代变为了分众时代,媒介受众从以前的单向听受者这一角色变为了对娱乐,咨询,服务有个人要求的客户,媒介和消费的互动接触更为充分,传媒这一产业正在以每天更加丰富的信息娱乐元素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所以,顺应时代要求,各媒介即将实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那么新媒体又是什么呢?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是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媒体形式,其中包括网络媒体,搜集媒体,数字电视等等,新媒体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还有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总的来说,新媒体也就是数字化新媒体。而如今,在媒介融合这一前提下,新媒体专业人才欠缺。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在媒介融合这一背景下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为实现这一需求,该建立怎样的机制。
(一)培养“复合”性人才
在我看来,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应该培养新媒体复合人才,因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渗透融合使得新媒体有融媒性,所以新媒体的专业人才应当有复合性,即掌握相关媒体的所有从业技能,例如广播媒体的从业技能,印刷媒体的从业技能以及网络媒体的从业技能,在实践反面,应当将实践面扩大拓宽,在网络新媒体专业应安排同学适当了解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在新闻学专业安排学生适当了解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网络学等专业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在广播电视学专业安排学习编辑出版学,网络学,新闻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诸如此类。从媒介组织行为和从业人员角度可将媒体融合分为5种类型“所有融合”、“策略融合”、“结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我们要培养这5种类型都擅长的人才,现在培养出来的人多数只有后两种,属于低级人才,只能完成基础工作,我们应当培养理论与实践贯穿统一的人才,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满足我国当前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并且可以更为有效地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二)改变教育模式
从当前来看,新媒体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发展,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于媒介融合所引起的产业状况变化一大截,传统的产业模式是纵向的,印刷业、广播电视业、电信业这些行业各自都有其各自的终端,且各行业有且只有一个终端,是纵向的模式。按照这种模式,学校的授课模式也是一种产业一种一种课程,除各产业的共同核心知识外,没有任何重叠知识,其他课程新闻业重视报纸新闻生产,广播电视新闻业重视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编辑专业重视书籍,报纸杂志的编辑大部分学校看到了网络媒体,但是却没看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协作关系,没看到新媒体的融合性,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不适合媒介融合新市场的需求。所以,在我看来,我们应当改变教育模式建立网状模式培养类型。各产业知识融汇贯通,从内容,网络,终端三个方面进行培养新媒体人才。媒介融合时代应把信息内容的生产,信息的传播途径及传播手段作为一个重点,相对而言终端的的研发和革新了解就好不必过分研究。
2001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期刊联盟,再加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期刊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中国期刊业和全球期刊业向竞争、开放和相互合作的方向发展。我国当前的出版事业、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编辑学科研究迅猛发展,编辑出版类期刊总体来说也有二十多种,然而有影响的期刊也仅有七八家,如《出版广角》《编辑学刊》《中国编辑》等,其中大部分期刊发行数量相当有限,而且还不断有期刊停刊,如《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新闻出版交流》,《图书发行研究》等,这与我国迅猛发展的编辑出版事业是不相称的,那么问题究竟在哪呢?
近年来,出版类期刊在中国出版界越来越受重视,编辑出版类期刊数量不断增加,是出版界一支很重要的力量。现在有编辑出版类刊物三十多种,其中有的是内部资料性的,这些报刊虽然都为编辑出版服务,但性质、任务不完全相同。有的是指导性的,有的是信息性的,有的是学术性、评论性的,也有的是资料性的,但是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服务①。然而相对于国外已经成熟的编辑出版类期刊来说,国内的这些期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编辑出版类期刊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形态分散
协会或学会所办的编辑出版类期刊占主导地位。表面上看来,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业比较繁荣,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研究基地,能与中央级的《中国出版》等相互配合,有利于上下联动。其实,这在根本上还是一种零星、分散、不成规模的组织形式,当然就不可能形成多大的规模效益。有学者指出,一些新闻专业期刊办刊的目的除探讨问题、交流经验外,更为重要的则是,为本单位或本省、市的新闻同行提供评职称刊登论文的阵地②。这种观点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不能不怀疑某些刊物有这种动机的存在。毕竟一个地方的编辑出版协会或学会成员大都以本地的学者为主,发表文章也“很有地方特色”。另外,这种分散的办刊模式,无法凝聚学术圈内一大批精英学者,其学术研究成果仍然是自觉的“小作坊”状态,难以及时组织对于实践中重大问题的大规模研究;期刊学术成果也难以拉开档次、结构也不合理,分散又不容易形成讨论和交锋,造成期刊学术研究水平总体质量不高的现实。
(二)发行模式单一
我国传统的期刊发行模式是依靠邮局进行征订,这样的发行方式较为简单,也行之有效,为大多数期刊所认可。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发行模式基本上仍然采用邮发的方式。然而邮发的方式虽然很有效,但是在市场化条件下,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弊端。依靠征订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在终端市场上就会失去主动权,处于被动地位,从而使很大部分读者因购买不便而放弃,从而丢掉一个大市场。所以,编辑出版类期刊要想扩大发行量,一定要重视对终端市场的培养。
另外,传统的邮发方式周期较长,一般来说从发刊到收刊差不多要一周左右,大大降低了期刊的时效性。同时,发行中它是无法了解和认识读者的,因而也较难得到读者的信息和反馈,为期刊的发展和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三)欠缺时效性
从编辑出版专业类刊物来看,它的读者群大致可分为三层:学者、专家和研究者;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专业人员;读书人。其中第一层面的读者群人数有限,但稳定;第三层面对编辑出版专业学术期刊而言,群体不太稳定;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二层面的读者群体。他们是编辑出版事业的中坚力量与生力军,离编辑出版实践最近,又特别需要理论及方针政策的指导,需要随时“充电”。编辑出版学的学理研究不是那种述而不作的模式,而是要紧密结合编辑出版实践,指导实践。在国外双月刊、月刊是很少见的,季刊在那些发达国家在学术传播上几乎成了历史名词,像《书商》和《出版商周刊》都是周刊。而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多为月刊或双月刊,甚至有季刊和年刊。一些刊物没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从办刊方针、思路和刊物内容来看,仍停留在总结经验的层面,这种以总结经验,表彰人才为宗旨的刊物,在具体内容上,多是后卫队而不是先锋连,即以总结报道经验得失为主,对媒体发展的战略研究、前瞻性探讨却很少。在变革激烈的形势下很难给实际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更不用说决策参考。对于出版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和迅速变革的业界形势,既不能提供决策参考,也无法给出能够帮助出版社、杂志社等在竞争中获胜的意见和建议,因而自然也就很难受到重视。
(四)忽视理论研究
与中国期刊形成对比,西方国家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期刊,如美国的《时代周刊》、德国的《镜报》、英国的《自然界》等。与我们编辑出版类期刊有着紧密联系的,就有如英国的《书商》和美国的《出版商周刊》等。这些期刊之所以长盛不衰,与它们注重期刊的理论研究是分不开的。
据《中国图书商报》4月4日报道,英国《书商》杂志为庆祝150周年诞辰,与一家调查公司合作,对英国各城市1000位消费者进行采访,回答杂志特邀记者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该杂志从英国出版界和零售界人士中收集来的,问题包括应该如何激励人们拿起书本、购买书本;人们为什么到实体书店或网上书店去,怎样逛书店;对书价如何理解;对平装本和精装本有什么看法;名人传记如何才能热销;哪些因素会促使人们对自己看过的书进行口碑宣传;什么时候会对图书感到失望……这些问题将对了解消费者提供帮助,也可为书业人士就出版和销售图书提供一些实际的答案。
另外,有代表意义的还有美国的《Folio》(“对开”)期刊研究杂志。《Folio》是美国专业性的期刊研究杂志,创办于1972年。该杂志集中了业内各方一大批专家,面对期刊经营管理、编辑、广告以及专业研究人员,目前学术涉及当前期刊业的运行状况、新动向、未来趋势、市场调查、以及新技术的运用对期刊传播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形成学术研究规模,力求做到给期刊业界提供各方面最新的审视。
与此相比,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就不太注重自身的研究,表面上众多编辑出版、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为期刊理论的研究以有力的版面支持。其实,这根本上还是一种零星、分散、不成规模的研究状态。这种分散的学术传播交流形式,无法凝聚学术圈内的精英学者,不容易形成讨论和交锋,难以及时组织对于实践中重大问题的大规模研究,造成研究水平总体质量不高的现实。有些编辑出版类期刊,把自己定位成“阳春白雪”,其出版的目的是为了学术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出版单位去赚钱,所以在根本上就忽视了读者市场。赵航曾在“编辑出版专业学术期刊的定位――为《出版科学》创刊十周年而作”一文中说到,“在笔者看来,办刊不该算是件很难的事,但办个无利可图甚至在各方面都很窘迫的纯学术刊物就实在太难了”。在办刊时就将自己定位为非盈利刊物,这样的定位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是背道而行的,毕竟无论是专业性多强的期刊,都要进入市场,都是商品。从根本上就不注重市场,很可能就造成与市场脱离,在收不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无法获得社会效益。其实,无论是否是学术期刊,市场都是个检验的砝码,在它里面运行的各物都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广大的读者是评委,真正好的刊物会更有市场,不好的刊物终将被淘汰,所以不必担心市场化会导致刊物质量下降。
鉴于上文的分析研究,就“编辑出版类期刊如何摆脱困境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一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走专业发展之路
缩减综合性, 增强专业性, 即形成狭义上的专业性期刊,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和鲜明特色。把那些各个地方协会或学会主办的期刊, 转为小而精的专业性的学术期刊, 立足其根本, 走专刊之路。可以把涉及到网络,图书,报纸,电视的期刊改为专注于其中的某一方面,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读者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二)期刊网络化
首先要充分利用中国期刊网上的免费主页,为自己多做广告,除了标明主管与主办单位,发行周期外,可以显示自己的办刊宗旨,栏目设置,约稿方式,以及增加读者意见箱等加强编读互动。当然,也可以创办期刊自己的网站,增加电子版,缩短出版周期。
(三)拓宽期刊发行渠道
传统的邮发方式具有“行业垄断”的固有弊端,比如延长发行周期,阻断编读交流,还会失去大量终端市场,因而编辑出版类期刊可以借鉴大众读物的发行模式,注重终端发行,有针对性的对高校区域的报刊亭进行渗透,从而扩大自己的面世机率。另外,要重视高校图书馆的发行工作。
(四)整合期刊广告内容
出版社,新书固然与编辑出版类期刊有紧密的联系,相关度很高,但也可以吸取其他行业的广告,如《传媒》的广告就相当丰富,比如门业,医药等等。看编辑出版类期刊的人,除阅读外还要生活,而且就目前来看编辑出版类读者还是拥有相当的知识水平与社会地位的,很大部分还是社会中上阶层,所以针对这个特点还是可以扩大广告范围的,比如文具,饮食,服装等。
(五)增强作者队伍
真正好的期刊,必然有一批高水平的作者团结在它的周围,并不时吸引新的成员进来。因此,作为编辑出版类期刊的编辑人员,要有针对性的主动向出版行业人员约稿,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将作者组织起来,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这些问题不一定非要是社会热点问题,还可以有预见性的提出“冷点”,引起大家思考,为出版行业进行预测,指导。
目前,编辑出版专业在我国迅猛发展,然而编辑出版类期刊却没有形成像《书商》《出版周刊》这样的大品牌,可以说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规模效益。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很多要么是“小而全”,要么“大而泛”的,定位多不准确,发行模式等方面也存在问题。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已加入国际期刊联盟的现实,我们必须在坚持走专刊发展之路的同时,整合内容类似或雷同的期刊,进行科学规范的编辑,以提供高质量的期刊。当然,还要重视相应的期刊理论研究,并拓宽发行渠道,以增加赢利。■
参考文献
①栗海粟,《特色、热点及其他――编辑出版类期刊印象》,《出版科学》,1999(1)
②赵利铧,《新闻专业期刊向何处去》,《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