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播学概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播学概论》教学PBL模式 媒介素养教育

我国的传播学是“舶来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产生和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人我国。经过30年的引进和发展,中国的传播学得到了极大发展,1997年传播学在我国成为高等教育中的正式学科。自1982年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访华并向中国大陆介绍这门学科之后,我国部分高校的新闻学院或新闻系便开始讲授《传播学概论》(有的称之为传播学导论、传播学理论),至今,凡是有新闻传播学等传媒类专业的大学几乎都开设了《传播学概论》课程。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传播学教学也在不断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探索一条既符合数字化时代特征,又适应“80后”、“90后”学生特点的《传播学概论》教学思路迫在眉睫且须与时俱进。

一、传播学教学实践中的“矛盾”――理论性强,应用性弱

传播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而且这种基础学科的地位正在不断加强。正如传播学大师施拉姆(w・Schramm)于1982年在北京讲学期间曾经大胆预测到:“在未来的一百年中,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都会成为综合之后的一门科学,在这门科学里面,传播的研究会成为所有这些学科里面的基础。讲话、编写、广播等技术都同传播的过程密不可分。因为要牵涉到这些基本的技术问题,所以综合之后的社会科学会非常看重对传播的研究,它将成为综合之后的新的科学的一个基本学科。”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施拉姆的这种大胆预测正在一天天变为现实。如今,传播学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尤其是国内近年来众多高校纷纷上马传播学教育。面对庞大的教育需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作为一名从事《传播学概论》教学多年的教师。却深深地感受到了传播学基础学科。尤其是经典传播学中的基础理论和现实社会生活实际的矛盾――基础理论的丰富性在不断地冲击着学生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上的学习热情。

一方面,单纯以理论介绍为主导的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进而降低了学习热情。传统意义的传播学课程是讲授式的理论教学课程,考试也是理论考察的方式,以记忆为主。然而。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下。理论教学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很难和实际建立联系,更不能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学生感觉学习之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学而无用”。

另一方面,一般的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把传播学作为理论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或者第二学期。这一点是符合专业基础课的设置要求的。但是。笔者讲授《传播学概论》三年多以来,深深地感受到: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很难在入学之初就对这个专业有一定了解。因为这个学科需要一定的理论与专业基础。所以授课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总之,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是传播学发展中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在传播学研究中,我们不能忽略基础研究。因为它是传播学研究尤其是传播学中国化的必由之路;但如过多地注重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忽视传播学的实际应用,会对传播学的普及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最终也许会给传播学的发展造成致命的伤害。

如何使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在传播学教学中应该兼顾统筹的,而这一点正好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归宿相契合。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归宿与目的――识媒体,利用媒体

媒介化社会的来临对人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促使政府加大对媒介教育的重视,更使得数字化时代中与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相比肩的男一种重要的公民素质迅速浮出水面,那就是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在媒介教育领域它指的是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是个体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未开展起来。重视程度不够,且大都停留在介绍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情况以及一些相关理论。

现如今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层出不穷,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早已经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数字化时代,一个新媒体时代。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更加丰富、更加多样,接收方式也更加灵活,“媒体生活”的最终结果就是我们的生活和世界被媒体化了。基于这一情况,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每个人都必须接受和参与的一门通识性教育。认识媒介、了解媒介,进而健康、合理、安全地利用媒介,这就是现代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而在此过程中。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成了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重点对象。

“80后”正在陆续结束大学生活,而“90后”已经开始成为大学生的主流群体了。作为在媒介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在更多享受媒介技术带来的成果和成就以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慢慢地被新兴媒体所“异化”了。面对媒体制造的拟态环境,青少年群体普遍表现出缺乏辨别和分析的能力。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已经适应和习惯了媒介化社会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缺少接受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以媒介和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传播学概论》课程恰恰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平台之一。

三、PBL模式与《传播学概论》教学的结合―“解决问题”

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人们认识媒介、利用媒介。以至批判媒介的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化社会,媒介事件也不断出现,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等新媒体,各种现象涌现的速度毫不亚于现实社会中问题的出现。如何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模式给《传播学概论》的教学提供了理论和思路的借鉴。

霍华德・巴罗斯(Howard Barrows)和安・凯尔森(Ann Kelson)博士给PBL下了一个定义:“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习者能够获取关键的知识,具备熟练的问题解决技能、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作为一种学习

方式,学习者要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因而PBL有三大特点:

第一,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合作学习”为中心。PBL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教与学,而且PBL不仅仅以获得知识为目的,其核心内容是真实问题的解决。《传播学概论》课程以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大传播类型为研究对象,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可以让学生以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媒介素养由此在这过程中必然也会随之提高。

第二,PBL是基于真实情景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传统的课堂灌输是以教师为中心,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PBL中学习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教师的精确指导下,指引学生发现现实世界或者非常接近现实世界的真实情景中的问题,能够激发学习者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和高级思维能力,这样就能确保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学习者的能力有效的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恰好与媒介素养教育中使用媒介、批判媒介的能力目标相统一。

第三,PBL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有助于发展学习者高层次思维能力。PBL中的问题属于结构不良的、开放的、真实的问题,多数情况下可能不存在固定的、标准的、完善的答案或解决过程,所以不能简单地套用原来的解决方法。PBL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2篇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是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背靠歌乐,面临嘉陵,校园呈梯级向歌乐山延伸,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和重庆市的和谐生态型校园,是大山城中的迷你山城。

学校充分发挥外语教育优势,积极发展相关学科专业,形成了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包括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体系。有“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5个(含3个一级重点学科和2个二级重点学科)。有特色专业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点8个。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学生培养实行专博兼顾,学用相长,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交流才能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拥有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总体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以他们卓越的外语才华和交流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训,发扬“守责、求实、开放、包容”的川外精神,实施“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治校方略,凝练“国际导向、多元通用”的办学特色,狠抓内涵建设,努力为重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在新闻传播学院。

二、新闻传播学院简介

新闻传播学院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建设多科性外国语大学重点发展的院系之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办学特色突出,经过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影响、富有特色的双语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新闻传播学院下设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本科专业,2007年开始招收文化与传媒方向硕士研究生,2011年申请成为独立的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更名为文艺与传媒,2014年获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点。目前全院共有本科生、硕士生千余人。

新闻传播学院目前有专兼职教职工5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3人,博士11人,在读博士4人,另有外聘教授、新闻媒体专家等20余人。专任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名校。部分教师曾出国深造,在国外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具有较强的双语教学能力。多数教师具有媒体从业经验,在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新媒体等领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丰硕的科研成果。

新闻传播学院设有传播技能综合实验中心,新建成的硬盘播放实验室、AVID非编工作室、播音配音实验室、虚拟演播室、形体训练室、摄影实验室、苹果实验室和戴尔实验室均已投入使用,是重庆市设备好、功能多、整体性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基地之一。

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有较高英语水平,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普通话和汉、英双语播音主持、广播电视及网络媒体采写、编辑与制作及其他相关工作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传播学、艺术学概论、文学作品赏析、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播音学概论、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节目主持艺术、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形体训练、电视摄像与编辑制作、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电视节目评析、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新闻观、公共关系学、英语语音、英语朗读、英语节目主持等。

专业特色:外语与播音主持艺术学结合+专才与通才结合。学生可辅修校内双学位专业,可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

就业去向:广播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广告公司、 传播公司、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出镜记者以及行政、宣传、公关、教育、信息处理等工作。

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精通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及制作、新闻采编、影视剧摄制、新媒体应用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兼具文学、艺术学、哲学、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等多学科知识。向社会输送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及综合素质,动手实践能力强,拥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专门性人才,以胜任如今日新月异的传媒业变革,在全媒体时代成为业界生力军。

主要专业课程:广播电视编导导论、摄影艺术、电视摄像、美术基础、数字影视技术、后期编辑与制作、栏目及频道包装、视听语言设计、影视剧本创作、导演基础、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中外电视节目评析、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播音与节目主持、广播电视概论、艺术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等。

专业特色:外语与艺术结合+专才与通才结合。学生可辅修校内双学位专业,可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1年交换项目、“1+3”双学士学位项目、“2+2”双学士学位项目、“3+2”本硕连读项目等赴英美合作院校留学深造。

就业去向: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及出版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影视公司、广告或文化传播类公司,从事影视编导、新闻记者、出版编辑及行政、宣传、教育、发行等相关工作。

五、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重庆

四川

甘肃

山东

湖南

山西

广西

合计

播音与主持艺术

5

3

7

9

9

9

6

48

广播电视编导

5

3

8

10

9

9

6

50

备注:最终计划执行数视生源数量和质量决定。

六、报考条件

基本条件

1.按照教育部及各省份2016年有关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执行;

2.符合教育部和生源所在省份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报考条件及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标准;

3.考生必须具备报考专业的联考合格证(考生所在省份不组织联考的除外)。

其他条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听力正常,无色盲、色弱、夜盲。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同时具备以下报考条件:

1.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94年9月1日以后出生);;

2.五官端正、体态匀称,女性身高1.60米以上,男性身高1.70米以上;

3.发音、听力和呼吸器官无疾病,上镜后左右脸无明显不对称,双眼无斜视;

4.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有一定的艺术学习或表演、主持经历。

七、专业考试

重庆、四川考生参加专业联考,广西、湖南、山西、甘肃和山东等省份考生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考试。

1.专业考试流程表: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校考流程表

考试内容

分值

时间

形式(面试)

总分

自备稿件展示

40分

2分钟以内

限使用汉语普通话

100分

指定稿件播读

30分

1分钟以内

现场抽题,播读新闻稿件

即兴话题评述

30分

2分钟以内

就指定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备注:评委可能中断某个考试环节,但不影响考生最后得分。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校考流程表

考试内容

分值

时间

形式(笔试)

总分

文艺常识

20分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含30分钟影视作品片段播放)

1.文艺常识为选择及填空题;

2.故事编写以考察剧作技巧为主;

3.作品分析为评论性文章。

100分

故事编写

30分

影视作品分析

50分

备注:开考100分钟后可交卷。

考试结果请于3月上旬查询我校招生办网站。

2.报名、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

报名、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以当地招考部门公布信息为准。

八、录取原则

1.对第一志愿报考我校,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份艺术类控制线、校考或联考专业成绩合格的出档考生,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综合成绩,由高到低,并着重参考外语和语文成绩,择优录取。

校考综合成绩=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总分×40+校考成绩/校考成绩总分×60

联考综合成绩=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总分×40+联考成绩/联考成绩总分×60

2.艺术类专业考生被录取后不能调换专业。

九、学费标准

艺术类专业学费为10000元/年(最终收费标准以重庆市物价局核定为准)。

十、其他事宜

四川外国语大学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招生事务。

十一、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

邮政编码:400031

联系电话:023-65385206(招生办)、65380202(新闻传播学院)

学校网址:sisu.edu.cn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3篇

《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

第四版

(美)菲利普・帕特森

李・威尔金斯 著

李青藜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9.8元

由著名新闻学教授刘建明主编、六位新闻学博士共同执笔的《新闻学概论》,近期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目前众多新闻学基础研究著作中较为出彩的一部。它于大处着眼,细处着墨,呈现出一种“广而深”的研究视野和“新新闻”的研究取向。

研究视野即著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阐释广度与深度,二者之中又以深度为要。传统基础新闻学研究多把落脚点放在新闻的本源、特征、价值等方面,《新闻学概论》则大大拓展了研究范围。正如此书前言所述:“新闻学实际是研究新闻媒介演变的法则、新闻的构成与报道手段,以及新闻媒介与社会关系的科学。”基于这一认识,该书不仅涉及新闻传播法治、媒介经济等近年来新闻学的热门分支学科,也将研究触角伸及当代新闻媒介理念、全球化媒介与全球传播等业界紧密关注的话题。研读文章可以感受到:著者结合业界新事物、新现象,对传统新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再思考。

在媒介控制逐渐放开和商业化浪潮的双重影响下,媒体在社会责任与商业利润之间的抉择越发艰难。这种现象敦促人们思考:在当前中国传播语境中,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对我国新闻媒体仍是否具有指引和修正作用?本书给出的答案是:“传统的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以新闻的吸引力为标准,目的在于增加发行量、获取经济效益,难免弃媒介的社会责任于脑后。面对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我们有必要树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闻价值观以修正西方传统新闻价值理论。”并且从“价值”的本义出发对“现代新闻价值”作了阐释:“现代新闻价值是指新闻在受众思想活动中产生的效益,它不仅来自于媒体的劳动,而且还来自新闻事件对受众的重要程度。”这种理论认识扎根于新闻传播的社会实践大环境,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说“全面”是一部新闻传播学基础教材的必要因素,那么“精深”则是该书价值的重要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学概论》的研究视野是“广而深”的。

研究取向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著者的学术价值观。与传统新闻传播学基础教材不同,《新闻学概论》第一次在基础新闻学著作中引入了网络传媒的研究取向。时至今日,谁也无法否认网络媒体的地位――它抢走纸媒大量的广告份额,使得传统报人和学者纷纷惊呼“报业的拐点”到来;它正逐渐改变年轻一代受众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它具有传统三大媒体无可比拟的互动性和巨容量。当今时代的新闻生产、传播链条、受众构成和传播效果都因网络媒体的急速发展而发生改变。相对于业界的风起云涌,众多基础新闻学著述对网络媒体也多限于基础性的介绍。《新闻学概论》从理论辨析的角度出发,不但对网络媒体及其衍生物有明确全面的介绍,而且以网络传播的独特视角对新闻媒介的演变、新闻事实的特性、新闻传播规律与受众的关系等进行了分门别类的阐释,体现了“新新闻”的研究取向。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4篇

在经历保研过程之前,我一心认为只要能拿到校内的推免资格,凭借知名大学的头衔,再加上不低的绩点,应该很容易就会有学校接收我,结局竟然是全部败北。

第一道拦路虎

保研大家都知道,但仍有很多同学不了解保研的含义和整个流程,我也是经过了这个过程才对“保研”有了大致了解。保研,现在通常叫推免(推荐免试)。免试指不用经过全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些学校也不用复试(通常是专业笔试),直接进入面试阶段。保送的学生因为已经经过保送学校考核,综合实力较强,保研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推免的大致过程是学校系内评估是否具有自己学校的推免资格―获得资格后递交材料申请学校(本校或外校均可,要求可以接收推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校的复试和面试―学校是否录取你为硕士研究生。

每个学校、每个学院、每个系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以我们系为例,对学习成绩排名前40%有意申请推免的同学采取综合评分制,绩点*80%+学院内部面试成绩*15%+课外活动加分*5%,如果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优秀三好学生或者班干部的话综合名次前进一名。按照综合名次排列分配学校下达的推免名额。虽然此处规定各校不同,但优异的学习成绩是根本。

我当时绩点处在前40%,面试成绩比较好,排第三名,也有一定课外活动加分,所以综合名次下来前进到前十名。然而我没想到排在我后面的几位同学都是优秀三好学生的连续获得者,每个人都可以前进一名。我直接落到了保研名额的最后,也是比较悲催的事情。

关于可以申请多少学校,虽然学信网的全国报名系统只能同时申请三所学校,但是保研可以申请的学校是没有数量限制的。这是因为全国报名系统开放时间比较晚,很多学校会在本校的教务系统上开放预报名,比如南开大学,如果通过预报名的复试,表明这所学校录取你了,在全国系统开放后也要选择这所学校,通过全国系统的流程进行录取。如果预报名时没有通过复试,那全国系统开放后就可以排除这所学校,不再占用三所学校的报名名额。但也有学校是不开放预报名的,只能通过全国报名系统进行申请,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在全国报名系统中选择的学校如果没有通过你的申请,那在48小时后可以更改为其他学校。

虽然申请学校没有数量限制,但保研面试经过确实是一个劳心劳力还费钱的过程,可能需要在几天内跑几座城市。抛开最基本的路费问题不谈,每所学校的准备时间、身体状况能否支撑长途奔波,以及有学校面试时间相同的取舍,都是需要考虑的。保研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我的同学就曾经在一周内跑了广州、上海、南京还有北京的学校的面试,面完之后整个人瘦了5斤还病了一场,不过为了争取更好的前程,大家都会全力以赴。

忽视夏令营,错失先机

拿到校内推免名额后,我开始选择申报的学校。因为比较喜欢南方,我初步确定申请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当我查阅两所学校的官方网站后吃惊地发现还没开始我就失去了机会――它们的申请早就结束了!我赶紧询问其他同学,才知道原来浙大新闻专业在暑假举办了夏令营,招收了足够的优秀学生。

我这时才了解到保研夏令营是近几年高校(特别是著名高校)招收优质生源的一种方式,利用暑假一周左右的时间,与学生较长时间地接触,介绍各导师研究方向,学术交流等,通过多种方式(例如笔试、面试、实验测试等)来考核学生。

因为我们学校内部的面试以及排名进行较晚,我当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获得资格,再加上周围的同学没有过多交流夏令营的信息,我想当然地以为只有确定有保研资格后才能申请夏令营。

不可只知己,不知彼

错过夏令营以及提前报名的我经过综合考量之后,申请了南开大学的新闻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传播学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新闻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新闻学方向,收到了除交大之外的三所学校的面试通知,但因为北师范和中传面试时间冲突,我只能放弃中传的复试参加了另两所学校面试。

南开大学的复试较早,是笔试加面试形式。南开的新闻学是文学院下面的系支,和传播系关系非常紧密,所以笔试和面试与文学方面、传播学方向结合较多。笔试试卷100份,有50分是考察文学功底改正错别字,另50分是有关新闻传播方向的专业知识,考察课题涉及研究流程等。笔试完我的感觉还不错,因为平时的阅读以及课业训练都有积累。

南开的面试老师较多,有数十位老师坐在长桌对面与我交流。这是第一次面试,我虽然重视,但还没意识到保研竞争的激烈,心里还是抱着“应该会接受我的吧”的心态,之前大略复习了《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概论》两本教材。新闻学按照我们学校老师考试的内容着重复习了名词解释、重要理论、简答等,准备了一些通用题目,比如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冲突、实习经历、为什么选择南开大学等。我当时狭隘地以为既然我选择了新闻学方向,老师问的问题应该也会限于新闻学,涉及传播学不会太多,传播学就走马观花地复习了几个重点概念,这直接导致了我面试的失败。

面试时老师确实询问了一些新闻专业知识,但他们更结合传播学方向问了专业问题、文学方向问了发散性问题。在聊完我比较擅长的新闻写作方向后,我刚想松一口气,没想到对面的老师话锋一转:“我问你几个传播学问题,第三人效应怎么解释?”

我心里咯噔一声,在传播学课本上根本没看到过这个理论。老师看我回答不出来也是一脸诧异:“你们没学过郭庆光的《传播学概论》?”我摇摇头,我们专业的传播学课本是学校老师自己编写的,其他高校课本也不尽相同,而最经典的教科书却是郭教授编写的。我解释完后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经典教科书还是要多读,这时候我有点慌乱了,剩下的几个问题也回答得差强人意。面试完没多久,在回家的路上我就接到了教学秘书的拒绝电话。

我没有太悲伤,窝在家里准备北师大的面试。中间有十一长假,还有中秋节,我拒绝了所有小伙伴的旅游邀请,放弃了香喷喷的月饼和精彩的中秋晚会,一个人在房间里狂背郭庆光教授编写的《传播学概论》,上网查阅北师大新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教学方向、教授著作等。这时我已经拒绝了中传的面试,我把希望完全压在了北师大上,希望能二战告捷。

临时抱佛脚,我对这所学校的新闻学研究方向了解得还不够透彻。我当时选择方向的时候大概有传播学、新闻传播史、出版学、网络新媒体四个方向。回想起来我真的是傻,没注意到这四大方向其实就预示着北师大新闻学老师们的研究方向。我在网上搜索了以前的笔试题,按照套路准备了新闻评论题目,结果今年的笔试完全革新,考了出版以及印刷术方面的许多知识。我在学校的时候根本没学习过这个方向,只能硬着头皮凭着感觉写,结果之差可想而知。

下午面试是抽取题目二选一回答,我赶紧恶补了一下出版的知识,生怕面试抽中这方面的题目。结果我抽中的居然是互联网以及数字印刷方向,是我平常不太感冒的网络以及大数据。我再次傻眼,磕磕绊绊地组织完答案,看看老师的表情,就感觉真的没什么希望了。

面试结束后与一同面试的北师范的同学聊天我才知道,出版知识以及大数据两个方向他们平时上课内容都有涉及,也有专门的老师研究,成果丰硕。我忽略了这两大方向,虽然面试抽题有一部分运气,但主要还是专业知识积累不够,对面试学校了解不够透彻。

准备笔试、面试时,不要只限于自己所学的方向和教材,要充分了解申报学校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因为他们的问题更侧重于本校的研究重点。在面试之前对这些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再有的放矢针对性复习,复试成绩以及面试结果都不会差,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至此我的保研可以算是彻底败北。

看学长,释了怀

保研之前,我的人生算是顺风顺水。刚知道自己没被任何一所学校录取的那几天,感觉天都塌了,我难过得晚上一个人躲在被子里整宿整宿地哭,在饭桌上吃着饭都能掉泪。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5篇

学习形式

考试科目1

考试科目2

备注

英语 自学考试 高级英语 英语写作

日语 自学考试 高级日语 日语写作

法律 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法概论 知识产权法

律师 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法概论 知识产权法

新闻学 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 新闻评论写作

物流管理 自学考试 物流企业管理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经济学 自学考试 西方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企业财务管理 自学考试 管理会计 审计学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6篇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播学被引入我国,而“传播教育”这个概念大概最早出现在1986年。该年第1期的《国际新闻界》摘译发表了美国卡罗莱纳大学新闻系主任理查德•科尔的《美国新闻、大众传播教育的现状》一文。1983年厦门大学广告专业改为传播系,这可能是国内最早以“传播”命名的系科。此后,新成立的新闻类院系大多冠上“传播”二字。据统计,从2001年教育部批准试办传播学本科专业到2006年4月,5年内全国共有24所院校开设了传播学本科专业。[1]

社会发展为大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传播教育就是在信息经济初现端倪这一大背景下开办和发展起来的,总体上是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但由于它是个新事物,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事关传播教育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关于传播教育的问题,笔者在许多场合发表过看法[2],也为不少同仁所赞成,但尚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不少问题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笔者不揣冒昧,再次申论之,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进一步的讨论。

本文在逻辑结构上,首先从总体上概述传播教育存在的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纠葛,然后具体分析国内19所院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情况,比较准确地描述当前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这直接关系着如何为传播教育定位。我们认为,要给传播教育定位,首先要探求传播的本质,其次是分析社会需求。为此,本文在第二部分采取溯源的方法,探求传播的本质,进而回答传播教育如何定位的问题,并提出传播教育应分为传播素质教育、专业传播教育和学术传播教育三个层次的设想。在对传播素质做出界定的基础上,本文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进行传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如何开展之。传播素质教育固然有巨大需求,但如何把这种社会需求转化为大学里的专业教育更是我们传播教育者要思考、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思考,在第四部分重点论述专业传播教育的问题。笔者认为,传播学术教育不是本科生阶段的任务,也无法在本科阶段开展,具体原因和传播学术教育本文暂时略去不谈。

一、当前传播教育的迷思

1、传播教育概念模糊不清

什么是传播教育?这是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不妨转到问题的另一面,问一问什么不是传播教育?如传播学教育是不是传播教育?新闻教育是不是传播教育?广告、编辑出版、公关等专业的教育是不是传播教育?以及是不是有了建制化的专业才能称之为传播教育?

传播学实是以一种学术研究为目的引入的,并不涉及传播教育的问题。[3]这个初衷一旦与“引入传播学改造新闻学”[4]的思潮结合起来,就更加强化了传播学的学术色彩。当今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传播学类课程,也几乎都把传播学作为一种理论、方法,侧重其学术面向。这类“传播教育”实为“传播学教育”,是本文所区分的传播教育的学术教育层次,把其作为传播本科教育的重点不可取,也不可能。

新闻与传播的纠缠不清直接导致我国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的胶着状态,再加上新闻教育从目标、课程体系和师资方面都相对成熟,它为传播教育提供了一个参考、甚至模仿的典范,因此,传播教育的新闻教育化在所难免。但从国际视野来看,既有传播教育包容、甚至取代新闻教育的现象,也有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绝然分开的情况。

广告、公关教育有较长的历史,教育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完备,如果冠以传播之名,这似乎可以给这类以应用为主的领域抹上不少理论色彩,但如果这类教育也划在传播教育的范畴之内,那传播教育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诚然,不管是侧重培养公众的沟通能力,还是作为一套理论和方法,应该说“有关传播”的教育早已有之,只是零星散布在文学、艺术、新闻教育之中而已。传播作为一个本科专业,在中国是2001年以来的事情。问题就出现了,到底何谓传播教育?是“有关传播”的教育,还是传播学的教育?传播教育从何事算起?只有在大学有了建制化的专业才能称之为传播教育吗?更进一步问,相对封闭的系科体制能实现以综合、交叉见长的传播教育之目的吗?

无需经过太复杂的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传播教育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这就直接导致了传播教育目标的不定和课程设置的不当。

2、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疑点丛生

我们检索了19个传播学专业(本科)[5]的相关资料,以具体分析当前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核心课程设置。

(1)培养目标尚不清晰。比较集中的方向是网络传播(占1/3)和媒介经营管理,影像设计制作、科技传播、国际传播、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等方向均有。有近1/3的传播学专业目标定位不清晰,但也不偏向新闻学,课程设置以“××概论”居多。培养目标实际上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根本问题,目标的混乱说明我们对究竟要通过传播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还不清楚。

(2)开设传播学专业的院校以专业院校为主(农业院校、师范院校、工程院校),也有综合性大学。其中,有较长新闻教育历史的学校,如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其传播学专业设置在新闻学院。由于它们有新闻学专业,因此在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上有意与新闻学“错位”,目标相对清晰,课程也较能紧密围绕着目标而设置。专业院校的传播学专业多在“人文学院”,它们往往无新闻学专业,传播教育新闻教育化的倾向突出。

(3)技术应用是传播专业的主要取向,职业教育色彩浓厚,尤其是在专业院校中,如农业院校。

(4)开设的有关传播学的课程不能反映出传播学的整体面貌,口语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核心课程很少涉及。

3、关于当前传播教育存在问题的归纳

(1)传播教育新闻教育化。导致传播教育新闻化的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传播学引进的初衷外,至少还有两个:一是师资缺乏,现有师资几乎都以传统新闻学为基本教育和学术背景,缺乏严格的传播学系统训练;二是对传播学理解的简单化,或者说“概论化”、“大众传播学化”。考证一下我们引进的传播学,包括不少译作和本土研究,都有“概论化”的倾向。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口语传播都属于“被忽视的角落”。在“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6]的现实背景下,传播教育的新闻教育化不仅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就业压力,前景并不看好。

(2)传播教育简单技术化。可能正是看到了新闻传播类本科生供大于求的现实,不少传播学专业把目标瞄准了“操作性强”等实用人才的培养,主要围绕电视节目摄制、网络媒体设计、开发和制作等安排课程。于是,网络传播方向成了目前传播学专业的主要方向之一。网络媒体在整个媒体格局中越来越重要的现实也为这一方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网络编辑被正式认定为一个职业以后,还将继续刺激更多的传播学专业朝此转向。问题是,简单的技术化是否有违大学教育的初衷?它与此类培训公司除了证书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是否还有在大学这个“培养专业人才、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存在的必要?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寻求解决之道,就会不能解决传播学专业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一旦开始削减或合并专业,就可能不复存在。这种现象在美国大学中已经出现。另外,这种取向的教育面临师资和设备的问题。一是就目前传播专业所属的新闻学院或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不能保证大量精懂技术的教师;二是过大的投入目前看来还不能得到保证。最后必然导致技术教育也流于简单化。

(3)传播教育泛化。从培养目标和课程来看,不少(1/4)的传播学专业非常泛化,至少看不出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或缺少明确的方向,课程设计上随意性较大。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传播专业大多归属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这是大多数专业院校传统意义上的文科专业的大杂烩。受此直接影响,师资力量不整,甚至出现谁能上什么课就安排什么课的情况。由于概论类课程难度不大,所以大量开设概论类课程。

二、传播教育的定位

上述诸多问题反映出我们对传播本质的不解、误解或曲解。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厘清传播的本质,进而给传播教育以定位。受篇幅所限,本文只能简要述之。

1、传播本质探求

(1)传播是沟通。“传播”是从英文“communication”一词翻译而来。有学者认为翻译成“传播”是一种误译。“从语言学意义上来说,美国人心目中的‘communication’,也并非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传播’。”[7]因为,我们理解的传播无论如何是双向的沟通,而“传播”一词从词义来解释可能造成单向信息、传而不通的现象。

“传播是沟通”是与“传播是灌输”的观念相对应的。沟通的观念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历程――从沟通到灌输再到沟通。“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活动出现之初,传播是以沟通为目的的,但是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媒介被少数人所掌握,成了他们宣示思想意志、宣传政治观点、传达朝纲政令的工具。”[8]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和民主文明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双向沟通再次成为传播的基本理念。

(2)传播是媒介。媒介是传播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没有媒介,传播行为就不会发生。从历史上看,人类的传播境界、传播观念、传播效果直接受媒介技术的影响。“传播科技的进步不仅决定了传播媒介的更新,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变革,而且导致了传播观念的进化。”[9]与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新媒体传播相对应,传播观念也经历了四次进化――从“地域”观念到“全球观念”、从“贵族观念”到“全民观念”、从“等级观念”到“平等观念”、从“灌输观念”到“沟通观念”。[10]如今,大众传播媒介全面介入了现代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活动,如何与媒介打交道成了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个鲜活课题。

(3)传播是整合。从最初的原始部落到现在繁杂的社会,社会系统进化的路线是从简单到复杂,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整合。一个如此庞大、复杂的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信息论的一般常识告诉我们,一个系统正是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其有目的的运动的,即信息传播是整合社会这一大系统的基本机制之一。之所以说“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11],根本原因在于,传播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就把传播比作“社会这个建筑物得以粘合在一起的混凝土”。[12]社会学家勒纳则把大众传媒比作社会变革的推进器。不仅如此,勒纳通过对中东现代化的考察还得出如下结论:传播体系的变动,既是整个社会体系变动的结果,又是其变动的原因。他从传播体系的角度,把与口头传播体系、大众传播与口头传播混合的传播体系、以大众传播为主的传播体系相对应的社会分别定义为传统型社会、过渡型社会、现代型社会。[13]勒纳并非“传播决定论”者。他这种分析社会的方法首先把传播体系看成社会变动的结果,又发现传播体系也是社会变动的原因。这就说明传播的基本需求来源于社会的变动,人们有意识地改进传播体系,结果又推动社会的变动。勒纳关注传播体系在整个社会变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高度相关,实际上指明了传播的社会整合本质。

这里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传播是沟通,并不意味着每个具体的传播行为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它取决于传播过程结构的优化,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沟通效果。传播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沟通效果受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小,作为传播主体的人的素质对沟通效果的制约却越来越大。无疑,传播的主体和主题都是人,我们研究传播,就是研究传播的主体――人怎样有效沟通的学问;我们强调传播的本质之一是媒介,并不意味着我们把好奇的目光都会聚在媒介上。事实上,受美国实用主义传播研究范式的影响,媒介的确成了大多数传播研究的焦点,甚至一提到传播,首先想到的是媒介、内容、效果等。这就人为地割裂、缩小了传播的内涵。我们认为,传播研究应在“人―媒介(信息)―人”的框架下开展,要看到传播自由沟通和社会整合的功能;要透过物质层面的媒介,超越实用主义,来研究“人”的精神的自由交往活动;要研究传播对人的意义,回到“人”这一传播的主体和主题上来。

2、传播教育的三个层次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传播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是人的基本活动之一。要有效地进行传播活动,人必须具备一种基本素质――传播素质。基于此,我们认为,传播教育的基础应该是素质教育。从作为人的基本素质的层面来看,人人不仅需要具备,而且需要提高自己的传播素质,传播教育要面向社会大众的进行提高传播素质的教育。这是传播教育的基本点,由此向专业教育发展,再深化为学术教育。

根据以上理解,我们对传播教育有如下三个层次的划分:

前两个层面的教育,在社会转型的今天,都有巨大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传播素质和传播素质教育的概念,并力图把这种教育转化为一门本科专业,通过培养专业人才来提高全民的传播素质。

三、关于传播素质教育

1、什么是传播素质?

传播素质可以简单概括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包括表达与接受、容入与共处、组织与协调的能力[14]。传播素质是与生俱来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与提升,它既具有整体性,又具有个体性,既包括先天成分,也有后天养成。所谓传播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开发先天成分,培养后天成分,提升人们参与传播的综合素质。

2、开展传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传播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事业发展空间的大小和生活质量的好坏。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播素质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强调:一个人的成功,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仅占15%,而他的交往能力却占到了85%。如果将他所说的“交往能力”,加以合理阐释,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传播素质。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开展传播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其一,满足信息社会人们对传播沟通的巨大需求。在信息化、市场化、一体化的今天,信息流带动人流、资金流与物流,而这些生产要素的流动又反过来源源不断地产出信息流,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因此,不论是组织或个体,对传播沟通均存在极大的需求。传播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向我们提出了驾驭传播方式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对信息高度依赖的现代社会,对传播素质教育的需求自然显得异常迫切。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已经纳入到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体系中,受到了普遍重视。但是,信息技术能力仅是传播沟通素质结构中一个组成部分,传播沟通意识、各种传播方式方法、传播行为最需要的人文素质在一定意义上是传播素质更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民主政治中的传播沟通、市场经济中的沟通合作与整合营销传播、人际生活中的情感沟通等,都无法离开传播实施者自身的传播素质。因此,传播素质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与信息社会高度统一的,是信息社会里各种人群最普遍的需求。

其二,适应社会结构、生活形态变化的需求。在现代中国,由于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人们所处的社会结构与生活形态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如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得不较多地与自己的父辈、祖辈打交道,但他们从心理上则倾向于尽可能多地与同辈人、同龄人交往,他们对传播素质教育提出了需求;我国人口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正快速增大,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他们的子女顺应现代社会流动性增大的特点,普遍打破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外出就业发展。从进入空巢家庭的50岁开始,到八九十岁的晚年,在这漫长的40年左右的时光中,老年人对传播素质产生了巨大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谋生而工作的中年人往往倍显忙碌。由于受市场经济以商品交换为基本特征的制约,这种忙碌工作的本身,便多是借助传播进行的,如合作传播、营销传播、传播管理等;同时,在忙碌工作之余,他们对以传播沟通为方式的情感生活也必然产生新的需求,因此为提高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传播素质教育同样为中年人所需。此外,由于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原来大杂院式的、左邻右舍亲密接触的光景,已被独门独户的单元楼房、单纯家庭的生活形态所取代,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家庭之外的传播沟通的渴求。可见,传播素质教育应对了如上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巨大变化而带来的需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3、传播素质教育的途径

(1)成人传播素质教育。成人传播素质教育,能最直接地服务社会,也能最直接地体现其效果,并能拉动其他各层面传播素质教育的开展。此一层面的传播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编辑出版相应的阅读材料或开设网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新概念传播”丛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2)中小学沟通素质教育。传播素质并不是在大学阶段靠几十个课时可以养成的,也不能等到实践所需时急用现学,而是应该通过一项系统的工程来实施,尤其是“从娃娃抓起”。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就应该着手实施。由于“传播”的学理性比较浓郁,因此将传播的精髓――“沟通”抽取出来,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之一,既必要又可行。因此,可将课程名称定为《沟通常识》。其“小学版”宜以人际交往礼仪训练为主,“中学版”则宜以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为主。中小学素质教育历来是一个人素质教育的起点,沟通素质的训练,有望改变我国学生及成人传播沟通素质低下的状况。

(3)大学生传播素质教育。由于我国中小学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学生与社会接触不多。大学阶段有偏向于专业教育,有限的素质教育则被缩小为人文知识传输。因此多数大学生对与人交往心存恐慌;更有不少大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自我封闭,经受不住些许打击。因此,对他们进行传播素质如“人际交往”、“公共关系学”教育实有必要。不仅如此,倘若在体现现代传播精髓的基础上,对包括“人际交往”和“公共关系学”在内的其他各种传播意识与能力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门崭新的“传播素质”课,可能更受大学生的欢迎。它应该是中小学“沟通常识”课的一个有机延伸,且又自成体系。

四、关于专业传播教育

1、什么是专业传播?

专业传播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较高传播技能人才的教育,即把传播素质作为某一专业领域基本素质的教育。它介于公众传播素质教育与传播专业学术教育之间,是其他专业教育与传播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如组织传播、口语传播、营销传播、网络传播、健康传播、对外/国际传播等。与其他两个层次的传播素质教育相比,专业传播教育只适应某些专业。目前我们的广告学专业、公共关系学可以考虑相应地向营销传播、组织传播靠拢,这样不但扩展了原有广告等专业教育的视野,而且可以消除名称上的混乱。

2、专业传播教育的必要性

开展专业传播教育的初衷是将专业教育和传播教育结合起来,提升专业人员的沟通能力。开展专业传播教育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需求。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原子化的过程,职业也分越细,结构越来越复杂多样,各个单元之间是高度松散基础上的高度互动,其中必然需要更多的交流和沟通。作为一个自然人,需要提高基本传播素质;作为一个专业人,需要提高专业传播素质。

比如作为一名记者如果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就无法接近采访对象,即使接近了采访对象,也不太用意把采访向深度开掘,甚至连一些真实的消息也得不到。

再如口语表达能力,包括各种场合的演讲、说明、报告、致辞、谈判,是贯穿人类生活各个层面的一种活动,我们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清醒时间,是在和他人进行各种形式的面对面沟通。然而,尽管我们都会说话,也经常说话,却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把话说好;无论在日常生活中或职场上,沟通不良一直是许多人深感困扰的问题。[14]

污染的加剧、传染病的不时出现以及大量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一下子让国人绷紧了健康的心弦,于是关于健康信息的传播、保健知识的普及成了炙手可热的领域。

另外,狱警和罪犯、医护和病患、警察和试图寻短见的人等之间的“非常沟通”也说明需要把传播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沟通素质,甚至培养专门人才。卫生部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中指出,超过半数的医院职工认为,医患纠纷的最主要起因是沟通不足。[15]

3、专业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首先,传播专业急需为上述基本传播素质教育培养大量师资。师范院校在中小学传播素质教育领域有较大优势,它们可以把“公共传播”作为传播教育的主要方向,为广大中小学培养从事传播素质教育的老师。针对大学生的传播素质教育最好由该校新闻传播学院承担,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必须重视传播素质教育,同时提高自身传播素质。

其次,传播专业亟需为一些特殊行业培养专业传播人才,如公共传播人才、整合营销传播、健康传播人才、与犯罪嫌疑人和企图自杀者的“非常沟通”人才等,并以此为根据,设置相关专业方向。专业传播教育必须打破目前学科壁垒的阻隔,进一步将传播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在投入与师资培养上下功夫。也就是说,专业传播教育是高投入的教育,不是凭着一腔热情、想办就办的。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检讨和反思的。

目前,境内外的一些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值得借鉴。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学院的“传播学”专业的课程中有诸多关乎传播素质的课程,如劝说、人际传播、传播与冲突、健康传播、小群体传播、虚拟群体传播 、辩论与推理、辩论实验、传播工业的全球策略、美国媒体与娱乐产业、儿童与媒介、非语言传播、组织中的人类与技术系统、竞选传播、娱乐和传播中的伦理问题等等。[17]

我国台湾世新大学开设有口语传播系,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表达、思辩、人际互动、文化包容、冲突解决、领导、读/写等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18]其课程包括12个部分,培养人际沟通、领导、表达、决策、思辨、管理、文化包容等才能。开设了一批极具特色的课程,如家庭沟通、亲密关系沟通、危机沟通、冲突调解、政治演讲、团体沟通、健康传播、组织传播、政治传播、族群关系与沟通、两性语言沟通、说服理论、沟通规范与言论自由等。[19]

总之,我们对目前传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一番检讨和思考,并结合社会需求、境内外的经验提出了素质、专业和学术三个层次的传播教育设想。如果我们这样一个设想、探索能够被教育界所认可,那就可以改变目前传播教育的混乱局面;如果我们的传播素质教育设想能够更进一步的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并且对前社会产生一种需要的张力,那么引发的效力将远远突破传播学教育的本身,对我国国民素质教育是一大贡献;如果我们的专业传播设想能够得以实现,那就可以使传播教育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如果我们的传播学术教育思想能够成立,那就可以大大提高传播学和传播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促进这个学科的顺利发展。

注释: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7篇

 

现在,与《广告学概论》相关的教材或著作层出不穷,体例沿袭是概论类教材最大的问题。早期的教材受广告学专业的实践应用型及西方实务型教材的影响,大多从应用层面的广告运作惯例编写。这样做带来的问题,与后续以实务为主的课程存在大面积的重复,亟待教学内容的优化。本文试图从学科建设的高度确立教学优化内容的整体架构,并从理论广告学、运用广告学、历史广告学三个维度确立“广告学概论”教学优化模式与内容。

 

_、确立教学内容优化整体架构:建立全景式“学科地图”

 

有学者认为“广告学概论”的核心是广告学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我国的广告学研宄发展至今虽然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在理论研宄上却一直少有突破性的进展与创获。”时至今日,“中国当代广告研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仅是对欧美广告研宄的一种导入和效仿。”按此思路,“广告学概论”的教学内容应源于对广告理论的追问,以此拓展与理论相关的话题,对接广告实务,从而确立教学内容。虽然历史的片断沉积在广告理论与广告实务的演进中,但是这样可能会有意遮盖广告史。

 

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从理论、实务、历史三个分支建构。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广告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衍生出许多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主要包括理论广告学、历史广告学和应用广告学。”“广告学概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应基于核心内容一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不断延伸至应用广告学及历史广告学中,换言之,应从理论广告学、运用广告学及历史广告学三个维度建构“广告学概论”的整体教学内容。沿理论、实务、历史三个维度构筑全景式的学科地图,让地图上的每一个知识图谱都能找到对应的坐标,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对照学科地图上的知识点找寻自己的兴趣点,为日后的课程学习找到突破口。这种全景式的学科地图呈现,一方面,可以清晰地描绘每一个知识图谱或节点之间的联结,获得对广告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可依照自己的旨趣,找寻知识节点之间的联系,并据此绘制出自己的知识路线图,获得对广告知识体系的个性学习。在这一整体架构下,“广告学概论”教学内容优化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确立优化理论、实务及历史三方面的内容。下文笔者将从教学内容优化模式、具体优化内容两方面进行阐释。

 

二、构建教学内容优化的全新路径:“4+4+2”优化模式广告学从学科归属来看,属于综合性边缘学科,其核心理论来源于传播学、营销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创理论。

 

从学科定位来看,广告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学科,广告学最初的理论基本源于业界,这从20世纪西方广告理论发展史可见一斑,除舒尔茨来源于学界外,其他各路流派基本可归于业界。可以说,注重广告实务,从实务中导出理论,理论与实践结合历来是本学科的价值追求。然而理论的沉积与推演,实务的发展与变迁又终将汇于一处,成为昨天的历史,观照今天,指引明天,形成了浩瀚的广告史:在这里,理论与实务交织、演进。缘此,“广告学概论”的教学内容优化应清晰梳理出理论、实务及历史三个维度所占的教学内容比重。广告理论是“广告学概论”的核心内容,对广告内涵的不断追问,将广告视为是一种作品形态、一种整体运动形态、一种营销传播形态、一种社会形态等,其对接的是广告的实务与运作。例如,当我们认为“广告是一种作品形态”,对接的是广告诉求与广告创意的运作实务。20世纪60年代前期广告实践集中解决的就是广告诉求与创意的问题即“修辞研宄”;20世纪70年代随着“策划”概念的提出,广告研宄发生了重大转型,即以诉求与创意为核心的“修辞”研宄,走向以广告策划为核心的“组织”研宄,现代广告嬗变为“包括广告运动在内的扩大的广告概念”,对现代广告运动概论的定义,主要关注广告运动过程,即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信息处理、广告媒体、广告效果,这些运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尤其当广告运动置于新世纪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双重背景下,广告的运作实务更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可见,广告理论与广告实务相互交织,理论是实务之基石,实务则是理论的试金石,两者等量齐观,历史则介于理论与实务之间,既有理论思想史的关注,亦有实务演进史的凝视。为此,笔者提出一种“4+4+2”的教学内容优化模式:即按广告理论知识(40%)、广告实务知识((40%)、广告史知识(20%)三大维度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形成“4+4+2”课程内容体系。40%的广告理论知识是对广告基础的理论强调;40%的广告实务知识是对广告运作的实践强调;20%的广告史知识则是对经典与前沿广告理论发展演进以及当代广告运作与实务的现实观照。

 

三、细化“4+4+2”优化模式:确立具体教学内容

 

要构建“4+4+2”教学内容优化模式,需要确立广告理论、实务与历史三个维度的具体教学内容,以呈现全景式的知识地图为整体架构,描绘出知识游走路线的基本逻辑。

 

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确立源于对广告基础理论的不断追问,最基础的则是对广告起源、发展与现代形态的探讨。仅以广告内涵为例,广告人对广告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从早期静态的广告作品到现代动态的广告活动,到未来整

 

合广告作品与广告活动的广告运动,作用于现代社会。广告作为一种渗透性的社会力量己日益彰显,我们需要探讨广告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从营销与文化、经济的角度出发思考消费文化如何塑造出来,传媒与广告为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与此呼应的是,广告的营销与媒体的传播相结合,导致媒体与广告整合营销传播时代的来临,传播模式呈现新的特征,广告面临危机的转型则是广告理论的深度忧思。具体而言,40%的广告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应涵盖:广告的起源、发展与现代形态;广告的经济作用与社会效应;西方广告理论体系与东方理论智慧;广告传播的模式反思。

 

实务部分教学内容的确立源于对广告理论的运用及其在实践中的提升与修正,是广告连接广告主、媒体、消费者的最终指向。在这一过程中,以策划与创意为核心的现代广告运动其核心是信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广告公司虽为广告运动的核心主体,但处于中游地位,与上游的广告主、下游的媒体形成三方交互的广告市场,既有作为现代广告核心地位的理想价值,又不得不在激烈的广告市场竞争中,接受上游的广告主比稿,共同追求广告效果;在下游,由于媒体作为资本、资源力量仍然强势,广告公司与媒体的议价仍处于弱势,媒体亦在不断寻租广告,挤占市场。综上所述,广告实务教学内容应涵盖以下知识点:广告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广告媒体分析;广告受众与消费者分析;广告控制分析;广告效果分析。“广告史是广告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反思中国当代广告产业的重要基础。”虽然教育部颁布的广告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广告史位列其中。但是广告史的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从1997年陈培爱先生编著的第一本《中外广告史》教材开始,沿袭这一体例者居多,且多为通史类教材,对当代广告史的关注还不够。为此,陈刚等学人强调1979年以来的当代广告史研宄,提倡关注“断代的历史”。在“当代”这样一个没有终结的时间概念,从广告史的角度不断反思广告面临的数字化、网络化、碎片化、移动化的冲击与挑战,全球化背景下广告如何实施全球化、本土化战略是当代广告生态面临的现实需要。在广告不断形成产业化的过程中,审视广告产业形态的发展与变迁,既是探讨、研宄、总结当代广告运动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等诸多现象和问题,思理论与实务如何对接的重要路径,也是将经典与前沿知识结合的绝佳范本。据此,20%的广告史知识教学内容应涉及:广告传播的新媒体生存与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广告传播;未来广告产业形态的发展与变迁。

 

“4+4+2”优化模式是建立在广告学科属性、定位分析基础之上,从广告研宄的三大分支:理论广告学、运用广告学及历史广告学探讨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广告学概论”教学内容优化。在教学内容组织可按“先授广告理论、顺接广告实务、后接广告史”的先后逻辑进行,对广告理论部分的讲授着重强调广告理论提出背景的分析以及该理论在广告实务中的运用,并注重传播理论在广告中的运用思考;对广告实务部分的讲授着重强调广告传播的运作分析,突出广告运作中广告策划与创意运用;对广告史部分的讲授着重强调当代广告前沿动态分析,引入广告业界热点、专题知识。

 

五、全员参与,创新智慧的阳光体育

 

我校作为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一直致力于体育的发展和创新。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一二年级每天一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每周拿出一节课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将太极扇、街舞、竹竿舞、安塞腰鼓纳入学校体育课程,营造“阳光化”体育课堂。早在2002年,我校根据以往校运会学生参与面小、竞技项目强、学生不感兴趣的状况,将单纯的竞技运动会变成全员参与的体育活动日,把以往只有少数学生参加的运动会转变为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运动会;把过去运动会中只重视学生个人成绩转变为关注团队总成绩;把单一形式的竞技类比赛项目转变为综合性的娱乐体育项目。在不断的摸索中,学校从2005年开始又开展了全员参与的大型团体操活动,它是一种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表演项目。由体育教师和音乐老师组织成团体操创编团队,

 

集思广益,在总体构思、创编动作、队形变换、音乐编辑、服饰设计、表演器械等方面力求创新,把古典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东方与西方进行完美结合。例如,我们把中国民族舞蹈中传统的水扇和西方刚劲的踢踏舞相结合,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生的团队精神、意志品质、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动作的协调性得到发展,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一次次活动积淀成为一种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学校的团体操屡获嘉奖,2008年1000余人参与的团体操《安塞腰鼓》参与了奥运火炬石家庄主站点的欢迎仪式。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8篇

姓名:邹万霞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年2月

身高:166cm

籍贯:*省居住地:*市

民族:汉

求职类型:应届毕业生

求职状态:目前正在找工作

毕业院校: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毕业时间:2009年6月

教育程度:大专

电子邮箱:comzou@

教育背景

毕业学校: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城市:新乡市

开始时间:20*年9月

结束时间:2009年6月

专业类别: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传播/广告)

教育程度:大专

专业名称:新闻采编与制作

专业描述:

1·在校期间课程有:电视新闻采编,播音与节目主持,广告文案写作,报纸编辑学,新闻评论学,中外新闻事业史,广告学,现代汉语口语训练,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2·对播音、配音有浓厚的兴趣,在假期进入本县电视台实习,培养了播音配音,编辑新闻的能力及敏锐的洞察力

实习经历

公司名称:*县金禾米业有限公司

职位名称:文秘

实习时间:20*年7月-20*年9月

工作地点:*市*县

工作职责:文件起草,撰写发言稿,收发文件,打印文件,进行会议记录,会议资料整理

公司名称:*县广播电视中心

职位名称:实习记者

工作时间:20*年7月-20*年9月

工作地点:*市

工作职责:(业绩)采访新闻,撰写新闻稿,电视节目采编

公司名称:*市市园林处(实习)

公司性质:政府机关/非营利机构

职位名称:文秘

工作时间:20*年10月-20*年12月

工作地点:*市

工作职责:(业绩)文件起草,撰写发言稿,收发文件,打印文件,进行会议记录,会议资料整理

自我评价:

1.有独立工作能力,精通WPSOfficePersonal操作,熟悉Photoshop、Premiere、PageMaker等三维软件的运用,擅长播音、配音,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有较扎实的新闻采、写、编、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编辑制作技能。

2.有较强的与人协作的能力,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敢于面对挫折,善于挑战自我

3.热情随和,活波开朗,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协调沟通能力,适应力强,反应快、积极、灵活,爱创新!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所以我希望找一份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关的工作,如文秘,文员,助理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4.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优秀的组织和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