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定向就业

定向就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定向就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定向就业范文第1篇

乙方:电话:

家庭地址:邮政编码:

3G网络优化工程师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对乙方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均有较高要求。为了乙方能够顺利(实习)就业,经甲乙双方平等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总则

1.乙方愿意参加甲方组织、安排的3G网络优化工程师的岗前技能培训班;

2.乙方已经对甲方提供的课程、师资、教材、学习时间、学习形式、结业成果形式、收费、退费等有关事项进行详细咨询,并表示认可;甲方也了解乙方参加培训的目的和要求;

3.乙方缴费注册时,由甲、乙双方共同签订培训合同,作为双方今后解决争议纠纷的依据。

二、甲方的职责和义务:

1、甲方为乙方能顺利上岗就业,对乙方进行岗前基础技能培训,特组织、安排培训项目:TD-SCDMA网络优化工程师,教学课时:36个工作日,学习形式全日制,教学成果形式:各科考试全部合格后,甲方负责推荐乙方就业,并提供具体教学计划作为合同附件;在乙方考试合格后,甲方定向推荐乙方到承诺的单位工作;不合格者由甲方安排继续学习、实训,待下次就业时再参加面试、考核。

2.甲方根据教学需要提供场地、设施设备、师资、教材等教学服务;

3.在不损害乙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经与乙方商议后,甲方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教学时间、地点及改进教学服务,但甲方应在变更事项决定后提前一周通知乙方;

4.认真执行教学计划,保证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并积极听取学生意见,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5.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将甲方转让给其他培训机构或者交由其他培训机构实施教学;6、甲方负责组织乙方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考试以及就业(实习)期间的跟踪服务管理等工作。

7、甲方应维护乙方在就业(实习)期间的正当劳动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并对乙方实行跟踪服务管理一年(从签协议之日起)的义务。

8、甲方有协助乙方进行第二次合同续签的义务。

三、乙方的职责和义务:

1.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重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根据课程安排按时认真参加培训,因故不能参加培训提前请假;

3.爱护学校物品,使用教学仪器设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复制、传播甲方提供的自编教材、讲义等学习资料,也不得在授课过程中擅自使用任何录音、录影设备;

5、乙方在就业(实习)期间,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健康证》等用人单位所需的相关证件。

6、乙方在就业(实习)期间的工作应服从甲方和用人单位的安排和分配,遵守企业和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本文来自免费

7、乙方在培训学习以及就业(实习)途中发生的意外及其他安全事故,由乙方自负。在就业(实习)期间,工作时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由用人单位按国家《劳动法》有关规定办理。乙方在工作时间以外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由乙方自负。

四、定向培养及安置乙方就业:

1、乙方培训期内享受元/月的补助,培训满考试合格后,由甲方择优安置上岗并签定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根据乙方的工作能力和表现,给予不同的待遇和奖励,基本工资1000__1500元/月,结构工资不低于元/月。

2、用人单位按照国家《劳动法》相关规定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为年一签,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按其单位的相关规定给乙方办理社保并享受其他福利待遇。

五、违约责任:

1、在培训过程中,未经乙方同意,甲方擅自改变培训内容、时间、方式等合同规定的内容,或甲方管理混乱、师资调换异常等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损害乙方权益的,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改正,若甲方拒不改正的,乙方有权解除合同,甲方应全额退还乙方所交费用;

2、因乙方身体体检不合格而不能就业者,甲方退还乙方所交费用(体检费、培训费、培训补助不予退还)。

3、乙方有以下情况的,属乙方违约,甲方不退乙方已交的所有费用,责任由乙方自负:

⑴、乙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旷课2天或迟到早退5次或请假3天以上者),经劝告无效并造成恶劣影响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勒令退学;

⑵、乙方证件不全或提供虚假证件导致不能安排实习或推荐就业的;

⑶、乙方在用人单位就业(实习)期间,有擅自中途辞工、放弃就业(实习)或自愿留在实习单位

就业,以及自主就业、不服从分配等情况,均视乙方自动放弃安置就业(实习),以及由此引起的乙方逗留未上岗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等问题均由乙方承担;内容来自156t

⑷、乙方因酗酒、打架斗殴、盗窃或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被勒令退学、解聘时,甲方不再为其提二次培训及安排二次就业的服务。

4、乙方培训期满面试、考核合格一月内,甲方不能推荐乙方到承诺单位就业的,属甲方违约,甲方全额退还乙方所交费用,不再承担其他责任。

5、乙方在就业(实习)期间,如因用人单位政策性调整或遇不可抗拒事件影响及其他原因,导致乙方不能按时就业(实习)或推迟就业的,甲方退还乙方所交费用(体检费、培训费、培训补助不予退还),则不属甲方违约。

六、附则

1.本合同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作为合同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自甲方缴费并签字后生效。

甲方:乙方:

甲方代表:乙方代表(家长签名):

定向就业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广东省高等农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受学科劣势、用人单位对传统农业院校的认识不当及学生自身定位等因素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传统的、通用性的就业指导模式已很难适应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需要。本文在分析广东省高等农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就业特点的基础上,将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引入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探讨构建目标定向机制的就业指导模式。

作为高校本科专业中人数最多的计算机专业〔,,,业界发展高速,专业知识更新速度也随较其它行业迅速,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更新速度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传统的就业报导模式也不能快速传导市场信息,故在计算机类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着信息失衡的问题。广东省虽然是我国计算机专业人长需求最大的省份之一,但广东省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及其它省来广东就业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数量也相对较多。作为传统农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受学科劣势、用人单位对传统农业院校的认识不当及学生自身定位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因此,传统的、通用性的教学模式与就业指导模式已很难适应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需要,就业指导应改变过去单纯的就业技能、就业意识等方面的教育模式,与高校的教育模式紧密结合,互为指导,贯穿到学生的培养计划、综合素质拓展、就业观念、职业意识构建和就业技巧等方面。同时,就业相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自我成才、自我实现的过程,需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引导,营造良好的目标动机气氛,为学生提供全程性的指导与教育,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本文将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引入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试图为广东省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统提供新的视野和工作框架。

i当前学生对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的认知与现状

为了了解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认知情况,为构建目标定向机制的就业指导模型提供感性的认识,创新就业指导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新思维,针对zoos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 1)毕业生就业仍不够积极主动。调查结果显示16. 8%的学生通过供需见面会获得就业信息,48. 4%通过网上,14. 7%通过亲友介绍,而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通过老师和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帮助获得就业信息。这说明了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欠缺主动,就业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与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不相适应。

(z)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限制了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在对学生自我评价的调查中发现,认为个人最大优势为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吃苦耐劳、创新精神的比例依次为16%, 12%. 56%及14%,认为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吃苦耐劳、创新精神是个人最大劣势的比例依次为为16%,64%. 6%及22%。这说明大多数农业院校的毕业生继承了“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但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不足,应是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有调查显示缺乏对社会和IT行业的了解及自身专业知识匾乏,是困扰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因素之一〔n。受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就业指导模式的限制,学生在求学阶段接触业界的机会较少,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业界的需求和实际工作情况的介绍也较少,致使学生对自身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规划造成一定的滞后。与此同时,学生主动参专业技能锻炼活动的积极性也严重不足,如表1所示,绝大多数毕业生很少或基本不参加“第二课堂”、实践、创新活动。

(3)学生对专业学习目标模糊,缺之职业生涯的规划。据调查结果显示,热爱所学专业的有占42%,感觉一般的占48%,余下则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这直观的说明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情度一般,在这样的消极的“掌握回避”动机当中,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学好专业既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当中的目标定向。同时,造成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是有两个原因的:一是在教学当中,缺少对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以及没有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二是在人才培养中缺乏对学生的掌握趋近目标和成就趋近目标的教育。这都使得学生对与本专业产生消极的情绪,继而影响了自己的专业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

z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动机是个体活动的主观意图,是直接推动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动机在心理学研究中,与成功、失败以及成就追求的相关研究中,特别是志向水平与目标定向方面的研究,成为动机研究的中心〔2}。对于目标,一般认为,目标是个体要努力达到的、具体的成绩标准和结果。不同的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认识,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如具有较强目标定向者有利于自己建立适应的动机模式,对活动有积极的态度与认识,在面对困难时有较强的意志力:而自我定向者则反(3]

譬如,学生在掌握目标(成才)动机气氛下,学生提升对自身锻炼(学习)的内在兴趣和动力,并在实际行动中主动地认知和自我约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为走上社会做好准备;相反,学生失去了目标的导向,削弱了其内部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破坏了自身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意识。因此,在这样的理论体系当中,我们分析了传统的教学和就业的需要与不足,总结出教学和就业指导的互为指导的观点,并提出了“目标定向的就业指导模式”(见图n。

该模型将学生的目标定向和学校的教学与就业指导分成了四个阶段,表明了“目标定向的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过程。模型的每个阶段分别阐述了:掌握目标与掌握目标动机气氛、成就目标与成就目标动机气氛、成就目标长期效应与专业目标动机气氛以及职业目标与职业目标动机气氛等四方面的就业指导意义。

3目标定向的就业指导棋型分析

3.1掌握目标与掌握目标动机气氛

学生在高校里面对新环境、新专业、新的学习模式,在学生的需求、背景以及环境因素下进行目标定向。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学习任务定向者有利于自己建立适应的动机模式—掌握趋近,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和明确的目标追求,在面对新环境和困难时表现出坚强的意志,掌握了对活动的内在兴趣。而自我定向者则反,其动机模式表现为掌握回避。但无论是任务定向者还是自我定向者,都需要学校透过本专业认知教育、通识教育和“第二课堂”拓展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掌握目标动机气氛,引导学生合理的评价自己的能力和目标定向,正确地认识专业,认识人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其后续学习定好基调,打好基础。

3.2成就目标与成就目标动机气氛

学生在掌握趋近的目标定向下,通过对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实践、创新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再学校运用得任务定向机制的引导下,学生明确了成绩趋近的目标定向模式,全程地投入到专业学习和能力目标的追求。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个体的情绪、行为(如学习策略)等特征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在这过程中的目标定向发生偏离。

在实际当中,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人生追求的态度在低年级和高年级出现存在两极走向,在活动中表现出一些非适应性行为,对失败做出消极的能力归因,不愿学习新知识或完成挑战性的任务,回避表现出低能的情境t创。此类现象就是所提到的目标回避。这时,学校应该为学生进行成败归因分析,不应以同一的动机气氛要求学生,激励其在自己的目标定向气氛当中“量力而行”,使其渐进式地融入成就目标动机气氛。

3.3成就目标长期效应与专业目标动机气氛

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显然是成就目标定向的深入发展。因为在目标定向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是否一致,是存在着个体目标坚持度和情境认知不同的差异性。因此,在此阶段中,特别是相对于计算机这样注重专业技能的工科类专业,我们应该以能力定向的模式来要求学生,通过深入的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来营造专业目标动机气氛,让学生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对发展的认知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认识得到提高和充实。

在此阶段,我们应该注意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进一步加强,在教学和实践环节当中适当于业界需求进行结合,合理的及时增加当前人才培养计划中不足的部分。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动机气氛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初步的定向,继而做好对面向职业的心理准备和行动准备,并且能保持成就目标定向的长期效应。

3.4职业目标与职业目标动机气氛

在前面三个阶段的目标定向引导下,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水平较高,但学生还会面对着择业心态、就业成败归因、就业技巧不足和就业信息缺乏等方面的影响。这里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全程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向学生提供就业技巧培训、择业观教育和就业信息等相关服务,让学生在职业目标动机气氛下,保持对就业的正确择业观、积极的就业态度。

4目标定向的就业指导模式的关键点

4.1就业指导工作与教学工作统一化

目标定向的就业指导模型是建立在就业指导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的基础上,两者互为指导,在高校教育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就业市场的态势、学生的需求、学科知识的更新情况作出适应当前阶段的教学与就业指导计划。这就需要在这两项工作中,统一领导,加强沟通,统一规划。

4.2就业指导部门规范化、专业化

定向就业范文第3篇

动机所涉及的是行为的能量和方向,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大学生的入学动机将对他们后继的学习能力及行为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也被称为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操作学习行为的期望值。了解免费医学定向生的入学动机和入学后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医学教育水平和医学生的个人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法

(一)对象

以257名免费医学定向生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325份,回收有效问卷257份,问卷有效率为79.08%。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0.21±1.40。男生117人(45.5%),女生140人(54.5%)。

(二)工具

1.医学生入学动机调查问卷:共24个项目,包括个人特性、社会激励、他人影响以及就业职业。

2.医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共22个项目,包括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

二、结果

(一)免费医学定向生入学动机的总体情况

在入学动机的四个维度中,按照得分由高到低顺利排列,依次是就业职业(3.40±0.68)、个人特性(3.29±0.61)、社会激励(3.19±0.56)以及他人影响(2.90±0.89)。

(二)免费医学定向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

总效能感的得分为71.49±10.24。133人(51.75%)的总效能感得分低于均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分别为45.99±6.88、25.50±4.34。

(三)免费医学定向生入学动机和学习自我效能的相关情况

个人特性(r=0.444,P

(四)免费医学定向生入学动机对学习自我效能的回归分析

以个人特性、社会激励以及就业职业为自变量,以学习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以通过ENTER回归分析发现,只有个人特性进入回归方程,B=7.96,β=0.47,t =7.19,P

三、讨论

免费医学定向生是一个将来定向在基层工作的医学生群体。医生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要求非常高。客观地说,医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过程相当艰辛。因此,他们不仅要保持积极努力的状态,更要不断克服各方困扰。拥有健康的入学动机并逐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免费医学定向生的入学动机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数据整理、结果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再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影响免费医学定向生入学动机最主要的因素是就业职业。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每年都有成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选择就业岗位。相对于免费医学定向生来说,他们的学费不用担心,就业也有保障。这最直接地反映了免费医学定向生的入学理由,体现了医学生将就读免费医学定向生作为今后生存的保障。

定向就业范文第4篇

甲方:

乙方:

为积极促进乙方就业,乙方自愿报名参加甲方组织的定向就业(实习)岗位培训班学习。 乙方在甲方处交纳全部培训费用并参加规定课时的学习,甲方在乙方达到本协议规定的条件下向乙方提供就业(实习)推荐服务,并承担本协议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双方就与此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推荐起始日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 、年龄 18—30 周岁,大专及以上学历,或高校应届毕业生(含实习生)。同时乙方承诺对其真实性负责。

2 、按规定交清定向就业(实习)岗位培训班的全部费用。

3 、在甲方处参加定向就业(实习)岗位培训班全部课程的学习,出勤率不低于 90% 。

4 、在甲方处完成定向就业(实习)岗位培训班的全部学习内容并通过项目实训考核。 在课程结课后三个月内取得中国就业促进会AEP认证。

二、就业推荐时限和薪金的约定:

1、推荐的起始日为: 甲方组织的定向就业(实习)岗位培训班结束后的 第一个工作日。

2、推荐的时限为:乙方取得AEP认证证书后的六个月内。

3、学员收入与该定向就业(实习)岗位培训班开班岗位报酬信息相一致。

4、推荐地以深圳,上海,杭州、苏州为主。

三、就业规定及要求:

1、乙方必须参加甲方提供的完整就业培训,对提交的简历的真实性负责,服从甲方的就业(实习)推荐流程,甲方才能开始推荐工作。

2、学员简历提交的方式:

(1) 登陆泰州大学生就业促进工程网 ,注册成为本站个人会员;进委托招聘频道注册填写《委托求职推荐登记表》。

(2)现场报名 填写《委托求职推荐登记表》。

3、乙方必须准时、衣冠整齐的参加由甲方安排的面试。

4、若乙方出现以下情况,则视为乙方自动弃权,甲方将取消对乙方就业(实习)推荐承诺:

(1)被企业录用后,但拒绝入职的,视为自动放弃;

(2)在未通知中心就业部经理情况下,不参加事先确定的面试;

(3)面试迟到;

(4)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甲方就业负责人的安排,经沟通协调后仍无改进者。

5、试用期内,乙方因个人能力问题被企业辞退,甲方承诺在后续的三个月内继续为乙方进行就业推荐;因其它方面原因被企业辞退,或乙方自愿离职,则甲方不再承担本协议规定的责任与义务。

推荐时限内,乙方应保持与甲方的及时联系。乙方应在甲方处留有准确的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和邮政通信地址,乙方承诺联系方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若甲方连续三周无法联系到乙方,则视为自动放弃就业推荐。

四、甲方应承担的责任:

若乙方符合本协议第一、第三条款所规定内容,甲方承诺按第二条款约定负责乙方就业推荐,否则甲方应向乙方提供全部课程的免费重修机会,如乙方不愿重修,则甲方全额退还乙方所交纳的培训费,即人民币

元整(¥

)。

六、其它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盖章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

乙方签字:

代表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定向就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定向”培养 “项目化”管理 育人

一、“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相结合模式介绍

所谓“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相结合模式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立足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实际,加强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实效性的一种尝试。其中“定向”培养模式是按照设计、工艺、营销等三个方向,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组成小组,并与校外企业合作,学生在日常学习之余直接参与到企业的日常运作中,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准确定位自己的就业发展方向。而“项目化”管理模式是借助学院目前开设的艺术设计工作室这一平台,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及个人职业规划,利用课余时间,以团队合作的形式,选择性地参与工作室的项目、课题,开展科研、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各种形式项目的组织策划、设计开发、制作完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参与教师项目、课题常态化。

无论是“定向”培养模式还是“项目化”管理模式,其成员构成都不分年级、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可以寻求志同道合的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学生自由组合。

二、内蒙古农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施行“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相结合模式的原因分析

1、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身特点决定了施行此模式的必要性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这些学生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主观意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同时自律性差,团队协作能力弱,对集体事务关心程度低。所以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将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容潜移默化的融入其中。“定向”培养模式及“项目化”管理模式正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一个平台。

2、课程设置特点决定了施行此模式的可行性

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课程安排我们可以发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与工科专业不同,基本上是以4学时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的,所以课余时间很多是整半天或者整一天,这些较为整合的课余时间如果利用得当学生可以开展很多有益于自身成长成才的校内外活动,当然如果利用不当,学生就会很快沾染上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如玩网络游戏等。所以积极引导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也是我们对其开展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关注点。而我们所尝试的“定向”培养模式及“项目化”管理模式无论是学生走出校门参与校外企业的运作还是参与教师的项目课题都需要学生有较为整合的课余时间进行,二者可以说是结合的相得益彰。

3、内蒙古农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决定了施行此模式的实效性

我校艺术设计专业与区内其他高校同专业比较,最大特点与优势在于与工科结合,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而单纯的课程教学具有其薄弱之处,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更注重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方法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为主,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练习能力;二是教师队伍缺乏业界实践经验,善于教授理论性内容,而不善于传授实践经验;三是教学实践和岗位实习的环境不够完善,达不到良好的实践和实习目的。而“定向”培养模式及“项目化”管理模式正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并且充分整合了校内外资源,使我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得以发挥出来。通过这样的平台,学生将课堂所学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密切与企业与社会的接触和交流,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了解到了企业和社会的真正需求,提高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施行“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相结合模式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分析

1、有利于增强学生科学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近几年来,艺术设计专业报考热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很多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盲目选择报考艺术类专业,入学后对自己所选专业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在对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风状况调查中了解到,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是导致学生学习原动力不足,班级学风差的最重要因素。在目前我校学生入学后无法随意转换专业这一制度框架下,通过施行“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参与教师项目课题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在参与企业日常运营中切身感受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具体需求。这些学生通过最直观、最直接的方式获取的信息,会促使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认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并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目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迅速适应职场环境,发挥所学专长,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模式,不仅把目光放在学校,更着眼于学生以后工作的职场,参与其中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完成了原来毕业生毕业后花费一到两年才能完成的适应社会的过程,积累的经验及实践能力,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我们目前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走访了解到的情况看,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只是抱着试试看,或者先找到工作再说的心态就草率的签订了就业合同。“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本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并认清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职业喜好,从而帮助自己找到心仪而匹配的工作,就业质量就大大提高了。

3、有利于增强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其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使得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相对更大,如何把学生的课余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使他们在进入大学后快速的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充分认识自己的情况下,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对其进行有效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更要关注到,我们教育管理的方法、载体、手段、内容是否有效,是否具有针对性、吸引力、实效性。“定向”培养及“项目化”管理模式就是在充分考虑了以上因素的前提下的一种尝试,针对学生对就业的广泛关注,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而采取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行,间接的增强了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四、“定向”培养及“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改进之处

1、加强宣传,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我院现有本科生1239人,其中艺术设计专业学生576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四个年级的分布情况为:一年级137人,二年级201人,三年级107人,四年级131人。目前,参与“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学生集中在二、三年级,其中参与“定向”培养的本科生约60人,参与“项目化”管理的本科生约120人。两项合计占全院本科生的14.5%,占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20.8%,占二、三年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38.8%。这个比例相对还是比较低的。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在学生中广泛推广,增加参与学生的覆盖面。同时,对学生教育内容有所侧重,一年级重点在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主动学习的能力;二三年级重点在深化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增强综合素质;四年级重点在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都能够有针对性地从中受益。

2、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指导教师的遴选和管理

在“定向”培养及“项目化”管理中对指导教师的选择极其重要,指导教师既要在学习上给学生充分的指导,也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了解学生发展状况。建立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能保证“定向”培养及“项目化”管理模式顺利有效开展的前提。在“定向”培养及“项目化”管理模式实施上采用双向选择机制,不仅指导教师选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指导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以及指导教师指导效果申请调换指导教师,以此来更好的督促激励指导教师积极的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从而真正有效的推动“定向”培养及“项目化”管理模式良性化发展。

3、建立系统全面的监督,激励和评价体制

通过建立检查组等形式,定期的对教师、学生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了解,重点考核教师的工作态度、履职情况、指导方法、工作效果等情况,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团队配合、工作效果等情况,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将教师工作的考评情况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及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将学生的考评情况与评优、入党结合起来,激励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4、利用新校区建设契机,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

“项目化”管理主要依托艺术设计工作室开展,目前我院正常运行的工作室有8个,可容纳的学生数量有限。为了能够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就要扩大工作室的数量、规模。目前我校新校区正在建设之中,要以此为契机,在新校区规划中,将增设工作室的需求纳入其中,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周静.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0,(3).

定向就业范文第6篇

1,承诺研究生毕业后按期回到定向就业市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不少于6年,可保留公费师范生身份至研究生毕业。

2、修改后的条文明确了毕业后从事教育教学的期限,也基本确认了公费师范生今后将被允许报考全日制研究生。对于第二十一条“公费师范生在培养期报考全日制研究生,须经定向就业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签订补充协议,可保留公费师范生身份至研究生毕业。”修改为“公费师范生在培养期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报名前须按照有关程序经定向就业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签订补充协议。

(来源:文章屋网 )

定向就业范文第7篇

一、为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培养研究生人才。

如今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其实这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变通的方式。由于研究生的教育是培养各专业各方向的研究型人才,强调“专”。这就要求在本科阶段,需要有导向性的对学生进行专业加方向的培养。例如:在音乐表演这个大的专业中根据学院设计分出几个不同的方向。可以包括声乐方向,器乐方向,舞蹈方向、指挥方向等。使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在可以接受到整体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其中感兴趣并且水平突出的专业进行重点培养。并将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知识面广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适应研究生学习中的研究能力。当然除专业外还要提高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艺术类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虽然在高考中可以降低标准,可是在考研时外语却是你能否迈进研究生校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敲门砖。因此需要对其重视起来。只有全面的,综合性的、系统的培养学生扎实的掌握各种知识,才能为培养高层次的音乐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及教师

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演员及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这是音乐类人才传统的培养方向,也是音乐类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式。然而过去那些传统的培养模式早已不能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传统的人才培养的方向也需要适当改革。

1 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

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主要是为各专业演出团体输送专业演员,这就要求学生专业能力极为突出,特别是表演功底扎实,并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然而过去的专业性人才主要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对于哪些与自己专业课程无直接关系的课程排除在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如今的专业人才是应注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均衡的发展,为更好的适应现代的专业团体的演出的需要。

2、培养音乐教师人才

师范类的音乐人才主要的就业定向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此类音乐人才要求均衡的掌握各类音乐知识,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改变旧观念,将所学的知识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能反应现代音乐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新知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研究音乐教育方法,并增加对教育类知识的重视,如有关的社科、人文知识、教育学、哲学,外语、计算机,心理学及现代教育教学方法论等,使学生能及早的积累从事教育工作的多方面的知识,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对音乐教师的知识水平专一性和多样性的需要。

三、培养具有组织能力强的音乐人才。

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过大,许多音乐类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选择转行,去一些非专业类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工作,一般选择这类行业的毕业生,大多在校为学校、班级的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演出活动和各类组织活动的任务。培养此类音乐人才,除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需要掌握社会音乐艺术活动的开展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有些学生毕业后直接创业开办各种音乐类学校。因此对培养上述类型的音乐人才时除了增强组织和领导能力外,还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如何把音乐学科作为一种资源和产业在市场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价值及其运作理论与方法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四、音乐边缘学科拓宽了音乐类人才的培养定向

新型的音乐边缘学科如音乐治疗学的兴起,拓宽了音乐类人才的就业定向性。音乐治疗是在一系列学科边缘上产生的一种跨学科的治疗技术。它融医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物理学等学科为一体,利用音乐对人体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来教育,训练或矫正某些病人的生理缺陷,或缓解患者失调的精神情绪。用音乐能够给人安慰,调整情绪和心境,摆脱烦恼的特征,来改善病人的精神生活。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定向就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定向医学生;主体性;医德教育;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8-0050-03

2010年启动的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作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是从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为我国中西部广大农村乡镇卫生院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医疗机构定向培养全科医疗人才的一项卫生惠民工程,也是新时期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之一。此举无疑对加强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建设,统筹区域、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全国高等医学教育界响应积极,约56所医学院校承担相关培养任务。

要想卓有成效地培养一批又一批“学得实、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兼具预防医学观念和全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定向医学人才,不折不扣达到充实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力量之目的,除了政府要继续完善政策,相关医学院校要优化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外,还要不误时机地突出抓好医德教育。医学历来被称为“仁术”,医德是医者的灵魂。在校期间的医德教育,作为对定向医学生的一种事先“雕琢”,旨在培育他们良好的医德素养、丰富的医德情感,塑造健全和谐的医德人格,对他们成长为合格医疗人才尤具前提性意义。为摸清定向医学生对现行医德教育现状与效果的评价及改善预期,我们于2012年年底对赣南医学院2010级160名定向医学生进行了医德教育满意度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赣南医学院首批本科层次定向医学生(即2010级)的五个班级中选取20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60份。其中,男生83名,女生77名;农村生源118名,城镇生源40名,大中城市生源2名;本地生源38名,省内非本地生源119名,省外生源3名。取样理由:①取样典型性。赣南医学院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专科层次医学订单生培养的实践,开国内定向医学生培养之先河,在受到教育部、卫生部及国家级官方媒体持续关注后,定向医学生培养最终上升为国家决策;定向医学生培养被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后,也由赣南医学院独立承担。无论是实践先行还是理论跟进,均较有代表性。②取样结果的客观性。按既定培养计划实施进程,截至本次调研周期终结,2011级、2012级本科定向医学生还暂未开设《医学伦理学》等医德教育主干课程,故未列入本次调查,以尽量避免调查对象在回答问题时的推测、臆想成分。

12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对定向医学生个别访谈、学生接待、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及心理特点编制调查问卷,共含18个题目,以医德教育现状与效果评价及改善预期模块为主,以个人基本信息、入学动机、专业满意度、学习满意度、医德医风和医患关系满意度等关联因素模块为辅。同时,对感兴趣的定向医学生进行个别访谈。

13统计方法

描述性统计。

2调查结果

21定向医学生的入学动机

在回答“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这个志愿”时,331%(53名)的同学是出于考虑“就业有保障,没有找工作的压力”;325%(52名)的同学是看重“免学费,上学没有经济压力”;38%(6名)的同学是缘于“向往稳定、体面的医生职业”;31%(5名)的同学“有志服务基层,也相信基层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75%(44名)的同学“综合考虑了上述多方面因素”或“说不清楚”。结果表明,定向医学生在入学动机方面现实考虑较多,务实主义色彩较为浓厚。

22定向医学生的专业满意度

当被要求“从一个大三学生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当初的专业选择”时,仅有18%(3名)的同学表示很满意,94%(15名)的同学比较满意,288%(46名)的同学“不是很满意,但不后悔”,194%(31名)的同学“有点后悔”,356%(57名)的同学“比较后悔”,另有5%(8名)的同学“没想那么多或说不清楚”。结果表明,定向医学生的专业满意度有所下降,专业思想不够稳定,与升学之初确有反差。

23定向医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在“本人所在班级的整体学风或成绩与其他非定向临床专业班级相比较”时,56%(9名)的同学认为“明显比他们更好”,106%(17名)的同学认为“比他们略好一些”,338%(54名)的同学觉得“看不出有什么差距”,306%(49名)的同学认识到“有一点差距”,144%(23名)的同学承认“存在较大差距”,5%(8名)的同学表示“没关注过”。当被问及“在你周围的定向生中,是否存在过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热情不高或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问题”时,106%(17名)的同学认为“普遍存在”,444%(71名)的同学认为“部分存在”,412%(66名)的同学认为“偶尔存在”,38%(6名)的同学表示“没有发现”。究其原因,119%(19名)的同学归结为“解除了就业的后顾之忧,学习没有了压力”;256%(41名)的同学归结为“学得再好也得去农村,学习动力不足”;25%(40名)的同学意识到“反正不能考研,满足于过关就行,成绩越好想法也就越多进而越闹心”;206%(33名)的同学感到“丧失了去大中城市谋职的机会,对付出的机会成本有点患得患失”;169%(27名)的同学表示“一言难尽”。结果表明,定向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热情不高的问题,对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患得患失心态较为普遍。

24定向医学生的医德医风和医患关系现状感知

根据本人的耳闻目睹或就医体验,89%(14名)的同学认为当前社会上的医德医风“比较好”,631%(101名)的同学觉得“一般”,244%(39名)的同学认为“较差”,38%(6名)的同学认为“很差”,而没有一位同学给出“很好”的评价。当被问及“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领域频发医患冲突甚至恶性事件的主要的直接诱因是什么”时,162%(26名)的同学归因于“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及费用昂贵等”;125%(20名)的同学归咎于“医护人员责任心或行医态度出了问题”;581%(93名)的同学认为是“医患双方缺乏有效沟通,产生误解”所致;113%(18名)的同学认为有些“患者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13%(2名)的同学认为有些医闹现象纯粹是患者无理取闹;06%(1名)的同学认为可能是某些偶然因素造成。在设想“为在将来的行医生涯中有效避免医患纠纷,最具建设性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时,125%(20名)的同学认为必须“掌握过硬、精湛的技术”;15%(24名)的同学认为“修炼高尚的医德”是首要;262%(42名)的同学感到要“重视并善于医患沟通”;406%(65名)的同学力争“热情服务、认真负责,不敷衍病人”;44%(7名)的同学出于谨慎起见,主张“实施保守治疗,但求无过,规避医疗风险”;13%(2名)的同学选择“尽量少接诊病人,降低医患纠纷概率”。结果表明,定向医学生对医德医风和医患关系现状的感知与评价总体上比较客观、中肯,医德意识比较清醒,医德认知教育成效显著。

25定向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满意度

关于医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75%(44名)的同学觉得“很有必要”,619%(99名)的同学认为“有必要”,选择“可有可无”或“没必要”的分别占10%(16名)和06%(1名)。关于现行医德教育的实效,175%(28名)的同学“比较满意”,675%(108名)的同学感觉“一般般”,75%(12名)的同学“不太满意”,表示“很满意”和“不满意”的各占375%(均为6名)。关于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兴趣,可从定向医学生对医学伦理知识、医德规范的掌握程度窥见一斑。13%(2名)的同学自认为“全面掌握”,94%(15名)的同学“较好掌握”,456%(73名)的同学“一般掌握”,419%(67名)的同学承认“只有大概印象”,18%(3名)的同学“掌握较差”。关于现行医德教育模式的最大缺憾,30%(48名)的同学认为是“单向化:灌输式的说教,可接受性不强”;269%(43名)的同学认为最大缺憾在于“客体化: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主观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262%(42名)的同学表达了对医德教育“思政化:空洞、枯燥,亲和力不够”的反感;169%(27名)的同学流露出对医德教育“智育化:过分看重道德认知,忽视了道德养成、道德陶冶,感染力不够”的无奈。结果表明,定向医学生普遍能意识到在校期间接受医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鉴于现行医德教育单向化、客体化、智育化、思政化倾向,他们对医德课程兴趣不大,医德教育满意度也不理想。

26定向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改善预期

关于《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这个系统学习掌握医学伦理知识和医德规范的主渠道,仅有10%(16名)的同学表示了认同;45%(72名)的同学认为主渠道应该是“任课教师、临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381%(61名)的同学认为应该是“社会实践的陶冶”;另有63%(10名)的同学表示完全可以从“医学类专业教材的有关点滴论述”来获取;甚至有06%(1名)的同学认为信息时代“从互联网搜寻”即可。关于“你最期待的医德教育路径是什么”,337%(54名)的同学选择体验式教育,30%(48名)的同学选择参与式教育,113%(18名)的同学选择交往式教育,119%(19名)的同学选择情景教育,131%(21名)的同学选择环境育人。关于“哪种医德教育活动对医德人格的塑造更深刻更有效”,469%(75名)的同学倾向于“参加社会实践,培育大爱之心”;293%(47名)的同学倾向于“在临床实践中升华关爱之情”;10%(16名)的同学表示“任课教师、临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影响至深;69%(11名)的同学表示“举行各种特定的医学仪式,激发职业神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尤为深刻;56%(9名)的同学认为“医患纠纷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更具震撼力;也有13%(2名)的同学把《医学伦理学》的教育教学视为塑造医德人格的更深刻更有效的活动。结果表明,定向医学生总体上不大认同《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是系统学习医德伦理知识和医德规范的主渠道,对医德教育模式创新的期望比较迫切,其中对实践教育、体验式教育、参与式教育、交往式教育的诉求尤为强烈。

3讨论

31主体性迷失在定向医学生群体的角色定位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阻碍了他们从被动契约型向自我约束型的角色迁移进程首先,定向医学生专业满意度的群体性地下降、专业思想不够稳定,折射出他们对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或惋惜,或无奈的“心理迷茫”,患得患失心态甚为常见。其次,“下单培养、预签就业、毕业即就业、既免又补”的政策保障,在解除了经济负担、就业压力等后顾之忧后,也部分滋长了满足于生活、就业两无忧的“学业迷茫”和幸福感缺失、幸福感淡化的“生活迷茫”,“要我学,而非我要学”心态较为普遍,学习压力不够,学习动力不足。再次,“定向到县、无条件下基层、至少五年服务期、违约成本较高”的种种束缚,与“扎根意识”淡薄、“三农”情感欠缺、职业生涯规划模糊相交织,滋生了一定程度的“职业迷茫”,呈现出“要我下基层、呆基层”而非“我要下基层、呆基层”的心态。这就说明,首批定向医学生尚未完成从被动契约型向自我约束型的角色迁移,其根源在于主体性的迷失,尤其主体意识、主体情感甚为淡薄。

32主体性缺失是当前定向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短板,也是影响医德教育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定向医学生普遍意识到医德教育必要性的同时,却对当前医德教育实效的满意度并不高;在普遍对《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这个系统学习医学伦理知识和医德规范的主渠道并不认同的同时,意识到任课教师与临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具有非同寻常的医德养成意义。枯燥无味的说教在现行医德教育中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其单向化、客体化、智育化、思政化倾向,忽视了主体意识的唤醒,忽视了主体情感共鸣的产生,忽视了主体意志、主体行为的培育,直接阻抑了医德的自主构建,甚至引发学生的漠视或负性情感反应。总之,主体性的缺失是当前医德教育满意度不高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