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播策略

传播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播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播策略范文第1篇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为大家展示了一个平等开放的世界;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传播也将为大家带来一个平等、开放、多元、包容的世界。国内外对“公共关系”内涵的认识与理解从最初的“国会声明”到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的定义,再到专家、学者的创新性阐释,并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但总的来看,都倾向于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对其加以把握。随着网络、手机、楼宇液晶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传统媒体环境已经发生新的变化,新媒体环境的形成正在对公共关系内涵产生广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关传播要素层面的改变:首先,公共关系传播主体、传播对象边界模糊化;其次,传播方式多样化,越来越注重交互性;再次,传播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最后,传播模式个性化、传播快速化、影响全球化。这些改变使得传播主体迫切需要对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的传播策略加强研究与认识,明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的全新内涵,正确运用新媒体实现双向互动的传播目标。本文认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关系,旨在通过对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广泛运用实现传播主体与对象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不断丰富、发展创新性的传播策略,提升传播主体的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

二、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传播策略的具体表现

(一)把握多元的传播主体

公共关系传播主体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企业、个人等需求主体和多种特定公共关系工作的社会组织。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公共关系主体除了这两类以外,还包括公共关系从业人员。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关人员,要求掌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重传播工具,并能够运用丰富的媒体资源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和从业水平等。一个完整而又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和实施,需要很多因素的保障,把握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将三种类型传播主体的关系加以协调,熟练掌握公关理论及公关技能,尤其注重网络公关,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创新各种新的公关活动,以期达到与传播对象建立良好关系的目标。

(二)运用新兴的传播渠道

随着网站、论坛、社交网站、即时通信、微信、微博、游戏等新媒体平台的广泛运用,拓宽传播渠道的意识已渗透到公关领域。公共关系传播主体在进行媒介事件策划时,可以借助于强大的搜索引擎,官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立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创新性地运用多种媒体形态,使得公关传播渠道丰富化,让公共关系的传播更具活力。虽然传统媒体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发展而消亡,但随着新媒体传播力量的不断提升必将影响原有的媒体环境,传播主体也将越来越相信新媒体的传播力量,使其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并在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够将海量的信息传播给相应的对象,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

(三)区别不同的传播对象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对象围绕着互联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网络媒体,每个参与者都对传播主体的品牌塑造和营销传播具备价值,新媒体将传播主体传统意义的公共关系行为进行了延伸。由此,公众也趋向于分为两类:一类是忠于传统主流媒体的官方话语的公众;另一类则是频频出现在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体的公众。针对不同偏好的公众,公关人员必须用全局的观点看待,以不同的形式来满足区别化的公众。新媒体环境下,将互联网思维的概念融入到公共关系领域是大势所趋,传播主体要做到的就是让社交新媒体成为其发展公共关系的优势,以微博、微信、网络论坛、个人网页为传播渠道,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实时动态传播信息,使得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发生改变,公关机构和公关人员也必须针对区别化的公众进行差异化的公关活动。

三、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传播策略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共关系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环境影响下越来越多元化地运用传播策略与传播对象进行沟通与交流,借助新媒体技术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和宣传平台,可以以最快捷的速度向国内外交流传播主体的信息。然而,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关系传播策略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传播主体对传播媒介和传播对象进行细致把握。

(一)对新媒体公关缺乏本质认识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主体需要具备新媒体公关意识才能通过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将海量信息传播给目标对象。而现实情况却是: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整个媒体生态发生了转变,企业、组织的公关意识本来就不强,媒体环境的改变更使得企业、组织和个人缺乏新媒体公关的本质意识,目标不明确,缺乏敏锐度,缺乏对新媒体的认识,不能灵活运用新媒体进行公关宣传,不能将新媒体与公关关系紧密地融合起来,传播主体没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进行公共关系传播。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传播主体对新媒体时代公共关系缺乏必要的了解,不能准确把握海量信息,使得公关活动的开展无法顺利进行,如2014年8月某大型超市出现熟食一个月不换油的问题。

(二)对新媒体渠道缺乏整合运用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传播应该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改变以往局限在传统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和公益服务的现状,通过新媒体渠道传播广告信息、进行网络公关宣传、扩大公益服务的范畴。目前,传播主体在对新媒体渠道进行了解、运用的过程中,缺乏整合性的思维,不能对有利的传播渠道进行创新性的运用,一味地循规蹈矩,盲目跟风,不具备自身的特色,缺乏竞争力和影响力。以危机公关为例,某客轮倾覆事件发生后,一味地依靠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详细而全面的跟踪报道,忽视了网络媒体的话语权,使得网络媒体异常被动,只有网民的“跟帖回复”能反映出主观能动性,并未整合性地创新运用多种媒体。

(三)难以突破传播对象的碎片化进程

新媒体的碎片化、可聚合性,使得传播对象碎片化、公关关系操作碎片化。在碎片化时代,传播对象完全以个体为核心,传统媒体所采用的“先提供内容、再让传播对象被动收看”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新媒体应当强调如何满足传播对象的个性化需求。传播对象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媒体的内容,媒体除了提供内容外,还要提供一份菜单给传播对象。但就目前的传播环境来看,面对碎片化的传播对象,传播主体运用新媒体渠道展开公关活动的效果已经有所体现,但并未完全消除碎片化对传播效果的不良影响。

四、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传播策略的实现途径

(一)充分认可新媒体公关,实现信息的海量传播

新媒体公关的本质,就是将新媒体环境下的互联网思维与公关相结合,时刻洞察社会动向,增强公关意识,从战略高度为企业、组织或个人进行公关策划和公关活动,利用新媒体为公关活动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之间搭建桥梁,实现信息的海量传播及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形象。只有认清新媒体公关的本质,才能海量传播信息,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

(二)创新运用新媒体,增强传播方式的互动性

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公关传播活动,要求传播主体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加以把握,存在一定的挑战性。这种挑战性主要来源于新媒体所散发出来的强大影响力:只要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信息必将得到受众的快速反应,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如:某娱乐名人通过微博公布恋情使得“我们”体的风行。这也说明: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关传播必须创新运用新媒体,注重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具体做法:通过与企业相关或较为信赖的新媒体来报道相关的新闻,在说明产品的问题时,一定要通过新媒体传达出正能量,传播企业好的一面,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公众的抵抗心理;要懂得运用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在危机发生后及时地通过新媒体将相关的事件公布在公众面前,不让危机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不要使得问题没解决而产生更大的矛盾。

(三)重点关注传播对象,满足个性化需求

新媒体具有新的特点,将信息传达给传播对象并不是它的唯一目的,其更加注重以有效手段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从而给传播对象带来益处。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公关传播对象倾向于将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告诉给其他传播对象,与之进行分享,一言以蔽之,极高的传播效率是新媒体环境下公关传播对象的一大特征。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公关低门槛准入度,具有更加有效的双向互动性、灵活性和便利性,进一步深化了传播对象需求的差异化。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海量化、碎片化,传播对象的注意力有限,集中于一个地方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传播对象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因此,公共关系传播主体更应该针对传播对象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公关活动的策划和推广,迎合并满足传播对象的需求,以建立良好的形象。

五、结语

传播策略范文第2篇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环境

移动互联网融合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特点,具有便携性、强时效性、精准性、个性化等特点,深刻影响着受众的生活娱乐方式,同时也影响着品牌传播的生态环境。

1.传播边界虚化,广告即内容、内容即广告

传统媒体时代,广告主根据覆盖人次决定投放广告及频次。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结构的改变使传播主体多元化,每个受众都是传播主体,品牌要思考的是如何制作内容引发受众的分享和扩散,形成多级传播。因此,分析用户行为、进行个性化推送能够使品牌传播事半功倍。

2.“受众”变“用户”,传播手段重人性化和互动性

大众传播时代的品牌传播基本以“一对多”为主要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是融合传播,开始进行“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混合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需求不断细分化,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品牌传播正好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建立互动关系,提高用户参与感,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3.移动互联网全方位辐射,改变传播路径

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基础就是消费者生活场景和地理位置,消费者的行为和情绪都浓缩在手机这个载体之中。因此,品牌传播要思考如何实现与手机的交互营销,透过手机抓住消费者。企业未来要做的就是在内容、渠道、技术上与手机实现全方位的无缝衔接。

《三联生活周刊》品牌发展现状及移动传播策略

《三联生活周刊》始终保持清晰的品牌定位,将“生活”二字延伸至多种媒介形态。本文选取《三联生活周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在三大传播平台(微博、微信、独立APP)上的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传播及品牌延伸,总结它的品牌移动传播策略。

1.《三联生活周刊》品牌发展现状

《三联生活周刊》的前身为邹韬奋在上世纪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办刊口号是“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多年来,它始终坚持文化性与新闻性并重的报道风格,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和知识分子情调,在中国主流阶层拥有忠实的读者群。

《三联生活周刊》整合旗下媒介资源,已经踏上了全媒体整合之路,除了杂志纸质版和电子版,还包括三联生活新媒体――三联生活网、移动客户端(三联生活周刊、三联生活节气)、生活者俱乐部APP,同时,官方微博@三联生活周刊以及@三联生活节气累计发送微博数量已达两万多条,粉丝逾千万,微信公众平台已累计推送1500多条新闻资讯。所有的传播平台都秉承“倡导优质生活”的理念,共同致力于媒介品牌的维护与发展。

2.《三联生活周刊》品牌移动传播策略

(1)品牌定位:多个平台一齐倡导“生活”

品牌定位是企业或产品的灵魂,《三联生活周刊》多个平台全面开花,维系各花的茎就是“生活”二字。各花入各眼,想吸引什么样的读者首先要明确读者定位。《三联生活周刊》对读者的描述是:“他有大学左右的学历,他有比较宽阔的视野,他在现在的社会改革中走在比较前列,同时又比较敏感,他自己知道追求跟世界发展能够同步的观念。这样一些人,正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三联生活周刊》的微博大多原创,除了杂志精品内容,还开设很多富有生活气息与文化气息的话题,例如下午茶时间、声音、思想、生活圆桌等,处处洋溢着知识分子的小资情调和文化品位,大大提升了用户忠诚度。

(2)品牌形象:细节做到极致

媒介的品牌形象最直观表现为品牌名称、标识、广告语,以形感人,是媒介成功的重要一环。《三联生活周刊》的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客户端均采用一个图标,“生活”两个大字占据主要位置,下方有“三联lifeweek”字样,品牌名称宣之于人,简洁明了。除此之外,客户端首页不同于其他新闻客户端:一幅流动的风景画,右下角一排小字“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精致娟秀。无论是哪个平台的经营,《三联生活周刊》都将品牌形象的设计做到了极致。

(3)品牌传播:从线上到线下

媒介品牌的成功法则之一就是在目标群体中有所作为,这是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品牌传播远远超越了杂志内页广告、电视广告等普通形式,媒介要超越自身,发展线下活动,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达到宣传品牌的目的。社交APP生活者俱乐部真正实现了邹韬奋提出的“周日沙龙”的美好设想,读者可以在线上的虚拟俱乐部进行交流、分享,每个月还可以参加主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例如音乐会、画展、讲座、舞台剧、书画交流(三联生活节气之“画树叶”、“画扇面”活动)等。通过移动互联网不仅提高了读者的文化修养、引导了读者的欣赏水平,还有效地传播了自己的品牌理念。

(4)品牌延伸:品牌价值最大化

品牌价值的开发决定了媒介品牌影响力的大小,如果只是卖内容和广告,忽略对品牌价值的开发,那么不仅媒介收益不会理想,品牌影响力也会削弱。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传媒行业与其他行业互相进入的几率越来越高。社交APP生活者俱乐部就是《三联生活周刊》跨界新媒体的试水之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相信《三联生活周刊》会以其强势的媒介品牌形象进行多领域、多层次的发展。

启示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家老牌杂志,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迅速反应,主动出击,抓住机遇积极利用新平台进行品牌的传播与延伸,值得借鉴。

首先,坚持品牌定位不能动摇。无论媒介环境如何改变,品牌定位是媒介及产品的灵魂。媒介品牌同其他品牌不同,媒介的信息产品质量是媒介品牌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作为生产文化性产品的行业,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盲目追求移动互联网的流行文化,依靠传统媒体时代的品牌优势和内容优势,将影响力迁至移动平台,媒介品牌同样能获得有效传播。

其次,品牌形象的设计既要依托于原貌,又要融入移动平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重了信息碎片化,不够突出的品牌形象很可能淹没在巨大的信息流量中,因此,移动平台上的品牌形象要简洁明了,一击即中。

传播策略范文第3篇

当冬天来临的时候,羽绒服的春天也来到了,冬季用品的市场随着温度的下降渐渐升温,广告、活动、促销依次拉开销售大战,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战术,自己的定位和市场,羽绒服的季节性使得商家的竞争加剧,因为本来就短促的销售季,他们更是要使出浑身解数一较高下。

都说北京是没有秋天的城市,气温下降地异常迅速,步入11月份全国各地的气温也在一阵寒风中不断下降,而这也让羽绒服市场开始迅速的升温,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见羽绒服的广告在各大电视台轮番上阵,商场也开始蠢蠢欲动,这一切都在预示着羽绒服的销售季已经到来,而且也将很快地占据市场的主流。

衣服本就是人的生活所需,从一个人的穿衣风格就可以判断出他的性格,可见穿衣打扮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羽绒服除了御寒的作用自然也具有衣服本身所必须具备的时尚流行,同样代表了人们的品味和喜好。

羽绒服的宣传模式具备了普通衣物的特点,但是因为它本身的特殊性,又会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季节市场注重适时传播

首先羽绒服是一个季节性的产品,所以它的市场也是以季节为主导的,有很明显的淡旺季,而这对于他们的宣传模式就要求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一般在淡季我们很难见哪个羽绒服的广告打得如火如荼,这很明显不符合市场的运作规律,羽绒服市场在淡季的沉寂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理由,在淡季时广告宣传虽然不密集但是这时候最主要的策略就是保证产品不要淡出人们的视线,在这一点上,似乎大家都有同感,在淡季就做好淡季的宣传,正因为这样的局限性,羽绒服生产厂家几乎都明白孰轻孰重,只有在温度下降的时候羽绒服市场才逐渐地升温。

羽绒服行业敏感如温度计,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天时地利,所谓天时就是天气温度的变化,根据温度的变化调整策略,2006年就是一个暖冬天气,羽绒服行业遭受重创,很多小厂家顶不住市场的压力面临破产、降价、促销,总之适时的调整策略才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

至于地利就是地理因素了,在东北、华北等冬季漫长寒冷的北方地区,向来是羽绒服厂家的兵家必争之地,在一些高寒地区可能宣传的重点就要侧重保暖,地理位置不同的地区推出的产品也会不一样,这也就是因地制宜。

明星代言 ,形象各异

在对羽绒服行业做总的了解的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明星代言,衣物和时尚明星的搭配本就是天作之合。羽绒服也不能例外。

记者做了一个小的调查,在衣服的时尚漂亮和质量保暖的问题上,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将外型放在首位,而40岁往上的中老年人的观点刚好相反,他们更加注重实用保暖,中国羽绒服的广告诉求点也大致分为这两类。

一类主打时尚轻薄,休闲运动;一类主打质量,保暖,从这两点分别对消费者进行宣传攻势,在和消费者的沟通方面,他们也根据各自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出迥异的传播策略。

例如艾莱依羽绒服请的是袁泉、夏雨的情侣档,他们时尚个性的外形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而广告片的拍摄风格也以年轻人的喜好为主,强调与众不同的个性文化,和衣物轻薄舒适的特点,广告词“轻装,是一种态度”,很明显和现代年轻人的追求目标不谋而合,在调查中年轻人都反复强调不愿意将自己在冬天打扮得臃肿不堪,他们自然是要时刻保持风度的一群人,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时尚还是要追求的。与其相反的就有杰奥羽绒服,代言人张铁林,广告片通过一只在羽绒服口袋里孵化出一只鸭子来体现杰奥的保暖特性,张铁林也已经人至中年,形象良好,而广告的创意也很好地体现出了保暖的特性,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不同的市场定位拥有不同的宣传风格。

从这些层面你不仅可以看出企业定位风格的不同,也可以明确他们的沟通方式方法,和各自不同的消费者沟通就需要不同的形象来展示。

商场专卖

促销活动一个不能少

服装企业的发展少不了连锁店、商的加盟。专卖店在消费者的潜意识中有着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专卖店销售能够带给消费者一定程度的安全感,统一的消费宣传模式也有利于企业文化的传播。雪伦在发展地过程中就推出了“百店工程”,一下子就扩大了产品在全国的销售量和知名度。

在商场和专卖店的沟通模式是有区别的,首先专卖店是单个品牌的销售地,不存在其他产品的威胁,信息单纯,目的明确,而且一般来说如果消费者选择专卖店购买说明他们可能至少已经确定了品牌,所以在传播的要点上就需要抓住每个消费者的特点,和消费者及时沟通需求,抓住不同的消费心理,为他们提供点对点的服务,很多专卖店都有专业的导购人员为消费者提供咨询。

如果是在商场,这里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不但信息混杂,也是各种品牌衣饰的集中地,这里的传播环境是以点对面,能够抓住眼球吸引消费者是首要任务,来到这里的消费者大都还处于盲目状态,他们不一定是奔一个品牌而来,只是“看看”,尤其是衣物,流动性很大,有时候消费者的需要可能是偶遇而不是必然。在记者接触到的销售人员中,他们很显然都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他们会问你来商场的目的,问你有没有确定的品牌,能够得到这类信息对他们的帮助是很大的,他们就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回答提出针对性的方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所以在商场举办各种活动是积极地选择,请明星来做开场宣传,或者请模特现场展示,做一些有奖竞答之类的活动,在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同时也可以传达产品的信息、理念。

消费者对于促销永远是敏感的,他们需要的是物美价廉,也许在销售季开始就有各种的活动,促销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

传播策略范文第4篇

近年来,文化产业实力逐渐成为评价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的文化影响力逐渐同国际影响力联系起来。在国际动画文化传播职能已经相对成熟的情况下,中国国产动画在文化传播方面依然处于弱势,在国际化文化传播浪潮中显得较为无力。因此,总结国际动画文化传播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动画文化传播概况

(1)国际文化动画文化传播。

1)美国动画文化传播。美国具有悠久的动画发展历史,在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国逐渐出现了迪士尼、梦工厂等大型动画制片场,了众多家喻户晓的动画作品。由于美国国家历史较短,没有经历过封建统治阶段,在其民族观念中资产阶级的张扬个性、注重自由成了美利坚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这种个性与自由的民族意识在美国动画中被彰显出来,传播了美国民族文化。

2)日本动画文化传播。日本动画较之于美国动画兴起较晚,1958年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白蛇传》的放映,揭开了日本动画事业的发展篇章。日本动画产业作为日本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在世界动画产业舞台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日本动画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盲目地照搬美国先进的动画理念,而是将先进的动画技术同日本民族文化融合起来,形成了漫画与动画协调发展的独特动画艺术形态。

(2)我国动画文化传播。中国动画文化传播具有极强的民族特征,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浓郁的民族特色,选材具有的本土化特色,往往在刻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同时我国动画还具有鲜明的民族化风格,继承了如皮影戏、水墨画等传统动画形式。近年来我国的动画创作过程中,大量借鉴了诸如美国、日本等动画大国的成功经验,将我国传统文化与优秀的民族精神融入进动画创作当中。我国动画产业逐渐认清了动画艺术的文化使命,开始着力加深动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烙印,实现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提升。

三、国产动画文化传播策略

通过前文分析了中外动画文化传播的概况之后,我们可以直观地总结出美日动画的成功因素,以及国产动画在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不足。这些不足一方面证明了我国民族文化在国际化动画传播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欠缺;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国产动画的文化传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文化表达的民族化。动画的表现形式是能否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加强动画文化传播的民族化尤为重要。首先,从题材选择上讲,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具有庞大的传说素材库,可以学习美国与日本对于动画选材的把握,选取中国化元素进行动画创作。在人物服饰与建筑风格上都可以大量运用中国传统元素,让观众在欣赏动画时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从而通过国产动画实现我国文化传播。在动画叙事与表现上,应该努力使动画素材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观念,将动画剧情同民族精神相结合、将动画表现同民族特色相结合。[1]随着国外优秀动画作品大量涌入我国动画市场,我国动画产业应当打破传统文化表达的局限性,拓宽动画选材的视野,从历史史实与民间传说中寻找合适的素材进行加工,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构建恰当的载体。

(2)注重内涵的民族化。中华民族流传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涵,这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思想,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动画制作过程中应注重的文化内涵。在国产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应当重视民族文化在我国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将中国传统的伦理观融入动画剧情之中,从而引起公众的心理共鸣,实现动画文化传播。在国产动画中对于我国民族精神的体现必不可少,通过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优良品质加以继承,可以有效地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国际文化的影响力,从而起到发扬我国民族精神的目的。

(3)加强民族化的创新。随着国外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流入中国市场,我国国产动画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这一方面为我国国产动画的发展与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国产动画的文化传播提供了经验,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然而在发展我国现代化动画产业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照搬美国、日本成功的动画经验,而应当结合我国动画产业的实际情况,将民族文化传播与时展现状相结合,积极进行产业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变化,我国民族文化具有了新的职能,动画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正因如此,我国国产动画的文化传播应当结合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将国产动画与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吸收美国、日本等国家先进的动画绘画方法以及动画制作信息技术手段,结合现代化视听语言,实现国产动画民族化的创新。[2]同时国产动画的民族化发展过程应该在保有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兼容并包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例如,美国梦工厂的《功夫熊猫》以及日本优秀动画《七龙珠》,都是在其民族文化基础上融合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加强国产动画民族化的创新,有利于国产动画的文化传播走上世界舞台。

四、结论

传播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对照记》;传播策略

2013年7月,《对照记:犹在镜中》纪录片在CCTV-9播出。向观众介绍了一位以色列的摄影家沈石蒂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所拍摄的一些照片,展示20年代的上海一些人的面貌。

跨文化传播是通过电视媒体介质进行的传播活动,而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指中国纪录片在不同国家民族进行传播。电视纪录片记载着文化的变迁,为了达到更加了解,相互适应,进而消除文化差异的传播效果。

一、题材深入人心,引起共鸣

我国在近些年对外传播的一些纪录片作品主要以文献政治、历史题材的较多。比如《望长城》、《故宫》、《敦煌》和《颐和园》等。这些片子对于中国来说拥有着一种自豪感。但作为对外传播的文化影片,要让国际受众接受这样的片子却比较困难。尽管这些纪录片投入相对较大,但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他们与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历史,相对于国内民众来说,很难了解这些片子之后的深刻的意义,所以纪录片的题材如何选择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纪录片对外传播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国语狭窄的选材范围,选题较为单一。在九十年代以后,纪录片开始记录人的生存状况,这是一个飞跃;再后来对外传播的纪录片大部分是一种政治历史的东西。多数国外纪录片专家反映,对中国的旧历史文化外国人都有所了解,他们更想知道的是现代中国发生的社会变化,文化变化,或者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

外国人跟中国人一样,都喜欢看到贴近中国人民内心和情感、反映出中国独特有趣的文化艺术和生活变化的一些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也显得比较特别。本片的选题比较新颖突出:一个上世纪的国外摄影师在当时那个年代的上海所拍的照片,那是对美的一种记录,是对那时候人物的追寻,也是对当时文化的一种追寻。通过照片来传递中国老上海的故事、老上海的美,对受众来说是特别的。

另一方面,现在国外的纪录片所关注的是自然生态的题材比较多。这些纪录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要求高并且制作周期也很长,而这些在中国纪录片中并不是非常有优势。一方面我们要提高我们的制作水平,将中国展示给世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大对纪录片的投入,选择更好的题材。《对照记:犹在镜中》资金投入并没有很多,只是通过一次偶然的微博转发开始的。所以我们在创作影片时,更需要留心的是身边的美好有价值的人和物。

二、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接轨

中国的纪录片所展示的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对国外的受众来说是很难理解的。纪录片过于本土化的信息是不利于跨文化传播的,要想更好的对外传播应该将纪录片的文化信息、艺术信息和影响信息与国际化结合,将具有本土性特色的东西国际化,让国外的受众也能解读我们的文化信息。我们一边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将自己的文化传出去,同时也要兼顾与世界文化相互沟通相互融合,与国际接轨。片中出现的一对夫妇不离不弃的中国爱情、一对母子相互依靠的亲情以及沈石蒂自己的爱情,都是中西方爱情观的碰撞。片中有一个词,叫“fushion”,意为“融合”,说的就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碰撞,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碰撞,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碰撞,它们相互碰撞并最终让文化接轨。

三、纪录片的娱乐化

不管是电影、电视剧还是纪录片,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娱乐化。我们在表达所要传递的信息的同时,对受众来说它们可能只是娱乐消遣的一部分。游戏是人生来的天性。美国学者威廉姆.斯蒂芬森也认为大众传播是一种游戏,是普通人在业余时间以主体方式进行自由体验的一种娱乐。

该纪录片始于微博,刚开始就是一个活动:希望大家找到沈石蒂照片里面的人。一个有意思的活动激发了网友对上个世纪上海的好奇,他们从中看到了当时的时尚。整个纪录片的风格也很具有娱乐性,用微博里面的用户留言将记录片串起来,创新式的采用了网友自己录的音频,使得该片变得有趣、真实、贴近大众。该片打破了传统的模式,首先在色调的处理上就很特别,采用黑色调。这样的色调仿佛带我们进入了老上海,也进入了沈石蒂当时的生活状态,让我们感受到了复古的环境。

在全球化社会,各国文化间的矛盾与交融在所难免,稍微一点失误就可能给祖国带来难以挽回的文化影响,从而改变其他国家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利用纪录片的真实情感等特性来反映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还需要通过让人耳目一新的表现手法给与观众震撼,从而留下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塑造出良好的国家形象,为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架起坚固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郭缨.曲艺之乡的农村广播现状分析[J].今传媒,2011 (5).

传播策略范文第6篇

城市既是景观与形象、欲望与想象之都,也是文化与情感的容器,因此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需要在历史与现实、审美与消费等多重张力中以城市文化为纽带制造文化认同、激活文化体验、延伸城市文脉。

制造文化认同

制造文化认同成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文化策略的第一原理。文化认同首先表现为对城市的地脉和文脉的尊重与维护,对潜藏于人们集体无意识中的城市身份与记忆的确认、激活与建构。历史底蕴与文化沉淀使每个城市拥有自己的过往叙事资源与叙事元素,构成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中的个性纹理和身份印记。彰显与弘扬这些文化基因,使之成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共识性身份标识。

其次,基于文化圈理论的文化接近性原理告诉我们,城市形象对外传播需要扩大基于文化认同的外部版图。例如,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应该利用粤语文化圈优势和岭南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集,扩大广府文化认同的地理分布,增加广州城市形象的质感与厚度。广州以其独特的岭南文化,延续一贯的文化历史,融合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海外文化、华侨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独具魅力的一脉。据统计,广府籍人约占美洲华侨、华人总数的90%。目前在散居世界各地的3000万华侨、华人中,祖籍广东的占2000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香港、澳门近600万同胞中,祖籍广东的占90%以上。同语同源,情系桑梓,语言和侨谊是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与资源。当然,为规避传播风险及由此导致的传播负效应,基于文化多样性而形成的文化差异性在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性也必须予以正视。例如,龙是中华文化的图腾,而英语中“龙”的对译词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则被视为邪恶的代名词。因此,从文化差异与文明冲突而言,城市形象对外传播需要尊重个性,避免禁忌,扩大文化共识的交集面,,各美其美。

再次,城市形象对外传播需要创造文化情境,提炼文化认同。城市的地缘文化与历史遗存及基于地域的故土情怀是城市的文脉与集体记忆,是城市形象扩散的根基与基因。城市是一定地理条件下的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和表现,地缘文化是城市景观与形象赖以存在的人文根基。一定地城内的人们所居住、生产、生活的地理空间,形成鲜明的城市地域特色。地域不仅是一个城市人口再生产和繁衍发展的生存空间,而且是确保城市内部经济联系的地理条件,还是一个城市人口的语言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民族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人文环境。因此,在整理和发掘城市地缘文化的基础上提炼文化认同,应该在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策略上展现城市的区域文化情境。

激活文化体验

如果说制造文化认同是对城市过往的地脉和文脉的确认的话,激活文化体验则是赋予城市文化以生命,开发城市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具有资源再生和效益产出的长效动力机制。“城市是被感知的存在”,激活文化体验首先需要对文化赋值。

文化赋值是在尊重城市地脉和文脉的基础上,按照目标群体的消费趣尚、审美取向,通过发掘、加工、移植的方式赋予城市文化以图腾想象、生命形象或精神境界,为产业开发提供不可复制的内容资源和叙事素材,促成城市形象从无形资产的积累向有形资本经营的转化。经过文化赋值后,城市文化具备进行体验经济开发的质素,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其次,发展文化体验经济。体验经济就是创造个体难忘的参与性经验的产业。通过观看或参与高质量的演艺娱乐表演能给人带来轻松与愉脱的娱乐体验。基于个性体验的文化娱乐,既可以是你演我看式的“娱人”表演,也可以是参与型的“娱己”体验。如扎根于东北黑土地新民俗的电视连续剧《刘老根》取得成功后,在充分挖掘和整理东北民间、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沈阳市和赵本山团队联手利用“刘老根”的品牌价值推出衍生产品――“刘老根大舞台”演艺节目。这台“娱人娱己”、集东北娱乐文化之大成的节目已经成为到沈阳观光不可错过的旅游项目,成功进入北京、天津、长春等城市的表演院线,现已发展为一家以文化创意、体验为特色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体验经济的互动性和烙印性记忆特征同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具有正关联,也就是说开发、发展文化体验经济能够优化城市形象,而且传播效能巨大。张艺谋利用桂林人文传说与山水风光编导的《印象・刘三姐》,成为增进桂林旅游目的地感召力的助推器,整体提升了桂林的旅游形象。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以歌舞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生活画面,拓展了昆明、丽江等城市形象的文化厚度。二者都是以文化体验经济提升城市形象的成功案例。

延伸城市文脉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不仅需要发掘、提炼城市文化的遗产,而且需要通过延伸城市文脉以提升、更新城市形象。延伸城市文脉需要通过差异化、个性化策略对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的纵向传播。城市的精神内涵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因此,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应以纵向思维,挖掘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历史延绵来展示城市的变迁历程,贯通城市形象的内涵。城市形象文脉的纵向梳理使城市文脉谱系的亮点和精华得以保存、延续和提纯,形成“影子效应”,而为城市文化延续与传承和城市形象代际传播解密读本。在梳理既往、延伸憧憬的基础上彰显城市的个性,提炼新民俗,营造地缘性精神家园,以此提升城市竞争力、发展自信心和形象传播力。

传播策略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国家品牌计划;央视;品牌;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54-02

央视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政府和人民最重要的喉舌,是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在全国传媒集团中处于领导者的位置[1]。央视基于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国家战略和自身条件等因素制定出了“国家品牌计划”。“国家品牌计划”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战略目标,目的在于培育出一批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代表中国的优秀品牌。央视通过塑造出优秀的品牌来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在国际舞台提高自己的话语权。同时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体现了央视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审时度势,放眼未来

(1)央视品牌的优势。中央电视台是中国覆盖范围最广,权威性最高,公信力最好的国家级电视台。这里聚集了全国各地传媒行业的精英,拥有最先进的传播设备,可以说是全国媒介资源最优质的。其次,在全国受众的心中,央视的品牌知名度、品牌理解度和品牌美誉度是最高的;在受众眼里,央视就是国家传媒的代表,代表着主流文化和权威,央视已经成功地塑造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央视是最早进行革新的电视台,它凭借创新的精神,走到了各大电视台的前面。

(2)央视品牌的劣势。首先,央视作为传统媒体的龙头老大也会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广告的有效性受到质疑。第一,传统的收视率和到达率调查多用估算法,而新媒体基于大数据可以完全掌握网民的点击率和浏览时间。因此在新媒体上,广告主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到自己广告的到达效果;第二,互联网时代是分众时代,广告主渴望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剩而央视虽然覆盖面广,却无法实现广告精准到达目标受众的目的。其次,央视在全球上的话语权还较弱,传媒界的主要话语权还掌握在西方主流媒体的手中。

(3)央视品牌的机会。首先,就全球的电视行业来看,IPTV进一步扩大市场渗透率,OTT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服务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非线性收视服务使得受众收视选择更加灵活[2]。其次,社交电视扩大了电视内容的影响力。春晚摇红包的形式,增加了收视观众对于春晚的凝聚力。“国家品牌计划”中有公益广告精准扶贫项目系列广告,猕猴桃广告的右下角有二维码。受众只要对广告产品有兴趣,扫描一下二维码就可以了解有关贵州猕猴桃的详细内容,并且可以通过电商平台下单购买。最后,全国电视人均收视时长依然保持较高水平,智能电视的销量显著增加。移动终端收看电视节目的比例在增加,而这一部分收视率通过电视台“三微一端”的建设可以纳入到总体收视率中来。个人收视体验和按自己节奏消费媒体的能力正在显著影响着消费者如何评价他们使用的设备和享受的服务。

(4)央视品牌的威胁。首先,全球传统电视媒体的广告占比在下降,而数字新媒体在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上的优势使得广告主的资金向其倾斜。其次,各大网络视频媒体都在加大力度开发具有原创性的优质节目,并通过网路自制剧的成功把产品线延伸到线下的电影院。其中以大鹏的线上节目《潘磕惺俊返降缬啊都灞侠》,白客的线上视频《万万没想到》到电影《万万没想到》为代表。

二、立足国家战略,肩负社会责任

央视实行的“国家品牌计划”正是基于对于自身品牌传播主体、目标受众的准确把握而提出的。央视作为国家级电视台,担负的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国家品牌计划”的制定,不仅立足于全国,更放眼于世界。中国已是世界工厂,但是中国在自主品牌建立上还十分弱,“国家品牌计划”能够培育代表中国形象的民族品牌,完成由“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

央视的目标受众不仅仅是国内受众,也有部分国外受众。受众范围如此广,受众组成如此复杂,要求品牌传播策略的考虑需要更到位。对于国内受众而言,央视自身已有公信力,选择那些最优国家品牌能够巩固已有的品牌形象,帮助受众建立民族品牌自信,从受众对国家品牌自信心上入手,建立国人对于国家品牌的忠诚度。对国外受众而言,中央电视台在全球的话语权还不足,央视通过高质量的国家品牌传播,也有助于巩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公信力,提升话语权。同时,有利于中国品牌走出国门,打开全球市场。

央视不仅关注经济效益,更关注传播的社会效益。“国家品牌计划”不仅有商业内容,还有公益部分。例如针对贵州的“多彩贵州,精品黔货”就是“广告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此系列广告着力于地区扶贫,扶持地方特产。广告以纪录片的形式,着力于产品的生长环境、产品形态、产品品质来进行传播,突出了产品快捷、天然、健康、美味的形象。该系列广告使贵州特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高,来自上海、广州等地的订单不断,并且引起了香港市场的关注,连日本商客也来参观。

央视的“国家品牌计划”体现了国家级电视台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这是任何一个省级卫视都没有的气质、气度、高度。

三、创新品牌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切行动的变革始于思想的革新,品牌定位的创新可以说是一次大刀阔斧的变革。定位的转变是理念革新最核心的表现。“国家平台成就国家品牌”这个媒体定位在于央视重新认识到了国家平台的价值,认识到了国家平台能够为国家民族平品牌的建设起到巨大的作用。

央视的品牌为产品功能定位,定位于让民族和国家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有力传播途径。定位就是要在受众的心中确定一个位置,这个定位能够集中凸显出品牌的差异化,彰显该品牌特有的优势,从而增强传播效果。

四、品牌设计助力品牌传播

以“国家品牌计划”的平面广告为例。画面是将央视的大楼与中国的传统印章结合在一起,金色与红色是标准色,标准字体为宋体。既有中国的传统元素又体现了庄重感,表现出央视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整体的风格为古典、时尚、简洁。广告语“国家平台成就国家品牌”突出了定位。下面的文案提炼出品牌使命:“记录、见证、传播这个伟大的梦”。

五、品牌整合传播、全媒体服务升级

1.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满足。央视基于大数据平台和央视云、视频大数据、用户大数据、用户画像功能、上线智能推荐和智能推送功能,全面进行精准传播。发现重大舆情央视都会与参与合作的广告公司进行信息共享,从组织结构上把广告公司当成一家人。央视通过自己的优势帮助进入“国家品牌计划”的20个优秀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升级,打破了原有只管播出的藩篱。

2.趋向于客户关系的长久建立。以往在央视投放广告,央视只管播出,而建立了“国家品牌计划”却是媒介对于国家品牌建设的一次长久投资。这不是简单的市场营销,央视期望通过这个计划能够培育一批代表中国特色的民族品牌,使他们做大,做强,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国家形象。

3.资源全方位整合,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央改变了单纯销售广告时段的策略,入选品牌会享受许多增值服务。一方面,央视实现了各频道之间的资源整合,将各个频道的黄金时段整合在一起,品牌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央视打破了企业广告片的样式。传统广告宣传片着重于宣传有型的产品,入选“国家品牌计划”的优秀品牌着重传播企业品牌形象。

在央视广告中心主办的各类线下、线上活动、论坛上体现企业元素,由广告中心组织的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品牌策略咨询服务及培训服务[3]。对于有新闻价值的企业或行业信息,央视新闻给予播报。例如,有“广告精准扶贫”的公益广告之称的对于贵州产品的传播。贵州猕猴桃的广告宣传片由中央电视台制作团队进行广告策划和广告设计,并在中央综合频道、财经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军事农业频道、新闻频道播出。每天播出16次,为期一个月。央视的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栏目专门播出了贵州六盘水的红星猕猴桃,《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来自扶贫一线的报道,报道了贵州省的产业铺就脱贫路。

央视全方位整合资源,力助民族品牌做强做大,不仅仅是为了广告收入的提升,更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具有战略眼光和执行魄力。

我国实行四级办媒体,而央视这个平台能享受重大国家事件的独播权,有全国的人才提升节目品质,有权威性和公信力所以有实力。央视正是看到了自己作为国家平台的价值,以此作为定位实行了一系列的传播策略。在全国媒体竞争激烈化,产品同质化的今天,认清自己的定位,再整合自己可以使用的一切资源来实现媒介品牌的传播,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 蔡文忠.重塑城市电视台的舆论引导力[J].东南传播,2015(2).

传播策略范文第8篇

品牌传播要诀一:挑选合适产品

1、合适:产品质量要好而长期稳定,否则出现三鹿事件,所有品牌传播就全部打水漂。市场容量大,否则你的广告分摊成本太高。能有溢价能力,最好能越卖越涨。在药品、化妆品及功能用品行业、产品的疗效及效果非常重要。

2、聚焦:一定要集中所有力量及资源突破某一品种及品类,面面俱到只会是浪费时间及资源,以“品种育品牌、品牌带品类”是一种较好的传播策略。在许多行业无不是这样,对广大中小企业更应如此。如千金片成就了千金药业、好娃娃成就了太阳石。

3、系列化:产品一定要考虑系列化、在研发时一定考虑和营销匹配,这样的关联推出,能有效降低传播费用,如“孩子常见病、认准好娃娃”牌系列药品,千金,女性健康家园。

品牌传播要诀二:建立品牌体系

1、统一CIS及传播

如设计极具美感及传播力VI手册及统一的传播体系,并要求全公司内外统一遵循。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有一百个产品的企业有一百个包装风格,并且没有一个LOGO来统一是一种什么状况。试想你的传播设计如果千变万化,消费者如何记住你。彩虹管理企业咨询孟庆亮在许多培训场合都拿军队来讲VI,我说你是凭什么来认识中国及其陆海空三军的,大家齐声告诉我:八一的军徽及绿色、蓝色、白色的格式服装。那么我们的包装为什么不学学解放军,形成统一的标记及格式包装呢?

2、制定好品牌架构策略

统一品牌即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重叠;主副品牌即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不同;族群品牌即一个产品系列一个品牌;产品品牌即一个产品一个品牌;以上品牌策略是常用的四种品牌架构,都有优劣,但是企业在做品牌时一定考虑好与自己的产品战略相结合;如太阳石药业就采用了康妇特:全面呵护女性健康;好娃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为主的族群品牌管理策略,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一旦确定一定要长期坚持,不可中途调整,否则将无法累计品牌资产。

3、进行品牌法律保护,确保投资不损失

商标注册一定要成为注册商标后进行传播较为稳妥,很多企业投了上千万的广告,最后商标批不下,或者侵权,最后损失很大,企业元气大伤;

商标转让一定要按法律程序;如个人的转让,如果已结婚,转让方一定要夫妻双方签署法律文件,否则无效,当然最好请商标事务介入最好,确保无法律纠纷。

关联行业注册防止李鬼跟进及未来品牌延伸,比如:第五类的产品最好把第三类,第三十类进行注册,如果可能还可以更大一点范围保护。

做大过程中国际注册以利开发国际市场。如《马德理》协定等。

4、品牌核心价值观的长期坚持

如海尔:真诚到永远;太阳石:永远的温暖;好娃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企业的所有传播围绕核心价值观长期进行传播。从营销、公关、广告、新闻、终端生动化等方面做到统一、简单、重复。

5、先做行业品牌、再做消费者品牌。即先调动行业人士推广品牌的同时再做消费者品牌。

品牌传播要诀三:合适传播规划

1、不同时期不同的传播组合:

导入期、上升期、成熟期、衰退期的传播都是有重点的,同时在产品的不同上市阶段在媒介运用、宣传品运用上也应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否则也会浪费资金。如好娃娃的传播就围绕“高空点缀、低空突破、中空配合、公共关系”的总体传播思路,不同时期不同组合。

2、敢为天下先进行新闻炒作,如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期间,统一油的“少一点磨擦、多一点”,花了很少的钱进行新闻炒作却让销售成倍上涨。

3、脍炙人口的有声商标、广告歌、广告语,如80年代燕舞牌收录机。

4、品牌广告重复到临界点,好娃娃生病好娃娃帮、好娃娃让好娃娃更健康,连续五年传播,一直到成为中国弛名商标还在坚持。劲酒: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

5、形象商标的运用:如好娃娃的五子闹新春图、脑白金的老头、老太太的卡通,米其林轮胎的轮胎人卡通等。这些品牌没有请代言人,同样都是行业第一品牌,并且绝对不会受不良代言的影响。

品牌传播要诀四:重视网络传播

1、关键词传播:将产品及品牌的广告创意做出来,在网上进行检索,将自然收索率最高的词与产品及品牌推广关联起来,和大的网站进行合作,进行网上推广。

2、网络推手:即能够不断提升网络知名度的专业人员,企业与之合作,也能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3、网络促销:在互联网上经常开展促销、要善于利用焦点及节日。

4、点击率:与大的IT企业合作,提高品牌知名度。

5、不仅要进行网络硬广告运作,更要利用互联网的软性运作,目前很多品牌都是这样成功的,如红孩儿、哎呀呀等品牌,用好了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经济品牌的胜利者。

品牌传播要诀五:建立一个好网站

1、务实为主、务虚为辅,即以服务客户及消费者为主,以宣传企业文化为辅。

2、网站一定要符合企业的VI体系,即传播统一。

3、在网上不断提品、客户解决方案及消费者解决方案,如IBM的网站。

4、针对客户及消费者公布企业的服务流程,但是一定是流程优化固定下来后。

5、要让客户及消费者一个电话就能找到你,最好有专人管理网站并能及时解决问题。

6、争取每日更新新闻、以利“收索引擎的爬虫”快速找到你。如果一个月也没有一两条新闻还不如不要网站,保持一点神秘感。

7、可以制造一些焦点来提升网站的流量,扩大网站的影响力。

品牌传播要诀六:正确地进行传播

1、找对人,你的传播对象是谁,谁是购买者及决策者;人错了,再多的广告费也是白搭。

2、说对话,消费者到底关心的是什么;这个一定要做调研,而且是在找对人的情况下才能说对话。

3、找对地,的途径一定要对;即一定要选对媒介。

4、媒介组合三原则:不同时期、不同组合;不同市场、不同组合;不同产品、不同组合。

5、软硬广告搭配好、对硬广告的投放要有底线,即最好用销售养广告,用广告卖销售一定要小心。总之不能让广告断了你的现金流,必须要有底线。

品牌传播要诀七:产品是最好的广告

1、包装广告化;将VI导入包装,加强陈列效果,以利包装传播降低传播成本,在快消及密集分销类产品,消费者能够从一个产品就能认识到另一关联产品将会降低传播成本。

2、上柜率的高低决定了产品传播的效果,任何一个大品牌都有高上柜率。因此,硬广告一定要考虑上柜率这一个重要参数,孟庆亮经常遇到广告打了几百万,而到处找不到货的现象,这个对中小企业是致命的。

3、终端生动化:产品的陈列及终端生动化能促进产品的传播。

4、特别产品可以导入体检营销、靠口碑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