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劳动社会保障考试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096-02

教育是一国之本,与时俱进的教育制度将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动国家的快速建设与发展。在充满变革的时代,高等教育必须要适时改革。近年来,我国高校评估制度中一个重要项目――考试模式(考试方法、试题类型、试卷评价等)已经越来越引起高校教学改革的关注,考试是“教”和“学”的指挥棒,如何改革考试模式,用更客观、合理、综合的方式考核评价学生,验证教学成果已成为目前高校教学发展中不断关注的问题。

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设立已有十余年的时间,毕业生可参加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或在相关领域就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已逐步趋于成熟,但在个别开设较晚的院校仍处于发展建设中。本研究所涉及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仅开设六年多的时间,作为一项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专业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课程的建设已逐渐完善,但我们发现随着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及高校评估体系的完善,考试模式作为考察教学成效和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研究则对J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无结构式访谈,对目前正在广泛运用的考试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的思路,以期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为推动更为合理的考试模式的改革做出努力。

一、考试模式的现状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检查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主要形式,也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方法。它可以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评定学生成绩的主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对教学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使学生明了学习的差距,自动调节学习方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亦可通过考试了解教学效果,调节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反之,则不仅不利于教学,而且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阻碍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

本研究把与考试相关的考试方法、考试形式、试卷设计、成绩评定方法及考试风气这一整套环节界定为考试模式,对考试模式所涉及的每个环节做了不同的探悉。调查发现,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考试模式和诸多文科类专业的考试模式现状均呈现出以下一些共性:

1.考试形式较为单一,重记忆、轻创新。

综观诸多文科类专业的考试基本都是闭卷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情况。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考试目前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均实行闭卷考试,只有全校的部分通选课程实行开卷考试。且诸多专业课程的考试题型均存在大体雷同的现象,即基本题型为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考试形式近年来没有多大的改观,考试客观题多,主观题少,基本考察的还是课本和笔记中死记硬背的东西,且考试前老师也会指点一下,因此,考试基本不用担心,临阵磨枪应该没有问题,这样的想法影响了几届的学生。为了考试及格,学生们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重蹈“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就忘记”的覆辙。这种考试形式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太用功,考试临时抱佛脚,却照拿高分、奖学金的现象,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能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实力。

2.考试仍存在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现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考试大部分仍采取上课教师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方式,即使有部分课程实行了流水阅卷的方式,但基本还是教师自主命题的现状,即使多位教师承担同一门课程,也很少做到原则上的教考分离。有许多教师坦言,试题每年的变化不是很大,因为教材是固定的,且基本知识点也是稳定的,因此,试题的内容也只是在已有的A卷或B卷进行适当调整即可。而有效的教考分离必须在有课程组的前提下才能较好落实,但现状却几乎是每位老师守着自己的一、两门课程,必然会出现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现象。我们深深感到考试方法的改革必然要触动师资队伍的整合和建设。

3.考试试卷设计不够合理

考试试卷的设计不仅包括题型的数量、类型,还包括各题的分值,题目设计的合理性,是否涵盖所学基本知识点。在对试卷的调查分析中发现仍有一些教师在试卷设计上做得不够完善,例如一份包含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四种基本题型的试卷,各题分值的设计不够合理,填空总分为30分,论述题总分近40分,仅此两道大题就占了卷面总分的近70%,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这两个较为重要的大题却只占了30%左右的分数,且题目的设计也并没有涉猎课程所学的基本知识点,并不能较好地反映学习效果。

4.考试成绩的评定方法不够客观

近年来,学校在考试成绩的合理性上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由以往的试卷成绩为总成绩的规定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重,且平时成绩的比重由教师自己裁定。因此,就出现有的课程的平时成绩为20%,有的为30%,而通选课的平时成绩可以达到50%左右。这种改革的初衷是为了综合衡量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试卷成绩,从而给学生一个更为合理的分数。但这种考核的结果也增加了教师给分的灵活性,特别是平时成绩的评定,教师的自主性最大。调查中发现,平时成绩的规定项目中包含课堂提问、纪律情况、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但有个别教师的平时成绩实际只包括出勤和课堂表现,而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是无法准确评价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的,于是平时成绩的评定就可能有许多是折中的分数,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且表现积极的学生可能平时成绩会更高些,而有些不善言谈、默默无闻的学生成绩可能不会突出。当然有些宽容的老师把学生的平时成绩都打到90分以上,以备在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时可以提高一下总评成绩,但这样的结果又使学生之间没有拉开适当的差距,还是不能较为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学习差别。

5.考风、考纪不够严格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越来越多的特长生进入高校,高校学生的构成也日趋复杂,近年来高校考试中作弊的现象层出不穷,虽然学校越来越重视考风考纪,但仍存在个别教师不能严格执行考纪,个别学生违反考纪的现象,从而助长了学生的不良风气,对考试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通过拖人情、找关系,多门课程重修,最后也能顺利毕业。这种不良的风气和现象阻碍了高校的正常发展,也导致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健康的考试情绪。

二、现有考试模式形成的原因

目前J大学现有考试模式的特点是较为稳定、创新性不强,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1.与考试相关的课程建设未完善

高校普遍存在的自主命题和自主阅卷方式主要是课程建设的不完善所导致的。专业建设中一直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组,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工作还不充分,导致老师各行其是,各授其课,各负其责,没有形成课程间较好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甚至各门课程间相似的内容还出现重复讲授、重复考试的现象。

2.教师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欠缺

在考试成绩评定和考风考纪问题中教师的责任是首要的。由于个别教师带有个人情绪,掺杂私人感情,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评定考试成绩,而导致成绩评定中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每学期的监考中也有个别教师始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在考场常常还是会出现教师聊天、睡觉、视而不见的现象,这必然助长了学生做弊的倾向。

3.学校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备

高校考试模式虽然在教育部对本科教育评估后也取得了一定的改进,但改革的效果也是需要评估和监督的。而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诸多的改革并没有触动根本,甚至只是改了一下形式,例如,考试要求流水阅卷,真正履行的教师只是在阅卷人一栏签了流水的名,阅卷的还是授课教师本人,学院也没有人会去监督,这样的结果无异于让改革流于形式。

三、考试模式改革的尝试

高等教育要真正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必须要对现有的教育模式和考试模式进行全面、根本性的改革,要提倡以创新为主,全面地推进考试模式的改革。考试模式改革的目的是要让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培养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在考试模式改革中可以尝试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1.加强课程组的建设,改革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

高校院系的发展必须要走重点突出、合作共进的协作发展之路。

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需要教师间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快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各院系应结合专业的发展和开设的课程逐步建立完备的课程组。课程组应由专业相近、课程同类、研究方向一致的教师构成,每门课程至少应由两名教师讲授,这样既便于课程的建设和协调,又便于考试方法的改革。课程组教师需经常对课程内容进行沟通,对考试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完善。例如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可以采取开卷或闭卷的考试方法,适当区分考试和考查的课程,对部分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的课程可以逐步实行灵活的考查方式,突破以往大部分课程均实行试卷考核的方式,可以尝试以论文或实地研究的考查方式考核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实用型的创新性人才。

此外,考试内容的改革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考试内容更多突出的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创新性不强,也间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性。因此,改革后的考试内容应当强调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考试所涉及的内容不应仅仅局限在老师所讲过的基本知识点,而应突出对基本知识点和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平时的授课中就应当给学生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和启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考试中可以逐步渗透此类的题型,让学生不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水平,培养创新精神。

2.逐步建立完备的试题库,完善考试成绩的评定方法。

一门成熟的课程必然拥有较完备的试题库和较为成熟的考试方法。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和课程的衔接还不够成熟,因此,诸多课程还没有建立成熟的试题库。以致于出现教师临考前紧张出题的现象,也造成个别试卷不够规范,分值有误的问题。为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各门课程的教师应逐步完善所授课程的考试试题库,最少应有20套左右的试题库,以备考试前调用。也能使学生复习有方。

考试成绩的评定也是考试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调查显示,90%的学生仍是非常重视考试成绩的,一方面是为了得到奖学金,另一方面也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因此,教师作为成绩的评定者必须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成绩评定。在对考试试卷评定时要认真对待每位同学的每道试题,不要轻易加减分,每份试卷一定要认真复核一遍。同时,对不同的课程要设计好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比例分值。通选课的平时成绩可以更高些,而专业课的平时成绩则不能超过30%,且平时成绩的组成应细分为不同的方面,如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纪律等。对平时成绩的评定也应尽量客观,诸多同学认为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公正地评价学生。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建设;课程设计

基金项目: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课题号:2013C096)的阶段性成果

一、专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始建于2004年,同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专业,每年招生一个班级,目前已成功送走6届毕业生,共计303人。从2004届第一批招生开始到2010级每年班级的学生容量大概在40-60人之间,但是从2011级开始学生数量出现明显减少,班级人数维持在20-30人之间,就其原因来看,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可以归结为:

第一,受专业本身所学的内容的影响,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口径较窄,工作岗位可选余地不多,专业对口单位主要是行政或事业单位、研究机构、企业劳资或人事部门,然而,学生毕业后很难一次性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职单位。此外,就近几年的招聘信息来看,专门招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单位少之又少,就业口径的狭窄直接导致生源数量的减少。

第二,学校允许学生在大二时学习成绩达到规定学分后可在规定的范围内自由选择转入其他专业,因而很多成绩好的同学分流到了其他专业。

二、专业建设中暴露的问题

作为第一所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事实上,在依托财经类院校的基础上,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自有的特色,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并培养了一批具有高级职称和学历的教师队伍。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相信国家需要越来越多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人才为国家服务,为了促进内蒙古地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当前稳定学生数量,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就业率是专业建设和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通过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的调查,寻找制约专业发展的因素,期望通过调查能够进一步调整专业课程设计及解决现存问题。鉴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本文主要采取电话访谈的形式按照预先设计的结构式访谈提纲收集资料,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04级-2009级毕业生中各年级抽取5-10名学生进行电话访谈。毕业生的访谈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毕业去向、工作岗位、收入、当年找工作时的难易程度及面临的困难、学校期间所学课程工作中是否适用,对今后课程设置、专业发展的建议。通过对56名毕业生的访谈发现,18名同学主要从事财务工作,占32.14%,12名同学在银行上班,占21.43%,6名同学在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工作,占10.71%,11名同学在企业从事人力或劳资方面的相关工作,占19.64%,从事和本专业不相关工作的9名,占16.07%。其中收入较高同学主要从事的是金融业。从事财务工作的同学主要在出纳或会计岗位工作;社保部门工作的同学主要在基层的街道办事处、旗县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企业工作的主管企业的人事工作或薪酬的设计或工伤事故的处理。综合反馈的信息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学校规定的课程和实际从事的工作挂钩甚少,很多同学反映尽管大学课程设置中有很多必修课和选修课,但真正和实际相挂钩的科目,寥寥无几,尤其是理论课程设置太多,实务课程太少,尽管大四设有毕业实习,但事实上很多同学忙于找工作,根本没有实习或应付差事,直接导致很多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后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很欠缺。

第二,尽管从学校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整个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就业排名中几乎每年都是名列前茅,但是不得不考虑的是毕竟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较少,同比情况下,相对来说就业率较高也是情有可原,但如果仔细研究每一位毕业生的具体毕业去向,从几年的数据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2008级和2009级的毕业生,在面临全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为了尽快找到工作,并没有理性的思考工作岗位是否对口,只要有单位愿意接收,就签订了就业协议,从总额来看有接近68%的毕业生并没有找到特别适合自己的岗位,这不得不引起重视。

第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内容几乎限定了学生的工作岗位,再同其他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专业学生竞争的过程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没有丝毫的优势。

三、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建议

第一,修改现有教学方案,在保障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所学课程的前提下,为了帮助学生扩大就业口径,依托财经类院校的资源增加会计专业、金融专业的相关课程学习。

第二,增加实务课程的设置,鼓励教师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方法授课,增加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作(PPT)、讲、实践和团队合作。

第三,继续做好在校学生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对专业发展的信心,继续坚定不移地喜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并尽可能从事相关工作。

第四,加强和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联系,建立合作关系,既可以请相关业务口的工作人员给学生们做讲座,也要尽量多安排学生们到相关部门去学习和实习。

参考文献:

[1]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研究――基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2]腾新才,杜毅.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3/F840.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204-02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以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并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如果不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势必影响个人事业的成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既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又要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许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与定位,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难以找到理想工作。因此,应利用各种途径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不合理、内容简单

目前,大部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课程的设计并不十分合理。很多学校只是硬性执行国家的政策精神,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师的配备、课程的设计方面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教师的本身素质不高。学校过于重视专业培养目标,授课地点仅限于课堂之内,采用教与学、讲与听的形式,内容也只停留在政策宣传、形式分析、技巧传授上,理论性强,而忽略了职业生涯显著角色假定性训练,以及对职业、社会的适应性训练,实践性较差,专业性特色不突出,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得不到大学生的认同,学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意识淡薄,职业技能较弱,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不完整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是依靠几个教师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建立一整套辅导体系。目前,我国的各高校还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按比例投入资金和人力来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职业教育。人员配备极其缺乏,仅有几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每一个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并且专职的专业授课教师也很少,都是由辅导员以及一些其他专业教师兼任,自身的理论性差,对学生的专业情况并不十分了解。

(三)缺少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存在盲目性

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特长,是将要选择的职业是一个人的职业规划的基础。很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和自己将选择的职业的,这就最终导致了求职的盲目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职业测评与职业规划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出现的测量个人职业兴趣、性格与职业发展潜力的科学方法。对于大多数高等院校而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大多是兼职的,而且主要的工作目标是尽可能地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工作岗位,大多数指导教师不具备职业指导师的资格,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其次,目前国外的一些测评软件中的常模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大学生,而国内的测评软件的常模做的还不很全面,所以,应该针对不同地区、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发更加细致和有针对性的测评软件。

(四)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健康教育不完善

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很多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出现了心理焦虑的情况,因此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和专业优势,更不能设计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配备的教师较少,并且专业性也不强,还仅仅停留在解决上门咨询的学生层面,面对的学生面很窄,并且比较被动,更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涯心理的专业辅导。在当今这种就业压力下,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及学生生涯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建设

要树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理念。大学生职业生涯是以引导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取得职业生涯及人生的成功为目标的科学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开展必须以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职业生涯走向成功。其直接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充分发挥、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素质中的有利因素,促成自我的最大化、全面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生涯教育应立足于学生自我、职业机会与职业世界的全面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潜力,并开发自我的潜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个性化、系统化、长期化的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特别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作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自觉、自愿、自主的参与。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连续、系统的活动,仅依靠学校教育,或是家庭教育、社会力量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施过程中,应树立系统观,以学校为核心,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地开展。

(二)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新近引入的理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这一理论比较陌生。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的相关工作,它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职业生涯规划课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要从大一做起,分年级从不同侧重点实施,让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深入大一学生,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学生在新的高度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事业,清楚将来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以及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将教学、讲座、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职业网络;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与大学生共同交往,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

(三)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会因为每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和所能依赖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课程建设只能起到普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知识理论的作用,具体到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更需要有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成为必然。同时,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职业世界只有笼统的、模糊的感性认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难免有不足之处,只有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职业辅导咨询可以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设在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院,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从事这项工作。除了个别咨询外,也可以针对一些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进行团体咨询。

(四)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建设

“知己”是指对自我的认知,“知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只有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自我观念才能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然而,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个体在成长过程当中对自我的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都会有一些感性上、经验上的自我体察,但是,这种自我的认知很多时候是带有主观性的。因此,它还必须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的手段测评自我的能力、兴趣和个性,以建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观念。测评建设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涯诊断(包括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设定职业生涯的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路线,实施、评估和反馈五方面。既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和解释,又给予测评对象完整、科学的自我认知,帮助学生澄清疑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协助其明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晓君.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J].高教论坛,2005,(3).

[2]魏晓华,程春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刍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教学大纲;分类化

中图分类号:G4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218-0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基于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实践教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极重要位置。

一、实践教学的内涵及重要性

所谓实践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它受制于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本质上以培养为宗旨的教学活动[1]。它是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从而使其素质和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以教学活动为中心而开展的一系列由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从这个角度讲,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外延很广泛,它既包括理解、探索专业知识,掌握操作技术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验证性实践,也包括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展的研究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地讲,实践教学是指有计划的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掌握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2]。

理论上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应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然而高校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长期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各学科专业根据分科方式,依照课程结构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认识、掌握有关概念和理论及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如此则高校教育几乎仅承担了理论教学的任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它是学生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能促进学生巩固和深化科学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可以断言,实践教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途径,是理论教学永不能替代的。因此,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使之取得最佳整体效益,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培养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指引下,高等学校劳动与保障专业已经逐步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实践教学的发展仍明显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活动缺乏系统规划与研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般已经将各种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但实践教学活动在具体进行及管理中均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与规划。尤其是对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督、实践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往往没有相应的制度作支撑,显现出相当程度的主观随意性。表现在教学管理方面即没有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设计;表现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上即重复交叉混乱,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此实践教学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还影响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得不偿失。

2.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趋于单一化

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多层次的有机整体,以哈尔滨商业大学为例,包括三个层次:公共课、学科共同课和专业课。其中公共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学科共同课又分为学科基础课与学科选修课;专业课则细分为专业主干课、专业限选课及专业选修课三个层次[3]。不同层次的课程针对不同年级开设,其具体的课程结构和要求亦不同。但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多抱着便宜行事的态度采取简单重复的考核方式,这种针对不同课程、年级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3.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后

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滞后,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管理不到位。一般来讲,教学部门往往重视理论教学或课堂教学的环节,轻视实践教学过程。因此,至今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或偶有相应的实施方案,但缺乏长效、稳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仍会使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4]。

4.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水平持续发展的前提。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多数教师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而来的,属于半路出家;而专业师资建设投入方面还未有深厚积淀,这使得教师队伍整体力量比较薄弱。另外,该专业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亦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可以说,不仅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较低,即便是专业理论功底亦较弱,这极大地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发展[5]。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类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是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实践教学的“分类化”管理思想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自身实践基础上总结得出的,就是首先从课程入手,针对课程的特点对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规范实践教学方案;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各个类别实践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因此说,对实践教学的课程进行科学分类,是“分类化”实践教学大纲制定的基础。

1.实践教学课程的“分类化”

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就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课程进行科学分类,首先要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课程进行科学分类。分类主要依据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

(1)基本实验课程。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专业技能实验课程。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实践性较强,需要通过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激发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综合性实验课程。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

2.“分类化”实践教学教学大纲的设计

教学大纲既是对课程的有效规范,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工作,就是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大纲,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与理论教学的衔接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实践教学规范化。

(1)基本实验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力图使学生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教学形式:案例教学为主,讲练结合,附有讨论和作业;教学手段:板书为主;学时安排:占课程教学课时的30%。

(2)专业技能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激发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同感,同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国际劳务合作、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社会保障学;教学形式:教师组织指导,以练为主,课堂情景模拟;到实训、实践基地观摩、实践;学生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校内校外的实训、实践基地;学时安排:占该程教学课时的50%。

(3)综合性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要求: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锻炼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突出对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教学内容:学年实习、专业实习、假期社会调查;教学形式:在实际的或模拟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附有论文或者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手段:综合性的实训环境;学时安排:占课程教学课时的80%。

总之,分类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是该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的经验总结,也是实践教学深层次发展的开始。综合考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特点、教学规律,从而分别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具有全面指导意义的实践教学大纲,这有可能成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质的飞跃。分类化的实践教学大纲是基于课程内容与培养能力侧重点之不同而分类别独立制订,是实践教学的组织、内容及方法上的改革。它能充分反映专业发展的特色,并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与规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述厚,李百齐,刘东渤.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0):158.

[2]孙静,吴宝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106.

[3]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9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5篇

专业理论研究人才需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综合性、交叉性较强,需要对国内外的财政金融形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充分的了解和敏锐的判断,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是效仿别国建立,直到2010年才出台《社会保险法》,在理论研究上起步晚而发展慢,所以我国急需培养出具备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储备的高级理论人才,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多重功效。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

从人才的培养数量来看,如果按每所高校每届100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来计算,全国大概每年输送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为1.4万人左右,供给明显小于需求。从人才的培养方向上来看,在我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中,大多数高校根据自身依托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选择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专业方向有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经济管理类特色培养方向。财经类院校大多依托其经济学背景,偏重于政策研究,具有明显经济学专业特色。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院校凭借其良好的金融、财会和经济学学科优势,培养能从事保险精算、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实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2公共管理类特色培养方向。综合类大学依托社会学背景,偏重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研究和公共管理政策研究,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特色。例如苏州大学以雄厚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背景为支撑,进行具有社会福利和慈善救助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

1.3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理工类院校依托自身的理工科优势,偏重于医疗保险研究,例如东南大学的医疗保险方向。法学类院校依托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背景,偏重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例如西北政法大学的社会保障法律方向,培养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操作和法律实际操作的专门人才。

2、中南民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现状

2.1专业依托的学科背景。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以民族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多学科、综合性民族大学,以服务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办学宗旨,以建设特色突出人民更加满意的民族大学为奋斗目标现有涵盖文学、法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教育学、医学9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55个。其中,民族学作为学校的特色学科,有丰富的学术积淀和优良的学术传承。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于2001年批准建立,2002年正式招生,是全国第二批拥有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是第一个建立该专业的民族院校。十年来,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本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始终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一体的完整培养体系。

2.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主要由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原公共管理系)的教师承担。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有专业教师8人,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已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已经形成了一支由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及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学与研究师资队伍。专业教师来自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和社会保障专业理论基础。本专业将理论研究的目标集聚在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方面,目前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9项;市厅级、校级及横向课题等其他项目10项,在科研成果的应用方面也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

2.3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情况。一方面,我们针对该专业的特点与要求,开设了诸如会计学、货币银行学、保险学、社会保障精算等财经类课程;另一方面,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及对人才的要求以及该专业的需要,添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相关系统课程。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本专业就业人数的主要流向是升学、企业、事业单位、自主创业,90%以上的学生都在大中城市的教学、科研、企业等单位学习与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于西部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中南民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定位

3.1专业基础定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我校大管理的资源整合优势,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为依托,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的宗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一般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基础知识,尤其是经济学理论知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外语、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要求该专业学生具备坚实经济学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拓宽知识面,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

3.2专业特色定位。

3.2.1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外资企业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先进理念的渗透,国内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要求已提到了日程上,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而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员则是其核心。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设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学生的经济学基础和管理学基础,开设了多门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从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除少数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外,大部分的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仍是企事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

3.2.2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方向。民族学是我校优势学科,学生大多为少数民族,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仍会回到家乡工作和生活,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市场需求的社保人才,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围绕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问题,形成多视角下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理论体系研究,根据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的优先序安排,将研究的重点集聚于民族地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等方面,为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3.2.3金融保险方向。由于保险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保险市场激烈竞争日益加剧,保险行业急需管理型及操作型的专业人才。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某些地方是相通的,尤其是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机构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也有保险学、保险精算等相关课程,可扩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面。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社保;档案管

我国当前的经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L”型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就业问题将继续是考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加速劳动力就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然而就当前经济发展和就业总体情况形式来看,我国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甚匹配,尤其是社会保障体系专业档案管理严重落后,这给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带来严重的挑战。

1 劳动力就业档案管理现状

劳动力就业档案主要指的是在各个事业单位、行政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就业管理形成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开展对对劳动者的权益的维护。由于当前经济充分发展,社会劳动力流动性非常强,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在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就需要对其就业和社会保障档案进行相关的整理保存。目前,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小微企业,在谋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能力以及档案管理方案。

2 劳动力就业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我们必须看到当前在劳动就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二一十世纪之初国有企业改制的大背景下,很多国企优质劳动力的档案失去了管理单位,独立在人才市场上流转,同时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小微企业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输入,使得企业的员工档案管理进行更新,同时由于需要管理的档案数量增多,倒逼各个私营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加快劳动就专业档案管理创新模式;同时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系列其他问题,如档案管理随意、基础档案管理设施差、档案管理监督力度不够、劳动就业档案内容存在缺失、档案管理环境混乱,以及档案转交手续不全面等现象还有待解决。

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地域发展不均衡的影响,我国城镇企业和农村地区企业在劳动力档案管理上存在城乡二元差异,因此在加强原有城镇企事业单位劳动力就业档案管理同时,还需要对农村地区的村办企业小微企业的档案进行专业管理,同时对农民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专业档案进行重新整理。由于农民工密集型企业的社会属性,无法认识到劳动力就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而对农民工密集型企业要求对劳动力一系列档案不重视,因此对农民工的劳动利益存在的一定的影响;另外现在农村人口流动性强、受教育程度不够、档案管理意识较差,因而在个人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当前的农民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要针对这一现象,积极制定应对措施,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农村劳动力输出档案,将农村输出档案进行归类、汇总。在农村建立劳动资源信息库,对当前农村的劳动力信息进行集中管理,保证农村农民工劳动力档案管理完善。

3 社保体系档案管理现状

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保障方面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社会保险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

其一,社会保险专业档案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面对我国劳动力社会保险庞大的数据,以及庞大的档案资料,在当前的相关档案管理现状下,社会保险部门出现严重的管理失衡,各种规章制度浮于表面,弊端越来越多,信息不对称也越发严重,社保部门档案管理部人员协调难度加大,直接影响到工作积极性,由于衔接问题不畅,导致很多的缺档、漏档现象,对劳动力资源的切身劳动权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社保体系管理部门进行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切身利益的前提下,研究制定新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方法。随着新社会保障专业档案管理方法的出台,社会保障专业档案进行有效的规范的整理,不同地区、不同属性的档案进行归类,重复信息加以有效利用,相互衔接配合协调思路畅通,然后由社保中心进行集中式管理。同时针对医疗保险方面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机制,对保险目标档案管理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推动各级医疗保险标准化,使得医疗保险服务流程规范化,被保险者信息网络化,从而实现多层次,多方面的而集中式管理。

其二,社会救助专业档案 。社会救助体系主要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各种慈善机构统一组成。社会救助档案指的是各民政部门在社会救济事务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管理专业档案。随着当前社会进一步发展,社会救助体系也随之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也在社会救助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民政部门社会救助档案的提出,促M城乡二元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社会救助整体档案管理工作的增加,要把握住最基本的标准,保障最底层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从而维护和谐社会稳定和均衡发展。

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救助事务处理机制,通过综合社会救助对象文件的信息档案管理,及时收集、管理、完善社会救助对象信息,并及时与其他单位实现扶贫、救助信息同步。同时,积极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管理体系,主要以“三无”人员作为社会救助重点对象,并及时根据救助对象数量减少的现状,建立完善定期更新机制。

4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当前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专业档案管理现状,我们必须看到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劳动权益和自身保障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配合协调,制定一系列有力措施,从而促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专业档案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代盛,邓力源.人口红利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1(3):115-12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7篇

为配合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实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发挥自身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教材建设领域的优势,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的指导下,按照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要求对现有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创新,形成了技能提升培训教材、技能就业培训教材、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创业培训教材以及大学生鉴定取证培训教材等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系列教材。下面就对其中的技能就业培训教材、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和创业培训教材的特点一一介绍。

技能就业培训教材

按照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要求,技能就业培训的主要培训对象包括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与再就业人员和企业在职人员。针对这一群体的就业需要,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组织编写了职业技能短期培训教材,目前已形成社区服务类、餐饮酒店类、服装制作类、美容与保健类、建筑与装饰类、制造与修理类、商业服务类、文秘与计算机类,共8大类、涉及二产和三产近两百种职业(工种)的教材规模。在组织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以相应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为依据,并力求使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短 教材适合15~30天的短期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受培训者掌握一种技能,从而实现就业。

精教材中只讲述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不详细介绍有关的理论,避免多而全,强调有用和实用,将最有效的技能传授给受培训者。

易内容通俗,图文并茂,容易学习和掌握。教材以技能操作和技能培养为主线,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例,一步步地介绍各项操作技能,便于学习、理解和对照操作。

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从2000年起一直不断探索劳动预备制培训模式,陆续开发了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汽车维修、餐饮服务、商业服务、服装制作、建筑等类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积累了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出版的丰富经验。为配合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对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人员(两后生)开展6个月至1年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对第一版教材进行了修订改版,并新编了美容保健、数控加工、物流类专业教材,丰富了教材品种,更加适应劳动预备制培训新需求。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劳动预备制教材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新的课程体系。各专业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进行教学。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为《法律常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选修课教材为《应用数学》《实用写作》《英语日常用语》《劳动保护知识》《实用物理》《交际礼仪》。专业课教材分为专业基础知识教材和专业技术(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材,每个专业一般2~3本。

这种课程体系能够有效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劳动预备制培训,使学员达到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的目的。

创业培训教材

创业培训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系列教材中的重要系列教材。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69-02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高等院校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保管、投资运营、保值增值、监管等的运行机制、制度规范及其规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有效运营和保值增值是社会保障制度成败的关键。目前,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保障相关行业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原有的教学体系难以满足社会保障行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平,为社会保障领域培养具有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求。

一、社会保障基金发展概况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工业社会,1601年英国女王颁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一词由此产生,它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阶段,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基金总量也随之增多。2011年9月财政部2010年度社保基金决算状况:2010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7 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完成预算的111%;总支出13 3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完成预算的98%;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 761亿元,年终滚存结余21 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 ①

随着中国社会保障的日趋发展与完善,为了培养相应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部分高校相继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这意味着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日趋成熟。

二、高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方法单一。目前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课程教学中,教学形式基本局限于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视课堂教育,轻视社会实践教育。虽然这种依赖现代科技手段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得到视觉上的享受,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样不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及创造性受到制约。使学生只了解和掌握有关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理论知识,却不熟知社会保障基金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筹集、投资运营管理;创新意识差,导致用人单位抱怨,造成高校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中看不中用的局面。

2.教材种类匮乏。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过程中,各高等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不断成熟和完善。有关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教材种类少,可选择性小。教材内容或过于简单,训练习题空洞,可操作性不强;或过于冗长,理论性太强,内容陈旧。总之,缺乏适合高等院校学生使用的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际操作的教材。

3.考核制度不健全。考核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当前高校对学生考核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考核的标准也不明确。考核内容主要是基础理论知识,形式上以闭卷考试为主,轻视了实际应用和操作的环节,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为了确保学生实践能力达标,学校应健全、完善相关的考核制度。

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是一个思想、学识、情感和感受的互动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授知识和接受教育。教学中应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教学主体;注重联系实际,突出时效性;讲究教学艺术,加强情趣性;关注学生心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建议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课堂的案例分析、安排课堂讨论、情景模拟。

1.启发式教学。由于当前《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内容较单调乏味,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先提问后讲解,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思考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研读、分析、判断和研究,阐明对某一问题的具体认识,从而使学生了解、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能够熟悉的掌握具体的社会保障基金征缴、保管、投资运营等方面的内容,也为了使学生及时掌握实际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及趋向。首先,教师课内外收集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在课堂上可就相关的理论知识,选取社会上较为突出的现象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的现实问题,请学生讨论;其次,对其讨论意见作出相关的评述与总结。这样的互动沟通不仅可以迅速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且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重要的是案例教学可以令学生身临其境地处理问题、提出方案,有效地训练学生灵活应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情景模拟。根据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较强的操作性的特点,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模拟一些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经典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面的录像资料供学生观摩、研究和讨论。其次,教师可以假设某种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比如,可以组织一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操作流程,从政府、管理者、投资者等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角度模拟整个操作的运作过程。在模拟教学中,讲解的内容会变得很直观、具体,易于掌握和吸收。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现实社会保障基金的关注和敏感度,使学生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体现,也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选择好教材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在已有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教材中,更多结合国外发达国家有关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经验。目前,使用较多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教材有林义编写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吕学静编著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我们选择林义编写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为指定的教材,是认为教材内容体现了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和理论性的有机统一,贯穿全书的一个核心理念是:随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也逐渐凸显其重要作用。书本内容主要是结合这一主线展开,前后贯通,既易于教师把握重点和要点,又容易让学生理解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

此外,教学活动不仅要选好适合学生的教材,也应选好适当的参考书。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了《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用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等,补充了教材中缺少的内容。这对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素质是一种有益的举措。

(三)优化考核方法

以“分”为本、僵化的课程考核方式往往是不科学的,其既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而且,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考核方法根本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要把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作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落脚点,大力进行考核方法的改革。

1.闭卷考试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笔者认为,要改变以单纯闭卷笔试为主的传统理论课考核方式,尽量减少机械记忆的考题,加大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和论述题的比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同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小组陈述、课堂讨论和辩论等形式进行测定,比重为总成绩的10%~20%左右。这样,通过闭卷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通过平时考察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完善其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注重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2.重视课外实践与课程论文。除了课内的考核,教师还应注重课外的考察。鉴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联系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相关部门,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组织学生到现场了解国家以及地方的社会保障基金相关运行制度使同学们有了更深层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课堂授课情况组合同学就相关热点话题进行辩论和专题研究,甚至可要求学生在本课程结束之后就自己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兴趣问题进行研究,提交课程论文。

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多角度和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考试变成刺激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度报告(2004/2005/2006)[EB/OL].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