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元证券

国元证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国元证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元证券范文第1篇

SAAS篇:SaaS其实是对整个行业结构、产业链条的重构,它能够节约企业95%的一个初期的采购成本,使企业能够按需付费,这样就不需要那么昂贵的费用去锁定用户。我们觉得整个生态圈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SAAS的服务商,另外一个是给SAAS服务商做服务的,也就是他们的送水人。我们认为,未来SaaS市场是通用先于行业、简单先于复杂、刚需高频先于低频、增值快大于增值不明显逐渐渗透的过程。在SAAS领域我们推荐标的汉得信息。汉得信息,基于自身IT实施服务出发,布局市场巨大且跟主营业务较为协同的供应链金融和SAAS云应用商店,前景广阔。

B2B篇:B2B市场交易规模保持在20%左右,2013-2015年融资数量从14起猛增到96起。我们认为B2B爆发的原因有一下几条:中国经济转型给产业链重构带来机遇、国家政策支持、供应链向需求链的移,B2B平台提供有效服务支持。我们认为未来5-10年,B2B行业仍然会有非常大的空间,其中扮演送水工的物流行业将受益于B2B行业的发展,在此我们推荐传化股份。

VR篇:在硬件方面:热潮退去后,形成为SONY、HTC、Oculus三大巨头。在软件平台方面:谷歌剑指手机VR微软WindowsHolographic或将一统VR/AR。在内容和应用方面:标准靴子落地,内容应用有望爆发。现阶段,VR视频仍处于探索期,在商业模式没有完全跑通之前,布局比短期的盈利更为重要,我们非常看好类似光线传媒全线布局的眼光和举措。直播的另一类受益板块,是网络传输,我们之前分析了其最大的瓶颈在于网络传输,在视频流量大爆发的前提下,不管是VR或是传统直播,CDN企业都将受益。

直播篇:我们认为直播爆发的逻辑有四条:4G时代,网络成本下降、软硬件技术升级、游戏直播促进整个直播行业发展、新生代消费群体、弹幕文化、直播三者的高度契合。我们推荐上市公司中自有移动直播平台并可以与公司原有强大媒体渠道资源相协调的巴士在线,而网络技术建设的公司会受益于行业整体向上的机会长期受益如迅游科技、网宿科技。此外,还有为直播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如二六三也将受益。最后,我们认为头部力量虽被弱化,然而现在直播平台大都是同质化竞争,未来内容为王仍然是真理,并且优质的内容将会引发流量的再分发,我们在此推荐具有内容制作能力并拥有网红、明星经纪等资源的光线传媒。(来源:国元证券;文/李芬、孔蓉)

国元证券范文第2篇

又一家券商即将发行上市。招商证券日前的招股说明书称,将于11月10日上网发行不超过3.6亿股新股。在股市向好的情况下,市场普遍预计,招商证券募集资金可能接近百亿元。

行情转暖券商上市

据披露,招商证券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的营运资金,加大投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经纪业务、自营投资业务和国际业务等,有利于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推动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做大资产管理平台、扩大资产管理业务规模。

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招商证券的净资本规模为37.97亿元,在全国106家券商中排名第17位;资产规模为440.42亿元,在全国106家券商中排名第8位。可见,公司目前的净资本实力和总资产规模在行业中均处于第二阵营。

“靠天吃饭”的券商要上市,与股市行情转好有着密切关系。其实,早在去年9月,招商证券首发申请就已获证监会发审委通过。但由于去年A股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暴跌,IPO被临时叫停。而今年IPO重启后,招商证券所持博时基金“超限”一事又成为其上市的绊脚石。直至9月份招商证券转让掉所持的博时基金24%股权之后,上市之路才平坦起来。

交投活跃 业绩提升

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经出现了强劲反弹,交投趋于活跃,券商股的业绩因此大幅提升。

刚披露完毕的三季报显示。10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37.17%。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分别获利62.9亿元、35.62亿元、18.56亿元,3家券商实现的净利润就占了全部上市券商的72%。获利最少的太平洋证券也创利3亿元。除国金证券业绩同比下滑46.5%外,其他9家券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都在30%以上。

但是,从三季度业绩环比情况来看,多数券商业绩下降。除宏源证券和国金证券增速在50%以上、中信证券和太平洋证券基本持平外,其他上市券商业绩环比均出现下降。其中,海通证券、长江证券、东北证券和西南证券业绩环比降幅在20%~50%之间,国元证券业绩环比小幅下降了3.1%。

经纪自营此涨彼落

统计还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经纪业务占比同比提升7.7个百分点至70.6%。龙头股中信证券今年前三季度经纪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60.7%,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第三季度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环比上升20.5%,达到33.9亿元。

由于受到8月份股市深幅调整的影响,上市券商自营业务占比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13.2%。

今年前3个季度,股指上涨了53%,但10家上市券商自营业务收入仅为47.6亿元,同比仅上升了23%。这主要是受各券商股票投资策略及8月份以来股市大幅回调的影响。光大证券、宏源证券、东北证券和太平洋证券自营业务同比均实现扭亏为盈,国元证券和西南证券自营业务同比大增300%以上,而中信证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和国金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出现下降。从投资品种看,上市券商持仓以新股和债券为主,投资相对谨慎。

总体来看,中信证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国金证券、太平洋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同比上升,自营业务收入占比同比下降,而光大证券、宏源证券、国元证券、东北证券和西南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占比同比上升,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同比下降。

投资机会还有多大

由于前三季度业绩提升,券商股全年业绩改善几无悬念。国元证券预计,今年全年每股收益为0.53~0.71元,业绩同比增长50%~100%。券商业绩向好也带动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业绩报喜。锦龙股份预测,今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650%~700%,因为公司参股40%的东莞证券2009年盈利较好,公司自2009年6月起可分享到较高的投资收益。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日均股票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这为券商全年业绩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

不过,自8月底以来,上证指数始终在3000点左右震荡,这也导致券商自营业务的不确定性提高。大型券商由于收入结构较中小型券商更为多元化,所以自营业务波动性相对较小,拥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中金公司维持对证券行业“中性”的投资评级。在个股选择上,分析师认为,在短期内股票市场上涨幅度有限的前提下,首选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次选吉林敖东和辽宁成大。一旦股票市场大幅上涨,中小型券商的弹性最高,其次是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而大型券商的弹性将小于前两者。

国泰君安维持对证券行业“增持”评级。分析师表示,短期来看,券商股业绩和估值高度依赖于大盘,行业整体性投资机会仍然来源于交易额和指数的变化。但市场经过大幅调整之后,行业估值已经合理,大券商具备了较高的投资价值。四季度创新业务推进预期一旦明朗,也可能成为行业走强的催化剂。在个股选择上,仍然首推“广发三宝”,即,中山公用、吉林敖东和辽宁成大。

在“广发三宝”之外,还有稳健和进取两个组合,投资者可根据自己对市场趋势的判断进行选择。稳健组合由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组成,亮点在于估值已经具备较高安全边际,对自营的弹性较小,将最大程度受益于创新业务的推进。

国元证券范文第3篇

三年前,长盛基金公司凭借同祥泛资源基金的成立而一夜暴富,资产规模排名急剧蹿升,管理费收入大幅增加,但众多投资者却亏损惨重。如今,随着三年封闭期的即将结束,该基金在打开后是否将会遭遇赎回潮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3月9日,长盛同庆公告,宣布将于4月10日召开持有人大会,就该基金5月11日到期后的转型方案进行表决。业内专家表示,长盛同庆在到期转型为开放式基金后,大量持有人用脚投票将难以避免,长盛基金未来将面临资产规模大幅缩水的尴尬境地。

长盛基金投研能力的乏善可陈,以及基金销售的自欺欺人,是阻碍该公司健康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在基金投研方面,2011年初,华锐风电发行上市,长盛基金的申购报价高达96.50元,如今,华锐风电的股价仅及其当初申购价的约1/3;在基金销售方面,2011年10月,长盛同祥泛资源基金发行成立,首募规模9.41亿份,2011年12月2日开放申购赎回后,很快大幅萎缩至2.28亿份。长盛同祥泛资源基金在发行期间,弄虚作假,利用“帮忙资金”虚增首募规模,不但造成国有资产受损,也扰乱了行业秩序。

长盛同庆“卫星”陨落

长盛同庆基金成立于2009年5月12日,募集规模146.86亿份,既是长盛基金公司旗下最大的基金,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分级基金。

打着创新的旗号,把初始投资者认购的基金份额自动按4:6比例分离为低风险的份额同庆A和高风险的份额同庆B,这是长盛同庆在三年前首募规模放了一颗大“卫星”的主要原因。

在长盛同庆基金发行前,长盛基金公司在国内各大券商、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中做了大量推介,原先预计募集60亿份。很多机构分析,由于大量普通投资者对金融衍生品不甚理解,加上历来有追新的不理性或偏好,因此,同庆B上市后将产生较高的溢价,从而为机构进行套利带来机会。

在2009年5月6日发行首日,长盛同庆基金即获得146.86亿份的认购,其中,机构投资者的认购比例高达61%。因发行规模远超原先预期,而且机构持有比例偏大,同庆B上市后不但没有出现溢价,反而折价交易,这令很多投资者大呼上当。

近三年来,长盛同庆令长盛基金公司的资产规模排名由原先第29位上升至第21位,并带来了逾6亿元的管理费收入,但截至2012年3月9日,持有该基金的持有人累计亏损额却高达17亿元。

按照基金合同,长盛同庆成立后封闭运作三年,然后转为上市开放式基金。在长盛同庆转型为开放式基金后,该基金的持有人将从此不必再受同庆A或同庆B长期折价交易的煎熬,可以按基金单位净值赎回。

2012年3月9日,长盛基金公司公告,提议同庆基金在5月11日到期后,由封闭式分级基金转型为开放式分级基金,并更名为“长盛同庆中证800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在转型为中证800指数分级基金前,长盛同庆将有5个工作日的赎回限定期。

长盛基金之所以提出要把同庆基金转型为开放式分级基金,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巨额赎回。但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现有分级基金已经泛滥的情况下,长盛同庆在到期转型后遭遇赎回潮将难以避免。

同祥泛资源涉嫌违规

同庆基金是长盛基金公司在三年前种下的一个苦果。令人遗憾的是,在旧债尚待偿还的背景下,长盛基金公司在2011年10月份的同祥泛资源基金发行过程中,又涉嫌大量使用“帮忙资金”,虚增首募规模,涉嫌违规。

长盛同祥泛资源基金成立于2011年10月26日,基金经理李庆林。根据基金契约,该基金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至95%,其中投资于具有泛资源禀赋的上市公司股票不低于股票类资产的80%,以分享泛资源经济发展的长期收益。

根据同祥泛资源的《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该基金首募规模9.41亿份,但基金户数只有5948户,意味着该基金的户均认购金额高达15.82万份。当时,就有业内人士向《望东方周刊》反映,在长盛同祥泛资源的认购资金中,有大量的“帮忙资金”。对于这类“帮忙资金”,基金公司不但要承诺保本、免收申购费和赎回费,而且要支付巨额好处费。

在成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尽管沪深大盘出现较大波动,但长盛同祥泛资源的单位净值却一直维持在1元附近,这主要是因为该基金在“帮忙资金”赎回前不敢建仓。

2011年12月2日,长盛同祥泛资源开放申购赎回,“帮忙资金”蜂拥而出。该基金的2011年四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规模已萎缩至2.28亿份,净赎回规模高达7.13亿份。

专业人士指出,根据基金销售适用性原则,基金产品应该销售给合适的投资者,长盛同祥泛资源基金利用“帮忙资金”注水首募规模的行为,已经涉嫌违规。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照顾“帮忙资金”,长盛同祥泛资源的投资节奏受到严重干扰,基金业绩表现输在了起跑线上。截至3月9日,长盛同祥泛资源的单位净值为1.0430元,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4.30%,而在同一天成立的泰信中小盘精选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8.30%。

动荡不安投研平庸

长盛基金成立时的发起人股东为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国元证券和天津北方国际信托。近13年来,长盛基金先后经历了2004年和2007年两次比较重大的股权变化。

2004年,长盛基金公司股东长江证券、中信证券、天津北方国际信托将其所持本公司75%的出资转让给国元证券、安徽省创新投资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公司。转让后,该公司股东及其出资比例为:国元证券49%、安徽省创新投资公司26%、安徽省投资集团公司25%。

2007年,国元证券、安徽省创新投资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公司3家公司股东分别将其持有公司8%股权、13%股权、12%股权出让给新加坡星展资产管理公司。变更后的股东及持股比例分别为:国元证券41%;新加坡星展资产管理公司33%;安徽省创新投资公司13%;安徽省投资集团公司13%。

国元证券范文第4篇

眼看着等待多年的银行一家家上市,同为金融机构的券商眼红了,他们也都着急地走在IPO排队上市的路上。

目前,券商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在创新业务日益成熟、互联网金融渗透的背景下,券商资本金和开展业务有着直接的关系。券商的净资本成了扩大业务规模、和同行竞争的强大利器,这也促使证券公司费尽心思要借助A股市场融资。

根据证监会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共有9家券商在排队进行IPO。其中,华安证券已于今年4月27日获得证监会审议通过。华西证券、东莞证券、财通证券、天风证券、中泰证券5家券商的IPO申请已经获得受理。中原证券的状态是“已反馈”;浙商证券处于“预先披露更新”。银河证券则被“中止审查”。

9月3日,持股13.07%渤海证券泰达股份也表示,渤海证券董事会审议同意启动IPO并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不过这离渤海证券上会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两家H股券商回归A股

目前A股正在排队IPO的券商,有两家港股上市,分别是银河证券和中原证券。

根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净资本超过200亿元的券商有13家,银河证券净资本463亿元,行业排名第5。

2013年,银河证券在香港上市。作为一家老牌券商,银河证券发展得并不顺利,不进则退。上半年,银河证券净利润排名滑落到第9名。排在银河证券前面的券商包括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以及华泰证券。

公司传统优势业务方面,经纪业务大幅度滑坡,市场份额由2015年上半年的5.3%下降至2016年上半年的4.9%;在融资融券业务上的市场占有率也从2015年上半年的6.5%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8%。由于萎靡不振的经纪业务,9月中旬,主管经纪业务的公司副总裁朱永强还宣布离职。

银河证券一直觊觎A股,尽管不得不先到港上市,但是在港股上市第二年,即2014年就开始准备回归之路。去年8月22日,证监会正式受理A股发行申请。但是奇怪的是,准备多年的上市工作,银河证券却被中止审查。银河证券对外披露的原因则是“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在申请IPO的道路上,东莞证券、天风证券也都曾被中止审查,但是很快在解决问题后,又重新进入了正常排队状态。银河证券至于何时能够恢复上市,还需要等待。

中原证券则是在2014年的6月份登陆香港。由于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中原证券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上半年,中原证券营收9亿元,同比下滑59.66%,在拟A股上市券商中营业下滑的幅度最大。

为了应对主营业务的下滑,中原证券称,要多发展创新业务,例如在新三板上加大投入。则外,中原证券也对外表示,该公司将继续推进A股回归事宜,密切跟踪境内新股发行形势,争取尽早回归A股。

第二梯队纷纷上市

在上述券商中,除了银河证券,其余券商都属于第二梯队的公司。

实力最强的是中泰证券,上半年的净资本为165亿元,仅次于银河证券,同比增幅高达26%。

今年3月份,中泰证券向证监会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目前中泰证券上市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其IPO正处于排队中。但是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中泰证券的IPO路并不顺畅,路遇阻碍接二连三。

4月份,中泰证券一款名为“齐鲁证券渤海36号定向资管投资基金――杭州生态圈扩建工程项目”的理财产品陷入违约风波。事件发生后,中泰证券称,自己并非渤海36号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而是誉银基金无故借用其名义进行销售;而另一方面,产品融资方登峰集团已在2015年年底破产,令本金追讨变得更加艰难。

7月份,中泰证券保荐的ST鑫秋,就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监管部门调查。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造假被认定,与此前的欣泰电气相似,中泰证券难辞其咎。

9月初,因涉嫌违反证券期货相关法律法规,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外界纷纷担忧公司IPO受阻,不过接近中泰证券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受调查的业务属于新三板自营,不会影响公司投行的正常经营,也不会影响公司的上市路程。

正为IPO准备上市工作的渤海证券,其实力也不错。上半年净资本为136亿元,在100多家券商中排名20。

与多数券商不同的是,渤海证券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自营,自营收入占比高达75%。从上半年的数据中,记者可以看到,渤海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比仅有49%,和同行动辄六七成的收入占比,渤海证券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

不过,这种高度依靠自营的业务模式,经营风险也非常大,极易受资本市场的影响。

华西证券的净资本也超过了100亿元,它的上市准备时间相对较短。华西证券的实际控制人为泸州国资委,其控制的老窖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华西证券35.66%的股份。

2014年初才传出谋划上市的华西证券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便提交IPO材料,目前应提交IPO申请。去年,华西证券因资管产品、两融业务违规,半年内受到证监会的两次警示。

除此之外,华西证券的业绩表现也差强人意,上半年公司营收为12亿元,同比降幅65%,是上述公司中降幅最大的一家券商。

这10家拟上市券商中,天风证券和财通证券的表现可圈可点。作为中小型券商,两家公司因股东的资本支持,发展迅速。

上半年,财通证券营收44.7亿元,同比仅下降了1.37%;净利润6亿元,排名还上升了一个名次。

天风证券经营业绩更加亮眼。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3.7亿元,排名上升了22个名次。

华安证券上市在即

上述10家拟IPO的券商中,只有华安证券一家通过发审会,这意味着公司上市在即。

上半年,华安证券净资本48亿元,排名靠后。华安证券是全国最老牌的券商之一,公司前身是成立1991年的安徽省证券公司,同国元证券同为国资控股公司。

两家券商虽然同属安徽本地券商,但是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省内兄弟”。

预披露文件显示,华安证券营业部数量最多,但是市场占有率不及国元证券。一个发展软肋:公司依然严重依赖经纪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七成,为公司未来稳定发展埋下隐患。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8亿元,同比降幅63%。

数据显示,2013年、 2014年、2015年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9.44%、62.93%和71.65%(分部口径),证券经纪业务利润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127.70%、 70.82%和 78.24%(分部口径)。

而与之相比,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2013年、2014年、2015 年全行业证券公司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占证券行业总体营业收入的47.68%、40.32%和46.79%。华安证券经纪业务占比要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同省的国元证券2015年1~6月这一比例也只有45.86%。

过度依赖经纪业务可谓是券商的一大隐患。尽管佣金水平还在高位,但是仍然难改下滑的趋势。

并购曲线上市

除了直接IPO的券商,也有很多券商不耐烦排队时间,希望“借壳并购”曲线上市。

9月2日,宝硕股份公告称,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进展获得证监会的核准批复,这意味着华创证券登陆A股更进一步。

国元证券范文第5篇

《投资者报》记者分析A股25家上市券商分红数据发现,去年上市券商赚取的净利润为887亿元,除了方正C券未分红外,其他24家券商拟现金分红合计约为282亿元,平均分红比例达33%。

“2014-2016年,公司的现金派息比例分别为23.57%、46.18%和33.22%。三年平均分红比率为34.32%。”近三年来分红总额近百亿元的广发证券方面向《投资者报》记者介绍,未来公司将结合自身经营情况,保持与同业可比公司至少相当的分红水平,为广大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定、优厚丰富的股息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25家券商中,仅有方正证券未分红,这也是该券商三年以来第二次未向投资者分红。

整体分红比例超三成

对于上市券商的现金分红原则,华泰证券在其年报中做了详细的说明,即2016年度实现净利润46亿元,根据《公司法》、《证券法》、《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分别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金、10%的一般风险准备金和10%的交易风险准备金共计人民币14亿元后,本年可供分配的利润为人民币32亿元。加上以前年度结余未分配利润109亿元,减去公司本年实施201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股利36亿元,本年度累计可供投资者现金分配的利润为106亿元。

一位券商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上市券商未必会将可分配利润一次性发放,可能会留到下一年发放。但影响分红的最重要标准是净利润的情况,赚得多,分的就多,和业绩高度相关。

从25家上市券商分红情况来看,分红总额最多的是中信证券,2016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总计达42亿元;其次是华泰证券,达36亿元。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和海通证券和招商证券共计发放现金分红均超过20亿元。

此外,《投资者报》记者还统计了近三年以来分红较多的券商,中信证券依然拔得头筹,以137亿元稳居第一,海通证券也超过百亿元,达105亿元,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同样接近百亿元“聚乐部”。

“公司长期保持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多年来主要经营指标名列行业前列,ROE位于券商前列。在保证业务发展的基础上,为回馈股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保持较高分红的原因,广发证券方面如是说。

在分红比例方面,去年净利润只有9亿元的西南证券拿出5亿元回报投资者,61%的分红率可谓最慷慨券商,每10股派现5元(含税)的华泰证券分红比例同样过半,派现总额36亿元,分红占比超过57%。

仅方正证券未分红

事实上,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分红有指引规定:对上市公司报告期内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未进行现金分红或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与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之比低于30%的,公司应当在审议通过年度报告的董事会公告中详细披露以下事项:

包括结合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和自身经营模式、盈利水平、资金需求等因素,对于未进行现金分红或现金分红水平较低原因的说明;留存未分配利润的确切用途以及预计收益情况;董事会会议的审议和表决情况;独立董事对未进行现金分红或现金分红水平较低的合理性发表的意见等。

从上述25家券商分红比例来看,多数券商都迈过30%的门槛儿,去年仅有国元证券、东北证券等7家公司未达到这一比例。广发证券也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若无计划做出重大投资或预期产生重大资本支出,公司在任何三个连续年度内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这一条目已经写进公司章程来执行。

从最近三年分红情况来讲,方正证券成为唯一的“铁公鸡”,2014~2016年三年间有两年未分红。

根据公司年报,其2014年因收购民族证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影响,截至当年年底,公司净资本/净资产指标约为 44%,低于《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规定的 48%的预警标准。2016年年末,公司净稳定资金率为117.02%,截至 2017年2月末,公司净稳定资金率为118.92%,均低于《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规定的 120%的预警标准。这两年为保证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公司当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不过,即使在2015年牛市中,净利润40.6亿元,方正证券当年分红7.41亿元,分红比例约18%,在券商中依然处于低位。

9家股息率高于一年存款利率

今年3月末,证监会发言人邓舸表示,将进一步加强监管,研究制定对付“铁公鸡”的硬措施,对具备分红能力而不分红的公司进行监管约谈,并将结合严格“高送转”监管开展专项检查。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投资者获得回报的重要方式,也是培育投资者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事实上,抛开股票波动,不少券商股息率可跑赢定期存款,对投资者长期持有股票非常具有吸引力。

国元证券范文第6篇

此外,从证券行业一季报来看,业绩表现出色:全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1.92%。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下,看好创新业务发展良好、成长空间较大的中型券商。

一季度业绩表现出色

截至目前,19家券商的一季报都已披露完毕。从一季报来看,其业绩表现出色,仅有4 家公司收入同比下滑。相关数据显示,19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34.78亿元,同比增长19.59%。除宏源证券、西部证券、兴业证券和光大证券营业收入同比出现下滑外,其余15家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涨幅最高的为国元证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3 亿元,同比增长107%;其次为国金证券,实现营业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97.3%。而从营业收入的规模来看,排名第一的当属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7.41 亿元,同比增长60.58%;之后为海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0.36 亿元,同比增长3.78%。

从净利润来看,全行业实现净利润81.93 亿元,同比增长11.92%。其中净利润最高的为中信证券,实现净利润14.28 亿元,同比增长42.12%;其次为海通证券,实现净利润12.64 亿元,同比下降15.26%。从增长幅度来看,同比涨幅最高的是国金证券,同比增长327.7%;其次为太平洋,同比增长212.7%。

从全行业来看,一季度表现最出色的当属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其中投行业务贡献收入31.83 亿元,同比增长139.8%,资管业务贡献收入15.78 亿元,同比增长127.2%。其他业务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业务贡献率最高的经纪业务上涨15.72%,利息收入上涨46.7%,投资收益上涨8.07%。

看好券商创新

据悉,第三届券商创新大会于本周五在北京举行,会议将就私募市场、财富管理、互联网证券、融资业务、投资咨询、风险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发展创新进行研讨。

在大会开幕前,证监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总体原则、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使得券商板块备受关注。

本次大会上,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就券商创新提出三点意见:一、券商创新要服务实体经济;二、券商创新是财富管理发展的客观需要;三、券商创新要切记防范风险。

国元证券范文第7篇

尽管靠着去年的大牛市,券商狠狠地赚了一笔,但难逃"靠天吃饭"的宿命。今年以来,伴随着股市重心的不断下移,成交量连连下滑,于是明星终落凡尘。在盈利预期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抛售手中的券商股似乎是投资者最为明智的选择。以券商龙头中信证券为例,有资料显示,今年3月以来中信证券已经被机构大量抛售,几乎每一次反弹都成了机构出货的机会。而中信证券的股价也由高峰时的117.89元,跌至最低时不足50元。当然,出于估值压力,其它券商股的表现也好不了多少。

4月份,国家下调印花税至千分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证券行业交易额继续下滑的压力。于是自印花税调整之日起,市场交易量有所回升,此后由于市场对融资融券的预期增强,券商股又一度掀起一波热潮。其中表现最为犀利的国金证券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涨幅超过150%,海通也有超过100%的表现。于是有机构调高了券商股的盈利预测。但现在还有几个问题困扰投资者,融资融券、直投等业务能否带来持久稳定的收入?券商拿什么来为自己的股价做"保证"?未来"靠天吃饭"的宿命是否有所变化?

接下来,来自国泰君安的梁静会就上述问题谈谈目前他对证券行业的一些看法。

梁静,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非银行金融(证券信托)研究员,6年从业经历。对证券创新业务有独到深入的研究,曾提出"市场规模扩张和制度变革将使行业超越成长周期",推荐有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吉林敖东、辽宁成大等。于2007年9月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最佳独立见解分析师。

与金融领域的其它行业不同,或许证券行业更容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梁静坦诚地讲,因为证券行业是与市场活跃程度高度关联的行业,市场活跃度直接决定了行业的景气度,但恰恰市场是很难被预计的。所以,梁静认为,投资券商股更重要的是把握市场趋势,发掘"可以被发现的事实"。他还拿目前市场关心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创新业务来讲,他说,或许未来伴随着市场的回稳传统的经纪业务回走向平淡,但创新业务早迟会推出,这给行业带来的积极效果是可以预期甚至可以测算的,这就是众多不确定中的确定。其实在2006年初,梁静就因为成功判断了市场趋势,而不断地向投资者推荐优质券商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回忆其过程时,梁静就谈到,由于股改的历史包袱已经被卸下,加之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股市这一经济晴雨表的作用终究会被体现。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牛市得到确认,很显然,券商必然是最大的赢家。2006年伊始,梁静就该问题不断地分析探讨,在《证券经纪与交易业:借壳热潮不减龙头券商投资价值》、《证券信托业06年中期策略报告:创新推动行业持续成长》、《证券信托业:长期上升的空间已被打开》等报告中,就向投资者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他对行业趋势以及投资机会的一些看法。他在一则《投资券商龙头,超越牛市成长》中旗帜鲜明地指出,07年牛市会持续,证券行业或将超越预期。这一观点是当时,最为大胆的看法,也是唯一一个敢将中信证券调高至40元的分析师。当然,后来的事我们很多投资者知道,2007年是中国证券史上最为壮丽的一年,其涨幅远远超越了哪怕是最乐观人士的预计,而梁静推荐的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吉林敖东、辽宁成大等都有暴发式的表现。其中,中信证券从2006年末的25元启动,最高涨至117元,涨幅超过400%。这令不少梁静的"粉丝"笑开了怀。

我们再回到目前的市场,经过前期的大幅上涨,券商股平均市盈率已经超过25倍,在各种政策预期下券商股是否能再次书写传奇?现在梁静又是怎样的看法?

印花税调整带来行业契机

4月24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0.3%下调至0.1%。印花税下调后,投资者单边交易成本由0.57%降至0.37%,这直接推动了市场交易水平的活跃。仅就4月份来看,印花税下调前的日均股票基金交易额为1059亿元,下调后日均交易额迅速回升至2125亿元,上升101%。经验数据表明,下调印花税将推动交易额上升20%以上。由此梁静推断,今年内交易额可望恢复到1季度乃至更高水平,即达到日均1500-1800亿元的水平,对应于全年36.3-43.6万亿元的交易额和4-5倍的换手率。

月交易额环比持平,同比下降明显。从4月份全月来看,下调印花税缓解了交易额继续下滑的压力,当月股票基金交易额27,835亿元,日均股票基金交易额1325亿元,两者均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4.2%。全月股票基金权证交易额36,370亿元,日均股票基金权证交易额1705亿元,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2%。换手率同3月基本保持一致,为1.89%,略升0.04%。1-4月日均交易额1577亿元,同比下降2.7%。1-4月,股票基金成交额共12.6万亿元,日均股票基金成交额1570亿元,分别同比下降0.2%与2.8%,日均交易额较2007年全年水平降低19%。

梁静认为,从上述情况来看,行业2季度压力仍较大,但他预期已不再进一步悲观。展望2季度乃至整个2008年,在同比基数陡然上升、创新预期仍未完全明朗的情况下,经纪业务仍面临着业绩显著下滑的巨大压力。他解释,由于2007年后3个季度日均交易额达到2122亿元,交易额即使恢复到日均2000亿元以上的水平、全年也仍将下降-4%。

但梁静判断,在下调印花税、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创新推出预期逐步明朗的情况下,对2008年的交易额的预期不应进一步悲观。他继续维持此前对2008年全年日均交易额1660亿元的判断,而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他认为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和创新陆续推出的良好预期下,交易额将重新回归上升通道、并继续维持量级上的稳定。

再谈到目前竞争格局时,梁静认为,总的老说格局相对稳定。中信证券以8.13%的市场份额维持领先地位,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以及银河证券以5%至7%的市场份额,分列2至4位。1季度市场份额下跌较多的宏源证券,4月份额提升明显,达1.11%,较1季度增加29%。市场前5名集中度为32.48%,前10名集中度为52.7%,较07年有所增加。梁静相信,尽管新设营业部可能有限度放开、价格竞争更为激烈,但这种依托于营业网点形成的竞争格局在短时期内难有根本转变。

投行业务有所回升

除了上述情况,梁静提醒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投资者关注,即券商投行业务有所回升。4月股票发行市场明显回暖。1季度累计过会的项目在4月得以释放,全月有12家公司IPO,筹集资金215.75亿元,无公开增发与配股。公开发行筹资额同比下降50.3%,但环比增加33.7倍。累计来看,1-4月公开发行家数为50家,同比增加22%;共筹资995.79亿元,同比减少7.3%。同时,债券发行进入密集期,中期票据获准发行。4月债券发行再次进入密集期,全月共发行9支企业债,1支可转债,分别筹集资金166亿元与15亿元。另外,债券种类进一步扩充到中期票据,4月份首批中期票据获准发行,首批8家企业募集资金392亿元。中信证券为7家首批主承销商中唯一的券商,并获得3支中期票据的主承销资格,这3家的发行规模134亿元。

发行方式市场化改革有望加速。在新一届的发审委成立之后,推进证券发行的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已成为发行监管的主要方向之一,发行制度的市场化也将提速。注册制将赋予券商在承销项目和发行对象选择、发行时间和发行价格确定等方面更多的自;但同时,市场化的发行机制也对券商的项目筛选能力、发行定价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承销业务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项目资源丰富、定价能力强、风险控制完善的券商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自营业务推动公司业绩分化

从1季度数据来看,行业加剧了分化。在8家上市证券公司中,只有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国金证券1季度业绩同比实现增长,增速分别为97.57%、365.36%和8.36%。而受自营拖累,其余上市券商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尽管所有公司自营均出现浮亏,但依托于既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现、新股申购收益,上市证券公司的业绩整体上仍好于预期。

1季度佣金收入基本实现同比增长,佣金率略呈下降趋势。由于1季度市场股票基金权证成交金额同比增长28%,各券商佣金收入也随之增加。但在市场景气程度降低的趋势下,为抢占市场份额,部分券商佣金率有所下调。但调低佣金的券商中,仅中信证券与下调幅度最大的国金证券扩大了市场份额,而长江证券与东北证券在下调0.2%的净佣金率后,市场份额仍有所萎缩。

梁静认为,自营投资主导了券商1季度业绩表现,但不应过度悲观。2008年1季度,上市券商自营投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浮亏,但通过兑现07年末的浮盈,7家券商均兑现了一定的投资收益。目前海通证券、国元证券以及国金证券股票仓位下降明显。对于1季度自营风险释放较多的券商,梁静认为未来业绩可保持稳定。

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市场重心的快速下移使得大部分券商1季度盈利能力较去年全年有所下降,而牛市以来的持续扩张也使得工资费用等支出呈现出一定的刚性特征,因此上市证券公司1季度费用率普遍较去年略有上升,东北证券和国元证券收入下降比较明显,这也使得其费率大幅上升;国金证券费率大幅下降则源自其净收入的大幅增长。

增持龙头券商,关注市场趋势变化、业务创新和上市融资对行业的推动

在谈到行业投资机会时,梁静表示行业预期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他认为,进入2季度,在市场经历大幅下跌之后,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已经大为释放;而规范大小非解禁、下调印花税等政策举措的推出,以及对后续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推出的良好政策预期,都表明证券行业所处的政策环境已明显转暖,这将有效改变经纪业务交易额持续萎缩的态势、缓解投资业务的亏损压力,进而从根本上稳定证券行业的业绩预期。由此,他判断,尽管行业业绩下滑的态势难以避免,但行业预期最差的时刻已经过去。

针对市场表现,梁静认为行业整体估值水平已基本反映增长预期。他说,在创新业务尚难以在短时间内推出的背景下,交易额和市场趋势是决定证券行业业绩的两大关键因素。他按照4月30日的市场价格,得出的2008年动态PE水平。即便是按照目前较为乐观的业绩预期来看,券商股2008年的动态市盈率也普遍达到20-30倍,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基本反映了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而从悲观的业绩预期来看,梁静也表示部分券商有高估嫌疑。

国元证券范文第8篇

牛市中,自营成为券商业绩最大的弹性来源,券商的投资能力成为购买券商股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投资者报》本期推出“券商自营哪家强”的专题中,去年山西证券是众多上市券商中自营规模占比缩减比例第二的券商,缩减规模为5.06亿,可以说是踏空了牛市。

山西证券怎么看待踏空牛市的操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操作?

《投资者报》记者联系到了山西证券的证券事务代表梁颖新,只是他告诉记者,记者统计的数据仅是一个节点,在一个年度中,自营部门根据市场状况不断增减仓,自营规模是不断变化的,至于更多的原因,他也没做解释。

自营毛利率逐年提高

对于山西证券来说,自营业务是公司三大主营业务来源之一,未来将重点发展自营业务。去年,公司实现自营业务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91.74%。2015年一季度,公司自营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82亿元。

安信证券曾研报称,山西证券年报和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主要是两融和自营业务快速增长。

记者注意到,从纵向上比较,山西证券自营业务毛利率近5年稳步提高。2010年~2014年,山西证券的毛利率分别是79%、72.5%、73.04%、84.92%以及87.1%。

从横向上比较,山西证券自营毛利率在19家上市统计券商中排名第7,排在前列的是国元证券、方正证券、东北证券、光大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证券以及山西证券。

从年报中数据记者可以看到山西证券自营相对保守,自营仓位超过八成配置了债券,股票方面包括中国平安、中航资本、金正大以及康得新,此外还持有了信托产品――山西信托信德11号。

山西证券在年报中称,公司持续加强定增、信用债、信托产品、股权质押产品的投资力度,并且抓住了市场机遇,适时开展了期现基差套利操作,获得了自营收入的增长。

减仓5亿元踏空牛市

记者注意到,尽管山西证券的自营毛利率高,但是去年却踏错了行情,大幅减持自营规模。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山西证券自营权益类证券以及证券衍生品/净资本的比例为52.87%,净资本为40.69亿元,因此计算出公司年末自有资金为21.51亿元。而2013年年末,公司的自营权益类规模为26.56亿元,2014年自营规模缩减了5.5亿元。在2014年的大牛市中,这样的大幅减持显然不太明智。

由于山西证券大幅减持了自营投入规模,大幅调低了自营比例,导致自营部门话语权下降。2014年,上市券商自营利润增幅1.5倍,山西证券增幅只有90%,计算全年业绩,自营部门贡献的比例从52%下降到42%,直接下降了10个百分点。自营部门的位置重要性变化可想而知。在2014年后半年行情中,山西证券在众多券商股中涨幅落后,想必是市场对其自营这一弹性较大品种的把握能力信心不足,认为公司业绩难以在牛市中跑赢同行平均水平。

不过,对于这种说法,山西证券并不认可,其证券事务代表梁颖新告诉记者,这个数据仅是为了证明自营规模风险控制指标合格,并不能用一个时点的规模来判定整个时间段的自营规模变化。

那么2014年,山西证券到底投入了多少自营资金呢?今年自营规模又会有何种变化呢?